歐洲設廠
」 台積電 晶片經部將在日本設「台灣科學園區」 郭智輝透露:可能落腳九州還有「這些城市」力邀
SEMICON TAIWAN國際半導體展將於9月4日到6日在台北南港展覽館開展,先前從事半導體業的經濟部長郭智輝2日參加展前記者會時提到,經濟部將在日本設台灣科學園區,提供一站式服務,經濟部會先設立服務公司,他透露可能會在九州,目前包括長崎、大分、宮崎、北九州等縣市都力邀台廠前去投資,給予不同的優惠,所以還在選擇。SEMI全球行銷長暨台灣區總裁曹世綸表示,這次國際半導體展在南港1館、2館,海外參展廠商來自56個國家,有12個國家專屬館,集結超過1100家展商、展出3700個攤位,包括先進製程、先進封裝、矽光子等熱門前瞻技術一網打盡,展現台灣在全球半導體的關鍵地位。郭智輝表示,台灣的半導體實力在AI世代扮演至關重要的角色,經濟部除了透過產業條例租稅優惠措施以及新創計畫協助業者外,也會強化半導體人才培訓,並透過跨國合作,解決人才短缺的問題,像是從海外吸引優秀僑生到台灣求學、然後進入產業工作,目前正推動2年學習加上4年工作實習的方案,確保國家未來20年在世界上的高度競爭力。而這次展覽預期有超過8.5萬人看展,郭智輝指出,這次有特殊作法,會請經濟部相關單位協助,提供台北市大型百貨公司的購物優惠,以及知名餐廳的優惠活動,也會開設接駁巴士等,以此歡迎來自海外的朋友。由於日前郭智輝接受日媒訪問時提到,台積電將在2030年在日本蓋第3廠,他這次表示,沒辦法替台積電回答建廠問題,重申為了協助台灣企業在海外快速落地,打算在九州設立服務中心,目前很多縣市都歡迎台灣的企業去投資,不過給的條件都不一樣。而記者會上有許多外國記者,他們詢問針對德國極右派認為補助台積電太多錢,醞釀減少補助,郭智輝表示,台積電獲得補助在歐洲設廠,應該是三贏的局面;針對美國前總統川普提到台灣偷走美國的晶片市場的議題,郭智輝表示,台灣是在幫助美國的晶片業者,從設計、製造上互補,以毛利率來說,最高的還是美國的晶片業者。
仁寶許勝雄:從「屯墾式」成長轉跳加速「掠奪式」併購 集團瑞芳醫院2027年營運
仁寶(2324)集團董事長許勝雄今(17)日在尾牙前表示,今年集團將會「掠奪式」的積極併購,透過被併購的公司及人才,快速、即時的進入產業,雖然會有磨合的問題,但是成長速度會比較快。許勝雄說,過去集團的發展主要是「屯墾式」,透過一步一腳印,利用集團內部能量發展,今年則是要增加「掠奪式」,透過併購加快進入產業的速度。另外許勝雄也預告,瑞芳仁寶醫院硬體建設已經準備投入,預計2026年底 完工,2027年會開始營運,同時位於台北士林科技園區的總部也在興建中,預計2027年完工。仁寶副董事長陳瑞隆也補充說,瑞芳仁寶醫院將會是具有醫療、日照及長照的綜合性單位。仁寶總經理翁宗斌指出,2023年受到疫情紅利消失、客戶消化庫存,加上通膨影響,是滿挑戰的一年,雖然營收9740億元未達兆元,但比較好的一點是,公司將獲利當重點,前三季的毛利率已來到4.4%,高於2022年的3.4%。翁宗斌表示,獲利成長主要是三大原因,包括一、產品組合改變,像是雲端、車用、醫療都有雙位數成長,對獲利有幫助;二、工廠效率提升,包括自動化及智慧化;三是海外廠越南投產,雖然在去年初碰到一點狀況,但是很快就解決,算是很順利,也有達到目標。展望今年,翁宗斌表示,第一個是AI PC,有非常多產品,會跟著微軟的認證一起推出,另外伺服器則持續維持,公司在AI部分絕對不會落人後。另外集團也開始評估歐洲設廠,翁宗斌表示,歐洲設廠的產品主要是車電,這跟地緣政治有關,也有配合客戶需求,目前已在積極評估中。同時今年也會將併購當成重點,至少會有2-3個案子,另外有些子公司在未來3-4年也會啟動上市上櫃,將會對集團帶來一些業外收入。
台美勞工文化差異大?亞利桑那工會嗆想找藉口引進低薪勞工 台積電回應了
台積電日前坦承,美國亞利桑那州鳳凰城的建廠遭遇挑戰,因熟練裝機的人才不足,4奈米製程量產時間,將由原訂2024年底延至2025年,引發外界關注。對此,亞利桑那建築業工會會長巴特勒 (Aaron Butler)反駁稱,當地勞工有為英特爾建廠的豐富經驗及技能,「技術有落差」之說站不住腳,他批評台積電是想找藉口引進較低薪資的外國勞工。7月20日,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在線上法說會表示,亞利桑那廠自2021年4月起興建,第1期晶圓廠已進入處理和安裝最先進及精密設備的關鍵階段,但因熟練安裝設備的專業人員數量不足,須從台灣調派經驗豐富的專業人員,培訓當地技術員工,因此影響4奈米量產時程。會長撰文媒體 批「很冒犯人、不正確」亞利桑那建築業工會(BCTC)會長巴特勒近日在《鳳凰城商業報》撰文強調,當地勞工40年來為英特爾建造和裝配晶圓廠,擁有技術及經驗,足以應付台積電需求。他稱,英特爾沒發生過類似於台積電的問題,批評台積電將延後投產歸咎於美國工人,「很冒犯人,也不正確」。BCTC是亞利桑那州最大工會之一,代表逾1萬5000名的建築工會勞工。巴特勒又說,工會履行了台積電要求的所有工時。他質疑台積電未能明確說明,亞利桑那州工人究竟缺乏什麼技能,或是台灣勞工能為美籍勞工提供何種具體訓練。他續稱,因此台積電的說法只剩下一個結論,即將該公司建廠延誤歸咎於美國工人,並以此為藉口,想引進可以支付較低薪資的外國工人。台積電強調 台籍人員僅為短期支援有美媒指,台積電在美建先進晶圓廠遇到困難,並不令人意外,因為台積電不像英特爾具有「精確複製」(Copy Exactly)晶圓廠策略,這套策略可在世界各地建造相似的晶圓廠。不過,曾任台積電營運效率部門主管的品碩創新管理顧問執行長彭建文近日表示,無論台積電至美國、日本甚至還是歐洲設廠,都會仿照相同複製模式,力求海外據點與台灣廠區的一致性。台積電昨日解釋,亞利桑那晶圓廠正在處理最先進和精密設備的關鍵階段,需要有熟練的專業人員執行特定工程,由台灣調派至鳳凰城的人數尚未確定,但相當有限,且他們只會短期停留支援特定任務,不會影響當地1萬2000名現場員工的配置,也不會影響台積電在美國的招聘工作。台積電強調,不會以外籍取代亞利桑那當地員工,目前供應商針對電力、鈑金和焊接等職務已持續招募當地施工人員。工作文化接近 日本熊本廠推進順利另一方面,台積電在日本熊本新廠正如火如荼推進,一般認為,台、日兩國工作文化接近,進度比美國新廠順利。外傳昨天一早,台積電專機載滿員工與眷屬合計約888人直飛熊本。為迎接台積電進駐,熊本市「九州路德學院」正在籌備,不只招收日本人,也將招收台灣外派員工子女的「國際學校小學部」,預計明年4月開設。台積電熊本首座廠將採用12/16奈米和22/28奈米製程,是成熟的特殊製程技術,預計2024年底量產。據日媒報導,台積電開出大學畢業起薪日幣28萬,相當約台幣6萬4000元的優渥條件。台積電祭出高薪搶人才,導致位在熊本縣的半導體設備商備受衝擊,因為如果不上調薪水,無法與台積電等公司競爭。
輝能砸52億歐元赴法設超級電池工廠 員工擴編今年將破千人
固態電池大廠輝能科技日前宣布投資52億歐元(約新台幣1,743億元),在法國敦克爾克設立超級電池工廠。輝能科技創辦人楊思枏今(9)日與法國在台協會於台北舉辦記者會,説明工廠計劃,針對日前媒體誤植「輝能不再是台灣公司」,楊思枏多次強調「輝能立足台灣」,並指出法國設廠預計2024年建設、2026年完成試產、2027年量產。至於為什麼選擇在法國落腳?楊思枏認為需要滿足「市場需求」,他指出,電池是電動車裡最貴也最重要的零件,對性能、成本具有一定影響,確保零組件能穩定供貨以及維持品質,是各車廠相當重視的事情。也就是說,如果在歐洲設廠就能符合市場需求。此外,輝能也期盼更靠近核心材料的供給地,歐洲具有發展新電池的主要原料,為了獲取穩定、安全的材料供應,輝能爭取歐洲上下游供應鏈的合作。楊思枏也提到,台灣廠商在歐洲選址相當複雜,他說,「團隊在1年之內,走遍13個國家、90個潛在地點」,要多方評估各地政策、產業成熟度、人才及能源供應等,最後才選擇鄰近歐洲主要電動車生產地、位處法國北部電池產業核心帶的敦克爾克。至於台灣部分,在2016年於中壢工業園區完成第一條生產線後,輝能將在年底前在桃園擴大生產,楊思枏透露,「員工人數從去年約3、400人,現在已經突破800人,預計年底會超過1000人且持續擴張。」
要供應鏈提出貨報價德國設廠已成熟? 台積電:還在評估中
據媒體報導,台積電德國設廠計畫應該已接近成熟階段,因台積電近期向供應鏈要求提供設備、耗材等出貨至德國的初步報價內容。台積電對此表示還在評估中。報導指出,台積電先前曾對供應商提出類似出貨至美國的報價要求,之後便宣布美國亞利桑那州設廠計畫,因此推測台積電要求供應商提供出貨德國報價,赴德國設廠計畫應已接近成熟階段。台積電表示,歐洲設廠一案還在評估中。台積電歐洲設廠備受各界關注,並有許多傳言,先前還曾傳出因歐盟和德國政府難以滿足台積電提出的要求,歐洲設廠計畫放緩,轉向考慮新加坡設廠。台積電總裁魏哲家在今年1月的法說會中提及,根據客戶需求和政府的支持水準,評估在歐洲建立車用技術的特殊製程晶圓廠可能性。台積電預計4月20日舉行線上法說會,歐洲設廠評估情況為法人關注焦點,此外,是否在日本建造第2座晶圓廠也受到關注。
台積電2月營收1631億創新高 歐洲建廠遇新變數
台積電(2330)於昨天(10日)公告2月營收報告。報告顯示2月銷售額為1631.74億,雖較上月減少18.4%,但仍為歷年同期新高;同比增加11.1%。2023年1~2月累計營收約為3632.25億,較去年同期增加13.8%。不過受降價砍單潮影響,台積電首季營收季減幅度恐大於預期,預計第一季的整體表現不會太好。台積電1月份的營業收入首度超過2000億達約2000.5億,為歷年同期新高,環比增長3.9%,同比增長16.2%。不過因終端市場需求持續疲軟,以及客戶進一步庫存調整影響,台積電預計第一季營收約167億至175億美元(約新台幣5126.9億至5372.5億元),較2022年第四季下滑14.1%~18%。毛利率介於53.5%~55.5%,營業利益率介於41.5%~43.5%。此前,曾有市場消息稱,台積電遭五大客戶(AMD、輝達、聯發科、高通、英特爾)砍單,受庫存調整狀況比預期激烈影響,投片量減少並將部分產品所需晶片順延至第二季拉貨。另外據半導體設備商透露,受終端市場供需反轉影響,台積電第一季7/6奈米產能利用率降至5成,跌勢超乎預期,將拖累首季整體產能利用率大跌,但台積電仍會守住70%關卡。不過有市場分析,在蘋果3nm製程工藝大單的推動下,台積電有能力將整體的產能利用率,保持在70%甚至更高的水準。此外,美國銀行分析師Brad Lin發佈報告指出,受益ChatGPT等相關應用,台積電將成為主要受惠者。他指出,生成式AI將帶動部分種類的半導體需求,而台積電有望搭上生成式AI的結構性上升趨勢。除了2月的營收值得關注之外,台積電在海外建廠也遭遇了新變數。受人力開支、許可證、合規性和通貨膨脹的影響,美國的建設成本可能至少是臺灣的4倍。台積電財務長黃仁昭在此前的財報電話會議表示,美國建廠投資可能會損害台積電今年的盈利能力。據報導,先前台積電曾表示正評估在歐洲興建晶圓廠的可能性,但目前德國新廠雖已完成場勘評估,且初步有政府及車用客戶的訂單合作承諾,不過由於歐盟、德國財政吃緊與多項相關補助案排擠,加上歐洲建置成本高昂,此合作建廠計劃已明顯放緩。值得注意的是,因為新加坡開出優渥條件,台積電可能重新考慮在新加坡建廠。由於來自英飛凌等客戶的需求相當強勁,加上新加坡給出土地、水電與減稅等相關優渥補助,並給予足夠人力協助下,台積電或有機會至新加坡再擴28nm以下12吋晶圓廠。對此,台積電也表示,根據客戶需求和政府的支持水準,評估在歐洲建立車用技術的特殊製程晶圓廠可能性,同時考慮在日本建造第2座晶圓廠。至於其他地區設廠,不排除任何可能性,但目前尚無計劃。
德提供「台積電設廠」補貼獎勵 魏哲家:評估聚集「這技術」
晶片龍頭台積電(2330)日前正式到美國設廠引發國際關注,據德媒報導指出,德國客戶對台積電在歐洲設廠表達出高度的興趣,且傳出台積電已派人前往德國查看場地,且和政府和聯邦政府討論設廠事宜。台積電總裁魏哲家昨天在法說會表示,正與客戶及夥伴評估在歐洲設廠的可能性,將聚焦在車用技術。德國媒體Frankfurter Allgemeine Zeitung昨(13日)天報導,去年德國客戶回應台積電詢問時,普遍對台積電在歐洲設廠表示高度興趣,台積電也多次派人到德勒斯登和柏林,與德勒斯登所在地薩克森邦政府和聯邦政府討論設廠事宜。且知情人士透露,德勒斯登近郊有土地可供設廠,且該區政府也表示願意提供設廠的初期相關投資補貼和獎勵。Dresdener Morgenpost也於同日報導,市府官員證實正在討論台積電的設廠事宜,地點可能是城市北郊臨近機場的工業區土地,正好在博世廠房的隔壁,不過還有專業人才和居住空間不足、能源價格過高等問題有待克服。台積電總裁魏哲家昨天則坦言,目前正在和客戶、夥伴們討論在歐洲設廠的可能性,但將把重點放在車用技術上,而若設廠成功,歐洲品牌英飛凌(Infineon)、恩智浦(NXP)、博世(Bosch)等汽車工業的供應商都是台積電在歐洲的可能客戶。位於德國東部的德勒斯登擁有歐洲最大的半導體聚落,去年底英飛凌才宣布將在德勒斯登投資50億歐元(約新台幣1630億元)建新廠,台積電考慮設廠受到當地政府歡迎。
Intel原訂在成都廠擴增既有產線 遭拜登政府否決
處理器大廠Intle日前表示,將砸200億美元以及10年砸800億歐元在美國、歐洲設廠,近日向白宮提出在大陸成都場擴增現有的產線,但遭到拜登政府否決,而Intel將持續找尋其他解決方案。根據外媒《Bloomberg》報導指出,1名知情人士透露,Intel在幾週前向拜登政府表示,希望能在成都廠擴增產線,預計在2022年就能投產,藉以解決目前晶片荒的問題。不過該提議遭到拜登團隊強力否決,使Intel暫時打消在大陸增產的計畫,加上目前Intel向國會申請520億美元,藉以補助國內研究以及設廠的補助金,1名共和黨議員表示,該筆補助金應該加入附加條件,以免美國企業接受政府資助,卻在大陸投資。Intel表示,與拜登政府當前的目標就是解決美國境內晶片短缺的問題,已經與相關單位討論多種方式,除了擴增現有產能外,持續計劃在美國砸下200億美元(約新台幣5,600億元)、歐洲則計畫10年砸800億歐元(約新台幣2.66兆元)建造新的晶圓廠。
歐盟放話取晶圓市佔率 網笑:歐洲的肝和台灣一樣嗎?
全球晶片缺貨荒,歐美紛紛表明也要加強晶片技術,以對抗中國勢力,表示要在2030前取得晶圓生產 20% 的市佔率。對此,《股癌Gooaye》分析,若歐美國家開始擴產,「有可能對幾年後的市況造成衝擊。」但也有網友不看好的反問:「歐洲有奴工嗎?」疫情打亂了全球供應鏈,造成晶圓半導體缺貨恐慌,加上中美貿易戰仍暗潮洶湧,為確保產能不受影響,歐盟與美國也開始大動作欲扶持半導體產業。理財部落客《股癌Gooaye》臉書粉專也發文整理出歐盟內部市場委員 Thierry Breton 兩則推文作為分析。《股癌Gooaye》指出,歐盟內部市場委員 ThierryBreton 發布的兩則推文,先後為和台積電歐洲總經理的視訊會議截圖,以及和 Intel CEO Pat Gelsinger 的合照,其之後還會再和 ASML 和 NXP 的代表見面。《股癌Gooaye》提到,Gelsinge表示,晶片供給不平衡現象是因八成在亞洲生產,七成銷往歐美導致缺貨,根據德國的報導指出,若半導體產業能獲得足夠的政府補貼,將會在歐洲設廠,預計歐盟「要在 2030 前取得晶圓生產 20% 的市佔率」對此,《股癌Gooaye》引用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之前講過的「全球產能大於需求」,表示:「這次是因為事件驅使的缺貨,若因為本次事件導致歐美國家開始擴產,有可能對幾年後的市況造成衝擊。」對於歐盟打算設晶圓廠的念頭,網友紛紛表示:「他以為歐洲的肝,跟台灣的肝是一樣的,事實是不一樣的」,「歐美要生產輪班星人嗎?」、「歐洲有奴工嗎?」還有網友說:「歐美現在計畫廠開在歐美拿補貼、(推測)引進亞洲肝臟、再用貿易壁壘保障,別說不可能喔,可以看看半導體業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廣場協議』,直接把日本半導體業打爛」。
台積專利申請創新高!歐盟擬祭巨額補貼 專家:台積電首選研發中心
歐盟有意祭出百億歐元補貼,邀請英特爾、台積電和三星設廠,打造歐洲的半導體產業鏈。台積電昨低調「沒有回應」;台經院研究員劉佩真則認為,台積電若要投資,首選研發中心。設廠成本高 首選設研發中心副總統賴清德昨出席台歐健康論壇時表示,台灣正發展全新的經濟策略,將產業朝創新驅動的方向轉型,呼籲利用半導體及資通訊產業優勢,促進台灣與歐盟的貿易與投資。歐盟主管工業和服務業的執行委員布勒東(Thierry Breton)將於30日英特爾和台積電代表開會,並打算拿出上百億歐元補貼,吸引外商設廠。劉佩真表示,歐洲意識到半導體自主、可控供應鏈重要性,近期也推出相當多政策,像是2030數位羅盤計畫以及歐洲處理器和半導體科技計畫聯合聲明等,強化歐洲半導體技術與生產能力。目前歐洲在半導體供應上全球排行第5,居美國、台灣、韓國和日本之後,比重僅7.5%並以成熟製程為主,所以想結盟先進製程廠,如台積電、英特爾等。劉佩真指出,歐洲半導體的強項還是車用電子,未來台積電若想強化相關布局,就可選擇與歐洲合作,她認為,台積電投資歐洲首選將會是設置研發中心。其次,在歐洲設廠費用還是比較高,歐盟要提供更大的「投資獎勵」才能吸引台積電過去投資。2奈米等先進製程 會留台灣資策會資深研究總監陳子昂則表示,要吸引半導體廠商過去歐洲投資,須要有3種考量,包含市場、成本和人才等,目前歐洲可能有市場,但設廠成本過高,尤其是水電以及環保的要求;人才上也可能不足以供應,半導體廠商若要過去投資可能會以IC設計、人才培育為主。行政院副院長沈榮津昨表示,台灣半導體的5奈米先進製程領先三星、Intel等國際競爭對手,台積電3奈米明年下半年量產,2奈米、N+1、N+2、N+3製程未來幾世代的投資也會留在台灣,扮演護國神山的角色。沈榮津說,為了健全發展半導體的材料、設備,中央將建立在地化產業鏈,行政院會成立智慧發展部,配合半導體製程,帶動產業升級轉型,進軍國際市場。台積專利申請687件 單季新高因應市場需求,台積電計畫在接下來3年投入1000億美元增加產能,在專利申請上也不遺餘力,據經濟部最新發布今年首季智慧財產權統計,台積電共申請687件,創史上單季最高,展現超強研發實力。
英特爾砸5700億建晶片廠 挑戰台積電世界霸主地位
有鑑於全球晶片荒,台積電瞬間成為全球企業的追捧對象,美國晶片大廠英特爾(Intel)宣布,將投資200億美元(折合新台幣約5700億元)來建造兩座晶片製造廠,期許將晶片供應的龍頭地位帶回美國,而外媒報導指出,此舉是要挑戰全球晶片龍頭台積電與三星電子的地位。根據《路透社》報導指出,英特爾執行長基辛格(Pat Gelsinger)於23日表示,英特爾目前已經解決生產技術問題,生產系統也準備完善,即將投資200億美元在亞利桑那園區興建2坐晶片製造廠,同時也有計畫在美國其他地區與歐洲設廠。除此之外,這些晶片生產廠除了要滿足自家的晶片生產需求外,同時也會開放給其他晶圓代工業者使用。消息曝光後,英特爾的股價也因此上漲6.3%。基辛格表示,目前工廠雖然尚未興建完畢,但已經有客戶開始針對訂單進行排隊,但報導中並未透漏客戶的名稱。而《路透社》方面認為,英特爾興建生產廠的動作,是直接挑戰台積電與三星電子的代工霸主地位,這兩間企業都是半導體業務的領頭羊,甚至全球三分之二的先進晶片都是由這兩間企業所生產。《路透社》認為,這次的擴廠決定,主要是英特爾要將生產力重新帶回美國與歐洲,其背後的涵義就是現在的晶片供應太過於仰賴台積電與三星電子,深深擔憂兩岸的關係會影響晶片的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