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語系
」25歲業務妹子月薪不到4萬 她「多益845分」超慌:找不到未來方向
近日一位25歲妹子表示,她畢業於私立前段大學歐語系,當國外業務,多益有845分,做了3年多月薪不到4萬,「我真的很怕我再這樣找不到未來方向會完蛋。」原PO在Dcard發文,「目前25歲,私立前段大學歐語系,現在在當維繫型的國外業務多益845,畢業了工作3年多還領不到4萬,讓我很擔心已經快三十了以後怎麼辦!真的很想找一個可以持續增長的技能,且隨著年資提高薪水,而我不打算繼續從事國外業務,因為真的不喜歡一直推銷,阿不推銷薪水就會固定少少的。」原PO指出,她考慮過人資,但非人資系好像很難進,也想過當採購,但她沒有殺價的本事,「我真的很沒方向,每天都在內耗,只能下班精進一些比如ps語言,但這些薪水其實也都很低,很不知道要精進什麼方面的技能,一開始工作覺得三萬多好像還可以,之後慢慢跳工作,現在覺得物價真的上漲太可怕了。」原PO表示,「很多人都說25還年輕,但我真的很怕我再這樣找不到未來方向會完蛋。」此文曝光後,網友紛紛留言「我和妳一樣25歲頭上這間文組,剛畢業時領26k後來考上類國營目前月領47k」、「最簡單的工作就是豪宅社區經理,一個月4萬起見紅休」、「找大公司的儲備幹部吧多數都是進去在學,也比較固定漲薪水祝你順利」。
淡大「西法德俄」4系併歐語 校友哭了:畢業證書絕版
近年來少子化衝擊嚴重,學生可以說逐漸少。淡江大學外語學院本來傳出原有6個系,114學年度整併為3個系,而西語系學會表示,「西、法、德、俄」4系併成歐語系。5日校方證實此消息。不少學生不捨的說,畢業證書要絕版。淡江西語系學會9月底在臉書發文,「少子化趨勢,招生受到此社會現象影響,預估未來系內會減少招生。整併對象:114(含)學年度後的新生,並分為西語組、俄文組、法文組、德文組,合併後招生人數:西語約60人、法文約50人、德文約40人和俄文約40人,並保有原系的發展模式,且與其他語組資源共享,重新塑造品牌並推行各語組的特色。」校方指出,「114學年前入學之學生,維持當年入學應修畢業學分數,內容可能不受影響,組必修維持每四年檢視,資源和設施皆不做變動且學系資源整合,規劃系內跨組學習,增加學系廣度,可再學第三外語。」校方解釋,「因應少子化和學系永續發展,經會議評估:於114學年度起更名為歐洲語文學系並分為西語組、俄文組、法文組、德文組,且增加與Ai相關整合課程,提升學生畢業後競爭力。」據《ETtoday新聞雲》報導,對此,校友哀號,「畢業證書絕版了」、「雖無法避免,但很可惜」,也有人說,2班140人真的太多人。淡江大學表示,俄文系112學年缺34人(滿招60人),德文系缺13人,而113學年度招生下修,114年歐語系估招不到200人。淡江大學強調,除了少子化,現在的語言強調整合,歐盟各國互動頻繁,併系能讓學生學習不只一種語言,也能了解不同國家文化,淡江有歐盟研究中心,加上AI課程,盼提升學生畢業後的實力。
立陶宛、捷克、斯洛伐克友我贈疫苗 立委籲加強與中東歐外交
立法院「台灣與波羅的海三國國會議員友好協會」會長立委邱志偉,與立委張廖萬堅、許智傑今(10日)共同舉行「加強我國與中東歐外交關係」記者會,呼籲外交部強化我國對中東歐國家的外交能量,讓歐盟中與台灣理念相近的中小型民主國家,成為台灣外交困境的突破口。近期我國與中東歐國家互動頻繁,去年九月捷克參議院議長韋德齊率團訪台,今年在我國陷入疫苗缺乏的窘境時,立陶宛、斯洛伐克及捷克先後捐贈我國疫苗,近期外交部也宣布我國將在今年九月設立「駐立陶宛台灣代表處」,斯洛伐克代表團也預定九月搭乘政府專機訪台。邱志偉指出,目前外交特考歐語系組僅有德語,建議增設東歐語系,且目前外交部在職語言培訓針對中東歐語言部份為「不定期」派員且僅有波蘭語、捷克語與匈牙利語,然而中東歐國家語種多元,未來外交部應朝向常態化,規劃更多語種之培訓課程。許智傑表示,台灣與V4(捷克、匈牙利、波蘭、斯洛伐克)及波羅的海國家(立陶宛、愛沙尼亞、拉脫維亞)在民主發展的歷程及文化上有許多相似之處,但目前缺乏台灣與中歐、東歐及北歐直航航線,建議政府盡快與相關國家政府商議開闢更多歐洲直航航線,讓未來台灣與歐洲的經貿觀光連結更為緊密。張廖萬堅強調,去年「Taiwan Can Help」透過口罩、防疫生產設備的捐贈,協助歐洲各國共同抗疫,引起國際共鳴,台灣應當把握難得的歷史時刻,加強對中東歐國家的外交工作,透過體育、文化與科技學術及產業等面向,建立實質的夥伴關係,向全世界展示民主國家之間,真正立基於友好的長遠合作方式。邱志偉建議,外交部應針對工作的優先性及重要性,滾動式調整我國駐外館處人員編制及經費需求等規劃,目前我國在中東歐地區設有代表處的國家匈牙利、拉脫維亞、波蘭、捷克、斯洛伐克等5處,一處人員編制大約5到6人,預算部分,中東歐部分占歐洲司年度預算10到15%,一年大約投入5000萬,未來我國要加強與中東歐外交工作,在一代表處兼理多國的情況下,必須投入更多外交資源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