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成
」 財政部 AI 經濟部 出口 稅收![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90/396490/sm-875218d38ea65de1670dce007a6aa031.jpg)
財政部去年超徵稅收5283億「全民普發1萬」? 賴清德這麼說
財政部公布1月賦稅收入初步統計與2024年全年稅收,去年加計遞延入帳後的稅收實徵淨額為3兆7619億元,超過預算數、俗稱超徵5283億元,寫下史上最大超徵數,國民黨先前就主張還稅於民,全民普發1萬元,對此,總統賴清德14日回應,將會擴大用於對社會投資,以因應台灣社會挑戰。國民黨立院黨團稍早舉行記者會,黨團書記長王鴻薇宣布,新會期將推動「還稅於民2.0」,每人普發1萬元,列為重大民生提案之一。(圖/報系資料照)根據《Yahoo》14日報導,總統賴清德出席工商團體春節聯誼時表示,將擴大對社會投資,包括持續推動0至6歲國家一起養、高中職免學費和私立大學學費補助、長照3.0和百億癌症新藥基金等政策,以因應台灣社會高齡化等挑戰。國民黨立委12日舉行記者會時表示,稅收連4年超徵,超徵金額合計1兆8707億元,不論從財政紀律的角度或是全民共享經濟成果的方向,要求政府應比照2023年,立刻啟動「還錢於民2.0」,全台灣每人發1萬元現金。包括國民黨主席朱立倫也支持立院黨團提出的普發現金,希望賴政府能夠將部分還稅於民,每人發一萬塊是2300多億,只佔超收的四成,事實上很少。據財政部公布1月賦稅收入初步統計與2024年全年稅收,達成率為116.3%、年增率8.8%,連續4年正成長。其中,中央政府超徵3757億元、地方政府超徵802億元,皆創歷史次高。另據財政部統計處副處長劉訓蓉的說法,2024年課稅收入挹注較多者有證交稅,日均成交量都有4000億元以上,使全年證交稅收約2881億元,年增幅度46%,超徵金額794億元,再來是綜所稅收8291億元,年增率9.8%,超徵金額1696億元,達成率125.7%。營業稅6237億元,年增9%,超徵金額約616億元。營所稅收約1兆1220億元,年增率3.9%,超徵1505億元。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36/396336/sm-76935abab3e676fbe05a4b056322846b.jpg)
2024稅收3.7兆、超徵5283億皆創新高! 財政部曝主因
財政部昨(10)日公布去年全年及今年1月全國稅收,經修正後去年實徵3兆7619億元,較預算數超出5283億元,創下歷史新高。主要貢獻來自證交稅、綜所稅、營業稅及營所稅,其中證交稅因AI應用商機、高息ETF熱潮推動,全年成長907億元,年增46%。113年全年稅收較預算數多出5283億元,其中中央政府超徵3757億元,創歷年紀錄。主要因綜所稅(+1696億元)、營所稅(+1505億元)、證交稅(+907億元)、營業稅(+616億元)等稅收大幅超預期。此外,去年賦稅負擔率(不含社會安全捐占 GDP 比例)達 14.8%,為近 26 年新高,雖仍低於南韓(20.4%)、日本(21.2%),但已高於新加坡,顯示稅收增幅高於經濟成長速度。而114年1月稅收因春節影響下滑,實徵2194億元,年減1.8%,財政部說明,1月台股上市櫃日均成交值達4076億元,年增17%,但因春節假期交易日數減少7天,證交稅收入165億元,年減26億元(-13.7%),終止連20月正成長。不過,若以每日平均證交稅計算,1月每日入帳11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 26%,仍顯示市場交易活絡,後續仍待觀察。1月綜所稅因年終獎金、利息所得扣繳增加,實徵480億元,年增15%,創歷年同期新高。營業稅則因金融業營收增加、內需穩定,實徵1059億元,年增 4.5%,相較之下,部分稅目因春節假期與大額退稅影響而下滑,營所稅年減 27.3%(28 億元),貨物稅因車輛類課稅減少,年減 12.2%(108 億元),遺產稅因大額案件減少,年減56.6%(18億元)。財政部指出,1 月多項稅收受春節影響,但市場交易仍穩健,內需亦保持成長動能,未來將持續關注 2、3 月累計稅收,以掌握經濟與財政收入變化。 大S遺產2/3淪汪小菲掌握? 地政士揭「1情況」:最多400萬 大賣壓時代?29年最大交屋潮來了 去年完工13.8萬宅 汪小菲監護權復活 律師一句勸:守護所愛不能拋棄繼承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1/395501/sm-606daef15cbd6ea92080e150201ef697.jpg)
2024年超徵5283億 創歷年新高!財政部分析是「這些原因」
財政部公布1月賦稅收入初步統計與2024年全年稅收,去年加計遞延入帳後的稅收實徵淨額為3兆7619億元,超過預算數、俗稱超徵5283億元,寫歷史最大超徵數,達成率為116.3%、年增率8.8%,連續4年正成長。其中,中央政府超徵3757億元、地方政府超徵802億元,皆創歷史次高。另財政部公布2024年我國賦稅負擔率(稅收占GDP比率)14.7%,創26年新高,但低於美國19.1%、南韓20.4%、日本21.2%等主要國家。換算平均每人稅負為15萬9348元、續創歷年新高,較2023年增加1萬1478元。財政部統計處副處長劉訓蓉表示,2024年課稅收入挹注較多者有證交稅,受惠於AI運用商機、高息ETF買氣熱絡,推動上半年交易動能,雖然下半年台股震盪,但日均成交量都有4000億元以上,使全年證交稅收約2881億元,年增幅度46%,超徵金額794億元。其次綜所稅收8291億元,年增率9.8%,超徵金額1696億元,達成率125.7%,主要是結算申報自繳稅額、利息薪資扣繳稅款和房地合一稅等貢獻;營業稅6237億元,年增9%,則是受惠國內需求穩健、進口稅額增加,超徵金額約616億元。營所稅收約1兆1220億元,年增率3.9%,超徵1505億元,除2024年停止免辦暫繳,上市櫃公司獲利雖較前一年減少,但經濟成長率仍優於預期,使營所稅超徵數相當可觀,惟隨著規模擴大,近年營所稅超徵比率已較過往收斂。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26/395226/sm-098a9cda41bb3c3b980c930894a499fe.jpg)
12家金控元月獲利出爐! 春節假期衝擊年減7.73%
合庫金、台新金、新光金8日公告元月獲利。新光金單月虧損18.68億元,但較去年元月虧損22.49億元幅度縮小,合庫金、台新金獲利則較去年元月下滑,現在僅餘國泰金、富邦金,預計10日公布獲利。目前已公布獲利的12家金控,共計280.81億元,較去年元月的304.35億元下滑7.73%。觀察金控元月獲利,目前共五家金控正成長,凱基金獲利年增率高達30.15%。至於獲利金額,則以中信金68.27億最高。新光金控單月虧損,主要因旗下子公司新光人壽1月虧損25.77億元。新壽表示,1月採用外匯價格變動準備金新制,強制提存的外匯價格變動準備金較舊制相對高,仍須負擔傳統避險成本,加上年初著重於投資部位布局、1月台股交易天數少,並未積極實現資本利得。台新金指出,台新銀行1月稅後純益16億元,核心業務獲利動能強健,惟投資收益受金融市場波動影響,整體損益較去年同期衰退。台新證券1月稅後純益1.5億元,較去年同期上升,主因證券市場指數上漲,致營業證券評價利益增加。合庫金單月稅後純益14.49億元,較去年12月成長70%;若與去年1月相比,衰退31%。合庫銀行1月獲利回升,稅後純益14.66億元,月增52%、年減27%,去年1月因高鐵聯貸案補償金8.45億元挹注手續費收入,排除該因素1月稅後純益仍成長24%。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14/395114/sm-39585c9dd231163c63e89436028f4aa2.jpg)
12家金控1月獲利出爐! 「這六家」表現比去年同月好
九家金控元月獲利7日出爐後,合庫金、台新金、新光金8日公告獲利,新光金單月虧損18.68億元,但較去年元月虧損22.49億元幅度縮小,合庫金、台新金獲利都較去年元月下滑,目前已有12家金控的元月獲利公布,僅餘壽險金控雙雄國泰金、富邦金預計10日公布獲利。觀察12家金控元月獲利,共有五家金控獲利正成長,凱基金獲利年增率高達30.15%、永豐金14.43%,玉山金、第一金、華南金為個位數成長,新光金則是虧損金額縮小,共六家金控獲利比去年元月還要好。目前12家金控獲利,共計280.81億元,較去年元月的304.35億元下滑7.73%,接下來國泰金、富邦金將是關鍵,觀察能否追上2024年元月14家金控獲利的539.15億元。金控主管分析,去年年假為2月8日至14日,整體落於2月,今年年假為1月25日至2月2日,相較之下,1月營業天數減少,短期獲利動能勢必稍受影響,可觀察前二月獲利更為準確。元月獲利以中信金68.27億元最高,其次為凱基金的36.56億元、兆豐金32.17億元、玉山金30.24億元,永豐金、元大金、第一金獲利超過20億元,華南金以19.77億元緊追在後。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68/394968/sm-200fa330ed8756244c53278461c02eb3.jpg)
表現超乎預期!1月出口「連15紅」 財政部估這些因素影響
美總統川普就任前狂拉貨,我出口表現超乎預期!財政部7日公布1月海關進出口貿易統計,雖比去年同期少了5個工作天,擔心川普上任關稅開戰預期,廠商拉貨效應,出口額387.1億美元,年增率4.4%,連續15個月正成長,不僅超過原本負成長預期,同時創歷年同月次佳水準。財政部統計處長蔡美娜表示,人工智慧基本面穩健、1月下旬年節長假、川普關稅戰預期,帶動客戶端提前拉貨;今年1月前24日與去年同期比,年增率達31.4%,強度是近年難見,顯示貿易戰預期、廠商提前拉貨,對出口有相當影響。主要貨類方面,11項貨類中有3項正成長、8項下降;資通與視聽產品獨撐大局,尤其顯示卡出貨爆量,出口金額125億美元創歷年同月最高,年增率32.6%,是總出口上升主要來源,占出口比重32.3%,創歷年單月次高;其次,美國拉貨強勁,電子零組件逐漸趨穩,占出口比重也大約3分之1強,年增率3.1%。資通訊產品與電子零組件合計占出口68.4%,創歷年單月新高。1月對美出口84.6億美元,歷年同月最高,不過,基期已經墊高,年增率僅0.7%,逐漸進入高原期。對中國大陸與香港出口107.1億美元,年減11.7%,除資通與視聽產品外,其他貨類是一片慘澹。對美出超達55.42億美元、對陸港出超45.55億美元,去年以來第4個月美國出超超越陸港,是否將來會成為趨勢?蔡美娜認為,出超變數多,仍要進一步觀察;值得注意的是,受供應鏈移轉,對墨西哥出口達27億美元,年增率約4.8倍,不論規模值或年增率都創歷史新高,足以看出供應鏈的移轉效應。展望2月表現,因增加4個工作天,出口金額預估365到377億美元,年增率16到20%,預料連續16個月正成長,1、2月合計年增率約9.7到11.5%。蔡美娜表示,美國1月消費電子展顯示,AI還是今年科技業的主旋律,台積電法說也看好AI,國內半導體業有先進製程和產能優勢,因此今年出口可正面看待,各季可望維持中高個位數成長。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25/394925/sm-b4339b8515bac6bcdd68a2a12be6c3ee.jpg)
電子書借閱量10年大增14倍破千萬冊 博客來、momo推閱讀器搶市
適逢博客來30週年,在今年正式推出第一台電子書閱讀器「BooksPad」,並於台北國際書展(2月4日至2月9日)舉行新品展示發表。博客來內部人員告訴CTWANT記者,「這幾天每天預購破百台,預計書展期間可以突破1,500台。」預估首款閱讀器銷售可突破萬台。博客來也提到,2月28日前預購價6,999元。數位閱讀市場近年迅速成長,博客來自2017年投入經營電子書,持續保持雙位數正成長。2024年藉由有聲書訂閱服務的推動,博客來用戶數年增70%,整體業績創下歷史新高,漲幅達2023年5倍。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也統計,台灣電子書借閱量在過去10年大幅成長,從2014年的79萬冊增至2023年1132萬冊,顯示電子書逐漸成為主流閱讀選擇。博客來說明,「BooksPad」選用7.8吋彩色螢幕,採用元太EInk Kaleido™ 3彩色電子紙面板,升級FastGLR專利快刷技術,搭配實體翻頁鍵使用,閱讀體驗流暢。內建4G記憶體、64G儲存容量,可儲存萬本書,個人行動圖書館隨身帶著走,並支援下載離線閱讀,2500mAh長效電池與IPX7防水設計,同時內建喇叭支持有聲書播放,無需外接設備。「BooksPad」適用黑白文字書與彩色圖片書閱讀,可客製化個人使用介面,包含調整字型大小、直橫排轉換,都可根據個人使用習慣及書籍內容彈性調整,並搭配3種色彩模式可隨時變換,不論閱讀進度或畫線紀錄,以博客來帳號登入,即可在閱讀器、手機、平板等不同裝置間無縫自由轉換,實現跨裝置雲端同步。內建電子筆記本功能,擁有50+模板、18種顏色與6種筆觸,仿紙感書寫及電子畫布。不僅如此,深耕圖書事業邁入第8年的momo富邦媒(8454)也進一步擴展電子書業務,今年1月momo也正式推出首款封閉式系統電子書閱讀器momoBOOK。momo指出,momoBOOK是一台 7吋閱讀器,以僅3.2mm的超薄金屬機身與216g的輕盈設計,展現便攜性;結合自動轉向與單手握持功能。同時搭載Regal刷新技術,改善電子紙殘影,並支援跨裝置同步,最多可綁定5台設備,實現閱讀進度、書籤與註記的無縫更新。另外,momo也攜手宏碁集團旗下子公司海柏特,為momoBOOK電子書閱讀器提供1年保固服務。海柏特具備豐富的資訊整合、企業合約維修與服務經驗,服務據點遍及全台。此外,海柏特的線上報修平台也設立momoBOOK專區,提供簡單易用的報修功能與修繕進度查詢服務。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dist/imageholder.jpg)
警政署公布54名警官人事異動 大甲交通組長陞任分局長成嬌點
警政署6日公發布54名警官人事異動,主要以警政署科長、航警局與各縣市分局長為主,其中大甲分局交通組組長王貞惠陞任金門縣金湖分局分局長。警政署指出,為應警察勤、業務需要,警政署及各警察機關職務等階最高列警正一階(第四、五序列)重要警職職缺,經警政署張署長邀集副署長、主任秘書、督察室、政風室、人事室業務主管等人員,共同就適任人選之品操學能、工作績效,及依單位衡平、職期與地區調任等職務遷調原則,並考量現職人員眷居處所等因素通盤檢討調整遴補如下:(計54員,統一於2月10日【星期一】辦理交接【到任】)。一、警政署科長及航空警察局臺北分局分局長(一)桃園市政府警察局犯罪預防科科長周益銘調任警政署秘書室科長(二)臺北市政府警察局督察婁子才調任警政署保安組科長(三)桃園市政府警察局督察呂芳典調任警政署教育組科長(四)桃園市政府警察局督察陳孟欣調任警政署防治組科長(五)基隆港務警察總隊副總隊長黃琨竣調任警政署交通組科長(六)警政署防治組科長王志中調任航空警察局臺北分局分局長二、直轄市政府警察局第四序列督察、專員及港警總隊副總隊長(一)警政署行政組科長陳俊諺調任桃園市政府警察局督察(二)桃園市政府警察局第四序列專員游政芳調任臺中市政府警察局督察(三)保安警察第二總隊督察長謝錫釗陞任臺北市政府警察局督察(四)鐵路警察局督察長王立德陞任新北市政府警察局督察(五)宜蘭縣政府警察局主任秘書楊効宜陞任桃園市政府警察局督察(六)新竹縣政府警察局督察長金秋華陞任桃園市政府警察局督察(七)嘉義縣警察局主任秘書蔡進明陞任臺南市政府警察局督察(八)保安警察第七總隊督察長張文峰陞任高雄市政府警察局督察(九)臺中港務警察總隊副總隊長林志賢調任桃園市政府警察局督察(十)花蓮港務警察總隊副總隊長卓晃央調任桃園市政府警察局第四序列專員(十一)高雄港務警察總隊副總隊長黃烱賓調任高雄市政府警察局第四序列專員(十二)臺北市政府警察局萬華分局副分局長廖立仁陞任基隆港務警察總隊副總隊長(十三)臺南市政府警察局歸仁分局副分局長徐百瑄陞任臺中港務警察總隊副總隊長(十四)保安警察第七總隊第四大隊大隊長廖正成陞任高雄港務警察總隊副總隊長(十五)保安警察第六總隊第一大隊大隊長戴修身陞任花蓮港務警察總隊副總隊長三、第五序列主任秘書、督察長(一)澎湖縣政府警察局督察長林明鋒調任鐵路警察局督察長(二)花蓮縣警察局主任秘書余中義調任宜蘭縣政府警察局主任秘書(三)嘉義縣警察局督察長莊思神調任嘉義縣警察局主任秘書(四)雲林縣警察局主任秘書呂芳逸調任保安警察第二總隊督察長(五)連江縣警察局主任秘書陳文彬調任花蓮縣警察局主任秘書(六)臺東縣警察局督察長葉文啟調任雲林縣警察局主任秘書(七)雲林縣警察局斗六分局分局長黃念生調任澎湖縣政府警察局督察長(八)新竹市警察局第一分局分局長羅裕城調任新竹縣政府警察局督察長(九)基隆市警察局第二分局分局長楊宗昆調任連江縣警察局主任秘書(十)宜蘭縣政府警察局羅東分局分局長陳至瑋調任嘉義縣警察局督察長(十一)彰化縣警察局彰化分局分局長廖志明調任保安警察第七總隊督察長(十二)屏東縣政府警察局屏東分局分局長蔡培元調任臺東縣警察局督察長四、縣(市)政府警察局分局長(一)雲林縣警察局北港分局分局長張澤銘調任雲林縣警察局斗六分局分局長(二)雲林縣警察局斗南分局分局長張明忠調任新竹市警察局第一分局分局長(三)基隆市警察局第三分局分局長童寶賢調任基隆市警察局第二分局分局長(四)宜蘭縣政府警察局礁溪分局分局長楊迪光調任宜蘭縣政府警察局羅東分局分局長(五)彰化縣警察局鹿港分局分局長林英煌調任彰化縣警察局彰化分局分局長(六)彰化縣警察局北斗分局分局長黄世德調任彰化縣警察局鹿港分局分局長(七)屏東縣政府警察局潮州分局分局長林明波調任屏東縣政府警察局屏東分局分局長(八)新竹市警察局第三分局分局長侯興龍調任基隆市警察局第三分局分局長(九)嘉義縣警察局竹崎分局分局長陳勇誌調任雲林縣警察局北港分局分局長(十)南投縣政府警察局集集分局分局長林文智調任雲林縣警察局斗南分局分局長(十一)南投縣政府警察局中興分局分局長陳科宏調任新竹市警察局第三分局分局長(十二)花蓮縣警察局玉里分局分局長黃靖堯調任宜蘭縣政府警察局礁溪分局分局長(十三)金門縣警察局金湖分局分局長楊志源調任彰化縣警察局北斗分局分局長(十四)屏東縣政府警察局枋寮分局分局長林俊雄調任屏東縣政府警察局潮州分局分局長(十五)澎湖縣政府警察局望安分局分局長吳誌權調任嘉義縣警察局竹崎分局分局長(十六)桃園市政府警察局八德分局偵查隊隊長黃一航陞任澎湖縣政府警察局望安分局分局長(十七)刑事警察局偵查第七大隊隊長張基銘陞任南投縣政府警察局集集分局分局長(十八)新北市政府警察局刑事警察大隊偵查第六隊隊長梁献堂陞任南投縣政府警察局中興分局分局長(十九)新北市政府警察局刑事警察大隊偵查第五隊隊長黃清暉陞任花蓮縣警察局玉里分局分局長(二十)臺中市政府警察局大甲分局交通組組長王貞惠陞任金門縣警察局金湖分局分局長(二十一)新北市政府警察局三重分局行政組組長盧恒隆陞任屏東縣政府警察局枋寮分局分局長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16/394516/sm-ed9c28ecfff094dd138554f948189713.jpg)
有500萬要置產還是買股? 專家揭3點「買房勝率高」
人人都想靠投資獲利致富,其中股票及房產最常被拿來權衡比較,如果有筆500萬元資金想投資,到底哪個勝率高?專家從資金參與利用率、變現難易度及成交價的立即性來分析,發現房產因為不夠即時,讓當下的恐慌與動機消失,最後反而放著跟通膨漲起來,獲得意外驚喜,因此勝率較股票高。房仲林品揚在個人臉書粉專「Lin's竹北房產筆記_品揚的竹北房產交流網」探究投資議題,如果有一筆500萬元的資金想投資置產,可以選擇投入房子或投入股票,他直接給出答案,直指買房的勝率較高。首先從資金參與利用率來看,一般人投資股票多採用分批買進,不敢貿然500萬元一次投進去,林品揚認為,這樣做容易面臨到可能只投了350~400萬元,股票即迎來大爆漲或大爆跌,便止住繼續投入資金、沒信心再加碼,就會有100~150萬元的資金未能參與投資報酬。反觀買房子,就是整筆資金(自備款)投下去參與市場,有點類似單筆買進的概念,由於資金全砸下去了,就算膽戰心驚也由不得你,只能選擇等待、相信時間將帶來甜美果實。林品揚強調,一個經濟正成長的國家,不論房子或股票,長期而言都是會上漲的,所以「投入的資金愈多、並且愈早投入」,資產報酬都不會虧待你的。其次是變現難易度,除非買太冷門的股票或是極端值的價格,不然股票幾乎一鍵就能出場,贖回的資金在T+2日就會入帳。但房子並不同,先要掛售房子,一般常態的市場氛圍下,平均要花1~2個月才有機會遇到買方成交;簽約到交屋大概1.5~2個月才能結案,到那時才能拿到贖回的資金,「從你有動機賣房到拿到錢,前前後後大概近4個月」。投資股票的一鍵就能出場,變現容易。(示意圖/東森財經新聞)林品揚指出,有時可能房子賣到後來,剛好資金缺口補足了,或售屋動機消失,就把房子收起來不賣了,「放著放著,房子又跟著通膨漲了起來,算是意外的驚喜」,但股票由於太容易一鍵贖回,殺來殺去,最後往往都是追高殺低賠錢作收。最後是成交價的立即性,多數人相信「眼見為憑」,所以股市只要開盤,並且有大幅度波動時,股民心情都猶如搭乘雲霄飛車跟著上上下下,不少人因為股價資訊的即時性,喪失冷靜判斷,衝動地進行買與賣,最後發現走勢跟自己想得完全不一樣,莫名繳了不少學費。但房子不一樣!林品揚表示,雖然現在坊間討論房地產的社群很多,資訊也都很即時,但多數人還是會想等內政部實價登錄刊載上去時,才甘願相信是真的,但等到時往往都已經2~3個月後了,情緒恐不會太過激昂,普遍還是能維持理性訂價及出價。上述三項觀察,其實都脫離不了人性,林品揚指出,人們常會自以為聰明地對價格猜高猜低、常因一時的消息面而感到樂觀與悲觀,如果這時有個操作能快速解決恐慌,那便落入了圈套,資產被別人接手,最後換成對方坐享資產上漲帶來的雀躍感。 房仲帶看完! 買家突上門「想私了」 專家勸:誤觸1事恐賠償 輝達落腳2地呼聲高!商仲揭選址「2重點」:可行性低 青埔單價突破76萬 買不下手? 房仲:這裡有批1字頭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0/394300/sm-076031792eb6401445675e9b492c0ea0.jpg)
產險保費收入破2700億 公會理事長李松季8/1卸任「這家總座」要角逐
產險公會5日舉辦春團拜,理事長李松季指出2024年產險業簽單保費收入跨過2700億元來到2702億元,朝向3千億元大關前進;其中,單項部分航空險成長逾40%最多;受到政策所致,汽車險中的「強制責任險」電動二輪車則成長超過50%;旅遊熱潮也持續增進相關「責任保險」的成長。泰安產險董事長李松季連續二屆擔任產險公會理事長,他今天宣布將在8月1日卸任,而外界傳出國泰世紀產險總經理陳萬祥有意角逐新一屆產險公會理事長。李松季今天致詞時指出,產險業二年前以來熬過防疫保單鉅額理賠的辛苦,經向時任行政院長反映業界心聲一個月之後排除輕症,讓產險界逐漸回復元氣;去年保費收入成長朝向3千億元大關前進,現在看到地震頻傳、加州野火之災等的天候變化,產險是維繫產業、社會、每個家庭安居樂業的重要一環,期勉同業仍要堅持保險風險管理的原理原則,更加自律。出席的保險局長王麗惠則也再次以金管會主委彭金隆提醒的三堅持原則,鼓勵產險業不鬆懈,即是維繫社會金融秩序穩定、紀律與維持產險業需有的清償能力、資本適足率,推廣資安保險,創新保單。2024年產險業簽單保費收入來到2702億元,航空保險部分:國內航空公司由於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趨緩,民眾出國旅遊意願提高,航空保險保費13.55億元較112年9.66億元增加3.89億元,成長40.26%。汽車保險部分:(1)強制汽車責任保險-113年汽、機車費率並未調整,其保費收入較112年成長2.76。其中汽車部分,保費為116.64億元,較112年增加1.98%;機車部分為80.88億元,較112年增加3.21%;微型電動二輪車部分為1.68億元,汽、機車及微型電動二輪車強制保險保費收入合計199.22億元,較112年穩定成長2.76%。113年汽車銷售約45.7萬輛,相較於112年為負成長4%,從總市場年度累計表現來看,與其說是衰退,更像是回歸常軌。2023年臺灣新車市場因消化疫情缺車紅利,從而創下近年的銷售高峰,但供車狀況回復平穩後,表現也漸趨平穩,全年總市場最終銷售量為45萬7,830輛。進口車的承保比率已超過整體承保車輛數的50%,故任意汽車保險保費成長幅度較前一年高。整體而言,汽車保險保費(強制保險加任意保險)共1,364.73億元,較112年增加9.13%。意外保險包含的責任保險保費為197.47億元較112年保費172.74元,正成長14.32%,成長主要原因為受惠於國人國內及國外旅遊活動增加,致旅行業責任險業務成長,以及受到寶林茶室食品中毒事件影響,政府機構加強查核業者是否依法規規定投保公共意外責任險及產品責任保險,致保險需求增加。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65/394065/sm-4093b7f01042a4a34b7effc917cc5c03.jpg)
禁用DeepSeek?蔣萬安指北市府連ChatGPT都不准用
大陸新創公司DeepSeek(深度求索)推出AI模型成為全球討論話題,儘管成本相對低廉在產業界、學術界掀起旋風,但該AI模型是否有資安疑慮也讓各國爭論不休,因政院已經下令公務機關全面禁用,媒體追問台北市長蔣萬安,是否也會跟進禁用?對此,蔣萬安表示,台北市政府原本就不允許用ChatGPT雲端生成式AI處理機敏性業務,DeepSeek也不例外。蔣萬安今天到台北市議會出席新春團拜,因為女星大S罹患流感併發肺炎在日本過世,引發國人矚目與惋惜,蔣在會前受訪時,也特別提醒民眾不要輕忽流感會有嚴重併發症的流感。蔣萬安說,北市府今年1月1日起開放施打公費疫苗對象,不限65歲以上,只要6個月以上的小朋友、年輕人、長輩都可以施打公費疫苗,呼籲民眾盡快施打,保護自己與家人。蔣萬安今天在市議會團拜致詞時也表示,114年市府總預算已審核通過,將善用預算持續推動今年度的系列亮點政策,希望為市民帶來更好的市政服務與建設。此外,台北大巨蛋去年成功舉辦國慶晚會、12強賽事以及周杰倫和阿妹的演唱會等大型活動,為北市創造了顯著的經濟效益。周杰倫4天的演唱會帶來了17億元的總體消費,阿妹的演唱會更達到23億元。市長表示,這些活動不僅提升了市民的娛樂體驗,也顯示出臺北市在大型活動舉辦方面的強大實力。蔣萬安並分享臺北市在推動無菸年貨大街的創新舉措及年貨大街的經濟成果,強調市府持續致力於提供市民更好的購物體驗,並藉此促進商業發展。據統計,臺北市今年的年貨大街營業額創下了20億元的新高。他並特別說明,北市的生育率在去年突破1,成為六都中唯一正成長的城市,他感謝市府團隊全力推動各項政策,帶動市民的生育意願。他還開玩笑的說,此事也讓他及太座鬆一口氣,因為不必再怕大家呼籲應「以身作則增產報國」,他也承諾會繼續努力,讓生育率保持在正成長的軌道上。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6/389906/sm-eb136e71bd27b576c17d20381f089215.jpg)
「那個男人」黃仁勳來台!帶動台股反彈 渣打銀:2025年看好股市表現
本周最令投資人期待的「那個男人」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來台,14日於桃園國際機場入境,刺激台股加權指數上漲309點,渣打銀行財富方案全球首席投資總監布思哲(Steve Brice)於2025年全球投資展望會中指出,今年全球經濟情勢充滿挑戰和機遇,從投資角度來看,全球股市和美股將受企業盈餘成長和政策支持而有好的表現,而亞洲以科技為導向的出口國股市也有機會維持成長動能。渣打首席投資辦公室(渣打CIO)認為,基於美國相對強勁的經濟基礎,全球經濟呈現以美國為核心的發展態勢,其通膨走勢、聯準會降息預期及川普政策對經濟和金融市場的影響成為市場關注焦點。Steve Brice表示,由於川普的「美國優先」政策將為市場帶來新動能,其減稅和鬆綁監管措施預期有利於企業盈餘成長,今年美股將帶領全球股市的企業盈餘成長,美股企業盈餘預期成長15%,高於去年的10%,可支撐評價面表現,亞洲和日本的企業盈餘成長則呈現減速。不過,Steve Brice認為,在亞洲部分股票市場仍表現出相對良好的前景,例如,印度大型股票的驅動力包括股本回報率表現強勁、穩健的國內資金流提供市場茲稱,以及印度央行可能採取貨幣寬鬆政策;而中國大陸股市雖估值偏低,但其政策與經濟的不確定性令其短期內難以快速反彈,因此維持中性觀點;亞洲其他地區如台灣則因科技產品出口優勢,受惠於美國經濟動能帶動而使企業盈餘仍有正成長。債市方面,Steve Brice指出,目前美國十年期公債殖利率約在4.8%附近震盪,但應該很難超過5%,若超過恐令市場面臨更大的挑戰。在市場波動加劇的環境下,渣打CIO認為,美國十年期公債殖利率未來12個月可能落在4.0%~4.25%區間。近期美國政治變動及就業市場表現強勁,雖暫時推升長期債券殖利率,但降息趨勢與通膨緩和態勢,可能會限制殖利率進一步上揚,因此債券仍是投資組合的核心。從投資組合的面向來看,今年推出的渣打CIO基金在資產配置中,將全球股票的比重提升至八成,特別看好美股的表現,並根據不同客戶需求調整布局。在聯準會的貨幣政策方面,Steve Brice指出,聯準會在今年第一季降息的機率已減少,預估可能於6月展開首次降息,具體節奏需視後續經濟表現而定,渣打CIO預估聯準會將在年底前將基準利率降至3.75%,但美國經濟不著陸的機率也在上升中。他強調,去年通膨預期實際上沒有發生變化,去年第二季到第三季通膨預期有所下降,目前又回升到2.3%左右,若通膨預其上升到2.5%,恐會對金融市場更具挑戰性,不過,通膨的回升主要來自需求旺盛,顯示經濟擴張的動能仍在。美元方面,Steve Brice預期其走勢將緩慢回落,特別是在下半年,隨市場逐步消化不確定因素後,美元可能恢復至較中性的水準。他指出,若美國推動「美國製造」或出口政策,美元可能會進一步緩慢下滑以支持經濟增長。受惠於全球央行降息潮及避險需求增加的雙重推動,渣打CIO認為黃金價格展望樂觀,將可望持續上揚。預估金價在短期1~3個月內可能觸及每盎司2,750美元,未來12個月內則有望達到每盎司2,900美元。至於近期的加州大火事件,Steve Brice提到,加州大火是「一定會影響市場」,短期來說是對區域經濟活動造成衝擊,在政治層面的衝擊也可能發生,未來則會面臨保險業理賠問題,但後續的重建過程中也可能帶來經濟活動刺激。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46/389046/sm-1a1f969702ea6f430655e5f9e70eaa2f.jpg)
沒有「龍年效應」!2024全年出生僅13萬人再創新低 連續5年「生不如死」
2024年龍年人口統計出爐,去年單月出生人數落在9千至1.2萬之間,累計全年出生數為134,856人,創新低;而去年全年死亡數為202,107人,生死差距67,251人,以整年度來看,已連續5年「生不如死」,折合年自然增加率為千分之-2.87,同樣創下歷史新低。內政部10日發布最新人口統計,去年12月出生數為12,496人,約每3.6分鐘出生一個嬰兒,12月死亡數為17,445人,平均約每2.6分鐘死亡一個人。2024年全年出生數僅13.4萬人,即便龍年也沒有催生效應,輸給兔年2023年13.5萬名新生兒,續創歷史新低。全國自然增加率已連續5年「生不如死」,去年12月在六都中僅桃園市的出生人數超過死亡人數、多出239人,折合年自然增加率為千分之1.21;而全國則只有澎湖縣、連江縣的自然增加率為正成長。若單以出生率來看,去年12月全國粗出生率最高縣市為雲林縣的千分之11.08,而六都中則是桃園的粗出生率千分之8.03最高。全國各縣市中,以基隆市和嘉義市的粗出生率為千分之4.28並列最低,其次是人口最大城新北市,粗出生率也只有千分之4.59,居全國倒數第二、六都中最低。此外,疫後的復籍潮效應減弱,去年全年遷入人口1,047,924人,略高於遷出人數1,000,895人,社會增加連31個月正成長,但僅多出47,029人,無法抵銷死亡與出生人數差距,使全國總人口在過去一年減少2萬人,自2023年底2,342萬人,降至2024年底2,340萬人。就整體人口結構來看,截至2024年12月底,全國幼年人口(0至14歲)占比續降至11.72%;而15至64歲的工作年齡人口也不及七成,約1,616萬人、占69.1%;65歲以上老年人口數則續增至448萬人,佔比續攀至19.18%,預計今年就會邁入老年人口佔比逾20%的「超高齡社會」。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56/389056/sm-272f66d16af98cb99373067da7d2448b.jpg)
你有嗎?主計總處公布去年前11月實質總薪資年增1.99% 創6年來同期最大增幅
廠商加薪又發獎金,上班族有感嗎?主計總處10日公布最新11月工業及服務業薪資統計結果,實質經常性薪資、實質總薪資雙雙正成長,官員指出,去年前11月全體受僱員工實質總薪資平均為5萬6614元,年增1.99%,創6年來同期最大增幅。官員解讀,雖然通膨超過2%警戒線,但廠商愈來愈高比例加入加薪、發放獎金的行列,薪資增長打敗通膨,實質總薪資的增幅才會創近6年同期新高。根據統計,去年1至11月全體受僱員工經常性薪資平均數為4萬6401元,較上年同期增加2.75%,總薪資為6萬985元、平均數亦增4.22%;剔除物價因素後,實質經常性薪資平均數年增0.55%,實質總薪資平均數年增為1.99%。觀察去年前11月行業別經常性薪資平均數變動情形,各行業均較上年成 長,其中,金融及保險業因營運狀況較佳,業績獎金發放增加,年增 5.79%,運輸及倉儲業、批發及零售業亦分別年增3.54%、3.42%。總薪資部分,金融及保險業因績效獎金及員工酬勞(紅利)發放較多,年增 9.62%;製造業亦增4.92%,其中電子零組件製造業增加8.35%。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53/389053/sm-dac273a50778d1b19fdf32e06e5abacb.jpg)
大同去年12月營收42.8億 王光祥:今年股利至少2元
大同(2371)今(10)日公告去年12月合併營收42.8億元,月增5.76%。大同表示,受惠於集團電子代工事業群客戶年底出貨潮,營收連三個月正成長並創近半年新高,但去年同期認列大同莊園二期及台電冬山案收入墊高基期,年減31.59%。大同公司董事長王光祥日前證實,由於去年處分芙蓉大樓後,已經去年第三季彌平特別盈餘公積虧損,今年確定可以發放股利,且每股可望配發2元多一些,將是大同暌違24年配息。大同累計去年營收474.78億元,年減5.71%。大同電力事業群中,馬達、電纜、節能空調事業12月表現持續亮眼,與去年同期相較皆有雙位數成長。馬達部分,適逢年底電子大廠擴廠需求,外銷則有北美大型及中、小型馬達出貨量增的加持,營收攀升三成,樂觀看2025年北美、澳洲、東協等市場。大同進一步說明,電纜事業受惠台電產線滿載,訂單能見度看到2027年,同時持續衝刺公共工程、集合住宅、廠辦的線纜商機。另外,節能空調12月營收年增逾四成,主因電價上漲助攻節能商品需求,廠辦、賣場等大型空間更換空調設備商機熱絡。電力事業去年全年營收年增12%。展望今年,大同表示,電力事業群有望維持雙位數增長態勢,尤其重電今年電力變壓器產能滿載,觀音新廠力拚今年第一季投產,爭取台電強韌電網釋出的訂單,並助力公司北美變壓器市場商機。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9/388809/sm-669dd1400cb18b861cb3dc7b3b8c8f96.jpg)
去年出口四季紅 第四季達1259億美元創新高
財政部9日公布12月與全年海關進出口貿易統計,12月「神龍擺尾」,出口金額435.9億美元,創下歷年單月次高,年增率9.2%;同時財政部統計處長蔡美娜表示,2024年度出口呈現「四季紅」,第4季1259.7億美元,不僅比主計總處預期高出6億美元、增加0.5個百分點,同時也創歷年單月最高規模。1月受到春節因素影響,出口估計約356到367億美元,年減1到4%,可能短暫中止連14紅,惟若以1、2月來看仍可望正成長。川普即將就任,傳出擬宣布經濟緊急狀態,蔡美娜表示,美國目前消息凌亂且皆是方向性的討論,實質影響還待觀察,預期受影響產業如機械、3C、面板與顯卡拉貨較為明顯。2024年全年出口額達4750.7億美元,年增率9.9%,創歷史次高;出超金額806.1億美元,也同創次高金額。財政部表示,12月出口亮眼,主要是因為全球經濟穩定成長、高效能運算與人工智慧誘發各項新興商機仍相當活絡、春節提前並且假期長達9天,因此有提前拉貨的現象,及夾雜川普上任前為規避高關稅而產生急單效應。回顧2024年首季因基期因素,年增率12.9%;第2、3季呈現高個位數成長,年增9.9%與8.9%;第4季創下歷史最大出口規模,達到1259.7億美元,年增9.2%。對外出口地區也是呈現消長,即便對陸港出口已連續2個月正成長,有止穩的現象,但2024年出口額1506.1億美元,與2020年相當,等於倒退4年,占出口總額31.7%,創23年最低紀錄;反觀對美國出口額1113.7億美元,首度破千億美元,年增率大幅成長46.1%,占我國出口比重23.4%,是24年新高。就出入超表現來看,對陸港出超近700億美元、對美國649億美元,兩者僅差約51億美元,創近32年最小差距。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4/388404/sm-7eb1f6d665d4db3c6dfd24d10c84cbac.jpg)
台灣最大毒梟返國 「十大惡人」黃正成黑歷史曝…走私毒品數量超驚人
調查局今(8日)和泰國執法機關合作,將有「十大惡人」稱號的台灣首號大毒梟黃正成押解回台。其實他早在民國90年代,就和當時跟隨的大哥廖正雄,在泰緬邊境金三角走私海洛因毒品回台,數量高達百公斤,相當嚇人。黃正成在民國95年以前,就和大哥廖正雄在金三角地區,與當地的製毒集團聯手,將海洛因走私到亞洲各國,但集團成員都躲在泰國境內,行蹤難以掌握,也增加警方追捕的難度。當時調查局為了追捕,自95年間就盯上廖正雄國際販毒集團,並於97年初派員前往,和泰國肅毒委員會合作,聯合跨國偵辦,雙方多次召開專案會議,直到98年1月接獲線報,得知廖正雄要走私毒品到台灣,緊急指派專案小組成員前往泰北地區,與泰國軍警聯手,進入金三角地區,當場人贓俱獲,查獲1432公斤海洛因。黃正成在這次的追捕中逃過一劫,之後取代廖正雄,成為台泰間跨國毒品上游最大供貨毒梟。2007年被查獲從泰國以「木桌傢俱」進口貨物夾藏走私24.18公斤海洛因,但他人在泰國逍遙法外,直至2009年1月,台灣警方與泰國警方聯手,在泰國清萊逮捕黃正成。泰國法院以輸出毒品罪判處50年有期徒刑,因泰王大赦,提早在去年11月15日服刑完畢。台灣芳收到訊息後,立刻請泰國警方協助逮捕後驅離出境,並由調查局派人前往押解返台。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0/388400/sm-485ba926087805076750af2f52772935.jpg)
大毒梟返台! 曾列「全台10大惡人」黃正成遭押解畫面曝
調查局今(8日)與泰國執法機關合作,成功將有「10大惡人」稱號的台灣首號大毒梟黃正成押解返台。黃正成因涉嫌自金三角走私海洛因毒品來台,滯留泰國多年遭到通緝。黃正成被逮後,在泰國服刑15年,去年因泰王大赦提前出獄,調查局今(8日)成功將其押解返台,移送基隆地檢署歸案。據了解,調查局航業調查處2007年查獲黃正成利用木桌家具,夾藏走私毛重24.18公斤的第1級毒品海洛因入台,並報請基隆地檢署指揮偵辦。但黃正成自案發後,仍在泰國逍遙法外,並在通緝期間仍涉嫌毒品走私來台。而調查局近年破獲總重超過100公斤的毒品走私案件,其中就有6件與他直接相關。因此黃正成被列為「全台10大惡人」排名第7名,調查局依《獎勵提供線索緝獲外逃通緝犯實施要點》,懸賞100萬元追緝。直到2009年1月調查局與泰國警方合作,在泰國清萊成功逮捕黃正成。黃正成被逮後,被依輸出毒品罪遭泰國法院判處50年有期徒刑,關押於清萊中央監獄服刑15年,在去年11月15日因泰王大赦提前刑滿。調查局收到消息後,立刻聯繫駐泰國法務秘書、泰國移民局等單位,順利押解黃正成回台。黃正成今日下午搭乘中華航空班機返抵桃園國際機場,入境後由調查局航業調查處人員逮捕,移送基隆地檢署歸案。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72/388372/sm-388df96411c42c4b35d56429689bce73.jpg)
最大咖毒梟返國!曾列「台灣十大惡人榜」 黃正成穿拖鞋遭移送畫面曝光
台灣最大毒梟黃正成20多年前多次從金三角地帶走私毒品回台,2007年底被基隆地檢署發布通緝,而他潛逃泰國,2009年間在當地遭逮捕並被判處50年刑期,直到2024年11月因泰王大赦而提前服刑完畢,調查局則與泰國合作,8日將黃押解回台,入境後送基隆地檢署歸案。據了解,黃正成20多年前開始跟隨當時大哥廖正雄,多次從金三角地帶走私海洛因入境,數量動輒百公斤起跳,對國人身體健康戕害甚深,但集團成員都躲在泰國境內,大幅增加查緝難度。調查局則在2006年開始盯上該販毒集團,黃正成在2007年間,還涉嫌將24.18公斤的海洛因夾藏木桌家具走私來台,被調查局航業調查處發現,並將黃移送基隆地檢署偵辦,但黃滯留泰國,基隆地檢署則在同年底發布通緝。調查局2008年開始泰國與當地肅毒委員會合作,並在2009年1月,趁廖正雄走私毒品入台時,進入金三角地帶將廖正雄逮捕,當場查扣1432公斤海洛因,黃正成卻在此行動中逃脫,從此取代廖正雄成為最大毒梟,台泰警方聯手查緝,於2009年1月將他逮捕,並在當地判處50年刑期。黃正成在泰國關押15年,直到遇上泰王大赦,他則在2024年11月提前服刑完畢,調查局因而再次與泰國合作,8日將他押解回台,入境後移送基隆地檢署歸案,神秘毒梟終於在台落網。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36/386636/sm-ada320ef38085a08568391ce01fb95f2.jpg)
單身男性幸福感「低於女性」! 醫曝7原因:情感滿足更依賴伴侶
隨著現代社會對婚姻觀念的逐漸改變,單身人口的比例不斷攀升。特別是在台灣,女性未婚率已突破50%,單身生活正成為一種普遍現象。然而,胸腔暨重症醫學科醫師黃軒也指出,單身男女在生活滿意度和幸福感上,卻顯示出顯著的性別差異。黃軒醫師近日在臉書發文指出,多項研究發現,單身女性的生活滿意度普遍高於單身男性,這一現象挑戰了傳統性別角色的刻板印象,也揭示了男女在單身生活中的心理與社會差異。以下為單身女性生活滿意度較高的原因:更強大的社交支持網路:單身女性通常擁有更廣泛且多樣化的社交支持系統,例如朋友、家人和同事的情感支持,這些非浪漫關係提供了歸屬感,減少了對伴侶的依賴。研究顯示,女性在建立和維持深厚的友誼方面更具優勢,這有助於她們在單身生活中獲得滿足感。自我實現與經濟獨立:隨著女性教育水平和經濟能力的提升,許多女性能夠在職場中實現自我價值,並獲得經濟獨立,單身生活為女性提供了更多時間和空間來追求個人興趣、事業成就和自我成長,這種獨立性使得婚姻不再是女性獲得經濟安全或社會地位的唯一途徑。對浪漫關係的回報期望較低:女性在異性戀關係中往往承擔更多的情感勞動和家務責任,這可能導致她們對婚姻的吸引力降低,單身生活則提供了更多的自由和自主性,減少了情感負擔。文化與性別角色的影響:現代社會對女性的期待逐漸多元化,女性不再被強烈要求以婚姻為人生目標。相比之下,男性仍然面臨傳統性別角色的壓力(如事業成功、經濟支柱),這使得女性更能適應單身生活。至於單身男性生活滿意度較低的原因,黃軒醫師也列出以下幾點:情感支持的缺乏:單身男性的社交網路通常較為薄弱,且更多依賴浪漫伴侶來獲取情感支持。缺乏穩定的情感支持使得單身男性更容易感到孤獨和不滿。對浪漫關係的高度依賴:男性在情感滿足方面更依賴於伴侶,這導致他們在單身狀態下更容易感到失落。社會對男性的期待(如事業成功和經濟能力)進一步加重了他們的壓力。性別角色的限制:傳統文化中,男性在表達情感和建立深厚人際關係方面面臨更多障礙。這種限制使得男性在單身生活中難以獲得足夠的情感支持和心理滿足。黃軒醫師在文末提醒,隨著婚姻觀念的改變,單身生活正成為一種普遍現象。社會應該減少對單身者的偏見,並提供更多支持,讓單身生活成為每個人都能享有的自由與選擇。這些現象不僅挑戰了傳統性別角色的刻板印象,也反映了現代社會中性別平等與個人選擇的重要性,「值得大家深入探討,或許這也是,近年出生率愈來愈下降的關鍵因素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