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低點
」 央行 台股 美股 房市 美國降息逆襲!台股殖利率2025恐跌破3% 「這5檔」ETF 今年入績效前段班
台股ETF持續發燒,今年以來台股ETF增加10檔、總檔數來到66檔,規模增加1.3兆達2.8兆元。不過2024進入倒數,ETF面臨降息逆風,僅8檔今年以來含息報酬守住雙位數,4檔現金股息殖利率站穩雙位數。2025年將面臨台股殖利率跌破3%、歷史低點的挑戰,投資人宜以「總報酬」重新檢視高息ETF的實力。而今年以來,台股ETF受益人數成長406.6萬人,增幅67%;且台股高股息ETF受益人數年增341.7萬人,增幅近9成。聚焦績效與配息殖利率雙雙都在前段班的則有5檔,分別是凱基優選高股息30(00915)、大華優利高填息30(00918)、元大台灣高息低波(00713)、永豐優息存股(00907)、群益台灣精選高息(00919),其中凱基優選高股息30(00915)不僅以26%的報酬蟬聯今年以來績效王,年化配息殖利率也繳出雙位數的水準。就單檔規模來看,擁有百萬投資人的群益台灣精選高股息ETF(00919)因高穩配息政策受青睞,開年來規模增加逾2000億元。00919 12月20日即將除息,本次預估配發金額0.72元維持新高,參與除息最後買進日為12月19日,配息發放日為2025年1月13日。近期部分高股息ETF配息縮水備受市場矚目,引發棄息賣壓,整體資金也從月配型流出,往季配型走的趨勢。法人表示,不論配息頻率為何,未來一年的台股,將面臨史上最低殖利率水準的挑戰。
搶救Gogoro 1/靈魂人物出走股價跌破1美元陷「下市危機」 大股東尹衍樑緊急救火
兩年前風光在美國那斯達克(Nasdaq)交易所掛牌上市的睿能創意(Gogoro,代號GGR),頂著美股首家上市的電動機車公司、台灣新創獨角獸光環,如今風雲變色,9月13日創辦人陸學森辭任董事長暨執行長、首席產品長彭明義離職生效,Gogoro股價一夕跌破1美元,淪為「低價股」(penny stock,又稱仙股),面臨下市危機。據CTWANT記者私下了解,Gogoro財報表現始終未見好轉,大股東潤泰集團總裁尹衍樑及其旗下的投資公司已先後投資近百億元(3億美元),且未來要完全解決舊電池的汰換問題,恐怕還需上百億元資金,即使派出長子尹崇堯、潤泰高層協助Gogoro危機處理,但與陸學森溝通多次並未得到滿意答覆,因此確定陸學森辭職以示負責,並由潤成投控董事長暨潤泰集團法務長曾達夢接任Gogoro董事長,原Gogoro台灣總經理姜家煒則接任代理執行長。記者會上,姜家煒強調「陸學森成功帶領Gogoro成為台灣最具代表性的品牌之一,他的精神會一直延續在Gogoro。」針對陸學森實際離職原因,睿能管理層僅以「另有生涯規劃」、「經過深思熟慮」帶過。不過有關陸學森的下台,坊間傳聞甚多,有人說「國發基金投資Gogoro虧錢,必須有人負責」,也有「當初Gogoro棄台灣而執意要在美國那斯達克上市,得罪了金管會」的說法。Gogoro成立13年迄今仍未虧轉盈,9月更被爆出有超過4萬輛Gogoro VIVA採用中國零件,卻領取超過6億元政府補助的「洗產地」事件,外界認為是「壓垮陸學森的最後一根稻草」。對此,姜家煒表示:「Gogoro viva國產化比率為88.96%,相關事件正和主管機關釐清事實的真相,會全力配合政府主管機關調查,以車主權益不受損為最高原則。」在陸學森辭任後,由Gogoro總經理姜家煒(圖左)接任代理執行長。(圖/Gogoro提供)13年前成軍的Gogoro,2022年以「SPAC」(借殼)與Poema Global合併上市,上市首日價格飆上14.02美元、1個月後創下高點17.59美元,但隨後見真章,Gogoro遲遲未虧轉盈,去年底帳面累積虧損逾百億元,股價每況愈下,今年上半年多在1.5美元上下震盪。8月中旬Gogoro交出第二季財報,總營收為8,090萬美元、年減7.2%,淨損2,010萬美元,比去年同期擴大虧損1,450萬美元;毛利率更自去年同期15.2%,大減至5.2%。這份財報,連陸學森自己都不滿意。緊接著在陸學森辭任消息曝光,此一人事大地震,也讓已在1.5美元附近盤整多時的Gogoro股價,直接跌成「仙股」,9月23日(美國交易時間)甚至一度跌到0.48美元的歷史低點。至截稿前的9月30日Gogoro收盤價為0.529美元,面臨下市危機。由於那斯達克今年8月8日才出手,為整頓400多家低價股而修改規定加快退市,依規定上市公司收盤價必須高於1美元,若連續30個交易日未達標即被認定為「低價股」且不具上市標準,限時180天改善,若股價仍未高於1美元,可第2次申請180天改善,下市程序從逾一年擬改為一年內。也就是說,Gogoro自9月13日起股價跌破1美元,若到10月25日前仍無法站回1美元,將被列為「低價股」,進入到下市前為期一年的改善期。Gogoro市值從最高22億美元縮水到1.56億美元,受創最深的莫過於大股東尹衍樑,光是潤泰集團Gold Sino Assets Limited (簡稱「Gold Sino」)持股就高達33.2%,今年6月間才剛增資5千萬美元,如今又要親自下海救援。但無論如何,尹衍樑在此關頭接下了滿身傷痕的Gogoro,想要止血,恐怕也得先輸血,接下來的1年,就看新團隊如何重振品牌形象及消費者信心。2022年Gogoro在那斯達克風光上市,如今僅2年光景,股價已跌破1美元。
「股房連動」台股將拉房市跳水? 專家認為「這原因」難有拋售潮
受各方利空衝擊,台股昨(5)日下跌逾1800點,過去向來有「股房連動」的說法,各界認為台股崩盤將影響房市也跟著泡沫,專家觀察2003年SARS以來共7次股災,認為股災與房市的成交量不一定正相關,尤其市場傳聞投資客「賣房救市」,恐因房地產變現慢,怕遠水救不了近火,難有「拋售潮」出現,房市能否延續買氣,有待市場觀察。住商機構觀察內政部資料,自2003年SARS以來歷次股災,其中2008年金融海嘯、2011年美債危機、2015年中國股災及2022年FED停止QE等4次股災,當年度買賣移轉棟數與去年相比出現跌幅,惟2003年SARS、2018年美中貿易戰及2020年COVID-19數次股災,當年度買賣移轉棟數反而成長,顯示國內雖有「股房連動」,但股災與房市成交量並不一定正相關。住商不動產企劃研究室執行總監徐佳馨分析,全球股災造成長時間經濟危害,衝擊國家整體發展,雖說當時平均房貸利率並不高,但投資人受創慘烈,致使房市交易量難有表現;其中,最值得關注是2015年中國股災,當時隔年(2016)買賣移轉棟數僅24.5萬棟,創下歷史低點,主因是「房地合一稅」初上路,重挫房市信心,交易量急縮,不過隔年因諸多區域房價盤整吸引買方回籠,加上當時並無打房新政,不動產市場立即谷底回升。另外,若觀察近年全球天災如SARS、COVID-19,當年度買賣移轉棟數表現卻是更勝去年,甚至有買氣延續至隔年的趨勢。大家房屋企劃研究室公關主任賴志昶表示,2020年COVID-19侵襲台灣,央行立刻降息1碼,且美國無限QE導致市場熱錢豐沛,資金流入房市;此外,2003年SARS當時土增稅減半徵收刺激不動產交易,故SARS次年買賣移轉棟數高達41.8萬棟,可見政策與主要國家經濟策略對房市影響至深。賴志昶認為,不少民眾認為股市重挫間接衝擊房市,期待搶進房市低點,不過房地產因為變現速度慢,雖說確有「股房連動」情形,惟房市表現總是慢半拍,且由於房市物件流動性低,市場傳聞投資客「賣房救市」恐怕遠水救不了近火,難有「拋售潮」出現,加上市場仍面臨「房地合一稅2.0」、預售屋禁轉售等閉鎖期影響,整體供給量低,購屋者若非事後諸葛,難抓到真正低點進場。賴志昶提醒,未來除股市震盪、美國大選等因素,目前銀行限縮房貸的隱憂仍在,購屋者除看大環境外,不彷多注意個案環境與條件,並備妥充足銀彈,才能在危機入市,買到真正具優勢的好屋。
美消費者信心跌至8個月低點 密西根大學估:10年內物價將上漲3%
自今年第一季以來,美國消費者信心一直在下降,反映出高昂的生活成本和高漲的借貸成本,導致人們當前對個人財務狀況的看法和預期悲觀。由於高通膨持續對個人財務狀況造成壓力,美國7月消費者信心下降至八個月來的低點。外媒報導,據密西根大學發佈的數據顯示,7月份的最終消費者信心指數從6月的68.2(修正前是66)降至66.4。消費者預計未來一年物價將以年增2.9%的速度上漲,為四個月來的最低水平,略低於6月預計的3%。此外,他們還預計未來5到10年的平均物價將上漲3%,與一個月前大致持平。雖然通膨開始降溫,但工資增長依然溫和,許多美國人已經用光了疫情期間的儲蓄。調查負責人表示,消費者信心已比2022年6月的歷史低點上升了33%,但仍然謹慎,因爲高通膨繼續拖累人們的信心,尤其是低收入人群。當前狀況指數降至62.7,創2022年底以來的最低水平,低於7月的64.1;預期指數降至68.8,與今年的最低水平持平;個人財務狀況展望指數降至10月以來的最低水平;耐用品購買狀況也降至2022年底以來的最低水平。週五(26日)發佈的另一份報告顯示,6月份通膨率溫和上升,消費者支出保持健康,可能爲聯準會很快減息鋪平道路。另有分析師發布報告表示,溫和的通膨和富有彈性的經濟增長,表明美國經濟根本沒有軟著陸。分析師指出,通膨增長遠高於疫情前的趨勢,價格保持穩定,「這是一個不著陸的經濟。」摩根士丹利交易和投資主管Chris Larkin則表示,總而言之,這週對聯準會來說是不錯的一週。經濟似乎處於堅實的基礎上,PCE通膨基本上保持穩定。但下週減息的可能性仍然很小。雖然在9月份的FOMC會議之前,經濟形勢有足夠的時間發生變化,但數據已經趨向於聯準會所希望的方向。
兩大美股ETF空單處歷史最低點 小摩示警:曝露大盤脆弱性
週五(21日)的美股期貨交易顯示,投資者在新一交易日保持謹慎。摩根大通分析師表示,兩大美股ETF的空單正處於歷史最低點,這讓美股更容易受到壞消息的影響。這種逆轉不禁讓人聯想,輝達帶動許多人工智慧公司股價上漲的狂熱時期可能已結束,亦或是這只是一隻股票的短暫獲利回吐。摩根大通分析師Nikolaos Panigirtzoglou領導的團隊認為,造成這種潛在脆弱性的原因之一,是兩大美股ETF的空單處於歷史最低點。他們在週四發佈的一份報告中表示,過去一年對美股的支撐之一,來自於對兩隻最大的股票ETF「SPDR標普500指數ETF」和「那指100ETF-Invesco QQQ Trust」的賣空興趣下降。簡單的空單通過賣出資產,並以較低的價格買回來而獲益,它們也可以用來避險長期投資。由於SPY和QQQ是投資者用來在指數層面押注股票的主要工具之一,因此隨著「放空部位」逐漸被回補,空頭持倉的減少為指數提供了支撐。如今,SPY和QQQ的空單回補可能代表投資者轉而增持個股。摩根大通列舉了三個原因解釋,為何空單持倉持續下降。一是在急劇上漲的市場中,保持做空變得困難;二是監管機構要求提高透明度,這代表空單的倉位更容易受到其他人的擠壓;三是2021年迷因股狂潮期間發生的事情讓一些空頭望而卻步。事實上,根據避險基金研究公司(Hedge Fund Research)的數據,近年來,偏向做空的股票避險基金的管理資產一直在急劇下降。隨著空頭持倉下降,全球非銀行投資者投資組合中持有的股票比例也創下了金融危機以來的最高點。摩根大通表示,逐漸放空部位帶來的穩定資金支持抑制了實際波動率,替以波動率為目標的投資者,或具有基於波動率的風險管理框架的投資者,創造了額外的空間,使其在名義上持有更大的股票持倉。摩根大通進一步解釋,本質上SPY和QQQ空頭持倉的減少,已成爲對波動性保持低點的押注。「考慮到目前的空頭持倉處於低點,按歷史標準來看,這種隱性的做空波動性的交易似乎持續了相當長一段時間。」然而,如果負面消息開始扭轉過去一年空頭持倉的下降趨勢,美股的脆弱性將暴露。
谷歌18年員工離職後怒了 怒批CEO目光短淺、破壞高階主管與員工信任
一名曾在谷歌待了18年的前員工,近日離職後發表了一封高度批評的信,攻擊該公司「被侵蝕」的文化,並指責執行長桑德爾皮查伊(Sundar Pichai)缺乏「有遠見的領導力」,也讓高階主管與員工之間信任度被破壞,士氣也將到歷史低點。一名叫伊恩希克森的員工,在谷歌工作了18年,近期他表示本月已從公司辭職,並透過部落格發表一篇文章,透露他「非常幸運」經歷了公司的早期階段,高層對員工坦誠相待,並鼓勵雄心勃勃的實驗創新,但他表示,這家搜尋巨頭的文化已經「惡化」,無能的中階主管管理層正在擴大。高階主管與員工的信任「透明度消失了,」,「以前我會熱切地參加公司範圍內的每一次會議,了解正在發生的事情,但現在我發現自己能夠預測高管們會逐字逐句給出的答案。如今,我不知道谷歌有誰能夠解釋谷歌的願景是的。士氣處於歷史最低點」。他痛批執行長桑德爾皮查伊缺乏「有遠見的領導力」,他認為現在的谷歌決策從為用戶的利益出發,變成為谷歌利益為出發點,另外他也批評了該公司「短視」的裁員行為,谷歌今年曾宣布將裁員1萬2千名員工,以降低成本,呼應短視裁員說法。
陸行之:半導體庫存健康減少中 未來半年IC設計比設備及代工好
半導體分析師陸行之發文表示,最近更新了超過25家半導體公司庫存月數,結論是庫存正在健康的減少當中,但在這庫存減少的期間,晶圓代工產能利用率未來6個月應該都無法超過80%,也不會大幅加碼設備採購,這樣半導體產品設計公司就會表現比設備及代工好。陸行之指出,看到很多手機半導體公司庫存月數竟然季減20-40%,電腦也是減但沒比手機強,當然蘋果有帶動,但華為也有帶動,有了華為這條超大鯰魚回歸,我想蘋果及其他手機大廠會振作一些,不會一年小改一下手機就想讓消費者買單。陸行之也透露,今天本來約好要從iPhone 12 換 iphone15,但新的跟舊的功能沒有差很多,就打消主意省點錢,等16或17了。陸行之也預期,可能因為華為鯰魚效應的帶動,讓大陸的半導體設計公司庫存月數竟然季減16%、年減26%,但離歷史低點還有兩倍,主要是因為美國加強封鎖,以後降到4-5個月會比較合理。
美元匯價連漲8周 分析師對後市強弱看法轉趨分歧
Miller Tabak + Co首席市場策略師馬利(Matthew Maley)表示,美元的情緒已達到極端水平,因此至少在短期內不會有更多買家將美元推高,短期交易者應謹慎持有美元長期倉位;貝萊德高級投資策略師Laura Cooper則表示,美元匯率的上升出乎意料,對這種趨勢的可持續性持懷疑態度,「因為我們認為聯準會即將發出鷹派暫停信號。」不過滙豐控股(HSBC Holdings)則對美元預測做出了與之前180度大轉變,認為鑑於全球經濟前景疲弱,美元將在明年繼續走強。該行策略師在一份報告中寫道,美元已開始升值,這種復甦可以持續更長時間。隨著緊縮政策的實施,全球經濟增長前景疲軟,這將進一步有利於美元走強。觀察過去一個月,所有主要貨幣兌美元均出現下滑,人民幣和印度盧比等新興市場重量級貨幣徘徊在歷史低點附近。美元近期連續上漲的趨勢似乎勢不可擋,交易員押注聯準會將維持較高的利率政策且持續時間更長。有報導稱,儘管歐洲和中國的經濟成長趨緩,但美國仍在加速增長。雖然全球經濟情況不佳,美國似乎表現出與之相反的強勁狀況。上周五(8日),美元周線呈現連續第八周收紅,創2014年以來最長連勝紀錄。這一上漲使其14天相對強弱指數突破70,部分華爾街分析師認為這是市場超買的跡象。周五美元遊走平盤。股市僅出現小幅波動,標準普爾500指數在連續三天下跌後小幅走高。紐約聯邦儲備銀行總裁威廉斯(John Williams)日前表示,美國貨幣政策處於良好的狀態,但官員們需要分析數據來決定如何繼續加息;達拉斯聯邦儲備銀行行長洛根(Lorie Logan)指出,在央行即將召開的政策會議上跳過加息可能是合適的,同時也暗示利率可能必須進一步上升才能使目標通膨率回到2%。目前市場普遍預期聯準會9月將按兵不動,但預估11月升息機率仍超過 40%。美元指數上周五(8日)變動不大,紐約匯市收盤微跌0.03%至105.06,總計過去一周該指數累漲0.7%。英鎊尾盤報1.2459美元兌1英鎊,貶幅為0.1%,本周累積下挫1%;歐元尾盤持平於1歐元兌換1.0699美元,累計貶幅超過5%;在岸人民幣兌美元報7.351元兌1美元,離岸人民幣則報7.3665元兌1美元,為 10 個月低點。日元尾盤下滑0.3%至147.6日元兌1美元。
美國5月就業數據出爐!新增33.9萬份工作 失業率3.7%維持低點
美國勞工部周五(2日)公布5月就業數據,新增非農就業人數33萬9000人,就業成長優於預期;5月份失業率微幅攀升至3.7%,失業率仍維持歷史低點。不過令人疑惑的是,通常就業人口增加,失業率就會下降,但為何5月份卻出現相互矛盾的經濟信號?原來這是因為統計局使用了不同的調查方式。綜合外媒報導,美國勞工部2日公布,5月份非農就業人口增加33.9萬人,比起4月份多出4.5萬人,連續第29個月呈現正成長,顯示美國勞動市場依舊活絡,而失業率則從3.4%升至3.7%,綜合來看數字表現優於市場預期,外界認為聯準會6月例會可能「按兵不動」暫不升息。然而,在就業增長加速的情況下,為何失業率卻也跟著上升?事實上這2個數據來自不同的調查,失業率調查訪問「勞動人口」其求職情形,而就業數據則是由「企業」提供僱用和解僱人數,僅管統計數字出現分歧,但2者均是反映經濟活動的重要指標。近年來,經濟學家不斷示警,美國聯準會激進的升息行動,恐導致消費者需求急劇下降、失業率攀升,不過屢創新高的消費者支出,仍讓失業率接近1969年來最低水準。
農信保累積保證貸款近六千億 逾期比0.52%創歷史低點
根據農信保基金統計,配合疫情紓困承作紓困貸款迄今近4萬件,保證貸款金額超過290億元,協助農漁民度過疫情難關;董事長宮文萍表示,截至今年,農信保提供信用保證服務近77萬件,累計保證貸款金額達5,980億元,有助於產業發展與改善農民經營。目前該基金逾期比0.52%為歷年低點。農業信用保證基金今年成立40周年,響應減碳趨勢於新店區文山農場舉行周年植樹活動,包含農委會副主委杜文珍、農金局局長李聰勇、漁業署署長張致盛、中華民國農會理事長黃瑞吉及各縣市農會理事長、總幹事等出席共襄盛舉。農信保基金董事長宮文萍說,農信保民國72年成立,係為協助擔保能力不足之農漁民為其貸款提供信用保證,以增強其受信能力適時取得所需資金,將持續以創新思惟及「效率、合作、服務」精神,為農漁民提供最佳融資保證服務。農金局局長李聰勇則強調農信保是協助政策性農業專案貸款,承作青壯年農民從農貸款超過1萬件,累計保證貸款金額已達144億元,讓青農返鄉不是夢,並就「紫薇樹」被選為這次活動種植樹種,是一種適應性強的長壽樹種,又有「百日紅」之稱,祝福農信保績效日日長紅。農委會副主委杜文珍致詞時感謝農信保在過去40年積極協助農業轉型;漁業署署長張致盛表示農信保提供的信用保證服務,為政府的產銷調節帶來很大的幫助。
南極洲海冰面積加速融化創歷史新低 若冰川崩塌恐造成末日來臨
全球氣候暖化,南半球正當夏季,也讓南極洲的海冰開始融化,不過這次的融化速度巨大,出現1970年代觀測後的最驚人報告,南極海冰加速融化,面積已是歷史新低,裸露出的大陸棚也是35年來最多,第一次看到幾乎完全裸露的狀態。海冰融化恐造成南極生態浩劫,海水上升也恐讓許多國家被淹沒。(圖/達志/美聯社)據《衛報》、《CNN》等外媒報導,南極海冰流失的增加,讓冰原與冰川曝露於海浪中,也加速導致崩塌與融化,最新研究也發現海平面上升,另外海冰面積也創下歷史低點,降至191萬平方公里,直到去年最低紀錄都還有192萬平方公里。而這樣的暖化速度,也會讓南極的史威茲冰川加入變化,冰川每年會有數十噸的冰進到海洋,但若徹底崩塌,也會導致海平面上升超過70公分,那全球海平面恐就會上升到4公尺,屆時末日恐來臨,不少國家的陸地將會被淹沒,人類若再不珍惜地球,恐怕很快就要面對大自然徹底的反撲。
通膨趨緩美股表現亮眼 台股明開兔年紅盤漲勢可期
在美國通膨降溫的跡象下,美國主要股市週線勁揚,台股封關休市期間銳不可擋、表現亮眼,對台股明天(30日)的兔年開紅盤可望帶來激勵。有投信認為,過去20年來台股在農曆年後開紅盤漲幅超過7成,看好在外資回頭擁抱台股加持下,台股兔年開紅盤上漲機率大增。科技股為首的那斯達克更拉出連6紅,跳漲4.3%,創去年八月以來最大單週漲幅,本月以來已上漲11%。道瓊上漲1.8%;而標普漲2.5%,今年迄今已勁揚6%,有望成為本世紀以來表現第二佳的一月。另外,輝達收漲2.8%,一週上漲12.7%;台積電ADR收跌0.16%,週線上漲2.5%。美國商務部26日公布的數據顯示,去年第四季美國經濟季增年率2.9%,增速放緩,並低於預期,儘管失業率維持3.5%歷史低點,但就業市場出現降溫跡象。相關數據令投資人認為通膨已好轉,預期聯準會(Fed)將轉向溫和升息,並推升股市。有專業經理人預期,隨著Fed利率已經逐漸見頂,加上市場對於經濟衰退等消息逐漸反應完畢,依照超過半世紀的歷史經驗,台股有機會在今年重回正報酬。Fed去年激進升息策略帶動美元大幅升值,吸引資金撤離新興市場回流美國,而台股則因2021年大漲,因此成為外資調節的首選目標。統計外資去年已經從台股提款約1.07兆元走人。不過隨著通膨壓力降溫,外資今年以來也陸續歸隊回補台股,統計自1月以來外資累積買超已達1255.7億元。另有業界人士認為,台股在台積電(2330)領軍多頭點火下可望拉抬大盤行情;另外,壽險與銀行去年因應資本適足率與淨值遭大量調節持股,也有機會在兔年起逐漸回補,其中來自自壽險業的回流規模,可望協助台股重拾多頭力道。但多數法人對於上半年基本面的不確定性已有預期,並提前做出反應,因此短期震盪在所難免。根據歷史經驗,台股通常領先基本面1至2季反彈,即使有高通膨、高利率與地緣政治等逆風短期影響,但以中長線來看,現在不失為提前逢低佈局的好時機。
兔年資本市場波動大 外資:債券下檔有撐投資價值浮現
美國投資管理公司PIMCO(品浩)非傳統策略投資長Marc P. Seidner認為,2023年各大市場將持續波動,因通膨不確定性、地緣政治風險、以及經濟衰退的威脅,讓債券這類的固定收益金融商品,浮現多年難得一見的投資吸引力,目前殖利率水準不僅可為投資人提供更佳的收益機會,亦具備更好的下檔緩衝特性。其中,短天期債券殖利率攀升的幅度尤其顯著,投資人除了可獲取具吸引力的票息,亦無須承擔和長存續期債券一樣的利率風險。儘管殖利率可能進一步攀升,若央行能在未來幾年讓通膨回到目標水準附近,屆時債券的實質殖利率將日益具有吸引力。由於債券價格已在2022年修正,因此債券對追求收益的投資人更具投資吸引力,如2年期美國公債殖利率已從2022年初的0.7%升至11月底的4.5%,吸引投資人持續投資債市並享有報酬率。投資人也可以在公開交易的固定收益市場中布局其他高評等債種以提升收益,且無須承擔重大的信用或利率風險。具吸引力的債種包括地方政府債券、美國機構不動產抵押貸款證券、銀行債券、以及高品質公司債。此外,美國通膨連結債券亦可作為對抗通膨風險的工具之一。PIMCO青睞已來到歷史低點的部分結構性信用債的評價、以及短天期信用債。
美11月PCE同比增5.5% 強化Fed「鷹訊」借貸成本將維持高點
根據美國商務部周五(23日)公佈的數據,美聯儲(Fed)青睞的通脹指標PCE(物價指數)在11月降溫,同比增長5.5%,為2021年10月以來的最低水準。儘管美聯儲的加息週期正接近尾聲,但數據表明在Fed政策制定者對通脹保持穩定下行更有信心之前,借貸成本將在較長一段時間內保持於高點。與此同時,密西根大學的一項調查顯示,本月美國消費者對明年的通脹預期降至2021年6月以來的最低水準。然而,工資的增長速度對Fed而言仍然過快。數據還顯示,11月經通脹調整後的消費者支出環比持平,但官員們希望看到後續月份的更多數據以確認需求正在大幅降溫。11月核心PCE(不包括食品和能源)同比上升4.7%。儘管這對Fed官員是個好消息,但工資增長仍然強勁,尤其是在服務業。通脹調整後的可支配收入增長0.3%,而未經價格調整的薪資連續第二個月上漲0.5%。美國周五公佈的其他數據顯示,Fed此輪自上世紀80年代初以來最激烈的緊縮週期對美國經濟的其他領域產生了更顯著的影響。11月,美國制造商除飛機外的非國防資本貨物訂單僅增長0.2%,耐用品總訂單下降2.1%,為2020年4月以來的最大降幅。隨著抵押貸款利率從20年來的高點回落,對利率變化敏感的房地產市場可能正趨於平穩。11月美國新房銷售量連續第二個月超預期上升,不過數據極不穩定。有經濟學家表示,與目前的房主相比建築商是更有動力的賣家(尤其是考慮到融資成本飆升),後者不想放棄3%或更低的抵押貸款。這或許可以解釋為什麼新房銷售在上升而成屋銷售卻在下降。”密歇根大學的調查數據顯示,隨著本月短期和長期通脹預期下降,消費者對通脹的走勢越來越樂觀。這反映了通脹壓力緩解和燃油成本下降,對市場情緒有所提振,但數據也體現出高度的不確定性。雖然消費者信心指數似乎已從6月以來的歷史低點出現轉折,但其與消費者支出的走勢將取決於勞動力市場和收入的強弱程度。
利率連4升…美女主播試算房貸「每月多3千」 無奈嘆:資產一直縮水
美國聯準會(Fed)15日凌晨宣布升息2碼(0.5個百分點),我國中央銀行也在下午召開2022年第4季理監事會議,會後宣布將調高政策利率半碼(0.125個百分點),利率繼3月、6和9月之後「連4升」,讓車貸、房貸族紛紛哀號,主播劉芯彤也忍不住發文感嘆。經常在社群平台分享生活的美女主播劉芯彤,15日在臉書發文指出,央行再度宣布升息半碼,代表貸款族荷包又要受影響,她也以房貸1000萬,30年期本息攤還來試算,「史上最低1.31%利率時,每月本息還33,608元,到這一次連四升,升到房貸利率1.935%,每月本息還36,638元,一個月就會增加3,030元,一年就增加36,360元。看出來了嗎?等於每年增加的利息錢,你就可以拿去多付一個月的房貸了!」美女主播劉芯彤針對央行再度宣布升息半碼發文。(圖/翻攝劉芯彤臉書)劉芯彤指出,照目前的情勢來看,升息依舊是勢在必行,明年可能就要面臨到利率破2%以上的局面,她也提醒想買房的朋友,「千萬別只聽售屋小姐跟你說,寬限期繳付的金額,自己得要評估本息攤還的壓力,是不是能負荷呀!」最後也無奈嘆道,「這已經不是一顆茶葉蛋的錢了,一個月三千多,是我22天上班日的午餐錢了呀!」還指出連知名速食店麥當勞也宣布要漲價的消息,「沒做任何虧錢的事但我的資產就一直縮水中,通膨壓力越來越大。」房地產專家徐佳馨也針對升息的消息在臉書粉絲專頁「徐佳馨房產人生事務所」發文指出,雖然升息半碼幅度不大,但是今年已經累計升息4次,「溫水煮青蛙已經讓有各式貸款的民眾大喊吃不消,雖然房貸利率仍在歷史低點,但調升政策利率背後牽動不僅僅只是房貸,還包含土建融、以房養老,壽險業投資不動產標準等,不可不謂深遠。影響所及,不動產結構產生質變,面對2023年景氣不佳,投資自用雙殺下,房市表現很難樂觀。」徐佳馨指出,央行也下修今年經濟成長率為2.91趴,「如果按照昨日Fed指出2024才可能降息的說法,也意味著明年大家都得辛苦些。」房地產專家徐佳馨也針對升息的消息在臉書發文。(圖/翻攝臉書粉絲專頁「徐佳馨房產人生事務所」)
英鎊委靡不振 英相角逐也難拉抬情勢回升
如先前市場所預期,英國首相特拉斯(Liz Truss)宣布辭職離任,但無論英國下一任領導人的競爭最終誰出線,未來龐大的經濟和財政逆風都將給英鎊帶來進一步的痛苦。英前首相強生(Boris Johnson)放棄競爭讓蘇納克(Rishi Sunak)接任首相的呼聲提高,激勵英鎊走強。蘇納克過去發表財政撙節的看法,讓市場目前看好他有能力處理英國的財政問題。強生宣布退出競選後,英鎊兌美元不斷上漲,亞洲今(24)日早盤一度升值近1%至1. 1401美元,後漲幅收斂。但今年英鎊兌美元匯率仍下跌約16%。英國首相競選和美元走強也是影響之一,這代表著英鎊從上個月的歷史低點反彈恐怕只是曇花一現。雖然債券市場的崩潰有所緩解,但仍存在許多挑戰。即使特拉斯政府先前提出的全面減稅措施已經取消,下一財年的政府債券淨發行量仍大,借貸成本高得嚇人。無論誰在本週的保守黨魁之爭當中取勝,都需要專注於控制損害,而不是追求經濟成長。專業人士表示,以穩定的角度來看,由蘇納克領導的政府似乎更受歡迎,但英鎊仍持續面臨許多挑戰,雖政策急轉彎降低了原本預算面臨的外匯風險溢價。由於投資人對經濟、政治領導力和英國投資案例的質疑,股市也在苦苦掙扎。倫敦FTSE 250中型股指數在上週五(21日)下跌1%,抹去了特拉斯宣布辭職當天股市的反彈。今年至今,已下跌26.7%。在短命的特拉斯政府災難和英國被認為失去財政信譽後,政客們可能會傾向於緊縮政策,這將給正在走向衰退的經濟帶來進一步壓力。專業分析師在報告中指出,當通往深度、長期衰退的道路愈來愈清晰時,很難看到英國股票或英鎊反彈走高。
美元強升促全球外匯存底阻貶 驟減1兆美元
美元強升,促使印度、日、韓等央行動用外匯存底阻貶,以支撐本國貨幣,導致今年來全球外匯存底驟減1兆美元或7.8%,降至12兆美元,創2003年開始追蹤該數據來最大減幅。不過經濟學人智庫(EIU)指出,亞洲國家外匯存底部位相對穩健,預料不太可能重演1997年的金融危機。EIU也表示,「多數亞洲國家持續間歇性地干預外匯市場,俾以減緩自家貨幣走貶,這些努力將有助於緩和市場波動,不過只要美元持續走強,就不太可能阻擋近月貶值走勢。」外匯存底大幅縮水主要歸因於貨幣匯率變化。隨著美元兌歐元、日圓等貨幣勁揚至20年高點,其他貨幣換算美元的價值減少,此外,不斷萎縮的存底也反映外匯市場的壓力,意味愈來愈多央行動用銀彈力阻自家貨幣貶值。以印度為例,今年外匯存底縮減960億美元至5,380億美元。該國央行提及,本財年(4月起)外匯存底縮減,其中67%出於資產價值變化,代表其他減幅都是因為支撐匯率的干預措施。今年以來印度盧比兌美元貶值約9%,上月一度跌至歷史低點。日本9月動用約200億美元在外匯市場進行干預,是1998年以來首次干預匯市阻貶,約占今年該國外匯存底損失的19%。另外,捷克共和國同樣出手干預,該國外匯存底自2月以來下滑19%。韓國央行公布9月外匯存底減少197億美元,單月縮減規模為歷來第二大,僅次於2008年10月的274.2億美元。
減資行情失靈? 長榮19日復牌重挫9元陷180元保衛戰
貨櫃股今日齊挫,長榮(2603)今年股東會通過減資6成,每股退回現金6元,9月6日最後交易日股價收盤上漲0.8元或1%,收在80.8元,到9月16日停止交易。今(19)日新股重新掛牌交易,早盤以185.5元開出,下跌1.5元,盤中跌幅逾3%。復牌首日,減資行情失靈,不僅沒有噴還一度重挫9元,跌至最低178元,失守180元整數大關。同時亦拖累同類股陽明(2609)、萬海(2615)連袂重挫逾4%,成為今早盤面走勢最弱的類股。台股早盤開高走低,各類股中僅鋼鐵股、水泥股、電器電纜股表現抗跌,唯航運股最弱勢,陽明(2609)以72元開低後一度下滑至69.5元,盤中跌幅4.21%,萬海(2615)以79.5元開低,一度下滑至76.6元,盤中跌幅3.84%;盤面上以嘉里大榮(2608)、漢翔(2634)、華航(2610)表現較抗跌。根據本土法人最新報告,預估長榮減資後今明年EPS各164.16元、52.04元,按照每股淨值約266元、253元,目標價177元,每股均價127元。長榮上半年每股純益38.49元,法人估在減資後今年每股純益將大幅成長,甚至挑戰百元大關。不過,隨著旺季進入尾聲,市場對未來半年海運景氣普遍看淡,例如中國大陸放十一長假,出貨量還會減少;10月下半月貨量是否開始回升,亦即耶誕節、春節前的小出貨潮,都將是長榮減資後重新掛牌的最大挑戰。儘管市場認為長榮減資股價淨值比來到歷史低點,但在長榮停牌期間,同為貨櫃三雄之一的陽明、萬海卻逆勢上漲4~5%,有利今早的減資行情表現。有「航海王」之稱的台驊董座顏益財也表示,2年長期投資獲利看3成,但跑短線的今年很難賺錢,且海運貨運旺季確實沒有出現報復性需求。
疫情後首度出訪 習近平傳下周赴沙國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傳出下周將出訪沙烏地阿拉伯;倘若成行,這將是2020年1月新冠疫情爆發後,習近平首次外訪。由於沙國與美國關係正處低點,近年則與中國貿易進展不少,今年3月甚至傳出其考慮與中國部分石油交易改以人民幣計價,相關背景下,也讓習近平此行既牽動中美地緣政治角力,更增添能源競奪與助推人民幣國際化的想像。英國《衛報》報導,沙國今年3月已向習近平發出邀請。沙國目前正在準備盛大歡迎儀式,預計習將訪問沙國首都利雅德、港口城市吉達及計畫中的「新未來城」。而中國外交部昨並未承認或否認相關消息。報導稱,沙國高規格接待習近平的層級,可望與美國前總統川普任內首訪沙烏地阿拉伯的相比。對比之下,美國總統拜登今年7月訪問沙國時,既沒能修補美沙關係,更未說服沙國增產石油,這都說明,美沙關係正處歷史低點,而沙國與中國的關係則急遽升溫。中國近20年來與沙國關係日益密切,尤其是2016年後沙烏地阿拉伯王儲沙爾曼掌權後,中沙關係更進一步深化;沙國在新疆人權、香港議題上都曾為北京辯護,而中國則投桃報李,在沙國入侵葉門等問題上並未公開發表評論。哈德遜研究所高級研究員阿利亞亞(Mohammed Alyahya)指出,中國是沙國最大貿易夥伴,最大的石油買家,中國在地緣政治上十分重要,過去只注重商業,現在則更加注重以戰略眼光看待事物。在俄烏衝突加劇全球能源危機下,中國和美國當前對確保石油來源無疑特別關注。值得一提的是,今年3月時還傳出沙國考慮與中國部分石油交易改以人民幣、而非美元計價,而這不只削弱美元在全球石油市場主導地位,更將助力人民幣國際化進程。外界普遍認為,沙國可望在習近平來訪時送上這分大禮。據了解,沙國與中國就人民幣計價的石油合約談判,其實已斷斷續續地進行6年,伴隨沙國對美國的維安承諾日益不耐,讓沙國政府今年認真考慮,跟北京積極洽談是否要將部分原油改以人民幣定價。而中國向沙烏地阿拉伯進口超過25%石油原油,倘若這些原油改以人民幣計價,毫無疑問將大大提升人民幣地位。
今年7月寫破史上最熱第2高溫! 南極海冰面積創44年新低紀錄
近年來,極端氣候現象所造成的衝擊日趨頻繁,夏季氣溫更是屢創新高,聯合國世界氣象組織(World Meteorological Organization,WMO)週二(9日)表示,上個月的全球溫度比平均高出近半度,創下有紀錄以來第3個最熱7月份。與此同時,歐盟衛星監測組織表示,7月份南極海冰的覆蓋面積,寫下44年以來最低紀錄。據《法新社》報導,世界氣象組織發言人努利斯(Clare Nullis)在記者會上表示,「全球剛剛經歷了有紀錄以來,第3個最溫暖的7月份之一。」努利斯引述歐盟「哥白尼氣候變化服務」(Copernicus Climate Change Service,C3S)的最新數據指出,2019年的7月氣溫創下新高紀錄,2022年7月氣溫居次,2016年7月則是排名第3高溫。另外,努利斯更指出,西班牙在今年7月份也寫下有記錄以來最熱的一個月。努利斯表示,自2016年至2022年期間,共創下3個最暖7月份,「但這3個月之間的差異真的很小,偏差值小於誤差範圍。」她進一步說明,今年7月全球氣溫比1991到2020年的平均值僅高出0.4°C。值得注意的是,「哥白尼氣候變化服務」發現,今年7月的南極海冰範圍約1530萬平方公里,相較於1991年至2020年的7月份平均值低了7%,約縮減110萬平方公里,創下近44年有衛星紀錄以來,最低冰層覆蓋面積;此外,北極海冰覆蓋面積也比平均水平低4%,寫下歷來第12低的7月份海冰範圍。世界氣象組織表示,氣候變遷增加了極端熱浪和乾旱的發生機率,歐洲部分國家降雨量甚至打破歷史低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