毀滅性影響
」 美國 布林肯60年來最嚴重乾旱!山火狂燒導致停水停電 厄瓜多進入緊急狀態
厄瓜多國家風險管理秘書處(SNGR)於18日宣布,由於缺水、乾旱和大規模森林火災,國家進入為期60天的緊急狀態。官方數據顯示,南部地區受災面積已超過1萬公頃。根據外媒《阿納多盧通訊社》的報導,目前厄瓜多全國有17處活躍火災和5處已受控火災。為應對火情,該國獲得秘魯和義大利的空中支援,包括8架直升機參與救援,其中4架部署在阿蘇艾省,4架部署在洛哈省。除了本國的空軍、警察和陸軍力量,義大利駐厄瓜多大使館管理的私人公司也提供了支援。此外,數百名消防員和志工正在火災前線奮戰。報導指出,乾旱不僅引發野火,還對厄瓜多的水力發電系統造成嚴重打擊。作為該國主要電力來源的水庫水位已降至臨界水平,導致政府實施每日長達14小時的停電措施,並敦促1700萬民眾節約能源。風險管理部長豪爾赫表示,「這場乾旱已經持續了近120天,對整個國家造成了毀滅性影響」。他強調,崎嶇地形讓撲滅野火極具挑戰性,消防員有時需耗費三個小時才能抵達火場。環境部長伊內斯指出,緊急狀態為政府調動資金和派遣更多人力提供了便利。根據統計,截至目前大火已燒毀了超過6萬5000公頃的土地,摧毀了約4萬公頃農作物,造成超過4萬4千隻牲畜死亡。煙霧污染導致部分地區居民不得不戴上口罩。自2023年下半年以來,聖嬰現象和氣候變遷加劇了乾旱,導致火災頻發。根據全球山火資訊系統(GWIS)的預測,厄瓜多多個地區的山火風險將從「高」升至「極端」。不過厄瓜多並非特例,南美洲多國,包括巴西、哥倫比亞、委內瑞拉、玻利維亞和秘魯,也受到嚴重乾旱影響,並出現創紀錄的火災。根據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的報告,2023年7月至10月亞馬遜流域多地煙霧瀰漫,河流水位跌至歷史最低水平。
教宗方濟各暗批「以色列攻擊不成比例」:不道德又霸道
以色列近期不但透過無線設備在黎巴嫩和敘利亞製造恐怖攻擊,還在黎巴嫩南部展開大規模空襲,並於27日擊殺了真主黨(Hezbollah)領導人納斯魯勒(Hassan Nasrallah),造成數以千計的平民死傷。對此,教宗方濟各 (Pope Francis)也對中東衝突「升級和激化」表達高度關注,並呼籲各方立即停火。同時,他也暗批以色列的攻擊不成比例,是不道德的霸道行為。據梵諦岡新聞網的報導,教宗方濟各29日在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的「博杜安國王體育場」(King Baudouin Stadium)舉行彌撒後發表演講,公開呼籲參與中東戰爭的所有各方「立即在黎巴嫩、加薩和其他巴勒斯坦地區,以及以色列停火。人質必須被釋放,人道主義援助則必須得到允許。」87歲的方濟各還表示,他將繼續「痛苦且高度關注著黎巴嫩衝突的升級和激化」,並感慨「這場戰爭對人們造成了毀滅性影響,尤其中東地區每天都有許多無辜生命逝去。」此外,在從比利時飛回羅馬的飛機上,當他被記者問到以色列空襲黎巴嫩和加薩平民造成的後果時,方濟各也暗批以色列在黎巴嫩和加薩走廊聲稱的防禦行為,已經和他們遭受到的攻擊不成比例。「當出現不成比例的情況時,就會展現出一種超越道德標準的霸道傾向。一個國家若以這種方式發起攻擊,無論哪個國家,用這麼過分的方式做這些事,都是不道德的行為。」方濟各續稱:「即便戰爭是不道德的,但在戰爭之中也要捍衛道德,戰爭法的規範就象徵著道德的一種形式,若不尊重這點,你就會看到仇恨的反撲。」據加薩衛生部門29日的最新數據,以色列對加薩走廊的種族滅絕行動,已造成41600名巴勒斯坦人死亡、96251人受傷,其中超過6成是老弱婦孺。另據黎巴嫩衛生部稱,僅23日1天,以色列在黎巴嫩發動的空襲就導致至少558人死亡,其中包括50名兒童和94名婦女,另有1800多人受傷,此後幾天又有數十人被殺。
希臘促經濟反著走 部分行業推「一週工作6天」
近年許多國家開始推週休3日,這代表一周只要工作4天。而希臘卻反著走,為了促進經濟成長,部分行業實施一週工作6天制。據BBC報導,希臘7月初生效新法案,允許員工每週工時從40小時增到48小時,這代表一週工作6天,這僅適用於24小時營業的輪班企業,而員工們也能自行選擇,因為加班能多拿4成的加班費。據悉,希臘政府這舉動跟歐美其他國家不同調,因為現在推崇一週工作4天。採取一週工作4天的公司認為,減少工時可提高生產力和員工福祉。自從疫情大流行以來,許多公司採用靈活的工作模式,一週工作4天,薪水也不變。研究人員表示,冰島每週工作四天的試驗,被認為是一大成功。據了解,一週6天工作計畫有助於打擊逃稅行為,而旅遊業和食品業不在該範圍內。希臘總理米佐塔基斯(Kyriakos Mitsotakis)指出,這政策對工人有益,這讓希臘跟其他歐洲國家保持一致。希臘勞動和社會保障部發言人表示,值得注意的是,這政策不會影響每週5天工作制,反而可以解決緊急運營需求。據悉,2000年末期,全球金融危機對希臘造成毀滅性影響,因為高額公共支出和逃稅普遍,讓該國負債累累,米佐塔基斯向國際尋求紓困,被認為成功恢復經濟成長。
開車玩手機撞死人!白目駕駛想賴帳 法警卻揪出她在「啾咪自拍」
2021年,一名64歲的男士剛喜孜孜地買下一台全新摩托車,準備將它騎回家,卻在返家途中不幸遭人從後方追撞,不幸喪命。肇事的23歲女駕駛宣稱這輛機車「不知從何而來」,以至於她來不及做出反應,卻又無法說明自己為何會直到撞上都不曾發現前方的機車。法警分析了她的手機,發現她整路都在使用手機聊天、打字以及發送語音訊息,而在她撞上前方的騎士前不久,甚至沒在看路,而是對著手機「揪咪自拍」。據《BBC》報導,這起車禍發生於2021年9月15日,64歲死者大衛西納爾(David Sinar)剛買下一台經典款的蘭美達(Lambretta)踏板摩托車,正準備將它騎回家,行經A11公路諾福克郡(Norfolk)路段,卻遭一輛英國本土小車沃克斯豪爾(Vauxhall Corsa)從後方追撞,到場的醫護人員雖然全力搶救,最終還是不幸喪命。警方檢視現場,兩輛車均未發現有任何故障,也沒有超速的跡象。23歲女駕駛安柏波特(Amber Potter)宣稱,是西納爾的機車「突然出現」,害她閃避不及,才造成憾事,然而她卻無法解釋自己為何直到事發一刻都沒有看到行駛在她前方的機車。警方懷疑她開車時正在使用手機,因此分散了注意力,但波特否認自己當時有操作手機,並宣稱自己當時正從她的Spotify帳戶播放音樂,並且使用Google地圖導航。後來法警對波特的手機進行了使用歷史分析,結果顯示她在駕駛途中多次使用了手機,不僅在Facebook Messenger聊天、打字以及發送語音訊息,還拿起手機擠眉弄眼的「揪咪自拍」。而且根據分析結果,波特對手機的最後一次操作,就發生在她撥打999求救電話之前不到85秒。警方甚至指出,手機當時已經開啟「勿擾模式」,意味著肇事駕駛並非受到來電刺激才不得不接起電話,而是「主觀」、「刻意」的把手機拿起來使用。在諸多鐵證面前,波特終於鬆口承認是自己的輕忽,才導致大衛死亡。她本週在諾福克郡的諾里奇市(Norwich)刑事法庭被判3年半有期徒刑,並且吊銷駕駛資格45個月,她開車時的自拍照也被諾福克郡警方公布,要後來者引以為戒。在諾福克郡警局發布的公開報告中,當地交通事故嚴重碰撞調查小組(SCIU)的工作主管安德魯休斯(Andrew Hughes)嚴厲表示:「這起悲劇突顯了司機在開車時使用行動裝置對他人生命安全造成的毀滅性影響;這也是為何我們認定它是一種犯罪行為的原因。這(指開車時使用手機)是一種自私又毫無必要的行為,還會對他人造成無法挽救的嚴重後果。」西納爾的遺孀出庭時表示,大衛死後,他97歲的母親傷心欲絕,年僅十多歲的兒子在成長過程中再也無法與父親分享榮耀,而她自己失去丈夫之後,感覺生活變得難以忍受又毫無期待。她還表示,事發後她曾無數次思考,到底有什麼事重要到駕駛們不惜用無辜路人的生命做代價,也要立刻拿起手機處理?她與家人們永遠不會原諒安柏波特那天晚上的自私行為,以及事故發生後進行的卑劣掩飾。並且對過輕的判決感到失望,他們希望某天能夠有某個「大衛法案」嚴厲禁止人們在行駛過程中使用手機,讓悲劇不再重演。判決曝光後,引起輿論嘩然,許多人對於裁罰表示太輕微:「這難道不值得一個終身禁駕嗎?」、「我不能理解,一個被判危險駕駛殺人的司機,怎麼能允許被回到駕駛座上?」、「3.5年換一條命?她承擔的後果完全不對等!」
今年夏天「又熱又長」多國熱浪破紀錄! 專家示警:天氣「暴劣極端化」的開始
根據歐盟氣候監測機構於美東時間8日發布的1份新報告顯示,今年4月是全球空氣和海面平均溫度有史以來最高的4月,且全球氣溫已連續11個月處於前所未有的水平。對此,台灣大學大氣科學博士林得恩也示警,「今年夏天,不只熱,而且很長!」雖然最近這2個月,泰國、印度、韓國等初夏熱浪不斷破紀錄,但這恐怕只是未來天氣暴烈化與極端化的開始。林得恩今(17日)凌晨在臉書粉專《林老師氣象站》發文指出,根據美國NCEP CFS最新數值模式模擬結果顯示,就長期氣候預測評估來看,2024年將會是氣溫偏熱的一年!林得恩也解釋,透過分析今年的6至10月資料期間,在往後的每3個月平均氣溫分布都顯示出高於氣候平均值的訊號,增溫幅度在攝氏0.5至1.0度之間;且幾乎每個月的氣溫均為偏高、偏暖的狀態,這也意味著「今年夏天,不只熱,而且很長!」(圖/翻攝自Facebook/林老師氣象站)林得恩示警,在氣候變遷日益加劇的影響下,首先要面對的,就是高溫炙熱的窘境,「看看這2個月的泰國、印度、韓國及墨西哥等國,初夏熱浪已經不斷破紀錄的肆虐現況。我們應該更要謹慎地認真思考,這可能才剛好是未來天氣暴烈化與極端化的開始!」此前,歐洲中期天氣預報中心(ECMWF)於2014年11月11日推出的哥白尼氣候變化服務(CAMS)已公布最新數據顯示,上個月的氣溫比工業化前的4月平均氣溫高出攝氏1.58度,也比1991年至2020年的4月平均氣溫高出攝氏0.67度。而且自去年6月以來,每個月都創下有史以來最熱的月份,換言之,今年4月已是連續第11個月突破月均溫紀錄。此外,4月全球海洋高溫也連續13個月創紀錄,海洋表面溫度達到攝氏21.04度,是4月有史以來的最高溫,僅略低於今年3月創下的紀錄,而這也導致今年春天發生了大規模珊瑚白化事件,對海洋系統造成毀滅性影響。而柏克萊地球組織(Berkeley Earth)科學家豪斯法熱(Zeke Hausfather)也曾告訴CNN,2024年估計將有66%的機率成為有記錄以來最熱的1年,並有99%的機率成為次熱的1年。
陸侵台掌控台積電 美商務部長:對經濟是毀滅衝擊
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Gina Raimondo)8日說,如果大陸入侵台灣掌控台積電,那對美國經濟來說是毀滅性衝擊,因為美國超過9成的尖端晶片都是跟台積電買的。據《路透社》報導,蒙多在眾議院聽證會上說,如果大陸入侵台灣並扣押了台積電,那對美國經濟絕對是毀滅性影響,美國92%尖端晶片都是跟台積電買的。雷蒙多上個月宣布,商務部補貼台積電美國子公司66億美元,用於鳳凰城的半導體生產,還有50億美元的美國聯邦資金。商務部表示,台積電同意擴大投資至650億美元,2030年前會增建第三座亞利桑那州晶圓廠。據悉,台積電是全球最大的代工晶片製造商,也是蘋果的主要供應商。商務部說,台積電預計2025年上半年,美國廠會開始大量生產。美國國會2022年批准《晶片與科學法案》,透過527億美元的研究和製造補貼來提高國內半導體產量,讓美國擺脫對亞洲晶片的依賴,立法者還批准750億美元的政府貸款授權。據一份2023年美國政府文件估計,台灣的重大製造業中斷,可能會讓美國晶片價格上漲高達59%,下游生產商要付出代價。台積公司董事長劉德音博士4月表示,「《晶片與科學法》為台積公司創造了機會,推動這項前所未有的投資,使我們能以在美國最先進的製造技術提供晶圓製造服務。台積公司在美國的營運讓我們能更好地協助我們的美國客戶,這其中包括了數間全球領先的科技公司。我們在美國的營運更將擴大我們的能力,以引領半導體技術的未來進步。」
連續第11個月突破月均溫紀錄! 科學家:今年有66%機率成史上最熱
根據歐盟氣候監測機構於美東時間8日發布的1份新報告顯示,今年4月是全球空氣和海面平均溫度有史以來最高的4月,且全球氣溫連續11個月處於前所未有的水平。對此,部分科學家也援引新數據示警稱,2024年很有可能超越2023年,成為有史以來最熱的1年。據CNN的報導,歐洲中期天氣預報中心(European Centre for Medium-Range Weather Forecasts,ECMWF)於2014年11月11日推出的哥白尼氣候變化服務(Copernicus Atmosphere Monitoring Service,CAMS)示警,人為造成的氣候變遷已加劇極端天氣,儘管導致「東太平洋升溫」的聖嬰現象(El Niño)開始減弱,但異常高溫的天氣仍持續出現。據CAMS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上個月的氣溫比工業化前的4月平均氣溫高出攝氏1.58度,也比1991年至2020年的4月平均氣溫高出攝氏0.67度。而且自去年6月以來,每個月都創下有史以來最熱的月份,換言之,今年4月已是連續第11個月突破月均溫紀錄。此外,4月全球海洋高溫也連續13個月創紀錄,海洋表面溫度達到攝氏21.04度,是4月有史以來的最高溫,僅略低於今年3月創下的紀錄,而這也導致今年春天發生了大規模珊瑚白化事件,對海洋系統造成毀滅性影響。CAMS還點出,過去12個月的平均氣溫已比工業化前水準高出攝氏1.6度,超過2015年《巴黎協定》(Paris Agreement)為限制全球暖化設定的攝氏1.5度目標。不過嚴格來說,這1目標還不能算失敗,因為這是以數十年的全球平均氣溫為依據,而非單一年度。柏克萊地球組織(Berkeley Earth)科學家豪斯法熱(Zeke Hausfather)也告訴CNN,2024年估計將有66%的機率成為有記錄以來最熱的1年,並有99%的機率成為次熱的1年。豪斯法熱補充,未來幾個月的數據將幫助科學家釐清2023年的意外高溫是否只是短期現象,「或者其實是新的跡象,且會導致比之前預期更快的全球升溫。」
以色列犯戰爭罪!加薩逾「2千童」死亡 國際非營利組織控「無差別殘殺」
以色列和哈瑪斯的衝突已進入第17天,以軍持續對巴勒斯坦飛地加薩走廊(Gaza Strip)狂轟濫炸,就連醫院、學校、難民營、人道主義走廊都不放過,引發國際譁然。對此,有百年歷史的國際非營利組織「救助兒童會」(Save the Children Fund)也譴責以色列正在無差別地殘殺兒童,導致當地已至少有2000名孩童死亡。據CNN的報導,加薩衛生部23日指出,該地區自以色列空襲以來,已有5087人死亡,包括2055名孩童,1119名女性和217名年長者,另有15273人受傷。該部門發言人庫德拉(Ashraf Al-Qudra)也在24日示警,「(加薩)衛生系統已進入史上最糟糕的階段。」有百年歷史的國際非營利組織「救助兒童會」(Save the Children Fund)譴責以色列正在無差別地殘殺兒童。(圖/達志/美聯社)以色列國防軍(IDF)雖然聲稱,其目標是針對哈瑪斯恐怖分子,但由於加薩走廊地狹人稠——365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居住著237萬人(台北市271平方公里居住251萬人)——因此以色列的狂轟濫炸一定會造成平民死傷。對此,「救助兒童會」23日也發表聲明指出,「我們呼籲各方應立即採取措施保護兒童性命,並呼籲國際社會支持這些救援行動。以色列軍所發動的空襲,正『不分青紅皂白』地殘殺與傷害兒童。」有百年歷史的國際非營利組織「救助兒童會」(Save the Children Fund)譴責以色列正在無差別地殘殺兒童。(圖/達志/美聯社)該人道主義組織還呼籲加薩走廊應立即停火,並示警當地已有超過2000名兒童死亡,另有超過100多萬名孩童受困在加薩無處可去,「由於加薩人口稠密,又缺乏藥品和電力供應,這已對當地衛生基礎設施造成毀滅性影響。」國際非政府組織「無國界醫生」(Médecins SansFrontières)則指出,隨著以色列繼續「全面圍困」嚴重缺乏關鍵物資的加薩地區,當地的醫師被迫在沒有止痛藥的情況下為傷患進行手術。另有加薩「希法醫院」(Al-Shifa Hospital)的新生兒科主任布爾布爾(Fu'ad al-Bulbul)博士也警告稱,如果醫院燃料耗盡,所有他照顧的45名依賴呼吸器的早產兒都會死亡。有百年歷史的國際非營利組織「救助兒童會」(Save the Children Fund)譴責以色列正在無差別地殘殺兒童。(圖/達志/美聯社)日前剛從英國抵達加薩地區的外科醫生阿布-西塔(Ghassan Abu-Sittah)也感嘆,由於加薩地區長年戰亂,人口平均年齡落在18歲,導致「希法醫院」中,兒童傷患就佔了40%。報導補充,該場衝突始於哈瑪斯對以色列發起多管齊下的「阿克薩洪水軍事行動」(Operation Al-Aqsa Flood),包括數千枚火箭彈攻擊,以及由陸海空兵分多路滲透到以色列境內,殺害及俘虜逾千位軍民。由於以色列定居者對巴勒斯坦人的侵略及暴力事件日益激增,以色列當局又在今年4月突闖東耶路撒冷(East Jerusalem)的阿克薩清真寺(al-Aqsa mosque)逮人,導致巴勒斯坦人積怨已久的怒火一次引爆。據悉,自以巴雙方7日爆發新一輪衝突以來,已造成逾6000人死亡。
地球剛經歷「史上最熱7月」 聯合國警告:氣候變遷已失控
近日根據美國緬因大學數據,全球日平均氣溫從7月以來,已經3度刷新高溫紀錄,今年7月初,算是地球有氣溫紀錄以來,最炎熱的一周。而在這個高溫頻頻創下紀錄的季節,聯合國秘書長也提出警告,表明地球的氣候變遷,已出現失控情形。世界氣象組織在今天公布了有關氣候的初步研究結果,指出眼下地球不論陸地或海洋的氣溫,都正在打破紀錄,「可能為生態系統和環境帶來毀滅性影響」。世界氣象組織氣候服務主任修伊特(Christopher Hewitt)更表示,隨著聖嬰現象發展,預期接下來會聽到更多打破高溫紀錄的消息,「這些影響將延續到2024年」,並警告這樣的現象,對地球來說並非好事,需要全球高度關注。聯合國秘書長古特瑞斯(Antonio Guterres)也對外表明,「我們現在正在見證的情況,表明氣候變遷已經失控」。而造成地球近期高溫紀錄的最大原因之一,根據《美聯社》報導,推測是南極洲異常溫暖的冬季。尤其今年6月,全球海平面溫度明顯上升;南極海冰面積,更達到有衛星觀測以來,當月的最低程度,打破先前6月的紀錄。科學家警告,這件事突顯了全球氣候變遷的嚴重性,值得外界必須加速因應作為,以免海洋大幅暖化,會對全球的大氣、氣候產生更負面的效應。
馬克宏台海言論惹議 紐時:6年任期最孤立時刻
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近日結束3天的訪中之旅,而他表示,歐洲不應該因台灣議題陷入美中衝突,此話一出引發外界抨擊。外媒指出,他因為想迎合北京,回歐洲後遭遇6年任期以來,最孤立的時刻。據《紐約時報中文網》報導,馬克宏在大陸之旅很受到禮遇,他希望能讓法國變成世界大國上談判桌,因為俄烏戰爭,北京成為國際的仲裁者。紐時巴黎分社社長柯恩(Roger Cohen)在報導中寫,馬克宏經過訪中之旅,回國後面臨他6年任期以來,最孤立的時刻,他在國內因年改不受歡迎,在國外又沒人相信他,因為他想重塑法國,還想維持俄烏戰爭後的國際秩序。馬克宏表示,歐洲要避免因為台海問題,陷入美中衝突,歐洲要戰略自主。然而,當記者問到2個問題:台灣跟烏克蘭的民主有何不同、俄羅斯和中國的獨裁有什麼不一樣,馬克宏卻沒有回答。馬克宏的言論引發惹議,法國愛麗舍宮表示,美國跟法國擁有相同價值觀,是他們的盟友。波蘭總理莫拉維茨(Mateusz Morawiecki)說,和美國聯盟讓他們有絕對的安全,而他也暗批馬克宏,一些西方領導人想跟與俄羅斯和遠東大國合作。美國佛羅里達州共和黨參議員(Marco Rubio)說,馬克宏的言論是否代表整個歐洲,他是歐洲的領袖嗎?如果是,美方會做出一些改變,讓歐洲來解決烏克蘭問題。馬克宏12日改口,他們對台的立場不變,支持維持現狀。報導稱,台灣基於經濟和政治原因,對歐洲來說很重要,因為台灣生產世界上60%的半導體,和90%的最複雜的半導體,如果北京入侵台灣,對民主會有毀滅性影響。法國著名外交政策分析師巴赫蘭指出,馬克宏的訪中外交是一場潰敗。
有毒物質已滲入土壤! 俄烏戰爭對烏克蘭環境造成毀滅性影響
俄烏戰爭正在毒害烏克蘭的空氣、土壤和水質,來自砲彈、導彈和軍用車輛的重金屬、燃料以及化學殘留物質已滲入土壤,雖然尚不清楚污染程度,但專家擔心戰爭持續下去將對該國的農業生產力造成長期傷害,大範圍的污染不但威脅著當地野生動物,同時還增加了罹患癌症、呼吸系統疾病的機率。據BBC的報導,基輔當局已要求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ited NationsEnvironment Programme,UNEP)協助烏克蘭評估戰爭造成的環境破壞。該機構及其合作夥伴的初步檢測後表明,該國許多地區恐將留下「禍害子孫的有毒汙染」。俄羅斯對烏克蘭全境的大規模轟炸已導致當地許多化工廠或汙染物儲存設施遭到破壞,這引發了一系列環境汙染。據UNEP在1月份整理的最新數據顯示,自戰爭爆發以來,保守估計有618個工業或關鍵基礎設施遭到破壞或摧毀,而實際數字恐怕高出更多。烏克蘭環境保護和自然資源部副部長斯塔夫丘克(Iryna Stavchuk)也表示,政府已經派出100名專員對受關注地點的土壤和水進行取樣。不過因檢查人員無法接近戰區,因此難以全面評估戰爭對環境的損害程度。有鑑於烏克蘭是全球最重要的玉米、小麥、大麥和葵花籽油出口國之一,人們擔憂戰爭將對該國的農業生產力造成長期損害。烏克蘭非營利組織Ecoaction的氣候部門負責人札西雅達科(Evgenia Zasiadko)便表示,「地雷、導彈或軍用車輛的燃料及有害物質都會對烏克蘭土壤造成化學污染。有害物質會被植物吸收,讓農作物變成毒藥。」堪薩斯州立大學的土壤化學家希蒂亞赫奇(Ganga Hettiarachchi)也表示,戰爭造成的土壤污染會導致許多不同的問題,「可能會有數十年或更長時間的負面影響。」此外,戰爭造成的空氣汙染也是一大問題,飛機、坦克和軍用車輛的排放量可能是一個中小型國家一年的排放量,再加上燃料庫、煉油廠結合穿甲彈、TNT引發的爆炸和大火釋放了煙灰、甲烷和二氧化碳等,人們在附近活動恐將吸入大量汙染的金屬粉塵,並增加婦女早產,以及兒童發育遲緩的風險。
與俄球迷合照引爭議 喬柯維奇父親放棄前往現場改「家中觀賽」
塞爾維亞名將喬柯維奇(Novak Djokovic)27日在澳洲網球公開賽擊敗首度闖入4強的美國好手保羅,締造生涯10度挺進決賽紀錄,未受父親瑟強(Srdjan Djokovic)引發的爭議影響。瑟強當晚賽前表示,他選擇「在家觀戰」表達對兒子的支持,避免又生風波。澳洲網球協會允許來自俄國和白俄羅斯的選手以個人運動員身分參賽,但對兩國國旗頒布禁令。澳洲網球協會證實,25日在喬柯維奇對上俄籍選手魯布列夫(Andrey Rublev)的8強賽上,有4人因違規遭驅逐出場。當晚,一支標題為「喬柯維奇的父親做出大膽的政治聲明」的影片流傳網路,可見瑟強與親俄國球迷微笑合影。該球迷身穿象徵挺戰的Z字符號T恤,手上拿著大面印有俄國總統普丁頭像的俄國國旗;不僅如此,瑟強似乎還用塞爾維亞語說了「俄國萬歲」。烏克蘭駐澳洲大使米羅什尼琴科(Vasyl Myroshnychenko)為此主張喬柯維奇應「代父」道歉,他告訴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喬柯維奇有必要就這場戰爭發表強有力的聲明來消除疑慮。當然,兒子無法替父親的罪行負責,但要是他和父親有著相同的想法呢?我認為全世界有必要知道他的立場。」瑟強在4強賽前透過電子郵件回應,自稱「無意造就這種頭條新聞或干擾」,「我來這裡只是為了支持我的兒子」。他解釋,25日賽事結束後,「我和諾瓦克的球迷在外頭慶祝他的勝利,我們還拍了照。」瑟強強調:「我的家人經歷過戰爭的恐怖,我們所求只有和平。」澳洲總理艾班尼斯27日稍早受訪重申挺烏立場,他說:「我們不希望看到俄國對烏克蘭的入侵得到任何支持,因為這場戰爭對烏國人民造成了毀滅性影響。」
強勢美元害慘全球!新興市場通膨飆升、瀕臨倒債 斯里蘭卡成血淋淋例子
美國聯準會(Fed)激進升息,導致美元指數持續走強,為新興市場貨幣帶來毀滅性影響,其中以辛巴威最慘,今年以來辛巴威的即時總額清算元(Zimdollar)兌美元匯率已重貶76.74%,迦納塞地(cedi)則居次,貶幅來到56.87%,古巴披索(peso)也下跌了56.36%,位居第3。據《全國廣播公司商業頻道》(CNBC)的報導,2022年美元持續走強,導致新興市場貨幣面臨如「死亡螺旋」般的沉重貶值壓力,據約翰霍普金斯大學(Johns Hopkins University)應用經濟學教授漢克(SteveHanke)整理的「2022年表現最差貨幣前10名」榜單顯示,辛巴威即時總額清算元是今年表現最差貨幣,自1月以來兌美元匯率已重貶76.74%;同一時間,迦納塞地兌美元匯率的貶幅也來到56.87%;古巴披索則位居第3,下跌56.36%。本國貨幣的大幅貶值導致這些國家目前都陷入嚴重的通膨和外債危機。例如辛巴威的國家統計機構(ZimStat)便發布報告指出,該國10月份的通膨率為268%,但經濟學教授漢克更為悲觀,他預估實際數據恐是417%。辛巴威在2020年時曾無法償還170億美元的外債,成為疫情期間首個債務違約的非洲國家。迦納目前也陷入通膨和外債危機,迫使政府轉向尋求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援助,這一舉措一反常態地得到了執政黨和在野黨的支持。漢克也於上週在推特發文表示,迦納塞地已是「央行垃圾貨幣」(central bank junk currency)之一。古巴同樣面臨飆漲的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增率,漢克的通膨模型顯示,古巴的通膨率高達166%。另外,埃及鎊(Egyptian pound)兌美元匯率也在上週跌至24.42的新低點,躋身漢克公布的2022年表現最差貨幣前10名。世界3大信評機構「惠譽國際」(Fitch Group)最近也下調埃及的信用評級至負面,理由是外部流動性情勢惡化以及債券市場准入減少等風險正在加劇。與此同時,埃及的外匯儲備也從3月份的350億美元降至10月份的不足320億美元。另外,斯里蘭卡盧比(Sri Lankan rupee)、委內瑞拉玻利瓦爾(Venezuelanbolívar)、獅子山利昂(Sierra Leonean leone)、緬甸緬元(Myanmar kyat)、寮國基普(Lao kip)和烏克蘭赫里夫尼亞(Ukrainian hryvnia)也擠進了漢克的2022年表現最差貨幣前10名榜單中。《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先前便以「美元走強,給全球經濟帶來麻煩」為題發表文章指出,美元正經歷百年一遇的反彈,而美元狂飆有可能導致全球經濟增長嚴重放緩,並加劇全球央行的通膨問題,一些脆弱的新興市場國家更會因此陷入債務危機,斯里蘭卡已是血淋淋的例子。
義大利新總理梅洛尼挺台!然國內經濟面臨空前挑戰 難影響台海局勢
義大利首位極右翼女總理梅洛尼(Giorgia Meloni)於當地時間22日上午宣誓就職,她曾在9月25日接受中央社書面專訪表示,台灣是義大利與歐盟的「戰略貿易夥伴」,希望在執政後推動更多義台雙邊合作。梅洛尼對民主台灣友好,對中國集權體制也立場鮮明。她曾批評中國對西藏的政策,並呼籲義大利運動員杯葛2008年北京奧運的開幕式,她還抨擊過中國當局隱匿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鎮壓香港異議人士與迫害維吾爾等少數民族,並對俄國侵略烏克蘭採取模糊立場,以及逐漸升高對台灣的軍事威脅。梅洛尼在9月25日義大利國會選舉前接受中央社書面專訪時表示,台海若發生軍事衝突,很明顯將對歐洲造成直接影響,「別忘了歐盟也是中國的主要出口市場,若他們決定攻台,可能導致市場(對中國出口商品)關閉。」但梅洛尼可能不知道的是,歐盟只是中國近2年來的第2大貿易夥伴,但中國卻是歐盟的第1大貿易夥伴,雙邊市場的關閉對目前已面臨崩潰的歐盟經濟來說將帶來毀滅性影響,這也是為何法國總統馬克宏,以及德國總理舒爾茲仍將在俄烏戰爭期間出訪中國的原因,因此只是歐盟第3大經濟體的義大利難決定歐盟的政策走向,真正的決定權還是掌握在控制北約的美國身上。梅洛尼還指出,「毫無疑問,台灣將會是義大利的重要關切事項」。未來希望與台灣推動更密切的新一輪合作,領域包括文化交流、觀光、公衛危機預防和管理、科學研究,以及台灣領先全球的半導體關鍵產業。不過義大利目前面臨國債殖利率狂飆的窘境,且財政體質脆弱,而梅洛尼又支持減稅和補貼等糟糕的政策,對此英國首相特拉斯的悲劇已經完美示範了這些政策的後果,而義大利的經濟和財政狀況又比英國更糟糕,很難想像梅洛尼能成為長壽的義大利總理,更遑論要如何與台灣加強各領域的合作了。
布林肯:台灣為先進半導體唯一來源 造成美國國安風險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在25日播出的電視專訪中指出,中國大陸針對台灣的動作愈來愈挑釁,對整個區域的和平與穩定構成威脅。他並警告,如台海動盪將衝擊全世界,作為半導體製造大本營的台灣萬一出事,全球經濟恐遭受毀滅性影響。布林肯上周五(23日)與中國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在紐約聯大場邊會晤後,接受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節目「60分鐘」專訪,主持人佩利(Scott Pelley)提到拜登總統18日在同一節目訪談中重申,若中國武力犯台,美軍將會協防。佩利就此問布林肯,王毅是否要求他解釋拜登的說法?布林肯表示,美中雙方對台灣的態度不同,他與王毅就此有過對話,「我重申了總統說過的話,以及他清楚且始終如一表明的內容。我們持續堅守『一個中國政策』,決心和平解決分歧,堅持維護台灣海峽的和平與穩定,我們並深切擔憂中國已在採取行動,試圖改變現狀。這是問題所在。」布林肯並警告,台海萬一出事,將衝擊全世界。他解釋稱,因為幾乎所有半導體都在台灣製造,美國現在大力在國內投資半導體,原因之一就在此。他說,美國設計半導體,但實際生產分布在幾個地方,台灣製造了大部分,若遭到破壞,對全球經濟的影響恐具毀滅性。美國財長葉倫22日也說,台灣是先進半導體的唯一來源,這對美國國安造成風險。在23日的美中外長會上,布林肯強調,在符合美國長期以來的「一中政策」下,華府致力於維持台海的和平與穩定。王毅則指責美方搞所謂「以台制華」,甚至公開聲稱要協防台灣,發出了十分錯誤和危險的信號。儘管雙方在台灣議題上針鋒相對,但專家認為,在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訪台帶來動盪之後,這場外長會很重要,也顯示11月「拜習會」仍有可能。美媒曾報導,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計畫11月出訪東南亞,並與拜登舉行會談,場合可能是印尼峇里島的20國集團(G20)峰會,或是泰國曼谷亞太經合會(APEC)峰會期間。不過據泰媒24日報導,拜登會參加11月15日至16日舉行的G20峰會,但由於「家庭事務」,他不準備出席之後登場的APEC峰會,由副總統賀錦麗代表與會。
布林肯稱台海危機對全球經濟有「毀滅性影響」 華府對中戰略讓人霧裡看花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於23日在紐約會晤中國外交部長王毅,向中方強調台海和平穩定的重要性,事後更受訪表示,中國對台灣問題越來越咄咄逼人,若台海出事將導致台灣半導體生產能力被破壞,並對全球經濟造成毀滅性影響。但此說法又與美國亟欲通過全面修改美台關係的《台灣政策法》刺激中國武統的動作自相矛盾,再加上拜登4度發表護台言論、白宮4次「收回」(walkback)總統發言的舉措,也讓外界霧裡看花。布林肯近日接受CBS新聞台節目《60分鐘》(60Minutes)訪問,向記者佩利(Scott Pelley)直言,「中國對台灣問題表現得越來越咄咄逼人,這對整個地區的和平與穩定構成威脅。」布林肯表示,他希望和平解決與中國的分歧。當被問及王毅是否要求他解釋拜登的發言,布林肯則回應,他們就雙方對台灣的不同做法進行對話,他重申拜登的發言符合一貫的說法,包括對一中政策的堅持、和平解決雙方分歧,以及維護台海和平穩定。布林肯也指出,「台灣本身幾乎是所有半導體的產地,這就是我們現在在美國大力投資半導體產能的原因之一。我們設計半導體,但實際生產是在少數幾個地方完成,大部分是台灣製造」,一旦台灣半導體生產發生任何狀況「將對全球經濟產生毀滅性影響」。不過美國總統拜登18日接受佩利訪問時第4度發表美軍護台的類似言論,而且他還主張美國會尊重台灣的獨立自決,被外界解讀美國是否要往戰略清晰發展,然而多位白宮官員卻在事後第4次澄清,美國的對台政策沒有改變。而拜登也在稍後的聯合國大會上發表演說,一改美國會「尊重台灣的獨立自決」的說法,強調不希望兩岸片面改變現狀,也讓外界霧裡看花。對此,華府智庫「保衛民主基金會」(FDD)中國政策專家辛格爾頓(Craig Singleton)便指出,政府一方面宣稱對台政策沒有改變,另一方面又說美國承諾會為台而戰、台灣會對自己的法理獨立做出判斷,「這是不合邏輯的。」他認為,北京很可能意會到,這是拜登在暗示台灣可以決定自己是否獨立。華府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中國專家布蘭契特(Jude Blanchette)則表示,拜登的言論是混淆、而非釐清美國對台政策,若美國真的要出兵防衛台灣,就應該把相關論述立法成案,才有強制力可言,「我們對台政策的論述,是一個語言精準度至關重要的議題。如果我們要做出根本性的政策轉變,也就是即使台灣宣布獨立,也要出兵防衛台灣,這就是一個值得更深入討論的問題,而不是在『60分鐘』的採訪中告知大家。」
拜登政府撥款近477億 打擊美國鴉片類藥物氾濫危機
拜登政府於當地時間23日提出了一項專門打擊美國鴉片類藥物(Opioid)成癮危機的新措施,其中包括向各州撥款近15億美元(約新台幣477億元),以提高人們對此類藥物的認知,並增加「納洛酮」(Naloxone)等大劑量逆轉劑的庫存。據《路透社》的報導,根據美國疾管中心(CDC)的統計資料顯示,疫情期間的2021年有超過10.7萬人因使用鴉片類藥物過量而死亡,比去年增加了近15%。白宮在一份聲明中指出:「拜登總統認知到藥物氾濫對這個國家造成的毀滅性影響,範圍觸及大城市、小城鎮,以及每一個社區。」據瞭解,美國衛生與公眾服務部(HHS)撥款的15億美元將流向各州,以支援州政府採取措施,如大量增加「納洛酮」的庫存,該藥物能夠緩解攝入過量鴉片類藥物所造成的影響,通常在醫療用途中會與鴉片類藥物混入同一藥品中,以減少誤用時中毒的風險。有報導稱,通過以下品牌能夠獲得納洛酮,包括新興生物科技公司(Emergent BioSolutions)的Narcan,以及美國加州Adamis Pharmaceuticals公司的Zimhi。近期則有梯瓦製藥工業有限公司(Teva Pharmaceutical Industries)、強生嬌生公司(Johnson& Johnson)、麥克森公司(McKesson Corporation)、美源伯根公司(AmerisourceBergen)和卡地納健康集團(Cardinal Health)達成了數十億美元的協定,以處理它們在鴉片類藥物氾濫危機中面臨的全國性索賠潮。
加州迎史詩級毀滅性天災? 研究指出多地恐變內陸海
一份在12日發表在科學期刊《科學先端》(Science Advances)上的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研究報告指出,氣候變遷將導致加州未來40年內面臨「超級大洪水」(megaflood)的機率倍增,這種大水將使加州低窪地帶變成「廣大的內陸海」。據美國CNN的報導,該份研究報告的作者、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氣候科學家史文(Daniel Swain)指出,加州未來40年發生「超級大洪水」(megaflood)的機率將會因為氣候變遷而倍增,有可能每25年就會發生一次。這會是一場「擴及大範圍地區,帶來毀滅性影響的極嚴重洪患事件」,類似於今年夏天肯塔基州爆發的千年一遇水災。這種大水將使加州低窪地帶變成「廣大的內陸海」。研究還指出,加州有可能出現連續數周的大氣長河(atmospheric river)暴雨,屆時包括沙加緬度(Sacramento)、貝克斯菲爾德(Bakersfield)及弗瑞斯諾(Fresno)在內的中央谷地(Central Valley)區域都會遭到毀滅性打擊。而更糟糕的是,加州中央谷地還供給了全美1/4的糧食產量,因此若中央谷地爆發破壞性極強的水患,恐將成為史上代價最高的地球物理災難,最高有可能損失1兆美元,並摧毀包括洛杉磯、橘郡等低窪地帶,屆時災損將是2005年颶風卡崔娜(Hurricane Katrina)的5倍。加州其實在150年前就曾發生過類似的「大氣長河」現象,1861年底至1862年初的暴雨讓加州部分社區在幾分鐘內就被洪水吞噬,且聖約金(San Joaquin)、沙加緬度谷地也泡在10英尺(約3公尺)洪水中長達數月之久,淪為廣大的內陸海。部分地區則泡在30英尺(約9.1公尺)高的洪水中達數周。這場大水最後奪走了4000條人命,導致加州有1/4的資產遭到摧毀。而這類的「超級大洪水」(megaflood)以後還會發生,而且會因氣候變遷而變得更嚴重、更頻繁。
20歲女舌頭突冒詭異斑點…以為性病不敢就醫 拖7個月才知罹舌癌已擴散
英國一名20歲女性舌頭突有奇怪斑點,因一直以為是性病,遲遲沒有就醫,直到進食疼痛,才被診斷出是舌癌第四期,並且已擴散到淋巴結。抗癌6年,她目前已痊癒,並以自身經歷告訴大家,不要害怕尷尬而不去就醫。根據《太陽報》報導,奧利維亞(Olivia Wallace)20歲那年舌頭出現奇怪斑點,起初以為是性病,因此覺得尷尬遲遲沒有去看醫生,拖了7個月後,直到進食感到疼痛才去就醫,結果被診斷出是舌癌第四期,已經擴散到淋巴結。奧利維亞經過6年治療,目前已康復。在戰勝病魔後,她分享了自己的手術照,從照片中可以看見,脖子上有一個大疤痕。奧利維亞表示,當時腫塊越來越大,但自己一直認為是性病,所以整整拖了7個月,畢竟年輕女性對性病都會有恥辱感,這讓她不敢去檢查,儘管可能會產生嚴重後果。奧利維亞說,除了舌頭上的潰傷,其他沒有感到不適,但如果我再晚1個月治療,可能現在人已經不在了;她坦言,當下被告知是癌症時,相當震驚,有些後悔沒有在第一時間去治療,因此現在決定把自身經歷分享給大家,「如果我能幫助一個因尷尬而無法前往醫院檢查身體的人減少恥辱,那麼我的故事就是值得的。」青少年癌症信託基金會護士路易絲(Louise Soanes)說,「與老年人相比,年輕人罹癌機率較小,但一旦發生,就會產生毀滅性影響,因此如果能夠及早發現癌症的潛在警告訊息,在早期就發現癌症,將對病情有所幫助。」至於口腔區域癌症的危險訊號可能包括,舌頭、臉頰內側、上顎、嘴唇或牙齦上出現口腔潰瘍、紅色或白色斑塊、不尋常的腫塊、腫脹、牙齒鬆動等,若有異狀,建議趕緊就醫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