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細血管
」 腫瘤流鼻血恐是「肝病或癌症」前兆 醫:血量少但需警惕
很多人都有流鼻血的經驗,但要當心可不一定只有外傷才會導致流鼻血。耳鼻喉科醫師張皓鈞為此也列出常見的流鼻血原因,除了鼻部外傷、鼻中膈前半部出血外,還有可能是高血壓、肝病等全身性疾病,甚至是鼻咽癌、鼻竇癌的前兆,需多加警惕。醫師張皓鈞近日在臉書粉專《張皓鈞醫師/ 陳亮宇耳鼻喉科診所》發文衛教,並整理出流鼻血常見的6個原因:鼻中膈前半部出血:最常見!占病例一半以上。鼻子發炎、過敏或鼻中膈彎曲時更易出血,大多可以用「手指壓迫法」止血。鼻部外傷:約占2成,如車禍或撞傷引起。常伴鼻骨骨折或頭骨受傷,應立即送醫。全身性疾病:主要是凝血功能受損,如血液疾病(白血病、血友病)、高血壓、肝病等;另外,氣喘、慢性咳嗽也可能導致鼻出血。腫瘤:比例不到1成,如鼻咽癌、鼻竇癌,症狀多為鼻水或痰帶血,血量少但需警惕。懷孕期鼻出血:靜脈叢擴張充血,增加出血風險。遺傳性疾病:如遺傳性出血性毛細血管擴張症,需注意家族病史。至於流鼻血的處理方式,張皓鈞也提醒要記住口訣「低頭、加壓、冰敷」:頭低:坐直、頭微向前傾,千萬別仰頭!避免血液流進喉嚨。加壓:用拇指和食指壓住鼻翼10至15分鐘,張嘴呼吸。冰敷:敷在鼻部讓血管收縮,幫助止血。若10至15分鐘未止血,應立刻前往耳鼻喉科或急診。血液吐出:不要吞下,避免噁心嘔吐。預防流鼻血方面,張皓鈞解釋,應避免挖鼻子或用力擤鼻涕,有鼻過敏、鼻竇炎要積極治療;再來,天氣乾冷時,用無香料凡士林保持鼻腔濕潤;第三點則是少吃太熱或刺激性食物,避免過量飲酒;最後,出血後應暫時避免劇烈運動或洗熱水澡。另外流鼻血後的注意事項?張皓鈞表示,停止出血後,別再挖鼻或用力擤鼻涕。若反覆出血或有其他症狀(如帶血痰、貧血),要及早就醫檢查潛在問題,「流鼻血不可忽視,尤其有全身疾病或腫瘤可能,務必重視治療黃金時間!」
肝不好一看就知道!醫揭4特徵「肝變人就變」:肚子大也是警訊
「護肝」是忙碌現代人最關心的議題之一,坊間也流傳許多辨別肝臟健康狀態的小技巧,不過,重症專科醫師黃軒指出,其實只要看一個人的外觀「4特徵」,就能大致確認對方的肝好不好。黃軒在臉書發文直言:「你肝變了,你人就變了。」表示在觀察小夜班、大夜班入院的病人後,逐漸能透過病患臉色、容貌、步態,推斷對方的肝臟是否出現問題,並整理出4特徵:一、 顏色改變肝功能出問題時,其處理膽紅素能力可能下降,而膽紅素是舊紅血球分解成的黃色物質,當膽紅素積累到一定程度,便會沉積在皮膚和眼睛的白色部分,導致皮膚和眼睛呈現黃色或棕色。另血液中總膽紅素數值正常為0.2到1.2 mg/dL之間,超過 3 mg/dL就是黃疸的典型表現,黃疸除給人不健康感覺,還可能影響個人的自信心。又肌膚呈黃色或棕色,是肝臟無法有效清除銅和其他重金屬,導致色素沉著的表現。大人出現嬰兒常見的黃疸,也可能是肝功能有異症狀。(示意圖/Photo-AC)二、 蜘蛛痣變多又稱蜘蛛狀血管瘤的蜘蛛痣,是因肝無法有效分解雌激素,造成雌激素升高,這些未被分解雌激素會刺激皮膚下小動脈擴張,形成蜘蛛痣的網狀。其表現通常為1個小紅點,周圍有許多小血管由中心向外散射,形狀類似蜘蛛腿,這些痣主要分布在上半身,尤其是臉、頸、軀幹。三、 肚子大四肢腫脹肝功能受損後合成白蛋白能力下降,而白蛋白是維持血液中膠體滲透壓的關鍵,其水平下降時會導致水分從血管內滲至組織間隙,引發全身各部位水腫,肚子變大(腹水)、下肢水腫是最明顯的表現。另外,低蛋白血症還有疲勞、虛弱、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呼吸困難等症狀。指甲也能反映肝功能。(示意圖/Photo-AC)四、 手掌又粗又紅肝不好會在手掌表現出手掌紅斑(肝掌)、手指變粗短、指甲增厚症狀,其中手掌因雌激素活性過強,導致掌毛細血管擴張出現紅斑;手指形狀也因肝功能不良,引發雌激素無法正常代謝,導致變粗且短;肝功能減弱致黑色素增多,造成指甲可能變厚,並呈現縱向隆起、白色帶,近端甚至呈粉狀白等情況。黃軒呼籲大家應關注身體的微小變化,如果發現有肝不好引發的細微變化,應盡早就醫確認。
中年婦無名指痛10年「碰水吹風都疼」 一查竟是罕見腫瘤
手指一碰就痛,可能是腫瘤。中國有一名婦人,右手無名指痛了10年,不論是碰水還是風吹,就會痛到受不了,最後到醫院檢查,才發現是「血管球瘤」,是一種罕見的良性腫瘤。據《極目新聞》報導,現年45歲的謝女右手無名指10年前莫名疼痛,四處求醫卻始終找不出原因,「右指是摸不得,冷水碰不得,熱水挨不得,冷風吹不得」,今年2月17日到武漢第四醫院手術外科就診,才總算找到病因,是手指末節指腹的指尖處藏著一顆「血管球瘤」。謝女得了罕見的腫瘤。(圖/翻攝自極目新聞)醫師指出,血管球瘤是一種少見的毛細血管疾病,常見於四肢末端,如手指、足趾的甲床下,好發於中青年,女性多於男性。血管球瘤會產生自發性間歇性劇痛,難以忍受的疼痛和在低溫刺激的時候會引發劇烈疼痛。由於血管球瘤早期不易發現,且病程較長,疼痛劇烈會嚴重影響患者日常生活。醫師介紹,臨床上可以透過超聲波、放射檢查等輔助診斷。謝女找到病因後,住院接受手術,手術中醫生準確找到隱藏在指尖的瘤體,將其剝離後切除。術後,疼痛的症狀消失了,住院休養幾天後,病情也逐漸好轉。醫師提醒,血管球瘤常常會引起劇烈疼痛,對於患者來說,手術切除是最有效的方法。他提醒,民眾日常生活中,若有手指、腳趾持續莫名劇烈疼痛,從外觀上看又未發現異常,應及時到專科就診。
薄荷棒提神醒腦? 藥師點名「這1類人」恐造成溶血性貧血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慈恩報導】台灣潮濕多雨的環境,過敏原多,常常讓人出現容易倦怠無神、鼻塞等過敏症狀,同時高壓的上班環境讓許多人包包自備一根薄荷棒,應對長工時的精神狀態,然而,薄荷棒真的能提神嗎?長期使用會刺激、傷害鼻黏膜和平婦幼院區藥劑科藥師蔡岳霖指出,市售常見的薄荷棒,通常都含有主要成分薄荷醇(Menthol)或其他類似物質像是樟腦(camphor)、桉樹醇(cineole)、尤加利樹(eucalyptus)的精油(essential oils)等。薄荷醇是主要作用的藥理成分,有止癢、止痛的效果,作用在皮膚表層能使毛細血管擴張,讓局部血液增加循環,因此會讓皮膚有清涼感和散熱的效果。薄荷棒的提神效果因人而異,蔡岳霖表示,使用過度反而會讓鼻塞及呼吸道不適的問題更惡化,原因是薄荷醇(Menthol)會對鼻黏膜產生刺激,導致鼻黏膜充血,降低鼻子進氣的氣流量,長期使用會讓問題惡化,但由於薄荷醇(Menthol)會直接作用於神經受器,同時產生清涼感,給人一種緩解鼻塞的錯覺。蠶豆症留心 恐造成溶血性貧血蔡岳霖提到,文獻上曾有葡萄糖-6-酸鹽去氫酶缺乏症者(glucose-6-phosphate dehydrogenase deficiency;俗稱蠶豆症)使用後出現溶血性貧血的報告,因此以薄荷醇與類似物質為主要藥理成分的產品,不建議使用於蠶豆症的兒童,因為蠶豆症幼童若接觸這些物質,相較於大人危險性較高,孩童代謝功能不如成人,且皮膚穿透性高。根據衛福部建議,2歲以下兒童使用含有薄荷腦(menthol)、樟腦(camphor)以及甲基水楊酸(methyl salicylate)的擦劑時,要先諮詢專業,除了未滿兩歲之幼兒需謹慎使用外,建議孕婦或是哺乳族群使用含有薄荷醇或樟腦等相關產品前,都須事先諮詢醫師或藥師。初次先做皮膚過敏測試 長期鼻塞應就醫診治日常在使用薄荷棒時,第一次塗抹可先於脖子或大面積的皮膚,簡易的測試是否有過敏反應,並注意適量使用、不過量,避免產生刺激性的皮膚炎,同時其中薄荷醇(Menthol)具有刺激性,應避免眼睛等敏感部位,其餘使用方式建議按照產品仿單或包裝上的說明。除了薄荷鼻吸棒外,綠油精、白花油、萬金油也是國人愛用的提神產品,夏天可以抗暑外,也具有清涼提神之用,成分大同小異,使用上多留意薄荷醇(Menthol)刺激性等注意事項,切勿過度依賴使用。蔡岳霖叮嚀,鼻塞因有諸多產生原因,建議諮詢專業醫師診斷、對症下藥,勿以薄荷棒、鼻吸劑等偏方做為主要的治療方式。
「小寒」養生6大方法與禁忌曝 命理師點名4生肖注意健康
2024年1月6日04點50分節氣來到「小寒」,天氣寒冷,大冷還未到達極點,所以稱為「小寒」。小寒時節,民間忌諱天暖,有諺語「小寒天氣熱,大寒冷莫說」的說法。意思是,「小寒」本是天氣嚴酷的時節,如果不冷,到了大寒,天氣就會極為嚴寒,冷到用語言都無法形容的地步。相關諺語“小寒不寒寒大寒”。“小寒凍土,大寒凍河”。這段時間,《黃帝內經》中記載:「春夏養陽,秋冬養陰。」冬季萬物斂藏,養生應順應自然界收藏之勢,滋補內臟。當以收斂、封藏為主,以保護人體陽氣,使其閉藏、內養而不被打擾,神氣不外露,以養精蓄銳。所以要保持心情舒暢,勿過喜過悲,心境平和。《黃帝內經》上說寒冷冬天的養生首重「去寒就溫」,如何做到「去寒就溫」防體寒、維護身心健康呢?以去寒就溫養腎養元氣為主。“寒為陰邪,易傷陽氣”,人體陽氣源於腎,數九寒冬,禦寒保暖,首當養腎。另外,天氣寒涼,容易導致腸胃功能紊亂,所以小寒養生要注重養腎、保胃。2024年「小寒」這半個月,健康要注意的生肖是屬鼠、牛、蛇、雞,腸胃方面容易出毛病,要特別注意飲食衛生,而且不可暴飲暴食。要慎防心臟、及血管方面的疾病,平時要多做檢查,杜絕後患;不宜參加刺激性或危險性的運動,容易從高處摔倒,導致頭部流血受傷。 以下提供食、衣、住、行、育、樂的「小寒」養生開運與禁忌:一、食的開運大法:1.飲食原則是「健脾胃、養肺腎。」養生原則是斂藏精氣,固本扶元,以“防寒補腎”為主,進補食物可選擇栗子、大棗、桂圓肉、淮山、蓮子、枸杞等。但體質偏熱、偏實及容易上火者,則要注意涼熱的合理搭配。2.冬天宜養腎陽,可食入腎鹹味食物,如海帶、紫菜和海蜇等,但不宜過多,否則腎水更寒而擾心陽。腎主水,宜吃溫熱及黑色食物,如羊肉登溫腎壯陽、熱量高的肉類,而黑米、黑豆、黑芝麻、黑棗等黑色食物及杏仁、核桃、大蒜、栗子、桂圓等食物,均有補腎益腎作用。3.飲食上要注意多吃溫散風寒的食物,如生薑、大蔥、花椒、桂皮、羊肉等,羊肉是溫熱食物,如果用羊肉加點當歸、山藥、胡蘿蔔一起煮,加上大蔥和生薑調味,適量食用,勿過度進補,建議每週吃一次,不會上火。4.一般人可多吃蛋白質含量高食物,如果食用太過油膩、辛辣的食物,容易上火,引發青春痘,必須節制。5.切忌各種生冷瓜果、霜淇淋、冰凍飲料等。二、衣的開運大法:1.“冬天戴棉帽、如同穿棉襖。”人的頭部是平衡整個身體熱量的最主要部位,若頭部受寒,極易引起感冒。2.出門時,最好穿上寬鬆、保暖、防滑的棉鞋、運動鞋,鞋底最好粗糙一些,紋理要寬、深,女士最好不要穿高跟鞋。3.冬季時,大多數人的腳部溫度偏低,腳底有很多穴位,受涼後會可能引起人體上呼吸道毛細血管收縮,血液循環變慢,抵抗力下降。4.衣物以深色、質輕、保暖為宜。選用重量輕、膨鬆、保暖性強的羊毛、絲棉、羽絨等製品。三、住的開運大法:1.應經常打開門窗換氣,將室內濁氣加速散去,讓陽光充盈室內,可保持乾燥。注意室內通風及保暖,防止呼吸道疾病的發生,天氣寒冷,高血壓及心臟病、氣喘等患者更應注重保暖。2.天氣漸冷,很多人喜歡緊閉門窗,這樣房間裡面才暖和,但是門窗緊閉,密不透風,不到3小時,室內二氧化碳量就會增加3倍以上,細菌、塵埃等有害物質也會成倍增長,應每天開窗數次,以便空氣流通。四、行的開運大法:1.「冬應腎而養藏」,腎主冬,冬萬物閉藏,作息宜早睡晚起,待日光出現再起,若反道而行會傷腎氣。2.小寒時期早睡可以養人體的陽氣,晚起可以養身體的陰氣,使身體內的陰陽平衡滋養臟腑,增加身體的強壯程度。寒冷低溫天氣裡,為避風寒,應適當早睡、晚起。3.不建議早起洗頭,因為早上時間緊迫,很多人沒等頭髮乾透就外出,很容易受風寒,輕者會頭痛,嚴重的還可能導致大小關節疼痛,甚至肌肉麻痹。4.很多人早起後,匆忙中光著腳在地板上走路,這樣不利於健康。腳是人體的第二心臟,做好保暖工作十分重要。早晨剛從被子裡出來,腳部還沒有適應外界的溫度,踩在地上很容易著涼,引起腹痛、腹瀉,長此以往,會影響腸胃健康。因此,早起應穿一雙柔軟的平底拖鞋,冬天起床後,最好立刻穿上襪子。五、育的開運大法:1.小寒是鍛鍊身體,改變體質的大好時機,這就是所謂的「冬煉」。俗話說:「冬天動一動,少鬧一場病,冬天懶一懶,多喝藥一碗」,這說明不少人因為冬天天冷,就不願運動,其實冬天運動對身體有益,有助於增加免疫力,能夠預防感冒、肺炎、支氣管炎等疾病。2.在寒冷的冬天,早睡可保護人體陽氣,待日出後再起床,可躲避嚴寒,求其溫暖,但晨起運動要避免邪寒入侵,惡劣天候時不要到室外練身。3.很多人都有早鍛鍊習慣,天太冷最好把鍛鍊身體安排在下午,因為心血管病的發病高峰一般是在一天中交感神經活動最強的一段時間,集中在上午6時至12時。特別是冬季雪天寒冷的氣候,會刺激交感神經興奮,誘發血管痙攣、收縮,容易出現急性心肌梗塞、心律失常等心臟急症。4.常曬太陽能助發人體的陽氣,特別是在冬季大自然處於“陰盛陽衰”狀態,而人應乎自然也不例外。冬天常曬太陽,能起到壯人陽氣、溫通經脈的功效,對調節情緒、改善人體狀態有很好的作用,有益身心健康。六、樂的開運大法: 在精神上宜靜神少慮、暢達樂觀,不為瑣事勞神,心態平和,增添樂趣。要注意保持情緒的穩定、平和,起居和運動有規律。走出戶外,讓可愛的冬陽照射,溫暖身心,又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提升反應能力。
參加親子拔河…她手腕下秒「被絞斷」 沒人發現繼續拔差點不保
大陸寧波一位媽媽參加小孩學校的親子拔河比賽,為了更好使力,她就把麻繩綁在右手手腕。怎料,比賽開始後對面一用力,該名媽媽的手腕就被緊緊的纏住,最後赴院被診斷腕關節骨折脫臼,所幸治療後已康復。根據陸媒報導,該名媽媽日前參加小孩學校舉辦的親子拔河比賽,為了比賽期間好出力,就決定將麻繩綁在右手手腕。怎知比賽開始後,對方一出力她的手腕就被絞住,劇痛下的媽媽大聲呼救卻因現場吵雜無人發現,比賽結束後她癱倒在地。事後該名媽媽被救護車送到寧波市第二醫院時,腕關節已完全骨折脫位,被診斷為腕部離斷傷。顯微修復外科副主任郭宗慧表示,「剛看到這位患者時,她的右手十分腫脹,手腕嚴重變形,被繩勒過的皮膚已壞死,整個手掌因缺血呈現青紫色」。腕關節受暴力絞壓,兩條動脈血管已斷,且有長段血管損傷,靜脈血管出現長段栓塞,手腕關節已完全骨折脫位,有近1公分寬的環形皮膚被擠壓壞死。醫生警告,要保住手掌,就必須盡快恢復手掌的血液流通。但是該名媽媽到醫院時已過3小時,手掌的毛細血管中已形成血栓,耽誤時間越久,手掌因缺血而壞死的可能性越大,醫院立即為她開通綠色通道,緊急開展手術。所幸急救後該名媽媽已無大礙,後續只需拆除手部鋼針,繼續進行手部復健,但右手後續失利仍會受到一定影響。郭宗慧提醒,拔河時不要將繩子綁在手腕、手臂、腰等身體部分,「受力的繩子威力不亞於剪刀,絞傷甚至比銳器割傷更嚴重」。
35歲男子自稱鬼門關走一回 外泌體助緩解症狀
35歲的林姓男病患,去年因為covid-19感染導致免疫力嚴重失調,黃疸指數高達10以上(正常值是1),加上本身有先天罕病Kloppel Treone症,毛細血管畸形,以及長期洗腎,不斷出現喘、嚴重貧血、黃疸等症狀,身體非常虛弱。求診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癌症中心主任鍾智淵,經過醫病溝通,決定以外泌體治療,細胞治療修復大約2個月。林姓病患說,自己當初幾乎面臨生死交關,現在已經不再出現喘等不適症狀,黃疸指數也完全恢復正常。鍾智淵主任表示,外泌體泛指細胞分泌細胞以外的小囊泡,過去被認為是代謝廢棄物,在2013年,美國與德國學者,針對外泌體的研究獲得諾貝爾醫學獎,發現外泌體有生長因子以及細胞營養素,讓外泌體垃圾變黃金。外泌體來自自體以及異體,自體大部分為脂肪幹細胞或骨髓細胞培養,異體主要來自新生兒臍帶細胞去培養間質細胞,培養過程中產生分泌出來的小囊泡就是外泌體,因為沒有細胞核,一般認為安全性相對高。鍾智淵主任指出,外泌體適合三種類型的人,首先是免疫失調的人,像是皮膚過敏、腦霧、肺損傷、心肌炎等症狀的人,以及退化性疾病的病患,例如中風、老年癡呆、帕金森氏症等,以及第三種類型皮膚或是禿頭的患者。鍾智淵主任強調,禿頭除了本身疾病,頭皮產生免疫調節失調或營養素不夠,外泌體可促成細胞修復以及免疫調節。
吃飯咬到嘴唇!竟長出2公分「鮮紅」腫瘤 真實病因曝光
沙烏地阿拉伯有名26歲女子的下嘴唇受傷後,竟出現紅色的腫瘤,而後腫瘤更長至0.7英吋(約1.778公分),且還血流不止,另有位43歲的女子在吃飯時咬到舌頭後,舌頭上也出現了類似腫瘤,畫面相當驚人。對此,《美國病例報告雜誌》則指出,2名女子罹患的其實是「毛細血管瘤」(capillary hemangioma)。據《每日郵報》報導,26歲的女子正處於妊娠晚期,在局部麻醉後,進行了手術切除掉腫瘤,並接受抗生素治療以降低感染風險,在1周後的檢查中,嘴唇癒合良好。 另有名43歲的女子則處於懷孕中期,腫瘤是在舌頭受傷後大約2周出現,在就醫前,腫瘤已長了整整4個月,直徑約為0.3英寸(約0.762公分),而後腫瘤也在手術中被切除。對此,《美國病例報告雜誌》則指出,2名女子罹患的其實是在嬰兒和兒童中更為常見的「毛細血管瘤」,是被稱為毛細血管的小血管異常增生所形成,這會導致皮膚上出現紅色或紫色的凸起腫塊。此腫塊可能是由嘴唇受傷造成,割傷或撕裂造成的組織損傷都會引起新血管的異常增生,而懷孕可能會增加這些生長的風險,因為較高的雌激素會促使血管過度生長。「毛細血管瘤」從外部可見,所以患者和醫生通常能很快識別出這些病變,從而進行診斷,在大多數情況下,這些病變通常會自行消失。
「冬天與PM2.5濃度」增加心血管併發症 臺大研究登國際期刊
當前,全世界人類正面對極端氣候變遷所帶來對人體的影響,尤其是身處亞熱帶國家的台灣民眾,在季節性變化時該如何保養心血管健康,減少心血管疾病,顯得格外重要。臺大醫院環境及職業醫學部蘇大成主任以及臺灣大學生物資源暨農學院實驗林管理處副研究員曹崇銘針對城市氣候溫度、相對濕度和PM2.5空氣污染的季節性變化對心血管健康效益進行相關研究,發現環境溫度與濕度可顯著影響血壓、心率、心搏輸出量、心臟輸出量。季節的效應顯示冬天是一個心臟血管負擔增加、好發心血管疾病的季節。而環境細懸浮微粒(PM2.5)空氣污染同樣對血壓有顯著影響,可能會增加城市上班族的心血管併發症。此研究成果已發表於《Ecotoxi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Safety》期刊。對於生活在城市環境中的人來說,季節性變化對心血管功能的影響是一個重要的健康問題。臺大醫院及臺灣大學共招募了台北市86名上班族進行實驗,發現環境溫度每上升1度,人體手臂收縮壓和舒張壓分別下降0.66 和0.61 mmHg、中心動脈收縮壓及舒張壓則分別下降0.62 和0.59 mmHg、左心室最大負荷皆顯著下降。反之若冬天環境溫度下降,血壓及心臟負荷將顯著增加,冬天與其他季節相比,人體手臂收縮壓和舒張壓,中心動脈收縮壓及舒張壓顯著升高,但是心率、心搏輸出量、心臟輸出量是降低的。在相關研究中也發現,受測者總膽固醇及低密度膽固醇濃度、白血球及紅血球細胞數量及發炎指標、人體收縮壓和舒張壓、以及中心動脈收縮壓及舒張壓在冬季顯著高於夏季。冬季主動脈血管硬度增加,血管阻力增加。冬季時人體的心率及心臟輸出量皆降低,表示人體必須減少心臟活動,以避免寒冷天氣下的能量消耗。在低溫環境,代謝率和心率降低是一種重要的心血管適應,是人體冬季減少活動和保存能量的自我保護機制。此外,在潮濕的天氣裡,汗水蒸發得較慢,會讓身體的核心溫度持續升高,導致血管舒張,血壓可能會降低。臺大的研究顯示,相對濕度每增加1%,手臂舒張壓會降低0.5mmHg,中心動脈舒張壓會降低0.58mmHg。當心臟仍在努力降低身體的核心溫度時,心臟必須提高心率及心臟輸出量,才能更快地將血液輸送到身體(例如皮膚周圍毛細血管),以控制身體的核心溫度平衡。研究發現,相對濕度每增加1%,心率增加 0.92次/分鐘,心臟輸出量增加70.02毫升/分鐘。而臺大的研究也發現,環境細懸浮微粒(PM2.5)空氣污染顯著影響血壓。每增加 1μg/m3,手臂舒張壓會增加 0.36 mmHg,中心動脈舒張壓會增加 0.45 mmHg,因此PM2.5的空氣污染可能會增加城市上班族的心血管併發症。從古至今祖先的智慧都教導我們寒冷的冬天,要避開寒冷,求取溫暖,食物要溫補。酷熱的夏天,要避開暑熱,求取清涼,食物要解熱。氣候季節與人類健康息息相關,需要更多的研究以了解氣候變遷極端天氣下人體如何適應,以促進心血管健康。對於生活在亞熱帶城市的臺灣居民,要特別注意環境溫度和相對濕度對心血管功能的影響,如何減輕極端天氣和空氣污染對心臟血管造成的風險,是目前必須慎重面對的健康議題。
他上班「強忍噴嚏」竟致耳膜穿孔 專家直指5副作用:可致血管破裂
越南河內一名26歲男子,日前由於上班期間忍住噴嚏,過了1週聽力出現問題,就醫得知耳膜穿孔。對此,專家指出,強忍噴嚏可能導致身體出現5種副作用,嚴重將會造成血管破裂。根據越南媒體報導,男子由於在公司開會期間,強忍噴嚏,自此出現耳痛、耳鳴、聽力下降、流膿等症狀,前往河內醫科大學附設醫院耳鼻喉科就診,經由詳細檢查得知耳膜穿孔,藉由手術與相關治療,順利恢復健康。專家對此指出,打噴嚏是身體的正常反應,有助於將空氣通過口腔和鼻子排出肺部,清除鼻子和喉嚨中的細菌、花粉、灰塵等刺激物,而在某些需要保持嚴肅的公共場所,有很多人選擇不打噴嚏以示禮貌、避免引起注意。然而,此舉可能伴隨以下5種潜在的副作用。耳膜穿孔: 一次噴嚏可讓身體以每小時160公里的速度從鼻子裏排出數萬滴水,由於鼻子和耳朵通過咽鼓管連接。一旦刻意忍住噴嚏,鼻子增加的壓力就會通過咽鼓管進入耳朵,導致耳膜損傷,甚至穿孔。耳朵感染: 根據美國肺臟協會的資料,打噴嚏應要捂住嘴巴,因為無論噴嚏強弱,都會排出大量細菌。一旦強忍噴嚏,此時充滿病毒或細菌的粘液將從鼻子通過咽鼓管進入耳朵,引發耳朵感染。鼻子和耳朵的血管破裂:倘若憋住噴嚏,呼吸道承受的壓力是打噴嚏的20倍,這種壓力不僅會損害氣道,也會導致鼻子、耳朵和耳膜中的毛細血管變得緊繃和脆弱,破裂的機率因此升高。眼睛血管損傷:如果強忍噴嚏,氣壓會被困體內,影響包括眼睛在內的鄰近器官,其中眼睛的毛細血管也易受到壓力的影響損傷。胸痛:抑制噴嚏也會導致不愉快的胸痛感,曾有專家解釋,此舉會給參與呼吸功能相關的胸部肌肉胸腔,也就是橫膈膜帶來壓力,還會分別造成胸部和肋骨產生不適。此外,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CDC)指出,民眾打噴嚏期間,應用紙巾遮住口鼻,之後並用肥皂或消毒劑徹底洗手,只要身體需要,就該打噴嚏,而若經常打噴嚏,也可能是某些呼吸道疾病的徵兆,建議盡速就醫。
愛注意!小寒時節4生肖恐「摔破頭」 不論男女都要顧腎
2023年1月5日23點05分節氣來到「小寒」,有諺語道「小寒天氣熱,大寒冷莫說」、「小寒不寒寒大寒」,都指出小寒當天如果不冷,到了大寒,天氣就會「冷到用語言都無法形容」。而台中市名門命理教育協會理事長楊登嵙整理《黃帝內經》中養生的撇步,特別為《CTWANT》的讀者提供「小寒」養生開運養生與禁忌,並指出4個生肖恐有血光之災。楊登嵙提醒生肖是屬牛、龍、羊、狗的人,「小寒」這半個月千萬不要參加刺激性或危險性的運動,因為容易從高處摔倒,導致頭部流血受傷;並慎防心臟、及血管方面的疾病,平時要多做檢查,杜絕後患。而天氣寒涼容易導致腸胃功能紊亂,所以小寒養生要注重養腎、保胃,《黃帝內經》中則指出,寒冷冬天的養生首重「去寒就溫」,「寒為陰邪,易傷陽氣」,人體陽氣源於腎,禦寒保暖,首當養腎。以下為楊登嵙教授提供食、衣、住、行、育、樂的「小寒」養生開運養生與禁忌:一、食的開運大法:1.飲食原則是「健脾胃、養肺腎」,進補食物可選擇栗子、大棗、桂圓肉、淮山、蓮子、枸杞等。但體質偏熱、偏實及容易上火者,則要注意涼熱的合理搭配。2.冬天宜養腎陽,可食入腎鹹味食物,如海帶、紫菜和海蜇等,但不宜過多,否則腎水更寒而擾心陽。腎主水,宜吃溫熱及黑色食物,如羊肉登溫腎壯陽、熱量高的肉類,而黑米、黑豆、黑芝麻、黑棗等黑色食物及杏仁、核桃、大蒜、栗子、桂圓等食物,均有補腎益腎作用。3.飲食上要注意多吃溫散風寒的食物,如生薑、大蔥、花椒、桂皮、羊肉等,羊肉是溫熱食物,如果用羊肉加點當歸、山藥、胡蘿蔔一起煮,加上大蔥和生薑調味,適量食用,勿過度進補,建議每週吃一次,不會上火。4.一般人可多吃蛋白質含量高食物,如果食用太過油膩、辛辣的食物,容易上火,引發青春痘,必須節制。5.切忌各種生冷瓜果、霜淇淋、冰凍飲料等。二、衣的開運大法:1.人的頭部是平衡整個身體熱量的最主要部位,若頭部受寒,極易引起感冒。2.出門時,最好穿上寬鬆、保暖、防滑的棉鞋、運動鞋,鞋底最好粗糙一些,紋理要寬、深,女士最好不要穿高跟鞋。3.冬季時,大多數人的腳部溫度偏低,腳底有很多穴位,受涼後會可能引起人體上呼吸道毛細血管收縮,血液循環變慢,抵抗力下降。4.衣物以深色、質輕、保暖為宜。選用重量輕、膨鬆、保暖性強的羊毛、絲棉、羽絨等製品。三、住的開運大法:天氣漸冷,很多人喜歡緊閉門窗,這樣房間裡面才暖和,但是門窗緊閉,密不透風,不到3小時,室內二氧化碳量就會增加3倍以上,細菌、塵埃等有害物質也會成倍增長,應每天開窗數次,以便空氣流通,將室內濁氣加速散去。四、行的開運大法:1.「冬應腎而養藏」,腎主冬,冬萬物閉藏,作息宜「早睡晚起」,早睡可以養人體的陽氣,晚起可以養身體的陰氣,「早睡晚起」使身體內的陰陽平衡滋養臟腑,增加身體的強壯程度,若反道而行會傷腎氣。2.不建議早起洗頭,因為早上時間緊迫,很多人沒等頭髮乾透就外出,很容易受風寒,輕者會頭痛,嚴重的還可能導致大小關節疼痛,甚至肌肉麻痹。3.很多人早起後,匆忙中光著腳在地板上走路,這樣不利於健康。腳是人體的第二心臟,做好保暖工作十分重要。早晨剛從被子裡出來,腳部還沒有適應外界的溫度,踩在地上很容易著涼,引起腹痛、腹瀉,長此以往,會影響腸胃健康。因此,早起應穿一雙柔軟的平底拖鞋,冬天起床後,最好立刻穿上襪子。五、育的開運大法:1.小寒是鍛鍊身體,改變體質的大好時機,這就是所謂的「冬煉」。俗話說:「冬天動一動,少鬧一場病,冬天懶一懶,多喝藥一碗」,這說明不少人因為冬天天冷,就不願運動,其實冬天運動對身體有益,有助於增加免疫力,能夠預防感冒、肺炎、支氣管炎等疾病。但晨起運動要避免邪寒入侵,惡劣天候時不要到室外練身。2.最好把鍛鍊身體安排在下午,因為心血管病的發病高峰一般是在一天中交感神經活動最強的一段時間,集中在上午6時至12時。特別是冬季雪天寒冷的氣候,會刺激交感神經興奮,誘發血管痙攣、收縮,容易出現急性心肌梗塞、心律失常等心臟急症。3.常曬太陽能助發人體的陽氣,特別是在冬季大自然處於「陰盛陽衰」狀態,而人應乎自然也不例外。冬天常曬太陽,能起到壯人陽氣、溫通經脈的功效,對調節情緒、改善人體狀態有很好的作用,有益身心健康。六、樂的開運大法:在精神上宜靜神少慮、暢達樂觀,不為瑣事勞神,心態平和,增添樂趣。要注意保持情緒的穩定、平和,起居和運動有規律。走出戶外,讓可愛的冬陽照射,溫暖身心,又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提升反應能力。
患乾眼症眼睛乾澀刺痛 接受「這療法」有效改善
63歲阿伯因眼睛長期乾澀刺痛而無法開車,影響日常生活非常困擾,確診為「乾眼症」,接受「脈衝光」治療後,不用擔心無法開車出門工作,起床時因刺痛無法睜眼的夢魘不再,眼睛也只剩下偶爾乾澀,大幅改善症狀,如釋重負。缺油型乾眼症 「瞼板腺功能障礙」造成彰基角膜科主任劉又綾表示,乾眼症一般治療方式分為四種,包含1.人工淚液、刺激淚液分泌的藥品、玻尿酸眼用製劑、自體血清製淚液、黏液溶解劑、抗發炎眼藥水。2.口服四環黴素類抗生素、配合眼瞼清潔、熱敷和按摩等物理療法。3.淚管栓塞、眼瞼縫合手術。她進一步說明,因為絕大多數人(86%)的乾眼症是缺油型或混合型(缺水及缺油),阿伯是屬於後者,接受乾眼症一般治療已三個月但效果有限。缺油型乾眼症主因為「瞼板腺功能障礙」(MGD),基本治療方法就是清潔及熱敷眼瞼、抗生素治療及補充Omega-3脂肪酸。嚴重阻塞者 脈衝光提供進一步治療瞼板腺阻塞較不嚴重的患者經上述治療就可改善;但是嚴重阻塞者,熱敷眼瞼時瞼板腺接受的熱度仍不足以軟化油脂,導致效果不彰,而「脈衝光」(IPL)可以針對這類患者提供近一步有效的治療。脈衝光治療 降低發炎物質、殺死細菌「脈衝光」治療是利用強烈的光線,穿透表層皮膚達到深層瞼板腺,讓瞼板腺吸收這些光線轉換的熱能,而不會燙傷表皮。「脈衝光」對於MGD的治療機轉尚未完全清楚,它可減輕毛細血管擴張,降低發炎物質,殺死細菌及螨蟲,並以熱度軟化瞼板腺內的瞼脂,使其易於排出,疏通瞼板腺,進而改善缺油型的乾眼症狀,讓乾眼症患者多一項治療選擇。
男子接種AZ發生「毛細血管滲漏症候群」 核予救濟金40萬元
衛福部疾病管制署公布最新疫苗受害救濟審議結果,共有5案獲得救濟,其中一名台中市60多歲張姓男子,接種AZ疫苗後發生「毛細血管滲漏症候群」,經專家審議,無法確定與疫苗之關聯性,核予救濟金40萬元。疾管署發言人莊人祥說明,此為目前已審議新冠疫苗相關案件中,首例毛細血管滲漏症候群個案。根據疾管署最新公布衛福部預防接種受害救濟審議小組(VICP)第188次會議紀錄,共討論70名個案,其中6案獲救濟金,分別為5案接種新冠疫苗、1案接種卡介苗,依據「預防接種受害救濟基金徵收及審議辦法」,分別核予救濟金1萬至40萬元。本次審議結果中,一名台中市60多歲張姓男子,接種AZ疫苗後出現不良反應,經醫師診斷為毛細血管滲漏症候群,VICP審議結果為「無法確定與接種疫苗關聯性」,依規定核予救濟金新臺幣40萬元。莊人祥指出,目前已審議的新冠疫苗相關案件中,此為首例接種後出現毛細血管滲漏症候群的個案。毛細血管滲漏症候群(capillary leakage syndrome,簡稱CLS)是一種罕見的血液疾病,恐引發多重器官衰竭。台北榮總血液科醫師柯博伸說明,身體遭受外在刺激時引起的免疫反應,不正常的細胞激素分泌,微血管通透性上升,導致液體滲出,在各組織之間流動,可能引發下肢水腫、呼吸喘或呼吸困難、體重增加、腹水等症狀。歐盟藥品管理局(EMA)去年6月宣布,將毛細血管滲漏症候群增列為AZ疫苗的副作用。柯博伸指出,施打疫苗、癌症腫瘤或其他感染因素,都可能引發毛細血管滲漏症候群;屬於疫苗接種的罕見副作用,臨床上極少遇到。
蚊子不挑血型「4種人要注意」 腫包竟是「免疫系統戰鬥過」痕跡
每到了夏天,煩人的蚊子開始蠢蠢欲動,尤其在戶外特別小心被叮。每次被叮完,總會腫一個包,而且會癢到不行。不過,被蚊子叮咬後腫了包,其實是免疫系統在工作。根據《人民日報》報導,蚊子不挑血型、挑溫度、氣味,甚至還挑顏色,蚊子只能靠嗅覺、視覺和溫度感應來尋找獵物,如果身上的氣味特別明顯,穿了遮光效果最好的黑色衣服,或是正在散發出二氧化碳,那在蚊子眼中,就是個「絕佳美味」。蚊子吸血有一整套精密的「針管組」,包括上唇、上顎、下顎、舌,各有不同的功能,在切開皮膚、提供支撐、一切就位後,吸血針才會進入創口,尋找血管並且吸血。蚊子吸血的同時,注射針會把含有抗凝血成分和麻醉成分的蚊子唾液注入體內,很多可怕的流行病就會隨著蚊子的唾液四處傳播。蚊子吸血比醫院抽血複雜。(圖/翻攝自人民日報微博)人體內的免疫細胞會很快察覺到「外來入侵者」,免疫系統為了清除這些外來物質,會釋放一種名為「組織胺」的物質,一方面會讓毛細血管擴張,讓細胞之間充滿液體,形成紅色的腫包,另一方面會刺激感知神經細胞,產生刺癢的感覺,所以造成腫包的兇手其實不是蚊子,而是人體的免疫系統。由於抓癢會刺激組織胺不斷分泌,導致愈來愈癢,因此要避免去抓它。網友得知後紛紛留言,「我不想看牠怎麼吸血的,我想看牠是這麼滅絕的」、「被蚊子咬一口,我脾氣就會變得很壞」、「我不想知道蚊子包是怎麼來的,我只想知道怎樣才能讓蚊子離我遠遠的」、「長知識了,蚊子包是免疫系統戰鬥過的痕跡」、「每次被咬完都是巨型包」。
男子擠破痘痘血流不止 緊急就醫竟確診「血管瘤」
許多人看到臉上有痘痘,都會忍不住去擠,但這個舉動其實很危險。中國福建有一名男子,近日擠破臉上的痘痘,一個月內多次血流不止,看醫生後診斷為血管瘤,消息一出讓許多網友都嚇壞。男子透露,本來是因為臉上長了痘痘,擠破後凝固結痂,他用針挑破,結果血流不止,就醫時醫生表示是肉芽腫,先幫他止血,之後他就回家,沒想到臉上長了一個像血球的東西,而且一天比一天大,不小心碰到傷口,結果又開始流血,只好半夜掛急診,診斷為血管瘤。由於他當時沒有及時處理,才讓情況變嚴重。醫生呼籲不要亂擠痘痘。(圖/翻攝自微博)據了解,人體臉部有「危險三角區」,是以鼻樑骨的根部和口角3點連線圍成的三角型區域,除了擠痘痘,拔鼻毛、摳疤等行為,都可能破壞皮膚導致感染,而且不只三角區的痘痘不能擠,長在其他地方的也要注意。醫生解釋,擠壓本身就是一種錯誤方式,會讓皮膚組織毛細血管損傷,給細菌有機可乘。不想要長痘痘,除了要注重臉部清潔、選擇適合的護膚品、飲食清淡、規律生活、良好睡眠等,防曬也非常重要,因為紫外線會對皮膚造成傷害,皮膚為了自我保護會分泌更多油脂,導致痤瘡加重,建議出門前15分鐘擦防曬油,每隔2~3小時重複塗抹。擠痘痘罹患血管瘤的消息曝光後,網友紛紛留言,「我經常擠痘痘,這麼多年我真是命大啊」、「以後不擠痘痘了」、「我也不想啊!可是我的手就不自覺的去擠」、「我…剛擠完鼻子上的,好嚇人」、「幸好我不擠痘痘,自己一星期就會自然好」。
AZ疫苗後遺症再+1! 加拿大11日出現首例個案「建議1種人別接種」
AZ疫苗在世界各國引發不少血栓案例,先前就被不少國家如德國、法國、義大利等宣布停用,後來在歐盟與英國政府為疫苗安全掛保證後,才重新恢復施打。不過加拿大衛生部29日警告,有毛細血管滲漏症候群(CLS)病史的患者,不要接種AZ疫苗。根據「澳聯社」(AAP)報導,加拿大衛生部正在更新阿斯特捷利康(AstraZeneca)COVID-19疫苗與Covishield疫苗(AZ疫苗印度版)的產品專著與標籤,增加毛細血管滲漏症候群(CLS)作為潛在副作用,並警告有CLS病史的患者不要施打AZ疫苗。毛細血管滲漏症候群(CLS)是一種罕見的、可逆性毛細血管病變,血漿迅速從血管滲透到組織間,導致患者出現全身水腫、低蛋白血症、血壓降低情況,嚴重時還會發生多重器官衰竭,常見病發原因包括嚴重創傷、膿毒症、毒蛇咬傷、燒傷等。事實上,歐洲藥品管理局(EMA)在4月份就將CLS列為AZ疫苗潛在安全問題,不過一直到本月11日,才正式增列CLS為AZ疫苗可能副作用之一;加拿大衛生部則表示,直到6月11日,該國才出現第一起CLS病例。英國藥物及保健產品管理局(MHRA)先前也表示,英國正在考慮為有CLS病史的人提供預防建議。
40年狂灌5噸白酒!56歲男長出「8.5公分象鼻」崩潰 醫揭原因:恐復發
大陸遼寧省一名56歲男子近年鼻子的皮膚組織異常增生,導致鼻子越變越大,看上去就像是「象鼻」,最後連呼吸、吃飯、喝水都受影響,實在受不了只好前往醫院治療。醫生檢查後發現,患者平時有酗酒習慣,每天都要喝掉8兩白酒,40年來一共喝掉5噸,因此換上了俗稱「酒渣鼻」的「玫瑰痤瘡」。《西湖之聲》報導,李姓男子是遼寧鐵嶺人,今年56歲,平時有飲酒習慣,每天至少要喝8兩白酒,酒齡已快40年,換算下來已經喝了約5噸白酒;李男表示,長這樣一個鼻子已經有10年了,前幾年還沒有那麼大,後4年就越長越大,如今已有8.5公分,而且他發現只要一喝酒,鼻子就越來越大,可偏偏自己戒不了酒。直到鼻子已經蓋到下嘴唇,影響到日常生活,不僅睡覺容易憋醒,吃飯的時候鼻子也會陷進去,喝水時甚至得用手抬起來,李男這才驚覺不妙,趕緊到醫院檢查。醫師表示,李男是得了俗稱「酒渣鼻」的玫瑰痤瘡,多發於皮脂腺分泌旺盛、油性皮膚的人群,晚期會出現鼻部增生,而飲酒是導致疾病加速增生的主要原因。醫師提到,「喝酒以後它會加速毛細血管的擴張,然後靜脈回流又不好,這樣會加重腫脹,刺激它增生,體積會越來越大的,我們做過幾十例巨大型酒渣鼻,絕大多數都是長期飲酒的患者,而且都是喝那種烈性的白酒。」雖然李男經過手術成功去除「象鼻」,但醫師警告,如果繼續喝酒,很可能會隨時復發。
臉常常有刺痛紅腫、泛紅、甚至更嚴重的皮膚炎發生?保養品界最強的抗敏保養,告別2020年該死的敏感肌就靠它們救救命了!
今年是一個很特別的一年,除了新冠肺炎不斷之外,皮膚科診所醫師也有看不完的過敏肌膚!台北市立萬芳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王筱涵醫師表示,過敏增加的原因不外乎是來自新冠疫情期間長期佩戴口罩,天天摩擦鼻子與臉頰肌膚、彩妝,再加上夏天口罩雙重濕熱悶住肌膚或過度清潔,因而引發刺癢紅腫、甚至變成接觸性濕疹!另外我們經常過度錯誤的保養加上環境髒污,季節變化,室內外溫差大,導致肌膚抵禦力下降,所以肌膚處在不穩定的狀態下,更容易造成敏感!如果你不知道自己是不是敏感肌,跟著小編作下面的測驗:1. 目前是否有異位性皮膚炎、濕疹的症狀?2. 皮膚曾患有異位性皮膚炎、濕疹等症狀?3. 皮膚表皮薄,毛細血管明顯?4. 食用辛辣食物或酒精型飲料,皮膚容易泛紅、灼熱?5. 遇到風吹、日曬,容易發癢或有刺痛、灼熱反應?6. 溫度突然劇烈變化時,皮膚容易產生不適的反應?7. 是否曾經使用某些化妝品,導致臉部有發癢、刺痛或灼熱感?8. 是否會為了避免皮膚敏感,而不使用某些化妝品?以上,如果你的答案有0-1個『是』→表示不太敏感。選擇2個『是』→表示輕度敏感。選擇3個『是』→表示中度敏感。選擇4~8個『是』→表示高度敏感。王醫師更說,其實敏感問題並不一定是敏感性膚質的專利,現在每個人都可能在不同的情況下突然有敏感反應,而且肌膚具「記憶性」,尤其是敏弱性肌膚,在曾被刺激敏感或受損的部位,於治療調養後,如果不好好調養,就會重複在那個位置好發敏反應!所以持續正確舒敏修護保養,是非常重要的一步,也能避免日後症狀捲土重來。到底敏感肌該怎麼保養呢?王醫師說,請記住最關鍵的舒敏法則,當你遇到敏感時,第一步就是「立即舒緩敏感不適症狀」+「第一時間修護肌膚皮脂膜屏障漏洞」,防堵更多敏感原入侵。還有千萬不要亂使用自以為對的保濕乳霜去改善敏感不適,如果保濕乳霜成分不對或是多15種成分,就容易本末倒置,讓敏感肌更加灼熱,刺癢。LA ROCHE-POSAY理膚寶水多容安舒緩保濕修護精華20ml/1,280元。(圖/黃筱婷攝影)#安心小藍瓶敏感肌膚的人最重要的就是遠離過敏型的保養品,成分越單純越好,理膚寶水特別為極度敏感肌膚需求設計的一款全新病理性肌膚都可使用的多容安舒緩保濕修護精華(#安心小藍瓶),這瓶具備了立即舒緩與長效修護的效果,一滴立即舒緩保濕,長效修護肌膚防禦力。成分單純且非常溫和,包括獨家舒緩成分《神經胜肽 Neurosensine™》能舒緩肌膚敏感不適、《胺基酸修護因子 Osmolyte》:為一種胺基酸洐生物,可降低肌膚水分流失 (TEWL),維持健康肌膚保護機制、《玻尿酸》:為應用極佳保濕劑複方,長效鎖水保濕、《理膚寶水温泉水》:可有效舒緩肌膚敏感不適,具備益菌生功效, 協助穩定肌膚皮脂膜完整狀態。輕透的質地,吸收快且完全無負擔感。(圖/黃筱婷攝影)#療癒小粉紅瓶另外在敏感肌膚中另一瓶小有名氣的就是DARPHIN的粉紅瓶:全效舒緩精華液,又被暱稱為「療癒小粉紅」。其「高濃度專利舒緩配方Calm Complex™」蘊含三大植萃和維他命B5萃取,透過「植物界舒緩敏感神器」之稱的德國洋甘菊能穩定安撫,牡丹根部能幫助舒緩乾燥泛紅等。好吸收的奈米水分子滲透科技,讓你一擦迅速滲透,修護肌膚潛在的傷害,就像幫肌膚全天候罩上一件隱形的粉紅小斗篷,提升防禦能力!DARPHIN全效舒緩精華液30ml/2,500 元。(圖/品牌提供)
眼睛變不好 可能水喝不夠血流惡化造成
據《女性自身》周刊報導,眼瞼下垂、熊貓眼、視力衰退、青光眼等有眼睛毛病的人愈來愈多,眼科醫師指出,除了眼睛器官本身的疾病問題之外,眼睛的不適症和血流有很大關係。人體血液承載著營養素和氧氣循環全身,一旦血氣停滯,馬上會讓因為生活習慣不良而引起的疾病風險升高。眼睛也一樣,眼周有許多毛細血管,眼周血量是腦的23倍,一旦血流不良,視力衰退、老花、乾眼、青光眼、白內障等問題都可能發生。日本眼科醫師山口康三指出,在日本,40歲以上20人有1人會因為眼周血液的流動變差(血液循環不良),引起青光眼、失明等問題。血液循環不良會造成老化、甚至青光眼,年輕人也不能掉以輕心。山口康三給了一些日常保養的方法:像是熱敷,眼睛太冷時,血流就容易惡化,可以用攝氏40度左右的毛巾熱敷一下,溶化淚腺脂肪,改善乾眼不適感。另外要多喝水,預防血液太稠流動不良,一天要喝1.5到2公升的水,但是不要一次大量喝,一天之內一點一點的喝。最後是防止紫外線射入眼睛形成大量活性氧類,造成血流不良,導致水晶體、角膜受傷,引發白內障等風險,所以平常要儘量戴太陽眼鏡或撐傘防紫外線。
夏日貪涼你NG幾項? 小心埋入病根不自知
【編輯/洪健皓】時值盛夏,炎熱的高溫總讓人冰品冷飲不離手,哪有空調風扇往哪走,雖然圖得一時涼快,但也因此埋下了病根,據陸媒《生命時報》採訪醫師報導,為了健康著想,幾種貪圖涼快的方式可別做。首先,大熱天裡,吃冰棒喝冷飲無非是一大享受,可是過涼的食物吃進肚裡,不只會引起腸胃道痙攣收縮,產生腹痛、腹瀉之外,還會影響消化,引發噁心、嘔吐,以及增加心臟負擔,所以盡量少吃。若非吃不可,則建議選擇飯後一小時、以及中午至下午3點,且先含在嘴裡約5秒再慢慢吞下。第二,因為天氣熱人體出汗多,會透過喝水來補充水分。但是喝水也要注意,像是不要等到渴了才喝水,建議半小時就要補充水分,以及把握早起、餐前、睡前三個時段,每次補充200CC左右的水分,而成年人每日至少飲水1500~1700CC;兒童則是1200CC。另外就是喝水切忌大口灌水,免得因為快速稀釋血液,增加血流量,心臟工作量,心肌耗氧相應增加,反而對身體造成負擔。第三,空調溫度別開太低,因為當人體從室外高溫突然進入冷房時,會有應激反應,如:血管突然收縮,可能引發中風;肌肉筋膜痙攣誘發肩背痛等。建議是室內外溫差別超過7度C,以及不要頻繁進出冷氣房,進入冷房前先把汗擦乾,注意不要直吹身體。第四,沒有冷氣可以吹,電風扇就是夏季貪涼的方法之一,但把風扇調成直吹身體,那可能會因冷風導致肌肉和皮下組成形成慢性發炎,引起關節痠痛了。所以吹電風不可直吹身體,尤其時頭部,使用時可設定為擺動,或是對著牆角吹。最後,夏日出遊、運動、下班回家後,滿身大汗無不希望趕緊沖個冷水澡讓自己舒服一下,但這樣做則會傷害到你的心腦血管。由於身體大量出汗時,毛細血管也處於擴張狀態,若這時沖涼,會造成頭部血管急遽收縮,引起頭暈、頭痛,甚至因此誘發心肌梗塞。所以建議不要立刻沖涼,尤其是冷水澡,水溫最好是接近人體體溫的36度C~37度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