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主義
」 烏克蘭 俄羅斯 印度 俄烏戰爭 總理10歲日僑男童遭殺害!日掀對中「仇恨教育」反彈潮 呼籲禁止旅遊、斷交
中國廣東省深圳昨(18)日發生駭人事件, 一名10歲日本男童上學途中,遭到44歲中國男子刺殺身亡。由於當天適逢中國紀念「九一八事變」93週年,中國各地都舉行了相關儀式,民眾反日情緒也有所升溫。這起事件引起日本民眾怒火,認為會發生如此慘劇,中國多年來始終在小學、中學教育中推動的「仇恨教育」要負起主要責任。許多網友甚至提出,在中國停止對日本的仇恨教育之前,兩國之間應該徹底斷交,以保證日本民眾的生命安全。綜合日媒報導,18日上午,廣東省深圳市一名10歲日本男童在與母親一同前往當地日僑學校上學,卻遭距離學校約200公尺處被一名44歲中國男子持刀刺傷,緊急送醫後在19日凌晨宣告不治。由於案發當天正好是「918事變」93周年,中國各地都舉行了相關紀念儀式,民眾反日情緒也有所升溫,這起襲殺10歲男童的事件也被普遍認為與中國大力推動「仇恨教育」帶來的反日情緒有關。事實上,這已是2024年在中國發生的第3起類似事件。2024年4月,一名派駐中國的日本上班族在街上遭中國人持刀攻擊。6月,蘇州一對日本母子也遭中國男子持刀砍傷,該名男子甚至還想衝上載滿日僑小學生的校車行兇,被中國籍校車乘務人員胡友平捨命阻止,胡友平最終因此喪命。10歲男童無辜喪命,消息傳出後,就連不少中國網友都看不下去,出言斥責,「義和團只敢衝著婦孺下手」、「任何針對孩子的犯罪行為都必須嚴懲不貸」、「加快了外資撤出的腳步」、「本就艱難的世道更舉步維艱」。還有人指出,「這就是這些年來煽動民粹、盲目排外的後果。在網路空間,稍有理性的聲音就會被禁言噤聲,而那些宣揚極端民族主義的卻大行其道……養蠱必被反噬,大家都會是受害者。」10歲男童無辜喪命,消息傳出後,就連不少中國網友都看不下去。(圖/翻攝微博、推特)這起事件更迅速點燃日本民間輿論的怒火,許多人指出,日本僑民一再在中國遭到攻擊,根本是中國政府主動推動「仇恨教育」的結果,他們貼出抖音、微博上的短片,包含小學、中學組織學童在大禮堂觀看各種「抗日神劇」裡描寫日本侵華的片段,以及幼童被要求拿刺刀對包有日軍軍服的稻草人發動刺擊,還有小學生在舞台話劇演出中穿著解放軍軍服開槍射殺同樣穿著日軍軍服的幼童,以及小學生圍成一圈嘻嘻哈哈的踐踏扔在地上的日本國旗等畫面。不少日本網友指出:「中國孩子每天都在接受著這樣的反日教育,你認為有辦法與中國融洽共處嗎?」、「罪魁禍首是從出生起就受到中國政府和電視劇教育的一代」,更有人激烈指出,在中國政府停止反日仇恨教育之前,兩國應該斷絕外交關係,更怒斥執政的自民黨政府在這些攻擊事件中始終無法拿出有效對策保護國民,其軟弱表現是「沉溺於金錢中的垃圾!」與此同時,「斷交」、「反日教育」、「旅行禁令」、「撤離勸告」等關鍵字,全都登上社群媒體X的日本地區熱搜排行。據了解,目前深圳公安局已經逮捕嫌犯,中國外交部也宣稱將採取有效措施「切實保護所有在華外國人的安全。」攻擊事件發生後,中國外交部宣稱將採取措施「切實保護所有在華外國人的安全。」(圖/達志/美聯社)日本外務大臣上川陽子則在19日表示哀悼,承諾將全力為受害家屬提供支援,並且痛斥凶嫌「卑劣」。上川坦言:「14日就向中國外交部提出要求,希望確保日本僑民學校的安全,採取應對措施,但依然發生了這起事件,非常令人遺憾。」日本駐華大使館也指出,儘管凶嫌已經落網,但案件細節依然不明,強烈要求中方提供訊息,也呼籲身在中國的僑胞注意安全。
為救回人質!以色列國防部長籲簽署以哈停火協議 總理痛斥「瘋了」:煽動群眾反政府
以色列國防部長葛朗特(Yoav Gallant)1日呼籲,應立即召開安全內閣會議,要求總理尼坦雅胡(Benjamin Netanyahu)撤離於費城走廊的駐軍,以便與巴勒斯坦武裝組織哈瑪斯達成停火協議,才能救回仍押在加薩走廊的人質。對此,尼坦雅胡指責葛朗特「瘋了」,並直言對方是在試圖煽動群眾反對政府。綜合外媒報導,葛朗特在社群平台X發文表示,安全內閣必須立即召開會議,推翻8月29日做出的決定,「對於那些被冷血殺害的人質來說已經太晚了,但我們必須帶回仍然被關押在加薩的人質」。實際上,葛朗特意指,以色列內閣堅持將部隊留在加薩走廊(Gaza Strip)南部「費城走廊」(Philadelphi corridor),以阻止哈瑪斯從埃及走私武器,而這被視為以色列與哈瑪斯停火協議的主要障礙之一。對此,財政部長於社群平台X指出,「內閣不會允許一項會損害以色列安全的投降協議」;尼坦雅胡則對於葛朗特的要求感到憤怒。據悉,在停火和換俘協議的問題上,葛朗特以經多次與尼坦雅胡及強硬派民族主義官員意見相左。報導指出,幾個月以來,美國、卡達和埃及一直試圖促成以色列和哈瑪斯之間達成協議,以確保交換人質、實現停火並允許人道主義援助進入加薩。然而,由於尼坦雅胡拒絕滿足哈瑪斯停戰的要求,調解陷入停滯。而在這場戰爭裡,已有超過4萬700名巴勒斯坦人死亡,其中大部分是婦女和兒童,造成超過9萬4000人受傷;據稱,仍在加薩走廊的101名以色列和外國人質中,約有3分之1已喪命。
獨/與加藤鷹同機返台 謝長廷透露穩定台日關係要訣:不能高調
總統府6日發布命令,已准駐日代表謝長廷退職,予以免職。謝長廷7日搭乘長榮班機自日本羽田機場起飛,下午2點45分返扺松山機場。謝長廷未公開返台行程,當他步入大廳時見到現場有數十名好友、昔日部屬與支持者到場接機時,表情略顯驚訝。謝長廷卸任後低調返台,他表示,外交官本來就應該要低調。謝長廷自2016年前總統蔡英文就任後出任我駐日代表至今,已達8年之久,總統府6日發布總統令,宣布駐日本代表謝長廷已准退職。另外,賴清德總統在1日也宣布聘請謝長廷擔任總統府資政。謝長廷下午返抵松山機場,前立委陳歐珀、民進黨台北市黨部主委張茂楠、挺著孕肚的台北市議員張文潔、新北市議員鄭宇恩、張嘉玲、李宇翔、苗栗縣議員陳光軒、歷任「台灣長工之友會」會長及過去謝長廷的政壇盟友、支持者等數十人到場接機。謝長廷7日自日本返台,友人、昔日部屬與長期支持者在松山機場拉布條接機。(圖/方萬民攝)對於卸任駐日代表後低調返台,謝長廷表示,本來外交官就是要低調;外界指出,近來台日關係良好,謝長廷說,比起8年前,台日關係穩定很多,秘訣也在「不能太高調」,不能只想滿足我們自己的民族主義,必須要考慮到對方,要互相尊重,才能增進雙方的關係。7日下午在松山機場迎賓大廳等候的,除了準備歡迎謝長廷回國的友人與故舊外,還有一群打扮時髦的年輕男女手持標語接機,原來是日本AV男優加藤鷹也與謝長廷搭乘同一班機自日本來台。原本準備迎接加藤鷹的民眾,看到謝長廷出關,也紛紛拿起手機拍照。
四面佛也鎮不住!曼谷6死酒店煞氣重 14年爆「5大詭案」
泰國曼谷市中心的君悅酒店16日晚間發生6名外國人集體死亡命案。最初一度傳為槍擊案,警方人士事後澄清並無槍擊跡象,懷疑死者是飲用含有劇毒「氰化物」的飲料,據悉死者有2名為美國籍,4名為越南籍。該起毒殺事件疑與「債務糾紛」有關,警方已將唯一倖存的導遊帶回警局審訊,而這並非該酒店或是周邊首次發生邪門事件,為了鎮壓「陰氣」,酒店在門前設立了四面佛佛像,但仍發生不少狀況,像是2015年的炸彈襲擊以及汽車失控衝撞神壇等。為了鎮壓「陰氣」,酒店在門前設立了四面佛佛像,但仍發生不少狀況,像是2015年的炸彈襲擊以及汽車失控衝撞神壇等。(圖 /達志/美聯社)為了鎮壓「陰氣」,酒店在門前設立了四面佛佛像,但仍發生不少狀況,像是2015年的炸彈襲擊以及汽車失控衝撞神壇等。(圖 /達志/美聯社)根據泰國警方初步判斷,這起事件中,其中一位死者疑似因債務問題毒殺其餘5人後再輕生。這起在酒店內發生的6死案件,也使得當地民眾和觀光客人心惶惶。事實上,這已非曼谷君悅酒店與周遭景點首次發生邪門事件。「2015年曼谷爆炸案」,該起恐怖攻擊造成20人死亡、125人受傷。(圖 /達志/美聯社)據TripSavvy整理出的資料顯示,儘管該酒店為了鎮住「陰氣」,於酒店門前設立了四面佛佛像,但仍發生多起弔詭事件:2024年:6名越南裔人士陳屍於酒店內的502號客房。2016年:一輛汽車衝進四面佛廟,導致7名信徒受傷,事後排除恐攻的可能性,駕駛則因中風失控釀成意外。2015年:「2015年曼谷爆炸案」,一名隸屬於土耳其極端民族主義恐怖組織「灰狼」的28歲新疆維吾爾族男子,在四面佛前的路口投擲炸彈,犯案動機是因為不滿泰國政府將境內多名維吾爾族偷渡人士遣返新疆,該起恐怖攻擊造成20人死亡、125人受傷。2010年:泰國在當年發生一系列的反政府示威遊行,位於四面佛和曼谷君悅酒店對面的百貨公司CentralWorld在5月19日被示威者縱火,當局派出900名士兵與警員護送消防員到場救火。這場大火狂燒1晚,幾乎三分之一建築被燒毀。2006年:一名27歲男子使用鐵鎚砸毀四面佛的原始雕像,隨後被目擊的街道清潔工追趕攻擊,當場被打死,事後證實,男子疑似精神不穩才會進行破壞。「2015年曼谷爆炸案」,該起恐怖攻擊造成20人死亡、125人受傷。(圖 /達志/美聯社)TripSavvy整理出的資料顯示,儘管該酒店為了鎮住「陰氣」,於酒店門前設立了四面佛佛像,但仍發生多起弔詭事件。(圖 /翻攝自TripSavvy)
川普遇刺!美國14起「總統級暗殺」一次看 他17天遭2槍擊奇蹟生還
美國前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台灣時間14日遭到槍擊,成為美國自1981年雷根遇刺案,43年來最嚴重總統級槍擊案。美國自林肯(Abraham Lincoln)1865年遭槍殺後,包含川普在內共有13名總統及總統候選人遇刺,並有4人死亡。見證美國開國的第7任總統傑克森(Andrew Jackson),1835年1月遭連開6槍暗殺未遂,成為美國史上首位遇刺總統。第16任總統林肯則在30年後的1865年,成為美國首位遇刺身亡總統。美國前總統傑克森(中)。(圖/達志/美聯社)美國史上唯一在職當選總統的聯邦眾議員,第20任總統加菲爾(James Abram Garfield),於1881年7月2日遭吉特奧(Charles Guiteau)槍傷於首都的火車站,背、手各中1彈的加菲爾因傷口感染於同年9月19日死亡,結束僅6個月任期。吉特奧被捕後供稱,不滿替加菲爾助選卻求官失敗而動殺機,後於1882年被判處絞刑並執行。帶領美國贏得美西戰爭、經濟快速成長的第25任總統麥金利(William McKinley),1901年9月6日競選連任期間,出席活動遭無政府主義者佐克茲(Leon Czolgosz)連開2槍擊中腹部,同月14日因傷口內部感染的壞疽進入血液身亡;佐克茲同年10月被處刑電刑。麥金利的秘書曾警告,美國可能發生當時盛行歐洲的無政府主義暗殺活動,但麥金利拒絕加強保安。泰迪熊「本熊」、美國第26任總統「老羅斯福」(Theodore Roosevelt Jr)在麥金利身亡後,以副總統身分繼任大位,並以42歲年紀成為美國史上最年輕總統,1912年競選連任期間到密爾瓦基發表演說途中,遭酒館老闆開槍射傷,子彈穿越50頁講稿卡在體內,但老羅斯福仍繼續發表演員,並與子彈度過餘生。美國前總統小羅斯福(中)。(圖/達志/美聯社)名列美國史上最偉大總統之一的「小羅斯福」(Franklin Roosevelt)繼承遠房堂兄老羅斯福的好運,於就職總統前1個月1933年2月15日,在邁阿密遭遇贊加拉(Giuseppe Zangara)暗殺,羅斯福幸運躲過一劫,但他身旁的芝加哥市長賽爾馬克(Anton Cermak)遭射穿肺部遇難。贊加拉同年遭電刑。小羅斯福任內去世後,繼任杜魯門(Harry Truman)1950年11月1日在白宮附近遭2名波多黎各民族主義者暗殺未遂。杜魯門藉此機會發動公投,波多黎各因此成為美國的自治邦。前阿拉巴馬州州長華勒斯(George Wallace)1972年第3度角逐白宮,於華府的競選活動遭槍擊而半身癱瘓,這起槍案讓種族隔離信徒的他,重新思考自己的政治觀點。美國前總統福特(右二)。(圖/達志/美聯社)第38任總統福特(Gerald Ford)因尼克森(Richard Nixon)辭職繼任後,於1975年9月5日遭邪教組織曼森家族的女追隨者開槍,所幸子彈沒有擊發,女子之後遭判無期徒刑。但距離槍擊案僅17天,福特又被前FBI線民的左派激進組織女刺客開槍攻擊,好在有民眾打偏槍枝,福特倖免於難,但有計程車司機遭流彈擊中。第35任總統約翰‧甘迺迪(John Fitzgerald Kennedy)1963年11月12日遇刺身亡後,留下諸多死亡陰謀論,其弟羅伯‧甘迺迪(Robert Francis "Bobby" Kennedy)1968年6月6日競選黨內總統初選時,遭政治宗教激進者索罕(Sirḥān)槍殺身亡。羅伯‧甘迺迪曾被視為能拯救美國於60年代的紛亂中,他與哥哥的死亡也開啟了超過50年的「甘迺迪家族魔咒」。川普東施效顰的第40任總統雷根(Ronald Reagan),1981年3月30日僅就職69天,就遭精神疾患者欣克利(John Warnock Hinckley, Jr)連開6槍,其中1槍擊種距離雷根心臟只有1英吋(2.54公分)。雷根手術前及手術後留下2句名言:「我希望你們(醫生)都是共和黨人」、「親愛的(妻子南茜),我忘記躲子彈了。」現年69歲欣克利2020年獲釋,並擁有原創音樂的YouTube頻道。2011年一名愛達荷州男子持槍射擊白宮,被檢方認定暗殺時任總統歐巴馬(Barack Obama)未遂並起訴。川普這次遇刺生還,除極可能改寫美國大選結果及全球局勢,更可能帶來令人不安的未來。
日籍母子蘇州遇襲!導護人員遭刺死 陸官方出手限制「反日文章」
中國蘇州先前發生一起持刀傷人事件,一名中國籍男子持刀想要闖上校車傷人,導致一對日本母子被砍傷,而中國籍女性校車導護人員胡友平為保護學童,英勇與歹徒搏鬥,最終不幸傷重不治。事件發生後引起各界關注,中國各大IT公司也紛紛刪除網路上的反日文章。根據日媒《每日新聞》的報導,中國蘇州於6月24日發生一起攻擊事件,一名男子衝上校車想要攻擊一對日本母子,校車導護人員胡友平為保護學童,與男子發生搏鬥,最終由於身中多刀,不幸傷重不治,而日本籍母子則是並無大礙。事發後,日本和中國都紛紛表示哀悼,然而中國社交媒體上卻出現誹謗胡友平的言論,聲稱她親日,並在文章中宣揚極端反日理論。對此,中國當局也採取行,旗下擁有微信等通訊軟體的騰訊於6月29日發聲,表示有一些網民在煽動中日緊張局勢和宣揚極端民族主義,目前已刪除相關文章;隨後抖音也於30日宣布關閉部分宣揚仇恨言論的帳號。中國當局目前將這起事件視為意外事件,但外界也在關注他們未來是否會決定要對社群媒體監管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回顧這起事件的發生,一名30多歲的女性日僑帶著學齡前幼子,在蘇州市高新區塔園路新地中心的一處校車站牌迎接另一名孩子放學。校車到站時,這對母子卻遭一名突然衝出的中國籍男子人砍傷。男子行凶後並未離開現場,還想強行登上滿是學童的校車,但被中國籍的女性校車導護人員胡友平費力阻擋、未能得逞,於是憤而將胡女刺成重傷,當場昏迷命危。受傷的日籍媽媽也表示,該名男子行兇時,是胡友平阻攔了他並且被刺傷倒地,而她已經受傷的兒子得以趁此時逃開。現場目擊市民則指出,胡友平先是拉住持刀男子,又從背後抱住他,當男子反手將胡刺傷倒地後,還要再對她進行追刺,卻被市民、途經司機與巡警聯手制伏在馬路上。目擊民眾表示,「如果當時沒有那名工作人員(指胡友平)攔住,將會有更多人受傷。」對此,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向國際表示遺憾,堅稱「中國是世界公認最安全的國家之一」,聲稱這是「偶發事件」,且「這種情況可能發生在世界上任何國家」。
蘇州日僑學校校車遇男子持刀襲擊 中國女員工英勇保護學童傷重不治
中國江蘇省蘇州市近日發生持刀襲擊案,蘇州日僑學校校車24日下午抵達公車站後,一名中國籍男子企圖持刀闖上校車傷人,一對日本母子被砍傷,而中國籍女性校車導護人員胡友平為保護學童,英勇與歹徒搏鬥。受傷日籍母子送醫後,沒有生命危險,但胡友平身中數刀,經搶救後仍傷重不治。綜合日媒報導,一名30多歲的女性日僑帶著學齡前幼子,在蘇州市高新區塔園路新地中心的一處校車站牌迎接另一名孩子放學。校車到站時,這對母子卻遭一名突然衝出的中國籍男子人砍傷。男子行凶後並未離開現場,還想強行登上滿是學童的校車,但被中國籍的女性校車導護人員胡友平費力阻擋、未能得逞,於是憤而將胡女刺成重傷,當場昏迷命危。根據28日才發表的中國媒體報導,受傷日籍母親陳述,該名男子行兇時,是胡友平阻攔了他並且被刺傷倒地,而她已經受傷的兒子得以趁此時逃開。現場目擊市民則指出,胡友平先是拉住持刀男子,又從背後抱住他,當男子反手將胡刺傷倒地後,還要再對她進行追刺,卻被市民、途經司機與巡警聯手制伏在馬路上。目擊民眾表示,「如果當時沒有那名工作人員(指胡友平)攔住,將會有更多人受傷。」報導指出,行凶的52歲周姓男子無業,近期剛到蘇州,但行凶動機不明。受傷的日僑母子中,男童背部被刺傷,母親也被割傷,所幸沒有生命危險。但胡友平經搶救後不治身亡。對此,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向國際表示遺憾,堅稱「中國是世界公認最安全的國家之一」,聲稱這是「偶發事件」,且「這種情況可能發生在世界上任何國家」。6月初,美國愛荷華州康奈爾學院(Cornell College)的4名教師,10日前往中國吉林市「北山公園」觀光時,突遭一名55歲大陸崔姓男子持刀砍傷。事發後僅2個禮拜,又發生蘇州日僑母子遇襲,事件十分敏感。因此在遇襲事件當下,僅見到中國官方媒體少量報導,蘇州當地媒體也不見追蹤報導,疑似被強制壓制事件熱度。相關消息流出,都是透過日本媒體追蹤才得以曝光,媒體甚至無法得知胡友平姓名,因此在相關報導中只能以「女性員工」稱呼她。直到胡友平的死訊傳出,事件難以掩蓋,蘇州市公安局27日晚間發布公告,宣布胡友平6月24日16時許在蘇州高新區塔園路新地中心公交月台發現有人持刀行兇,立即奮不顧身上前阻止,被犯罪嫌疑人連捅數刀,經搶救無效不幸離世。公告中強調:「胡友平在他人面臨嚴重生命威脅時,不顧個人安危,挺身而出,勇於同違法犯罪行為作鬥爭,避免更多人遭受傷害,展現出英勇無畏、匡扶正義的崇高品質,有力弘揚了社會正氣。」公告還表示,經蘇州高新區管委會申報,市「見義勇為」稱號評定工作小組評審,提請市政府追授市民胡友平「蘇州市見義勇為模範」稱號。由於中國政府多年來大力推行反日、反美宣傳;在中國,對日、美的觀感漸趨惡化,甚至接近非理性的仇恨。因此近日發生多起外國人在中國遇襲事件,專家學者們對此都深感遺憾,但不表意外。事實上,在胡友平的死訊傳出前,在中國的網路議論中,雖有許多網友表示了對她的敬意,但也仍有許多中國激進民族主義分子,以「漢奸」批判她挺身而出的行為,直到蘇州政府發布公告,定調她「見義勇為」的身分,這種批判音量才逐漸式微。28日,中國媒體開始陸續跟進報導胡友平死訊,中國網友紛紛表示敬意:「跟她救什麼人無關,她敬業,她有人性光輝,肯定她讚揚她,是我們這個社會堅守善良與正義價值觀的體現」、「好遺憾,您真勇敢,面對那樣的危險境況還能站出來保護別人,走好」、「致敬善良英勇的女士,一路走好。」還有許多中國網友表示「她一個人挽救了一場外交災難」,「她叫胡友平,55歲,國內沒有一家媒體詳細報導了她的事蹟,沒有多少人知道她的名字但她是英雄,挽救的損失,不可估量。如果一車外國小孩被殺,國際影響就太大了。」此外,日本駐華大使館也在胡友平死訊傳出後,降半旗為她致哀,並公開發文表示,「驚聞胡友平女士經搶救無效不幸離世,我館深感痛惜。胡友平女士以一己之力從歹徒手中保護了無辜的婦幼,相信她的勇氣與善良也代表了廣大中國民眾。我們在此向胡女士的大義之舉致敬,願胡女士安息。」
5年劇變!左派綠色浪潮成「最右傾世代」 歐洲極右翼崛起始末一次看
大西洋兩岸的民主國家年輕人(18至24歲)以往更傾向投票給中間偏左政黨,尤其在上屆2019年歐洲議會選舉期間,曾有許多歐洲青少年走上街頭發起示威,要求各國政府嚴肅看待全球暖化等議題,被學界稱為「綠色浪潮的一代」,當時更有1/3的德國年輕人投票支持了國內的綠黨(GRÜNE)。然而,在經歷了新冠疫情、俄烏戰爭及隨之而來的能源和經濟危機後,本屆2024年的歐洲議會選舉卻迎來了「最右傾的世代」,其中首次允許16歲公民投票的德國,更有16%的24歲以下年輕人,投給了極右翼政黨「德國另類選擇黨」(AfD),比5年前遽增11%。據CNN的報導,長期研究歐洲再生能源議題的德國作家哈克諾斯(Paul Hockenos)11日撰文指出,5年前的歐洲議會選舉期間,整個歐洲大陸的青少年紛紛走上街頭,要求各國政府嚴肅看待氣候變遷等議題,還喊出「如果能讓氣候降溫,我們就去上學」(We’ll go to school if you keep the climate cool)等口號,為他們翹課發起示威的行為進行辯護,被學界稱為「綠色浪潮的一代」,當時更有1/3的德國年輕人投票支持了國內的綠黨。哈克諾斯解釋,傳統上,18至24歲的大西洋兩岸年輕人,更傾向投票給提倡改革和社會主義的中間偏左政黨,因為他們還沒體會過社會的現實與殘酷,內心充滿著理想,也並未面臨經濟壓力,這也是為什麼歐洲右翼的保守派政黨長期以來皆反對政府賦予16歲或17歲青少年投票權。「然而,我們將時間快轉到5年後,這又是一個截然不同的故事。」據英國《金融時報》在本屆歐洲議會選舉前進行的民調顯示,千禧世代和首次投票的Z世代歐洲選民,竟然都呈現出政治傾向往右傾的大趨勢,包括1/3的法國年輕選民、1/3的25歲以下荷蘭選民,以及22%的德國年輕選民都支持國內的極右翼政黨。其中德國的16歲公民在本屆歐洲議會選舉中首次擁有投票權,而奧地利、比利時、馬爾他和希臘等國,則早已開放國內的16歲或17歲年輕人參與投票。上述選前民調出爐後,隨即引發歐洲主流政黨對極右翼崛起的擔憂。最終選舉結果也顯示,歐盟領導國德法2國的執政黨得票率,皆輸給國內的極右翼政黨,包括法國「國民聯盟」(RN)以31.5%的得票率,成為自1984年以來首個在歐洲議會選舉中贏得超過30%選票的法國政黨。相較之下,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所屬的「復興黨」(RE)僅獲得了15.2%的選票,逼得馬克宏必須提前舉行大選。另一方面,德國極右翼政黨AfD則擺脫選前一系列的醜聞陰霾,以15.6%的得票率躍居第2,領先德國總理舒爾茨(Olaf Scholz)的「社會民主黨」(SPD),以及執政聯盟的另外2個政黨「綠黨」及「自由民主黨」(FDP)。更令人震驚的是,德國16至24歲的年輕人中,有高達16%的選民投給了AfD,比5年前遽增11%,且這個數據幾乎與德國前總理梅克爾(Angela Merkel)所屬的「基民盟/基社盟」(CDU/CSU)的得票率不相上下。雖然大多數德國青少年並沒有選擇AfD,但有鑑於該黨成員不斷在公眾場合重複著禁忌般的納粹口號,並毫不掩飾地展現對納粹主義的同情,甚至還積極宣揚種族主義和伊斯蘭恐懼症(Islamophobia)、透過言語暴力煽動仇恨,AfD竟然能對德國年輕世代產生如此巨大的影響力,這對德國社會、乃至歐洲整體政治環境來說,仍是一個不容忽視的警訊。尤其歐洲議會選舉前的6月6日,正值二戰諾曼第登陸80週年紀念日,這個結果無疑讓許多大西洋兩岸的選民和政治人物感到背脊發涼。AfD主要候選人之一克哈(Maximilian Krah)。(圖/達志/美聯社)不過值得注意的是,AfD主要候選人之一克哈(Maximilian Krah)曾在5月20日聲稱,納粹黨最惡名昭彰的準軍事部隊「黨衛軍」(Schutzstaffel)成員,並非每個都是罪犯,該爭議言論隨即引發歐洲輿論譁然,並導致歐洲議會的右翼民粹主義黨團「認同與民主黨」(ID)決議,將把AfD逐出隊伍之列,這也意味著,歐洲其他極右翼派系事實上已與德國極右翼分道揚鑣。然而,德國年輕人政治立場的遽變並非無跡可循。專門研究德國14至29歲Z世代年輕人的態度、趨勢和觀點的《2024年德國青年》(JUGEND IN DEUTSCHLAND 2024)報告指出,人們普遍對後疫情時代的經濟和政治現況感到不滿,新冠疫情及俄烏戰爭帶來的歐洲經濟蕭條,似乎讓年輕人對國家應對未來的能力感到憤怒且無奈,這反映在個人財務、工作機會、住房問題和社會認可等議題上,然而AfD沒有直接提出這類問題的解方,而是將矛頭轉向移民和歐盟的過度介入。更令人擔憂的是,這種年輕選民向右傾的趨勢,並不僅限於德國;葡萄牙、義大利、瑞典、荷蘭和法國的選舉結果都顯示,年輕世代更支持主張極端民族主義、反對綠色政策及歐洲懷疑論的政黨,因此歐洲極右翼的崛起,也反映在「綠黨/歐洲自由聯盟」(Greens/EFA)黨團於本屆歐洲議會選舉中大幅失去了18個席次,僅獲得53席。
法國政治大地震!總統馬克宏解散國會提前大選 歐元暴跌
第10屆歐洲議會選舉9日晚結束。初步選舉結果顯示,極右翼政黨快速崛起,席次大有斬獲,由於法國總統馬克宏所屬的復興黨慘敗,馬克宏9日出乎意料地宣布解散國民議會,提前大選。此一決定導致歐元10日暴跌,法國債券和股票也受重創。五年一度的歐洲議會選舉於6日至9日在歐盟27個成員國舉行,此次選舉將選出720位議員,投票率為51%,略高於2019年的50.66%。依初步結果,持疑歐立場的民族主義極右翼黨派取得最大進展。中間偏右的「歐洲人民黨」獲得185席,保持第一大黨團地位。中間偏左「社民黨」獲137席,中間立場的「復興歐洲」獲79席。3個中間黨派合計仍拿下超過400席,超過半數。右翼的歐洲保守及改革黨團獲71席,極右翼「認同與民主黨」獲58席,綠黨/歐洲自由聯盟組成的黨團獲52席,左翼聯盟黨團獲36席。由於傳統的中右和中左力量在歐洲議會仍保持多數地位,歐盟大政方針料不會有急劇變化,但政治光譜向右移動,歐洲大國執政黨表現不佳,可能為歐盟在移民、援助烏克蘭、綠色轉型等議題上的政策推進,帶來更多不確定性。值得注意的,是歐洲議會選舉結果造成法國政治地震,法國極右翼領袖瑪琳·雷朋(Marine Le Pen)所屬的國民聯盟,以超過32%得票率領先馬克宏的復興黨。眼見所屬政黨在歐洲議會選舉遭到極右翼擊敗,馬克宏9日宣布解散國民議會,並宣布6月30日舉行首輪選舉,並於7月7日舉行第2輪大選。馬克宏說,極右翼政黨在法國的歐洲議會選舉中拿下近4成選票,「是我無法接受的情況」。據分析,馬克宏希望他的中間派聯盟重新取得法國會絕對多數席位,並為他後續3年的總統任期注入新動力。法媒認為這是一場政治豪賭。馬克宏解散議會的消息令歐元和法國市場動蕩,歐元兌美元一度跌至1個月以來最低,法國政府公債下跌,CAC 40指數成為歐洲表現最差的指數,法國巴黎銀行等銀行股跌勢最大,市場擔心極右翼政黨勝選,馬克宏將失去國內事務發言權。貝倫貝格首席經濟學家施米丁(Holger Schmieding)表示,「這對市場來說是個壞消息,因為造成未預期的不確定因素。」
斯洛伐克總理遭近距離槍擊「身中5槍」 院方親揭手術後現況
斯洛伐克總理羅伯特·費科(Robert Fico)於15日遭遇槍擊,身中五槍,而他所住院的羅斯福大學醫院院長米里亞姆·拉普尼科娃(Miriam Lapunikova)也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費科的病情穩定下來,但仍「非常嚴重」。根據外國媒體《BBC》的報導,羅斯福大學醫院院長米里亞姆·拉普尼科娃表示,費科在經過5個小時的手術後,目前正在加護病房。由於槍手近距離開了5槍,導致費科的腹部和手臂中彈,身上的多處槍傷也將影響他的康復。不過手術進展順利,費科目前的病情穩定下來,沒有生命危險,但仍「非常嚴重」,需要待在加護病房接受整個醫生團隊的照顧。回顧這起事件的發生,槍擊案發生在斯洛伐克首都「布拉提斯拉瓦」東北方約150公里的漢德洛瓦(Handlova),當地時間15日下午1時許,羅伯特·費科當時正在和支持者見面。嫌犯尤拉伊·辛圖拉向費科喊叫,要求他靠近並伸出手,隨後就開槍。警方也迅速逮捕嫌犯,並將羅伯特·費科送醫搶救,救護人員也發現費科肩部受傷,腹部兩處中彈,腹腔大出血,共中了五槍,情況危急。據了解,費科曾是共產黨員,以親俄羅斯和反烏克蘭立場著稱。費科所屬的斯洛伐克「方向黨」(SMER-SD)去年9月在大選中獲勝,費科再度擔任總理。此次上任後,他發表了一系列有關烏克蘭的煽動性言論,呼籲基輔當局將領土割讓給俄羅斯以結束戰爭,這一立場引發外界關注。斯洛伐克內政部長馬圖什·蘇塔傑·埃斯托克也表示,這是一場出於政治動機的槍擊案,因為斯洛伐克民族主義左派政府推派的候選人佩拉格利尼(Peter Pellegrini)在今年4月的總統大選中獲勝,鞏固了親俄羅斯總理費科(Robert Fico)的政權,因此槍手決定襲擊費科。
斯洛伐克總理身中5槍命危 槍手身分曝光「疑不滿政府親俄」
斯洛伐克總理羅伯特·費科(Robert Fico)於15日遭遇槍擊,身中五槍,命危搶救中。而槍手則是71歲的著名作家、反對派人士尤拉伊·辛圖拉(Juraj Cintula),是一名進步黨的成員。斯洛伐克內政部也指出,這是一起出於政治動機的暗殺行動。根據外媒《The Mirror》的報導,這起事件發生在斯洛伐克首都「布拉提斯拉瓦」東北方約150公里的漢德洛瓦(Handlova),當地時間下午1時許,羅伯特·費科當時正在和支持者見面。嫌犯尤拉伊·辛圖拉向費科喊叫,要求他靠近並伸出手,隨後就開槍。警方也迅速逮捕嫌犯,並將羅伯特·費科送醫搶救,報導中指出,費科肩部受傷,腹部兩處中彈,腹腔大出血,醫護人員仍在努力止血。他共中了五槍,目前正在接受手術,情況危急。國防部長羅伯特·卡利尼亞克也告訴媒體,費科已經接受了三個半小時的手術,「目前沒有好消息」。報導中也提到,費科曾是共產黨員,以親俄羅斯和反烏克蘭立場著稱。費科所屬的斯洛伐克「方向黨」(SMER-SD)去年9月在大選中獲勝,費科再度擔任總理。此次上任後,他發表了一系列有關烏克蘭的煽動性言論,呼籲基輔當局將領土割讓給俄羅斯以結束戰爭,這一立場引發外界關注。斯洛伐克內政部長馬圖什·蘇塔傑·埃斯托克也表示,這是一場出於政治動機的槍擊案,因為斯洛伐克民族主義左派政府推派的候選人佩拉格利尼(Peter Pellegrini)在今年4月的總統大選中獲勝,鞏固了親俄羅斯總理費科(Robert Fico)的政權,因此槍手決定襲擊費科。埃斯托克也說明,未來幾天,其他部長的安全都將得到加強。據了解,辛圖拉是進步黨的成員,曾出版三本詩集和兩本書,於2005年與其他人共同創立了一個文學俱樂部,並領導該俱樂部運作直至2016年。而辛圖拉也在2015年創立反暴力運動組織,並在洛伐克正式註冊。他也曾在文章中,批評費科政府沒有打擊賭博,並在2022年反對暴力運動的貼文中,譴責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據辛圖拉的兒子透露,父親持有合法的槍枝執照,不過他對父親的意圖毫不知情。
2024地表最大規模選舉 印度全國大選為期43天「投票人口逼近10億」
身為世上人口數一數二多的印度,即將在19日當天進行印度總理投票。而這次投票人口數多達9.6億人,逼近10億人之多,也因為如此,這次投票期間將維持43天,從19日起至6月1日,6月4日公布結果。外媒也將此次選舉譽為「2024地表最大規模選舉」。根據《CNN》報導指出,在印度這次的總理投票中,主要會在全國分為七個階段,印度民眾將會投票選出543個下議院的席次(另外2個席次則是由印度總統指派)。而投票人口多達9.68億人,這數字比美國、歐盟與俄羅斯的人口總和還要多。而屆時能在議會取得多數席次的政黨將會組成政府,並且從獲得席次的議員中,選擇一位擔任印度總理。目前外界普遍認為,現任印度總理莫迪(Narendra Damodardas Modi),其所屬的印度人民黨將會在這次選舉中獲得多數席次,莫迪也有望繼續連任,成為印度未來5年的總理。而印度人民黨也是印度最大政黨,甚至已經掌權印度大部分的時間。報導中也提到,莫迪是在2014年以壓倒性的票數當選總理,並在2019年輕鬆獲得連任,2014年時,印度的投票率為66.44%,但是到2019年時,印度的投票率達到67.1%。但報導中也同時提到,雖然莫迪在印度當地有著超高的人氣,但是莫迪的民粹主義風格嚴重影響到穆斯林的群體。印度有著超過2億人口的穆斯林,但他們認為因為印度人民黨執政的關係,秉信印度教的印度人民黨所提出的民族主義政策,嚴重壓迫到印度當地穆斯林的存活空間。除此之外,莫迪的執政也在近幾年嚴重影響到自由,莫迪過去就多次被抨擊壓制批評者,甚至鎮壓印度獨立媒體。報導中也提到,印度的新聞自由指數,2014年全球排名還有140名,但是到2023年時,已經是180個國家中的地161名。除了莫迪是否能夠成功連任獲得關注外,如此龐大規模的投票行動也獲得外界的關注。報導中提到,印度的選舉被視為是全球成本最高的選舉,甚至超過美國總統大選。2019年印度全國大選時,相關政黨、候選人、監管機構的總支出高達86億美元,2024年的全國大選,預計總支出將會超過這個數字。而由於印度地緣寬廣的關係,不少投票所都在一些冷僻的地方,像是喜馬拉雅山的高峰、印度中部各邦的偏遠森林。全國有超過100萬個投票站,會採取電子投票的方式進行,預計全國將部署1500萬名選舉工作人員。當中在喜馬偕爾邦北部的扎西崗,該地海拔高度有4650公尺,當地同時也設有一個投票所,也是世上最高的投票所。
大媽拗讓座失敗竟罵「年輕人吃屎去」 全車當場回嗆:妳自己吃
為老不尊,教壞子孫。中國大陸一名健壯大媽日前搭火車時要求年輕人讓位遭拒,竟當場情緒勒索飆罵,甚至搬出民族大義,怒轟「我們中國人要年輕人做什麼」。影片曝光後,網友紛紛狂嗆大媽丟人現眼。綜合陸媒報導,大媽4日和友人購買「無座位車票」搭乘火車,卻要求車廂內年輕人讓位給她,雙方因此爆發衝突,大媽倚老賣老的醜態全被一旁乘客拍下。影片可見,大媽見賣老不成隨即舉起民族主義大旗,並刻意大聲叫喊:「如果中國的年輕人,像這樣的情況都不能解決的話,我們中國要年輕人做什麼?」一旁友人雖嘗試勸阻,但大媽仍叫囂:「年輕人吃屎去」。不過,當時不只拒絕讓座的乘客不買帳,其他人見大媽罵「要年輕人做什麼」、「年輕人吃屎去」,也隨即回嗆:「你去(吃屎)吧」、「你有毛病吧」、「你先去吃屎。」影片在網路瘋傳後,網友們除搖頭也喊,「相由心生,滿臉兇殘相」、「好好笑,她應該去做個精神鑑定」、「給兒女、孫子丟人」、「她在超市搶雞蛋、搶鹽肯定比誰跑得都快」、「這個大媽一定吃過屎,說的就跟她自己有多大成就一樣」、「那要老年人幹啥?整天不上班,還拿著年輕人上繳的社保錢,消耗年輕人是吧」。
海巡門說不清 藍痛批基層認真做事高層認真隱匿
國民黨團今天再追陸船在金廈海域翻覆的真相,並公布海巡基層「吹哨者」提供的第一時間事故回報記錄,顯示海巡署昨日記者會中公布的「與陸船相撞時間、過程」以及「海巡船返港將陸方船員送醫時間」等資訊,與海巡基層人員第一時間回報內容有極大落差。國民黨團掌握的吹哨者資料雖有待檢方進一步釐清,但立委私下指出,若「吹哨者」資訊屬實,代表海巡高層官員在第一時間,其實就已得知是海巡艇與陸方無名船相撞、導致陸船翻覆,卻隱匿不宣。更離譜的是,海巡署堅稱因相撞過程很短(只有5分鐘)、忙救人來不及記錄畫面之說,恐怕也有問題(吹哨者揭露過程達30分鐘),外界勢將更懷疑,當天事故發生過程是否真沒記錄到任何畫面,高層官員恐涉嫌聯合隱匿真相。不僅海巡署要說明,海巡署上司海委會都必須給社會一個交代。馬祖籍立委陳雪生說,大陸無名船通常都非福建籍、而是從其他大陸省份到金廈海域作業的船隻,兩岸執法單位海巡、海警都對無名船嚴格取締,雙方私下原本也有默契。因值勤業務敏感,海巡人員都會隨身攜帶密錄器,這次為何就沒有?海巡署必須誠實說明、不可草率帶過。他還說,金馬民眾都知道基層海巡人員的辛苦,因大陸白船(無名船)越界灑網捕魚,金馬漁民不堪損失、都會通報海巡去追,過程中難免會有蛇行躲避追逐的情況,高速船蛇行原本危險,如果碰撞更危險,因此真相一定要釐清。陳雪生說,這起不幸事件發生後,金馬漁民都向立委陳情,他也承受很大壓力,他也一直在想,是要替大陸漁民討真相嗎?還是幫台灣漁民譴責大陸白船越界捕撈?但死者為大、海巡弟兄更辛苦,不論如何「死者為大」, 他曾致電海委會或陸委會是否找調人、扮演潤滑劑,降低兩岸持續升高的敵意,讓金馬漁民安心作業,但他感覺海委、陸委似乎都無意這樣做,他因此要提醒官員,不要再等大陸民族主義高漲,現在就授權金馬縣長、立委居間斡旋陸方,到大陸溝通、降溫,別讓兩岸關係再擦槍走火,如果陸方真的打破我方禁限制海域,陸方白船恐更肆無忌憚入侵我海域,後果難以設想。國民黨立委羅廷偉質疑,根據吹哨者提供的資料,不難看出海巡基層人員認真負責做事、海巡高層則是認真的隱匿,國民黨團要再度聲明,強力支持基層海巡人員依法值勤,就是因為支持基層海巡人員,黨團會更用力的釐清整起事件真相。他也批評,事發後,海洋委員會主委管碧玲與海巡署長周美伍,到現在還在繼續神隱,真是沒有擔當。他還說,管碧玲昔日曾批評憲兵指揮部對於事故處理沒錄影,痛批『這是國軍憲兵史上的大烏龍』、『該下台負責的人要有自覺』、『不可以拿基層當替死鬼』,當年管碧玲要求國防部長負責下台,如今管碧玲已為海巡署的上級主管,更應兌現昔日的主張。他還說真相未獲得釐清,網路上就有許多側翼攻擊想釐清真相的人,彷彿主張查明真相者就是「中共同路人」,他要問,如果事件主角的國籍互換,難道側翼也認為政府不必給往生者及其家屬真相嗎?國民黨團則再度強調,執法人員帶密錄器記錄真相也保護自己,早已經是大加公認的SOP「標準作業程序」,高官們卻告訴大家,密錄器不是必要裝備,試問沒有畫面哪來的真相?金廈海域何其敏感,國人都希望兩岸能夠和平穩定,人命關天是普世價值,海巡署用這樣的說法,搪塞應有責任,還不必有任何官員負起政治責任請辭下台嗎?
印度2政敵同框直播上演「世紀大和解」 下秒遭「連開5槍」鏡頭前身亡…槍手現場自戕
印度政壇近期發生一起兇殺案,41歲政客戈薩爾卡(Abhishek Ghosalkar)接受多年來在政壇互鬥的政敵諾羅尼亞(Mauris Noronha)的邀請,兩人在FB直播鏡頭前同框曝光,更宣布兩人會放棄成見,共同努力。沒想到,戈薩爾卡下一秒就在鏡頭前遭人連開5槍當場身亡,而開槍的諾羅尼亞也在案發之後現場舉槍自戕。根據印度媒體報導指出,整起事件發生於8日,當時戈薩爾卡應政敵諾羅尼亞之邀,兩人在FB直播中同框現身,更在鏡頭前上演大和解,宣布兩人已放下過去恩怨與紛歧,甚至還提到之後兩人會共同努力,要合作推出幫助弱勢女性的活動,現場氣氛可以說是十分融洽。而在過程中,主約的諾羅尼亞突然起身離開鏡頭前,而沒有察覺到異樣的戈薩爾卡繼續在鏡頭前講述他們的和解事宜以及未來的想法,當中戈薩爾卡甚至提到「這新的一年,就是從我們的友誼與合作開始」。沒想到,在直播接近尾聲的時候,鏡頭前的戈薩爾卡突然身中數槍,肩膀、腹部均被射中,當場慘死現場。印度警方獲報後,隨即抵達現場,接著在現場的閣樓中找尋到疑似舉槍自戕的諾羅尼亞的遺體,目前兩人的遺體已經被送往不同的醫院進行驗屍。報導中指出,諾羅尼亞過去因涉入一起強姦案而在監獄中帶了將近五個月,而諾羅尼亞認為,就是戈薩爾卡與其曾經參與的極右翼民族主義政黨「濕婆軍」(Shiv Sena)領袖陷害所致。一名警官也表示,諾羅尼亞在出獄後,一直表示他絕對不會「饒恕」戈薩爾卡。而諾羅尼亞用來殺害戈薩爾卡的左輪手槍,其實是諾羅尼亞保鑣的手槍,6彈裝填的左輪手槍,諾羅尼亞用其中5發子彈射殺戈薩爾卡,最後一顆則是用於諾羅尼亞自盡用。而保鑣的手槍是擁有北方邦普拉亞格拉吉 (Prayagraj) 普爾布爾警察局於2003年頒發的手槍執照,該執照有效期限到2026年2月。◎勇敢求救並非弱者,您的痛苦有人願意傾聽,請撥打1995◎如果您覺得痛苦、似乎沒有出路,您並不孤單,請撥打1925
孟加拉大選「縱火案」頻傳 總理哈希納爭議性4度連任
孟加拉7日大選的前一天(6日)驚傳有至少14處投票所遭縱火,該國首都達卡(Dhaka)5日更爆出有列車失火,釀4死、8重傷悲劇。孟加拉當局遂將該起列車失火事件歸咎於人為縱火,以試圖破壞民主價值。最終,著名反對派政治家、「孟加拉國民族主義黨」(BNP)黨員納比(Nabiullah Nabi)和其他6名該黨的活動人士皆因涉嫌參與縱火事件被捕,也因此在沒有競爭對手的情況下,現任總理哈希納(Sheikh Hasina)贏得第5個任期。孟加拉第12屆國民議會選舉在1月7日落幕。(圖/達志/美聯社)據BBC的報導,孟加拉第12屆國民議會選舉在1月7日落幕,執政黨「孟加拉國人民聯盟」(AL)和其盟友在議會的300個席次中佔有225席,贏得了至少60%的席位,也因此已連續執政15年、該國史上在任最久的領導人哈希納第4度連任,將再幹5年。據悉,孟加拉反對派已在選舉前呼籲,在極端政治鎮壓的氣氛下抵制投票,更在6日號召全國罷工2天。因此官方報告顯示,本次大選的投票率大約只有40%,但反對人士則聲稱,這個數字有可能已經被誇大。選舉前夕,孟加拉一輛開往首都達卡(Dhaka)的貝納波爾快車(Benapole Express)也在當地時間5日晚間9時左右竄出火苗,火勢延燒到4節車廂,最終導致4死8重傷,其中包括2名孩童呼吸道嚴重灼傷。7名消防人員花了1小時的時間,才控制這起發生在達卡瓦里地區(Wari)的大火。此外,警方還指出,身分不明的縱火者在至少5所小學縱火,包括4個投票所;首都達卡近郊加吉坡(Gazipur)也發生數場火災。該國東南部城市吉大港(Chittagong)的一座佛教寺廟更被縱火,選舉委員會稱,執政黨AL的政黨辦公室遭到攻擊,AL也因此指責反對黨BNP試圖透過「對無辜人民實施恐怖統治」來擾亂選舉。對此,國際非政府組織「人權觀察」(HRW)卻估計,自去年10月28日反對派集會演變成的暴力事件以來,該國至少有16人死亡、超過5500人受傷、近1萬名活動人士被捕。該組織指控政府試圖「將執政黨的政治對手塞滿監獄」,但AL否認了上述指控。反對派「孟加拉國民族主義黨」(BNP)的支持者在抗議活動中縱火,呼籲抵制7日的選舉。(圖/達志/美聯社)哈希納的反對者幾個月來一直要求她辭職下台,並要求舉行中立的臨時政府組織選舉,但哈希納拒絕屈服於在野黨的要求,並將反對派的示威遊行描述為「極端主義和恐怖主義」行動。部分選民也憂心,AL的再度勝選已使該國形同事實上的一黨專制國家。
明年逾40國大選!英國《衛報》︰台灣「壓力最大」 恐導致中美對抗局勢升級
全球明年(2024年)將有破紀錄的逾40國舉行全國大選,這些國家佔全球人口40%以上,也佔全球國內生產毛額(GDP)很大的一部份,個別或整體的選舉結果或將重塑21世紀的世界秩序。其中,台灣的總統及國會大選與烏克蘭並列,堪稱是「壓力最大」的幾場關鍵選舉之一,其結果恐導致美中2大國的對抗局勢全面升級。據英國《衛報》的報導,明年的民主選舉「超級盃」(Super Bowl),參賽者有強大且富裕的美、英、印度等國;有南蘇丹等最弱勢的國家,也有俄國、伊朗等傳統被西方世界視為專制的國家,以及台灣、烏克蘭等「壓力最大」的國家。如今隨著中升美降及南方國家的崛起,明年多場民主選舉所帶來的地緣政治和經濟影響力,恐進一步破壞正在土崩瓦解的舊世界秩序。其中,下個月的台灣大選將會是一場人民在美中2國強烈外部壓力下,投出貨真價實一票的關鍵選舉。如果立場傾向法理台灣獨立的民進黨再次勝選,可能迫使中國採取更激進的武力統一備案,屆時台海衝突恐不小心將美國和區域盟友捲入,形成一場大規模、多國參與的世界大戰。與此同時,在俄烏戰爭陷入停滯之際,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的5年任期即將結束,不過由於烏克蘭憲法規定,戒嚴期間不得舉行總統選舉,因此原定明年春季舉行的烏國總統大選恐遭到推遲。相較之下,掌權近25年的俄羅斯總統普丁(Vladimir Putin)已在選前監禁、流放所有競爭對手,因此俄國總統大選也被《衛報》視為「最虛假」的選舉,普丁試圖爭取第5個總統任期的行為更像是沙皇加冕,而其盟友白俄羅斯也緊跟在後。印度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領導的印度教民族主義政黨「印度人民黨」(Bharatiya Janata Party),在印度北部和中部占主導地位,而莫迪本人則被視為印度政界的超級巨星。然而,他缺乏吸引力的獨裁傾向,體現在對獨立媒體業的限制、海外錫克教領袖的暗殺,以及對喀什米爾(Kashmir)爭議領土的殘酷軍事鎮壓上,這將引發民眾對印度選舉公平性的質疑。 歐洲的奧地利、比利時、克羅埃西亞、芬蘭和歐洲議會,也將在明年舉行大選,大眾普遍擔心民族及民粹主義、反移民、排外激進政黨將在選舉中大有斬獲,複製義大利、芬蘭和斯洛伐克等國近期的選舉結果。此外,獨立於歐陸的英國雖自豪於其悠久的民主傳統,但過去一年卻經歷2任非經由大選產生的保守黨首相,且現在還不確定明年大選能否順利舉行。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Benjamin Netanyahu)日前已下令進攻巴勒斯坦飛地加薩走廊(Gaza Strip)南部,若以哈戰爭持續到明年,納坦雅胡將有藉口推遲選舉,不過根據民調顯示,多數以色列民眾希望納坦雅胡的極右翼聯盟能夠下台,因為他們未能防範巴勒斯坦抵抗組織哈瑪斯(Hamas)10月7日的突襲,還以拯救人質為由,屠殺大量巴勒斯坦平民。 明年底,全球焦點都將轉向美國,透過世界媒體話語權將全球劃分成民主和專制陣營的現任總統拜登(Joe Biden),若未能擊敗目前最有可能挑戰他的前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國際秩序可能將向威權和獨裁傾斜,且俄烏戰爭可能會因此以烏克蘭的失敗告終。
2024年全球5場「關鍵選舉」 勢將形塑世界秩序
美國前總統川普(Donald Trump)能否東山再起?俄羅斯總統普丁(Vladimir Putin)即將連任再幹6年?關鍵全看明年大選如何落幕!2024年全球有一半的地區即將舉行選舉,其中又有大約30個國家將選出總統。《法國新聞社》為此也彙整了5場足以改變人類歷史的關鍵選舉,最終勢將形塑世界秩序。普丁再戰6年(3月17日)普丁目前已統治俄羅斯長達23年,由於他早在2020年就推動修憲,使他在理論上得以掌權到2036年,因此他有望成為比史達林(Joseph Stalin)在位更久的俄羅斯領導人。有鑑於俄羅斯政府打壓異議份子與反對派人士的傳統,普丁若決定在明年3月競選連任,預料俄羅斯國內恐無人敢正面挑戰他,例如普丁宿敵、反對派領袖納瓦尼(Alexei Navalny)2020年在西伯利亞疑似遭人下毒後,便轉送德國治療,直到2021年2月返俄又被捕入獄,目前仍在監獄服刑。另一名可能的挑戰者俄羅斯籍前烏克蘭分離主義勢力領袖、民族主義評論家斯特列爾科夫(Igor Girkin)。目前也被打入大牢,出獄遙遙無期。莫迪的權力大戲(4月至5月)全球人口居冠的印度明年將有近億選民投入選舉活動。印度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和他所屬的「印度人民黨」(BJP)將尋求第3任期。批評人士指出,莫迪靠著打壓國內大量穆斯林少數族群(約2億人,佔印度總人口的15%)的權益,來爭取國內10億多印度教教徒的支持,並以此獲取政治利益。儘管人權和公民自由在他的統治下受到打壓,但莫迪的競選聲勢仍然看好,他的支持者認為他提升了印度在全球舞台上的地位。報導補充,印度在今年8月成為繼俄羅斯、美國和中國之後,全球第4個成功登月的國家。印度還計畫在2040年以前送太空人上月球。墨西哥首位女總統?(6月2日)墨西哥執政黨「國家復興運動黨」(MORENA)已提名墨西哥市前任女市長、女科學家薛恩鮑姆(Claudia Sheinbaum)為明年6月總統大選候選人。反對派聯盟則是派出直言不諱的原住民女性參議員、電腦工程師兼企業家加維斯(Xochitl Galvez)為明年總統大選候選人。此外,墨西哥北部新雷昂州(Nuevo Leon)的年輕州長賈西亞(Samuel Garcia)最近也宣布參選。初期民調顯示,薛恩鮑姆保持領先態勢。歐盟民粹主義者的崛起(6月6日至6月9日)來自歐洲聯盟(EU)27個成員國的4億多合格選民將在明年選出720名歐洲議會議員。義大利總理梅洛尼(Giorgia Meloni)領導的極右派「兄弟黨」(Brothers of Italy)在去年義大利大選勝出;懷爾德斯(Geert Wilders)領導的反伊斯蘭、反歐盟、反移民的極右派「自由黨」(PVV)也在本月稍早成為荷蘭大選最大贏家,再加上德國、法國、匈牙利、瑞典、瑞士、芬蘭、斯洛伐克等國的極左和極右翼民粹主義者紛紛崛起,明年的歐洲議會議員選舉勢必將決定整體歐盟成員國的命運。瑪琳勒朋(Marine Le Pen)所屬的法國極右翼政黨「國民聯盟」(National Rally)的歐洲議會議員巴德拉(Jordan Bardella)也在臉書放話:「2024年6月走著瞧!」川拜再戰(11月5日)2024年11月5日數千萬美國選民將投票選出美國第60屆總統, 拜登若勝選將執政到86歲高齡。民調顯示,美國多數選民認為經常失言和癡呆的民主黨籍總統拜登(JoeBiden)年齡太大,不適合再擔任三軍統帥4年,但即將與拜登打擂臺的川普,同樣將在明年以78歲的高齡競選,雙方不遑多讓。然而,多起官司纏身的川普仍在共和黨的內部民調中,遙遙領先佛州州長德桑提斯(Ron DeSantis)、前副總統彭斯 (Mike Pence)等潛在競爭對手。
去年和俄談判45分鐘破局 烏克蘭官員驚曝「內幕」:沒退路了
俄烏戰爭開打至今仍看不見盡頭,近日外媒稱,在戰爭開打後不久,莫斯科跟基輔有談判,但不到1小時就破局,烏方人士說,「已經是沒退路了。」據《法新社》報導,在去年2月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幾週後,莫斯科和基輔代表團在白俄羅斯會面,雙方進行秘密談判,但不到1小時,烏克蘭首席談判代表就失去希望。據了解,俄羅斯派了一位臭名昭彰的前文化部長,他曾否認性騷擾指控,也是一名煽動性的民族主義者。普丁被製成飛鏢標靶。烏克蘭總統府顧問波多利雅科(Mykhaylo Podolyak)說,第一次談了45分鐘,就很清楚對方的智力水平了,他們不明白這是一場戰爭,「他們不準備談判,他們只是官僚,在俄羅斯也沒有影響力,只是宣讀了某些最後通牒。」最近有越來越多聲音,呼籲烏克蘭官員重新和俄羅斯談判,以外交方式結束戰爭,據了解,因為烏克蘭的反攻令人失望,儘管有西方國家給的武器,卻還是拿不回南部或東部的領土,人們也擔心西方是否會繼續支持烏克蘭,以及武器供應會不會中斷。對此,現在要烏克蘭是不可能的。烏克蘭官員表示,自從蘇聯解體以來,基輔簽署的所有協議都被莫斯科廢除,和俄羅斯坐下來談毫無意義,反而還很危險。烏克蘭外交部長庫列巴(Dmytro Kuleba)表示,俄羅斯總統普丁是一個說謊慣犯,他在去年2月入侵烏克蘭的前幾天,才承諾不會進行攻擊。相比之下,俄方卻經常表示,願意跟烏克蘭坐下來談。普丁本月在G20峰會稱,俄羅斯從未拒絕與烏克蘭和平談判,公開說退出談判的不是俄羅斯,而是烏克蘭。英國前駐白俄羅斯大使戴維斯(Nigel Gould Davies)稱,大家對普丁的話要持保留態度,「普丁假裝想要和平,不會有什麼損失。」波多利雅科指出,現在烏方無話可說,「我們將繼續攻擊打敗你」,他也強調,現在已經沒退路了。
以哈停火4天協議交換近400人 以色列釋放囚犯名額翻倍
以色列政府和巴勒斯坦的哈瑪斯(Hamas)組織21日宣布,他們已同意由卡達斡旋的協議,以色列將釋放的300名巴勒斯坦囚犯名單,以換回50名受困加薩走廊的人質,值得注意的是,巴勒斯坦囚犯獲釋人數,與先前報導的150人相比多出1倍。以色列將釋放的300名巴勒斯坦囚犯名單,以換回50名受困加薩走廊的人質。(示意圖/達志/美聯社)根據《法新社》引述哈瑪斯方面說法,這次為期 4天的停火協議內容將包括地面停止戰鬥,雙方交換近 400 名人員。據兩名熟悉談判的消息人士透露,初步協議規定了為期 54天的停火,包括地面停火和限制以色列在加薩南部的空中行動。作為回報,哈瑪斯和另一組織關押的 50 至 100 名囚犯將被釋放,獲釋人員將包括以色列平民和其他國籍人員,但不包括軍事人員。另據這項初步協議,包括婦女和兒童在內的約 300 名巴勒斯坦人將從以色列監獄獲釋。以色列目前關押約7千名巴勒斯坦人,其中有200名女性和大約60名孩童。(示意圖/達志/美聯社)先前報導指出,雙方在卡達斡旋下達成協議,哈瑪斯釋放50名人質,換取150名巴勒斯坦囚犯與4天停火。這段期間,以色列不能在加薩南部進行空中偵察,在加薩北部每天僅有6小時能夠執行此類任務,而且除了釋放囚犯之外,也需允許每天有數百輛載滿物資的卡車進入加薩,並向當地運送額外燃料。不過據以色列司法部官方網站顯示,將會釋放300名巴勒斯坦囚犯,其中有274名男性,年紀介於14歲至59歲之間,但大多數皆為17、18歲,被指控罪行有謀殺未遂、扔擲炸彈、製造爆炸物或燃燒彈、扔擲石頭、與敵對組織聯繫、嚴重人身傷害、以民族主義為由縱火,而釋放人數與先前報導的150人相比多出1倍。另外,據《BBC》引述國際非政府組織「人權觀察」(Human Rights Watch)說法,以色列目前關押約7千名巴勒斯坦人,其中有200名女性和大約60名孩童,不過人權觀察組織主任芭席(Sari Bashi)透露,這些遭以色列關押的巴勒斯坦孩童被依軍法對待「在家長或律師不在場的情況下接受偵訊」,甚至因為「投擲石塊等相對較輕罪行」被以色列長期拘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