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眾無感
」 經濟雞蛋產量過剩「價格創2年新低」 民眾無感怨:加蛋一樣20元
2022、2023年台灣都曾鬧蛋荒,去年更是史上最嚴重的蛋荒,農業部還啟動緊急專案進口雞蛋,不僅民眾需要排隊購買雞蛋,許多店家也因此漲價,然而近期雞蛋進入消費淡季,產地產量回升,價格調降,創下近兩年新低,但卻有網友抱怨即使雞蛋降價,「早餐店加蛋仍然是15、20元」。台北市蛋商公會於6月4日宣布,蛋價再降2元,產地價自4日起從32.5元降至30.5元,批發價將於6月6日跟進,從42元降至40元。台北市蛋商公會理事長林天來坦言,近期各地蛋商面臨沉重的賣壓,有部分業者甚至以低於行情價拋售以清庫存。在北部市場也傳出零售雞蛋1斤35元、3斤100元,比行情還要低的破盤價格。甚至有營業用一箱20斤的雞蛋只要500元的情況,換算下來1斤只要25元。蛋價創下兩年來新低的消息也引發網友熱議,一名網友在PTT上整理了今年以來的蛋價變化,發現受到寒流、春節影響,蛋價最高曾漲到每斤52元,但隨著需求減少、產量回升和天氣變化,蛋價不斷下滑,現在的價格與年初相比已有明顯下降。文章曝光後,不少網友也紛紛留言表示,「加蛋還是20,謝謝」、「終端消費者加蛋一樣15元」、「加蛋15、20也降不回來了」、「結果加蛋還是15元」、「我就沒看過終端消費有降過的」、「什麼時候超商茶葉蛋有降再叫我」、「全聯還是52一盒啊」、「早餐店不降價,你不吃我不吃,看誰吃虧」、「民進黨的巴西雞蛋還在冷凍浪費血汗錢」、「無良店家蛋價就不會跌啊」、「我開始懷疑,先前真的缺蛋嗎」、「之前蛋農就警告,農委會一口氣進過量種雞」。
司法之怒1/2196法官要結387萬案 司法院竟怪「沒集體向社會發聲爭人力」
司法院長許宗力任期接近尾聲,卻發生士林地院李昭然法官墜樓身亡,以及高院陳姓女法官兩度在辦公室昏迷的不幸事件,引發全國法官憤怒及民眾的普遍同情,雖然朝野立委都願意修法,放寬司法人員名額上限,讓司法人員喘口氣,卻也凸顯許宗力當院長7年來只顧打著人權美名、推動絕大多數民眾無感的法案及憲法訴訟,卻不重視相對應的司法人力評估,導致全國法官發起「白花運動」,為「健康權」而戰!根據統計,2016年全國法院總新收案量為313萬4394件, 2023年為387萬6060件,大幅增加23.66%,2016年法官總人數為2071人,2023年為2196人,只增加6%。司法高層告訴立法院,案件這麼多,需要司法人力5536人才能清理未結案件。可是根據《中央政府機關總員額法》規定,司法院及所屬機關員額上限為1萬5000人,但2024年度預算員額已達1萬4508人,司法院在各界質疑下,竟把國會當菜市場,向立委和行政院漫天喊價,希望增加5000多人、也就是增加目前司法人力的1/3才能結清舊案,似乎案子辦不完不是司法院的錯,而是國會和行政院未給足夠人力,讓人懷疑司法院解決問題的誠意和能力。能通過競爭激烈的司法官考試都是天之驕子,但分發後將面臨土石流般案件。(圖/翻攝司法官學院官網)至於司法院對內也是一樣離譜,司法院人事處面對全國法官交相指責之際,在一封給全國法官的內部信件中,要求法官集體向社會發聲,爭取人力。好像司法人力不足,全國法官也與有過失,誰叫你們沒有「集體向社會發聲」?不過後來全國法官也真的集體發聲了,那就是讓司法院相當難堪的「白花運動」,而且當天還有一位高院女法官倒下!司法院長許宗力前往士林地院探視,竟對媒體表示:希望法官注意身心健康、參加戶外活動,不要整天綁在辦公室。司法界對此罵聲不斷,有離職司法官在臉書PO文,質疑許宗力如同晉惠帝「何不食肉糜」,許多法官紛紛要求許宗力下台。法官們在法官論壇上悲憤提出改革訴求,有法官指出,「今天聽院長的話外出運動半天,回辦公室案件會自動消失不見嗎?」連一向保守穩健的最高法院院長也忍不住開轟,最高法院前院長吳燦卸任前夕曾感嘆,大法官釋憲健康權「好像對我們不適用」,吳燦指出,三審法官都是有年紀的人,司法院廢除限量分案,已大幅加重工作量,希望司法院對增加員額不要斤斤計較。接替吳燦的現任最高法院院長高孟焄也在交接典禮上表示,原本法官們聚在一起都在討論養生之道,現在改成討論退休生涯,她呼籲司法院給予協助和支持。不過司法院長許宗力似乎聽不進去。新北惡房東張淑晶誆騙數十位房客,遭最高法院重判入獄。(圖/報系資料照)司法院的荒腔走板,連執政黨立委也很難幫腔,民進黨立委吳思瑤調查指出,近年來司法案件暴增,司法人員出現出走潮,根據統計,近10年來,司法院出走人數達575人,包括法官98人、事務官53人、書記官424人。此外,濫訴問題也一直困擾司法界,不過由於法律上對濫訴界定模糊,司法院至今仍無解方。最知名的濫訴「專家」首推新北惡房東張淑晶,張淑晶2014年起,以不實廣告出租公寓隔間套房,簽約時拐騙房客留下親友資訊,房客要求退租,她不僅刁難還反告房客及親友,受害人數高達78人。最高法院先將她判刑5年6月定讞,後又依誣告罪另外判刑8年6月確定,目前正在服刑中。
壓縮我防空預警時間…共機愈飛愈近 離淡水恐不到30浬
根據國防部28日公布的共機動態,27日共有12架次共機逾越海峽中線,距基隆最近僅37浬,這是國防部公布共機距台位置後,最接近台灣領空的一次,逼近我力守的24浬底線。前空軍副司令張延廷說,國防部只標示共機距基隆位置37浬,但距淡水應該不到30浬,以後應該改成標示距淡水位置,讓國人知道共機離台北究竟有多近。今年元月總統大選結束後,國防部例行公布的「中共解放軍進入台海周邊空域活動示意圖」改版,共機侵擾航跡消失,改為以「區塊」示意,取消侵擾各種機型數量等細節,僅標示飛越中線共機距台灣南北端、基隆與鵝鑾鼻距離。張延廷說,飛過海峽中線的共機多半從福建起飛,直線距離淡水比基隆近,國防部不應該只標示共機距基隆的位置,而是應該標示共機距淡水位置,否則民眾無感。共軍已常態性經營北台灣空域,距離愈來愈近,1月份飛到43浬、2月份42浬,上周是41浬,現已至37浬,壓縮我防空預警時間。國防部昨天公布,自27日上午6時起至28日上午6時止,共偵獲18架次共機,其中逾越台灣海峽中線及進入北部、西北空域12架次,並有4艘次共艦,持續在台海周邊活動。另外,漢光電腦兵推26日結束,這是國防部長邱國正任內最後一次兵推,他提醒各級指揮官,透過「任務式指揮」分散管制授權各級指揮官,使其清楚當前任務,具備在任何情況下皆可遂行指管的能力,達成任務要求。
3大稅制優化措施拍板!減稅紅包估達382億 這「原因」一般民眾無感
行政院拍板3大稅制優化措施,主要有基本生活費從19.6萬元調升到20.2萬元、伙食費免稅金額每月2400元提高到3000元,以及綜所稅免稅額、扣除額與課稅級距調整;調整後,明、後年「減稅紅包」粗估達382億元。但專家直言,減稅好康,民眾無感,因薪水調升跟不上物價漲幅,小資族根本是窮到不用繳稅!一位不具名會計師批評,政府一再強調因免稅額、扣除額調高,才讓近半數申報戶不用繳稅。但近年免稅額、扣除額增加,主要是隨物價上漲調整,非稅制改革,小資族不用繳稅,代表薪資調整趕不上物價上漲,普通民眾很難感受到減稅好處,被批「窮到免繳稅」是合理的。稅制優化措施以及稅收影響預估值政府這波稅制優化中,2024年報稅首先享受到的是基本生活費調整,從現行的19.6萬提高到20.2萬元,也是基本生活費首度突破20萬大關,四口之家省稅1200元以上,財政部估算,整體減稅利益189億元。另伙食費不計入薪資所得的額度由每月2400元調至3000元,一年2.88萬調至3.6萬,年增7200元,省稅360元到2880元,整體減稅利益18億元。財政部賦稅署長宋秀玲表示,明年的「減稅紅包」起碼就有207億元。2024年度綜所稅免稅額及扣除額調整,包含免稅額從9.2萬調到9.7萬、標準扣除額從12.4萬調高到13.1萬、薪資與身障扣除額皆從20.7萬調到21.8萬。以四口之家計算,多了5.6萬可以扣除,省稅2800元以上,民眾在2025年報稅適用,預估所有的申報戶都可受惠,減稅利益達175億元。個人基本所得額(最低稅負制)免稅額從650萬提高為750萬元,有利於海外所得規畫;保險死亡給付免稅額從3330萬提高到3740萬,也有利保單和遺產規畫,2025年報稅時適用。宋秀玲表示,自2018年政府稅制優化以後調整四大扣除額,就有明顯的減稅利益。財政部估算,2018年以來,調整四大扣除額、基本生活費調整、長照扣除額,及綜所稅扣除額隨物價調整,到今年底為止,減稅利益達3200億元。減稅措施當中,還有遺產稅6大扣除額調整,包含配偶扣除額493萬調至553萬,子女50萬調為56萬、父母123萬調為138萬、身心障礙618萬調為693萬、喪葬費123萬調到138萬,以被繼承者遺產5000萬,有配偶與子女來計算,可以省稅約8.7萬元以上。
還錢挽民心2/稅收牽政權警語驚醒綠委 在野黨卻喪失民意先機
民進黨九合一敗選,震撼2024年總統和立委選舉,黨籍立委嗅到異常的社會氛圍,等不及黨務、政務有立竿見影的改革前,紛紛提出回應民意的主張,尤其「還稅於民」的動作格外積極。然而國民黨似乎還沈緬於勝選之中,失了先聲奪人的先機。部份民進黨立委幕僚透露,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日前一篇「對人民斤斤計較的政府,恐丟掉政權」的文章,提到這些年台灣的經濟數據,因為半導體產業而呈現美好狀態,但底層社會是苦的,疫情擴散3年,地方資源更匱乏,政府在防疫紓困措施不給力,雖然中央施政數據表現良好,但民眾卻無感,代溝愈來愈大,執政者卻不知。謝金河認為,財政部去年稅收超徵逾4000億元,有了龐大稅入,如果政府愛民如子,應該學美國前任、現任總統川普和拜登,直接把支票寄到每個人手上。台灣近期物價飆漲,庶民生活困難,許多政壇人士也預告,明年經濟前景看差,政府必須預作準備。(圖/黃鵬杰攝)「該篇報導獲得廣大民眾迴響,不只綠營支持者在群組裡不斷轉發,甚至還傳給民進黨立委要求向層峰作出建議,有些立委一天就收到數十篇相同的報導,因此相當重視。」一名幕僚說,這就是民意的潮流趨勢,也是扭轉頹勢的機會,因此跨派系的立委有了推動「廣發現金」一致構想。民進黨台中立委何欣純去年12月24日直接在臉書開第一槍,呼籲政府要將經濟成果與全民共享,並坦言在選後的檢討便當會,已跟總統蔡英文直接反應民生經濟問題必須重視。 隔兩日的周一上班日,民進黨立委何志偉和陳亭妃也相繼喊話,要求4500億元的「超收稅金」應要直接還財於民,才會讓人民真正有感。民進黨湧言會成員更集體召開記者會,詳細提出3點訴求,包括政府在過年前應以現金或消費券形式,將稅收成果與全民共享;政府應減免全台84萬年輕人的學貸,體恤青年世代的經濟壓力;希望政府就受影響的傳統產業與服務業等,再提紓困方案。國民黨台北市第3選區立委補選候選人王鴻薇很早就提出「還稅於民」訴求,但立法院國民黨團卻未及時跟進,反而是民進黨立委們紛紛表態,並提出各類方案。(圖/報系資料照)此外,12月26、27日連兩日,陳明文和羅致政等10名英系立委,以及跨派系合體的立委陳素月、劉世芳、莊競程、黃秀芳和許智傑等人,皆不約而同提出稅收超徵4500億元的「經濟紅利」,應以普發1萬元現金或振興券與全民共享,並照顧弱勢。有民進黨立委私下坦言,「雖然還有排富與否要討論,但用超徵稅收發錢、回饋民眾,已是社會普遍共識,不可擋了!」雖然國民黨台北市第3選區立委候選人王鴻薇很早就提出「還稅於民」的政見,然而身為在野黨的立法院國民黨團腳步卻似乎慢半拍,直到民進黨立委們發聲一輪後,國民黨團才提出針對月薪未滿3萬元的受雇者,每人發3萬元,以及對中低收入戶每戶發10萬元等訴求。但整體上,藍營立委們疾呼的力道和時間點,遠遠比不上綠營立委們所展現的「求生意志」。而注重財政紀律的民眾黨團更是直到12月28日才定調跟進「還稅於民」,並主張以現金發放取代消費券。
陳亭妃支持「還稅於民」 喊話行政院儘速決策
政府今年總稅收實徵數大於預算數,估計超收4500億元,「還稅於民」聲浪四起,立委陳亭妃今(26)日向行政院喊話,不論是用甚麼形式,支持「還稅於民」計畫,現金也好、振興券也好,只要能讓經濟復甦,都應將資源真正用在刀口上,讓人民有感。陳亭妃表示,這幾年在疫情影響之下,很多弱勢家庭受到相當大的衝擊,弱勢族群更加弱勢,生活快過不下去,同時一般家庭也受到影響,學生學貸還不出來,中小企業、餐飲旅宿業營收進入低谷。她表示,「不論是雇主還是勞工,生活都過得苦哈哈。」陳亭妃認為,若能在預算達標的情況下,提出「全民共享」方案,現金也好、振興券也好,只要能讓經濟復甦,都應將資源真正用在刀口上,讓人民有感。她表示,會建請行政院儘速進行跨部會決策,提出配套措施,早日讓民眾受惠,有助於維持民生發展。此外,立委郭國文則表示,超徵的稅收若用普發方式回歸民間,就枉費政府的功能。他認為,尤其在貧富差距逐年擴大,更在去年達10年新高,政府背負照顧弱勢的角色,所以與其普發現金,更應該主張「針對性紓困」。郭國文說,從數據調查上能發現,社會後40%的民眾,可支配所得以一年3千、5千元在成長,但以今年通貨膨脹逼近3%的高通膨換算,可支配所得其實在減少中。他質疑,反觀社會前40%的家庭,每年可支配所得超過百萬,發個幾千元給這些人的用意何在?面對營利稅超徵,郭國文表示,這代表景氣創造出來的經濟效果不錯,但關鍵在於經濟成長「下滲」不彰,導致底層民眾無感,面對通膨更是基層需求不被滿足,這才是政府必須重視的面向。因此,他反對政府普發現金,應該善用政策工具來達到財富重分配,「針對性紓困」才是真正苦民所苦,請政府將經濟底層的需求作為政策優先目標,不是以普發來解決民怨!
反對超徵稅收普發現金 郭國文:底層紓困才是苦民所苦
財政部預估,今年稅收有望超徵4500億,導致還財於民、普發現金的主張不斷浮出。立委郭國文今(26)日表示,超徵不是超收稅,而是稅收高於所編列的預算,主要原因是政府低估景氣,他認為在貧富差距逐年擴大的狀況下,不應普發現金,而是要針對性紓困,來照顧底層民眾。郭國文指出,每年預算是由政府預估徵收的稅來進行編列,但從今年1到11月的趨勢推估,財政部大幅低估「營業所得稅」的收入,才會出現超徵的狀況,並不是政府多收稅,更不是政府貪財而剝削百姓。對於政府低估營利所得,郭國文表示,這代表民眾消費超出預期,也就是政府低估景氣,也代表政策所創造出來的經濟附加價值比預期的高。然而,民眾對於超徵的誤解,導致抱怨連連,認為超徵應該以普發現金的模式還財於民;但只要了解超徵不是超收,就不會有相對剝奪感。郭國文強調,超徵的稅收若用普發的方式回歸民間,就枉費政府的功能,尤其在貧富差距逐年擴大,更在去年達10年新高的狀況下,政府背負照顧弱勢的角色;所以,與其普發現金,更應該主張「針對性紓困」。從數據調查上能發現,社會後40%的民眾,可支配所得以一年3千、5千塊在成長,但以今年通貨膨脹逼近3%的高通膨換算,可支配所得其實在減少中;反觀社會前40%的家庭,每年可支配所得超過百萬,郭國文質疑,發個幾千塊給這些人的用意何在?面對營利稅超徵,郭國文表示,這代表景氣創造出來的經濟效果不錯,但關鍵在於經濟成長「下滲」不彰,導致底層民眾無感,面對通膨更是基層需求不被滿足,這才是政府必須重視的面向。「請政府將經濟底層的需求作為政策優先目標,不是以普發來解決民怨!」郭國文表示,他反對政府普發現金,應該善用政策工具來達到財富重分配,他強調,針對性紓困這才是真正的「苦民所苦」。
蛋價每台斤降2元 民眾:仍買不到價格合理的蛋
蛋荒導致蛋價不斷上揚,10月4日雞蛋調降2元,產地價從每台斤42.5元降至40.5元,批發價從每台斤52元降至50元。蛋荒以來首次降價,民眾無感表示,仍買不到價格合理的蛋;雞農則認為,雞蛋降價無法反映成本,甚至會影響生產意願,應盡快漲回。9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彈回2.75%,仍超過通膨警戒線的2%;民生物資方面,年增率最高的雞蛋較去年同期上漲31.16%。餐飲業者指出,後疫情時期與病毒共存,民眾出外用餐、採購量會大大增加,而目前食材漲幅最高就是雞蛋,雖然降了2元,但是末端購買的價格卻沒有下來,成本支出高居不下。新北市洪小姐表示,某連鎖賣場買的雞蛋每盒10顆69元,在雜貨店買的每盒可達70多元,若以秤斤來看,農會的蛋一斤約80元,根本買不到便宜的蛋。對於這波降價,中華民國養雞協會蛋雞組組長黃榮珍表示,目前市場蛋價仍算歷史高價,連假期間民眾購蛋需求少,但之後需求又會再出現,蛋價在一兩周後就應回漲。雞農吳先生說,產地缺雞已經是現況,進入秋季後另一個問題就是禽流感,假如疫情大爆發,對產地來說無疑雪上加霜,是否會進入下個缺蛋循環,「不敢說不會」。雞農阿財說,這時降價無法反映雞農在原物料上漲、中雞不足、通膨下支出的額外成本,很可能雞農會愈養愈少。消基會董事長黃怡騰表示,這次的蛋荒比預期的還要久,飼料原物料受通膨、產業鏈、海運、俄烏戰爭影響深遠,大概要等到物價轉趨平穩、雞蛋產量增加才會有好轉,政府在產銷調節應祭出足夠的鼓勵措施,讓農民更願意投入飼養。農委會表示,隨著時序進入秋季,產蛋率有了明顯的改善,目前雞蛋每日供應量約11萬7000箱,基本上已經和需求持平,因此配合市場機制降價。
花蓮6.6強震「國家警報大響」 宥勝完全睡死…于美人驚醒躺床不動
台灣今(23日)凌晨1點41分發生規模6.6地震,深度31公里,國家級警報大響,把許多還在睡覺的人給搖醒。不過,也有不少民眾無感。藝人宥勝就坦承完全睡死,醒來才發現有地震,于美人則是被驚醒,不過懶得動,所以還躺在床上,經歷曝光後掀起熱議。23日凌晨1點41分在花蓮近海發生規模6.6地震,過了2分鐘又發生規模6.1地震,之後更是餘震不斷,各地也傳出災情。然而,很多民眾沒被地震吵醒,而是一覺睡到天亮。藝人宥勝上午在臉書驚呼:「天啊!震成這樣…我居然完全睡死!怎麼可能…」,他關心大家的狀況,也好奇是否有人和他一樣完全睡趴?經過這次地震,讓他突然覺得自己警覺性不太夠,「不是被地震驚嚇,而是被自己的睡翻驚嚇,希望大家都能平安」。宥勝不敢相信自己竟然完全沒感覺到地震。(圖/翻攝自宥勝臉書)意外的是,貼文釣出不少同樣睡死的網友,「和你一樣,跟孩子一起睡好睡滿沒有醒啊」、「原來不是只有我一個人無感,好睡的同伴你好」、「我完全睡死,早上才知道地震搖很多次」、「我們一家也睡趴」、「我們全家都沒醒…早上才知道」。另外,于美人也在臉書發文報平安,接著自問:「是我睡太沉了嗎?」透露昨天感覺是地震警報先響,之後才感受到地震,但是她真的不想動,於是躺在床上等地震結束,「因為人只要躺平,想要再站起來很費力」。網友也深有同感:「我也是警報才知道地震,繼續躺平聯絡友人確認是否平安後續入夢中」、「我也是先聽到才感覺到」、「躺平是一種無敵的幸福」、「真的,躺平了就任他搖了,願大家都平安!」于美人雖然醒了,但仍躺在床上。(圖/翻攝自于美人臉書)
只是虛胖!人均GDP首度衝破3萬美元 多數基層民眾無感
新台幣強勢奮力推了一把,今年我國人均GDP首度衝破3萬美元,突破最嚴格定義的已開發國家門檻。但學者表示,新台幣強勢是「幕後功臣」,但受疫情衝擊、實體經濟呈現兩極化發展,民眾無實質加薪,「虛胖」的人均GDP對多數基層民眾來說當然「無感」。根據主計總處統計顯示,自2011年以來、我國人均GDP突破2萬美元,但此後近10年呈緩步上升,2019年還在2萬5941美元的水準,短短2年時間,人均所得輕鬆突破3萬美元大關。主計長朱澤民坦言,國人所得增加,新台幣匯率影響很大,先前經濟預估是以新台幣匯率29元多做設定,但近來新台幣匯率升值,又以匯率28.8元來計算,「影響很大」;朱澤民說,如果哪天新台幣匯率回貶,人均GDP又可能回落至「2字頭」。據主計總處預測顯示,2020年、2021年全年經濟成長率分別為2.54%、3.83%,學者認為,雖台灣受疫情衝擊小,經濟成長為四小龍之首,但2%、3%的成長也不算突飛猛進,若非新台幣匯率走強,台灣要達3萬美元的目標,恐怕還得再等2、3年。中央大學經濟學系教授吳大任表示,國人平常收入、支出都是以新台幣計價,新台幣升值、美元走弱,在國際市場買進原物料應該有價格優勢;不過,全球貨幣寬鬆、熱錢太多,近來不僅大宗原物料上漲,連鐵、礦、砂都全面漲價,更簡單的說,與過去拿出同樣的資金,買進的數量並沒有因為新台幣升值而增加。吳大任認為,國人的購買能力,不能只單純看匯率。
每5人就有1人油脂超標 年輕族群心血管疾病暴增
從國民健康署最新公布之2016-2018年國人三高盛行率可看出,台灣18歲以上成人有21.63%為高血脂族群,平均每五人之中就有一人的總膽固醇或三酸甘油脂超標,或正在服用降血脂藥物治療。中華民國血脂及動脈硬化學會理事長李貽恆醫師指出,儘管心血管疾病原因與三高(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及吸菸習慣有關,但台灣研究論文發現,當前台灣與全球心血管疾病老年人口的發生率並未增加,反而55歲以下年輕族群的心血管疾病患者數據陡增,且深究病史發現,該族群併發其他二高的狀況並不顯著,但有高血脂問題的人口增加幅度卻很大,因此可推斷,心血管疾病年輕化的關鍵,恐怕就在最令民眾無感、較難居家檢測的「高血脂」問題上。「高血脂」最重要的指標就是低密度膽固醇(LDL-C),又被稱作壞膽固醇,長期濃度過高會積累在血管壁上造成血管發炎、動脈硬化與血管堵塞,導致心肌梗塞或腦中風。李貽恆理事長表示,台灣55歲以下的患者大多是家庭主要經濟來源。一旦發生心肌梗塞,復發致命性心血管疾病事件機率就高達20-30%,這表示,在三個心肌梗塞倖存者中,就有一個在一年內會再次受到心血管疾病打擊,不僅恐失去寶貴生命或行動能力,日常居家照護更影響到全家人的生活,成為國家經濟的重大損失及醫療社福體系的壓力。經濟學人智庫報告指出,近8成的心血管疾病如心肌梗塞或中風,是可以事先預防的,如降低低密度膽固醇(LDL-C),達到LDL-C治療目標,即可有效降低疾病發生率。中華民國血脂及動脈硬化學會祕書長黃柏勳醫師表示,根據中華民國血脂及動脈學會提出的臨床治療指引,高風險族群如急性冠心症與冠狀動脈血管疾病患者,其低密度膽固醇(LDL-C)建議治療目標為70mg/dL,若急性冠心症合併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則可以更積極控制在55mg/dL以下。黃柏勳醫師分享,前陣子診間曾收治一名年約50歲的冠狀動脈血管疾病置放血管支架患者,初期以口服藥物治療半年,其低密度膽固醇(LDL-C)指標雖從原本的190mg/dL開始逐月降低,卻仍超過130mg/dL,考量患者年紀仍屬中年且已有心血管疾病病史,醫師建議患者可評估較積極的治療策略,合併使用針劑藥物,終於成功將LDL-C控制在70 mg/dL內。黃柏勳醫師分析,傳統的血脂藥物治療方式以每日口服為主,其成分可減少低密度膽固醇的生成,達到40%-50%的治療目標,但部分患者會有肌肉痠痛、肝指數上升等副作用,且復發機率較高;目前已有針劑型態的治療選擇,可加速代謝低密度膽固醇,降低口服降低膽固醇藥物副作用,於治療目標上有機會達到9成的達標率,建議在一年內曾發生過心肌梗塞、或有慢性疾病的高風險族群,可與醫師討論更積極的降膽固醇治療策略。
泰公開講/劉泰英:游資帶動投資 拚經濟更有感
新冠肺炎疫情方興未艾,對全球經濟衝擊劇烈,許多國家疫情仍然嚴峻,台灣相較之下還算是穩定。五二○總統蔡英文就職連任,如何帶領台灣經濟走出「後疫情時代」的陰霾,工商業界都在密切關注。回顧蔡英文的第一任期,台灣經濟成長率開低走高,二○一九年主計處數據顯示,台灣經濟成長率躍升為亞洲四小龍之冠,蔡政府看似交出亮麗的經濟成績單,很多民眾卻抱怨完全無感,因為貧富差距問題還橫在那兒,台灣長期低薪的問題更是無解。年輕人看著經濟數據,望著自己的低薪及買不起的房子,情何以堪?進一步探究政府亮麗經濟數據的背後,其實相當程度與美中貿易戰的外部因素、推升台灣經濟成長率有關,美中貿易戰愈演愈烈,讓部分台商撤離大陸,轉而遷廠回台灣或到東南亞。然而,台商雖回流台灣,是否會被迫放棄大陸市場呢?在後疫情時代,台灣未來面對的究竟是危機,抑或是轉機?很多人心中都有疑問。平心而論,台灣民間游資相當充足,人力資源不論是量、質都不差,但國內經濟表現,卻始終讓多數民眾無感,我曾多次提到低薪的癥結,乃在於政府長期不認真引導游資,讓游資只能在股市和房地產市場間亂竄,尤其是公共投資的部分,這原本就是政府責無旁貸的責任,投資本身不僅能增加就業機會,又能提升勞工薪資,薪資一旦提高,消費力就會增加,有消費刺激,經濟必定成長,進而步入良性循環。最近香港問題再度受到全球矚目,也導致中美對峙情勢加劇,大陸經濟先前受到新冠肺炎衝擊,如果美國再對大陸祭出新一波制裁行動,大陸是否會因為面臨經濟內外種種挑戰,走回計畫經濟的老路,現在還很難預料。如果真是這樣,又可能對全球經濟埋下更多變數,會不會出現新的金融危機,令人相當憂慮。我認為,全球經濟歷經這一波陣痛後,未來發展重心可能轉移到印度及東南亞國家,但這兩地也有各自的問題,能否帶動全球經濟的另一波發展,有待進一步觀察。面對全球經濟諸多不確定因素,台灣不能只期待國際景氣帶動國內經濟,主動自救是必需的,擴大公共投資就是有效的方法,期待民進黨執政的第二個四年,真的能夠多些經濟、少點政治,讓台灣面對國際不確定因素時,再繳出好的經濟成績單,讓世界刮目相看。
國民黨全台串連主發現金 蔡英文駁稱現金酷碰券不同功能
新冠肺炎疫情延燒,衝擊台灣經濟,但政府600億紓困卻讓民眾無感,國民黨改主打發放現金,才能有效幫助民眾。國民黨「發現金」策略全台串連,終於有種遍地烽火的氣勢,總統蔡英文對此表示,「紓困先發現金,疫情緩和後加碼發酷碰券。」蔡英文昨晚在臉書上說,紓困跟振興有不同的先後順序,現金跟酷碰券的發放也有不同的功能。她說,等到疫情緩和後,政府也會規劃發放多種消費折扣券,刺激景氣,協助產業可以重上軌道。蔡英文表示,受到疫情的影響,政府現階段最重要的工作,就是紓困。她表示,在行政院送到立法院的《紓困振興特別條例》修正草案,所追加的預算通過後,將會有三大方向。三大方向包括,第一,補助受影響的企業,每月每名勞工最高20000元的薪資補貼,共3個月;第二,勞保投保24000元以下的自營業者,每個月10000元的現金補貼、共3個月,一次發30000元。最後,減班休息可補貼與基本工資23800元差額的50%,最高11000元;受訓補貼的勞工,每小時158元,最高120小時的補助,最高18960元。蔡英文強調,這些都是政府的短期紓困方案,有薪水、最實在,現金協助勞工 。
【新飆速時代1】4G還沒回本 5G頻譜恐見千億競標金
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10日展開5G釋照競標,3大2小電信商每天以20餘億的銀彈搶標心中矚意的頻段,第一階段規劃10天10回合競標,業界人士估計到第10天第100回合時,價格將超過500億甚至出現天價的情況。6年前,4G頻段競標時,7業者共鏖戰40天、393回合,總標金高達1186.5億元,比NCC原本公告的三359億元底標超出了231%。由於業者標金成本迄今尚未回收,現在又得籌銀彈標5G,莫怪台灣大哥大董座蔡明忠發出警語「恐變軍火戰!」台哥大董座蔡明忠對5G釋照競標發出警語。(圖/報系資料照)在12月10日開始的5G頻譜競標,有三大電信商中華電信、台灣大哥大、遠傳電信以及兩小電信商亞太電信、台灣之星加入,競標的頻段包含1800MHz、3500MHz以及28000MHz。在第60回合的競標,3500MHz頻段的暫時標金已經高達375億,業內人士推估結標時可能上看500億。(圖/翻攝自NCC)其中3500MHz是各家必爭之地,主要原因在於3500MHz裡的頻譜中僅有170MHz頻段有對應的5G終端設備支援,且該頻段受干擾的程度較低,因此業內人士推估,3500MHz的標金可能上看400億,但仍要看中華電信是否要搶下100MHz的頻寬,否則很可能會出現4G頻譜競標時的千億天價。儘管電信業者搏命搶標5G「黃金頻譜」,然而市面上尚未出現5G手機或5G相關3C產品,導致大多民眾無感。《手機王》總編輯張利安指出,「4G已經夠用,即使5G速度更快,但在正式商轉初期,手機訊號的分布率不高,可能還沒辦法大規模吸引民眾申請。」他預計5G初期可能只會有企業採用。
7000億回流0匯入資金 成蔡英文選舉罩門
台商7000億回流!是總統蔡英文近來到各處宣揚政績一定提及的議題,但在立院經濟部次長林全能接受質詢時直言回流海外資金是0後,韓國瑜稱是「欺騙治國」,蔡英文不得不在昨日直接向媒體說明,在社交媒體申明,一日3次回應,經濟部長長沈榮津昨日還拍攝影片說明,今(20)日總統府發言人室在臉書特把沈榮津的影片及文字全文發布。民眾關心的是,即然蔡英文稱台商回流7000億,為何沒有匯錢回台?何以民眾無感?總統府發言人室轉述沈榮津的理由是:第一,台商回台投資的定義很清楚,就是在中國大陸投資兩年以上,受到美中貿易戰衝擊,決定回台灣投資,可以帶動產業升級的,就可以參加政府的方案。錢有沒有從中國大陸回來是假議題,最關鍵是投資要落實,只要合法,政府不必擾民,不用管人家哪個口袋拿錢出來投資。第二,台商回台投資,已經來到6971億元,不是0元。現在已經通過153家企業,只要廠商願意公佈,經濟部每週都會連同公司名稱、投資金額,通通公布出來。名單都可以查得到,應該還給投資台灣的台商公道。第三,投資落實扎扎實實,廠商已經在買機器、動土。投資落實的案例已經很多,如果有誤解,經濟部可以邀請委員一起去台商工廠參訪,為他們打氣。台商回流,投資大爆發,是千真萬確的事實!沈榮津強調,相較馬政府時期的1500億,今年台商投資已經近7000億元,確實帶動經濟成長率,讓台灣連續三季亞洲四小龍第一。當初質詢此事的國民黨立委曾銘宗在質詢時即反駁,所謂投資大爆發就是利用經濟部的特案,低利在台灣貸款,所謂回流,就是書面上的假象。
【泰公開講】劉泰英:恢復核四 庶民經濟第一步
韓國瑜日前舉行記者會,批評蔡英文政府的能源政策與庶民需求完全脫節,強調若能當選,一定立即檢討錯誤的非核家園政策,在安全無虞、人民同意的情況下重啟核四;韓國瑜主張應使用便宜、穩定、乾淨的核能,少用昂貴又難用的再生能源,也要減少使用會造成空汙的燃煤發電。去年參選高雄市長時,韓國瑜提出「庶民經濟」,卻被綠營批評只有口號,沒有說明實際步驟。我其實相當贊同韓國瑜的庶民經濟觀點,但要如何落實?步驟為何?他應該更清楚地說出來。台灣近年經濟成長率約在二%上下游移,蔡英文政府以此為傲,認為台灣比許多亞洲國家都要好,但經濟如果真的這麼好,為何民間無感呢?經濟成長數字好看,但民眾無感,凸顯台灣經濟結構已出現大變動。許多高科技集團高層賺到很多錢,但高科技不是「庶民經濟」,能創造的就業機會有限。以台積電股票為例,八○%是由外國人持有,賺錢多數並未分配到國內,國人可支配所得沒增加,所得分配卻愈來愈不平均,導致總體消費難以明顯提高,因此內需就會疲弱,只能仰賴政府多消費。問題是,政府投資常遭質疑沒用在刀口上,很多都是在選舉發放的津貼、補貼,實質投資其實很少;政府投資少,民間就寧可到海外投資,近來雖因中美貿易戰,部分大陸台商返台投資,只可惜返台投資的數字仍不夠大。我很贊成韓國瑜以恢復核四,做為推動庶民經濟的起點,雖然反對者質疑,重新讓核四發電又要花新台幣一千多億元,但仔細算算,這筆錢花下去還是划得來,畢竟能為台電一年省下新台幣五百億元的發電費用,兩年就可回收。尤其台灣近期每逢秋冬季,空氣品質就變差,肺部病變激增,部分原因可能與中國大陸的汙染物飄洋過海而來有關;另一方面,燃煤發電比例提高當然也有影響,恢復核四,生煤就能夠少燒一點,對民眾的健康保障就多一點,健保醫療成本就能省下很多。此外,我認為改善危橋、道路也是庶民經濟的一環,韓國瑜將高雄市的路鋪好,當然也算,因為這些建設與民眾息息相關;而包括學校危樓改建、加強觀光資源建設等,民眾都能享受得到,實應納入庶民經濟的範疇。韓陣營如果能更細緻地規畫、明白講出庶民經濟的願景,將政策進一步連接到如何讓經濟差的民眾「脫貧」,我相信定能爭取到更多選民支持,畢竟多數人都是庶民,都期待經濟能更好。(劉泰英口述、薛孟杰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