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變遷法
」 立法院 民眾黨力挺2040無煤台灣 國民黨強調「減碳返核」是國際趨勢
國民黨總統參選人日前提出能源政策主張,將核能作為減碳能源之一,同時加強研發節能科技,擴大綠能產業發展,完成能源轉型,積極落實減碳,跟上國際趨勢。國民黨今天也強調,因應氣候變遷、能源發展趨勢轉變,各國能源政策已從反核走向「重返核電」,例如德國、日本、韓國等國家,都陸續新建核電機組,或延後機組除役時間。世界各國目前都積極朝淨零碳排的環境政策目標前進,目前有137個國家或地區已宣示淨零排放的承諾。國民黨並整理各國最新的減碳返核計畫。包括歐盟要建立歐盟排放交易機制來限制歐盟各會員國的排放總量,具體減碳策略包括氣候、能源、建築、碳交易、土地利用、交通運輸、稅賦等面向,並提出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法國則將在2035年前興建6到14座核能電廠,2030 年將溫室氣體排放量與 1990 年相比減少 40% ,2050 年能源無碳化生產。英國也頒布相關政策(氣候變遷法、排放交易機制),目標是 2030 達到百分之百低碳電力,核電佔比上看25%,2050 實現淨零排放。另外,德國部分,將延役目前的核電廠,2030 年溫室氣體排放較 1990 年減排 65%,2040 年則減排到88%,來達成 2045 年淨零排放目標、2050 年溫室氣體負排放。至於美國,2030 年將二氧化碳排放量至少減少 2005 年水平的 50%,承諾到 2050 年實現碳中和,且停止補助傳統化石燃料,確立了美國未來10年溫室氣體減量發展方向將以能源為主,更通過要將核電廠延役至2030年。國民黨表示,為了達到2050淨零碳排目標,曾經造受核能災害的日本,也將重啟核電廠級發展新一代反應爐,並從法律、教育等面向進行改革,並在工業、能源轉型、商業、運輸上的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鄰近韓國雖是全球最仰賴化石燃料的經濟體之一,但先前已宣布要在2050前達到「碳中和」的目標,將新建6座核電機組,核電佔比在2030年時,提高到近33%。國民黨指出,台灣的燃煤、燃氣發電各占一半,火力發電高達近8成,且目前再生能源發展速度遠低於國際平均水準,燃煤不斷增加、再生能源發展卻不增反減,民進黨政府錯誤的能源政策,危及產業與環境,已讓國人十分擔憂,國民黨因此會持續提出對台灣人民、企業界以及整體經濟發展負責任的能源政策,務實解決能源政策,脫離缺電國安危機,實現淨零碳排的目標。國民黨力挺侯友宜的能源政策,強調「減碳返核」是國際趨勢,盼能達成2040無煤台灣的願景。(圖/國民黨提供)
立院23日開議 警械、外役監法案將成重點
立法院長游錫堃昨召集朝野協商,確定本會期將於9月23日開議,因殺警案引爆強烈民怨,朝野決定30日院會處理《警械使用條例》修正草案。值得注意的是,新成立的數位發展部,未來將歸屬立院哪個委員會監督,目前可能選項包括經濟、交通或教育委員會,待9月20日協商確定。國民黨團書記長李德維也指出,蔡政府一再出包,包括防疫、《數位中介法》草案、論文門等等,衛福部、通傳會、數位部及國安局長陳明通等,都是在野黨迫不及待「直球對決」的重點對象。民進黨黨團總召柯建銘昨說,本會期重點在《警械使用條例》,預計30日提交院會討論;與其搭配的《外役監條例》修正,預計由法務部提修法版本。《氣候變遷因應法》、《精神衛生法》,及攸關性私密影像防禦網的《刑法》、《犯罪被害人權益保障法》、《性侵害犯罪防治法》與《兒童及少年性剝削防制條例》修法,也會盡力在本會期完成。國民黨團總召曾銘宗則說,新會期是預算會期,國民黨團將著重明年度中央政府公務預算、前瞻計畫第四期預算審查。至於法案部分,會力促較急迫的《警械使用條例》、《外役監條例》修正與《氣候變遷法》等。民眾黨團總召邱臣遠表示,下會期關注的法案從五大政見延伸,居住正義的《平均地權條例》、《所得稅法》,經濟委員會的《礦業法》、衛環委員會的《氣候變遷法》,各委員會都提出關注的法案。《性暴力防治法》、《性私密影像保護法》也是民眾黨團的關切重點。預算方面,將對數位部疊床架屋的情形,及國防預算創歷史新高用力監督。至於數位部將歸屬立院哪個委員會監督?目前數位部長唐鳳主張放在教育及文化委員會,但朝野大多認為除了教文委員會,也可與NCC一樣放在交通委員會;同時,因數位部的業務範圍,很大一部分是要促進產業發展,也可放經濟委員會。最後結果將於9月20日交由朝野協商決定。
立院新會期聚焦7大面向法案 民眾黨:檢視數發部預算是否合理
立法院新會期開議,民眾黨立委邱臣遠、賴香伶和蔡壁如今(1)日表示,民眾黨將聚焦社會安全、國防安全、交通安全、經濟繁榮、環境永續、勞權保障及居住正義等七大面向法案,呼籲政府盡早送出院版法案,積極排審、協商。除此之外,邱臣遠表示,本(第六)會期是預算會期,將特別著重在新成立的數位發展部等機關,檢視預算編列是否合理,並監督「中介法」是否會重啟。邱臣遠指出,民眾黨團本會期將聚焦七大面向優先法案,因應最近殺警案及柬埔寨人口販運社會安全,將提出《外役監條例》修正草案;近期金門頻頻遭無人機騷擾,國軍除了應有基本的應變能力,也須有《要塞堡壘地帶法》加強管制,促進國防安全;為繁榮經濟,已提出《新經濟移民法》草案、《數位經濟基本法》草案;在交通安全方面,已提出《交通安全基本法》草案,以及防範毒駕提出《刑法第185條之3》修正草案,就新住民權益保障提出《新住民基本法》草案。「第六會期是預算會期,將特別著重在新成立的機關,檢視預算編列是否合理。」邱臣遠說,包含造成輿論譁然的數位發展部預算;並因應兩岸情勢緊張,監督國防預算是否確實執行以如期如質提升國防安全;以及喊停但不知道何時會重啟的《數位中介服務法》,是否有偷渡先前要用25億元成立民間機構等相關預算。賴香伶表示,第六會期持續關注勞工與人權議題,數位平台經濟模式複雜多變,勞動者權益都該優先保障,因此提出《外送平台管理暨從業人員權益保障法》草案。她指出,勞工保險涵蓋人數超過1000萬人,但最新精算報告推估將在2028年破產,應修法《勞工保險條例》加以因應。另外,《性別工作平等法》第16條雖有育嬰留職停薪的規定,但孩子學齡前仍有受父母親自照顧的需求,為讓受僱者可兼顧照顧與工作需求,並衡平受僱者與雇主的權益,應修法新增「親職假」的規定。蔡壁如表示,極端氣候日益嚴峻,花蓮連日破40度高溫,宜蘭水稻稻熱病嚴重,因為守護海洋、國土和天空,接軌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國際潮流,將推動《海洋保育法》立法,接軌國際趨勢,2030年劃設30%海洋保護區;《永續資源管理法》建立循環經濟,從源頭削減廢棄物;《礦業法》修法,推動後才能實踐國土永續與環境正義;並推動《氣候變遷法》立法,2050年凈零碳排及減碳路徑目標年入法;最後是《氣候及環境資源部組織法》,以政府組織再造落實永續政策。張其祿指出,第六會期優先爭取讓警察合理使用警械的《警械使用條例》通過政黨協商並三讀、同時為遏止預售屋炒作之《平均地權條例》,也希望於本會期進行法案審議,並將持續推動健全租屋市場之《租賃住宅市場發展及管理條例》、《所得稅法》,以及有效達成淨零碳排,汰換大型柴油車之《貨物稅條例》修法,持續推動居住正義與社會安全。
為年底選舉暖身? 柯率民眾黨小雞宣布全台大眾走
民眾黨主席柯文哲今率領黨籍立委與議員參選人,宣布展開「全台大眾走」,由於接近年底九合一選舉,也被外界解讀為是為選舉暖身。柯文哲表示,今年是18歲公民權複決年,需要965萬張票的高門檻,比台灣歷屆總統得票數還要高出很多,需要全台民眾和各個世代一起支持,促進政壇的新陳代謝,翻轉投黨不投人的現況,也讓青年可以在低薪、高房價、永續發展等世代議題中發聲。柯文哲今與黨籍立委蔡壁如、邱臣遠、賴香伶、張其祿、高虹安以及黨籍參選人等,今日舉行「2022全台大眾走開跑」記者會。柯文哲表示,民眾黨訴求青年參政、還政於民,與年輕世代站在一起,不只支持18歲公民權,更支持年輕世代所代表永續價值,面對18歲公民權修憲案需要965萬張票的高門檻,比台灣歷屆總統得票數還要高出很多,需要全台民眾、各個世代一起支持,促進政壇的新陳代謝,翻轉投黨不投人的現況,也讓青年可以在低薪、高房價、永續發展等世代議題中發聲。柯文哲指出,台北市推行「台北市參與式預算提案」,只要年滿18歲,在台北市設籍、居住、就學、就業的朋友,都可以至市府平台提案,其中「走入校園計畫」更將提案年齡放寬到16歲以上。自2016年至2022年5月底,共計錄案422案,結案380案,結案率達90%,是目前全台灣唯一持續推動的城市,示範了青年參與政治,不是只有在每4年投票一次的那天。蔡壁如表示,去年5月供五停二,百年大旱停灌休耕面積、金額破紀錄,但今年5月以來卻全台暴雨,短短1個月稻米、瓜果災損上億元,極端氣候已成為經濟和民生永續發展問題。尤其,2022年是極端氣候的淨零轉型關鍵年,中央、地方都提出《氣候變遷法》和2050淨零路徑,永續議題就是世代正義議題,支持18歲公民權,更要支持台灣永續發展,民眾黨展開第三次「全台大眾走」,傳遞「永續台灣、世代共行」的理念。
碳稅版本延宕近20年 立委要求財政部別再裝睡
民眾黨立委蔡壁如、張其祿今(11)日邀集專家學者與環保團體共同呼籲,財政部雖已提出《能源稅條例》草案,但2026年歐盟課徵碳關稅,台灣碳費卻延至2024才開徵,專款專用的碳費,額度、用途、效益都有限,恐拖延台灣整體減碳時程,要求財政部別再裝睡,應儘速推出延宕近20年的碳稅版本,並納入《氣候變遷因應法》。蔡壁如表示,財政部2006年提出碳稅版本後,碳稅早已成為跨黨派高度共識,但執政黨號稱經濟成長創新高,卻不敢對得利的碳排大戶動刀,一拖就是20年過去。蔡壁如指出,歐美各國及亞洲鄰國都用「碳稅、碳交易」,台灣卻「獨步全球」要用「碳費」,減碳效益有限,未來還要多繳錢給其他國家,財政部藉口「避免重覆課徵」,不推出早已有版本的碳稅、能源稅條例,龜速因應全世界淨零碳排,沒有最慢只有更慢,成為一覺不醒的減碳局外人。張其祿表示,碳稅屬「經濟誘因型」政策工具,透過「排碳多,課徵多」來減少碳排放,當企業和家戶花在減碳費用比碳稅還要便宜時,便有誘因主動減少碳排放量;碳稅也具備經常性、強制性、無償性、財政性和政策性,比起碳費對減碳力道較強,稅收運用也能更彈性,在行政上將原有稅收體制納入碳稅即可,目前也已有29個以上國家已經或計劃實施碳稅。張其祿指出,新加坡政府「低碳未來減緩計畫」即以碳稅為核心進行社會減碳轉型,並提供企業配套機制,目標成為亞太區的碳服務和碳交易中心,相較之下台灣相關進程明顯落後。考量我國各企業碳風險正與日俱增,政府須立即進行碳稅規劃、先行部署,而非停留在評估及想像階段。中研院經濟所兼任研究員蕭代基表示,自2006年以來,財政部及多位立委都提出能源稅、碳稅條例草案,既有研究成果、版本草案已足夠,不需要再花費數年時間去「審慎評估碳稅推動的必要性」,若考量到「碳稅、碳費有重複課徵情況」,建議氣候變遷法僅明定碳稅與碳邊境稅的條文,不能授權主管機關「另定之」,否則曠日費時,也可能違害人民權利。綠色和平氣候與能源專案主任鄭楚忻指出,環保署若碳費課徵100元,臺灣2050年將會損失9,937億元的產值,碳排放更會增加17%;反之,若碳定價至少300元底價及每年10%調升幅度,不僅能達成減碳目標,更創造每年1%GDP成長。
淨零排放進逼2/碳費最快明年起徵 費率入氣候變遷法引朝野激辯
立法院本會期將《氣候變遷因應法》列入優先排審法案,並可望完成三讀。根據環保署版的《氣候變遷因應法》草案,廠商製造產品出口前都將被徵收「碳費」,排碳大廠最快2023年就實施,不過細數目前朝野立委提出的版本中,針對碳費費率是否納入母法意見仍分歧,將是未來朝野爭論焦點。各國為避免國際碳關稅貿易制裁,紛紛宣佈2050達成淨零排放目標,總統蔡英文去年4月22日也宣布加入全球超過120個國家淨零排放的行列。環保署將原本的《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修法草案修正為《氣候變遷因應法》,將2050年達到淨零排放目標明確入法,並增訂碳費徵收機制。不過對於碳費費率,環保署擬留待子法訂定,並未在修法條文中明訂。以全球最早實施碳定價的歐盟來看,碳交易市場的碳價每噸約新台幣2000元。環保署目前已對我國高碳排的287家企業進行碳盤查,可完整掌握約2.27億噸碳排放,約佔台灣整體碳排放的八成,是首波鎖定的碳費徵收對象,未來再擴及其他產業。歐盟開徵碳關稅在即,全球競爭力前20大國家都積極佈局再生能源,如太陽能與風電等,台灣一旦落後,不但吸引不了投資量能,產業更可能因而喪失國際競爭力。(圖/報系資料庫)針對碳費費率,財團法人綠色和平基金會認為,對照法國、瑞士等國家,碳價費率都清楚寫在母法中,政府若想透過碳定價有效促進企業減碳,就應修訂碳費起始費率每噸300元,並逐年調升至歐盟水準,才能有效減碳;中研院經濟所兼任研究員蕭代基也呼應,認同徵收費率可以先由每噸碳排300元起徵,每年調漲10%,十年後才可與國際碳價水準接軌。台灣鋼鐵工業同業公會則認為,母法中應明定碳費徵收原則,且定價必須接軌國際,避免業者出口產品至其他國家,又會被課徵碳關稅;中華民國全國工業總會則主張,國際上碳費多是針對燃料徵收,台灣的碳費應比照新加坡擴及所有產業,以電費附加費率徵收,包括住商、交通及企業費率應該一致,才能達到全民減碳的目的。綜觀立法院九個修法版本中,包括民進黨洪申翰、吳玉琴及蘇治芬,國民黨則有吳怡玎、謝衣鳳和洪孟楷,加上時代力量陳椒華、民眾黨團等提案,對於碳費機制是否要明確在溫管法母法中訂定,朝野立委版本各有不同。民眾黨團與吳玉琴修法版本皆有明確訂定費率,前者主張碳費起徵費率應為每公噸300元,並以每兩年為期,滾動式檢討調升;後者則針對進口化石燃料與原料業者,及排放溫室氣體來源徵收碳費,每公噸徵收10元至30元;民眾黨立委蔡壁如指出,碳定價主要有碳費、碳稅及碳交易三種方式,但是碳價要訂多少,面臨「捏驚死放驚飛」窘境,太低沒辦法減碳、太高又怕產業承受不了,政府必須要用科學基礎來說服民眾,不能用喊價的;洪申翰則認為,就像油價和電價有變動性,碳價不適合放在母法裡,應待《氣候變遷因應法》通過後,透過子法或辦法制定碳價。所謂的「碳費」,是由環保署訂出向企業收取每公噸碳的費用。環保署初步研擬以二氧化碳年排放量超過2.5萬公噸的業者為收取對象,像是電力、鋼鐵、石化、化材、水泥等產業為主,類似隨油徵收空污費,至於徵收費率則尚未訂出。綜觀國際上碳定價主要有二種類型,一種是「碳排放交易系統」,也就是對各業者碳排放量設定限制,允許排放量低的行業將額外的配額,出售給排放量大的業者;另一種則是實施「碳稅」,針對造成碳排放的商品或服務,依排放量課稅,類似垃圾袋隨袋徵收。
政壇新戰場2/氣候變遷議題炙手可熱 朝野立委雙北首長皆關注
氣候變遷造成極端氣侯,讓世界各地災情頻傳,台灣也不能倖免,朝野聚焦因應氣候變遷法案的立委數明顯增加,對立法的呼籲強度與日俱增;除了中央立委關注氣候議題,就連地方首長也努力做功課,新北市長侯友宜今年就曾廣送由比爾蓋茲所著的新書《如何避免氣候災難》給媒體,邀大家一起關注。中南部近期大雨成災,當時人在高雄、屏東和嘉義現場的民眾黨立委蔡壁如透露,許多路面淹水而封閉,地下道積水,民眾必須冒險涉水,百姓受難,讓她心裡感到非常沉重。她指出,過去講極端氣候,現在氣候緊急,已真實在日常生活中上演,水深火熱的極端氣候,會是未來幾十年的「新常態」。「為下一代的未來,做一個真正的前瞻計劃!」蔡壁如表示,民眾黨持續推動《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修法擴充為《氣候變遷法》。她解釋,氣候緊急的災難就在眼前,即使現在減碳,危害也無法立刻消失,但政府有責任提出「氣候變遷調適推動方案」,提升國家與地方的韌性,當極端氣候發生時,才能爭取出更多彈性空間。除了在野黨關注相關議題,執政黨則是由立法院副院長蔡其昌領軍,與黨籍立委洪申翰、林楚茵等人舉行記者會,提出《氣候變遷行動法》。蔡其昌認為,氣候行動沒有人可以是「局外人」,而且對氣候變化責任最小的人們往往在承受最嚴重的後果,因此不應該把自然資源耗盡之後,留下一筆爛攤子給後代。「這是人類史上最大規模的自救行動,再不控制住全球暖化,氣候危機會讓人類越來越難生存。」蔡其昌更呼籲,政府絕對要扛起氣候行動的最大責任,他統計立法院目前已有7個由立委所提《溫管法》修正案版本,要求行政院加緊腳步提出相對應版本,以備新會期能完成審議。面對氣候變遷議題,除了國會立法行動看似即將加速,地方首長也相當關注。台北市長柯文哲今年4月喊出「2050台北淨零碳排」的目標,並將於11月底提出具體方案。無獨有偶,新北市長侯友宜也呼籲,中央應盡速提出零碳規劃,讓地方可預為規劃,在2050年達成淨零碳目標。除了2050的目標外,侯友宜推出階段性3大零碳藍圖,他設定2030年將新北市八里區打造為淨零碳示範區、三重第二行政中心達成碳中和,以及將塭仔圳等大型度是更新開發區,規劃中納入零碳設計思維。過去台灣大選的議題,多著重在統獨國家認同、年金改革、兩岸政策、能源政策和轉型正義等,但隨著時代演進,以及每代人面對的挑戰不同,議題也將有所不同。近年來,天災頻傳帶給民眾做真實的感受,氣候變遷等相關議題也將浮上檯面,成為大選核心議題,議題嗅覺靈敏的政治人物當然更要「超前部署」。
立法院會期將結束 民眾黨提《氣侯變遷法》拼一讀
立法院本會期將結束,民眾黨立委今(28)日公布該黨團「不三不四不缺電?」手冊,說明民眾黨團提出的《氣候變遷法》,希望能排入本會期最後一次院會一讀。立委邱臣遠指出,歐盟將在2023年開徵碳關稅,美國、日本兩國也將跟進,台灣需要立法超前部署,否則將嚴重影響產業出口。邱臣遠說,我國98%能源依賴進口,經濟仰賴出口,急需發展能夠自主自足的再生能源,也必須要在處理生態環境的情況下和社區積極溝通,兼顧受衝擊的產業和弱勢勞工,民眾黨團提出現行《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大幅修法,擴充為《氣候變遷法》,除了規範因應氣候變遷也要兼顧公正轉型外,明確將「2035碳排減半、2050淨零碳排」的目標入法,讓產業界和民眾都能清楚預期,預先準備,以應變未來的極端氣候,並搶占國際綠色轉型趨勢的龐大商機。蔡壁如表示,在2015年《巴黎協定》通過至今,已有130國承諾2050年淨零碳排,我國在當年制定《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減量目標只有一半,太過保守,民間反而走在政府前面,抱括台積電承諾2050達到百分之百使用再生能源、台達電甚至2030年就會達成;她指出,發展再生能源的同時,也應該兼顧「生態保育」和「社會正義」,而不是只讓財團風風光光,這是民眾黨的能源政策和執政黨最大的不同。蔡壁如委員指出,兩黨輪流執政下,核四工程都走走停停,預算也不停追加,但兩黨也都在立法院通過《環境基本法》第23條的「非核家園條款」,並決議將燃料棒送回美國,但核四拖了近40年,花了3000億的錢坑,1度電都還沒供應,只淪為政治攻防的提款機;距離8月28日公投剩不到100天,她呼籲,核四廠在各項成本上執行都太高,已經沒有重啟的可能性,對於這個大錢坑,公投後就應該停損收拾善後。對於另一項「珍愛藻礁」公投,蔡壁如說,雖然三接可以穩定區域供氣平衡,但蓋在大潭是錯誤選址,程序也不正義。民眾黨團要求,政府應先停工,外推方案的環差報告也應在公投前盡速提出,當中的爭議點應透過聽證會釐清,從科學基礎上交換證據,讓問題對焦,民眾才能做出正確決定。
今年七月台灣創最熱紀錄 立委籲制定《氣候變遷法》
立委洪申翰、伍麗華、蘇巧慧、莊競程及賴品妤今(24)日舉行《極端氣候高溫豪雨、氣候行動刻不容緩》記者會指出,中央氣象局今年夏天觀測到的7月平均氣溫高達攝氏30.2度,創下台灣自1947年以來最熱單月紀錄,今年8月及9月,全台各地也紛傳暴雨災情;與會的立委呼籲,行政團隊應正視氣候變遷,邁向2050淨零碳排、制定台版綠色政綱、提出《氣候變遷法》及納入多元族群參與氣候政策,以完善台灣的氣候治理。洪申翰指出,世界各國正在加快零碳排放的腳步,台灣也要努力邁向2050淨零碳排,降低國內產業承受的氣候衝擊,也讓台灣成為世界氣候行動一員,並參考歐盟《綠色政綱》,提出台版綠色轉型方案,邁向永續未來,進一步參考日本和各國趨勢,修訂《氣候變遷法》。他說,氣候變遷影響全人類,包括各年齡、性別、族群、職業別等,都可能受到氣候變遷產生生命財產損失,氣候政策要納入多元族群的參與。賴品妤認為,觀察全球溫度變化,除了看「地表平均溫度」之外,「海洋平均溫度」亦是另一項重要指標;她以萬里區核能二廠因應海水高溫而降載為例,指出核電廠利用海水當作冷卻水,為了維持核電廠運作安全,並確保排水不影響環境生態,排放水溫度必須符合環保法規「直接排放於海洋者,放流口的水溫不得超過42℃,且距離放流口五百公尺處之表面海水溫差不得超過4℃」之限制。賴品妤說,高溫已經不只是在生活中讓我們「感覺熱」,更是影響到如發電等經濟活動,從核二廠的例子也可以看到,未來我們能源設備和發電方式,必須要更能夠適應高溫。賴品妤強調,青年及未來世代在氣候變遷影響下,是首當其衝的。根據「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委員會」在2018年提出的《全球1.5℃特別報告》,如果人類社會維持現在的生產方式,在2030年全球升溫就可能達到1.5℃。她表示,現在青年及未來世代在政治上沒有權力來選擇對將來有益的政策,卻要在20年、30年後,承擔氣候變遷更加嚴重的後果,這並不符合世代正義,因此賴品妤希望,未來能在國會努力實現這次提出的四項主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