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溶膠傳播
」 氣溶膠傳播飛利浦開啟空氣清消新紀元 白殺戰隊齊發上市
全球照明領導者昕諾飛(阿姆斯特丹歐洲證券交易所代碼:LIGHT)應用35年專業紫外燈消毒經驗,推出飛利浦UV-C空氣消毒機(大/中白殺)和紫外線空氣消毒殺菌機(小白殺),以業界齊全、可對應各類型空間需求的各機型,為商辦與民眾提供乾淨好空氣。近日全球多國極端高溫屢破歷史紀錄,台灣連日逼近40度的高溫讓人離不開冷氣房,隨著民眾待在室內的時間增加,門窗緊閉的環境再加上人流所帶入、累積的病毒,讓仍不可輕忽的新冠變種病毒、以及隨之於秋冬接棒流行高峰的流感病毒等空氣中有害物質逐漸累積勢力、伺機而動。「用酒精消毒物品表面已經成為全民日常」台灣兒科醫學會副理事長林應然醫師提醒,「WHO世界衛生組織已證實2,氣溶膠傳播為 COVID-19 主要傳染途徑之一,而據觀察,病毒持續不斷變種,在後疫情的風險下,民眾與病毒共存已成為必然趨勢,運用紫外線消殺解決方案,降低空氣傳播的風險是阻斷疫情擴散的主要方法之一,不但很有消毒殺菌效果,也非常經濟環保」。飛利浦秉持著35年的紫外線照明經驗,透過實驗室反覆實驗和延續國外成功案例,一貫精準地為人們打造由裡到外的安心生活環境,讓消毒不再只是「表面」功夫。飛利浦倡議除了雙眼可見的物品要消毒,吐納的空氣也需要徹底清消-空氣潔淨除了仰賴傳統空氣清淨機濾的功能之外,還需要多一機UV-C空氣消毒機進行空氣消毒。飛利浦擁有市面上超完整的空氣消毒產品線,齊備全系列機種,不論是公共或居家場域,皆提供更精準、更全面的空氣消殺解決方案。飛利浦全面守護生活中的各大場域,安心的生活,就得從呼吸乾淨空氣開始。飛利浦UV-C空氣消毒機-超級大白殺,內嵌4支紫外線燈管迅速殺除空氣中細菌;移動輪設計無須固定安裝,輕易實現全領域消殺。(圖/昕諾飛Signify提供)飛利浦第一代UV-C空氣消毒機-超級大白殺,自推出以來廣受消費者喜愛,其安全高效、和人機共處的產品特點,讓各大公共場域、餐廳、辦公室、醫療場所和民眾私宅紛紛添加一機。為符合不同空間的使用需求,飛利浦持續推展適用各情境各場域之空氣消毒解決方案;新推出之紫外線空氣消毒殺菌機(小白殺)及UV-C空氣消毒機新機型種(大/中白殺)承續第一代空氣消毒機將空氣以循環方式吸入再以UV-C燈管淨化後排出之安全有效技術,並依照坪數大小和使用習慣為每一位顧客提供最貼近實際需求和使用習慣的商品。單人小宅防疫神助手「小白殺」一指消除空氣中有害病菌飛利浦紫外線空氣消毒殺菌機-小白殺,承襲UV-C空氣消毒系列簡易使用、安全操作之傳統,在使用上無紫外光外洩疑慮,輕巧的桌上型大小可以讓使用者走到哪清消到哪;全新「靜音模式」更可讓使用者即使在睡夢中都不需關閉機台,靜享乾淨空氣。飛利浦紫外線空氣消毒殺菌機-小白殺,使用全程無紫外光外洩之疑慮;可人機共處之特性讓使用者不需受限使用空間與環境。(圖/昕諾飛Signify提供)三重空氣消毒機制 「中白殺」「大白殺」為各場域高品質空氣把關飛利浦空氣消毒機,延續第一代的產品優勢,推出適合家戶場域使用的「中白殺」、「大白殺」;透過結合HEPA、活性碳濾網和UV-C紫外線消毒燈三重空氣過濾和消毒機制,可以有效對空氣中有害病原體進行消毒。消費者可以依使用場地大小選擇「中白殺」或「大白殺」兩款空氣消毒機。即日起,在全台各大線上通路皆可以NTD $8,900的價格入手飛利浦紫外線空氣消毒殺菌機(小白殺),和以NTD 19,900及NTD 29,900購得飛利浦空氣消毒機(中白殺和大白殺)。透過簡單的增添一機,為居家環境及所在場域提供更安心、更有保障之乾淨空氣。
中和群聚延燒!通風樓梯扶手恐散布病毒 中永和大量足跡令人心驚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日公布國內新增163例確定病例,分別為56例本土個案及107例境外移入(53例為航班落地採檢陽性);另確診個案無新增死亡。今日新增本土個案為36例男性、20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80多歲。其中較受矚目的中和某社區群聚今日新增5人,其中主要的一棟公寓共計有8名住戶確診。昨天篩檢站共計有377人採檢,其中有2例陽性個案。另有3例為匡列居隔採檢陽性個案。其中案23273、23274為同住家人;案23273為女性,40多歲,為案23274的非同住家人,3/29匡列接觸者採檢PCR陽性,Ct值16,居住地新店區。案23074為7歲男童,就讀外縣市幼兒園,3/28發燒症狀,3/29匡列接觸者採檢PCR陽性,Ct值16.8,居住地新店區。設置篩檢站之後,中和群聚再增加5名確診。(圖/疫情指揮中心提供)案23184為男性,70多歲,已接種3劑疫苗,因陪同家人定期到診所,匡列為案23074的接觸者,採檢PCR陽性,Ct值17。案23183為女性,40多歲,無業,已接種3劑疫苗,因家人為案23072的接觸者,陪同前往採檢,PCR陽性,Ct值14.9。案23269也是女性,30多歲,外縣市教師,已接種3劑疫苗,3/20與案22639早餐店的足跡重疊,前往篩檢站採檢,PCR陽性,Ct值11。(圖/新北市政府提供)今天下午新北市政府也公布相關足跡,主要集中在中和、永和、南勢角等地區,包括小吃店、全聯、便利商店等等,足跡遍布相當廣。台灣醫界聯盟基金會,與疫共存數位應用系列座談會,講者之一的台大公衛學院教授陳秀熙就以近期的本土疫情開頭,他指出,目前的疫情已走向跨縣市、跨領域的傳播,傳統靠疫調追感染源的方法已不適用,所以心態要改變、追求重症清零。陳秀熙提到,中和公寓的群聚,很大的關鍵點是因為老舊公寓沒有電梯,住戶出入的樓梯扶手、欄杆都可能造成接觸感染,所以應該要定時清消,另外,老舊通風設備也可能導致氣溶膠傳播,脫下口罩的染疫風險就會提高。(圖/新北市政府提供)
本土確診+82創今年新高 醫曝「疫情高峰點」:想哭了
本土Omicron疫情不斷延燒,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22日公布國內新增82例本土個案,創下今年新高。對此,醫師潘建志在臉書PO出三大群聚確診數累積趨勢圖,並預言Omicron疫情高峰點。潘建志醫師22日發文指出,Omicron株向上「拐點」已出現,呈指數等級增加,「我多次含蓄地警示過了,這是R0 =10,空氣傳染(airborne),氣溶膠傳播(aerosol),麻疹病毒等級的威力。」潘建志表示,國外Omicron來的快去的快,「第一例出現到高峰約一個半月(之前變異株約2個月),45天左右。但住院死亡數高峰點會晚1-3星期。」不過對台灣最痛苦的是,高峰落在春節後,潘建志也無奈表示,「看到自己畫的圖我都想哭了。Omicron雖然偏輕症,但乘上確診數實在太高,住院和死亡的絕對數字很多國家創下歷史新高。」潘建志也表示「別說我製造恐慌,我才是治療恐慌症的專家」,他認為面對Omicron病毒,世界各國都遇到困境,台灣不可能輕鬆,「做為負責任的醫師網路寫手,有必要分享我的見解和知識,幫助大家保護家人,趨吉避凶,掌握情況,投資決斷。誠實地公開正確訊息,才是最有效避免恐慌的方法。」
防疫旅館群聚是氣溶膠傳染? 陳時中認「機率小」揭病毒傳播路徑
醫師潘建志在臉書PO文表示,他認為桃園防疫旅館群聚事件的原因是氣溶膠傳播,他寫道,「台灣大樓都有管道間,從一樓直通頂樓排氣口。旅館房間廁所天花板換氣扇,抽空氣由通氣管排到管道間。」而這次的傳播,就是因為這樣的設置出現了兩大Bug,第一點「通氣管穿牆進到管道間,穿牆的洞沒密封,管道間的空氣,隔壁房的空氣,會回流進廁所,病毒氣溶膠傳進房間。」第二個Bug則出現在「換氣扇本有防止空氣回流的『止回閥』,但便宜機種閥門效果差,換氣扇關閉時空氣還是會回流。」他強調「兩個Bug只要有一個就夠了。」潘建志表示,旅館內通常窗戶都是緊閉,旅客也不會戴口罩,所以透過空氣就感染到病毒。針對這樣的推測,陳時中於指揮中心記者會上表示,「雖然不能說不可能,但空氣傳播的機率是小的,目前還是認為應該是環境感染。」陳時中舉例,例如工作人員收垃圾時可能觸碰到沾有病毒的物品,由於有戴手套,所以工作人員本身是安全的,但可能會一時疏忽觸碰到一些公共物品,例如門把或牆壁,然後民眾取餐時可能恰巧碰到同一個地方,就因此感染到病毒。陳時中強調,還是會針對排氣系統進行檢查,但目前推斷應該是環境感染,目前環境剛剛採檢完畢,有結果會再跟大家說明。
新北幼兒園群聚擴大!兒科醫提6大防疫措施 示警「氣溶膠傳播」最危險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昨(6日)公布新北市幼兒園群聚案,共8名幼兒及1名家長染疫,引發不少家長恐慌。對此,小兒科醫師吳昌騰建議,除了學校老師教職員完成2劑疫苗接種、全體師生正確戴好口罩、保持社交距離,以及勤洗手外,更重要的是「良好的說話禮儀」與「改善通風」,這樣才能有效降低傳播風險。吳昌騰醫師6日在臉書發文,「面對新冠病毒,學校的策略。今天最重要的新聞是,新北幼兒園新增9例確診,其中一位為學童的母親,其他8名都是學童,感染源應為幼兒園老師。 這則新聞真的令人相當憂心,因爲擔心可能還有後續的感染病例。新冠病毒的傳染方法很多,其中最令人擔心是『氣溶膠傳播』。」貼文提到,目前學校的防疫策略為教職員須完成2劑疫苗接種、全體師生正確戴好口罩、保持社交距離、勤洗手、良好的說話禮儀,以及改善通風,「前四項,大家都知道,但還是要好好執行。我講講後面兩項。」醫師指出,我們說話時發出的飛沫particles數目和沉默時相比,particles數目高達10 倍,大聲說話或唱歌時甚至會飆到50倍,「當你是新冠肺炎的確診者,又沒戴好口罩時,大聲講話時,傳播病毒的機會就大增了」。吳昌騰強調,「因為新冠病毒在室內的傳播率高於室外,但如果室內通風良好,這將會大大減少傳播機會。教室中,最危險的情境是,教室沒有好的通風,老師是感染者,如果老師又沒有戴好口罩。因為老師比學生說話說得更多,有時候也會提高他們的聲音音量讓別人聽到,這會加倍潛在的傳染性飛沫particles。」
廁所暗藏病菌傳播死角? 專家拍片揭「發黑陳年尿垢」
全台防疫升級,民眾防疫觀念也跟著高漲,許多人一到公眾場所,就會先到廁所洗手,確保個人衛生,據研究,馬桶沖水時產生的瞬間氣旋會讓病菌、微生物飄散在空中,形成氣溶膠傳播,存活在空氣中至少1個半小時;在澳洲甚至有清潔專家拍片表示,大部分人刷洗馬桶時,經常忽略一個藏污納垢的「致命死角」,這則影片曝光後已經累計76萬次觀看、5萬多讚數。 澳洲清潔專家拍影片,介紹大部分人刷洗馬桶時,經常忽略的「致命死角」。(圖/翻攝TikTok@thebigcleanco)據這位清潔專家表示,許多人辛苦地把廁所打掃得一塵不染,卻隱約會聞到一股瀰漫臭味,揮之不去。原來,大部分人刷洗馬桶時,忽略了藏污納垢的「致命死角」,就是馬桶坐墊接合處下方。清潔專家將其拆除後,果然露出一層黑褐色的「陳年尿垢」。至於要如何徹底清潔?清潔專家在影片中介紹「專業人士深度清潔馬桶的方法」,她先是轉開螺絲,放在一旁待消毒,接著卸下馬桶坐墊,驚見尿垢,「這就是為什麼它那麼難聞,就是你想的」。清潔專家繼續表示,「如果你家裡有小男孩,甚至大男孩,而且你家廁所聞起來總有一股尿味,這部影片就是為你拍攝的」。影片在TikTok曝光後,網友們紛表示在觀賞完後忍不住乾嘔,甚至留言,「我真的要吐了」。許多人都認為影片非常噁心,但又不得不承認專業人士「深度清潔」馬桶的方式,認為學到了「重要的一課」。
真的好難防!公廁衛生紙恐染病毒 密封盒或自備較安心
防疫觀念高漲,許多人一到公共場所,就會先到廁所洗手,確保個人健康。但胸腔暨重症科醫師黃軒警告,其實公廁處處是危機。根據研究,馬桶沖水時產生的瞬間氣旋會讓病菌、微生物飛散在空中,形成氣溶膠傳播,存活在空氣中至少1個半小時,國外媒體報導,沖馬桶的氣旋會將糞便、病菌或微生物噴到4.5公尺距離之遠,進而落在衛生紙、門把等周遭物品上,讓如廁的空間佈滿致瀉病菌。這讓本來想要到廁所進行清潔動作的民眾,反而可能會接觸到更多病菌。醫師強調,尤其新冠病毒前陣子已經被世界衛生組織證實會經過氣溶膠傳播,病毒在空氣中可存活長達3小時,病毒在紙類存活更高達24小時,大幅提升在公廁沾染病菌的風險。醫師提醒,在疫情緊張的時刻,民眾和業者更應該正視公共廁所的環境衛生、衛生紙使用盒的重要性,才能避免公共洗手間成為防疫的缺口。醫師建議選擇坐式馬桶、蓋蓋子沖水、選擇密封式衛生紙以及擦手紙,比較能降低感染病毒風險。(圖/廠商提供)究竟公共洗手間還有哪些接觸感染風險?醫師表示,除了沖馬桶造成病菌的氣溶膠傳播外,公共洗手間「衛生紙」更是隱藏危機。由於現今公廁的衛生紙,多半是開口朝下的開放式使用盒,沖馬桶時所產生的氣旋會將馬桶內的細菌、微生物帶到衛生紙上,造成使用者可能使用到被汙染的衛生紙。「很多人都有共同的經驗,就是捲筒式衛生紙會找不到抽取的紙頭,所以需要碰觸整捲衛生紙,慢慢轉個好幾圈才到開頭」。醫師解釋,這樣的抽取方式,未用紙捲可能會被許多人摸過,而大幅增加交叉感染的風險。另外,防疫期間,政府一直勸導勤洗手,減少用手觸碰,才能遠離疾病。但洗完手若沒有擦乾,容易受環境細菌沾染,比洗手前還髒!醫生提醒,考量大多數公廁不提供擦手紙,即便有也是開放式的使用盒,抽取時容易沾染和碰觸到下一張擦手紙,提高受汙染的風險。醫師建議,擦手紙使用盒最好密封式的,較能系統性地防止人為抽取時造成的接觸感染。醫師也建議,盡量少使用蹲式馬桶,因為蹲式馬桶沒有蓋子可以蓋,增加病菌感染風險,而使用坐式馬桶沖水時一定要蓋上蓋子沖水,慎防病菌飛散到空中及汙染到周遭物品。由於公廁是解決民生問題的重要場所,一般民眾也沒有辦法選擇馬桶的形式或衛生紙使用盒的形式,建議最好自備衛生紙、手帕,會更加安全。
【病毒溜進家2】廁所危險眾所皆知!卻忘記自己會扶一下這個地雷區
「居家隔離、檢疫都有相關規定,但要落實有一定的難度!」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感染科主任張凱音說,家人必須與居家隔離、檢疫者維持1~2公尺的距離,最好不要身處同一個空間,同時必須分開進食。但並非每個家庭都有足夠空間,其中廁所最危險。「如果必須使用同一間廁所,居家隔離、檢疫者每次使用後,就要全面消毒!」張凱音說,只要是雙手可能觸摸的地方,例如門把、水龍頭、馬桶座,全都必須加以處理。由於多數人常常扶著洗手檯,卻忘記自己觸碰過,醫師提醒千萬不要忘記消毒洗手檯。(圖/報系資料庫)張凱音提醒,「別漏了洗手檯!其實,我們雙手常常會不自覺地扶著、握著洗手檯,很容易藏匿病毒。」上海公衛中心中山醫院感染科主任胡必傑則提醒,「一定要蓋上馬桶蓋,再沖水!」因為沖馬桶時的漩渦,可能會引發氣溶膠傳播。張凱音說,以醫院現在的標準流程來說,只要有疑似症狀,就必須改走特殊通道、並且管制動線,藉此阻隔病毒傳播,如果待在同一個家中,實在很難避免交叉感染。(待續)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感染科主任張凱音表示,居家隔離、檢疫有相關規定,如與家人在家保持1至2公尺距離,但要落實有一定的難度。(圖/翻攝自醫院官網)氣溶膠傳播係蝦咪「氣溶膠」(Aerosol)是一種看不見的懸浮微粒,如粉塵、香菸燃燒散發的煙霧,某些呼吸治療也會產生氣溶膠。當這些粒徑比較微小的懸浮粒子在空氣中傳播,便是所謂「氣溶膠傳播」。目前研究證實新冠病毒在特定條件下,會產生氣溶膠傳播,因此台灣已禁止醫護人員對新冠肺炎患者施行會產生氣溶膠的治療方式。此外,沖馬桶時噴散的沖水系統也會形成「氣溶膠」,因此專家建議民眾蓋上馬桶蓋後,再按下沖水鍵,以免病毒隨著糞管傳播到自家馬桶,再不經意噴濺到身體。由於在特定條件下才會產生氣溶膠傳播,指揮中心張上淳教授呼籲民眾不必過度擔憂。
引擎蓋掀起照開上路 糊塗駕駛環東大道狂飆民眾嚇歪
近日在網路上流傳一段影片,台北市環東大道上,1輛小自客引擎蓋完全掀起,貼合在前擋玻璃上,從市區往南港急駛,一旁經過的民眾發現,拍下來PO到網路上,引發網友議論。從影片看出,台北市環東大道上,一輛自小客車從市區往南港的方向行駛,但誇張的是,這輛小客車開在外車道上,抓不準車道中線,有時往內線靠,有時往外線靠,相當危險,民眾見狀查看,發現這輛車引擎蓋整個是掀起狀態,但駕駛照常開上路。由於引擎蓋整個掀起,擋住前方玻璃,車內駕駛只能透過之間的縫隙,約略看到前方的路,目擊民眾嚇壞了,趕緊開離這台遭遮掩的車。影片一PO出,引起網友熱烈回應,有人說「一定有AI人工智慧、自動駕駛,而且有透視力」、「x!引擎蓋忘了關,開到一半飛起來啦!」,甚至還有人搭上新冠肺炎表示「掀引擎蓋,可能怕病毒透過風力,以氣溶膠傳播」。而警方表示,該駕駛已經觸犯「故意危險駕駛及車輛故障不維修」,依《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第20條汽車引擎、底盤、電系、車門損壞,行駛時顯有危險而不即行停駛修復者,得處汽車所有人1800元以上3600元以下罰鍰;第43條汽車駕駛人,駕駛汽車以其他危險方式駕車,處6000元以上2萬4000元以下罰鍰,並當場禁止其駕駛。從後方仔細看可以看到引擎蓋突出車體的模樣,相當危險。(圖/翻攝畫面)
【極危公共區1】病毒藏匿72小時 一屁股坐下就跟著你回家
新冠肺炎感染源不明的案例日益增加,社區感染已經近在咫尺,而無症狀感染者正潛伏在你我身邊,處處都是病毒危機,本刊特別訪問感染科醫師,整理出6大最危險公共區域。台灣雖然已經禁止外國人入境與轉機,但隨著大批留學生返台「避難」,讓境外移入案例大爆發,中央疫情指揮中心陳時中直言「進入最關鍵時期」。境外移入成為防疫第二波的關鍵,隨著第三次的武漢包機,大批返台人潮也增加社區感染風險。(圖/報系資料庫)到底哪裡最危險?「絕對是密閉空間!再加上研究顯示病毒附著於塑膠的存活時間最長可達3天,所以捷運座椅自然要多加小心。」國泰醫院臨床病理科主任、感染科醫師崔可忠認為,新冠病毒多少都會產生「氣溶膠傳播」,病毒會依附在患者噴出的懸浮液體中飄散,如果在陽光下就可能蒸發,若在密閉空間內就有極大機率附著於物體上。國泰醫院感染科醫師崔可忠認為新冠病毒「氣溶膠傳播」,病毒若在密閉空間內就有極大機率附著於物體上,而捷運座椅是最明顯目標!(圖/翻攝自官網)「捷運座椅是最明顯的目標!」崔可忠說,捷運局目前應該都有定期消毒座椅,所以不必過度憂心,個人也可以在乘坐前先以酒精擦拭椅面。台北捷運局表示目前已經加強消毒頻率,捷運車站內包括廁所、手扶梯、售票機按鈕每隔4小時消毒一次,還添購了電動消毒噴霧器針對月台、大廳等大範圍區域快速進行消毒。至於民眾密集度最高的車廂,每小時都有清潔人員檢查環境,每8小時針對座椅、手拉環等部位進行消毒。台北捷運局表示,未來若政府要拉高消毒頻率,也會全力配合。(待續)台北捷運局表示,目前車廂每8小時消毒一次,但隨時會因應疫情需求增加頻率。(圖/王永泰攝)
【極危公共區5】一張衛生紙妙用無窮 大陸名醫巧思令人讚嘆
世界衛生組織(WHO)日前宣布,不排除新冠病毒可經由「氣溶膠傳播」。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教授說,針對患者的部分氣霧治療會產生「氣溶膠」,顆粒會比咳嗽的飛沫更細微,所以在空氣中懸浮的時間會比飛沫更長的時間,目前已指示醫護不要使用會製造「氣溶膠」的照護方式。張上淳表示,這和所謂的空氣傳播有所差異,空氣傳播疾病如肺結核,至今在台灣仍持續傳播,難以斷絕。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感染科主任張凱音醫師不認為新冠病毒可經由空氣傳播,「目前尚未有足夠證據,顯示新冠病毒能夠透過空氣傳播。」張凱音說,目前確認可經由空氣傳播的病毒包括麻疹、百日咳、天花等。「這些病毒都是疫苗出現後,才阻絕了傳染!」如果新冠病毒真能經由空氣傳播,那與確診患者同飛機的乘客,照理說應該會全部被感染,無一倖免。「但結果並非如此,所以新冠病毒空氣傳播的可能性偏低。」針對鑽石公主號案例的最新研究顯示,在一些特定條件下,病毒可以存活17天,相當驚人。(圖/報系資料庫)但空氣是否流通,的確與感染風險相關。「根據鑽石公主號的研究顯示,病毒竟然可以存在長達17天!原因包括空氣不流通、溫度穩定、未被擦拭,病毒因此能持續存活。」張凱音說,新冠病毒的傳播以飛沫為主,所以她認為密閉空間內、人潮眾多的場合最危險。「大眾運輸交通工具都相當危險,除了一定要戴口罩之外,建議一離開之後就要立即洗手。」在大陸治療過相當多新冠肺炎患者,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則建議,如果要觸摸任何公共物品,例如按鈕、門把時,可以墊著一張衛生紙避免沾染病毒,平時如果想摸眼、口、鼻時,也建議使用衛生紙,不要直接用手觸摸,如此就不必擔心沾染公共區域的病毒了。張文宏醫師建議,如果要觸摸任何公共物品,可墊衛生紙避免沾染病毒,平時如果想摸眼、口、鼻時,也建議使用衛生紙,不要直接用手觸摸。(圖/報系資料庫)
陸專家親證「血漿療法」安全有效 2問題須解決才能阻止「人傳人」
日前中國大陸為新冠肺炎重症病患注射康復者血漿,聲稱患者接受治療後症狀明顯好轉,引來網友大量關注。大陸工程院院士鍾南山確認,恢復期病人血漿治療在重症救治的臨床情況上確實有明顯效果,該療法也較為安全有效。血漿療法是一些新冠肺炎康復病人貢獻出血液後製備成血漿進行治療的方法,鍾南山透露,最早在2005年H5N1疫情中,中國大陸就使用康復性血漿,當時病毒血症奇蹟般地消失了,香港在2009年H1N1疫情中,也使用康復病人血漿治療病患。鍾南山表示,目前在武漢生物治理研究所已經治療10例,其中6例有病毒血症,使用血漿治療後2、3天病毒血症全消失,病患的臨床狀況都有改善。他認為此種療法很有希望、有效且安全。鍾南山提到,「如何把正常人和病人分開,還有把新冠病毒和流感病毒分開。」都是相當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否則武漢的人傳人沒有停止的一天。(圖/翻攝新華社)另外,鍾南山提到,目前中國80%新冠肺炎患者在武漢,90%以上死亡的也在武漢,看來武漢還未停止人傳人,「如何把正常人和病人分開,還有把新冠病毒和流感病毒分開。」都是相當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否則武漢的人傳人沒有停止的一天。如何有效預防院內感染也是非常重要的問題「全國醫護人員感染數據是1700多名,其中有不少發生在武漢的醫院,在疫情防控早期,醫院早就成為交叉感染的主要場所之一。」另外,保持下水道的通暢極為重要。鍾南山表示,此前有團隊已經在糞便中發現新冠病毒,但新冠病毒並不一定是通過消化道傳播感染,而是因為下水道中污染物乾了,又通過空氣、氣溶膠傳播,導致人們吸入造成感染。
武漢肺炎/宅在家也會被感染! 專家曝防「氣溶膠傳播」:沖馬桶要蓋
香港青衣長康邨出現疑似排糞管感染的確診病例,打破了「宅在家就一定安全」的迷思,但也不排除遭到飛沫混合在空氣中的「氣溶膠傳播」所感染。東南大學能源與環境學院教授錢華提醒,廁所除了做好清潔,沖馬桶時,最好蓋上馬桶蓋再沖,防止樓下的氣溶膠上來。疫情不斷發展,呈現出很多新的特徵,繼飛沫傳播、接觸傳播、糞口傳播後,最近大家關注的是「氣溶膠傳播」;上海市衛健委專家表示,目前可以確定的新冠肺炎傳播途徑主要為直接傳播、接觸傳播以及氣溶膠傳播,所謂「氣溶膠傳播」是指飛沫混合在空氣中,形成氣溶膠,吸入後導致感染。這意味著如果空氣中的病毒濃度夠大,不用15秒也會被感染。消息一出,大家不禁感到恐慌,如果空氣傳毒、那怎麼防。對此東南大學能源與環境學院教授錢華表示,第一要通風,打開窗戶把病毒稀釋到一定程度,風險就很低,有條件的話最好每2小時通風10分鐘,第二廁所除了要保持清潔,沖馬桶時要蓋上馬桶蓋再沖。錢華指出,最好要把地漏灌上水,並用蓋子蓋住,防止樓下的氣溶膠跑上來。第三她提醒,電梯裡面通風很差,又是小空間,因此進到電梯裡面一定要戴口罩;除此之外,也要勤洗手、避免進出如醫院等高風險場所。
武漢肺炎/戶外呼吸就感染! 專家證實病毒可「氣溶膠傳播」
大陸浙江近日公佈的武漢肺炎感染病例中,一名男子與另一名感染者在同一個攤位上短暫停留15秒,由於兩人都沒戴口罩而被感染,讓民眾對於病毒是否會「空氣傳播」感到恐慌。上海市昨(8日)下午舉行記者會,表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傳播途徑包括「氣溶膠傳播」,若搭大眾運輸系統未戴口罩,將直接開罰。這名被感染的男子,經調查已確認發病前14天內無疫區居住及旅行史,也沒有野生動物接觸史。浙江樹蘭醫院感染科副主任盛國平表示,如果空氣中的病毒濃度夠大,不用15秒也會被感染。上海市衛健委專家昨日在記者會上表示,目前可以確定的新冠肺炎傳播途徑主要為直接傳播、接觸傳播以及「氣溶膠傳播」。直接傳播是指患者噴嚏、咳嗽、說話的飛沫,呼出的氣體近距離直接吸入導致的感染;接觸傳播是指飛沫沉積在物品表面,接觸污染手後,再接觸口腔、鼻腔、眼睛等粘膜,導致感染;至於「氣溶膠傳播」,則是指飛沫混合在空氣中,形成氣溶膠,吸入後導致感染。為防止武漢肺炎經由氣溶膠傳播,上海市昨日也發布最新防疫準則,要求民眾在搭乘公共交通工具、進入公共場所時一定要戴口罩,並已對一名不戴口罩進地鐵站的民眾處以行政拘留的處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