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象局副局長
」 鄭明典 中央氣象局澳洲雷暴襲「 4人躲樹下遭燒傷」 雪梨3小時雷擊7.5萬次
澳洲2023年經歷了自1900年以來最為乾燥的9月,全國平均降雨量僅有4.83毫米,沒想到進入2024年,先是降下高達一個月雨量的暴雨,引發洪災, 19日竟又發生嚴重雷暴,雪梨在3小時內遭遇7.5萬次雷擊,雪梨歌劇院和皇家植物園附近的一棵樹在下午1點左右被閃電劈中,導致在樹下避雨的4名男女受傷入院。雪梨19日遭雷擊7.5萬次,導致4名男女被劈中入院。(圖/翻攝自X) 根據澳洲的9News等媒體報導,事發當時,這4名男女正在樹下避雨,豈料一道閃電突然劈向了他們躲雨的大樹,導致4人全部受傷,其中一名19歲男子和一名20歲女子被送往皇家阿爾弗雷德親王醫院(RPA),另外兩名36歲的男女則被送往聖文森特醫院(St Vincent’s Hospital)。雪梨19日遭雷擊7.5萬次,導致4名男女被劈中入院。(圖/翻攝自X) 目前仍不清楚這4名傷者是因雷擊直接受傷,還是由目前席捲雪梨中央商務區的雷暴天氣所致。另據法新社引述救護人員說法,這4人是在歌劇院附近的雪梨植物園(Botanic Gardens)一棵樹下被擊中。新南威爾斯州救護人員趕到現場時發現傷者全都短暫失去意識,但很快就恢復知覺,身上有燒傷,還出現心臟症狀。針對這起天氣異常的狀況,新南威爾斯州緊急救援部門呼籲東部民眾在劇烈雷雨和大雨預報中留意天氣警報,低窪地區可能出現暴洪。根據新南威爾斯州氣象局副局長卡恩斯(Sean Kearns)表示,當地有可能出現50至100毫米的大降雨,雪梨、藍山、中央海岸等地也有可能因雷暴帶來強降雨,並導致山洪暴發,「建議民眾聽從當局指示,不要在洪水中開車」。另外,澳洲氣象服務公司「天氣區域」(Weatherzone)的氣象學者多門西諾(Ben Domensino)表示,雪梨方圓100公里範圍內約偵測到7萬5千次雷擊,而新南威爾斯州交通部門也表示,嚴酷的天氣已影響到北雪梨(North Sydney)的火車設備,北雪梨車站和戈登(Gordon)之間的列車暫停運行。
「颱風路徑」預測失準? 氣象署長認:今年特別難…元凶是「它」
曾擔任氣象局氣象資訊中心主任、氣象科技研究中心主任、氣象局副局長的程家平,自前任氣象局長鄭明典退休後,便接任代理局長,之後在今年9月中央氣象局改制為中央氣象署後,正式成為首任台灣氣象署長。然而,程家平上任後便遭遇睽違4年的颱風登陸,他也坦承今年的颱風路徑真的比較難預測。已有逾4年未遭遇颱風登陸的台灣,今年颱風季卻接連迎接「海葵」、「小犬」。尤其今年颱風路徑一變再變,導致氣象署遭民眾批評預報失準。對此,程家平也坦言,「預測本來就很困難,因為我們都不是上帝,只能靠有限度的科學來推估未來狀況。」程家平也解釋今年特別難預測的原因,主要是聖嬰現象導致整個太平洋處在一個很大的低壓帶,裡頭不僅僅是颱風本身,還包含其他低壓相關作用,使得路徑變化非常複雜。雖然過往也有聖嬰現象,但未形成如此大的低壓帶,因此若未來也出現如今年般的聖嬰現象,颱風路徑將會同樣難以預測。「今年這幾個颱風,因為太平洋高壓導引氣流都比較不明顯,所以比較難預測,這種狀況雖然不常見,但也不是沒發生過。」程家平補充,今年颱風很難報主要還有是2個困難點,首先是預報本身就會遇到不同狀況,有相當程度的困難;另一個困難點是和外界的溝通,因預報有不確定性,「但有些人很難接受預報的不確定性」。他表示,20年前,氣象署針對颱風颱風24小時路徑預測的誤差為150公里,現在已經進步到70公里,「科學能力會進步,可是科學進步並非氣象署自己在進步,而是全世界一起進步,因為氣象是全世界一起的,困難就困難在大家一起進步、科學才會進步,不是你單獨努力就可以。」
異常高溫造成強降雨 同時也加速冰川融解
長江流域自6月8日梅雨季開始,連日暴雨,大陸最大淡水湖鄱陽湖水位已超過1998年水位,並且還在上升,預計第二次洪峰將在7月15日左右到達。外界擔心98年水災重現。比較今年與1998年的氣候情況,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異常高溫。根據大陸水利部編寫的《中國98大洪水》,1998年為繼1995年之後又一個聖嬰年且其強度為歷年最強。而據大陸國家氣候中心3月初公布資料顯示,2019/2020年冬季(2019年12月1日-2020年2月29日)暖濕氣候顯著,全大陸冬季氣溫為歷史(1961年有氣象紀錄以來)同期第5高,降水量為歷史同期第5多。而今年5月大陸平均氣溫為17.2℃,較常年同期偏高1度C。大陸氣象局副局長余勇日前也向《瞭望》周刊分析這次長江大雨的發生情況:在全球變暖背景下,今年入汛以來,截至7月10日,大陸平均降雨量為336.1毫米,較常年同期(313.8毫米)偏多7.1%,特別是6月以來,南方降雨持續時間長、雨區重疊度高、雨量大,導致多年不見的洪水。異常的高溫除了改變季風,形成大雨,同時也加速長江上游冰川的融解,讓洪水更加嚴重。在《中國98大洪水》報告所提到的4個洪水的形成原因中,也包括「歐亞高原和青藏高原上的積雪較多」。2018年8月10日,新疆喀喇昆侖山區的克亞吉爾冰川就曾發生融雪性大洪水,600萬至1000萬立方米的巨大冰湖一度危及建設中的阿爾塔什大壩安全。國際環保組織「綠色和平」也曾於2018年與大陸研究單位合作考察了大陸5條主要冰川,並於當年11月發表《冰凍圈告急:2018氣候變化影響下中國冰川研究》,這份報告警示,大陸部分冰川31年間退縮1.2公里,厚度減少13米,此一現象正加劇水資源危機、導致冰湖潰決、洪水及冰崩災害頻發。而據2016年公布的研究數據,長江源頭的冰川40年內退縮1200米,這已成為未來長江水災的永久隱患。別忘了,1998年那場20世紀長江第二大洪水,曾造成2.23億人受災、4150人死亡、直接經濟損失2551億元人民幣(約為新台幣1兆724億元)。
沙漠飛「蝗」!新冠肺炎後 恐又面臨4000億隻「蝗軍」襲擊
新冠肺炎之後,接下來是蝗蟲肆虐?非洲多國自今年 1 月起就飽受「沙漠蝗蟲」侵襲農作物的災害,預估計近 4000 億隻沙漠蝗蟲正越過阿拉伯海,入侵印度和巴基斯坦,離中國大陸更是近在咫尺。大陸方面稱蝗蟲大面積爆發風險很低,「危害可防可控」。台灣則已開始加強境外貨物檢查和透過植物疫情監控系統加以注意。東非蝗災恐造成糧食危機。 (圖/APTN)一張張在東非、印度蝗蟲漫天飛舞的景象十分嚇人,源自東非的蝗蟲正在肆虐著多國,肯亞遭遇70年來最嚴重的蝗蟲入侵,蝗蟲甚至東移到巴基斯坦,當地遭受27年來最嚴重的「蝗災」,1月底宣布全國進入緊急狀態。同樣在鄰國印度,2月初也遭受蝗蟲入侵,包括印度拉賈斯坦和古吉拉特兩邦,蝗蟲數量達到4000億隻,當地37萬公頃農田受擾,損失超百億盧比。印度拉賈斯坦邦財政部長稱,4000億隻蝗蟲襲擊了該邦,大量農作物被毀,印度學者預測蝗災將造成印度糧食減產30%-50%。東非蝗蟲也在印度和巴基斯坦肆虐。 (圖/UN News)印度官員說,一小群沙漠蝗蟲平均每天吃掉的食物,相當於大約10頭大象、25匹駱駝或2500人的口糧。聯合國官員更稱這次蝗災可能造成1900萬人缺糧。沙漠蝗蟲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具破壞力的遷徙性害蟲之一,每天可以隨風飛行150公里,存活時間3個月左右。目前非洲之角的蝗蟲還在不斷繁殖,在3月和4月會形成新的蝗蟲群,恐進一步加劇災情。一小群沙漠蝗蟲平均每天吃掉的食物,相當於大約10頭大象、25匹駱駝或2500人的口糧。 (圖/Unsplash)如今這群沙漠「蝗軍」逼近大陸,雖然大陸農業農村部植業管理司指出,考慮到大陸邊境地區地形地貌、氣候特點和沙漠蝗蟲的遷飛特性,沙漠蝗蟲危害的機率很小;但是台灣是否會遭受波及,氣象專家持不同意見。中央氣象局副局長鄭明典表示,礙於現有資源,氣象局還沒有真正去分析過。不過從過去一些昆蟲案例來看,像是秋行軍蟲從大陸過來,紫斑蝶也從台灣飄到日本,意味著的確有「隨著風跨島和跨海」可能。鄭明典指出,沙漠蝗蟲已經從非洲,一步步擴展,目前也已到南亞地區,現在正值西風和東風交替,若順西風而飛,有可能到台灣,不過需要時間,遷移的速度沒那麼快,至於要多久,則無法預測。非洲蝗蟲遷移到台灣的可能?專家看法不一。 (圖/Panos)不過天氣風險公司總經理彭啟明則認為,目前可能性很低,因為現在季節還沒有到很強的西南風,如果蝗蟲要透過雲雨帶過來也有點困難。指標關鍵是看蝗蟲有沒有抵達中南半島,因為以前曾有過汙染物從中南半島,隨著西南季風下來台灣的案例。不過他也指出,西南風盛行的時間在春夏之際,也就是5月到8月,蝗蟲的壽命能不能這麼長,仍存在變數。
寒流猛襲全台!17縣市爆冷「最低溫來到6度 」 一路凍到周三
寒流來襲,氣象局持續針對全台17縣市發布低溫特報,各地氣溫越晚越冷,甚至有10度以下氣溫發生機率,這一波寒流將冷到 19日清晨,預估最冷時間點落在17日晚上至18日清晨,桃竹苗及大台北局部地區,最低溫可能來到6度。另外,受到寒流影響,合歡山部分路段在中午,已經開始下起雨夾冰霰,考量用路人安全,下午5點過後,台14甲從18公里翠峰到大禹嶺路段,到17 日上午7點,將實施預警性封閉。寒流南下,越晚越冷,全台17縣市低溫特報。(圖/中央氣象局)氣象局16日下午針對基隆北海岸及台北市山區發布大雨特報,提醒民眾有局部大雨發生的機率。另外,隨著寒流南下,全台17縣市已發布低溫特報,下午起各地氣溫明顯偏低,有10度以下氣溫發生的機率。台南以北今晚至明天白天低溫探10度左右。(圖/中央氣象局)氣象預報員陳伊秀表示,鋒面16日通過,緊接著寒流南下,白天逐漸南下過程,中部以北溫度越晚越冷,南部、花東晚間也會感受到轉冷,入夜後全台都有急凍感,氣象局也發布低溫特報,16日晚到17日清晨,台南以北、宜蘭花蓮、金門低溫有機會來到10度以下。氣象局副局長鄭明典以彭佳嶼的氣溫變化,來說明「寒潮爆發」。(圖/ 鄭明典臉書)氣象局副局長鄭明典也以彭佳嶼的氣溫變化,說明這波寒流狀況,他表示鋒面過後氣溫驟降,這麼快速的降溫,用「寒潮爆發」來描述是不是很貼切。他也提醒,這種快速降溫,常常會讓身體反應不及,比較容易生病。預估17日白天,新竹以北及宜蘭高溫不會超過12度。這波寒流最冷時候落在17日深夜至18 日清晨,台南以北、宜蘭花蓮低溫僅7至11度,北部空曠地區更可能下探6度,高屏、台東低溫也為12至13度。19日輻射冷卻效應明顯,仍會偏冷,但白天之後就會逐漸回溫,一直到下周日,各地都是晴到多雲好天氣,僅宜花東有局部零星降雨。
強烈冷氣團來襲機率大!初四全台變天「下探10度」 鄭明典:很有感降溫
今、明(24日、25日)兩天鋒面位於台灣北部海面,東半部、北部地區及金門、馬祖有局部短暫雨。大年初二(26日)鋒面通過,全台有雨;大年初四開始,受到大陸冷氣團或強烈大陸冷氣團影響,台南以北地區氣溫僅10到12度。氣象局副局長鄭明典表示,全台灣都會出現「很有感」降溫。中央氣象局指出,大年初一(25日)除了東半部地區有局部短暫雨以外,北部地區也因鋒面接近而有小範圍降雨的機率,中南部則不受影響,仍維持多雲到晴的天氣;各地晨間低溫17至20度間,白天高溫25至28度左右。大年初二(26日)鋒面通過,大氣環境相當不穩定,為全台有雨的天氣型態,其中西半部地區有局部較大雨勢發生的機率;鋒面過後冷空氣也開始南下,各地溫度明顯下滑,提醒大家拜年、外出活動別忘了攜帶雨具,穿保暖一點。大年初三(27日)冷空氣持續增強,各地氣溫持續下降,到了深夜,台南以北及東北部地區低溫只剩下13、14度,高屏及花東也只有15至17度;雖然鋒面已過,但由於水氣仍多,還是全台有雨的天氣型態。大年初四至初六(28至30日),受到大陸冷氣團或強烈大陸冷氣團影響,台南以北及東北部地區氣溫僅10至12度,沿海、空曠地區或接近山區的平地氣溫可能再低一些,高屏及花東也只有12至15度左右;降雨狀況方面,初四華南雲雨區東移,供應旺盛水氣,各地仍易下雨,初五、初六水氣漸減,迎風面的北部及東半部地區仍有局部短暫雨,其他地區恢復多雲到晴的天氣型態。氣象局副局長鄭明典表示,冷空氣往東亞移動了,從7日天氣預報中看到初二鋒面通過及大陸冷氣團南下,初四大陸冷氣團或強烈大陸冷氣團影響,預報後期冷空氣持續來,全台灣都會出現很有感的降溫,適逢流感盛行期,需特別注意,有心血管問題的長者尤其需要特別注意保暖。
台北出現大彩虹! 霓、彩虹、複虹傍晚跨越天際
台北市15日下午出現超完整大彩虹,不少網友在臉書上狂洗版PO出彩虹照,連交通部長林佳龍也發文讚嘆。台北市在15日下午4點40分許,天際出現1道相當搶眼彩虹,不但色彩鮮明,且當時天空下著微小的雨滴,竟還出現「霓」與「複虹」,彩色光芒同時在天際乍現,美不勝收。交通部長林佳龍也發文讚嘆,一結束活動就看見彩虹。(圖/翻攝自林佳龍臉書)交通部長林佳龍還為此在臉書發文,他說,剛剛到台大出席2020第一屆台灣國際光影藝術節記者會,結束後一到新生南路口就看見彩虹。他讚嘆,因為有光,才有彩色的美麗世界。「彩虹之美,在於多色共存;人生之美,在於多元共榮!」,也喊話歡迎民眾貼張彩虹照片到他臉書。霓、複虹傍晚跨越天際,專家說明成因。(圖/翻攝自天氣風險公司臉書)包括天氣風險公司也在粉專上開直播,介紹今天彩虹出現完整的「霓」與「複虹」。氣象局指出,由於大台北東區、基隆北海岸、信義區和陽明山等地都有下雨,當太陽光照到小水滴,經過折射跟反射就產生彩虹。至於彩虹外圍出現淡淡的「霓」,是陽光在水滴裡是經過2次反射及2次折射,因此「霓」出現的角度會比「虹」來得高,寬度約為「虹」的2倍。今日下午在台北市出現的搶眼彩虹。(圖/翻攝自信義區三兩事臉書)中央氣象局副局長鄭明典也表示,至於在彩虹內圍出現的2道微小的色彩稱為「複虹」,「複虹」是「繞射」現象的結果,要產生鮮明的複虹,通常雨滴要都接近大小類似的正圓,所以出現「複虹」時,大部分天氣是下著小雨的狀態。
「縮時大師」陳志通驚傳癌逝!鄭明典悼:詮釋台灣之美狂人
49歲縮時攝影大師陳志通,透過鏡頭將台灣各地美景記錄下來,在YouTube頻道中共累計42支影片。近日卻傳出陳志通不幸罹癌病的消息,許多網友紛紛湧入他的臉書哀悼,就連中央氣象局副局長鄭明典也特地發文寫下,「悼!縮時台灣的陳志通先生,一位用鏡頭詮釋台灣之美的狂人~」氣象局副局長鄭明典也在臉書發文哀悼。(圖/翻攝自臉書)陳志通過去是名物理治療師,起初只將攝影當作興趣的他,直到2008年接觸縮時攝影後迷上,花費多年時間摸索,並投入百萬成本買器材,至今已是頗富盛名的縮時大師。陳志通在YouTube頻道分享「縮時台灣」系列作品,廣獲好評,目前擁有多達2萬3千名粉絲追隨。陳志通在YouTube頻道中分享多支縮時影片。(圖/截取自YouTube)2012年曾爆發花蓮縣府盜用陳志通作品的爭議,其中一支縮時攝影作品「花蓮六十石山」,受到花蓮縣府青睞,希望能洽談授權,但是雙方並未達成協議,沒想到花蓮縣府卻仍在網路上使用他的作品,讓陳志通相當憤怒,要政府機關別公然違法侵權。陳志通臉書最後一篇貼文寫著自由民主的重要。(圖/翻攝自臉書)2019年10月,陳志通還曾在臉書寫下化療之苦,不料12日開始許多網友接連湧入陳志通臉書留言,「無病無痛,縮時大師陳志通,一路好走」、「永遠記得第一次在蘭嶼看到你的興奮樣,跟偶像一樣的崇拜」、「看到志通兄最後的PO文,仍然關心著自由民主,令人感動,一路好走,RIP」,就連鄭明典也在臉書上分享他的作品並哀悼,這名台灣縮時攝影大師疑似已不幸癌逝。
【迎曙光情報】尋找福仙山「2020 愛你 愛你 最愛是你」迎曙光新希望
掀起紅布廉,在主持人的倒數聲中,西門紅樓舉行開鏡儀式,為 2020 元旦迎曙光活動揭開序幕;想好怎麼跟最親密的人一起迎接 2020 年第一道曙光?交通部觀光局特地規劃了一系列2020 年迎曙光活動,邀請大家來福隆、三仙台與阿里山一起用愛連線,迎接一年的新開始!依據中央氣象局資料顯示,今年台灣本島最早第一道曙光在 6 時 11 分出現台東三仙台,而日出時間則為 6 點 35 分;接下來是在東北角的福隆,日出時間為 6 點 37 分,接續往年阿里山日出都在 7點 04 分,民眾可以選擇最有回憶的地方,透過三地連線迎接新的一年。 交通部觀光副局長張錫聰表示,「福仙山」顧名思義就是各取福隆、三仙台與阿里山的地名組合,希望帶給遊客幸福滿滿的正向能量。這三地的迎曙光活動都已經持續好幾年了,同時也共同擁有國家風景區的良好條件,培養了許多堅強的曙光粉絲在每年的元旦前往報到。今年我們繼續思考將三方地點塑造成看日出迎曙光、愛你愛妳、祈福許願之氛圍,現場並由民視全程實況轉播,透過電視連線、網路直播方式同步迎接精彩的 2020,未來能吸引國際旅客來台朝聖。2020 福仙山元旦迎曙光由觀光局副局長張錫聰(右四)、中央氣象局副局長鄭明典(右五)、東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長林維玲(右六)、阿里山國家風景區管理處主任秘書林炳坤(右三)、嘉義縣政府文化觀光局長許有仁(右二),以及東北角暨宜蘭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長陳美秀(右一),共同進行「開鏡儀式」。 有如巨龍般橫臥在台灣本島與三仙台島間的八拱橋一直是東海岸最著名的景觀之一,主場三仙台元旦迎曙光活動,由東部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主辦,連續 20 年於三仙台遊憩區辦理,取 2020 諧音以「愛你 愛你 最愛是你」浪漫調性,來傳遞對家人、親友、自己的甜蜜告白,從2019 最後一天晚上 9 點「跨年觀星活動」開始暖身,清晨 4 點起規劃「最愛曙光音樂會」、「地球愛乾淨」、「蟹謝愛你」等系列單元,現場打卡按讚就有機會抽到立榮假期套票(台北-台東來回機票加雙人住宿)及 iPhone11、GPS 運動手環等精美好禮;今年特別設計「徵求愛你愛你 最愛是你夫妻檔」,入選者當天著情侶裝於會場拍照上傳粉絲專頁,就可獲得價值近萬元雙人住宿券及東海岸米其林美食饗宴,於 2020 年 1 月 1 日第一道曙光見證下留下三仙台甜蜜印記,也聯繫彼此情感、幸福、關懷。現場準備 Photocall 橋段設計,拿著刻有福隆、三仙台與阿里山樣本的 Photocall 看日偏食奇景,觀光局副局長張錫聰(後左三)、中央氣象局副局長鄭明典(後左二)、東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長林維玲(前左三)、嘉義縣政府文化觀光局長許有仁(後右四)、東北角暨宜蘭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長陳美秀(後右三)、阿里山國家風景區管理處主任秘書林炳坤(右二),共同推廣 2020 福仙山元旦迎曙光活動。 連綿的金色沙灘是福隆最動人的景致,每年由東北角暨宜蘭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與福容大飯店共同主辦的「福隆迎曙光」,正是在這片海域的大草皮舉行,活動從凌晨起熱鬧到天明,大家一起迎接 2020 年的第一天,東北角海岸就屬福隆最美麗。福隆除了有靈鷲山帶來一分鐘平安禪、敲鐘祈福儀式,當天參加活動就送福隆海洋溫泉五折券!還有大禮免費住宿跟免費泡湯讓民眾有個滿載而歸的新年。 阿里山日出印象音樂會,每年由阿里山國家風景區管理處、行政院農委會林務局嘉義林區管理處及嘉義縣政府輪流主辦,今年由嘉義縣政府以「愛你 愛你 交響情人夢」於阿里山國家森林遊樂區對高岳車站辦理,今年邀請台北愛樂管弦樂團來一場高海拔、高品質、高水準的「三高」國際音樂盛會,還徵求浪漫放閃愛的照片,並在阿里山現場,免費提供薑茶、暖暖包、毛帽等,還有特別贈送墨鏡,讓民眾迎曙光的同時,身子也暖呼呼的。 手拍 pawpaw 鼓,口唱阿美族傳統歌謠,兩個不同的樂聲卻絲毫無違和,來自台東三仙台的paw paw 鼓樂團,將東海岸的熱情感染到西門紅樓,把人聲鼎沸的街道融入了原住民的藝術氣息。觀光局副局長張錫聰為記者會活動致詞。 這次活動也邀請觀光局吉祥物喔熊為大家介紹活動的亮點,2020 愛你愛你福仙山迎曙光活動,也由民視電視台全程轉播,民眾可以透過民視頻道,在民視第一台 CH151 頻道、手機可以下載四季線上影視,或是用網路 YouTube 收看民視新聞 live53 或民視新聞 FB,都可以同步收看的到,透過三地連線節目一起跟我們用愛迎曙光。 觀光局副局長張錫聰、中央氣象局副局長鄭明典、東北角暨宜蘭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長陳美秀、北海岸及觀音山國家風景區管理處遊憩課長邱于庭、東部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長林維玲、阿里山國家風景區管理處主秘林炳坤,以及嘉義縣政府文化觀光局長許有仁都蒞臨記者會現場,為活動增添圓滿成功的氛圍。 「福隆迎曙光」即時活動詳情請上東北角暨宜蘭風管處官方網站查詢: http://www.necoast-nsa.gov.tw/ 「2020 三仙台元旦迎曙光」即時活動詳情請關注「2020 三仙台元旦迎曙光」活動網站http://www.arrt1995.url.tw/2020sunrise/及 FB 粉絲頁或東管處網站 www.eastcoast-nsa.gov.tw ! 阿里山日出印象音樂會更多詳情請洽活動粉絲專頁慢遊嘉https://www.facebook.com/meishanfestival/ 或阿里山日出印象音樂會https://www.facebook.com/alishansunrise/查詢。【交通部觀光局 廣告】
「平安夜颱風有點強」 巴逢轉中颱全台周末有雨
今年的冬天除了不太冷之外,甚至還有颱風會影響台灣,今年第29號颱風「巴逢」,在今(24)日下午已經正式轉為中度颱風,並且將在今晚至明午進入菲律賓中部群島,雖然不會直撲台灣,但仍會受水氣影響,使得本周末全台都會有下雨機會。颱風巴逢目前位置正處於菲律賓中部近海,向西北西轉西以時速25公里前進,有機會在今晚穿越菲律賓中部群島然後進入南海,氣象局副局長鄭明典也在臉書發文關心菲律賓,「這個平安夜颱風有點強,期望菲律賓平安。」「台灣颱風論壇|天氣特急」巴逢在進入南海之後,因為環境不利於颱風生存,預計強度會慢慢減弱,雖然離台灣有一定距離,不過外圍水氣會逐漸北漂,使得本週末全台都有降雨機率。
沙塵暴來襲「台北101被消失」 北台灣一片灰濛濛
沙塵暴來了!中央氣象局指出,沙塵隨東北風南下影響台灣,午後逐漸影響至中南部地區。氣象局副局長鄭明典表示,這波大陸沙塵暴擴散範圍包括韓國、日本以及台灣,由於這次下雨範圍很小,雨量也不大,所以無法阻擋沙塵南下,需持續關注,外出記得帶口罩。天氣風險公司指出,桃園、新北的沿海空氣品質測站直接突破天際,來到紅色等級(對所有族群不健康),今(30日)北部的朋友出門一定要準備口罩。原本預期因為傳輸過程長、海面上有些雨勢,沙塵抵達台灣時濃度可能沒這麼多,但目前看來源頭的污染濃度太高,以後面對沙塵暴的預報還是要更謹慎、從嚴一些。根據行政院環保署空氣品質預報,28日於中國內蒙地區觀測沙塵PM10小時濃度達1000微克/立方公尺,29日沙塵往南影響至南京及上海一帶,PM10小時濃度達400微克/立方公尺;30日環境風場為東北風,清晨沙塵隨東北風南下影響台灣,午後逐漸影響至中南部地區,中南部位於下風處,污染物易累積,傍晚中部以北地區空氣品質逐漸趨緩,影響程度視東北風移動路徑及降雨強度而有所變化。未來一週,30日至11月4日環境風場持續為東北風,31日白天起境外污染影響可望逐漸減緩,中部以北地區空氣品質多轉為普通等級,南部地區受地形因素限制,大氣擴散條件不佳,污染物濃度仍有可能偏高。宜蘭、花東空品區為「良好」等級;北部、竹苗空品區為「普通」等級,局部地區可能達橘色提醒等級;中部、雲嘉南、高屏空品區為「橘色提醒」等級。
大陸塵暴來襲 鄭明典:明天將抵達台灣
在衛星雲圖上可清楚看見,位於大陸東部、長江出海口上方的沙塵暴,中央氣象局副局長鄭明典28日下午在臉書發文指出,依照目前的天氣型態,沙塵暴可能30日飄至台灣上空。鄭明典在臉書表示,位於大陸上海上空的沙塵暴有南下的趨勢,以沙塵暴目前的位置與天氣型態推測,30日凌晨可能飄至台灣,透過中央氣象局的衛星雲圖的動畫圖,更可清楚看出沙塵暴的移動軌跡。有網友就問鄭明典,沙塵暴很嚴重嗎?鄭明典則回,部分沙塵會被雲雨帶濾除,無須太過擔心。但仍有網友大呼,「鼻子又要遭殃了」。據GAIA空氣品質監測站上的數值顯示,受沙塵暴壟罩的大陸華北地區,空氣品質大多是橘警至紅警,甚至還有部分地區呈紫警。受沙塵暴壟罩的大陸地區,大多數城市都呈現橘警與紅警,但上海則多為紫警。(圖/擷取自GAIA空氣品質監測站)
東北部晚上風雨最強 鄭明典:目前風速還沒反映颱風強度
氣象局持續更新中颱米塔的最新資訊,稍早氣象局副局長鄭明典在臉書PO出一張圖解釋分流現象,並表示目前風速並沒有完全反映颱風的強度,等颱風北上後,西半部沿海風速會突然增強,北部平地的風雨也會突然明顯起來。氣象局副局長鄭明典在臉書PO出一張圖解釋分流現象,並表示目前風速並沒有完全反映颱風的強度。(圖/翻攝自鄭明典臉書)據氣象局資料顯示,目前米塔暴風圈已涵蓋東半部海面及花東陸地,30日下午起至10月1日清晨,是影響最顯著的時候,米塔目前強度為965百帕,以每小時25公里速度向北北西前進,位置在宜蘭的東南方約210公里海面,目前維持中颱等級的機率較大。氣象局副局長鄭明典在臉書PO出一張圖解釋分流現象,並表示目前風速並沒有完全反映颱風的強度。(圖/翻攝自鄭明典臉書)至於颱風是否會登陸,氣象局表示,米塔預計往北北西通過東方海面,然後略過台灣東北部沿岸後再往北,將非常接近台灣東北角陸地,中心是否登陸,還要觀察,但不論是否登陸,宜蘭和北部都要非常注意,預計宜蘭傍晚起就會風強雨大,北部則是晚上到明天凌晨風雨最強。降雨部分,宜蘭被列為超大豪雨地區,新北市及桃園市被列為大豪雨地區,30日至10月1日宜蘭縣山區有局部大豪雨或超大豪雨,宜蘭平地、新北山區及桃園山區有局部豪雨或大豪雨,北部地區、花蓮山區及基隆北海岸有局部大雨或豪雨,中部地區、東南部地區、南部山區及馬祖有局部大雨發生的機率,西半部30日下午起降雨將明顯增強。提醒民眾應注意雷擊及強陣風,山區請慎防坍方、落石及溪水暴漲,低窪地區請慎防淹水,多加注意自身安全。
雷雨狂轟雙北 鄭明典:撐傘不太夠用
中央氣象局於30日10時50分再度宣布大雨特報,其中包含稍早曾發布過的新北、桃園等地,還包含台中、南投與南部地區,屏東則是發布豪雨特報,氣象局表示,對流雲系旺盛,午後易產生時短強降雨。中央氣象局透過雷達發射之電磁波,經大氣中的降水粒子反射回來的訊號,所製成雷達回波圖,其單位dBZ,若回傳訊號越高,則瞬間雨量,反之亦然。據分析資料顯示,雨量主要集中在大台北地區、恆春半島西側與山區,平地則有15至30dBZ的降水強度,但山區卻有30至50dBZ,甚至達55dBZ以上。氣象局也隨後對高雄市、屏東縣發布大雷雨,特別是需要注意高屏兩地與濤桃竹山區的狀況。氣象局副局長鄭明典在稍早外出時,在臉書留言,「剛剛走過雷雨區,體驗一下,這陣雨有點猛,撐傘的確不太夠用!」氣象局也呼籲民眾,注意雷擊、強陣風及溪水暴漲,低窪地區慎防淹水。大台北地區與恆春半島有雨,山區雨勢更大(圖/擷取自中央氣象局)
對流雲帶近期將偏北 鄭明典曝:颱風生成、發展條件更充足
「白鹿」颱風剛走,又有熱帶性低氣壓蠢蠢欲動;美國聯合颱風警報中心(JTWC)分析,該熱帶性低氣壓發展成為今年第12號颱風「楊柳」的機率高。中央氣象局副局長鄭明典指出,今年雲帶位置不穩定,從氣候上來看,它應該要更偏北,所以預期,近期內它會偏北,颱風生成和發展的條件可能更充足。為何颱風會一個接一個來呢?鄭明典解釋,在赤道附近,北太平洋上常有一條東西向、近似連續的對流雲帶,有時是很連續完整的帶狀,有時會裂解成一區區的雲團,這都稱為間熱帶輻合帶(ITCZ),而這個對流帶是颱風生成最主要的區域。鄭明典指出,就季節性來說,這條雲帶冬季往南偏,接近赤道,柯氏力弱,颱風不易生成;夏季往北偏,當西北太平洋上的這條間熱帶輻合帶,移到北緯10度以北,大約就是颱風季開始的時候。鄭明典分析今年雲帶位置不穩定,「稍有偏南,所以並不是很有利颱風發展;從氣候上來看,它應該要更偏北,所以預期,近期內它會偏北,颱風生成和發展的條件可能更充足。」
白鹿颱風「還在組織」雲系不小 鄭明典提醒:要小心了
今年第11號颱風「白鹿」昨(21日)生成,上午8時許中心位置在北緯16.3度,東經129.5度,以12公里時速持續往西北西移動;氣象局預估,白鹿颱風侵台機率高。而氣象局副局長鄭明典則在臉書寫道,「颱風還在組織中,雲系不小,要小心了。」白鹿預估路徑。(圖/氣象局)氣象局表示,目前白鹿強度屬輕度颱風,中心氣壓995百帕、近中心最大風速每秒20公尺,瞬間最大陣風每秒28公尺,七級風暴風半徑100公里。氣象局指出,侵台機率偏高,但路徑會隨太平洋高壓強弱,而有所調整,預計周五(23日)上半天發海景,下半天不排除發陸警。而「天氣即時預報」粉絲專頁則提醒,白鹿在周六(24日)下半天到周日(25日)上半天,會距離台灣最近,目前各國路徑預估,都是白鹿颱風「直接登陸」,但因為高壓勢力更增強、颱風中心調整等等因素,路徑有往「南」修正的趨勢;強度方面,颱風結構鬆散,強度不至於太強,會維持在輕度颱風左右。另外鄭明典也在臉書寫道,「颱風環流範圍不小,回來看颱風了,這個颱風還在組織中,雲系不小,要小心了!」請大家做好防颱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