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象衛星
」 日本 獵風者 氣象衛星 美國「大仁哥」首站車掃從楠梓出發 陳建仁冒雨力挺李柏毅
選戰進入倒數階段,行政院長陳建仁首站車掃選定高雄楠梓出發,特別為民進黨立委候選人李柏毅站台。車掃過程飄著綿綿細雨,仍不減支持者熱情。李柏毅說,有陳建仁院長的祝福以及沿街民眾支持,即便在15度低溫淋雨車掃,內心仍感到相當溫暖。陳建仁談到自己是高雄旗山人,這些年看著故鄉進步與發展,內心非常欣慰。他回憶過去,李柏毅多次向他描述對左楠的想像與期盼,討論著地方建設與規劃,自己深受這份熱情感動。陳建仁提到,在蔡英文總統的努力下,台灣完成首艘國造潛艦「海鯤號」,首枚氣象衛星「獵風者」也在日前順利升空。左營楠梓又是國防重要基地,需要一位在國會支持國防自主、爭取地方建設的立法委員。陳建仁表示,如果政策交接不完全,或是理念、目標不一致,將影響國家建設的腳步,也會影響地方的發展,所以選對的人非常重要。他向鄉親推薦李柏毅,期待他能順利當選立法委員,接起劉世芳委員的重擔,繼續左楠的鄉親服務、為高雄的未來打拚。李柏毅指出,中央地方同步相當重要,當初新台17線在馬英九時期被擱置了八年,直到蔡英文總統上任才重新啟動。在歷經3任總統、5任市長後,現在好不容易完成北段工程,全線也預計將於2026年通車。若沒有中央和地方的合作,新台17線永遠都不可能開始建設。李柏毅說,面對複雜多變的國際情勢,我們沒有走錯路的空間,在最後關鍵時刻,台灣隊需要大家的支持,拜託鄉親們明年一定要選對的人,讓台灣繼續走對的路。
印尼火山大規模爆發「火山灰噴射15公里高」 日氣象廳憂海嘯影響:最快晚間9點抵沖繩
印尼蘇門答臘島馬拉皮山(Marapi)今(3)日傍晚5點時40分左右出現大規模火山爆發,據外媒報導,其火山灰噴射高度達到15公里,另外據日媒報導,日本氣象廳正在調查火山噴發是否會引發海嘯,萬一海嘯生成則最快可能於今晚影響沖繩縣。根據日本氣象廳表示,印尼位在蘇門答臘島的馬拉皮火山發生大規模爆發,日本氣象廳已緊急展開調查,確認這次爆發是否會引發海嘯,日本氣象廳指出,若馬拉皮火山爆發引發海嘯,最快將於3日晚間9點左右抵達沖繩縣。據了解,2022年1月,南太平洋東加的海底火山發生大規模噴發時,日本各地出現些微氣壓變化,當地靠近太平洋沿岸城市也觀測到潮汐變化,因此這次馬拉皮火山大規模爆發日本氣象廳也緊急調查氣象衛星圖片與外國測潮站觀測結果,確認是否會對日本造成影響,並呼籲民眾必須隨時注意最新資訊。另外,澳洲火山灰諮詢中心(VAAC)指出,根據氣象衛星觀測,馬拉皮火山噴煙高度約達1萬5千公尺,一般來說,火山大規模爆發時,氣壓波動可能會導致海嘯發生,因此周邊甚至連東北亞各國也在關注印尼火山爆發的狀況,而印尼有許多活火山,不時會大規模爆發。馬拉皮火山在18世紀後,就已經爆發過數十次,除了引發海嘯的可能性外,火山灰有可能造成飛機引擎故障等狀況,恐對飛航帶來嚴重影響。日本擔心印尼火山爆發會引發海嘯。(圖/翻攝自推特)
台首個自製氣象衛星「獵風者」啟動 進入「酬載試運轉 」階段
國內首個自製氣象衛星獵風者(Triton)於9日搭乘法國亞利安公司的Vega火箭從法屬圭亞那升空,對此,國家太空中心(TASA)表示,獵風者升空不到一周,就已完成衛星本體的健康檢查,並開啟衛星任務的關鍵儀器GNSS-R。國家太空中心指出,獵風者衛星已進入「正常操作模式」(normal mode),GNSS-R酬載儀器將持續開機並開始收集資料,進入「酬載試運轉 」階段,獵風者團隊會檢視這些資料的接收狀況與品質,並持續調整儀器參數,以獲得最佳觀測數據。獵風者是台灣歷來第三個氣象衛星任務,更是首個自製的氣象衛星,其任務目標是獲得海面風速資料。國家太空中心提到,獵風者於9日搭乘法國亞利安公司的Vega火箭從法屬圭亞那升空,進入601公里高的軌道,同天順利與衛星通聯;經確認衛星本體健康狀態良好,12日便開啟任務儀器「全球導航衛星系統反射訊號接收儀」(GNSS-R),完成GNSS-R儀器硬體檢查。在太空中心執行過的所有衛星任務當中,獵風者是升空後進展最迅速平順的,最快達成通聯、最快完成衛星本體健康檢查、最快開啟任務酬載。國家太空中心表示,獵風者在第0軌(→剛脫離火箭後尚未通過赤道升交點的軌道)就下傳資料成功了,遠比預期還早,這可歸功於火箭精準地讓衛星入軌、太空中心過去執行任務累積的經驗,及衛星發射前紮實的各項測試等因素。根據亞利安提供的火箭飛行資料,衛星入軌高度與時間誤差很小(5秒以內),TASA地面團隊得以快速掌握衛星軌道,利於後續通聯;此外,TASA團隊對獵風者發射前的各項測試掌握度非常高,熟知衛星各項性能表現,能迅速確認衛星狀況。國家太空中心說,這是我國首度研發 GNSS-R 酬載,現在是檢視酬載表現的關鍵時期,太空中心團隊會繼續努力,期盼獵風者不久後也和運作中的福衛七號一樣加入氣象資料開放行列,共同為全球氣象科學與天氣預報盡一份心力。
順延2天!台灣首枚自製氣象衛星「獵風者」發射成功
我國太空中心自主研發的氣象衛星「獵風者」(Triton/FORMOSAT-7R)預計搭乘亞利安公司織女星(Vega)火箭的VV23航班,原先預計在台灣時間7日早上9:36從南美洲法屬圭亞那的圭亞那太空中心(Centre Spatial Guyanais,CSG)發射,但進入最後倒數階段時,因偵測到某數值異常而中斷倒數程序。亞利安太空公司重新排程,今(9日)同一時間再度嘗試發射,順利升空!「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今稍早在臉書發文指出,原定台灣時間10月7日早上9:36升空的Vega火箭VV23,在進入最後倒數階段時,因偵測到某數值異常而中斷倒數程序。亞利安太空公司重新排程,10月9日同一時間再度嘗試發射,順利升空!「獵風者衛星是第一顆台灣自製氣象衛星,其任務酬載是台灣自主研發的 GNSS-R(全球導航系統反射訊號接收儀),任務目標是透過接收GNSS導航衛星經海面反射的訊號,反演出風速。」國科會已在先前的貼文中提到,過去台灣已執行過2個氣象衛星任務,而「獵風者」是台灣第一個自製的氣象衛星,其搭載的關鍵儀器為「全球導航衛星系統反射訊號接收儀」(GNSS-R),任務是反演海面風速,補充目前氣象資料中較缺乏的海面風場資訊。國科會說明,「獵風者」的觀測原理較不易受雲層遮蔽影響,可全天候觀測,對於像是颱風等劇烈天氣系統預報,能提供相當寶貴的觀測資料,提升颱風強度與路徑的預報能力。且「獵風者」的觀測範圍能全球覆蓋,主要會集中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的低緯度帶,這也是劇烈天氣生成的區域。國科會續稱,「獵風者」搭乘的Vega火箭是亞利安旗下的小型運載火箭,這款火箭有4節,能運送1500公斤有效酬載至繞極軌道,已經執行任務逾22次。而VV23火箭航班上的乘客共有12個,除了「獵風者」,還有泰國遙測衛星THEOS-2,以及來自其他國家的10個「立方衛星」。
氣象衛星「獵風者」搭載Vega火箭 國科會:訊號異常「發射延期」
我國太空中心自主研發的氣象衛星「獵風者」(Triton/FORMOSAT-7R)預計搭乘亞利安公司織女星(Vega)火箭的VV23航班,在台灣時間7日早上9:36從南美洲法屬圭亞那的圭亞那太空中心(Centre Spatial Guyanais,CSG)發射升空!不過在最後進入發射倒數時段時,Vega火箭出現異常訊號,發射因此取消。「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今稍早在臉書發文指出,原定台灣時間10月7日早上9:36升空的Vega火箭VV23延期,「我們和國家太空中心會向亞利安公司了解詳細情況與下個發射日。請大家持續追蹤獵風者衛星最新動態。」國科會在先前的貼文中提到,過去台灣已執行過2個氣象衛星任務,而「獵風者」是台灣第一個自製的氣象衛星,其搭載的關鍵儀器為「全球導航衛星系統反射訊號接收儀」(GNSS-R),任務是反演海面風速,補充目前氣象資料中較缺乏的海面風場資訊。國科會說明,「獵風者」的觀測原理較不易受雲層遮蔽影響,可全天候觀測,對於像是颱風等劇烈天氣系統預報,能提供相當寶貴的觀測資料,提升颱風強度與路徑的預報能力。且「獵風者」的觀測範圍能全球覆蓋,主要會集中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的低緯度帶,這也是劇烈天氣生成的區域。國科會續稱,「獵風者」搭乘的Vega火箭是亞利安旗下的小型運載火箭,這款火箭有4節,能運送1500公斤有效酬載至繞極軌道,已經執行任務逾22次。而VV23火箭航班上的乘客共有12個,除了「獵風者」,還有泰國遙測衛星THEOS-2,以及來自其他國家的10個「立方衛星」。
美女主播見證歷史的一刻 台灣第一顆自製氣象衛星將升空
台灣第一顆自製氣象衛星「獵風者(Triton)」將於台灣時間10月7日上午9點36分在南美洲法屬圭亞那的圭亞那太空中心發射,台視新聞台將從上午9點起開始轉播,和觀眾們一同見證獵風者衛星,搭載織女星火箭航向天際的重要時刻。「獵風者(Triton)」不僅是台灣第一個自製的氣象衛星,同時也是國家太空中心升格行政法人後首次發射衛星,其搭載的任務酬載為「全球導航衛星系統反射訊號接收儀」(GNSS-R),功能是反演海面風速,補充目前氣象資料中較缺乏的海面風場資訊,對於像是颱風等劇烈天氣系統,獵風者的觀測資料能有效提升颱風強度與路徑的預報能力。林益如透露4年前轉播福衛七號時兒子才2歲。(圖/台視提供)台視主播林益如將與有著「火箭阿伯」之稱的太空中心吳宗信主任,以及火箭工程師黃振瑋同步現場解說,一起迎接火箭振奮人心的瞬間。林益如透露4年前轉播福衛七號時兒子才2歲,現在6歲兒子對太空科學產生很濃厚的興趣,還會不時回放福衛七號升空影片,林益如笑說:「聽到我又要負責轉播獵風者升空,他非常高興,還要我先講解給他聽。」台視長年以來致力參與台灣太空發展的每一刻,從美國加州空軍基地的福衛五號、美國佛州卡納維爾角福衛七號的馬拉松轉播,到今年首次與歐洲國家合作的獵風者衛星發射,台視團隊不僅動員人力,赴新竹國家太空中心設置轉播現場為觀眾帶來第一手衛星發射資訊。《獵風者衛星》發射全紀錄的片頭音樂也特別邀請到近期曾為三金典禮製作配樂、同時也是美國葛萊美音樂組織導師的蔣榮宗特別創作,台視《獵風者衛星 發射全紀錄》將於10月7日上午9點起於「台視新聞台」、「台視新聞YouTube頻道」皆可同步收看,邀請觀眾一同見證台灣太空史上的重要發展。
99玫瑰花遜掉!老翁種「120萬朵向日葵」送妻 慶祝結婚50周年
99玫瑰花不夠看!美國一名70歲老翁,為了紀念結婚50周年,今年5月在32公頃的土地上偷偷種滿120萬朵向日葵,讓老伴看了直呼太驚訝。據《每日郵報》報導,住在普拉特郡的威爾遜(Lee Wilson),為了慶祝跟妻子結婚50周年,他在32公頃的土地上偷偷種滿120萬朵向日葵,而他在每片土地種了1.5萬顆葵花籽,才打造出驚人的花海。據悉,威爾遜跟蕾妮在高中時相識,他們第一次約會去參加一場直排輪派對。威爾遜表示,10日要慶祝50周年紀念日,「我花了很多心思,她一直很喜歡向日葵,我認為今年是種植向日葵的一年,所以我給她種了32公頃的向日葵。」現在該地變成一片金黃,也吸引了大家的注目妻子蕾妮表示,這讓她超驚訝,感覺非常特別,沒有比向日葵田更完美的周年紀念禮物了。據悉,向日葵也是堪薩斯州的州花,通常會開2到4周。僅管向日葵的壽命短,威爾遜說,他不會把這變成一項傳統,「這很有趣,但我認為,這一次對我們來說就足夠了,明年就輪到別人了。」據了解,向日葵又稱太陽花,也是烏克蘭的國花,象徵團結和希望,花語有崇拜、熱情、忠誠等;它也是在日本北九州市的市花,日本氣象廳也把氣象衛星暱稱為向日葵。只要把葵花籽先泡過水,再放入土中,4到5天就會發芽。
凌晨發生特大「地磁暴」 新疆出現璀璨極光奇景
由於太陽出現特大地磁暴的關係,結果影響到中國新疆地區,當地在24日凌晨出現異常璀璨亮麗的紫紅色極光,讓人看的是目不轉睛。但除此之外,地磁暴也讓中國的氣象衛星「風雲三號G星」運轉軌道降低了560公尺。根據《新京報》報導指出,中國國家空間天氣監測預警中心表示,24日2點到8點這段時間,發生了Kp指數(全球磁場指數)為8的特大地磁暴。據了解,這次的地磁暴是由太陽產生,主要是由「冕洞高速流」和「日冕物質拋射」交互作用而產生。當太陽表面的高速太陽風大量飛出時,會同時攜帶出許多具有太陽能量的物質飛離表面,因此形成類似爆炸衝擊波的事物,進而快速影響到太陽系各處,地球磁場在衝擊波的影響下,磁場方向與大小發生了變化,因此引發地磁暴的現象。而這次的地磁暴主要是在中國新疆地區引發特殊奇景,從24日凌晨開始,天空就出現紫紅色的璀璨極光。而中國國家空間天氣監測預警中心表示,因為地磁暴的影響,氣象衛星「風雲三號G星」運轉軌道降低了560公尺。
大陸發射火箭衛星!台灣北方警示區航路淨空 國防部回應了
中國大陸民航部門日前通知,今天(16日)上午9時30分至9時57分以「從事航太活動」為由,在台北飛航情報區內劃設警示區管制飛航,從飛航雷達圖明顯可看到,警示區內的航路呈現淨空狀態。對此,國防部回應,雖然部分火箭殘骸墜落臺灣北部外海警示區,但對我國土安全未造成影響。國防部今天上午發布新聞稿表示,中共上午9點36分自甘肅酒泉發射衛星,其飛行軌道通過臺灣北部外海上空。國防部強調,國軍運用聯合情監偵措施,均能掌握火箭發射狀況;部分火箭殘骸墜落台灣北部外海警示區,對台灣國土安全未造成影響。中國大陸福建海事單位此前已公告相關海域的「航太活動」,禁航時間為今天上午9時至下午3時,交通部了解後研判是中國大陸基於火箭殘骸等對海上航行安全的考量,需時間予以排除。民航局及航港也曾在13日晚間9時,發布飛航公告及航船布告,提醒航班及船舶避開中國大陸航太活動區域,同時24小時監控周邊海空域動態,維護航行安全。據《新華社》報導,此次發射的衛星為「風雲三號07星」,屬於氣象衛星,主要功用為氣象預報預測、防災減災及氣候變化應對等,發射後該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
談了20年!觀光局將改制 旅遊業者憂心「這狀況」
明(13)日立法院司法及法制委員會將審查交通部組織法修正草案,牽涉觀光局、民用航空局、公路總局、高速公路局、航港局、運研所等單位,但其中以觀光局改制最為業界矚目。旅遊業者擔心,署長變成政務官,不只非專業人士也能擔任,政策思考也會變得太政治化。交通部觀光局表示,觀光局改制為觀光署後,駐外單位就可成為正式單位,人員編制不必再從局內借調,用人更專業,且扣除駐陸人員,其他地區的編制可從14人變成30人,有利於長期培養駐外人才;局內現有的任務組織,例如旅賓館查報中心、旅服中心、資訊室等成為常任編制,利於業務的推動。靜宜大學觀光系副教授黃正聰指出,觀光局改制為觀光署已經談了20年,之前也曾考慮過與文化部合併,但最後破局。改制之後,人員編制可以擴大、預算變多,署長的任用從文官變成政務官,舉才範圍可以更廣泛。旅遊業者則擔心,台灣要往觀光立國的目標邁進,若署長變成政務官,不只非專業人士也能擔任,政策思考也會變得太政治化,例如頻繁的國旅補助就是「短多長空」,在某些地方反而是破壞了國旅發展。中央氣象局則擬改制為中央氣象署,依氣象局規畫,未來除了保留氣象預報中心、地震測報中心外,其餘的氣象衛星中心、氣象資訊中心、氣象儀器檢校中心及海象測報中心將整合,南區氣象中心則將改成派出單位,並且新增「氣候」相關業務。中央氣象局局長鄭明典表示,過去成立中央氣象局時還沒有氣候概念,在目前局內僅有「長期預報課」、最多僅有季的預報,但為強化氣候及其變遷的瞭解,未來將增加「氣候」業務。
行政法人國家太空中心揭牌 蔡英文:一定讓台灣在太空產業上佔一席之地
國家太空中心從今年元旦起改制為行政法人國家太空中心並直接隸屬於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蔡英文總統今(6)日親臨主持揭牌典禮,民眾黨新竹市長高虹安也受邀參加,高虹安與總統蔡英文一同走進會場,2人也在揭牌後同框合照。總統蔡英文表示,未來一定讓台灣在國際太空產業上佔有重要的一席之地總統蔡英文致詞時表示,台灣這幾年來從福衛5號到福衛7號,自主研製衛星的實力正在不斷提升,去年台灣第1座短期科研火箭發射場已經在屏東落腳,第1枚由台灣自製的氣象衛星獵風者也預計在今年的下半年升空,代表著台灣在太空產業的發展、設計和製造的能力都更上一層樓了。總統蔡英文指出,接下來政府會透過第3期太空計畫,在10年內編列251億元和民間攜手共同打造強韌的太空產業國家隊,一起進軍國際太空產業。今天見證了國家太空中心正式改制為行政法人,也是推動太空產業發展非常關鍵非常重要的里程碑。改制後能提供更有彈性的制度和環境來讓發展太空產業的能量更加完備,為太空產業打造更完善的練兵場也讓台灣廠商能取得更完整的飛行履歷,進而獲得國際的認可。總統蔡英文表示,國家太空中心轉型後,也被賦予了更多的任務,除了和經濟部合作推動產業升級以外也要和教育部進行人才培育,相信透過這些努力能從不同領域共同壯大太空產業的力量。現在世界各國都積極的進軍太空,太空已經成為21世紀全球競爭的新興場域,為了把握此商機台灣一直積極準備往太空佈局,台灣的太空產業經過了30年的發展,所累積的衛星研發成果已經擁有很好的利基。總統蔡英文表示,感謝團隊的努力,能在短短1年的時間內完成《太空發展法》及《國家太空中心設置條例》的立法,為太空產業的發展奠定重要的基礎,接下來在政府全力推動及產官學界的合作努力下,一定能夠讓台灣在國際太空產業上佔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風王」軒嵐諾直撲沖繩外島 瞬間風速破紀錄!樹木狂搖畫面曝光
今年第11號颱風軒嵐諾今(31日)上午接近沖繩縣外島大東島,為當地帶來恐步狂風和暴雨,南大東島居民拍下大風吹襲、樹木狂搖的恐怖畫面,根據日本氣象廳數據,軒嵐諾為大東島帶來狂風,最大瞬間風速達每秒48.4公尺,強大風力導致部分地區出現停電災情,由於預料颱風強度可能再增強,因此多個島嶼已經對當地居民發布避難指示。號稱「2022最強風王」的颱風軒嵐諾暴風圈於今日清晨抵達沖繩大東島,從氣象衛星「向日葵8號」拍攝到的衛星雲圖可見,軒嵐諾暴風半徑小、對稱,顯示其威力非常兇猛;據日媒報導,北大東機場今日清晨測得最大瞬間風速達到48.4公尺,創下當地8月史上最高風速紀錄,南大東則有強降雨;沖繩、大東島部分地區因此出現停電災情,至今還有不少地區仍未復電。從大東島居民曝光在網路上的影片可見,今日上午的大東島狂風暴雨,樹木被吹到傾斜、農作物被吹到傾倒彎腰,島上道路也因此阻斷無法通行,甚至有鐵皮屋在狂風吹襲下倒塌,顯見軒嵐諾驚人威力。大東島一處鐵皮屋在軒嵐諾狂風吹襲下應聲倒塌。(圖/翻攝自推特@manpuku_daito)然而日本氣象廳表示,軒嵐諾的威力恐怕持續增強,預料每秒風速可能達到75公尺,沖繩大東島可能出現住宅倒塌災情,因此目前已經對該島居民發布避難指示。而根據外媒表示,軒嵐諾目前正朝沖繩前進,預測宮古島、石垣島將在9月2、3日面臨嚴重影響,日本多個島嶼目前已經對島上居民發出避難通知。大東島農作物因為強風傾倒。(圖/翻攝自推特@manpuku_daito)
南韓8死暴雨原因曝光 強大滯留鋒面時雨量破100毫米
南韓部分地區在8日降下史上最大暴雨,單日的降雨量就高達400毫米,更導致首爾有8人死亡。南韓國家氣象衛星中心在9日指出,這次暴雨的成因和梅雨很像。根據《韓聯社》報導,南韓國家氣象衛星中心9日公布,從8日上午7點至下午2點的衛星影像,衛星雲圖中可見朝鮮半島上空籠罩著明顯的雨雲帶,以東西橫向延伸,南北寬度較窄。南韓暴雨原因曝光,與梅雨季成因非常相似。(圖/翻攝自南韓國家氣象衛星中心)氣象中心表示,此次暴雨的成因就像梅雨季節一樣,北方寒冷乾燥的空氣與南方高溫潮濕的氣團相遇,形成了滯留鋒。由於2個氣團碰撞強度非常大,加上滯留鋒的雨雲帶寬度較窄,導致被雨雲覆蓋的地區集中降下每小時100毫米的暴雨。受滯留鋒面影響,南韓中部地區、全羅北道、慶尚北道等地,9日預計暫仍有強風與雷雨等天氣情況,有可能再次達到300毫米以上累積降雨。
衛星圖看東加海嘯「宛如原子彈爆炸」 太平洋沿岸湧現高浪…秘魯巨浪釀2死
南太平洋東加王國(Tonga)海底火山14、15日接連爆發,太平洋沿岸不少國家都相繼發布海嘯警報。而東加王國當地也因為海嘯陷入通訊中斷狀態。南美國家秘魯、智利也傳出遭到海嘯襲擊,秘魯當地甚至有2人因此死亡。而火山噴發時的衛星雲圖畫面也跟著曝光,看起來就好像是原子彈爆炸般的讓人驚悚。粉絲專頁「天氣風險 WeatherRisk」於15日下午4點左右發文,內容中指出位在南太平洋的東加島北方的海底火山於台灣時間11點50分左右爆發,噴出的火山雲在衛星影像中十分清晰,截至15日下午4點左右,火山雲的直徑已經超過600公里了。日本氣象廳透過氣象衛星 Himawari-8拍攝到火山爆炸的瞬間畫面,單從照片上來看,就可以感覺到火山雲的高度非常的立體且範圍廣大。而「天氣風險 WeatherRisk」也貼出了動態衛星雲圖,東加火山爆發瞬間所產生的火山雲,除了範圍廣大外,看起來也好像是原子彈爆炸,讓人看的是毛骨悚然。綜合外媒報導指出,在東加火山爆發後,東加王國也因為火山爆發所引發的海嘯,境內湧入大量海水,不少建築物遭到淹沒,全島通訊設備也盡數被海嘯摧毀。而美國、日本、澳洲隨即發布海嘯撤離警報,美國加州當地甚至出現了4.1英尺(約1.3公尺)高的巨浪。澳洲政府也對新南威爾州發布海嘯警報,昆士蘭觀測到1.27公尺的巨浪,黃金海岸則出現80公分浪潮。日本氣象廳也在16日凌晨針對奄美群島、吐噶喇群島與岩手縣發布海嘯警報。日本氣象廳也呼籲民眾,絕對不可輕忽,應立即前往高處避難,海嘯將會一波一波襲來,也有可能會越來越高。除以上國家外,位於南美洲的秘魯與智利也遭遇海嘯襲擊,智利當地時間15日下午遭遇2公尺巨浪襲擊,智利北部部分城市因為海浪襲擊而發生淹水情況。而秘魯從15日下午就開始疏散沿海居民,以及在海灘上的遊客,但是由於海水來的太過急促,不少來不及躲避的民眾就這樣抱著柱子抵抗海浪,無助地等待救援。目前也傳出,秘魯當地有2人因為海嘯的襲擊而死亡。
金鐘56/任立渝奪特殊貢獻獎 詹怡宜讚:電視人的榜樣
76歲氣象主播任立渝獲頒第56屆金鐘獎「特殊貢獻獎」,由TVBS新聞部副總經理詹怡宜頒獎,感謝任立渝為台灣觀眾解說500多個颱風、觀察過1萬9千多天的天氣變化,「只說有把握的話,是所有媒體電視人的榜樣。」任立渝上台致詞時仍表示對獲獎感到意外:「感謝評審團對我工作、個人的肯定,這也是鼓勵所以電視工作者,他只要夠努力都有機會站在這個地方,謝謝他們。」 任立渝在典禮現場為大眾報氣象,令人欽佩他的專業與敬業。(圖/三立電視) 任立渝直言一輩子只做了氣象預報分析一件事,播報天氣50多個年頭得到許多人的協助,心中充滿感謝,他也特別感謝詹怡宜,「要不是她的堅持、信任,我不會站在這個地方。」同時他也喊話家人讓他無後顧之憂供作,「因為從民國70年開始一直到退休,大約40年颱風,不管風雨多大、家裡吹壞、淹水,我沒有一個颱風在家,對他們很抱歉,好險一切平安。我還要感謝全國觀眾長時間的支持收看,讓我收視率一直還不錯,這也是讓我工作這麼長時間的原因。」最後他不忘提醒觀眾地球暖化越加明顯,盼大眾多關注氣象議題,同時他也化身氣象主播再度帶領觀眾觀看氣象衛星雲圖,「最近一段時間我們天氣蠻穩定,明、後2天白天都是熱的,早晚氣候舒適,請大家注意南方水氣會上來,約下禮拜四後容易出現大雨、豪雨。這麼熱的天氣哪時會變涼快呢?還要經過12、3天才會有點改變,這就是今天的氣象。」
璨樹2天內長成超級颱風! 美專家估威力相當於4級颶風:真的不妙
強烈颱風璨樹(Chanthu)目前正在呂宋島東部外海,並持續朝台灣逼近,目前近中心最大風速達到每小時209公里,預料將對台灣造成嚴重威脅;美國氣象專家更指出,璨樹的強度可能繼續升級,預估抵達台灣時,強度將相當於4級颶風;另外,璨樹在短短2天內就從熱帶性低氣壓成長成超級颱風,也引起外媒關注。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NOAA)氣象專家茂伊(Ryan Maue)在個人推特發文,表示強颱璨樹的強度預料會在呂宋島附近徘迴時繼續升級,且增強的速度非常快,氣象衛星預估,其強度可能會達5級颶風等級,中心最大風速可能達到278公里/小時,且掠過台灣時,璨樹的風速可能就會達到222公里/小時,或更高,「這真的不太妙」。此外,根據《華盛頓郵報》8日報導,西太平洋一組鬆散的熱帶性低氣壓,在48小時內,轉變成超級颱風璨樹,風速達到每小時160英里(約257公里),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研究員山姆(Sam Lillo)便在推特寫道,有紀錄以來只有5場風暴也同樣在2天內從熱帶性低氣壓升級成5級風暴,分別為:2002年的依利達(Elida)、2017年的厄尼(Ernie)、2018年的威拉(Willa)、2019年的哈吉貝(Hagibis)和2020年的天鵝(Goni)。報導指出,邁阿密大學熱帶天氣專家麥諾迪(Brian McNoldy)也以「絕對令人震驚」來形容璨樹的發展過程,且專家預料,隨著全球越來越暖,類似的狀況將會在未來激增,因為颱風和其潛在強度,和海洋儲存的熱量密切相關,溫暖的海水結合其他有利的環境,將會造成颱風生成與增強的速度加快。
美國退役氣象衛星發生爆炸 變成16塊碎片飄在太空
美國一顆退役的氣象衛星,近日因為不明原因發生爆炸,在太空中炸裂成16塊碎片,目前這項傳聞已經被美國太空軍給証實。根據《sputniknews》報導指出,美國太空軍第18太空中隊(SPCS)於19日表示,2013年退役的氣象衛星NOAA-17於10日發生爆炸,爆炸的威力讓衛星分裂成16塊碎片,目前還不清楚爆炸的原因,也不清楚這些碎片是否會對其它衛星造成影響。美國太空軍表示,這顆衛星自2002年6月發射升空,後來於2013年退役,在爆炸之前,這顆退役的氣象衛星進入最高高度817公里的的軌道中。過往其實也有類似的衛星發生爆炸,而原因是因為衛星內部的機載電池所導致。
黑鷹失事8人殉職 監察院查「專機駕駛未受模擬機訓練」糾正國防部民航局
黑鷹直升機1月2日失事,參謀總長沈一鳴上將等8人殉職。繼監委包宗和、仉桂美彈劾空軍氣象聯隊第八基地天氣中心主任任亦偉及攔管長周士凱,日前監委調查發現,國防部空軍司令部接收陸軍黑鷹直升機15架,卻有專機駕駛長期未受黑鷹模擬機訓練,確定糾正國防部、民航局。糾正案文指出,小型航空器東部目視走廊C10分為3段路線,其中新店—宜蘭段以台9線為中心,並於坪林、宜蘭設「強制報告點」,但台9線於國5頭城交流道附近右轉南行至宜蘭,而民航局電子式飛航指南(e-AIP)系統中的航線坪林—宜蘭段,並未沿台9線走,且未於國5頭城交流道附近設強制報告點,導致飛行員於坪林—宜蘭間採直線飛行時,疏忽地障風險,核有疏失。監委表示,專機失事前副駕駛兩度提醒「教官高度」,卻未能接桿操作,核與其S-70C/UH-60機種時間僅220小時,未達S-70C/UH-60M機種時間300小時規定有關,空軍應就人員派遣深入檢討。監委說,國防部於2016年底頒布「翔鳶專案」,命陸軍移撥15架「UH-60M」給空軍,空軍規劃由陸軍代訓「種子教官」後,再由部內分梯次擴訓,調查發現空軍部內擴訓,除未按副駕駛、正駕駛、教官、試飛官班別循序訓練外,部內擴訓試飛官的模擬機總時數,僅為陸軍換訓標準之7.3%,未達美原廠建議之模擬機訓練標準,顯有違失。另外,空軍救護隊因無「UH-60M模擬機」,加上空軍救護隊「模擬機訓練實施計畫」未將教官以上人員納入施訓,導致C-430正駕駛葉建儀、隊長林佳田、副隊長張登峻、黃苧欣教官等,去年均僅以S-70C訓練儀代替UH-60M模擬機訓練,其中葉建儀甚至自前年下旬起,即無UH-60M模擬機訓練紀錄。監委指出,專機任務早於去年12月底寄送至第四聯隊作指中心,但作情官薛志良僅查看1月1日報表、疏漏2日專機任務,而未通知救護隊,致該隊於1日下午5點接獲國防部詢問進駐整備進度,才知2日任務,並臨時由剛返回嘉義基地的葉建儀駕機夜航北上並擔任隔天正駕駛,壓縮任務整備時間,危害飛航安全。監委說,依規定,攔管人員任務前,未查詢內陸地障,未將航線輸入到監控系統,致任務中未能發現任務機偏航,核有違失。此外,空軍氣象聯隊第八基地天氣中心,未事先參考真實色雲圖,讓飛行員瞭解低雲分布全懋,喪失狀況警覺。最後,監委表示,空軍氣象聯隊「空軍氣象資料運用手冊」迄未更新至日本向日葵8號同步氣象衛星,甚至接收氣象局資料轉供至軍網、氣象專網的圖資,落後觀測時間達50分鐘,每30分鐘更新1次,均有害飛航安全。
謝謝你! 福爾摩沙衛星三號明將功成身退
福爾摩沙衛星三號(簡稱福衛三號)於台灣時間(以下皆同)2006年4月15日,在美國加州范登堡空軍基地搭乘美樂達(Minotaur)1號火箭升空。原設計壽命5年,在持續運轉14年後,國家實驗研究院國家太空中心今(30)日正式宣布福衛三號將於2020年5月1日結束衛星任務,功成身退。由6顆衛星組成的福衛三號已運作多年,因已老舊,電力逐漸衰退,迄今只剩一顆(FM6)斷斷續續產出少量氣象資料。接替福衛三號的福爾摩沙衛星七號已於2019年6月25日發射升空,2020年3月7日正式對國際公開觀測資料,每天由中央氣象局的台灣資料分析中心網站公布前1日的完整大氣觀測資料給全球使用。福衛三號與美樂達火箭結合。(圖/國研院提供)福衛七號已順利接續福衛三號的任務,提供更充沛及精準的資料給全球氣象單位及科研人員進行極端氣候、異常氣候、颱風的形成與路徑,以及強降雨的預測與分析。國研院表示,國研院太空中心與美方合作團隊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NOAA)研議後,決定福衛三號將於今年(2020年)5月1日正式結束衛星任務,美方也同時自5月1日起停止提供福衛三號下載資料接收及傳輸服務,正式終止支援福衛三號的地面操作任務。國研院指出,福衛三號是全球第一個氣象衛星星系,由六顆衛星組成,任務是以掩星觀測原理反演大氣層的剖面資訊,包括溫度、濕度、大氣壓力,以及電離層電子密度。六顆衛星在太空運行14年,共計5,129天,其大氣資料免費對全球開放,截至今年(2020年)4月20日,共有92個國家、4,551人使用。國研院指出,福衛三號被譽為「太空中最精準的溫度計」,2012年歐洲中期預報中心(ECMWF)分析福衛三號的資料顯示,福衛三號資料量雖僅占天氣預報所有使用資料的2~3%,但對減少預報誤差的貢獻度卻達10%,貢獻度排名前五名。2012年美國大選前的桑迪颶風(Hurricane Sandy)來襲時,福衛三號的颶風路徑預測,曾準確地協助美國聯邦政府進行緊急疏散的決策判斷。福衛三號於美國進行發射前測試。(圖/國研院提供)國研院提到,全球對於即時掩星資料的需求日益增加,聯合國世界氣象組織(WMO)更公開肯定掩星資料的效益,世界上鮮少有氣象衛星的觀測資料能如此廣泛受到各國重視。福衛三號在全盛時期創下相當輝煌的紀錄,獲得頂尖期刊《自然》、《科學》及大氣科學、工程領域期刊諸多報導。福衛三號讓台灣成為世界少數幾個氣象資料輸出國,與國外進行氣象觀測資料交流,提升我國在掩星數值氣象觀測領域的國際地位和重要性。國研院特別提到,太空中心感謝國內外使用者及產官學研各界對福衛三號的肯定與支持,也衷心感謝福衛三號在太空中運行14年來,為台灣及全世界提供的服務與守護。國研院太空中心會持續努力,讓承接福衛三號任務的福衛七號繼續提供更充沛更精準的氣象資料,為人類社會做出重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