氫能車
」 氫能車開車神器2/是得力助手還是隱形殺手? Level 3進台灣再緩緩
美國公路安全保險協會(Insurance Institute for Highway Safety,IIHS)從警方所記錄的交通事故數據研究發現,車輛安全配備中,車道輔助系統每年可預防近8.5萬件碰撞事故,與未配備該系統的車輛相比,降低約11%的碰撞事故,事故受傷風險減少21%,事故死亡率更大幅降低86%。財團法人車輛研究測試中心(ARTC)指出,全球車險規模一年約7,000億美元,占整體保險業產值的42%,ADAS的發展有助於降低汽車於道路行駛時的風險,保險業出險金額也將隨之下降,短期內將使保險業者獲利提升。長遠來看,全球各大車廠皆已積極投入開發自駕車,未來自駕車上路後,由於車輛具備防撞與速度管控系統,更是有效減少意外發生次數與嚴重性,連帶使理賠金額與車險保費降低。BCG(Boston Consulting Group)與摩根史丹利(Morgan Stanley)也預估,車險市場規模將在2030年縮減40%、2040年縮減70%。其中以已開發國家所面臨的危機最大,預估2040年美國車險市場規模將從2,210億美元縮減到740億美元,英國則是從240億美元降至60億美元。觀察國內表現,近年來先進駕駛輔助系統(ADAS)在新車上逐漸普及,不過卻也出現車主因太過依賴ADAS,導致車禍事故數量提高的現象。國家運輸安全調查委員會主委林信得表示,未來只要開啟先進駕駛輔助系統的車輛出事故,無論是否有死傷都會進行調查。據高公局統計,2021年至2023年9月,國道追撞施工車事故有279件,其中140件車輛有配備輔助系統,占50.2%;配有輔助系統且開啟,但仍發生事故的有60件,占42.9%。林信得強調,「未來配有ADAS的車輛只要發生事故就會立案調查。」運安會執行長林沛達說,因應新興運具如電動車、氫能車、具ADAS車輛等普遍使用,運安會擬修正重大公路運輸事故範圍,朝降低啟動調查門檻及擴大調查範圍方向進行。原先公路調查範圍是死亡4人以上才進行調查,未來改為死亡3人以上就會調查。不過不具名的保險經紀人向CTWANT記者透露,「目前遇過車禍使用車險的客戶多以人為疏失為主,幾乎沒有聽過是因為ADAS系統而產生問題。」自動駕駛是目前需與多車廠積極研發、駕駛也引頸期盼的新科技,國內車款多搭載Level 2輔助系統為主,不過其實在2022年5月Mercedes Benz便取得德國政府Level 3的認證。至於台灣何時會開放?車廠表示,「法規是關鍵。」台灣自駕車技術已達可上路階段,ARTC展示自有技術,驗證台灣已具備可上路能力的自駕技術。(圖/ARTC提供)Mercedes-Benz是全球首個拿到政府核准,讓Level 3自動駕駛上路的車商;緊接著,2023年11月BMW也宣布今年3月推出的7系列車款將導入Level 3自動駕駛功能,只是這項技術僅在德國使用,且不適用於純電i7。除了豪華車廠Mercedes-Benz和BMW以外,最近大陸工信部一口氣批准9家汽車品牌,包括蔚來、比亞迪、長安汽車、廣汽集團、上汽集團、北汽藍谷、一汽集團、上汽紅岩與宇通客車,可在規定道路範圍內進行Level 3道路測試。值得注意的是,Level 3可以說是駕駛系統分級的分水嶺,Level 2和Level 3最大的差別在於Level 2是由車主負開車的責任;Level 3則因為由汽車本身主導,所以由汽車廠來負責,也因此,政府對於法規的設置和規範更加嚴謹。但Level 3的發展目前仍未成熟,為避免駕駛者太過依賴駕駛輔助系統,加拿大卑詩省更率全球之先,下令禁止所有配備Level 3駕駛輔助系統上路,甚至嚴格禁止各車商安裝此系統。台灣目前也尚無相關引進計劃。而汽車達人鄭捷也透過CTWANT向車主呼籲,「現階段ADAS系統只是用於輔助和提醒駕駛,並不代表可以在開車時放手做自己的事。」ADAS雖然是得力助手,但過度依賴還是有可能造成隱憂。ADAS日漸普及,但是車主太過依賴而導致車禍事故的事件也頻傳。(圖/報系資料照)
韓系電動車崛起1/助攻現代汽車躍升全球第3大車廠 豪擲8千億布局新能源市場
特斯拉電動車在全球車市引領風騷,各大傳統車廠跟進,全球車市洗牌之際,近年因積極布局EV及翻轉品牌形象的韓國現代汽車,去年已竄升為全球第3大車廠,就連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Elon Musk)也在推特公開稱讚,「現代汽車做得很不錯。」特斯拉首款兩門運動型跑車Roadster於2008年登場,從此改寫整個車壇的歷史、改變消費者的使用習慣,之後陸續推出四門純電車ModelS、大型純電休旅Model X、中型純電轎車Model 3、中型純電休旅Model Y,而Model Y更在今年輾壓Toyota,榮登2023年第一季全球最暢銷汽車。不讓特斯拉獨占鰲頭,中國車市也傾力發展,現在不僅是全球最大電動車市場(佔59%),也是最大的生產基地,包括比亞迪、江淮汽車、理想、威馬、小鵬、蔚來等,根據統計,2022年比亞迪電動車銷售量達185.7萬輛,較2021年的59.4萬輛,大幅成長212.8%,居全球第一。中國電動車持續以「平價」優勢積極在海外攻城掠地,企圖翻轉汽車版圖。比亞迪拓展電動車版圖至巴西,宣布在巴西建設大型生產基地。(圖/新華社)同時,韓國現代汽車也緊跟電動化的腳步,成為積極布局新能源車款的汽車集團之一。在2020年公布2025戰略,計畫2025年將推出12款電動車。2022年,全球汽車集團總銷量前3名分別是:Toyota集團(1,048萬輛)、Volkswagen集團(826萬輛)、Hyundai-Kia集團(685萬輛);以電動車銷量來說,中國車廠比亞迪專注於BEV(純電動車)及PHEV(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因此以1,858萬輛的成績,超越1,314萬輛的Tesla躍升冠軍,第3名則為839輛的福斯集團,現代汽車則以498萬輛、年成長41%的表現卡位第6名。看好電動車的發展,現代汽車在上月20日投資人大會上宣布,至2032年期間將投資約109.4兆韓元(約新台幣2.6兆),其中約35.8兆韓元(約新台幣8,234億元)用在電動汽車;同時也設下獲利目標,「在2030年前,讓電動車事業的營業利益率達到10%以上。」現代汽車積極搶攻電動車市場,集團繼承人、現年52歲的鄭義宣是重要推手之一,他是現代汽車集團名譽會長鄭夢九的獨子,也是現代汽車集團的第三代接班人,畢業於徽文高等學校,並獲得高麗大學工商管理學士學位,接著繼續進修獲得舊金山大學商學院工商管理碩士學位。2005年至2009年擔任起亞汽車(Kia)總裁,透過他的經營和管理,使得起亞汽車擴張速度超越母公司現代;在2020年3月接班現代汽車後,隔年便進行集團成立以來最大的管理階層大換血。據《金融時報》分析,當時的大搬風,將許多高階職位主管換成40多歲的年輕人才,反映鄭義宣著眼將過去石化燃料引擎轉為新時代能源,投資研發電動車、氫能車和自駕車。Kia電動車EV6的推出,更引起全球消費者對於韓國品牌的關注。(圖/報系資料照)《華爾街日報》也提到,現代汽車集團在1986年進入美國市場,由於當時集團主管都在南韓,無法掌握美國消費市場的轉變,因此錯過美國SUV汽車興起熱潮;這次現代沒有重蹈覆徹,牢牢跟緊電動車熱潮,先是1月宣布在美國投資85億元,緊接著4月計畫2030年前將在南韓投資181.4億美元,並在5月砸下24.5億美元,將觸角拓展至印度電動車工廠,持續擴大新能源車的投資與布局。韓系電動車的發展有目共睹,福特執行長法利(Jim Farley)在被問到去年的電動車市場競爭時,他就提到:「我最關注的就是現代和Kia、中國(車廠)和特斯拉。」
市值破4千億!和泰衝破800元大關創新高價 攜手聯華林德啟動氫能車先導示範
國內車界龍頭和泰車(2207)16日股價收749元,直逼2020年7月歷史高點767元;今(17)日盤中股價直衝漲停,寫下814 新天價,市值也破4,000億,衝上 4445.9 億元。今年過不到一半,和泰汽車已引進品牌旗艦跨界Toyota Crown、新能源車Toyota Prius PHEV、以及今日正式開賣的Lexus 電動車 RZ450e。不僅如此,4月的國際智慧移動展,和泰也攜手工業氣體大廠聯華林德合作,首度對外展示最新氫能電動車Toyota Mirai。聯華林德已與和泰汽車簽訂「氫能車輛先導示範」合作備忘錄,以及「車輛租賃」合約。(圖/聯華林德提供)近日,聯華林德也宣布已正式與和泰汽車簽訂「氫能車輛先導示範」合作備忘錄,以及「車輛租賃」合約。藉由引進第 2 代 Toyota Mirai,使相關主管機關檢視加氫站現行法規,並落實氫能發展行動。聯華林德目前計畫今年內,完成在臺南樹谷園區加氫站的建置、並在2024 年初展開試運。除了乘用車以外,和泰汽車也預計於導入Toyota H2 City Gold 氫燃料電池巴士,傳遞綠色生活全新布局。聯華(1229)氣體總經理唐靜洲指出,集團引進於歐美等地成功佈建加氫站等基礎設施、低碳排氫氣等技術,可為台灣氫能戰略站穩腳步。
Hyundai推5噸貨車搶國內商用載運 氫能車Xcient歐洲行駛破600公里
國內商車年度盛會「2023商業車博覽會」於今(20)日正式展開,主辦單位中華民國商用車技術發展協會表示,本屆車展不僅新品種多,包含新能源車、重型商用車、輕型商用車、零配件耗品、科技應用、車聯網、冷鏈物流等眾多品項, Hyundai總代理南陽實業也同步曝光品牌商用車全新布局。ISUZU合眾汽車展示最新6款車,同時也強調其搭載的安全配備。(圖/劉芯衣攝)Hyundai在會中發表全新國產5噸大霸王QT500,加上現行3噸半級Porter Pro柴油小霸王、Staria八人/九人座商務車,搶攻國內商用載運的市場商機。QT500共規劃中軸6速手排、中軸6速自手排、長軸6速手排、長軸6速自手排等4等級,售價150萬元起,前500名下訂享優惠升級16吋鋁圈、重車級減震椅及同級最長4年12萬公里保固,總價值高達8萬元,預計第4季起交車。Hyundai商用車行銷130餘國家,以韓國、歐洲、美國、日本4大研發基地,從商務廂型車到多人座巴士,從3.325噸貨車到40噸以上拖曳車等多元車款,去(2022)年全球銷售量超過15萬輛,在國內根據交通部數據交換所,Hyundai商用車也以5,178台位居第三,僅次於Toyota集團31,236台、中華三菱20,547台。不僅如此,南陽實業商車部商品擔當李家煜也提到,全球第一台量產氫能電動卡車Xcient,在歐洲累積運行超過600萬公里,預計今年6月起在美國加州運行。根據記者了解,Hyundai氫能商用車未來也有望導入國內,不過目前仍需要政策配合和推動。此外, ISUZU台北合眾汽車也在現場展出5噸NLR 、7.5噸NPR雙艙、9.5噸NQR、11噸FRR、18.5噸FVR六期最新車款,更透過安全功能演示與互動體驗區,感受多項同級車唯一的主動安全系統配備與功能。在安全功能演示區,透過地磚型LED螢幕呈現ISUZU獨家的ADAS雙鏡頭立體影像辨識系統與車輛安全功能;在互動遊戲體驗區,則採用趣味的方式傳遞主動安全配備特性,包括賽道電刷車競賽、電流急急棒遊戲、超大氣球裝置,傳遞六期車款所搭載的LDWS車道偏移、ASR+IESC車輛穩定系統,以及F系列同級車唯一標配安全氣囊等特點。
和泰氫能車Toyota Mirai首亮相 爭取引進氫能巴士
台灣汽車龍頭和泰汽車(2207)本次在外貿協會主辦的「台灣國際智慧移動展」中,不僅首度在國內亮相第二代氫能車Mirai,更展出未來規劃導入的氫能低底盤巴士 - Toyota CAETANO H2 CITY GOLD動力中的儲氫瓶模組以及FC燃料電池模組,傳遞綠色生活的深度布局。和泰汽車目前在台導入BEV(Battery Electric Vehicle)、PHEV(Plug-In Electric Vehicle)及HEV(Hybrid Electric Vehicle)等各式電動化車輛。同時與國內工業氣體廠商-聯華林德合作,引進最新氫能電動車Toyota Mirai。H2 CITY GOLD氫能巴士現已於歐洲多個城市運行。(圖/劉芯衣攝)Toyota Mirai具備長達750公里的續航里程,可於3-5分鐘內加滿氫氣;另外,因行駛過程中只排放水,也被稱為終極環保車輛。另外,和泰汽車也首次展出未來規劃導入的氫能低底盤巴士 - Toyota CAETANO H2 CITY GOLD動力中的儲氫瓶模組以及FC燃料電池模組。H2 CITY GOLD氫能巴士現已於歐洲多個城市運行,如:葡萄牙、西班牙、德國、英國、丹麥等。此款車型裝有達37.5公斤的氫氣,加氫過程僅需10分鐘,而續航力高達400公里。
Toyota氫能車Mirai四月登台 全台首座加氫站台南建置
為加速碳中和腳步,政府於2022年公布2050淨零排放路徑及關鍵戰略,其中政府預期「氫能」可使2030年低減6,877噸年排碳量,並於2050年達成1,750萬噸年減碳量。2035 E-Mobility Taiwan將於4月10日在南港展覽館一館登場。(圖/貿協提供)在低碳運具中,以車輛生命週期觀點評估,氫能電動車(以下簡稱FCEV,Fuel Cell Electric Vehicle)除具有行駛過程零碳排放的優點外,也不會產生因純電車(BEV,Battery Electric Vehicle)大電池生產及報廢回收造成的碳排及其他汙染物,是達成碳中和目標的重要電動化車輛之一。2022年全球FCEV銷量已超過2萬台,在歐美、日本及韓國等地區已有許多營運實績,且銷量穩定成長,顯見FCEV在全球電動化車輛市場的重要性日趨提高。在台灣,政府目前規劃於2023年提出氫能載具示範計畫和建置加氫站,加速氫能運具推動。而國內汽車龍頭業者和泰汽車(2207),攜手國內工業氣體領導廠商聯華林德(1229),首度專案引進最新氫能電動車Toyota Mirai,並展開試運行計畫。聯華林德規劃今年在台南樹谷園區完成加氫站的建置,並於2024年年初正式展開試運行計劃。和泰汽車將在4月12日(三)至4月15日(六)於中華民國對外貿易發展協會主辦的「台灣國際智慧移動展」中,展出最新氫能科技的電動化車款Mirai,不僅如此,成運汽車也將展示新款電動巴士;格斯、迪吉亞、馳諾瓦、台達、太平洋電線電纜、士林電機、星博電子、mTARC將展出電池、馬達、充電設備。而公信電子、研華、智易科技、台灣車聯網產業協會、科絡達則展出車輛導航、駕駛行為及車輛狀態偵測、空中升級技術(OTA)等智慧車聯網應用科技。此外,E-Mobility Global Demo Day獲選的7國12家新創公司也展出3D影像偵測、自駕車驗證模擬平台、自駕AI系統、可維修及重複使用之電池等更便捷、環保創新解決方案。貿協強調,展覽期間同時舉辦系列活動,包含「電馳智駕-智慧移動論壇」邀請歐美產業專家剖析電動車及自駕車市場發展趨勢,也有指標大廠講述永續、創新技術;此外現場由產業專家帶領主題導覽、達人講堂、新產品發表會等,與參觀者一探最新智慧移動解決方案。
立爭2030年出口10部核電機組 南韓總統:打造核電最強國
韓國總統尹錫悅政府5日擬定能源新政,正式取消文在寅前政府的去核電政策,改為積極活用核電,目標在2030年前將總發電量中的核電比重提升至30%以上,並將化石燃料進口依賴度降至60%左右,同時積極推動核電外銷,力爭到2030年出口10部核電機組。根據國務會議上議定的「新能源政策方向」,尹錫悅政府決定重啟新韓蔚核電廠3、4號機建造工作,並在確保安全性的前提下讓現有核電廠持續運轉。2017年5月文在寅上任總統後,宣布走「脫核去煤」之路,中止已在建造的6部核電機組,其中包括新韓蔚3、4號機。尹錫悅政府的目標是,在2030年前把核電占比從去年的27.4%提升至30%以上,並將成立國務總理直屬組織,制定高水準的核廢料管理方案。文在寅前政府原本計畫是,在2030年前將核電占比降至24%。另外,可再生能源發電比重原定到2030年提升至30%,尹錫悅政府將按照普及情況重設目標,並調整太陽能與風力發電的比重。政府還將確立電力市場、電費結構的「成本主義」原則,致力加強電價決定體系的獨立性。為強化能源安全,大量依賴進口的火力發電占比將由核電等其他能源取代。韓國政府預測,「新能源政策方向」如能順利執行,到2030年化石燃料進口依賴度將從去年的81.8%降至60%左右,約減少4000萬公噸油當量(TOE)。尹錫悅將扶持能源新產業出口,目標2030年前出口10部核電機組,並斥資4000億韓元(約新台幣98億元)自主研發小型模組化核反應器(SMR)。在氫能方面,將推進包括自主開發電解水製氫、氫電池、氫能車、氫能船等核心技術,目標2030年前新增10萬個工作機會。6月22日,尹錫悅在視察鬥山能源公司時,矢言打造核電最強國,並批評文在寅前政府的去核電政策說:「如果我們5年來不做傻事,構建更加堅實的核電廠生態系統,那麼現在可能就沒競爭者了。」尹錫悅上個月底出席北約組織(NATO)峰會,與其他國家進行雙邊會談時,也大力推銷核電合作。
淨零排放路徑 國發會:2040市售車100%電動化
國發會昨公布「台灣2050淨零排放路徑及策略總說明」,訂定至2040年新售小客車、機車將100%電動化;至2050年,再生能源配比超過6成,再搭配氫能、使用碳捕捉技術的火力發電,可達到整體電力供應的去碳化,我國對進口能源的依賴可由97.4%,降至2050年50%以下。國發會主委龔明鑫說,「沒有缺電問題。」但是環團認為,政府的淨零路徑缺預算、缺目標,又低估成本,無法顯現台灣的減碳決心。國發會預估 可帶動民間投資達4兆元國際能源總署(IEA)2021年5月發表「2050淨零:全球能源部門路徑圖」後,國際間相繼制定淨零路徑圖,政府如何因應減碳趨勢,不僅是能源問題,更與外貿相關,備受產業界關注。在千呼萬喚之下,國發會昨日公布淨零路徑圖,以2030年為短期,目標是「低碳」,2030年至2050年是長期,目標是零碳發展,同時推動能源、產業、生活、社會等四大面向的轉型。經此努力後,期能達到三大目的,首先是政府帶動民間投資4兆元,其次進口能源依存度由2021年97.4%,降至2050年50%以下;第三是提升生活品質及環境永續發展,至2030年,減少2019年空汙量約30%。國發會以每年用電需求成長1.5%至2.5%為推估,至2050年電力占比為再生能源60至70%、氫能9至12%、火力搭配碳捕集及封存(CCUS)占20至27%、抽蓄水力占1%,核能確定出局。不會禁售燃油車 6耗能產業滾動減碳由於2025年後,台灣不再興建新燃煤電廠,企業最擔心缺電問題?龔明鑫表示,台灣發展再生能源、淨零轉型有一定的基礎,「不會因推動淨零排放而缺電」,企業也不必擔心買不到綠電。依國發會規畫,至2030年前,有近9000億元預算投入,以再生能源及氫能的投資2107億元最高,其次是電網與儲能的2078億元、運具電動化1683億元。預算則來自三大領域,國營事業4400億元約占一半,新增預算、既有規畫各為3200億元、1200億元。國發會並指出,從明年開始,前瞻預算、科技、公建預算均須與「淨零排放」掛鉤。在交通工具轉型上,市區公車將於2030年全面電動化,最突破性目標是2040年新售的汽機車,100%是電動車、電動機車。龔明鑫表示,政府會以補助為手段,讓市售電動車價格更平易近人,並提升便利的充電環境,鼓勵民眾購買電動車,不會採取禁售燃油車等激烈手段,未來台灣也可能發展氫能車。這份路徑圖挑選石化、電子、鋼鐵、水泥、紡織、造紙等6大耗能產業,提出減碳步驟,龔明鑫說,將採「滾動式調整」,每5年檢討一次。綠色和平:缺預算缺目標又低估成本「綠色和平」則總結政府的淨零路徑為缺預算、缺目標、低估成本的「兩缺一低」,相較於韓國每年3000餘億元,台灣每年僅1000餘億元,明顯低估淨零轉型成本。同時,8年9000億預算有一半是來自國營事業,近年來台電、中油財務狀況都極為吃緊,新增3200億元預算中,竟包括《氣候變遷因應法》中的碳定價,但碳定價制度何時開始呢?綠色和平專案主任鄭楚炘表示,2030年減碳目標僅10%至20%,遠低於國際組織建議的45%,「無法顯現台灣減碳的決心」。
ETF挖寶戰略3/都想參與全球電動車 這一檔報酬率交出16.15%成績
永豐投信則在今年初搶推了3檔科技概念ETF─永豐美國科技(00886)、永豐中國科技50大(00887)和永豐台灣ESG(00888),「三檔ETF都參與全球電動車題材,分散風險,不單壓同一產業。」永豐投信新金融商品部副總經理林永祥強調。永豐投信新金融商品部副總經理林永祥進一步表示,永豐美國科技ETF(00886)的個股投資上限為4%,標的涵蓋雲端運算、電動車、科技巨擘(FAANG)、創新醫療等,前10大持股分別為谷歌、輝達、微軟、臉書、蘋果、亞馬遜、莫德納等。至7月27日,交出報酬率16.15%的成績單,暫時領先其他同類產品。大陸新能源電池大廠寧德時代(CATL)發布鈉離子電池,掀起「成本更低、更安全」的劃時代電池革命。(圖/新華社、翻攝自電車匯網站)永豐中國科技50大ETF(00887)則聚焦「中國十四五計劃」(中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綱要),「可說是中國版那斯達克,篩選滬深市值最大的50間科技與生技公司,最能反映中國科技股整體表現。」永豐投信新金融商品部副總經理林永祥說。永豐中國科技50大ETF(00887)的第一大持股,正是7月起向美國特斯拉供應鋰電池的車用電池龍頭「寧德時代」,占比達10.08%。永豐投信新金融商品部副總經理林永祥認為,追蹤陸股的ETF預期走到10月的報酬率不會太差。(圖/永豐金提供)國泰智能電動車ETF(00893)經理人游凱卉則表示,該檔ETF追蹤30檔成分股,涵蓋電動車上中下游產業鏈,除了美國特斯拉、中國電動車「三劍客」(蔚來NIO、小鵬Xpeng、理想汽車Li Auto)等,還有電池製造商LG化學、三星SDI和松下電器等。富邦未來車ETF(00895)擬任經理人蔡宗勲則指出,該檔ETF以「未來智慧電網、車聯網、自駕晶片、新能源發展(固態電池、氫能車)與電池回收技術」為主,自駕車相關科技產業占比45.62%,個股以美國特斯拉19.61%的占比最高,台積電居次占18.84%,美股輝達(Nvidia)占18.60%,位居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