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產品
」 諾羅病毒 腹瀉 食藥署 物價 春節![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67/394967/sm-815bdde397b63d2d6e9b61461ae021f9.jpg)
創近11個月新高!1月CPI飆至2.66% 主計總處估2月將收斂
春節效益、物價飆漲!主計總處7日公布1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飆至2.66%,不僅連3個月超過通膨警戒線,更創近11個月新高;主計總處綜合統計處專門委員曹志弘表示,今年農曆春節落在1月,不僅比較基期低,娛樂、機票、計程車費等,又因年節循例加價,導致物價漲勢擴大。屋漏偏逢連夜雨,美總統川普制裁伊朗石油輸出,國際油價起伏波動,國內油價下周將再調升,中油10日預計漲汽油價每公升0.2元、柴油更達0.7元,不但年後首漲,也是今年第三漲,汽油價將創5個月來新高;下周調整後,主力95無鉛汽油牌價估掛31.3元。主計總處統計七大類物價變動,雜項類漲幅4.16%最顯著,主因是個人照顧服務(保母費)、理容服務費等,因春節饋贈禮金、循例加價等影響,分別漲14.98%及4.97%;食物類上漲3.72%,主因蔬菜受低基數及年前需求增加影響,上漲20.3%,水果也同步上漲10.46%,食用油、水產品、外食費亦分別上漲5.66%、5.2%及3.17%,惟蛋類因雞蛋供過於求,價格下跌19.87%,抵銷部分漲幅。曹志弘坦言,蔬菜、水果、外食等,因民眾購買頻率高,房租居高不下,讓民眾對物價上漲感受深刻。值得注意的是,1月外食費漲3.17% ,創近10個月最大漲幅,曹志弘表示,先前外食費漲勢收斂至3%以下,若接下來幾個月維持3%以上,新一波漲勢可能來到;國際油價上漲,主計總處認為,美關稅戰開打、需求減少,油價之後可能下降。隨農曆年節結束,今年2月對比去年2月農曆年節的高基期,主計總處預測,2月CPI將會收斂,甚至有降至2%以下機會。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28/393528/sm-02f728c959134f7b78ef38b7ce9326d6.jpg)
2025看台灣/歐日韓都在重修與中國關係 孫明德:兩岸應慎思「供應鏈上的合作」
美國總統川普上任拉開國際局勢新頁,如今歐日韓等正考慮重修與中國關係,台灣如何迎接新挑戰?CTWANT記者採訪台灣經濟研究院企業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孫明德,他特別指出,「大陸企業內陸創業與出海布局,未來對台商形成強力競爭,如何能像與日美合作般的切入陸企供應鏈,是兩岸需慎思研究的方向。」八年前,川普擔任美國總統時對中國打了一場關稅貿易戰,繼任者拜登總統打晶片團體戰,如今川普重返白宮,1月20日就任第47屆美國總統,他的新政除了需獲國會支持,更必需顧及2026年期中選舉,包括美國國會眾議院、參議院成員改選,以及在期間還會選出新州長,在在影響川普2.0。台灣如何在新的美中關係中發揮優勢與迎接挑戰?CTWANT記者採訪到台灣經濟研究院主任孫明德,他開宗明義就說,「看看日本、韓國、歐洲等國與中國的最新互動,台灣要好好思考兩岸關係的下一步。」日相石破茂2024年10月1日上任不久,隨即對中國示好,12月25日中日兩國外長在北京會晤,日本提出對中國優惠簽證,雙方也繼9月逐步達成恢復進口日本水產品協議後,中國決定先進口日本牛肉,以及重啟進口精米討論等。孫明德說,日本和中國重新建立關係,避免在美中來往間腹背受敵;再看韓國,總統面臨罷免,反對黨則是偏向親北韓與中國;中國去年12月解除澳洲龍蝦進口令後,澳洲與中國正式結束長達四年的貿易戰等,「顯然當川普要透過關稅武器擊破各國時,世界各國也正在美、中兩國之間重新取得平衡,增加談判籌碼。」進一步來看兩岸經濟發展,孫明德說,這八年來大陸企業兵分兩路,一路從沿海城市移往內陸城市發展,像是西安、武漢、長沙、瀋陽、包頭等地「老廠新開」,另一路出口企業則投資海外,將電路板、電動車、手機組裝廠等,布建在泰國、越南、印度等。中國企業一路往內陸城市發展,另一路全面布建海外市場。圖為中國新能源汽車加速出海催生「國車自運」新機遇。(圖/新華社)「兩岸關係長久說要融合,但在台廠切入陸企供應鏈上,迄今沒有看到很明顯的實例。」孫明德說,台日在經貿上長久合作成績已有目共睹,日本會讓利給台灣企業,美國也讓台灣加入其供應鏈,這都是兩岸經濟上可以參考的模式。「適度讓利,互利共生,是企業間合作的開啟。」孫明德談到,台灣企業近年南移布局海外,分散供應鏈,模式是台廠單兵切入美日供應鏈。大陸海外布局則是全供應鏈出海,單以企業規模來看,台灣只有點,而大陸是全供應鏈整合,台廠競爭力相對辛苦。「川普上任之後,會推行很多政策刺激經濟,譬如減免所得稅;而中國大陸3月4日、5日將召開兩會(全國政協會議、全國人大會議),以及『十五五』的第15個五年規劃(2026-2030)揭示,將要推出的財政、貨幣及產業政策,都是台灣企業要觀察的重點項目。」孫明德說。至於台灣匯率、利率「雙率」未來走勢,孫明德認為,「比較大的挑戰是川普總統會要求亞洲貨幣升值,如果日、韓元被迫升值,台幣匯率就得跟著日韓走,以免失去價格競爭力。」聯準會在2025年可能因為川普新政及通膨,利率不降反升,而中國則採取寬鬆貨幣政策,藉此來穩住房市。美中兩大經濟體利率的變化,也將牽動台灣央行的貨幣政策走勢。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82/393082/sm-f3778d80959286a4d2ebec2a540b3602.jpg)
腹瀉人數創5年同期新高 春節後單周逾23萬人恐衝急診
依據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截至2025年1月21日,第3週(1月12日至1月18日)全國腹瀉門急診就診187,282人次,高於2020-2024年同期(102,371-158,399人次),近期腹瀉就診人次呈現上升趨勢。國內今年腹瀉疫情創5年同期新高,疾管署副署長曾淑慧表示,估計腹瀉疫情還會持續攀升,春節後單周就診人次恐上看23萬人,提醒民眾多加注意手部清潔與飲食衛生。全國近4週(2024年第52週至2025年第3週)共接獲246起腹瀉群聚通報,高於去年同期(53起),創5年同期最高,其中病原體檢驗陽性案件計136起,以檢出諾羅病毒為多(133件,占97.8%),其次是細菌性病原(2件,占1.5%)。群聚感染多發生在餐飲旅宿業,超過9成是檢出諾羅病毒,且預估腹瀉疫情還會持續攀升。疾管署指出,腸胃炎主要症狀有水瀉和嘔吐,也可能有發燒、胃痛、噁心等症狀,通常症狀會持續1至10天。依患者年齡、個人健康狀況、感染的致病菌,以及吃了多少被污染的食物量等因素,均會影響症狀及其嚴重程度,抵抗力特別弱的人症狀會較嚴重,尤其嬰幼兒、年長者、免疫功能不良者等需要特別注意。曾淑慧提醒,民眾務必落實勤洗手,注意飲食衛生,與他人共食使用公筷母匙,並以熟食為主,避免食用未充分加熱的蛋、肉類或生食貝類水產品(如生蠔)等高風險食物;有疑似症狀者應避免參與年菜調理,並儘速就醫或在家休息,避免接觸長者、幼兒,以減少病毒傳播機會。另外,農曆春節,民眾出遊、聚餐時,應落實如廁後、進食或備餐前正確洗手,因為酒精無法有效抑制諾羅病毒,一定要使用肥皂或洗手乳。為兼顧民眾農曆春節期間傳染病就醫需求及急重症醫療量能與品質,獎勵急救責任醫院於初一至初三開設傳染病特別門診(簡稱特別門診),可診治呼吸道及腸胃道等多項傳染病,共計157家醫院配合開設,規劃開設約1,230診次(1/29(初一):393診次、1/30(初二):406診次、1/31(初三):431診次;最新資訊依各縣市衛生局公告為準),高於往年開設診次。特別門診開設醫院及診次等相關就醫資訊,已公布於疾管署全球資訊網【春節傳染病特別門診專區】(https://gov.tw/gvq)及各衛生局網站供民眾查詢。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48/392748/sm-8fe4dc559672c0339661a6539b1f3449.jpg)
全國「單周18.7萬人」腹瀉就診 疾管署:諾羅病毒最多
疾病管制署表示,適逢農曆春節,民眾聚餐機會多,依據疫情監測資料顯示,往年春節期間國內急性腹瀉就診人數較平日增加,籲請民眾春節假期務必留意手部衛生與飲食安全,如有嘔吐、腹瀉等腸胃不適症狀應儘速就醫;餐飲及旅宿業者務必加強環境及員工衛生管理,確保員工及民眾健康。依據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截至2025年1月21日,第3週(1月12日至1月18日)全國腹瀉門急診就診187,282人次,高於2020-2024年同期(102,371-158,399人次),近期腹瀉就診人次呈現上升趨勢;全國近4週(2024年第52週至2025年第3週)共接獲246起腹瀉群聚通報,高於去年同期(53起),其中病原體檢驗陽性案件計136起,以檢出諾羅病毒為多(133件,占97.8%),其次是細菌性病原(2件,占1.5%),提醒民眾注意防範。疾管署指出,腸胃炎主要症狀有水瀉和嘔吐,也可能有發燒、胃痛、噁心等症狀,通常症狀會持續1至10天。依患者年齡、個人健康狀況、感染的致病菌,以及吃了多少被污染的食物量等因素,均會影響症狀及其嚴重程度,抵抗力特別弱的人症狀會較嚴重,尤其嬰幼兒、年長者、免疫功能不良者等需要特別注意。疾管署提醒,民眾務必落實勤洗手,注意飲食衛生,與他人共食使用公筷母匙,並以熟食為主,避免食用未充分加熱的蛋、肉類或生食貝類水產品(如生蠔)等高風險食物;有疑似症狀者應避免參與年菜調理,並儘速就醫或在家休息,避免接觸長者、幼兒,以減少病毒傳播機會。疾管署再次提醒,如有嘔吐或腹瀉等疑似症狀,應在家休息至症狀解除至少48小時後,再恢復上學或工作,並請佩戴口罩,落實正確洗手、避免用手碰觸口鼻等衛生習慣,以降低病原藉由人與人接觸而增加傳播風險。相關資訊請至疾管署全球資訊網(https://www.cdc.gov.tw)或撥打免付費防疫專線1922(或0800-001922)洽詢。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34/391934/sm-a2b5c01dbb1a9c998ec3c48d52658ac9.jpg)
吃下肚恐頭暈、嘔吐!嘉義鴨蛋被驗出「抗菌劑超標」業者急銷毀
再過幾天就要過年了,家家戶戶都忙著採辦年貨迎新春,不過嘉義市南田市場一批「國產鴨蛋」,近日被驗出含2種超標抗菌劑。對此,衛福部食藥署已立即要求業者下架銷毀,所幸該批問題鴨蛋在流入市場前,就已被查獲。食藥署針對進口商、批發市場、盤商、傳統市場、餐廳及各大賣場與超市等場所,進行動物用藥及農藥殘留抽樣檢驗,今(23日)公布最新「禽畜水產品藥物殘留檢測結果」,去(2024)年11至12月共檢驗392件,其中檢出1件動物用藥殘留不符規定。該件不合格產品為,嘉義市南田部落的一批「鴨蛋」被驗出2種抗菌劑超標,分別為磺胺劑0.82 ppm、濃度高出標準值0.1ppm;三甲氧芐氨嘧啶0.03 ppm、超出法定規範0.02 ppm。若民眾不慎吃下過量的抗菌劑,恐出現噁心、嘔吐、頭暈、頭痛及過敏等不適症狀。對此,食藥署中區管理中心主任陳姿伶表示,業者才剛進貨該批鴨蛋就被驗出不合格,因此問題蛋並未售出流入市面,不過由於業者無法說明進貨來源,被依違反《食品衛生管理法》開罰3萬元。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62/390262/sm-d02eb2746bfbcc292ff2a75a91d75fd4.jpg)
尾牙聚餐完陸續發病!醫示警「這病毒」傳染力太強 酒精也無效
12月至2月是各大公司行號尾牙的季節,聚餐多導致諾羅病毒造成的腸胃炎也多。兒科醫師陳敬倫提醒民眾,諾羅病毒傳染力非常強,而且酒精消毒無效,只能靠著勤洗手預防,保護自己也保護他人。陳敬倫醫師日前在臉書上發文指出,最近尾牙聚餐多,諾羅病毒造成的腸胃炎也多,患者常常前一小時還好好的,突然就開始不斷上吐下瀉,而且諾羅病毒潛伏期很短,家人朋友一個一個接著發病,常常被以為是食物中毒。陳敬倫提醒民眾,諾羅病毒傳染力非常強,而且用酒精消毒也無效,若不小心摸到病患的口水、嘔吐物、糞便,都要用肥皂或洗手乳洗手,預防被傳染。根據疾管署指出,諾羅病毒感染引起之症狀主要為噁心、嘔吐、腹瀉及腹絞痛,也可能合併發燒、寒顫、倦怠、頭痛及肌肉酸痛。年紀較小的幼童嘔吐症狀較明顯。症狀通常會持續1至10天,之後就會逐漸痊癒。而諾羅病毒傳染途徑包含,食入被諾羅病毒污染的食物或飲水、接觸被諾羅病毒污染的物體表面,再碰觸自己的嘴、鼻或眼睛黏膜傳染、與病人密切接觸或吸入病人嘔吐物及排泄物所產生的飛沫也可能受感染。該如何預防諾羅病毒,疾管署建議,備餐前、進食前、如廁後及照顧病人後,都應以肥皂或洗手乳洗手;蔬果要清洗乾淨,避免生食,尤其貝類水產品應熟再食用。疾管署指出,目前並沒有治療諾羅病毒感染的特效藥,治療最重要的原則是適度補充水分與電解質,以防止脫水和電解質的流失。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74/389574/sm-ba1ddf0956e89b5fb6a2400b9eac4aff.jpg)
饗饗59人食物中毒 9成吃過生魚片…恐是感染1病毒
台北市信義區「饗饗微風店」爆出疑似食物中毒,截至昨(12日)上午9點累計59人通報送醫。衛生局觀察通報個案的潛伏期和症狀,都和諾羅病毒類似,而且幾乎都有吃生鮮海產,8、9成有吃生魚片,推測可能是工作人員沾附病毒,也不排除消費者或食材本身就遭病毒污染而傳播。據了解,微生物檢驗要1至2周,結果最快本周出爐,後續還要參考疾管署針對人體檢體及流行病學的調查結果,判定是否為食品中毒;假如確定為食物中毒,會依《食安法》綜合評估業者的營業額、資本額、中毒人數等,開罰6萬元至2億元罰鍰。衛生局食品藥物管理科長林冠蓁說明,通報就醫個案8、8成都有食用生魚片,約一半有吃生蠔、干貝,而諾羅病毒主要藉由空氣、水、水產品傳播,可能是工作人員沾附病毒,但也不排除是消費者或食品就遭諾羅病毒污染,甚至也有可能是民眾如廁時傳播出去。根據業者提出的復業檢討資料,也有可能是生鮮食材遭受諾羅病毒、病原性大腸桿菌、沙門氏菌,因此還需要流行病學調查進一步了解。衛生局已稽查饗賓集團旗下自助餐廳,發現饗食天堂京站店、信義店、旭集信義店均有衛生缺失,最快今天進行複查。林冠蓁表示,自助餐廳的食材風險較高,也較容易發生交叉污染,至於饗賓旗下其他餐廳本來就在例行稽查排程中。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51/389151/sm-a2f896d13f63ffe99237d2933bb1611a.jpg)
諾羅流行期!上週全台逾15萬人急性腹瀉就醫 衞生局籲:勿生飲生食
近期國內包括流感、麻疹、諾羅病毒的病例都增加,其中由諾羅病毒引發的急性腹瀉就診人數也急速上升。對此,花蓮縣衛生局就提醒,民眾應注意手部衛生,以肥皂或洗手乳洗手,同時留意飲用水及食材安全,避免生食生飲,尤其是食用生蠔等貝類水產品時,應徹底煮熟再吃,以免造成食品中毒。花蓮縣衛生局長朱家祥表示,依據衛福部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今年第1週全國門急診腹瀉就診為15萬1703人次,花蓮縣門急診腹瀉就診為1612人次,而群聚事件檢出病原以諾羅病毒為主,也由於目前是諾羅病毒活躍季節,提醒民眾注意防範。朱家祥指出,諾羅病毒主要傳染途徑為糞口傳染,任何年齡層的人,只要手摸過遭污染的食物、飲水,或與病人密切接觸、吸入相關飛沫,都可能感染。通常在感染後24小時至48小時,患者可能出現發生水瀉、嘔吐等症狀,也可能有噁心、發燒、腹部痙攣、肌肉酸痛等情形;相關症狀大多能在數天內明顯改善,可自然痊癒,但年長者、嬰幼兒、慢性病或免疫力較差的患者容易出現嚴重併發症。對此,朱家祥提醒,民眾應留意手部衛生與飲食安全,如有腹瀉情形,特別是製備食品的餐飲從業人員及學生,應暫時在家休息,待症狀解除後2天再恢復上班上學,以降低病毒傳播的風險。另外,疾管署曾在官網衛教,若想預防諾羅病毒傳播,民眾在如廁後、進食或備餐前,皆應以肥皂或洗手乳正確洗手,食物貯存或調理過程應符合衛生條件、避免生熟食交叉污染,食物澈底煮熟再食用(尤其是蚵、貝等帶殼水產),以。另外,餐飲、團膳業者應落實廚房環境消毒與清潔,並留意工作人員(尤其是廚工)衛生及健康情形。疾管署強調,受病患污染的器物表面,應用20cc漂白水加1公升清水(1000 ppm)擦拭;處理患者嘔吐物及排泄物前應戴上手套與口罩,並用100cc漂白水加1公升清水(5000 ppm)消毒清理。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12/383312/sm-7bea3fefc288a8721a2fdaa720f57739.jpg)
行政院拍板!延長關鍵原物料稅負減徵措施至明年3月
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昨召開穩定物價小組會議,考量國內物價受颱風致災遞延效應影響、國內外食費、食物類等漲幅仍高,決議延長關鍵原物料稅負減徵措施至明年3月底。這已是第14波減徵措施,若明年第1季國際農工原料價格趨緩、國內物價持續趨穩,且未來展望維持穩定,即可據以研議政策屆期退場。聖誕節慶及元旦跨年等活動將至,大型飲宴活動增加,推升國內餐飲消費需求。為穩定農產品價格,充裕供應冬令所需各類農產品,鄭麗君會中特別指示農業部持續監控批發市場行情變動,及落實各項調配供應措施,確保市場供貨無虞、價格平穩。鄭麗君表示,國際農工原物料已逐步回穩;惟部分原物料仍高於110年12月實施減徵措施時水準,同時考量國內物價受颱風致災遞延效應影響、國內外食費、食物類等漲幅仍高等因素,會中決議延長關鍵原物料稅負減徵措施至明(114)年3月底,持續從源頭減輕業者營運負擔,穩定民生物價。若明年第1季國際農工原料價格趨緩、國內物價持續趨穩,且未來展望維持穩定,即可據以研議政策屆期退場。行政院指出,秋季為台灣平地產區蔬菜重要種植季節,惟自9月起受豪雨及颱風影響,作物受損或延遲種植致11至12月份蔬菜供應減少,農糧署已輔導農民團體適時釋出倉儲甘藍供應至台北果菜市場;全台全聯福利中心、大潤發、愛買、家樂福等1572個通路據點推出甘藍優惠專區,每顆100元以下。行政院表示,12月為蔬菜盛產期,加上近期天氣回穩,適合蔬菜生產,蔬菜到貨量漸趨充裕,菜價預期可趨於平穩;當令水果如柑橘類等果品正值產期,供應穩定;聖誕節前土雞可由每週192萬隻增至228萬隻(+19%);白肉雞由每週520萬隻增至570萬隻(+10%);羊隻由每月2,400頭增至6,160頭(+1.6倍);水產品由平日310公噸提升至340公噸(+10%)。行政院表示,今年以來,國際農工原物料已逐步回穩,多數國際農工原物料價格已回落至110年12月實施減徵措施時水準,僅部份品項價格仍然較高。鄭副院長表示,考量近期受豪雨及連續颱風等氣候條件不穩影響影響國內蔬果價格,國內外食費、食物類等漲幅仍高,致11月CPI年增率升至2.08%,加以春節節慶將至將帶動消費採買需求增加,綜合考量各面向因素,原實施第13波減徵關鍵原物料稅負措施至本年12月底,會議決議啟動第14波措施,延長至明年3月底,以減輕國內業者營運負擔,穩定民生物價。減徵措施包括免徵進口黃豆、小麥、玉米營業稅;免徵小麥進口關稅;奶油、烘焙用奶粉、冷凍牛肉關稅稅率減半;汽油貨物稅每公升調降2元、柴油貨物稅每公升調降1.5元;水泥(卜特蘭一型)貨物稅減半。鄭麗君亦責請經濟部、農業部持續與公協會及主要業者聯繫,促請業者酌情調整商品價格,確實將降稅利益回饋消費者,以落實稅負減徵措施的政策原意。另請經濟部、農業部、國發會、財政部、主計總處等相關部會,持續掌握國內外情勢,若明年第1季國際農工原料價格趨緩、國內物價持續趨穩,且未來展望維持穩定,即可據以研議政策於明年三月後屆期退場。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58/382058/sm-33d296b7c84a691bb3309b92e159b72f.jpg)
冬至前為食安把關!桃園衛生局抽檢220件湯圓等應景食品 1件農藥超標
2024年「冬至」落在12月21日,伴隨著寒流來襲,市民也常與親朋好友們一起相聚圍爐及吃湯圓。桃園市政府衛生局為維護民眾「食的安心」,日前於轄內傳統市場攤商、餐飲業、超市賣場及製造業等處,抽驗冬至應景食品總計220件,其中1件不合格,已責令業者下架,並移請來源所轄衛生局後續辦理。衛生局表示,這次冬至應景食品抽驗品項,包含湯圓、甜品與配料、火鍋料、生鮮蔬果、禽畜水產品、豆製品等產品,檢驗微生物、防腐劑、非法定色素、順丁烯二酸、農藥殘留、動物用藥、硼酸及其鹽類、過氧化氫、皂黃等項目。桃園市政府衛生局於冬至前赴各市場攤商、餐飲業、製造業等處抽驗食品。(圖/桃園市衛生局提供)其中,有1件「辣椒」產品檢出農藥撲克拉(Prochloraz)0.06 ppm(容許量:0.01 ppm)殘留量超過標準,違反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第15條第1項第5款規定,可處新臺幣6萬至2億元罰鍰,已責令業者下架產品不得販售,並移請供應商所轄衛生局追查。衛生局提醒,民眾在購買冬令食品及火鍋料時,應儘量選購衛生完整包裝食品,看清食品標示及保存期限;選購散裝食品需留意現場環境衛生及保存條件,再以「看顏色、聞味道、挑外觀」來判斷新鮮程度,購買後應儘速食用及妥適保存,以避免細菌滋生。桃園市政府衛生局於冬至前赴各市場攤商、餐飲業、製造業等處抽驗食品。(圖/桃園市衛生局提供)衛生局也建議,在吃美食前,宜搭配高纖蔬果生鮮食材烹飪及配合適當運動,以免增加身體負擔,讓冬至佳節吃得健康又安心。如有因消費問題或任何爭議,可撥打0800-285-000或「1950」消費者服務專線,向衛生局或桃園市消費者服務中心提出申訴。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87/379787/sm-fab9cff23642c8c9d405db5076174de4.jpg)
1.6萬噸中國大閘蟹2次檢驗不合格 內含「世紀之毒」戴奧辛
食品藥物管理署(食藥署)在11月查獲一批從中國進口的大閘蟹,總重約1.6公噸,經過兩次檢驗後,確認這批大閘蟹殘留超標的「世紀之毒」戴奧辛。食藥署預計最快在3日公布違規的台灣進口商和中國養殖業者的名單。根據媒體報導指出,食藥署副署長林金富表示,這批大閘蟹是在11月初被攔截檢驗,第一次檢驗結果在11月15日出爐,確認戴奧辛殘留超標。後續進口業者依法提出複驗要求,複驗結果在11月29日揭曉,依舊不合格。按照正常程序,複驗報告應該在12月4日簽發,並在隔周周二(10日)公布檢驗結果細節,其中包括殘留量、涉事的台灣進口商和中國養殖業者。但考慮到民眾對重大食安事件的關注,食藥署不排除提前在12月3日就對外說明。報導中提到,中國大閘蟹被驗出殘留戴奧辛已非首次。曾經還發生過進口商在未完成檢驗的情況下,就私自販售大閘蟹而被起訴的案例。儘管台灣政府多次呼籲業者,要嚴選合格的養殖場進貨,或改從其他國家進口水產品,但由於中國貨價格低廉,加上消費者偏好高性價比的商品,仍有不少商家為了利潤而冒著食安風險,鋌而走險。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94/375194/sm-d8097d0bf139ffc4feabd936f243af57.jpg)
澳洲沙灘「神祕小黑球」超噁成分曝光 變相警示「海洋遭受嚴重汙染」
澳洲雪梨海灘在10月時出現大量神秘黑色球狀物,大小如高爾夫球,雪梨海灘也因此關閉數日以進行清理。後續經過專家分析後,發現這些球狀物其中是含有人類糞便、永久化學物質及甲基安非他命的脂肪聚合物。根據外媒報導指出,再送到實驗室檢驗之初,當時科學家初步判斷這些球狀物可能是油污洩漏的產物,其中含有未精煉的油和碎屑,對人體「沒有極大毒性」。但隨著新南威爾士大學的科學家進行更深入的實驗,發現這些球狀物並非是化石燃料所構成,其中主要成分是由碳組成。科學家們使用了光譜分析技術,發現它們含有「人類排泄物」,主要成分是脂肪、油脂,還包括通常在肥皂垢、食用油和食品中找到的油膩分子。透過更進一步的質譜分析測試顯示,這些球狀物中含有脂肪酸、甘油酯以及「車用燃料等級」的成分。此外,還檢測出毒性工業化學物質,如全氟烷基化合物(「永久化學物質」)、殺蟲劑、類固醇化合物如炔諾孕酮,以及治療高血壓的藥物如氯沙坦(losartan)。科學家還發現球狀物中含有膽固醇、人類糞便以及娛樂性毒品如甲基安非他命和四氫大麻酚(THC)。根據這些成分,研究人員推測,這些球狀物可能源自家庭污水和工業排放,但目前尚無法確定這些球狀物的來源。科學家也認為「這種不確定性反映了科學家和環保機構在追蹤和應對沿海地區污染問題時面臨的更廣泛挑戰。」新南威爾士州環境保護局(EPA)於6日發表聲明,表示這些球狀物含有脂肪酸、石油烴及其他有機和無機物質,包括毒品、頭髮、機油、食物廢棄物、動物物質及人類糞便的痕跡。新南威爾士大學的副教授貝維斯(Jon Beves)表示,這些球狀物的成分「與一般下水道中的人為廢棄物一致」,他與EPA協調了相關測試,並指出這些球狀物「可能是脂肪聚合物的塊狀物」。10月16日,蘭德威克市(Randwick)市議會表示,初步測試顯示這些碎屑與「焦油球」的成分一致,焦油球通常由海上油污洩漏或滲漏形成。後續EPA於10月17日表示,其測試結果與市議會一致。但在8日,EPA發言人更改說法「EPA從未表示這些球狀物是『焦油球』。初步測試確實發現樣本中存在烴類,但EPA一直強調需要進行更全面的分析以確認球狀物的組成。」但由於監管機構其實早在10月25日就已知這些污染物與人為廢棄物一致,但卻未及時向公眾通報。新南威爾士州綠黨議員希金森(Sue Higginson)也為此抨擊「EPA知道公眾心中的疑問,應該在他們得知真相時立即更正。」希金森強調,考慮到這些球狀物可能是「具有高毒性的污水產品」,公共健康的考量應該擺在首位。他呼籲EPA應向公眾道歉,並保證系統失誤將得到解決。希金森認為「這些球狀物中含有糞便、甲基安非他命、THC,所有這些物質都是有害的,它們都是污染物和毒素。我們無法確定污染源是否仍在其他地方繼續排放。」EPA發言人表示,由於這些球狀物的有機和無機材料組成非常複雜,因此無法確定其來源。目前,所有受影響的海灘均已由蘭德威克市議會清理並重新開放,沒有發現進一步的碎屑報告。雪梨水務則表示,邦迪(Bondi)或馬拉巴(Malabar)污水處理廠的正常運行沒有出現問題,並且這些球狀物並非由其污水排放所致。希金森則回應「我們需要對雪梨水務的下水道系統有更進一步的了解。」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2/372802/sm-edcfdce665be742fbec10ffcc322f1c9.jpg)
康芮逼近!青蔥漲20元、青椒1顆70元 民眾哀號:貴到「以株計價」
強颱康芮來勢洶洶,受颱風預期心理效應影響,民眾一早便前往市場買菜。北農市況分析,今(30日)大白菜價格上漲9元、玉米價格上漲5元、青蔥價格上漲20元。根據《ETtoday新聞雲》報導,空心菜貴5成,每公斤批發價漲至92元,青蔥1大把300元、青椒1顆70元。有消費者表示,買萵苣菜「以株計價」,一株要價40元,讓他直呼「貴到只能買一小株」。北農指出,市況因康芮颱風將近,且到貨量減少,承銷人預期心裡,購買意願增高,買氣持穩,交易市況順暢,各菜種行情價漲多跌少。北農市況分析,今(30日)價格上漲菜種有大白菜、蕹菜、萵苣菜、甘薯葉、胡瓜、花胡瓜、絲瓜、苦瓜、茄子、敏豆、甜椒、玉米、紅蘿蔔、青蔥等,大白菜價格上漲9元、玉米價格上漲5元、青蔥價格上漲20元。農業部長陳駿季昨(29日)召開防颱整備會議,指示各單位務必密切掌握颱風動向,確認農業部主管涵蓋森林、水保、農林漁牧產業、農產品民生供需穩定等相關防災應變作為落實到位,並請各地試驗改良場所藉由多元管道共同提醒風險熱區農民掌握可能發生的災害與防減災措施,就可能受影響的作物,如水稻、香蕉、木瓜、釋迦、青蔥等,啟動即時應變機制。陳駿季表示,對於本次颱風期間二期稻作可能發生搶收情形,特別指示農糧署掌握各地收割狀況,同時加強稻米收割及烘乾相關機具之調度,減少農業災害損失。農業部強調,目前各項農畜水產品量價尚穩定,籲請已達採收適期的作物加速採收,相關產業單位也會密切掌握各項產品的市場價格波動,充分供應,必要時加強相關調節機制,穩定供需與確保民眾消費權益。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76/370376/sm-d2c2e2e8bdfae508d66d960cd962f8df.jpg)
越來越多水產品標示「麥飯石」 專業網友解釋功效
近期有網友表示,許多與水相關的產品都標示著「麥飯石」,而他發現現在竟然有礦泉水也開始標示麥飯石,就好奇發問「會特別寫出來是有神秘之處吧?」有網友在臉書社團「全家便利商店 / 7-11 超商新品&好物分享區」發文表示,近期發現跟水有關東西常出現麥飯石,之前路過加水站有看到麥飯石。而如今發現自己常買的礦泉水上也有寫著「麥飯石」。網友解釋,以前都沒特別注意到過,認為麥飯石應該就是一種石頭吧,而且好像很少看到水會把石頭寫出來的,認為會特別寫出來,應該是有神秘之處吧?但對於麥飯石實在非常好奇,所以才發文詢問。貼文曝光後,就有網友留言表示「對耶,都沒發現過」、「礦物質有差吧」、「石頭就是拿來過濾水」、「麥飯石聽起來很好吃(誤」、「我也想過這問題」、「以為麥飯石是一個地名或是產區」。但當中也有專業網友解釋「麥飯石是安山岩俗名」、「就是安山岩,斐濟水也是這個石頭」、「麥飯石很特別阿,有國際品水師認證過的,水會有甘甜感是因為天然的火山岩麥飯石過濾產生二氧化矽,跟很多國外大牌礦泉水一樣,滿有趣的」。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97/369497/sm-a3d6e391b12cfc29251cbd57120f2273.jpg)
水產驗出「恩氟喹啉羧酸」!中毒恐全身痙攣 大賣場、傳統市場都中獎
俗諺「一午、二鯧、三鮸、四嘉鱲」及「三月三,當被單,吃橫山」,其中指的就是好吃第一名的午魚及典當被單都要買來吃的黃魚,可見其美味的程度;另外提起鱸魚,是許多需要修補傷口或術後補充體力的消費者第一樣想到的食物,且環顧傳統市場的魚攤上,這3種魚也是經常出現在魚攤上的魚類。有鑑於午魚、黃魚及鱸魚是市面上經常出現的水產,為了解其中動物用藥殘留狀況,消基會進行調查測試,提供消費者選購時作為參考。本次黃魚、午魚及鱸魚樣品分別於今年6及7月間採購,於臺北市、新北市、桃園市、臺中市、臺南市、高雄市等6都的傳統市場及電商平臺購買,其中黃魚10件、午魚6件及鱸魚9件,共計25件樣品。(圖/消基會提供)標示調查方面,本次25件樣品中,有3件為包裝食品,其中蝦皮購物賣場「海鮮7-11」售出的「宜蘭山泉鱸」未標示有效日期;其餘22件為散裝樣品,其中有2件於大賣場(愛買及家樂福)採購,均有標示產地,其餘20件為傳統市場採購散裝樣品,因魚類未列入《散裝食品標示規定》範圍,故無須標示產地。消基會表示,本次調查有1件樣品未標示有效期限,有待主管機關認定是否符合規定。若經主管機關認定不符合《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第22條標示規定,依同法第47條可處新臺幣3萬元以上300萬元以下罰鍰;情節重大者,並得命其歇業、停業一定期間、廢止其公司、商業、工廠之全部或部分登記事項,或食品業者之登錄;經廢止登錄者,1年內不得再申請重新登錄。(圖/消基會提供)本次測試25件樣品的動物用藥殘留(48項)結果,有23件樣品均未檢出,另有2件樣品有檢出,品項為「黃花魚」,於愛買(南雅店)販售,檢出《動物用藥殘留標準》中非核准使用於水產之「恩氟喹啉羧酸(enrofloxacin,殺菌劑)」;編號15號「午魚」於臺南市永康區勝利街90巷2-2號販售,檢出容許量內「氟滅菌(flumequine,抗生素)」(殘留容許量為0.5 ppm)及《動物用藥殘留標準》中非核准使用於水產之「磺胺甲基噁唑(sulfamethoxazole,抗生素)」。消基會說明,在《動物用藥殘留標準》中「恩氟喹啉羧酸」可以有限量殘留的動物種類為牛、豬及家禽類,依殘留部位不同限量也不一樣,是一種合成的廣效性殺菌劑,屬合法的動物用藥,但未核准使用於水產品,過去主管機關抽驗的黃魚產品中出現過。中毒症候包括嗜睡、緊張性全身痙攣、呼吸困難、褥瘡及運動失調等;「磺胺甲基噁唑」於《動物用藥殘留標準》中未有容許量,為不得檢出,過去主管機關也在雞蛋及午魚中檢出過,若過量使用可能會導致過敏及胃腸不適如噁心、嘔吐等症狀。(圖/消基會提供)消基會指出,檢出「恩氟喹啉羧酸」、「磺胺甲基噁唑」的樣品,是否合於規範,有待主管機關認定。若經認定不符規範,依《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第15條「殘留農藥或動物用藥含量超過安全容許量」規定,及第44條第1項第2款,處新臺幣6萬元以上2億元以下罰鍰;情節重大者,並得命其歇業、停業一定期間、廢止其公司、商業、工廠之全部或部分登記事項,或食品業者之登錄;經廢止登錄者,1年內不得再申請重新登錄。另外,國產午魚曾被檢出還原型孔雀綠,本次消基會採購6件午魚,除測試48項動物用藥殘留,另外也進行孔雀綠、結晶紫及其代謝物測試,結果6件均未檢出。消基會呼籲,養殖業合法使用核准藥品,除了必須考慮動物對象、年齡、劑量等之外,還必須遵守停藥期,如此才能確保產品安全衛生,同時建議販售業者向大盤或供應商索取自主檢驗報告。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64/365164/sm-5ca058becb662f3543465f461faa9786.jpg)
鮪魚專賣店進軍美國 到全台門市消費名字有「這五字」免費贈手卷
近期有不少台灣品牌進軍國際,透過展店、快閃活動打出名氣。像是「順億鮪魚專賣店」首家海外門市已正式落腳美國奧勒岡州的阿斯托里亞(Astoria, Oregon),為慶祝品牌在美國奧勒岡開幕,即日起至9/30,順億全台門市同步推出優惠活動,凡名字中含有「美」、「國」、「奧」、「勒」、「岡」任一字的顧客,只要到順億鮪魚專賣店任一門市消費並出示有效證件,即可免費獲得美國冷水蝦手卷一份,對中一字贈一份,對中兩字贈兩份!在美國奧勒岡也可以吃到順億的鮪魚料理。(圖/順億鮪魚專賣店提供)阿斯托里亞是美國西海岸最大的漁港之一,美國的長鰭鮪魚多數來自這裡。選擇阿斯托里亞作為順億進軍美國的起點,如同順億16年前在高雄前鎮漁港設立首家門市,具有延續推廣鮪魚文化的深遠意義。由於品牌堅持全魚利用、支持永續漁業發展,因此此次進軍美國市場,除了與台灣門市有同樣的優質鮪魚來源,也與美國當地擁有相同理念的漁民、船隊及加工廠密切合作,許多食材更來自擁有MSC認證(Marine Stewardship Council,海洋管理委員會)的工廠,希望推廣台灣鮪魚料理文化的同時,也守護珍貴的海洋資源。若名字含有「美」、「國」、「奧」、「勒」、「岡」任一字,到順億全台門市消費可獲贈免費手卷。(圖/順億鮪魚專賣店提供)另外順億的母集團「隆順漁業集團」在美國奧勒岡州也與當地漁民合作,經營美國冷水蝦與黃金蟹等水產品。奧勒岡州的海港擁有寒冷潔淨的海水,特別適合冷水蝦等海洋生物生長。冷水蝦肉質緊實、口感甜美,富含蛋白質和優質的脂肪酸,亦深受消費者喜愛。值得一提的是,此次順億首家海外門市選址座落於美國著名的101號公路旁,這條風景如畫的沿海公路是美國西海岸最著名的觀光路線之一,沿途經過眾多旅遊景點,吸引大量遊客前往,也為餐廳提供了交通便利性和觀光客流。島嶼生吐司受到熊本鶴屋集團關注,應邀赴日參與麵包祭活動。(圖/島嶼生吐司提供)另外曾創下單日銷售6萬片佳績的「島嶼生吐司」,日前於9/11至9/16期間,前往日本熊本鶴屋百貨參加年度麵包祭活動,並成為全場唯一的台灣廠商。島嶼生吐司創辦人陳威宇表示,過去台灣有些厚片吐司因成本考量,常採用便宜原料導致口感不佳。因此他決定使用以台灣小麥加上加拿大、美國的優質小麥調配出的黃金比例麵粉,加上鮮乳坊鮮奶、法國動物性鮮奶油等材料,製作出口感絕佳的生吐司。島嶼生吐司在麵包祭期間吸引不少日本民眾排隊搶購。(圖/島嶼生吐司提供)島嶼生吐司主打切成2.5公分厚片後,以「做料理」的概念組合各種食材和抹醬,打造出豐盛的有料厚片。而且採單片販售,自動密封包裝、急速冷凍保鮮,消費者只要用烤箱、氣炸鍋或微波爐回烤復熱,即可享受如同新鮮現烤的美味。憑藉在台灣的熱銷與討論度,島嶼生吐司應邀參與鶴屋百貨一年一度的麵包祭活動,並獲得超乎預期的銷售佳績。島嶼生吐司業務部經理鄒雨潔也表示,在鶴屋麵包祭過後,隨即推動上架當地Foodie One超市及百貨公司的設櫃計畫,讓台灣生吐司品牌可以在日本佔有一席之地。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56/364356/sm-624fb98e5e6ab04a21d22669638f8917.jpg)
重組肉不健康? 營養師破解三大迷思:不用擔心
許多人的觀念都認為重組肉不健康,但民眾日常生活中其實經常接觸到重組肉,舉凡平價火鍋的肉片、早餐店漢堡肉、夜市平價牛排、熱狗、火腿、培根、香腸、魚板、肉丸加工品、雞塊、加工魚排等等都屬於重組肉。許多人對重組肉會有迷思,對此,營養師鄭惠文表示,其實只要符合法規、適量食用,正常的生理代謝都不用擔心。鄭惠文在臉書粉專「Rain Bread 飲食信仰-鄭惠文營養師」發文表示,重組肉的定義是禽畜肉或水產品經過組合、黏著或壓型等加工程序,製作成肉排、肉片、肉塊等產品,「主成分有蛋白質、澱粉、TG酵素、磷酸鹽類」,蛋白質就是由碎肉聚集成整塊的重組肉;而澱粉作為黏著劑,同時可改善肉品肉質與口感;TG酵素全名為轉麩醯胺酸酶(Transglutaminase),屬酵素型黏著劑,將蛋白質成分黏合在一起;磷酸鹽類作為黏著劑,同時也能保水,使產品保有水分與柔嫩口感。鄭惠文說明,常見的重組肉有漢堡排、香腸、火腿、培根、熱狗、雞塊、魚排、魚板、丸子類加工品,「由於重組肉是由多塊肉組合而成,有些產品會先打成絞肉再組合,加工過程中已接觸到細菌並混入肉排內部,所以必須全熟食用,讓肉排均勻受熱並完整殺菌,才能降低食安風險」。鄭惠文也提醒,許多重組肉外觀和原肉相似,單純以肉眼難以分辨,因此業者應依規定標示「重組」或同字義,或加入相關文字說明。不過像是漢堡肉、熱狗、火腿、培根、香腸、加工肉丸等,大部分民眾知道這些是加工過的重組肉品,則可以不用標示。鄭惠文表示,許多新聞標題對重組肉的解讀,就是「用膠水黏的重組肉」、「重組肉沒營養」、「重組肉高磷恐傷身」等,「但難道重組肉一定不好嗎?我們來一一破除重組肉迷思」。第一個迷思為「用膠水黏的重組肉?」鄭惠文說明,其實膠水指的是澱粉、TG酵素、磷酸鹽類等「合法食品添加物」,都是可以作為黏著劑,讓碎肉緊密接合在一起,烹煮過程中才不至於散開,市售產品都應符合法規的添加限量使用這些食品添加物。第二個迷思為「重組肉沒營養?」鄭惠文指出,與新鮮的原肉相比,重組肉的食品添加物跟鈉含量、熱量普遍會比較高,但考量消費者預算、店家成本,總是有需求才讓這樣的產品應運而生。第三個迷思為「重組肉高磷恐傷身?」鄭惠文表示,磷酸鹽傷身或是腎的重點是要考慮「食用量」,成人磷的建議攝取量為每天800毫克,「每天」要吃超過40個冷凍雞塊、100克的漢堡排6片、12條香腸、2客以上夜市牛排、三餐都吃平價火鍋的肉片才會超過,「如果我們降低食用重組肉的頻率與份量,其實是不用太擔心磷的問題唷」。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51/363851/sm-c8b80a438108e3b7256ff9b88fe75703.jpg)
陸9/25起停34項台農產品免關稅 國台辦「強烈支持」:台獨只會損害利益
大陸財政部昨(18)日晚間宣布,自2024年9月25日起,停止對原產於台灣地區的鮮水果、蔬菜、水產品等34項農產品免徵進口關稅政策。對此,國台辦發言人陳斌華深夜直言,「支持台獨就是助紂為虐、自作自受,只會損害切身利益」。大陸財政部官網最新消息釋出,稱台灣單方面對大陸產品出口採取歧視性的禁止、限制等措施,嚴重阻礙兩岸經貿合作。陳斌華18日表示,大陸方面秉持「兩岸一家親」理念,自2005年8月1日和2007年3月20日起,分2批對原產於台灣的鮮水果、蔬菜、水產品等34項農產品免徵進口關稅,有力幫助台灣農產品開拓大陸市場,台灣農漁民也從中獲得實實在在的好處。陳斌華指出,賴清德當局上台以來,頑固堅持「台獨」立場,不斷進行謀「獨」挑釁,升高兩岸敵意對抗,阻礙兩岸交流合作,至今仍單方面限制大陸1000多項農產品輸入,嚴重損害兩岸同胞福祉,「鑒此,大陸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近日發布公告,決定自2024年9月25日起,停止執行對台34項農產品免徵進口關稅政策,我們(國台辦)對此表示強烈支持」。陳斌華接著說到,大陸始終尊重、關愛、造福台灣同胞,致力於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深化兩岸各領域融合發展,將一如既往歡迎和支持台農台胞來大陸發展,「搞『台獨』就沒有和平、沒有發展,只會『禍台』、『害台』;支持『台獨』就是助紂為虐、自作自受,只會損害切身利益」。陳斌華強調,希望包括農漁民在內的廣大台灣同胞認清民進黨當局推行「台獨」路線的極端危險性、危害性,積極維護台海和平穩定、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與大陸同胞一道共創中華民族綿長福祉。此外,第1批中止ECFA部分產品關稅減讓公告是於去年12月21日發布,包含丙烯、對二甲苯在內,總計12項;而今年5月31日公告第2波,終止項目總計134項,包含潤滑油基礎油、部分紡織品、石化、紡織、機械、鋼鐵及金屬、運輸工具等等,相關產品稅率恢復到1%至12%,影響出口金額約98億美元(約新台幣3180億元)。目前,依據這3批中止關稅減讓公告,已累計180項產品受影響,總數約500項的ECFA早收清單,已有36%的產品宣告結束。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49/363849/sm-8b31a365861f7c70fe9fb3642f88992e.jpg)
大陸取消免稅待遇!農業部:釋迦、柚子、白帶魚衝擊最大
大陸財政部昨(18)日宣布自25日起,停止對台灣34項農產品免關稅待遇,其中原本免徵關稅相關農產品大多並未輸入中國,或被中國用各種理由禁運,將課徵關稅的農產品僅有檳榔、棗子。農業部部長陳駿季表示釋迦、文旦柚,與部分白帶魚受到影響最大,評估總體影響關稅稅額約百萬美元。34項台灣農產品包括為椰子、檳榔、鳳梨、芭樂、芒果、柚子、木瓜、桃子、梅子、釋迦、楊桃、蓮霧、棗子、柿子、枇杷、甘藍、花椰菜、絲瓜、青江菜、小白菜、苦瓜、洋蔥、胡蘿蔔、萵苣、芋頭、山葵、鯧魚、鯖魚、帶魚、比目魚、鯡魚、鱸魚、蝦、貽貝等品項。大陸於2005年及2007年公告銷陸零關稅農產品,而鳳梨、蓮霧、芒果等禁止至今仍未解除,不受影響。對於大陸的政策,農業部評估,恢復關稅後,影響最大以去年恢復銷陸的釋迦,及甫恢復銷陸的柚子為主,水產品則以白帶魚衝擊較大,相關農產品中國所課徵關稅稅率從5%到25%不等,其中釋迦中國課徵的關稅為20%,文旦、白帶魚等為12%,若以2023年外銷來看,評估約會影響107萬美元關稅。陳駿季表示,農業部不會放棄任何市場,會持續開拓中國以外如日本等高端市場,提升台灣農漁產品海外知名度,力抗關稅壁壘,確保農民收益。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29/363129/sm-172505efba01a2e70ea13fc0bff06358.jpg)
中秋小心中毒!「烤蚵」釀47起諾羅群聚腹瀉 營養師揭3吃法:對環境、健康都友善
中秋節將至,是親朋好友歡聚烤肉的好時機,但衛福部疾病管制署表示,今年上半年諾羅病毒腹瀉群聚通報案件中,就有47件與食用烤蚵相關,這類型帶殼海鮮若沒有烤熟,可能攝入比海水高出數十倍、數千倍的病毒。營養師提醒,「無煙烤肉」逐漸成為現代人烤肉的新選擇,也有不少人會直接購買現烤串燒替代,但水產貝類等一定要徹底加熱再吃,器具生熟分開,以確保食用安全。根據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9月1日至7日全台腹瀉門急診就診累計13萬472人次,較前一周略降1.5%,但高於近5年同期;全國近4周更接獲共101起腹瀉群聚通報案件,也是5年同期新高,發生場所以餐飲旅宿業的78件最多。為預防感染諾羅病毒以致腹瀉,疾管署發言人羅一鈞提醒,貝類食材除了應該新鮮、注意保存,也要避免生食,開殼後要再烤3至5分鐘,確保中心溫度有加熱到超過攝氏66度才可食用,調理食物前也要先洗手。食藥署先前也在官網強調,烤肉已成為全民運動,由於海鮮水產品易在生長過程中受水域中的霍亂弧菌、腸炎弧菌或諾羅病毒等病原性生物污染,故在烤蛤蜊等貝類產品時,慢烤至殼張開後,務必要再多烤一會兒再行食用,其他海鮮及肉類產品也務必要徹底加熱,切勿因追求生鮮的口感,卻忽略潛在的中毒風險。此外,營養師夏子雯表示,若想在食用烤肉時對環境、健康更加友善,建議烤肉一定要搭配蔬菜,加入彩椒、菇類、筊白筍、茄子等含有膳食纖維的蔬菜,不僅能攝取到豐富的膳食纖維和營養素,還能平衡肉類的油膩感,干擾油脂的吸收。夏子雯說到,醬料部分可選擇低鹽,或是使用無加鹽的調味粉,甚至是少用醬料,就能減少不必要的鹽分攝取。她認為,為了個人健康,無煙、低碳成為現代趨勢,其中無煙烤肉不僅減少燃燒碳所產生的有害物質,還能避免過多的油煙。夏子雯提醒,水產貝類應盡量避免生食,確認徹底加熱再食用,使用器具也一定要採取生熟分開,除了留意烤肉食材保存,料理前後也要記得用肥皂勤洗手,才能有效避免病毒或細菌找上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