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疱
」 帶狀疱疹M痘成「國際關注公衛緊急事件」 疾管署急發醫界通函示警
依據世界衛生組織(WHO)及各國監測資料顯示,今年全球M痘疫情緩升,其中非洲區自5月起疫情明顯上升。鑑於此波疫情已出現跨國傳播且致死率高達3%以上,疾管署決議宣告此次疫情成立「國際關注公共衛生緊急事件(PHEIC)」,同時急發醫界通函提醒醫師提高警覺。WHO於8月14日針對此波疫情召開緊急委員會,並於會後表示,非洲疫情以剛果民主共和國為主,今年報告病例數已逾15,600例,537例死亡,主因為開始流行能快速傳播之Ib型病毒,並陸續透過人際接觸擴散至周邊國家,目前已知Ib型病毒可能主要透過性行為和家庭接觸傳播,感染者多為年輕成人和兒童。疾管署已於8月15日提升非洲7國旅遊疫情建議等級,將剛果民主共和國之旅遊疫情建議等級提升至「第二級:警示(Alert)」,並將該國鄰近已有疫情、或已出現Ib型病毒之國家,包括:中非共和國、剛果、蒲隆地、肯亞、盧安達、烏干達等六國,提升至「第一級:注意(Watch)」。我國自2022年6月23日將M痘列為第二類法定傳染病,截至今年8月14日累計確診399例病例(377例本土及22例境外移入),目前國內雖尚未有感染M痘Ib型病毒個案,惟須留意境外移入Ib型個案造成國內傳染風險,且國內本土IIb型M痘疫情仍持續。疾管署提醒醫界朋友診療病人時若發現符合「M痘」通報定義,如皮膚病灶(如皮疹、斑疹、斑丘疹、水泡、膿疱等),及病人出現有發燒(≥38°C)、畏寒/寒顫、出汗、頭痛、肌肉痛、背痛、關節痛、淋巴腺腫大(如耳周、腋窩、頸部或腹股溝等處)等症狀,臨床醫師無法以其他已知病因解釋,請於24小時內至「傳染病通報系統(NIDRS)」進行通報,並採集檢體(如:水疱液、膿疱內容物及咽喉擦拭液等)送驗。疾管署指出,目前國內已儲備足夠M痘疫苗與口服抗病毒藥物,疫苗庫存約2萬瓶,年底將再進貨1萬瓶,約可提供7-8萬人次M痘疫苗接種,口服抗病毒藥物尚有約440人份;另接種疫苗為目前預防M痘最有效的方式,接種第1劑M痘疫苗14天後,對疾病的保護力僅有約4成至8成,而完成接種2劑疫苗後,則可高達9成保護力,呼籲醫界朋友於診療時遇有符合疫苗接種條件民眾,包括近1年有風險性行為者(例如:與不特定對象發生性行為、多重性伴侶、性交易服務者、於營業場所發生性行為者等),過去曾罹患性病,或性接觸對象有前述任一情形者等,請協助或轉介前揭民眾及早完成2劑M痘疫苗接種,僅接種1劑者,亦請儘速完成第2劑,以獲得完整保護力。
8歲妹嘴破住院…醫揭「不是腸病毒」媽超驚訝 這病9成人35歲前都得過
國內腸病毒正處流行期,疫情持續上升,疾管署預計6月中會達到高峰,提醒家長持續保持警覺,留意嬰幼兒健康狀況。1名8歲女童因嘴巴破洞,從門診轉來住院,家長原以為孩子感染腸病毒,然而經過醫生檢查,發現患者嘴巴、舌頭、嘴唇全是破洞,且上下排牙齦紅腫,判斷是「疱疹性齒齦炎」,讓媽媽相當意外。彰化秀傳醫院急診兒科醫師黃士倫在粉專「黑倫醫師x健康諮詢」分享個案,近日急診收治1名8歲的孩子,患者因嘴巴破洞從門診轉來住院,自己檢查後發現女童的嘴巴、舌頭、嘴唇許多破洞,上下排牙齦紅腫,尋問媽媽孩子刷牙時是不是牙齦流血?當他說「這不是腸病毒」時,媽媽一臉驚訝地看著醫生。醫師說明,「疱疹性齒齦炎」(herpetic gingivostomatitis)是第一型人類疱疹病毒感染造成的疾病,顧名思義,疾病影響的範圍包括口腔和牙齦。雖然在青少年和成人都會發生,但多數發生於6個月到5歲的兒童。第一型人類疱疹病毒感染後,病毒會在患者表皮和真皮細胞內快速且大量複製,造成細胞崩解,最終造成黏膜組織的破壞。常見症狀包括口腔黏膜和嘴唇潰爛,口腔周圍的小水疱以及之後的出血和結痂。黃士倫透露,據統計約9成的人35歲前都被第一型人類疱疹病毒感染過。當第一型人類疱疹病毒感染發生在小孩身上時,雖然有些病人沒有症狀,但多數的小孩會有發燒,口腔潰瘍合併疼痛,胃口差及焦躁不安等情形;有些病人還會合併倦怠或嗜睡,以及局部的下頜及頸部淋巴結腫大。當從沒感染過人類疱疹病毒的小孩第一次感染第一型人類疱疹病毒時,比較會有典型的疱疹性齒齦口腔炎症狀,除了口腔潰瘍等症狀外,還會有牙齦紅腫、流血、口臭等全口的黏膜症狀,同時高燒可以長達1、2個禮拜。醫師指出,疱疹性齒齦口腔炎的傳染大多是因接觸帶原者的口腔分泌物,不管是得過第一型或第二型人類疱疹病毒,都可能復發。另外,疱疹性齒齦口腔炎在臨床上和腸病毒引起的咽峽炎(herpangina)初期不易分別,但疱疹性齒齦口腔炎會有齒齦的紅腫、出血,而腸病毒咽峽炎則不會有牙齦紅腫的現象。
水痘沒什麼?全家都中「爸住院一週」 醫:非常危險
不少人覺得得水痘沒什麼,小兒科醫師楊為傑提醒,最近有一家人都得水痘,「兩個青少年症狀還好,但是把拔嚴重到住院住了一週」,建議幼童打第二劑疫苗,提升保護力。楊為傑在臉書「白袍旅人」發文,「感染水痘是有可能會重症的。最近有一個家庭,全家都得了水痘。兩個青少年症狀還好,但是把拔嚴重到住院住了一週。成年人跟小小孩感染水痘是『非常危險的』。」至於得過水痘可以終身免疫?楊為傑說,「得了水痘,會得到的是『終身帶病毒』的狀況。只要感染了水痘,該病毒就會終身躲在神經節。找時間發作,變成令人聞之色變的『帶狀皰疹』,俗稱『皮蛇』。」楊為傑表示,按照衛福部建議,幼兒4到6歲建議建議施打第二劑的水痘疫苗,提升保護力,「如果可以,我希望把水痘這個疾病阻斷在這一代。所有沒得過水痘的人,都建議施打兩劑水痘疫苗!阻斷水痘=阻斷帶狀皰疹(皮蛇)。」疾管署說,曾施打過疫苗者仍可能罹患水痘,接種疫苗42天後仍感染野生株水痘稱之為「疫苗失敗的感染(Breakthrough Infection)」,其病程較短(4–6天)、水疱數約50顆以下且症狀表現溫和,突破感染患者的傳染力約為未曾接種疫苗患者的1/3,惟曾接種過水痘疫苗者仍有25%至30%可能出現較嚴重的水痘症狀,若水疱多於50處,則傳染力與未曾接種疫苗患者相似,罹病期間仍應與他人區隔,不宜忽視。
新式微創角膜移植手術! 順利改善視力重見曙光
王先生在接受左眼白內障手術後視力卻又逐漸模糊,並有眼睛疼痛、畏光、無法睜開眼與不斷流淚等情形,嚴重影響了生活品質,經診斷為白內障術後產生的人工水晶體相關之水疱性角膜病變;林小姐則是雙眼患有先天性角膜內皮細胞失養症,飽受視力模糊之苦。新式手術現光明 微創角膜移植病人經嘉義長庚醫院眼科陳南妮醫師診療,接受新式微創角膜移植手術「角膜後彈力層內皮移植手術(Descemet membrane endothelial keratoplasty,簡稱DMEK)」,術後都恢復良好,角膜從混濁水腫恢復透明清澈,疼痛及畏光症狀也大幅改善且視力已逐步恢復中。陳南妮醫師表示,相較於傳統的全層角膜移植手術,角膜後彈力層內皮移植手術僅移植內皮細胞,傷口小且縫線少,大大降低出血、感染、術後散光與排斥機會,手術恢復期較短,術後的視力大幅改善。視力下降模糊 及早診斷治療目前諸多原因皆可能造成角膜內皮細胞數下降,導致角膜水腫以致於角膜混濁,嚴重影響視力。先天因素最常見為角膜內皮細胞失養症,後天則以白內障及青光眼手術術後較為常見,因此若術後出現視力逐漸下降模糊,伴隨眼睛疼痛畏光等情形,務必及早至眼科檢查是否為人工水晶體相關之水疱性角膜病變,即早診斷避免延誤病情,若長期角膜水腫混濁病變,錯過內皮細胞移植時機,最終僅能接受傳統移植手術。孫啟欽醫師進一步說明,台灣每年約有600多名病人等待眼角膜移植,透過精良的移植手術可確保手術成功,DMEK手術傷口大小僅3mm,要將厚度僅0.001cm的厚彈力層内皮取下植入病人眼中,手術學習曲線及困難度極高,目前國内擁有成熟技術執行DMEK手術的眼科醫師仍寥寥可數,未來持續幫助更多需角膜移植病人重見光明。
胡小禎復發1病情!無奈嘆道「本來想說很久沒看到你了」
藝人胡小禎曾受多囊卵巢綜合症的折磨,導致她內分泌失調以及新陳代謝出現問題,努力健身維持身材的她,近期帶狀疱疹又復發,讓胡小禎無奈道「本來想說很久沒看到你了」。胡小禎24日在IG上發文,「壓力調解失敗下的產物,每次壓力大、免疫力下降,就會長帶狀疱疹在腰間,本來想說很久沒看到你了」,文章中透漏到,胡小禎並不是第1次患有帶狀疱疹,並拍攝帶狀疱疹的模樣,可見在腰間的紅塊中有許多白色疹子,令無數網友前來關心。胡小禎表示,自己在壓力大、免疫力低下時,帶狀疱疹就會復發。(圖/胡小禎IG)貼文一出,許多患有帶狀疱疹的網友紛紛表示,「免疫力下降或壓力大會再復發,本人復發3次了,還會神經痛」、「你想她的時候,她就來了」、「去打一針B12,這個不會斷的,請保重」、「別想它,一呼喊就報到」、「跟我一樣一直瘋長」。根據台大醫院網頁上資訊,「帶狀疱疹」為正式名稱,也就是民間俗稱的「皮蛇」,雖然甚少致命機會,但後遺症卻讓人苦不堪言。此症狀好發於年紀大與免疫能力較差者,但事實上,任何年紀的人都有可能罹病。發病時會產生局部疼痛麻木,表皮出現紅斑,然後生出水疱,大部分都會在5到10天左右結痂,但仍有超過1成的患者會在結痂後仍有疼痛感,甚至持續長達幾個月,被稱為「疱疹後神經痛」。
小心帶狀疱疹找上你! 施打帶狀疱疹疫苗可預防
原以為帶狀疱疹較常出現在秋冬之際,其實在季節轉換,氣溫忽冷忽熱時,都是帶狀疱疹病毒活化,容易發作的時機。光田綜合醫院家庭醫學科吳健琳醫師提醒,罹患帶狀疱疹後很難完全根治,病毒很有可能潛伏體內伺機發作,日常生活應多注意健康,提升免疫力,也建議施打帶狀疱疹疫苗以預防帶狀疱疹病毒所帶來的威脅。腰痠麻癢痛多日 感染帶狀疱疹54歲周先生因右側腰痠麻癢痛多日,且因患部在腰側,穿衣穿褲容易磨擦到更是痛得不得了,不敢抓也不敢擦藥十分難耐,經吳健琳醫師詢問病史及檢查,起初周先生右側腰部產生疼痛的現象,隔幾天開始有麻木感,接著右側腰部周圍長出紅斑,繼而長出水疱範圍擴大,他曾因疼痛至藥局拿止痛藥吃一星期未見效果,還變得更嚴重,來到門診診視時已有部分水疱結痂,皮膚留有結疤及色素沈積的現象,這就是感染帶狀疱疹病毒後的典型症狀。吳健琳醫師指出,此症好發於50歲以上長者以及免疫力較差的族群。發病時除了皮膚會出現叢發的紅斑與疼痛水疱,也會影響感覺神經造成痛癢感,這種病毒會造成感覺神經節及感覺神經的發炎,甚至會延伸到鄰近的脊髓,進而引起神經組織的受損,有些患者還會發生局部運動功能受損的情況,例如產生顏面神經麻痺或肢體部分肌肉的無力等。帶狀疱疹病毒 造成疱疹後神經痛帶狀疱疹不只會出現在身體軀幹,吳健琳醫師提醒,帶狀疱疹也可能會出現在頭頸部、四肢或會陰部,一旦出現在眼睛、耳朵或會陰部危險性更高,延遲就醫有可能因神經受損而引起是聽力受損、視力受損或失禁,若有皮膚出現紅斑及疼痛水疱或合併酸痛,建議及早就醫診斷及治療,避免延誤病情。吳健琳醫師表示,帶狀疱疹急性期時,透過適當藥物在能減輕症狀加速癒合,減少併發症的發生,但難以根治,皮膚表面的水疱好了之後,病毒仍很有可能藏在神經節內,造成反反覆覆的神經痛長達數年;要預防後遺症,尤其是嚴重的「疱疹後神經痛」以及帶狀疱疹復發,需仰賴帶狀疱疹疫苗。新型的欣剋疹 帶狀疱疹疫苗根據調查指出,50歲以上長者得到帶狀疱疹的機率為年輕人的3倍;患有慢性疾病者,尤其三高或是癌症族群也是帶狀疱疹的高危險,以及曾感染過水痘或帶狀疱疹者,因病毒會潛伏在神經組織中,復發機率高。吳健琳醫師說明,「預防勝於治療」是面對帶狀皰疹的重要原則。新型的欣剋疹帶狀疱疹疫苗滿18歲即可施打,共需接種2劑,第2劑於第1劑施打2至6個月後施打,臨床顯示注射後4年效力高達97%,8年仍可達84%保護力。建議帶狀疱疹高危險族群可至門診諮詢醫師評估是否接種帶狀疱疹疫苗。
本土猴痘再添4例…「2行為」恐致疾病默默擴散 醫籲現1症狀快就醫
疾管署今(14日)公布國內新增4例猴痘本土確定病例,均為本國籍男性,其中3例位於北部、1例於南部,年齡介於30多歲至50多歲,發病日介於2月26日至3月6日,因身體陸續出現發燒、喉嚨痛、紅疹、淋巴結腫大、水泡、膿皰等症狀,經醫師評估後採檢通報,分別於3月8日至3月10日間確診陽性。醫師提醒,臨床上發現部分個案對於皮膚出現紅疹膿疱等異狀容易忽視,提醒民眾發現異常皮疹水疱,應早期就醫;若接獲疫調通知曾與確診個案接觸,請配合相關防疫措施,避免造成疾病傳播。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昆明防治中心王建淳醫師指出,「猴痘」目前是國際關注公共衛生緊急事件(PHEIC),但實務工作上發現部分民眾對猴痘症狀及傳染途徑不了解,以致延遲就醫,甚至在防疫人員通知有接觸風險時仍不甚在意,可能導致疾病在社區中默默擴散。王建淳醫師提醒民眾,若發現皮膚上出現異常皮疹水疱,且近期內曾與他人有過親密接觸(如性行為、接吻、無衣物遮蔽的擁抱等)或接觸到他人皮膚上的病灶,可在就醫時主動詢問是否有猴痘的感染風險,以利醫師評估是否採檢送驗,早期診斷早期治療,共同避免疫情散布。針對猴痘疫苗接種,疾管署表示,第一階段暴露前預防(PrEP)疫苗預防接種作業,考量現階段疫苗量及疫苗儲存特性等因素,以採「集中接種」及「皮內」注射方式辦理為主,以達疫苗之最大效益,並先以6個直轄市各設置1家合作醫院為先。該署已完成第一階段猴痘疫苗接種相關作業之前置準備,包括完成修訂疫苗接種作業須知、民眾接種須知與同意書、疫苗使用與管理方案、衛教及教育訓練教材等,以利醫療院所人員訓練及執行接種服務使用,並預計醫院需一週完成各項前置作業。
台灣首例猴痘個案症狀照曝光! 25歲男腿部狂冒水疱
世界衛生組織正評估將列最高層級公衛警報的猴痘正式入侵台灣,家住台南的25歲德國返台男子證實感染,病毒兵臨城下引爆市民驚恐,衛福部緊急匡列密切接觸者20人,25日根據新公布指引,縮減匡列為9人,台南市衛生局25日公布患者大腿水疱照片,聲明台南市共6名接觸者,目前皆無感染症狀。台南市衛生局聲明,確診猴痘的25歲男子16日返台,20日出現發燒、肌肉痠痛、喉嚨痛、紅疹與鼠蹊部淋巴腫大現象就醫,醫療人員將患者檢體送實驗室檢驗確診猴痘,目前收治在負壓隔離病房治療。民眾看了海外猴痘感染者的照片感到驚慌,大呼「這病好醜,我不行」,台南市衛生局25日公布患者大腿水疱照片,與外國感染者的情況不甚相同。衛福部原本匡列台南與高雄共20名接觸者,包含家人3人、醫療相關人員10人、司機與其他4人。不過疾管署25日公布猴痘疫情調查與接觸者追蹤指引,根據新的指引,把非接觸者都排除,僅剩9人,例如防疫計程車司機距離遠,又有清潔消毒,就可以排除。目前匡列的9人都屬中低風險接觸者,因個案正在居家檢疫期間確診,家人未實際同住,不算高風險接觸。台南市衛生局表示,台南市匡列6人,包括3名家人,3名醫護人員,目前皆無症狀。該個案目前收治於醫院負壓隔離病房,衛生單位預計健康監測至7月14日。
臉上有蟲子!媽媽拍一下「3歲女兒險毀容」 網曝恐怖經驗:疤痕好幾年沒退
天氣變熱,許多蚊蟲也開始蠢蠢欲動,中國一名媽媽日前在給不到3歲的女兒洗臉,突然飛來一隻蟲子停在女兒的臉頰上,她隨手將蟲子拍落,沒想到女兒的臉差點毀容。根據《杭州日報》報導,周姓媽媽前幾天在給女兒洗臉時,右臉頰飛來一隻蟲子,她憑本能一揮拍掉,但準備上床睡覺時,女兒卻開始哭鬧,她一看嚇壞,女兒的臉上竟出現一條約5公分的條狀紅印,當下她只是塗藥膏,並哄女兒睡覺,隔天醒來卻發現,女兒臉上的紅印愈來愈明顯,而且臉頰和眼睛周圍都腫了起來,連忙到醫院看皮膚科。(圖/翻攝自人民網微博)醫師判斷,女童臉上的紅印很可能是皮膚接觸隱翅蟲毒液引起的急性皮炎,周姓媽媽才想起,打落的那隻蟲子可能就是罪魁禍首。醫師指出,通常隱翅蟲爬到皮膚表面是沒事的,但如果被拍打、揉搓或壓碎,其體內的毒素會沾到皮膚上,使皮膚出現條狀或片狀水腫性紅斑、密集丘疹、水疱或膿包,嚴重可能出現大面積潰爛或淺層的皮膚壞死。(圖/翻攝自維基百科)醫師提醒,當隱翅蟲掉在身上時,要小心吹走或抖落,萬一不小心接觸其毒液,可用肥澡水沖洗中和毒性,並及時到醫院就診。另外,由於現在逐漸進入各種蟲類的活躍期,平時也應注意防護,夏天夜間關好門窗,使用蚊帳、紗窗等,盡量避免接觸蟲子,到戶外遊玩盡量穿長袖長褲,噴灑防蚊液,預防蚊蟲叮咬。消息曝光後,引發網友討論,「我到現在疤痕還未退卻」、「這種蟲子太討厭了」、「我就被爬過,現在臉上還有一小塊灼傷的痕跡,好幾年了,應該是好不了了」、「以前這玩意兒落我腳上過,早上被疼醒,過了1、2年疤才淡下去」。
單側性疼痛恐是「皮蛇」徵兆 長在眼睛可能「失明」
一般俗稱的「皮蛇」,正式名稱為「帶狀疱疹」。雖然此病大部分不會致命,但是其後遺症卻可能讓人痛苦不堪。發病形式多為單側長條範圍的粉紅色水泡與紅疹,因其外觀像一條蛇,而被稱為皮蛇。台大醫學院皮膚科主任蔡呈芳在節目《健康2.0》解釋,帶狀疱疹是小時候水痘病毒在身體裡面殘留,成人之後在免疫力低的情況下就會出現。台大醫院神經部指出,此症好發於年紀大及免疫力較差的人,患惡性腫瘤的病人也較易發生。當發病時,在身上一節或數節感覺神經分佈的區域會產生疼痛、麻木的現象。在數天至3週內,相對的表皮便會長出紅斑,繼而長出水疱。由於我們的感覺神經在體表分佈約成一帶狀排列,所以這些水疱的分佈也就會成一帶狀。最常出現的位置是胸部、背部,其次就是臉上三叉神經分佈的區域,而頸神經及腰神經分佈的位置則較少。蔡呈芳指出,大部份的帶狀皰疹初期症狀會以疼痛或全身不舒服表現出來,大多在一週左右會發生,但在文獻中,也有出現疼痛2到3個月才出現帶狀皰疹的案例,民眾若有出現單側性的疼痛,極有可能就是此病症導致。單側性的疼痛最後是因為帶狀皰疹所導致的案例中僅有4%,所以除了疼痛外,也要注意疼痛周圍的皮膚是否有出現任何的異常疹子,不論是紅疹、突起物、水泡或潰瘍,都很有可能是皮蛇的前兆。此外,大多數人在疹子出細後,疼痛感會開始減少,但有少數患者則是疼痛感越來越嚴重,甚至侵犯周遭的某些器官,例如眼睛恐導致失明,肛門則可能造成大小便失禁。蔡呈芳列出下列4點,提醒民眾帶狀皰疹要注意的情況:1.單側性疼痛2.合併皮膚病灶3.頭頸部4.生殖器附近蔡呈芳表示,越早開始治療效果會越好,癒後也會越好,在急性期則要保持傷口的清潔,不要故意弄破水疱,以免造成次發性的細菌感染。局部的抗生素及藥物可請皮膚科醫師開處方,切莫聽信偏方亂塗藥膏,治療「皮蛇」千萬不要自作主張。
女嬰狂冒水痘母也遭殃 陷致命危機竟是爸害的
新冠肺炎疫苗何時問世不得而知,醫師提醒家長千萬別忽略孩子應常規接種的疫苗,「一針都不可懈怠」!台中有位未滿1歲女嬰,差幾天就可施打水痘疫苗,竟被罹患帶狀皰疹的爸爸傳染水痘病毒,未施打過水痘疫苗的新住民媽媽也感染,一家三口被迫一起戰「痘」!反覆高燒的小女嬰軀幹、四肢,甚至嘴巴都出現紅疹、紅色丘疹。(圖/台中慈濟醫院提供、中國時報王文吉台中傳真)反覆高燒的小女嬰軀幹、四肢,甚至嘴巴都出現紅疹、紅色丘疹。(圖/台中慈濟醫院提供、中國時報王文吉台中傳真)女嬰父親是台中市人,一家人配合他的工作長住離島,新手爸爸見女兒高燒不退並長皮疹,就診兩次,當地醫師懷疑感染水痘且擔憂有併發症,建議回台灣就醫。氣候因素影響,女嬰發病後第4天才飛回本島,孩子除高燒,水痘愈長愈多且食慾極差,一下飛機趕緊送急診。女嬰父親身上殘留帶狀皰疹(水痘)痕跡。(圖/台中慈濟醫院提供、中國時報王文吉台中傳真)台中慈濟醫院小兒科醫師余孟恭指出,女嬰到急診室時頭、臉與軀幹出現紅疹、紅色丘疹,合併嚴重搔癢,導致水痘破裂與局部皮膚細菌感染;住院後,從女嬰接觸史清查傳染源,發現孩子發病前兩周,父親曾患帶狀皰疹,沒幾天孩子也反覆發高燒且冒出細小紅色皮疹。新住民媽媽也被感染出水痘。(圖/台中慈濟醫院提供、中國時報王文吉台中傳真)可怕的是女嬰母親陪病3天,也冒出紅色皮疹,醫師詢問才知道,女嬰母親是來自越南的新住民,從未施打過水痘疫苗,因孩子長水痘也被傳染。父親持續觀察外,女嬰跟母親都投以抗病毒、止癢的抗組織胺及治療細菌感染的抗生素等藥物。住院5天後,女嬰從最初的水疱發展到膿疱最後結痂,母親則在用藥後快速好轉。台中慈濟醫院小兒科醫師余孟恭向女嬰父母說明水痘病毒感情形。(圖/台中慈濟醫院提供、中國時報王文吉台中傳真)余孟恭指出,治療水痘最好的方式是注射疫苗,只要曾經接種過疫苗,身體多少還是會有抗體具有保護力,即使再次感染水痘病毒,症狀會輕微一些,併發症狀也會少一點。他建議女嬰滿周歲後,仍應再施打水痘疫苗,讓保護抗體維持更高、更好。台中慈濟醫院小兒科醫師余孟恭提醒,該打的疫苗一針都不要懈怠。(圖/台中慈濟醫院提供、中國時報王文吉台中傳真)「長水痘,不可輕忽,因為要擔心的不只是留下痘疤而已。」余孟恭提醒,除有重症疑慮的出血性水痘,感染水痘的幼兒須留意有無繼發性細菌感染、敗血症或腦炎等併發症;老年人則應注意是否有肺炎、敗血症等併發症,及時適當治療十分重要,才能避免致命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