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痘病毒
」 皮蛇 帶狀皰疹 疫苗35歲男危險性接觸後「GG長水泡」急就醫! 結果竟是皮蛇作祟
1/3以上的人終其一生至少會得一次帶狀皰疹,然而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帶狀皰疹其實可能發生在身體任何部位,就連陰莖也有機會遭受侵襲!顧家醫療泌尿科診所總院長顧芳瑜分享,一位35歲左右的男性病患因爲陰莖上面長了很多紅色水泡,呈現一個長條狀的分布,當時水泡並未破掉,頭幾天只是覺得有點癢癢的,隨後幾日卻開始越來越疼痛。由於他兩三週前曾有一些危險性接觸,所以擔心是生殖器皰疹發作而至泌尿科求診。聽完病患描述並實際檢查後,顧芳瑜覺得不太像生殖器皰疹,反而很像帶狀皰疹的型態,於是詢問病人之前是否曾經得過帶狀皰疹。病人回答他兩三年前的確得過帶狀皰疹,當時在皮膚科吃了藥之後就好了,也就沒再管它,沒想過帶狀皰疹不但會復發,而且竟然會長在GG上,覺得非常訝異?!顧芳瑜根據他的症狀開立口服的抗病毒特效藥以及一些症狀治療的藥物,一週之後病人回診表示傷口都已結痂,而且疼痛感大幅降低。病患回診的同時也施打了新一代的帶狀皰疹疫苗,只要兩個月後再補打第二劑即可獲得完整的保護力,未來也能大幅減少帶狀皰疹復發的風險。顧芳瑜也藉此說明,臨床上很多病人對於唇皰疹、生殖器皰疹、帶狀皰疹的差別其實不太清楚。唇皰疹、生殖器皰疹主要是由單純皰疹病毒(herpes simplex virus)所引起,如果是長在嘴唇上的通常是第一型感染(HSV1),如果是長在生殖器上的通常是第二型感染(HSV2)。目前對於這類病毒並沒有有一個很好的預防方式。而帶狀皰疹則是俗稱的「皮蛇」,就是我們小時候常聽到的水痘病毒(Varicella-Zoster Virus) ,當我們免疫力低下、疲倦、壓力大時,藏在神經節內的病毒就有可能發作而造成疼痛無比的帶狀皰疹,而且這個神經痛有可能是永久性的。幸運的是目前已經有了帶狀皰疹疫苗可以加強預防,而且成效非常好,根據統計兩劑打完的保護力可達97%,而且以目前的研究認為並不需要重複補打,是一個非常好的預防方式,因此顧芳瑜建議民眾不妨都可以考量施打帶狀皰疹疫苗作為防護。
七旬嬤以為冬季乾癢狂抓! 檢查竟發現罹「1病」痛不欲生
近日一名70多歲阿嬤皮膚出現紅疹、搔癢及刺痛,原以為是冬季乾癢,多塗點乳液就可改善症狀,沒想到患部持續向外擴散,且搔癢感、疼痛感加劇,並長達數日之久,讓她連飯也吃不下、睡也睡不好,直到前往皮膚科門診就醫後才發現是帶狀皰疹發作,對症下藥後情況緩解許多,阿嬤也重回正常生活。逾50歲「皮蛇」帶狀皰疹機率高 過度搔抓恐感染雙和醫院皮膚科翁子玉醫師表示,俗稱「皮蛇」的帶狀皰疹是一種由水痘病毒復發引起的疾病,盛行率約千分之5(4.89‰),台灣約九成的民眾小時候都有得過水痘或接種過水痘疫苗的經驗,症狀緩解後,病毒便會潛伏在人體神經節,當免疫力下降時,便有機會復發。研究顯示,年齡是帶狀皰疹發作的關鍵,50歲後發生機率明顯上升,研究也指出,帶狀皰疹的機率為32.2%,意指每三人就一人會面臨到帶狀皰疹的困擾,千萬不可輕忽。初期症狀不明顯 疼痛不適影響生活品質翁子玉指出,初期帶狀皰疹的症狀多數並不明顯,主要是些許癢感或刺痛感,民眾常誤認為肌肉痠痛或落枕,待後續水泡、紅疹或淋巴結腫大出現時,疼痛感將越發明顯;但也有些人在水泡出現後才開始感到劇烈的刺痛感。有別於一般的皮膚疾病,帶狀疱疹會沿著神經節擴散、蔓延,也因此才會有「皮蛇長滿一圈會死掉」的迷思出現,但雙側發生的情況相對少見。除疼痛不適影響生活品質,患部過度搔抓也可能造成細菌感染或傷口潰瘍等皮膚問題。高風險族群應施打疫苗 延誤恐造成神經痛後遺症一般來說,帶狀皰疹未治療約數周可自行痊癒,但翁子玉建議仍可前往皮膚科門診尋求專業諮詢,透過口服或靜脈注射的抗病毒或止痛藥物來控制病毒擴散、減緩疼痛的蔓延,特別是發作在額頭、頭皮、眼皮及鼻子等三叉神經分布區域時,若不及時治療,恐出現嚴重的併發症,甚至傷及眼角膜;另外,也建議50歲以上、有慢性疾病、作息不正常或生活壓力大、免疫不全、癌症患者,以及曾得過帶狀皰疹之高危險族群來施打疫苗增加保護力。值得注意的是,若帶狀皰疹發作90天後仍有疼痛,醫學上便定義為帶狀皰疹後神經痛,持續時間從幾個月到數年不等,其中以女性、50歲以上、帶狀皰疹病灶數較多、發作於頭部、薦骨部位、有出血性水泡及症狀前期就出現帶狀疼痛等為高風險族群。若能在急性發作期就給予藥物治療,就可以有效降低帶狀皰疹後神經痛的發生。治療含口服及外用藥物 低能量雷射儀緩解疼痛翁子玉指出,年紀同樣是引起帶狀皰疹後神經痛的關鍵,疼痛感常為陣發性、持續性或頻繁的疼痛,具有灼熱、針刺或電刺等特徵,可能伴隨感覺異常、觸覺敏感或蟲蟻鑽動的感覺,如生產般「痛不欲生」嚴重影響生活。目前有可透過多種藥物來減緩神經痛的嚴重度,包括口服藥物、外用藥膏或貼布,近年有部分抗癲癇或抗憂鬱藥物,經研究證實抑制神經痛的效果良好,已被食藥署核准用於帶狀皰疹後神經痛的控制,雙和醫院皮膚科也有低能量雷射儀,可以加強對疼痛的控制,但實際使用上還必須考量患者的個別狀況,民眾若有相關疑問可至皮膚科門診尋求專業協助。
肌膚麻癢刺痛要注意! 小心恐是帶狀疱疹發病前兆
當肌膚感覺麻癢、刺痛時可能會認為是蚊蟲叮咬,但隨著時間推移,皮疹的數量持續增加並擴散,這就是棘手的「帶狀疱疹」。本回就來介紹帶狀皰疹出現時的應對方式及預防的措施。只有身體單側感到疼痛時 就要到皮膚科報到只要是小時候有長過「水痘」的人就有可能得病,這種棘手的皮膚病就是「帶狀疱疹」。「水痘和帶狀疱疹病毒就是發病的原因。這種病毒在第一次感染時會引發水痘,大約一週左右就會好,但病毒並未消失,而是潛伏在神經節(神經細胞聚集的部位)裡。病毒在免疫力確實發揮功能的期間會默默潛伏,然而一旦免疫力因為任何原因而下降時,病毒就會開始增殖並重新活動,攻擊神經和皮膚,進而引發帶狀疱疹。」(上出良一醫師,以下皆同)那麼,身體會出現什麼症狀呢?「首先,身體的一側會出現疼痛感或皮疹;通常出現在胸、腹或背部。患者會在出疹的同時或前幾天開始感到麻癢刺痛,有些人甚至會感到肌肉緊繃。由於皮疹又紅又小,很容易誤以為是遭到昆蟲叮咬,但其數量會隨著時間增加,過不了多久就會擴散成帶狀。」雖然患者多以五十歲以上為大宗,但近年來,二十到三十的年輕患者也逐漸增加。這麼說來,最危險的時期就是身體狀況不佳的時候囉?「生病受傷、過勞或壓力大的時候也要小心。忙碌時還抽空打球,讓身體更累,就會有發作的危險。此時若皮膚跟衣服摩擦會出現麻癢的感覺,就要特別注意了。除此之外,有很多病例原本都以為是肌肉痠痛,後來才發現是帶狀疱疹喔。」有些病例就是像這樣因為「誤判」而導致症狀更嚴重。即使沒有出現皮疹,只要身體單側感到疼痛時,就要先到皮膚科報到。早發現早治療就是帶狀疱疹的治療關鍵,因此在皮膚開始出現症狀的三天內(72小時),就要前往就醫。接種疫苗 就能預防帶狀皰疹也就是說,過去是因為生活環境裡有帶有水痘病毒的孩童,所以成人才得以持續增加免疫力,而目前已經可以預測這樣的環境即將消失。那麼究竟該如何應對呢?「雖然保險不提供補助,但只要接種水痘疫苗就能預防。請洽詢附近皮膚科是否提供疫苗接種。」接種費用依各院而異,雖然必須自行負擔,但接種過後就不用擔心了。註解:在台灣,民國92年後出生者,年滿一歲可公費施打一劑水痘疫苗,四到六歲自費接種第二劑。13歲以上自費接種:未曾接種疫苗且未得過水痘者,應接種兩劑,兩劑間隔四至八週。60歲以上成年人可考慮自費接種帶狀疱疹疫苗。【解說】人形町皮膚科診所所長上出良一醫學博士。日本皮膚科學會皮膚科專科醫師。曾任紐約大學皮膚科研究人員,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皮膚科研究人員等,並為東京慈惠會醫科大學皮膚科講座教授。現為同大學客座教授。2014年開設「人形町皮膚診所」。近年推出《向大師學習皮膚科外用療法》(暫譯)等著作。本文出自ALBA阿路巴高爾夫雜誌第52期
秋冬帶狀皰疹蠢蠢欲動! 醫呼籲「這些罹病高風險人」快打疫苗
65歲阿明為上市公司主管,近期工作壓力大,某日因左側腰部癢痛感難耐,就醫檢查發現左側腰部有叢發性水泡,確定診斷確為帶狀皰疹。使用抗病毒藥物後,雖然疹子有所改善,然而神經麻痛感卻持續數月才好轉。為預防帶狀皰疹復發,在醫師建議下,阿明決定施打帶狀皰疹疫苗,以防疼痛再度纏身。「帶狀皰疹」水痘病毒引起 一成病人恐十年內復發奇美醫院家庭醫學部醫師李茂庭說明,帶狀皰疹(Herpes Zoster)俗稱「皮蛇」,是由水痘帶狀疱疹病毒引發的疾病。當感染水痘病毒後,病毒會潛伏脊髓神經節裡。待病人年紀增長或免疫力下降時,病毒可能再度活化。通常病人會先出現皮膚麻痛、異樣感,約二至三天後長出紅疹、水泡。水泡於七至十天後緩解,然而疱疹後神經痛可能持續數天至數年,嚴重影響病人生活品質,更有高達86%的帶狀皰疹後神經痛(PHN)病人不滿意現有的藥物治療選項。另外,帶狀皰疹痊癒後,仍有約一成病人於十年內復發。秋冬季節恐加劇 逾50歲、免疫不全者屬高風險族群李茂庭進一步說明,秋冬季節到來,帶狀皰疹也會變本加厲,尤其是年輕時曾得過水痘、抵抗力較差且年長者。帶狀皰疹主要影響範圍位於軀幹與四肢,然而約10%至15%帶狀皰疹病人發生在眼部區域,導致病人面臨失明、聽力受損等風險。另外,少數病人也可能出現腦膜炎、腦炎等神經系統疾病併發症,以及增加中風、心肌梗塞等心血管疾病風險。李茂庭表示,根據國外研究顯示,高達九成九的50歲以上成年人曾感染過水痘帶狀疱疹病毒,並且約三分之一的民眾會在一生中發生帶狀皰疹。若年齡為50歲以上、有慢性疾病、作息不正常或生活壓力大、免疫不全、曾得過帶狀疱疹,甚至曾確診新冠病毒,皆為發生帶狀皰疹的高危險群。預防接種「帶狀皰疹疫苗」 維持均衡飲食及運動李茂庭呼籲,除了維持均衡飲食、規定運動、不熬夜、適時釋放壓力等良好生活習慣外,若為高風險族群亦可考慮接種疫苗。根據台灣家庭醫學會成人預防接種時程表建議,50歲以上及18歲以上高風險族群為建議對象。接種疫苗後,不論是預防得到帶狀皰疹或疱疹後神經痛,皆有約九成以上保護力,且保護力可達十年。帶狀皰疹疫苗也可以和其他疫苗同時接種。
長輩防「皮蛇」接種帶狀皰疹疫苗有額外好處? 研究:可降失智風險
根據疾管署統計,俗稱「皮蛇」的帶狀皰疹,國人得到該疾病的機率逾3成,等於每3人就會有1人患病。由於這類疾病的後遺症很複雜,嚴重恐導致面部神經麻痺、聽力下降、甚至失明或失聰,讓很多人不勝其擾。而現在隨著帶狀皰疹疫苗研發問世,有一項國外統計分析發現,帶70多歲左右的長者接種帶狀皰疹疫苗,除了可降低感染帶狀皰疹以外,發現在未來7年內,也較不易罹患失智症。但兩者之間的因果關係目前雖然還沒有確定,不過生理學家認為,失智症的發生,與病毒感染有著正相關的關係。根據生活科學(Live Science)報導指出,近年有越來越多的醫學證據發現,病毒感染與日後罹患阿茲海默症的風險,彼此有關聯,推測可能的原因,應該與身體的慢性發炎有關。報導中提到,引發帶狀皰疹感染的水痘病毒,是病毒中相對比較狡滑的種類,感染後常會潛伏在特定的神經細胞內,當免疫系統降低時,病毒就會被激發,進而引起帶狀皰疹,也就是我們俗稱的「皮蛇」。科學家們分析從2013年9月,病毒減活型疫苗Zostavax(伏帶疹)在上市期間,針對70多歲族群的健康記錄,把有施打過Zostavax疫苗,及沒有施打過疫苗的長者去進行分析。結果發現,施打過疫苗的高齡者,患上失智症的機率,低了約8.5%。曼徹斯特大學分子神經生物學名譽教授伊札基(Ruth Itzhaki)受訪時表示,理論上,「水痘—帶狀皰疹」再度被激發所引起的發炎,可能會增加失智症罹患的機率,但因為他沒有參與該項新研究,只是從理論上去做分析。伊札基認為,該統計分析,某部分也為神經系統內的病毒,可能會損傷大腦,進而造成失智症風險,提供了更進一步的證據,值得後續再進行更多相關研究,以進行更詳細的因果關聯釐清。
只要10隻…孩子秒感染!醫示警「2病毒」傳染力強:得了很不舒服
自從口罩解封後,家中的孩童是否常常生病呢?小兒科「柚子醫師」陳木榮提醒家長們,要特別注意2種高傳染力的病毒,分別是「水痘病毒」與「輪狀病毒」,其中輪狀病毒「只要10隻」就能感染孩童,不得不謹慎防範。陳木榮在臉書粉專「柚子醫師的育兒診療室 - Dr.陳木榮醫師」分享,近日有許多家長擔憂,口罩解封後孩子返校上課,容易被同學傳染各種病毒,回家又將病毒傳染給年幼弟妹,導致孩子輪流生病,提醒家長們,水痘病毒與輪狀病毒具高度傳染力,最好讓孩子們施打疫苗提升保護力,「針對這些會造成嚴重症狀的病毒,盡量讓孩子打疫苗來預防。」陳木榮指出,水痘病毒除了透過校園群聚傳染外,也可能因家中長輩得到帶狀疱疹(皮蛇)遭到感染,即使大部分孩童已經接種過第1劑公費水痘疫苗,但還是可能出現突破性感染,「研究顯示接種1劑水痘疫苗的保護力僅有81%,接種2劑水痘疫苗則可達到約92%的保護力」,因此衛福部建議4至6歲入小學前孩童,可以接種第2劑水痘疫苗。此外,陳木榮透露,5歲以下幼兒感染腸胃炎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輪狀病毒」,同樣具有高度傳染力,「只要10隻病毒就能感染你我的孩子,更誇張的是,受感染兒童每公克的糞便可排出1000億隻病毒」,更可怕的是,目前尚未研發出有效對抗輪狀病毒的藥物,只能補充水分讓孩子自行康復,「孩子得了輪狀病毒,身體真的很不舒服!」建議家長們及早帶孩子接種口服輪狀病毒疫苗,降低感染病毒的發生率。
每3人就有1人罹「皮蛇」 併發神經痛恐致「大小便失禁」
根據疾管署研究計畫報告指出,台灣人得到帶狀疱疹的機率是32.2%,即每3個人中就有1人可能罹患帶狀疱疹「皮蛇」,比罹患流感重症或新冠重症的機率更高!而帶狀疱疹常見的疹後神經痛更如同「長新冠」,即使皮膚病灶復原了,仍有可能一直無法從疾病中痊癒,轉而成為長期的慢性疼痛疾病。帶狀疱疹的主要原因是水痘病毒再活化,台灣疫苗推動協會榮譽理事長李秉穎醫師說,「我們一生中至少有三分之一的機會,會得到帶狀疱疹」,因為小時候得過水痘,水痘帶狀疱疹病毒就會終生潛伏在體內的神經節裡,等到年紀大或是身體免疫功能比較差,無法抑制病毒時,潛伏的病毒就會伺機活化,沿著神經分布、蔓延發病,最終在表層皮膚呈現出水泡的樣子,且伴隨著劇烈疼痛。高齡之於帶狀疱疹是一個重要的危險因子,再來是免疫缺陷問題。此外,骨髓移植跟幹細胞移植的患者,因其長期使用化療藥物、生物製劑等免疫抑制劑,都會影響自體免疫力功能,屬於高危險族群。罹患帶狀疱疹常伴隨急性疼痛,且好發於身體單側,沿著神經走向表現,宛如皮膚上的蛇紋,民間說法的「皮蛇」才不脛而走。帶狀疱疹有機會引發頭痛、疲倦甚至輕微發燒等症狀,甚至可能在癒後留下慢性後遺症「疹後神經痛」。李秉穎醫師認為「疹後神經痛」是帶狀疱疹最嚴重的併發症。因為病毒沿著神經感染,會對神經造成傷害,雖然復原後的疱疹乾掉結痂,但底層受損的神經可能依舊非常疼痛,讓患者無法好好睡覺,導致長期失眠,甚至因長期疼痛而終至憂鬱,嚴重影響生活品質,「是痛到讓人想自殺的那種痛」李醫師說。帶狀疱疹雖然很少引起死亡,但如果蔓延到重要的神經叢,例如顱眼神經、顏面神經等就可能會造成生命功能的缺損,使視覺、聽覺受到影響,或是感染到臀部附近的神經時,還有可能造成大小便失禁,影響生活起居。慢性後遺症在後疫情時代,逐漸受到民眾關注。根據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的研究指出,感染過新冠肺炎的成年人中,平均每5人就有1人痊癒後仍有慢性後遺症,如呼吸道、疲倦、肌肉骨頭疼痛等問題,這種一直無法從疾病中痊癒的情況,就稱為「長新冠後遺症」(Long Covid)。帶狀疱疹常見的疹後神經痛就如同長新冠一般,且更好發於確診者中,即便帶狀疱疹表面皮膚的病灶痊癒,仍約有30%的患者無法從疾病中痊癒,持續地有疱疹神經痛的痛感,疼痛時間可長達數個月甚至數年之久,通常年齡越大疼痛時間越長。林口長庚兒童感染科教授級主治醫師陳志榮表示,通常50歲以上的患者有超過半數的機率,在痊癒後留下疱疹神經痛,從此飽受長期疼痛之苦。陳醫師分享自己20歲長帶狀疱疹的過程「一開始是半邊頭在痛,兩天後開始沿著顱眼神經、三叉神經冒出一些水泡,大概痛了兩個禮拜才慢慢癒合。疼痛指數大約是量表中的5-6分,痛到無法入睡需要鎮痛藥物介入的程度。」事實上,帶狀疱疹發病前只有痛覺,經常是莫名疼痛卻找不到原因,因為還沒有皮膚病灶時是無法診斷的,疹子發出來通常需要兩天,其明顯沿著神經分佈的樣態,終能清楚診斷為帶狀疱疹。免疫力通常從50歲開始走下坡,而帶狀疱疹及疹後神經痛都是年紀越大越容易發生的疾病。因此,非活性疫苗就是一個很好的預防方法,疫苗的目標是不讓帶狀疱疹發生,幫助50歲以上民眾達到92%的保護力,減少病毒活化的發生,還能預防疹後神經痛達8成以上。陳醫師認為如果有很有效的預防針就應該去打,如此一來即便罹患了也比較不會痛,待急性疼痛期過去後,也能降低慢性後遺症的機率,是最有效率的方法,「所以我會建議年過50歲,就應該要打帶狀疱疹疫苗」他說。李秉穎醫師認為「時代越進步,得到帶狀疱疹的發生率就越高。」因此,帶狀疱疹能夠發展出疫苗,就是很重要的事情,因為社會走向高齡化及現代化,使得與免疫力息息相關的帶狀疱疹多了許多趁虛而入的機會,畢竟與免疫力相關的預防方式,就是保持健康的生活型態,讓生活作息正常,不要熬夜、不要過度疲勞、不要日夜顛倒。健康是給父親最好的禮物,及早接種帶狀疱疹疫苗,擁有抑制病毒活化的抵抗力,人生從此不怕受到帶狀疱疹及疹後神經痛的急性及慢性疼痛。父親節將至,帶雙親接種疫苗、預防帶狀疱疹,避免併發症風險及慢性後遺症,才能讓年過半百的父母有個安穩的生活,不用擔心水痘帶狀疱疹病毒的侵襲,趁著長輩免疫力降低的時候,伺機活化破壞了他們的健康。
劉香慈鬆口認「中了病毒」 曬紅疹照哀怨:苦不堪言
今年已經38歲女星劉香慈,過去因為演出電視劇《新兵日記》「魔鬼士官長」這個經典腳色,讓她一炮而紅。後來她在嫁給藥廠小開Vick後,這幾年陸續生下兩個孩子,升格為二寶媽。近年她將生活重心擺在家庭,已鮮少出現螢光幕前。不過最近她透過社群平台,親口證實自己「中了病毒」,病況相當嚴重,覺得有苦不堪言的感覺。劉香慈罹患因為水痘病毒引起的帶狀皰疹。(圖/翻攝臉書)劉香慈昨日在臉書跟IG發文表示,她最近2周,每天都有很強烈的疲倦感,原本以為只是平日上表演課,不斷將腦中有趣的想像情境榨出來,晚上又要照顧孩子而淺眠才會這麼累,還來才終於找出罪魁禍首,是水痘病毒引起的帶狀皰疹,讓她無奈表示:「聽得過的朋友分享,痛起來苦不堪言,這個連假,我要乖乖的吃藥、和病毒和平共處」。由於清明連假劉香慈因為生病,只能乖乖在家休養,粉絲們看到消息後,紛紛表達慰問之意,表示:「這很癢呢~快去看醫生比較安全」、「注意按時吃藥好好休息喔」、「發病後的水泡要很小心不能破,破了會很癢,夏天太熱整個演變皮膚炎…真的是痛苦的歷程」、「要多休息,提升免疫力,早日康復」。
單側性疼痛恐是「皮蛇」徵兆 長在眼睛可能「失明」
一般俗稱的「皮蛇」,正式名稱為「帶狀疱疹」。雖然此病大部分不會致命,但是其後遺症卻可能讓人痛苦不堪。發病形式多為單側長條範圍的粉紅色水泡與紅疹,因其外觀像一條蛇,而被稱為皮蛇。台大醫學院皮膚科主任蔡呈芳在節目《健康2.0》解釋,帶狀疱疹是小時候水痘病毒在身體裡面殘留,成人之後在免疫力低的情況下就會出現。台大醫院神經部指出,此症好發於年紀大及免疫力較差的人,患惡性腫瘤的病人也較易發生。當發病時,在身上一節或數節感覺神經分佈的區域會產生疼痛、麻木的現象。在數天至3週內,相對的表皮便會長出紅斑,繼而長出水疱。由於我們的感覺神經在體表分佈約成一帶狀排列,所以這些水疱的分佈也就會成一帶狀。最常出現的位置是胸部、背部,其次就是臉上三叉神經分佈的區域,而頸神經及腰神經分佈的位置則較少。蔡呈芳指出,大部份的帶狀皰疹初期症狀會以疼痛或全身不舒服表現出來,大多在一週左右會發生,但在文獻中,也有出現疼痛2到3個月才出現帶狀皰疹的案例,民眾若有出現單側性的疼痛,極有可能就是此病症導致。單側性的疼痛最後是因為帶狀皰疹所導致的案例中僅有4%,所以除了疼痛外,也要注意疼痛周圍的皮膚是否有出現任何的異常疹子,不論是紅疹、突起物、水泡或潰瘍,都很有可能是皮蛇的前兆。此外,大多數人在疹子出細後,疼痛感會開始減少,但有少數患者則是疼痛感越來越嚴重,甚至侵犯周遭的某些器官,例如眼睛恐導致失明,肛門則可能造成大小便失禁。蔡呈芳列出下列4點,提醒民眾帶狀皰疹要注意的情況:1.單側性疼痛2.合併皮膚病灶3.頭頸部4.生殖器附近蔡呈芳表示,越早開始治療效果會越好,癒後也會越好,在急性期則要保持傷口的清潔,不要故意弄破水疱,以免造成次發性的細菌感染。局部的抗生素及藥物可請皮膚科醫師開處方,切莫聽信偏方亂塗藥膏,治療「皮蛇」千萬不要自作主張。
女嬰狂冒水痘母也遭殃 陷致命危機竟是爸害的
新冠肺炎疫苗何時問世不得而知,醫師提醒家長千萬別忽略孩子應常規接種的疫苗,「一針都不可懈怠」!台中有位未滿1歲女嬰,差幾天就可施打水痘疫苗,竟被罹患帶狀皰疹的爸爸傳染水痘病毒,未施打過水痘疫苗的新住民媽媽也感染,一家三口被迫一起戰「痘」!反覆高燒的小女嬰軀幹、四肢,甚至嘴巴都出現紅疹、紅色丘疹。(圖/台中慈濟醫院提供、中國時報王文吉台中傳真)反覆高燒的小女嬰軀幹、四肢,甚至嘴巴都出現紅疹、紅色丘疹。(圖/台中慈濟醫院提供、中國時報王文吉台中傳真)女嬰父親是台中市人,一家人配合他的工作長住離島,新手爸爸見女兒高燒不退並長皮疹,就診兩次,當地醫師懷疑感染水痘且擔憂有併發症,建議回台灣就醫。氣候因素影響,女嬰發病後第4天才飛回本島,孩子除高燒,水痘愈長愈多且食慾極差,一下飛機趕緊送急診。女嬰父親身上殘留帶狀皰疹(水痘)痕跡。(圖/台中慈濟醫院提供、中國時報王文吉台中傳真)台中慈濟醫院小兒科醫師余孟恭指出,女嬰到急診室時頭、臉與軀幹出現紅疹、紅色丘疹,合併嚴重搔癢,導致水痘破裂與局部皮膚細菌感染;住院後,從女嬰接觸史清查傳染源,發現孩子發病前兩周,父親曾患帶狀皰疹,沒幾天孩子也反覆發高燒且冒出細小紅色皮疹。新住民媽媽也被感染出水痘。(圖/台中慈濟醫院提供、中國時報王文吉台中傳真)可怕的是女嬰母親陪病3天,也冒出紅色皮疹,醫師詢問才知道,女嬰母親是來自越南的新住民,從未施打過水痘疫苗,因孩子長水痘也被傳染。父親持續觀察外,女嬰跟母親都投以抗病毒、止癢的抗組織胺及治療細菌感染的抗生素等藥物。住院5天後,女嬰從最初的水疱發展到膿疱最後結痂,母親則在用藥後快速好轉。台中慈濟醫院小兒科醫師余孟恭向女嬰父母說明水痘病毒感情形。(圖/台中慈濟醫院提供、中國時報王文吉台中傳真)余孟恭指出,治療水痘最好的方式是注射疫苗,只要曾經接種過疫苗,身體多少還是會有抗體具有保護力,即使再次感染水痘病毒,症狀會輕微一些,併發症狀也會少一點。他建議女嬰滿周歲後,仍應再施打水痘疫苗,讓保護抗體維持更高、更好。台中慈濟醫院小兒科醫師余孟恭提醒,該打的疫苗一針都不要懈怠。(圖/台中慈濟醫院提供、中國時報王文吉台中傳真)「長水痘,不可輕忽,因為要擔心的不只是留下痘疤而已。」余孟恭提醒,除有重症疑慮的出血性水痘,感染水痘的幼兒須留意有無繼發性細菌感染、敗血症或腦炎等併發症;老年人則應注意是否有肺炎、敗血症等併發症,及時適當治療十分重要,才能避免致命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