汙染海洋
」 核廢水 日本 福島 海洋 汙染陸籍貨輪「鈺洲啟航」棄船卡野柳 起重機掉落憂漏油...海保署緊急處置
受康芮颱風影響,陸籍貨輪「鈺洲啟航」29日因流錨宣布棄船,擱淺於野柳地質公園,船上承載的橋式起重機有1台掉落,外界擔憂漏油汙染海洋,海保署表示,海保署於航港局29日成立應變中心第一時間同步成立汙染處置組,協助汙染清除執行。海保署表示,關於鈺輪案海汙應變,海保署成立汙染處置組,參加航港局每日的應變中心會議,31日航港局成立前進指揮所,人員進駐負責協助衛星監控影像、汙染擴散模擬預測、汙染清理建議、調度資材、協助審查抽油計畫、殘貨及船體移除計畫、監督船東及保險公司汙染防治措施及汙染清除執行情形。海保署指出,預防油汙外洩措施,目前已執行相關防汙措施包括關閉油閥、派員監控船體,及規畫殘油抽除計畫,於海象許可條件下盡速抽油。對於油汙洩漏可能影響,目前海保署隨時依風浪跟潮汐做油汙的擴散模擬,風浪潮汐的條件不同,模擬結果即有不同,如以10月31日12:45時間模擬,船上油品全部短時間外洩,最嚴重狀況為海面上油汙分布在新北市三芝區至基隆市中正區近岸海域;抵達海岸油汙分布在新北市金山區至基隆市中正區海岸,油汙分布在海岸範圍約有30.5公里,亦有部分油汙會抵達基隆嶼、野柳地質公園、核二廠、協和電廠海岸,海保署依據模擬結果規畫資材配置地點。至於相關保護措施,海保署已偕同新北市環保局完成野柳漁港、東澳漁港、龜吼漁港及核二廠、協和電廠入水口以佈放攔油索佈圍的保護措施。另海保署已調度中油深澳服務中心近海型攔油索30條(600米)、中油基隆服務中心港灣型攔油索15條(300米)。啟動北區區域聯防計畫,由新北市環保局提供港灣型攔油索12條(240米)、吸油棉片21箱(2100片)、吸油棉卷8卷(800米)、吸油棉索38條(528米)、吸油球10箱(1000顆),上述資材放置野柳地質公園停車場。海保署表示,依海汙法第33條第1項規定發生海難致汙染海洋或有汙染海洋之虞時,船長及船舶所有人未採取防止、排除或減輕汙染措施,違反此項規定依同法50條規定處罰新台幣30萬~3000萬元。另經主管機關依海汙法第33條第2項規定得要求船長及船舶所有人採取必要之應變措施仍未依要求執行,違反此項規定依同法50條規定處罰新台幣30萬~3000萬元。
台灣出海口野生牡蠣100%檢出微塑膠 這地方濃度最高
海洋委員會研究顯示,2020至2023年採檢各地河川出海口及出海口鄰近的野生牡蠣,100%均檢出微塑膠,多數來自人造衣物纖維、漁業活動及養殖業漁網、漁繩等,尤以彰化烏溪出海口的微塑膠濃度最高,測到每立方公尺2.28個濃度。不過,該研究的協同主持人許瑞峯強調,出海口的野生牡蠣與養殖牡蠣環境不太相同,該研究不代表養殖牡蠣遭汙染。依海委會「2020至2023年海漂底垃圾及微型塑膠分布調查與海廢監控建置計畫」研究指出,海水樣品微塑膠形狀占比以寶特瓶等衍生塑膠碎片為主,約占40%以上,甚至更高;其次為發泡塑膠,推估與保麗龍材質製造的漁業用具有極大關聯性;第三則為塑膠薄膜形狀,多數來自岸上民生用品、鄰近河川出海口產業園區、工業區或塑膠工業製品等。該研究發現,台灣河川出海口鄰近採集的16組野生牡蠣樣品,全被檢出含有微塑膠,形狀以塑膠纖維達88%為最高,從聚酯纖維、嫘縈、丙烯酸纖維、聚甲醛等推測,多數來自人造衣物纖維、漁業活動及養殖業所使用漁網漁繩等,監測數據又以彰化烏溪出海口的塑膠濃度最高。海大海洋環境與生態研究所副教授許瑞峯表示,依其研究目前牡蠣微塑膠的濃度仍在可接受的風險範圍內,且監測的位置為汙染較嚴重的出海口野生牡蠣,而民眾常吃的為養殖牡蠣,不一定會受到汙染。許瑞峯指出,每次採樣時都受到水文條件、季節的影響,尚難看出趨勢,仍需要更長時間的觀測。他也說,要減少微塑膠危害,重點為源頭減量,如廢棄物在進入海洋之前清除、淨灘、實名制漁具等,畢竟讓微塑膠至環境中就更難回收。「微塑膠首重源頭減量及管理」,海洋保育署副署長李筱霞說,依各界研究指出,1972年微塑膠就進入海洋環境,自來水、海水、沙灘甚至嘉明湖也有發現,因此如《海洋汙染防治法》明定陸域管轄機關要有措施防止汙染海洋,也將有跨部會的海廢治理平台、加強海廢再利用、漁民宣導、國際交流等措施盼減少微塑膠。
日本排放核廢水…福島三縣居民「聯合告政府」 原爆二代嗆:稀釋就安全是謊言
日本福島第一核電廠今(24日)啟動排放核廢水至海洋,引發鄰國與部分日本民眾強烈反彈,憂慮生計受影響的福島、宮城及茨城縣居民,更以提告東京電力公司及日本政府方式,試圖阻止核廢水排放。原子彈倖存者第二代也對政府表達憤怒,指「無論稀釋後劑量多低,就是會對健康造成危害」。日本各地都出現抗議潮。(圖/達志/美聯社)綜合日媒報導,包含漁業人員在內的福、宮、茨三縣居民23日向福島法院提告日本政府及東電公司,68歲原告代表織田千代強調「不要汙染海洋」,委任律師廣田次男則批評政府與東電行為形同雙重傷害,讓居民遭核事故、故意排核廢之苦。日本全國漁業協會聯合會也以「(確定排放)這一瞬間,全國漁業人士擔憂都在增加」,反對排放核廢水,要求政府履行首相岸田文雄支持漁業人員的承諾。有漁民表示生計已經受影響。(圖/達志/美聯社)今年7月才因海水溫度過高,遭政府下達禁漁令的氣仙沼漁民,對當地漁業再遭核廢水打擊更是怒不可抑,表示光是核廢水的謠言就已讓他們蒙受許多損失,未來更是不敢想像,要求政府就謠言造成的傷害做出賠償,「我希望(政府)盡快說明,讓我知道可不可以繼續當漁民」。民眾聯合對日本政府及東電提告。(圖/達志/美聯社)原子彈倖存者第二代國家聯絡委員會主席崎山昇,更以其身分與上一代經驗教訓直指,表示不論稀釋後劑量有多低,都會帶來健康危險,「稀釋後就安全的說法並非事實」,他在寄給首相辦公室的電郵中也以「炸彈」形容核廢水,並指中國、韓國及多個太平洋國家都對此表達擔憂,「日本應該真誠回應。處理後的核廢水應該儲存在陸地上」,敦促政府停止排放,拯救民眾生計與國際關係。顯見即使有科學數據背書,日本仍有許多民眾不贊同釋放核廢水這頭猛獸。
日媒爆福島核廢水最快24日就排入海 岸田首相向漁民保證「負起全責」
日本政府將於22日就福島第一核電站廢水問題,召開部長級會議,日本媒體也獲多位政府官員透露,目前正在進行最後調整,預計最快24日就會開始將核廢水排入大海。而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已和日本漁業界人士會面,並保證會負起全責,即使需要幾十年的時間。周邊國家包含韓國都反對核廢水排入大海,恐嚴重汙染海洋與漁業。(圖/達志/美聯社)據《NHK》報導,福島第一核電廠在2011年3月11日發生大地震後,因為受到強震與海嘯的衝擊,導致場內多個反應爐的爐心熔毁,在當時造成巨大核災,過去為了冷卻爐心所引進的海水等產生的廢水,多次受討論要排入海中,但這樣的行為卻恐造成生態危機,也汙染海洋並對珊瑚礁有所影響。「核廢水」問題將在明(22)日上午將召開相關會議,正式決定具體的排海日程。日本首相岸田文雄也會見了全國水產合作協會聯合會會長坂本,並表示「即使需要幾十年的時間,我也承諾對必要的措施承擔全部責任」。岸田文雄(左)向漁業代表拜託並鞠躬,認為排出核廢水是必要的舉動。(圖/達志/美聯社)岸田文雄表示,「為了讓福島恢復生機和繁榮,實現重建,不容拖延的問題是福島第一核電站事故反應堆的穩步退役」。下一步是將經過ALPS處理的水排放出來,而排放時間已有多位官員透露,最快就是24日開始將廢水排入大海。
日本最快今夏排放核廢水 「汙染海洋生態」蘇澳漁民怒轟可惡
日本預計最快今夏開始排放福島核事故廢水,宜蘭縣蘇澳鎮漁民怒批,日方說會稀釋、過濾都是騙人的,排放核廢水汙染海洋生態,真的很可惡;蘇澳區漁會則請政府正視消費者食安,及日後恐影響漁民生計問題。南方澳漁港董姓船長表示,為什麼全世界這麼反對排放核廢水,其他先進國家不是笨蛋,核廢水會隨著潮水流動,進而改變各地的海洋生態,真的很可惡!日本說會稀釋、過濾都是騙人的,哪有這麼簡單?不然日本先前就不會找無人島放置核廢料。董船長指出,核廢水容易產生畸形魚類品種,如出現奇形怪狀的魚,根本沒人敢吃,甚至影響人體健康,就算這一代的人不受影響,那下一代子子孫孫呢?海洋資源逐漸枯竭,討海人越來越辛苦,魚捕獲量入不敷出,這叫漁民怎麼生活下去。蘇澳區漁會總幹事陳春生說,持續向漁業署反應,但日本一意孤行的態度,就現況而言如排放核廢水,約1年左右會流到台灣海域,只能希望政府有嚴格機制,在鄰近國家成立核廢料監督小組,並對漁獲做氚跟核廢料檢測,先前1年約300至500件,現在逾2000件,日後在國際法庭要求賠償才有依據,讓漁民、消費者能較安心。區漁會理事長蔡源龍指出,海洋無國界,核廢水不能隨意排入太平洋中,依據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目標14,「保育及永續利用海洋生態系,以確保生物多樣性並防止海洋環境劣化」,日本漁民都反對,難免台灣漁民不恐慌,且黑鮪魚、鬼頭刀、鯖魚都是南方澳大宗漁獲,1年高達20、30億元的漁產品,屆時若受到汙染,產生食安問題,消費者不敢吃,漁民生計就會大受影響。韓國民眾擔心福島核廢水汙染海洋,近期已出現恐慌而大規模囤積海鹽,連帶造成海鹽、魚乾價格暴漲。看在南方澳漁民眼中,也對漁獲一旦受到核廢水汙染,魚價勢必崩盤而憂心,希望政府硬起來捍衛台灣漁民的權益。
《海污法》修正三讀 汙染海洋最高罰1億元
立法院昨三讀通過《海洋污染防治法》修正草案,未來若未經許可,從事油輸送、海域工程、海洋棄置或其他可能造成海洋污染的行為者,可處最高1億元罰鍰;另外,《再生醫療法》將在16日表決,時代力量立委陳椒華拒絕簽署日前黨團協商結論,痛批攸關國民健康的法案,卻如此草率,把病人當白老鼠。因應台灣海域接連發生重大漏油污染事件,環保署自2017年啟動修法預告,經歷海洋委員會成立,轉移主管機關,行政院會3月30日審查通過《海洋污染防治法》修正草案,送交立法院審議,並在4月20日內政委員會初審通過。三讀條文規定,非經中央主管機關許可,不得排放廢(污)水於與海域相鄰接區域或其向外1公里的海域,若未經許可違法,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1億元以下罰金,而未經許可從事油輸送、海域工程、海洋棄置或其他可能造成海洋污染的行為者,可處100萬元以上,1億元以下罰鍰。三讀條文除了大幅提升罰鍰外,還增訂徵收「海洋汙染防治費」,並明定設立「海洋污染防治基金」,未來中央主管機關可向潛在的污染行為者,徵收海洋汙染防治費,納入海洋汙染防治基金。另外,立法院長游錫堃日前召集朝野黨團協商《再生醫療法》草案,部分條文無法達成共識,保留至院會處理,預計16日表決,陳椒華批評,針對開放異種細胞部分,目前實證研究不足,不宜貿然開放,應納入須符合2003年衛生署公告的「體細胞治療人體試驗申請與操作規範」及相關安全規範,勿讓病人成為白老鼠。《再生醫療法》草案將排入16日院會表決,她指出,非常遺憾法案的爭議之處,院長並未以客觀的態度讓釐清有疑慮的部分,倉促完成協商程序,因此她拒絕簽署黨團協商結論。
巴西擊沉退役航母 環保組織批:有毒物質恐汙染海洋
儘管巴西環保人士曾試圖阻止當局行動,巴西3日還是宣布,他們擊沉了退役航空母艦聖保羅號(NAe São Paulo),環保組織批評,這艘前法國航母裝滿了有毒物質,擊沉它恐汙染海洋。據《衛報》報導,巴西海軍4日找到能接收聖保羅號的港口,並在隔天擊沉它,他們在聲明中說,「我們有計畫的控制航母沉沒,航母距離大西洋巴西海岸350公里,深度為5000公尺。」國防官員表示,船隻會沉入「最安全區域」,環保主義者批評,航母有大量石棉、重金屬等有毒物質,沉入水中會汙染海洋食物鏈。巴塞爾行動網絡(BAN)曾向巴西總統魯拉(Luiz Inácio Lula da Silva)喊話,他在上任時,曾承諾要阻止環境破壞,「他應該立即停止這個危險計劃。」巴塞爾行動網絡和洋守護者組織發表聯合聲明,巴西擊沉航母這行為,違反了3項國際條約。非政府組織稱,這可能對海洋生物和沿海社區,造成無法估計的損害。對此,巴西當局堅稱,最好的做法是讓航母故意沉沒,而不是讓它自行沉沒。據了解,聖保羅號1950年在法國被建造,法國海軍航行了37年,1960年它還參加了法國在太平洋的首次核試驗,1970到1990年也曾部署到非洲、中東等地。巴西在2000年以1200萬美元(約新台幣3.5億元),買下了266公尺的聖保羅號,2005年船上曾發生火災,讓這艘老舊的船加速衰落,巴西去年授權土耳其公司Sok Denizcilik拆除聖保羅號,回收廢金屬,但計畫又被土耳其環保部門終止。之後,巴西將航母帶回,但不允許入港,當局稱,航母對環境存在高風險。
人類汙染海洋太過誇張 泰國海龜吞158件垃圾險喪命
泰國普吉島日前傳出獸醫發現一隻海龜體內竟然藏有150件垃圾,大量的垃圾讓海龜無法正常進食、險些喪命,這件事情也凸顯了人類對於大自然破壞的嚴重問題。根據《中國報》報導指出,泰國普吉島於23日有民眾在卡塔海灘發現一隻重3公斤的海龜,由於這隻海龜外觀看起來極其虛弱,所以民眾急忙將海龜送到海洋瀕危動物救援中心進行救治。而之後曼谷海洋資源部也對外發表聲明,透過X光的檢查,獸醫在海龜體內發現多達158件垃圾,海龜也因為吞嚥下這些垃圾,結果體內腸道併發症狀,他們甚至在海龜的糞便中,發現了大量塑膠廢料、人工織品等廢棄物,這隻海龜也因此險些喪命。報導中指出,泰國發展研究所的最新報告稱,泰國是世界第十大向海洋傾倒塑料垃圾的國家,平均每年有多達1.03噸管理不當的廢物,其中有一半廢棄物是直接被丟入大海。
蘭嶼潛水業趁空檔淨海 清出70公斤人造垃圾⋯還拉出1輛機車
台東縣蘭嶼鄉潛水業者19日號召潛水愛好者淨海,清出70公斤人造垃圾,甚至在海底發現1輛機車,令人直呼太扯。而小琉球杉福潮間帶保育示範區海下也遭放置船錨、水泥柱傷及珊瑚,肇事業者趕緊自首道歉,承諾今後要為生態保育貢獻心力。可能被颱風大浪打落疫情警戒,台東往返蘭嶼船班已停航2個多月,蘭嶼潛水業者趁沒有遊客的空檔發起淨海活動,號召島上潛水愛好者前往龍門港周邊海域下潛清除人造垃圾,沒想到在海底發現1輛機車。「出動3名人力也拉不起來!」參與淨海的潛水愛好者小高說,由於機車實在太重,只能設法先拉到鄰近岸邊的海域,再把機車拉上岸。不少民眾推測,應該是颱風來臨時掀起大浪,因此將停放岸上的報廢機車打落海中。有人回憶起2012年天秤颱風,當地有些商家機車都沒入海洋,造成不小的損失,也有民眾笑稱「不是把摩托車騎到海底就能變成水上摩托車!」有人揶揄,可能是蘭嶼風景太美,驚豔之餘就忘記正在騎車了。活動發起人謝姓業者說,剛潛入海中,已明顯感受到海底變得寧靜,而且少了人為干擾,魚群生態變得豐富了,強調海洋是我們的花園也是冰箱,希望大家不要讓它變髒、變臭。少用免洗餐具防汙染1小時的淨海活動清出近70公斤垃圾,愛潛水的陳姓民眾說,看到海裡那麼髒,感到很難過,希望大家可以減少一次性餐具及寶特瓶,避免汙染海洋資源。此外,屏東小琉球杉福潮間帶保育示範區水下日前驚見船錨、水泥柱,不僅造成部分珊瑚受傷,畫面曝光後更引發眾怒,海洋保育署18日查出是潛水業者所為後,已交由屏縣府開罰懲處。肇事的陳姓潛水業者也急忙發文道歉,他自稱是舶琉潛水店負責人,原在帛琉從事水上活動,後因疫情關係回到國內並選擇在小琉球投資海底漫步活動,也計畫在活動場域復育軟絲,而投放的水泥柱是人工礁石,投放當天因杉福外海海流大且能見度低,團隊無法下水將其固定,才會導致水泥柱移動造成碰撞、傷到珊瑚,近日一定會全部移除。此外,海保署介入調查,將依違反海洋汙染防治法把全案移送法辦,陳姓業者也面臨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併科新台幣30萬元以上150萬元以下罰金的刑罰。
聯合國譴責日本排放核汙水 強調「影響恐超過100年」
由於日本政府先前宣布,計畫在2年後開始排放稀釋過後的福島核電廠核廢汙水,引起當地漁民與周遭國家的抗議,雖然日本政府一直強調排放的核廢汙水符合世界標準。但聯合國人權專家還是在15日發表聲明,痛批日本政府的決議,並且強調這些核廢汙水排放進入海洋後,恐怕會對人類的影響超過100年。日本首相官邸官方網站於13日發布會議資料,內容中再次強調,在排放核廢汙水的時候,會先排除包含鍶、銫等絕大多數的放射性物質,但其中無法排除的氚,則會透過使用海水充分稀釋,最後才會排入海中,而經過稀釋的核廢汙水,對人體風險十分的小,不會有負面影響。而由於相關的專用設備約需要2年時間來建造,因此預計在2023年才會排放。而聯合國人權專家在15日發表聲明,表示日本政府的決議讓人十分擔憂,上百萬噸的核廢汙水排入海洋中,恐怕會對日本國內外造成危險。而聲明中也指出,人權專家多次向日本政府表示,這些汙水排入大海中的話,恐怕會影響人類超過百年,認為日本政府應該思考其他的處置方案,而不是選擇汙染海洋。
今年至少15億個口罩「汙染海洋」!6800噸塑料「450年才能分解」
新冠肺炎疫情衝擊全球,為因應疫情,全球口罩產量大增,不過這些使用過的口罩,有很多都流進了海洋,造成汙染,據海洋保護組織OceansAsia的研究報告指出,今年將有超過15億個一次性口罩流進全球海洋中,而這些塑料垃圾對海洋生物造成了危害。海洋保護組織OceansAsia的報告指出,為了因應新冠肺炎疫情,全球今年估計共製造了520億個口罩,代表至少有3%的口罩流進了全球海洋中,報告指出,「一次性口罩由多種熔噴塑料製成,由於成分以及污染和感染的風險而難以回收」,而這些口罩被不當丟棄,或者沒有良好的廢物管理系統處理,或是垃圾量多到無法處理時,就有可能流進海洋中。報告還指出,每個口罩的重量約3至4公克,代表有超過6800噸的塑料汙染,需要長達450年的時間才能分解。而除了口罩中的塑料及塑膠微粒會對海洋環境有害,口罩旁邊的彈性繩也可能造成海洋生物糾纏的風險,舉例來說,有志願者8月時在清潔邁阿密海灘時,發現了一個藍色的一次性口罩纏在已經死亡且腫脹的河豚身上;9月份時,巴西的海灘上也有隻死於營養不良的企鵝屍體,牠的胃裡面也有個口罩。報告也建議,人類可以盡量使用可重複使用的布口罩,也提到英國皇家防止虐待動物協會建議人們在扔口罩時,可以先將旁邊的彈性帶子剪掉後再丟棄。
曹蘭定居台東近況曝光! 揭爆紅閃離演藝圈:存款只夠生活1年
曹蘭、何篤霖近日上衛視中文台《請問你是哪裡人》,一出場浩子就被曹蘭黑到發亮的健康膚色嚇到,還當場跟曹蘭比起手臂顏色,結果慘輸一個色階,讓浩子吃驚的說:「比外景人還要黑!」曹蘭表示在台東時很常去海邊玩,她覺得使用防曬乳會汙染海洋,所以都沒有用,她驕傲地說:「這是搬去台東一年半的成績」曹蘭透露會選擇搬去台東,是因為她跟先生原本住在台北老公寓的4樓,因為沒有電梯,每次出去遛狗,回家上樓3隻老狗總會因為後腿沒力摔倒個2、3次,後來有次去住朋友在台東開的民宿,住了3天2夜後夫妻倆就決定以後要搬到台東養老,於是把台北房子賣了,在台東買了個一分半的農地就此定居。曹蘭透露當年離開演藝圈全是為了一圓讀書夢。(圖/衛視中文台提供)當年曹蘭在大紅時離開演藝圈,她笑說不覺得自己有紅過,只是在工作很多時離開這一圈就為了完成自己唸書的夢想,本來想說去日本唸個2年語言學校,唸完就回台灣,沒想到越唸越有興趣,就在語言學校快讀完前,再考上日本專門學校,主修電視製作,就讀專門學校時,因為同學大部分都日本人,因為同學都是年輕人,長久相處下來覺得自己的日文變得太年輕人的口語,有點太隨便,所以又接著讀了四年的大學日文系,大學期間連研讀日本古文學「源氏物語」都是讀用毛筆字寫的古蹟版,日文程度之深。不包含SARS期間休學,她前前後後在日本10年左右,當初離開演藝圈時她的存款只夠在日本生活1年,所以在日本期間曹蘭只能靠打工賺自己的學費跟生活費,大二那年製作人王鈞去曹蘭打工的餐廳找她,看到她兩個膝蓋因為跪著擦地跟服務瘀青一大片,覺得她實在太辛苦了,問她要不要回台灣,曹蘭雖然必須向現實低頭但並不想放棄學業,王鈞也配合讓她週一到三上課,週四一早班機回來,週五、六錄節目,週日再飛回去日本,整整一年多讓她得以兼顧學業跟生活。
吉安溪牲畜屍體「放水流」 花蓮每年攔截百公噸漂流垃圾
花蓮有3條鄰近出海口河川,縣府在出海口前設置多道攔污索,年年攔獲上百噸各式各樣垃圾,中秋節連假過後,民眾瞥見,吉安溪下游有大量垃圾廢棄物被攔截在河面,包括整袋家庭垃圾、寶特瓶,離譜的是還有死亡家畜被「放水流」,讓人作噁。環保署補助花蓮縣建設處辦理河川河面垃圾清除作業,在縣內吉安鄉、美崙溪、水璉溪3條溪流出海口前,設置多道攔汙索,每周進行清理,連假過後,花蓮吉安溪飄來陣陣惡臭,攔汙索上佈滿許多寶特瓶罐、一包包家庭垃圾,還可驚見牲畜的屍體,雞鴨鵝常見,離譜的是有死狗被「放水流」。攔污索截獲許多垃圾,一但流入大海成海洋污染。(圖/中國時報王志偉攝影)縣府建設處我委託環保人員將攔獲的垃圾進行分類,家戶垃圾、寶特瓶居多,如果發現動物屍體,也將通知動植物防疫所查看。(圖/中國時報王志偉攝影)縣府建設處水利科長張世佳,去年度開始針對縣管河川包括吉安溪花蓮溪等主要溪流,放置攔污索,阻截溪流垃圾,因上游鄰近吉安都市區域,因此滿常看到家用垃圾的,寶特瓶或者是袋裝的家庭垃圾,也不排除有人騎車就從橋上,把垃圾往河裡丟了。委請資源回收公司每週進行攔截索清除工作,撈上岸的收垃圾分類,去年度清除達114公噸垃圾量,希望今年河川垃圾量逐年減少,如果發現垃圾成袋,會通知環保單位破袋檢查。這些河川廢棄物,易受暴雨大水沖刷進入海洋,最終成為海洋廢棄物,民眾該發揮公德心,勿將垃圾丟到河灘地及溝渠,避免汙染海洋。環保署補助由縣府在主要河川溪流出海口前,設置多道攔汙索,圖為吉安溪。(圖/中國時報王志偉攝影)
地球生態亮紅燈!最深海溝驚見「新物種」 體內藏大量塑膠纖維
太平洋馬里亞納海溝(Mariana Trench)是全球最深的海溝,其海平面深度甚至大於聖母峰的高度,在如此神秘的海域中,卻發現了一項全新物種,經研究過後,竟發現牠的體內充滿了塑膠微粒,可見塑膠的禍害已經嚴重汙染地球生態,就連海洋深處也遭受其害。綜合外媒報導,英國紐卡索大學(Newcastle University)在海平面下近7公里處發現新物種,並採集4隻帶回研究分析,沒想到竟在其中1隻體內發現塑膠纖維,與寶特瓶材質「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PET)」相似度高達60%,因此將這新物種命名為「塑膠鉤蝦(Eurythenes plasticus)」。世界自然基金會(WWF)德國海洋計畫主任維斯普(HeikeVesper)強調,這項驚人的發現證明了「廢棄塑膠」已經嚴重汙染海洋,儘管物質已變成細小微粒,但還是充斥在空氣、飲用水之中。這項研究已刊登在動物生物分類學科學期刊《Zootaxa》,警示人們應立即採取行動,阻止傷害繼續發生。
廢棄口罩汙染海洋 海巡署疾呼「拜偷賣卵膽」
新冠肺炎疫情持續,連帶「廢棄口罩」成為最近海洋新汙染,海巡署長陳國恩昨(7)日下午將海灘上的廢棄口罩照片PO網,嘆「人類不要的東西、憑甚麼大海要接受?」呼籲民眾口罩不要亂丟,成為另起海洋浩劫。海巡署長陳國恩表示,防疫期間為了讓民眾有足夠的口罩使用,「口罩國家隊」積極拓展產線,現在日產量已經來到1300萬片,接下來更朝2000萬片的目標前進。但口罩高產量背後,同時也隱藏著廢棄處理的隱憂。亂丟口罩比沒戴更可怕,更讓人擔心的是,突然暴量的口罩廢棄物,從陸上跑到海灘,最後污染了美麗的大海。但是「人類不要的東西、憑甚麼大海要接受?」呼籲民眾「口罩賣卵膽」、「別讓亂丟口罩成為海洋浩劫」,這篇PO文也引起相關單位力挺,中部分署表示,一旦於海域發現丟棄口罩,將紀錄經緯度位置及區域,並同步通報當地環保單位協處。另外,環保署也於月初加重罰則,經查獲亂丟口罩情形者,第1次將處罰3,600元,第2次以上將按次重罰6,000元,以遏阻違法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