汞汙染
」每周吃2次「台大醫科魚」…譚敦慈2兒子上台大 她讚:營養又便宜
許多人都有聽過「吃魚會變聰明」的傳聞,不少家長也會讓孩子多吃,希望能在增強免疫力的同時,幫助大腦發育、保護身體健康。長庚醫院臨床毒物中心護理師譚敦慈就分享,家裡2個考上台大的兒子,就經常吃便宜又富含營養的鯖魚,而她更直接大讚是「台大醫科魚」,屬於是CP值相當高的食材。譚敦慈提到,家裡本來就時常食用鯖魚,每周至少吃2次,不需要多加工調味,搭配上番茄、洋蔥等食材簡單處理,無論蒸、烤都好吃,而鯖魚的魚油富含Omega-3,更可以抗發炎、幫助腦部發育、維持腸胃系統好好運作,並且來自南方澳撈捕的鯖魚更是低碳、汞汙染低,加上其價格低廉,是作為健康食材的優秀選擇。雲林基督教醫院營養組主任、虎尾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兼任助理教授林旻樺就曾指出,Omega-3多元不飽和脂肪酸已被證實可以增加白血球的活性,並能助於強化免疫系統,具有抵抗感染、抗發炎的作用,還能夠保護心臟、降低三酸甘油酯,「鯖魚的營養素可以說是所有魚中最高的」。而營養師夏子雯也表示,自己小時候並沒有那麼愛吃魚,但長大後到日式定食店時,都會特地點鯖魚定食來吃,係因為鯖魚的魚肉很厚實且魚刺少,口感細緻又富含營養;依相關研究數據顯示,常吃魚的小孩,在智力發展及後天成長上,其行為能力和組織能力都較為優秀。另據《中視新聞》的報導,如果想要挑選到好魚、新鮮的魚,專家則提醒,可以著重觀察4個部分,像是眼睛是否清澈透明、魚鱗是否完整有光澤、腹部緊實飽滿無破裂、魚鰓是否緊密呈現暗紅色。
這麼深也有?汞污染無極限 全球最深海溝發現甲基汞存在
一篇最新的研究報告顯示,有研究團隊成員在全球最深的馬里亞納海溝中,發現會對生物與環境造成嚴重危害的甲基汞(Methylmercury),推測應該是死亡的魚屍所帶下來的。根據《Science Blog》報導指出,一個由美國密西根大學領導的研究團隊,在馬里亞納海溝中,發現了甲基汞的存在。在過往,汞被科學家認為被限制存在於最深1000公尺左右,在馬里亞納海溝中發現甲基汞的存在,是完全打破過去的認知。而團隊透過汞同位素的方法,確認這些甲基汞是來自於水深400至600處的海床。研究團隊認為,這些甲基汞一部分可能是自然生成的,但絕大部分都是人為活動汙染所造成的。同時,中國天津大學也在馬里亞納海溝中,深度5500至9200公尺的海床上發現甲基汞的存在。該團隊成員認為,之所以會在這出現甲基汞,應該是透過糞便、浮游生物的有機物下沉,才因此進入到海溝中。但密西根大學的研究團隊認為,是體內累積大量甲基汞的魚死亡後,屍體一邊下沉、一邊分解,才讓甲基汞散落在馬里亞納海溝中。汞,又稱為水銀,在自然界會以「元素汞」、「有機汞」、「無機汞」三種型態存在。汞汙染對於自然界而言,是非常嚴重的問題,但在此之前,科學家都認為汞汙染僅存於海洋上層(1000公尺以上),這次的研究報告是完全打破科學家過往的認知。甲基汞屬於有機汞的一種,也是最常見的有機汞形式,毒性最強,也具有生物累積性,動物接觸後無法被代謝掉,可以透過食物鏈的關係毒害動物,最終也傷害人體。如果動物體內累積過量甲基汞,會造成神經系統、心臟的危害,就連胚胎也會產生發育缺失的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