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地下水
」士林區腹瀉案暴增至177人「地震恐致地下水汙染?」 學者:921後曾發生過
花蓮3日早上發生芮氏規模7.2強震,為921後最大規模地震,而台北市士林區溪山里近日傳出里民因飲用水汙染,導致多位居民上吐下瀉,且經檢測發現水中大腸桿菌超標。對此,學者分析,地震可能造成阻水層破裂、產生裂隙,可能使上方的地下水更容易往下滲入,造成地表的污染物進到地下水,使水質改變,921大地震後就曾發生過阻水層破裂。溪山里里民因飲用水污染導致身體不適,經檢測發現水中大腸桿菌超標,而該里採用自設水系統,非經自來水廠供水。對此,台灣科技媒體中心(SMC)邀請學者解析,可能影響或污染地下水、山泉水的因素,以及是否可能受到4月3日花蓮地震的影響。對此,淡江大學水資源及環境工程學系助理教授王聖瑋表示,地震可能引起地下水的物理與化學特性改變,包括壓力、濁度、硝酸鹽濃度、大腸桿菌濃度等,通常阻水層會阻絕上下含水層的地下水交換、或使地表水不易繼續往下滲入,然而,地震若造成阻水層產生裂隙,則可能使上方的地下水更容易往下滲入。王聖瑋指出,1999年的臺灣921大地震之後,就曾發生過阻水層破裂的現象,然而以往國內的研究並未針對地震後的地下水水質進行科學性的調查分析,因此尚無法確認水質改變程度與震央距離的關聯性。王聖瑋說,以地震而言,若地下水在地層中的垂直流動路徑改變,可能造成地下水來源與來自地表的雨水、河水等補注量的改變,這代表地表滲入至地下水的路徑、水量可能與以往不同,連帶可能造成地表的污染物進到地下水,而使水質改變。例如原本沒有裂隙的地方在地震後產生裂隙,若此處有汙水處理設施或管線、或地表的農業活動,再加上周遭若有污水處理設施、輸水管線、蓄水設施等破裂情形,可能造成大腸桿菌或氮類物質進到地下水中。至於有什麼方法可以確認地下水或山泉水受到大腸桿菌污染的來源,王聖瑋表示,前述大腸桿菌與氮類污染,除了源自於生活污水與農業廢水外,亦源自於自然界的植物與土壤,因此應建立長時間的基準調查或定期監測數據,依此判斷地震後水質濃度是否異常變化,再調查周遭人為設施與管線的破裂與滲漏。王聖瑋說,由於地震或洪水對水質的影響時間與範圍,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因此,未經淨化的水源或簡易自來水系統,較恰當的污染預防方式為地震後的水質檢測,確認水質安全無虞後再進行供水。
核廢水入海3/汙染恐持續!吃海鮮勿踩「2大地雷」 專家:半年內避開福島漁獲+「鍶-90」最糟恐永存體內
日本於8月24日開始排放含氚廢水入海,預計最快要到2051年才會排完所有的核廢水,整整28年,海洋生態將會發生什麼事?國際環保組織認為日本淨化核廢水的技術有瑕疵,將近7成的廢水都需要再處理,且不只含有氚,還包含碳-14、鍶-90和碘-129等輻射物,恐危害海洋食物鏈的根基,專家也建議未來若要吃海鮮,最好避開喝湯、魚骨,否則部分輻射物進入體內後,無法代謝恐危害健康。日本排放福島核電廢水入海,此舉引起許多國家恐慌,擔心海水中的放射物質,將造成海鮮等水產品的食安問題。日本政府表示核廢水在排放前已稀釋氚濃度在每公升1500貝克,遠低於國際標準,國際原子能總署IAEA也為其背書,但國際環保組織綠色和平(Greenpeace)質疑日本淨化核廢水的「多核種除去處理系統」(Advanced LiquidProcessing System,簡稱ALPS)技術失敗,其中約70%的水需要再次處理,也認為IAEA未能調查ALPS的運作,完全忽略了每隔10天就會產生約1000立方米的高度放射性燃料殘餘物,這些殘餘物每天都在持續污染地下水。由100家海洋科學機構組成的美國國家海洋實驗室協會也強調,日本核廢水的輻射風險尚未得到充分評估,除了氚之外,其中還有碳-14、鍶-90和碘-129,對食安、人體健康的風險仍不可知。綠色和平組織認為,日本排放這些含有放射性物質的廢水,根本就是蓄意污染海洋,放射性物質可能隨著海洋洋流傳播,並且會讓在海洋中長期遷徙的海洋生物(如浮游植物)長期攜帶,而浮游植物是所有海洋生物食物鏈的基礎,無疑是摧毀海洋生態。經過2年檢測,國際原子能總署IAEA認為日本核廢水安全無虞,但國際環保組織認為IAEA忽略放射性燃料殘餘物的汙染。(圖/東京電力公司提供)國立清華大學原子工程與科學研究所榮譽教授董傳中受訪時表示,日本政府雖然宣稱ALPS可以過濾掉氚和碳14以外的62種放射性物質,但實際上並不是百分之百徹底去除,而是將放射性濃度稀釋至符合日本法規為止,若不斷強調「氚水」等於核廢水,會讓大眾忽略其他對人體有害的放射性元素。舉例來說,核廢水中的另一個放射性物質「鍶90」,一旦進入人體後會累積在骨骼中,不容易代謝排出。董傳中說,食用福島地區的海產還是存在一定風險,如果可以選擇的話,建議至少半年內先避開來自福島的漁獲。若民眾真的無法割捨日本海鮮,董傳中建議至少避免食用海鮮生物的骨頭,例如魚骨、魚頭,因為像鍶90這類型的放射性物質,比較容易累積在骨骼中。長庚醫院臨床毒物中心主任顏宗海也認為,雖然目前科學證據顯示,日本所排放含氚的核廢水不會危害人體健康,但在沒有更多研究證實無害之前,民眾盡量少吃黑鮪魚、旗魚、鯊魚等魚類。一般來說,養殖魚會較為安全,但仍要避免使用大量含有抗生素或其他化學物質添加的養殖魚類,所以建議選擇合格業者較有保障。食藥署也提醒,對於嗜吃魚類的民眾,建議「多樣化選擇」飲食,例如今天吃石斑魚,明天吃鯛魚,後天吃海鱺等方式,避免長期、高頻率食用同一魚種。另外,若選擇減少食用海鮮,也可多吃豆類食物取代,同樣富含優質蛋白質。另外,由於氚為水溶性,所以最好不要喝海鮮湯或魚湯。營養師程涵宇說,氚可直接或間接誘發多種生物效應,包括DNA鏈斷裂、細胞壞死或凋亡,所以建議多吃抗氧化食物來修復DNA損傷,包括藍莓、葡萄等富含多酚的食物,或柑橘沙拉這類維生素E、維生素C的組合,既能有效保護細胞膜,又能增強細胞的抗輻射能力。
有機農業保護水土讓環境生生不息
農村再生提昇農業經濟產值 有機農業保護水土讓環境生生不息冬山鄉是宜蘭縣最大柚子與茶葉的產地,而位在冬山河上游的中山社區長期致力於推動友善種植與推廣有機農業,對於土壤與地下水的保護有著多助益。有機農業讓土壤不受農藥污染,種植出來的農作物無毒健康,更不會因為農藥滲入地底導致地下水污染,整體環境提昇也讓遊客享受健康的休閒環境。有機讓環境永續農村轉型休閒農業拼健康 從事有機農業逾8年的林長輝,是現任中山休閒農業區理事長,他認為從慣行農業轉型到有機農業的發展變遷,原因於「生活、生產、生態平衡」不僅是世界潮流的趨勢,更是為了自己的健康和環境的永續。柚子園一旦噴灑農藥,來訪的遊客都會聞到,「聞之色變、逃之夭夭」林長輝說。因此,自從父親原本的養雞場轉型成為休閒農業後,最需要的就是造訪的遊客,現代人的觀念是「有機=健康」,既然是休閒旅遊和農業體驗,沒有人會喜歡聞到農藥味道,進而生病不健康。土壤與地下水對於有機農業是非常重要的健康基石,在不受污染的土壤與底下水孕育的農產品,才是健康的保證。近年環保署設置「水質連續監測自動採樣設備」,就能有效記錄與觀察,灌溉圳路水質是否有受到污染,同時環保署更將底泥的管理納入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法中,積極推動底泥檢測與維護作業,有效監測有機農業的地下水與土壤的品質,這無疑對有機休閒農場的經營和推動,是一大神助力。中山休閒農業區理事長林長輝經營有機農業8年,與在地農民一同捍衛「生活、生產、生態平衡」的理念。有機紅茶轉型結合在地特色做出市場區隔性宜蘭氣候潮溼多雨,每到春、冬製茶時都是雨季,冬山鄉的茶農近年在夏天研發出紅茶,創出名號、入選全國農村好物,成為新興品牌,成功提昇了茶農的收入。然而,大多數的茶園都位於高山與偏鄉,中山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李振幅說,若有不肖業者特意前來掩埋工業廢棄物和污泥,甚至將工業用廢水排入灌溉渠道,都會影響農業發展。因此,環保署特別重視「從農地到餐桌的食品安全」從99年起推動重金屬高污染潛勢農地調查,有很好的成效。相較於過去曾經發生的烏腳病與鎘米事件,宜蘭以環保立縣,對於環境的維護相對來說是模範縣市,從拒絕重工業進入宜蘭,以及現在宜科也僅招募無重工業污染的廠商進駐,並遵守環保署對於污水處理的排放標準,在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中做一個有效的平衡。中山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李振幅說:「宜蘭人對環境保護的堅持,是縣民們最好的任性。」相對於全球化的趨勢以及WTO開放進口茶葉,越南茶對台灣茶農有明顯衝擊,但台灣的茶農在環保署協助規範與保護土壤與水源下,擁有良好的有機茶葉品質外,也將紅茶精緻化、提昇產值,現在冬山紅茶的價格比半發酵茶還要高。味道除了蜜香之外,還有花香,像是金萱有奶香、翠玉有野薑花香、烏龍有玉蘭花香,成功做出市場區隔。中山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李振幅利用夏季製成的紅茶,不僅有蜜香,還有奶香和花香,成功做出市場區隔。環境永續有賴有機農業保護土壤與地下水「有機農業的土壤一旦被農藥污染,需要10幾年才能回得去。」李振幅說。土壤是大地之母,豐沛的地下水資源更是農作物的生長泉源,土壤健康、水質優良,才能培育出健康的農作物。健康飲食是未來的趨勢,中山休閒農業區理事長林長輝表示,以前就常聽老農在噴灑完農藥,返家飲水時送醫,甚至,有老農在迎風面噴灑時,因為吸入過多噴灑的農藥,直接暈倒送醫的。聽了這麼多農藥對於人體的危害,更枉論農藥滲入土壤與污染地下水的危害了。中山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李振幅開玩笑地說,只要生態環境能讓農民獲利,農民自然會去維護這個「有利可圖」的金雞母。透過休閒農業的發展的推廣,讓民眾在週休假日來農事體驗與旅遊,並提昇農民的收入,農民就自然會維護生態環境,才能永續經營與獲得健康。環保署針對台灣各縣市的土壤品質進行調查,可以讓農民了解自己的土壤特性與適合種植的農作物,更能發揮其最好的效益。針對農地土壤不定期監控預防,並整治污染土壤,確保土壤潔淨,讓農民種出健康的農作物。中山休閒農業區理事長林長輝補充說,美好的環境需要大家共同維護,也歡迎更多農民加入有機農業的行列。宜蘭縣有許多有機的場域,就是農民對於環境永續的經營有了共識。維護土讓健康與地下水的潔淨,才能孕育出健康的農特產品、永續經營有機農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