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致重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43/395943/sm-4c68f2bb96b52537cd80b1101f39f108.jpg)
汪致重弔唁辜嚴倬雲受限? 陸委會回應
海基會創會董事長辜振甫遺孀辜嚴倬雲辭世,大陸已故海協會首任會長汪道涵之子汪致重11日來台弔唁,大陸國台辦批評陸委會對汪一行提出諸多限制。陸委會12日表示,政府一向要求大陸具黨政背景相關人士來台須遵守「三不一低調」,反批國台辦刻意漠視我方在協處過程中所釋放的誠意與善意,不利兩岸堆積善意及交流正向發展。陸委會12日書面回覆稱,有關陸方相關人士來台弔唁辜老夫人,政府立場一貫,就是充分尊重家屬意願以提供必要協助。陸委會指出,由於陸方提出申請非常緊迫,政府各相關機關同仁犧牲假期,在最短時間內完成審查,讓弔唁行程得以順利圓滿完成。陸委會強調,針對中國大陸具黨政背景相關人士來台,政府一向要求申請人來台須遵守「三不一低調」,本團理應一體遵行,政府並無差別待遇。由於本團以「弔唁」事由申請來台,且必須在短時間內完成審查,政府要求申請人來台行程以單純弔唁為主,以利加速審查時效。「這是在兼顧家屬意願、申請人來台目的以及政府許可審查機制所盡的最大努力」,陸委會表示,大陸國台辦刻意漠視我方在協處過程中所釋放的誠意與善意,只會令外界質疑中共之用心,也不利兩岸堆積善意及交流正向發展。大陸國台辦發言人朱鳳蓮12日在例行記者會表示,在辜公亮文教基金會的協助下,汪致重一行於11日赴台弔唁辜嚴倬雲女士。她指出,在辦理相關手續過程中,台灣有關部門通過基金會要求汪先生一行在台期間不接受媒體訪問、不安排其他行程。朱鳳蓮指責,民進黨當局對兩岸交流處處蠻橫設限,再次充分表明其所謂「善意」和「言論自由」都是名不副實的空洞口號,也暴露其對兩岸包括民間交流在內的各項交流活動的抵制阻撓心態。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29/311829/sm-47417d9238538c6b5d9ab1a8360a1448.jpg)
汪致重:施是敢於挑戰命運的理想人
民進黨前主席施明德15日病逝,「上海向陽公益基金會」理事長汪致重發文弔唁,表示難忘當年赴台曾到施明德家中暢談,還獲贈施明德的著作。他回到北京後把書送給幾位大陸朋友,讓他們更加瞭解台灣人的心聲。他稱讚,施明德是一位非常值得紀念的長者,也是非常值得大家仔細體會學習敢於挑戰命運的理想人。汪致重是已故大陸海協會長汪道涵之子,曾多次訪台,並和已故海基會董事長辜振甫的女兒辜懷群合組上海向陽公益基金會,針對社會普及醫療和重症疾病、癌症的早診、早治,以台灣醫療服務的理念,幫助大陸完善全民健康的系統。汪致重在悼文中提到,「明德先生是一個有執著追求的人,我曾經到他家裡拜訪,從午後直到傍晚,攀談有半日的時間,他送我好幾本他寫的書和自傳,我也請他署名題詞同樣的書籍,回來後分別送達在北京的幾位師長摯友,以讓他們更加瞭解台灣人的心聲。」汪致重表示,當時他在台南走鄉串鎮,還專門去曾經關押施明德的明德監獄,施非常驚訝他怎麼會找到這個地方,「施明德一直心心念念台灣的繁榮發展,對大陸仍有著眾所周知的心結,但與我無話不談敞開心扉,討論如何能夠相互更好的溝通瞭解。」汪致重回憶,「我們從40年代開始,談到後來的兩岸隔離年代相互之間的各種稱謂,仔細探討緣由,一直談到對21世紀的兩岸關係期盼。他對當年的美麗島事件並不多談,但能讓我直接感覺到的則是紅衫軍的激情。」汪當時建議,以基金會名義邀請施明德在身體條件允許時到大陸看看,施爽快答應,時間到了一定會過來大陸走走看看。臨別時與他相約下次擇機再次登門...「今日突然訣別,心中感覺空蕩蕩,有太多的悵然和遺憾。回顧促膝談心的情景,能夠與如此有理想抱負又有絕大感情與熱情的人一起分享人生,實為人生一大幸事!」汪致重說,重新翻開那幾本書籍,看到明德先生親筆題寫的詞語,痛惜且痛心之餘,心中仍懷熱望,與明德先生共祈兩岸黎民福祉,實現強盛中華之宏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