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旭
」 離岸風電 沃旭 風電 沃旭能源 風場領航氣候行動 國泰金勇冠金融業獲TCSA十大永續典範企業獎
國泰金控淨零轉型成績斐然,「2024 第十七屆TCSA台灣企業永續獎」今(11)日舉行頒獎典禮,國泰金控勇冠台灣金融業,榮獲「十大永續典範企業獎(服務業組)」、「永續報告獎白金級」最高等級榮耀,旗下國泰人壽、國泰產險、國泰投信皆獲「永續報告獎白金級」、國泰證券獲「永續報告獎金級」、國泰建設亦獲「永續報告獎白金級」。國泰發揮永續金融先行者職能,將永續策略與治理融入營運、投融資與各項服務,更前瞻永續國際脈動,邁向2050淨零願景。國泰金控接軌國際前瞻氣候變遷脈動,連四年前進COP(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二度受邀倫敦證交所於國際舞台倡議台灣、亞洲到世界的永續金融觀點,成就亞太地區金融業氣候典範。做為台灣第一家RE100金融業會員,承諾2050年金融資產淨零排放,積極議合與利害關係人協力共好,密切關注投融資企業的氣候轉型路徑與發展,傾集團之力推動再生能源投融資,響應國家重要能源政策,鼓勵壽險資金投入國內公共建設,今(2024)年10月由國泰人壽投資沃旭大彰化西北離岸風電,與國泰電業共同取得50%股權,實踐永續承諾。國泰金控更首度榮登「2024富比世全球最佳雇主排行榜」台灣唯一百大企業,透過「多元包容」、「彈性配速」措施,打造公平與共融友善職場環境。國泰人壽連4年獲得「永續報告白金獎」,為亞洲第一家自行遵循聯合國發布之「PSI永續保險原則 (Principles for Sustainable Insurance)」的壽險公司,將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議題納入日常營運,透過永續報告書揭露永續專案與作為,訂定短中長期目標及行動方案,資訊揭露完善透明。今(2024)年國泰人壽以800萬保戶資料為基礎,成為首家發布「保戶健康年報」的保險公司,點出擁有保險保障者擁有3大優勢,包含:國壽保戶之平均壽命較國人延長3歲、可避免死因死亡率低於全國、及罹癌後5年存活率高於全國,盼望引領與陪伴國人邁向更健康的生活。「2024 第十七屆TCSA台灣企業永續獎」由國泰金控榮獲「十大永續典範企業獎(服務業組)」、「永續報告獎白金級」最高等級榮耀,旗下國泰人壽、國泰產險、國泰投信皆獲「永續報告獎白金級」、國泰證券獲「永續報告獎金級」、國泰建設亦獲「永續報告獎白金級」。領獎主管從左至右分別為:國泰建設總經理李虹明、國泰人壽資深副總王麗秋、國泰金控總經理李長庚、國泰產險資深副總許嘉元、國泰證券副總林聖達、國泰投信協理李旼易(圖/國泰金提供)。國泰產險持續導入最新準則(GRI、SASB、IFRS S1)、永續金融評鑑題目、先行者聯盟承諾等,完成高達16項會計師有限確信,提供值得信賴與完整的永續資訊。國泰產險於官網打造全新中英文企業永續專區,針對利害關係人關心議題,定期檢視公司發展結合集團永續願景與策略藍圖目標進程,透明揭露於企業永續專區,宣示永續決心。國泰證券以「支持、賦能、創新」為核心,攜手利害關係人共創更大永續價值。在客戶服務上,推出具永續效益的創新金融商品,承銷輔導七家11案具環境效益或社會效益公司、累積承銷14檔綠色債券及社會責任債券;面對員工發展,著重多元職場與學習資源,營造健康工作環境。國泰證券也積極回應重大環境議題,近三年(2021-2023年)累積減碳相比2020年超過五成,去(2023)年低碳投資金額達5.01億元,再生能源使用率超過58%。國泰投信今(2024)年度首次發布《2023年永續報告書》,全面整合了全球重要的永續框架,為台灣首家獲得會計師有限確信報告且唯一榮獲永續報告獎之投信業者,報告書中充分透明揭露永續作為,內容超越現行投信法規要求,將國際視野與本土實踐相結合。國泰投信自主研發「永續資訊整合系統」,結合AI科技,整合巨量ESG資訊以利投資決策,包括氣候風險評估和生物多樣性監測。創新推出取得專利的Cathay QE議合量化指標,可具體衡量金融業的永續影響力,更加與時俱進。2024第十七屆TCSA台灣企業永續獎_國泰金控暨子公司獲獎一覽表(圖表/國泰金控提供。)
國泰人壽出手! 豪砸533億收購沃旭大彰化西北離岸風場50%股權
沃旭能源今(11)日宣布與國泰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簽署協議,由國泰人壽及其子公司國泰風能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投資取得583MW大彰化西北離岸風場50%股權,沃旭能源則將繼續持有該風場50%股權,此案的投資規模創下目前國內壽險公司投資離岸風場之最。沃旭能源表示,本次協議總金額包括新投資人出資取得大彰化西北離岸風場專案公司50%股權,以及在風場統包合約下,新投資人承諾支付風場建造支出50%的費用。總金額約新台幣533億元,預計在2024及2025年支付。沃旭能源表示,本項合資案已經獲得所有主管機關核准,雙方簽約後將於今年底完成交易。大彰化西北風場與大彰化西南第2階段離岸風場目前共同施工中,總建置容量為920MW,預計於2025年底建置完成。該風場在2020年就與台積電簽署企業購售電契約(CPPA),發電量將會供給台積電使用。根據雙方協議,沃旭能源將依據風場設計、採購及施工統包契約(Engineering, procurement, construction contract),全權負責執行大彰化西北離岸風場的整體興建工程。未來運維上,沃旭能源表示,將透過沃旭位於台中港的運維中心,負責該風場長期營運與維護作業,確保風場最佳效能。沃旭能源亞太區總裁古沛明(Per Mejnert Kristensen)表示,「我們非常榮幸能再次和國泰這樣實力堅強的在地夥伴合作,共同推動大彰化西北離岸風場,為台灣穩定提供綠色電力。
神山痛腳2/風電國產化大買家「太貴不買」 業者怨銀行不給融資恐三輸
離岸風電業者迎來最「大咖」的支持者,台積電長年的大掌櫃、資深副總何麗梅,在證交所於9月30日舉辦的「壯大台灣資本市場高峰會」上,公開向政府喊話,希望盡速檢討離岸風電的規範,提供彈性做法,例如放寬國產化項目的認列,並提供廠商更多融資管道。曾被宣傳為「全球20大風場,臺灣佔16 座」,在綠電領域被寄予厚望的海上風力發電,政府2016年開始大力投入,先前規劃三大進度,包括示範獎勵、潛力場址、區塊開發,目標是達成2025年5.6 GW,2030年13.1GW的政策目標,除了台電之外,台積電就是第一批大買家。很不巧的是,興建過程遇到新冠疫情,導致成本大增,加上政府想藉此打造國家隊的自製能力,招標時要求使用在地產業鏈到一定程度,讓不少業者打退堂鼓,接連流標帶來的就是不斷放寬,進度仍趕不上變化,原本第一期、第二期分配的3GW,分別延後到2026、2028年之後,甚至第二期項目,僅一家廠商達標。隨後又有歐盟以「國產化」為由狀告WTO,導致現任經濟部部長郭智輝在9月23日緊急約見風電業者,為如期併網,解放過去的國產化規則,甚至可能溯及既往,影響已選商完成的離岸風電第三階段區塊開發第1期、第2期,引發業界群起攻之,特別是遵守遊戲規則而成本大增、或因此退出的業者,還有為了國產化才剛投資百億蓋廠房買設備的本土業者。產業發展署副署長鄒宇新向媒體表示,政府面對離岸風電,過去是產業政策、能源政策並重,「現在有一個最大前提,就是如期併網。」為護國神山的再生能源需求,風電成要角。(圖/報系資料照、沃旭能源提供)「消息一出,親朋好友、銀行團、供應鏈、同業開發商的電話接不完,」世紀鋼董事長賴文祥在媒體上大聲喊苦,大家都怕政策動盪,銀行縮手、買家趁機壓低價格。最先衝擊的本土業者,又以中小企業為主的供應鏈最傷,今年已有五套風機外殼從中國進口到台灣,「價格直接少四成。」業者向CTWANT記者說,越南、韓國的業者都虎視眈眈,中國廠商也可能繞道東南亞洗產地,大舉入侵台灣市場。一馬達廠商跟CTWANT記者解釋,用外商的產品,最大問題是維修慢又很貴,過去怕被「偷師」,外商的風機若故障,他們不會派人維修,而是要求整台換掉,把我們當冤大頭,所以才會導致很多風機壞了就扔在一邊不處理的問題。但其實,不願具名的風電業者向CTWANT記者解釋,現在最大的「逆風」,其實不是國產化,而是「銀行」。業者坦言,風電市場可說是成也台積電、敗也台積電,「現在已進入『死亡交叉』,台積電不想買貴的電,想壓到5元左右,但風電業者要營利,至少5.8元到6.2元左右,如果賣給其他願意出高價的科技業者,銀行又不喜歡,擔心他們扛不起20年的穩定收益,恐導致專案借不到錢,借不到錢、風場就要廢了,以後科技業要大規模的綠電也沒了,這是『三輸』!」。業者向CTWANT記者舉例,一個500MW的離岸風場,過去要花900億元打造,現在至少要1200億元,就是因新冠疫情、加上全球都在發展離岸風電,法國、德國、丹麥等都在打造大型風電場,據全球風能協會預估,2024年到2028年,全球離岸風電裝置總量會增加138GW,年複合成長量28%,僧多粥少下導致船、工人和設備都很貴。風電的機台都非常巨大且昂貴,過去以外商為主。(圖/翻攝沃旭能源臉書)有一業者為了搶船花大錢卻碰到疫情,當時一驗到陽性就全員下船閉關,完全不能施工,但各種租金還是照付,這種恐怖的錢坑,沒有銀行支援根本不行,「在商言商,外資一年都會進行好幾次財務成效評估,早就跑了,就是我們本土廠商才會努力拚完工,已經很了不起了。」連同業也看不下去、幫忙喊冤。業者表示,離岸風電是龐大且複雜的工程,甚至連政府單位要驗收與查核都有點摸不清頭緒,加上先前有業者在國產化做「小動作」,搞得政府常常要查核、動輒要罰款,導致銀行也覺得,貸款給風電業者的風險很高,「對銀行來說,不如借錢給人炒地皮,簡單又好賺,但對台灣產業來說,得到的價值是什麼!」他憤憤不平地說。「相對於光電雖然建置較快,但大家都知道台灣的土地不夠,不管是屋頂、地面型的光電,全部加起來也只是零頭,台積電要的是單一、穩定的大型供電」前三大民營售電業者向CTWANT記者透露,放鬆風電國產化政策會不會引發未來綠電價格波動等其他後續效應,還要觀察評估。除了價格波動,還有一大問題,「包括沃旭與海龍風場,2025、2026年的發電已全被台積電買走」全球最大再生能源基金、哥本哈根基礎建設基金(CIP)區域總裁許乃文表示。換句話說,這兩年其他的「護國大山」都買不到大宗綠電,短期內難以解決。
AI用電需求4年內爆增8倍 智慧能源週480家參展逾四成新面孔
2024年「台灣國際智慧能源週」與「台灣國際淨零永續展」將於10月2日至4日在台北南港展覽2館登場,共有480家廠商參展、使用1625個展位,展覽規模為歷年最大,成長幅度達30%,國際參展佔比達20%,為歷史新高。外貿協會秘書長王熙蒙表示,這次整合風光、多元創能和智慧儲能等業者,新進參展者占比達42%,顯示能源業者積極投入、搶攻淨零商機。根據經濟部預估,2028年時,AI科技的用電需求將增長八倍,未來十年全國用電量年均成長2.8%,為遵循RE100的規範,使用綠電成企業當務之急。這次能源相關參展廠商包括茂迪(6244)、元晶(6443)、士電(1503)、聯合再生(3576)及泓德能源(6873)、台達電子(2308)、友達光電(2409)、研華(2395)、微星(2377)等。淨零永續方面則有華城(1519)、有成精密(4949)、沃旭能源、柯本哈根風能開發、風睿能源及熙特爾新能源等,還有英國、比利時、丹麥、法國、加拿大、荷蘭6大國家館進駐,鏈結國際商機。經濟部能源署副署長李君禮出席9月30日的展前記者會時表示,台灣積極響應淨零趨勢,總統賴清德上任後宣示要二次能源轉型,包括多元綠能以及深度節能,尤其是AI和半導體產業發展,需要穩定、充足電力供應,對於出口導向的產業,綠電需求成為產業剛性需求,因此政府需要提供充足、有競爭力的綠電,也將積極發展氫能、地熱、海洋能等。深度節能方面,李君禮表示,未來強化協助發展「能源服務公司」,透過專家組成的能源服務公司協助企業診斷、改善製程節能。主辦單位之一、SEMI全球行銷長暨台灣區總裁曹世綸表示,歐盟、美國、日本、中國等都在如火如荼地發展再生能源技術,我們有半導體、電子產業等再生能源最大的使用者,也能提供綠色能源、節能減碳解決方案的供應者,有這兩邊的需求可以對接,所以SEMI也成立GESA綠能暨永續發展聯盟,成員涵蓋半導體、綠能產業等供應鏈。
9000億「打水漂」…離岸風電國產化跳票 產發署回應了
112年底離岸風電國產化情形政府推動離岸風電產業,台電多花9000億元購買離岸風電,原期待建立本土產業鏈,創造1.2兆元產值,但是依據審計部決算資料,離岸第二階段遴選的西部海域10個風場,至去年底僅允能二期達標,9座進度皆落後,其中海峽一期風場本土化目標僅達2成。審計部批評,經濟部產發署態度過於消極。能源專家則說,歷經多年推動,卻看不到海外市場在哪裡,那麼多錢是白花了。歐盟狀告WTO 經部朝開放研議歐盟7月底狀告世貿組織(WTO),指台灣推動離岸風電產業國產化,違反WTO規定,要求台灣須在60天內提解決方案。經濟部官員低調表示,會持續與歐盟及WTO溝通。對此,經濟部長郭智輝說,會朝開放方向研議,離岸風電國產化政策,面臨轉折。經濟部對離岸風電依產業發展項目,分為風力機製造與水下基礎等20項,在推動與導入時程,從2021至2022年是前置期、2023年是第一階段、2024至2025年是第二階段。在離岸風電的第一、二階段,台電每度平均花5.7元收購電力,20年合計花2兆元,扣除平均購電成本後,多花9000億元。台電配合購電 已花2兆元當時政府信誓旦旦可創造1.2兆產值、2萬個工作機會,但根據審計部決算報告,在第二階段遴選的10個風場,至去年底僅有允能二期的塔架、水下基礎及陸上變壓器等達到20項零組件100%國產化,其餘9座都未達標。沃旭大彰化東南與西南等2座風場,國產化達成率8成。哥本哈根基礎建設基金(CIP)的彰芳一、二期,與西島、中鋼的中能則是3成跳票。海峽一期竟有16項目、高達8成未完成國產化承諾。即使達標率較高的開發商,其實也是政府「開後門」,以成立產業基金,做替代方案繞彎達到,並非如得標承諾的採購國產貨。例如沃旭大彰化風場水下基礎與基樁,因國內廠商沒有足夠能量承接訂單,無法做到100%國產化,最後只得由經濟部前部長沈榮津同意提出國內無產製證明後,開發商成立產業基金輔導次級供應商、電銲人才,與設立機艙組裝廠等替代方案,勉強過關。審計部更指出,監察院2022年糾舉經濟部產發署,對部分風場開發商提出因有短期交貨需求,以利取得「無產製證明」,就可自國外進口,產發署做為主管機關,對「無產製證明」卻無規範,過了1年,還是提不出相關規範。海外市場打不開 只打造世紀鋼能源專家陳立誠批評,花大錢買離岸風電,結果只培養了一家做水下基礎鋼構的世紀鋼,但拿的仍是台電付給外商的電費,根本沒賺到外匯。陳立誠直言,台灣想到國外賺離岸風電錢是不可能,歐商風電很強,不需要台灣,亞洲市場太小,光大陸就把你打死,對岸積極發展離岸風電,產業太強了,亞洲第一艘工作船就是大陸建的,越南在發展離岸風電 也有自己的供應鏈,為何買台灣產品。產發署解釋,9座風電場未達標,是因相關零組件國內無產製能量,或受新冠疫情影響。該署指出,海峽一期風場已提報予能源署,考量是否裁罰。海峽風場則說,因接手較晚,現在達不到國產化,未必不能符合,會持續努力。經濟部官員表示,二階強制要求國產化,但在第三階前2期降至60%、開發商自選組合,明年第3期,會再朝更鬆綁方向走。
馬斯克「X平台」政策嚇跑廣告商! 他怒告數家大企業:涉嫌合謀抵制
前世界首富馬斯克(Elon Musk)的社群媒體企業X公司(X Corp.),正在美國德州聯邦法院控告幾家大公司,並指控他們合謀非法抵制該社交平台,剝奪該社群平台數十億美元的收入。據悉,X公司的控告對象包括「世界廣告商聯合會」(World Federation of Advertisers)、英國跨國消費品公司「聯合利華」(Unilever)、丹麥再生能源公司「沃旭能源」(Orsted)、美國世界級食品加工公司「瑪氏食品」(Mars, Inc.),以及美國醫療保健公司「CVS健康公司」(CVS Health Corporation)。該訴訟稱,廣告商透過名為「全球負責任媒體聯盟」(Global Alliance for Responsible Media)的世界廣告主聯盟行動,集體扣留了X公司「數十億美元的廣告收入」。X公司認為,他們的行為違背了自己的經濟利益,共謀反對該平台,違反了美國反壟斷法。對此,世界廣告商聯合會、聯合利華、瑪氏食品、沃旭能源、CVS健康公司皆未立即回應置評請求。X公司的執行長雅克里諾(Linda Yaccarino)在該訴訟的聲明中表示:「當思想市場受到限制時,一般民眾會受到傷害,不應該讓一小群人壟斷能賺錢的行業。」報導補充,馬斯克於2022年收購Twitter,並改名為X平台後,該公司的廣告收入就開始下滑。部分廣告商始終對馬斯克的政策持謹慎態度,因為他們擔心自己的廣告會出現在該平台的有害內容旁邊,導致品牌形象受損。而這些有害或誤導性內容在馬斯克還沒收購前,是幾乎會被刪除的。該廣告集團於2019年發起了負責任媒體倡議,以「幫助該行業應對數位媒體平台上的非法或有害內容,及其透過廣告賺取利潤的種種挑戰」。X公司目前並未尋求具體的損害賠償,並要求法院下令,阻止任何繼續密謀扣留廣告費用的行為。對此,法律專家認為,此訴訟不太可能成功,原因是證明這些公司進行聯合抵制具有挑戰性,而且此類行為可能受到美國憲法第1修正案的保護。
中國信託榮獲《FinanceAsia》6大獎肯定!獲利連創新高、支持客戶海外布局 22度奪「臺灣最佳銀行」
因應全球供應鏈重組與移轉趨勢,中國信託商業銀行(簡稱「中國信託銀行」)積極支持客戶海外布局所需之金融服務,不僅提升獲利,亦成為客戶最佳夥伴,今(27)日獲《FinanceAsia》(亞洲金融)頒發「臺灣最佳銀行」、「臺灣最佳投資銀行」、「臺灣最佳企業銀行─大型企業與跨國公司」等6項大獎,值得一提的是,中國信託銀行第22度奪下「臺灣最佳銀行」,為本屆頒獎典禮中臺灣銀行業最大贏家。(詳見【附表】)《FinanceAsia》(亞洲金融)今日於香港舉行「FinanceAsia Awards 2024」頒獎典禮,由中國信託銀行香港分行林福源資深副總經理出席領獎。主辦單位表示,中國信託銀行去(2023)年合併稅後盈餘達新臺幣413.33億元,業務表現卓越,獲利再創歷史新高,22度獲頒「臺灣最佳銀行」。身為臺灣最國際化之金融機構,中國信託銀行協助企業客戶掌握全球市場動向,滿足客戶海外供應鏈移轉之金融需求,由專業經理人協助了解企業客戶的跨國金流需求,進一步滿足企業客戶員工海外開戶、申辦信用卡金融服務,亦獲得主辦單位高度肯定,榮獲首屆「臺灣最佳企業銀行─大型企業與跨國公司」殊榮。資料來源:《FinanceAsia》(亞洲金融)、中國信託銀行針對國際關注之永續金融議題,中國信託銀行亦扮演要角,同時擔任國際最大離岸風電開發商沃旭能源及專注能源基礎建設投資基金的哥本哈根基礎建設基金(Copenhagen Infrastructure Partners, CIP)臺灣財務顧問,且於2021年完成亞太首件離岸風電併購、新臺幣820億元的沃旭能源「大彰化離岸風電計畫」東南風場;2023年成功簽署亞太最大規模、新臺幣1,180億元「海龍離岸風電」專案融資計畫,創下多項紀錄獲評審讚譽,評為「臺灣最佳投資銀行」並獲「高度推薦—臺灣最佳永續銀行」。透過人工智慧(ArtificialIntelligence, AI)與大數據分析,中國信託銀行則積極優化數位金融服務,以EdgE專案(End-to-end digitization)重新設計流程,布建智能決策中樞「中信腦」,推出智能理財工具「Dashboard智能平臺」,以人機協作方式,量身打造最適合客戶的理財建議與產品,獲頒「臺灣最佳創新科技應用銀行」,亦獲「高度推薦—臺灣最佳財富管理暨私人銀行」。中國信託銀行將穩健朝向「臺灣第一、亞洲領先」領導品牌邁進,持續創新商業模式,致力成為客戶心目中最值得信賴的金融服務機構。
台達能源取得再生能源售電業執照 跨足綠電交易市場
台達(2308)今(7日)宣布旗下台達能源已取得再生能源售電業執照,這也代表台達能源未來將在綠電交易、綠電匹配服務以及節能減碳加值服務等面向,積極投入市場。台達能源總經理張立業表示,台達能源利用創新技術,解決企業在綠電採購過程中遇到的諸多挑戰,如綠電供應不足、餘電管理、高綠電比例需求、降低用電量和申請政府補助等問題。張立業強調,公司將致力於為客戶提供價格合理的綠電,優化綠電組合,減少餘電問題,並提供減碳諮詢服務,從能源和碳排盤查、診斷分析、建議可行解決方案、到最終的改善和認證,協助企業達到淨零碳排的目標。台達能源並舉辦首屆《2023 台達能源-企業領袖永續能源論壇》,邀請中信銀行、沃旭能源、緯穎科技、台灣微軟等再生能源相關領域的關鍵企業共同探討永續能源的未來路徑。有鑑於在綠電採購過程中常見的餘電問題,與會企業也建議,通過與台達能源合作,結合微軟的雲平台和人工智慧技術,企業可以進行更精確的預測,實現綠電的最佳匹配,從而有效降低綠電採購成本,並減少餘電問題。
與國際接軌!台電、歐洲商會共同發表「電力淨零路徑報告書」
台電與歐洲在臺商務協會(ECCT)5日共同發表「電力淨零路徑報告書(Paving the Way to Net Zero Power Report)」,內容涵蓋碳中和策略、氫能發展與混燒技術,以及電動車等綠能議題,透過台電與歐洲商會部分成員如駐台辦事處及其企業會員共20個機構集思廣益,彙整取材自法、德、荷、日、美等超過10國的經驗,並依政策脈絡、供給面、電網面與需求面提出能源發展政策觀點與因應解方,是業界最佳淨零實務指引。「電力淨零路徑報告書」發布會5日於台北君悅酒店舉行,由台電總經理王耀庭及歐洲商會理事長尹容將報告書共同呈遞給經濟部代表次長曾文生,歐洲商會執行長何飛逸、經濟部能源署副署長李君禮、法國在台協會、芬蘭辦事處代表與約50位歐洲企業代表等各界貴賓也出席見證。經濟部次長曾文生5日受邀出席「電力淨零路徑報告書」發布會,見證台電與歐洲商會共同探討淨零轉型方向與邁向電力淨零路徑的努力成果(圖/台電提供)。台電表示,隨著各部門電氣化需求陸續成長,電業成為國家達成淨零的關鍵角色,為與國際接軌共同邁向2050淨零排放目標,台電專屬研發單位「綜合研究所」與歐洲商會轄下組織「低碳倡議行動(Low Carbon Initiative, LCI)」於2021至2022年間共同舉辦10場交流研討會,主題涵蓋碳中和策略、氫能、電動車、太陽能板及風機葉片回收、儲能等全球淨零趨勢及技術應用議題,累積逾1300人次交流討論,如今將研討會精華內容集結成冊,展示雙方探討淨零轉型方向與邁向電力淨零路徑的努力成果。台電也說明,報告書除了包含台電與歐商會員在各項領域的初步研討成果,也透過工作坊的形式,邀集如台灣德國萊因、施耐德電機、沃旭能源等眾多業界代表提出創新解決方案。例如在「碳中和策略方向及路徑規劃」主題,談到歐洲各國與日本在減碳技術、再生能源、氫、氨能、碳捕集與封存技術的發展策略,並討論擴大國際合作交流以加速達成減碳目標;報告書也針對氫能發展多有討論,包括探討氫能於國際上的實務應用,以及氫氨混燒的實例與技術可行性。台電指出,透過了解國際最新發展動態和產業現況,台電致力將各國經驗轉化為業務推動能量,並進一步發展新能源應用,如今年2月選定高雄興達電廠為混氫發電示範基地,並於11月與我國學術研究最高機關中央研究院共同發布去碳燃氫發電技術研究成果,由總統蔡英文親自出席予以肯定。面對淨零轉型挑戰,台電依據經濟部「先低碳,後零碳」的策略架構,以「風、光、熱、海、氫、儲、匯」作為淨零轉型關鍵技術,並從供給面、電網面與需求面,分階段規劃推動電力淨零排放。台電表示,後續將規劃致贈報告書給國內外產官學研界各機構,及歐盟各會員國,未來也將透過綜研所與歐洲商會低碳倡議行動的各國會員展開進一步合作,針對電網安全、輸配電技術、智慧化資產管理等議題進行交流,除了電力淨零,亦發展最佳減碳途徑,落實2050淨零排放能源轉型目標。台電廣告
國泰金推100%使用再生能源 李長庚:企業最在乎「電力、電網」能源議題
國泰金控(2882)為第一家加入RE100倡議的台灣金融業者,總經理李長庚今天(1日)表示,充足電力與完善電網是企業界最在乎且關注的兩大能源議題,國泰除推動自身100%使用再生能源外,也會運用資金影響力,協助台灣企業達成淨零轉型。國泰金控總座李長庚日前親赴倫敦拜會國際非營利組織「The Climate Group」總部,偕該組織旗下系統變革執行總監Mike Peirce、能源總監兼RE100聯合主席Sam Kimmins、RE100新任聯合主席Oliver Wilson,交流亞洲與台灣2050年淨零碳排目標議題。國泰金投資長程淑芬日前亦受邀至新加坡參加氣候組織亞洲行動峰會(Climate Group Asia Action Summit),與台達電、亞馬遜、沃旭能源同台分享綠電導入作為,她強調國泰金正從「綠色營運、綠色資本、綠色業務」三方面全力邁向淨零轉型。針對台灣能源市場現況,李長庚表示,清潔能源與再生能源是台灣產業面臨的重大挑戰,台灣超過90%以上的能源仰賴進口,對整體市場來說,要達到100%全面使用再生能源,台灣產業仍需與政府合作找出可行的解決方案。而對於台灣、韓國,以及現在試圖加入供應鏈的新國家來說,有些公司恐因無法在2030年之前全面使用再生能源而遭大型科技公司淘汰。李長庚進一步表示,台灣企業最關注的能源議題主要有二.首先是台灣是否有足夠的能源發電量?其次,即使有足夠的能源發電,企業是否能擁有穩定可靠的電網,獲取足夠的能源支應營運所需。The Climate Group能源總監兼RE100聯合主席Sam Kimmins指出,RE100倡議目前已經有415家公司加入,其中在亞洲的成長速度最快,甚至超越歐洲和美國。有鑑於亞洲企業在響應淨零碳排的迫切性,近期The Climate Group更與世界資源研究所WRI和全球風能理事會GWEC合作,發起了亞洲清潔能源聯盟ACEC,匯集亞洲區中的可再生能源的買方、賣方以及促成這些交易的金融機構,促成彼此合作並開放企業採購,期能策略性地改變亞洲主要國家和地區市場的政策,並幫助企業採購所需的綠電能源。
日商JERA撤離台灣? 「完成海鼎風場專案股權轉移」
日商JERA捷熱能源原與科理歐永續能源(Corio Generation)合作投資海鼎離岸風電計畫(Formosa 3),JERA於上周五(2日)宣布,已完成專案股權轉移,未來持續以海洋風電(Formosa 1)及海能風電(Formosa 2)支持台灣再生能源發展。海鼎風場在去年經濟部區塊開發選商時,Corio以獨資方式進行投標,其中Formosa 2已經在去年底獲得第三階段區塊開發權,預計2026年併網發電,但同時傳出JERA要離開台灣,並售出所持風場股權。JERA聲明表示,基於與Corio相關合資協議,已完成台灣海鼎離岸風電計畫股權轉移。並強調,JERA將繼續與合資夥伴密切合作,投入Formosa 1的運營與及Formosa 2交付。JERA表示,捷熱能源原為海鼎離岸風電計畫合資股東,三年來深度參與專案開發,奠定未來專案成功並向前邁進的基石。為優化旗下事業投資組合,經過審慎評估後,捷熱能源決定轉讓此計畫所有股份;除海鼎計畫外,捷熱能源將持續在台參與其他既有能源專案。至於在海鼎風場開發上,為了補足風場開發所需資金,Corio找尋法國道達爾能源(TotalEnergies)合作,根據簽署協議,Corio是該計畫最大股東及領導開發商,擁有50%加10股的股份,而道達爾能源持股則超過49.9%。根據資料顯示,目前Formosa 1分別由沃旭能源35%、JERA 32.5%、Seagull 25%、SRE7.5%等開發商持有,Formosa 2則是分別由Jera 49%、Corio 26%、SRE 25%。展望未來,捷熱能源將致力推廣再生能源,延用並拓展在台積累積的堅實人才、經驗與合作夥伴關係,為全球事業發展的基石。捷熱能源的企業願景是透過結合再生能源與低碳火力發電,為世界各地、包含亞洲與歐洲的永續發展開啟新局。
彰縣三百三十風采 沃旭攜手朱宗慶打造永續音樂會
慶祝彰化建縣三百周年,全球最永續能源企業-沃旭能源於5日宣布,攜手彰化縣政府文化局於7月17日在鹿港鎮立體育場舉辦「彰縣三百 三十風采 - 沃旭永續音樂會」,下午3點舉辦丹麥、彰化文化交流及綠能知識市集,除了有丹麥及台灣美食饗宴外,還邀請到台灣唯一獲樂高官方認證大師,利用樂高積木製作可愛的離岸風場打卡牆,下午5點半沃旭攜手朱宗慶打擊樂團,為彰化鄉親帶來夏日戶外音樂饗宴。沃旭能源台灣總經理汪欣潔表示:「沃旭能源是深耕彰化最久的離岸風電企業,六年前看見彰化外海的風力資源、率先在台灣設立亞太總部來發展離岸風電。在彰化縣府及中央主管機關的支持下,我們正積極建置大彰化東南及西南第一階段離岸風場,希望儘早為台灣提供乾淨能源,同時也為社區創造價值、活絡地方經濟,並善盡海洋保育的責任。彰化縣縣長王惠美(左)頒發感謝狀給沃旭能源台灣總經理汪欣潔,表揚沃旭舉辦永續音樂會活動,以文化、音樂、美食交流促進縣民對於彰化與丹麥的認識。沃旭強調將透過開發中的離岸風場計畫,其中包括彰化外海的旭風二號、三號、以及台中外海的沃能一號、二號,協助台灣積極邁向低碳社會,推動在地永續發展。本次沃旭與彰化縣政府攜手舉辦『彰縣三百 三十風采 - 沃旭永續音樂會』是彰化縣慶祝建縣三百周年的系列活動,透過音樂、美食、文化與知識交流,展現沃旭在彰化長期發展的心意。未來沃旭希望能與彰化縣政府與在地夥伴持續攜手努力,創造彰化更美好、更永續的百年榮景。」沃旭表示:長期規劃推動綠能教育向下紮根,包括與在地的大葉大學推動離岸風電學徒制,培育本地風場運維技術人才;在彰化師範大學建置儲能系統、成立儲能研究中心,也依照教育部108課綱編寫推出綠能教案,在30所小學巡迴舉行。此外沃旭也與其他風場業者共同贊助彰化沿海六鄉鎮國中小學營養午餐,並在疫情期間捐贈平板電腦予彰化家扶,縮短偏鄉弱勢學童的數位落差。朱宗慶打擊樂團於彰縣建縣三百年活動記者會表演「草螟弄雞公」,為7月17日沃旭永續音樂會暖身。彰縣300+30實體展覽 回顧過去探索永續未來願景沃旭能源「彰縣三百 三十風采 - 沃旭永續音樂會」,在現場將設置彰化與丹麥三百年文化走廊,串聯引領再生能源發展的丹麥與台灣風電重鎮彰化,結合沃旭能源超過30年離岸風電實績、以及大彰化離岸風場未來至少30年的生命週期,展望離岸風電轉動彰化的機會以及乾淨永續的未來。運用在地資源 打造美食與音樂饗宴音樂會將以美食作為文化交流橋梁,沃旭能源也特別邀請中部地區餐車提供點心,其中包括運用彰化米食製作丹麥著名傳統甜點「米布丁 (Ris a lamande)」,以及「丹麥開放三明治 (Smørrebrød)」。此外,全球僅21位、台灣唯一的樂高官方認證大師,以3萬多塊樂高積木、耗時12天打造丹麥與彰化著名地標,且納入離岸風場元素的裝置藝術,當天也會首次亮相,歡迎大家拍照打卡。虛擬實境展 360°觀賞離岸風場會場也將提供綠能知識教育包括離岸風場VR虛擬實境體驗,參與的朋友只要戴上VR裝置即可觀看位於英國,由沃旭能源把打造的258 MW英國Burbo Bank 離岸風場,讓想要體驗置身浩瀚大海和風場的民眾,可以親臨體驗!朱宗慶打擊樂團獨家呈現10首樂曲壓軸活動將由聞名全球的朱宗慶打擊樂團擔綱,以彰化縣豐沛的風力與自然生態為發想,打造「擊樂風潮」10首組曲,包括〈島嶼之歌〉、〈浪潮〉以及耳熟能詳的望春風,將歡樂的氛圍,化成音符分享給與會朋友。沃旭能源邀請大家共享假日午後時光,了解風電在彰化的發展,也加深國際文化交流,讓彰化鄉親全家大小可以在暑假期間一起同樂。info.「彰縣三百 三十風采 - 沃旭永續音樂會」活動表日期: 2022年7月17日(週日)地點: 鹿港鎮立體育場 (彰化縣鹿港鎮中正路531號)時間: 15:00-17:00 綠能知識展與丹麥美食饗宴17:30-18:45 朱宗慶打擊樂團「擊樂風潮」音樂會活動訊息請參考沃旭能源官網: https://orsted.tw/zh/sustainable-concert
油氣漲跌不同步「顯然有伏筆」 謝金河:也許今年投資綠能回報不錯
對於這一年來因為油價大漲而股價表現優異,反而是去年全球共同追逐的ESG及綠能相關商品都大幅下跌,財訊傳媒董事長謝金河13日在臉書發文說「投資總是按照反方向行駛」,並以最近烏克蘭危機加劇油價飆漲,留意天然氣價格卻從6.31跌到3.875美元,認為「這回油氣不同步,顯然有伏筆」。謝金河提到,油價漲到最高點是2007年,那時CRB指數飆漲到479.93,油價飆漲到147美元,末日博士麥嘉華(Max Fabre)信心十足地預測油價一定會漲到300美元,沒想到金融海嘯爆發,油價沒衝到300美元,反而跌到32美元。是油價波動最巨大的一次變化。2020年3月,疫情擴散至歐美,全球航空,郵輪產業停止呼吸,全球的石油儲備全滿,期油殺到負40.32美元,台塑總裁王文淵告訴謝金河,「他下令台塑全部運油船全部裝滿油」,台塑搶到很多低價石油,這兩年獲利大好,去年台塑四寶共創造2403億的淨利潤,台塑,南亞都大賺超過一個股本,這代表有波動就會有人蒙受巨大利益。謝金河並提到,大家相信電動汽車的時代來臨,石油產生的能源將一去不復返,油價只會愈跌愈低。比爾蓋茨甚至預測卅年後,所有石油企業都將消失,包括Aramco,Exxon及Chevron,但這些石油股,這一年來因為油價大漲而股價表現優異,反而是去年全球共同追逐的ESG及綠能相關商品都大幅下跌。像是全世界的ESG相關的ETF大約平均跌三成,大家熟悉的離岸風力發電大企業,例如,西門子歌美颯跌37%,沃旭跌33%,Vestas跌34%⋯⋯大家努力追求綠色能源,按照正常情況,石油需求會減弱,價格長期看跌。謝金河還說,當市場形成一致共識最危險,被看衰產品有逆襲機會,看好的因市場過於擁擠,出現反向殺戮。此時通膨壓力罩頂,這一輪油價大漲牽動股滙債市,真正牽動是金融及貨幣的經濟戰。
全球碳經濟2/台拚2050年溫室氣體淨零排放 政府民間揪團卡位綠色轉型
為減少碳排全球幾乎總動員。歐盟7月提出2023年起試行國際碳邊境稅(CBAM,碳關稅),將對出口至歐盟的高耗能產品收取碳關稅,2026年全面上路,我國鋼鐵等200項製品約245億元將受影響,為此環保署已修法預計2023年徵收碳費,以減少衝擊。「碳,是有成本、有價的時代已經來臨。」台灣綜合研究院副院長李堅明直言。事實上,環保署早在2009年就制定碳足跡,成為全球第11個有碳足跡制度的國家,2015年訂定「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溫管法),但遲遲無其他具體配套。隨國際社會開始推動碳交易及碳關稅,台灣迄今仍無動靜。「我們(公司)許多物料都來自海外,歐盟2023年要開徵碳關稅,怎麼辦?我國在碳費、碳排量及碳足跡數據等相關機制上都不足」一家金屬及塑膠的原物料業者告訴CTWANT記者,「究竟碳費多少錢才合理?政府要有給企業經濟誘因,才能達到淨零碳排的目標。」火力發電廠燃煤所產生的溫室氣體會造成溫室效應,有鑑於此,我國正積極發展風電及太陽能等綠能發電,預估2025發電量占整體發電的20%。(圖/報系資料照)台灣在碳定價、產業碳排量與碳足跡數據都付之闕如,與政府及產業界多以「增加成本」的角度看待碳稅、碳費有關。「難道碳費格高、能源稅多的歐盟、瑞典跟日本,經濟發展有落後台灣嗎?」中研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蕭代基認為,應該要把此事當成產業升級的助力。直到歐盟7月預告兩年後將試行碳關稅,環保署才在10月21日預告,將修法把「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更名為「氣候變遷因應法」,並針對288家包含鋼鐵、電力、光電半導體、水泥、煉油、石化等產業、年排放量超過2.5萬噸的碳排大戶,自2023年開始徵收碳費,目標是2050年溫室氣體淨零排放。環保署環境衛生及毒物管理處長蔡玲儀指出,碳費收取將分直接排放源與間接排放源,企業在生產過程直接排放溫室氣體會收一筆碳費,另外,製程中的用電屬於「間接排放」,也需繳納碳費,碳費會專款專用,用來推動溫室氣體減量、低碳工作等。據能源局統計,我國2020年的燃煤發電佔比仍近45%,過去5年來並無明顯下降。煤炭消費量則在2017年達到6734萬餘噸高峰,逐年下降到2020年的6,350萬餘噸,減少約384萬噸。除了發電使用外,石油化工原料製造業、水泥業及鋼鐵業是我國進口燃料煤及無煙煤的消費大戶。經濟部政務次長曾文生表示,台灣碳排放量最大的企業中,前五名有3個是國營事業,分別為台電、中鋼、中油,因此政府必需以身作則,甚至跨部會成立「淨零排放路徑專案工作組」,劃出能源減碳、製程減碳、交通減碳、負碳技術(植物造林、碳捕捉)4 大工作圈,要讓2050年碳中和目標可以達成。合計營收占全國4成的27家民間企業,共同組成「台灣淨零行動聯盟」民間國家隊拚淨零碳排。(圖/本刊資料照、沃旭能源臉書)除了國營企業動起來,民間企業也揪團組隊減碳排。今年9月「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發起,邀集中鋼、中華電信、日月光半導體、遠傳、中鼎、台新金控、台泥、台積電、玉山金控、亞泥、信義房屋、新光金控、鴻海集團、沃旭能源、友達、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台綜院等逾20家,合計營收占2020年我國GDP比值超過四成,溫室氣體總排放量占近兩成的企業,成立「台灣淨零行動聯盟」,承諾以行動、第三方驗證、資訊透明、議合及教育等方式,善盡企業社會責任並投入資源並進行轉型,達成台灣淨零碳排目標。對於發展淨零碳排,安侯永續發展顧問執行副總經理林泉興表示,「隨著全球暖化議題的持續深化,碳稅、碳費及排放交易制度將成為全球科技產業供應鏈不可迴避的挑戰,科技業都應該及早做好減少碳足跡的綠色轉型,搶占商機。」就看企業看到的是危機還是轉機。
全球碳經濟3/蘋果領頭科技業拼碳中和 2030年起供應鏈到位淨零碳排
去年7月21 日,蘋果(Apple)在喊出2030年實現碳中和(Carbon Neutral)的目標,承諾所有業務都將實現碳中和,範圍涵蓋所有供應鏈以及整個產品生命週期都是淨零碳排。就在同一個月,為蘋果代工晶片的台積電(2330)7月9日就簽下全球單一案規模最大的再生能源交易案。由蘋果領頭的碳中和、淨零碳排大賽正式鳴槍起跑,台積電跑在前頭,蘋果供應鏈中的台廠全都緊張起來。「大部份的綠電都被買光。」蘋果另一家零組件供應商大立光(3008)董事長林恩平8月在股東會上大喊買不到綠電,另一家電子業老闆則告訴記者,「台灣的綠電被2家公司買光了,一個是台積電、一個是台灣大哥大。」台積電2020年7月宣布與沃旭能源簽訂20年的購售電合約,買下彰化920 MW離岸風電廠的所有電力。(圖/台積電、沃旭能源提供)根據台電資料, 2020年度我國再生能源發電量為151.2億度,占總發電量比例為5.4%,其中太陽能占2.2%、風力占0.82%,目標在2025年將綠電的占比拉高至20%,顯然綠電不足。而哈佛大學一份研究碳排放的論文中指出,「晶片製造占電子設備碳排放的大部分。」蘋果在自己公布的《2020年環境進度報告》中點出,有75%碳排都來自於供應鏈的伙伴,這些伙伴有90%的電力都來自非再生能源。環保團體指出,「不論從電子製造或供應鏈角色來看,像台積電這樣的廠商都首當其衝。」台積電是蘋果晶片的主要製造商,台積電使用的電量占全台高達5.5%,明年預計還將增加到7.2%。在綠電僧多粥少下,取得綠電的最快途徑就事「自己來」,台積電去年7月宣布與丹麥再生能源廠商沃旭能源(Orsted)簽下沃旭彰化920 MW離岸風電廠的所有電力採購合約,並宣布在2050年實現100%碳中和,達到淨零碳排放目標。一家半導體業者表示,「供應鏈環環相扣,台積電起了個頭,它的供應鏈也要跟著配合,抓了一個頭,下面就是一整串,這波碳中和的浪,正要撲過來。」截至目前為止,科技大廠紛紛提出時間點要碳中和的,從產業上游的晶圓代工、封裝及測試、中段的組裝及下游的品牌都有,包括台積電、聯電(2303)、台達電、日月光、鴻海、宏碁、華碩也已經具體的提出時間表及進程內容。蘋果2030年碳中和目標包括產品的生命周期都計算在內,因此從製造到產品回收,全都在蘋果的碳中和規劃之內。(圖/翻攝自蘋果官網)不只有蘋果,Google、Amazon、Microsoft、Facebook等公司,皆跟進或加碼,宣布加入這波碳中和與淨零碳排的行列。在台灣,還有日月光(3711)及鴻海(2317)宣布在2050年實現100%碳中和、台達電(2308)承諾100%使用再生能源,推動碳中和的時程落在2030年,宏碁(2353)與華碩(2357)也將在2035年達成碳中和。蘋果執行長庫克(Tim Cook)表示:「這些推動Apple環保之旅的創新計劃不僅對地球有利,還能幫助公司提高產品的能效,並將清潔能源的新資源帶進全世界。」華碩董事長施崇棠則認為:「極端氣候不僅影響人類生存環境,也考驗企業營運韌性。」對於華碩宣布加入RE100時指出「這些挑戰帶來創新的機會,可轉換成提升企業競爭優勢的策略。」
離岸風電本土化原地打轉 業者與政府拉距影響第三階段開發
我國喊出2025年離岸風電產值1.2兆元,5年來相關建置已逐步開花結果,已進入第三階段開發,本土化的問題浮上檯面,成為業者與政府迫切必需解決的問題。歐洲在台商務協會(ECCT,歐洲商會)與全球風能理事會(GWEC)表示,台灣的離岸風電已經在亞太區位居領導地位,將帶動區域龐大商機,進一步發展風電產生氫能。歐洲商會副理事長尹容在2021全球離岸風電高峰會中表示,台灣風電第三階段的開發過程需克服疫情的挑戰,並提升港口基礎建設規模;相對在疫情下,台灣更需要發展再生能源降低對石化燃料的進口依存,促進能源安全。台灣的風電發展也帶動區域的龐大商機及新領域,例如運用風電產生氫能。對於台灣風電發展未來的障礙與機會,維斯特離岸風電公司亞太區總經理Alex Robertson表示,台中港目前需要加強投資以協助台灣生產下一代離岸風機,交通部對此回應將興建5座碼頭,專責風電製造基地所需。達德能源、哥本哈根風能開發、沃旭能源、西門子歌美颯等業者,提出第二階段所要求的本土化解決方案尚未成熟,亦未完成,目前推進至第三階段,此階段對本土化要求大幅提高,將成為極需商討解決的部分。此外,業者認為台灣許可證申請流程冗長、文件遞送及審查流程模糊不清、各機關規定重疊、船泊工作證限制嚴格等。全球風能理事會表示,風電的本土化與電價無法同時達成,風電風場需要再擴大才能促成產業鏈形成。行政院副院長沈榮津致辭表示,台灣至今已完成2座風場,2019年先有128MW正式商轉,明年台電的102.9MW示範風場也將上線,全力推動2025年5.6GW的風電再生能源目標。因應疫情,提出風場施工人員來台的防疫計畫,讓風場的施工可以順利進行。經濟部長王美花表示,經濟配合防疫提出風場施工人員來台的防疫計畫,共引進約1,000名作業人員及20多位主管,盡可能減少疫情對推動電場建置的影響。
SEMI組風能產業委員會 串連產業鏈盼造風電「護國神航」
SEMI(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看好全球百億離岸風電市場,更看好台灣成為亞太最大離岸風電市場並引領產業發展,正式成立「SEMI風能產業委員會」,第一屆SEMI風能產業委員會主席由沃旭能源台灣總經理汪欣潔擔任,副主席由富崴能源董事長胡惠森與上緯新能源營運長郭世榮擔任。根據《彭博能源財經》最新報告指出,2020年離岸風電投資大幅攀升56%,達到500億美元,遠超過2019年水準,看好台灣成為亞太最大離岸風電市場並引領產業發展,SEMI正式成立「SEMI風能產業委員會」。SEMI全球行銷長暨台灣區總裁曹世綸表示,透過SEMI多年協助產業推動、與相關法人及組織的互動經驗,可以為產業發展、連結國內外供應鏈盡一份心力。全球綠色意識抬頭,離岸風電已成為各國發展再生能源重要的一環。台灣離岸風電計畫分為「先示範、次潛力、後區塊」三階段開發策略,其中對開發商來說十分迫切的第3階段「區塊開發」將原本2026到2035年預計釋出離岸風電10GW的容量目標,一舉提升到15GW,大增5成,十年將累計新台幣1.3兆元產值,業者認為此舉有機會進一步推動本土供應鏈全面產業化,搶攻國際市場。汪欣潔表示,SEMI風能產業委員會的成員涵蓋綠能產業供需雙方,包括擁有高度綠電需求的半導體產業,以及風電和太陽光電等能源供應商、風機系統商、EPC統包商、船舶公司、風場開發或運維業者都參與其中,完整串接離岸風電產業價值鏈,能有效促進風電產業落地深根,以長期綠能對台灣戰略性高科技出口產業的全球競爭力。胡惠森則認為包括風場開發、EPC工程、供應鏈廠商共同組成這個平台,將有效解決問題促進台灣風電產業發展。郭世榮則表示,風能是台灣非常特別且源源不絕的資源、是可以走得長遠的能源,希望藉由此委員會建立下一個「護國神航」的風能產業鏈。
隱形護國神山5/重視教育建DeltaMOOCx公益學習平台 台灣第7家加入RE100企業2030年100%用綠電
「回顧在外商工作的10年,在亞洲航空的產品經驗,讓我養成重視產品可靠度和品質的概念與習慣,在TRW培養的企業管理能力,則成為我日後創業的能量。」鄭崇華從打工仔生涯中汲取豐富養分,直到國內電視零組件取得不易,在老牌家電大同公司老董事長林挺生鼓勵下,1971年創辦台達電。位於台北市內湖區的台達電總部大樓,早在1997年興建時,就考慮環保與節能,建築物內外都有環保節能設計,屋頂也設置太陽能光電系統。(圖/黃耀徵攝)當年,鄭崇華在新北市新莊區民安路一帶租下鐵皮屋廠房,從幫忙國內家電業者生產電視線圈起家,一開始僅有15名員工,後來從內需跨足外銷,隨著電腦及手機需求成長,擴充到電源充電器等產品。2008年鄭崇華一聲令下,台達電投入電動車研發,奠定了今日在電動車市場的關鍵地位。(圖/黃耀徵攝)2000年之後,當國內電子零組件大廠爭併購、拚訂單,搶破頭晉級「千億」年營收大廠時,鄭崇華領軍的台達電,仍醉心於涉獵新技術,默默轉投資太陽能電池廠「旺能光電」、顯示器製造廠「翰立光電」,並與電子紙製造廠「普利司通」合作,還併購歐洲電源廠「Ascom」電信電源部門。然而,這些轉投資與合作卻灰頭土臉,不是賣掉、解散就是停產,Ascom電信電源部門則是花了5年才轉虧為盈。台達電以電力及電池核心技術,發展出一站式儲能解決方案,日前風電大廠沃旭贊助彰化師大的百萬瓦級儲能示範系統(如圖),就是台達電的產品。(圖/翻攝自台達電官網)「台達電是不裁員企業,就連新冠疫情期間,全球8萬3,000多名員工不但沒裁員,也沒放無薪假。」此外,讓鄭崇華開心地還有打造「DeltaMOOCx」公益平台,開放高中職及大學生學習,希望學校老師別再用「放牛班」打擊學生的信心。大提琴家馬友友去年11月在台北流行音樂中心舉辦「全球巴哈計畫在台北」音樂會,現場以全球最亮的台達電8K投影轉播。(圖/報系資料庫)如今,在國際研究機構Aletheia看好台達電,喊出400元股價之際,台達電3月16日宣布加入RE100,成為RE100第7家台灣企業。RE100是由「氣候組織與碳揭露計畫」主導的全球再生能源倡議,加入的企業須承諾在2050年前達成100%使用綠電;而台達電進一步自訂「2030年達成100%使用再生能源及碳中和」的總目標,比台積電的25%喊得更高,還獨步全球規定,今年起碳成本依每公噸300美元(約新台幣8,400元)編列費用,各單位每一度用電「全都露」。看來,台達電將如鄭崇華所願,成為「最綠」的企業。台達電3月校園徵才列車開到台大校園,打出年薪20個月的宣傳,吸引年輕人才。(圖/黃威彬攝)
8家開發商聯合組台灣離岸風電產業協會 打造台灣國際競爭力
隨著離岸風電產業成形,國內8家業者開發商率先組成台灣離岸風電產業協會,希望群聚力量,建構離岸風電產業與政府、媒體及社會大眾的溝通平台,也為未來永續發展舖路。台灣離岸風電產業協會理事長許乃文表示,協會成員將善用產、官、學界資源,建構離岸風電產業與政府、媒體及社會大眾的溝通平台,提供離岸風電公共政策評估建議,推動台灣在亞太地區離岸風電領先的地位,在經濟成長與能源轉型共同實現。行政院副院長沈榮津強調,離岸風電政策是台灣推動能源轉型的關鍵之一,2025 年離岸風電要達到 5.7GW 目標,加上 2026 年至 2035 年新增10GW,需仰賴國內外開發商、系統商及台灣設備商,共同攜手合作,期待協會在政府、產業及社會之間扮演良好溝通協商的角色,創造多贏。經濟部次長曾文生則表示,政府政策的穩定性可以由規劃的時間看出來,目前的規劃都是以20年為標準在做的,藉此說明離岸風電的穩定性。至於產業關注的國產化問題,許乃文表示,各個開發商都有目標與使命,要把歐美的技術帶來台灣與台灣的產業鏈結合。同時也會就施工可行性的國產化等因素考量評估,相信在產業面上能把台灣與國際競爭。玉山能源董事長陳聰華透露,目前協會只有開發商,為了幫助整個產業鏈能串連,也正在規劃讓產業鏈中的各個業者都能加入,讓協會更具備能量。對於目前政府政策跟實行成效,陳聰華給了95分高分。包括哥本哈根風能開發(CIP)、台灣捷熱能源 (JERA Energy Taiwan)、麥格理綠投資集團 (Macquarie’s GreenInvestment Group)、台灣北陸能源發展(NPI)、沃旭能源(Ørsted)、上緯新能源(SRE)、達德能源(wpd)、玉山能源(Yushan Energy)等 8 家離岸風電開發商,於 2019 年共同發起、籌備,並於 1 月底正式獲得內政部核准立案。
二萬點提前駕到5/半導體SEMI曹世綸預估 今年全球原始設備製造商銷售將再增1成、破2兆元
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SEMI)全球行銷長暨台灣區總裁曹世綸,分享對於台灣半導體產業的觀察與2021年展望,他提到SEMI預估2021年全球原始設備製造商的銷售,將再成長10%,突破760億美元,約逾新台幣二兆元,而且除了先進、智慧製造,業界也正積極面對電、水和廢棄物問題,綠色製造有機會成為台灣未來的競爭力。台美半導體供應鏈合作前景圓桌視訊會議,2月5日在經濟部第一會議室舉行,邀集國內半導體界產研單位及美方重量級官員參加,雙方共逾百人參加,包括美國在台協會〈AIT〉處長酈英傑(Brent Christensen)、前TSIA理事長盧超群、聯電財務長劉啟東、瑞昱副總經理黃依瑋,以及SEMI全球行銷長暨台灣區總裁曹世綸等人皆出席會議。以下為本刊採訪SEMI全球行銷長暨台灣區總裁曹世綸,藉由其長期參與半導體業者發展,分享產業現況與趨勢的觀察。2020年台灣半導體產業氣勢如虹,成為全球舉足輕重的產業聚落。2020 年台灣半導體產業產值規模創下新高,躍升全球第二大、突破3兆新台幣,較去年成長20.7%,優於全球平均成長水準。SEMI也預估2021年全球原始設備製造商的銷售將再成長10%,突破760億美元。整體看來,2020年在資料中心、個人電腦、企業數位轉型等應用市場的需求帶動下,半導體逆風成長表現亮眼,成為全球舉足輕重之產業。台灣在晶圓代工、封裝測試產值全球第一,IC 設計全球第二。其中,台積電5奈米已於2020年第二季量產,2奈米的佈局也已有能見度。 受惠先進封裝需求增長,日月光以超過 21%的市占率穩居全球半導體封測龍頭;聯發科技則成功布局5G中階機種市場,躍居全球第四大IC設計廠,聯詠、瑞昱也擠進 IC 設計廠前十大之列。美國實施擴張性財政及低利政策,使大量國際資金湧入台股,護國神山台積電股價一路攀升,挑戰700元,加權指數金牛年更有望上看2萬點。(圖/翻攝自奇摩股市)2020年智慧能源產業由產官學齊頭並進投入,持續朝亞洲綠能發展中心邁進。除了先進製造與智慧製造,台灣半導體產業正積極面對電、水和廢棄物問題,SEMI認為,綠色製造有機會因此成為台灣未來10年、20年的新競爭力。綠電及再生能源也同時是政府近期規畫的六大核心戰略產業之一,已見各大台廠積極響應,加入綠色轉型行列。2021年新展望,台灣半導體產業前景樂觀,全球車用晶片短缺更顯關鍵地位。SEMI對2021年整體市場前景感到樂觀,主要的市場預測包含GDP、終端電子產品銷售、半導體銷售以及支出都朝向正向成長。台灣半導體先進製程領先全球,台積電於2021年第一場法說會宣布今年資本支出為250億美元至280億美元,較去年大增 45%到62%以上,預估今年起至 2025年,台積電每年複合成長率將達10-15%。聯發科技也看好2021年仍是營收強勁成長的一年,將持續積極投資技術研發,預計投入約美金30億元的預算,為下一階段的成長建立更多技術資產。金牛年仍由5G題材挑大梁,投資人看好的聯發科,在執行長蔡力行(左)力推5G晶片下,二月初將毫米波的M80晶片(右)送樣給客戶,使產品線更完整。晶片圖(圖/聯發科提供)智慧能源與綠色轉型為必經之路,預期更多台灣企業投入、共創潔淨未來。綠色能源乃未來驅動經濟發展的新引擎,未來綠電亦將是台灣半導體、電子產業供應鏈打入國際的重要關鍵。台積電與日月光長期落實綠色轉型,獲得國際組織與投資人肯定。台積電是綠色經濟領頭羊,台積廠區中,製程機台有綠色認證,2020年也跟全球最大風電商沃旭能源簽訂了全球最大綠電購買合約,更成為RE100首家半導體參與公司;日月光重視碳控制,2020年共進行330個節能減碳計劃,節電幅度達該年度總用電量17%、減碳43萬噸,也發行綠色公債投資減碳、循環經濟和水資源管理。2021年可預期更多供應鍊廠商一同響應,齊力打造綠色生態圈。半導體業正齊心協力,致力打造綠色生態圈。舉例來說,應用材料(Applied Materials)號召加強產業協同合作,從「材料到系統」協助實現具能源效率的人工智慧時代運算,該公司加強現有及新型系統的節能效能,以軟硬體升級的方式減少使用能源及化學物質及無塵室的空間需求。應用材料公司在新推出的「ecoUP」倡議中,宣布公司的製造系統要達到「3 X 30」的目標,也就是依每片晶圓計算,應用材料公司於2030年之前減少 30% 的同等能源消耗量、減少30%的化學物質消耗量,以及提升30%的產出密度。而默克集團(Merck KGaA)則透過循環經濟模式做到減少廢棄物的產生或回收廢棄物,在廢物處理上,納入「Merck waste scorecard(默克廢 棄物評分卡)」設定各類減廢目標,盡可能透過循 環經濟模式做到減少或回收廢棄物的產生,針對不可回收的廢棄物也會審慎處理,以降低對生態的衝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