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河悲歌
」《一隻鳥仔哮啾啾》金馬獲獎名導張志勇 今傳離世享壽68歲
本周六第59屆金馬獎即將舉行,但在典禮前夕,今天傳出生前曾執導《一隻鳥仔哮啾啾》、《沙河悲歌》和《地圖的盡頭》等作品,曾獲第34屆金馬獎評審團大獎的知名導演張志勇,驚傳離世,享壽68歲。資深媒體人藍祖蔚,稍早在臉書曝光其家人出面證實,對方離世的訊息,震撼華語電影圈。張志勇是在1980年,開始參與電影劇組工作, 1997年推出首部執導長片《一隻鳥仔哮啾啾》,描述1960年代台灣西部沿海居民罹患烏腳病的故事,當時由他執導的這部電影,獲頒第42屆亞太影展最佳影片、和平特別獎,同時也入圍第34屆金馬獎最佳劇情片及最佳女配角,最後獲得該屆評審團大獎。2000年,張志勇執導的《沙河悲歌》,入圍第37屆金馬獎最佳女配角、最佳新演員、最佳改編劇本等5項大獎,他也於該屆榮獲評審特別獎,並拿下第45屆亞太影展最佳導演及最佳音樂獎。但資深媒體人藍祖蔚今早在臉書曝光導演張志勇的死訊,大讚他是土生土長的電影工作者,先後跟隨丁善璽、金鰲勳、萬仁、柯一正等擔任副導,「總是任勞任怨執行導演需求,是人人稱讚的好幫手」。藍祖蔚並提到,張志勇導演有一雙厚實雙手,「晚近聽說務農去了,在嘉義種菜種水果,習慣走路養生,但是只要一拍戲,身體就吃不消,裝了五根支架。遽然辭世,不盡感嘆,阿彌陀佛!」
堅持用內心陰暗面衝擊保守社會 知名小說家七等生過世
知名作家七等生於24日逝世,享壽81歲。他在60年代末期以短篇小說《我愛黑眼珠》、《沙河悲歌》奠定文壇地位,以獨特的「散文體小說」聞名,作品普遍反映人性內在的掙扎衝突,曾獲國家文藝獎、吳三連文學獎。逝世消息一出,也令不少作家震驚不已。作家季季表示,自己與七等生結識於1966年,他的性格十分堅持自我,對作品態度亦是如此,「我在人間副刊當編輯時,他連載《譚郎的書信》,部分段落寫到文壇作家,就有作家打來抗議。我請他不要寫得那麼直,他告訴我:『我只會用這樣的方式這樣寫。』」季季表示,七等生善以自己獨特的方式處理小說人物與小說題材,長篇小說《沙河悲歌》則是她心中的七等生代表作,「《沙河悲歌》描寫他的家鄉與哥哥,是七等生所有小說中少數寫實作品,使用許多獨特風格去敘述戰後台灣的氛圍。」《沙河悲歌》為七等生於1976年推出的作品,曾改編為同名電影,並得到第37屆金馬獎評審團特別獎。本名為劉武雄的七等生,出生於苗栗縣通霄鎮,為家中十名子女的次子,自中學就開始在自己所編週報上署名「七等生」,畢業於台北師範學院(現為台北教育大學)。七等生自1962年發表第一篇短篇小說〈失業‧撲克‧炸魷魚〉後,陸續推出《我愛黑眼珠》、《僵局》等作品,更和作家陳映真及尉天驄等人創辦《文學季刊》,並在2003年宣布封筆。近期登上新聞版面,則是今年5月透過親筆聲明控訴前衛出版社積欠多年版稅。作家吳鈞堯表示,七等生作品中流露的現代主義,啟蒙不少民國70年及80年的學子,小說結構與行文敘事上給年輕一代很大的衝擊,激盪了保守年代,「那時還未進入資訊時代,但他已經預見未來人們需要思索群體與個體的意義。他善於書寫內心陰暗面、與社會格格不入又抽離的情境,像顆暗扣將我們的內心與社會內在情境扣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