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鼠
」寵物情緣/愛鼠變小天使……郭家瑋曝曾動大手術 心疼到全程痛哭
從《聲林之王3》出道的郭家瑋相當喜歡小動物,自己也養了一隻兩歲的沙鼠「薯泥」,可惜的是薯泥上月成為小天使。但在薯泥離開前,郭家瑋帶著薯泥接受時報周刊CTWANT的專訪,留下了薯泥可愛的身影。郭家瑋在受訪時透露其實薯泥剛動完大手術,讓他心疼到忍不住大哭,不難看出他對薯泥的疼愛。當初郭家瑋特地到新竹把薯泥帶回家。(圖/林士傑攝)郭家瑋提到自己一直以來都很想養寵物,高中的時候曾養過倉鼠,認為若是養狗或貓,他可能沒時間陪伴,加上自己滿喜歡老鼠的,便在網路社團詢問後,特地到新竹帶薯泥回家,跟一般的小倉鼠不一樣,沙鼠的尾巴很長,郭家瑋坦言其實原本覺得這種老鼠的尾巴有點恐怖,但若是營養夠好,沙鼠的尾巴會膨起來,看起來會很可愛。由於薯泥挑食,導致眼壓過高需要立刻就醫。(圖/林士傑攝)薯泥的個性很活潑好動,有時郭家瑋忘記鎖籠子的門,隔天就會發現門大開,薯泥不知道跑到哪裡逛大街,幸好薯泥很貪吃,只要放一盒食物在外面,牠就會跑回來吃美食。雖然愛吃,但薯泥有挑食的壞習慣,常常只挑瓜子這種高熱量的食物吃,導致眼壓過高,郭家瑋說:「發現薯泥的眼睛越來越凸,原本以為是正常的,但後來整個紅掉,趕快帶牠去看醫生。」雖然危險,但郭家瑋還是決定讓薯泥動手術。(圖/林士傑攝)心急如焚的郭家瑋帶薯泥到第一家醫院,醫生卻說狀況還好,只開了人擦的藥膏,結果不僅沒見效,還越來越嚴重,「眼睛看起來快要掉出來,後來去專忙看老鼠的醫院,醫生看到薯泥第一瞬間就說眼睛沒救了,要摘除。」後來醫生表示可以試看看開刀,把薯泥的眼睛塞回去縫合,「原本小老鼠動手術要評估,因為可能麻醉下去就沒了,但如果等檢查完眼睛就真的沒救了,只好賭一把。」等待手術時郭家瑋心疼大哭。(圖/林士傑攝)郭家瑋說這是他第一次簽手術同意書,雖然手術時間只有短短25分鐘,不過他也哭了全程,「當下覺得怎麼沒把他照顧好,跑去外面大哭。」幸好開完刀後薯泥恢復良好,只不過要每天幫牠點藥水,郭家瑋苦笑說:「那幾天都睡不好,每4小時要點一次,我自己吃藥都沒這麼準時,」而薯泥在醫院時還進了高壓艙做高壓氧治療,醫藥費上萬,但只要能恢復健康,郭家瑋都覺得很值得。為了照顧薯泥,郭家瑋幾乎每天都沒睡好。(圖/林士傑攝)接受專訪當天薯泥看起來很有活力,但隔了幾天還是傳出薯泥過世的消息,郭家瑋心碎發文表示:「薯泥呀,好突然餒,跑去了更好玩的地方了,醫生說他累了,睡睡走了。」他也向薯泥許下承諾,「我們下次見,我會再照顧你的!」雖然失去心愛的寵物,但郭家瑋依然繼續努力在音樂路上奔跑,推出個人首張創作EP,並發行了第一首創作歌曲〈過了幾天〉,明年1月11日也會在河岸留言舉辦演唱會。雖然做了很多努力,薯泥還是成為小天使,郭家瑋也訴說對寵物的思念。(圖/翻攝自郭家瑋臉書)郭家瑋推出首張EP,將在明年舉辦演唱會。(圖/林士傑攝)
台北寵物展1300攤位登場 陳吉仲:台灣毛小孩逾250萬商機破600億
全台最大的寵物展8日起一連四天於南港展覽館登場,創新歷屆的滿館紀錄,共逾280家業者參展,品牌多達800各,高達1300多個攤位;農委會主委陳吉仲出席開幕會中也指出,目前國內有超過250萬個毛小孩好朋友,台灣寵物商機也從2021年的580億元,成長到今年逾600億元。寵物展主辦單位為寵物食品及用品公會與展昭國際企業。展昭國際副總姚晤毅表示,近三年雖受到疫情影響,前年參展攤位900多個,但到去年已破1100多攤,今年更是呈現滿館狀態達到1300個攤位,還有許多廠商排隊候補希望參展,根據過往非正式的營業統計,若單純以在寵物展的民眾消費金額來看,未納進BtoB的下單營業額的話,四天展期總攤位營收預估破億元以上。展昭國際副總姚晤毅(右)指出,參展攤位的「貓」類產品成長大於犬類產品,左為今年負責寵物長照列車諮詢的康寧動物醫院院長王聲文。(圖/李蕙璇攝)姚晤毅並提到,這幾年參展攤位的產品中,在「貓」類的成長遠大於「犬」類,而且台灣爬寵市場也正處於萌芽中,像是蒙古沙鼠、鬆獅蜥、印尼藍舌等特寵,今年展區中開放爬蟲義診之外,還舉辦鼠聚、兔聚、爬聚、鳥聚、鷹聚等,宛如特寵迷的天堂。台北寵物展展出內容包括毛小孩的食、衣、住、行、育、樂、安養、終老等方面能更加完善齊全,今年也著重關注「寵物長照」議題,將展出「寵樂健康照護體系」的高齡寵物長照需求,設計成飼主與高齡毛孩一站式的列車服務。今年負責寵物長照列車諮詢的康寧動物醫院院長王聲文,本身也是國內第一家寵物長照機構寵樂動物醫院的創辦人,他說寵物長照車包括身心靈,從身體方面出發到諮詢、中獸醫健檢到心靈舒緩的寵物心靈溝通、草藥球按摩等完善規劃,寵物動物醫院長照機構也提供飼主喘息服務,讓臥癱、失智、難於行動的毛小孩較能透過紓壓治療而終老。
猴痘持續擴散逾20國 防人畜交叉感染!寵物鼠恐成隱形傳播鏈
世界衛生組織(WHO)公布歐洲、美洲及大洋洲等非屬猴痘流行國家疫情資訊,猴痘病毒已入侵全球20多國,並發現200例確診病例與100多例可疑病例,根據歐洲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最新數據,歐盟已經出現118例確診,光是西班牙與葡萄牙就分別出現51例和37例確診,最為嚴重。疾管署指出,國內迄今尚未曾出現猴痘病例及相關通報,將持續監測國內疫情發展,必要時,將研議強化相關防疫措施。疾管署說明,猴痘臨床症狀與天花類似,但傳染力較弱,嚴重度較輕微。常見症狀可用目前天花臨床條件進行通報,如醫師診治到病患有突然發燒38.3度以上,接著會依序出現不同型態及進展一致的皮膚病灶如紅疹、丘疹、水泡或膿疱,且無其他明顯病因,並須特別與水痘(VZV)做鑑別診斷,臨床醫師對該等疑似病例可以於傳染病通報系統選擇天花通報項目,並於備註中填寫「疑似猴痘」,檢體採檢與送驗方式同天花,送疾病管制署昆陽實驗室進行檢驗。根據英國廣播公司(BBC)周五(27日)報導,截至目前,英國已有106人確診感染猴痘,報導指出,倉鼠、沙鼠、天竺鼠等齧齒動物可能更容易被傳染,雖然到目前為止還沒有發現寵物染猴痘的案例,但病毒可能進入寵物身上,發生人畜交叉感染。英國衛生安全局建議,猴痘病患家中若有天竺鼠等齧齒寵物,應該把這些寵物帶離家裡21天,且要進行病毒檢測。其他毛孩,例如貓或狗,也應該在家中與病患隔離,並定期接受檢查。英國環境、食品和農村事務部(Defra)也建議,猴痘患者應暫時避免幫寵物準備食物、或幫寵物梳毛等。歐洲疾病防治中心本周另一項建議也指出,猴痘對寵物的影響,現在所知甚少,但齧齒動物、特定種類的松鼠等可能比人類更容易感染和傳播猴痘病毒,若發展成人畜共通傳染病,在不同動物之間傳播,不斷感染新的物種,將會更加麻煩。
心碎!154隻貓依法枉死 走私猖獗防檢局連年銷毀活體動物
海巡署高雄查緝隊查獲1艘漁船,走私154隻名貴貓咪,價值約1千萬元,由於這批走私貓隻無法證明來源,已於昨日下午全數安樂死,此舉引發動保團體抗議,農委會今天下午召開記者會說明,表示為了防疫把關,才作了「萬不得已」的決定。據了解,防檢局2019年間銷毀包括貓隻、狐獴等115隻活體走私動物,同樣因為避免特殊疾病、不明病毒傳入國內,只能依法銷毀。農委會為防杜狂犬病入侵,規定自國外輸入之犬貓,須依據《動物傳染病防治條例第33條》授權訂定之犬貓之輸入檢疫條件規定,來自疫區者需先完成狂犬病預防注射及採血檢測狂犬病中和抗體力價均符合規定,輸入後還需於指定場所隔離檢疫7日,檢疫合格始能輸入我國,過程嚴謹,為民眾及動物安全把關。不過海巡署日前所查扣之154隻品種貓,無法溯源,也無法提出檢體證明,為避免傳染病進到國內,只能依法銷毀,更強調若動物身上有狂犬病,傳給人類的致死率百分百。根據防檢局統計, 2019年銷毀115隻走私活體動物,包括8隻貓、2隻跳兔、24隻沙鼠、3隻活鼠、21隻毛絲鼠、4隻八齒鼠、5隻狐獴、48隻鴿子。另外,2018年,則有409隻走私活體動物遭銷毀,包括貂、黃鼠、蜜袋鼯等,還有非洲鸚鵡、綠繡眼及其他鳥類。
搜奇/黑死病14世紀橫掃歐洲 所向披靡蒙古鐵騎也難抵抗
黑死病在14世紀橫掃整個歐洲,當時的英格蘭蒙受慘痛疫情,甚至一度被稱為「大瘟疫」(Great Pestilence),在1348年至1349年間的18個月間,奪走英格蘭近半數人命,當時在全世界造成約7500萬人喪命,而歐洲中世紀更有30%至60%的人死於黑死病。黑死病的源頭主要為鼠類疾病,推測帶有跳蚤且受感染的齧齒類,這種傳染病由鼠疫病菌導致,病菌通過老鼠身上的蝨子傳播,人類感染後經由呼吸道產生的飛沫通過空氣在人群中傳播。1346至1353年的黑死病被認為是有史以來死亡人數最多的一次鼠疫大爆發。(圖/翻攝自NBC Learn)鼠疫殺傷力極大,1346至1353年的黑死病被認為是有史以來死亡人數最多的一次鼠疫大爆發,若以時間推算,加上黑死病認為是透過亞洲沙鼠,經由絲綢之路,才傳到歐洲的話,正好是蒙古帝國元朝時期。一代天驕成吉思汗與他的蒙古鐵騎威震八方,開創版圖橫跨歐亞大陸,在蒙古帝國統一草原後,曾先後發動了3次大規模的西征,滅國無數,不過所向披靡的蒙古鐵騎也有吃鱉的時候。所向披靡的蒙古鐵騎也有吃鱉的時候,慘被黑死病困擾。(圖/達志/美聯社)成吉思汗死後,他一手建立的大蒙古國因為兒子們的勢力紛爭,劃分成了4大汗國,分別為元朝(又稱大汗汗國)、察合台汗國、伊爾汗國和金帳汗國,根據人類學家魏澤福在著作,《成吉思汗:近代世界的創造者》中提到,1332年,此時的元朝突然陷入混亂、驚恐、痛苦。夏季已過了好一段時間,蒙古皇族還待在那裡,雖極力封鎖這危機不讓外界知道,但顯然的,元朝朝廷裡情勢極混亂,王朝存續岌岌可危。到底發生什麼事,史料的說法莫衷一是,但似乎大汗之位在短時間內頻頻易手,不是由兄弟接另一個兄弟的位,就是由兒子接父親的位,而暗殺、失蹤、離奇死亡之事時有所聞。14世紀的歐亞世界連成一體的蒙古道路和商隊,所運送的不只是絲綢和香料;也在不經意間成為黑死病的轉運站。(圖/達志/美聯社)整個元朝上下情勢混亂、動盪,但並非有外敵入侵,也不是有人造反,危及社稷。恐懼的根源是更為兇惡、更為莫測,原因竟是當時傳染度極高的瘟疫,人早上還健健康康,突然間發起高燒,不久又打起寒顫,且嘔吐、腹瀉;不久之前還體壯精力充沛的人,突然間就離奇病倒,在驚駭不已的家人面前,一步步走向死亡。黑死病(又稱為鼠疫桿菌)以跳蚤為宿主,跳蚤寄居在老鼠身上 。(圖/達志/美聯社)據說病源來自華南,而被蒙古戰士帶到北方,鼠疫桿菌以跳蚤為宿主,跳蚤寄居在老鼠身上,隨老鼠從南方所運出的食物或其他貢品,傳播出去。帶病原的跳蚤一抵達戈壁,很快就在旱獺地洞和為數眾多的齧齒類動物群落,找到舒適的新家,並自此留了下來,此病就以黑死病之名傳開。14世紀的歐亞世界連成一體的蒙古道路和商隊,所運送的不只是絲綢和香料;蒙古人為商人所開闢的道路、中途休息站,也在不經意間成為跳蚤的轉運站,進而成為鼠疫的傳播站。鼠疫藉著跳蚤從一個營地傳到另一個營地,從一村傳到另一村,從一城傳到另一城,由此大陸傳到彼大陸,未料這種原以為該消失的「現代黑死病」,就又在近代再次出現傳染!
搜奇/史上恐怖瘟疫 黑死病經由絲綢之路橫掃歐洲
新冠肺炎導致全球陷入恐慌,各國也傳出多起病例,在疫情初期爆發期間,曾是「抗疫優等生」的台灣,可說是國際間的防疫指標,不僅美國前衛生部部長的阿札爾(Alex Azar)曾來台取經,蔡政府甚至打出「Taiwan can help」的口號,捐贈多國醫療口罩。人類與瘟疫的戰鬥,在歷史上不是第一次了。(圖/達志/美聯社)去年疫情爆發後,蔡政府採取嚴格防堵的措施,禁止大陸人來台,動用地方警力追蹤入境隔離者的行蹤,對違反者施以重罰。由於台灣是海島,國際出入境的流量也遠低於香港和新加坡,加上民眾自覺意識強,技術上要防堵並不困難,因此跟冰島、紐西蘭等這些小地方一樣,很快就成為防疫的優等生。未料這次變種病毒來襲,台灣疫情爆發,新冠肺炎實際上是各國能力的一大檢驗,包括政府的決策、社會紀律與動員,以及醫療科技實力等。人們期盼疫苗和新藥,祈願疫情早日退去,關於人類與瘟疫的戰鬥,在歷史上不是第一次了,我們曾經比現在更絕望過,最為人熟知的就是黑死病(Black Death)。黑死病又稱為鼠疫,中世紀在歐洲爆發後,是人類歷史上造成死亡最嚴重的疫情。(圖/翻攝自NBC Learn)黑死病又稱為鼠疫,中世紀在歐洲爆發後,是人類歷史上造成死亡最嚴重的疫情,從1347年傳至歐洲後,前後400年間,當時在全世界造成約7500萬人喪命。早在公元541至542年,就曾出現類似黑死病的病徵,當時肆虐歐洲和中東地區,被稱為「查士丁尼大瘟疫」,從公元541年一直持續到約公元750年,當時東羅馬皇帝查士丁尼更稱「死亡事件已經遍及所有地方」,每天有千至上萬人喪命,此瘟疫也使君士坦丁堡40%的居民死亡。過去科學家一直認為,造成黑死病的罪魁禍首是黑老鼠,藉由跳蚤咬了患病老鼠後,再傳染至人類身上,但有研究卻推翻這個結論,根據挪威奧斯陸大學(University of Oslo)教授斯坦司(Nils Stenseth),針對歷史上7711次黑死病爆發時的氣候狀況進行研究分析,想得知當時的氣候條件,是否有利於促成黑老鼠的大規模繁殖,從結果得知,黑死病爆發時,黑老鼠在數量上並無明顯增加,但卻發現,亞洲沙鼠在這時大量繁殖。以時間點來看,當時正值亞洲與歐洲貿易往來最頻繁的時期,絲綢之路貿易相當繁榮,因此也推斷,黑死病是透過亞洲沙鼠,經由絲綢之路,才傳到歐洲。這時中亞草原適逢發生鼠疫,患病的人不僅會連日高燒,且腋下、大腿內側還出現不明腫塊,到了後期更會變成黑紫色,不出3天便死亡。這場瘟疫傳播速度相當快,果然不久後,這場毀滅性的鼠疫隨即蔓延,登陸義大利的西西里與法國的馬賽,但也正因為如此,這場瘟疫透過傳播,席捲了大半個歐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