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豚毒素
」 中毒 河豚 南投 神經毒素 劇毒「無解毒劑」吃海龜肉釀9死、78傷 醫點嚴重狀況:活下來可能四肢癱瘓
日前非洲國家傳出食用海龜肉集體中毒意外,釀成8名兒童、1名成人死亡,78人送醫,醫師楊振昌表示,海龜毒素依照嚴重程度可分為3級,對人體多器官有獨性且無解毒劑可用,最嚴重情況死亡率可達65%到100%,就算活下來,也還會有四肢癱瘓等後遺症。綜合媒體報導,非洲國家坦尚尼亞的桑吉巴島(Zanzibar)近日發生食用海龜肉後中毒意外,有78人送醫院,其中8名兒童、1名成人死亡。台北榮總職業醫學及臨床毒物部主任楊振昌表示,「海龜毒素」除具有神經毒性,對人體多個器官也都有毒性,中毒狀況可分為3個等級。他指出,第1級會在食用後幾小時到4天間發作,症狀僅腸胃道不適及口腔疼痛等;第2級可能在1到2天後發作,症狀從嘴巴發炎到食道或胃可能出現潰瘍;還會出現有昏睡、腎臟衰竭、電解質異常等,患者需要約3週時間。他提醒,最嚴重者死亡率可達65%到100%,就算活下來,也還會有四肢癱瘓等後遺症,可能出現昏迷、器官衰竭等情況,甚至腎臟、肝臟、呼吸、電解質等異常,通常患者是中毒1到3天才開始出現症狀。其中海龜毒素並沒有無解毒劑可用,楊振昌表示,僅能給予症狀治療或支持性療法,其中中毒事件又常發生在醫療資源比較不充分的地方,因此病人無法及時得到好的治療,然而有些人會大意,待症狀出現再送醫時已晚。國內曾有類似的海洋毒素中毒事件,他指出,去年底河豚中毒事件引發關注,多年前國內還曾發生食用貝類西施舌中毒,另外也曾發生有民眾吃海魚中海葵毒素導致1人死亡。他解釋,此類毒素都是神經抑制毒性,會造成神經肌肉麻痺;其中河豚毒素可能導致呼吸衰竭,但若能及時插管治療,24小時後就會逐漸恢復,整體死亡率約10%左右。對於上述海洋毒素,都是熱穩定毒素,楊振昌說,即使高溫烹煮也沒用,跟海中藍綠藻有關,會有季節性變化。
餵新婚妻吃河豚毒慘死 中國「渣男公務員」詐領保險金遭處決
中國大陸浙江前林業局幹部戴盧民,2020年9月毒殺新婚僅2個月的王姓妻子,並故佈疑陣詐領鉅額保險金,但仍遭警方識破與落網,之後更被翻出有多名女友、詐領保險金只為償還炒股及虛擬貨幣負債。當局宣判戴男死刑僅1年多,已於昨(2日)執行死刑。綜合陸媒報導,34歲王女2020年9月14日陳屍自家公寓,同事供稱她3天前突然請假,案發當天完全失聯,請人開門後便見到王女已死亡。員警深入調查,驚覺王女娘家都不知道她和戴男結婚,甚至沒見過戴男一面,加上王父供稱女婿曾多次推託見面,都令警方質疑戴男嫌疑重大。戴男在檢警追查下,很快承認自己毒殺新婚僅2個月妻子,檢方則在起訴書指控,戴男早在案發前7個月就透過5名女性友人網購珍珠粉膠囊,網購5次河豚魚乾、4次河豚毒素,並在案發前3天把毒裝進珍珠粉膠囊,導致王女9月12日服用後嘔吐,但戴男見對方沒死,竟說服王女再吞第2顆膠囊,造成王女死亡。檢方也指出,戴男曾有過一段婚姻,王女只是她眾多女友之一,且王女從投保、結婚到更改人民幣200萬(約新台幣881萬)受益人,也全在他勸誘下完成。戴男大費周章製毒、製造不在場證明的密謀殺人原因,卻只是為償還炒股、炒虛擬貨幣的負債。二審法院2022年維持一審故意殺人罪判決,宣判戴盧民死刑。台州中院則在今年2月2日發布通知,表示戴盧民已於2日上午被執行死刑。
友人贈高級海鮮食材!他吃完「嘴巴發麻」奔醫院突倒地 搶救35天不治亡
「河豚」在日式料理中被視為高級食材,但因內臟、卵巢等部位含有劇毒,若是處理不慎吃下肚,恐有致命風險,巴西一名男子馬格諾(Magno Sergio Gomes)日前收到朋友贈送的河豚,怎料烹煮食用後開始「嘴巴發麻」,接著倒地失去生命跡象,住院搶命逾1個月後仍不治身亡。綜合《紐約郵報》、《每日鏡報》等外媒報導,46歲的馬格諾日前收到河豚便找來另一名友人一起分享,沒處理過河豚的馬格諾將內臟和肝臟清除後,隨即下鍋烹煮並淋上檸檬汁食用,沒想到吃完河豚45分鐘後,2人雙雙出現身體不適。起初馬格諾感到嘴巴異常發麻,於是在妻子的陪同下自行開車就醫,當他抵達醫院時情況卻更加嚴重,除了唇部發麻之外,他還伴隨噁心嘔吐的症狀,接著馬格諾竟心臟驟停了8分鐘。儘管馬格諾當時緊急插管急救撿回一命,但後續病情卻不見好轉,住院治療35天後,最終仍不幸喪命。對此,馬格諾的家屬透露,入院後馬格諾好幾次突然癲癇發作,醫生告知他們康復的機會相當渺茫,不久毒素很快就蔓延到馬格諾的腦部,導致中毒身亡。奇蹟的是,馬格諾的友人食用有毒河豚後竟幸運活了下來,不過卻因神經毒素導致癱瘓,至今無法像普通人一樣正常行走,不過正在逐漸康復中。事實上,河豚所含的劇毒為神經毒素,即便加熱過也仍含有毒性,中毒後的症狀包括唇舌麻痺、四肢麻痺、嘔吐、呼吸困難,嚴重甚至危及性命,且河豚毒素目前並無解毒劑。
南投河豚中毒案檢驗出爐…竟是超毒的「月尾兔頭魨」 專家:絕對不可食用
南投縣仁愛鄉上月發生了民眾自行烹煮河豚而致的中毒死亡事件,共釀1死、8送醫,而經過食藥署國家實驗室的DNA物種鑑別,今(6)日也公布了3檢體的檢驗結果,其物種皆屬「月尾兔頭魨」(Lagocephalus lunaris),河豚生魚片、河豚魚肉湯、內臟和皮都檢出了河豚毒素(TTX),提醒民眾切勿捕捉或食用來路不明之水產品,別因追求美味或嚐鮮而造成無法挽回的憾事。食藥署指出,有關南投縣河豚食品中毒案件,食藥署國家實驗室接獲南投縣政府衛生局送驗3件檢體後,立即進行DNA物種鑑別與河豚毒素分析,而該結果發現,3件檢體皆屬「月尾兔頭魨」;河豚毒素檢驗結果則顯示,「河豚生魚片」檢體檢出TTX高達134.30 mg/kg,「河豚魚肉湯(含魚肉)」檢體之熟肉與湯,分別檢出TTX 33.48 mg/kg和31.86 mg/kg,「河豚內臟和皮」檢體也確認有檢出河豚毒素,但因其基質複雜,尚難精確定量。食藥署公布的「民眾食用河豚中毒」之DNA檢驗結果。(圖/食藥署提供)食藥署進一步說明,「月尾兔頭魨」又稱作月腹刺魨、栗色河魨、毒鯖河魨等,屬四齒魨科,主要分布於印度至西太平洋區,台灣四周海域均能見到其蹤跡,體長可達50公分,其背面及腹面均佈滿小棘,尾鰭後緣呈新月形,內臟、皮膚及肌肉皆含河豚毒素,毒性極強。據台灣魚類資料庫的介紹,「月尾兔頭魨」並非瀕危物種,偶於水族館展示,其肝臟及卵巢具劇毒,是毒性極強的魚種,絕對不可食用。綜上所述,食藥署提醒,台灣四周環海,漁業資源相當豐富,河豚種類繁多且一般難以辨認,誤食有毒河豚死亡風險甚鉅,因此,切勿捕捉或食用來路不明之水產品,也建議餐飲業者避免供應河豚,別為了追求美味、嚐鮮而去造成無法挽回的憾事。
來源曝光!廚師吃河豚釀1死8中毒 基隆釣友驚:他說常處理啊
南投縣仁愛鄉44歲洪姓男子,前日晚間料理河豚肉宴請賓客,卻疑似沒處理感驚而導致多人中毒,最終釀成1死8送醫的悲劇,而該隻河豚來自基隆,為洪男的釣友所送,他聽到此消息無比震驚,表示對方稱過去常自行處理和暾,他這才將冷凍宅配,沒想到會發生憾事。據了解,洪男在仁愛鄉經營小吃店,而他過去從事海釣工作,並因此結識基隆友人,2人常分享釣到的漁獲,而該名友人近日在碧砂漁港釣起河豚,因而通過通訊軟體與洪男分享。洪男看到河豚後十分興奮,表示自己過去十多年間常自行處理,該名友人因而冷凍宅配贈與,洪男則於25日晚間拿河豚宴客,並邀請4名鄰居和4名外地遊客共享。但隔日,8人都出現手腳麻痺和頭暈症狀,找到洪男時才發現他倒地不起、已無生命跡象,警消趕抵時判斷他已明顯死亡而未送醫,其他8人經救治後則陸續康復,確切案情則仍須釐清。基隆衛生局提醒,河豚毒素屬於神經毒素,主要存在於河豚卵巢、肝臟、腸、皮膚甚至肌肉組織中,加熱亦無法將毒素破壞,且河豚種類多,外觀不易辨識,食用河豚風險極大,最好的自保方式就是避免捕捉、食用來路不明之水產品,也建議餐飲業者不要提供河豚給民眾食用,以免誤食。南投縣衛生局表示,目前已收到基隆衛生局調查資料,認為事件中的河豚並非販售,而是朋友之間的互贈行為,至於是否會對行為人開罰,待檢警釐清相關責任後,會再視偵辦情形研議裁罰。
暖心老闆首次煮食河豚釀1死8傷 基隆友人:他說會處理才送的
南投縣仁愛鄉一名44歲洪姓小吃店老闆25日晚間料理河豚肉,邀請8名友人共食,不料所有人26日均出現中毒症狀,最終造成1人死亡、8人送醫悲劇。警方透露,死者基隆的朋友是釣魚人士,小吃店老闆長期跟他買魚,而寄送河豚給洪男的基隆友人聲稱,他是聽死者自稱過去10多年常自行處理河豚食用,所以才會把釣到的河豚寄給對方。南投「滇緬小吃店」的老闆烹煮河豚料理邀友人享用,未料釀1死8傷慘劇。(圖/三立新聞網)一大鍋的河豚肉湯吃到剩下一半,南投仁愛鄉一間「滇緬小吃店」的老闆把河豚煮成湯及生魚片,親友喝了湯,頭暈嘴麻、疑似中毒,他把生魚片吃下肚後倒在店內身亡,釀1死8傷,據未食河豚肉的友人表示,「叫我去吃一下,啊我是想說我不敢吃生魚片,那一鍋湯已經吃差不多了,我就說我要回去睡覺了,希望不要隔天聽到救護車聲就好了」。另外,據《三立新聞網》這名友人說法,他說回想當時,看到一整箱小吃店老闆的朋友寄來的海鮮,「他有朋友寄的那一箱河豚,還有3隻還是2隻魷魚,忘記了。現在回想起來,河豚的肚子好像是已經有點脹脹的,有可能氣壓的關係,裡面好像有破掉?還是什麼不知道」。友人表示,洪男稱會處理河豚,他才會把河豚寄給對方。(圖/南投縣政府提供)根據仁愛鄉松岡所副所長楊曜誠表示,警方進到死者家中追查河豚來源,發現一張來自基隆的寄貨單,並透露死者基隆的朋友是釣魚人士,小吃店老闆長期跟他買魚,因此兩人交情不錯,對方釣到好魚貨就會寄給小吃店老闆,之前也曾寄過河豚。基隆市衛生局也在27日找到了贈送河豚的友人,對方供稱,洪男過去從事海釣相關工作,因此結識洪男成為釣友,彼此常分享釣到的漁獲,他日前在碧砂漁港港灣區釣到一尾河豚,在LINE上與洪男分享照片後,對方說他過去10多年常自行處理河豚食用,才會以冷凍包裹寄送給對方,沒想到會發生意外。據基隆衛生局表示,由於河豚毒素屬於神經毒素,存在於河豚卵巢、肝臟、腸、皮膚甚至肌肉組織中,加熱也無法將毒素破壞,加上河豚種類多,外觀不易辨識,若要食用風險極大,也建議餐飲業者不要提供河豚給民眾食用,以免誤食,而南投縣衛生局表示,目前已收到基隆衛生局調查資料,認為事件中的河豚並非販售,而是朋友之間的互贈行為,至於是否會對行為人開罰,待檢警釐清相關責任後,會再視偵辦情形研議裁罰。
河豚神經毒素「氰化鈉千倍」中毒致死率6成 專家教2招預防
南投縣仁愛鄉26日有人吃河豚發生中毒意外,釀1死8中毒。對此,毒物專家招名威表示,「中毒事件屢見不鮮,真的很讓我心驚驚。」,他也教2招預防。南投縣衛生局也說,民眾應避免食用河豚。招名威在臉書發文,「日本美食這麼多,唯獨河豚料理一直是我望之卻步的美食,畢竟,中毒事件屢見不鮮,真的很讓我心驚驚。河豚毒素是名為Tetrodotoxin的化合物,不是網傳的氰化鈉,別搞錯了!」招名威說,「河豚毒素屬於神經毒素,強度與痲痺性貝毒相當,約為氰化鈉之1000倍以上,具耐熱性,加熱並無法將毒素破壞,所以無論生吃或熟食河豚肉,都會中毒!」回顧過往的河豚中毒案件,招名威說,「多因不明瞭自己吃的是河豚,或吃到其他非河豚但卻含有河豚毒素的水產品」而台灣河豚有30多種,肝臟跟卵巢毒性最高,雖然有些河豚肉沒毒,但是內臟可能有毒,料理時會汙染到肉,「加工業者缺乏對魚種的辨識能力,誤把台灣產河豚製成香魚片,常常造成食物中毒事件。」招名威強調,「中毒症狀還是以攝入的劑量為標準,中毒症狀大多是在食後3小時內,通常是10~45分鐘產生。主要以影響神經系統為主,常見症狀為唇舌發麻、手麻、腳麻、頭痛、眩暈、嘔吐。劑量高、嚴重時則可能導致複視、無法發聲、瞳孔擴大、眼肌無力、抽搐、血壓下降繼而肌肉鬆弛、橫膈膜運動停止造成呼吸衰竭而死亡,死亡率約為61%,很高!」招名威說,「但麻煩的是,由於無解毒劑,因此也只能以支持性療法為主:對於嘔吐嚴重的患者,補充足夠的體液及電解質。如未產生呼吸衰竭,比較不會造成死亡,但如患者已產生明顯之肌肉無力現象,則應隨時準備放置氣管插管,並以人工呼吸器幫助呼吸。最後,如何預防?盡量避免食用來路不明,或自己不認識的水產品及加工水產品(如魚鬆、香魚片等),也避免食用內臟部位,能事先預防方才能減少中毒的機率。」至於要怎麼預防?招名威說,「盡量避免食用來路不明,或自己不認識的水產品及加工水產品(如魚鬆、香魚片等),也避免食用內臟部位,能事先預防方才能減少中毒的機率。」南投縣政府衛生局也說,有毒河豚所含之河豚毒素屬於神經毒素,其潛伏期短,民眾食用河豚後約10~45分鐘即有症狀,主要為唇舌麻痺、四肢麻痺、嘔吐、失聲、漸進性肌肉麻痺、四肢抽搐、呼吸困難、血壓下降和意識消失等,由於目前並無解毒劑,且毒素不會因加熱而失去毒性,即使河豚經過烹煮後仍有可能造成食品中毒,台灣水產品種類繁多,民眾可選擇無毒的魚種食用,避免食用河豚是保護自己的最佳方式,切勿貪圖美味冒險嚐試。
南投驚傳河豚中毒「1死8送醫」 專家示警1品種:連肉都有毒
河豚含有劇毒,若沒有處理好食用,嚴重可能會喪命。南投縣今(26日)傳出有小吃店吃河豚火鍋,造成1死8中毒憾事。衛生局會同警方前往現場查扣火鍋殘餘及生魚片,送往食藥署檢驗,醫師也警告河豚卵巢和肝臟有最多神經毒素,甚至有1品種連肉都有劇毒,要特別注意。南投仁愛鄉傳出河豚群聚中毒事件,開小吃店的44歲洪姓男子,昨晚邀請友人品嚐河豚火鍋,結果陸續出現中毒現象,洪男疑生吃河豚肉,今天早上被發現時已經死亡,另外8人送醫治療搶救,暫無生命危險。對此,南投縣衛生局提醒,河豚種類高達上百種,日本許可食用品種只有20多種,當地廚師需經過嚴格訓練並通過國家考試拿到日本政府頒發證照,才能為顧客料理傳說中的夢幻河豚宴。由於河豚所含毒素屬於神經毒素,毒素不會因加熱消失。食用河豚風險大,嚴重恐危及生命,呼籲民眾切勿貪圖美味冒險食用。專家提醒,一般民眾不要擅自料理河豚。(圖/民眾提供)台北榮總職業醫學及臨床毒物部主任楊振昌也表示,河豚可分為栗色河豚與黑鯖河豚2大類,栗色河豚除了卵巢、肝臟有劇毒,連肉都有很高的毒素,可以說是整隻都不能吃,常被一般人誤認成無毒的黑鯖河豚,而不小心吃下肚。假如食用河豚中毒,會出現眼睛睜不開、嘴巴麻、舌頭麻、說話不清楚,接著是手腳麻痺,最後呼吸肌肉麻痺,造成無法呼吸、缺氧死亡,最麻煩的是,河豚的神經毒素即使經高溫烹煮,都不會被破壞,且目前沒有解毒劑。根據國內統計,河豚毒素有14%的致死率,中毒2到6小時間就可能發生呼吸肌肉麻痺,若能緊急送醫治療,許多患者在24小時內症狀就會自行舒緩,甚至隔天就完全康復。楊振昌提醒,非專業民眾不要自行料理河豚,建議還是交給專業店家處理,另外若吃河豚後身體出現不適,必須立刻就醫。
福岡海灘「百隻河豚屍」被沖上岸 專家說話了
日本福岡市志賀島的海灘,近日有大批河豚被沖上岸,100多隻全數死亡。專家指出,他也沒看過大量死亡的狀況,這有可能是海面急速降溫,導致牠們筋疲力盡死亡。據《西日本新聞社》報導,福岡市東區志賀島的海灘有大量河豚被沖上岸死亡,在約50公尺的範圍內,有100多隻死河豚。據了解,在山形、新潟和福井縣,1月中也有發生河豚的神秘集體死亡事件。鹿兒島水族館「海洋世界海之中道」的研究員大西拓說,他只聽到死1、2隻河豚,沒有聽過死百隻的狀況,目前不知道河豚來自遠方還是在志賀島附近,有可能是因為海面急速降溫,導致牠們筋疲力盡而死。據了解,目前福岡市政府表示,他們不確定河豚大量死亡的原因。此外,據《北陸放送》報導,石川縣河北市在1月底有500隻河豚屍體被沖上岸,石川縣漁業協會呼籲,民眾不要把河豚帶回家。當地人表示,魷魚和其他魚類有時會在冬天惡劣的天氣下被沖上岸。據了解,石川縣至今都沒發生大量河豚被沖上岸的事,這是第一次。據了解,日本對河豚有很深的研究,而廚師要料理河豚需要有嚴格訓練並有專業執照,目前日本已養出無毒河豚,不過現在河豚養殖仍以大陸為主,每年會有大量的河豚被送往日本。河豚的毒性是氰化物的1200倍,而一隻河豚體內的毒素,可以讓30名成人致死,但藍圈章魚、芋螺等動物體內,也會出現河豚毒素,河豚毒是河豚在進食中所產生的細菌,少數魚類對河豚免疫,如虎鯊、狗母等。
陸海鮮市場「又見毒螃蟹」 食用後3小時出現「恐怖症狀」
近日大陸一家火鍋店的食材中出現劇毒的海洋生物「藍環章魚」引起熱議,風波尚未平息,又有一毒物在海鮮市場現身,一名男子在逛海鮮市場時,發現攤販疑似在販售「正直愛潔蟹」,其具有河豚、蛤蚌毒素,食用後會出現嘔吐、腹瀉、頭暈、易困、四肢無力、嘴唇麻木及肌肉麻痹等症狀。綜合陸媒報導,海南文昌的符先生日前發佈影片稱,在當地逛集貿市場的海鮮攤位時,發現一個攤位疑似在販售「正直愛潔蟹」,還提醒老闆「這個螃蟹是有毒的,不能賣啊!但老闆很自信地說每天都在賣,從來沒聽過顧客買回去吃了中毒,老闆還強調這個螃蟹叫胭脂蟹。」專門研究蟹類的科普官方微博「拍螃蟹的張小蜂」在看到影片後確認「這就是正直(愛潔蟹)。」據了解,正直愛潔蟹自己並沒有生產製造毒素的能力,牠體內的毒素主要來自於食物累積,大多數的有毒蟹類,多以藻類或貝類為食,當牠吃掉含毒的藻類或貝類後,這些毒素就會被累積到牠的體內,以河豚毒素和蛤蚌毒素為主。「拍螃蟹的張小蜂」博主表示,大量案例顯示,在吃完螃蟹後的3個小時內會出現中毒症狀,伴有噁心,隨後出現嚴重的嘔吐和腹瀉,以及頭暈、易困、四肢無力、嘴唇麻木、肌肉麻痹,因此提醒大家,過年期間儘量選擇大型商超、市場購買海產品,看著奇奇怪怪的海鮮不要貿然嘗鮮。
火鍋店奇特食材?民眾用餐時拍照向科學雜誌詢問 竟是劇毒殺人物!
近日中國一家火鍋店的食材中出現劇毒的海洋生物,還好用餐的網友十分的警覺,第一時間就向官方科學雜誌的官方微博詢問,而在詢問過後,確定這有點特別的章魚就是劇毒的「藍環章魚」,這才避免了一場意外發生。近日有一名網友在微博上傳一張照片,並且TAG中國官方自然歷史科學雜誌《博物》的官方帳號詢問「博物博物,火鍋店裡看到的,這是藍環章魚嗎?可以下鍋嗎?」該名網友甚至還在文章末尾表示「在線等,有點急」。網友在微博上TAG科學雜誌官微問問題。(圖/翻攝自微博)由於照片內的章魚中,的確有一隻明顯不同,褐色的身體上有出現環型的斑點,而且斑點還隱隱散發著藍光。在這篇文章出來沒多久後,就有其他網友看到後留言阻止發文網友「千萬別吃」,甚至有網友解釋「世界十大毒王能排到第三位的藍環章魚」、「藍環章魚是世界上最毒的幾種動物之一,有致命的河豚毒素,目前還沒有解藥」。而被標記的《博物》官方微博也在網友發文一小時內回應「確實是豹紋蛸(藍環章魚),它們的毒素是河魨毒素,毒性非常強而且受熱不分解,即便拿回去做紀念也千萬別吃。文獻中和網路上都有市售章魚里混入藍環章魚的記錄,但概率不高,也算是活久見了。」雖然有點時間,但科學雜誌還是很快地回應網友問題,並且提醒這裡面含有劇毒。(圖/翻攝自微博)不少網友在看到《博物》回應後,非常擔心發文網友還是吃下肚了,紛紛留言詢問發文網友的安危,而該名網友也在留言區回應自己並沒有食用,已經叫店家收回去了。不少網友在看到這個時間短暫但又驚險萬分的過程後,紛紛留言表示「知識真的改變命運了」、「還好你認識,我都不知道藍環死了長這樣」、「好厲害,要是我可能已經吃了」、「我的天,別的店要錢,這家店要命啊」、「老祖宗說的好,食不正,不食,長的難看怪異的就不要吃」。
市場買小章魚遇「全身花紋」猛毒品種 1隻可毒死26人比眼鏡蛇還強
有民眾在淡水的市場購買一斤小章魚想回家料理,但一回家後發現當中有隻小章魚花紋特別,沒想到卻是身懷劇毒的藍圈章魚,1隻的毒性就可以毒死26人,比眼鏡蛇還強大且沒有解藥。民眾回家清洗小章魚時發現這隻特殊的花紋章魚,回去問攤販後隔壁攤竟表示這是劇毒章魚。(圖/翻攝自細說淡水公開版)民眾在新北市淡水區的市場花了280元購買一斤小章魚,回家準備料理時卻發現有一隻小章魚長相特別,全身都有花紋,讓他警覺有異,先是在發文詢問網友小章魚品種後,也回到購買攤販詢問,但原本攤位卻表示,這種小章魚特殊比原來的更貴,另一家老字號海鮮攤的店長一眼則看出,這種小章魚不是普通品種,而是身懷劇毒的藍環章魚。全身花紋的藍環章魚與一般小章魚顏色不太一樣。(圖/翻攝自細說淡水公開版)藍圈章魚只有高爾夫球大小,但毒性比眼鏡蛇還要強,甚至可以殺死26個成年人,而且目前沒有解毒劑(血清)。牠主要的神經毒目前確認是河豚毒素,這種毒素也可以在河豚和芋螺的體內找到,會阻斷肌肉的鈉通道,使肌肉癱瘓,並導致呼吸停止或心跳停止。而藍圈章魚的河豚毒素是由唾液腺中的一種細菌所製造,其毒性可達氰化鉀的1000倍以上。海科館產學交流組博士葛玉軒就向《TVBS》回應,「藍圈章魚身上河豚毒是屬於神經毒素,加熱烹煮後會稍微降低,但毒素還是非常強,所以不建議食用。」,若遇上這種章魚千萬不要用手抓,以免被反咬致命,而購買的民眾也將這批購買的小章魚丟棄不敢食用。
數百隻「惡眼河豚」擱淺沙灘死亡 專家曝嚴重後果:快遠離!
毒性超強!英國科學家泰絲(Tess Gridley)日前和家人在南非開普敦的海灘散步,結果發現數百隻魚群擱淺,仔細研究後,有了驚人發現。根據《太陽報》報導,泰絲在2009年移居非洲,最近和家人外出散步,在距離家中200公尺的梅增貝赫海灘(Muizenberg Beach),看到400多隻河豚屍體,嚇得趕緊報警。事後,南非政府證實該魚種為「白點寬吻魨」(Amblyrhynchoteshonckenii),又稱為「惡眼河豚」(evileye pufferfish),體內含有名為「河豚毒素」的神經毒素,比氰化物更致命,會導致呼吸衰竭死亡。(圖/翻攝自Sea Search臉書)政府警告當地人不要靠近,目前已知有一隻狗因為誤食這些河豚而喪命。南非環境漁林署聲明指出,這些河豚的死亡完全是因為惡眼河豚,岸上有多達300至400隻屍體,因此呼籲遛狗人士帶寵物遠離,「如果狗狗不小心吃掉了全部或部分河豚,請立即催吐並緊急送醫」。(圖/翻攝自Sea Search臉書)關於此次大批河豚擱淺的原因,目前原因仍不明,可能是因為魚群大規模求愛,或遭到巨浪的衝擊下膨脹後,最後被吹到岸上。確定的是,水質條件或赤潮並非造成河豚擱淺的原因,當局正持續調查。
出海釣到河豚帶回家享用 夫妻倆「舌麻暈眩」中毒送醫
一名熱愛海釣的男子日前出海釣到幾隻河豚,帶回家後和妻子一起享用。沒想到隔天他和妻子陸續出現暈眩、噁心和舌頭麻痺等症狀,所幸經過住院治療後已經痊癒。長庚醫院臨床毒物中心主任顏宗海提醒,河豚毒素沒有解劑,別自行嘗試烹調食用,還是交給專業廚師料理才行。根據《TVBS》報導,顏宗海指出,月餘前一位6旬婦人在子女陪同下就醫,婦人自稱吃了河豚後出現舌頭麻痺、噁心和嘔吐等不適症狀,後來她的丈夫也同樣出現類似症狀,而送入急診室治療。根據患者描述才發現,他們吃的河豚是丈夫出海釣魚釣到的,且2人多年前也曾吃過河豚,當時並沒有出現不適症狀,因此這次才又把河豚帶回家烹煮來吃。院方請家屬提供河豚照片,並通報桃園市衛生局,食品藥物管理署利用基因鑑定技術確定這次中毒案例的河豚品種為「黑鰓兔頭魨」。顏宗海表示,河豚是有毒魚類,主要毒素存在於卵巢、肝臟和皮膚等組織,即使加熱也無法破壞其結構,且中毒症狀與攝取量相關,吃越多症狀越嚴重,除上述症狀外,還會四肢無力、協調功能不良,嚴重者會呼吸、心臟衰竭,還有死亡風險,且沒有特定解毒劑,只能進行症狀治療及支持性療法。所幸這對夫婦住院4天後,身體慢慢將毒素代謝掉,順利康復出院。顏宗海也提醒,雖然河豚肉質鮮美,但若沒有經過專業廚師處理,建議民眾不要自行烹煮,避免有中毒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