沾黏組織
」30歲女懷孕8個月「胚胎離奇消失」 醫生揭真相:要馬上動手術
大陸30歲左右的女子小韓(化名)懷了二胎,因孕初期有少量陰道流血,當地醫院檢查後考慮「先兆流產」保胎治療。此後,生過一娃的小韓覺得自己經驗豐富,竟然沒做一次產檢,眼看懷孕8個月肚子還沒變大,粗心的小韓這才覺得不對勁,趕緊前往醫院檢查,結果卻讓她當場傻眼。《都市快報》報導,小韓的超音波檢查顯示,其宮腔內混合回聲4.4×4.3×3.0厘米,囊性回聲2.5×2.1厘米,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HCG)23.82mIU/ml,代表小韓不僅沒有懷孕,還有宮腔病變。由於手術難度大,最終小韓找到了浙江省立同德醫院婦科主任呂雯。醫生仔細詢問情況,又結合三維超聲、化驗血和磁共振結果,告訴小韓這叫「稽留流產」。呂雯解釋,稽留流產又稱「過期流產」,是指胚胎或胎兒死亡滯留在宮腔,沒有及時自然排出,表現為早孕反應消失,有先兆流產症狀或無症狀,子宮不再增大反而縮小。如果已經到了妊娠中期,孕婦腹部不見增大,胎動消失,婦科檢查子宮頸未開,子宮較停經周數小,質地不軟,未聞及胎心,檢查B超基本可以確診。一般稽留流產可以通過清宮手術處理,但小韓胎停後遺留時間太長,普通清宮術困難,容易出現出血、感染、子宮穿孔、殘留和宮腔黏連等情況。小韓屬於晚期稽留流產,胚胎組織機化(鈣化、老化)已經與子宮壁緊密黏連,而通過宮腔鏡手術,取胚的同時還可以處理宮腔沾黏組織,對宮腔的傷害也會更小一點。憑藉豐富的經驗,呂雯通過宮腔鏡手術一次性清除了妊娠物和沾黏帶,手術過程非常順利。醫師也希望患者吸取這次的教訓,如再懷孕,一定要做好定期產檢,收獲健康的寶寶。
全台首例兒童「經導管三尖瓣膜置換術」 14歲少女術後3天出院
中國醫藥大學兒童醫院心臟科於今年九月,成功完成全國首例兒童「經導管三尖瓣膜置換術」,這次手術為14歲患有複雜先天性心臟病的女童小琪(化名)帶來健康的新希望。小琪出生時即被診斷為肺動脈閉鎖無心室中隔缺損,此病特徵為三尖瓣發育不良造成三尖瓣膜狹窄,雖然自出生後已接受一系列矯正手術與心導管氣球擴張術,但狹窄依然嚴重。多年前曾接受傳統的外科手術置換生物性三尖瓣膜,但由於瓣膜逐年衰退,功能喪失,病情逐漸惡化、身體越加虛弱。中醫大兒醫心臟科團隊經過多次討論與審慎評估,決定採用此一新式心導管介入術式「經導管三尖瓣膜置換術」,成功為小琪完成手術。術後各項評估結果顯示,新置換的瓣膜運作良好,小琪在術後第三天順利出院,狀況穩定。「經導管三尖瓣膜置換術」可讓病人免受再次「開心手術」之苦,近年來在國外醫學中心針對術後再次退化之瓣膜有不少成功經驗,國內也有少數成功案例,但僅侷限在成人,尚未有兒童手術的成功案例。該瓣膜最初是使用在成人「經導管主動脈瓣膜置換術」,今年九月,中醫大兒醫團隊考量小琪右心房與右心室的壓力差可能惡化原本受損的右心室功能,且術前評估顯示其STS分數(美國胸腔外科學會手術風險指標)超過8%,表示再次手術的風險極高;因此心臟科團隊竭盡全力尋找解決方案,決定讓她接受新式心導管介入術式-「經導管三尖瓣膜置換術」,術後有效緩解了長期右心房的高壓差,順利置換小琪衰退的舊瓣膜,創下國內兒童首例成功案例。中醫大兒醫兒童心臟科戴以信醫師表示:根據國外經驗,歷經多次心臟手術後,心臟產生的疤痕組織其收縮力道較正常組織弱,甚至可能導致心肌病變,進而產生心房或心室心律不整,惡化原先受損的心臟功能。同時因為心臟所在之縱膈腔,經多次手術會產生血管沾黏組織,不容易止血且術後出血風險高,使併發症與死亡率上升。中醫大兒醫兒童心臟科徐宗正主任說明,「經導管三尖瓣膜置換術」對已置換過三尖瓣膜的病人來說,是相對安全且有效的。其原理是用帶有新瓣膜的金屬支架,將舊的瓣膜壓扁,在相同位置進行置換,不用取出舊瓣膜。此技術僅適用於生物性瓣膜,金屬瓣膜雖然使用年限長,但無法重複放置。生物瓣膜平均壽命約10至15年,視病人的個體差異與生活習慣而定,部分情況可能提早衰退。值得注意的是,根據國外經驗,「經導管三尖瓣膜置換術」置換方式可多次重複進行,以延長瓣膜的使用期限。
痠痛剋星!中醫「微創針刀」撥開沾黏組織 搭配復健效果更佳
30多歲的張先生,因運動傷害造成肩關節發炎沾黏,活動角度大減,每天穿脫衣服都疼得齜牙裂嘴;50歲的陳阿姨,因車禍進行腰部椎間盤手術,但術後傷口部位沾黏,從腰部到臀部整片肌群宛如架著鐵板,連彎腰穿鞋繫鞋帶都做不到。所幸經中醫幾次的「微創針刀」治療後,兩位病人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明顯恢復,再也不用含淚穿脫上衣、梳頭髮和穿鞋了。衛生福利部臺中醫院中醫科江科郁醫師表示,中醫針刀結合了針灸針和微型手術刀的特點,從1980年代發展至今針體愈來愈細薄,刃狀的針尖直徑從0.6~1.2毫米不等,針口很小,又稱為「微創針刀」。對組織傷害低,且不需麻醉、縫合,就能進入患處撥開緊繃沾黏的軟組織,達到鬆解拘攣肌肉筋膜的功效,是中醫獨有的特殊療法。江科郁醫師指出,不同於一般針灸會將針留置在患者身上,進行針刀治療時,每個下針點只需停留數秒,不需留針在病人身上即可完成治療。對於急慢性緊繃疼痛、術後肌筋膜沾黏都有顯著效果。江科郁醫師說,針刀不僅能迅速舒緩疼痛,還能鬆解軟組織的沾黏、攣縮、阻塞及疤痕,解除病變部位對神經血管的壓迫,進而改善微循環。不同於一般針灸會將針留置在患者身上,進行針刀治療時,每個下針點只需停留數秒。(圖∕臺中醫院提供)適合以微創針刀治療的病症有很多,例如:1.各種慢性軟組織損傷黏連所致的頑固性疼痛:滑囊炎、狹窄性腱鞘炎、五十肩、網球肘等。2.骨質增生(骨刺)引起的痠痛:頸椎腰椎骨刺引起的頸部或腰部酸痛、退化性膝關節炎、創傷後關節炎、足跟痛等。3.頸後肌群緊繃、頸椎退化而導致的眩暈、偏頭痛、耳鳴、後頭痛等。江科郁醫師提醒,雖然微創針刀治療適合所有年齡層,但因屬侵入性治療,需透過專業中醫師診斷與操作。若有發熱症狀,或處於嚴重內科疾病急性期、血友病、嚴重糖尿病、身體虛弱、怕痛怕針灸的人,以及病灶部位有皮膚感染、紅腫灼熱、肌肉壞死或深部膿腫者,則應避免接受治療。江科郁醫師說,組織沾黏的案例在臨床上相當常見,接受針刀治療並配合復健伸展,通常症狀就能明顯緩解。另外,若遇長期復健進度停滯時,針刀治療也能協助患者突破瓶頸。只不過由於多數民眾工作忙碌,並未養成良好的治療習慣,常常讓小毛病發展成如影隨形的慢性疼痛,醫師也呼籲民眾若有身體不適仍應及早就醫,並定期接受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