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尿外科
」 攝護腺癌 攝護腺肥大 精液 手術 性功能健保延長新一代口服荷爾蒙治療年限!高風險轉移性攝護腺癌患者治療更有保障
【健康醫療網/林韋彤、林宗憲報導】根據衛生福利部最新統計,攝護腺癌已攀升至112年十大癌症死因的第五名,其中有三成患者在確診時已出現癌症轉移。三軍總醫院泌尿外科主治醫師楊明昕指出,臨床上通常會透過抽血檢測患者的攝護腺特定抗原指數(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簡稱 PSA),若指數異常偏高,可能代表罹患攝護腺癌,需進一步安排相關檢查。然而,由於攝護腺位置深藏於肛門與直腸之間,且早期症狀如頻尿、排尿困難等,與良性攝護腺肥大相似,民眾往往難以察覺病情,導致許多患者錯失早期治療的機會。楊明昕醫師表示,不少患者因症狀輕微而延誤就醫,直到骨痛或其他不適出現時,才確診為高風險晚期癌症。這也讓癌症治療的挑戰更加嚴峻,尤其是對於已出現癌細胞轉移的患者,治療手段的選擇與效果成為重要的課題。健保放寬給付條件!高風險轉移性攝護腺癌治療年限延長至三年自113年8月1日起,針對高風險轉移性攝護腺癌患者的新一代口服荷爾蒙治療藥物,健保給付年限由原本的兩年延長至三年,這項政策改變讓許多患者受惠。對於因健保限制而停藥的患者,只要經專業醫師評估後,於三個月內未出現病情惡化,便可申請續用一年。楊明昕醫師說,過去許多患者在兩年療程結束後,不得不中止用藥,這對病情控制造成很大影響。如今隨著健保政策的擴大,他們能夠再次申請治療,延續使用新一代口服荷爾蒙藥物。楊醫師進一步指出,這類藥物的費用動輒每月上萬元,對許多患者來說,健保的支持大大減輕了經濟負擔,也讓治療得以繼續,抑制腫瘤的進展,為患者爭取更長的生命時間。他強調,這項政策對患者及其家庭意義重大,不僅提升了生活品質,也帶來更多希望。新一代荷爾蒙治療突破抗藥性挑戰!直接作用於腫瘤細胞傳統荷爾蒙治療主要透過針劑注射,抑制腎上腺素或睪丸分泌雄性素,以阻斷癌細胞的生長。然而,當癌細胞進展至去勢抗性階段時,腫瘤的抗藥性問題會讓治療效果逐漸減弱,存活期通常縮短至不到四年。楊明昕醫師表示,新一代口服荷爾蒙治療藥物能直接針對腫瘤細胞的雄性素受體,從根本抑制癌細胞的增長與擴散,並有助於縮小腫瘤體積。根據大型臨床試驗數據顯示,這類藥物可有效降低33%的死亡風險,將患者的整體存活期可額外增加三年以上,為高風險轉移性攝護腺癌患者帶來治療新契機。三大指標 定義高風險轉移性攝護腺癌高風險轉移性攝護腺癌患者的分類,有助於醫師提供更精準的治療策略。楊明昕醫師說,目前主要依據以下三大指標:1. 葛里森指數超過8分:代表腫瘤病理分化差,癌症侵略性高。2. 骨轉移三處以上:尤其是非脊柱或非骨盆腔的骨轉移,顯示癌症擴散範圍較廣。3. 內臟轉移:如肺部或肝臟遭癌細胞侵襲,表示病情已相當嚴重。當患者符合以上三項指標中的任兩項時,則歸類為高風險轉移性攝護腺癌,需採取更積極的治療方式,以提升存活機率,延長生命時間。規律運動與健康管理 是長期抗癌的重要關鍵楊明昕醫師提醒,接受荷爾蒙治療的高風險轉移性攝護腺癌患者可能會出現疲累、骨痛或骨質疏鬆等副作用,建議患者每天進行適量的運動,例如散步或簡單的伸展運動,有助於維持體能與心理健康;此外,均衡飲食和規律作息也是抗癌過程中的重要關鍵。楊明昕醫師強調,除了藥物治療,患者的生活管理一樣重要。透過規律的健康習慣,不僅能提升治療效果,還能幫助患者穩定情緒。他呼籲民眾,若有疑似症狀,應儘早就醫檢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為自己的健康多爭取一份保障。
67歲男走路吃力「竟是攝護腺癌」 初期無症狀難警覺
一名67歲的患者,平日作息正常,喜歡早起去公園散步,和老朋友下棋聊天,生活看似平靜安逸,但從幾個月前開始,他發現自己走路越來越吃力,腰酸背痛的情況時常發生。起初認為是年紀到了、骨頭老化所致,然而疼痛逐漸變得劇烈,走路的時候雙腿彷彿被千斤重石壓住,常常得停下來休息,才能勉強挪動步伐。直到某天他疼得幾乎站不起來,家人硬是扶他到醫院,安排了一連串的檢查,才診斷為攝護腺癌,且癌細胞已經轉移到肝臟及多處骨骼。攝護腺癌是台灣中老年男性常見的癌症之一,尤其在50歲以上的男性,隨著年齡增長、生活飲食習慣以及家族遺傳因素的影響,罹患攝護腺癌的風險大幅增加。值得注意的是,根據臨床統計,約有三分之一的患者在診斷時,癌細胞已經開始向其他部位擴散。針對晚期或有轉移風險的患者,早期發現與積極的治療介入至關重要。台灣泌尿科醫學會查岱龍理事長指出,睪固酮濃度是攝護腺癌控制的關鍵,它可說是助長攝護腺癌細胞生長的重要因子,濃度越高,癌細胞的增長速度往往越快。透過荷爾蒙治療降低睪固酮濃度,能有效抑制癌細胞的生長並延緩疾病進展。臨床證實,藉由長效型荷爾蒙針劑每三個月注射一次,能降低攝護腺癌死亡風險,為患者帶來穩定的病情控制和提升生活品質。此外,穩定的睪固酮濃度管理不僅能延長患者的生命,更能顯著減少癌症轉移的機率,讓患者在面對病情時更有信心。台灣目前對於攝護腺癌的篩檢方式主要是透過攝護腺特異抗原(PSA)的檢測來進行早期篩檢,同時結合影像學檢查、病理切片,以及多種治療選項,包含手術、化學治療和荷爾蒙治療等。然而,三軍總醫院泌尿外科楊明昕醫師指出,PSA指數僅能作為一項指標,並無法全面反映攝護腺癌的進展狀況,從治療面來看,攝護腺癌細胞的生長與睪固酮濃度息息相關,如睪固酮濃度控制在<20ng/dL內,能延緩腫瘤病程進入去勢抗性的時間。許多研究證明,透過抑制睪固酮濃度的荷爾蒙治療,能有效減緩攝護腺癌細胞的生長。其中,GnRHa(促性腺素釋放素促效劑)荷爾蒙治療更是治療攝護腺癌的主要治療,臨床統計顯示其對攝護腺癌的控制效果顯著,約有90%以上的患者在接受治療後睪固酮濃度降低,穩定病情、延緩癌細胞的進展。楊明昕醫師建議攝護腺癌患者每3~6個月定期檢測PSA與睪固酮濃度,以確保癌症控制,醫師也會依據病況調整治療策略。針對攝護腺癌的荷爾蒙療法,長效荷爾蒙針劑被視為一項重大突破。臨床研究顯示,此類藥物可長期穩定地抑制睪固酮濃度,減少了攝護腺癌患者的死亡風險。研究亦指出,荷爾蒙療法在不良反應的控制上有顯著優勢,讓病人在治療上能有更好的耐受性。雖然部分患者可能會因睪固酮濃度降低而出現情緒波動、睡眠困難甚至擔心有骨質流失等症狀,但透過專業醫師的介入,這些副作用大多可控制,對於生活品質影響不大,建議患者仍應把癌症治療作為第一優先考量。長效荷爾蒙針劑的注射方式有肌肉注射與皮下注射兩種,肌肉注射與一般疫苗注射方式相同,能為患者減少肉芽腫或膿瘍等風險,在第一個月就可以有效地降低睪固酮濃度,且相較皮下注射所造成的睪固酮濃度波動較低,對於病情控制和整體存活都有幫助。不少晚期攝護腺癌的患者因控制不佳而導致疾病惡化,透過荷爾蒙治療打前鋒,及早使用,搶下治療關鍵更顯重要!楊明昕醫師表示,攝護腺癌患者大多早期沒症狀,但癌症早在體內肆虐並轉移至身體各處,直到晚期才發現。上述67歲患者在即時使用長效肌肉注射荷爾蒙針劑治療兩三個月後,患者的疼痛便大幅改善,癌症病灶也都控制良好,PSA指數也從原本的200多ng/dl,降到了2ng/dl以下。查岱龍醫師強調,攝護腺癌的治療目前非常多元,若穩定控制的情況下,平均存活率可達五年以上。採取適當的治療且定期追蹤,不僅癌症病況能得到良好改善,治療所產生的副作用也可被控制,患者無需過度擔心。長效荷爾蒙治療的優點遠遠超過可能出現不適,並且對於延長生命、提高生活品質具有顯著的正面效果,鼓勵患者應積極接受治療。
全球「陰莖癌」發病率上升 巴西平均每天有1.8人被切「小弟弟」
「陰莖癌」是一種相對罕見的疾病,如果不及時治療,可能需要切除部分甚至全部的陰莖。但最新研究顯示,近年來這種疾病的全球發病率及死亡率都在增加。其中巴西更是高發地區,過去10年中因陰莖癌死亡超過4000人,另有6500人需要接受陰莖切除,等於每天有1.78個人要被切除陰莖。據《BBC》報導,63歲巴西居民若昂(João)有天發現自己的陰莖上長出幾顆疣,即使看了醫生卻仍越長越多,甚至影響他與妻子的房事及婚姻幸福,直到2023年才確診陰莖癌,被迫切除部分陰莖。他告訴媒體,「這是一種無法與別人討論的疾病,因為你不會想變成其他人口裡的笑話。」據報導,巴西是全球陰莖癌發病率最高的國家,在2012年至2022年10年期間,一共累計2.1萬起病例,其中4000多人死亡,6500人需要接受陰莖截肢,等同於每天有1.78個男性的陰莖被切除。巴西泌尿外科學會的科代羅醫師(Mauricio Dener Cordeiro)指出,人類乳突病毒(HPV)的感染是罹患這種疾病的「主要危險因子之一」。HPV 可以在性行為中傳播,可能導致癌症,包括口腔癌和陰莖癌,但只要接踵疫苗,就能相對有效的預防感染。陰莖癌的症狀,通常始於陰莖上無法癒合的潰瘍和氣味強烈的分泌物,有些患者的陰莖也會出血變色;如果及早發現,透過手術切除病灶、接受放射性化療等治療,復健的機會很大。但如果不及時治療,可能就需要對陰莖施行部分或全部截肢手術,甚至可能需要切除掉其他附近包括睪丸在內的生殖器官。值得注意的是,根據最新研究,不僅僅是巴西,全球各地的病例數量都在增加。期刊「JMIR Public Health and Surveillance」2022年一篇研究指出,儘管開發中國家陰莖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較高,但大多數歐洲國家的發病率也在上升。據統計,2008年至2012年間,陰莖癌發生率最高的是烏干達(每10萬人中有2.2人),其次是巴西(每10萬人中有2.1人)和泰國(每10萬人中有1.4人)。最低的是科威特(每10萬人0.1人)。中國中山大學的研究小組報告,英國的陰莖癌發生率同樣在增加,從1979 年至2009年的每10萬人中1.1例上升到1.3例,而德國的陰莖癌病例從1961年到2012年的每10萬人1.2例上升到1.8 例,更是增加了50%。根據預測,2050年以前全球陰莖癌發生病率將上升77%以上,這種變化大部分歸咎於人口老化,其中又以60多歲男性發病率最高。不過,巴西泌尿科醫學會的科代羅醫師(Mauricio Dener Cordeiro)表示,儘管陰莖癌很罕見,卻是高度可預防的疾病,對抗方式包括大規模接種HPV疫苗、在性行為中使用保險套,以及接受手術割除過長包皮等,都能有效降低患病機率。
誤信「喝啤酒排結石」釀嚴重腎水腫! 男子進行1新式手術避免併發症
65歲陳先生,長年深受腎結石困擾,但只要腰痛、血尿、解尿困難症狀出現時,他不就醫而是猛灌啤酒,因為他覺得啤酒利尿,且酒精又能麻醉止痛,結石總能從尿道排出。日前突發性腰痛,電腦斷層檢查發現不只尿道有結石,還有2公分的腎臟結石,輸尿管被1.5公分結石阻塞,造成嚴重的腎水腫。腎結石合併糖尿病 傳統手術不易奇美醫院泌尿外科醫師陳致豪說明,因患者腎臟功能已有急性損傷情形,緊急安排內視鏡取石手術,取出結石解除尿路阻塞問題,經過治療後,腎功能才逐漸恢復正常。考量陳先生除了腎結石,還合併有糖尿病,較不適合傳統經皮腎穿刺手術,陳致豪使用「次世代軟式輸尿管內視鏡」,以自然孔內視鏡手術方式進入腎臟中,將2公分的結石以高能量雷射擊碎,並順利取出結石碎片,手術中的即時監測腎內壓力更進一步提升手術的安全性。手術後X光檢查顯示腎結石全數清理乾淨,没多久即順利出院。次世代軟式輸尿管內視鏡 不易大出血及腎功能損傷陳致豪說明,在腎結石的治療中,針對大顆不易排出的結石,體外震波碎石效果不彰,傳統上往往需要接受較侵入性的經皮腎臟穿刺手術,也就是從腰部鑽孔穿過腎臟進行取石手術。但是,腎臟是血流豐富的器官,侵入性手術會伴隨著較多的出血風險、較高的手術併發症,以及較長的住院天數。隨著醫學技術的不斷進步,對於腎結石的治療也不斷演進,奇美醫院於今(113)年率先引進「次世代軟式輸尿管內視鏡」,能大幅改善腎結石手術的效率、舒適度以及安全性。除了採用最先進的影像技術,配備高解析鏡頭,還能即時監控腎內壓力的功能,確保手術過程中腎內壓力控制在安全範圍內,避免細菌回流至血液中,防止全身敗血症感染,保證病人的安全。預防腎結石 保持水分攝取、避免高鹽、高蛋白及高糖陳致豪表示,針對腎結石預防,病人日後需要保持良好的水分攝取量,避免攝取高鹽、高蛋白、及高糖食物,可以有助於降低腎結石形成的風險。
有尿意就尿恐傷身 泌尿科醫揭3恐怖影響:老了就知道
憋尿對身體不好,因此一般人若有尿意,就會馬上去解放。不過,泌尿科醫師卻警告,有尿意就馬上排尿,會有3個不良影響,長期下來甚至可能導致膀胱的功能退化。林口長庚醫院高齡泌尿科主任侯鎮邦醫師在臉書專頁《健康科技最前線 泌尿外科侯鎮邦醫師》發文指出,膀胱就像一把弓,正常的拉弓,射出去的箭才會又快又遠,但大家從小被教育「不要憋尿」,往往誤解「憋尿」與「儲尿」的不同。侯鎮邦醫師指出,他支持正常的膀胱,就必須有正常的儲尿工作,也就是說「不要一有尿就去尿,要適度忍一下」,讓膀胱發揮儲存尿液該有的工作,建議感覺7、8分滿再去尿,如此不算憋尿,也不會導致尿路感染。假如一有尿意就去尿,會產生什麼問題?侯鎮邦醫師列出3個影響:1、會讓人患得患失,一天24小時的專注力都在膀胱,嚴重干擾生活品質。2、當膀胱內的尿液不夠就去尿,其實是增加膀胱逼尿肌的負擔,年輕人可能感覺不出來,但老了之後膀胱收縮功能退化,排尿就變得很弱、很細、甚至滴滴答答。3、當膀胱的逼尿肌長期負擔增加,反而會造成膀胱的病變、延展變差、慢性纖維化。
「攝護腺最新治療」解決中年男性小便困擾 門診手術即可進行
47歲王先生,因解尿不順需非常用力且無法一次排乾淨,常常剛上完馬上又有急尿感,一個晚上起床3至4次,嚴重影響睡眠以及生活品質。半數中年男性症頭 攝護腺導致小便困擾攝護腺肥大幾乎是一半男性會遇到的疾病,盛行率在50歲男性約50%,到了70歲時甚至達到70%。臨床上服用的藥物大多也僅能治標,無法有效讓攝護腺縮小。因此在藥物逐漸無法控制時,手術就進入到不可或缺的腳色。而手術有以下六個適應症包括:反覆泌尿道感染、急性尿滯留、膀胱結石、膀胱憩室、反覆血尿、腎功能受損。傳統手術有其限制 「攝護腺水蒸氣消融術」降低併發症率奇美醫院泌尿外科醫師曾文歆說明,過去的標準治療方式為「經尿道攝護腺刮除術」,以傳統的雙極電刀一塊塊刮除阻塞的攝護腺組織,在刮除的同時還必須同時止血,導致手術中出血量較多、手術時間長、切除的組織較少。近10年來,也發展到了「經尿道鐳射攝護腺剜除術」,從攝護腺的邊膜血管較少處,以鐳射完整地將攝護腺剜除下來,不僅出血量大幅減少、手術時間縮短到1至2小時、也能切除最多最完整的攝護腺組織。但儘管手術已不斷在進步,依然有些許難以克服的併發症,如逆行性射精(發生率60至70%)、膀胱頸狹窄(發生率1至2%)。曾文歆進一步說明,最新的「攝護腺水蒸氣消融術」,其手術方式也是從尿道進入,並在攝護腺肥大處將細針插入組織,並釋放出高溫的水蒸氣來破壞攝護腺組織,使增生的組織慢慢萎縮,進而改善排尿阻塞的問題。手術過程非常快速僅僅只有5至15分鐘即可完成,過程中出血量也極低,因此甚至可以在靜脈麻醉下以門診手術的方式來進行。攝護腺超過80ml不適用 術後放置尿管避免急性尿滯留 由於水蒸氣破壞攝護腺組織,手術後會使得組織局部腫脹,因此建議手術後1周暫時放置尿管,避免急性尿滯留狀況發生。此尿管可以使用尿管閥來自由控制排尿狀況,因此不須帶著尿袋,尿管也可以正常洗澡及清潔,不影響日常的活動。而因為其原理是用細針做水蒸氣消融,因此若攝護腺太大超過80ml,效果較不明確,因此目前較不建議使用。值得注意的是,攝護腺水蒸氣消融術後逆行性射精發生率僅3%,因此對於攝護腺大小適中(30至80ml)、病人非常年輕仍需保有射精功能者、或是全身麻醉風險較高者,水蒸氣消融術都是不錯的新選擇。
憋尿竟猝死!膀胱排空過快…血壓急降「缺氧」 心血管疾病患者須留意
大陸有名22歲女子平時憋尿成性,某日早上跑到廁所解尿,結果一進去卻再也沒出來,而外出買早餐的媽媽回到家才發現女兒已猝死在廁所。醫師分析,猝死原因與憋尿有關,因為女子長時間憋尿、膀胱排空過快,再加上血壓快速下降才導致昏迷,且昏倒時撞擊頭部才會致命。據報導,該名陳姓女子平常就習慣憋尿,所以事發當天早上她衝進廁所解尿、盥洗時媽媽則習以為常,沒想到女兒因此發生猝死意外。中國東南大學中大醫院泌尿外科副科長陳書秋分析,陳女猝死原因可能是憋尿時間過長,導致神經緊張及過度刺激。陳書秋補充,因為憋尿時間過長,加上排尿速度較快又急,膀胱在極短的時間內迅速排空,連同血壓及心率都下降,導致血液無法及時回到大腦,才會導致昏迷。如果心臟功能本來就比較差的人要特別留意,就有可能出現昏倒的情況。雖然這些都不足以釀成猝死,但是昏倒後撞擊到頭部等致命部位,就容易導致猝死等致命危機。對此,嘉義大林慈濟醫院泌尿外科主任翁慧鈴表示,憋尿真的有可能造成猝死,因為憋尿時間過長,膀胱脹大、壓迫到周邊組織及器官後,供應膀胱的血流相對就變得比較少。翁慧鈴說,憋尿會引起尿道括約肌與逼尿肌縮放不協調,進而引起尿道狹窄而排尿困難,甚至讓尿液逆流到腎臟,引發腎臟水腫、膀胱功能下降、神經傳導障礙等不可逆的恐怖傷害。因此,她提醒大家千萬別忽視憋尿引發的問題,因為平時膀胱積到350c.c.時就有想上廁所的感覺。等到尿液積到550c.c.至600c.c.時就會感覺很急,一定要趕快去解尿,否則再憋下去,可能會失去尿急感,若是膀胱脹太大時又發生撞擊可能會破裂,或是引發逆行性感染,而臨床上確實有不少長輩因為泌尿道感染住院,最後甚至導致敗血症等重症。
男人「小兄弟」長紅斑潰爛 5症狀當心…醫警告:只能切了
泌尿科醫師戴定恩表示,小兄弟也有可能會得到癌症,出現這5症狀要注意,「陰莖癌是部分中晚期才會被發現的癌症之一,主要是因為腫瘤常常被藏在包皮內側難以被發現,且發現後的治療方式大多只有切除的唯一選擇。」醫師表示,如果陰莖癌太晚發現,只能切除。(圖/翻攝熱血暖男戴定恩醫師臉書)戴定恩在臉書粉專「熱血暖男戴定恩醫師」發文,「陰莖癌常見於中年男性,主要是因為龜頭和包皮受到長時間的慢性刺激,導致龜頭與包皮內面產生病變。一般來說,在沒有割包皮的情況下,包皮太長、太緊,以及沒有完善清理包皮內側的狀況下,特別容易引起病變,導致陰莖癌的發生。」戴定恩表示,陰莖出現紅斑、表皮潰爛、傷口難癒合和流膿出血,都是陰莖癌常見的症狀,如果有症狀就要盡快就醫,「目前現有的陰莖癌症治療方式仍然以切除手術為主,沒辦法像其他皮膚癌的手術進行局部切除,主要是因為陰莖的皮膚很薄,因此只能針對局部病灶進行部分陰莖切除術。倘若遇上癌細胞擴散,則必須加上放射治療與化學療法。」至於怎麼預防,戴定恩說,「建議大家在洗澡的時候將包皮翻起來清洗,完整清潔包皮垢,才能避免刺激陰莖導致癌症發生。」高雄榮民總醫院泌尿外科也指出,雖然「部分陰莖切除術」會讓陰莖被部分切除,但還是保住男人的生命品質和自尊,如果癌細胞擴散,還要用放射和化學療法更麻煩。據了解,有人分析過,常罹患陰莖癌的地區,女人患子宮頸癌的比例也高,所以認為2種癌症有致病機轉。
20歲女手搖飲當水喝…右腰痛到送急診 「300多顆結石」畫面曝光
人手一杯手搖飲,但記得還是要多喝水。20歲女子小玉(化名)平常不愛喝白開水,經常把手搖飲當作水分來補充,日前因發燒及右腰疼痛就醫,結果取出300多顆外觀類似小饅頭的結石。術後她情況穩定,觀察幾天後順利出院,目前持續於門診追蹤治療。奇美醫院表示,急診醫師透過超音波檢查發現,小玉右側腎臟嚴重水腫且有腎結石,抽血報告也發現白血球過高,立即安排電腦斷層,結果顯示右側腎盂裡布滿了0.5cm到2cm大小不等的結石;由於病人發燒,先給予抗生素注射,並放置經皮腎臟造廔管緩解腎水腫和泌尿道感染問題。為了處理大量的腎臟結石,由泌尿外科主治醫師林才揚進行微創經皮腎臟造廔取石術,成功取出300多顆外觀類似小饅頭的結石;而手術後病人的情況穩定,觀察幾天後並順利出院,目前持續於門診追蹤治療。奇美醫院泌尿外科主治醫師林才揚指出,根據台灣健保資料庫統計,台灣人終其一生有9.6%結石的機會,(男生比女生多3倍,男生約為14.5%、女生:4.3%),其中腎臟結石占15.8%,僅次於輸尿管結石76.4%,而結石病人平均年齡介於50至60歲,5年內結石復發率高達1/3,一年當中,春天至夏天發生率最高,因天氣熱造成體液流失大於補充,因尿液較濃縮,容易使得結晶體聚集產生結石。林才揚說明,結石不是單一原因造成,當中包括了水分攝取不足、飲食因素、遺傳因素、新陳代謝異常、慢性疾病、尿液pH值不正常、腎臟解剖結構異常等。林才揚表示,腎臟結石並不是不痛就可以不用治療,即使不做任何處置,也一定要定期追蹤,若引起相關併發症時其實更嚴重,可能導致腎功能喪失、癌變甚至感染性休克等。他提到,臨床上,腎臟結石一般建議超過1.5cm就要接受治療,但治療選擇最終方案需綜合考量病人身體狀況、結石大小、位置、腎臟結構等因素,目前腎臟手術選項可分為無創和微創以及二合一共3種;而二合一的手術方式,那就是結合了軟式輸尿管鏡腎內雷射碎石術加上經皮腎臟造廔取石術,一呼一應,克服各自的優缺點,讓一次手術就達到更好的結石廓清率。
男子餵豬突然昏倒! 遭啃食下體失血過多險身亡
大陸黑龍江一名66歲男子,近日在自家豬圈裡餵食豬隻時突然昏倒,沒想到竟遭到家豬啃食下體。而男子被送醫後,一度因為失血過多命危,所幸在各科醫師合作進行搶救後,成功救回一命,目前已脫離生命危險。根據《瀟湘晨報》報導,大陸黑龍江一名66歲男子,9日在自家豬圈裡餵豬時突發中風昏倒,沒想到竟遭到家豬啃食下體,將外生殖器啃咬全無。而家屬發現後立刻將男子送往黑龍江省第二醫院,經過醫師檢查後發現,男子因腦中風及外生殖器大量出血導致昏迷,情況相當危急。後來黑龍江省第二醫院匯集急診科、神經外科、泌尿外科和麻醉科等多科醫師合作進行搶救,最終成功將男子的命救回,目前已經脫離生命危險。消息一出也引起網友們熱議,紛紛留言表示「不幸中的萬幸,至少命保住了」、「豬是雜食動物,所以不要低估牠,要是沒有及時發現,可能只剩下骨頭了」、「黑龍江現在那麼冷,肯定都是穿很厚的褲子,怎麼會被豬咬掉那種地方」、「身為農村人我要告訴你們,豬真的會吃人」。
22歲女起床突猝死在廁所 竟是這習慣引起!
中國一名22歲女子早上起床後,就到廁所梳洗,但母親買完早餐回家卻遲遲不見女兒身影。沒想到當她打開浴室門才發現,女兒倒在地板上,心臟驟停死亡,對此有醫師指出,女子的猝死與「憋尿」有關。根據《DOCNHANH》報導,中國一名22歲陳姓女子,日前起床後就到廁所梳洗準備上班,而當媽媽買完早餐回家後,困惑女兒為何遲遲沒有出現,便在家中尋找女兒身影。沒想到當她打開浴室門時,才發現女兒倒在地板上,因為心臟驟停離世。對此,東南大學中大醫院泌尿外科副科長陳書秋表示,「陳女猝死的原因可能是憋尿時間過長,導致神經緊張、過度刺激。而膀胱排空太快,血液下降,連帶血壓下降、心率下降,血液無法到達大腦,才會導致昏迷。」陳書秋指出,雖然這種現象並不會直接導致死亡,但如果有心血管疾病等潛在疾病,及時治療,這種現象會使病情變得更加嚴重,甚至導致死亡。不僅如此,如果昏倒後摔倒在地,身體重要部位會與周圍物體發生碰撞,可能導致當場受傷甚至死亡。而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共收治因排尿昏厥導致腦外傷的病例12例,其中2例致殘、7例死亡,且許多死亡是由於人們憋尿急忙起身去廁所,暈倒時向後摔倒,後腦勺著地受重傷而死。因此陳書秋呼籲「最好不要憋尿,如果感覺需要排尿,應該趕快排尿。如果長時間憋尿,排尿過快、過猛,可能會在排尿時暈倒。」
10歲弟「體溫計插尿道」斷了 6.5cm殘端滑進膀胱…醫曝恐怖後果
大陸10歲男童輝輝(化名)近日將體溫計插入尿道,不慎斷裂,殘端留在體內,他自覺緊張想取出尿道內的體溫計殘端,發現其滑入尿道內,尿道口出血,伴有血尿,疼痛,隨即被家人緊急前往江西省兒童醫院就醫。醫師表示,尿道堵入異物入院的情況並不少見,大多是因為孩子年幼無知,呼籲家長加強性教育。《江南都市報》報導,事發當日,輝輝將體溫計插入尿道,不慎斷裂,導致一端在尿道內,另一端在體外,他自覺緊張想取出尿道內的體溫計殘端,發現其滑入尿道內,尿道口出血,伴有血尿,疼痛,隨即被家人緊急前往江西省兒童醫院就醫。經過相關檢查,醫生發現輝輝體溫計殘端已進入膀胱內,於是立即進行手術,完整取出體溫計殘端,體溫計殘端長約6.5公分。目前,輝輝正在康復中。無獨有偶,11歲的男童小羽(化名)不久前出現尿血情況,在當地醫院治療了幾天未見好轉,此時他才告訴家人,自己10多天曾將一根體溫計塞入了尿道。家人隨即將其轉診到湖南省兒童醫院,檢查發現尿道裡確實有體溫計,經過手術取出後已康復。小羽的姑媽透露,因為家裡的小孩子多,有時孩子發燒會用體溫計量肛溫,小羽自己也有些不舒服,可能也覺得好奇,就自己拿體溫計量體溫,可能是塞錯了地方。湖南省兒童醫院泌尿外科副主任醫師陳毅夫介紹,孩子的這種行為十分危險,如果溫度計破裂了,碎片嵌入尿道後就非常難取,還可能遊走到身體的其他部位,另外水銀被身體吸收後也可能中毒,且類似情況並不少見,呼籲家長從小要加強性教育,不要認為孩子小就不懂事,要告訴他正確的觀念。
微創經皮腎臟造廔碎石手術 助老婦擺脫泌尿道感染
74歲吳女士,過去三年因反覆泌尿道感染引起頻尿、急尿及排尿疼痛,每每經過抗生素藥物治療暫時緩解,但是不到兩、三個月症狀又再復發,深受其擾。後經醫師建議,採取微創經皮腎臟造廔碎石手術,一舉把十幾顆的腎臟及腎臟憩室結石處理乾淨,術後追蹤腎臟內無明顯殘存結石,後續尿液檢驗也未再發現尿液感染及血尿,目前門診持續追蹤。感染性腎結石 好發因子為「泌尿道感染」奇美醫療財團法人奇美醫院泌尿外科醫師李高漢指出,感染性結石占了所有結石的5至15%,而它的好發因子是泌尿道感染,因此感染性結石在女性要比男性常見,比例大概是2:1;另外,一些泌尿道感染的好發族群(如:老年人、糖尿病病人、脊椎損傷造成長期不活動、神經性膀胱病人)也可能會因為尿路阻塞而增加泌尿道感染的機會,後續形成感染性腎結石,這類結石若常期放任不管,很容易會引發嚴重併發症,如:敗血症、腎衰竭、休克甚至死亡。微創經皮腎臟造廔碎石手術 傷口小、降復發機率李高漢說明,對於複雜感染性結石病人除了抗生素治療外,傳統上使用經皮腎臟造廔碎石手術,但由於傳統傷口較大,穿刺角度受限制,比較沒辦法一次把結石都清理乾淨,因此後續復發機會也較高。但「微創經皮腎臟造廔碎石手術」傷口較小,因此若一個角度的結石沒清理乾淨,可再建立另外一個穿刺通道或併用軟式輸尿管腎臟鏡及高能量鈥雷射做雙鏡聯合碎石手術,來治療殘存結石,避免後續結石再形成。術後仍需定期追蹤 尿液檢查及腹部X光、超音波李高漢表示,「微創經皮腎臟造廔碎石手術」,不但可搭配多種方式提高結石清除率,術後也能降低疼痛、出血、住院天數、感染等風險,迄今已完成500多例,為民眾提供另一種治療選擇。要提醒的是,感染性結石病人在結石治療完成後,後續仍建議定期回診,每三至六個月接受尿液檢查及腹部X光或超音波,避免結石復發及併發症的發生。
28歲女經期腰痠…按摩器連用4天送急診 醫一看傻眼:腎臟破了
現代人工作壓力大,身體常常感到疲勞,於是各種家用按摩器因應而生。大陸江蘇省杭州市一名28歲女子心怡(化名)近日因經期報到,時常感到腰痠背痛,於是連續4天使用了男友送的熱敷腰部按摩儀,誰知腰痠背痛雖然得到緩解,但由於過度使用,竟然導致腎臟出現挫裂傷。綜合陸媒報導,心怡是一家培訓機構的英語老師,身高166公分,體重不到60公斤,每次大姨媽到訪都要痛上好幾天。男友為此感到非常擔心,於是特地送了熱敷腰部按摩儀,雖然不是天天使用,但是在腰痠背痛時,熱敷加按摩的確能夠有效緩解疲憊。由於小腹一直脹痛,心怡近日將按摩時間由原來的20分鐘延長到30分鐘,按完後腰及背部,又按了小腹近30分鐘,還將強度調整到最大,連續用了4天。經期結束後,心怡的右側腰部開始痠痛,持續了近1週時間,她原以為是運動過量,還停了幾天課,情況卻沒見好轉。隨著時間推移,心怡的右腰越來越痛,她加大了按摩儀的使用頻率,幾乎每天都至少要按摩30分鐘,不料狀況持續惡化,疼痛甚至蔓延到整個下腹部,體溫也飆升到38.5℃,這才前往醫院就診。腹部CT檢查顯示,患者右側腎臟周圍積血,醫生建議她到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進一步就診。當天傍晚,心怡的右腰部脹痛難忍,被送進了浙一急診科就診。結合各類檢查,急診科主任陸遠強主任醫師考慮患者是右側腎挫裂傷、包膜下血腫,並同時請泌尿外科、放射科專家會診。專家團隊認為,心怡的血腫侷限於腎周筋膜,在給予保守治療同時予以密切觀察,如果症狀加重或出現血色素下降,則建議採取介入栓塞手術,嚴重可能需要泌尿外科手術處理。目前,心怡雖然已平安出院,還要謹遵醫囑接受至少半個月以上時間的絕對臥床靜養與密切隨訪。陸遠強主任解釋,腎臟是腹膜後器官,外面包著一層腎包膜,一般情況下腎臟不太容易受傷,但如果撞擊部位正好在兩側腰部,腎臟就相當於被逼到死角,無處可躲,只能去承受撞擊,就會受傷。醫師進一步指出,「患者本身又比較瘦,腰部脂肪相對較少,她把家用按摩儀調到最高檔,放在後腰及腹部按摩,長時間劇烈震動,強度過大的衝擊力傳導到腎臟,極易導致腎挫裂傷,出血淤積到腎包膜下形成包膜下血腫,如果病情不加以控制、繼續惡化,有可能會造成腎功能損傷!」
上泌尿道結石復發當心是「副甲狀腺亢進」所致! 這樣做降低發生率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慈恩報導】根據臺灣2013年的研究發現(1 J Urol. 2013 Jun;189(6):2158-63.),上泌尿道結石的盛行率高達7.4%,其中男性9%,女性5.8%,並隨著年齡而增加,最常見於60至69歲。上泌尿道結石一年內及五年內復發機率為6.12%及34.71%。上泌尿道結石 形成原因多樣奇美醫療財團法人奇美醫院泌尿外科主治醫師李高漢說明,上泌尿道結石的成因的影響因素很多包括遺傳、年齡性別、職業、飲食習慣等,因此建議上泌尿道結石病人如沒有限制喝水量的情況下,每天可攝取2至3公升的水分,以增加尿量來稀釋尿中形成結石物質的濃度,減少結石晶體沉積,也有利結石排出。另外,適量補充高纖維食品及定時規律的運動避免發胖,更可降低結石復發機率。4種不同結石應調整生活型態 可降低復發機率李高漢主治醫師指出,飲食上的調整以維持營養的綜合平衡也很重要,根據病人的結石種類調整飲食。1、草酸鈣結石病人:應該少吃草酸含量高的蔬菜(如:菠菜、芹菜、茄子、青椒、豆類等),少喝生啤酒、咖啡、紅茶、可可、阿華田及巧克力。2、尿酸結石病人:應減少嘌呤攝取如動物內臟、豆類食物、海鮮、紅肉、酒精飲品等高嘌呤食物。3、磷酸鈣結石病人:應避免碳酸飲料、高磷酸食物如酵母、小麥胚芽、蝦、香菇、全穀類、麥片、內臟、蛋黃、牛奶、豆類、堅果類等。4、感染性結石病人:除了要使用抗生素治療之外,也需要將結石清除乾淨。高風險上泌尿道結石族群 反覆復發恐傷腎李高漢主治醫師提及,對於高風險上泌尿道結石病人(如:兒童泌尿道結石、反覆泌尿道結石發作病人、感染結石、孤立腎),為了避免上泌尿道結石反覆復發影響腎臟功能,可進行24小時的尿液代謝檢查及抽血檢查,以了解結石的成因,然後根據病人的狀況給予藥物及飲食上的建議。值得注意的是,含鈣結石常見的代謝異常為高尿鈣(hypercalciuria),因此還需要進一步檢查是否同時有高血鈣,如果也有高血鈣就有可能是副甲狀腺亢進引起的。
喝水就腰痛、嘔吐竟是「這病」惹禍 達文西手術精準縫合加速康復
20歲少女芊芊自小飽受腎臟積水所苦,水喝太多就會腰痛甚至嘔吐,就醫檢查才發現是先天性腎盂出口阻塞所致。就醫經系列檢查評估後,診斷需手術治療。先天性腎盂出口阻塞 屬於先天性罕病 羅東博愛醫院泌尿外科主任張世琦醫師解釋,芊芊的病症是先天性腎臟結構性問題,因血管錯位壓迫到腎臟出口處的輸尿管,導致腎臟在身體喝水量過大時,大量尿液無法及時排出,進而引起腎積水、腫脹、疼痛難耐。因這個疾病狀況罕見,加上少女體型消瘦,手術處理過程很棘手。達文西微創治療 免於再次腎水腫為了給予病人最好的照護,特別邀請臺大醫院泌尿部主任闕士傑部長前來指導手術。手術中泌尿外科張世琦主任及林弋筑醫師組成的達文西手術團隊,在病人身上打4個細小孔洞,讓器械手臂進入後,將阻塞的輸尿管切除,並將腎盂出口、輸尿管接口處整型擴大,讓尿液可以順暢排出,避免再次腎水腫,也得以保全腎臟功能,解除因大量喝水導致急性腫脹的危機。大量縫合手術 達文西更精細達文西機械手臂是運用仿真手腕手術器械,取代醫師雙手進入病人體內動刀的高科技醫療儀器,不只能完全達到人手的靈活度和準確度、消除不必要的人為顫抖,更可以精準的進行手術的剪切縫合等動作,大大提升手術的品質與安全性。張世琦主任表示,需要大量縫合的手術,使用達文西機械手臂更能凸顯優勢,以芊芊的手術為例,達文西手術比傳統腹腔鏡手術更快更精準,縫合細緻度更佳。
男子為增大小兄弟用鋼環套住一周! 腫脹化膿慘差點遭切除
日前,一名來自緬甸的29歲男子為了讓自己的陰莖變大,因此聽信網路謠言將鋼環套住陰莖根部整整一周。最終導致陰莖腫脹感染,甚至嚴重到化膿,送醫救治後差點被整根切除。根據《Thaiger》報導,泰國清邁Nakhonping醫院在官方Facebook上發文表示,日前醫院治療到一起案例。一名來自緬甸的29歲男病患,因為想讓自己的陰莖增大,因此聽信網路謠言,將鋼環套住陰莖根部整整一周,最終導致陰莖腫脹變色,甚至出現感染性傷口有化膿的情況。由於陰莖腫脹不堪,無法將鋼環取下,因此男子立即前往醫院求助,而泌尿外科醫師普拉鋒(PraphonPiamanan)在看到此情況後,立即替他進行手術,替他將鋼環切斷。術後,男子仍被要求住院接受其他治療,傷口成功復原後即可出院。對此普拉鋒醫師表示,要是為了將陰莖增大使用各種工具或藥物可能會產生嚴重的後果,可能出現性功能永久喪失、組織壞死或因血液循環不足而感染的情況,嚴重的話還可能必須將陰莖整根切除。
男不孕不只精蟲品質問題 醫曝:要注意!可能是「這問題」惹禍
38歲小林與妻子結婚後一年多,一直想有個孩子,備孕期間即使透過賀爾蒙調整藥物,來治療丈夫精蟲活動力低問題,卻總因為勃起障礙遲遲未能受孕。最終求助醫師後,透過給予口服助勃藥物及低能量體外震波治療,妻子也在幾個月後順利受孕。六對夫妻一對不孕 「勃起障礙」讓備孕卡關奇美醫療財團法人奇美醫院泌尿外科醫師謝昆霖說明,男女之間若持續一年有規律且未避孕之性行為,但仍未懷孕便可稱為不孕症。不孕問題一直是國內甚至全球重視的議題之一,國際衛生組織(WHO)在2023年4月發表了一份全球性調查報告,發現有17.5%的成年人不孕,也就是大約每6對夫妻便有1對患有不孕症。造成夫妻不孕的問題男女的因素相當,各佔1/3,而剩下1/3則為雙方皆有問題或找不到關鍵問題。男性不孕近幾年逐漸被重視,許多研究發現精蟲品質在這數十年來有明顯下降。除了精蟲品質外,臨床上有些病人在第一步驟便產生障礙,無法把精蟲順利送至女性體內,也就是性功能障礙,包括勃起功能障礙(不夠堅挺或過程容易軟化),以及射精障礙(早洩、遲洩、逆行性射精等)。藥物或體外震波治療 可改善勃起問題針對不孕男性且伴隨性功能障礙,謝昆霖有下列幾點提醒及建議:1.不孕症男性相較於一般族群,有較高的性功能障礙,而這也是阻礙順利受孕的第一道難題。2.有許多疾病可能會影響精蟲品質及性功能障礙,例如睪固酮濃度不足、攝護腺慢性發炎等相關疾病,因此若有性功能障礙的不孕男性,建議盡早至泌尿科求診。3.適當的藥物或物理性低能量體外震波治療,可改善此類不孕夫妻的男性性功能障礙,而且此類治療不會阻礙受精,或影響之後的胚胎發育。4.備孕期間不必集中火力,刻意減少行房次數,適當的性行為頻率,除了有助於精蟲品質維持,還可以減少關鍵日行房的不安及緊張感。5.夫妻雙方可以適時聊聊,減少因情緒不安而影響備孕。適當轉換心情、環境也有助於受孕。不孕跡象或性功能障礙 及早就醫提高受孕率謝昆霖表示,一場戰爭要勝利,除了要有訓練精良的士兵,更重要的是如何把士兵投射到戰場上。呼籲在備孕期間的男性,有不孕跡象或產生性功能障礙時,應尋求泌尿科醫師協助,找出是否有潛在疾病且加以解決,提高成功受孕機率。
慢性腎病成因6大項「病況進展分5期」 醫曝護腎8原則:減輕負擔
台灣慢性腎臟病的盛行率在世界居高不下,腎臟科醫師陳佑丞表示,慢性腎病變的原因大概可分成六大項,病況進展則依腎絲球過濾率(eGFR)分成5期,若進入第三期就要留意,一旦發展至第五期就要洗腎。他提醒,可藉由健康飲食、規律運動、避免不當藥物、足量飲水等舉動減輕腎臟負擔,此外,定期赴門診追蹤也很重要。陳佑丞在臉書粉絲專頁發文表示,慢性腎病變可依腎絲球過濾率(eGFR)分成5期,首先把eGFR看成是一個時鐘,eGFR 90以上為第一期、60-90為第二期、30-60為第三期、15-30為第四期、15以下為第五期,「第一期、第二期在臨床上意義較不大,此階段重點在於治療相關疾病、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一般來說只要腎臟沒有結構上的問題,沒有蛋白尿,通常不太用處理。」陳佑丞舉例,「我們可以把腎臟比喻成一個工廠,當工廠裡有120位員工時,工廠可以順利運作;當工廠只剩60位員工(第三期),而還要做一樣多的工作時,這時員工就會開始過勞;當工廠剩下30位員工(第四期)、15位員工(第五期)時,這間工廠運作起來就會非常吃力,員工開始吃不消。」他也提醒,一般來說慢性腎臟病進入第三期以後就要留意,開始限制蛋白質攝取、評估及治療併發症;進入第四期後,就要更密切追蹤,此時更需注意腎臟保養,以減緩進入第五期的時間;當腎功能逐漸惡化、進入第五期後,已經完全不可逆,就要準備透析了。對此,陳佑丞呼籲,謹記護腎黃金8守則,分別是三高控制(血壓、血糖、血脂)、健康飲食(少吃加工食品、紅肉、重鹹食物、含糖飲料)、規律運動、體重控制、避免不當藥物(止痛消炎藥、中草藥、偏方、電台藥、來路不明的藥物)、足量飲水、戒除抽菸、定期門診追蹤,基本上就是在幫腎臟大忙。(圖/翻攝自臉書/陳佑丞醫師・腎臟專科)此外,談及慢性腎病變的原因,陳佑丞指出,大概可分成六大項,分別是腎臟實質疾病、系統性疾病、阻塞性腎病變、腎血管病變、遺傳性疾病。他表示,長期服用中藥也會造成腎臟損傷,主要表現為慢性腎間質發炎,而腎臟實質疾病講白了就是腎臟本身的問題,其中最大宗是慢性腎絲球腎炎(Chronic glomerulonephritis,CGN),佔了所有洗腎原因的第二名(僅次於糖尿病),診斷上又可分成臨床診斷與切片診斷。陳佑丞列舉,切片診斷則分成A型免疫球蛋白腎炎(IgA nephropathy,IgAN,又名Berger’s disease)、局部腎絲球硬化症 (Focal segmental glomerulosclerosis,FSGS)、膜性腎病變(Membranous nephropathy,MN)、膜性增生性腎炎(Membranoproliferative glomerulonephritis,MPGN)、間質增生性腎炎(Mesangial proliferative glomerulonephritis,MsPGN)、微小變化型腎病變 (Minimal change disease,MCD)、半月狀腎絲球腎炎(Cresentic glomerulonephritis)、鏈球菌感染後腎絲球腎炎(Post-streptococcal glomerulonephritis,PSGN)、腎小管組織腎炎(Tubulointerstitial nephritis,TIN)、止痛藥腎病變 (Analgesic nephropathy)、其他型腎絲球腎炎。陳佑丞說,其他型腎絲球腎炎包括快速進行性腎絲球腎炎(Rapid progressive glomerulonephritis,RPGN)、慢性腎間質腎炎(Chronic interstitial nephritis,CIN)、中藥引起之慢性間質性腎炎(Chinese herb nephropathy,CHN)、慢性腎盂腎炎(Chronic pyelonephritis,CPN)、急性腎衰竭(未恢復)(Acute renal failure,ARF)、其他腎實質疾病。提到系統性疾病,陳佑丞透露,會影響腎功能的全身性疾病很多,最常見的就是糖尿病跟高血壓,在台灣分別佔所有洗腎原因的第一名及第三名,其中糖尿病佔約45%將近一半,其他的系統性疾病包括缺血性腎病變(Ischemic nephropathy)、類澱粉腎病變(Amyloidosis)、紅斑性狼瘡(SLE)、多發性骨髓病(Multiple myeloma)、痛風性腎病變(Gouty nephropathy)、硬皮症(Scleroderma)、肝硬化(Liver cirrhosis)、心衰竭(Heart failure)、敗血症(Sepsis)、妊娠毒血症(子癲前症)(Toxemia/Pre-eclampsia)、其他代謝異常、其他系統性疾病。陳佑丞指出,肝硬化會造成肝腎症候群(Hepatorenal syndrome);心衰竭會造成心腎症候群(Cardiorenal syndrome),兩者都是臨床上造成急性腎損傷的原因之一,若不處理,腎功能持續受損超過三個月,定義上就是慢性腎衰竭。此外,他表示,敗血症也是住院病人常見急性腎損傷的原因,必要時會要用到血液透析治療,而臨床上比較嚴重的敗血症病人,或稱敗血性休克,可能需要用到24小時連續透析(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敗血症對腎臟的影響,大多是急性腎臟損傷,大部分病人在治療完成後,腎功能可恢復原本的基準(或接近原本的基準)。至於阻塞性腎病變,陳佑丞透露,其可分為結石(Urolithiasis)、惡性腫瘤(Malignancy)、逆流性腎病變(Reflux nephropathy)、腎結核(Nephrophthisis)、其他原因引起之阻塞性腎病變。他說,尿路阻塞臨床上最常見的原因是結石,用超音波即可診斷;另一個阻塞的原因是泌尿道的惡性腫瘤,在處置上急性期可先做經皮造口引流術(Percutaneous nephrostomy,PCN)緩解積水,避免腎功能持續惡化,但最終還是得找泌尿外科拿掉腫瘤。陳佑丞說明,腎血管病變細分成腎梗塞(Renal infarction)、腎動脈栓塞(Renal artery thrombosis)、腎靜脈血栓(Renal vein embolism)、溶血性尿毒症候群(Hemolytic uremic syndrome,HUS)、其他腎血管疾病。陳佑丞指出,遺傳性疾病分為多囊腎(Polycystic kidney disease,PKD)、其他腎囊腫性疾病、遺傳性腎炎(Hereditary nephritis)、腎形成不全(Renal aplasia)、其他遺傳性疾病。最後,他說,中毒分為一般藥物中毒、化學製劑中毒、農藥中毒、其他中毒。(圖/翻攝自臉書/陳佑丞醫師・腎臟專科)
他25歲「腎臟長1.5公分水泡」沒定期回診 多年後患1病遭醫揭:洗腎一輩子
許多民眾為了生活而忙於工作,常常輕忽了身體的小病灶。腎臟科醫師洪永祥分享,一名45歲男子日前就醫看診,透露20年前曾到過門診檢查,發現右側腎臟長了一顆1.5公分的小水泡,之後男子因為工作忙碌,淡忘當時「至少每年回診一次」的提醒;如今他因為身體不適再度就診,竟然就被洪永祥告知罹患「多囊腎」,且要「開始洗腎一輩子」。洪永祥在臉書粉絲專頁發文分享,一名45歲男性上班族,20年前來門診檢查期間發現右側腎臟長了一顆1.5公分的小水泡,之後因為不痛不癢,且沒有任何不舒服,加上驗血、驗尿的結果均顯示腎功能正常,因此當時洪永祥只叮囑對方「至少每年回診一次」,但後來男子上網查資料,得知腎臟小囊泡並非惡性腫瘤,打消了擔憂之餘,後來由於工作日益忙碌,就再也沒回診。孰料,洪永祥指出,直到最近男子發現自己的肚子越來越大,不光被同事笑說像是懷孕6個月,甚至出現肚子脹痛、噁心想吐、精神疲累,臉色死灰毫無血色等症狀,且全身散發一股尿騷味,最終被妻子逼迫去診所抽血檢查;而診所醫師卻直言「腎功能已經到了末期腎病變,必須轉到大醫院」,於是男子才又掛了洪永祥的門診。洪永祥透露,男子到院經查發現,尿毒素的數值非常高,且胸部X光已經顯示有輕微肺水腫,當下他只好將男子直接轉到急診室,隨後對方就在超音波被照出兩邊腎臟腫漲到快20公分,可說是一般人的兩倍大,上方還布滿了數十顆大大小小的囊泡,診斷是「多囊腎合併末期腎病變與肺水腫」,結果一出,男子當天就緊急住院,開始透析治療,45歲便「開始洗腎一輩子」。對此,洪永祥解釋,男子罹患的「多囊腎」,堪稱「凶猛的腎臟破壞疾病」;他進一步指出,「多囊腎,俗稱泡泡腎,多數是顯性遺傳的多發性囊泡疾病,通常是第16對染色體的異常,主要侵犯腎臟,但也會影響到肝臟、胰臟。85%來自父母親的遺傳,子女得病的機率是50% ,男女均等,一旦發現,子女及兄弟姊妹都應接受檢查;另外15%來自基因變異。」洪永祥透露,罹患「多囊腎」的病患,約在20歲左右,腎臟就會出現第一顆的水泡,隨著年紀水泡會越長越多,但年輕的時候常常未察覺異狀,「若有症狀大部分是以腰痛、腹痛最常見;此外有血尿、多尿、頭痛、高血壓、腸胃不適。」他還說,大約有一半罹患此病的患者,在50歲之後會惡化到末期腎衰竭;目前佔台灣洗腎人口的2%至5%,為洗腎第五大原因,「台灣有這樣基因的家族非常多,有時候一整個家族都要洗腎。」要如何延緩腎功能的惡化?洪永祥說明,飲食方面減少攝取高油鹽糖、加工類食品、含糖飲料,「限磷限鉀限蛋白,喝足夠的飲水,不要憋尿避免感染與結石,可攝取腎性益生菌延緩腎衰竭速度,腎性魚油來抗發炎保護殘餘腎功能。」至於生活習慣,他則提醒避免熬夜、抽菸;此外,不要做太劇烈的運動,像是跑步、跳躍,以免水泡破裂,「水泡大到4.5公分以上有破掉的風險,經醫師評估有破掉風險,可到泌尿外科處理將囊泡內的液體抽掉。」不過,洪永祥也說,「不是每個人腎臟長水泡都是這麼恐怖,若是你的水泡年輕的時候就出現,且不只一顆就要特別小心。」他表示,大部分過了50歲的患者做腎臟超音波掃描,偶爾會發現一兩顆的水泡,通常那是良性單純的腎囊泡,不影響腎功能,也多半沒有症狀,亦不需要治療,追蹤即可,除非有惡性腫瘤藏在囊泡中,就要積極手術處理,「雖然單純囊泡大部分是良性,但長到很大、破裂或感染,還是可能會有症狀,譬如會腰部疼痛、血尿、發燒。」最後,洪永祥提醒,如果年輕的時候就出現腎臟水泡,或是肝臟同時出現水泡,就需要每年至少就醫照一次超音波追蹤;倘若發現年長無症狀的單一水泡,只要請醫師仔細評估,若沒有惡性的象徵,只需觀察即可,通常不用特別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