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尿道發炎
」男友失業陪直播 丟丟妹曝原因「爸爸從不認同到認可」
直播天后「丟丟妹」李明珊今年5月拿回「丟丟妹」商標,另外還擁有「樓頂揪樓下」直播事業。今(23日)她出席自創酵素品牌上市活動,宣告事業版圖再加1,導致一周7天全被工作塞滿,讓丟丟妹一度累到哭,好在男友Tommy從旁協助她,「表面大家覺得他失業還怎樣,連我爸也不太認同,現在越來越認可」。丟丟妹男友Tommy今年6月收掉在台中經營的200坪髮廊,之後被丟丟妹收編到旗下公司當副統籌,現在也會一起直播賣貨,丟丟妹坦言起初爸爸不認同這個做法,「越來越認可是因為我很累,可是因為他(Tommy),我能喘口氣,不然我之前常泌尿道發炎」,丟丟妹也透露男友是「無酬員工」,現在直播網友反應越來越好,連爸爸對Tommy的態度也有轉變,「我爸不會理任何人,只對我愛心泡泡,但他討厭一個人很明顯,會用瞪的,現在看到他還會笑」。丟丟妹也透露Tommy正在規畫北部開美髮,屆時不會投資男友,至於是否會重金聘請丟丟妹當代言人?她笑回:「他覺得他很厲害不需要我。」而丟丟妹現在握有3品牌,雖然收入變多,但她直言自己離開「丟丟妹」一年,「觸及降很多,所以我要救它流量,本來百萬剩幾千,沒有以前這麼巔峰,但有回到百萬,我先把流量救回來,吸引顧客眼球,他們才會購買。」丟丟妹直播長4小時,好在有男友幫忙讓她能喘口氣。(圖/侯世駿攝)
男子泌尿道壁如水泥牆 釀「泌尿道長期發炎」!腎臟也嚴重受損
61歲梁姓男子這半年來反覆發燒及泌尿道感染,住院多達六次,日前再度復發,轉院到衛福部彰化醫院就醫,多科會診發現包括腎臟及輸尿管等泌尿道系統被一層像是水泥、蛋殼的鈣化物覆蓋,被稱為Encrusted uropathy(結殼性泌尿系統病變),因此造成泌尿道長期發炎,急性腎臟功能惡化。泌尿道發炎非典型腎結石 起因於結殼性泌尿系統病變彰化醫院腎臟科主任蔡旻叡表示,泌尿道結石通常會有頻尿、血尿、疼痛、甚至尿失禁等情形,但這起個案病人並不太會疼痛,而是一再地發炎感染。從超音波發現梁男的腎臟有類似鈣化的強回音反射,卻又不是典型腎臟結石,在腎臟科、泌尿科及感染科一起會診下,進一步從腹部電腦斷層發現鈣的沈積物覆蓋在泌尿道系統的內部表面,包括腎臟髓質及輸尿管,像是一層蛋殼一樣,也可以看成內璧有如敷上一層厚厚的水泥,輸尿管因此阻塞擴大,造成水腎及慢性發炎現象。罕見棒狀桿菌也是原因之一 結石不結塊但如水泥般覆蓋蔡旻叡表示,病人尿液進一步培養出棒狀桿菌(Corynebacterium urealyticum),這種細菌致病力很弱,毒性低,培養不易,在臨床上經常被忽略,然而在少數病人(10%)身上會引起類似結石的沈積病變,產生俗稱鳥糞石的磷酸銨鎂及磷酸鈣混合結石沈積。不同於一般結石的是,石頭不會結成塊狀,而是如本起個案,像水泥般地覆蓋住泌尿道。此病症比較可能發生於免疫力不足、臥床或是長期置放尿管的病人身上。多喝水、不憋尿 一有症狀需積極找出病因蔡旻叡說,釐清病因後,為梁先生使用抗生素及進行多次的輸尿管內視鏡手術去除石片,已經不再發燒,但其腎絲球過濾率(eGFR)僅剩20,顯見半年的持續性泌尿道發炎已損害腎臟功能。蔡旻叡強調,泌尿道結石可能發生在腎臟、輸尿管、膀胱、尿道,不管是哪種形狀,要預防結晶成石,最重要的是多喝水、不要憋尿、適度運動,營造出較為不易結石的環境。
「間質性膀胱炎」與泌尿道感染、膀胱炎不同! 有哪些症狀?如何治療?
間質性膀胱炎又叫作「膀胱疼痛症候群」,它和細菌感染引起的泌尿道發炎、膀胱炎不同,其確切病因目前醫學上也不是非常瞭解,而且沒有根治的方式,患者常會因為疼痛、頻尿而影響生活、工作等。這樣的疾病該怎麼治療?又該如何與疾病和平共存呢?透過衛生福利部台中及苗栗醫院泌尿科李明輝醫師分享多年的臨床經驗,以及間質性膀胱炎病友范小姐分享自身治療經歷,一同了解「間質性膀胱炎」。間質性膀胱炎病因不明 常有下腹痛、頻尿症狀「間質性膀胱炎」主要是因為膀胱黏膜保護受損而引起各種相關症狀。李明輝醫師表示,當膀胱黏膜出現破損,刺激性物質會由膀胱滲到膀胱壁外,刺激膀胱神經產生疼痛的感覺。這些神經又與大腦相互連結,若是膀胱長期刺激可能會導致「中樞神經敏感化」。李明輝醫師說明,中樞神經敏感化有知覺敏感化、痛覺提升化等2特徵,當遠端膀胱受到刺激時,大腦就會產生疼痛刺激物質,長期下來病人只要有壓力、煩惱、憂鬱,就會產生刺激物質引起下腹部疼痛。下腹疼痛是間質性膀胱炎最核心的症狀,李明輝醫師提到,當膀胱有尿的時候,病人如果不去上廁所解尿,接下來就會覺得膀胱不舒服、下腹不適疼痛,因此病人會一直跑廁所,連帶會有頻尿的現象。間質性膀胱炎無客觀診斷標準 約10年才可確立診斷由於間質性膀胱炎下腹不適、頻尿的症狀,與尿路結石、細菌性膀胱炎等相似,而且診斷上又不像癌症一樣,有切片病理檢查等客觀標準,因此患者往往需要花很長的時間才能確立診斷。病友范小姐表示,自己因為頻尿、夜尿,一個晚上需上4-5次廁所,造成非常大的痛苦,原以為是泌尿道發炎感染,經過長時間的不對症下藥,折騰很久後才終於確診為間質性膀胱炎。李明輝醫師也指出,從2018年以健保資料庫為依據發表的資料來看,間質性膀胱炎發生率約為每10萬人21.8人,但這數字是遠遠低於它實際的發生人數,因為有些病人不會求醫,甚至有些是還未被診斷的,研究顯示這類病人可能要經過10年、5到6個醫師的診斷後,才能夠得到最終診斷。間質性膀胱炎無法根治 需治療+日常照護控制症狀另外,目前間質性膀胱炎也沒有根治的方法,治療的目的是讓嚴重度降低、發作頻率減緩。不過隨著醫學進步,現在病人其實有許多不同的治療選擇,可以透過手術、藥物等治療方式,配合日常照護控制症狀,與疾病和平共存。李明輝醫師提到,像玻尿酸膀胱灌注,主要是將藥物灌入膀胱,將破損的地方修補起來以達到治療效果,目前食藥署(TFDA)核准的藥物經多國醫學中心研究,製作過程步驟都很清楚,療效很被醫學界肯定,經過5-6個療程後,約80%的病人都會得到改善。而病友范小姐也是使用玻尿酸膀胱灌注的個案之一,李明輝醫師表示,范小姐本來要吃很重的止痛藥、安眠藥等,但現在只要透過灌藥的程序,就能控制得很好。范莉婷小姐也表示,接受了大概12次的藥物治療後,目前效果非常良好,只要定期追蹤、灌藥即可。不過,李明輝醫師表示,目前在臺灣如果要使用特殊藥物(如:玻尿酸等)灌注,一定要先過膀胱擴張術加上膀胱鏡,了解膀胱、尿量的情形後,將資料送到健保署審核通過才可使用。因此,治療其實可以分為2階段,第一,先進行手術「膀胱擴張術」,第二,膀胱內的玻尿酸灌注,再加上飲食、壓力的控制。李明輝醫師提到,這3個是間質性膀胱炎最基本的治療原則。注意「這些」警訊早期診斷 配合治療避免影響生活現在間質性膀胱炎有許多治療方式,病人若能早期發現、治療,也能避免生活品質受到更大的影響。李明輝醫師提醒,特別是30-50歲女性,如果小便次數越來越多、不上廁所就覺得下腹不適,就要懷疑可能是間質性膀胱炎,應進一步診斷治療,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相信對疾病的預後一定會有美好的結果。病友范小姐也鼓勵病友應積極診斷、治療,保持心情愉快,改變生活型態、飲食,相信一定可以獲得非常好的生活品質,和她一樣與疾病和平共存12年。
婦血尿1年不就醫…狂喝感冒糖漿治療 醫搖頭:已第3期
高雄72歲邱施婦人因體重減輕,前往阮綜合醫院腸胃科就診,腸胃科發現婦人腎臟有嚴重的水腫,轉往泌尿科主任蔡秉儒門診。一開始婦人隱匿血尿症狀,在蔡秉儒不停追問下婦人才承認自己已血尿1年,都喝感冒糖漿緩解症狀,檢查發現,婦人的左邊腎臟與輸尿管交界有一顆約2公分的腫瘤,已是上泌尿道上皮癌第3期,經手術切除左邊腎臟及輸尿管後,婦人才緩解血尿症狀。邱施婦人已經停經20年,卻在某天發現自己下體開始會出血,但婦人並不覺得是血尿症狀,而且也不願就醫,只靠藥局販賣的感冒糖漿緩解症狀,一喝就是1年,但血尿症狀並未停止。直到婦人體重開始大幅減輕,婦人以為是腸胃問題,才前往阮綜合醫院腸胃科就診,沒想到腸胃科醫師發現婦人左邊腎臟有嚴重水腫情形,趕緊將婦人轉往尿科檢查,蔡秉儒經檢查發現,婦人左邊腎臟與輸尿管交界處有一顆約2公分大小的腫瘤,且切片結果為惡性腫瘤。由於上泌尿道上皮癌的症狀最為明顯的就是血尿,因此蔡秉儒詢問婦人有無血尿狀況,婦人因為害羞及病識感不足始終否認,但在蔡秉儒追問之下,婦人才承認自己已血尿1年。蔡秉儒利用手術切除婦人左邊腎臟及輸尿管,檢驗發現已經是上泌尿道上皮癌第3期,經手術切除後,婦人的血尿症狀也得以緩解。蔡秉儒說明,上泌尿道上皮癌初期症狀多為無痛性尿出血,但由於症狀輕微,經常會被人忽略,都認為是腎臟發炎或泌尿道發炎,直到切片檢查才會驚覺大事不妙,因此若民眾有出現尿出血症狀,務必前往就醫,確認是否為惡性腫瘤作祟,或是其他相關癌症症狀。
過年隱疾1/塞車憋尿竟可能導致洗腎?! 返鄉出遊前必做5件事
過年期間,無論返鄉或出遊,難免會遇到塞車憋尿的情況,40歲的吳先生與家人就曾深受其害,年邁的吳爸爸與吳媽媽最後竟一個尿不出來、一個血尿,紛紛送進急診,醫師提醒,別以為憋尿是小試,長期下來恐會導致洗腎,提醒返鄉出遊前要控制喝水量、先找好中途上廁所的地點等5件事,才能守護健康。「有一年我帶老婆與爸媽到高雄出遊,沒想到出遊的人太多導致整個高速公路都塞車,經歷7小時才終於到達高雄。」吳先生說,結果爸媽憋尿憋了一路,一下車立刻衝去廁所,爸爸只覺得膀胱很脹卻一點都尿不出來,媽媽卻頻頻跑廁所,一次只尿一點點而且還很痛,最後只好帶著兩位老人家去醫院急診。吳爸爸因有攝護腺肥大的病史,而且尿不出來最後只好放尿管,導出約1000c.c.的尿液,吳媽媽則診斷是膀胱尿道炎,接受抗生素治療即可,但也被後來的血尿嚇了一大跳,導致整過假期敗興而歸。國泰醫院泌尿科蔡樹衛醫師表示,大多數人都有憋尿的經驗,像是工作很忙走不開、讀書太專心,或遇上塞車、長時間坐遊覽車都可能需要暫時憋尿,生活中時常會遇到這些情況,讓人不得已憋尿,似乎覺得沒什麼大不了的,然而憋尿太久或時常憋尿,其實是會影響健康的,尤其對年長者來說風險更大。蔡樹衛說,「有尿意卻強忍就是憋尿,當尿液儲存於膀胱內不停膨脹,膀胱肌肉會像橡皮筋一樣撐大,長期下來就會失去彈性變得疲乏,可能會導致膀胱無力,另外尿液留在膀胱過久,也會引發膀胱發炎、尿道發炎等問題。」另外有攝護腺肥大的病人,膀胱脹久會失去感覺,或是因括約肌一直無法放鬆,最後反而導致尿不出來,此時就必須到醫院導尿或插尿管。除此之外,長時間的反覆憋尿除了會造成細菌感染,也可能引起泌尿道結石、尿液滯留造成逆流,最後導致腎功能惡化,如此將得不償失。若已經預期會塞車,建議出發前先查好可上洗手間的加油站或休息站,避免憋尿太長時間。(圖/焦正德攝)針對春節長時間開車或搭車,蔡樹衛提供5個建議,第一,出發前2小時就控制喝水量;第二,不要喝利尿飲料,像是咖啡、茶、可樂,這些含咖啡因的飲料;第三,先找好加油站、休息站等設有洗手間的地點,路途中可下車如廁;第四,在車上先備妥如空瓶罐、塑膠袋、集尿器、成人尿布或男性尿套等,情急下可以使用;第五,長期服用攝護腺藥物者記得按時服用藥物。FiTLO品牌何埻安營養師則表示,其實飲食與泌尿道發炎息息相關,如果平時喜歡吃油膩、重鹹的食物,而喝水量不足又憋尿,就非常容易導致泌尿道發炎,「建議平時少吃過度調味、精緻加工的食物,吃各種顏色的蔬果,攝取豐富的植化素,提升身體抗氧化及抗發炎能力。」此外,何埻安提醒平時要減少鈉的攝取量,可以透過羅勒、黑胡椒粒、薑黃、月桂葉等香料增加食物風味;也要少喝含糖飲料、多喝水。若已有攝護腺肥大問題,蔡樹衛建議可多吃南瓜子,攝取微量元素鋅與硒,能減緩病程;而富含花青素的蔓越莓也能改善下泌尿道阻塞、降低泌尿道感染,如此就能減少復發機率。
彭佳慧自曝「愛不對人」 多年後對方身分曝光
金曲歌后彭佳慧將在10月1日攻蛋,舉辦「怎 樣 Julia / Run Wild」演唱會,上週至知名GAY BAR擔任「彭佳慧 怎樣RUN WILD-酒醉卡拉ok大賽」評審,參賽者們精心打扮前來參與活動,不只一人穿著婚紗到現場,而且有15位參賽者選唱〈大齡女子〉,最後主辦單位只能要求大家換歌。有一位參賽者除了唱功了得,身材更是引人注目,十分健壯,主持人起哄讓彭佳慧檢查是否有用「丹田」唱歌,抓著彭佳慧的手從腹肌摸到胸肌,讓她超級害羞。活動上彭佳慧也自曝當年「傻傻的」戀愛故事,表示很久以前曾暗戀過一個帥氣的男生,多年後她到一家GAY BAR時,竟然巧遇對方,才恍然大悟原來當時愛上的是同志。當天除了她之外,還有知名DJ左光平和造型師Judy一起擔任評審,最後評審們及參賽者們一起大合唱經典歌曲〈走在紅毯那一天〉,評審老師們輪唱飆高音,大展歌喉。結束前彭佳慧藉這個機會感謝一直支持她的同志歌迷朋友,感性說:「我的生命當中,如果少了你們、少了同志,我想我整個人生真的不會那麼精彩。」彭佳慧剛當完徐若瑄演唱會嘉賓,目前盡力準備自己的小巨蛋演出,為了能帶給大家更精彩的表演,她卯足全力,日前她在社群上發文,透露自己泌尿道發炎,讓粉絲們相當擔心,她則表示:「謝謝大家關心,我會好好照顧好自己,以最佳狀態站上台北小巨蛋!」彭佳慧(中)、左光平(左)、Judy擔任評審。(圖/索尼音樂提供)
彭佳慧攻蛋倒數驚傳健康亮紅燈 血尿照嚇壞網「4壞習慣」釀泌尿道發炎
「金曲歌后」彭佳慧10月更即將登上台北小巨蛋,舉辦個人演唱會。經常在社群平台分享工作、生活日常的她,沒想到近日透露健康疑似亮起紅燈,彭佳慧5日透露因為泌尿道發炎並曬出駭人檢驗照,讓不少網友驚呼「這是血尿嗎」,她也表示,其實這樣的症狀並非首次,希望以自身經歷提醒大家注意身體。彭佳慧發文,轉述醫生交代「不要熬夜、不要憋尿、多喝水、壓力不要太大」。(圖/翻攝自彭佳慧臉書)彭佳慧今(5)日在臉書上PO一張尿液檢查的照片,只見整瓶檢體呈現紅色,健康狀況,她接著表示,「這…泌尿道又發炎了」,透露醫生警告她不要熬夜憋尿、壓力別太大等,平時也要記得多喝水,讓她直呼「好的這些我都知道」,所幸檢查後膀胱和腎臟沒有問題,只要按時吃藥就能康復。照片嚇壞娛樂圈一票眾星好友,像是許富凱就表示,「哎呀!姐保重啊」、黃子佼「那天V姐才提醒」、方馨「Dear 歌后乖乖吃藥,很快就會恢復的」。網友更輪番驚呼「這是尿嗎」、「看起來就好嚴重的顏色」、「這是血尿嗎?請多休息,好好愛護自己身體」。彭佳慧今年10月即將攻蛋,然而近日卻健康亮起紅燈。(圖/ 趙文彬攝)這位金曲歌后演藝事業十分忙碌,距離小巨蛋演唱會只剩1個月,日前她受訪時也難掩緊張,坦言雖然不是第一次攻蛋,不過對於自我要求很高的彭佳慧,持續挑戰自己,敬業態度令人佩服,如今檢查照片一曝光,除了藝人好友關心,不少粉絲也留言表示,「哎呀~姐保重啊」、「歌后乖乖吃藥,很快就會恢復的」、「一定要顧好~有一次發炎~就很容易因生活上的壓力或是抵抗力下降反覆發生」。包括有相同經驗的網友留言建議,「醫生交代的以上都做不到,平常多補充蔓越莓,不要憋尿」,釣出彭佳慧也以OK圖示回應「好的」。
沒有性經驗下面卻狂感染 她聽醫生的話「衛生紙放別邊」症狀立馬改善
泌尿道發炎是不少女性的困擾,且據統計有20至50%的女患者會出現反覆發作的情況。一名衛生習慣良好、沒有性經驗的女子,因為頻繁出現泌尿道感染就醫,醫師起初也對她多次感染的原因感到不解,後來才發現是「衛生紙放錯位置」釀病。家醫科醫師羅佳琳在節目《醫師好辣》分享這個特殊案例,她表示該名40多歲患者,平日都有做好內褲洗淨與烘乾,卻仍頻繁出現泌尿道感染,數次治療後甚至出現「抗藥性」。後來羅佳琳詢問對方的生活習慣與家中環境時,才發現對方因居住空間狹小,便將「捲筒衛生紙放在垃圾桶上方」。(圖/翻攝自節目《醫師好辣》YouTube)羅佳琳認為,這個擺放方式很可能就是反覆感染的原因,並告誡聲稱會把衛生紙往上捲、避免垂到桶邊的患者「衛生紙雖然沒有垂下去,但丟垃圾時會把灰塵和細菌噴上來」,建議患者將垃圾桶放到離衛生紙較遠的位置,病患照她的說法做之後,果然就沒再出現泌尿道感染的問題。同場來賓、泌尿科醫師羅啟文也指出,最常見的泌尿道感染症狀包括頻尿、尿急、排尿刺痛與灼熱感、血尿、尿有異味、尿液混濁、感覺「尿不乾淨」等較直觀的症狀外,還有發燒、畏寒以及下腹脹痛,嚴重時可能演變為「腎盂腎炎」、敗血症與休克等危及生命的症狀。他建議,除平時別憋尿外,也要養成正確擦拭習慣,與避免穿過緊的內褲或長褲、避免泡澡改淋浴、性行為前後喝水並排空膀胱、勤換內褲和護墊,才能維持下體清潔,尤其排尿功能障礙、糖尿病或免疫力較弱者,更要注意感染風險。
老翁私處藏「60年汙垢」結石排成環 害妻感染狂跑5次醫院
衛生習慣很重要!有一名56歲家庭主婦,因為泌尿道頻繁發炎就診,但是吃抗生素治療都沒效,症狀還是不斷發生,而且檢查後也沒有問題,醫師就猜想可能出在婦人老公身上,果不其然找到了凶手。泌尿科醫師邱鴻傑在《醫師好辣》分享案例,透露一名生過2個小孩的家庭主婦,近2、3年停經,就診自述血尿、頻尿及解尿疼痛,按照常規開抗生素治療,但不到一個月又回來,同樣的問題再度發生,對婦人做進一步檢查,沒有發現結石,而且每天喝水2000~3000 c.c.、不會憋尿,而且性行為前後都會清潔外陰部,因此仍開了抗生素。怎料,婦人在短時間來了5次門診,全都是同一個問題,邱鴻傑便猜測可能是另一半的問題,便要求對方帶丈夫來做理學檢查,「脫下褲子之後,我一切都明白了」。婦人的老公生殖器全是汙垢,進而導致她感染。(示意圖/翻攝自pexels)邱鴻傑解釋,由於婦人的60歲老公的生殖器是包莖,但卻不以為意,認為這樣很正常,在觸診的時候,冠狀溝一圈都是微小的硬塊,也就是陳年的包皮垢,「等於是一個環狀型的一個結石,排列成環」,都是陳年累月的藏污納垢,接著很容易透過性行為感染,也終於找出婦人的病因。「老婆來看診,結果最後開刀是老公!」邱鴻傑回憶,最後開刀完之後,清出大概10~20顆結石,「都是白色的」,相當驚人。他也補充,男子清完後變得很敏感,需要1~2個月的時間,使其慢慢角質化。
男性更年期恐增心血管風險 補充5食物就「睪」定
今天是世界更年期關懷日,但普遍大眾對更年期,都以為是女性才會有的問題,但其實部分男性也會有更年期的困擾。女性平均停經年齡為50歲上下;此時卵巢功能開始退化,雌激素分泌下降,會出現「更年期障礙」,如:失眠、焦慮、情緒不穩定、熱潮紅、盜汗、泌尿道發炎…等。而男性大多發生在50歲之後、男性荷爾蒙開始減少,特別是睪固酮(testosterone)分泌會減少,情緒容易沮喪、注意力不集中、易怒、易疲倦、性慾降低且力不從心。睪固酮低下容易造成骨質疏鬆、心血管疾病…等,台南市立醫院翁詩雲營養師表示,男性更年期時,若有生理與心理的嚴重不適,應及早就醫治療,除此之外,也可從生活習慣、飲食調整、運動、減肥,以及適當的荷爾蒙補充,協助改善男性更年期問題。翁詩雲營養師建議,可以多吃牡蠣、海鮮、牛肉來補充「鋅」,鋅是人體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對於維護男性生殖系統的正常和睪固酮的分泌有重要作用。另外,也可以吃堅果、雞蛋以補充「硒」,硒跟許多神經傳導物質有關,可以穩定情緒,也有助睪固酮的生成以及精子的成熟。不論是女性或男性,在更年期階段,都因荷爾蒙的改變,容易造成情緒失落,翁詩雲營養師表示,可以多攝取維生素、礦物質穩定情緒。維生素B群,多含於全穀類、堅果類、深綠色蔬菜、牛奶、香蕉等天然食物中,能穩定神經系統,改善疲勞、失眠、焦慮。維生素C和E是體內的抗氧化劑,有助於消除自由基,預防心血管疾病,如芭樂、柑橘、西印度櫻桃富含維生素C,全穀類、胚芽則有維生素E。翁詩雲表示,不論是男性或女性,在到達一定年齡時,都會出現更年期症狀,除了調整心態與生活步調來面對,與適時的尋求專業醫療協助,也要多和家人溝通,學會自我調節,透過飲食、運動、心情的調適,協助自己安然度過更年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