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人說明會
」 台積電 營收 台股 法說會 大立光![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69/389169/sm-c9d7fbd9a9eb7b38c7a6ec92a26baa29.jpg)
台積電美製4奈米晶片登場 美商務部長:「這是一件大事!」
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Gina Raimondo)於10日向路透社表示,台積電亞利桑那州廠開始為美國客戶生產先進的4奈米晶片,其良率媲美台灣,這對拜登總統推動本土化半導體製造計畫而言是一項重要的里程碑。去年11月,美國商務部提供66億美元的政府補貼,以支持其於亞利桑那州鳳凰城的半導體生產。雷蒙多表示:「這是美國史上頭一遭,在本土、由本地工人生產最先進的4奈米晶片,其品質和良率與台灣廠相當。在最近幾周,已開始進行生產。」她進一步補充:「這是一件大事,在美國前所未見。許多人認為這是不可能實現的。」台積電發言人對此消息未予評論。台積電預計於16日舉辦法人說明會,公布2024年第四季財務報告和2025年營運展望。然而憂喜參半,近期台積電再度發現另一家新加坡客戶涉嫌向華為供應其晶片,違反美國對中國晶片出口禁令,並已切斷與該公司的業務往來。根據南華早報引述消息人士指出,在華為AI處理器中發現一顆來自台積電製造的晶片後,最終與一家低調的新加坡公司PowerAIR結束合作關係。截至目前,台積電已確認第二家客戶違反華為禁令。2024年10月中國算能科技(Sophgo)向台積電訂購的先進晶片,經發現與華為AI晶片「昇騰(Ascend)910B 處理器」相符,台積電隨即停止供貨。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42/388942/sm-9ec21de2ddc82ee1812cbf360e1d5d76.jpg)
台積電去年營收2.89兆元創高 法人:2025「挑戰千億美元」+股價1500元
台積電(2330)10日公佈2024年12月合併營收為2781.63億元,月增0.8%、年增57.8%,累計2024年全年營收為2兆8943億800萬元,較去年同期增加33.9%,創下歷史新高,但股價收平盤1100元。台積電先前預估,2024年第4季營收約在8352億至8608億元,最後自結第4季營收為8684.61億元,優於預期,季增14.32%。法人表示,因為智慧手機客戶新機,加上自行研發晶片效應、AI需求及整合元件製造(IDM)廠外包,帶動5奈米、3奈米先進製程技術和先進封裝需求強勁,推升台積電第4季營收創高。法人預期,受惠AI需求持續強勁,台積電2025年業績可望延續成長動能、再創新高,也可望讓傳統淡季的業績逆勢成長,更預測2025全年美元營收年增雙位數、首度挑戰跨過千億美元大關。但也有機構罕見下調目標價,像是滙豐證券剛出爐的報告下修台積電2025年獲利估值,認為第一季營收相對疲弱,預估2025年營收將成長25%,低於市場共識的27%,2025年EPS預估從59.26元調整至55.49元,合理股價由1600元降為1500元,但仍維持長期看好台積電前景。傳出美國對中國晶片管制將擴大至成熟製程的16奈米,恐影響台積電在中國大陸市場,但消息未被證實。日本晶圓代工競爭對手Rapidus計畫於今年4月啟動2奈米晶片的試產,預計最快6月可供貨給美國半導體大廠博通,外界關注是否將與台積電爭奪大客戶訂單。台積電預計1月16日舉行法人說明會,公布2024年第4季財務報告及2025年營運展望。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28/388928/sm-5c4199ea8ba1f99241c43a026d7b1e1a.jpg)
台股終場小跌69點!大立光搶機器人商機飆近6% 帶旺光學股齊嗨
因美國前總統卡特(Jimmy Carter)舉行國葬,美股全面休市一天。台股今(9)上午以下跌13.67點開出,指數開低走低,盤中最高達23202.25點,最低22989.67點,加權指數終場下跌69.27點,以23011.86點作收,守住2萬3關卡,跌幅0.3%,成交量3321.67億元。電子權值股部分,權王台積電(2330)今日以1100元開出,之後多平盤上震盪,最高達到1110元,終場以1100元平盤作收。聯發科(2454)收在1465元,上漲25元。台達電(2308)收在420元,上漲 2.5元。日月光投控(3711)收在168.5元,上漲2.5元。鴻海(2317)終場收在181.5元,下跌1.5元。廣達(2382)收在283.5元,下跌4.5元。大立光(3008)9日召開法人說明會,林恩平釋出好消息,包括今年1、2月動能將會比去年同期成長,市場關注的人形機器人領域,大立光也證實送樣已獲得客戶驗證,且客戶不只一個。大立光今天股價走高,早盤一度漲逾8%,至2815元,終場上漲5.97%,上漲155元。光學二哥玉晶光(3406)股價也報喜,終場上漲1.07%。其他光學股包括中揚光(6668)勁揚、亞光(3019)、先進光(3362)等都跟著齊嗨。類股上漲方面,以運動休閒最為強勁,指數上漲1.17%,光電以1.09%緊隨其後,其外盤面還有如化生、造紙、半導體、航運走揚。類股下跌部分,以油電燃氣最慘,指數下跌1.63%,水泥、電腦周邊、資訊服務、營建、金融、居家生活、數位雲端都下跌逾1%。航運類股今日也表現驚人,裕民(2606)漲幅達5.57%,成交量明顯放大。新興(2605)、長榮航(2618)、萬海(2615)等都表現強勁。漲幅前5名個股為,晶睿(3454)上漲11元,漲幅10%。華冠(8101)上漲1.8元,漲幅9.94%。弘凱(5244)上漲4.1元,漲幅9.93%。宏旭-KY(2243)上漲1.5元,漲幅9.9%。國光生(4142)上漲2.25元,漲幅9.83%。跌幅前5名個股為,展達(3447)下跌5.9元,跌幅9.97%。惠特(6706)下跌12元,跌幅9.8%。澤米(6742)下跌7.1元,跌幅9.49%。晶彩科(3535)下跌4.45元,跌幅8.78%。美德醫療-DR(9103)下跌0.6元,跌幅8.2%。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16/388916/sm-3a7e77cbd9e1b2567958efca7891bd6d.jpg)
台積電12月營收逾2781億 2024全年營收近2.9兆創歷史新高
台灣積體電路製造股份有限公司今(10)日公佈2024年12月營收報告。2024年12月合併營收約為新台幣2,781億6,300萬元,較上月增加了0.8%,較去年同期增加了57.8%。累計2024年1至12月營收約為新台幣2兆8,943億800萬元,較去年同期增加了33.9%,再刷歷史新高。台積電先前舉辦法說會,公布2024年第四季業績展望,基於目前對營運展望的假設,台積公司預期合併營收約介於261億美元到269億美元之間。另一方面,基於美元平均匯率32的假設,台積公司預期營業毛利率約介於百分之57到百分之59之間;營業利益率約介於百分之46.5到百分之48.5之間。此外,台積公司2024年第四季法人說明會,將於2025年1月16日(星期四)台灣時間14:00/美東時間01:00舉行。公佈財務報告前10天(1月6日~15日)為緘默期,台積公司將避免與投資機構及券商聯繫。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81/387681/sm-0839d1f3eafea9debc3b1583c358ee2f.jpg)
大立光去年營收594億元創次高 9日法說市場聚焦「Apple鏡頭+陸政策」
大立光(3008)5日公布最新營收報告,大立光 2024 年 12 月受季節性影響,單月營收 56.36 億元,2024 年第四季營收爲 181.95 億元,爲史上第四高,2024 年全年營收 594.58 億元,改寫歷史次高。大立光 2024 年 12 月營收 56.36 億元,2024 年全年營收則爲 594.58 億元,寫歷史次高,僅次於 2019 年的 607.45 億元,年增 21.73%。大立光執行長林恩平在先前的法說會中指出,大立光Q4動能會明顯下滑,目前並已逐漸展開對已談定價格合約的2025年出貨產品提前生產準備,也因此估計Q4產能利用率與Q3相當。大立光 將在 9 日召開線上第四季法人說明會,除公布第四季最新獲利成績之外,並將由執行長林恩平釋出營運展望,法人關注包括毛利率及產能利用率能否進一步回升、終端客戶 AI 辨識及機器視覺應用等相關布局等重點。同時,在市場傳出蘋果公司 2025 年將推出超薄型手機,及 AI 進入手機應用同時,大立光的高階鏡頭及潛望式是否因此提高滲透率,也是市場關注的重點。大立光爲蘋果手機鏡頭主要供應商,其來自蘋果公司的訂單及營收也成爲台系蘋果零組件廠的領先指標。中國大陸2025年將針對消費者購買手機、平板、智慧手表手環等數位產品給予補貼,台廠是陸系手機主要供應鏈。法人預期,刺激措施有望為大立光,PA族群穩懋、宏捷科,石英元件廠晶技,處理器代工與供應的台積電、聯發科等業者增添新動能。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86/386886/sm-9e82c70fe147e7c7b0c034bbade4a6d4.jpg)
台積電2奈米有「2疑慮」? 韓媒:輝達、高通可能轉單三星
全球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在先進製程上取得技術領先,包括蘋果、輝達及高通都是大客戶。但卻因2奈米的售價過高及產能有限,近日遭韓媒披露,輝達與高通將尋求三星2奈米的可能性,而這也是三星在先進製程扳回一城的最後機會,引發市場高度關注。台積電總裁魏哲家曾在10月的法說會表示,2奈米發展進程順利,感受到客戶需求相當強勁,甚至超過3奈米,「是作夢都沒想到的程度」。不過2奈米的高售價與有限產量將為其帶來變數。媒韓sammobile近日報導,日本Rapidus、韓國三星及台積電皆嘗試量產2奈米晶片,台積電處於領先地位,產品良率能達到60%,且傳出已經進入客戶測試階段,蘋果、輝達及高通則是首批使用2奈米晶片的廠商,但台積電的產能極為有限,雖然已經進行積極投資,希望能將目前的每月1萬片晶圓產能擴大至8萬片晶圓,但此目標要等到2026年才能實現。另一方面,輝達與高通與台積電談判時缺乏議價能力,且需要向對方支付極高的成本,因此傳出,輝達與高通正在測試三星的2奈米晶片,積極尋求供應鏈多元化。然而,報導也提到,三星過往在先進製程的表現並不理想,尤其三星替高通生產4奈米晶片時出現過熱與性能限制之後,三星就遇到了巨大阻礙。三星從3奈米開始就無法取得頂級客戶的信賴,這次2奈米或許是三星扳回一城的最後機會。由於記憶體晶片DRAM和NAND的價格大幅下跌,且HBM3E高頻寬記憶體尚未取得輝達認證,三星的半導體部門面臨巨大的風險。雖然三星已經獲得PFN半導體的訂單,但需要拿到超微、輝達及高通等大客戶的訂單,才有機會讓2奈米獲利,如果在2奈米上仍無法吸引客戶,三興接下來的狀況會變得更加嚴峻。台積電2025年首場法人說明會也即將於16日登場,法人推估此次法說會將聚焦2024年獲利、2025年資本支出、2奈米製程量產時點、代工報價調整及美日歐三地海外布局等5大議題,成為全球關注焦點。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63/386363/sm-9a74c8941e266082a5350b11552d3988.jpg)
2024封關倒數!台股30日財報空窗期交易清淡早盤狹幅震盪
上周五美股下跌,2024年剩最後兩個交易日,讓台股交易相對清淡,周一30日以小跌1點的23274.26點開出後,在平盤小幅波動,9點半前最高為23312.69點、最低為23214.38點。台股大盤在上周五27日狹幅震盪,最後上漲28.4點,收在23275.68點,成交值僅2858.01億元,不過周線收紅上漲765.43點,或3.4%。周一30日再度以平盤間的狹幅震盪開場,各類股漲跌互見但幅度不大,塑膠股跌逾1.3%相對弱勢,建材營造股漲1.1%。法人表示,目前處於財報空窗期,但上周有近20檔上市櫃個股漲幅高達20%,顯示內資主導的年底作帳盤非常積極,預計2024年的最後二個交易日也是以有集團色彩的中小股輪番作帳,而大盤則跟隨美股變動。電子權值股方面跌多漲少,9點半左右,台積電(2330)撐平盤1090元;鴻海(2317)跌2元、在184.5元;台達電(2308)跌0.5元、在431元;廣達(2382)跌1元、在290元。高價股方面,聯發科(2454)跌5元、在1425元,大立光(3008)跌15元、在2625元。其他電子五哥也多在平盤以下。台塑四寶再度緩步下跌,南亞(1303)跌0.5元、在30.5元,離2字頭僅一步之遙、台化(1326)跌0.5元、在28.1元。本周只剩兩天時間進行年底前的最後交易,沒有重大經濟數據或財報消息,外界等待1月7日的「2025美國消費性電子展(CES 2025)」與1月16日的台積電法人說明會,下個財報季將隨著川普1月20日的就職日而起跑,投資人也將關注美國聯準會1月29日公布的利率決定。美股上周五27日主要指數表現,道瓊工業指數下跌333.59點,或0.77%,收在42992.21點。那斯達克指數下跌298.33點,或1.49%,收在19722.03點。S&P 500指數下跌66.75點,或1.11%,收在5970.84點。費城半導體指數下跌52.34 點,或1.01%,收在5122.97點。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28/381028/sm-c5626e40cd6862e62668b7a83644d0a3.jpg)
順藥連吞5根跌停板、晟德也跟跌 三點緊急說明未公布試驗數據原因
晟德(4123)和旗下的順藥(6535)11月29日起才因公布新藥LT3001臨床結果,符合重大資訊標準,二檔股票停牌暫停交易,各分別收在50.6元、361.0元;12月2日起恢復交易,順藥卻連著五天苦吞跌停板,本周跌幅40.7%,交易總量約3591張。順藥6日收在214元,單日跌幅達9.89%,成交量158張,一周以來股價下跌147元,;晟德今收在43.65元,下跌0.65元,跌幅達1.47%,交易量 2,885張;一周以來股價下跌6.95元,周跌幅為13.7%。晟德順天醫藥生技(6535)於11月29日公布,根據中國大陸授權合作夥伴上海醫藥公司公告,治療急性缺血性腦中風新藥LT3001,第二期臨床試驗結果數據達初步療效;未來將積極推進與國際藥廠的授權洽談,加速全球開發計劃的進展。股價卻未因該項臨床試驗公布結果相對反應,順藥也發布重訊就投資人關注順藥公司授權中國夥伴上海醫藥於中國執行之二期臨床試驗解盲結果未揭露試驗數據、公告P值以及未來試驗數據的發表計畫,進一步予以說明三點。首先就「關於試驗數據揭露說明」,順藥表示,公司尚未取得上海醫藥提供的完整臨床試驗報告,目前僅掌握試驗數據資料。由於中國地區授權上海醫藥進行相關業務,公告內容需與上海醫藥公告一致。試驗數據的所有權歸屬於上海醫藥,因其商業考量,尚未同意揭露相關資訊。因此,在未獲上海醫藥同意的情況下,本公司無法擅自公開試驗數據。有鑑於此,本公司已於接獲上海醫藥試驗結果,立即依據上海醫藥通知與公告內容,召開重大訊息記者會以及法人說明會揭露訊息。未來亦將依上藥規劃與通知,公告相關詳細數據。在「未公告P值的原因說明」,順藥表示,本試驗為本公司首次進行多劑量第二期劑量探索研究,旨在評估藥物的安全性及探索有效劑量,主要目標為確認試驗藥物的耐受性及劑量範圍,試驗結果已達成設定目標並顯示良好耐受性。由於第二期試驗以探索性研究為主,依據藥品優良臨床試驗規範以及本試驗之統計分析計畫書,本試驗對於療效部分並未定統計假設,故無對應之療效統計 P 值,以符合國際相關法規規範。LT3001 作為全新作用機轉的新分子藥物,其與對照組在療效指標上的差異於試驗前屬未知,因此試驗設計未包含 P 值分析。為進一步探索相關療效,本公司正積極著手規劃第三期臨床試驗,以確定療效及對應的統計顯著性,並作為支持藥證申請的重要數據參考。在「未來試驗數據發表計畫說明」部分,順藥指出,未來試驗數據的發表計畫,將依上海醫藥的規劃進行。本公司雖因上海醫藥的綜合考量而未能即時公告試驗數據結果,但此情況不影響後續開發計畫的進行。本次試驗結果為支持未來開發的關鍵數據,順藥將依據現階段中國二期臨床試驗與多國多中心二期臨床試驗結果,綜合評估,審慎規劃三期臨床試驗之進行,此試驗結果之價值與運用並不受公告與否影響。順藥表示,傳統溶栓藥 rt-PA 因出血風險,僅限於中風後 4.5 小時內使用,治療時間窗極短,最新數據顯示 LT3001 對中風發作後達 24 小時內病患,展現改善神經功能潛能,且不增加出血風險,有機會顛覆黃金 4.5 小時定律,改寫中風治療史。順天醫藥生技股份有限公司根據中國授權合作夥伴上海醫藥公司之公告宣佈,LT3001在中國進行的二期臨床試驗結果,給予反應。此臨床試驗由上海醫藥在中國執行並順利完成,針對急性缺血性腦中風患者給予LT3001,評估其安全性和有效性,為後續的臨床開發提供關鍵數據支援。該臨床試驗設計於中國執行,為一項多中心、隨機、雙盲、安慰劑平行對照的二期臨床研究,總共納入300名急性缺血性腦中風患者。主要目的是評估多次給予LT3001後的安全性,包括首次給藥後90天內的不良事件和不良反應的發生率,包括首次給藥後3天內發生症狀性顱內出血、無症狀性顱內出血的受試者例數及發生率。次要目的是評估使用該藥物治療後第90天之日常生活功能改善,以功能評估量表(mRS)達到 0-1的比例做為評估指標。試驗結果安全性方面顯示,LT3001注射液總體安全耐受性良好。首次給藥後90天內的不良事件和不良反應的發生率在高劑量LT3001組、低劑量LT3001組和安慰劑組類似,且絕大多數為輕中度。三組均未發生症狀性顱內出血,僅3例受試者發生無症狀性顱內出血,且均發生在安慰劑組。療效指標方面,LT3001注射液在治療後第90天mRS達到 0-1的受試者比例上顯示出了初步療效。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3/378403/sm-03287315745da7ffb64da332ce9843e7.jpg)
14家金控前10月獲利逾5369億元! 法說旺季登場市場聚焦股利政策
本週金控業法說會旺季登場,上周中信金 (2891) 及華南金 (2880) 已表態明年股利會望提高,本週重頭戲則是金控雙雄富邦金 (2881) 及國泰金 (2882),除了股利政策外,明年展望、經濟預測、房貸餘額等,皆是法人高度關注的焦點。據統計觀察14 家上市金控前 10 月獲利狀況,共計賺進 5369.24 億元,續創同期新高,年增約 47%,多達 10 家金控賺贏去年全年,分別為富邦金、國泰金、中信金、凱基金、元大金、第一金、玉山金、永豐金、新光金與台新金,富邦金蟬聯雙冠王寶座,累計純益及 EPS 均為第一。金控業前 10 月獲利亮眼,大幅成長主要因壽險逢高實現資本利得及美元年初以來升值約 4.3%,使壽險獲利大增。證券業因台股前 10 月日均量年增 52.1%,漲幅 27.8%,呈現價量齊揚,推升金控旗下證券累計前 10 月獲利年增 57.8%。銀行業後市方面,法人指出,雖資本市場熱絡推升銀行財管手續費收入成長,但國內外市場利率維持高檔,使銀行資金成本持續墊高,淨利收成長動能承壓,預期 2025 年外匯收入年減 3 成,手收獲利亦面臨高基期,維持中性看待。就策略上來說,投信法人表示,隨著傳統旺季、節慶季節到來,川普當選後的變數變多,但以近期行情走勢來看,基本面突出的個股表現仍有支撐或表現。布局方向上仍建議鎖定未來 3-6 個月營運正向的類股或主題,應有助降低不確定因素影響。彰銀、高雄銀第三季法人說明會於 11/25 舉行,富邦金法說會於 11/26 登場、國泰金則為 11/27 、凱基金、兆豐金法說會於 11/28 舉辦、新光金、臺企銀於 11/29 登場,第一金法說則於 12/2 舉行。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88/376288/sm-cdc1270aedfa47e6309c48108520af48.jpg)
永豐餘投控前三季營收577億 Q4受惠工紙價格上揚+RFID動能強勁
永豐餘投控(1907)今(14日)召開法說會,2024年前三季合併營收577.25億元,受惠於越南紙器、消費品、特殊應材及RFID電子標籤需求增加,營收較去年同期成長6.6%。永豐餘投控前三季合併營業利益為8900萬元,受惠其他事業群成長,獲利與去年同期相比改善。營業外收入貢獻約19.73億元,主因認列股利收入及權益法收益。合併稅後淨利歸屬於母公司約10.73億元。每股稅後盈餘0.65元。中華紙漿同日舉辦第三季法人說明會,前三季合併營收157.1億元,營業毛利 13.1億元,毛利率8.3%,毛利較去年同期提升141.6%。單看今年第三季合併營收為50.2億元,加上股利收入及關聯企業利益認列,業外淨收入0.9億元,歸屬本公司稅後淨利0.7億元,每股稅後盈餘0.07元。永豐餘學院院長何壽川提出綠碳,指出應計算纖維製品的「樹木生長時行光合作用所固定的生物碳量」扣除「生產過程中所排放的化石碳量」的差異,數值越大,表示對環境的友善程度越高。永豐餘總經理駱秉正表示,紙業務部份,第四季受惠於原物料成本下降、市場需求提升營收優上一季。工紙價格第四季穩中有提升,台灣市場雖有新產能、但價格表現優預期;越南市場仍在強勁復甦;大陸市場較平淡。近年動能強的RFID電子標籤業務,看好AI和大數據持續發酵,還有強大成長潛力。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82/372782/sm-cb87dc624a63bcc091303f96f387cb01.jpg)
臻鼎高雄設AI中心「明年營運拼新高」 攜手杜邦推先進PCB技術發展
PCB產業逐漸復甦,載板等產品持續成長,PCB龍頭臻鼎(4958)集團董事長沈慶芳日前受訪透露,載板營收可望較今年增加40億元到50億元,希望明年營收可以挑戰新高。另外,臻鼎宣布與美國電子材料製造商杜邦,於深圳簽署關於先進印刷電路板技術發展的戰略合作協定,並在智慧製造與永續發展等方面展開更深入的合作。臻鼎先前公告將於11月8日召開2024年第3季線上法人說明會。臻鼎今年9月合併營收為新台幣193.37億元,年增8.47%,月增8.55%,為歷年同期次高。第3季營收達新台幣506.09億元,年增20.73%,季增56.15%,創下歷年同期新高。累計1至9月營收達新台幣1155.31億元,年增19.10%,也為歷年同期次高。董事長沈慶芳日前受訪表示,高雄研發中心將規劃成為AI中心,投資金額預計達新台幣數十億元。他預期明年PCB市場會復甦,將持續加大投資。另外,臻鼎集團29日發布新聞稿宣布,與杜邦公司日前在深圳簽署一項關於先進印刷電路板技術發展的戰略合作協定。董事長沈慶芳、杜邦亞太區總裁張毅、杜邦電子互連科技軟板材料全球事業總監陳添明均出席這項合作協定的簽約儀式。沈慶芳表示,杜邦作為全球電子材料行業的領先者,具備研發、可靠品質、生產製造、穩定的全球供應鏈等實力,雙方將整合各自資源優勢,共同開拓目標市場。臻鼎表示,通過這項戰略合作夥伴關係,杜邦與臻鼎將在高階印刷電路板領域共同推動終端客戶應用、前沿技術研發、材料性能提升,以及電子產業永續發展,後續在智慧製造與永續發展等方面也會深入合作。張毅指出,臻鼎有深厚的技術實力,也有開放合作的態度。雙方強強聯手可提升服務能力。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76/372576/sm-4d523fdb8b01ebb9fe58226e021b9301.jpg)
百達-KY加速汽車零組件布局 砸近24億元收購星國企業
車用零組件廠百達-KY(2236)發布重訊,宣布董事會通過其新加坡全資子公司Patec Pte. Ltd. 以約星幣9,800萬元(約新台幣24億元)收購新加坡證交所上市公司大道工業集團有限公司(Big Industrial Group Limited,簡稱BIG)約43%的股權,預計12月底前完成收購。百達表示,「這是邁向海外併購的重要一步」,為少數台灣上市公司收購海外上市公司股份的案例之一。大道工業集團於1969年建立,現時主要業務在中國大陸和新加坡經營生產及銷售硬碟驅動器、非硬碟驅動器,以及泡沫塑料。百達指出,公司自2015年於證交所掛牌以來,專注汽車零組件加工設備製造及服務型機器人設計製造業務,近年來展現出穩健的財務成長。此次收購BIG,將透過策略性併購拓展市場版圖,加速百達在汽車零組件產業及相關高價值產品領域的布局。百達說明,這筆收購案籌備已超過半年,在完成新加坡收購交易後,按照當地法規進行後續公告。未來公司會視交易進展適時召開法人說明會,向外界進一步闡述併購細節及預期效益。公司已與BIG的大股東達成協議,將先行收購約43%的股權,隨後針對其他股東展開全面收購邀約。百達-KY成立於2011年,並於2015年6月在證交所掛牌上市,主要生產與銷售汽車及機車零組件及沖壓生產線設備,產品包括汽車排氣系統、門鎖與座椅系統、煞車系統等。百達表示,隨著全球汽車產業需求的增長,百達-KY 的汽車零組件出貨量逐年提升,尤其受惠於主要客戶比亞迪的全電動車項目擴展,以及愛信(AISIN)訂單的增加,未來出貨量預計將大幅增長。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60/368860/sm-ed6b7b2acba163c1db295ad6e6e9404b.jpg)
台積電ADR重返190美元大關 法人:17日法說會牽動全球電子產業景氣
美國道瓊指數昨(11)日再創高,台積電ADR逼近歷史新高,台股加權指數上漲242點收在22901點。法人指出,17日台積電法說會將對半導體業釋出最新看法,牽動第4季產業旺季表現,更攸關2025年全球電子產業景氣榮枯。台積電美國存託憑證(ADR)漲2.59%收190.6美元,重返190元大關。台積電勁揚2.45%助攻,股價來到1045元,台股加權指數上漲242.56點,收在22901.64點,成交值新台幣3503.63億元。銀行業獲利亮眼,激勵美股收紅,道瓊工業和標準普爾500指數創歷史新高。道瓊工業指數終場上漲409.74點,0.97%,收在42863.86點,標準普爾500指數上漲34.98點,0.61%,收在5815.03點。科技股為主的那斯達克指數上漲60.89點,或0.33%,收在18342.94點,費城半導體指數上漲42.005點,0.79%,收在5335.945點。展望台股下週動向,法人指出,17日台積電和大立光法人說明會,將是電子產業重要風向球,不僅牽動Q4表現,台積電對明年AI晶片及半導體產業看法,更攸關全球電子產業景氣榮枯。台積電17日法說會登場,產業人士聚焦,AI晶片需求、CoWoS先進封裝產能進展、明年上半年半導體產業展望、明年資本支出預期、競爭對手英特爾(Intel)和三星(Samsung)外包的觀察、碳費以及電價調漲等議題,將成為市場高度關注焦點。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24/368324/sm-39ce20f6f440b4bfa30245e6e127af2f.jpg)
面板雙虎Q3營收兩樣情! 友達777億創近2年半新高、群創552億年減4.1%
面板雙虎第三季營收出爐!友達今(9)日公布第三季合併營收777.48億元,季增4.6%,年增10.9%,創下近2年半新高。而群創第三季則表現不如預期,營收552.55億元,季減2.8%,年減4.1%。友達9月合併營收258.71億元,月減4.2%,年增5.3%。前9月營收2115.53億元,年增14.6%。友達今天股價小跌0.15元,成交量逾1.58萬張,收16.6元。友達董事長彭双浪在今年第二季法說會就明確表示,友達第三季營收仍會小幅成長,但客戶拉貨動能疲弱影響,今年的旺季效應不明顯。另外,友達預計10月31日舉行線上法人說明會,屆時將公布第三季財報並說明第四季展望。群創9日公告今年9月合併營收191.22億元,月增3.5%,年減4%,登近5個月高點。群創累計今年前9月合併營收1626.08億元,年增2.7%,為近二年同期新高。9日股價下跌0.3元,成交量逾5.3萬張,收15.45元。出貨量方面,群創9月大尺寸合併出貨量共計1035萬片,月增3.5%;中小尺寸合併出貨量共計1726萬片,月減5%。第三季來看,群創表示,大尺寸合併出貨量共計2939萬片,季減2.2%、符合預期,但中小尺寸合併出貨量共計5140萬片,季減6.3%,遠低於公司原先預估的季增低個位數百分比。群創總經理楊柱祥8月在法說會中表示,第三季由於總體經濟不確定性,需求有趨緩,第三季稼動率下降5%以上確保損益穩健。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3/359303/sm-73dff56f3cbc125a9da9679e163aa49b.jpg)
中信金允諾「明年股利至少1元」 銀行房貸還有1000億額度
中信金(2891)副董事長吳一揆指出,若能成功合併新光金,預估中信金在2025年股利政策的「現金股利」部分,至少還是能有去年的水準(現金配息1元),希望藉此表示有負責任的團隊,對雙方股東負責。中信金2024年上半年獲利表現亮眼,累計稅後盈餘372.1億元,每股稅後盈餘(EPS)1.85元。中信金28日收盤價33.10元,在今年7月20日創歷史新高的40.20元。28日舉行第二季法說會中,對於各界關切的中信銀房貸水位現況,中信金總經理高麗雪指出在會符合法定的30%以內,目前為28%以下,還有一千億元的額度,加上每月定期房貸還款也會空出額度,相信房貸這部份的業務仍是為穩健,但她也強調「會以自助房貸戶為主之外,也會審慎審核案件。」至於在股利政策部分,中信金在今年(2024年)配發現金股利1.8元,2023年配發1元。高麗雪表示,中信金已將經營產生的綜效分給新光金的股東,因此有把握可以讓這些綜效實現,也是中信金併購新光金提出收購價14.55元的基礎來源之一,「由於中信金獲利持續創高,對於未來股利發放動能,還蠻審慎樂觀的。」而法人關切若能併購新光金在新光人壽的增資部分的壓力,中信金也表示應該不會有增資的情況。中信金控8月28日舉行法人說明會,對外說明2024年上半年營運概況及經營績效。中國信託金控2024年上半年稅前盈餘460.0億元,累計稅後盈餘為372.1億元,稅後股東權益報酬率(ROE)為17.53%,稅後資產報酬率(ROA)為0.90%,每股稅後盈餘(EPS)為1.85元。中信金控法人說明會由中信金控總經理暨發言人高麗雪及財務長暨代理發言人徐旻傾共同主持。中信金控今年上半年累計稅後盈餘與EPS均創下歷史新高,子公司中國信託商業銀行(簡稱「中信銀行」)同期獲利亦居銀行同業之冠,台灣人壽保險公司(簡稱「台灣人壽」)則受惠於新臺幣貶值及資本市場熱絡影響,獲利大幅回升,金控整體獲利年成長達29%。中國信託銀行2024年上半年合併稅後盈餘達231.7億元,主要受益於存放款基盤持續擴大,加上財富管理銷售動能強勁、信用卡及法人金融業務穩健成長,推動整體手續費收入上升;此外,金融商品操作得宜,交易收入大幅增加,帶動整體稅後獲利較去年同期成長11%。中信銀行2024年上半年之合併逾期放款比率為0.53%,逾期放款覆蓋率為306%,資產品質穩健。保險業務方面,台灣人壽維持穩健及多元的產品策略,持續推動長年期繳及價值型保單銷售,2024年上半年累計初年度保費收入為254 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19%。在投資方面,今年以來因美元升值降低避險成本,加上資本市場熱絡,股、債及基金資本利得佳,累計稅後獲利較去年同期大幅成長154%。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7/356907/sm-ea0573023a3e8ff4d1a854063546025a.jpg)
印度總理X上PO照洩鴻海劉揚偉行程 地方首長16日設宴為iPhone組裝基地固椿
鴻海(2317)在14日舉行法人說明會時,董事長劉揚偉缺席,當時鴻海表示董事長在外國洽談商務,但對行程保密到家,沒想到卻被印度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在社群平台X上發文曝光,印度媒體報導,卡納塔卡邦(Karnataka)邦長席達拉邁亞(Siddaramaiah)在16日晚間設宴款待劉揚偉,並表示將給予該公司一切必要的合作和協助。在科技大廠紛紛將生產線移出中國大陸之際,身為蘋果(Apple)主要供應商的鴻海兩邊都沒有鬆手,鴻海集團日前宣布富士康已與河南省政府簽署合作協議,將在河南省鄭州市投資人民幣10億元,河南建置七大中心,包含電動車整車、電池、機器人,也將在鄭州成立新事業中國總部。《21世紀經濟報道》報導,富士康在向印度、越南轉移一些產能後,今年又重新調整策略,將部分產能轉回中國,蘋果新款手機 iPhone16系列將在中國組裝。然而在香港媒體紛紛報導,鴻海「回歸」中國、印度和越南「失寵」,主因在於工人素質、產業鏈及基礎設施建設等新聞時,沒想到鴻海董座本人正在印度打天下。莫迪在發文中說:「很高興見到鴻海科技集團董事長劉揚偉,我強調了印度會在未來提供絕佳機會,我們也對他在印度卡納塔卡邦(Karnataka)、坦米爾那都邦(Tamil Nadu)、安德拉邦(Andhra Pradesh)等地的投資計畫,進行了很精彩的討論。」發文還附上握手與對談的照片。印度金融財經網站Moneycontrol報導,鴻海正在卡納塔卡邦設立一間iPhone組裝廠,在班加羅爾(Bengaluru)的資訊科技投資園區買下300英畝、約36.7萬坪的土地,投資達2200億盧比、約新台幣845億元,預料將創造超過5萬個工作機會。卡納塔卡邦的官員表示,鴻海在當地有廣泛的投資計畫,為了支持具競爭力的電子產品製造,卡納塔卡邦提供高效的物流、可靠的電力、熟練的勞動力、強大的供應商基礎,致力於為鴻海提供一切必要的支援。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44/355144/sm-65ac6bd6b102a4f57abdf560783fd965.jpg)
八家金控前七月獲利出爐 國泰金賺逾931億元 累計EPS 6.07元領先
金控陸續公布今年7月獲利表現,國泰金控現以累計6.07元的EPS成績領先,中信金控EPS則為2.41元,元大金則為1.77元,永豐金為1.18元、華南金1.03元、玉山金0.98元、台新金0.91元及國票金0.41元。國泰金控8日公布2024年7月稅後淨利達214.9億元,單月獲利創歷年同期新高,累計稅後淨利931.0億元,EPS達6.07元,累計稅後淨利及EPS皆創歷史次高紀錄;子公司國泰世華銀行、國泰證券及國泰投信累計稅後淨利皆創歷史新高,國泰人壽及國泰產險累計稅後淨利創歷史次高。國泰金控表示,國泰人壽7月稅後淨利168.3億元,累計稅後淨利650.9億元,單月獲利表現為歷史單月次高,主要反映資本利得、匯兌利益及經常性收益貢獻;7月初年度保費(First Year Premium)及初年度等價保費(First Year Premium Equivalent)分別為129億元及50億元,為業界第一。國泰世華銀行7月稅後淨利39.1億元,累計稅後淨利240.8億元,年成長18%。受惠升息及放款動能強健,並把握利率高檔布建外幣有價證券,累計淨利息收入呈雙位數成長;信用卡簽帳及收單金額增加,財富管理各項商品銷量上升,累計淨手續費收入持續表現亮眼。主力信用卡產品CUBE卡累計流通卡數逾600萬張,動卡率亦表現良好。玉山金控8日則召開法人說明會公布第2季營運,2024年上半年財業務表現在金控獲利、財富管理手收及信用卡簽帳金額皆創歷年同期新高,自結淨收益361.3億元,稅後淨利成長20.6%達127.2億元。玉山金控7月稅後淨利27.2億元,其中玉山銀行稅後淨利26.8億元、玉山證券2.6億元,累積1~7月金控稅後淨利154.4億元。玉山金董事長黃男州表示,持續壯大海外經營,玉山銀行上半年海外分、子行獲利成長12%,合計貢獻銀行淨利33.6%,海外分行獲利居國內銀行前3名;深化亞太金融服務網絡,7月馬來西亞吉隆坡代表人辦事處開業,預計在第4季、10月,日本熊本出張所開業,拓展東協及亞太金融服務網絡。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82/353982/sm-1704953c3dba617ede08bb7665db11b9.jpg)
9月降息好消息「股市卻重挫」 美失業率創近三年新高嚇壞投資人
9月降息,對股市而言是好消息,但台股2日收盤失守二萬二千點、台積電大跌57元收在903元、美股主指皆墨恐慌性拋售潮等。法人從歷次Fed降息背景進一步分析指出,8月為降息前夕,應不是股市多頭的結束。美股四大主指2日全面收黑,科技股天王Meta、Alphabet、微軟、輝達、高通、AMD等皆跌,亞馬遜、美光、應用材料暴跌7~9%;蘋果上漲 0.69%;日月光ADR跌幅6.20%,台積電ADR跌5.26%,聯電ADR也跟跌;中華電信ADR則上漲 2.21%。道瓊工業指數大跌610.71點,或1.51%,以39,737.26點作收,失守四萬點大關。標普500指數下跌100.12點,或1.84%,以5,346.56點作收。那斯達克指數下跌417.98點,或2.43%,以16,776.16點作收。費城半導體指數暴跌 251.83 點,或5.18%,以 4,607.76點作收。台積電2日收在903元,台股大跌1004.01點,收在21638.09點;美股則受到非農就業報告差,連續兩天出現恐慌拋售潮,四大主指全收黑,道指失守四萬點大關。由於美國勞動部公布7月非農就業人數從上月的17.9萬人大幅調降至11.4萬人,遠低於市場預期的17.5萬人,失業率連續四月攀升,達到4.3%,為近3年來最高水平。而該數據遠低於市場預期,失業率創近三年新高,加劇了投資者對美國經濟衰退的擔憂。永豐投顧分析,歷次Fed降息循環背景因素不同,多因景氣下滑而降息,故市場對於降息印象是股市隨著降息腳步而走下坡,如2001年科技泡沫、2007年金融海嘯,在降息後12個月分別下跌15及19%。但1995年為Fed 降息且成功軟著陸,S&P500指數在降息後12個月為上漲的,其降息背景與此次雷同,加上2025年美股及台股企業獲利都是增長局面,8月為降息前夕,應不是股市多頭的結束。看觀察美國總統選舉行情,根據歷史經驗,近四次(2008、2016、2012及2020年)美國總統大選前一個月,投資人避險情緒升溫,美股多於10月初呈現走弱趨勢,此次因川普言論激進,對沖基金已先行逃竄。尤其在7月16日川普發言認為台灣搶了美國所有的晶片生意且台灣應該付保護費一說曝光後,市場對利空反應激烈,外資賣超傾洩而下,大盤迅速下挫已跌至季線位置。對照今年4月22日大盤跌至季線時,當時外資期貨淨空單僅2萬餘口,而今外資淨空單高達36,000餘口,顯示外資心態依舊偏空。雖然8月即將公布的美股重量級財報及上市櫃舉辦的法人說明會業績趨向樂觀,預期展望越發明朗,但因為摻雜了政治的不確定因素,行情顯得越發施展不開來。川普興起貿易戰時期,股市震盪激烈,雖說當時證實台灣受利,長線趨勢向上,但期間的震盪,令投資人無法預測行情起落,況且底部在哪也無法確認,故外資趁股市仍在高檔時率先獲利了結。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61/353961/sm-3058c6b9cd7e652873973fac92bf1aa9.jpg)
輝達28日財報「遠水救不了近火」 台股重挫逾千點、道指失守四萬大關
台積電2日領跌了57元收在903元,雖守住900元關卡,台股跟著重挫了1004.01點,失守二萬二千點,收在21638.09點;美股則受到非農就業報告差,連續兩天出現恐慌拋售潮,四大主指全收黑,道指失守四萬點大關。法人分析,市場視「輝達為AI股股價救星」,但其財報延至8月28日才公布,對於8月盤勢遠水救不了近火,或許對於盤勢發展變化,股民要降低期許,只要大盤止穩就好。根據臺灣證券交易所統計,113年8月2日發行量加權股價指數收盤為21,638.09點,較上週(113年7月26日)的22,119.21點下跌481.12點,跌幅約為2.18%,台灣50指數收盤為17,402.81點,較上週的17,825.82點下跌423.01點,跌幅約為2.37%。成交金額前三名為「半導體類」占全體上市股票交易金額31.67%;電腦及週邊設備類占12.67%;電子零組件類占11.44%。成交量週轉率前三名產業為綠能環保類10.43%、電機機械類7.24%與建材營造類6.76%。永豐投顧表示,在台股部分,8月14日前上市櫃公司將公布第二季季報,期間多家重量級公司將召開法人說明會,統計上市櫃公司2Q營收年增長14.8%、季增長10%來看,加上訂單能見度日漸明朗,法說會應該是報喜居多。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2/348802/sm-20c1ff4a5e333e52530ccd6560c90808.jpg)
晶鑽生醫H1獲利有望贏過去年 總座:拚Q3自有品牌取證+上市
晶鑽生醫(6815)今(10)日舉行法人說明會,總經理謝佳憲表示,將以七大成長動能作為2024年目標,包括完成現增擴大海外市場布局、ESG高分子生物醫材全球取證、啟動品牌直營、代理、授權、申請科技事業許可、汐止廠房取得GMP投入量產、持續代理儀器充實產品線、研發新醫材進入臨床試驗。晶鑽生醫今年完成醫美全產品線整合,目前已逐步收到整合效益,持續繳出亮眼成績單,5月營收創下歷史新高後,6月單月營收達8561.1萬元,年增41.6%,累計前6月營收3.9億元。6月營收因為缺貨、供不應求,以致營收較上月稍微下滑,已下急單備貨。上半年獲利有望超過去年全年,下半年將維持與5月、6月等的基調成長動能。晶鑽生醫今年將持續加強海外布局,美特拉拉提線材已經成功跨足中國市場,從台灣擴展至中國、香港、泰國等東南亞國家;7月在武漢中國光谷科技會展中心展開美特拉線材發布會,象徵晶鑽線雕品牌即將在中國起航的契機,下半年可望在美特拉線材拿到中國許可證後迅速打開中國市場,贏得市場先機。新品方面,公司研發新型的聚「雙旋」乳酸新品搶台灣首張PDLLA海外市場銷售許可,近期積極取證,期待Q3能盡快上市,順利在台灣取證後,泰國合作夥伴將隨後跟進申請ThFDA。新型態的組織增生劑透過複合式成分設計,奈米微粒專利結構透過特殊的聚「雙旋」乳化技術,可刺激膠原蛋白增生,符合再生醫美微整形安全無副作用的高規格要求。展望未來,晶鑽將持續以MIT品牌搶攻市佔率,強化國內外培訓組織,積極建置銷售通路,聚「雙旋」乳酸新品料將成為未來營運成長的另一生力軍,晶鑽上半年營運表現耀眼,預期下半年業績將逐季走高,隨著重量級新產品問世助陣,加上國際布局持續擴張,樂觀看待今年營運,雙位數成長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