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學院
」 檢察官 法官 法務部 司法院 梁耀鑌![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91/389491/sm-f90500248a9fd331f241e3d92c29319f.jpg)
小草釘孤枝綠疑害司法挨批「雙標」 法務部長數度被問到啞口
民眾黨上周末舉行「111釘孤枝」集遊活動,立法院司委會民進黨籍召委鍾佳濱緊急排訂司委會召開「號召民眾上街對抗司法審判者為妨害司法公正罪之現行犯?」專題報告,引爆藍白立委同聲討愚蠢。法務部長鄭銘謙今天在立院受訪時,低調避談民眾黨的集會是否如綠委質疑,妨害司法,僅強調「反正憲法保障的權利行為,我們都尊重,集會遊行依法、合法申請我們都尊重。」他並表示,若遇到其他犯罪,司法警察會依法處理。不過,稍後民眾黨代理主席、立委黃國昌質詢時,列舉昔日綠委號召群眾包圍地檢、抗議司法不公,綠委甚至直奔法務部長辦公室踢破部長室大門,直指日前還有綠委持油壓剪毀損拒馬公物(暗指今日司委會召委鍾佳濱),有沒有查辦到底時,鄭銘謙則被問到數度「無言以對」,堅持不講。黃則痛批法務部根本「雙標」,真正的犯罪行為不辦,只會找在野黨集會遊行的麻煩,更尷尬的是,鄭銘謙不答,黃國昌則一直問,會議因此停滯,現場氣氛一度凝重。最後召委鍾佳濱只好要求鄭銘謙回答,鄭銘謙則說「該案我也不清楚」,黃國昌則說,持油壓剪毀損警方拒馬才是真正犯罪「你回去請檢警好好調查,不要碰到現行犯就軟趴趴,這是法律系大三學生都知道的事,為何法務部不辦,是屈從政治壓力嗎?」,鄭銘謙則繼續無言以對,臉色很難看。黃今天並肯定司法院對此議題「一句話就講得很清楚」,因為司法院當天就出書面報告,直接下結論「號召民眾上街對抗司法審判,除有違反集會遊行法等相關行為外,應受憲法集會自由權之保障」,備詢的鄭銘謙則面無表情,也沒有回應。黃國昌並追問司法院「集遊法有刑事處份規定(違法可要求解散),是否違反國際公正公約」,司法院秘書長吳三龍則表示「應該....沒有」,黃國昌則痛批,2008年蔡英文前總統就曾經在自由廣場做了政治承諾,要取消集遊法刑事處份,但迄今沒有行動「已經成為國際最大笑話」。他還說「拒絕綠色威權」抗議對象就是賴清德總統,集會遊行主旨如此明確「我承認號召的人就是我」,「歡迎法務部、台北地檢署、調查局、刑事警察局開始對我偵辦,我拭目以待,真是太可笑了」。鄭銘謙稍後被要求答詢時,又被問到「小草釘孤枝違反什麼法律」?鄭說要根據個案認定,法務部不介入不干涉,要由檢警調處理。鄭銘謙還被黃問及「最高法院前可不可以遊行抗議」?鄭想了片刻,才回答「不可以,那是禁制區」,黃則追問「有沒有檢察官到最高院前抗議過」?法務部幕僚立即上前向鄭「咬小耳朵」,稍後他回答「有,現任司法官學院院長吳巡龍2012年6月曾在高院前抗議,但那是個人行為」。黃國昌稍後表示,美國聯邦最高法院前,常有民眾抗議,2022年女權運動者就曾為墮胎議題,在美國最高院前抗議,當時都沒聽過有美國法律學者出來高喊「民眾抗議妨害司法公正」「違反集遊法、嚴查撤辦」,美國就不會鬧出這種笑話,反觀台灣,立院司法委員會居然還會排「集遊妨礙司法專案報告」,豈不是鬧國際大笑話?黃還說,2008年雲林縣長蘇治芬涉案恐被關,民進黨立委當時號召群眾包圍地檢署是否違法,鄭銘謙則直接表示「我不清楚」,黃說,當時帶頭包圍地檢,就是現任民進黨團總召柯建銘,請問法務部有沒有妨礙司法、恐嚇司法?鄭銘謙想了半晌,但沒有回答,眼光則瞄向台下幕僚,幕僚再度趨前「咬小耳朵」,但鄭聽了仍沒有回答,黃國昌怒嗆「當年怎麼都沒聽到司法學者出來嗆違法、妨礙司法公正、徹查撤辦」?鄭銘謙仍沒有回答,僅說「案件是2008年的事」,黃國昌也說「對嘛,法務部就是沒有辦」。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67/385667/sm-25978a68e13ee03c588763ae1544518c.jpg)
柯文哲糟了!「im.B」承審法官許芳瑜再中籤承審 滿手大案量刑不手軟
台北地院26日下午2點舉行柯文哲等人所涉貪污案公開抽籤分案,由重大金融犯罪專庭法官許芳瑜中籤,合議庭審判長為江俊彥、陪席法官楊世賢。許芳瑜今年審理im.B詐騙案做一審判決,重判主嫌曾耀鋒有期徒刑16年6月,而審判長江俊彥也審理過多起重大案件,包括史上最大詐貸案「潤寅案」,對主嫌楊文虎、王音之夫婦分別判處26年、28年徒刑。民眾黨主席柯文哲被依《貪污治罪條例》收賄、圖利及公益侵占、背信等多項大罪起訴,全案上午中午移送台北地院審理後,北院認定該案為重大貪污且涉及洗錢的金融案件,因此決定由重金庭審理,台北地院下午2點於五樓法官研究室公開抽籤,由重金庭庭長吳承學從8位法官中,公開抽出衛股法官許芳瑜為受命法官,審判長為江俊彥、陪席法官則為楊世賢。根據《ETtoday新聞雲》報導,司法官52期的許芳瑜2022年加入重金庭,案運「奇佳」、屢中大案,審過3位律師以不實見證文件護航吸金案,退休刑警吸金6.5億元案。2023年,許芳瑜中籤審理曾耀鋒等人所涉im.B吸金案,密集審理1年將30多名被告陸續判決,期間又經手多件矚目金融案件,包括朱國榮松崗炒股案,在朱逃亡被通緝後,裁定沒收1億元保證金,把朱的林姓女密友判刑4年,又將涉嫌接受貸款客戶招待出國打小白球的兆豐金控前董事長蔡友才,依《銀行法》判刑6月。外型嬌小纖秀的許芳瑜,說話輕聲細語但是非分明,條理相當嚴謹,當她開庭淡淡說出語意很重的質疑,常讓被告與律師不知如何接招,就算想企圖狡辯也很難甩開她追問,量刑更不手軟,頗有「坦白從寬、抗拒從嚴」的風格,審理光電業者吸金上億元,她重判首腦12年徒刑,審理林冠百掏空德信證券案,她判林4年2月徒刑。許芳瑜目前仍有滿手大案待消化,包括立法院前副院長鍾榮吉在台肥董事長任內所涉違規放貸案、昌軒建設總經理向可立涉收遠雄建設4億回扣案、百富環球公司涉吸金逾180億元案,11月底她剛審結「航海王」台驊公司前董事長顏益財所涉內線交易案,判刑1年11月,另洗錢罪判刑6月、得易科罰金,均緩刑3年。至於合議庭審判長江俊彥是司法官學院39期結業,也是資深的金融庭審判長,他審理過許多重大矚目案件,審過藝人夏于喬父親夏世紘等富南斯集團成員吸金案,判夏世紘2年4月徒刑,另審理利用勞動基金炒股的勞動部前組長游迺文,依《證券交易法》判刑9年;將非法銷售境外澳豐基金的兆富公司負責人曾奎銘,判刑2年3月,涉及投資詐欺的「華爾街女神」陳莉婷,也被江的合議庭判刑3年。除此之外,還包括白狼案、潤寅案等。江俊彥訴訟指揮常直接闡明案情主要爭點,要被告和律師仔細評估抗辯策略的利弊得失、想清楚再說,庭訊不太容許失焦又漫長的陳述,他還曾命被告必須出庭聆判,用意是打算預防性羈押被重判的被告防逃,但因檢方沒聲請而作罷。另外,陪席法官為55期楊世賢,2024年8月底才加入重金庭、成為江俊彥的庭員,曾審保母虐死6個月大男嬰,判刑9年,審理媒體人彭文正告前總統蔡英文的律師涉嫌妨害名譽,裁定駁回彭的自訴,也曾審老翁不堪長照壓力、親手悶死病妻所涉殺人案,以情堪憫恕為由減刑輕判2年6月徒刑。包括「雞排妹」鄭采勻上網公開網紅陳沂手機門號個資案,也是楊世賢調任重金庭之前所審理,判鄭4月徒刑,另審理資策會告新竹市長高虹安涉犯《著作權法》一案,以資策會提告逾期為由裁定自訴不受理,目前經手的大案包括「台版地面師」律師蔡鴻燊等人所涉貪污案。根據吳承學表示,法院收到案件分為一般案件或金融案件,一般案件原則上是電腦抽籤,或者是經過院長核定的重大矚目案件才會用人工抽籤,如果是金融案件一律都是人工抽籤。吳承學指出,柯文哲案是分為金融案件,金融案件有4大類,包括涉及《銀行法》、《證交法》等金融十法案件,以及被害法益達1億元以上案件,還有涉嫌貪瀆加上洗錢的案件,或者院長核定者,而柯文哲案起訴法條包括《貪污治罪條例》與《洗錢防制法》,所以是屬於涉嫌貪污加洗錢的金融案。吳承學說明,柯文哲案洗錢、公益侵占的金額未達1億元,所以本件不是分「金重訴」字案,而是「金訴」案。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7/385607/sm-0b86affbf31867c00fb2f2195d3037b5.jpg)
柯文哲涉多項貪汙罪遭起訴 合議庭法官抽籤結果出爐
台灣民眾黨主席柯文哲涉嫌京華城20%容積率弊案及木可公關公司政治獻金侵佔案,遭台北地檢署羈押禁見,自9月5日至今已113天,而全案26日偵結,柯文哲涉嫌收賄1710萬元,遭北檢依依收賄、圖利、背信與公益侵占等罪嫌起訴求刑28年6月,下午公開抽籤承審合議庭抽中「衛股」,召開5名在押被告的移審庭,確定是否繼續羈押。北檢26日上午10時宣布偵結,包括柯文哲、柯文哲帳房李文宗、北市議員應曉薇、威京集團主席沈慶京,18名被告共11人遭起訴、鼎越開發董事長朱亞虎、威京集團法務經理陳俊源獲緩起訴處分2年,其餘5人不起訴。法官許芳瑜結業於司法官學院52期,曾審理花蓮富里鄉長賄選案、百萬環球資產公司吸金案,審判長江俊彥則審過勞動基金炒股案、潤寅詐貸案,至於陪席楊世賢曾授命審理國安私菸案。北院表示柯文哲收賄金額未達1億元標準,不會有重大金融犯罪專庭,下午2時許公開抽籤,一審由衛股負責審理,受命法官為許芳瑜、審判長江俊彥、陪席法官楊世賢,桌上滿滿卷宗,待法官閱畢後將決定被告是否繼續羈押。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47/377747/sm-3dc101bc55bbffc52cb1315e629a3db2.jpg)
檢界「退案王」違法簽結及不傳被告遭罰俸百萬 上訴再被打臉
已退休離職的前宜蘭地檢署檢察官吳志成,因結案品質草率輕慢,一年內遭主任與檢察長核退上百件,因此被外界封為「退案王」。他任內偵辦2起槍砲、毒品案件時,明顯可判斷被告有犯罪嫌疑,卻數度想簽結,更不服從主任檢察官的指揮監督,遭監察院提出彈劾,送交職務法庭議處。職務法庭一審將他罰俸6個月,吳志成不服,上訴二審。職務法庭二審駁回上訴,全案確定,吳志成將損失上百萬元。吳志成現年68歲,中興大學法律系畢業,司法官學院28期結業。他在1991年6月1日到2022年6月7日期間擔任檢察官,曾服務過花蓮、宜蘭地檢署,不過因為辦案正確率很低、態度草率,曾在一年內遭主任與檢察長核退上百件,被外界封為「退案王」。另據《ETtoday新聞雲》報導,吳志成還曾因年度考績遭打「丙等」打起行政官司,要求宜蘭地檢署改變評定,最終敗訴。之後,吳志成已於2022年6月間退休,並轉任律師。吳志成在2019年4月到2020年2月任職宜蘭地檢署期間,承辦包括槍砲及毒品2起案件有違失,另外辦案時有重大缺失,遭監察院對吳志成進行調查,並以以下理由在2023年5月4日對他提出彈劾:「吳志成檢察官偵辦案件罔顧卷內事證、經常先入為主、不傳喚被告或犯罪嫌疑人等,妨礙真實發現,或造成被告或犯罪嫌疑人無從答辯等,經主任檢察官提醒後仍屢屢發生,堅持己見,違反檢察官倫理規範情節重大,故提案彈劾。」監察院的調查報告中指出,吳志成承辦某起槍砲案件時,明知已經發現監視器畫面、現場採集到彈殼,仍以「未發現有何犯罪嫌疑,且無繼續偵查之必要」等不符規定的事由打算簽結案件。另外在偵辦某起毒品案件時,他也不顧現場查獲安非他命等證據,試圖將案件簽結。此2案都經主任檢察官請其注意事證及規定,但吳志成均不予理會,執意為之,案件只好改簽由其他檢察官辦理。此外,監察院也發現,他在2019年到2021年間偵辦的案件中,共101件沒有傳喚被告或犯罪嫌疑人,就逕行起訴或聲請簡易判決處刑。由於被告或犯罪嫌疑人未經傳喚,無從得知自己被起訴的罪名、無從為自己說明,更無從請求調查對己有利的事證。監察院認為吳志成的作法嚴重影響被告或犯罪嫌疑人權益,與憲法正當法律程序不符,因此提出彈劾,移送職務法庭議處。職務法庭於2024年4月做出一審判決,認為吳志成在偵辦槍砲、毒品兩案中試圖簽結,這部分有疏失應予懲戒,因此判決罰款、罰款金額為當時的月俸6個月,約1百萬元。但對於101案並未傳喚被告的部分,職務法庭則認為這部分不付懲戒。吳志成認為一審違反比例原則,判決不當,據此上訴二審,但二審認為原審判決沒有違誤,駁回上訴,全案確定。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98/377198/sm-ba8dca2adea31f023abef21dfb59a3f5.jpg)
考試院被提名人拜會民眾黨團 林國成提醒:別只有「綠友友」
總統府秘書長潘孟安今(19日)率考試院正副院長周弘憲、許舒翔及考試委員被提名人拜會台灣民眾黨團,該黨團總召黃國昌表示,這次考試院人事同意權審查,是由民眾黨率先提案,通過所有法定流程、經過政黨協商才能實質審查,民眾黨團身為國會一份子,會善盡憲法職責;民眾黨立委林國成則表示,民眾黨對事不對人,但提醒總統府不要只照「綠友友」精神行事。潘孟安上午與周弘憲、許舒翔及考試委員被提名人國際水利環境學院副執行長鄧家基、政大公共行政學系專任教授黃東益、最高檢察署檢察官及代理司法官學院院長柯麗鈴、台灣海洋大學及中山大學榮譽講座教授邱文彥、前銓敘部常務次長呂秋慧、考試委員王秀紅與伊萬.納威等人拜會民眾黨立院黨團。潘孟安表示,今日很高興陪同考試院被提名人拜會民眾黨團,總統府今年5月底把咨文送到立院,6月7日大院通過朝野協商責付審查,盼獲得民眾黨團全力支持。黃國昌強調,這次有關考試院正副院長與考試委員同意權審查,是由民眾黨率先提案;而在拜會結束後,考試院院長被提名人周弘憲,特別向其當面對於人事權審查排入議程,表達對台灣民眾黨的感謝之意。立委張啓楷發言表示,相較於NCC(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人事案,考試委員被提名人的人選不錯,但他也提醒所有被提名人,尚未交回民眾黨團出的問卷。潘孟安回應表示,之前是在等憲法法庭對人事同意權審查的判決結果,現因為議程已經排出來,盡可能在審查前會送給各委員。林國成提醒,考試委員被提名人開始實質審查流程,是由民眾黨提案後,民進黨問說能不能共提,可見民眾黨對事不對人,他也提醒潘孟安,溝通很重要,執政黨不要一味的「割稻仔尾」,民眾黨團認為國家考試不能耽擱,因此提案啟 動審查,但也提醒總統府,不要只照「綠友友」精神行事,務必遵守行政中立。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19/375319/sm-b56493bc09853712b71b395d5b150ab9.jpg)
詐欺再犯率高!學者建議可以分3點這樣做
全台10月詐欺財損破120億元,打詐成效有限,其中詐欺再犯率高達8成以上,審計部決算報告就點名法務部矯正署未訂定詐欺犯的處遇計畫,供監所依循導正受刑人不勞而獲的偏差觀念,以致出獄後「惡性循環」繼續騙。法務部司法官學院去年委外做「我國網路詐欺被害調查與防制研究」,學者建議除提高刑度與假釋門檻外,必要時應修法恢復刑罰附加「強制工作」。主持該研究的中正大學犯罪防治學系教授賴擁連指出,有詐欺受刑人受訪直言,「做詐欺遲早被抓,能騙盡量騙!」有人在監反省不是為何誤入歧途,而是「以後該怎麼做,才不會被抓」,凸顯矯正系統失靈。賴擁連說,2021年釋字812號判決強制工作違憲,是因違反比例與區隔原則,建議矯正署應聯合勞動部,透過職訓中心讓詐欺受刑人服刑達一定程度後,允許日間戒護外出工作。他說,職訓勞動可使詐欺犯不再好逸惡勞,並習得一技之長,有助其重返社會,期間表現作為累進處遇評分,等於拉高假釋門檻,讓想騙的不敢再騙。1名檢察官告訴他,詐欺犯很怕強制工作,可惜已違憲。今年9月底在監受刑人5萬2755人,罪名前3名分別為毒品、詐欺、公共危險,詐欺犯7003人占13%,人數逐年攀升,10年增加5倍,官警估計車手與人頭帳戶的再犯率逾8成。審計部也發現,依打詐國家隊的「建立正確法治觀念」,矯正署去年函請各矯正機關強化及優先提供詐欺受刑人技訓等處遇措施,卻未比照毒品或酒駕受刑人訂定處遇計畫供監所依循。現行作法是各監所在既有資源限制下,自行辦理詐欺受刑人處遇,例如宜蘭及屏東監獄辦反詐法治教育課程或金融知識宣導。矯正署表示,詐欺屬財產性犯罪,行為人觀念偏差,去年已陸續要求矯正機關對其優先提供技能訓練,讓他們有一技之長,另加強個別及特別教誨,至於是否推出全體適用的處遇計畫,還在評估必要性。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81/352381/sm-b08d1c03d19c825e796b6048a737a249.jpg)
巧合!起訴高虹安涉嫌貪污...檢察官盧慧珊一審宣判前升官
台北地院26日依職務詐欺貪汙罪,判處新竹市長高虹安7年4月徒刑,褫奪公權4年,巧合的是,法務部26日召開檢察官人事審議委員會,討論通過24名新任一審主任檢察官名單,以「天下第一檢」台北地檢署5人升任最多,其中包括負責偵查、公訴論告高虹安涉貪案的北檢女檢察官盧慧珊;盧將升任新北地檢署主任檢察官。盧慧珊是司法官學院46期結業,負責偵辦高虹安被控在立委任內涉嫌浮報助理薪水、加班費詐領公款案,依貪汙、偽造文書等罪起訴高。去年盧慧珊曾一度入圍主任檢察官名單,但最終未獲法務部長勾選,之後她轉任公訴檢察官,繼續負責高虹安涉貪案的公訴蒞庭論告工作。高虹安案北院原定7月24日宣判,結果因凱米颱風來襲,24日、25日連放颱風假,延至26日上午宣判,檢審會則是預定26日開會審議升任一審主任人事案,因此巧合的造成案件宣判、承辦起訴檢察官升任主任的人事案同一天。24名新任一審主任檢察官,人數以北檢5人最多,24人的司法官期別由41期至52期,橫跨11期,名單如下:1.姚玎霖(彰檢41期)2.何蕙君(彰檢43期)3.柯博齡(南檢44期)4.盧慧珊(北檢46期)5.王亮欽(中檢46期)6.陳麗琇(雄檢46期)7.陳宜君(中檢47期)8.盧惠珍(橋檢48期)9.甘若蘋(雄檢49期)10.許宏緯(新北檢49期)11.李韋誠(桃檢49期)12.馬鴻驊(中檢49期)13.白惠淑(中檢49期)14.黃聖(北檢50期)15.顏伯融(北檢50期)16.吳秉林(新北檢50期)17.周懿君(新北檢50期)18.陳映妏(桃檢50期)19.翁貫育(竹檢50期)20.蔡佰達(南檢50期)21.郭耿誠(北檢51期)22.羅韋淵(北檢51期)23.林伯文(士檢51期)24.蔡杰承(雄檢52期)。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25/352125/sm-a3f5fd7866a6f54e1e6f373f063cca47.jpg)
突在宿舍一樓昏倒!台中高分檢檢察官吳義聰送醫不治
台中高分檢檢察官、行政執行署前副署長吳義聰在昨天(25日)凱米颱風期間,在宿舍突然昏倒,經送醫搶救不治,享年57歲。吳義聰與人相處和善,不少與他熟識的檢方人士聞訊感到震驚哀痛。吳義聰昨在宿舍一樓昏倒,警衛發現時曾詢問是否送醫,當時吳還說稱上樓休息即可;吳由警衛攙扶上3樓後,聯繫吳妻,將吳送往衛福部立台中醫院救治,經醫院搶救後不治。法務部長鄭銘謙、檢察總長邢泰釗、台灣高檢署檢察長張斗輝昨第一時間獲訊,皆囑全力搶救,吳過世後,3人要求機關妥適處理善後,台中高分檢檢察長林錦村、主任檢察官陳傳宗同赴醫院協助料理後事。司法官學院36期的吳義聰,曾任台北地檢署查緝黑金專組檢察官、二審檢察官、行政執行署副署長,去年調往台中高分檢任職。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92/335292/sm-783012dc2c788de84142c55a9e598bb2.jpg)
基隆法官李岳司法院前「程門立雪」 手捧白花一整天疑為悼念李昭然
基隆地院法官李岳2024年5月7日早上手捧白花出現在司法院前,媒體得知後紛紛前往探詢,李岳僅輕描淡寫表示他不接受採訪,但有司法官判斷,李岳可能因為沒參加士林地院法官李昭然公祭,才以具體行動表達對李昭然的支持,李岳站了一整個白天,據說中午並未進食,連基隆地院院長陳雅玲到場勸說也不為所動,李岳下午5點30分離開司法院時,仍表明不受採訪。李岳面對媒體拍照時,遲疑了一下,詢問記者身分,但又不願收下記者名片,僅表示司法院前是公開場合,每個人都可以拍照,但堅持不願說明為何站在司法院大門前。李岳法官手捧白色玫瑰花,準備離開司法院,一旁還有到場關心的司法界人士。(圖/項程鎮攝)李岳是司法官學院第51期結業,長期任職於基隆地院,他最著名事蹟是2023年選上司法院人審委員後,將法官遷調人事案資料公布在司法院內部網站法官論壇,認為可受公評,不料此舉引發司法院高層震怒,當時的司法院秘書長林輝煌指稱此舉已違反審議規則,指示資訊處下架相關內容,人事處長陳美彤也持相同見解。不過有法官爆料,林輝煌數十年前還是雲林地院法官時,曾在當選人審委員後,帶錄音機進去開會,對與會人士的發言錄音,不過當時的司法高層對林輝煌相當包容,並未懲處他,不料等到林輝煌以改革派法官之姿上位後,卻對李岳出手,似乎「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也有「換了位置就換了腦袋」之譏。另有法官透露,儘管多數法官都支持人事案公開,認為可有效避免黑箱作業,讓所有法官共同檢視改革派法官當大位後,是否還能不忘初心,至於合理公布的範圍則可以再討論。可惜李岳當時沒堅持到底,「似乎被司法高層的起手式嚇到」,隨即請辭人審委員,並自請處分。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45/333845/sm-1ce3a6c3968c4c8967f9c3d383d5b585.jpg)
司法之怒1/2196法官要結387萬案 司法院竟怪「沒集體向社會發聲爭人力」
司法院長許宗力任期接近尾聲,卻發生士林地院李昭然法官墜樓身亡,以及高院陳姓女法官兩度在辦公室昏迷的不幸事件,引發全國法官憤怒及民眾的普遍同情,雖然朝野立委都願意修法,放寬司法人員名額上限,讓司法人員喘口氣,卻也凸顯許宗力當院長7年來只顧打著人權美名、推動絕大多數民眾無感的法案及憲法訴訟,卻不重視相對應的司法人力評估,導致全國法官發起「白花運動」,為「健康權」而戰!根據統計,2016年全國法院總新收案量為313萬4394件, 2023年為387萬6060件,大幅增加23.66%,2016年法官總人數為2071人,2023年為2196人,只增加6%。司法高層告訴立法院,案件這麼多,需要司法人力5536人才能清理未結案件。可是根據《中央政府機關總員額法》規定,司法院及所屬機關員額上限為1萬5000人,但2024年度預算員額已達1萬4508人,司法院在各界質疑下,竟把國會當菜市場,向立委和行政院漫天喊價,希望增加5000多人、也就是增加目前司法人力的1/3才能結清舊案,似乎案子辦不完不是司法院的錯,而是國會和行政院未給足夠人力,讓人懷疑司法院解決問題的誠意和能力。能通過競爭激烈的司法官考試都是天之驕子,但分發後將面臨土石流般案件。(圖/翻攝司法官學院官網)至於司法院對內也是一樣離譜,司法院人事處面對全國法官交相指責之際,在一封給全國法官的內部信件中,要求法官集體向社會發聲,爭取人力。好像司法人力不足,全國法官也與有過失,誰叫你們沒有「集體向社會發聲」?不過後來全國法官也真的集體發聲了,那就是讓司法院相當難堪的「白花運動」,而且當天還有一位高院女法官倒下!司法院長許宗力前往士林地院探視,竟對媒體表示:希望法官注意身心健康、參加戶外活動,不要整天綁在辦公室。司法界對此罵聲不斷,有離職司法官在臉書PO文,質疑許宗力如同晉惠帝「何不食肉糜」,許多法官紛紛要求許宗力下台。法官們在法官論壇上悲憤提出改革訴求,有法官指出,「今天聽院長的話外出運動半天,回辦公室案件會自動消失不見嗎?」連一向保守穩健的最高法院院長也忍不住開轟,最高法院前院長吳燦卸任前夕曾感嘆,大法官釋憲健康權「好像對我們不適用」,吳燦指出,三審法官都是有年紀的人,司法院廢除限量分案,已大幅加重工作量,希望司法院對增加員額不要斤斤計較。接替吳燦的現任最高法院院長高孟焄也在交接典禮上表示,原本法官們聚在一起都在討論養生之道,現在改成討論退休生涯,她呼籲司法院給予協助和支持。不過司法院長許宗力似乎聽不進去。新北惡房東張淑晶誆騙數十位房客,遭最高法院重判入獄。(圖/報系資料照)司法院的荒腔走板,連執政黨立委也很難幫腔,民進黨立委吳思瑤調查指出,近年來司法案件暴增,司法人員出現出走潮,根據統計,近10年來,司法院出走人數達575人,包括法官98人、事務官53人、書記官424人。此外,濫訴問題也一直困擾司法界,不過由於法律上對濫訴界定模糊,司法院至今仍無解方。最知名的濫訴「專家」首推新北惡房東張淑晶,張淑晶2014年起,以不實廣告出租公寓隔間套房,簽約時拐騙房客留下親友資訊,房客要求退租,她不僅刁難還反告房客及親友,受害人數高達78人。最高法院先將她判刑5年6月定讞,後又依誣告罪另外判刑8年6月確定,目前正在服刑中。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48/333848/sm-e63eeef18dcc0730906cac3ada1e92aa.jpg)
司法之怒2/北院成保單執行重災區 書記官幻想被鐵櫃打到就能調職
血汗司法問題引發社會關注,書記官也無法倖免於難!最高法院民事大法庭2022年12月9日裁定,人壽保險已繳保費的準備金可做為強制執行標的,聲請執行保單案子如土石流湧向台北地方法院,因為全台灣21家保險公司中有19家位於台北地院轄區。北院統計,2023年強制執行案件達20幾萬件,較2022年增加35%。儘管北院準備多套劇本因應,緊急投注許多資源和人力,仍有書記官悲鳴:很久沒有在天還亮著的時候放心下班了!據了解,北院為了清理人壽保單的執行案件,多管齊下,一方面在民事執行處新增7股書記官,還將民事科任職未滿3年的書記官都調去民事執行處,並鼓勵執達員和錄事從內部升遷,同時對外招考,擴大民事執行處陣容,可是有新進人員一聽說要到北院民事執行處上班,嚇得打退堂鼓,5月1日又有2位書記官要離職,讓北院已經吃緊的人力雪上加霜。據指出,北院甚至還打起刑事科的主意,想調動刑事書記官到民事執行處,後來發現許多刑事書記官沒有辦民事案件的經驗,調去還要重新學習和適應,也不是辦法,擔心搞得內部兵荒馬亂才作罷。不少書記官經常在社群軟體PO文吐苦水,反映司法人員的辛苦。(圖/翻攝臉書「靠北書記官」)有北院書記官在臉書「靠北書記官」社群抱怨:知道民執辛苦,但我不知道會苦成這副德性。自從大法庭相關裁定出爐後,重災區的天下第一院(指北院)嚴重超時加班已成家常便飯,能調動的都走了,有勇氣提離職的已經說出口了,不知道這把火會燒到何時?也不知道增股後會不會變好,更不知道現在要把氣出到誰身上.....。這位書記官指出,剛進執行處時被教導要定時巡卷,到現在已經完全沒有餘力巡卷了,進行中的案子已經壓垮我們,還有那些已結案件的狀紙要調卷處理,辦公室的卷櫃漸漸疊高,總想著如果鐵櫃倒下來打到我,是不是就可以離開這個可怕的地方?有其他書記官留言說,這幾年業務爆量、紀錄科的人都做到唉唉叫了,執行處這種被「神」遺棄的地方更不用妄想得到一絲憐憫,去年各公司(指各法院)發的防自殺小卡當用則用,這份工作不值得大家賠上自己的人生。還有一位書記官判斷:可能還要兩年,等可以執行的保單都執行的差不多了,浩劫才會結束。書記官和法官是關係緊密的工作夥伴,同樣是血汗司法的受害人。(圖/翻攝司法官學院官網)另有書記官PO文向保險公會喊話,希望「顧一下出貨的效率」,暗酸保險公會收費漲價了,效率也沒提升。他說每天看著未結數字漲得比台股還恐怖,你知道我們準備要跟院長室先點茶還是咖啡。(因為未結數字太難看 準備被請去泡茶)。債權人還常有情緒性話語,認為是法院在不當延滯執行程序的進行,這個鍋真是背的很冤枉。不過也有書記官替壽險公會喊冤,認為他們也忙瘋了。對此,不少法官和書記官認為應該修改《強制執行法》,把執行法院改為債務人所在地法院,減少單一法院壓力。金管會和保險局則從社會安全網的角度,認為可修訂《保險法》,避免民眾保單被強制執行而失去保障。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52/332952/sm-e07a3935b17c1d59ec16181a25adfc2e.jpg)
院長不適任2/法官、書記官網內互打 許宗力避風頭漁翁得利
正當司法界為士林地方法院法官李昭然墜樓身亡、高等法院陳姓女法官兩度在辦公室昏倒、一度失去心跳等事震驚不已,台中地院法官蕭一弘2024年4月20日深夜在臉書社團「靠北書記官」傳訊,指稱苗栗地院陳姓書記官疑因工作壓力大過勞死,讓司法界憾事再添一樁。不過蕭一弘還附上「書記官最喜歡/最討厭合作的法官」表單開放投票,引起正反兩極不同意見,有法官指出,本案重點應該是司法院如何改善工作環境,現在竟要評比法官仇恨值,似已模糊焦點。有法官在司法院內部網站法官論壇質疑,認為蕭一弘的問卷調查很怪,容易讓人做文章認為書記官過勞死是因為法官太討厭!還有法官表示,法官群體對抗外界汙衊與司法高層壓榨時很遜,但網內互打卻很強,不如票選「最喜歡/最討厭的司法高層作為」,還有法官指出,蕭一弘應該建議法官學院開溝通課程,增加司法人員交流,而不是列出有仇恨值的命題進行民調。也有人感謝她重視書記官的工作環境,但也擔心問卷會加深司法人員的心結台中地院法官蕭一弘在臉書社團調查「書記官最喜歡/最討厭合作的法官」,引發爭議。(圖/翻攝靠北書記官)蕭一弘在社群媒體回應指出:有人說原本要求司法院高層要謝罪負責的行政責任,可以藉由(此事)推給個別法官來開脫。她表示「這點我不清楚,因為我本意就"沒有要誰負起責任"」,也無法預料「是不是因為這樣,助長誰"推卸、轉嫁"了行政責任給誰?」她說非常感謝一點,就是每個人都不同,所以我們可以組成一個多元社會。至於當初為何願意公開自己的全名,她表示要邀請書記官同仁填表單,「我不可能讓大家糊里糊塗填單,我願意對我的調查負責」,她強調她的價值觀很清楚,主管在週末假日下班後,交派工作給部屬就是一件不正確的事情,應該盡量避免,或者快要下班了,卻突然交辦緊急事項,也是很不貼心,但很諷刺的是,因為我這樣的個人行為,導致我配偶在假日接到主管的電話,吃不下午餐。對書記官提出上述民調的台中地院法官蕭一弘,是司法官訓練所38期結業、擁有美國哈佛大學和台中教育大學碩士,專長研究法官工作壓力和滿意度,還出了書。媒體曾報導她在花蓮地院服務期間曾因懷孕小產,2006年底請了5個月假到美國娘家安胎,2007年2月底在美國生產,請假到同年5月。至於她手上的案子,都交由庭長和其他法官代理,蕭一弘擔任檢察官的先生也請假到美國陪產。當時花蓮地院決議讓蕭一弘停分案半個月,她主張一個月,還提出再申訴。司法院長許宗力在法官李昭然墜樓後,前往士林地院慰問。(圖/報系資料照)有司法界人士透露,當時也在花蓮地院服務的法官張嘉芬同樣懷孕了,想在2007年3月6日請假待產前多結一些案子,不眠不休加班,避免增加同事負擔、影響當事人權益,不料已懷孕9個月的張嘉芬,竟在同年3月5日開完庭後,腹痛如絞,送醫急救、不幸胎死腹中,同事都為她感到不忍,張嘉芬是司法官訓練所第37期結業,目前為高等法院法官,她的父親是前高階警官張世平。對此,司法院長許宗力僅對法官之死發表公開信,還要法官多戶外運動,不要整天綁在辦公室,至於書記官疑似過勞死,以及法官蕭一弘對書記官民調等情形則未表示意見,不少法官懷疑他是選擇緘默避風頭,因此都在冷眼旁觀後續發展。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76/330576/sm-4443846960a17ea6905c1cb37d1108d7.jpg)
士林法官墜樓身亡 司法院長籲「多戶外活動」:別整天綁辦公室
士林地院李姓法官本月12日凌晨墜樓,享年38歲,外界質疑是因為工作壓力大,讓司法院長許宗力今年1月11日司法節宣稱「減輕法官負擔」的話格外諷刺,還有人要求他下台。今(15日)許宗力前往士院慰問,呼籲基層同仁「多戶外活動,沒必要整天綁辦公室」,怎料一席話再度引發爭議。面對被喊話下台負責,司法院長許宗力今天下午表示,會研究一下,看如何來傾聽法官的心聲,也呼籲基層注意身心健康,多從事戶外活動,不要整天綁在辦公室。這番話讓基層在法官論壇發言:「我如果是漩渦鳴人,應該可以在參與戶外活動的同時,還在辦公室裡寫判決,法官學院什麼時候要開設忍術課程?」該文提到,大院長所說的,大家都知道,是因為工作負荷量大到,只能讓人全神貫注在案件上,無暇注意身心健康,無法從事戶外活動,一大早進辦公室,深夜才能踏出辦公室返家,這是基層的工作及生活常態,痛批是搞不清楚狀況,還是不想解決問題,想甩鍋給同仁。最後砲轟,司法首長的義務是幫同仁解決問題,改善工作環境,及合理化案件負荷,而不是在同仁為此付出生命時,告訴同仁「是你沒有注意身心健康,沒有從事戶外工作,自己愛綁在辦公室」,認為這種毫無人性的話,一點都沒有同理與溫暖。據了解,墜樓的李姓法官是司法官訓練所52期結業,承辦「台版柬埔寨」案國民法官專庭受命法官,警方初判,李姓法官案發時從法官宿舍4樓墜落,沒有在房內留下遺書等物,也沒有外力介入。◎勇敢求救並非弱者,您的痛苦有人願意傾聽,請撥打1995。◎如果您覺得痛苦、似乎沒有出路,您並不孤單,請撥打1925。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42/320642/sm-f6f9d320cf5d88ef94af7224192b37a7.jpg)
「最美檢察官」成績爛天天被老師打 好友淚崩吐1句話⋯隔年雙榜考上了
新北地檢署檢察官陳漢章(樂檢)經常在IG分享「每日穿搭照」爆紅,有著精緻五官、高挑身材的他,也被網友封為「最美檢察官」。近日他有感於小兄妹在爸媽「虎式教育」的魔鬼行程,與粉絲大聊教育理念。他認為,不覺得小朋友一定要贏在起跑點什麼的,等到想做,相信他一定可以做得很好。陳漢章(樂檢)在IG表示,大家可能有一個錯誤的想像,因為他考上司法官,代表很會讀書,但其實根本不是這麼一回事,從小學開始自己就是遲到大王、功課不好、遲交作業,幾乎天天被老師打,打到他跟同學一同偷偷地去把老師的棍子拿出來丟掉。國中之後表現依舊不好,補習時大多都翹課去玩電動,成績始終在班級的中、後段,陳漢章說,「我記得還有因為期末考考太爛,快要墊底了,所以偽造成績單,後來被我爸狠狠地揍了一頓,後來當然高中聯考也考得不好。」陳漢章透露,之後為了回報導師對他的信任,第一次出於自己的意願想要讀書,終於在大學聯招時,以全班第一名考上東吳法律;大學讀到第6年,最後以全班倒數第3名的成績畢業,後來才被大學一起玩的同學找回來一起讀書考司法官,這是他第2次出於自己的意思開始讀書。陳漢章提到,司法官考試不是普通的難,即使每天讀8-10小時,還是考了好多年,國考真的很殘忍,除了消磨志氣外,也體驗了分離的感覺,A同學天資真的聰穎,率先考上,而且雙榜,考上後,A跟他說「我等你,我們一起去司訓所(現稱:司法官學院)受訓」,當下立刻回「好!一起去」。然而過了一年,因為得失心太重、考試過度緊張,他再度落榜。他在散心的路上,接到A的電話,歉!我還是落榜了,哈哈。」沒想到電話另頭突然哽咽哭泣,「我好希望你考上喔。」陳漢章直言,聽到這句話,自己再也忍不住哭了,一部份感到難過、一部份感到幸福,隔年自己終於考上並且雙榜,「那位A目前也在跟我同單位,我們就像是當初相約考試時一樣的白爛且要好,但我每每想到這件事,我都會眼眶泛淚,人生有這種朋友是我這輩子最大的福氣,我是多麼幸運的人。」陳漢章說,「我不太會唸書,我有今天的成就,有很多因素是碰上了貴人,所以我也不覺得小朋友一定要贏在起跑點什麼的,等到想做,我相信他一定可以做得很好。」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77/303977/sm-bbdfd4a7e16252373c5a24a5e63b5045.jpg)
司法史上首次公益桌曆出爐! 19位帥哥美女檢察官上場
司法史上首次由檢察機關製作、發行的「2024年反賄選愛臺灣公益桌曆」,最高檢察署在2023年12月12日召開發表記者會。檢察總長邢泰釗表示,公益桌曆以最儉約的方式,彙整2023年最高檢察署製作「防制妨害選舉公正」宣導海報,自行設計、撰稿、編排而成,傳達檢察官公益代表人守護正義,維護選舉公正的決心,希望「凝聚司法與國民的一體感」。最高檢察署公益桌曆以韓非子名言「奉法者強則國強」為主題,由全國各地檢署及司法官學院推薦的19位檢察官共同參與拍攝,配合時事選列古今中外之名言、法諺,作為砥礪自勉的參考,並建構本土司法美學,配合臺灣四季花卉與傳統節氣,力求真善美,即日起於全國政府出版品展售門市販售,並同步推出電子月曆供國人下載使用,販售所得將全數捐作公益用途。最高檢公益桌曆1月份名言:「菩薩畏因,眾生畏果」,是淨土宗第13代祖師印光大師所說。(圖/最高檢提供)參與拍攝桌曆的檢察官包括:臺北地檢署牟芮君、林岫璁、陳品妤、蘇筠真、謝仁豪;新北地檢署粘鑫、吳姿穎;桃園地檢署陳寧君、黃于庭、翟恆威、邱健盛、王海青;苗栗地檢署曾亭瑋;臺中地檢署趙維琦、侯詠琪;臺南地檢署桑婕;高雄地檢署王建中、尤彥傑;宜蘭地檢署蔡明儒等19位檢察官共同參與拍攝。桌曆除精選12張「防制妨害選舉公正」海報相片作為每月封面外,構圖更首度以攝影與名言、法諺結合呈現,選用言簡意賅、且蘊含深遠哲理古今中外之名言、法句,從1月份的淨土宗第13代祖師印光大師名言:「菩薩畏因,眾生畏果」,到12月份的前中研院院長胡適名言:「生命本沒有意義 您要能給它什麼意義,生命就有什麼意義」做結尾,傳遞「奉法者強則國強,奉法者弱則國弱」的法律精神,讓國人跟著桌曆體驗不同月份的經典法諺,感受智慧的傳承。最高檢指出,部分桌曆將分發檢、警、調、廉、移等各機關,作為反賄選宣傳之用。最高檢呼籲國人,本次選舉應特別防範境外勢力介入、選舉賭盤和假訊息等,歡迎國人勇於檢舉,檢舉專線:0800-024-099#4,請國人一起打擊不法,守護民主,對於妨害選舉的不法情事,檢察機關將速查嚴辦,並適時澄清、積極溯源、防止擴散。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dist/imageholder.jpg)
前檢察總長江惠民開律師事務所 最高檢前書記官長朱文彬也加入
法界近來盛傳前檢察總長江惠民將開設律師事務所,今天終於得到證實,江惠民發出邀請函,表示他將與前最高檢察署書記官長朱文彬等退休司法官合作,一起設立律師事務所,預定11月8日在高雄開幕,事務所成員還包括曾任法官、檢察官的鍾忠孝律師、以及曾任法院庭長的黃怡玲律師。江惠民現年68歲,台大法律系畢業,司法官學院18期結業,2018年接任檢察總長,2022年5月卸任。他歷任高雄地檢署主任檢察官、苗栗地檢署檢察長、台中地檢署檢察長、高雄地檢署檢察長、法務部常務次長等要職。江惠民任職台中高檢檢察長時,針對鄭性澤案提出5項新事證向台中高分院聲請再審,並認定鄭性澤應受無罪判決,受到各界矚目。江擔任檢察總長後,最高檢已廢除特偵組,使得他的曝光度比不上前幾任檢察總長,不過他上任時適逢《法院組織法」修正,最高法院新增「大法庭」制度,因此江在最高檢組成「訴訟組」,以相對應負責最高法院的大法庭案件,進行法律研析及到庭論告。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84/283684/sm-8af535488c73f68a5d1e997d32756c3d.jpg)
俊男美女檢察官出動 最高檢看板人物10人上榜
總統大選和立委選舉的二合一選舉將屆,最高檢察署為防止外力干預選舉,近日打出俊男美女牌,由10位年輕世代的辦案績優、品操良好檢察官,拍攝反賄選等海報,目前最高檢察署電梯已張貼海報,反應相當良好,最高檢察署已寄給全國各檢察署等機關,檢察署及廉政署等相關機關收到後,將陸續張貼在辦公廳處及電梯出入口等醒目地方。最高檢打出檢察官俊男美女牌,推出反賄選系列海報,由新生代檢察官擔綱看板人物。(圖/最高檢提供)最高檢指出,這次二合一選舉海報,包括反賄選、選舉賭盤、假訊息、及嚴查境外勢力介入選舉等主題,海報上穿著檢察官紫色法袍的模特兒,都是如假包換的正牌檢察官,一共有10位,都是司法官學院及全國檢察署從北中南東等地推薦,不但需要工作認真,品操也要一樣良好,才有機會上榜。最高檢打出檢察官俊男美女牌,推出反賄選系列海報,由新生代檢察官擔綱看板人物。(圖/最高檢提供)另外,這次榮登二合一選舉海報上的看板檢察官,最高檢限定在司法官學院55期結業以後、年齡約在30歲左右的新生代檢察官,從司法官學院受訓結束到分發地檢署工作,具相當資歷才有機會入圍,上一波推出九合一選舉海報的看板檢察官,則屬於中生代,各自展現不同活力。最高檢打出檢察官俊男美女牌,推出反賄選系列海報,由新生代檢察官擔綱看板人物。(圖/最高檢提供)此外,最高檢憂心在台灣氾濫成災的博弈網站資金進出龐大,如遭境外勢力利用,隨時可能轉換成選舉賭盤,成為不當手段介入台灣選舉的管道,因此鎖定選舉賭盤,向法務部建議修訂《鼓勵檢舉妨害選舉案件要點》,把檢舉選舉賭盤獎金提高到500萬元,至於境外勢力檢舉獎金更高達2000萬元「天價」,創下政府核發檢舉獎金最高紀錄,行政院已准予備查施行。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87/276187/sm-93807e048c4bbdddd134a60b5647c127.jpeg)
偷拍同寢室友「內褲貼身照」:你有17公分? 準司法官被退訓不爽了
一名吳姓男子通過司法官考試後,居然在受訓期間偷拍室友照片,還傳訊問騷擾「你有17」等,被懲處後竟還登入對方的信箱72次,最終被退訓。他不服,提出行政訴訟。台北高等行政法院審理後,判吳男敗訴,全案仍可上訴。判決指出,吳男利用司法官學院提供宿舍同寢室的機會,未經過室友同意,竟偷拍室友僅穿內衣或內褲的照片,甚至傳訊問「你有17?(指生殖器長度)」。經過調查後,司法官學院認定該行為構成性騷擾,因此禁止吳男在受訓期間再以任何形式或方法接觸當事人,並記申誡2次。豈料吳男居然又利用和室友使用同一部電腦的機會,擅自登入對方的電子信箱,並刪除部分郵件,違反禁止接觸的處置,因此被退訓。吳男不服,因此提出行政訴訟。法官審理後認為,一般人發現公務電腦內留有他人登入紀錄時,正常處理方式應是立即登出,並更換成自己帳號,但吳男卻擅自登入他人電子信箱,瀏覽並刪除該電子信箱內部分郵件,可證其品行操守不良,因此判吳男敗訴,全案仍可上訴。
![alt](https://img.youtube.com/vi/zs2Yx9O85xA/maxresdefault.jpg)
長兄如父改變人生 寡母在水田裡養大的法官
曾任法官學院主任秘書的退休高院法官梁耀鑌,審理過王令麟東森案等重大金融案件,身材高大的他,年輕時酷似電影男神秦漢,在許多女性司法官心中留下深刻印象。外界不知道的是,出生自彰化鄉下農家的他,6歲時父親不幸過世,母親靠著下田耕作,和公公婆婆一起辛苦拉拔梁耀鑌在內的3個兒子及4個女兒長大。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91/273891/sm-5c0dbee5062dcf183ebf3815226ae836.jpg)
長兄如父改變人生 寡母在水田裡養大的法官
曾任法官學院主任秘書的退休高院法官梁耀鑌,審理過王令麟東森案等重大金融案件,身材高大的他,年輕時酷似電影男神秦漢,在許多女性司法官心中留下深刻印象。外界不知道的是,出生自彰化鄉下農家的他,6歲時父親不幸過世,母親靠著下田耕作,和公公婆婆一起辛苦拉拔梁耀鑌在內的3個兒子及4個女兒長大。回憶起母親和祖父母種田的辛苦,梁耀鑌表示,50年前台灣種田靠的是人力,從培育秧苗、插秧、除草、割稻、曬稻,每一道程序都馬虎不得,白天熾熱的陽光就是農人免費日光浴,唐朝詩人李紳的《憫農詩》:「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飧、粒粒皆辛苦」的經典詩句,完全是他兒時的寫照。梁耀鑌(後排右)念大學時,帶著母親(後排左)及姐姐的3個孩子逛新竹動物園,祖孫三代共享快樂時光。(圖/梁耀鑌提供)梁耀鑌說,當他跪在水田裡除草時,還要隨時注意攀附雙腿吸血的水蛭。遇到灌溉的時候,全家人都要輪流睡在田埂旁,連母親和祖父母也不例外,深怕水源被人截走,該期稻作就會完蛋。小時候的梁耀鑌對念書不感興趣,高中念的是放牛班,在校期間未曾想過考大學,直到高中畢業後才驚覺:如果沒考上大學就要去當兵了!他連忙上台北投靠大哥梁再添。梁耀鑌的大哥梁再添(已故)是會計師界的傳奇人物,只有商職學歷,卻在通過高檢後考上會計師,還成為會計師界的領袖、當選台北市會計師公會理事長。梁氏家族在清朝從福建泉州老家遷來台灣,到梁耀鑌已經第8代,最近出版家族來台紀念集。(圖/方萬民攝)放牛班畢業的梁耀鑌心想:「大哥只有商職學歷都能當會計師,那我也可以當律師!」梁耀鑌設定目標後日夜苦讀,先以大學法律系為第一志願,終於如願以償考上東吳大學法律系,而他大學畢業前的生活費及學費,都是當會計師的大哥梁再添資助的。立志當律師的梁耀鑌先考上公立銀行,「半工半讀」工作了7年,雖然沒考上律師,卻榮登司法官金榜,從此開始他的法官生涯,工作了27年才退休。可惜的是,當他有工作能力後,祖父母都已往生,來不及奉養,母親則是在他結婚生子後,北上同住幫忙帶孩子,直到87歲高齡過世。67歲的梁耀鑌回首這半生,除了感謝父母生育之恩,更感謝母親和祖父母的養育之恩,長輩以辛勤耕作的身教,告訴他要腳踏實地的做人和做事,影響了他一輩子。至於只有高職學歷、竟能當上會計師公會理事長的大哥梁再添,則在行為上引導梁耀鑌努力向上,大哥無私地資助他唸大學,完全不求回報,俗話長兄如父,梁耀鑌對已在天堂的大哥梁再添終生感激。看更多孝親獎相關訊息請點這 掃QR Code看「孝親獎」相關活動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