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流
」 核廢水 海洋 日本 福島 垃圾![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0/390600/sm-37cd24894e4962c817d851c53499c7ea.jpg)
傷心海岸2/蚵棚保麗龍成潮間帶殺手 佛手貝內藏「發泡粒球」釀海洋浩劫
金門坐擁豐富海洋資源,居民們傳統上更是依海而生、靠海而活,本該遼闊漂亮的岸際如今卻被垃圾攻佔,這些垃圾多半來自養殖漁業,包括對岸的塑膠浮桶,以及當地漁民使用的保麗龍浮具,而保麗龍在海中難以分解,反而會被崩解成細小發泡粒球,最終被魚兒吞下肚,還會堵塞潮間帶的氣孔導致生態浩劫,當地居民希望縣府能加以管控,避免海洋再受傷害。「我們現在看過去像白白一片,但海上其實是好幾個足球場的大小。」長期關注金門生態的退休老師洪清漳說,金廈海中線間有大片養殖魚場,而這些魚場還是以價格低廉的保麗龍為主要魚具,漁民獲利的背後卻是以海洋生態作為代價。中國塑膠浮桶隨洋流而下,在金門海邊堆積成山,成為當地「清也清不完」的惡夢。(圖/張弘榤提供)據了解,金廈岸間保麗龍連綿數公里,多半為金門漁民的魚場,被當地居民稱為稱為「珍珠海」,美麗名字下卻藏著從潮間帶到海洋各級生物的傷害,最終也將回饋到人類身上。洪清漳表示,保麗龍在環境中無法分解,但會崩解成為小的發泡粒球,在海岸上猶如雪花,即使民眾發起淨灘也難以清理,但發泡粒球會阻塞沙灘中貝類呼吸的孔洞,貝類因而難以生存,連土壤都會因無法呼吸而「死掉」、成為爛泥,破壞整個潮間帶的生態鏈。保麗龍漁具導致海洋浩劫,金門養殖漁業如今卻仍在使用,還有牡蠣長在保麗龍上。(圖/翻攝金門潮間帶臉書,CTWANT合成)「有居民開佛手貝,發現裡面有保麗龍,連魚的肚子裡都有。」洪清漳說,在海洋中的保麗龍造成的問題同樣嚴重,濾食型魚兒會將保麗龍粒子誤認為浮游生物而吞下肚,幸運的能將他們排出,但多數會被留在魚兒體內,小魚再被大魚捕食,在層層累積下,人類也成為保麗龍的受害者。佛手貝是金門特有生物,但當地保麗龍汙染嚴重,其崩解後的發泡粒球甚至被佛手貝吃下肚。(圖/維基百科、翻攝金門潮間帶臉書,CTWANT合成)根據金門縣府統計,2015年到2023年上半年,海廢保麗龍進場量共計26萬3335公斤,累計處理數量12萬8219公斤,未處理量則達19萬6317公斤,縣府環保局曾積極推動「斬龍行動」,但當地勢力盤根錯節,漁民們背後往往有民意代表靠山,幾次試圖整頓最終卻都無功而返。「應該要有個3年或5年計畫,讓保麗龍盡快退場。」縣議員董森堡表示,如今對岸都已禁止使用保麗龍,金門漁民卻仍依舊採用,呼籲環保局獎勵與懲罰並施,訂定計畫以改善「珍珠海」亂象,避免海洋再遭受傷害。金門縣議員董森堡呼籲環保局應訂出計畫,讓保麗龍盡快退場。(圖/方萬民攝)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96/390596/sm-d01cfff0e9641f2735bfb775355dc80d.jpg)
傷心海岸1/海漂垃圾襲擊!金門淪中國廢物回收場 年淨灘2000次清不完
金門四面環海,坐擁遼闊岸際和豐富海洋資源,卻長年遭海漂垃圾「搶灘」,中國沿海大量垃圾順洋流而下,金門海邊滿是福建、廈門一帶養殖漁業廢棄物或生活垃圾,本該美麗的海灘幾乎被塑膠浮桶給「攻佔」,縣府每年組織超過2000次的淨灘,垃圾仍隨著滔滔海水洶湧而來,可說是「沒有清完的那天」,當地居民則期盼從源頭解決,將「垃圾還給對岸」。1月10日下午,記者來到金門東北角海岸,在斜陽照射下,碧海、藍天與浪花形成金門特有的海岸風情,但距離海邊僅幾步之遙,沙灘上滿滿垃圾卻嚴重破壞這處美景。金門縣府各級單位每年舉辦超過2000次淨灘,但海洋廢棄物隨著洋流源源不斷而來,清理速度難以趕上汙染速度。(資料照/金沙鎮公所提供)沙灘上滿是紅、紫和藍等五顏六色的塑膠浮桶,它們多半來自福建沿海,原是養殖漁業用於搭建蚵棚,卻隨著洋流來到金門的沙灘上,另還有大量寶特瓶垃圾,當中包括農夫山泉、娃哈哈等中國知名品牌,颱風時期還有吉普車被吹來,一甲子以前在對岸砲火下英勇不屈的金門,如今卻被廢棄物攻佔。根據金門縣環保局統計,2021年全縣各機關發動淨灘次數達2287次,清出 784.4公噸海漂垃圾;2022年淨灘2940次,清理出520.1公噸,2023年淨灘2794次,但清理趕不上垃圾堆積的速度,「垃圾統戰」也讓當地居民幾乎崩潰。「看到小時候的海變成這樣,真的覺得很無奈。」退休老師洪清漳說,他在金門土生土長,如今居住超過60年,兒時因處於戰爭敏感時期,一般民眾不得輕易靠近,海岸也得以維持乾淨整潔,潮間帶生物亦能自在生長,屬於海洋生物的樂園卻在20多年前變調。退休老師洪清漳看著故鄉海岸成垃圾場無奈不已,潮間帶許多生物因崩解保麗龍而無法呼吸,更讓他難過痛心。(圖/方萬民攝)「那時候對岸經濟環境變好,養殖漁業興起,從一開始的保麗龍變成如今的塑膠浮桶。」洪清漳回憶,因早年中國環保觀念並不普及,沿岸漁民起初使用保麗龍養殖,但繩索在海風和海風侵蝕下容易損壞,大片保麗龍因而隨波逐流、南下金門,近年對岸禁止使用保麗龍,漁民們改為使用塑膠浮桶,垃圾的問題卻沒有解決。洪清漳說,保麗龍崩解後會變成細小分子,阻塞潮間帶的孔洞,土壤和當中生物因而無法呼吸,底下的土壤往往成為一灘爛泥,塑膠浮桶的塑化劑則可能融入海內,進而影響海洋生物的健康,這些海洋生物被人類補食後,則再次「回饋」到人類身上。金門大學行政副校長高瑞新建議用「科技防堵垃圾」,透過政策、科技和社會參與的整合減少海洋廢棄物的影響。(圖/方萬民攝)縣議員董森堡則認為應從源頭管制,目前岸際垃圾大多非縣民所造成,且縣內沒有焚化爐,垃圾清運往往要聽環境部指揮,運到高雄等縣市處理,費時費力更費錢,希望能建立兩岸溝通機制,「將垃圾還給事主」。董森堡提到,兩岸在2017年間曾首次有「垃圾歸還儀式」,將大型塑膠浮桶還給廈門,此後因關係緊張和疫情而無法再針對垃圾清運開啟溝通,希望路方能從源頭管理、減量使用,並負起相關的環境責任。金門大學行政副校長高瑞新則建議用「科技防堵垃圾」,可利用AI技術估算洋流走向,推估垃圾在海上的集中地,再利用海上清運船將垃圾拖回,提高垃圾清理與回收效率,透過政策、科技和社會參與的整合,金門才能有效減少海洋廢棄物的影響,確保環境永續發展。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dist/imageholder.jpg)
「潮韻傳響‧澎嶼探秘」耀眼發表 見證澎湖生態與人文交織的島嶼故事!
澎湖,自古便有「仙聖之島」的雅譽,今天全球旅人對澎湖的喜愛與日俱增,更加印證了她風華絕代的迷人魅力。過去我們常以「散落在臺灣海峽的珍珠」來形容澎湖群島,提到澎湖的美,不論是地理風光或是美食特產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但這座以玄武岩為基礎的海上石城,是如何在裸露的岩石上孕育出生命與文化,並進一步影響到今天澎湖人的生活,卻是過往觀光影片中較少被提及的部分,也讓嚮往澎湖深度旅遊的人士,缺少便於導讀的影像窗口。潮韻傳響 澎嶼探秘 影片發表會-開場熱舞表演(圖/澎湖縣政府提供)。這次由交通部觀光署澎湖國家風景區管理處(以下簡稱澎管處)所企劃的系列影片「潮韻傳響、澎嶼探秘」,聘請國內資深的紀錄片團隊尖端公司參與製作,採紀錄片手法,以「石」為出發點,分別從玄武岩地質地貌、燕鷗生態、古厝、古廟等4個主題的串聯,深入探討澎湖島嶼生命中較少為人知的故事,也讓傳統的常民生活、慶典儀俗和古蹟建築在澎湖眾多的觀光資源中被看見、解讀與珍藏。潮韻傳響 澎嶼探秘 影片發表會_澎湖國家景區管理處副處長 呂玉鉛(圖/澎湖縣政府提供)。潮韻傳響 澎嶼探秘 導演 鄧文斌(圖/澎湖縣政府提供)。系列影片從千百萬年前澎湖群島的誕生說起,走過海島地質的生成年代,看見玄武岩奇特地貌的前世今生。緊接著,在候鳥遷徙航線與洋流的交會下,為澎湖帶來了生命的駐足,因海洋生物所提供的豐富食物來源,玄武岩所構成的大小島嶼成為燕鷗棲息繁衍的家,族群的生命也在此得到延續。當人類足跡踏上這座島嶼,隨處可得的石材便成為開啟文明的重要資產。從史前時代開始,人類就在此運用石材製作生活所需的石器,數百年來,澎湖人更用石頭圍起生活的安穩與幸福,從民居、廟宇、漁業(石滬)到農業(菜宅),無不與石為伍,成為澎湖建築的經典意象。伴隨聚落而存在的便是廟宇。澎湖寺廟林立,堪稱「眾神之鄉」,廟宇是海島子民的心靈寄託,它承載了前人的記憶與期許,從石雕到木雕、彩繪到剪黏,歷代工匠在此奉獻畢生精華,構築澎湖迷人的信仰世界。潮韻傳響 澎嶼探秘_記者會開場表演 歡迎探訪澎湖(圖/澎湖縣政府提供)。澎湖縣政府 觀光旅遊處 副處長 劉美凡(圖/澎湖縣政府提供)。澎管處表示:影像是觀光宣傳最直接有效的溝通工具,這次我們以紀錄片的手法細膩呈現澎湖的自然與人文內涵,目的就是要在鏡頭中展現澎湖「真、善、美、奇」的真實面貌,在行銷澎湖知性旅遊的同時,也能發揮環境教育的功能,喚起遊客自然保育和文化保存的意識,進一步在國際上提升旅行澎湖的品牌形象。(圖/澎湖縣政府提供。)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78/374978/sm-840ad57d856270514b9825dc76ffcdcb.jpg)
南極洲皇帝企鵝流浪到澳洲!牠現身數千里外西澳海灘 專家親揭原因
澳洲的海洋海灘(Ocean Beach)近日出現一隻皇帝企鵝,引發當地人關注,由於皇帝企鵝棲息地在南極洲,推測這隻皇帝企鵝從南極洲到海洋海灘,只少穿越了2200英里,約3540公里。皇帝企鵝只在南極洲野外被發現,不過牠們的生存環境如今飽受氣候變遷的威脅。(圖/達志/美聯社)根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6日報導,澳洲動保部門證實這隻來自數千里遠外南極洲的皇帝企鵝(Emperor Penguin),日前在經歷史詩般的長途海上之旅後,現身西澳州(Western Australia)海灘。報導引述西澳洲生物多樣性、保育、景點部(DBCA)說法,這隻皇帝企鵝在本月2日出現在海洋海灘,而且有營養不良的狀態,目前由當地專業野生動物保育員照顧中,估計需要幾週才能康復。皇帝企鵝只在南極洲野外被發現,不過牠們的生存環境如今飽受氣候變遷的威脅,另外,由於海洋海灘和南極洲相距超過3540公里,也就是這隻皇帝企鵝顯然游超過3540公里,才能現身澳洲。另據《澳洲廣播公司新聞》(ABC News)引述西澳洲大學(University of Western Australia)研究員坎內爾(BelindaCannell)推測,這隻皇帝企鵝可能是順著洋流往北漂,「牠們在覓食的時候傾向順著洋流移動,可以找到更多不同種類的食物,所以可能是這些洋流流向了比正常距離更遠的地方」。據了解,皇帝企鵝是18種企鵝中最高和最重的企鵝,體重可達40公斤,站立身高約1.1公尺,雌皇帝企鵝在繁殖季可產下1顆蛋,並交由雄性伴侶孵化,然後花大約2個月時間下海覓食。1隻來自南極洲的皇帝企鵝現身數千公里外的西澳洲的海灘。(圖/翻攝自X)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42/373242/sm-cfc8aeac32780a025da6b242b6c5eaef.jpg)
流感、新冠疫苗第二階段11月開打!「這些」地方也能接種 哪些人可以打?
公費流感、新冠疫苗10月1日起已同步進行第一階段開打,而第二階段接種對象也將在11月1日起開放施打。第二階段哪些民眾可以接種?疫苗有哪些廠牌?又有哪些地方可以接種疫苗呢?公費流感、新冠疫苗第二階段接種 哪些民眾可以打?公費流感、新冠疫苗將在11月1日開放第二階段接種對象施打,疾管署發言人羅一鈞表示,在流感疫苗的部分,第二階段將會下修到50歲以上的民眾都可以接種,而新冠疫苗的部分,民眾只要是年滿6個月以上都可以接種。另外在11月1日以前,陪同第一階段對象接種疫苗的民眾如果是第二階段對象,也可以同時接種新冠疫苗,及早獲得保護力,降低感染COVID-19後發生重症和死亡風險。根據疾管署統計,截至10月21日止,公費流感疫苗接種數已有約266.3萬人次,公費新冠疫苗則已累計接種數58.2萬人次。羅一鈞發言人認為,11月1日第二階段開打後,將會再有一波明顯的打氣出現。公費新冠、流感疫苗有哪些廠牌? 適用對象為何?今年公費新冠疫苗病毒株為JN.1,接種廠牌為莫德納,至於公費流感疫苗則有5家廠牌,包含:國光流感疫苗:提供滿3歲以上使用。賽諾菲流感疫苗:提供滿6個月以上使用。GSK流感疫苗:提供滿6個月以上使用。東洋流感疫苗:提供滿6個月以上使用。高端流感疫苗:提供滿3歲以上使用。哪些地方可以接種? 除醫療院所「這些」地方也可打欲接種流感、新冠疫苗的民眾,可以先透過各地方政府衛生局網頁、疾管署流感防治一網通(https://antiflu.cdc.gov.tw/)、疾管家或1922防疫諮詢專線,查詢鄰近合約院所,再打電話到院所詢問預約,以確保可施打到疫苗,也能節省排隊等候的時間。除了醫療院所以外,羅一鈞發言人表示,11月1日開始,全聯74家門市及大潤發2家門市也會設置接種站加入接種行列,在接種時也會提供小禮物,像是礦泉水或ˋ水果等,鼓勵民眾接種疫苗。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41/369641/sm-a4e42f40a379db343024ec986ec59785.jpg)
長10公尺、重300公斤巨型烏賊被沖上海灘 專家:洋流、水下生態可能發生變化
西班牙北部城市利亞內斯一處海灘,日前發現一隻長達10公尺的巨型烏賊被沖上岸,由於這種生物原本生活在海洋深處,難以在其自然棲息地觀察到,在世界上僅記錄有21個標本。由於巨型烏賊突然躺在海灘上,這讓生物學家正在思考洋流或水下生態系統是否發生變化。根據外媒《鏡報》(The Mirror)、《Murcia Today》報導,本(10)月11日,有人在利亞內斯的埃爾薩布隆海灘(El Sablón beach)上發現了這條巨型烏賊,這引起了當地科學家的濃厚興趣。報導指出,這種巨大的海洋生物屬於「Architeuthis Dux」物種,更普遍被稱作「大王烏賊」(giant squid),世界上僅記錄了21個標本,其中大部分在西班牙北方的坎塔布里亞海(Cantabrian Sea),牠們最大可長達17公尺長,重300公斤。海洋保護組織「Cepesma」主席路易斯(Luis Laria)表示,這種巨型烏賊非常害羞,在坎塔布里亞海和紐西蘭以外的海域很少見到。《鏡報》也稱,該物種經常被比作北歐神話中著名的海妖,傳說中,牠能夠用巨大的觸手擊沉船隻。不過,實際上,巨型烏賊對人類相對無害,另由於其肌肉中氨含量較高,因此不能食用。目前,這條巨型烏賊被轉移至市政府相關場地進行處理,至於巨型烏賊為何會出現在海灘上,生物學家正在考慮洋流變化的問題,或是水下生態系統的條件是否已經改變。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33/369633/sm-07213576c708d4ed12649d5b94d24fb3.jpg)
郭智輝拋菲律賓蓋綠電廠構想 洪孟楷憂釀國安威脅
國民黨立委洪孟楷16日表示,經濟部長郭智輝近期提出的「菲律賓蓋綠電廠」恐怕有國安疑慮,海底電纜鞭長莫及,未來若跳電「難道要怪鯊魚嗎?」因應經濟部喊出2030年起,每年可發400億度綠電目標,郭智輝15日拋出,希望在鄰近的菲律賓等國家興建綠電電廠,再進一步經由船運或海底電纜,將綠電運回台灣供廠商使用的前衛構想,引發在野議論。洪孟楷對此批評,電力是基本民生產業需求,若要把電力交在其他國家手中,等於被他國掐住喉嚨,對國安是非常大的威脅。他說,近年台電屢屢將跳電問題推給松鼠等小動物釀禍,未來若海底電纜運電成真,「鯊魚可能也成為跳電的主因」,他諷刺。洪孟楷感嘆,郭智輝一席話,除了打臉過去民進黨政府一再強調能源是戰略物資之外,也把「電力即國力」的國防意識拋諸腦後。他憂心,即使退一萬步想,菲律賓與台灣根本沒有邦交,菲律賓政治立場有時親美有時親陸,非常不穩定。洪孟楷直言,對比民進黨把大陸想成洪水猛獸般的假想敵,若從藍營人士口中說出「菲律賓蓋綠電廠」,恐怕現在已被側翼打成「中共同路人」,郭智輝異想天開把能源主導權送給他國,萬萬不可。洪孟楷強調,海底電纜如果成真,狀況將充滿不確定性,包含距離與洋流都需要克服,根本捨本逐末,令人傻眼。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20/368420/sm-1bc0131b22f44f32bb826d25ed924650.jpg)
超罕見畫面出爐!山陀兒颱風留下一團「冷海水」 鄭明典:還有海中渦漩
雖然山陀兒颱風目前已經消散,但其卻留下相當罕見的景象,前氣象局長鄭明典就發文表示,可以看到台灣西南部有一團「冷海水」,這就是山陀兒颱風的遺產,而且這股冷海水中還有海中渦漩,整團冷海水也不會很快消失。前氣象局長鄭明典於9日在FB發出一張海溫距平圖,從中可以明顯地看到,一片橙色、黃色交織而成的海面上,在台灣的西南部海面上有一團奇特的藍色團塊。鄭明典解釋,這是山陀兒留下一團「冷海水」,這團冷海水伴隨著海中渦旋,不會很快消失。由於十分罕見,因此發文留個紀錄。不少網友在看到如此景象後,紛紛留言表示「能量都被山陀兒抽乾了」、「不知道別的颱風過後,有沒有這玩意」、「如果那團冷海水的區域再更大一些就好了」、「竟然可以影響海溫那麼久。可是洋流那些,不是應該早就中和溫度了嗎?不太理解這其中的道理」、「前幾年 也有個颱風 踩進這種冷水坑,瞬間降級」。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56/368356/sm-abc5a8546c7d19efd9aa6d530f7ffb99.jpg)
女潛客被洋流沖走 幾周後在120公里外鯊魚腹中發現腿部殘骸
開開心心出門度假,卻發生了不幸的事件!美國一名婦女科琳(Colleen Monfore)在今年9月份前往印尼雷恩島潛水,不料被強勁的海流沖走,意外失蹤。經過8天的搜救,卻沒有任何的成果,最終只能宣告結束搜尋。後來,在離失蹤地點約120公里處的地方,一名漁夫捕撈到了一條鯊魚,裡面發現了一具人類女性腿部殘骸,且仍穿著潛水衣。警方推測,這可能是該名失蹤婦人,目前案件仍在調查中。來自美國的科琳(Colleen Monfore)在9月份的時候,和6名朋友搭乘潛水船,前往印尼雷恩島進行潛水活動,卻不幸遭到強勁的海流沖走,而潛水團的教練未能即時將她拉回船上。隨後,搜救隊展開了8天為期的搜尋,但由於海上條件極為惡劣,最終只能放棄搜救。不過離失蹤處120公里的東帝汶,一名漁夫捕獲到了一條鯊魚,看起來健康狀況有異常,漁夫以為鯊魚是誤食了塑膠或漁網等物品,於是將鯊魚解剖,沒想到發現鯊魚的胃部,有一具人類女性腿部殘骸。不過科琳的朋友在臉書上發文表示:「我們不相信這是鯊魚攻擊。她丈夫認為她在水中遭遇了某種醫療問題。」他們認為科琳不是被鯊魚殺死,希望警方能進一步調查死因,以揭示真相。不過官方人員透露,在找到的殘肢上「仍留有一件黑色潛水衣」,經過比對後,確認是科琳的殘肢,將會進一步調查以釐清科琳的死因。而事件發生後,當地潛水人士感到相當震驚,這也讓大眾更加重視海域潛水的安全性。當地官員呼籲,若民眾有任何相關資訊,應立即向當局通報,以便能夠盡快釐清真相,確保類似事件不再發生。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25/365925/sm-e561acb9ebe030b69cda5ff8c538e52b.jpg)
40萬年前地球現異常暖期 海洋暖化是主因!台大解謎團登頂尖期刊
台大地質系碩士班研究生宋文惠在北義大利女巫洞操作鑽機,鑽取石灰岩岩芯標本。(圖/台大提供/中國時報李侑珊台北傳真)暖化現象日益嚴重,為解密百萬年來最熱暖期謎題,台灣大學地質系組成跨國研究團隊,揭示40萬年前地球便出現的異常暖期原因,即並非需要特別高的溫室氣體濃度,而是只要長時間海洋暖化,便可達成升溫效應,所以海洋力量是造成暖化的重要因素,這項研究成果已於7月15日刊登於頂尖期刊《自然通訊》,有助於預測未來氣候變遷。依地質紀錄顯示,距今約40萬年前,全球冰量少於現在,海平面卻比當代還高出10公尺。這個暖期持續約3萬年,是地球歷史上的最熱暖期。此時期太陽輻射弱,大氣溫室氣體濃度也比現代低,此暖期於焉成為地球科學研究的著名謎團,被學術界稱為「MIS 11c悖論」。為解密百萬年來最熱暖期謎題,台大地質系博士後研究員胡訓銘與地質系國家講座教授沈川洲,率領國際團隊展開研究。胡訓銘表示,台大地質系攜手歐洲研究夥伴,2014年在北義大利的女巫洞,鑽取洞穴石灰岩岩芯標本,利用台大地質系實驗室的高精度鈾釷絕對定年技術,分析標本沉積時間,加上精細碳氧同位素與微量元素資料,重建南歐48到36萬年前的環境變化史。團隊比對太陽日照量、全球海面變化與大西洋各地氣候紀錄,終於解開謎團。研究結果顯示,「MIS 11c」極致暖期是多種因素導致。首先,約42萬年前,北半球夏季太陽輻射上升,中低緯度的大西洋受太陽力量影響,達到極致高溫。在海洋暖化後,地球傾角漸增,引發更炎熱的夏季,使溫暖海洋持續數萬年,洋流再把大量熱能傳到高緯度,造成冰棚持續融解,導致百萬年地球史上最熱暖期。胡訓銘提到,這項研究成果揭示海洋力量是造成暖化的重要因素,對預測氣候變遷有著重要參考價值。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8/351508/sm-4df0e7593740238bd8a14fdeaffd5b62.jpg)
郭泓志《上船了各位!》爆假划 三立回應「絕無造假可能」
《上船了各位!》為三立、華視與文策院聯手日本極東合作的台灣跨國實境節目,挑戰全程獨木舟從花蓮划行至石垣島,拍攝期間全程記錄胡宇威、郭泓志、蔡昌憲、KID、瑞瑪席丹、鍾瑶、雷艾美,7位藝人在海上的過程,也詳實記錄此行受天候、洋流影響,以及夜間視線不佳與天候海況惡劣情況下,為求安全而讓人員和獨木舟都上船的過程,製作難度高,更是台灣實境節目天花板。三立集團與華視表示,此一挑戰由台日兩國的製作單位協力完成,相關過程全程被攝影與船舶儀器所記錄,節目實際最終完成划行長度為200公里,詳細過程已於6月於石垣島舉辦的記者會公布,且抵達日本石垣島當日,岸邊也有來自台日的民眾迎接與見證,絕無造假可能。胡宇威、郭泓志、蔡昌憲、KID、瑞瑪席丹、鍾瑶、雷艾美,在《上船了各位!》挑戰跨海划船壯舉。(圖/三立提供)出發前最受關注的國家級棒球選手郭泓志,是7位藝人中唯一的專業運動員,雖然郭非水上運動專業,然而他展現專業運動員的魄力,拍攝期間密集且拚命私下找國手級教練練習高達20次。觀眾透過節目就可以看到他的顯著進步,這就是國家級運動選手的超凡毅力,且郭泓志更是7位藝人中很信任且佩服的老大哥。隨著節目播出,外界可以親自感受此一冒險挑戰的難度與精彩,相關不實爆料造成運動員、藝人與節目信譽受損,出品方與製作單位將不會坐視無端造謠踐踏藝人數月來的付出,希望爆料者自重。也請觀眾密切關注接下來的集數,一同見證藝人的成長以及壯舉。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1/350401/sm-977a2899a308acc7e6e2c81081862937.jpg)
星戰女星克服「恐水症」 《追浪少女》黑海游9天凍到嘴唇發紫
《星際大戰》飾演「芮天行者」一角出名的黛西蕾德莉,在傳記電影《追浪少女》飾演美國首位泳渡英吉利海峽的女子游泳選手格特魯德埃德爾。黛西在記者會上透露,當初為了拿到角色,撒了點小謊稱自己很愛游泳,但她其實很怕下水,接到角色後除了接受3個月的游泳訓練,還因為海水太冷,拍到嘴唇發紫,辛苦的拍攝過程讓她苦笑喊:「我此生可能不會想再下海游泳。」《追浪少女》描述美國首位泳渡英吉利海峽的女子游泳選手格特魯德埃德爾的動人故事。(圖/Disney+提供)黛西表示她其實很怕下水,去海邊時絕對不會讓海水超過腰際,「我需要能夠看到水域的最底部,所以我游泳時從來不會游很遠。」但她為了演出劇中運動員角色,拍攝前整整3個月天天都在泳池裡特訓,「我在攝氏15度的泳池裡拍戲,在20公尺的泳池游到一半,突然覺得我真不該同意(演出)的。」黛西蕾德莉拍《追浪少女》克服怕水恐懼,就算在海水凍到嘴唇發紫也不喊停。(圖/Disney+提供)她為了拍攝,成功克服怕水恐懼,在黑海游泳了9天,最後一次拍攝時,還在有洋流中的大海裡游了150公尺,也因為大量游泳導致胸部肌肉拉傷、長骨瘤、左耳感染等等,她的敬業精神讓導演喬奇姆羅寧也大感佩服,大讚:「她在冰冷的水中拍攝從未抱怨,就算嘴唇凍到變藍色,她仍不斷重新跳進水中。」該片將於7月19日在Disney+ 獨家上線。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55/348755/sm-a5ec16a3429529689515412e52bccfc3.jpg)
鄭文燦涉貪二度交保! 命理師曝他:敗在男性小人「明年更凶險」
吠陀占星權威李靜唯老師在臉書粉專發文表示,6月30日土星開始在水瓶座逆行,吠陀占星中土星所在的星宿象徵刀劍,是用來切除異己和防衛自身的武器,同時也隱含「雙面人」的意思,代表這段時間我們可能會看到某些人前人後不為人知的另外一面。而土逆才沒多久,7月6日竟就爆出前桃園市長鄭文燦涉貪交保,7月7日他更火速請辭海基會董事長一職。李靜唯指出,鄭文燦的塔羅密碼,人格:月亮、靈魂:隱者、愛情:塔、財富:惡魔、2024:吊人、2025:死神。李靜唯表示,別看鄭文燦外表大剌剌,內心其實是個足智多謀,心思深沉細膩之人,「月亮」念舊重感情有同理心,「隱者」老成持重注重細節,「月亮隱者」的組合雖平易近人但一生小人是非不斷.立法院長韓國瑜就是這個組合,所以他們能夠迅速積累廣闊人脈與充沛人氣!不過兩人的差別在於愛情和財富特質不同,鄭愛情在「塔」,財富在「惡魔」,其實是一個性格十分矛盾衝突,不達目的絕不罷休的組合。李靜唯表示,愛情在「塔」,意謂內心有非常熱情或火爆的一面,企圖心&執行力超強,但也具備不同于一般人之邏輯思惟與三觀,一旦做出決定雖千萬人吾往矣!而財富在「惡魔」更是加強了「塔」的爆發力及衝突性!「惡魔」在財富其實是很棒的財富格局,容易出人頭地名利兼收,但也可能為了達到目的不擇手段(黃子佼就是財富惡魔),因為西方神話中的惡魔就是來誘惑人類與之交易,牠可以慷慨賜予你財富和權力,但你也必須用靈魂來交換!這樣的人格特質其實就是很典型的雙重性格,不但可以衝鋒陷陣也可以籠絡人心,難怪會成為前總統蔡英文的首席愛將!不過,土逆也是業力爆發的一年,不論是前世因果抑或是今生所為,都是一個先切除沈痾再破釜沉舟的殘酷過程,鄭文燦的業力無疑就在今年走「吊人」時爆發,不過從他第二天就火速辭掉官職的動作來看,即可窺出他性格中十分果決和壯士斷腕的一面。李靜唯說,鄭文燦一生的女性貴人運特別強,官運十分順遂,不過2024-2025的「吊人死神」運勢較為低迷,反而要特別注意男性小人 ,因為他這一生最忌諱和朋友有過多的金錢牽扯,典型成也朋友敗也朋友的格局!今年「吊人」也許可以破財消災,但也可能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明年的「死神」還是要慎防官司是非和破大財!其實「吊人」這一年首先必須學會置之死地而後生的智慧,接下來的「死神」流年才有可能絕處逢生。李靜唯指,此外,這兩年同樣走「吊人死神」的還有美國總統拜登,他確實有可能因為健康問題而退選或是拜給川普;眾所矚目的黃子佼,Nono今年也走「死神」.....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最近民進黨風頭甚健的沈伯洋流年亦是走「吊人死神」!其實「吊人死神」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我們自身對於紅塵俗世的貪念與執念。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91/348091/sm-23ee7097e4baeda0d887f29b90852df5.jpg)
120好手挑戰獨木舟橫渡小琉球 36人體力透支被海巡救起
屏東縣政府主辦運動i台灣2.0計畫「2024獨木舟橫渡小琉球」,120位愛好水域運動的民眾,7日從屏東大鵬灣青洲灣沙灘出發,挑戰以無動力的獨木舟橫渡至小琉球中澳沙灘,挑戰自我,結果有36人因體力透支無法安全抵達終點,被海巡艦艇一一救起。120位愛好水域運動者,今天上午從大鵬灣青洲灣沙灘開始,挑戰以無動力的獨木舟橫渡至小琉球中澳沙灘。(圖/屏東縣政府提供)屏東縣政府表示,獨木舟橫渡小琉球活動結合運動i台灣2.0計畫水域活動,從5、6月份就開啟一連串的水域安全課程,包含海洋安全宣導、獨木舟技能、體能教學及獨木舟實作演練,7日重頭戲獨木舟橫渡小琉球,有60艘獨木舟、120人共同橫渡小琉球,全程約11浬,橫渡時間約4小時,是一場體力與耐力的大考驗。結果到了上午6時46分許,高雄海巡隊接獲海巡署第七巡防區指揮部通報,挑戰橫渡小球琉的民眾,因海象不佳導致陸續發生體力透支,請求派艇救援。海巡人員前往搭救橫度小琉球體力不支的民眾。(圖/海巡署南部分署提供)海巡人員前往搭救橫度小琉球體力不支的民眾。(圖/海巡署南部分署提供)高雄海巡隊獲報後,緊急調派PP-3517艇及CP-1028艇前往救援,7時許海巡艇陸續抵達大鵬灣青洲公園西南方1.2浬處海域救援,現場多艘獨木舟因海象不佳已四處漂流,海巡艇在海域持續搜尋,陸續救起36名體力透支民眾返回小琉球白沙漁港安置,上午11時30分經主辦單位清點參與活動人數,確認已全數平安返回。屏東縣政府體育發展中心表示,在出發前即有教育訓練及體能檢測,防護措施則是團隊出發後,前面有4艘SUP教練配速,左右各有3艘救生艇及水上摩托車,後面還有9米及7米救難船,將團隊包在中心,並且向參與者說明,若有體力不支,將舉槳示意,可說防護相當嚴謹。體發中心表示,舉辦活動前,有先預知海巡署,請海巡署協助留意,由於今天風浪較大,洋流也較強,團隊一出海就感覺被帶往北方,因此有些人體力不支,也有些人因浪大而暈船,甚至還吐了,防護員於是通報海巡協助。體發中心指出,日後會更留意氣象狀況,經詢問小琉球經驗豐富的漁民,建議農曆3月海況可能會好一點,日後將進一步研議活動施行辦法。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16/345116/sm-6105a8508e6d9e1f528df182aa6b2a8a.jpg)
佛州男子海邊找海龜巢 意外拾獲價值1.3億古柯鹼磚
美國佛羅里達州警方表示,一名遊客近日在佛州東北部拿索郡(Nassau County)的海灘搜尋海龜巢時,意外發現了70多磅古柯鹼磚,市值達400萬美元(約新台幣1.3億元)。根據《紐約郵報》報導,這批古柯鹼是21日早上在拿騷縣阿美利亞島(Amelia Island)海灘上發現的。這些古柯鹼磚重32公斤,用塑膠包裹,包裹外側印有白頭鷹的圖片。被拾獲的古柯鹼磚重32公斤,用塑膠包裹,包裹外側印有白頭鷹的圖片。(圖/翻攝X/Florida Sheriffs Association)執法官員表示,這些毒品價值估計約在100萬美元(約新台幣3300萬元)左右,但在市面上可以賣出超過400萬美元。佛州警方表示,在走私猖獗的佛羅裡達州南部,大量包裝好的毒品被沖上岸是很常見的事情,但在如此北方的海岸發現如此大量的古柯鹼卻十分異常。「這在拿索郡非常罕見,」拿索郡警長利珀(Bill Leeper)告訴媒體,「許多年前,我們這的海灘上曾有成捆大麻被沖上岸,但據我所知,像這樣的被沖上海灘的古柯鹼是很罕見的。」警方認為,這些古柯鹼磚是走私船面對海岸警衛隊查緝時,故意從船上扔進海裡,之後被洋流帶往附近的海灘。事實上,這類走私者將毒品拋棄海中以躲避查緝的行為十分常見,2024年2月,澎湖湖西鄉也曾傳出工作人員在龍門海邊淨灘時,意外拾獲發現一包重1100多公克的古柯鹼,估計價值在2千萬元台幣左右。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96/344096/sm-655f062861eabf7bde48b7c8973f522b.jpg)
監院認財產申報不實 蘇震清遭監院重罰400萬處分名單全曝光
監察院18日公布最新一期廉政專刊,公布公職人員財產申報罰鍰處分案件名單,包含前立委蘇震清、林為洲、前高院院長石木欽、台北市警察局長李西河都入列。監察院指出,蘇震清申報民國107年11月1日的財產,就應申報的財產項目,未據實申報本人借用他人名義持有的存款7筆,經核受處分人所述申報不實理由,不足採信,應認定為故意隱匿財產為不實申報,處分確定金額新台幣400萬元。針對蘇震清的政治獻金罰鍰處分,廉政專刊載明,蘇震清2020年設置政治獻金專戶,但他2019年收受太平洋流通投資公司前董事長李恒隆以他人名義違法捐贈政治獻金,未盡查證且未依限辦理返還或繳庫,另收受捐贈者不詳之政治獻金未存入專戶、未開立受贈收據且匿未登帳而故意為不實之申報,違反政治獻金法規定,違法收受的政治獻金遭沒入360萬元,並處116萬元罰鍰。針對林為洲財產申報裁罰,監察院指出,林申報2019年11月1日之財產,就應申報之財產項目,未據實申報本人土地變動情形13筆,經核受所述申報不實之理由,不足採信,應認定為故意申報不實,遭裁罰120萬元罰鍰。監察員再指出,石木欽財產申報裁罰理由,石申報2017年11月1日之財產,就應申報之財產項目,未據實申報配偶債務2筆。經核受所述申報不實之理由,不足採信,應認定為故意申報不實,遭裁罰12萬元罰鍰。至於李西河財產申報裁罰理由,監察院表示,其擔任刑事局長期間,於2022年10月7日申報之財產,就應申報之財產項目,未據實申報本人現金 1 筆。經核受所述申報不實之理由,不足採信,應認定為故意申報不實,遭裁罰6萬元罰鍰。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95/343395/sm-e53f990af312aeb46af7d5af3da98dc3.jpg)
泰勒絲愛丁堡激情開唱 歌迷集體一行為被官方認證「引發地震」
西洋流行樂天后泰勒絲(Taylor Swift)7日到9日在蘇格蘭愛丁堡的默萊菲體育館(Murrayfield Stadium)連辦3場《時代巡迴演唱會》(The Eras Tour),吸引各地粉絲湧入觀光。英國地質調查局(BGS)表示 ,這位超級巨星的粉絲在觀看演唱會時過度熱情,害他們連續3天都在體育場方圓近4英里的地方檢測到地震讀數。據《CNN》報導,默萊菲體育場的管理方蘇格蘭橄欖球協會稱,演唱會第一晚就湧入近73000名歌迷到場支持,打破蘇格蘭史上最高紀錄,而根據蘇格蘭橄欖球協會的說法,之後的每個晚上,都會打破前一天的記錄。英國地質調查局在官網上表示,他們在6月7日起的連續三天,透過布置在愛丁堡全市的監測站都觀察到了異常的地震數據,這些數據通常都依循著類似的模式,並且在泰勒絲演唱她的名曲《...Ready For It?》、《Cruel Summer》與《Champagne Problems》時達到高峰。尤其在她演唱《...Ready For It?》期間,歌迷的躍動使振動頻率數據達到160bpm的高峰,而整場演唱會中人群大概製造了80千瓦的功率,大約有6000個汽車電池那麼多。而歌迷的熱情在禮拜五的第一場演唱會最為熱烈,他們瘋狂的躍動造成了地面大概23.4奈米的震動位移,而週六與周日的數據分別為22.7奈米與23.3奈米。泰勒斯的《時代巡迴演唱會》預計在22個國家開唱152場,預計將成為有史以來票房最高的巡迴演唱。(圖/翻攝IG/Taylor Swift)演唱會後,泰勒絲在IG上向熱情的歌迷們喊話,「愛丁堡!這個週末你們的熱情真的要把我吹飛了。感謝你們連續3次打破蘇格蘭體育場的表演紀錄,也謝謝你讓我有家的感覺。我愛你們,愛所有22萬名的你們!」事實上,這並不是泰勒斯的演唱會第一次造成地震,她2023年7月在西雅圖開唱時,也曾造成芮氏規模2.3的地震,不過當晚的地震主題曲是《Shake It Off》跟《Blank Space》。泰勒斯的《時代巡迴演唱會》預計在22個國家開唱152場,預計將成為有史以來票房最高的巡迴演唱。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42/340442/sm-865b205fc244bc7e2e5dd856629f095d.jpg)
林美秀抱病工作跳到雙腿瘀青 自責表現沒有很好
林美秀轉戰歌壇將於6月推出首張專輯《Lady Pum Pum》,她表示:「歌手也是我另一個角色,其實並不是『轉戰』歌壇,而是跑來演歌手啦。」為了首次出輯她發揮百變女王功力,搖身一變扮起「Lady Pum Pum」提及新身分"Lady Pum Pum"靈感來源,林美秀透露自己的靈感繆思正是西洋流行天后Lady Gaga,甚至一度動起減肥念頭。林美秀笑說:「Lady Pum Pum是很可愛的名字,有一點搖滾的味道在裡面,誰說女神不能胖胖的?」被問到日後希望粉絲們怎麼叫她,林美秀表示:「以我中年人的感覺就是『女神胖胖』或是『女人胖胖』都是可以的!無論哪個名字我都會熱情回應哦!」提到新歌〈烏貓〉,日前林美秀在拍攝MV時卻意外身體微恙,加上先前剛結束的戲劇拍攝工作,讓她在拍舞蹈部分時跳到最後雙腿瘀青腫脹,甚至右腳腫到像「大象腿」一樣,仍敬業地一直跳,結果原本穿馬靴的她到最後連拉鍊都拉不起來,只能忍痛拍完,她有些自責地表示:「我總覺得我好像沒有表現得很好!」所幸成果出來令自己相當滿意。林美秀新歌〈烏貓〉MV邀來「玖壹壹」成員春風合作演出。(圖/繁星浩月提供)〈烏貓〉MV邀來「玖壹壹」成員春風演出男主角,兩人因實境秀結緣,但彼此因為工作忙見面次數不多,這次林美秀原本擔心太唐突的邀請會被拒絕,沒想到春風竟一口答應,義氣相挺的春風更對林美秀說:「妳如果包紅包我就不拍了。」讓她直呼:「這種感情比親弟弟還要親,是非常難得的友情。」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dist/imageholder.jpg)
基隆潮境公園男子自由潛水失聯1夜 尋獲時僅穿泳褲已身亡
基隆潮境公園垃圾場海域,23日晚間傳出驚魂事件,周姓男子在進行自由潛水時失聯,引發緊急搜救行動,警方、消防隊與海巡單位聯合出動,然而因海象惡劣,整夜搜尋未果,最終於24日清晨6點20分,在距離周男潛水海域南方約200公尺的忘憂谷下方礁岩區,終於發現僅穿1條泳褲的周男遺體。據悉,事件發生在23日晚7點55分,基隆市消防局接獲報案,稱周姓男子穿著防寒衣、配備面鏡和呼吸管,但未背氧氣瓶進行自由潛水,周男與家人約定的回岸時間已過,卻始終未現身。基隆市消防局迅速調派中正、信義分隊潛水人員進行漏夜搜救,但因海象惡劣,潛水人員無法下水,只能利用空拍機搜尋,海巡署基隆海巡隊也緊急通報附近漁船協助尋找,第二岸巡隊則在岸際進行搜索,直至深夜10時才暫時結束搜救。然而,令人心痛的消息在24日早上6點20分傳來,海巡署第二岸巡隊員在忘憂谷下方礁石區發現1具只穿泳褲的浮屍,雙手戴著手套,身上卻無任何潛水裝備,經家屬確認,該遺體正是昨晚失聯的24歲、體重約150公斤的周姓男子。警方在調查中發現,周男的機車和用來裝魚的冰桶留在原地,根據現場情況推測,周男可能是僅穿泳褲戴著手套與家人、友人潛水抓魚,不慎溺水後被洋流帶至南方的礁岩區,而臉上的面鏡和呼吸管疑似被海浪沖掉;目前,警方已報請檢察官相驗遺體,進一步釐清死因。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46/333346/sm-7353fa70e6db810a45de7122c5f0cba7.jpg)
「搭賞鯨船失聯8天」古醫師昨日找到 今相驗結果出爐:排除外力介入
花蓮縣古昌文醫師21日到宜蘭參加學術研討會,結束後至烏石港搭乘賞鯨船出海,卻未隨船返港,不排除落海可能,海巡人員連日搜尋,在今(28日)頭7日,於東澳烏岩角外海尋獲遺體,宜蘭檢方傍晚相驗結果出爐,認定古男意外落水,排除外力介入。海巡署派出警艇,依照洋流方向往南搜尋,昨上午7時30分許,在東澳烏岩角外海,由100噸艇執行海域巡邏時發現一具漂浮男屍;經撈起後載運回南方澳漁港,從屍體上的證件經通知古醫師的家屬後確認身分,將送往員山鄉宜蘭縣立殯葬管理所福園,後續由第七海巡隊報請檢察官相驗。據了解,古醫師赴宜蘭參加學術研討會之前,曾透露想到位於礁溪鄉的佛光大學附近步道走走,翌日古醫師未返家,家人以為他可能在礁溪山區,25日家人透過臉書請求協尋,也以為在山區、步道失聯。 今(28日)上午7時30分許,於東澳烏岩角外海、距離龜山島約18海浬尋獲古醫師的遺體,已送福園報請檢察官相驗。(圖/第一岸巡隊提供)花蓮警方轉通報礁溪警方,經調查才發現古醫師21日搭乘計程車去頭城烏石港,購票乘坐賞鯨船,該趟賞鯨之旅是繞行龜山島未登島,古醫師還到船頭用手機拍攝鯨豚畫面,但他並未隨船返回烏石港,巧合的是1名賞鯨船解說員未穿著工作服,被誤認是遊客,因此未在第一時間發現回程的遊客少1人。經海巡人員不放棄搜索,連日派遣警艇,依據賞鯨船路線,和海流、潮汐判斷進行海上搜尋,終於在昨上午7時30分許,於距離龜山島約18海浬處,順利尋獲古姓醫師遺體。宜蘭檢方今到員山福園相驗,傍晚相驗結果出爐,認定古男意外落水,排除外力介入,家屬對此沒有意見,相驗後遺體發還家屬處理,至於搭載古男的賞鯨船是否有相關責任,檢方將再一步釐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