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手乳
」 諾羅病毒 腹瀉 洗手乳 腸病毒 洗手![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1/396301/sm-f4dd81c9c9a671bc578d59ee5183f287.jpg)
高雄某國小畢旅集體染諾羅 同桌8人上吐下瀉就醫
高雄鳳山區某國小傳出集體感染諾羅病毒,高市衛生局調查,該國小學生為畢旅北上時,用餐後其中1位同學先發病,隨後也陸續有7位同學出現嘔吐、腹痛情形,就醫治療後提前返回高雄由家長帶回家休養。衛生局指出,目前無人住院,將會持續追蹤發病學生及密切接觸者的後續健康狀況至20日。衛生局在昨日晚間6時許接獲通報,高雄鳳山區某國小學生,北上畢旅時集體出現上吐下瀉,經疫調發現共8人發病,首例個案於12日出現症狀,其餘7人陸續於13日出現症狀,皆已就醫,目前無人住院,均已返家休養。目前將針對發病個案進行人體採檢,並持續對發病個案及接觸者進行健康追蹤至20日。疾管署統計,近期腹瀉群聚案以諾羅病毒為多,其傳染力強,潛伏期約10至50小時,患者可能因食用受汙染的食物或飲水、與病人接觸、接觸到病人的嘔吐物、排泄物或吸入病人嘔吐物及排泄物所產生的飛沫而感染,常造成校園、餐飲旅宿場所等大規模群聚事件。衛生局呼籲,一般酒精或含酒精的乾洗手液無法有效殺死諾羅病毒,如廁後、進食或備餐前皆應以肥皂或洗手乳正確洗手,食物貯存或調理過程應符合衛生條件、避免生熟食交叉污染,食物澈底煮熟再食用(尤其是蚵、貝等帶殼水產),以預防諾羅病毒傳播。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31/395731/sm-be3a107d26211e2dbd6e67a159916617.jpg)
腹瀉病例激增!諾羅病毒疫情明顯升溫 專家示警:沒有特效藥
衛福部疾管署於11日表示,春節後,全國腹瀉門急診就診人次呈上升趨勢,2日至8日腹瀉門急診就診302,644人次,近4週全國共接獲398起腹瀉群聚通報案件,兩著均為近5年來同時期最高。當中病原體檢驗陽性案件計215起,檢出諾羅病毒(212件,占98.6%)為多。而台大醫院兒科前醫師、YouTuber「蒼藍鴿」也發文示警,表示「諾羅病毒沒有特效藥」。疾管署聲明中指出,近期腹瀉群聚案件檢出病原以諾羅病毒為多,其傳染力強,潛伏期約10至50小時,患者可能因食用受汙染的食物或飲水、與病人接觸(如與病人分享食物、水、器皿;接觸到病人的嘔吐物、排泄物或吸入病人嘔吐物及排泄物所產生的飛沫;或接觸到病人曾接觸的物體表面)而感染,常造成校園、餐飲旅宿場所等大規模群聚事件。腸胃炎主要症狀為噁心、嘔吐、腹瀉、腹絞痛、發燒等,症狀可持續1至10天,病程長短取決於所感染的病原種類及個人的免疫力,小於5歲的幼兒、老人及免疫力較差者症狀會較嚴重。疾管署呼籲,民眾應落實如廁後、進食或備餐前以肥皂或洗手乳正確洗手,並注意食物貯存或調理過程應符合衛生條件、避免生熟食交叉污染、食物澈底煮熟再食用(尤其是蚵、貝類等帶殼水產),以預防腸胃炎傳播。餐飲、團膳業者應落實廚房環境消毒與清潔,並留意工作人員(尤其是廚工)健康情形,如有疑似腸胃炎症狀應暫停工作,並於症狀解除至少48小時後才可上班。而台大醫院兒科前醫師、YouTuber「蒼藍鴿」也在FB發文表示,罹患諾羅病毒的患者,身上常見有肌肉痠痛、上吐下瀉等症狀。在此他也補充一些有關諾羅病毒的重點如下:通常不需使用抗生素,因為是諾羅「病毒」通常也不需做糞便檢驗,因為沒有特效藥,驗了沒太大好處建議多補充電解質水,避開奶製品、油炸及粗纖維等食物通常觀察/服藥2至3天,症狀就會明顯好轉了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35/395635/sm-f270a9e4d8ec613113d247834f8f6e98.jpg)
過年亂吃一通?春節後「30萬人慘拉進醫院」 腹瀉就診創10年來最高
春節後超過30萬人一路慘拉進醫院,衛福部疾管署表示,國內上周腹瀉門急診就診高達30萬2644人次,創下10年來同期最高,預期就診人次本周有機會反轉下降;同時,全國近四周共接獲398起腹瀉群聚通報案件,也是5年來最高,主要是餐飲旅宿業,檢出病原體以諾羅病毒占98.6%為多。疾管署副署長曾淑慧表示,春節後全國腹瀉門急診就診人次呈上升趨勢,上周腹瀉門急診就診30萬2644人次,創下十年來同期最高,不過,她預估就診人次有機會本周出現反轉下降。另全國近4周共接獲398起腹瀉群聚通報案件,亦為近5年同期最高,發生場所以餐飲旅宿業最多,其中病原體檢驗陽性案件計215起,以檢出諾羅病毒共212件,占98.6%為多。疾管署副署長曾淑慧。(圖/中國時報記者鄭郁蓁攝)疾管署指出,近期腹瀉群聚案件檢出病原以諾羅病毒為多,傳染力強,潛伏期約10-50小時,患者可能因食用受汙染的食物或飲水、與病人接觸(如與病人分享食物、水、器皿;接觸到病人的嘔吐物、排泄物或吸入病人嘔吐物及排泄物所產生的飛沫;或接觸到病人曾接觸的物體表面)而感染,常造成校園、餐飲旅宿場所等大規模群聚事件。腸胃炎主要症狀為噁心、嘔吐、腹瀉、腹絞痛、發燒等,症狀可持續1至10天,病程長短取決於所感染的病原種類及個人的免疫力,小於5歲的幼兒、老人及免疫力較差者症狀會較嚴重。疾管署呼籲,民眾應落實如廁後、進食或備餐前以肥皂或洗手乳正確洗手,並注意食物貯存或調理過程應符合衛生條件、避免生熟食交叉污染、食物澈底煮熟再食用(尤其是蚵、貝類等帶殼水產),以預防腸胃炎傳播。餐飲、團膳業者應落實廚房環境消毒與清潔,並留意工作人員(尤其是廚工)健康情形,如有疑似腸胃炎症狀應暫停工作,並於症狀解除至少48小時後才可上班。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82/393082/sm-f3778d80959286a4d2ebec2a540b3602.jpg)
腹瀉人數創5年同期新高 春節後單周逾23萬人恐衝急診
依據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截至2025年1月21日,第3週(1月12日至1月18日)全國腹瀉門急診就診187,282人次,高於2020-2024年同期(102,371-158,399人次),近期腹瀉就診人次呈現上升趨勢。國內今年腹瀉疫情創5年同期新高,疾管署副署長曾淑慧表示,估計腹瀉疫情還會持續攀升,春節後單周就診人次恐上看23萬人,提醒民眾多加注意手部清潔與飲食衛生。全國近4週(2024年第52週至2025年第3週)共接獲246起腹瀉群聚通報,高於去年同期(53起),創5年同期最高,其中病原體檢驗陽性案件計136起,以檢出諾羅病毒為多(133件,占97.8%),其次是細菌性病原(2件,占1.5%)。群聚感染多發生在餐飲旅宿業,超過9成是檢出諾羅病毒,且預估腹瀉疫情還會持續攀升。疾管署指出,腸胃炎主要症狀有水瀉和嘔吐,也可能有發燒、胃痛、噁心等症狀,通常症狀會持續1至10天。依患者年齡、個人健康狀況、感染的致病菌,以及吃了多少被污染的食物量等因素,均會影響症狀及其嚴重程度,抵抗力特別弱的人症狀會較嚴重,尤其嬰幼兒、年長者、免疫功能不良者等需要特別注意。曾淑慧提醒,民眾務必落實勤洗手,注意飲食衛生,與他人共食使用公筷母匙,並以熟食為主,避免食用未充分加熱的蛋、肉類或生食貝類水產品(如生蠔)等高風險食物;有疑似症狀者應避免參與年菜調理,並儘速就醫或在家休息,避免接觸長者、幼兒,以減少病毒傳播機會。另外,農曆春節,民眾出遊、聚餐時,應落實如廁後、進食或備餐前正確洗手,因為酒精無法有效抑制諾羅病毒,一定要使用肥皂或洗手乳。為兼顧民眾農曆春節期間傳染病就醫需求及急重症醫療量能與品質,獎勵急救責任醫院於初一至初三開設傳染病特別門診(簡稱特別門診),可診治呼吸道及腸胃道等多項傳染病,共計157家醫院配合開設,規劃開設約1,230診次(1/29(初一):393診次、1/30(初二):406診次、1/31(初三):431診次;最新資訊依各縣市衛生局公告為準),高於往年開設診次。特別門診開設醫院及診次等相關就醫資訊,已公布於疾管署全球資訊網【春節傳染病特別門診專區】(https://gov.tw/gvq)及各衛生局網站供民眾查詢。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33/390733/sm-19e8a8520d0e4895bda95cfd8a1fa332.jpg)
諾羅疫情創5年新高 單周近17萬人因腹瀉就醫
近期國內因諾羅病毒而產生的腹瀉疫情大幅升溫,根據疾病管制署的最新資料顯示,從5日至11日這段期間,短短7日內因腹瀉就診的人數高達169,747人次,較前一周的149,477人次增加13.6%,刷新近5年同期紀錄。同時,過去四周(2024年第51周至2025年第2周)共通報194起腹瀉群聚案件,同樣創下5年新高。群聚案件中,檢驗結果顯示95.7%的病例病原體為諾羅病毒,主要集中於餐飲和旅宿業場所。根據媒體報導指出,疾管署副署長曾淑慧表示,諾羅病毒具有極高的傳染性,其潛伏期約10至50小時。除諾羅病毒外,部分群聚案件還檢出細菌性病原,如金黃色葡萄球菌和仙人掌桿菌,這些病原的潛伏期為數小時至5天不等。感染腸胃炎的主要症狀包括噁心、嘔吐、腹瀉、腹絞痛及發燒,病程可持續1至10天,幼兒、老人及免疫力較差者的症狀可能更加嚴重。傳播途徑方面,感染諾羅病毒多因食用受汙染的食物或飲水,或與病人接觸,例如分享食物、使用共用器皿,甚至吸入病人的嘔吐物或排泄物產生的飛沫。此外,接觸病人曾觸碰的物體表面也可能引發感染。這些特性使得校園、餐飲及旅宿場所成為腸胃炎群聚的高發區。由於近期進入尾牙及春節聚餐旺季,疾管署表示,正確洗手是預防諾羅病毒感染的關鍵,尤其在如廁後、進食及備餐前,應使用肥皂或洗手乳,因為酒精無法有效抑制諾羅病毒。此外,民眾需注意食物的儲存與調理衛生,避免生熟食交叉污染,並確保食物完全煮熟後再食用,尤其是蚵、貝等帶殼水產。疾管署也提醒,若出現腹瀉、嘔吐等腸胃炎症狀,應儘速就醫並在家休息,同時補充水分和電解質,以防脫水。同時,患者需嚴格執行衛生措施,如勤洗手,防止病毒傳播,尤其在群體活動或家庭聚會期間,應更加注意。年末及春節將至,民眾在聚餐及外出時務必提高警覺,避免腹瀉疫情進一步擴大。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62/390262/sm-d02eb2746bfbcc292ff2a75a91d75fd4.jpg)
尾牙聚餐完陸續發病!醫示警「這病毒」傳染力太強 酒精也無效
12月至2月是各大公司行號尾牙的季節,聚餐多導致諾羅病毒造成的腸胃炎也多。兒科醫師陳敬倫提醒民眾,諾羅病毒傳染力非常強,而且酒精消毒無效,只能靠著勤洗手預防,保護自己也保護他人。陳敬倫醫師日前在臉書上發文指出,最近尾牙聚餐多,諾羅病毒造成的腸胃炎也多,患者常常前一小時還好好的,突然就開始不斷上吐下瀉,而且諾羅病毒潛伏期很短,家人朋友一個一個接著發病,常常被以為是食物中毒。陳敬倫提醒民眾,諾羅病毒傳染力非常強,而且用酒精消毒也無效,若不小心摸到病患的口水、嘔吐物、糞便,都要用肥皂或洗手乳洗手,預防被傳染。根據疾管署指出,諾羅病毒感染引起之症狀主要為噁心、嘔吐、腹瀉及腹絞痛,也可能合併發燒、寒顫、倦怠、頭痛及肌肉酸痛。年紀較小的幼童嘔吐症狀較明顯。症狀通常會持續1至10天,之後就會逐漸痊癒。而諾羅病毒傳染途徑包含,食入被諾羅病毒污染的食物或飲水、接觸被諾羅病毒污染的物體表面,再碰觸自己的嘴、鼻或眼睛黏膜傳染、與病人密切接觸或吸入病人嘔吐物及排泄物所產生的飛沫也可能受感染。該如何預防諾羅病毒,疾管署建議,備餐前、進食前、如廁後及照顧病人後,都應以肥皂或洗手乳洗手;蔬果要清洗乾淨,避免生食,尤其貝類水產品應熟再食用。疾管署指出,目前並沒有治療諾羅病毒感染的特效藥,治療最重要的原則是適度補充水分與電解質,以防止脫水和電解質的流失。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34/389834/sm-65d5999bb7cb9138d822449c4b155e27.jpg)
饗饗食物中毒疑雲「增至77人不適」 疾管署:9人驗出諾羅病毒
知名Buffet餐廳「INPARADISE饗饗」微風信義店,日前爆出疑似集體食物中毒案,截至12日上午9時為止,累計通報59人。疾管署今(14)日公布檢驗初步報告,指出1月5日至7日間共有77名民眾在用餐後感到不適,目前已採檢其中70名個案,有9例均是感染諾羅病毒。北市衛生局先前指出,這起疑似食物中毒案在7日爆發,有59人至醫院就醫通報,其中44人在5日用餐、15人於6日用餐,並有42人食用過生魚片、21人吃過干貝,另有5人吃了生蠔。考量到送醫者多有上吐下瀉等症狀,症狀與羅病毒相似,而諾羅病毒一般潛伏期為24~48小時,初步判斷是諾羅病毒惹禍。疾管署副署長曾淑慧今日表示,關於饗饗腹瀉群聚案,疾管署已啟動流行病學調查並發放問卷,於1月5日至7日之間,有前往「饗饗」微風信義店食用自助餐的民眾裡,共有77人出現不適狀況,症狀方面,嘔吐佔78%、腹瀉77%、噁心68%、發燒28%及腹脹不適14%,且不少個案都是同時具有不同症狀。曾淑慧說,初步診斷這些個案為腸胃炎,並沒有人住院,而疾管署目前已採檢70人,有9例驗出陽性,均感染諾羅病毒,疾管署也會持續進行檢驗。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近期全國腹瀉門急診就診人次呈上升趨勢,為近5年同期最高,上週腹瀉門急診就診累計16萬9747人次,較前一週14萬9477人次上升13.6%;且全國近四週共接獲194起腹瀉群聚通報案件,發生場所以餐飲旅宿業最多,其中病原體檢驗陽性案件計92起,以諾羅病毒88件為最多。疾管署說明,近期腹瀉群聚案件檢出病原以諾羅病毒為多,傳染力強,潛伏期約10至50小時;而細菌性病原檢出金黃色葡萄球菌、仙人掌桿菌為主,潛伏期為數小時至5天。腸胃炎主要症狀為噁心、嘔吐、腹瀉、腹絞痛、發燒等,症狀可持續1至10天,病程長短取決於所感染的病原種類及個人的免疫力,小於5歲的幼兒、老人及免疫力較差者症狀會較嚴重。疾管署提到,若食用受汙染的食物或飲水、與病人接觸,如與病人分享食物、水、器皿;接觸到病人的嘔吐物、排泄物或吸入病人嘔吐物及排泄物所產生的飛沫;或接觸到病人曾接觸的物體表面而感染,常造成校園、餐飲旅宿場所等大規模群聚事件。疾管署也呼籲,適逢年末、農曆春節將至,民眾出遊、聚餐時應落實如廁後、進食或備餐前以肥皂或洗手乳正確洗手,並注意食物貯存或調理過程應符合衛生條件、避免生熟食交叉污染、食物澈底煮熟再食用(尤其是蚵、貝等帶殼水產),以預防腸胃炎傳播。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51/389151/sm-a2f896d13f63ffe99237d2933bb1611a.jpg)
諾羅流行期!上週全台逾15萬人急性腹瀉就醫 衞生局籲:勿生飲生食
近期國內包括流感、麻疹、諾羅病毒的病例都增加,其中由諾羅病毒引發的急性腹瀉就診人數也急速上升。對此,花蓮縣衛生局就提醒,民眾應注意手部衛生,以肥皂或洗手乳洗手,同時留意飲用水及食材安全,避免生食生飲,尤其是食用生蠔等貝類水產品時,應徹底煮熟再吃,以免造成食品中毒。花蓮縣衛生局長朱家祥表示,依據衛福部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今年第1週全國門急診腹瀉就診為15萬1703人次,花蓮縣門急診腹瀉就診為1612人次,而群聚事件檢出病原以諾羅病毒為主,也由於目前是諾羅病毒活躍季節,提醒民眾注意防範。朱家祥指出,諾羅病毒主要傳染途徑為糞口傳染,任何年齡層的人,只要手摸過遭污染的食物、飲水,或與病人密切接觸、吸入相關飛沫,都可能感染。通常在感染後24小時至48小時,患者可能出現發生水瀉、嘔吐等症狀,也可能有噁心、發燒、腹部痙攣、肌肉酸痛等情形;相關症狀大多能在數天內明顯改善,可自然痊癒,但年長者、嬰幼兒、慢性病或免疫力較差的患者容易出現嚴重併發症。對此,朱家祥提醒,民眾應留意手部衛生與飲食安全,如有腹瀉情形,特別是製備食品的餐飲從業人員及學生,應暫時在家休息,待症狀解除後2天再恢復上班上學,以降低病毒傳播的風險。另外,疾管署曾在官網衛教,若想預防諾羅病毒傳播,民眾在如廁後、進食或備餐前,皆應以肥皂或洗手乳正確洗手,食物貯存或調理過程應符合衛生條件、避免生熟食交叉污染,食物澈底煮熟再食用(尤其是蚵、貝等帶殼水產),以。另外,餐飲、團膳業者應落實廚房環境消毒與清潔,並留意工作人員(尤其是廚工)衛生及健康情形。疾管署強調,受病患污染的器物表面,應用20cc漂白水加1公升清水(1000 ppm)擦拭;處理患者嘔吐物及排泄物前應戴上手套與口罩,並用100cc漂白水加1公升清水(5000 ppm)消毒清理。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31/377231/sm-7f5a3cc07586e4ce8fcb3a56f531cf8b.jpg)
腸病毒來到最高點「上周就醫破2.2萬人」! 疾管署:12月底才脫離流行期
疾病管制署19日表示,國內腸病毒疫情仍處高原期,腸病毒傳染力強,無論成人、小孩都有感染風險,依據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第46週(11月10日至11月16日)門急診就診計22,313人次,較前一周21,289人次上升4.8%,且為10年同期最高,而最新全國停課統計為單周329班,也高於過去4年同期,目前預計12月底才會脫離流行期。疾管署表示,依據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第46週(11月10日至11月16日)門急診就診計22,313人次,較前一週(21,289人次)上升4.8%,疫情呈上升趨勢且處高原期,近四週實驗室監測顯示腸病毒以克沙奇A16型為多,其次為克沙奇A6型,其他克沙奇A型及腸病毒D68型等亦持續於社區活動,疫情傳播風險持續。今(2024)年累計7例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確定病例,分別感染克沙奇A2型3例、克沙奇A10型2例,克沙奇A16型及克沙奇B4型各1例 ,其中5例為未滿1歲幼童,籲請民眾留意孩童腸病毒重症前兆病徵。疾管署提醒,大多數成人感染腸病毒後症狀不明顯或僅有類似感冒症狀,容易因一時忽略而造成家中嬰幼兒感染,最有效的預防方法為使用肥皂或洗手乳勤洗手,並維持良好衛生習慣。惟時序入冬後,天氣轉冷,可能影響孩童落實肥皂洗手的意願,提醒家長及教托育人員協助教導孩童正確洗手,降低腸病毒傳播風險。疾管署說明,腸病毒在家庭及人口密集的場所最容易傳播,提醒大人出外返家後,務必先更衣,在摟抱、餵食嬰幼兒前,應以肥皂正確洗手,並時常清洗及消毒幼兒常接觸物品及玩具,以降低嬰幼兒感染腸病毒的機會。家中幼兒如感染腸病毒,應在家休息並避免與其他幼兒接觸或至人口密集公共場所,以降低交叉感染的機會,並請留意幼兒健康狀況,一旦出現重症前兆病徵應儘速送大醫院治療,以掌握治療黃金時間。疾管署再次強調,5歲以下嬰幼兒為腸病毒重症高危險群,且重症病程發展快速,家中嬰幼兒經醫師診斷感染腸病毒時,請注意觀察是否出現重症前兆病徵,如發現有嗜睡、意識不清、活力不佳、手腳無力或麻痺、肌抽躍(無故驚嚇或突然間全身肌肉收縮)、持續嘔吐與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等腸病毒重症前兆病徵,請儘速送到大醫院接受治療。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9/374709/sm-42bb3a2dbe85e1f6ca9af76435817d2c.jpg)
小紅書、Treads脆討論度最高的2024倒數月曆、限量蠟燭禮盒完整收錄,每一款都像最高級的居家擺飾!
進入倒數最後一波的美妝倒數月曆、禮盒驚喜,女孩們期待已久、每年瘋搶的Diptyque、Paul & Joe、歐舒丹LOCCITANE終於接力登場!一起來看看今年最值得期待的第二波美妝禮盒!TOP1. Diptyque x英國毛氈藝術家Lucy Sparrow推出限量聖誕系列Diptyque這次邀請英國毛氈藝術家Lucy Sparrow一起為限量聖誕系列打造了超可愛的毛氊夢幻世界,從十月持續至十二月底都會全球Diptyque看到毛氊夢幻世界的布置!這次聖誕系列在外衣上與毛氈連結,打造出材質與色彩的碰撞!(圖/黃筱婷攝)Lucy Sparrow為Diptyque創造了一個由聖誕會有的象徵元素像是:聖誕樹、松果、薑餅人、糖果、星辰及Diptyque經典標誌包括香水瓶、傳統蠟燭、飾以經典橢圓的手袋及香爐,組成神奇節慶世界。所有這些小型工藝品均由藝術家用毛氊親手編織而成,並作為歲末系列圖案分別出現在個人香氛、家居香氛、裝飾精品、小型擺件及獨家禮贈等不同用途的產品包裝上。Diptyque三款冬日限量版香氛蠟燭這次三款冬日限量版香氛蠟燭外身上添加了毛氊的印記。三款包括Sapin(冷杉)、Étoile(星星)與Friandise(甜點) ,特別將Diptyque標誌性橢圓商標以毛氊製成,黏貼於彩色漆面玻璃燭杯之上,是否太俏皮可愛。 香氣上,深綠色的Sapin(冷杉)香氛蠟燭,完美呈現西伯利亞冷杉精華與冷杉香脂氣息的香氣,還帶有雪松及印尼廣藿香氣味。夜藍色的Étoile(星星)香氛蠟燭則是玫瑰香調與檀香、含羞草及鳶尾香氣完美地結合。深紅色外衣的Friandise(甜點)香氛蠟燭營造出以薑餅人為主角的美味世界,感受冬日節慶感。Diptyque Sapin(雪松)、Étoile(星星)和 Friandise(甜點)經典香氛蠟燭(圖/黃筱婷攝)Diptyque Sapin(雪松)、Étoile(星星)和 Friandise(甜點)經典香氛蠟燭(圖/黃筱婷攝)Diptyque冷衫造型蠟燭+聖誕樹形燭光萬花筒,以冬日冷杉造型亮相的倒數香氛蠟燭,是由近一千克香蠟塑造完成,以北歐傳統為靈感,燭身搭配金色數字編號,每日點燃一個號碼,直至完成節日倒數、另外還有新款聖誕樹形燭光萬花筒,頂部搭配聖誕星,燭罩在標準香氛蠟燭的焰火熱量推動下旋轉,以及懸掛五枚星形吊飾、呈現星雨景觀的旋轉燭罩,絕對必收。 Sapin(冷杉)倒數餐燭限量版、聖誕樹形燭光萬花筒,另外,最後,Lucy Sparrow為Diptyque量身塑造並特別親手製作的四款毛氊立體吊飾將於Diptyque全球40家精品旗艦店內發售。每款吊飾限量出品200枚,均為Lucy Sparrow為Diptyque歲末系列手工編織、精心刺繡之作,將於近期上市,敬請大家期待。(圖/黃筱婷攝) 2.2024 L’OCCITANE歐舒丹奇幻探索之旅經典倒數月曆今年L’OCCITANE歐舒丹聖誕系列以幸福特快車的概念出發,邀請你踏上奇幻探索之旅,感受每一站旅程所帶來的感官盛宴!其中最令人期待的莫過於每年推出的倒數月曆,今年奇幻探索之旅經典倒數月曆讓你有如踏上奇幻探索之旅搭上幸福特快車中,期待一下打開火車門步入車廂會看見什麼?以火車拉門為設計靈感的奇幻探索之旅經典倒數月曆」精選經典明星商品包含3個正貨商品:橙花&蘭花護手霜30ml乳油木護手霜30ml乳油木密集修護足膜霜50ml;同時還隱藏台灣未上市的隱世之香系列紫藤花護手霜10ml,一共驚喜24個品項,還有包含創下每分鐘銷售一瓶的光萃肌活露、熱銷超過百萬瓶的蠟菊賦活極萃霜、韓星最愛的杏仁沐浴油和杏仁緊膚凝霜以及經典的乳油木手足保養,讓你一盒體驗所有歐舒丹明星品項。全品項包含:橙花&蘭花護手霜30ml(正貨)杏仁沐浴油35ml乳油木保濕身體霜20ml蠟菊賦活極萃霜4ml果漾馬鞭草身體乳35ml草本活力泡泡方糖18g草本活力沐浴膠50ml乳油木護手霜30ml(正貨)杏仁去角質沐浴膠20ml果漾馬鞭草沐浴膠35ml光萃肌活露5ml櫻花美體乳35ml草本修護潤髮乳50ml乳油木沐浴霜35ml白薰衣草護手霜10ml乳油木馬鞭草皂50g乳油木保濕凝霜5ml乳油木牛奶皂25g草本平衡洗髮乳35ml杏仁緊膚凝霜20ml隱世之香-紫藤花護手霜10ml(新品)柔膚卸妝手套乳油木橙花淨透卸妝乳20ml乳油木密集修護足膜霜50ml(正貨)L’OCCITANE歐舒丹 幻探索之旅經典倒數月曆3,100元(限量)(圖/品牌提供)L’OCCITANE歐舒丹 幻探索之旅經典倒數月曆/3,100元(限量)(圖/品牌提供)3.PAUL & JOE 2024達洋貓瓦奇菲爾德倒數月曆超級限量、絕對瘋搶!PAUL & JOE首款超奢華倒數月曆終於報到!PAUL & JOE迷今年勢必瘋搶,這次特別邀請日本知名畫家池田晶子攜手合作,將PAUL & JOE品牌象徵的西洋菊、設計師Sophie的兩隻愛貓 Gipsy 與 Nounette繪製設計,以《奇幻之國瓦奇菲爾德》達洋貓形象呈現,讓外包裝超級可愛。倒數月曆有24個不同插畫圖騰的小紙盒,裡頭城載了PAUL & JOE明星底妝與保養品項、限量彩妝品項、時尚配件與可愛生活小物。其中周邊小物更是超可愛必收的品項,包括首次大手筆推出雲朵貓室內毛底拖鞋、奶茶貓折疊晴雨兩用傘、貓之日刺繡貼紙、愛心白貓小方巾、風鈴花束毛巾袋、幸運花園摺疊環保購物袋、傲嬌貓午餐手提袋、西洋菊圓形立鏡,讓妳收藏所有最美單品。內容物:糖瓷恆潤隔離乳 SPF15 PA+ 30ml(01色號)、糖瓷防曬隔離乳 SPF50+ PA++++ 15ml(01色號)、糖瓷校色隔離乳SPF20 PA++ 15ml、限量香檳金珍珠光隔離乳 15ml、限量巴黎訂製水凝頰彩 12g、西洋菊限量雙色眼彩 2.5g(蕊+盒)、聖誕禮服限量唇膏 3g(蕊+盒)、覆盆子貓咪限量護唇膏 11g、鮮花綻放貓咪保濕修護唇膏 2.6g、純白貓咪限量唇膏盒、橄欖卸妝凝膠 50g、身體&髮絲橙花香氛保濕噴霧60ml、護甲指緣油 10ml、小棕貓美甲手枕、小紅花限量柔滑護手霜 40g、格紋貓咪限量保濕護手霜40g、雲朵貓室內毛底拖鞋、貓之日刺繡貼紙、奶茶貓折疊晴雨兩用傘、愛心白貓小方巾、風鈴花束毛巾袋、幸運花園摺疊環保購物袋、傲嬌貓午餐手提袋、西洋菊圓形立鏡。PAUL & JOE 2024達洋貓瓦奇菲爾德倒數月曆/9,270元(價值17,575元)(圖/品牌提供)超奢華倒數月曆中還有周邊小物是必收的品項,包括首次大手筆推出雲朵貓室內毛底拖鞋、奶茶貓折疊晴雨兩用傘、貓之日刺繡貼紙、愛心白貓小方巾、風鈴花束毛巾袋、幸運花園摺疊環保購物袋、傲嬌貓午餐手提袋、西洋菊圓形立鏡,讓妳收藏所有最美單品。(圖/品牌提供)4. 2024 Molton Brown耶誕倒數月曆英倫品牌Molton Brown也推出倒數月曆!11/4於微風復興店及微風信義店限量發售!外箱以優雅的 Molton Brown 牌匾和緞帶固定,每一個小門背後都藏著最棒的禮讚,共24款Molton Brown香氛保養,讓你每天打開一個驚喜!使用100%回收材料製作這個可重複使用的倒數月曆,包括抽屜和底部標籤,緞帶則是由70%回收塑料所製成。耶誕倒數月曆商品內容:柑橘香韻沐浴膠75ml、旅行裝沙境玫瑰淡香精7.5ml、旅行香水盒旅行裝夜寐薰衣草淡香水7.5ml維他命護唇膏10ml、復古接骨木花沐浴膠75ml、旅行裝島木黑椒淡香精7.5ml、島木黑椒沐浴膠100ml聖境花舞身體油45ml、聖境花舞護手霜40ml、荷葉蓮純淨洗髮乳100ml、荷葉蓮純淨護髮乳100ml、塞維亞苦橙洗手乳100ml、塞維亞苦橙護手霜40ml、非洲至臻白木平衡洗顏乳30ml、旅行裝魅惑大黃玫瑰淡香水7.5ml、陽光金橘沐浴膠100ml、旅行裝陽光金橘淡香精7.5ml、陽光金橘潤膚乳液100ml、超輕透保濕霜30ml炙烈粉椒沐浴膠75ml、炙烈粉椒潤膚乳液100ml、旅行裝藍岸絲柏淡香水7.5ml、藍岸絲柏蠟燭30g。2024 Molton Brown耶誕倒數月曆9,980元(圖/品牌提供)5.AROMATHERAPY ASSOCIATES典藏芳療珠寶盒精油迷年度必收 經典不敗的10款經典沐浴油,讓你一次收藏,享受每日沐浴帶給身心靈的完美感受,放鬆身心就靠這一組。AROMATHERAPY ASSOCIATES典藏芳療珠寶盒 /4,000元(圖/品牌提供)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42/371442/sm-10832cd64813fb69c5c92542cdf22b9c.jpg)
外國人質疑「台人1壞習慣」! 全場怒:歐美國家更噁
國人在新冠疫情後似乎又不太在意手部清潔了。有1名外國網友近日表示,他在台灣住了一段時間,發現許多台灣人上完廁所都不會用肥皂洗手,只用清水沖一下就離開,讓他非常驚訝,質疑「為什麼人們都已經花時間洗手了,卻不額外花10秒鐘用肥皂清洗?」貼文曝光也立刻引發網友熱議。原PO近日在Reddit以「為什麼這麼多人洗手時不使用肥皂?」為題發文表示,他觀察到台灣多數人上完廁所後,雖然會洗手,但都沒有用肥皂,而且不僅是孩子,連成年人都一樣,而且他可以在任何場景看到這一幕,從他的雙語學校到百貨公司,而且這些地方的廁所明明都有提供肥皂,也讓他直呼「我以為在新冠疫情之後,用肥皂洗手是理所當然的事情,但我確實每天都看到這種情況。」原PO坦承,這個問題在許多網路上許多地方已經被討論非常多次了,他很清楚,有許多國家的人民確實是上完廁所「完全不洗手」,他理解這種行為就是懶惰,且很噁心,然而令他更加困惑的是,在台灣「你們都願意花時間使用清水洗手了,為什麼不額外花個10秒使用肥皂清洗?」害他必須觸摸到一個個又濕又髒的門把。貼文曝光也引發網友熱議,「因為他們不在乎。就是這麼簡單」、「這確實是一個奇怪的地方,至今仍有許多人戴著口罩,但洗手時卻不使用肥皂。毫無意義,但事實就是如此」、「我曾在4個國家生活過,我對台灣人們不用肥皂洗手感到震驚,太噁心了」、「我也有同樣經歷,最初我真的以為我看錯了,我以為疫情後,會讓人們在洗手和衛生方面更加注意」、「我3年前搬到台灣,至今沒見到超過10個人在廁所用肥皂洗手」、「在台灣,人們從不使用肥皂,看到有人正確洗手的情況極為罕見,大概只有1/10的機率。」但也有人替台灣人說話,「這不是台灣人的專利。大多數加拿大男人甚至連洗手都懶,小便後就直接走了出去」、「幾個月前,我問過台灣朋友,她說,很多台灣人認為公共肥皂很髒,所以只會用清水洗手」、「不只是台灣吧,許多歐美國家也是這樣」、「我問了台灣朋友,他們說那些肥皂可能會讓手更髒」、「我可能在我去過的每個國家都看過這種情況。這跟亞洲人沒關係,只要是人都會這樣做」、「在台灣,多數人比較習慣用洗手乳吧,用肥皂的真的蠻少的」、「老實說,這種情況在全球範圍內相當普遍。人們只是不在乎,而且由於人類在沒有完美衛生條件的情況下也能生存,所以他們並沒有真正的必要。」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14/363014/sm-68eed51a00c9471b532dc29c7625bcc5.jpg)
中秋烤肉要注意!秋季腹瀉疫情上漲 就診人次近13萬
近期全國腹瀉疫情仍未趨緩,近5週整體而言呈上升趨勢。疾管署發言人羅一鈞表示,近四週腹瀉群聚通報數有90多件,為5年來同期新高,顯示這一波腹瀉疫情有可能來勢洶洶。依照往年資料來看,國內秋季腹瀉疫情通常在中秋節前後會有一波高峰出現,羅一鈞發言人預估要到中秋後,觀察腹瀉疫情上升的情形,才能確定疫情是否在9月下旬會有反轉,提醒民眾在中秋節時應注意飲食衛生,避免引起腸胃炎、腹瀉問題。腹瀉就診近13萬人次 群聚通報近百件、細菌性病原增根據疾管署資料顯示,第35週(8月25日至31日)腹瀉門急診就診累計129,536人次,較前一週127,876 人次略升1.3%,高於2019至2022年同期,只低於去(2023)年同期。另外,全國近四週(第32至35週)共接獲98起腹瀉群聚通報案件,高於2019至2023年同期通報數。疾管署疫情中心副主任李佳琳提到,腹瀉群聚發生場所最主要是在餐飲旅宿業,其中病原體檢驗陽性案件共有48起,檢出病毒以諾羅病毒(29件,占60.4%)為多,其次為腸炎弧菌(14件,占29.2%)。近期腹瀉群聚檢出病原仍以諾羅病毒為多,但疾管署表示,細菌性病原有增加的趨勢,檢出病原以腸炎弧菌、沙門氏桿菌及金黃色葡萄球菌為主,提醒民眾也要留意。中秋烤肉避免生食 食物應澈底烤熟、注意保存等食用受汙染的食物/飲水、與病人密切接觸(如:與病人分享食物、水、器皿;接觸到病人的嘔吐物、排泄物或吸入病人嘔吐物及排泄物所產生的飛沫;或病人曾接觸的物體表面)感染等,常造成校園、餐飲旅宿場所大規模腹瀉群聚事件。中秋節將至,許多民眾會與親友歡聚烤肉,羅一鈞發言人表示,特別在中秋烤肉的時候,民眾常會拿魚貝海鮮、肉類等來烤,如果沒有澈底烤熟或煮熟,吃下去就有可能感染到食材所帶有的病原而引起腸胃炎或腹瀉等,因此呼籲民眾烤肉開心團聚,但是務必儘量避免生食,並要烤熟,以免將病菌吃下肚。另外疾管署也呼籲,如廁後、進食或準備食物前都應以肥皂或洗手乳正確洗手,備餐環境及烹製食物調理過程也需符合衛生條件、避免生熟食交叉污染,且食物須注意保存,避免於室溫下放置過久以預防病毒與細菌性腸胃炎傳播。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5/360905/sm-728a85ec38d9ad5e7db8a38e6cec63c0.jpg)
上周近13萬人腹瀉!醫曝濕紙巾擦沒用 最有效方法是這個
疾病管制署表示,近期全國腹瀉門急診就診人次仍未趨緩,且腹瀉群聚通報案件呈上升趨勢,籲請民眾留意飲食及手部衛生,如出現疑似症狀,除儘速就醫外也應落實生病在家休息,以降低疫情傳播風險。對此,感染科權威、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感染管制中心副院長黃高彬指出,酒精對諾羅病毒不佳,所以用濕紙巾擦拭、酒精乾洗手等沒有用。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國內8月25日至31日腹瀉門急診就診累計12萬9,536人次,較前一周12萬7,876 人次略升1.3%,高於2019至2022年同期,惟低於去年同期,近5周整體而言呈上升趨勢;另全國近四周共接獲98起腹瀉群聚通報案件,亦高於2019至2023年同期通報數,發生場所以餐飲旅宿業最多,其中病原體檢驗陽性案件計48起,以檢出諾羅病毒(29件,占60.4%)為多,其次為腸炎弧菌(14件,占29.2%)。疾管署說明,近期腹瀉群聚檢出病原以諾羅病毒為多,而細菌性病原有增加的趨勢,檢出病原以腸炎弧菌、沙門氏桿菌及金黃色葡萄球菌為主;病毒與細菌性腸胃炎主要症狀為噁心、嘔吐、腹瀉、腹絞痛、發燒等,細菌性腸胃炎有時會伴隨血便或膿便,症狀可持續1至10天,病程長短取決於所感染的病原種類及個人的免疫力,小於5歲的幼兒、老人及免疫力較差者症狀會較嚴重。食用受汙染的食物或飲水、與病人密切接觸(例如與病人分享食物、水、器皿;接觸到病人的嘔吐物、排泄物或吸入病人嘔吐物及排泄物所產生的飛沫;或病人曾接觸的物體表面)而感染,常造成校園、餐飲旅宿場所等大規模腹瀉群聚事件。疾管署呼籲,如廁後、進食或準備食物前皆應以肥皂或洗手乳正確洗手,備餐環境及烹製食物調理過程應符合衛生條件、避免生熟食交叉污染,且食物應注意保存避免於室溫下放置過久且須澈底煮熟再食用(尤其是蛋、肉類及魚貝類等),以預防病毒與細菌性腸胃炎傳播。感染科權威、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感染管制中心副院長黃高彬則向《ETtoday新聞雲》表示,酒精對諾羅病毒不佳,所以用濕紙巾擦拭、酒精乾洗手等沒有用,還是要用肥皂濕洗手。至於何時手部清潔,黃高彬直言,多數人認為「飯前便後」,但應該要擴增為「飯前飯後,便前便後」等4個時間點。另外,中秋節將至,許多人都會舉辦烤肉活動。黃高彬提醒,諾羅主要和海鮮、飲水污染有關,民眾吃海鮮一定要煮熟。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62/359562/sm-79bea5e1fdd31b4eb8482d45512e1e6c.jpg)
今年腸病毒「病例異常」 台大醫示警開學慎防6大傳染疾病
今(30日)是全國中小學開學日,感染科專家、台大醫師黃立民也提醒,開學後預期有6種疾病將會增多,其中腸病毒尤為棘手,因為今年的疫情趨勢「非常異常」。此外,黃立民示警,還有呼吸道傳染疾病要注意,像是新冠、流感、呼吸道融合病毒(RSV)、黴漿菌,且接近中秋節,也要注意腸胃炎威脅。根據《ETtoday新聞雲》的報導,台大兒童感染科醫師黃立民表示,近期兒科因腸病毒就診的病例增加,「情況相當異常」,因為過往腸病毒會在暑假期間脫離流行,直到開學以後才又有一小波疫情,沒想到今年卻反常。黃立民指出,隨著開學病例數可能會進一步增加,且目前已經出現重症病例,尚不確定是病毒變異變強,還是民眾抵抗力下降所致。黃立民也提醒,腸病毒容易變異,若病毒不斷重組,可能會變得更強,而經歷新冠疫情後,民眾的免疫反應也有可能減弱。黃立民強調,預防腸病毒的最有效方法是徹底做好手部衛生。黃立民說明,學校和家長應加強教育學童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並落實勤洗手,生病時應在家休息。學校方面則應加強環境消毒,並考慮在教室內放置紫外線消毒設備,以降低傳染風險。此外,黃立民示警,還有呼吸道傳染疾病要注意,像是新冠、流感、呼吸道融合病毒(RSV)、黴漿菌,且接近中秋節,要注意腸胃炎威脅。疾管署指出,國內腸病毒疫情仍處於流行期,隨著暑假進入尾聲,本週校園開學,尤須注意學童間的密切互動將增加腸病毒傳播風險,也可能增加家庭及社區群聚感染的機會。疾管署表示,近期全國腹瀉門急診就診人次呈上升趨勢,歷年資料顯示,腹瀉群聚場所以學校、餐飲旅宿業為主。開學後也請民眾留意飲食及手部衛生,如出現疑似症狀,除了儘速就醫外也應落實生病在家休息,以避免病毒傳播提升疫情風險。根據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國內第34週(8月18日至24日)腹瀉門急診就診累計12萬5895人次,較前一週上升3.27%,近4週呈上升趨勢,高於2019至2022年同期,惟低於去年同期;另全國近4週(第31至34週)共接獲79起腹瀉群聚通報案件,亦高於2019至2023年同期通報數,發生場所以餐飲旅宿業最多,其中病原體檢驗陽性案件計37起,以檢出諾羅病毒(56.8%)為多,其次為腸炎弧菌(32.4%)。疾管署說明,近期腹瀉群聚案件檢出病原以諾羅病毒為多。諾羅病毒潛伏期約24-48小時,食用受諾羅病毒汙染的食物或飲水、與病人密切接觸,例如與病人分享食物、水、器皿;接觸到病人的嘔吐物、排泄物或吸入病人嘔吐物及排泄物所產生的飛沫;或病人曾接觸的物體表面而感染,常造成校園大規模群聚事件。疾管署呼籲,如廁後、進食或準備食物前皆應以肥皂或洗手乳正確洗手,烹製食物調理過程應符合衛生條件、避免生熟食交叉污染,食物澈底煮熟再食用,以預防病毒性腸胃炎傳播。疾管署強調,諾羅病毒傳染力強,主要症狀為噁心、嘔吐、腹瀉、腹絞痛、發燒等,小於5歲的幼兒、老人及免疫力較差者症狀會較嚴重。感染諾羅病毒期間應充分休息並補充水分與營養,必要時補充電解質,並注意正確洗手,降低病原傳播的風險。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17/359517/sm-6ce824062625486dd9aae99f8bb65ef3.jpg)
乘客「洗劫新自強號衛生紙」遭清潔阿姨抓包 台鐵擬這樣處理
台鐵新自強號最近爆出有旅客「洗劫廁所衛生紙」,據網傳影片有一名男乘客遭清潔阿姨發現,包包裡有約8捲衛生紙,令網友看傻眼,痛批男乘客沒公德心也算是犯法偷竊。消息曝光後,台鐵對此回應,男乘客的行為涉嫌偷竊,他們可以拒載和報警抓人。臉書粉絲團「台灣便當管理局-附屬鐵路部」今(29)日分享一段影片,有民眾搭乘台鐵新自強號拍下的誇張場面,影片中一名男乘客坐在位置上,被負責列車清潔的斯巴克員工要求打開包包,男乘客一邊問「幹嘛」邊打開包包;清潔阿姨發現裡面有4捲至8捲衛生紙,當下怒吼「(衛生紙)全部在這裡,你有沒有事啊」。原來清潔阿姨發現新自強號列車廁所的衛生紙幾乎被用光,一查才發現是被男乘客洗劫一空。據《ETtoday新聞雲》報導,台鐵公司針對男乘客行為回應,他已超過合理使用範圍並取走據為己有,涉及刑法偷竊等罪嫌,並呼籲其他乘客,列車內提供的備品如衛生紙和洗手乳是給公眾使用,勿私自竊取。依據台鐵公司旅客載送契約第六點第一款:旅客違反台鐵之運送規定、其他法令規定、公共秩序或善良風俗。台鐵公司得拒絕運送、解除契約或終止契約,並通報鐵路警察依法處理。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18/358418/sm-3a096ec6ab34e84d6d5fc927ce6fda61.jpg)
她吃麥當勞「驚見這幕」超傻眼 現在連洗手乳都要外帶了?
麥當勞的洗手乳,在部分客戶之間頗受好評,2023年還曾有大學生詢問「麥當勞為什麼不賣洗手乳」,喊話業者公開販售。不過近日有民眾用餐時發現,竟有客戶自備塑膠袋,將公用的洗手乳「外帶」回家私用,讓她覺得好傻眼。有網友在臉書社團「爆料公社二社」上傳影片,影片中一名黑衣女子在麥當勞洗手間的洗手台前,拿著塑膠袋接在洗手乳出口下,接著就對按鈕猛力連續按壓,裝一半還拿給袋子抖一抖、整理一下之後轉頭繼續裝。畫面被目擊網友拍下公開在社團,並表示「誇張了捏!連洗手乳都可以外帶了。」影片曝光後,引起網友熱烈討論:「有夠扯,什麼都能帶回家」、「有夠無言,省這些是能致富逆?」、「沒錢買洗手乳?全聯一瓶100元有找」還有遇過類似事件的網友分享,「以前我們單位,有對外開放給民眾使用的廁所,掛在廁所牆壁裝飾用小畫框,都會被人拿走。」、「以前在誠品上班有人帶走一整瓶的洗手乳,茶籽堂的。」更有網友指出,這名女子的行為其實已經涉及竊盜罪嫌,「報警,這是偷竊」、「麥當勞內使用是不會怎樣,但是未經允許帶出算偷」、「竊盜罪屬於『故意犯』,有明確犯意把公用物品帶回家,就構成犯罪!」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52/350052/sm-e4733227034b7a56a9538d66cbd9cbe0.jpg)
佩甄拍全裸寫真討不回10萬「雜誌社倒了」 馬力歐為省錢蒐集劇組垃圾袋
《甄心分享小琳鐺》日前邀請到馬力歐、王思平和劉宇珊上節目討論「搶當人生勝利組!坐擁高質感生活不是夢?!」,分享藝人為了賺錢的甘苦談。佩甄說自己曾為了幫某位大姊的忙去拍雜誌寫真,要全裸三點不露,沒想到拍完雜誌社就倒了,說好的十萬也沒拿到;馬力歐分享他的「水蛭人生」哲學,「去劇組拍戲,蒐集沒吃完的便當、垃圾袋,一切都是為了省錢啊!」沈玉琳表示自己之前因為缺錢,任何通告都接,有次被找去拍胸口碎大石的小短劇,當時飾演氣功師父的他被要求躺在地上,胸口放五片瓦片,要被張克帆拿保齡球從將近一層樓高度往下砸,「張克帆的壓力應該也很大,萬一保齡球準頭不對,砸到頭會出人命,等於是以石擊卵。」他說後來球砸下來時,胸口很悶,甚至暫時無法呼吸,事後還請媽媽寄一箱運功散來給自己養身。佩甄(左)說自己年輕時曾為雜誌社拍全裸寫真,沒想到雜誌社卻倒了。(圖/緯來提供)佩甄想到自己年輕時曾為了幫某位大姊的忙去拍雜誌全裸寫真,她想說忍一下可以拿十萬也不錯,但一去拍就不是很舒服,還覺得想哭,「現場很多男生,當時搭上世足賽,把足球黏在身上遮掩,還做出一些奇怪的姿勢,當時,雜誌社說放心啦!會讓妳挑照片,事後照片也挑好了,但卻無法見光,因為雜誌社就此倒閉。」沒想到她一毛錢都沒拿到,沈玉琳說:「說不定雜誌社還會認為是被妳拍倒的。」佩甄也笑回:「所以我才說我不要脫比較好!」馬力歐有自己的一套「水蛭人生」哲學。(圖/緯來提供)馬力歐過去曾過一段苦日子,除了拍戲外,晚上還要去夜店打工,他說當時舜哥問他多做這幾小時可以賺多少?他說大概一千,舜哥要他不要過這種生活,未來買藥都不夠,但當時沒辦法,為了生活只能硬撐,他說自己習慣去拍戲就吸劇組的血,有一套「水蛭哲學」,「像是沒吃完的便當帶走,垃圾袋也拿走。」沈玉琳就笑說通常衛生紙可能也會不見,馬力歐則說:「沒那麼誇張啦!我不拿衛生紙,只有洗手乳會裝一些!」沈玉琳表示馬力歐的節儉是美德,「現在即使他很有錢也還秉持著節儉人生。」該集內容將於明(17日)晚間十點在緯來戲劇台43頻道播出;晚間十一點在緯來戲劇台YT頻道上架 。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36/341336/sm-69492dc6b217f15711a8385043d5afa8.jpg)
小朋友雙手紅癢就醫! 醫見指甲流膿發炎推測是「這玩具」害的
在小朋友間,自有一陣一陣的玩具流行熱潮,變換之快速,常常讓家長反應不過來。然而看似安全的兒童玩具中,實則也有許多危機潛伏,身為家長不可不防。小兒科醫師張華倫在節目中分享,她日前遇到一名國小學童因為雙手紅癢、指甲流膿發炎而就醫求助,詢問完生活習慣後,才研判可能是流行玩具「史萊姆」害的。張華倫近日在節目《醫師好辣》分享,她日前曾遇過一名小學學童被媽媽帶來看診,主要症狀是孩子的雙手通紅、皮膚發癢,且指甲的甲溝還有流膿、脫皮的症狀。張華倫表示,她當下也不曉得為何會如此,於是就孩子生活上的習慣一一釐清,包含近期是否有換洗手乳、有沒有咬指甲的習慣,或是到戶外遊玩接觸過什麼東西等,不過都得到否定的答案。直到她與孩子母親討論可能致病的原因時,孩童突然開始掏包包,並且拿出一塊近期流行的玩具「史萊姆」開始把玩,她才恍然大悟。張華倫告訴孩童的媽媽,孩子的症狀是「接觸性皮膚炎」,且跟這款「史萊姆」玩具有關係。張華倫解釋,雖然「史萊姆」主要的成分是膠水,不過裡面還添加了許多香料、香精、亮粉及色素等成分。早期甚至會添加有毒成分「硼砂」。如今雖然許多廠商會標榜「無毒」,但複雜的化學成分,還是可能導致孩子發生接觸性皮膚炎的問題。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83/334683/sm-9d8d20906483376d14e5aa068c2e20a5.jpg)
腸病毒酒精消毒效果不佳!如何正確洗手預防? 5步驟搓洗需達「這時間」
國內腸病毒疫情仍處於流行期,而且疫情依舊持續上升。疾管署發言人曾淑慧表示,由於酒精消毒對腸病毒的效果較差,希望民眾能以5步驟濕洗手的方式預防腸病毒。腸病毒流行期疫情上升 注意重症前兆盡速就醫根據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目前國內為腸病毒流行期,上週(4月21日至4月27日)門急診就診共計13,929人次,較前一週11,874人次上升17.3%,近期疫情呈上升趨勢。疫情中心李佳琳副主任表示,近4週腸病毒檢出最主要還是以克沙奇A型為主,型別包括A16型、A2型、A5型、A10型,另外容易引起嚴重症狀的腸病毒71型在上週也有新增1例輕症個案,為北部1歲男童,現在症狀已經改善,出院返家休養。同樣容易引起重症的D68型腸病毒,在上週則沒有新增的病例。今年腸病毒重症累計1例,為克沙奇A10型腸病毒感染。曾淑慧發言人提醒,腸病毒疫情仍處上升趨勢,家長應注意孩童的健康狀況,如果有嗜睡、活動力不佳、意識不清、手腳無力、肌躍型抽搐等腸病毒重症前兆,應盡速就醫、減少重症發生。5步驟濕洗手預防 雙手各處應搓揉約20秒另外,也要注意腸病毒預防。曾淑慧發言人表示,預防腸病毒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落實手部衛生,由於腸病毒酒精消毒效果比較差,希望小朋友能以濕洗手的方式預防腸病毒,也可以避免諾羅病毒感染、減少腹瀉情況的發生,洗手主要包含以下5步驟:濕:開啟水龍頭淋濕雙手。搓:抹上肥皂或是洗手乳,手心、手背、指縫互相搓揉大約20秒。沖:用清水將手沖洗乾淨。捧:用雙手捧水,把水龍頭沖洗乾淨以後,將水龍頭關閉。擦:將手擦乾或烘乾。腸病毒傳染力強,不論成人、小孩都有感染風險,大多數成人感染腸病毒後症狀不明顯或僅有類似感冒症狀,容易因一時忽略而造成家中嬰幼兒感染,因此疾管署提醒,外出回家後,在摟抱、餵食嬰幼兒前,大人及小孩應正確洗手,以降低嬰幼兒感染腸病毒的機會。而兒童常接觸的物品及玩具也應時常清洗消毒,並維持環境通風與清潔,疫情流行期間,也要儘量減少攜帶嬰幼兒至人潮擁擠的公共場所,降低疫情傳播風險。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47/333647/sm-e62346bf88b860facced21cb4dfe2165.jpg)
諾羅病毒少量即可致病 食藥署提醒預防諾羅食物中毒4件事!
根據疾管署資料顯示,上週國內腹瀉健保急門診就診人次約為12萬人次,主要病毒為「諾羅病毒」。目前國內3大腹瀉群聚事件,包括王品案、藏壽司案、溪山里案等食物中毒疑似事件,也都有零星檢出諾羅病毒的陽性個案。諾羅病毒傳染力強,只要非常少的病毒量就能造成感染,容易導致腹瀉群聚事件。若吃到受諾羅病毒汙染的食品可能會導致食物中毒,近日相關案件層出不窮,因此食藥署特別提醒民眾「不生食、不生飲、勤洗手、要消毒」齊心防治諾羅病毒。國內3大腹瀉群聚事件 皆驗出諾羅病毒日前王品旗下的初瓦、嚮辣餐廳,傳出食物中毒疑似事件,造成逾百人上吐下瀉;藏壽司也傳出疑似食物中毒事件,10天內就有4起通報,而且分布在不同分店;而台北市士林區溪山里也有上百人,疑似飲用受汙染的水而產生不適症狀。經過疾管署檢驗發現,這3大群聚案件中,溪山里3名民眾、藏壽司3名用餐顧客,都檢驗出諾羅病毒,而王品集團旗下餐廳則有2名用餐顧客、2名員工、1名廚工,驗出諾羅病毒。食藥署表示,諾羅病毒常透過糞口途徑傳染,其傳染途徑包括未保持良好衛生習慣、與感染者密切接觸,或是食用遭污染的食品,常會造成患者嘔吐、腹痛、水樣腹瀉、發燒等症狀。諾羅無法用酒精乾洗手消滅 需濕洗手、勿生食生飲為防範諾羅病毒感染,食藥署提醒,酒精、乾洗手液是無法殺滅諾羅病毒的,需要使用肥皂或洗手乳將雙手洗淨,尤其是在飯前、飯後、如廁後應確實清潔手部,並減少觸碰口鼻,養成良好個人及食品衛生習慣。飲食也要特別留意,食藥署指出,像是貝類等水產品,具有濃縮病毒的能力,若生食受污染水域的水產品,則有可能造成諾羅病毒食品中毒,因此水產品應澈底加熱後再食用,切勿為了追求口感而忽略生食的風險。而餐飲業者更要注意衛生管理,除了手部清潔外,食藥署強調,餐飲業者務必要加強維護環境衛生,定時使用漂白水消毒廚房、廁所及餐飲等環境,烹調的器具也應保持清潔,並避免生熟食交叉污染,管理階層則需落實食品從業人員個人衛生與健康狀況符合規定。為了讓民眾更加了解諾羅病毒的防治,食藥署也製作相關文宣品,並置於食藥署官網「防治食品中毒專區(https://www.fda.gov.tw/TC/site.aspx?sid=1816)」中,提供民眾及業者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