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血
」 中醫 針灸 西醫寒冬吃薑好處多多 專業醫:降血糖、預防癌症與失智症
隨著天氣日漸轉涼,薑茶、薑母鴨等怯寒料理也開始出現在民眾的生活中。而肝膽腸胃科醫師蕭敦仁在「健康好生活」節目中透露,薑除了有活血暖身的效果外,當中還含有薑油醇等多種珍貴的植化素,對人體健康有著許多好處。根據媒體報導指出,蕭敦仁醫師在節目上表示,根據伊朗的研究發現,吃薑可以有效降低膽固醇、血糖水平。而印度科學家也發現,薑中的某些成分可以誘導癌細胞自然凋亡,對預防癌症有著一定的幫助。除此之外,美國學者曾讓常運動的受試者連續服用薑粉11天,結果發現薑粉能夠緩解運動帶來的疼痛感。而泰國一項長期追蹤研究則顯示,長期攝取薑粉似乎對預防阿茲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有一定的效果。蕭敦仁醫師解釋,薑之所以對健康有如此多的助益,主要是因為它含有4種珍貴的植化素,分別是薑辣素、薑油醇、薑油酮和薑烯酚。這些物質具有抗氧化、抗癌、暖身、提升免疫力、助消化、降血壓、預防心血管疾病、抗發炎、提高代謝等多重功效。蕭敦仁醫師表示,薑對人體的六大益處,分別是降低膽固醇、防癌、抵抗感染、降血糖、減輕肌肉疼痛與痠痛、預防阿茲海默症。但蕭敦仁醫師也提醒,雖然薑有諸多好處,但每個人的體質不同,在使用之前還是要諮詢醫師的意見,以免出現不良反應。
冬季皮膚缺水!不自覺發癢 藥師曝「3不5藥」保養肌膚
隨著氣溫逐漸下滑,許多人發現,皮膚總是不自覺的發癢,尤其是晨起、睡前,更是奇癢無比。皮膚保養如果沒做好不只是肌膚不再美麗,更有可能疾病上身,最常見的就是冬季搔癢症,主要引起的原因是皮膚缺乏水分,嚴重時會引起皮膚發炎,甚至造成蜂窩性組織炎。冬季癢乾燥、脫屑及龜裂 嚴重發炎常發生在四肢衛生福利部草屯療養院藥師蕭麗美表示,冬天氣溫下降使皮膚血管收縮,汗腺及皮脂腺分泌減少,一開始皮膚會變得粗糙失去彈性,表面出現乾燥、脫屑、龜裂,進而出現紅疹伴有癢感,皮膚表面充血及腫脹,嚴重者併有滲漏、發炎及疼痛的急性皮膚發炎反應。常見的部位在四肢的身側,尤其是小腿前面,而腰部鬆緊帶束縛處因為摩擦的關係,也是好發的部位,病患常在晚上癢得睡不著,蓋上棉被後癢得更加厲害。預防冬季癢 牢記「3不5藥」蕭麗美藥師提出「3不5藥」預防冬季癢的秘訣:一、「3不」不宜用超過40°C的水沐浴,沐浴後以乳液、嬰兒油、凡士林補充皮膚的油脂適當塗抹身體,但要注意五分鐘內身體未完全乾燥時立刻塗抹。某些水性乳液在蒸發時,會使表皮層脫水情況惡化,應避免使用。不可搔抓患部,以免使皮膚表層的破損加劇,引起更嚴重的發炎。可採輕拍患部、塗止癢藥水,或冰敷來止癢。不宜泡澡或過度清潔,勿使用去污力過強的肥皂。穿著的衣物宜選擇棉質衣物對皮膚的刺激最小,避免使用毛料。二、「5藥」潤膚劑功用為滋潤皮膚,使皮膚有充足的水份而避免乾燥、搔癢及不適。潤膚劑的性質溫和而沒有太大的副作用,病人應遵照醫生的指示定時使用,以確保皮膚滋潤,在病情好轉的情況下,仍需繼續使用,從而避免皮膚乾燥。外用類固醇藥膏使用潤膚劑後仍未能控制病情,可使用外用類固醇藥膏,以減低皮膚發炎的情況,如搔癢和紅腫。外用類固醇依其藥效有不同強度之分,醫生會按病人的年齡、患處的嚴重程度、位置及大小選擇使用的藥膏。使用此藥時務必依照醫生指示,在患處適量薄薄的塗擦一層並依照醫生處方的療程使用。口服抗組織胺具有抗敏感及止癢的作用。第一代的抗組織胺有較強的昏睡及鎮靜作用,對於因搔癢而導致入睡困難者有幫助,服藥期間切忌飲酒。口服類固醇比外用類固醇藥膏有更多全身性的副作用,通常不會長期使用。但在一些急性濕疹及皮膚廣泛受到影響時,可使用短期療程以加強控制病情,但病人必須在醫生的處方下才可使用。中藥治療方面保養的部分可外用及內服雙管齊下,外用的部分可以容易取得的麻油及紫雲膏外敷,內服的部分則以當歸飲子來改善皮膚癢的症狀,當歸飲子中何首烏、生地黃補腎填精;當歸、黃耆補氣血、潤肌膚,而又能固表;當歸、川芎、白芍養血活血;白鮮皮祛風止癢。
嗑鍋養生2/你該進補嗎?專家推薦3時機 2神湯老少通包、四季皆宜
颱風過後氣溫逐漸轉冷,人體開始進入冬季的「閉藏」階段,正是適合進補的最佳時機。專家建議掌握3時機進補,分別是氣溫攝氏23~26度時、持續下雨時、疲倦睡不好時,另外,藥燉排骨、四神湯是專家認為四季都可吃、同時適合所有人的補湯,建議適時滋養身體。「很多人愛亂進補!」鄒瑋倫中醫師告訴CTWANT記者,她曾有病人在中秋節後吃薑母鴨進補,當時氣溫直逼攝氏38度,所以吃完身體非常躁熱。「攝氏38度時,人體的血液非常暢旺,根本不需要進補,當溫度降到攝氏23~26度時,就是適合溫補的時機。」鄒瑋倫說,古人多以節氣、季節作為進補時機,但如今氣候暖化,四季變得愈來愈不分明。「過去遵循的『秋收冬藏』已難貼合現況,所以看時機很重要,但更關鍵的是個人體質與狀況。」鄒瑋倫舉例,她有一位病人在夏天高溫38度時大啖麻油雞,身體卻沒有過分燥熱,原因是她長時間待在極度寒冷的冷氣房工作,所以她可以在夏天進補也沒問題。此外,天氣寒冷時也不能天天進補,建議每周一次或一個月2~3次即可。除了氣溫變冷,長時間下雨也適合進補。《黃帝內經》中記載,「因於濕,首如裹」,就說明濕氣過重時,身體會出現沉重不適感。「此時你會覺得四肢沉重、頭痛倦怠,這時也適合進補。」鄒瑋倫補充,許多上班族頻繁加班,極度疲累下精神渙散,卻又睡不好,這時也可以喝一下補湯恢復體力。台灣人熱愛吃鍋進補,但專家提醒要注意氣溫、體質,以免補過頭反而更燥熱。(圖/報系資料照)在四大名補中,鄒瑋倫最推薦藥燉排骨,除了它適合四季溫補之外,從0歲到99歲都可食用,而且多數人也不會再加其他火鍋料入湯。李思儀中醫師則推薦四神湯。「四神湯中包含山藥、蓮子、茯苓、芡實,其中山藥、蓮子健脾益胃;茯苓健脾胃、利濕氣;芡實補腎氣。此外,山藥、茯苓可養肺氣;芡實可緩解夜尿、頻尿;蓮子有助減緩腸胃敏感、拉肚子等症狀。」李思儀說,四神湯屬於平性藥材,適合所有人食用,而且四季皆宜,就連感冒都能吃,不過,唯一要注意的是,部分四神湯會添加薏仁,屬性偏寒涼、且具活血功效,所以女性生理期時不適合吃。鄒瑋倫認為一個好的藥膳補湯,不用挑最珍貴的藥材,只要挑選喜歡得宜就好。「例如喜歡子排、肋排,就挑選品質好的子排,同時搭配認真處理過的中藥材。」鄒瑋倫以生地為例,要蒸一次、曬一次,總共9蒸9曬後才是品質好的熟地,而不是價格高就代表一定好,建議找信譽較好的商家,可以多方聽取建,或找較知名的品牌或診所購買藥材較有保障。
12生肖周運勢排行榜 屬羊者繼續好運亨通、屬龍者財運旺盛
命理生肖專家曼樺老師分析,11月10日至11月16日十二生肖運勢,本周屬鼠、屬龍的人,在事業、財運、愛情、健康等方面運勢都相當不錯,要好好把握機會。本周事業運前三名1.鼠工作:本週運勢急起直追,為第一名。忍耐了許久不能說出的秘密,終於見到了業務的績效。2.馬工作:本週業績再下一城,為第二名。越到年底越加奮發向上的你,可說是刷報朋友圈,獨占鰲頭。2.猴工作:本周運勢不錯,同為第二名。漸漸習慣目前的工作型態,只要有業績,不在乎是否周六日休假。3.龍工作:本週運勢再度揚起,為第三名。驛馬星動加上財運旺盛,有非常多的好機會等著你去開發。3.蛇工作:本週運勢稍微下跌,但同為第三名。與其拘泥僵持不下,倒不如想法轉個彎,事情或許會有轉圜。本周財運前三名1.龍財運:財運當旺的一周。雖然之前的投資因故暫停,但是莫名其妙賺了利息錢,有是一種意外之財的收入。2.鼠財運:本周財運旺旺,正財及偏財同時動來,主要還是因為你積極去接義務案,應酬歸應酬,工作歸工作,讓人刮目相看。3.馬財運:業績一個接著一個來,雖然得陸續安排工作時程,但是在不景氣的時候,能源源不斷的進財,已經領先很多人了。本周愛情運前三名1.猴愛情:愛情運甜蜜,戀情穩定的你,要的是不太鹹不太甜,不過熱不清閑,各自有獨立空間與時間,目前的他非常符合。2.牛愛情:充滿自信心的一週。小別勝新婚,可充份享受難得甜蜜的倆人世界,已婚者可安排短暫出外旅遊。3.鼠愛情:本周家庭運不錯,夫妻間一起參與演講論壇,交換心得,也因此你發現了另一半強大的優點。本周健康運前三名1.鼠健康:本週身體況不錯,但是也些勞累,要注意維持好生活習慣,少喝咖啡因飲料,以免影響睡眠。2.豬健康:本周健康運不錯,多多放鬆,夜晚的炮走或是泡腳,有助於疏筋活血,住種養生的你更不能偷懶。3.羊健康:本周健康運勢不錯。戒糖戒澱粉,終於見到瘦身的一點效果。仍要注意營養攝取,隨時補充維他命。
女子患乾燥症20年!眼睛乾到人工淚液也無法緩解 中西醫合療改善症狀
林女士確診修格蘭氏症(俗稱乾燥症)已將近二十年,長期飽受乾眼症困擾,眼睛不僅經常痠澀、灼痛,甚至伴隨頭痛等症狀,對她的生活和工作都造成了極大的影響,多次嘗試人工淚液,仍無法獲得持久的緩解。因聽聞臺北榮總傳統醫學部有一專研修格蘭氏症的醫療團隊,即前往求診。接受中藥及針灸治療,經過滋陰潤燥活血通絡藥物以及臨床針刺風池與攢竹,口眼乾燥部份獲得極大的改善,尤其是淚液分泌可以從0達到9 mm,重拾明亮、清晰的視界,工作和生活也恢復平衡。修格蘭氏症、乾眼症:難纏的慢性病 如砂礫不斷摩擦眼球臺北榮總傳統醫學部整合醫學科張清貿主任團隊,長期致力結合中西醫智慧,探索改善修格蘭氏症及乾眼症的整合性治療方案。修格蘭氏症候群與乾眼症是一類難纏且深具挑戰性的慢性疾病,而修格蘭氏症候群的眼乾(淚液分泌小於5 mm)又遠比一般乾眼症(淚液分泌小於10 mm)嚴重很多。許多患者形容,這種不適感就像有砂礫持續摩擦著眼球。科學方法助中西醫互補互助 顯著提升淚液分泌量張清貿主任指出,乾眼症不只是眼睛的病痛,而是深深影響生活品質的沉重負擔,因此與研究團隊針對修格蘭氏症及乾眼症展開一系列臨床研究,結合傳統中醫與現代醫學,嘗試從調理免疫系統、增強淚液分泌的深層治療入手。暨2023年證實以「中藥複方SS-1」對免疫系統的調控及淚液分泌的改善效果,及「春雨清化飲」中藥茶包能顯著提升淚液分泌量後,近期再以「針刺療法」研究證實淚液分泌量顯著增加。張清貿主任特別強調,針刺與中藥療法各有其優勢與特點,但只有在嚴格科學設計的前提下,中西醫才能真正互補互助,為患者提供最有效的治療方案。
懷孕3個月狂嗑6隻大閘蟹!孕婦當晚「腹痛送醫」慘流產 醫揭原因
秋天是大啖螃蟹的季節,但螃蟹屬於寒性食物,除了不能和當季盛產的水果柿子一起食用外,也有許多人並不適合吃。大陸河南省鄭州市一位35歲的孕婦因為食慾大增,在懷孕3個月多時一口氣吃掉了5、6隻螃蟹,結果不幸導致流產。醫生提醒,螃蟹性寒涼,孕婦慎食,避免生冷辛辣食物,保障母嬰健康。綜合陸媒報導,河南鄭州的一家醫院近日接收了一位大約35歲的孕婦,她懷孕已經超過3個月。由於妊娠反應和口味變化的影響,在一次聚會上,她無法抵擋誘惑,吃了很多大閘蟹,具體數量竟高達五5、6隻。然而,這頓豐盛的海鮮大餐並沒有讓她感到愉悅,反而在當晚引發了腹痛和腹瀉。隨著腹痛加劇,家人迅速將她送往醫院進行治療。即便醫生們竭盡全力搶救,遺憾的是胎兒未能存活。這一突發情況令人心碎,也引發了對孕期飲食的反思。這位孕婦的經歷令許多人感到震驚,很多網友在社交媒體上發表看法,認為類似行為實在太過衝動。懷孕期間,尤其是早期階段,女性的身體需要特別注意,而飲食選擇則顯得尤為關鍵。對此,醫生說明,螃蟹性質寒涼,具有一定的活血效果,因此在懷孕期間食用可能會對胎兒產生不利影響。此外,螃蟹還可能帶有一些細菌,孕婦在食用時容易引發食物中毒或過敏反應,這將危害她們及胎兒的健康。醫生提醒,懷孕期間,孕婦應盡量避免食用生冷、辛辣及刺激性食物。此外,對於活血化瘀的藥物和食品,也需要格外小心。
女子懷孕不順! 中醫處方「迎子方」與「啟宮湯」有效助孕
林小姐因多囊性卵巢症候群不排卵,並且血液中黃體素水平偏低影響受孕,經診斷為胞宮經絡痰濕瘀阻、腎陽虛。經中醫治療後順利懷孕,寶寶平安健康出生。「迎子方」與「啟宮湯」 提升助孕品質與便利性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中醫科醫師陳安履表示,為了提升助孕品質及備孕民眾的便利性,特別推出「迎子方」與「啟宮湯」兩種即飲包處方可供選擇。這兩種處方的設計是將過去成功幫助備孕女性懷孕生子的科學中藥與煎劑處方整理條列,同時考慮影響備孕與活產的病因以及月經週期各階段會碰到的問題去做歸納整理。一、「迎子方」內含養血、補腎陽、養肝腎的助孕安胎中藥補養氣血藥:例如何首烏、熟地。透過動物研究發現,這些處方具有提升囊胚著床數、子宮內膜微血管密度、促進子宮內膜血管新生與促進囊胚與內膜間著床所需黏著因子之生成。也能輔助雌激素與黃體素更穩定有效率的作用於子宮內膜。溫補腎陽藥:例如巴戟天、仙靈脾。溫補腎陽藥具有提升黃體素水平作用。補肝腎強筋骨的安胎藥:例如續斷。其機轉為抑制子宮的不正常收縮,穩定子宮內膜避免剝落,有文獻指出類似的中藥治療方法可能有降低反覆流產風險的發生。二、「啟宮湯」改善排卵功能與改善骨盆腔內血循環境活血化瘀中藥:例如丹參、紅花、益母草與牛膝。通絡利濕中藥:例如路路通。行氣活血中藥:例如延胡索與烏藥。濾泡期使用改善排卵障礙 提升自然受孕率此類中藥於濾泡期使用能改善排卵障礙,因此對於因為巧克力囊腫、多囊卵巢症候群或卵巢水瘤影響排卵而干擾備孕者有所幫助。有文獻指出,這類中藥處方對於排卵障礙與輸卵管部分阻塞的備孕女性能提升自然受孕率。陳安履說,於女性生理期後半使用能幫助子宮較正常收縮,避免經血逆流以降低內膜組織對於子宮或卵巢的刺激與侵犯,因此有可能避免子宮內膜異位症與子宮肌腺症惡化進而達到助孕之功。備孕成功因素百百種 仍需經醫師諮詢治療陳安履最後指出,由於影響備孕成功的原因百百種,不論是迎子方還是啟宮湯的使用,都必須根據中醫師診斷為基礎同時搭配科學中藥(或其他煎劑)做加減來服用。
親友帶「1水果」探病…他一吃被推進洗腎室 譚敦慈示警:3類人不適合
水果、雞精、燕窩等食品都是常見的「探病伴手禮」,不過若是不了解病人的疾病狀況,恐讓好意變成負擔,有「無毒教母」之稱的毒物專家譚敦慈分享,曾經有位腎病患者食用了親友送來的奇異果後,反而病情加重被安排緊急洗腎。譚敦慈日前在《健康零距離》節目中分享,曾經有位親友覺得奇異果富含維生素C又高纖維,因此探病時便送了一盒奇異果給腎病患者,沒想到該名病患食用後病情卻惡化,原先無需接受透析治療,最後竟被推進洗腎室洗腎。她透露,由於奇異果是「高鉀食物」內含較多鉀離子,對腎病患者而言是種負擔,當時醫護人員前往病房,看見該名患者在邊削邊食用時,當場嚇壞馬上安排病患去洗腎,一番心意竟意外弄巧成拙,讓譚敦慈也直言「我建議不要送病人水果。」譚敦慈指出,除了腎病患者需慎選水果食用外,像是糖尿病患者則要避開甜份較高的水果,若化療病人的白血球數低於3000,由於免疫力下降也不能食用水果。對此,營養師方慈聲也提醒,選擇人蔘、銀杏、薑黃等活血補氣產品當探病伴手禮也要特別留意,包括開刀或有出血風險的病患,均不適合食用。
非端午也好用!「中藥香包」改善過敏、頭痛 藥材功效一次看
在現代快節奏的生活中,人們對於自然和傳統文化的尋求日益增加。中藥香包作為一種融合了古老智慧和現代需求的產品,正逐漸受到人們的關注與喜愛。這些香包不僅為家居帶來天然香氣,更蘊含中藥草本的療癒效能,為現代都市人帶來身心靈平衡與寧靜。中藥香包舒緩壓力和焦慮 平衡身心、促進健康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昆明院區藥劑科藥師陳偉杰表示,中藥香包是一些由精選中藥材製成的香囊,具有多重功效。它們通過天然的中藥成分,散發出清新宜人的香氣,有效舒緩壓力和焦慮,有助於平衡身心,促進健康。改善過敏、舒緩頭痛 調節免疫功能陳偉杰提到,常見中藥藥材及其功效如下:1. 白芷:白芷具有祛風散寒、舒肝理氣、解表散寒的作用。常用於治療風寒感冒、頭痛、鼻塞等症狀,同時還能改善皮膚瘙癢和過敏反應。2. 陳皮:陳皮有疏肝解鬱、健脾化濕、理氣化痰的功效。常用於調理胃腸功能,減輕消化不良、食慾不振等問題,同時還能改善情緒不穩定和焦慮症狀。3. 桂皮:桂皮具有溫陽散寒、活血通經的作用。常用於改善血液循環、促進新陳代謝,對於經期不調、寒性痛經有輔助療效。4. 薰衣草:薰衣草具有鎮靜安神、消除焦慮、促進睡眠的功效。常用於緩解壓力、改善失眠問題,同時還能舒緩頭痛和肌肉緊張。5. 菊花:菊花有清熱解毒、明目養肝、降血壓的作用。常用於調節免疫功能、改善眼睛疲勞和頭痛,同時對於高血壓有一定的調節效果。中藥香包屬香氣產品 結合傳統智慧與生活陳偉杰說,中藥香包不僅是一種香氣產品,更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它們將古老智慧與現代生活巧妙地結合在一起,為當代人們帶來了一份獨特的生活享受。讓我們一同擁抱這份來自中國傳統醫學智慧的禮物,讓中藥香包成為你生活中的一部分,帶來健康、平衡和美好。
六旬女多年糖尿病逼近洗腎邊緣! 中西醫合併治療遠離危機
一位68歲的李姓婦人罹患糖尿病已20年,某次回診時,抽血報告竟發現腎絲球過濾率剩8分,屬慢性腎臟病第五期臨近洗腎邊緣。李姓婦人至醫院進行中西醫合療,在1年內腎絲球過濾率提升,血鉀穩定4.0,免於洗腎帶來的生活困擾與痛苦。糖尿病恐引發腎病 死亡風險大增中醫大附醫中醫部醫師廖元敬指出,由李女士病例可見,長期患有糖尿病的病人更需格外注意腎臟病變的風險。除了腎臟病外,糖尿病也是腎臟病人接受血液透析的主要原因,若腎絲球過濾率下降,死亡率有增加趨勢。中醫部醫師吳美瑤強調,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因子包括性別、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等。隨著年紀增加,心血管事件發生率也會隨之上升,其中慢性腎臟病本身就是一個重要的獨立因子,隨著慢性腎臟病嚴重度增加,腎絲球過濾率下降,心血管事件風險大幅增加。中西醫合併療法加強照護 降低心血管死亡率李女士血壓169/80偏高,食慾差,低血鈉132,高血鉀5.4。經由廖元敬與吳美瑤使用「全民健康保險中醫慢性腎臟病門診加強照護計畫」,並合併腎臟科醫師張育瑞門診的西醫療法,為患者進行治療。西醫療法: 張育瑞說明,西醫常規治療包含降血糖、降膽固醇等藥物,配合飲食及中醫治療,李姓患者這2年來血糖、血脂、電解質越來越進步,精神及體力也越來越好。中醫療法: 根據中醫大附醫2007至2016年在「中醫藥國際學術電子期刊Journal of Traditional and Complementary Medicine(JTCM)」發表的研究資料,除了西醫的常規治療,中醫使用活血化瘀的丹參、川七抗發炎、抗氧化、改善腎臟微循環,合併濟生腎氣丸或是知柏地黃丸,能使早期糖尿病腎病變患者腎功能、蛋白尿穩定改善。中西醫合療,除穩定腎功能外,可以降低心血管事件的總死亡率7成,以及長期心肌梗塞、心臟衰竭的發生率。
癌症中西醫治療雙管齊下! 癌友成功提升生活品質
47歲的黃小姐去年確診罹患乳癌,經手術切除、電療、化療等治療過程,病況雖已穩定,卻飽受失眠、全身痠痛等副作用所苦,聽取其他病友經驗求助中醫,經過二周中藥及針灸治療,失眠與疼痛緩解許多,精神及體力也有明顯進步。門諾醫院中醫科主任楊成湛表示,中西醫合療是目前醫學主流趨勢,癌症患者在治療時,搭配中醫輔助治療不僅能降低副作用所帶來的痛苦,還有助提高生活品質。中西聯合照護 提高活質量癌症為國人十大死因之首,化療和放療是最常見的治療方式,即使醫療技術不斷的提昇,在治療的同時卻免不了副作用的產生。楊成湛醫師表示,癌症患者在接受治療時常見的副作用,像是腸胃不適、眩暈、口乾、口腔潰瘍、便祕、腹瀉、失眠、噁心等症狀,不僅造成患者生活上的困擾與不適,生活品質也大受影響。其實;透過中醫輔助治療,如中藥、針灸、拔罐、推拿、甚至是刮痧等,都可達到減緩副作用、提高治療效果等功效。楊成湛醫師指出,中藥在治療中的角色主要是輔助,藉以改善化療、放療帶來的副作用,只要遵循醫囑,並留意中藥與西藥間隔1小時服用,中西醫療法不僅能讓患者獲得更好的治療,也為患者在治療上提供另一項新的選擇,幫助他們面對疾病,重拾健康和希望。穴位按摩加針灸 緩解不通則痛楊成湛醫師說,中醫透過補氣、滋陰、活血、滋肝腎等方式,改善食慾不振、噁心嘔吐、消化不良、吸收不良、口腔潰瘍、腹瀉等癌症惡病質,提升元氣與體力,增強患者抗癌能力。「不通則痛」,楊成湛醫師建議也可透過穴位按摩,如合谷穴緩解多種類型疼痛,內關穴改善噁心嘔吐、胃痛等,足三里穴緩解腸胃消化道症狀,百會穴、風池穴改善頭痛、失眠、暈眩,肩井穴舒緩肩頸痠痛等,讓現場參與的病友及家屬獲益良多。此外,考量部分患者對針灸的憂心與害怕,雷射針灸不僅舒緩患者對針灸的擔憂,也提供了更舒適的治療體驗。尤其,針灸對於減輕噁心、嘔吐,改善疲勞、失眠、身體痠痛等都有很好的功效。
遶境存在扭傷風險!腳踝扭傷如何處理? 醫師曝足踝治療保養方式
媽祖遶境是台灣重要的民俗活動之一,許多人都會撥空參與,不過遶境久走可能會增加扭傷的機會。高雄長庚中醫病房主任吳思穎表示,由於扭傷是一個動態的問題,比起久站疲勞,在動態走路的狀況下,反而比較容易拐到,而且遶境走的路很多可能是自己從未走過的,在不熟悉的環境下扭傷的風險也會增加。自身內在因素(如:耐力不好、疲倦專注力下降)以及外在因素(如:鞋子太大不合腳、道路不平坦、路況不熟悉)影響,都有可能會導致扭傷意外發生。而扭傷後該如何治療、保養呢?吳思穎主任分享中西醫在受傷急性期、恢復期的治療及保養方法。受傷先評估有無骨折4情形 再依「PEACE & LOVE」處置扭傷屬於「軟組織」的外傷,因此民眾在扭到、跌倒後,不論西醫、中醫,都需要先排除骨折的可能才進行後續的軟組織受傷處置。吳思穎主任提到,最簡單的分辨方式有以下4種,若四者有其一就建議進一步檢查評估是否有骨折情形:扭到後無法走超過4步以上,或無法從急診大門走進急診室。按壓腳踝內側、外側6公分以內的骨頭處會疼痛。按壓第五蹠骨處會疼痛,可能是「疲勞性骨折」、「行軍骨折」。按壓舟狀骨(鞋子鞋舌的地方)會疼痛。如果沒有以上4種情況,代表骨折風險較低,此時就可以朝軟組織(肌肉、韌帶、肌腱等)方面的問題進行處置。吳思穎主任表示,2019年英國運動醫學期刊就公布了「PEACE & LOVE」的軟組織處理方式,PEACE主要是針對受傷後急性期時所需做的處置,而LOVE則是針對亞急性期,包括:急性期: P:Protection(保護),保護、固定受傷的地方。E:Elevation(抬高),將受傷部位抬高。A:Avoid(非必要、避免消炎藥物),過去受傷會建議吃消炎止痛藥,但發炎能增加局部循環,將壞的東西帶出去、好的東西帶進來,適當的發炎反應對於組織增生反而是必要的。C:Compression(加壓),適當地加壓降低患處腫脹的機會。E:Education(衛教),專業醫療人員教育正確的知識及觀念,包含治療、後續處理等。 P:Protection(保護),保護、固定受傷的地方。E:Elevation(抬高),將受傷部位抬高。A:Avoid(非必要、避免消炎藥物),過去受傷會建議吃消炎止痛藥,但發炎能增加局部循環,將壞的東西帶出去、好的東西帶進來,適當的發炎反應對於組織增生反而是必要的。C:Compression(加壓),適當地加壓降低患處腫脹的機會。E:Education(衛教),專業醫療人員教育正確的知識及觀念,包含治療、後續處理等。亞急性期: L:Loading(負重),受傷後仍要有適當的活動、負重,可以藉此刺激告訴大腦受傷的地方需要特別照顧,促進復原。O:Optimism(樂觀),心理會影響生理,因此要保持樂觀、正向思考以幫助復原V:Vascularisation(血液循環),維持血液循環暢通,如:運動,在不痛的前提下做最大範圍的活動,像腳踝受傷可以做打節拍(踏腳板)的動作,依個人情形調整抬腳的角度、頻率,藉此縮短復原的時間。E:Exercise(運動),若沒有做運動、復健,會有復發或再次扭傷的風險,像有些人是「慢性踝關節不穩定」,常常扭傷是因為肌力不足、沒有復健、運動。因此應運動訓練,它可以增加肌力、恢復關節活動力,還能增加本體感覺,進而減少扭傷風險。 L:Loading(負重),受傷後仍要有適當的活動、負重,可以藉此刺激告訴大腦受傷的地方需要特別照顧,促進復原。O:Optimism(樂觀),心理會影響生理,因此要保持樂觀、正向思考以幫助復原V:Vascularisation(血液循環),維持血液循環暢通,如:運動,在不痛的前提下做最大範圍的活動,像腳踝受傷可以做打節拍(踏腳板)的動作,依個人情形調整抬腳的角度、頻率,藉此縮短復原的時間。E:Exercise(運動),若沒有做運動、復健,會有復發或再次扭傷的風險,像有些人是「慢性踝關節不穩定」,常常扭傷是因為肌力不足、沒有復健、運動。因此應運動訓練,它可以增加肌力、恢復關節活動力,還能增加本體感覺,進而減少扭傷風險。中醫VS.西醫治療處置 按摩2穴道有助放鬆、恢復除了「PEACE & LOVE」基本處置觀念外,也須進一步了解中醫、西醫治療改善扭傷的方法。在藥物的部份,吳思穎主任提到,西藥大多是以消炎作用為主,偶爾會用營養針、維他命等,而中醫在急性期一般會用活血、化瘀、止痛類的藥物,急性期過後會加上補養氣血藥,增加組織循環、肌肉營養幫助恢復期調理。另外,也可以透過推拿、按摩來改善,吳思穎主任表示,這部分在西醫屬於物理治療的範疇,一般會建議在急性期時不要在受傷局部進行,但根據中醫的「經絡」概念,可以透過遠端取穴的方式來加速足踝受傷處的循環、氣血恢復,主要有2條經絡跟扭傷較有關係:膽經:走過腳踝外側,有個穴位「陽陵泉」,在小腿上半部前外側靠近膝蓋處脾經:走過腳踝內側,有個穴位「陰陵泉」,在小腿上半部內側靠近膝蓋處吳思穎主任提到,實際上在針灸治療時不只會使用上述2個穴道,但若是遶境後民眾覺得小腿腫脹不舒服,也可以考慮同時按摩陽陵泉、陰陵泉,放鬆肌肉、增加循環,也能藉此預防扭傷。不過若要預防足踝扭傷,仍要從放鬆回到訓練的層面,透過運動強化肌力、增加本體感覺,才能減少扭傷的機率。
中西合併治療脊椎側彎 醫師教3方法活絡氣血
脊椎側彎屬於身體主軸結構脫離正常角度形成的疾病,包含連接頸椎、影響兩側肩臂及胸椎、連接骨盆結構的腰椎及薦椎,脊椎長軸過程中都可能形成偏移角度,影響身體結構功能廣泛,相對應生理機能都會受到脊椎側彎嚴重程度影響健康。不只肌肉痠痛 脊椎側彎影響內臟功能中醫診所主治醫師周大翔表示,脊椎側彎輕則產生相對應肌肉痠痛症狀,影響結構活動範圍,重則反覆造成肌筋膜及關節韌帶慢性發炎而產生長期疼痛。中醫經絡理論歸納脊椎兩側屬於督脈及膀胱經,因此,除了淺中層肌筋膜的疼痛症狀外,經絡氣滯血瘀也會透過背部穴位影響內科疾病,包含呼吸道疾病、腸胃疾病、內分泌疾病、自律神經疾病、婦科疾病等。輕度或中度的脊椎側彎可透過針灸、傷科手法調整進行治療,搭配適度復健運動,引導結構計畫性往正確角度調整,但重度脊椎側彎者,建議諮詢西醫進行中西醫配合治療。周大翔中醫師說明臨床上將脊椎側彎角度分成三級,輕度側彎為10-20度、中度側彎為20-40度、重度側彎為40度以上。針灸、用藥、復健 三方法活絡氣血治療脊椎側彎需要「針灸、用藥、復健運動」同時進行才能事半功倍,周大翔中醫師說明,針灸治療透過施針從兩方面同時進行治療,一、針刺鬆解過度緊繃肌肉並以特殊針灸手法排除筋結及沾黏結構,二、透過針刺穴位行氣活血來疏通局部結構不良引起的氣血瘀滯。用藥部分會根據每個患者身體狀態給予辯證處方治療,大方向會先辨別脊椎側彎對於內科範疇影響為選方選藥主軸,壯實者選用行氣活血藥物較多,包含當歸、赤芍、紅花等力道較強活血通經藥物幫忙,體虛者須搭配補氣補血藥物,包含黃耆、紅景天、何首烏、熟地等補養藥物來強化氣血,兩者大方向外,常用威靈仙、雞血藤、桑寄生、桑枝、桂枝等來強化脊椎兩側經絡氣血運行。脊椎保健穴位翳風穴:屬手少陽三焦經,位於耳垂後耳根部,顳骨乳突與下頜骨下頜支後緣間凹陷處,從肌肉解剖角度影響生理機能改善,此穴會從後方由淺到深影響胸鎖乳突肌,頭夾肌,頭最長肌,二腹肌後腹等,按壓時同時搭配轉動頸部,視線向正前方看,將頸部轉至最左側,一邊按壓穴位並慢慢將頭轉向正前方及最右側,轉頭動作以輕及慢為原則,反覆此動作10~15分鐘,可以有效舒緩頸椎兩側及周圍肌肉筋膜。曲池穴:屬手陽明大腸經,穴位在兩屈肘紋頭外凹陷如池處,局部按壓痠脹感可傳至前臂,透過穴性傳導鬆解兩肩臂、兩前臂肌肉筋膜進而影響肩胛骨周圍肌肉及兩脅肋,按壓時以左手按右手及右手按左手方式互換,按壓時搭配胸肋轉體動作,呼吸保持腹室吸吐,反覆此動作10~15分鐘,可以有效舒緩胸椎兩側及胸肋周圍肌肉筋膜。委中穴:屬足太陽膀胱經,穴位於膝彎膕橫紋中點,當股二頭肌腱與半腱肌腱之間凹陷處,《靈樞‧邪氣藏府病形》:「膀胱合入于委中央」,此穴按壓可以疏通膀胱經經絡,引導腰背肌肉筋膜放鬆,搭配溫足浴放鬆足底肌筋膜同時,兩手按壓膝後側委中穴,持續此動作10~15分鐘,可以有效舒緩腰椎兩側及背部肌肉筋膜舒緩。脊椎保健茶飲葛根5g,炒白芍5g,炙甘草3g,熱水悶約30分鐘,溫服即可,藥材可反覆沖泡至淡而無味,藥方主要透過芍藥甘草湯來舒緩肌肉筋膜,搭配葛根疏通項背部筋絡,保健茶飲可以在運動過度、勞動過多、工作固定同一姿勢時間過長,導致脊椎兩側肌肉過度緊繃時,適度透過茶飲幫助放鬆。治療脊椎側彎需從結構調整及臟腑機能兩個面向同時治療,然而形成脊椎側彎通常經過多年姿勢不良為主要病因,治療過程需要長時間配合,以及自律養成良好姿勢習慣及復健運動。周大翔中醫師建議,日常保持良好習慣及正常情緒來搭配治療都可以順利改善生理狀態。
顏面神經麻痺後遺症 針灸、臉部運動、穴位按摩助回復原貌
冬春交際是顏面神經麻痺好發的時期,在台灣,顏面神經麻痺的發生率為每一萬人中會有一至二名,年齡分布大約在15-45歲。中醫師康涵菁說明,顏面神經是人體第七對腦神經,主要掌管臉部的表情肌肉及舌頭前2/3的味覺,造成顏面神經麻痺的可能原因很多,包含臉部吹風、過度勞累、病毒感染或是腦部的損傷,都有機會引發,進而出現抬頭紋與法令紋消失、嘴角歪斜、眼睛不能閉、半邊臉部感覺麻木或遲鈍或是耳後疼痛等症狀。康涵菁中醫師提及,現在民眾普遍很有警覺心,看到臉部歪斜首先都會懷疑是不是中風,然而中風和顏面神經麻痺不同在於中風除了臉部表徵以外,還會有口齒不清、肢體無力及感覺異常的症狀,可藉此去作辨別。把握黃金期治療 中醫密集針灸有助益儘管近八成的顏面神經麻痺患者在數週到一兩個月內會漸漸回復,但也有些病情較為嚴重的病人會持續面部僵硬,單邊歪斜不自然的症狀長達1-2年之久,造成生活社交上的困擾。西醫治療在疾病初起之時會給予高劑量的類固醇及抗病毒藥物,後期的話則會建議復建治療搭配服用B群促進神經修復。中醫方面則是可以透過中藥與臉部美容針灸內外同步調理,若能發病兩周內的治療黃金期積極治療,回復速度會較快。康涵菁中醫師提醒,假使錯過黃金期才來治療,則需要更加密集的針灸,才有機會恢復正常樣貌。以中醫觀點來看,顏面神經麻痺可對應到古代典籍中的「面癱」、「口眼喎斜」及「歪嘴風」, 主要影響陽明經與少陽經所循行的位置,病因是由於風邪侵犯、痰瘀阻滯或是氣血失養所導致。用藥可視情況使用祛風、通絡、祛痰與補虛的方劑,像是使用補陽還五湯和牽正散去補養氣血,紓解筋攣,同時加入陽明與少陽經的引經藥如白芷與柴胡,去增強療效;若處於停滯期,則還需加上活血化瘀藥物例如丹參和三七,才能突破治療瓶頸。康涵菁中醫師說明,除了服用中藥以外,搭配美顏針灸能夠縮短病程並促進局部神經血管的修復。美顏針的針身比一般針具更為細滑,不僅可大幅降低痛感,還能針對失衡的肌肉筋膜去做調整,並且促進氣血循環,使得患側逐漸恢復自然樣貌,是現今治療臉部相關疾病的一大利器。臉部運動配合按摩穴位 疏通經絡早日康復顏面神經麻痺的患者最忌諱受到風寒,因此平時一定要做好頭面部的保暖,避免吹風著涼。保持充足的睡眠也是相當重要,不讓自己過度勞累,才能提升免疫力。康涵菁中醫師建議,患者可每天使用毛巾熱敷臉部僵硬的區域,並且早晚在鏡前進行張眼、閉眼、挑眉的眼部運動以及吹口哨的噘嘴動作,以刺激肌肉,避免萎縮。此外,也可依據神經肌肉走向去按摩以下三組穴位,幫助疏通經絡。1. 眼部-攢竹穴與太陽穴找法:攢竹穴位於眉頭凹陷處;太陽穴位於眉尾和目外眥的連線中點向後一橫指處。2. 顴部-顴髎穴與下關穴找法:顴髎穴位於目外眥直下,顴骨凹陷處;下關穴位於耳前一橫指,顴弓與下頷切跡中的凹陷處。3. 頷部-地倉穴與頰車穴找法:地倉穴位於嘴角旁約五分位置;頰車穴位於下頷角前上方一橫指處。
看《甄嬛傳》學做「歡宜香」避孕 專家提醒:孕婦禁用
古裝劇《後宮甄嬛傳》播出已經超過十年,但仍吸引不少粉絲吹捧,今年農曆春節台灣的電視台在網路上24小時馬拉松播出,同時在線人數動輒破萬,而當中雍正皇帝賜給華妃的「歡宜香」讓華妃多年不孕,就有民眾學著自製來避孕,但專家就提醒當中成分不見得有辦法避孕,但孕婦是要避開的。專家認為歡宜香能否避孕尚未可知,但孕婦是禁用的。(圖/翻攝自微博)大陸網友看完《甄嬛傳》後學習自制歡宜香,並找出劇中的七種配料,分別為藿香、苜蓿、甘松、白檀、丁香、煎香、麝香。長沙市第一醫院中西醫結合科主治醫師陸春艷介紹以上提到的幾種都屬於芳香類藥物,認為組合起來應該是香味極佳,青藿是藿香,有著闢晦、祛濕等功效;苜蓿則能利尿、改善貧血;甘松可以理氣止痛、開鬱醒脾;丁子俗稱丁香,能溫腎壯陽;煎香有著行氣止痛的功效。其中相對爭議較多的就是麝香這一味藥物了,陸春艷表示因為麝香常在影視劇內,被用於墮胎和導致不孕不育,民眾難免對其存在一些誤解,「在臨床中麝香確實有著活血化瘀、醒神開竅的功效,也被用於催產,但是如果一味地認為它能導致不孕不育,這是不科學的」。而天津沉香藝術博物館副館長楊婧也表示,麝香作為一種常見香,有提神活血的作用,避孕效果並未被證實,但體虛者不可久聞且孕婦禁用,她表示從該劇播出後不少人來博物館就會詢問,因此特別提醒「如果要自行製香,不僅要找到權威的香方,更要將其中的原料甄別並慎重使用,比如硃砂也是一些古方會選用的製香原料,但它是含有微量毒素的」。陸春艷也提醒,「在中醫領域,有些中藥材是相剋的,如果將其混在一起,可能產生毒性,同時如果一味地追求大劑量,也可能導致過猶不及」。
偏頭痛反覆發作影響生活! 中醫治療日常保健不費力
偏頭痛是一種常見疾病,相關症狀包刮噁心、嘔吐,對光線與聲音更加敏感,且肢體活動會增加疼痛感。高雄榮民總醫院傳統醫學科住院醫師吳昱衡表示,發生起因可能與體質、遺傳、生活作息有關;其中最常發作的族群年齡落在30-50歲之間。為此,中醫師表示,在中醫的治療上除了中藥,也可針對不同情況來穴道按壓來達到日常保健。偏頭痛的定義幾乎每個人都經歷過程度不一的頭痛,但不是偏一邊的頭痛就是醫學上定義的「偏頭痛」。吳昱衡醫師說明,偏頭痛是一種常見疾病,相關症狀可能包括噁心、嘔吐、對光線與聲音更加敏感,且肢體活動會加重疼痛的感覺。頭痛的病因與體質、遺傳、生活作息有關。而誘發因子可能是生活壓力、失眠、賀爾蒙改變、飲食等。偏頭痛也會遺傳!?偏頭痛患者約三分之二有家族遺傳傾向,女性比男性有三倍機會得到偏頭痛,最常見的發作年齡落在 30-50 歲之間。甚至,有些偏頭痛患者可能很年輕就發病,長期都可能被這個病症影響生活品質。國際頭痛診斷標準:根據國際頭痛疾病分類,當以下症狀發作至少 5 次則符合偏頭痛診斷標準:發作持續時間:在偏頭痛發作期間症狀持續 5 分鐘至 72小時。明顯症狀:最明顯的症狀就是劇烈頭痛。疼痛位置一般為單側,但也有雙側頭痛;疼痛的性質具有搏動性的感覺,當頭痛強度越強搏動感越明顯。若此時有肢體上的活動,可能加劇疼痛的情況。引發相關症狀:伴隨著噁心、嘔吐、畏光和聲音敏感性。中醫上的偏頭痛「偏頭風」屬於傳統醫學之範疇,初發病常與氣血運行失暢有關,日久反覆發作加劇整體臟腑失調,由實轉虛至虛實夾雜,臨床上認為,偏頭痛與風、痰、瘀、虛最為密切。依中醫辨證論治可分四大類風寒頭痛:「頭痛起病快速,其痛連及頸項背部、怕風、遇風寒會加重疼痛、有偏頭痛發作史及作息不正常、外感風寒的明顯誘因,治法以祛風散寒為主。」肝陽頭痛:頭部脹痛有跳動感,情緒煩躁,睡眠不佳,面紅口苦,治法以平肝潛陽為主。痰濁頭痛:頭脹沉重,胸脘滿悶,嘔吐痰涎,治法以化痰降逆為主。瘀血頭痛:頭痛經久不癒,痛處固定,伴隨刺痛感,痛如錐刺,治法以活血化瘀為主。血虛陰虧:隱隱作痛,頭痛緩慢而作,病勢纏綿,時痛時止,伴隨眩暈,遇勞累加重,治法以養血滋陰為主。日常保健與作息調整為要吳昱衡醫師認為除了中藥治療,穴道按壓也是日常保健的方法,可針對不同肌肉上相對應的穴位作刺激舒緩頭痛,如斜方肌上的肩井穴、風池穴,顳肌上的曲鬢穴,額肌上的陽白穴、頭臨泣穴,眼輪匝肌上的攢竹穴、絲竹空穴等。生活及飲食的調整亦不可或缺,飲食盡量清淡,其中,應減少攝取咖啡因及油炸、辛辣等燥熱性食物。另外,睡眠充足不熬夜是基本原則,再配合適當的運動與正常的作息,和緩情緒及壓力,才能有效預防偏頭痛反覆發作。資料來源:高雄榮總醫訊2024年1月〈ttps://wwwfs.vghks.gov.tw/001/VghksUploadFiles/273/relfile/13805/133116/1%E6%9C%88%E9%86%AB%E8%A8%8A-p10.pdf〉
富邦美術館首屆「國際館長論壇」邀亞太6國 翁美慧:以藝術與世界接軌
2024富邦美術館國際館長論壇27日登場,邀請日韓中印澳新加坡等六國亞太區重要美術館、博物館館長與談,富邦美術館館長翁美慧表示,作為富邦美術館正式揭幕前哨活動,宣告面對全球文化版圖合作,提出串聯全球建立國際連結深化交流架構模式,交織出全球美術館、博物館精彩觀點與策略,未來也會邀請更多國際美術館參與。富邦美術館坐落於北市信義區富邦A25,即將於5月開幕,係由富邦集團邀請普利茲克獎得主、義大利建築師倫佐.皮亞諾(Renzo Piano)設計富邦集團信義總部與這一座當代藝術館,也是Renzo Piano創立事務所在台灣第一個項目,他的知名項目還有法國龐畢度藝術中心。「2024富邦美術館國際館長論壇」邀請亞太區重量級六國館長與會;左四為文化部政務次長王時思、富邦美術館館長翁美慧。(圖/富邦美術館提供)富邦美術館館長翁美慧表示,「讓台灣看見世界,世界亦看見台灣。」透過首屆富邦美術館國際館長論壇,呼應富邦美術館以引進國際、推介台灣成為文化樞紐為己任的目標,持續敞開對話、邁向全球共同願景的理念定位與國際能力,展現亞洲企業型美術館擁抱挑戰、開創新局的抱負使命。論壇與會講者包括新加坡國家美術館( NGS)館長暨新加坡美術館(SAM)館長Eugene Tan、日本森美術館(MAM)館長暨國立藝術研究中心(NCAR)總監Mami Kataoka、印度藝術與攝影博物館(MAP)館長Kamini Sawhney、澳洲動力博物館(Powerhouse)行政總裁Lisa Havilah、韓國首爾市立美術館(SeMA) 館長Eun-ju Choi,以及UCCA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UCCA)館長暨UCCA集團執行長Philip Tinari,齊聚發表「企業擁抱挑戰—美術館全球化、去中心化的競爭與機會」議題。富邦美術館指出,開館前夕將帶來一系列暖身活動,包括即將在信義區舉辦的第13屆「粉樂町」當代藝術展,象徵從無牆美術館到進入實體美術館空間的精神延續,期盼為信義商圈注入美感的活血。過去27年來富邦藝術基金會持續深耕推廣藝術文化及美學教育,今年富邦A25嶄新場域的誕生,富邦美術館將秉持「分享」的初衷,與推廣藝術教育及美學生活的理念和使命,以普立茲克建築獎得主、國際建築大師Renzo Piano設計充滿自然光源的美術館作為藝術創作與分享的載體,將藝術中的審美與富饒型態展現於國人面前,以更為親近的方式豐富日常。
胃潰瘍發作疼痛不堪! 食養調理幫助養好胃
現代人生活節奏快速,情緒壓力值破錶,經常出現消化問題,而胃潰瘍即為臨床相當常見的腸胃道疾病之一。胃潰瘍是指胃部黏膜受到胃酸或其他刺激物的破壞而產生傷口,若是置之不理,甚至可能導致胃穿孔或進一步演變成腹膜炎,產生生命危險。症狀包括上腹疼痛、飯後腹脹、噁心嘔吐以及胃食道逆流。中醫診所主治醫師康涵菁中醫師說明,近八成的胃潰瘍與幽門桿菌感染相關,而其他像是常使用非類固醇類消炎止痛藥物、長期處於壓力狀態,以及錯誤的飲食習慣,也都是可能導致胃潰瘍的原因。由於大多數的幽門桿菌感染不一定會出現症狀,因此需要透過碳十三尿素呼氣測試、抽血檢驗抗體、糞便檢測抗原或是胃鏡切片等檢查確認。一旦確定是由幽門桿菌引發的胃潰瘍,西醫會採取抗生素搭配氫離子幫浦阻斷劑、H2抗組織胺與制酸劑的四合一療法治療,然而有些民眾服用抗生素後會產生噁心、腹瀉或是腹痛等不良反應,或是治療後胃潰瘍仍反覆發生難以根治,便會前來中醫求診。中醫分期對應治療 標本兼顧恢復快康涵菁中醫師將胃潰瘍歸於「胃脘痛」、「心下痞」、「吞酸嘈雜」的範疇之中,脾胃屬於人體中焦系統,一旦胃失和降,上下氣機逆亂,便可能發生胃酸逆流、脹氣以及腹痛等症狀,臨床治療會針對不同時期,去開立對應的藥方。1. 急性發作期急性期通常會出現胃酸過多,心下疼痛,食道灼熱,以及噁心脹氣等不適,經常會使用海螵蛸和浙貝母所組成的烏貝散治療。烏貝散屬於治標藥物,制酸止痛的效果很好,但仍需評估病人的不同體質用藥,才會治療到根本。舉例來說,熱性體質可加入黃連、黃芩等清胃熱藥物,寒性體質則可加入吳茱萸、乾薑等散寒止痛藥物。若併有情緒壓力問題,還需加入鬱金、香附等疏肝解鬱藥物,才不會加重潰瘍嚴重程度。2. 緩解恢復期當疼痛減緩,酸水減少,用藥上可加強使用補中益氣湯或四君子湯來補益脾胃之氣,並可搭配白芨來修復黏膜,預防日後復發。白芨雖然是昂貴的藥材,但對於黏膜修復的效果良好,同時也具有很好的止血功能,因此臨床上經常用在消化性潰瘍的病人身上。3. 反覆發作期康涵菁中醫認為久病必瘀,若經常發作,除了上述的藥物使用以外,還需要另外加上像是血府逐瘀湯與川七這類活血祛瘀的藥物,並且需囑咐病人正確的生活作息與飲食方式,才能夠阻斷胃潰瘍的不斷發生。飲食做好調整 兩款食療保養胃飲食調整會是胃潰瘍病人最需要注意的部分,三餐最好定時吃,並將吃飯速度放慢,控制在七分飽,切勿暴飲暴食。康涵菁中醫師建議,胃潰瘍患者的飲食原則要選擇較好消化的低渣與低纖維的食物,避開過多的碳水化合物,以免刺激胃酸分泌過多。烹調方式則以蒸煮為主,可食用質地較軟的食物,例如蒸蛋或魚肉,以及能夠保護胃部黏膜的高麗菜、木耳、苦茶油、蓮藕粉及秋葵,並避開燒烤辣炸及油膩肉類,以防造成胃部負擔。此外,康涵菁中醫師推薦以下兩個食譜,可供平日養胃食用。1. 鮭魚豆腐雞蛋羹做法:將鮭魚片小火煎過後剝成小塊狀備用,把盒裝豆腐切丁後放在鍋中並注入高湯熬煮,至水滾後加入鮭魚。接著將適量蓮藕粉用冷水化開後,慢慢加入鍋中並持續攪拌,最後倒入蛋液即可完成。2. 苦茶油拌秋葵做法:利用少量鹽巴搓揉秋葵外皮去除絨毛,再用清水沖洗乾淨,將其放入沸水中汆燙1-2分鐘後撈起,放入冰水冰鎮後取出,淋上苦茶油後即可食用。禁忌:若有腎臟疾患不建議多吃。
天冷高血壓飆高頭暈又頭痛 中醫1茶飲降壓、減重還治癒是眠
【健康醫療網/記者王冠廷報導】66歲黃小姐,吃血壓藥及血脂藥控制已3年,近三個月因天氣變冷,頭暈每天發作且伴隨偏頭痛,半夜手抖前往中醫科,就診時血壓超過130/80,且經診察後發現還有排便不順,兩到三天才會上一次廁所,給予科學中藥乙字湯及柴胡疏肝散,服藥一周後頭暈頭痛好轉,血壓降到120以下,治療兩個月回西醫複診,三顆降血壓藥物已減少為一顆,體重減少兩公斤,還治癒失眠問題。影響血壓因素多 便秘也是其中之一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中醫科主治醫師謝旭東表示,古代並沒有高血壓這個病名,而是屬於眩暈、心悸、肝火等範疇,《黃帝內經》記載「諸風掉眩,皆屬於肝」,中醫對於高血壓產生的眩暈,常從治肝著手,除了疏肝理氣活血外,滋腎養陰也是辦法之一,此外,也需考慮其他會影響血壓的因素。此患者容易便秘,便祕讓身體代謝廢物無法排除,濕氣變重,血壓也容易升高,因此藥方乙字湯可以通腑瀉熱,將身體的代謝廢物一掃而空,再搭配柴胡疏肝散疏肝理氣,因此頭暈頭痛好轉、血壓下降還有減重,高血壓也能較好控制。防範高血壓飆升 日常這樣做謝旭東醫師建議,高血壓患者生活注意「飲食上避免過鹹」,可食蔬菜水果及膳食纖維,乳製品以低脂類為主,全穀類比白米飯有更多膳食纖維,少吃飽和脂酸過多的動物油,堅果類含不飽和脂肪酸適合攝取;「少吸菸及喝酒」的原因是會使身體濕氣變重,濕氣重則血液循環變差,身體為循環變好只好加高血壓,血壓自然難以控制。日常飲用中藥茶 緩解高血壓頭暈頭痛謝旭東醫師推薦中藥茶飲「決明子降壓茶」,可用決明子6g,菊花9g,陳皮3g來製作。並將上述材料做成茶包,用熱水500cc悶泡,10分鐘即可飲用。使用上可以2~3天飲用一次,其功效有通便消脂降血壓,加上決明子清肝明目、潤腸通便,具有降血壓的功用,菊花也能平肝明目,緩解高血壓的頭暈頭痛,加上陳皮化痰消脂,一同將身體的濕氣一掃而空,故能降低高血壓並一起減重。不過藥材以涼性為主,適用於體質偏熱、容易上火的人效果較好。
古人怎麼治療高血壓? 中醫:從「治肝」著手理氣活血
66歲黃女士服用血壓藥及血脂藥控制已3年,近三個月因天氣變冷,頭暈每天發作,且伴隨有偏頭痛,半夜有時手抖,因此前往北市聯醫仁愛院區中醫科,就診時血壓超過130/80,且經診察後發現還有排便不順,兩到三天才會上一次廁所,醫師給予科學中藥乙字湯及柴胡疏肝散,服藥一周後頭暈頭痛好轉,血壓降到120以下,治療兩個月後回西醫複診,三顆降血壓藥物已減少為一顆,體重減少兩公斤,現改而治療失眠問題。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中醫科主治醫師謝旭東表示,2022年衛福部統計高血壓疾病為國人十大死因之一,且有逐年攀升趨勢,高血壓症狀初期並不明顯,且症狀因人而異,常見有頭暈頭痛、肩頸僵硬、心悸、胸悶、容易疲倦等,若忽略不治療,未來可能有中風、心肌梗塞、腎衰竭等危險,所以一旦發現,積極控制血壓能降低死亡率,除西醫使用的降血壓藥物外,中醫根據個人體質做調養,也能控制血壓問題。古代並沒有高血壓這個病名,而是屬於眩暈、心悸、肝火等範疇,《黃帝內經》記載「諸風掉眩,皆屬於肝」,中醫對於高血壓產生的眩暈,常從治肝著手,除了疏肝理氣活血外,滋腎養陰也是辦法之一,此外,也需考慮其他會影響血壓的因素,此患者容易便秘,便祕讓身體代謝廢物無法排除,濕氣變重,血壓也容易升高,因此藥方乙字湯可以通腑瀉熱,將身體的代謝廢物一掃而空,再搭配柴胡疏肝散疏肝理氣,因此頭暈頭痛好轉,血壓自然下降,且身體過胖的人若能將體重下降,高血壓也能夠得到較好的控制。謝旭東建議,高血壓患者生活注意要點如下:1.飲食上避免過鹹,可食蔬菜水果及膳食纖維,乳製品以低脂類為主,全穀類比白米飯有更多膳食纖維,油脂類較佳如橄欖油、葵花子油、玉米油、等,少吃飽和脂酸過多的動物油,堅果類含不飽和脂肪酸適合攝取,比如杏仁、腰果、核桃等,若由其他原因造成的高血壓則根據原來的疾病做飲食調整,也能改善高血壓。2.少吸菸及喝酒的原因是這些習慣會使身體的濕氣變重,濕氣重則血液循環變差,身體為了讓循環變好只好加高血壓,血壓自然難以控制,因此,配合多運動及減重能有效降低體內濕氣,身體血液循環變好,血壓自然會下降。3.推薦茶飲:決明子降壓茶(1)材料:決明子6g,菊花9g,陳皮3g。(2)煮法:將上述材料做成茶包,用熱水500cc悶泡,10分鐘即可飲用。(3)使用方法:兩到三天飲用一次,通便消脂降血壓。(4)功效:決明子清肝明目、潤腸通便,具有降血壓的功用,菊花也能平肝明目,緩解高血壓的頭暈頭痛,加上陳皮化痰消脂,一同將身體的濕氣一掃而空,故能降低高血壓並一起減重。(5)注意事項:藥材以涼性為主,適用於體質偏熱、容易上火的人效果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