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季節
」 流感疫苗 流感 新冠肺炎6月很反常…發燒、喉嚨痛、咳嗽 醫驚呼:病人多到不像夏季
耳鼻喉科醫師張益豪表示,6月很反常,因為通常夏天上呼吸道感染案例會少於冬天,「但身為家長的你,有沒有發現自己與小孩怎麼夏季感冒發燒這麼頻繁!」而診斷時也要用快篩協助鑒別診斷。醫師張益豪在臉書發文,「不要覺得醫師就不會生病,最近也是喉嚨痛痛,差一點發燒!六月很不像六月,夏天上呼吸道感染是會比冬天少很多的但身為家長的你,有沒有發現自己與小孩怎麼夏季感冒發燒這麼頻繁!最近門診確實不管兒童或者小孩,發燒、喉嚨痛、咳嗽的就診病人多到不像是夏季,過往夏天都是耳鼻喉科小兒科的淡季,也就是病人數會比冬天少30%左右。」張益豪說,「這些上呼吸道症狀的民眾,確實不乏有『流感病毒』與『新冠病毒』的確診者,流感來說,上呼吸症狀通常比較齊全,大多有身體酸軟、咳嗽、鼻塞、流鼻水較多項的上呼吸道表現。」張益豪指出,「至於新冠的話,症狀還是跟過往一樣變化多端、排列組合蠻多的,有的單純流鼻水、鼻子痛,而有的是以頭暈、甚至噁心嘔吐為表現,但也有部分民眾就只有喉嚨痛。」張益豪說,「流感與新冠病毒感染有沒有很相識的表現,有的!那就是,大多都會有高燒、疲倦、喉嚨疼痛或咳嗽,也因為很相似,所以醫師在診斷時,還是需要以快篩來當作協助鑒別診斷。」張益豪指出,「新冠疫情已經三年多了,民眾對於快篩其實把握度都蠻高的,可以自我檢測,但如果是流感病毒,就需要透過醫師的檢查技巧來幫民眾做快篩,民眾是無法在外面取得流感病毒的快篩產品的,需要到醫療院所接受檢查,甚至流感季節盛行的季節,公費抗流感病毒藥物的給予,是只需要醫師的臨床檢查經驗判斷,認為民眾是流感,就可以直接給予,不需要有快篩陽性。」張益豪說,「新冠確診之後,目前治療方式有西醫的抗病毒藥物跟中醫的清冠一號。流感部分呢?有抗病毒藥物,不管是一次服用兩顆服用一次即可的劑型、早晚一次五天的劑型,效果都不錯,建議跟醫師討論之後再來使用公費或自費抗流感病毒藥物。」
台美跨國重大發現「H3N2流感病毒恐致重症」 研究登國際頂尖期刊
流感病毒經常變異,導致大流行或併發重症及高死亡率,全球科學家紛紛投入研究。一項由長庚紀念醫院、長庚大學與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展開的流感病毒研究國際合作,經過十年努力獲得重大成果。研究團隊從411個感染H3N2的病人取得病毒,以全基因定序加上人工智慧技術,發現H3N2流感病毒出現基因片段重組現象,此病毒具有強大的複製能力和毒性,可能導致病人發生嚴重併發症。這項研究成果也是目前國際最大的一項整合人工智慧、基礎病毒學和臨床流行病學的研究,為流感病毒基因重組與人類疾病之間的潛在聯繫提供了實證,也對未來流感疫苗的開發和流行病學的公共衛生策略制定具有重要意義。這項研究成果已發表在2024年5月的國際頂尖期刊『刺胳針-微生物(Lancet-microbe)』。基隆長庚醫院急診醫學部及長庚大學智慧運算學院陳冠甫醫師表示,每到秋冬季節,急診室湧進許多病毒肆虐導致的呼吸道感染疾病患者,而流感病毒引起的嚴重併發症,如肺炎、腦炎、心肌炎等更是常見,且多發生在兒童、老人、或有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免疫不全的患者。陳冠甫說,流感病毒基因組包括8個片段,流感病毒很脆弱,所以一直會突變產生變異株,讓人體的免疫細胞無法辨識,才有機會捲土重來造成流行。但是並非所有的變異病毒都會造成大流行,或導致嚴重的併發症。為預防和控制流感疫情,長庚紀念醫院、長庚大學和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自2014年展開跨國大型合作,涵蓋台灣、美國首府附近多家醫院取得病毒樣本,對病患採用一致標準的世代研究收案標準。由於2017-2018年美國出現特別嚴重的H3N2流感疫情,研究團隊從樣本庫中收集當時的411個病毒樣本,進行全基因定序加上演化樹分析。結果發現這一時期的病毒有明顯基因片段重組現象,人類對這樣的病毒幾無抵抗力。進一步將重組病毒放在人類鼻上皮細胞做培養,結果顯示H3N2病毒具有極強的複製能力。陳冠甫醫師指出,以往的流感病毒基因研究,常無法解決干擾因子,而無法推論是由於病毒變異,還是病人本身疾病因素而導致重症。這項研究結合進階人工智慧技術的應用,排除了常見的干擾因素,模擬出相似病人感染不同病毒的結果,做出令人信服的因果推論,確認了基因重組病毒與嚴重併發症之間的直接關聯,獲得世界頂尖醫學期刊的認可。根據疾管署統計,2023-2024年流感季節併發重症的機率,相較2022-2023年疫情解封前高出14倍,因為流感死亡的機率也高出10倍。陳冠甫醫師表示,接種疫苗是取得保護力與減少併發重症的方法之一,但要〝猜對〞正確的疫苗株相當不容易。相關監控的單位若是能將全基因定序加上人工智慧這類先進技術,得以更精確的確認造成重症的病毒株,進一步在疫苗準備時作為參考,將有助於研發出更具效率的疫苗。
冬天補充「六款維生素」!有效維持免疫系統健康
冬天來臨,在氣溫變化之下一不小心就會生病,為了照顧好身體就要透過食物來補充營養,現在市面上有許多營養品能幫助你補充每日所需的維生素,保持身體和大腦的健康。根據《NEW YORK POST》報導指出,在冬天這些維生素不可或缺,建議每日攝取這五種營養,包括維生素C、維生素D、維生素B6、鋅、Omega-3。1. 維生素C首先「維生素C」,是需要定期攝取的維生素,香蕉和柳橙汁則是維生素 C 的良好來源。維生素C不但具有多種功能,包括:協助保護細胞並保持健康,維持健康的皮膚、血管、骨骼和軟骨;以及協助傷口癒合。另外,根據英國國家衛生服務(NHS)表示,19至64歲的人每天需要攝取40毫克的維生素C,通常日常飲食應該能夠滿足所需量。因此,建議不要攝取過多的維生素 C,因為它可能有害,但服用少於 1,000 毫克的維生素 C 就沒有問題。2. 維生素D再來是「維生素D」,對免疫方面至關重要,在許多食物中維生素D並不是一種天然成分,但可以從強化牛奶、強化麥片和富含脂肪的魚,以及直射陽光中獲取。維生素 D 在免疫系統中發揮重要作用,可能減少自體免疫疾病(如糖尿病、氣喘和類風濕性關節炎)的風險,但只有在維生素 D 存在時,身體才能吸收鈣,因此維持骨骼健康也不能少。根據梅奧診所(Mayo Clinic)指出,它還具有抗發炎、抗氧化和神經保護特性,支持免疫健康、肌肉功能和腦細胞活動。然而,皮膚產生的維生素D量取決於許多因素,包括季節變化的時間。在冬季,維生素D的產生可能會減少,甚至完全缺乏,因此確保每天攝取是非常重要。因此建議,19歲及以上成人的每日建議攝取量為600IU(15微克),70歲以上的老年人則是800IU(20微克)。最近,根據2023年美國心臟協會科學發表報告指出,美國建議的維生素D飲食攝取量可能太低,無法達到某些人(尤其是患有心臟病者)的最佳水平。3.維生素B6接著是「維生素B6」,根據Medline Plus表示:「在冬天和流感季節,維生素B6對於神經系統和免疫系統的健康特別重要。」可以從這些食物攝取,包括香蕉、金槍魚和鮭魚、豆類、牛肉和豬肉、堅果、家禽、鷹嘴豆、全穀物和強化穀物。實際上,缺乏維生素B6是常見的,缺乏可能導致抑鬱、混亂和煩躁等症狀。這種維生素有助於將食物轉化為細胞能量,有助於在冬季減少能量並增加疲勞時提供幫助,特別是患有季節性情緒障礙。根據梅奧診所(Mayo Clinic)指出, 50歲及以下成年人的維生素B6每日建議攝取量為1.3毫克,50歲以上女性為1.5毫克,男性為1.7毫克。4. 鋅另外,「鋅」是一種礦物質,可以幫助增強身體的自然防禦力,特別是對抗季節性皮膚狀況和疾病,同時有助於獲得良好的睡眠。眾所周知,這種營養素被認為有助於改善免疫系統和新陳代謝功能。根據《Healthline》聲稱,它在皮膚健康、免疫功能和細胞生長方面發揮作用,並且可能有助於保護免受痤瘡和炎症的侵害。研究表示,鋅對健康有許多好處,包括增強免疫系統、加速傷口癒合,以及降低某些與年齡相關的疾病風險。若是缺乏鋅的危險因子恐包括:每天攝入不足、酗酒、基因突變和衰老,症狀可能包括腹瀉、頭髮變稀疏、嗅覺或味覺減弱、皮膚乾燥或生育問題。5. Omega-3最後「Omega-3」富含脂肪酸,在寒冷和乾燥的月份尤其重要,有助於保持皮膚濕潤。由於身體無法自然產生所需的omega-3,因此透過食物或補充劑獲取健康脂肪非常重要。根據《Healthline》研究顯示,Omega-3 與降低心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死亡、心律不整猝死、血栓、某些癌症(如乳癌)、阿茲海默症、失智症和老年黃斑部病變的風險有關。而魚則是攝取Omega-3 的最佳來源,美國心臟協會建議,沒有心臟病史的人每周至少吃兩份魚(總共 6 盎司到 8 盎司)。6.鐵根據《 Medical News Today》報導,「鐵」對於血紅蛋白的功能至關重要,血紅蛋白是一種在血液中輸送氧氣並執行其他各種過程所需的蛋白質。鐵也能增加能量,促進孕婦健康並提高運動表現,在女性運動員中常見缺鐵問題,這可能增加罹患糖尿病和肝癌的風險。許多食物均含鐵,若難以在日常膳食攝取鐵質的人,可透過補充劑來補充。
打造不生病體質1/中醫媽媽調養「孩子不曾吃西藥」 遵循5大原則!早餐絕不吃「這個」
疫情解封、再加上進入流感季節,新冠疫情似乎也蠢蠢欲動,各種病毒輪班進攻的後果,就是醫院、診所大排長龍。如何打造不生病體質?擁有兩個孩子的李思儀中醫師透露5大健康原則,其中早餐絕不能喝冰牛奶!靠著這些私房養生法,她的老大目前已就讀大學,但從小到大不曾吃過西藥,頭好壯壯。「在我家,睡眠是最重要的!」李思儀說,想要打造不生病的好體質,首先一定要睡眠充足,好好地睡上7個小時,而且不能淺眠、睡眠也不能中斷。「睡眠就好像手機在充電一樣,睡飽才會有好的免疫力,我的孩子現在已經大了,以前除了假日,大多會要求晚上10點半左右就會上床睡覺,大兒子現在上大學了,可能會拖到12點,但我會要求他至少要睡足7小時。」除了睡眠,飲食也相當重要。「其實我們家沒有太多嚴格的飲食禁忌,但有3個原則要遵守。」第一是早餐吃得好,李思儀認為身體健康與腸胃道息息相關,如果「環境」太差,就算吃再多的益生菌也是枉然。「中醫認為『脾喜燥惡濕』,意思是指脾胃喜歡溫暖的環境,討厭冰冷,而腸胃正是人體營養消化、吸收的器官,所以在休息一整晚之後的第一餐格外重要,千萬不要喝冰牛奶、冰紅茶等,會讓腸胃道運作能力減弱。」李思儀中醫師(左)很注重飲食,趁著天氣好還會將餐桌移至中庭與友人聚餐,平時的早餐(右)若有空準備也很講究,而且必備蛋白質食物、熱牛奶或豆漿等。(圖/李思儀提供)李思儀以自家為例,如果早上較為匆忙,會準備熱牛奶或熱豆漿,搭配一份蛋白質食物如水煮蛋;如果時間較為充裕,有時會準備熱粥、小菜、有時則變化為沙拉、雞肉、水果等西式口味。第二個飲食原則是盡量不喝含糖飲料。「我們家不會有任何甜飲,也盡量不讓孩子喝手搖飲!」李思儀說,高糖容易使身體發炎,進而增加生病的機率,所以在生活中減糖是最基本的原則;第三,則是盡量少喝冰飲。「台灣天氣有時真的很熱,所以偶爾喝冰飲是OK的,但我會要求孩子不能天天喝、空腹不能喝,運動後也只能喝微涼的水,以免傷了脾胃。其實就是養成習慣,身體自然不會對糖上癮。」李思儀透露,她的兩個孩子從小到大不曾因生病吃過西藥(除了看牙醫),除了掌握睡眠、飲食原則之外,還有一個關鍵是「及早因應處理治療」。「從小我就叮嚀他們,只要有一點點的不舒服,就趕緊告訴媽媽,我會根據症狀讓他們服用中藥。」李思儀說,當「邪氣在表」病毒還沒深入身體時趕緊治療,不僅可以縮短病程,同時也不會留下後遺症,導致後續一連串的惡性循環。
流感疫情持續延燒 周就診人次突破10萬
秋天一到,流感疫情就升溫,疾管署表示,國內上周流感新增35例重症、7例死亡個案,就診人次與通報件數雙雙上升,整體就診人次較前周上升14%,且多數都是校園群聚,相較往年,流感季節可說提早報到。疾管署疫情中心主任郭宏偉表示,上周門急診類流感就診人次高達10萬2087人次,已經連續四周呈現上升趨勢,另近期上呼吸道感染群聚通報件數上升,上周通報65起也創下新高,其中54起、高達83%為校園群聚通報,分別為幼兒園5起、國小27起、國高中各11起,檢出以流感病毒為主。根據疾管署統計,上周本土新增35例流感併發重症,年齡介於未滿10歲至80多歲,其中27例具慢性病史,31例未接種本季流感疫苗。疾管署防疫醫師林詠青表示,重症個案中,其中有3例為10歲以下兒童,全都併發腦炎,年紀最小的是南部1歲女童。死亡部分,新增7例個案,年齡介於50多歲至80多歲,均具慢性病史,其中4例未接種本季流感疫苗。郭宏偉表示,目前正處於流感流行期,就診陽性率高達27.6%,超過流行閾值,評估受到開學影響,疫情仍舊處於上升趨勢。本流感季重症病例至今累計699例,死亡累計156例。本土新冠疫情部分,本土檢出病毒株高達96%皆為XBB疫苗,為主流株,疾管署發言人曾淑慧表示,食藥署已經通過莫德納XBB疫苗緊急授權待封緘檢驗後,最快可望中秋前開打,趁連假拚一波打氣,先提供65歲以上長者接種,屆時視打氣,再按照風險高低往下開放,到年底前預計共到貨600萬劑。
250款感冒藥「治鼻塞成分」無效 美FDA專家認定:形同安慰劑
每到感冒及流感季節,美國有數百萬人就會購買添加該成分的成藥,有些人已經服用幾十年,沒想到美國食品暨藥物管理局(FDA)專家近日指出,許多感冒成藥中添加的常見的鼻塞藥劑「去氧腎上腺素」(Phenylephrine)其實並沒有效果,形同安慰劑,民眾若繼續服用,只是在拖延接受有效治療的時間。FDA正考慮是否下架該成分。《紐約郵報》報導,FDA顧問小組11及12日審查幾項現有研究後進行投票,結論是去氧腎上腺素口服藥物無效且不比安慰劑好,根據該小組主席、俄亥俄州立大學藥學系副教授科伊爾(Maria Coyle)表示,「我認為在非處方藥領域,顯然有更好的選擇可以幫助患者」,「研究並不支持這是一種有效的藥物」。佛羅里達大學藥劑師亨德爾斯(Leslie Hendeles)也指出,「如果你有鼻塞,吃了這種藥還是會鼻塞」,他早在2007年就向FDA要求下架這類藥劑。在美國,有數百萬人每到感冒及流感季節就會購買添加該成分的成藥,有些已經服用幾十年,報告顯示,去年至少有250種產品含有這種去鼻塞成分,銷售額將近18億美元,約新台幣575.48億元。報導指出,顧問小組投票結果可能促使FDA決定完全禁止該成分,將導致數百種成藥下架,若FDA決定下架這些藥品,隨著藥廠重新製造、替換成分,恐衝擊民眾無法在市面上買到包括泰諾(Tylenol)、Mucinex、Benadryl等知名廠牌的感冒、流感藥物;報導也指出,若藥廠沒有足夠時間替換產品,FDA的決定可能會嚴重擾亂感冒藥市場。一般來說,FDA通常會遵循顧問小組的建議,但也並非一定,且可能需要數月時間才能做出最終決定,另外,專家也呼籲,消費者無須恐慌,也無須丟掉手邊的藥品,因為儘管該成分被認定無法緩解鼻塞,但對人體無害,且這些藥品其他成分確實可緩解感冒症狀。美FDA專家認定:常見「治鼻塞成分」無效 。(圖/達志/美聯社)
英國醫療系統瀕臨崩潰!病患被迫睡急診室地板 每週恐有500人因延誤救治死亡
英國在罷工潮、新冠病毒、冬季流感和甲型鏈球菌夾擊下,醫療系統瀕臨崩潰。上週有急症室病人送醫後等上99個小時才獲得床位,部分病人甚至被迫躺在急診室地板上。一名高級衛生官員預估,每週或有500人因延誤治療而去世。據英國《每日郵報》的報導,1名病人上週由救護車送到英格蘭西部斯文敦(Swindon)的Great Western Hospital後,等了99個小時(超過4天)才得到床位。該院的一名臨床醫生向《星期日泰晤士報》直言「我們崩潰了,但沒有人理會」。首席醫療官則在發給員工的電郵中寫道:「現在的病例數是我們從業多年來沒有見過的。」與此同時,在牛津大學(Oxford)約翰拉德克利夫醫院兒童急症室(children's A&E department of John Radcliffe Hospital),一名3歲女童躺在膠椅上等了數個小時仍未獲治療。女童父親也在社交媒體上抱怨:「筋疲力竭、脫水,與多種疾病對抗,這是國民保健署最好的表現,來到急症室已5小時,而且是在我們撥電話求救的22小時後。」由於急診室部門對便攜式氧氣的需求激增,全國多家醫院的存量已處於危險低水平,因此國民保健署(NHS)敦促救護車人員節約使用氧氣。西南部一名NHS員工坦言,「我們正處於一個階段,氣缸沒有足夠氧氣治療在走廊、救護車和急症室自行求診區的病人。」《衛生服務雜誌》(HSJ)甚至表示,「氧氣供應商的報告稱,短缺情況比第一波新冠疫情大流行還嚴峻。」皇家緊急醫學學院總裁博伊爾(Adrian Boyle)在電台上談及醫療系統的情況時則表示,嚴重的流感季節加劇了系統性問題,導致數以百計的民眾不必要地死亡。他認為整個系統都要重組,不能說情況在冬季才特別嚴重,然後在下個冬季前什麼也不做,「我們需要增加醫院的容量,並採取其他措施,這樣病患才不會全部擠在急診室。我們不能再這樣下去了,這是不安全且沒有尊嚴的。延遲救治與死亡率呈現正相關,我們認為每週有300至500人因延遲治療而死亡。」
武漢醫院外大排長龍! 發燒民眾寒風中等看診
近日,中國大陸疫情政策放寬,民眾自我檢測後確診個案大增,因此湖北武漢就有民眾目擊醫院的發熱門診排起超長人龍。不少民眾痛批,當局沒有做好準備就突然開放,導致大家措手不及,有些人因家中常備退燒藥沒了,才不得不到醫院或藥房外排隊。對此,大陸工程院院士鍾南山研判,2023年1月到2月將出現疫情高峰,上半年有望回到疫情前的狀態,但鍾南山不認為會有大規模死亡。此外,也有專家提醒藥物處方機制與穩定醫療量能是應對疫情關鍵。網友看後呼籲不用製造恐慌,「往年流感季節都是一樣。」
北京疫情惡化…多區倡導「周末宅在家」 餐廳吃一半被請出去「禁止內用」超嚴格
近日北京本土確診疫情不斷增加,包括東城、朝陽、西城、昌平等多區域,都向民眾倡導「周末宅在家,非必要不跨區移動」、「住家、工作單位兩點一線」或是建議在家辦公。對比包括台灣在內,許多國家對於新冠疫情都已解封,但中國大陸依舊管制嚴格,許多民眾連去餐廳吃個飯,吃到一半就被請出去,周末可以逛街的百貨商場,來客數大幅減少,門可羅雀,可見疫情之嚴峻。其實不只北京,大陸包括廣州、濟南等地區,都倡導當地市民,能夠在這個周末「靜下來」。根據《東森新媒體ETtoday》報導,記者直擊北京東城區新世界商圈,周末就呈現「半靜默」狀態,店家下午3點半無預警告知客人,即刻起禁止食堂,不少人莫名其妙就被「請出去」,作法比較溫和的商家,有的還願意等顧客用餐完後半關大門,只能做外賣生意,整個周末逛街的人潮,比起往日更顯蕭條。面對大陸的新冠疫情逐漸邁入第三年,但北京疫情時好時壞,最近碰上秋冬流感季節,管制更加嚴格了,除了各地核酸檢測站排隊人潮又變多;北京包括東城區、朝陽區、順義區等3區約10個購物中心1個酒店,都發布餐廳暫停堂食服務等通知,也就是布開放任何內用餐飲,民眾雖然還是可以逛街採買,但包括街邊小吃店在內,要飲食的民眾,都只能採取外賣或打包等方式購買,無法自在地內用飲食。
「今年流感季節真的要注意」 急診醫:許多兒童第一次面對病毒「嚴重恐住院」
兒科急診最近求診的人數攀升,不少醫師都呼籲,家長趕緊帶孩子們接種新冠疫苗及流感疫苗。兒科急診醫師吳昌騰提醒,今年的流感季節,大家真的要注意,建議所有6個月及以上的人接種流感和COVID-19疫苗。吳昌騰在臉書《來講兒科急診的543-吳昌騰醫師》表示,許多兒童,2022年第一次面對這些病毒包括呼吸道融合病毒、流感、腸病毒、腺病毒、副流感等,想必爸爸媽媽的壓力不小,因為一旦感染,有一些孩子的病情可能較為嚴重,不僅需要就醫,更需要住院。吳昌騰直言,這是會對醫院的兒科急診造成不少壓力的,所以今年的流感季節,大家真的要注意,還是一樣的話,建議所有6個月及以上的人接種流感和COVID-19疫苗。他也提出美國數據,從2010年到2020年,美國5歲以下兒童每年因流感住院的人數在7000到26000人之間,雖然相對少見,但每年都還是有一些兒童死於流感病毒感染。吳昌騰指出,美國CDC報告指出,在2004年至2020年的「常規流感季節期間」,每年約有37至199人死亡,自2010年以來,大多數的年份,兒童因感染流感死亡人數已超過100人,雖然前兩年,因COVID-19防疫的成效,兒童因感染流感死亡人數而減少,但是美國今年上一季的兒童因感染流感死亡人數達到了39人,雖然兒童因流感和COVID導致的重症和死亡人數相對較少,但並非為零。
中年男喉嚨爆痛7天才求診!醫驚見「2大跡象」宣判罹癌:6症狀要小心
隨著國內本土疫情趨緩,緊接著即將到來的是秋冬流感季節,而喉嚨痛求診的患者也逐漸增多,一名50歲男性病患已經喉嚨痛一週且痰中帶血,看診後才驚覺後咽壁長滿腫瘤,被醫師診斷罹患「口咽癌」。由於流感季節到來,近日罹患急性咽喉炎或急性扁桃腺炎的患者也越來越多,耳鼻喉科醫師張弘受訪時表示,有名50歲男性病患喉嚨痛長達一週才來問診,且伴隨痰中帶血及喉嚨處長期有異物感,他才發覺這名患者並不是得到流感這麼簡單。經由口腔檢查,張弘驚覺病患的後咽壁長滿腫瘤,透過內視鏡看診後發現,腫瘤外型不規則且血管組織異常增生,他因此診斷該名患者得到「口咽癌」,若腫瘤持續變大,恐會堵住上呼吸道窒息而死。醫師張弘指出,頸部出現腫塊也代表已有頸部淋巴結的轉移,通常是較末期的癌症,再加上早期的口咽癌不易被發現,如果發現喉嚨有異物感或痰中有血絲,應盡速就醫診治。醫師進一步說明,目前口咽癌每年新增約1500名患者,若口腔潰瘍不易癒合、耳朵及吞嚥疼痛,或有扁桃腺不對稱等情形,可能都是喉部腫瘤警訊。
新冠疫情撼動流感傳播 澳洲「過去2周增逾4萬例」19歲以下最慘
新冠病毒大流行讓全球警醒,不過在澳洲,受到疫情影響,流行性感冒的盛行季節也出現變化,令人難以預測。澳洲媒體報導,當地流感季節提早到來,5月份感染人數飆升10倍,就連美國與部分歐洲國家出現兩次流感高峰,流感季節延長。墨爾本的流行病學家蘇利文(Sheena Sullivan)表示,這是新冠疫情撼動了流感季節。位於南半球的澳洲進入嚴重流感季節,澳洲國家法定疾病監測系統數據顯示,從年初至今已經有8萬7989起流感病例,其中超過54%是在過去兩周被感染。(圖/翻攝自News.com.au)根據《澳洲新聞網》(News.com.au)報導,位於南半球的澳洲進入嚴重流感季節,過去2周新增超過4萬起流感病例,澳洲國家法定疾病監測系統數據顯示,從年初至今已經有8萬7989起流感病例,其中超過54%是在過去兩周被感染。澳媒《ABC》也指出,澳洲的流感病例增長速度和感染性質令專家擔憂,從2022年4月中旬起澳洲每周新增流感病例已突破過去5年平均,5月份的感染人數較前月飆升10倍,達到3.5萬人,其中98%屬於A型流感病毒。數據指出,自今年4月以來,已經有733人因流感住院治療,其中19歲以下年輕人是受影響最嚴重的族群,占整體住院率的一半以上,其中有27人不幸病逝。目前澳洲提供孕婦、原住民、特殊疾病病患、6歲以下兒童和65歲以上成年人免費接種流感疫苗。(圖/達志/美聯社)墨爾本的多爾蒂感染與免疫研究所與世衛組織(WHO)合作的流感研究參考中心資深學者蘇利文博士表示,新冠大流行基本上是撼動流感季節變化的巨大推手,但她表示,新冠疫情期間,基本上沒有看到任何社區傳播的流感疫情,全球傳播情況也很有限。另外,澳洲代理首席醫療官貝內特(Sonya Bennett )表示,澳洲面臨流感跟新冠肺炎疫情的雙重威脅,「因為國際旅行限制、社交距離和戴口罩等一系列防疫限制,讓澳洲過去兩年的流感病例非常少,但隨著限制逐漸鬆綁,流感病例正逐漸增加」。貝內特指出,目前5歲以下兒童的流感疫接種率低於往年,而這年齡區間也是受到流感影響最嚴重的人群之一,目前澳洲提供孕婦、原住民、特殊疾病病患、6歲以下兒童和65歲以上成年人免費接種流感疫苗。
嚴防Omicron!世衛列7大作戰計畫 「快速基因分析」助揪出感染源
最新變種病毒Omicron,造成全球新冠確診病例快速增加,各界繃緊神經、不敢大意。面對接連到來的耶誕節、跨年與農曆新年,台灣即將於12月14日,實施春節檢疫三大方案,該如何防堵變種病毒再次溜進國門?世界衛生組織(WHO)及歐洲疾病預防暨管制中心(ECDC)最新公告七大防疫準備,呼籲各國加強篩檢作業,以利快速識別Omicron感染者。專家也表示,相較於5月,目前國內已明顯提升PCR篩檢量能,但面對Omicron,則需考慮採取快速基因分析技術,以精準掌握社區感染案源。Omicron是目前為止變化最劇烈的新冠病毒,使得各界紛紛關注,當前施打的新冠疫苗,保護力能否不受影響?台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陳秀熙說明,Omicron的變異導致疫苗失效,仍需進一步觀察;而針對部分國家,兩劑疫苗覆蓋率未達85%,且無法達到群體免疫的情況下,應持續堅守COVID-19三聯體防疫策略,包含疫苗、篩檢、NPI(非藥物型介入;Non-pharmaceutical interventions)。顯示除了疫苗、NPI措施如隔離、口罩、洗手、社交距離,透過定期篩檢,可早期偵測高病毒量的隱形感染者。數據指出,新冠肺炎感染者,高達80%為輕微或無症狀,且初期感染病毒量低時,恐影響篩檢判別結果。台灣醫事檢驗學會理事、臺北榮總病理檢驗部一般檢驗科主任何祥齡表示,目前檢測新冠病毒,主要分為抗原快篩和PCR篩檢,但兩者適用時機大不相同。國外數據統計,CT值> 25之弱陽性個案,抗原快篩靈敏度僅50.3%。因此真正檢測新冠肺炎的黃金標準法,係採用靈敏度高的PCR篩檢。「目前評斷PCR檢測仍可準確驗出Omicron,而且考量醫院是疾病傳染的高風險場所,北榮從疫情初期,便全面使用PCR篩檢,以確保院內零感染和所有同仁的健康安全。」何祥齡說。繼Delta變異株之後,Omicron是第五株被世界衛生組織(WHO)列入的高關注變異株。對此,陳秀熙教授不諱言指出,事實上台灣至今尚未有高傳染力的變種病毒,進入到社區傳染,過去國內Delta群聚感染,像是屏東枋寮、桃園機師、新北幼兒園案,主要是仰賴PCR篩檢快速圍堵、民眾配戴口罩,讓病毒不至於無限擴散;另一項重要原因為台灣醫護人員疫苗接種率幾乎都超過9成,有效降低院內感染風險和維持國內醫療量能。而先前5月,國內發生檢體塞車、校正回歸事件;若再次面臨變種病毒大舉入侵,台灣準備好了嗎?何祥齡主任表示,台灣過去幾個月已明顯提升篩檢量能,接下來更具挑戰的是,如何快速辨識變種病毒,幫助第一線疫調人員釐清感染案源。目前可辨識病毒基因序列的方式,包含次世代基因定序(NGS)和即時聚合酶鏈鎖反應(real time PCR),前者可完整識別全部基因序列及新變異株,但缺點是耗時、成本高。何祥齡進一步解釋:「為了跟上變種病毒的傳播速度,所幸現在有最新技術,以即時聚合酶鏈鎖反應(real time PCR),可快速識別變種病毒株,對檢驗和疫調單位將是一大助力。」有鑑於來勢洶洶的Omicron,世界衛生組織(WHO)緊急於11月28日發布最新文件,提醒各國加強項七大項防疫準備,包含:1. 提高社區篩檢,追蹤新冠病毒和Omicron的傳播動向2. 使用Thermo Fisher公司的PCR檢測技術,即早識別Omicron3. 尚未接種或未完整接種新冠疫苗者,應盡速施打疫苗4. 落實基礎防疫措施,包含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加強手部衛生等5.確保各項疫情通報系統之建置6.確保醫療量能7.相關當局即時且透明地回報Omicron疫情動態從疫情爆發初期,Thermo Fisher便深入全球各地第一線實驗室,充分累積新冠病毒分析技術,對此Thermo Fisher基因檢測方案亞太區總監鄭婷之指出,針對Omicron的PCR檢測,因Omicron病毒株在S基因上帶有一段特殊的突變,導致其檢測訊號與其他病毒株有顯著不同,便可利用此特性來快速篩選出可能被Omicron感染的病人,達到快速辨識的功能。鄭婷之回憶,疫情初期,各國面臨PCR檢測量能不足,因此Thermo Fisher於短時間內,迅速研發高通量自動化PCR檢測儀器(Amplitude),以日本知名臨床檢測企業單位BML為例,疫情爆發期間,採用Amplitude系統,承載每日最高2.1萬PCR篩檢量。此外,隨著許多國家陸續宣布與病毒共存的防疫策略,Thermo Fisher亦提供多元的檢測,例如美國兒童校園篩檢、新加坡職場與環境檢測等,嚴密防範變種病毒侵襲。本土新冠疫情平穩,民眾該怎麼面對疫情之下的新生活?何祥齡主任指出,目前正值流感季節,醫院皆採用多重病毒檢測技術,可同時檢驗流感與新冠病毒,幫助臨床單位精準診斷,民眾大可放心。她也鼓勵大眾可以放鬆但不能鬆懈,抱持開放心態,提高防疫的應變能力才是上策。另外,陳秀熙教授回應過去半年台灣疫情,大讚台灣民眾防疫文化水準令人驚豔,呼籲民眾不需過度懼怕新冠病毒,並建議政府可援助相關產業,訂定篩檢和疫苗證明,盡早活絡觀光活動,重振台灣經濟。
【機會難得情報】「雙11電商攻略戰術」無痛入手最速配命定空氣清淨機 機不可失!
全球疫情未消,空氣汙染因子如PM2.5及有毒揮發物也跟隨秋冬氣候而來,國人無不努力要為家人布置一個能夠呼吸純淨空氣的空間,宅在家也如同徜徉在Blueair品牌25年前創辦的初衷-提供家人一個自在呼吸的室內環境!隨著雙11購物季大戰即將開打,瑞典頂級品牌空氣清淨機Blueair也超越往年以壓倒性的折扣加入角逐,想用清淨療癒的空氣體驗讓國人度過接下來的每一天,挹注平衡生活的美學,打造專屬舒適樂活的一方天地。五倍券還沒花光的先看過來!瑞典頂級品牌空氣清淨機Blueair秉持著為愛而生的初衷理念,希望在台灣也能享有瑞典的無暇新鮮空氣,因此在一年一度最大檔雙11購物節給出意想不到的驚喜降價,更配合momo、PChome24h、蝦皮等不同電商平台,釋出史上最狂的優惠回饋,如momo即日起至11/15,空氣品質把關悍將290i經典系列折扣下殺近半價:官方網站:https://www.blueair.com/tw、隋棠代言的旗艦頂級代表7710i也不遑多讓直接現省一萬,一次買到健康與快樂,超值放大五倍券效益,維護健康永遠不嫌晚!「機」不可失!雙11攻略戰術 手把手教你無痛入手夢想中的頂級空氣清淨機品牌Blueair比週年慶更超值的優惠活動只有在雙11,Blueair針對國人對空氣清淨機獨特的需求,提供的優惠活動在不同電商也有不同機型的促銷活動,將折扣史無前例的下殺最高峰。接下來手把手教學帶你了解如何在各大電商無痛入手最速配的命定空氣清淨機,給自己前所未有革命般的純淨舒適好空間!momo小家庭看過來 下殺49折起290i只要$11111!即日起至11/15,擁有強化雷射偵測器、小家庭必購入的290i經典系列折扣下殺近半價,以Blueair獨特HEPASilent™過濾技術和環保天然椰殼活性碳濾網,不僅有效更淨化空氣有害氣體污染物,如煙霧,除臭更升級4倍,去除揮發性有機化合物(VOCs)、廢氣、霧霾、異味及化學物質等,擁有空氣品質把關悍將之稱。而幸福人妻隋棠獨家推薦的時尚智能旗艦HealthProtect™7系列中的7710i,擁有業界超高CADR值(潔淨空氣提供率),PM0.03 奈米級淨化力穩居高規格空氣清淨機中的龍頭,更可抑制99%病毒、細菌,秋冬流感季節容易生病,能守家有孩童、長輩的健康,但別擔心會因此耗電,7710i的DC直流馬達通過檢驗證實高效節電,momo購物網也提供有省錢,直接現省一萬讓你買到賺到,省電高效撿便宜一兼三顧!此外,若再搭配信用卡優惠,任選機型(除7710i)刷mo卡還有最高8%mo幣的驚喜回饋。PChome24h單身貴族與寵物族首選3210 五倍券有找 只要$4999!即日起至11/15,單身貴族、租屋族及寵物族首選的3系列3210採高質感莫蘭迪色,外型精緻輕巧不占空間,為家中帶來一抹溫馨夢幻色澤,還可以依心情更換外濾網顏色,盡情沉浸在愉悅繽紛的北歐世界;機能方面輕巧時尚,還有人性化貼心智能淨化模式,可水洗的前置濾布能防止毛小孩亂抓,深受寵物族喜愛,PChome入門價五倍券有找,$4,999的價格絕對懾服3C界。而隋棠指定愛用的淨化霸主7410i,是家庭的首選!擁有超高的CADR值和GermShield™智能菌盾科技,讓淨化效能稱霸業界,而價格同樣是直接現省一萬帶走!震撼再加碼,除上述兩機型,任選Blueair其他智能空氣清淨機,還可獲得專屬P幣3%,搭配聯名卡優惠皆有5%回饋,週四更加碼至6%,摩拳擦掌預備起!蝦皮 智能時尚愛好者 必選 Sense+買一送一!即日起至11/15, “空氣清淨機中的iPhone”美譽的Sense+智能空氣清淨機(紅、灰、白)買一台再送一台!Sense+除擁有Blueair一向堅持的省電、安靜、零臭氧排放及效能清淨空氣輸出率外,還有著體感操控(LED面板)及遠端遙控功能,讓智能時尚愛好者不管身在何處,都可使用手機APP“掌控” Sense+所有資訊及功能,聰明掌握好空氣!另過敏兒首選3410機型升級內建PM2.5 LED偵測器和自動偵測功能, 掃除一切過敏因子,並且安靜省電再升級,夜晚睡覺再也不怕被打擾,雙11活動價只要$9,999!小撇步通知,蝦皮在11/1及11/11個別釋出20張滿9998折 999和 51張滿7999折 399的優惠券,提醒鬧鐘設起來,錯過這檔要再等一年!隋棠指定愛用時尚智能旗艦HealthProtect™7系列 極致高效全方位守護家園幸福人妻隋棠獨家推薦,在親身試用過後,後悔沒有更早遇見「他」-時尚智能旗艦7系列。除了喜愛Blueair獨具北歐極簡設計美學外,還擁有業界最高CADR值(潔淨空氣提供率),穩居高規格空氣清淨機中的龍頭,讓家中空污零死角無所遁形,一網打盡塵埃及懸浮微粒等造成致命污染的根源,其DC直流馬達通過檢驗更證實高效節電,高效節能無需妥協!來思比科技總監蕭宇棠表示:「Blueair今年投身專業空氣清淨機第25周年,全方位守護家中空氣品質,尤其擁有時尚黑科技之稱的7系列,提供超高的CADR值和GermShield™智能菌盾科技,讓淨化效能再升級,還可以主動偵測室內病毒細菌並自動啟動24/7智能除菌,我們希望消費者瞄準的不只是雙11檔期的折扣優惠,而是一起享受臻致完美的空氣品質,給予家人更無憂且安心的快樂環境。」
新冠疫苗供不應求!塞國不仰賴COVAX 接種率全歐第2
新冠疫苗供不應求,各國搶購、囤貨亂象叢生,歐盟外的邊陲小國塞爾維亞最近卻異軍突起,疫苗接種率一躍成為全歐第二,僅次於本身有生產疫苗的英國。德國媒體分析,塞爾維亞在此役領先的主要原因,是不同於西歐各國,塞國致力向所有供應商購買疫苗,除美國輝瑞與德國BioNTech合作研發的疫苗外,也有俄羅斯衛星-V和中國大陸的國藥疫苗,特別是取得了100萬劑中國大陸國藥集團的疫苗,讓該國快速提高接種速度。據統計,截至1月底,按平均每百人已接種疫苗數量計算,塞爾維亞接種率全球排行第七,達6.4劑,超越英國以外所有歐洲國家,反觀德國僅2.8劑、法國則為2.3劑。除塞國外,東非國家塞席爾、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巴林等接種中國疫苗的國家,均名列前茅。德國《法蘭克福匯報》日前引述塞爾維亞衛生部長隆查爾的解釋,不同於西歐各國,塞國「致力向所有供應商購買疫苗,除美國輝瑞與德國BioNTech合作研發的疫苗外,俄羅斯衛星-V和中國國藥疫苗也已上市數周」。隆查爾還說,他是全國、也是全歐洲第一個接種中國疫苗的人,這是為了身體力行,說服最頑固的懷疑者。報導稱,塞國民間最受歡迎的疫苗是「衛星-V」,但該款疫苗供應短缺,能維持高接種速度,主要還是受益於中國疫苗。中國至今已向擁有700萬人口的塞國提供100萬劑疫苗。塞國總統武契奇一月底透露,政府已為民眾施打115萬劑疫苗。隆查爾希望繼續保持目前的接種速度,「我們的策略是在夏季來臨前實現群體免疫…也非常關注秋季的狀況,因為屆時需要為新的疫苗接種周期和流感季節做好準備」。事實上,早在去年3月15日武契奇宣布國家進入緊急狀態時,他就表示對歐盟沒有期待,「中國是唯一能幫助塞爾維亞應對疫情的國家」。報導還稱,塞國的成功讓周邊國家既羨慕又懷疑,這些國家太過依賴世界衛生組織(WHO)主導的COVAX計畫。批評者認為,與其仰賴COVAX,不如像塞國一樣同時與多個擁有疫苗的國家談判
活過庚子年3/到底要不要打疫苗? 「流感風險檢測」用基因判斷機率
「尤其今年冬天更險峻!」腎臟病防治基金會執行長林裕峯醫師說,義大利新冠肺炎的死亡案例中,大約有2成是慢性腎臟病患,而新冠肺炎也會引發急性腎損傷,可能會讓一個原本健康的人變成洗腎病人。「施打疫苗是目前最有效的預防方法!」林裕峯說,目前政府僅補助5歲以下、75歲以上施打公費肺炎鏈球菌疫苗,建議不符合資格的慢性腎臟病患自費施打較好,大約要價1000~3000多元不等。耳鼻喉科醫師柯仁弘提醒,原本預計施打流感疫苗的民眾,近3成決定「不打了」,可能會陷入感染病毒的風險,又以腎友影響最大。(圖/柯仁弘提供)相較之下,公費流感疫苗的對象較廣,卻受到不良事件影響施打率。耳鼻喉科醫師柯仁弘說,如果真的很擔心,或許可以先進行「流感風險檢測」來判斷風險,透過分析對抗流感病毒相關的6個免疫基因位點LGALS1、IL1B、IL10、LTA、MBL-2、IL-1RN,就能知道自己容易感染嗎?容易變成重症嗎?以及打疫苗後生成抗體的狀況,大約需自費5000多元。柯仁弘說,每個人的基因型態都不同,同樣感染流感病毒,有些人會發燒,有些人則不會發燒;有人可能接種一次疫苗就可以度過整個流感季節,有的人卻需要施打好幾次才具有保護力,這都與個人的基因有關係。了解自身風險之後,就能進一步預防因應,無論有沒有施打流感、肺炎鏈球菌疫苗,至少可以降低接觸病毒、細菌的機會,例如避免出入人潮擁擠、空氣不流通的公共場所;勤洗手、避免觸摸眼口鼻,同時好好的戴上口罩,做好個人衛生才能安全度過這個冬天。 今年秋冬病毒威脅大增,做好個人衛生,如勤洗手、不摸眼口鼻,就能降低感染機率。(圖/趙世勳攝)
加拿大通報首例!人類感染罕見H1N2豬流感病毒
加拿大衛生當局4日通報,該國第一起人類感染H1N2病例,這是一種豬流感(swine flu)的罕見病毒株。地方衛生官員聲明表示,此一病例是10月中旬在西部亞伯達省(Alberta)發現的,看來是獨立病例。綜合外媒報導,亞伯達省(Alberta)首席醫療官欣肖(Deena Hinshaw)4日發布聲明表示,在亞伯達省中部發現1人確診豬流感病毒H1N2。聲明指出,目前是流感季節,這是亞伯達省目前唯一通報的流感病例。這名身份未透露的病患上個月中出現輕微類流感的症狀,經醫院執行流感、新冠檢測後,發現流感檢測呈陽性,最後證實感染H1N2。不過患者事後已迅速康復,病毒並未擴散。在此之前,加拿大從未通報過這樣的病例。自2005年至今,全球只通報27起人類感染H1N2的病例,這與較尋常所見的H1N1豬流感病毒不同。官員表示,H1N2病毒不是食物相關的疾病,人類攝食豬肉或其他豬產品,並不會受到感染。加拿大首席公共衛生官譚詠詩(Theresa Tam)表示,這是一種罕見傳染人類的流感,通常是因為人類與被感染的病豬接觸才會致病,而在人與人之間是否容易擴散病毒,目前尚不清楚。
台中男施打流感疫苗後命危!台灣賽諾菲「4點聲明」回應
南韓民眾施打流感疫苗後,至今已爆出48例死亡,而台中市豐原1名51歲林姓男子,本月10日到某診所接種後,引發急性多發性神經炎「GBS格林巴利症候群」,目前在加護病房醫治,仍有生命危險。新加坡同樣使用含「賽諾菲」在內的2款流感疫苗,目前已宣布全面停用,而台灣賽諾菲藥廠26日稍早也發聲回應了。有關近日媒體報導疑似賽諾菲巴斯德流感疫苗不良反應事件,台灣賽諾菲有以下四點聲明:1、進口台灣的賽諾菲巴斯德流感疫苗所有批號,均符合嚴格品質檢測程序標準,並通過獨立的歐洲總體官方藥品管制實驗室檢驗認證,以及台灣食藥署的嚴格檢驗程序後才供應至台灣市場使用,品質安全無虞,民眾不須擔憂。2、根據疾管署近日表示,目前流感疫苗尚未有異常訊號。截至10月23日疾管署所公布全國51例不良事件中,賽諾菲共12例其中僅1例屬於嚴重不良事件,且尚未被判定與流感疫苗相關。關於台中民眾疑打流感疫苗後發生急性周邊神經病變(GBS),目前正待進一步檢驗調查,才能判定是否與疫苗接種有直接關聯。若接獲任何不良反應事件,賽諾菲將遵循標準程序,立即通報總部、依法規通報台灣主管機關。3、關於韓國流感疫苗相關事件,韓國疾病預防控制局(KDCA)調查小組和疫苗委員會已進行審查,調查結果顯示所有死亡病例與疫苗接種之間並無關聯,也正式決定繼續進行流感疫苗接種計劃。韓國所使用之賽諾菲巴斯德流感疫苗所有批號僅供應韓國市場使用,因此與台灣銷售之流感疫苗批號完全不同。賽諾菲尚未發現我們在2020年北半球流感季節,全球分發的流感疫苗有任何品質或安全性問題。4、關於新加坡政府暫停施打包括賽諾菲巴斯德在內的兩款流感疫苗一事,賽諾菲將與新加坡當局密切合作盡快回復接種計畫。目前已知在新加坡未有任何流感疫苗相關不良反應事件。
瀕危東方白鸛嘴卡套 鳥友發動全面救援
被列為國際1級瀕危鳥類的東方白鸛,11日在雲林縣濁水溪出海口被鳥友拍攝到嘴喙卡套,極可能因無法進食而危及生存,「拍鳥俱樂部」12日發動鳥友們全面救援,持續追蹤設法為其除套。「拍鳥俱樂部」鳥友林忠明11日到雲林縣麥寮鄉賞鳥,意外發現1隻東方白鸛的嘴喙上套著1個黑色長方形物體,放大圖片細看,上下嘴喙疑被套住無法張開,一旦長時間不能覓食,勢必危及生命。若不能覓食 恐危及生命「拍鳥俱樂部」社長黃蜀婷表示,東方白鸛主要分布在西伯利亞東部、大陸東北地區、北韓,每年冬天會南遷度冬,台灣並非其遷徙路線,但這幾年有少數東方白鸛意外來台,目前全世界僅存2000餘隻,已被列為國際1級瀕危鳥類,比黑面琵鷺更稀有。最近台灣共發現4隻東方白鸛,都在雲林縣濁水溪出海口附近出沒,卡在這隻東方白鸛的嘴喙上的東西若是飲料罐、塑膠袋,沒有外力很難自行脫落,必須在最短時間內進行救援。黃蜀婷呼籲鳥友們持續追蹤,東方白鸛可能會因嘴喙卡套長時間無法進食,一旦體力不繼無法飛行,便可趁機靠近為其除套,另外也會請專業人員協助,嘗試用麻醉槍將其麻醉再除套。鳥友們看到東方白鸛的嘴喙卡套,紛紛表示「千萬不要再亂丟垃圾了,造成生態浩劫」、「禽流感季節將至,那是醫療用口罩嗎?」。非埃及聖鹮 別搞錯誤殺還有人誤認是埃及聖鹮說「這是埃及聖鹮?,不是應該消滅的外來種嗎?政府還花錢請人用獵槍獵殺」。黃蜀婷強調埃及聖鹮因過度繁衍,已影響本土鳥類生態,但東方白鸛是瀕危鳥類,請大家不要搞錯誤殺。
季節轉涼疫情恐復燃 美傳染病權威:2021下半年才可能恢復正常生活
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全球,各國政府仍在加緊腳步研製疫苗,有鑑於此情況,美國傳染病學權威、國家過敏與傳染病研究院(NIAID)院長佛奇(Anthony Fauci)11日預測,雖然新冠肺炎疫苗有可能在今年底問世,但民眾想恢復以往的正常生活,可能還需等到2021年下半年。根據《ABC7NY》報導,自世界衛生組織宣布新冠肺炎進入全球大流行期以來已6個月,目前美國死亡人數已高達192,979人,仍有23個州的病例在不斷增加。佛奇警告美國民眾,面對新冠肺炎病毒需嚴陣以待,千萬不能輕忽大意,「永遠不要低估這種大流行病毒的嚴重性,更不能過度樂觀的看待疫情。」佛奇博士在一場哈佛醫學院所舉辦的,有關新冠肺炎疫情傳播的座談會上提到,今年年底和明年年初將會有疫苗問世,但無法立即分配給所有人;人們想要回歸正常生活,至少需要等到2021年年底才有可能。隨著氣溫逐漸轉涼,佛奇也擔心疫情將有死灰復燃的可能,「目前最大的問題是,秋天的流感季節臨近,人們待在室內的時間也會變長(群聚感染),可能會對防疫有不利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