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離失所
」 以色列 哈瑪斯 加薩走廊 巴勒斯坦 聯合國逃亡後首次發表聲明 阿薩德強調:曾為敘利亞奮戰到最後一刻才走
在反對派勢力攻下敘利亞首都大馬士革後,敘利亞前總統阿薩德(Bashar al-Assad)隨即逃離敘利亞、前往俄羅斯尋求庇護。後續阿薩德於16日透過敘利亞總統府的Telegram頻道發表首次公開聲明。在聲明中,阿薩德否認自己在反對派逼近大馬士革時是「有計劃逃離」,強調自己直到2024年12月8日清晨都還在大馬士革履行職責。阿薩德提到,當反對派武裝進入首都後,他是「轉移」到拉塔基亞(Latakia)的俄羅斯軍事基地,目的是為了監督戰鬥行動。根據《半島電視台》報導指出,阿薩德在聲明中將反對派勢力「沙姆解放組織」為「恐怖主義力量」。但後續,阿薩德所處的拉塔基亞軍事基地遭到無人機攻擊,俄羅斯於當晚緊急安排阿薩德撤離至莫斯科,並提供了庇護。阿薩德表示,當大馬士革淪陷後,也代表著敘利亞政府的最後一道防線崩潰,國家機構陷入全面癱瘓。報導中提到,反對派武裝勢力「沙姆解放組織」(Hayat Tahrir al-Sham,HTS)於11月開始從敘利亞伊德利卜省(Idlib)發起閃電攻勢,迅速攻占多座城市,最終在8日攻入大馬士革,結束了阿薩德家族長達50多年的統治。目前HTS的領袖沙拉(Ahmed al-Sharaa),又名朱拉尼(Abu Mohammed al-Jolani),其正在向國際社會對敘利亞提供援助。據了解,雙方的衝突始於2011年,當時敘利亞爆發「阿拉伯之春」運動,民眾走上街頭要求民主改革。但敘利亞政府採取武力鎮壓,將原本的和平示威變為長達13年的內戰,最後造成數十萬人死亡,數百萬人流離失所。這場戰爭也讓敘利亞分裂,也有人權組織指控阿薩德政府長期以來實施酷刑、大規模處決等人權侵犯行為。即便如此,在阿薩德的聲明中,阿薩德自認是「國家項目的守護者」,堅稱他對敘利亞人民的意志和保護國家的能力有著「堅定的信念」。阿薩德表示,一旦國家落入「恐怖主義之手」,他所擁有的任何職位便毫無意義。而隨著阿薩德政權的實質性垮台,國際社會開始審視如何與敘利亞的臨時政府合作。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表示,美國已經與HTS進行了直接接觸,但未透露詳情。歐盟則表示,若臨時政府能保證和平政治過渡並保護少數族群權利,將考慮解除對敘利亞的經濟制裁。阿薩德聲明全文。(圖/翻攝自TG)
比加薩走廊還慘 蘇丹再次蟬聯人道危機觀察名單榜首
國際救援委員會(International Rescue Committee, IRC)於11日發布最新的「2025年全球人道危機觀察名單」。當中顯示,蘇丹(Sudan)連續2年位居榜首。報告中也提到,目前全球共有3.051億人需要人道援助,而IRC名單上的20個國家便占了其中的82%。與2015年時的7,790萬人相比,需救援人數有著誇張的成長。根據《路透社》報導指出,IRC首席執行官米利班德(David Miliband)表示,這種情況「令人壓抑」,呼籲全球必須正視這項危機,人道需求與資金支持之間的落差,即便放眼現在這物資充沛的時代,兩者之間的差距仍擴張到前所未有的地步。位居榜首的蘇丹,自2023年4月爆發內戰以來,便陷入了自有記錄以來最嚴重的人道危機。戰爭主因是蘇丹軍隊與準軍事組織快速支援部隊(Rapid Support Forces)間的權力鬥爭,原本的政權過渡計劃隨之破滅,進而引發全球規模最大的流離失所潮。儘管蘇丹僅占全球人口的1%,但需要人道援助的人口卻占全球總數的10%。除蘇丹外,名單上的其他危機國家也同樣面臨困境。排在後面的是加薩走廊(Gaza)、約旦河西岸(West Bank),這兩個地區也是長年面臨軍事衝突,民眾生活陷入絕境。此外,緬甸(Myanmar)、敘利亞(Syria)和南蘇丹(South Sudan)也是榜上有名。其中敘利亞是因為長年的內戰所致,而南蘇丹則因內部衝突和貧困使人道危機持續加深。報告還列出其他15個人道危機嚴重的國家,其中包含黎巴嫩(Lebanon)、布基納法索(Burkina Faso)、海地(Haiti)、馬里(Mali)、索馬利亞(Somalia)、阿富汗(Afghanistan)、喀麥隆(Cameroon)、中非共和國(Central African Republic)、乍得(Chad)、剛果民主共和國(Democratic Republic of Congo)、衣索比亞(Ethiopia)、尼日(Niger)、奈及利亞(Nigeria)、烏克蘭(Ukraine)和葉門(Yemen)。
結束50年鐵血統治!總統阿薩德逃往莫斯科 敘利亞民眾洗劫官邸洩憤
敘利亞反對派勢力沙姆解放組織 (Tahrir al-Sham)於8日宣布進入敘利亞首都大馬士革(Damascus),此舉也象徵著統治敘利亞50年的阿薩德(Assad)家族倒台,不僅總統阿薩德(Bashar Assad)與族人逃往莫斯科尋求庇護,民眾還闖入阿薩德的官邸進行洗劫。綜合外媒報導指出,俄羅斯外交部表示,敘利亞總統阿薩德(Bashar Assad)與政府高層已辭職並離開敘利亞。根據《塔斯社》與《俄新社》的報導,阿薩德及家人目前在莫斯科(Moscow)獲得庇護。俄羅斯方面強調並未參與敘利亞內部的和平談判,但表示對該國的動盪局勢「極度關切」。與此同時,大馬士革的倭馬亞大清真寺(Umayyad Mosque)成為反對派勢力沙姆解放組織的象徵場所,領袖阿爾(Ahmad al-Sharaa)在此發表了勝利宣言,批評阿薩德的執政將國家淪為伊朗的利益農場,並指控其利用非法毒品Captagon牟利。在黎巴嫩慶祝的敘利亞人。(圖/達志/美聯社)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稱阿薩德政權的垮台為「歷史性機遇」,承諾會協助敘利亞及鄰國應對威脅。同日,美國中央司令部(CENTCOM)展開針對「伊斯蘭國」(Islamic State)的空襲行動,目標是敘利亞中部的恐怖分子據點,意圖防止其藉動亂重新集結。該行動動用B-52轟炸機等先進武器,初步評估顯示無平民傷亡。在國際層面,對阿薩德倒台的反應褒貶不一。伊朗(Iran)呼籲敘利亞人民自主決定未來,反對外來干涉;聯合國特使彼得森(Geir Pedersen)提議召開緊急會談,確保政治過渡秩序;法國和德國則強烈譴責阿薩德政權的暴行,並表示支持敘利亞人民的自由追求。而德國外長貝爾博克(Annalena Baerbock)也警告,不應讓敘利亞落入激進勢力手中。在敘利亞內部,黎巴嫩(Lebanon)和約旦(Jordan)迅速關閉與敘利亞的邊界,以應對局勢惡化的可能性。民間則以各種方式表達情緒,大馬士革的總統府被洗劫一空,民眾帶走家具等物品,街頭充滿對獨裁終結的歡呼聲。這場始於2011年的內戰,截至目前已造成逾50萬人死亡,1200萬人流離失所。最終在阿薩德政權倒台下,也宣告結束。
敘利亞總統阿塞德是誰?從醫生到殘暴的獨裁者 家族鐵腕統治了50多年
敘利亞反對勢力沙姆解放組織(Tahrir al-Sham)已於台灣時間12月8日成功攻入該國首都大馬士革(Damascus),宣布推翻敘利亞總統阿塞德(Bashar al-Assad)政權,阿塞德逃往莫斯科尋求庇護。阿塞德是前總統哈菲茲(Hafez al-Assad)的兒子,家族掌權已有50多年,以殘暴統治而聞名。阿塞德出生在大馬士革,畢業於首都的醫學院,之後到英國倫敦學習眼科,後來與一位英國裔敘利亞妻子、摩根大通投資銀行家阿斯瑪結婚。原本阿塞德的哥哥巴塞勒(Bassel al-Assad)據估將成為國家領導人;但哥哥1994年因車禍去世,巴沙爾才回國繼承權力。敘利亞總統阿塞德(Bashar al-Assad)垮台,逃到俄羅斯。(圖/美聯社/達志)哈菲茲過世後,阿塞德於2000年掌權,敘利亞議會僅用了幾個小時就修改了憲法,將總統資格年齡從40歲降低到阿塞德當時的34歲,此舉使他在遭到反對後,依然繼承了父親的王位。2011年敘利亞內戰爆發,人民走上街頭要求民主,阿塞德政府動員鎮壓,他也被指控犯下侵犯人權的罪行,包括戰爭期間在敘利亞使用化學武器、鎮壓庫爾德人(Kurds)。內戰造成數十萬人死亡,成為極端組織ISIS的溫床,聯合國稱,有超過70萬國內流離失所者,和超過600萬國際難民。阿塞德殘暴的統治手法,其中包括2011年至2015年間在被稱為「人類屠宰場」的塞德納亞監獄殺害了多達13000人。當年阿拉伯之春期間,阿塞德政權拒絕屈服於大規模的民主抗議活動,反而對和平運動進行殘酷鎮壓,僅在最初幾個月殺害和監禁了數千人,從而引發了戰爭。最終,阿塞德被推翻政權,結束家族50年來的統治。
泰國暴雨釀洪災至少30死 氣象部警告:未來幾天還會下
泰國南部因連日的暴雨引發毀滅性洪災,已有至少30死,3萬人流離失所,而據未來幾天的氣象預報,還會再下豪雨。據半導電視台、法新社報導,洪水席捲泰國和馬來西亞,兩國當局搭建避難所制定疏散計劃,因為未來幾天還會下豪雨。泰國官員4日指出,泰國南部遭遇嚴重洪災,超過3萬人被迫離開家園,死亡人數攀升至30多人。據了解,北大年府、那拉提瓦府、宋卡府和也拉府災情最嚴重,而政府也部署救難隊,為每個省撥了5000萬泰銖(約新台幣4736萬元)的抗洪資金,給每個受災戶發9000泰銖(約新台幣8524元)的補償金。儘管目前泰國多個省份的水位有下降,不過當局估計5日會下大雨,會有進一步的山洪風險,當局準備了避難所、水泵、卡車、船等待命,為了應對豪雨。泰國氣象部門警告,南部還會有大雨和洪水。此外,鄰國馬來西亞也受洪水所擾,上週超過15萬人撤離,不過截至4日,撤離人數已降為6.4萬人,死亡人數從5人減為2人,但當局沒給出下降原因。一名在吉蘭丹州東北部的道北鎮擺攤的老闆說,以前從沒發生過這樣的事,他無能為力,如果沒人幫他,甚至不知道如何重新開始。雖然該地區每年都會經歷季風降雨,但科學家說,氣候變遷會有更強烈的變化,更有可能發生破壞性洪水。
以色列與黎巴嫩達成停火協議 拜登:會嘗試促成加薩停戰
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近期宣布以色列與真主黨(Hezbollah)雙方達成停火協議,雙方除了結束14個月的戰爭外,拜登更表示「這是歷史性的協議」。目前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Benjamin Netanyahu)在內閣批准後,表態支持與黎巴嫩組織真主黨的停火。納坦雅胡表示,雖然目前已準備好實施該協議,但如果真主黨違反協議,以色列仍保留完全的軍事行動自由。根據外媒報導指出,根據協議,雙方自從27日上午4點起,黎巴嫩以色列結束戰爭。美國總統拜登強調,這次停火協議的目標是「永久終止敵對行為」,以色列不再受到真主黨及其他恐怖組織的威脅。拜登也提到「以色列在戰場上已經展現出勇氣,現在也必須在確保區域和平與繁榮方面展現出勇氣。」拜登同時感謝黎巴嫩和以色列的領袖,並認為這項協議提醒我們和平是可能的。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對協議的促成表示歡迎,並指出這是經過數月努力的成果,馬克宏表示「這應該為黎巴嫩翻開新的一頁,但加薩走廊(Gaza)仍在戰火中,法國將繼續推動停火、釋放人質及人道援助。」英國外交大臣拉米(David Lammy)也呼籲立即在加薩停火,希望這次協議能成為推動中東和平的轉折點。納坦雅胡表示,之所以能促成停火主要有三點原因,其中包含「專注來自伊朗的威脅」、「補充耗盡的武器庫存、讓疲憊的預備役軍人休息」,以及「孤立觸發戰爭的巴勒斯坦激進組織哈瑪斯(Hamas)」。納坦雅胡強調,真主黨已在14個月的戰鬥中被削弱,包括領導人被消滅、大部分火箭與導彈被摧毀及數千名戰士被殲滅,恐怖基礎設施也遭毀滅。根據協議,以色列將全面撤出黎巴嫩南部,而真主黨需將重型武器移至利塔尼河(Litani River)以北,雙方將會實施為期60天的過渡階段。在此期間,黎巴嫩軍隊將與聯合國維和部隊共同駐紮在邊境緩衝區。美國將主導監督機制,監控協議實施情況並處理違規行為。此外,有報導稱,美國在協議的保證信中表示,若真主黨再次襲擊以色列,美國將支持以色列的行動自由。報導中也提到,這份協議雖然是由拜登政府遊說多個月下的成果,但考量拜登的任期剩不到2個月,在川普繼任後,這份協議是否會繼續實行仍有變數。拜登也提到,美國及其盟友將確保協議的全面實施,同時表示若真主黨或其他人破壞協議並威脅以色列安全,以色列將根據國際法保留自衛權。拜登也強調,黎巴嫩、加薩人民應該擺脫暴力與流離失所的生活,並指出哈馬斯唯一的出路就是釋放人質。對於加薩走廊,拜登也提到,未來幾天將再次嘗試在加薩達成停火,並表示希望能為中東帶來繁榮的未來,其中包括巴勒斯坦人擁有一個滿足其合法願望的國家,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人享有平等的安全、繁榮和尊嚴。
以色列空襲黎巴嫩首都大樓釀1死3傷 死者是真主黨發言人
以色列於17日對黎巴嫩首都貝魯特一棟建築物發動空襲釀1死3傷。而在攻擊事件爆發之初,就傳出死者是真主黨的媒體發言人阿菲夫(Mohammad Afif)。後續,真主黨官方也證實了這起消息。根據《路透社》報導指出,以色列這次空襲主要是針對位於拉斯阿爾納巴(Ras al-Nabaa)社區的建築物,該地區有許多因以色列轟炸南部郊區而流離失所的民眾。而在攻擊行動之後,以色列軍方於17日晚間發布聲明,宣稱已「消滅」阿菲夫。黎巴嫩衛生部表示,這次空襲造成一人死亡,三人受傷。據了解,阿菲夫過往曾長時間擔任真主黨領袖納斯魯拉(Hassan Nasrallah)的媒體發言人,他同時也管理真主黨的阿爾馬納爾電視台(Al-Manar TV)多年。阿菲夫過去也曾多次在貝魯特南部郊區的廢墟中為記者舉行新聞發布會。最近一次的發布會是在11日當天,他表示以色列軍隊無法在黎巴嫩控制任何領土,真主黨擁有足夠的武器和補給來打持久戰。除此之外,以色列軍方也在17日發動另一場空襲,主要攻擊目標是貝魯特市中心的馬爾·伊利亞斯街(Mar Elias),黎巴嫩衛生部表示,這起空襲至少造成2人死亡,22人受傷。報導中提到,自2023年10月8日真主黨開始對以色列軍事目標發射火箭彈以來,真主黨和以色列之間的交火已經持續超過1年。後續以色列在9月底時擴大在黎巴嫩的軍事行動,重點轟炸黎巴嫩南部和東部地區,以及貝魯特南部郊區,並在邊境進行地面入侵。黎巴嫩衛生部在17日表示,以色列在黎巴嫩的軍事行動已經導致3841人死亡,近15000人受傷,這些數字未區分平民和戰鬥人員。以色列則表示,真主黨跨境發射的火箭彈已造成數十名以色列人死亡,其中包括士兵和平民。這次針對阿菲夫的空襲,引發了貝魯特當地的緊張局勢。現場傳來救護車的聲音,槍聲響起,以防止人群靠近。黎巴嫩的廣播公司顯示,一棟建築物的上層樓層已經倒塌,民防人員在現場進行救援。這一事件成為了以色列和真主黨長期對抗中的最新一次激烈交火,標誌著雙方衝突的進一步升級。
以色列屠殺4.3萬平民! 聯合國:70%為婦孺「兒童佔最大比例」
「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辦事處」(OHCHR)8日最新發布的報告顯示,加薩走廊的43550名死者中,有70%為婦女和兒童,這表明以色列存在系統性地違反國際人道法基本原則的行為,包括區分原則和相稱性原則。據聯合國官網顯示,OHCHR指出,它一直在核實因空襲、砲擊和其他敵對行動,而在加薩死亡的人員的個人資訊。迄今為止,已核實的死亡人數中,兒童佔最大比例。最具代表性的3個年齡層分別是5至9歲的兒童、10至14歲的兒童以及0至4歲的嬰幼兒。此外,在已核實的死亡人數中,約80%是在住宅大樓或類似住房中被殺害的,其中44%為兒童,26%為婦女。OHCHR的報告詳細描述了自2023年10月7日以來,以色列和加薩民眾所遭受的恐怖現實,並表示,必須對已發生的嚴重違反國際法的行為進行問責。該報告對2023年11月至2024年4月期間的違法行為,進行了詳細分析,並廣泛審查了以色列殺害平民及其他違反國際法的行為,這些行為在許多情況下或將構成戰爭罪。報告中提到,國際法院在其關於臨時措施的一系列命令中,強調了以色列在防止、保護免受以及懲罰種族滅絕行為等方面的國際義務。(圖/達志/美聯社)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蒂爾克(Volker Türk)強調,以色列必須立即全面履行這些義務。鑑於報告中列舉的行為的全面性,以及最近發生的事件,包括以色列在加薩北部的軍事行動,及通過立法影響「聯合國近東巴勒斯坦難民救濟和工程處」(UNRWA)的活動,履行這些義務顯得尤為緊迫和重要。蒂爾克強調:「至關重要的是,必須通過可信、公正的司法機構對嚴重違反國際法的指控進行應有的審理,並在此期間收集並保存所有相關信息和證據。」報告指出,以色列官員一再表示,衝突的結束取決於對加薩的徹底摧毀以及巴勒斯坦人的流亡。此外,報告還記錄了將針對巴勒斯坦人的歧視、敵意和暴力合理化,甚至消滅巴勒斯坦人的努力。該報告更展示了平民如何首當其衝遭受襲擊,包括以色列軍隊最初對加沙實施的「全面圍困」,以及以色列政府繼續非法阻止、阻礙和未能確保人道主義援助的進入,民用基礎設施遭到摧毀,並且造成反覆的大規模流離失所。(圖/達志/美聯社)報告補充,以色列軍隊的這項行為造成了前所未有的殺戮、死亡、傷害、飢餓、疾病和傳染病。此外,巴勒斯坦武裝團體也以可能加劇平民傷害的方式進行敵對行動。蒂爾克表示:「已有160年歷史的戰爭規則,旨在限制和防止武裝衝突中的人類苦難。對這些規則的肆意漠視導致了目前人類遭受的極端苦難,而我們今天依然目睹著這種苦難。」因此他呼籲各會員國根據國際法規定的義務,評估向衝突一方出售或轉讓武器,以及提供軍事、後勤或財政支持的情況,並在此類支持可能導致嚴重違反國際法的情況下終止該支持。報告也對強迫遷移、明顯系統性地攻擊醫院以及記者的行為表示關切,並提到了聯合國禁止武器白磷彈的使用情況。蒂爾克大聲疾呼:「暴力必須立即停止,所有人質和被任意拘留的人必須被釋放,我們必須集中精力向加沙提供人道主義援助。」
納坦雅胡:希望戰後與更多阿拉伯國家簽「和平協議」
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Benjamin Netanyahu)在當地時間28日聲稱,針對伊朗代理人哈瑪斯和黎巴嫩真主黨的戰爭一旦結束,該國希望與更多阿拉伯國家達成和平協議。納坦雅胡聲稱:「在哈瑪斯不再控制加薩、黎巴嫩真主黨不再佔據以色列北部邊境的第2天,我們將制定穩住這2條戰線的計劃,並渴望恢復幾年前,在我領導下簽署的歷史性《亞伯拉罕協議》之進程,與更多阿拉伯國家實現和平。」納坦雅胡補充:「這些阿拉伯國家理解以色列正在對那些攻擊我們的『伊朗邪惡軸心』進行打擊。 他們和我們一樣渴望建立一個穩定、安全和繁榮的中東。」據悉,《亞伯拉罕協議》(Abraham Accords)是以色列、阿聯酋和美國於2020年8月13日達成的聯合聲明。隨後以色列與阿拉伯聯合大公國之間的《以阿和平協議》,以及與巴林之間的《巴林-以色列和平協議》也被視為《亞伯拉罕協議》的一部分。該協議標誌著4個阿拉伯國家——阿聯酋、巴林、摩洛哥和蘇丹——與以色列自《約旦與以色列和平條約》簽訂以來,再次正常化雙邊關係。此後,以色列在美國的支持下,不斷尋求與其他阿拉伯國家關係正常化,特別是沙烏地阿拉伯。不過利雅德日前已經宣示,如果巴勒斯坦無法建國,它就不會承認以色列。自去年10月7日以哈衝突以來,以色列無視聯合國安理會要求立即停火的決議,持續對加薩走廊進行殘酷的攻勢,並導致這塊巴勒斯坦飛地上幾乎所有的人口流離失所,持續的封鎖也造成該地食物、飲水和藥物嚴重短缺。據加薩衛生部28日的最新數據顯示,以色列的種族滅絕行動1年多來已屠戮至少43020名巴勒斯坦人,並導致101110人受傷。
蘇丹內戰驚傳血腥大屠殺!124人遭虐殺「遺體裹布擺滿地」 護士也不放過
非洲國家蘇丹(Sudan)爆發嚴重內戰已逾周年,由民兵組織統整而來的準軍事組織「快速支援部隊」(RSF)25日又襲擊了蘇丹首都卡土穆郊區的一座村莊,至少導致124人死亡,相關影片證據也在網路上流傳,對此,蘇丹軍方今天表示,將予以「嚴厲反擊」,包括聯合國也予以譴責。蘇丹村莊遭到攻擊,上百位村民喪生。(圖/翻攝自X)從社群平台上的影片可見,大批村民遺體被包裹在毯子內,有些躺放在前院或床上,有些則是擺在地面上,影片中還有一名男子沉痛表示,「這些是錫雷哈的殉難者,超過100人」,民眾在昏暗夜色中祈禱並繞行遺體。根據英國《天空新聞》(SKY NEWS)等外媒報導,RSF在25日襲擊首都卡土穆郊區的一座村莊,從當地拍攝的影片,可以看到地上排滿用布包裹的遺體。另據志工組織「馬達尼抵抗委員會」(Madani Resistance Committee)成員表示,賈濟拉州農村錫雷哈(AlSireiha)25日發生屠村事件,至少124人死亡。蘇丹國家軍隊(SAF)2023年4月和RSF爆發武裝衝突後,內戰情況持續延燒據志工成員表示,由於當地通訊中斷,死亡人數可能回持續攀升,除此之外,至少有超過2百位平民受傷、150人被RSF逮捕,由於擔心RSF再度攻擊,賈濟拉州有30個以上的村莊村民早已撤離家園。另外,據蘇丹打擊婦女和兒童暴力部門負責人伊沙克(SuilaimaIshaq)指出,目前最令人擔憂的是當地婦女的狀況。伊沙克表示,光是在一個村莊就有17名婦女被RSF成員襲擊,其中包括3名護士,RSF把性暴力當作戰爭武器,一方面攻擊女性,藉此加深男性落敗的處境。他透露,自從去年RSF入侵賈濟拉州(Al Jazira)以來,就有26起被證實的性暴力案件,最年幼的受害者年僅6歲,最年長的34歲,其中6起案件,更導致受害者懷孕。聯合國統計,蘇丹國家軍隊(SAF)2023年4月和RSF爆發武裝衝突後,內戰情況持續延燒,估計至少15萬人在衝突中喪生,1000多萬人、也就該國1/5人口流離失所,不過雙方都指控彼此屠殺平民,自從賈濟拉州RSF指揮官近日叛逃到國家軍隊,RSF開始不時對該區域發動襲擊。針對這起攻擊事件,蘇丹軍方抨擊RSF的暴行,聯合國駐蘇丹人道主義協調員克萊門汀恩奎塔薩拉米( Clementine Nkweta-Salami)則是透過聲明中痛批,「我深感震驚的是,有針對性的襲擊、性暴力和大規模殺戮正在賈濟拉州重演。這些都是殘暴的罪行」,強調,她強調,無論平民身在何處,都必須受到保護,「婦女、兒童和最弱勢群體在衝突中首當其衝,這場衝突已經奪走了太多人的生命」,但RSF則是否認參與針對平民的暴行,並且宣稱影片裡的遇襲對象,都是戰鬥武裝份子。
2度面臨轟炸經巧手修復 加薩走廊學校鋼琴成倖存者希望
自巴勒斯坦激進組織哈馬斯入侵以色列之後,目前加薩走廊的戰爭已整整持續一年多之久,加薩走廊當地的民眾也歷經了整年的戰火摧殘,當地不少單位早已停擺無法運作,但唯獨一間學校內的鋼琴,卻意外地成為陪伴著倖存者、給予倖存者短暫幸福時光的希望。根據《BBC》報導指出,音樂家哈米斯(Khamis Abu Shaban)日前返回他曾任教的愛德華·薩伊德國家音樂學院(Edward Said National Conservatory of Music)加薩分校。映入眼簾的是,整個學校四處可見災難性的破壞:學校超過一半的建築被燒毀,超過400件樂器,包括小提琴、大提琴、以及阿拉伯傳統樂器如烏德琴(oud)、卡農琴(qanun)和奈笛(nay),都被完全摧毀。但在其中,唯一屹立不倒的是一架山葉(Yamaha)的鋼琴,這架鋼琴曾於2014年以哈戰爭時遭受砲火摧殘,後來2014年由法國技師精心修復,象徵著當地音樂文化的堅持與希望。哈米斯見到鋼琴時,不禁笑了出來,並開玩笑地對它說「你是唯一存活的樂器嗎?你不想死嗎?」鋼琴的再次倖存,讓哈米斯在困難中得到一絲慰藉。哈米斯認為,這架鋼琴如今再次倖免於難,可說是代表著這片土地上,仍有許多孩子和教師堅持著音樂夢想。哈米斯打開琴蓋後,發現部分琴弦已被剪斷,琴槌也遭到破壞。哈米斯表示「我知道樂器是怎麼損壞的,有人故意打開琴蓋,對內部進行破壞。」但即便如此,鋼琴的存在仍然帶給他力量。「我看到它還是堅挺在我面前,」哈米斯笑著說「它告訴我:『我不會這麼輕易消逝,我依然在這裡,我會一直在。』」報導中提到,由於以色列的軍事行動,加薩走廊當地的音樂學校根本無法恢復教學,教師們只能在臨時營地、聯合國設立的庇護所裡為數萬流離失所的兒童上音樂課。哈米斯表示,即便四周都是死亡的陰影,生活仍需繼續,孩子們需要一些讓他們微笑的東西來支撐度日。而特別的是,在授課的教師中也包括學院的前學生,例如16歲的小提琴手薩瑪(Sama Nijim)。他的學生穆罕默德(Mohammed Abu Eideh)在一次空襲中失去右手,無法在演奏穆罕默德以前最喜愛是烏德琴,於是薩瑪將小提琴弓用圍巾綁在他的手臂上,讓穆罕默德無需手掌便能拉奏小提琴。也有老師使用塑膠管製作奈笛給學生使用,因為原本的奈笛早已被破壞殆盡。在賈巴利亞難民營(Jabaliya)中,教師富阿德(Fuad Khader)組建一個兒童合唱團。起初家長們無法理解,並質疑「人在死去,你卻教孩子唱歌?」但富阿德回答「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事要做,而我的責任就是音樂。」隨著教學進行,孩子們開始有所改變。另一位教師艾哈邁德(Ahmed Abu Amsha)說,音樂課讓孩子們開始歌唱、重現笑容,家長也來告訴他,音樂課讓孩子們變得開朗。儘管每當爆炸聲響起,歌聲會短暫停下,老師們鼓勵他們繼續,讓孩子們暫時忘記身處戰爭。但艾哈邁德也坦言,當孩子們離開後,他無法再維持正常的態度「我像是在吸收孩子們的負面能量,晚上試圖入睡時,這種感覺非常難受,我腦中會浮現每個孩子的故事,有些人見過街頭的屍體,失去父母、兄弟姐妹,我努力用音樂治癒他們的心靈。」
颱風潭美強襲菲律賓!釀至少26死、逾16萬人撤離家園 國會議員嘆:救援船嚴重不足
菲律賓官員在一份聲明中透露,颱風「潭美」24日從東北方海岸登陸,引發大範圍洪水,淹沒了多處平房的屋頂,造成至少26人死亡,並有超過16萬3000人被迫撤離家園,只能暫時躲進避難中心。根據外媒《獨立報》(The Independent)、《路透社》報導,颱風「潭美」在菲律賓當地被稱為強烈熱帶風暴「克莉絲汀」(Kristine),為菲律賓主要島嶼呂宋島帶來大豪雨及強風,也引發大規模洪患和土石流。由於洪水來襲,居民只能躲在屋頂上等待救援。(圖/達志/美聯社)菲律賓氣象局在當地時間上午11時發布預報指出,該風暴正以每小時95公里的最大持續風速向西移動,穿越北部的科迪勒拉(Cordillera)山區,朝南海方向前進。報導指出,颱風「潭美」穿越東北部省份,促使政府關閉了呂宋島的公立學校和辦公室;中部畢科爾區(Bicol Region)民防單位透露,這場風暴導致那加市(Naga)至少14人喪生,其中大多數人是溺斃而亡。大量居民被迫離開家園,前往避難中心。(圖/達志/美聯社)畢科爾區南甘馬仁省(Camarines Sur)是受災最嚴重的省份之一,國會議員維拉富爾特(Luis Raymund Villafuerte)呼籲國家應該進行干預,並認為地方當局缺乏應對大規模災難的資源,「昨晚,我的手機裡不斷接到人們求助的電話和簡訊『幫助我們,拯救我們』,我們只有50艘救援船,還需要至少200艘來應付所有求救訊號」。當局向包括首都馬尼拉在內的20多個省份發布了風暴警告,氣象局也警告北部若干省份,應嚴防豪雨、水患、土石流與暴潮(storm surge)。據悉,菲律賓每年平均遭受近20次颱風襲擊,通常會引起相當致命的土石流;2013年,颱風「海燕」侵襲菲律賓中部,造成高達7300多人死亡或失蹤,並有超過500萬人流離失所。
英王查爾斯赴澳洲國會演說 遭原住民議員嗆聲:你不是我的國王!
現任英國國王查爾斯三世(King Charles III)與王后卡蜜拉(Queen Camilla)18日抵達澳洲訪問,21日在澳洲國會大廈發表演說時,澳洲無黨籍原住民參議員索普(Lidia Thorpe)在台下高喊反殖民口號,還大喊「你不是我的國王!」索普很快被保全帶離現場,但此舉無疑令在場的議員和其他政要大為震驚。綜合外媒報導,現年75歲的英國國王查爾斯三世演說結束後,獲得現場政要們約20秒的集體鼓掌,然時此時索普上前高聲怒罵譴責歐洲殖民者對澳洲原住民的「種族滅絕」行為,在將近1分鐘時間中提到包含:「把我們的土地還給我們!把你從我們那裡偷走的東西還給我們!」、「這不是你的土地,你不是我的國王!」等內容。索普很快被趕到的保安制止並帶離現場,但據索普的支持者在社群X上透露,在索普離場之後並未遭到保全們的多加為難。而查爾斯三世夫婦也繼續其行程,在澳洲國會大樓外會見等候他們的民眾,並未提及這一事件。索普的支持者在社群X上透露,在索普離場之後並未遭到保全們的多加為難。(圖/達志/美聯社)據報導,索普是澳洲維多利亞州(Victoria)的獨立參議員,也是澳洲原住民女性,她長期主張澳洲政府與原住民之間簽訂條約,拒絕將其主權或土地割讓給英國王室。根據歷史資料,澳洲在100多年前成為英國殖民地。在此期間,數以千計原住民被殺害、族群流離失所。澳洲1901年成為「事實獨立國家」,但至今仍非完整的共和國,查爾斯國王仍是現任澳洲國家元首。澳洲多年來一直在爭論是否終結「君主立憲制」,走向「共和制」,並曾在1999年就此議題進行公投,但「維持現有制度」仍以些微差距勝出。查爾斯此趟為期9天的出行,行程除訪問澳洲,也將停留太平洋島國薩摩亞。這是他登基後首次出訪由他擔任元首的國家,也是他今年稍早確診罹癌後的首次海外之旅。
稱真主黨「用救護車運送士兵武器」 以色列國防軍襲擊黎巴嫩醫院
目前以色列與黎巴嫩之間的局勢日漸緊張,以色列國防軍先前表示,偵測到真主黨成員使用救護車來運送士兵、武器。而無國界醫生指出,在以色列持續性的攻擊下,目前至少造成50名負責醫療急救的工作人員死亡,甚至連帶影響到黎巴嫩境內的醫療情形。根據《路透社》報導指出,以色列國防軍於12日對黎巴嫩北部新地點發動襲擊,在這場衝突中,除導致真主黨成員死傷慘重,一名聯合國維和人員再次受傷,這是第三名受傷的維和人員。黎巴嫩衛生部報告表示,以色列的襲擊已在黎巴嫩三個不同地區造成至少15人死亡、37人受傷。其中包括首次被襲擊的北部小鎮代爾比拉(Deir Billa)。以色列軍方表示,真主黨從黎巴嫩向以色列發射了近320枚炮彈,並且宣布封鎖了以色列北部部分城鎮的周邊地區。以色列軍方同日下令23個黎巴嫩南部村莊的居民撤離到奧瓦利河(Awali River)以北,該河從西部貝卡谷地(Bekaa Valley)流向地中海,當地的村莊最近一直是以色列攻擊的目標,許多村莊已經接近空無一人。以色列方面表示,真主黨在這些地點隱藏武器並發動攻擊,撤離是為了居民的安全。但真主黨否認有在平民中隱藏武器。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Lloyd Austin)在與以色列國防部長加蘭特(Yoav Gallant)的通話中,對以色列近日對聯合國維和部隊在黎巴嫩駐地開火的報導表示「深切關注」,並敦促以色列確保維和人員和黎巴嫩軍隊的安全。此外,奧斯汀還強調,應該儘快從黎巴嫩的軍事行動轉向外交途徑。黎巴嫩衛生部在社群平台X上表示,以色列的空襲導致東部城市巴勒貝克(Baalbek)及貝卡谷地的五家醫院受損。無國界醫生(MSF)也在上週被迫關閉其在貝魯特南郊的診所,並暫時停止在北部另一家診所的活動。無國界醫生指出,過去兩週內,以色列襲擊至少造成50名急救人員死亡,並且嚴重影響了全國的醫療服務。以色列軍方表示,已經在黎巴嫩發動了約200次炮擊和空襲,擊殺約50名真主黨武裝分子,並摧毀數十個武器儲藏點。聯合國駐黎巴嫩維和部隊(UNIFIL)的一名成員11日遭到槍擊,經手術取出子彈後狀況穩定。此外,UNIFIL位於黎巴嫩南部拉米亞(Ramyah)鎮的駐地因附近炮擊造成的爆炸而受到重大損壞。真主黨聲稱,11日用無人機群襲擊了特拉維夫郊區,但未提供更多細節。以色列表示,其軍隊偵測並攔截了兩架從黎巴嫩來的無人機,沒有傷亡報告。黎巴嫩政府表示,自9月23日以來,以色列的攻擊已迫使約120萬人流離失所。以色列聲稱,其對黎巴嫩的攻擊旨在確保撤離北部以色列的數萬名居民能夠安全回家。黎巴嫩衛生部表示,截至周五,敵對行動已造成2,255人死亡。聯合國人道事務協調廳也指出,目前被迫離開家園的黎巴嫩人數已超過2006年以色列與真主黨之間戰爭時的約100萬人。
海地暴力事件頻傳!幫派襲擊小鎮釀115死 流離失所兒童成黑幫招募對象
加勒比海島國海地長久以來遭受暴力衝突,今年2月底更爆發幫派分子聯手逼迫總理亨利(Ariel Henry)下台,國家陷入動盪,暴力受害人數也飆升。9日,中部小鎮的一場黑幫衝突就造成至少115人死亡。另據聯合國(UN)表示,海地動盪情勢已造成1500多人死亡,除此之外,人權觀察(HRW)的一份報告還警告,不少失去雙親的孩童,成了幫派招募的對象,幫派團體將招募來的男孩訓練成童兵,而女孩則是遭受性虐待和強迫從事勞動。海地阿蒂博尼特省中部小鎮爆發黑幫衝突事件,估計造成至少115人死亡。(示意圖/達志/美聯社)根據美國《公共廣播公司》(Public Broadcasting Service,PBS)9日報導,海地阿蒂博尼特省(Artibonite)中部小鎮蓬桑德(Pont-Sondé)爆發黑幫衝突事件,估計造成至少115人死亡。報導指出,一個名為格蘭格里夫(Gran Grif)的幫派從上周入侵這座城鎮,並襲擊當地居民,受害者包括嬰兒、年輕母親和長者。根據報導,自海地發生動亂以來,已有超過6200名倖存者逃離蓬桑德。海地阿蒂博尼特省中部小鎮爆發黑幫衝突事件,估計造成至少115人死亡。(示意圖/達志/美聯社)先前,在海地首都太子港西北部「彭松帶鎮」,也爆發幫派分子為了被殺害的成員展開報復,揮舞自動步槍肆意開火,多棟房屋和汽車慘遭燒毀,造成至少70人死亡,針對9日的事件,《海地時報》指出,鄰近多國的警察部隊已被派往阿蒂博尼特省,協助海地國家警察打擊黑幫勢力,恢復地區和平。《海地時報》指出,鄰近多國的警察部隊已被派往阿蒂博尼特省,協助海地國家警察打擊黑幫勢力,恢復地區和平。(示意圖/達志/美聯社)據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公署(OHCHR)發布的報告指出,,海地的暴力混亂情勢如「災難巨變」,今年迄今已有1500多人死於幫派暴力,且還有更多武器持續流入當地。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公署判定,海地的幫派暴力去年一共造成4451人死亡、1668人受傷,這份報告也提到當地性暴力猖獗,像是婦女被幫派成員性剝削、人質被強姦,以及婦女目睹丈夫被殺後再遭強姦。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公署的報告還提到,海地幫派招募及虐待兒童的情況,對象包括男孩和女孩,他們因為擔心遭到報復而無法脫離幫派。(示意圖/達志/美聯社)除此之外,報告也指出海地幫派招募及虐待兒童的情況,對象包括男孩和女孩,另據人權觀察(HRW)的報告指出,越來越多的海地犯罪集團正在使用流行的社交媒體來吸引招募者。報告就引用一名海地男孩的案例,他是6年前被幫派招募的孤兒,當時他才8歲,如今他已經可以純熟的使用各款槍枝武器,當初他就是類似的方式所招募。另外,這份報告也提到,當地女孩被招募後,命運更卻是相當悲慘,她們會遭幫派成員被強姦並被迫為他們做飯和清潔,若不幸懷孕還會被遺棄,而這些兒童被招募後,因為擔心被報復也不敢脫離幫派。
才傳聞準備接任 真主黨繼任領袖人選下落不明
真主黨在前領袖納斯魯拉(Hassan Nasrallah)遭刺殺後,就傳出慧遊執行委員會的主席薩菲丁(Hashem Safieddine)來繼任領導人的位置。但以色列在4日對黎巴嫩貝魯特達希耶(Dahiyeh)地區發動空襲後,薩菲丁就下落不明。也有媒體報導指出,在空襲事件後,黎巴嫩及真主黨官員隨即派遣救援隊進入空襲地點尋找失蹤者。根據《半島電視台》報導指出,在前領袖遭斬首之後,許多真主黨高層領導一直處於「影子」狀態,而薩菲丁的名字之所以浮出水面,是因為他被認為可能接任納斯魯拉擔任真主黨的秘書長。在空襲事件發生後,真主黨媒體辦公室發表聲明,指稱有關組織內部「官員性命」的消息僅為「無意義的謠言」,並強調只有由他們媒體辦公室發表的聲明才具權威性。但多家媒體透過各方管道確認,基本上證實真主黨已經失去了與薩菲丁的聯繫。報導中也提到,以色列之所以能精準定位並攻擊真主黨的高層領導人,極有可能是真主黨內部存在情報洩漏的漏洞,半島電視台政治分析師比沙拉(Marwan Bishara)表示,真主黨接連失去與領導人的聯繫,顯示出情報網遭到滲透的危機。喬治城大學(Georgetown University)中東與伊斯蘭政治副教授哈什米(Nader Hashemi)則認為,失去與薩菲丁的聯繫是對真主黨「另一個嚴重且重大的挫折」,哈什米也提到,「失去聯繫」的措辭可能是在為宣布薩菲丁死亡的消息做準備。而根據《路透社》報導指出,以色列中校納肖沙尼(Nadav Shoshani)表示,以軍正在評估這次空襲的結果,並確認此次攻擊針對的是真主黨的情報總部。到目前為止,真主黨尚未對薩菲丁的狀況進行任何正式的回覆。自兩週前以色列在黎巴嫩全境展開猛烈轟炸後,目前以色列已將焦點轉向北部邊境,目的是確保國民能夠安全返回北部家園,同時打擊真主黨的據點。在這樣的情況下,以色列於4日在加強空襲黎巴嫩南部和貝魯特南郊的同時,對黎巴嫩南部發動了「有限地面行動」。根據《美聯社》報導指出,截至目前為止,以色列軍隊在與真主黨武裝的地面交火中,有9名士兵喪生。黎巴嫩公共衛生部則表示,以色列的猛烈轟炸已經導致超過2,000人喪生,並迫使120萬人流離失所。
否認參與通訊設備爆炸案!以色列總統稱「真主黨有很多敵人」:避免爆發戰爭
黎巴嫩真主黨成員的呼叫器和對講機在17、18日接連發生爆炸,造成超過30人死亡、約3000人受傷,而這些攻擊事件被普遍歸咎於以色列。對此,以色列總統赫佐格(Isaac Herzog)22日上午接受採訪,否認參與呼叫器和對講機爆炸案,並堅稱「絕對不會」將與真主黨的緊張關係升級為全面戰爭。根據外媒《國會山報》(The Hill)、《獨立報》(The Independent)報導,赫佐格接受英國天空新聞網(Sky News)節目主持人菲利普斯(Trevor Phillips)採訪時,他直言「首先,我毫不猶豫地駁回與此事件或這類行動源頭有任何關聯」。赫佐格說,「這場戰爭中發生了很多可怕的悲劇,我們從來不想走到那一步,但我們擁有自衛的固有權利。事實上,房屋被拆毀、以色列人被殺,包括穆斯林、基督徒、德魯士族和猶太人,他們原本在以色列北部和平生活」。赫佐格接著提到,「他們被迫撤離家園長達1年,而真主黨持續不停地向我們的人民發射飛彈,最終,你有權保衛自己」。關於以色列是否否認對近期的爆炸事件負責,或者這些爆炸是否由其他人造成,赫佐格透露,「我沒有暗示任何事情,只能說,那裡有很多真主黨的敵人,最近有很多」。此外,赫佐格也接受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 News)節目「面對全國」(Face the Nation)採訪,他表示,雖然以色列「絕對不會」將與真主黨的緊張關係升級為全面戰爭,但同時致力於確保數萬名流離失所的以色列人安全返回靠近黎巴嫩北部邊境。赫佐格強調,「以色列不希望發生戰爭,但如果戰爭是針對我們的,我們會全力以赴」。
聯合國大會壓倒性通過決議!要求以色列1年內結束對「巴勒斯坦領土的非法佔領」
聯合國大會(UNGA)於美東時間18日通過了巴勒斯坦起草的1項決議,該決議要求以色列在12個月內結束其「對巴勒斯坦領土的非法佔領」。該決議獲得了124國贊成、43國棄權,以色列、美國和其他12個國家則投下了反對票。據路透社的報導,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Benjamin Netanyahu)將於9月26日,與巴勒斯坦總統阿巴斯(Mahmoud Abbas)同場較勁,向193名成員國組成的聯合國大會發表談話,然而18日的決議案卻使以色列在聯合國大會前夕陷入了國際外交孤立。對此,聯合國6大主要機構之一的國際法院(ICJ)也提出諮詢意見稱,儘管大會決議規定了以色列撤出非法佔領區的最後期限,但應「盡快」在12個月內完成這項工作。巴勒斯坦聯合國大使曼蘇爾(Riyad Mansour)17日在聯合國大會上表示:「每個國家都有投票權,全世界都在關注我們。請站在歷史的正確一邊。遵守國際法、自由及和平。」聯合國大會的該項決議還呼籲各國:「採取措施,停止進口源自以色列屯墾區的任何產品,並停止向以色列提供或轉讓武器、彈藥及相關設備,尤其當這些武器有在巴勒斯坦領土使用的風險時。」該決議是巴勒斯坦自治政府(Palestinian National Authority)本月獲得更多權利以來正式提出的第1個決議,其中包括UNGA的聯合國成員席次,以及提出決議草案的權利。報導補充,雖然國際法院的諮詢意見不具約束力,但在國際法上具有影響力,可能會削弱國際對以色列的支持。此外,UNGA的決議也不具約束力,但具有政治影響力。據巴勒斯坦加薩地區衛生部門的最新數據,自去年10月7日以哈衝突爆發以來,以色列的種族滅絕行動已造成41272人死亡、95551人受傷。以色列的侵略也導致數百萬人流離失所,持續的封鎖更讓食品、清潔水和藥物陷入嚴重短缺。對此,ICJ曾在今年1月發布1項臨時裁決,命令以色列停止其種族滅絕行為,並採取措施確保加薩平民能獲得人道主義援助。接著ICJ又在5月24日做出裁決,要求以色列立即停止針對加薩走廊南部邊境城市拉法的軍事行動,同時要求以色列即刻從加薩撤軍。
奈及利亞爆發嚴重洪荒 274名囚犯趁隙越獄
奈及利亞近期遭遇洪水侵襲,位於東北部的博爾諾州 (Borno) 受災嚴重,當地中等安全級別的邁杜古里拘留中心 (medium security custodial center Maiduguri, MSCC)在洪水中受損。與此同時,監獄內274名囚犯也趁機逃脫。據奈及利亞懲教服務局 (Nigerian Correctional Service) 表示,這些囚犯是在被轉移至另一個設施時,突然發生逃脫越獄事件。根據《CNN》報導指出,懲教服務局發言人烏馬爾 (Abubakar Umar) 在聲明中表示,這次逃獄事件是由洪水引發的,他進一步指出,至少有281名囚犯逃跑,其中7名囚犯已經被成功抓捕。目前有關當局已掌握所有逃犯包含生物特徵在內的身份訊息,目前已向公眾公開。根據奈及利亞國家緊急管理局 (NEMA) 提供的資料顯示,奈及利亞連續數週的洪水已經造成229人死亡,並導致超過38.6萬人流離失所。目前奈及利亞北部地區是此次洪水影響最嚴重的地區之一,其中又以東北部的博爾諾州 (Borno) 災情最為嚴重。而除了監獄設施遭到破壞,洪水也波及當地的居民區與動物園,奈及利亞北部一座水壩日前潰堤,洪水湧入當地動物園,將鱷魚與蛇沖入了附近的社區,造成當地居民的慌張與混亂。奈及利亞氣象部門也曾發出警告,預測尼日河 (Niger River) 水位持續上升,呼籲各州保持高度警戒。事實上,奈及利亞的洪水災害並非突如其來。上個月,奈及利亞水文服務局 (Nigeria Hydrological Services Agency, NIHSA) 就已警告河流水位異常,尤其是尼日河 (Niger River) 這類大型河流,可能會在未來幾週進一步威脅周邊地區。洪水不僅帶來了基礎設施的損毀,還導致大量的居民無家可歸,災害範圍廣及數個州份。
900農民僅有2木船能載!奈及利亞船難釀64死 當地官員:不是第1次發生
西非國家奈及利亞北部贊法拉州(Zamfara)14日發生嚴重船難,一艘載有70位農民的木船在渡河時翻覆,船上至少64人死亡,僅6人獲救,當地緊急救援隊目前仍在持續搜索中。根據《路透社》、《CNN》報導,這起事件發生在14日上午,事發當時,這艘木船正準備渡河前往古米鎮(Gummi town)附近的農田,沒想到船隻卻在途中傾覆,地方政府迅速動員居民進行救援行動,經過3小時努力,只有6位農民被從水中救出。領導救援工作的地方官員法拉萊(Aminu Nuhu Falale)表示,這是古米轄區第2次發生類似事件,緊急救援小組仍在積極搜尋,希望能找到更多倖存者。當地傳統統治者指出,每天有超過900多名農民必須渡河前往農田工作,但該地只有2艘船可用,因此常常出現超載的情況。報導指出,贊法拉州本就飽受控制礦產資源的犯罪集團侵擾,而在2週前,洪水更導致1萬多名居民流離失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