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島
」 颱風 天氣 氣象署 氣象 摩羯![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18/394218/sm-ea36f75518df917556b50a3878f2c9ab.jpg)
地表最大人口遷徙!陸春運收假日創高峰 8天逾23億人次跨區域流動
大陸央視報導,大陸2025年綜合運輸春運工作專班數據顯示,春節假期8天,預計全社會跨區域人員流動量超23億人次,其中5天單日人員流動量超過3億人次。陸春節假期8天全社會跨區域人員流動量預計逾23億人次。(圖/大陸央視)2月4日是春節假期最後一天,大陸全國鐵路迎來返程客流最高峰,預計發送旅客1690萬人次,計畫加開旅客列車2196列。為保障夜間到發、中轉旅客的需求,北京、成都、哈爾濱等地火車站採取夜間不閉站的措施。陸春節假期8天全社會跨區域人員流動量預計逾23億人次。(圖/大陸央視)陸春節假期8天全社會跨區域人員流動量預計逾23億人次。(圖/大陸央視)公路方面,4日人員流動量預計超3億人次,高速公路網持續保持高位運行,廣東、湖南、安徽等地部分路段返程車流集中。當地交通部門採取分級管控、主動分流省內短途車輛等方式,有效提升通行效率。民航方面,4日大陸全國計畫執行航班1萬8806班,運輸旅客249萬人次。海南島內三大機場迎來返程最高峰,多家航空公司調整寬體機執飛熱門航線,增強運力供給。2月4日,水運客運量預計約為116萬人次,廣東海事部門強化對粵港澳大灣區高速客船的安全保障,實現春節假期期間客船安全檢查100%全覆蓋,確保大陸和港澳居民春運出行安全。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90/393790/sm-d20a89ae6679477c55da77a2c0527167.jpg)
大S猝逝/大S徐熙媛春節猝逝 曾在疫苗缺乏時大喊「被集體屠殺了!」
目前有消息指稱,藝人大S徐熙媛在春節期間因流感併發肺炎,最終不幸猝逝,享年48歲。而回顧大S自出道以來,與其胞妹小S徐熙娣可以說是爭議滿滿,快言快語的風格,讓不少網友愛恨兩極,《CTWANT》也整理徐熙媛自出道以來的一些相關爭議事件。大S(徐熙媛)與妹妹小S(徐熙娣)剛出道時以歌手身分組成團體「ASOS」,也因主持節目、言行風格大膽而受關注。當時兩姐妹在某些節目上的玩笑或語言尺度,曾引發部分觀眾認為「太過辛辣」或「過度開黃腔」的爭議,但主要爭議多半集中在小S身上,大S相對較少。在2000年,台灣第一部布袋戲電影《聖石傳說》上映,大小S在主持八大節目《娛樂百分百》時直言「我真的痛恨布袋戲到極點!希望以後國片是由真人演出。我們恨死布袋戲了,不管是中國的國粹還是什麼傳統,反正我們就是恨這種東西」。結果後續引發粉絲的不滿。結果之後是由八大電視台向電影公司致歉,後續大小S也出面致歉解釋。而藝人黃子佼在2023年一次直播中,直接爆料曾目睹大小S吸毒,自己也被強迫吸毒。除了在台灣外,自己在與小S交往期間,曾被大S、具俊曄在韓國當地飯店強迫吸毒。但後續這部分指控除了大小S發出聲明反駁,台北地檢署調查偵辦後,也宣告全案查無具體犯罪情事而簽結。2010年底,大S與中國大陸企業家汪小菲認識僅約一個多月便閃電訂婚,隔年(2011年)在海南島舉行婚禮。當時媒體對於「交往速度過快、婚禮排場盛大」等細節大幅報導,有人質疑雙方是否是「炒作話題」,也有人批評過度鋪張。大S曾出版美容、保養書籍,或在訪問、節目中分享自己的極端瘦身方式,例如「嚴格節食」「少碰澱粉或特定食物」等,甚至曾直言「為了美,即使是一杯毒藥,我也會心甘情願地喝下去」,讓部分網友質疑是否過度推崇「以貌取人」或鼓勵不健康的節食。而在2021年,大S與汪小菲於2021年宣告結束婚姻,消息曝光後立刻引發大眾關注,但雙方皆未對外詳述離婚原因。而從2022年起,雙方因小孩撫養費、生活開銷、房屋支出等問題多次透過律師或社群媒體交火。爭議點集中在:汪小菲是否依照協議定期支付生活費用、大S與新家庭(與現任先生具俊曄)居住的房屋水電等由誰負擔。此事也因此成為媒體關注焦點。同樣在2021年,當年6月台灣因為新冠疫情瞬間爆發,導致國內疫苗面臨缺乏情形。而大S當時曾在IG限動上發文「我的微博被封鎖了,IG也被停更了!我只想說:我們被集體屠殺了!蔡!屠殺我們」。結果此舉引發網友不滿,紛紛對其留言攻訐,雖然當時大S經紀人曾代為回應,表示大S的發文主要是在談疫苗,但當時並未解釋原文中「蔡」是指何人。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37/393637/sm-85b92790ab08b3df136a0e6502fcc1d5.jpg)
列出李彥秀房產爭議 高嘉瑜提6問題要她直面回答
全台大罷免連署熱火正燒,罷免國民黨立委李彥秀的民團「港湖除銹」連署已突破2萬3千份,遠超第一階段門檻。前立委高嘉瑜今(2)日發文列出李彥秀房產爭議,質疑李2016剛選上立委四個月就在美國買2億豪宅、在中國三亞置產,三代議員錢從哪來、如何匯進美國,並指出從自己選戰時期的10點質疑至今,李彥秀不敢直球對決也說不出哪一點不實,竭盡所能把家當搬到美國,可以說李彥秀從上任立委的第一天起,就開始背叛港湖選民。高嘉瑜表示,2024年1月她質疑李彥秀房產的問題,過了1年至今李彥秀還沒回答,也有越來越多網友跟進質疑了,李彥秀在全台罷免藍委中第1階段就已突破2.3萬人,遠遠超過第1階段門檻所需的3181份,不僅代表長期意識形態掛帥的李彥秀仇恨值居高不下,更要面對的是政三代快速累積的財富跟美國、中國海外置產的資金來源,然而李彥秀面對質疑不敢直球對決,竟還曲解選罷法、浪費司法資源。高嘉瑜曾揭露,李彥秀2016剛選上立委四個月就在加州買200坪、市價2億豪宅,還在中國三亞置產,坐擁遠超正常民意代表收入所得之豪宅:據監察院資料顯示,2018年李彥秀申報土地31筆、建物8筆,如今已悄悄增加為土地38筆、建物10筆,可謂是生財有道的「地產王」。若是單純理財有方倒是無妨,但貓膩在於李彥秀申報的房產中,不僅包含在中國海南島三亞市金雞嶺路(三亞市精華地段)的一間60坪豪宅;更有一間坐落於candleglow Irvine,CA92602(美國加州爾灣的高檔住宅區)、且「占地6900平方公尺」換算近2100坪的「大」豪宅。高嘉瑜表示,雖說李彥秀把錯怪給助理,說是將「平方英尺」申報為「平方公尺」,但縱使是「6900平方英尺,換算也是將近200坪!」若以加州爾灣每平方公尺均價為1萬美元計算,李彥秀豪宅市值仍高達新台幣2億元,試問一個正常的地方民代、三代議員的政治世家,手頭怎麼會有這麼多錢?又為何要在美國、中國三亞置產?高嘉瑜指出,李彥秀登錄的美國豪宅,購買時間是105年6月2日,而105年2月1日則是李彥秀宣示成為第9屆立法委員的日子,中間僅相差4個月,也就是說李彥秀一當選立委,就急忙地把大量的資金,移轉到美國去置產,甚至李彥秀每年也長期待在美國,到底是不是在計畫投資移民美國?有沒有綠卡?在人前說疼惜港湖愛港湖,背地裡卻是竭盡所能的把家當搬到美國去,可以說李彥秀從上任立委的第一天起,就開始背叛港湖選民。高嘉瑜列出六點疑問,表示李彥秀只要回答:有沒有拿潤泰500萬政治獻金?有沒有花285萬買國民黨網軍公關公司?為什麼剛選完立委就馬上花2億元到美國置產?錢從哪裡來?怎麼匯到美國?置產的目的是什麼?為什麼要到中國三亞置產買豪宅?李彥秀是想當中國人還是美國人?高嘉瑜直言,狡兔有三窟,李彥秀房產遍布美中台,三代政治世家累積巨大財富,難怪環保袋可以在市場一把一把的發,一直以來跟建商財團站在一起的李彥秀,也難怪日前會幫剝削學生、炒地皮的特權逃漏稅騙子侯租公護航,因為他們都是建商財團的守護者、也都是高高在上、名下有價值數十億不動產的既得利益者。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65/381265/sm-c789fe5117081ddd298efbea6047093c.jpg)
茶鄉南平3/九曲溪漂流看丹霞奇岩 《印象大紅袍》轉一圈只要5分鐘
在福建南平,看到的盡是朱熹文化和武夷岩茶;到了南平的武夷山市,除了大紅袍外,還有武夷山的九曲奇岩。所以才有:「沒到武夷山,不算到南平;沒坐九曲溪漂流、沒看《印象大紅袍》,不算到武夷山。」的說法。 武夷山是福建省西北部與江西省的交界山,也是中國東南部最高山脈,擁有110多座1000公尺以上的山峰,最高峰黃崗山,海拔2158公尺。位在福建武夷山市的山脈屬於丹霞地貌,有許多陡峭的崖壁、巨石,乘筏沿溪而下,可看盡兩岸奇岩風光。 九曲溪發源於黃崗山,全長62.8公里,但開放乘竹筏漂流的長度約9.5公里,行程大概90分鐘。顧名思義,九曲溪彎彎曲曲,穿梭於武夷群峰之間,乘竹筏觀山景,成為武夷山遊覽的一大特色。 出發的九曲碼頭上有兩三百竹筏,據說旺季時每天都要撐上三到四回。每艘竹筏有船夫二人,撐著長竿自「九曲」順流而下至「一曲」,再用車載回出發處。說是竹筏,其實近幾年筏的材質已改為更堅固的玻璃纖維,乘坐人數也從6人增加至8人。船夫會一邊撐竹筏一面介紹沿途風光。本刊記者曾兩次在九曲溪漂流,心得是,上船前記得先給小費,給得愈多,講得愈精彩。 武夷山屬丹霞地貌,有許多陡峭的崖壁、巨石。(圖/王若攝)九曲溪兩岸幾乎每過一彎便有不同風景,或是形似青蛙、漢堡的奇石,或是崖壁刻著的古人題字。令記者最嘆為觀止的,是在三曲附近絕壁上的千年懸棺。據了解,此懸棺名為「架壑船棺」,約有3400年歷史,是古越族人的一種葬俗。究竟當時是如何將棺木架於那麼高的崖壁上,至今仍是個謎。 漂流的終點在一曲,下了竹筏拾階而上,可看見一條約300公尺長的「宋街」,因建築都是仿宋得名。街道兩旁商家林立,賣的都是跟茶、武夷山有關的伴手品或特色美食。據記者觀察,銷路最好的是「大紅袍冰淇淋」。把當地最具代表的大紅袍茶作為獨特的冰淇淋口味,也算是一種文創吧! 「宋街」上的商家,生意最好的是有茶味的「大紅袍冰淇淋」。(圖/王若攝)朱熹紀念館有兩棵南唐時栽種的千年桂樹,後來枯死一棵,直到宋代朱熹才又補種了一棵。(圖/吳德亮攝)宋街的盡頭是座千年名觀「武夷宮」,是歷代帝王祭祀武夷君的宮院,最早建於唐朝天寶年間,宋代大幅擴建,後來毀於戰火,現在僅剩兩口龍井和萬年宮、三清殿。萬年宮現在改做朱熹紀念館,裡面有兩棵桂樹,相傳是南唐李良佐建觀時所種;後來枯死一棵,直到宋代朱熹才又親手補種了一棵。 下午到九曲溪漂流、晚上看《印象大紅袍》,是許多遊客到武夷山的標準配套。《印象大红袍》是張藝謀繼《印象劉三姐》、《印象麗江》、《印象西湖》、《印象海南島》之後的第五部印象系列大型山水實景劇,以武夷山為實景背景,主題則是武夷山的茶文化,於2010年3月29日首次演出。 大型山水實景劇《印象大紅袍》的視覺半徑超過2公里,相當令人震撼。(圖/王若攝)比其他印象系列更令人震撼的是,《印象大紅袍》的視覺半徑超過2公里,能將武夷山最著名的大王峰、玉女峰盡收眼底。此外,多達1988個座位的巨型舞台,居然可在5分鐘內完整地做一次360度旋轉。整齣《印象大紅袍》演出時間70分鐘,動員演員超過300人。 因為有實景潑水的劇情,入場時會發給每人一件簡易雨衣。當地導遊說,下著微雨的晚上看《印象大紅袍》最美、最感人。記者入場這晚下的是滂沱大雨,雖沒有感受到氤氳的燈光之美,卻紮紮實實地幾次被怵然晃動的舞台所震撼!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41/376641/sm-0efd9921a127eea9c8973fc28fa89c13.jpg)
萬宜轉強颱!威力達巔峰「挑戰今年風王」 外圍水氣明起連續甩雨4天
輕颱「天兔」颱風已於今(16日)上午11時減弱為熱帶性低氣壓,中心在臺灣西南方近海,向東轉北北東移動,對高雄、屏東、臺東及恆春半島的影響程度降低。氣象專家透露,「萬宜」已悄悄增強為強烈颱風,成為今年第6個強颱,目前處於巔峰狀態,有機會挑戰今年的風王,雖然不會直接侵襲台灣,但外圍水氣仍可能帶來降雨。氣象粉專「台灣颱風論壇|天氣特急」表示,萬宜已悄悄增強為強烈颱風,成為今年第6個強颱,目前處於巔峰狀態,有機會挑戰今年的風王,預計將朝西北西移動,明天(17日)下半天登陸呂宋島,並於週一(18日)進入南海,接著繼續朝海南島前進,直接侵襲台灣的機率很低。專家指出,雖然萬宜不會直接侵襲,但當颱風抵達菲律賓後,一直到進入南海這段期間,其外圍水氣會飄到台灣上空,從明天到下週三各地天氣不穩定,有下雨機會,尤其明天東北季風增強,宜蘭、基隆北海岸、大台北、北花蓮位於迎風面,下雨時間長,基隆北海岸、台北東側、宜蘭甚至有強降雨發生的機會。另外,天兔颱風已減弱為熱帶性低氣壓,中心在臺灣西南方近海,向東轉北北東移動,對高雄、屏東、臺東及恆春半島的影響程度降低;但今日臺東及南部地區,仍有局部大雨發生的機率,其他地區也有局部短暫降雨發生;到了晚上基隆北海岸、大臺北山區及宜蘭地區雨勢逐漸增大,有局部大雨發生的機率。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3/376103/sm-8cfc91c1b6aa0defb7559a78f6f0618d.jpg)
天兔眼牆雲系「像超大龍捲風」 再創首次11月發2陸警紀錄
今(14日)台灣東半部地區、恆春半島及馬祖有局部短暫雨,北部山區有零星短暫雨,其他地區及澎湖、金門為多雲到晴。氣象署預報,今(14日)大氣環境為偏東風,水氣減少,東半部地區、恆春半島及馬祖有局部短暫雨,北部山區有零星降雨機率,而其他地區及澎湖、金門則為多雲到晴的天氣;氣溫方面,預測台灣各地及金門高溫可以來到28至31度,溫暖微熱,低溫則為22至25度,而澎湖全天23至26度,馬祖整日為21至23度。颱風預測路徑。(圖/氣象署)第25號中度颱風「天兔」,今天清晨5時位於鵝鑾鼻南南東方630公里之海面上,向西北轉北北西進行,氣象署在清晨5時30分發布海上颱風警報,此颱風預測將進入巴士海峽,未來由台灣東南方海面北上的機率較高,對於花、東及恆春半島的天氣影響較大,因其路徑仍有不確定性;第24號輕度颱風「萬宜」,今凌晨2時在關島西南西方海面,向西移動,對本周台灣的天氣暫無影響;第23號輕度颱風「桔梗」,今凌晨2時在東沙島西北西方海面,朝廣東及海南島海面前進,預測短期內將減弱為熱帶性低氣壓。氣象粉專《觀氣象看天氣》表示,天兔仍有西修趨勢,且強度已經來到中颱上限,但隨它通過呂宋島,強度可能會減弱一些,根據氣象署最新路徑,已將路徑修到「擦過」鵝鑾鼻一帶,而若以日本氣象廳(JMA)、中國氣象局(CMA)等,都已經認定會登陸屏東,將再次迎接1967年吉達颱風以來,睽違57年在11月登陸台灣的颱風。粉專指出,隨著路徑的西北修,暴風圈範圍將涵蓋嘉義以南及花東地區,但目前主要風雨區域還是屏東及台東地區,提醒上述區域民眾周五(15日)傍晚起務必防範風雨,若路徑再往北修正,連高雄也要警戒了。粉專也提到,若順利發布陸警,將又創了一個紀錄,氣象署在歷史上(1958年以來),尚無在11月發布2個陸上颱風警報的記錄。前氣象局長鄭明典表示,桔梗颱風很明顯「高低層分離」。(圖/翻攝自臉書/鄭明典)前氣象局長鄭明典表示,看看颱風雲圖,桔梗颱風很明顯「高低層分離」,低層環流中心還很明顯,但是近中心已經沒甚麼強對流,原本颱風的高層雲系偏在低層中心的東北方;天兔颱風昨晚對流爆發,高層輻散場很明顯,眼牆雲系很集中,幾乎像個超大的龍捲風,但是北方明顯有乾空氣捲入,隔開了中心和南方持續發展的強對流,限制了颱風的強度,若從傳統紅外線雲圖來看,天兔颱風T強度很高,但是從可見光雲圖看,眼牆雲系並不均勻而且狹窄,強度判定和紅外線依據會有落差。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83/375583/sm-85c80adec3ea3010e09ed72b04837f6d.jpg)
戴立綱曝「天兔颱風」3路徑 日本氣象廳:全台這2天恐在暴風圈警戒範圍內
輕度颱風天兔,今(12日)2時的中心位置在北緯12.8度,東經134.9度,以每小時30公里速度,向西北西進行。對此,中天新聞氣象主播戴立綱分析有3種可能走向,北方冷高壓南下的時間若比較快,颱風就會從台灣東方外海通過;冷高壓下來得比較慢,颱風可能就會進來台灣;冷高壓若下來得快且涵蓋在台灣上空,颱風則會持續朝海南島前進。日本氣象廳也預測,週六、週日(16日、17日),颱風暴風圈有壟罩台灣多數地區的機率。根據日本氣象廳今晨6時預估,天兔颱風週五(15日)凌晨可能貼近菲律賓呂宋島北部,週六北轉往台灣東南部海面北上,週六、週日整個台灣恐怕都被壟罩在颱風暴風圈警戒範圍內,且可能出現滯留情況,成為非常罕見在11月襲台的颱風,但預報的不確定性很大,仍需持續關注。戴立綱昨晚也在YouTube頻道「戴老師說天氣時間-我是戴立綱」發布影片,分析天兔颱風未來走向。依照日本氣象廳預測的颱風路徑來看,北方冷高壓若南下得早,颱風就會沿著高壓邊緣、從台灣東方外海往東北方走;如果高壓系統還沒到,週四(14日)颱風來到菲律賓呂宋島北邊後,可能就會穿過台灣北上。戴立綱續稱,如果冷高壓系統很快下來且涵蓋台灣上空,那天兔就會上不來,並類似銀杏颱風,持續往海南島前進;也可能通過台灣西南方海域,朝香港前進。他也直言,11月中下旬的熱帶擾動系統發展量如此之多,確實比較反常,再加上冬天颱風的路徑本來就難預測,如今北方大陸冷高壓下來的快慢將會影響颱風的路徑,因此這幾天各模式都會不斷修正,還要持續觀察。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4/372104/sm-d1be470ea30a7459def0a26532fdf598.jpg)
康芮颱風路徑偏西「日美預測會靠近台灣」 是否影響還有待觀察
由於持續受到東北季風的影響,27日台灣水氣豐沛,中央氣象署也預估東北季風會再次增強,導致下周三至五這段時間會出現短暫陣雨。而在颱風方面,目前日美兩國針對康芮颱風的路徑預測開始偏西,但也因此不確定性較大,台灣是否會受到康芮颱風的影響,目前還有待觀察。根據中央氣象署資料顯示,台灣27日東半部地區有局部短暫陣雨,西半部偶有短暫降雨,氣溫清晨在24至26度之間,白天全台高溫達30至31度,感受溫暖微熱。中央氣象署也預計下週東北季風增強,北台灣和東北部地區自週三至週五(30日至11月1日)會出現短暫陣雨,部分地區雨勢較大。在颱風部分,氣象專家林得恩在粉絲專頁「林老師氣象站」表示,根據歐洲ECMWF最新系集數值模式模擬結果顯示,康芮未來路徑有明顯西修,非常靠近臺灣,時間點會落在10月30日至11月2日這段期間;也有愈來愈多的部分成員認為有直接登陸或侵襲影響臺灣的可能。氣象專家林得恩表示,目前評估康芮颱風強度可以維持在中度颱風上限。而其暴風圈半徑,估計在250公里至280公里,日本氣象廳估計在330公里;簡單來說,康芮颱風在未來幾天,會發展成「又強、又大」的颱風。氣象專家吳德榮在「三立準氣象.老大洩天機」專欄表示,根據最新模式模擬顯示,明日至週三(28至30日)會另一波東北季風影響,北部、東半部轉有局部短暫雨,中南部晴時多雲。明日起氣溫逐日降,北台再轉涼。週四(31日)起的天氣變化、則視「康芮」靠近的程度而定,需再觀察。而根據最新(27日2時)各國官方的預測顯示,「康芮」向西朝台灣接近,在台灣東側北轉;中央氣象署預測北轉後、通過在宮古島東側,日本、美國的預測比較接近台灣。中央氣象署預測其強度、最強時為40米/秒,日本預測43米/秒,皆為中度颱風。最新(26日20時)歐洲模系集式模擬顯示,「康芮」的系集平均路徑亦在台灣東側向北北西前進,通過石垣島附近,再向東北迴轉;模擬路徑對台灣有直接威脅的數量增多,顯示威脅機率提高,不可輕忽,應持續密切觀察。至於「潭美」27日至29日在海南島南方海面,向西移速減慢,不確定範圍明顯擴大,若登陸越南後,再向東迴轉,則強度減弱為熱帶低壓,可能的雙颱牽引,已無關緊要。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47/371947/sm-86864f9e51737c311865e5c4514fe9a9.jpg)
週末天氣很夏天…下週轉涼 康芮至少中颱以上「侵台機率曝」
今(26日)第20號颱風外圍雲系影響,臺灣東半部地區及恆春半島有短暫陣雨,並有局部大雨發生的機率,基隆北海岸、南部地區及澎湖、馬祖有局部短暫陣雨,其他地區及金門為多雲到晴,午後有局部短暫陣雨,南部地區及中部以北山區並有局部大雨發生的機率。對此,氣象粉專透露,週末天氣很夏天,白天悶熱,午後有熱對流降雨機會,不過下週溫度又會有比較明顯的轉涼。氣象專家也評估,康芮颱風靠近或是侵襲臺灣的機率偏低。氣象粉專《天氣風險 WeatherRisk》昨發文指出,週末天氣很夏天,白天悶熱,午後有熱對流降雨機會。為台灣迎風面地區帶來明顯雨勢的潭美颱風逐漸遠離,週末期間(26-27日)台灣附近的天氣較為好轉,週六大致為偏東風環境,並且會維持到週日上半天,要等到週日下午之後風向才會逐漸轉為偏北風,整體空氣較為暖溼,因此天氣型態可能會有點像夏天,上午較為穩定,多雲到晴,午後因為陽光熱力作用造成熱對流發展,有機會出現局部雷雨的情況,甚至有些地方降雨會延續到晚間。(圖/翻攝自Facebook/天氣風險 WeatherRisk)不過粉專也提醒,安排週末外出活動的時後要多留意,雖然這個季節已經比較不會有非常劇烈的大雷雨發生,但是熱對流發展的區域還是有出現短時較大雨勢的可能性,尤其是要到山區活動的朋友仍要小心午後的天氣變化情況。至於溫度方面,粉專表示會比較暖熱,各地白天高溫普遍都有30至32度或以上,陽光底下感受還是很有夏天感,夜晚清晨則是稍涼,空曠地區夜間會較有些涼意,特別是如果下午下過雨後,入夜一直到隔天清晨,涼意的感覺就會比較明顯,日夜之間溫度的變化也要提醒大家留意。粉專續稱,潭美颱風預估會繼續往海南島、越南近海移動,周末期間逐漸遠離台灣,未來即使有可能向東迴轉,強度也會顯著減弱,對台灣的天氣不會再有明顯影響。而康芮颱風則是距離尚遠,還不會對台灣的天氣有所影響,不過康芮颱風後續預估有很高的機會在台灣東南方遠海就逐漸北轉,接近台灣的機會低,但是下週前半(28至30日)在台灣東方海域北上的過程中,有可能讓台灣附近持續吹偏北到東北風,迎風面地區降雨機會提高,同時也讓東北季風帶動冷空氣南下的程度較為加大,因此下週溫度又會有比較明顯的轉涼,跟這個周末的偏熱差異較大,隨著時序進入深秋,溫度起伏的變化可能會越來越明顯,很容易著涼感冒,要提醒大家多留意身體健康。台灣大學大氣科學博士林得恩今稍早也在臉書粉專《林老師氣象站》發文指出,康芮及潭美,跟著環境駛流場走!康芮颱風生長環境條件相當優渥,將來至少會是中度颱風或以上的強度。未來幾天,在太平洋高壓強勢的導引作用下,會先向西快速移動;28日至29來日到日本琉球南方海域時,正好來到高壓邊緣,將會順勢轉朝西北;隨後再調整轉北的機率最高。目前評估,康芮颱風要靠近、或是侵襲臺灣的機率都是偏低的。至於雙颱中的潭美颱風,林得恩說明,目前仍繼續朝西移動,當接近越南時,由於環流配置的改變,運動路徑將會來個大迴轉;只不過,非常可惜的是,它所重新回到的海域環境垂直風切偏大,海水熱焓量偏低,不利颱風繼續生存,強度將會逐漸減弱。以目前資料研判,要再靠近台灣的機率也是偏低的。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41/371941/sm-4fabdd2877aa6efea0327c49b969a9b1.jpg)
雙颱包夾「是否同時襲台」 中央氣象署:其中一個較不影響台灣
中央氣象署25日發布最新颱風動態,其中康芮颱風於25日上午生成,下午2時的中心位置在鵝鑾鼻東南東方2570公里的海面上,目前正朝西北西方向移動。而潭美颱風於25日下午2時中心則位於鵝鑾鼻西南方610公里海面上,朝西移動。至於2個颱風是否會同時襲擊台灣,中央氣象署表示,其中潭美颱風再次影響台灣的機率低。根據媒體報導指出,中央氣象署初步研判,康芮颱風將於29日接近菲律賓東方海面,但同時也強調,其後續路徑仍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目前多數資料顯示,康芮往北轉向的機率較高,但具體的轉向位置和角度仍有很大的變化空間,同時也有少部分預測顯示康芮可能會持續西行,穿越菲律賓。而目前位於南海的潭美颱風,25日下午2時的中心位置在鵝鑾鼻西南方610公里海面上,正在向西移動。雖然潭美的外圍環流這兩天雖然影響台灣,但中央氣象署預測,在大環境導引氣流的影響下,雖然潭美有迴轉的可能,但其強度可能會逐漸減弱。也由於潭美的主要活動範圍集中在較南方的區域,特別是海南島以南區域,因此再次影響台灣的機率偏低。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92/371692/sm-5166dc67cbc9c8d27026466ac4b3f19c.jpg)
第21號颱風「康芮」已生成!將向西朝台灣接近 應持續嚴防「潭美」共伴豪大雨
目前在菲律賓東方海面的熱帶性低氣壓TD25,已在今(25)日上午6時增強為今年第21號颱風「康芮」(Kong-rey,由柬埔寨命名),將朝西北偏西方向移動,可能在台灣東側北轉,路徑仍有高度不確定性,需待後續觀察。另外,受到第20號颱風「潭美」外圍環流及東北季風影響,基隆市、台北市、宜蘭縣應嚴防超大豪雨,新北市也要注意大豪雨的發生。根據日本氣象廳今晨最新資料顯示,關島東南方海面的熱帶性低氣壓(日本稱T2421)已生成颱風「康芮」,目前正以每小時15公里速度往西北偏西移動。氣象專家吳德榮在「氣象應用推廣基金會」的「洩天機教室」專欄指出,「潭美」已進入南海;周日至下周三(27~30日)在海南島南方海面,移速減慢、開始向東迴轉,不確定範圍明顯擴大;「康芮」則向西朝台灣接近,在台灣東側北轉,不確定範圍亦擴大,原因是「雙颱」互相逼近,期間有或大或小的牽引作用,加大不確定性。吳德榮說,最新歐洲模式模擬顯示,5天後「潭美」將再轉回偏西、無侵台疑慮,但「康芮」的行徑,則需持續觀察。吳德榮也表示,今日持續受「潭美」外圍環流影響,北海岸、大台北東側、東半部有大量降雨的機率;西部沿海及恆春半島有強風;下午起降雨將偏在東半部,沿海風力亦將逐漸減弱;仍應密切注意氣象署發布的特報。苗栗以南平地的影響小;白天起各地氣溫明顯回升。今各地氣溫為:北部21至32度、中部21至33度、南部22至34度、東部23至31度。吳德榮提醒,明(26)日起大氣不穩定、東半部有局部陣雨,西半部午後有局部陣雨或雷雨,仍需注意較大雨勢;27日午後山區及中南部平地易有對流發展;週末兩天白天微熱、早晚微涼;28至30日,另一波東北季風影響,北部、東半部轉有局部短暫雨,下週一下午起氣溫逐日降,北台再轉涼;下周四(31日)東北季風減弱,天氣好轉、氣溫回升。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72/371672/sm-d387faaa73f8eede834da4b0aef0eb5a.png)
共伴效應發威!超大豪雨警報「4地區」紫爆 準康芮朝台灣接近
受東北季風及潭美颱風外圍環流雙重影響,已分別有短延時強降雨及長延時強降雨發生。中央氣象署今晨對基隆市地區、台北市山區及宜蘭縣山區發布超大豪雨特報。氣溫方面,北台灣天氣濕涼,整天氣溫介於21至24度,其他地區白天高溫26至30度,低溫22至25度,體感較舒適溫暖。氣象署稍早發布豪雨特報,針對基隆市、台北市、宜蘭縣發布超大豪雨警報,新北市則是豪大雨警報,預計要到晚上之後雨勢才會趨緩。其餘花蓮、台東地區及台中山區、南投山區、桃園山區、新竹山區有局部大雨發生的機率,山區請慎防坍方、落石、土石流及溪水暴漲,低窪地區慎防積水。26日受到颱風外圍雲系影響,基隆北海岸、東半部地區及恆春半島有短暫陣雨,並有局部大雨發生的機率,南部地區有零星短暫陣雨,其他地區為多雲,南部地區及中部以北山區並有局部大雨發生的機率。27日水氣仍多,北部、東半部地區及恆春半島有局部短暫陣雨。28日東北季風增強,29日至31日東北季風影響,北部及東北部氣溫稍下降,其他地區早晚亦涼,北部及東半部地區有局部短暫雨。31日東北季風減弱,天氣好轉、氣溫回升。氣象專家吳德榮在「洩天機教室」發文指出,第20號輕度颱風「潭美」已進入南海;27日至30日在海南島南方海面,移速減慢、開始向東迴轉,不確定範圍明顯擴大。「準康芮」則向西朝台灣接近,在台灣東側北轉,不確定範圍亦擴大,「原因是雙颱互相逼近,期間有或大或小的牽引作用,加大不確定性」。根據最新歐洲模式模擬顯示,5天後「潭美」將再轉回偏西、無侵台疑慮,但「準康芮」的行徑,則需持續觀察。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3/365303/sm-74bbee942b14cb9756c3786efbae8c4c.jpg)
劍指美國?共軍朝太平洋射洲際飛彈 44年來首次
美國總統拜登25日在聯合國大會發表「誓言維護台海和平」演說之際,同日,共軍火箭軍向太平洋相關海域發射1枚洲際彈道飛彈(ICBM),這是共軍44年後再朝太平洋公海發射ICBM。儘管共軍表明「不針對任何國家」,但從日本防衛省推測彈頭可能落入夏威夷以南公海來看,共軍目的在展現核打擊能力、震懾美日印澳「四方安全對話」外,更在劍指美國。大陸國防部昨以中英文同步公告,上午8時44分,火箭軍向太平洋相關公海,成功發射1枚攜載訓練模擬彈頭的ICBM,準確落入預定海域,此次發射是年度軍事訓練例行性安排,「符合國際法和國際慣例,不針對任何特定國家和目標」,中方已提前通報有關國家。《產經新聞》報導,中方提前於24日知會美、澳、紐。但是並未知會日本。日本內閣官房長官林芳正25日說,中方軍事動向不夠透明,日本與國際社會極度關切。紐西蘭外長發言人批評,中方作法是「不受歡迎且令人不安」。我國防部則說,已嚴密掌握共軍近期密集執行飛彈射擊等演訓活動。共軍並未公布試射ICBM具體型號,但綜合《第一軍情》等大陸軍事媒體報導,很可能為「東風-41」或「東風-5B/C」。前者可攜帶10枚核彈頭,射程逾1.2萬公里,後者射程達1.5萬公里,兩款皆有打擊美國本土的實力。據了解,共軍可能是從海南島或其附近發射飛彈。《朝日新聞》引述日本保安廳說法,中方23日公告畫設3處「太空碎片」落水海域,2處在菲律賓呂宋島周邊,1處在美國夏威夷以南。日本防衛省推測這3處與此次試射行動有關,飛彈在呂宋島海域上空分離,彈頭則落入夏威夷以南公海。共軍上一次朝太平洋試射ICBM,是在1980年5月為測試「東風5號」而進行的科研性發射。《觀察者網》等報導,過去為防止洩密,火箭軍都是以高彈道向西北靶場進行發射。這次向太平洋發射飛彈,無疑是向全世界展示共軍ICBM的實力,也向相關國家發出清晰信號。值得一提的是,就在共軍成功試射ICBM後,解放軍空軍副司令員俞慶江宣布,大陸新型戰機可望在11月的珠海航展亮相,據推測很可能是共軍新一代匿蹤戰略轟炸機「轟20」。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39/363839/sm-47df415e5cb2bb015098a9da6c8ea542.jpg)
為何今年登「陸」颱風特別多?專家給解答
中國天氣網微信公號18日報導,中秋假期結束,開工第一天,發現颱風「排班表」上又要多一個颱風了,11、13、14、15、16,都已經排到16號颱風了。細數近期登「陸」颱風:11號颱風摩羯重創華南後,繼續強勢橫掃中南半島,之後拖著殘留環流進入印度洋,又重新積蓄能量,並深入印度北部,將製造一波暴雨、大暴雨。13號颱風貝碧佳深入內陸後,給河南東部、安徽北部、江蘇西北部、山東西南部製造同期少見的大暴雨,其中安徽蕭縣和淮北降水量超300毫米,為當地觀測史上最晚的特大暴雨。18日貝碧佳減弱後的熱帶低壓的中心基本在河南省境內轉圈,等到19日影響基本也就結束了。今年登「陸」颱風為什麼這麼多?(圖/中國天氣網)14號颱風葡萄桑是急性子,眼看貝碧佳不行了,正快馬加鞭地直奔浙江而來。17到18日,葡萄桑一路飛奔,17日08時到18日11時,27小時直線距離大約1110公里(41.1公里/小時),考慮路徑並非直線,移速只會更快。中國天氣網首席氣象分析師信欣表示,1949年以來西北太平洋跑得最快的颱風是1986年的南施Nancy颱風,生命史平均移速38.28公里/小時。葡萄桑登陸後移速會放慢,最終能否成為跑得最快的颱風,有待觀察。葡萄桑強度雖不算強,登陸時可能是熱帶風暴或強熱帶風暴級,但要注意葡萄桑的降雨影響將大過風的影響。因為葡萄桑登陸後將遭遇南下冷空氣,二者「碰撞」結合將會激發更強降雨。預計受葡萄桑影響,19-20日,浙江、安徽、江蘇、上海、山東東部等地部分地區有大到暴雨,局地大暴雨。15號颱風蘇力現在還是個熱帶低壓,18日夜間到19日凌晨可能就會加強為熱帶風暴,拿到颱風「戶口」。目前來看,雖然不會登陸中國,但將從海南南側海域經過,預計19日晚上到20日,華南沿海、海南島等地有中到大雨,海南島東部暴雨到大暴雨、局地特大暴雨。16號颱風西馬隆也不遠了。9月下旬,西北太平洋還可能生成1個颱風,隨著副高斷裂東退,將引導未來這個颱風北上與南下冷空氣對峙,預計未來將影響中國東南部沿海地區,浙閩粵等地沿海可能遭遇連續強降雨,後期保持關注。為什麼最近颱風這麼多?中國天氣網首席氣象分析師信欣解釋,常年平均來看,9月本就是颱風活躍季,生成的颱風數量僅次於8月,為全年第二多的月分。其次,近期因為副熱帶高壓形狀、位置也是利於颱風形成。副熱帶高壓邊緣如同刀把形狀,當西南季風氣流推進上來後,受副熱帶高壓阻擋,如同遇到牆,氣流就會被迫拐彎,呈現逆時針轉,這樣就容易「搓出」低壓渦旋,在高海溫有利條件下,發展成颱風,並且在北側副高引導下,向中國大陸而去。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19/363519/sm-53baffebb073bed5afbe6a19a15f62fd.jpg)
今午後「降雨熱區」曝光 北、東部看到月亮機會低
今(17日)水氣增加,台灣東半部地區及恆春半島有短暫陣雨或雷雨,並有局部大雨發生的機率,大台北地區有零星短暫陣雨,其他地區及澎湖、金門、馬祖為多雲到晴,桃園及新竹地區有局部37度以上高溫發生的機率,午後嘉義以南地區及苗栗以南山區有局部短暫雷陣雨,晚起馬祖轉為有局部短暫陣雨。吳聖宇在粉專《天氣職人-吳聖宇》表示,台灣附近目前的偏東風仍然比較強,預期今後續還是會有較多的水氣隨著偏東風陸續抵達,因此預報資料來看今(17日)在迎風面的東半部地區,包括大台北東側已及恆春半島一帶依然會有短暫陣雨機會,今晚間看到月亮的機會也比較低,預估將持續會是雲層厚、降雨機率較高的天氣型態。他提到,西半部地區今(17日)上午為晴到多雲,不過午後到傍晚局部地區有機會出現熱對流雷雨的情況,尤其是在雲林以南到高屏一帶,如果午後要外出活動仍要注意,晚間熱對流消散後,西半部地區看到月亮的機會較高,即使雲層多一些,也還是有高機率在雲層間看到月亮露臉。吳聖宇說,明(18日)台灣仍是位於大低壓帶外圍,風向逐漸轉為東北風,水氣持續偏多,迎風面的北部、東半部以及恆春半島還是有短暫陣雨的天氣,中南部午後也會有局部熱對流雷雨;中北部沿海地區仍有強陣風出現的機會,不過北部地區高溫發生的情況明天可望減緩,雖然各地高溫預報仍有32-35度之間,但勢出現極端高溫的可能性已經降低。至於海面上目前則是相當熱鬧,吳聖宇指出,除了關島附近的葡萄桑颱風之外,昨(16日)下午在菲律賓呂宋島附近還有另一個熱帶性低氣壓形成,這個熱帶性低氣壓將會很快的進入南海,並且持續往海南島、越南方向移動,進入南海後有可能會增強為今年第15號颱風蘇力,但是對台灣並沒有明顯的影響。吳聖宇分析,葡萄桑颱風則是會持續以比較快的速度往琉球群島、東海、浙江一帶移動,目前葡萄桑颱風的結構還是比較鬆散,預估接下來24-36小時接近琉球群島的過程中強度可能會稍微增強,但是48小時後經過琉球群島進入東海往浙江沿岸靠近的過程,因為環境條件較差,強度反而有逐漸減弱的趨勢。他說,依照現在的預報來看,葡萄桑颱風對台灣並沒有直接威脅,發布海上警報的機會也較低,預估周四(19日)將會掠過台灣北方後登陸浙江,也是離台灣最接近的一天,但是預報資料來看,它的強度弱、範圍也較小,對天氣的影響程度有限,外圍水氣有機會讓中北部地區出現短暫陣雨,配合熱力作用,午後熱對流的發展也會比較旺盛,但也僅此於水氣增多的程度,並不會有進一步更大的影響,因此也不必太過擔心。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54/363354/sm-db8b1b1ae00fc340cfa95a180704121f.jpeg)
雙颱共舞!颱風「蘇力」預計明日生成 各地賞月機率曝光
今年第14號颱風「葡萄桑」(Pulasan)預計19日會最靠近台灣,此外位於菲律賓東方的熱帶低氣壓正迅速發展,有可能在17日發展成為今年第15號颱風「蘇力」,雖然目前評估這2個颱風對台天氣並無直接影響,但預計所形成的大規模低壓系統將對台帶來間接影響,到時午後雷陣雨的機率大大提升,天氣波動更為明顯。台灣大學大氣科學博士林得恩在其粉絲專頁「林老師氣象站」表示,於15日晚間生成的第14號颱風「葡萄桑」,預計將於18日晚間通過沖繩那霸,20日登陸中國華中地區,且這個路徑與之前的貝碧佳颱風極為相似。林得恩表示,葡萄桑颱風的強度預計維持在輕度颱風級別,屬於一個「小而美、有速度又有方向」的9月颱風。另外,第15號颱風「蘇力」並不會直撲台灣,目前預計可能朝向海南島移動。氣象署指出,目前評估這2個颱風對台天氣並無直接影響,但其形成的大規模低壓系統,將導致20至24日全台午後天氣波動更為明顯,尤其是在西半部地區,台南以南將面臨較強的雷陣雨,且可能出現短暫的強風。至於中秋的賞月機率,氣象署在臉書粉專表示,17日中秋夜雙北雲多短暫雨,而東半部、基隆北海岸、恆春半島較陰雨,以上地區賞月要碰運氣,西半部、澎湖金門馬祖,午後雷雨雲系散去後天氣晴朗,成功賞月機率高。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48/363248/sm-1d0d3683589cec9aab87938620da8fb1.jpg)
今年亞洲最強颱「摩羯」肆虐緬甸 洪水致百人亡
摩羯颱風近期肆虐緬甸釀災,洪水和土石流造100多人死亡,另有64人失蹤,真實死亡人數更能更高,而超過32萬人被撤離到臨時避難所。部分建築物被水淹沒。據BBC報導,緬甸軍政府發言人佐敏敦(Zaw Min Tun)表示,目前已確認113人死亡,另有64人失踪,據地區報告據顯示,真實死亡人數可能更高。法新社也指出,超過32萬人被迫撤離到臨時避難所。據悉,摩羯颱風是今年亞洲最強颱風,席捲越南、寮國、海南島、菲律賓,對當地造成毀滅性破壞。官媒表示,截至13日晚間,該國6.6萬棟房屋、375所學校和一座寺廟被摧毀,也有數英里的道路和其他基礎設施受損,超過23萬人被安置在187個避難所,強降雨大多集中緬甸中部地區。自由亞洲電台稱,緬甸至少有160死;傾向軍政府的社群帳戶發文,光是曼德勒地區就有230人死亡;NHK報導,截至17日已有120多人死亡。一名男子像法新社說,10日4公尺高的洪水席捲他的家鄉,他試圖拉繩索救人。據緬甸新聞網站報道,截至18日,在撣邦山城格勞已有至少12人死亡。據悉,緬撣邦是多個武裝叛亂組織的所在地,一些組織控制部分領土。緬甸資訊部說,衛生工作人員已前往災區,為災民提供食物和飲用水。人們看大壩洩水。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63/363163/sm-55a55f40e5fa137f901faac8afd14ffa.png)
明晚恐有2颱風生成 專家示警:有可能朝台灣靠近
第13號颱風貝碧佳於今(15日)凌晨2時增強為中颱,氣象專家吳聖宇表示,貝碧佳颱風持續往長江口一帶前進,預估明天就會在長江口登陸。而氣象專家賈新興也指出,菲律賓東南方外海的季風低壓帶目前已有熱帶擾動,預計今晚可能發展為熱帶性低氣壓,明晚則有可能同時形成兩個颱風,若生成將命名為「葡萄桑」和「蘇力」颱風。氣象署指出,颱風貝碧佳15日8時的中心位置在北緯29.7度,東經127.2度,以每小時23公里速度,向西北西進行,中心氣壓965百帕,近中心最大風速每秒35公尺,瞬間最大陣風每秒45公尺。氣象署說明,貝碧佳目前向西北西轉西方向前進,通過琉球附近海面之後,預計週一登陸中國上海一帶,對於台灣的天氣沒有直接影響。吳聖宇表示,明天日隨著貝碧佳颱風登陸長江口,台灣附近的水氣會更少一些,不過受到後續大低壓帶外圍偏東到東北風影響,明天白天期間在迎風面的東半部地區仍有些局部降雨的機會,西半部地區則是要注意午後山區因為熱力作用而出現的熱對流降雨,降雨以山區為主,平地比較不受影響,預估仍然是降雨比較偏少的一天。吳聖宇說明,下週三之後的天氣變化目前仍然是充滿變數的情況,必須看大低壓帶中後續擾動發展的狀況而定。目前的大趨勢看起來應該會有兩個系統發展,其中之一可能出現在南海到菲律賓附近,另一個則會在台灣以東到琉球東南方海域一帶出現。南海的這一個擾動發展後,偏西移動趨向海南島或越南的機會較高,但是在台灣以東的這一個擾動未來的動態就有很大的變動性,是否會在下週後半之後往台灣靠近很值得觀察,不過目前擾動還未出現,仍需要持續留意最新的預報變化。賈新興也在YouTube頻道「Hsin Hsing Chia」指出,明日下午中南部山區可能會有零星短暫陣雨。至周二中秋節早上,東北角至恆春半島一帶有局部短暫陣雨;中秋節下午,苗栗以南山區及花東山區也有可能出現零星短暫陣雨。晚上,基隆至高雄地區的賞月機率較高,而東北角至恆春半島則可能有零星短暫降雨。此外,賈新興透露,颱風「貝碧佳」正朝中國上海、蘇杭及南京方向前進。而目前於菲律賓東南方外海的季風低壓帶中已有熱帶擾動,預計今晚有可能發展為熱帶性低氣壓。根據預測資料,明晚有可能出現兩個颱風,若形成可能分別是「葡萄桑」和「蘇力」,並朝菲律賓、巴士海峽、南海以及琉球至台灣北部海域移動。賈新興提醒,由於超過5天的預報變動大,未來天氣仍需持續關注最新資訊。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dist/imageholder.jpg)
摩羯颱風襲海南島 國中少女淡定坐18樓陽台「窗戶護欄全不見」
今年第11號颱風「摩羯」6日自中國海南島登陸,帶來強風豪雨,造成慘重損失和傷亡,經濟損失至少600億人民幣(約2741億新台幣)。陸網也瘋傳一張照片,只見18樓的居民家中陽台窗戶和護欄被吹走,只能無奈坐著眺望遠方,引發熱議。「摩羯」颱風挾帶強風暴雨,造成超過120萬人受傷,釀4死、95傷慘劇,網路上可看到各地災情,其中最被廣傳的受災畫面,是一名住在18樓的女子,搬椅子坐在陽台上,淡定看著遠方,只見陽台的窗戶和護欄都不見了,整個陽台看起來搖搖欲墜,殘破不堪。當事人小陳(化名)接受《都市時報》訪問,透露「事情就發生在我家。我只是一個國中生,家住在18樓,事情發生在9月6日晚上6點左右。當時風特別大,整棟大樓都在晃,結果主卧陽台(邊框)就吹沒了」。小陳還提供媽媽社交平台的帳號,發布一段名為《台風中出走的陽台》的影片,並稱「沒想到這張照片這麼火了,圖片中的是我女兒,影片裡記錄了陽台飛走的部分片段」。影片內容顯示,小陳家原本主臥陽台有安裝防盜網和窗戶,但隨著風力變大,窗戶被吹壞,最後連同防盜網一起被吹沒了。颱風吹走了窗戶和護欄。(圖/翻攝自微博)據了解,這次颱風給小陳家中造成不小損失,不僅主卧室陽台被吹走,客廳的落地窗也不見了,「其實不止我們家,鄰居家也損失不小,樓上樓下別看窗戶還在,但玻璃也碎了。現在要做的,就是聯繫師傅重新裝修」。對於自己災後坐在陽台上的淡定表現,小陳坦言颱風來的時候,她很擔心也很害怕,「當時我們把東西都轉移到朝南的房屋,不過最恐怖的那段時間過去了,人沒事就好,所以事後比較淡定」。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49/361749/sm-9efd108341cef81ca379c76c35dc6ae0.jpg)
颱風「摩羯」襲海南島 網紅餐廳設施全毀、五星飯店外牆被吹落
颱風「摩羯」6日在大陸海南島登陸,中心附近最大風力為17級,強風和豪雨橫掃當地,海口市災情嚴重,網紅餐廳被吹毀,五星級飯店外牆也被吹落,還有醫護合力抵住窗戶,保護寶寶。網友驚呼,「在大自然面前,人類太渺小了。」五星級連鎖酒店外牆也遭殃。(圖/翻攝微博-_-二師兄,下同)據輿論警戒101報導,颱風「摩羯」橫掃海南島,海口市遭肆虐,而網紅餐廳「星空之境」遭到嚴重破壞,曾經星光璀璨的裝潢,如今成了一片狼藉。據悉,餐廳內的設施幾乎全毀。而不只如此,海口也有許多大樓傳出災情,海口麗思卡爾頓酒店(The Ritz-Carlton)的外牆更是被吹到剝落,原本富麗堂皇的樣貌不再存在。對於颱風釀災,不少網友紛紛留言「真是災難」、「在大自然面前,人類太渺小了」、「颱風真的太可怕」。海口市災情嚴重。據彭湃新聞指出,截至7日15時,颱風「摩羯」造成4死95傷,海口損失約263億人民幣(約新台幣1188億元)。海南省防災減災救災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番紹立說,摩羯是繼2014年的「威馬遜」後,登陸該國的最強颱風,破壞力非常大。此外,海口某醫院也有醫護人員和爸爸合力頂住門窗,為了守護產房內的嬤嬤和寶寶。從影片中可見,多名醫院和爸爸頂窗戶和門,還不時聽到尖叫聲。醫護合力抵住窗戶保護寶寶。(圖/翻攝小凡好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