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思
」 台積電 晶片 華為 美國 半導體黃冠智演《聽海湧》有家歸不得 重現二戰煉獄感觸深
《聽海湧》將於8月17日在公視首播,近日終於揭開神秘面紗,本月27日台北電影節亞洲首映場搶先看2集,演員吳翰林、黃冠智、朱宥丞、施名帥、連俞涵、周厚安、馬場克樹和導演孫介珩都將出席映後座談,購票請洽台北電影節官網。《聽海湧》少見的以臺灣人的角度探討第二次世界大戰,吳翰林、黃冠智、朱宥丞三人飾演臺籍戰俘監視員三兄弟,跟隨日軍搭乘軍艦前往南洋,原以為就要能平安返鄉,卻在終戰之前捲入一場冷血屠殺。飾演小弟的朱宥丞談到這次飾演年紀小小就命運多舛的新海木德,他坦言演出期間心情相當沈重,「有時候入戲太深會有點回不來,我只能深呼吸讓心情慢慢平復。」《聽海湧》朱宥丞飾演新海木德,年紀雖小卻鼓起勇氣跟著哥哥們赴南洋擔任戰俘監視員。(圖/公視)黃冠智在《聽海湧》飾演新海輝,同樣面臨有家歸不得的慘境,他表示拍攝期間心情就和角色一模一樣,「孤獨、不被諒解、迷惘、被拋棄、心痛等,真的就像過了新海輝的一生。」必須找導演和其他演員聊天,才能調適好心情。《聽海湧》黃冠智飾演新海輝,在日軍所設置的戰俘營擔任臺籍戰俘監視員。(圖/公視)吳翰林飾演的新海志遠,隔著一片海思念當初訂情的日本女孩,劇中有許多情緒很重的戲碼,他在演出前心情都頗為緊張,「很需要自己的時間靜下來或放空。」收工之後為恢復狀態,「就吃最喜歡的零食犒賞一下自己,隔天又有力氣繼續迎接困難的情緒戲。」《聽海湧》吳翰林只能苦等回家機會和心愛之人的消息。(圖/公視)《聽海湧》日前釋出「海的概念」影像,同時也揭秘劇名《聽海湧》的由來,對於劇中渡海遠離家鄉的臺灣青年來說,海浪聲象徵著家的存在,導演孫介珩解釋:「所以當他們聽到海浪聲『海湧聲』,就覺得家離自己不遠了。」《聽海湧》描繪昭和17年(1942), 日本從殖民地臺灣大量徵召臺籍青年前往婆羅洲,替日軍監看戰爭中捕獲的盟軍戰俘;這些臺籍戰俘監視員們,捲入了一場冷血屠殺,被盟軍檢察官指控犯下「虐待戰俘」的罪行。有些人因此再也沒有機會回到臺灣,有些人回來了,卻不再開口提起島上發生的事。
美國大撒幣!對晶片業發390億美元巨額補貼 台積電和英特爾等企業受惠
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5日表示,商務部即將在兩個月內,對在美投資的晶片業者發放巨額補貼。補貼對象料將包括台積電和英特爾等。另據英國《金融時報》報導,儘管美國頻頻出手打壓大陸發展先進晶片技術,但中芯國際據傳已在上海組裝新的半導體生產線,最快在今年為華為生產5奈米晶片。據路透報導,雷蒙多(Gina Raimondo)談到根據美國《晶片法》發放補貼的進度。她說:「我們正在與這些公司展開複雜且具挑戰性的協商…接下來6到8周,大家會見到更多的宣布,這是我們正在努力的工作。」雷蒙多並未說明正在與哪些晶片業者進行協商,但她提到「台積電、三星和英特爾提議在美國興建的設施,是高度複雜且前所未有的設施。從規模大小、複雜度來看,它們都屬於新世代的投資案,在美國從未有過。」美媒上月底報導,隨著總統大選日漸升溫,拜登政府急欲強調自己在經濟方面的政績。有知情人士透露,美國計畫在3月底之前宣布發放巨額晶片補貼,對象是台積電和英特爾等。美國《晶片法》包括390億美元的製造補貼,提供各項獨立計畫總成本的15%,每座晶片廠最高可獲30億美元補助,還有貸款、貸款擔保和稅務抵免。另據英國《金融時報》6日援引知情人士透露,大陸最大晶片製造商中芯國際已在上海組裝新的半導體生產線,將利用現有美國及荷蘭設備,最快今年投產5奈米晶片。新生產線將生產華為海思設計的麒麟晶片,並運用在華為新一代的高階智慧型手機。報導說,5奈米晶片仍比目前最先進的3奈米晶片落後一代,但大陸這項行動表明,雖然美國實施出口管制,但大陸半導體產業仍在逐步進步。一位知情人士說:「藉由新的5奈米突破,華為將可以升級其新旗艦手機和數據中心晶片。」
美擴大晶片管制 傳半導體巨頭AMD中國廠裁450名員工
美國上周擴大對中國晶片管制後,受此影響的美國晶片大廠超微(AMD),在中國上海的研發中心傳出將開始進行裁員。有中國網友爆料,人數達到450人、比例約10至15%,其中顯示卡技術部門(RTG)部門是重災區。此外,美國EDA巨頭新思科技(Synopsys)的中國公司也傳將宣布裁員。據科技媒體芯智訊上周五(20日)報導,有網友爆料稱,AMD將開始在中國裁員10至15%,即300到450名員工左右。這次裁員的重災區是AMD的Radeon系列顯示卡技術部門,而據AMD第二季財報,顯示出淨利低於去年整整94%,可能也是招致這次大裁員的成因。而員工賠償方案據說為N+4,或N+7(就是依年資再加發4個月或7個月薪水)。中國是AMD在海外最大市場,2022年AMD在中國的銷售額達到52.7億美元,占總收入22%。而AMD上海研發中心成立於2006年,是除美國本土以外最大的研發中心,員工總數約3000人。主要負責中央處理器(CPU)、繪圖處理器(GPU)和加速處理器(APU)等產品設計開發和測試,曾為AMD貢獻不少創新的技術和產品。據內部人士爆料,AMD上海研發中心內部的會議室25日都被人力資源部門預訂完,此舉被視為裁員前兆。報導稱,10月17日,美國再度升級限制,使更多的輝達和AMD的GPU產品被列入管制,直接影響到AMD在中國的相關研發工作。在此背景之下,傳出AMD將在中國進行裁員的消息並不意外。此外,作為全球電子設計自動化(EDA)巨頭,新思科技也傳出召開全員大會,預示可能會有裁員動作。新思科技自1995年在中國成立公司,目前已經在北京、上海、深圳、廈門、武漢、西安、南京、香港等城市設立機構,員工超過1500人,擁有完善的技術研發和人才培養體系。報導稱,美國的相關限制對於新思科技的影響主要在於,無法向已經被美國列入實體清單的中國晶片設計企業(例如華為海思等)供貨,這也確實對其業務造成不利影響。但是在越來越多中企開始加入自研晶片所帶來對於EDA的更多需求下,影響程度還是相對有限的。
美持續打壓「斷供」 華為高階晶片庫存用罄已另闢戰場
據美國之音(VOA)報導,國際調研機構Counterpoint Research的最新報告,中國電信巨頭華為用於製造智慧手機的高階晶片庫存用罄,在晶片遭美國斷供下,華為恐被迫退出全球智慧手機市場。但分析人士指出,華為韌性很高已另闢戰場,佈局5G雲端服務和低碳能源等新業務,但5G網路通訊布局,仍可能引發美國關注和持續打壓。Counterpoint Research近日報告稱,華為已經用光旗下IC廠海思半導體所設計的高階晶片。海思設計的智慧手機晶片(麒麟系列)在全球智慧手機應用市場的份額已經從去年第二季的3%,一路下滑到今年第三季的0%。受限於美國禁令,台灣台積電和南韓三星等高階晶圓廠都不能替華為代工,華為的先進晶片供給管道已被完全切斷,其生產的高階5G手機用麒麟晶片恐絕跡。華為和海思自2019年列入美國貿易黑名單後,緊急囤積超過一年份晶片,苦撐了2年多,晶片庫存終究用盡。苦撐期間,市場曾對麒麟晶片的東山再起多所期待,包括11月傳出華為突圍,已申請晶片製造用的光刻機專利,可望突破美國的卡脖子,或者華為的晶片堆疊專利可讓中芯國際的14奈米中階制程達到7奈米芯片的性能。星島日報今天報導,華為輪值董事長徐直軍發表2023年新年致辭,並未提及開拓智慧手機業務與市場的規劃,但大談未來不確定的宏觀環境,數位化與低碳化是確定的產業方向和機會。他說未來10年,華為將打造領先的行業數位化、智慧化、低碳化解決方案及工業網路平台,預計今年收入達人民幣6369億元(約新台幣2. 8兆)符合預期。報導稱,位於北京的電子產業分析師、同時也是海豚智庫創始人的李成東觀察,華為很難繞過美國限制,找到穩定的晶片供應來源。如果勉強用中芯國際的落後製程來打造高階手機,其實是會破壞品牌形象的。李成東告訴美國之音,華為每次面臨危機,團隊的戰鬥力都會提升、並重新調整及尋找新戰線,所以正佈局5G技術用於智慧汽車和港口雲端服務。李成東說,全球手機市場不過是4000億美元(約新台幣12兆)的規模,但能源是一個10兆美元的大市場。因此,華為或許在手機上栽了個大跟斗,但對於新業務帶來的新際遇則是很樂觀,尤其在5G網路技術上,華為擁有最多的專利。華為和諾基亞12月23日發佈書面聲明宣佈,雙方今年到期的專利許可協議將續簽。幾周前,華為也發佈書面聲明宣佈,其與OPPO廣東移動通信有限公司簽訂全球專利交叉許可協議,該協議覆蓋了包括5G標準在內的蜂窩通信標準基本專利。不過,李成東認為,網路通信仍是美國關注的領域,因此在這個戰場上,美國不可能放棄對華為的打壓。
中美晶片戰持續升級 傳美最快本周將長江存儲列實體清單制裁
中美晶片戰持續升級,近日曾傳出有望躲過黑名單制裁的中國記憶體晶片大廠長江存儲,如今似已難逃一劫。傳美國政府最快將於本周將長江存儲等多家中企列入實體清單,或涉及部分半導體設備、雷射光學企業。英國金融時報等外媒20日引述知情人士表示,美國商務部最快將在本周把長江存儲和其他中企列入實體清單。該清單是美國政府主要制裁工具,禁止美企向清單內的實體提供產品以及服務,除非獲得商務部的出口許可證。■象徵科技戰火再次升溫報導稱,該事件象徵中美科技戰火再次升溫。就在一周前,美國商務部還曾經表示,經歷長期抵抗後,中國政府已允許美方對一些中國科企進行檢查與監督。當時市場觀點認為,中方已積極配合美方調查,確保美國技術不會被用於軍事行動中,甚至樂觀預期長江存儲等企業暫時不會被美國納入實體清單。美國在今年10月初將包括長江存儲、上海微電子裝備子公司、北方華創子公司等31家中國實體列入未核實清單,主要涉及記憶體晶片、半導體設備、雷射光學等領域,該清單中的企業面臨60天後轉入實體清單的風險,此前也還有另外50家實體被列入未核實清單。■長江存儲提前儲備設備由於目前已超過美方規定的60天期限,市場觀望美國最新一批實體清單的制裁規模。報導指出,為應對這波制裁,長江存儲近期已提前大量儲備晶片設備。實體清單是美國在科技戰中有效的制裁工具,此前最有名的是2019年5月將華為及海思等公司列入該清單,一舉重擊中國5G設備、晶片設計等產業發展。近年美國大量將中國半導體、監控、AI、航天航太等企業列入實體清單中。美方最新注意天津監控設備大廠天地偉業,或有相關制裁措施。■安謀確認出口中國路斷另一方面,在美歐國家持續加大晶片領域對中國的封鎖下,知情人士透露,安謀(Arm)已經確認美國和英國政府不會批准其向中國出口最新、高性能的Neoverse V系列,預計將衝擊阿里巴巴旗下「平頭哥」及其他中國晶片設計公司的發展。報導稱,因目前多數晶片都採取安謀的架構進行設計,這些中企僅能只用次一級的Neoverse N2,也有更多企業被迫轉而使用Risc-V架構設計晶片。
怕誤觸美晶片禁令 台積電要陸客戶簽免責聲明
美國晶片禁令封鎖高階GPU輸入中國,使中國具有設計高階晶片實力的企業人心惶惶,如今傳出即將推出新品的壁仞科技和阿里巴巴旗下的平頭哥,正著手降低晶片處理速度以規避禁令。上述兩家公司的晶片代工廠台積電,則要求其大陸客戶自報產品規格,並簽署免責聲明。英國金融時報引述知情人士指出,美國晶片禁令使即將推出新款GPU的平頭哥與壁仞科技受挫,已暫停生產甚至在變更設計。SemiAnalysis首席分析師帕特(Dylan Patel)10月底的文章指出,壁仞科技網站上公布的BR100產品規格已有改變,相關接口從8個減少至7個,藉此降低處理速度免於被美國限制。美國禁令大致以每秒600GB傳輸速度作為判斷區間,BR100原本的規格超乎該標準,但壁仞科技官網新顯示的規格已降低至標準被,顯示為每秒576GB。但整體晶片禁令影響範圍廣大且涉及多項關鍵指標,工程師與業內人士仍在持續評估。帕特指出,壁仞禁用晶片部分接口與功能,但並沒有改變晶片設計,或許美國政府會有疑慮,擔憂晶片功能並非永久停用。報導引述知情人士表示,為這些陸企代工的台積電難以判斷晶片效能,要求這些大陸客戶自行申報晶片產量與輸出功率,並簽署免責聲明。知情人士指出,台積電要求客戶證明其產品在出口管制下沒有問題,才會發貨。行業專家分析,壁仞科技此前頻繁宣傳晶片規格,並公開披露效能,使該公司被美國緊盯,台積電也為是否生產而感到為難。另一方面,即將發表新GPU的平頭哥也受波及,報導引述知情人士表示,平頭哥核心團隊許多專家來自此前被制裁的華為海思。報導引述平頭哥發言人表示,公司核心產品僅供阿里巴巴集團使用,符合所有相關規定。
王樂妍拍戲跌倒「當場皮開肉綻」 張雁名吹海風眼睛痛到睜不開
台視《美麗人生 女人當家》劇中王樂妍痛失丈夫與兒子,還被婆婆趕出家門。今(13日)上演王樂妍到蚵田,望著海思念亡夫,張雁名見王樂妍步入海中,誤以為是要投海,因此奮不顧身相救,兩人在海中拉扯。王樂妍走進海裡,讓張雁名誤以為她想不開。王樂妍透露,拍攝這場戲時,剛好才拍完和蚵田場景的戲份,過程卻因不慎摔了一跤跌在蚵殼上,膝蓋當場皮開肉綻鮮血直流,經過簡單包紮,隔天繼續到旗津海邊拍攝這場入海戲,十分敬業。她表示:「前一天我的腳被蚵殼劃破一個大洞,所以一直貼著人工皮,但是海面太淺,又需要表現出海水很深的樣子,所以都用跪著的,我就一直在跪傷口上,所以真的非常痛。」拍攝後段剛好遇到漲潮,海面起伏大,王樂妍和張雁名不僅要用盡全身力量對抗潮水,還要在海中對戲、拉扯,結束拍攝時兩人一臉疲憊,拖著沉重的身軀上岸,泡海水泡了一整個下午,王樂妍苦笑表示:「因為海水很鹹,我跟雁名的眼睛都紅了,痛到快睜不開,拍最後我的假睫毛都掉了。」張雁名接下來將接棒老闆陳謙文,待在王樂妍身邊,他說:「德勝知道樂仙對神明發過誓,不可能改嫁,因此寧願一輩子守護她,這對德盛來說是很重大的決定。」接下來兩人的故事發展,另人期待。台視60週年台慶大戲《美麗人生 女人當家》每周一至周五晚間八點首播。
進口品牌節節敗退!陸自家本土電視品牌崛起
過去大陸彩色電視市場是進口品牌的天下,現在進口品牌則是節節敗退,已由大陸本土品牌取代,現在大陸品牌電視本土市占率7成,外資品牌只剩3成。大陸的電視產量已衝上全球70%以上,光內銷的產量就占了1/4,大陸電視品牌如今可說是揚眉吐氣,穩居大陸本土市場第一梯隊,同時無論是技術或創新都是大陸品牌擁有最大的發言權。大陸2020電視品牌銷量排行疫情拖累 去年銷量衰退今年受到新冠疫情的拖累,加上漲價因素,大陸電視銷量罕見出現衰退。據估計,2020年大陸電視市場零售量規模進一步收縮,全年零售量約為4613萬台,年減3.3%,零售額約1262億元人民幣,衰退約5.8%。大陸電視銷量最高峰是落在2016年,當時總量突破5000萬台大關,隨後因為市場競爭愈來愈白熱化,成長緩慢,特別是2020年爆發新冠肺炎疫情,衝擊巨大,讓整個電視業陷入衰退陰霾之中。雖然如此,去年電視價格卻因為液晶面板的漲價,從6月起開始漲價。到了11月的雙十一大促銷,電視業忍痛犧牲削價競爭,反而掀起一波降價潮,可是在疫情的壓力下,銷量似乎未見起色。綜觀全大陸電視品牌的市占率,顯然是由大陸本土品牌獨占鰲頭,根據洛圖科技數據顯示,小米、海信、創維、TCL、海爾、長虹、康佳這七大大陸品牌占據本土市場的「大盤」,市占率約7至8成。剩下不到3成的量才是進口品牌的市占,由索尼、三星、LG、夏普、飛利浦等外資品牌以及華為、榮耀、樂視、PPTV、OPPO等互聯網品牌在「廝殺」。掌握新世代 面板線投產目前大陸已是全球最大的電視製造國,產量占全球70%以上,內銷量占到全球銷量的25%以上,出口量可以滿足海外需求的75%以上。換句話說,大陸市場的所有技術水準和創新都代表著全球。同時,大陸電視行業基本擺脫了「缺芯少屏」局面,在面板領域,大陸已有9條8.5代以上的新世代面板產線投產,大陸面板產量已經占到全球近一半,未來還至少新增6條10.5代線;在晶片領域,晶辰半導體和華為海思迅速崛起,占據市場的半壁江山。而隨著國家、資本、企業對顯示技術和人工智慧技術的重視,加大對面板、晶片、感測器、軟體框架、雲服務、大數據等各方面的投入,未來智慧顯示技術將進入強人工智慧階段,電視連結操控「萬物」成為可能。
漲價三成 日月光封測照樣爆單
封測產能嚴重吃緊,半導體封測龍頭日月光投控上半年封測事業接單全滿,訂單超出產能逾40%,就算漲價30%要讓超額下單的客戶知難而退,但還是有客戶接受漲價只要產能,以避免缺晶片、出不了貨情況再度發生。日月光投控月合併營收表現受惠於蘋果iPhone 12及新款MacBook Air/Pro的推出,加上5G智慧型手機出貨暢旺,日月光投控的晶片封測及系統級封裝(SiP)接單暢旺,2020年12月封測事業合併營收月增4.6%達253.91億元,年增率達8.4%,創下單月營收歷史新高。日月光投控2020年12月集團合併營收17.63億美元創下新高,但受到新台幣兌美元匯率升值影響,12月新台幣營收月減0.7%達502.98億元,與2019年同期相較成長29.7%,為單月營收歷史次高。日月光投控2020年第四季封測事業合併營收季增1.3%達727.52億元,較2019年同期成長5.0%,創下季度營收新高。加計EMS事業的2020年第四季集團合併營收季增20.8%達1,488.77億元,與2019年同期相較成長28.3%,同樣改寫新高紀錄。至於2020年集團合併營收也高達4,769.79億元,較2019年成長15.4%,續創年度營收歷史新高。由於晶圓代工廠投片滿載,日月光投控2021年上半年封測事業同樣接單暢旺且全線滿載,不僅華為海思產能缺口已全數回補,現有封測產能已完全供不應求,其中又以打線封裝、晶圓級封裝、5G手機晶片堆疊封裝等產能嚴重短缺,客戶下單量已超過產能逾40%。日月光投控已追加採購逾千台打線機,但產能仍無法因應強勁需求,就算漲價30%來讓超額下單的客戶知難而退,但仍有客戶持續下單,不問價格只要產能。日月光投控上半年EMS事業雖進入傳統淡季,但受惠於蘋果iPhone及MacBook銷售暢旺,帶動SiP業績維持高檔,至於封測事業接單滿載且調漲價格。法人預估日月光投控2021年第一季集團合併營收預期會較上季下滑在10%左右,明顯優於過去幾年的第一季營收季減逾15%情況,而封測事業營收占比拉升也有助於集團平均毛利率提升,整體獲利表現可望將與上季相當。
iPhone12預購帶旺 台積電5奈米Q4噴量900億
5奈米將成台積電再顯神蹟的推進器。台積電第三季5奈米製程出貨占第三季晶圓銷售金額的8%,約達新台幣260億元,而第四季雖然少了華為海思訂單,但空下的5奈米產能已被蘋果包下。法人預估,若蘋果iPhone 12銷售暢旺帶動A14應用處理器拉貨動能,台積電第四季5奈米營收貢獻將站穩900億元,約較第三季跳躍成長2.5倍。台積電總裁魏哲家於上周法人說明會中指出,受惠於5G智慧型手機及高效能運算(HPC)應用,帶動5奈米製程強勁需求,除了推升第四季營運維持成長,並重申5奈米占2020年全年晶圓銷售金額的8%目標不變,且明年全年晶圓銷售金額占比目標約達20%。台積電第三季晶圓銷售金額約占季度營收的九成多,法人預估第三季5奈米營收約新台幣260億元,主要受惠於蘋果A14應用處理器開始量產,以及在9月14日前完成華為海思5奈米手機晶片Kirin 9000系列的出貨。而第四季雖然少了華為海思訂單,但空下來的產能已被蘋果包下,成為推升第四季營收續創歷史新高的主要動能。台積電第四季5奈米製程產能主要用來生產應用在蘋果iPhone 12及iPad Air的A14應用處理器,以及開始量產應用在新款Macbook及iPad Pro中的A14X應用處理器,亦即蘋果第一代的Arm架構Apple Silicon處理器。法人推估,台積電第四季5奈米產能約17~18萬片已被蘋果包下,將大幅推升5奈米季度營收貢獻達900億元以上,與第三季相較成長約2.5倍。雖然法人圈擔憂客戶在5奈米等先進製程擴大或超額下單,可能導致明年供應鏈出現庫存去化壓力,但根據蘋果供應鏈業者透露,蘋果明年的Arm架構個人電腦處理器方案,都是採用雙晶片(dual chip)堆疊架構,包括單顆5奈米Apple Silicon處理器,以及單顆5奈米協同處理器或繪圖處理器,而雙晶片設計可能也會在明年iPhone 13中出現。法人表示,蘋果明年對台積電5奈米產能需求大幅增加,加上高通、超微、聯發科、博通、邁威爾(Marvell)等主要客戶,明年也將開始採用5奈米投片,因此台積電5奈米對明年全年晶圓銷售金額占比設下20%高目標,應可順利達陣。
自己的晶片自己做! 陸成立首間晶片大學
美國祭出禁令斷供華為晶片,上月開始生效,但這也逼得大陸自立自強。日前大陸公開宣布將在南京成立一所專門培養晶片人才的「南京集成電路大學」(台灣稱積體電路),大陸評論指出,這根本就是微軟前CEO比爾.蓋茲之前的預言成真:「美國現在的做法就是在逼中國成長,封殺只會讓中國更強,卻讓一些美國人失去高薪工作。」大陸國家專用集成電路系統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東南大學集成電路學院院長時龍興教授日前在「第三屆半導體才智大會」公開宣布,將在南京成立一所專門培養晶片人才的南京集成電路大學。這將是大陸第一所專門培養晶片人才的大學,所有學科將圍繞集成電路技術而設計,還接入華為海思、中芯國際等許多企業,把理論與實踐結合為一體。晶片是大陸缺口最大的產品,也是進口金額最高的商品,澎湃新聞報導,長期以來晶片領域被「卡脖子」讓陸人如鯁在喉,目前大陸沒有一家半導體廠商能夠獨立造出7nm以下的光刻機,而台灣台積電卻靠著代工高端晶片,每年賺得盆滿缽滿。如果現在要選出一項大陸急需的技術,非光刻機製造技術莫屬。華為創始人任正非對此也深具危機意識,他之前在3天內訪問了上海交通大學、復旦大學、東南大學、南京大學等4所大陸工科類985大學,強烈釋放出加強校企科研布局的積極信號。國家層面上,大陸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會議7月底也投票通過集成電路專業將作為一級學科,並將從電子科學與技術一級學科中獨立出來的提案。復旦大學已經率先開展了「集成電路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試點,此外西安電子科技大學設立蕪湖研究院,聯合培養集微電子產業人才培養;中國科學院大學啟動「一生一芯」計畫並為大四、碩一學生開設「晶片敏捷設計」課程;乃至於即將橫空出世的中國「晶片大學」南京集成電路大學,都是為了解決當前大陸半導體領域晶片人才短缺的問題。評論指出,積體電路是門檻較高的學科,不僅學科難度較大、知識體系大而雜,如今大陸由國家出手,建立相關學校,從培養人才入手,長遠來看意義非凡,相信集眾人之力,一定可以攻破晶片的難點,畢竟「晶片是人造的,不是神造的」。
華為「至暗時刻」晶片斷供 無翻盤計畫手機業務恐退場
美國政府對華為祭出的IC晶片斷供禁令15日正式生效,包含台積電等公司停止為華為代工生產,被喻為華為「至暗時刻」。據大陸《證券時報》從華為產業鏈方面了解,華為目前並沒有B計畫,後續可能從高端手機降維轉戰至汽車、OLED螢幕驅動,並搭配軟體、手機周邊產品來補洞;另接觸華為高層消息也傳出目前恐無具體對策,主要還是尋求國產替代方案。雖然華為消費者業務CEO余承東14日強調,高端手機Mate40會如期而至。但從現實面來看,在未有高端晶片取代方案前,等到華為庫存耗盡而美國禁令未放鬆或解除,華為恐怕只能退出手機業務。甚至也有經銷商透露,現在華為手機要拿貨已變很難,除非同步搭配手錶、平板、耳機等產品,若從週邊拿貨,價格又高出幾百至幾千元人民幣不等。美國去年把華為列入「實體清單」黑名單後,5月15日祭出進一步手段,美國商務部宣佈將嚴格限制華為使用美國技術、軟體設計和製造半導體晶片來保護美國國安,等同升級對華為的晶片管制。在此禁令下,台積電等公司如要為華為代工晶片,將需獲得美國許可才能執行,另包含高通、三星及SK海力士、美光等也都表示不再供應晶片給華為。雖然美國方面給了120天的緩衝期,華為在這期間也大量備貨儲貨,但晶片斷供仍舊到來,從9月15日起正式啟動。由於在高端晶片方面,比如7奈米、5奈米等,陸企仍難以媲美台積電等國際大廠,因此華為高端手機必然受到影響。據了解,由於之前備貨充裕,華為手機業務至少可以支撐到2021年第1季。至於華為的核心產品海思「麒麟」處理器,目前華為依舊沒有放棄。但之前華為海思只負責晶片設計,生產、封裝、測試等其他環節基本由台積電等公司完成。雖然海思已加速轉型升級試圖打造完整的晶片產業鏈,擺脫對美技術設備依賴,但面對技術門檻與光刻機設備等難題,短期難以解決。同時華為晶片斷供也對合作夥伴造成一定影響。華為長期合作高層也透露,公司長期與華為合作,產品採用的底層晶片一直是海思,現在公司正尋找接觸新的晶片替代通路,以確保業務正常運轉。
倒數2天!傳華為趕在禁令前 包機從台灣運回所有麒麟晶片
9月15日就是美國對華為晶片禁令的最後期限,近日傳出,華為旗下企業海思就大手筆包機,目標趕在最後期限,將華為晶片從台灣專機運回,據悉,這次的包機費用約為新台幣600至700萬元。根據《搜狐新聞》報導指出,美國對華為的晶片限制令將於9月15日生效,在此之後,所有使用美國技術所生產的晶片、晶片設備,將不能出貨給華為。而為此,先前就傳出台積電等晶片廠正在全力趕工給華為,晶片訂單也陸續交貨中,而近日傳出,那些可能來不及運送的晶片,華為旗下海思大手筆包了一架貨機,計畫在趕在期限前,來台灣將晶片運走,以此提高華為的備品庫存量。通信行業資深獨立分析師黃海峰受訪時表示,華為最後一代高階晶片「麒麟9000」的備貨量在1000萬片左右,這也代表著約有1000萬台華為Mate40/Pro等高階手機可以用上,預計可以支撐半年左右。但,等到晶片全數用完時,華為的高端手機業務將會遇到很大的挑戰。雖然近年中國大陸在晶片設計領域有長足的成果,但在生產階段仍有很多問題,就連華為的消費者業務CEO余承東也坦言,「現在唯一的問題是生產,華為沒有辦法生產。中國企業在全球化過程中只做了設計,這也是教訓。」而除了台積電會停止供貨外,其實就連三星與SK海力士兩大儲存晶片生產商,也將在9月15日起向華為停止出售部分零件。而三星顯示器與LG顯示器也預計從9月15日起停止向華為提供高階智慧型手機面板。
華為砸700萬包機 趕在9/14搶運晶圓晶片
美國政府對華為禁令持續升級,現在只要是採用美國技術的晶片就不能出貨予華為,而寬限期即將在9月14日到期,台灣半導體業界也傳出,華為海思透過貨運代理商,近日大手筆包了一架貨運專機,要趕在出貨期限之前、來台將晶圓或晶片運送至大陸。華為相關人士透露,實際上按照規定只要是9月14日前有開立出貨單的晶圓或晶片,都算是符合出貨規定,這次是透過貨運代理商處理,因此會包下一架貨機來台,把晶圓及晶片都運送至大陸。半導體業者表示,9月14日是所有半導體廠出貨予華為的最後截止日,已進入倒數最後幾天,與華為有生意往來的台灣半導體廠仍在加緊趕工,要在14日中午前完成出貨手續。據了解,這次單趟包機約要價新台幣600~700萬元,不含關稅與兩地機場地面等費用,但對華為來說,只要能順利搶到即將斷貨的晶圓或晶片,才是最重要的事。美國商務部在今年5月15日發布華為禁令,8月中旬又再將禁令範圍擴大,現在只要是有採用到美國技術的晶片,在9月14日後都不能再出貨給華為,而除了台積電受到影響,包括聯發科、立積等IC設計廠也都受到限制,所以華為此次大動作包機載貨,才會受到半導體業界關注。
台積電5奈米下半年營收貢獻千億 超級吸金
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雖然在9月14日後無法再出貨予華為海思,但預期可望在寬限期屆期前完成約2萬片5奈米晶圓出貨,加上蘋果包下台積電下半年5奈米產能,量產iPhone 12搭載的A14應用處理器、以及筆電或平板搭載的Arm架構A14X處理器,業界看好台積電下半年營收大躍進。市調機構IC Insights預期台積電下半年5奈米貢獻營收約35億美元,亦即帶來超過新台幣1千億元營收挹注。法人表示,台積電預期今年7奈米營收占比將逾30%,5奈米全年營收占比約達8%,由此推算台積電今年來自7奈米及5奈米等先進製程營收貢獻將逼近新台幣5千億元。IC Insights在最新報告中指出,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國際半導體大廠對下半年營運看法不同調。其中,英特爾受到客戶已在上半年備妥庫存影響,下半年營收將較上季衰退約10%,2020年營收表現僅較去年成長4%。意法半導體因車用市場低迷不振,上半年營收較去年下半年衰退19%,但隨著車用市場重拾成長動能,下半年營收預期較上半年成長19%,全年營收僅較去年減少約1%。IC Insights則預期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下半年及全年營收表現將明顯優於同業,主要是受惠於7奈米及5奈米等先進製程強勁晶圓代工需求。IC Insights預期台積電第三季半導體相關營收將季增9%達113.5億美元,創下季度營收歷史新高,下半年營收達223.5億美元,較上半年成長8%,而全年營收將達430.7億美元,與去年相較大幅成長24%。報告中指出,台積電之所以能夠繳出如此亮麗成績單,毫無疑問是受惠於大客戶蘋果對於先進製程應用處理器的強勁需求。台積電7奈米累計出貨量已逾10億顆,而且出貨量持續拉升,至於5奈米製程雖然下半年開始量產,但下半年就可為台積電帶來約35億美元業積貢獻,占全年營收比重約8%,等於下半年就帶來超過新台幣1千億元營收挹注。
台積電太神了!7奈米出貨逾10億顆 電晶體創「百京」新高
台積電宣布達成令人驚豔的里程碑,由台積電生產的7奈米良品晶片(good die)累計出貨量已在7月超過10億顆,面積合計超過13個紐約曼哈頓街區。同時,台積電優化7奈米製程推出的6奈米已經開始進入生產階段,並採用先進的極紫外光(EUV)技術取代部份浸潤式微影光罩層,相信可為人類生活帶來更多創新。台積電自2018年4月開始量產7奈米製程,還不到兩年半時間就已達成累計出貨量逾10億顆的重要里程碑,台積電的7奈米為數十家客戶生產超過100款晶片,累計晶片面積超過13個紐約曼哈頓街區。由於每顆7奈米晶片內含超過10億個電晶體,亦代表累計出貨的電晶體數量已創下「百京」(one quintillion)的歷史新高紀錄。據了解,包括蘋果、華為海思、高通、聯發科、超微、賽靈思、輝達、博通等均是台積電7奈米客戶。比起其它製程,台積電7奈米的產能拉升速度及幅度均創下新高紀錄,也是全球首家導入7奈米製程量產的半導體廠,比起其它半導體同業,等於擁有更多時間及晶圓產能去提升品質及良率。台積電在7奈米製程開始採用EUV微影技術,並且是全球首家半導體廠在7奈米製程世代把EUV技術導入商用,而在EUV生產技術所累積的經驗,讓台積電得以在今年率先量產採用EUV技術的5奈米,並且成為全球第一家量產5奈米最先進製程的半導體廠。台積電在7奈米製程世代的創新未因為5奈米量產而停止,台積電優化7奈米技術並推出6奈米製程,已經開始進入生產階段,並利用EUV技術取代部份的浸潤式微影製程。台積電6奈米可以在標準晶元增加20%的邏輯集積度,設計規則及流程與7奈米完全相容,將可有效協助客戶在7奈米製程世代獲得更好的晶片效能及成本優勢。過去只有包括電腦處理器、繪圖晶片、可程式邏輯閘陣列(FPGA)等產品會採用先進製程,但智慧型手機的推出為先進製程帶來更多需求,也讓先進製程晶片被搭載在數十億消費者隨身的電子產品中。如今,包括雲端運算及人工智慧應用興起,對於先進製程的需求亦進入快速成長階段。台積電相信更多的創新應用會在可見的未來不斷被創造出來,也會對先進製程帶來更大商機。
華為麒麟旗艦晶片雖將絕版 鴻蒙OS擴及全球操作系統
大陸資通訊巨人華為手機業務一喜一憂,華為消費者業務CEO余承東7日確認,第二季華為手機出貨超越三星,登頂全球王座,上半年大賣逾億支手機。但在美國制裁下,也確定自研的海思麒麟晶片將在9月15日後成絕版。快科技報導,余承東7日在中國信息化百人會2020年峰會中表示,華為消費者業務在2020上半年取得銷售收入人民幣(下同)2,558億元、年增15.8%,手機全球出貨1.05億支的成績。余承東強調,雖然因為美國制裁、華為手腳被束縛,但第二季華為手機出貨量仍超越三星成全球王者,如果不是美國制裁,華為在2019年已有信心遠超三星。IDC數據也顯示,華為第二季手機出貨量達到5,580萬支、市占逾二成,小幅超越三星奪魁。雖然上半年報捷,但美國制裁下,華為對手機業務呈現悲觀。余承東指出,第二輪制裁使華為晶片供應困難,手機晶片短缺,預計2020年手機整體出貨量無法達到2019年的2.4億支。對於手機晶片麒麟,余承東表示,華為9月推出的旗艦機Mate 40系列仍會搭載海思麒麟,但因為美國對華為晶片禁令將在9月15日生效,屆時麒麟旗艦晶片將絕版。余承東坦言,華為因無法製造晶片損失慘重,當初在晶片領域華為從嚴重落後起步,到追趕再到領先,如今又被封殺,遺憾的是華為僅涉足設計,沒有投入晶片製造領域。不過,另一項被美國主宰的操作系統,華為已有所突破,余承東稱,2020年鴻蒙OS會從智慧螢幕進入智慧手表,未來華為所有IoT產品都可能採用鴻蒙,也將成為全球都可用的操作系統。因應手機出貨量將下滑,華為也找到市場上的應對方法。余承東表示,2020年上半年華為消費者業務收入仍較2019年同期增長,一個原因在於華為高階產品占比越來越高,另一個則是華為非手機產品表現突出。余承東公布的數據顯示,全系列消費者產品2020年在全球高速,第二季華為筆電年增120%、TWS耳機年增50%,同期平板也拿下全球第三、大陸第二的成績,第一季可穿戴裝置與智慧手表均拿下全球第二、大陸第一的成績。(製圖/王英嵐)
日月光上半年業績強 獲利年成長1.3倍、每股淨利2.55元
封測大廠日月光投控31日召開法人說明會,受惠於蘋果iPhone SE銷售暢旺帶動晶片封測及系統級封裝(SiP)模組出貨轉強,第二季集團合併營收1,075.49億元,歸屬母公司稅後淨利69.37億元,每股淨利1.63元優於預期。下半年雖然蘋果iPhone 12新機相關晶片封裝及SiP模組訂單看旺,但華為海思委外封測量能降溫,法人預期第三季集團合併營收約較上季成長11~13%。日月光投控財務長董宏思表示,集團上半年業績表現強勁,包括5G、人工智慧(AI)、高速運算(HPC)等市場應用需求相當健康,成長態勢應可延續至下半年,若無意外今年營運仍將逐季成長。日月光投控第二季封測事業合併營收695.16億元,季增5.0%,營業淨利季增29.6%達72.24億元、年增97.1%。EMS事業第二季合併營收397.09億元,季增21.3%、年增25.9%,營業淨利季增53.0%達24.13億元、年增52.3%。日月光投控第二季集團合併營收季增10.5%達1,075.49億元、年增18.5%,平均毛利率季增0.9個百分點達17.5%、年增2.1個百分點,營業利益季增39.0%達84.27億元、年成長逾一倍,歸屬母公司稅後淨利69.37億元,季增77.9%、年成長近1.6倍,每股淨利1.63元優於預期。合計上半年集團合併營收2049.06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14.1%,平均毛利率年增3.0個百分點達17.1%,營業利益144.90億元,年成長逾1.2倍,歸屬母公司稅後淨利108.36億元,年成長近1.3倍,每股淨利2.55元。法人預估日月光投控第三季集團合併營收約在1,200億元上下,較上季成長11~13%之間。日月光投控不評論法人預估財務數字。法人表示,受到華為海思將後段封測代工訂單移轉至大陸業者,以及蘋果iPhone 12相關晶片封裝及SiP模組訂單放量時間較往年延後,日月光投控第三季封測事業表現與上季持平,EMS事業成長動能較強,不過第四季因華為海思訂單減少而導致集團合併營收成長放緩,但仍可望達成逐季成長目標。
聯電下半年28/22奈米供不應求 10億美元擴充台南12吋廠
晶圓代工大廠聯電29日舉行法人說明會,受惠於無線網路、面板驅動IC等28/22奈米晶圓代工訂單大增,第二季產能利用率衝上98%滿載水準,28奈米營收占比明顯提升,歸屬母公司稅後淨利季增逾2倍達66.81億元,每股淨利0.55元優於預期。聯電預估第三季晶圓出貨及平均美元價格均與上季持平,28/22奈米晶片設計定案數量大幅增加,產能持續滿載。此外,聯電表示下半年28/22奈米產能供不應求,今年資本支出較去年大增近七成達10億美元,將用來投資及大幅擴充台南12吋廠Fab 12A的28/22奈米產能。聯電第二季合併營收季增5.0%達443.86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23.2%,改寫季度營收歷史新高,平均毛利率季增3.9個百分點達23.1%,與去年同期相較提升7.4個百分點,營業利益季增71.2%達58.46億元,與去年同期相較成長逾2.3倍,代表本業獲利表現大幅改善,歸屬母公司稅後淨利季增逾2倍達66.81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逾2.8倍,每股淨利0.55元優於預期。聯電上半年合併營收866.54億元,與去年同期相較成長26.3%,平均毛利率21.2%,與去年上半年相較明顯提升9.7個百分點,歸屬母公司稅後淨利88.88億元,與去年同期相較大幅成長逾2倍,每股淨利0.74元,同樣優於市場預期。聯電預估第三季晶圓出貨與上季持平,晶圓平均美元價格也與上季持平,平均毛利率預估達20%,產能利用率預估達95%,2020年資本支出維持10億美元不變。法人預估聯電第三季營收將達440~445億元之間,由於28奈米營收占比提升,本業毛利率及營業利益仍有機會優於第二季。聯電總經理王石表示,展望第三季,當前的市場前景顯示晶片需求仍然強勁。聯電今年上半年28奈米設計定案較前一年明顯增加,第三季預計將獲得更多新的28/22奈米產品設計定案,更多運用在4G和5G智慧型手機等無線應用相關產品也將進入量產,使聯電在不同的28/22奈米市場領域的客戶分佈更多元化。雖然新冠肺炎疫情仍具不確定性,但半導體生產鏈持續回補庫存,聯電努力衝刺客戶採用特殊製程技術的同時,以投資報酬率為導向的企業策略維持不變。再者,美國沒有打算鬆綁華為禁令,所以華為海思在9月中旬後無法再於晶圓代工廠投片,聯電因為不是華為海思的晶圓代工廠,所以營運未受影響。(表/工商時報涂志豪)
明年大單吃飽吃滿 英特爾、超微爭台積電產能
電腦處理器大廠英特爾及超微將在明年上演台積電7奈米世代製程產能爭奪戰。英特爾因為7奈米製程良率表現比內部目標落後了約12個月,首顆7奈米處理器推出時間延後至2022年底之後,英特爾除了增加10奈米產能因應,也表示會利用外在晶圓代工產能因應需求。據了解,英特爾已與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達成協議,明年開始採用台積電7奈米優化版本的6奈米製程量產處理器或繪圖晶片。台積電一向不評論單一客戶接單及業務發展;英特爾亦表示不評論市場傳言。超微則依原訂規劃持續進行產品線轉換,由於英特爾的製程推進時程延宕,超微將在明年擴大處理器及繪圖晶片出貨量,持續攻占桌機及筆電、伺服器等市占率。超微今年底至明年會開始進行Zen 3架構處理器及RDNA 2架構繪圖晶片的產品線世代交替,擴大對台積電7/7+奈米製程下單,明年會是台積電7奈米製程最大客戶。台積電下半年開始將部份7奈米產能轉換為6奈米,年底將進入量產階段,由於美國對於華為禁令至今沒有鬆綁跡象,市場原本預期台積電少了華為海思訂單,將導致台積電明年7奈米世代製程出現產能空缺。不過,隨著英特爾確定委外並預訂明年6奈米產能,超微又擴大下單包下多數7/7+奈米產能,台積電明年上半年先進製程仍將維持滿載,第一季營運淡季不淡。英特爾7奈米製程推進延遲,執行長史旺(Bob Swan)在法說會中表示,首款基於英特爾7奈米的個人電腦處理器預期會在2022年底或2023年初量產出貨,7奈米伺服器處理器要等到2023年上半年量產出貨。英特爾在明、後兩年生產主力仍以自家10奈米產能為主,採用外部晶圓代工廠產能,並透過利用分拆晶片(die disaggregation)和先進3D封裝等設計方法的改進,降低製程延遲對產品進度的影響。據設備業者消息,英特爾10奈米的電晶體集積度(MTr/mm2)略優於台積電7奈米,與台積電6奈米相當,下半年雙方開始合作進行英特爾部份10奈米處理器或繪圖晶片的光罩重新設計以符合台積電製程,明年開始委外採用台積電6奈米生產。據了解,英特爾已與台積電達成協議,並預訂了台積電明年18萬片6奈米產能。超微年底前將開始進行Zen 3架構處理器及RDNA 2繪圖晶片轉換,看好在英特爾的製程推進延遲情況下,可望爭取到更多x86處理器市占率,所以將加大對台積電投片量,預計明年全年將包下20萬片7/7+奈米產能,與今年相較約增加一倍,躍居台積電明年7奈米世代製程最大客戶。英特爾、超微2021年產品線及對台積電投片量預估(製表/涂志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