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巨獸
」巴黎奧運/意外「鯨」喜!奧運衝浪4強賽座頭鯨躍出海面 選手與海洋巨獸共舞
巴黎奧運的4強衝浪賽5日舉行,賽場辦在遠在1萬6千多公里外的大溪地(Tahiti),美國選手瑪克絲(Caroline Marks)擊敗巴西魏斯頓薇柏(TatianaWeston-Webb)摘下衝浪女子短板金牌,而這場4 強賽期間還出現意外插曲,原來是一隻鯨魚從賽場附近海域躍出並盡情翻滾著,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衝浪比賽在女子短板4強戰也發生一段小插曲,有座頭鯨闖入會場,突然躍出海面,讓現場的人驚呼連連。(圖/達志/美聯社)從《美聯社》的畫面可見,魏斯頓薇柏及哥斯大黎加運動員韓尼希( BrisaHennessy )進行 4 強賽期間,一頭座頭鯨突然躍出海面,當場吸引觀賽的群眾和攝影師,兩名選手當下與鯨魚保持安全距離。魏斯頓薇柏及哥斯大黎加運動員韓尼希進行 4 強賽期間,一頭座頭鯨突然躍出海面。(圖/達志/美聯社)根據報導,要在衝浪比賽時見到野生動物是非常不容易的,就算是較常見的海鳥、海豹和鯊魚等也是不尋常的。由於今年的奧運衝浪賽事是選在距離巴黎1萬6千多公里外的大溪地舉行,剛好比賽時間就是鯨魚在大溪地交配、生產、遷徙的季節。魏斯頓薇柏及哥斯大黎加運動員韓尼希進行 4 強賽期間,一頭座頭鯨突然躍出海面。(圖/達志/美聯社)一般來說,成年座頭鯨身長約11.5至16公尺之間,體重最重約40公噸,在7月至11月期間,大溪地附近水域都能見到鯨魚遷徙、交配和分娩。大溪地擁有許多保護區,在4月時,太平洋包含大溪地本地的原住民簽署了一項名為「海洋宣言」( He Whakaputanga Moana Treaty / Declaration for the Ocean )的條約,內容包括賦予鯨魚「權利主體(legal persons),一旦出現任何傷害鯨魚的行為,將會受到法律制裁。美國瑪克絲摘下衝浪女子短板金牌,巴西薇柏獲得銀牌,法國德法則是拿下銅牌。(圖/達志/美聯社)這場巴黎奧運的4強衝浪賽,最後是由瑪克絲以總分10.50分擊敗巴西魏斯頓薇柏摘下衝浪女子短板金牌,韋柏以總分10.33分屈居銀牌,而法國德法(Johanne Defay)則是拿下銅牌,而鯨魚從今年銀牌得主身旁一躍而起,彷彿要以此回應選手衝浪的身姿般,給了觀眾和選手一個意外驚喜。魏斯頓薇柏及哥斯大黎加運動員韓尼希進行 4 強賽期間,一頭座頭鯨突然躍出海面。(圖/翻攝自X)
解開鬚鯨歌唱之謎!海洋生物學家成功找到「音箱」
海洋生物學家成功取出鬚鯨進化出特殊「音箱」(voice box)結構,並在實驗室成功吹氣發聲,解答長久以來學界對鬚鯨發生機制之謎。也意外得知人類航行海上船隻的噪音對鬚鯨間的溝通,造成嚴重的影響。鬚鯨音箱的位置圖(圖/南方丹麥大學提供)鬚鯨現存 4 科約14 種,包括藍鯨、長鬚鯨、大翅鯨、灰鯨、露脊鯨都是鬚鯨。它們是世界上體型最大的一類動物,特色是口內無齒,上頜有簾幕般的角質鯨鬚,濾食成群的小型動物為食。鬚鯨在水中會發出奇特而複雜的聲音,由於標本取得不意,學界對牠們的發聲機制仍是謎。一直到一項由 南丹麥大學(University of Southern Denmark)教授艾里曼(Coen Elemans)領導的一項研究。在解頗三隻(座頭鯨、抹香鯨和塞鯨)擱淺死亡的鬚鯨後,分解出位於咽喉部位的殊「音箱」(voice box)結構,並在實驗室通過吹氣產生聲音。他們發現鬚鯨的音箱結構允許它們通過體內循環的空氣來歌唱,同時防止吸入水。鬚鯨的音箱是位於咽喉的一個U字形結構,有肥厚的脂肪頂在咽喉上方。研究人員同時將發出的聲音電腦圖形化後發現,鬚鯨發出的歌聲侷限在狹窄的頻率,與船舶產生的噪音頻率重疊。這項發現公佈在《自然》(Nature)期刊上,也揭示了我們在海洋製造的噪音對這些海洋巨獸的破壞性。因為聲音對鯨魚牠們的生存至關重要,這是牠們在海洋中找到配偶的唯一方式。
搜奇/牧場挖出海洋巨獸遺骸 白堊紀晚期水怪身長7公尺「專家喊太罕見」
澳洲一處偏遠牧場竟意外發現1億年前的「深海神獸」,當地3名業餘古生物家在昆士蘭西北部的麥金利地區搜尋,沒想到發現已滅絕的薄板龍(Elasmosaurus)化石,其歷史可追溯到1億年前的白堊紀,由於遺骸的骨架相當完整,也是澳洲首次發現頭尾相連的薄板龍化石,在全球相當罕見。出土的薄板龍遺骸化石,頭部保存良好。(圖/翻攝自QUEENSLAND MUSEUM推特)英國《每日郵報》報導,這3名業餘古生物學家隨即通知昆士蘭博物館,據館長克努森(Espen Knutsen)表示,薄板龍生存於白堊紀晚期,這款海洋爬行動物以超長的頸部和相對小的頭骨著稱,一般身長15公尺左右,但其脖子的長度可達8公尺。薄板龍生存於白堊紀晚期,是一種與恐龍同時代的海洋爬行動物。(圖/翻攝自維基百科)由於薄板龍脖子特別長,因此死後通常都會身首分離,想同時保存兩者非常困難,因此若是能找到完整骨架,可說是非常難得。經進一步了解,這隻薄板龍死前應該處於幼年階段,身長介於5至7公尺。薄板龍主要生存於開放性海域,有時會來到陸地呼吸空氣,擁有細長的牙齒,可以捕捉魚、蟹和軟體動物,儘管這次出土地點位於沙漠,但在白堊紀時期該區域卻是內海,所以在這裡能找到海洋爬行動物的化石。科學家同時透過掃描薄板龍化石,發現牠們胃部竟有石頭,稱為胃石(gastrolith),吞下石頭可能是為了磨碎胃裡的食物或是做為壓載物,當助牠們潛入水中。另外,昆士蘭博物館網路執行長湯普森(Jim Thompson)博士認為,這項重大發現有助於古生物學家了解和識別館中保存的其它薄板龍化石,也將促進對昆士蘭白堊紀時期的重要研究。薄板龍生存於白堊紀晚期,是一種與恐龍同時代的海洋爬行動物。(圖/翻攝自臉書)
深海巨獸現蹤!25公尺藍鯨浮現雪梨海面 百年只目擊3次
海洋中蘊藏無窮盡生命,像是藍鯨被認為是地球上體積最大的生物,但人們卻很難發覺牠們的存在。澳洲一名攝影師在雪梨郊區的海岸外拍攝到了一隻藍鯨浮出水面的畫面,照片曝光後,很快獲得官方認證,還表示這是百年來第3次發現藍鯨的蹤跡。根據《每日鏡報》報導,新南威爾斯州(New South Wales)海濱郊區馬魯布拉(Maroubra)附近的水域,8月中旬傳出有藍鯨現蹤;這名攝影師拍下了藍鯨游經馬魯布拉週邊海域的身姿,並將這張令人驚豔的照片分享到Instagram上。攝影師表示,在發文的前一天「我本來在觀察馬魯布拉那一帶的座頭鯨動態,結果海洋奇觀之一竟然出現在我眼前,我看到了藍鯨」,攝影師表示,他被這神奇的生物目眩神迷,「就像中了頭獎一樣」。澳洲一名攝影師在雪梨郊區的海岸外拍攝到了一隻藍鯨浮出水面的畫面。(圖/翻攝自seansperception IG)針對攝影師拍下的照片,當地國家公園及野生動物服務部(NPWS)在4日證實這起目睹事件,相關人員更表示,由於藍鯨很少出現在海岸附近,這次的目睹事件堪稱「極度罕見」。根據NPWS人員安德魯馬歇爾(AndrewMarshall)表示,被拍到的藍鯨體長可能超過25公尺、體重可能超過100公噸,馬歇爾指出,藍鯨很少被人類目擊,原因是牠們通常生活在深海裡,鯨魚分佈廣泛,且人類對於這種生物的遷徙、重要棲地等所掌握的線索目前仍非常有限。馬歇爾認為這次的照片曝光,它協助人類了解藍鯨棲地,同時也是人類是否需採取措施來保護藍鯨的重要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