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蟾蜍
」 海蟾蜍 無天敵 楊懿如 噴發毒液 外來種世界百大入侵物種「海蟾蜍」現蹤霧峰!保育志工曾1晚抓20隻 籲民眾發現快通報
南投縣草屯鎮2021年起發現世界百大入侵物種「海蟾蜍」,近來也被發現在台中市霧峰區現蹤,台中市農業局今年已接獲4次通報、移除19隻,目前沿阿罩霧圳進行5處定點調查,加強監測防止北擴;蛙類專家楊懿如24日也說,9月經團隊志工到霧峰移除,一晚可以抓到20多隻,現在已降到1、2隻甚至沒有,志工將持續巡查,也呼籲民眾發現海蟾蜍務必進行通報。東華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學系副教授楊懿如團隊及台灣兩棲類動物保育協會2021年11月在南投草屯發現海蟾蜍野外個體,著手調查移除;近日又被民眾發現在霧峰現蹤,成為海蟾蜍分布地區最北端。據農業局統計,台中市2022和2023年皆無接獲通報海蟾蜍,今年截至目前接獲4起通報分布於南勢里及萬豐里,另在去年曾移除4隻幼體,今年至9月底共移除19隻。世界百大入侵物種「海蟾蜍」近來在台中霧峰現蹤,蛙類專家、東華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學系副教授楊懿如24日說,霧峰是目前海蟾蜍分布最北端,經9月志工巡查移除,從1晚抓20多隻降到1、2隻甚至沒有,呼籲民眾發現海蟾蜍務必盡速通報。(圖/楊懿如提供/中國時報潘虹恩台中傳真)楊懿如表示,團隊2022年調查,霧峰尚沒有海蟾蜍現蹤,今年開始觀察到路殺和接獲民眾通報,發現海蟾蜍有自南岸跨過烏溪往北岸擴散跡象,可能是循著沙洲或雨後順著雨水跨過。志工9月前往巡查,1晚可以抓到10幾、20隻,經過1個月捕捉,順利降到1晚1、2隻甚至沒有,志工將持續巡查。楊懿如說,有別於台灣原生種蟾蜍耳後腺是長條形、體型約8公分,海蟾蜍耳後腺是凸起、三角形,體型可長到15到20公分。由於海蟾蜍繁殖力強,1次可產卵8000到3.5萬顆,下次繁殖期落在明年1月,呼籲民眾若發現海蟾蜍盡快通報,團隊盡快來移除,就能抑制明年繁殖的數量。農業局表示,農業局去年起辦理海蟾蜍擴散情形監測,辦理外來入侵種防治宣導推廣等措施,並在5月起加入鳥嘴潭水庫(海蟾蜍分布熱區)北側烏溪北岸堤外的農用道路,沿阿罩霧圳進行5處定點調查,防止南投海蟾蜍族群沿農業排水圳路擴散,同時持續針對水圳沿線農民進行入侵種防治宣導,防止海蟾蜍北擴。
「斑腿樹蛙」每次產卵近千顆!威脅原生蛙類 林試所:將加強復育保護工作
農業部林業試驗所委託東華大學研究團隊進行「外來種斑腿樹蛙控制與監測計畫」調查,發現斑腿樹蛙在台灣幾乎全境擴散,加上牠們每一次產卵都會產出近千顆卵,已經嚴重威脅到原生蛙類的生存環境。對此林試所表示,未來將會加強原生蛙類的保護和復育工作,同時呼籲民眾避免寵物脫逃或棄養,減少外來入侵物種的傳播。林試所指出,近年來台灣自然環境生態受到外來種蛙類威脅,有些以寵物引進後被丟棄或逃脫,有些則隨著景觀植物或貨物來台。這些外來種蛙類,除了美洲牛蛙外,近10到20年間還有亞洲錦蛙、海蛙、斑腿樹蛙、海蟾蜍以及溫室蟾等5種外來蛙類在台灣被發現。其中,又以斑腿樹蛙擴散最廣,除了台東縣外,其他地區均可見其足跡,嚴重威脅台灣自然生態。林試所表示,斑腿樹蛙每次產卵數量可達近千顆,嚴重佔據了原生蛙類的棲息地,尤其是在蝌蚪階段,因斑腿樹蛙的數量龐大,導致原生蛙類的食物短缺,生存空間也面臨威脅。研究人員分析2015、2019與2023等3年在翡翠水庫周邊的聲景監測資料後,發現斑腿樹蛙的叫越來越多,相比之下,和牠們生態習性相近的原生種布氏樹蛙則越來越少。林試所也表示,雖然調查顯示斑腿樹蛙入侵後,原生蛙類叫聲活動有所改變,但之後仍須進一步探究外來蛙類對原生物種的影響,以擬訂相關保育策略。林試所透露,未來將持續監測外來蛙類的分佈和數量,預測受威脅的生態敏感地區,採取適當措施加以控制;並呼籲飼主避免寵物脫逃或棄養。此外,還要加強原生蛙類的保護和復育工作,恢復生態系統的平衡。
密集恐懼慎入!海蟾蜍大軍入侵南投「鳥嘴潭人工湖」 1夜捕捉上萬隻
預計今年底完工的南投草屯「鳥嘴潭人工湖」,多年來遭外來種「海蟾蜍」入侵,因適逢春夏交替繁殖期,中水分署結合廠商成立「移除海蟾蜍邊境防守隊」,近來就捕獲超過3萬隻,甚至1夜就捕捉超過萬隻,嚴重破壞湖區生態,將加強巡視捕捉,防堵海蟾蜍往外擴散。鳥嘴潭人工湖位於南投縣草屯鎮烏溪旁,緊鄰國道六號,由經濟部水利署斥資202億元興建的人工湖泊,目標是完成6座可蓄水的湖泊,預計在2024年底完工,完工後每日供水量可達25萬噸,提供100萬人用水,堪稱中部地區規模最大的儲水建造工程。2021年11月,鳥嘴潭人工湖附近首次發現具毒性入侵物種海蟾蜍,中水分署與鳥嘴潭施工廠商成立「移除海蟾蜍邊境防守隊」,利用下班時間加強巡視移除,在2022年及2023年,分別捕捉移除超過1500隻,不料今年海蟾蜍卻大爆發,近期就捕捉超過3萬隻,破壞當地生態。 鳥嘴潭湖區工務所在每年3到8月海蟾蜍繁殖期,都會加強巡捕,最近甚至一夜就捕獲上萬隻幼蟾蜍,全數集中擠在一起,令人頭皮發麻。(圖/中水分署鳥嘴潭湖區工務所提供)海蟾蜍(學名:Bufo marinus),原產於中美洲及南美洲一種熱帶地區,雌蟾蜍一次可產下8000到25000顆卵,由於海蟾蜍有毒腺,被引入到多個國家控制害蟲,由於沒有天敵反而成為害物,已被國際自然保護聯盟物種存續委員會入侵物種專家小組(ISSG),列為世界百大外來入侵種。鳥嘴潭湖區工務所指出,鳥嘴潭地區是防海蟾蜍擴散到鄰近埔里、國姓最後一道防線,因此在每年3到8月海蟾蜍繁殖期,都會加強巡捕,最近甚至一夜就捕獲上萬隻幼蟾蜍,全數集中擠在一起,令人頭皮發麻。工務所表示,目前海蟾蜍防阻得宜,僅出現在御史、北勢一帶,尚未往外擴散,邊境防守隊除了加強巡邏捕捉活體,另針對可能繁殖的水域也會執行填平作業,全力進行防堵,民眾有發現亦可聯繫相關單位或撥打縣府1999專線通報。
澳洲驚見「巨型海蟾蜍」重2.7公斤破紀錄 這原因下場只能「安樂死」
澳洲昆士蘭州康威國家公園近日發現一隻破紀錄的巨型蟾蜍,重達2.7公斤。由於其對澳洲生態系統構成威脅,因此儘管它是破紀錄的蟾蜍,最後的下場仍逃不過安樂死,遺體將捐贈給昆士蘭博物館進行研究。根據路透社報導,康威國家公園的公園管理員凱莉(Kylee Gray)12日在巡邏時,發現了海蟾蜍,立即與同事將牠抓住。凱莉說,「我伸手抓住了海蟾蜍,簡直不敢相信牠又大又重。」經過確認,這隻海蟾蜍的重量為2.7公斤,而金氏世界紀錄的蟾蜍重量為2.65公斤,所以可以說是打破了紀錄。人員表示,海蟾蜍是對澳洲生態系統構成威脅的入侵物種,其於1935年被引入澳洲,以控制甘蔗甲蟲和其他害蟲,沒想到後面數量激增,加上沒有天敵,因此成為澳洲物種的威脅。人員分析,像這樣的海蟾蜍可以產下多達35000顆的卵,繁殖能力是相當驚人的,而這隻海蟾蜍最終因其影響生態,已被安樂死,這是牠們常見的命運,遺體將捐贈給昆士蘭博物館進行研究。
25歲正妹美甲師身兼販毒集團首腦 「有錢花」住七期高調奢華GG了
台中市1名外型亮麗的張姓正妹美甲師(25歲),不但租屋住在七期豪宅,出入以賓士車代步,她另個身分竟是販毒集團首腦,警方到她的豪宅搜索,除查扣市價近百萬的K他命毒品及贓款,屋內擺放求財的金雞和金虎,甚至還有代表「有錢花」的鈔票花束。檢察官偵結後依《組織犯罪防制條例》及《毒品危害防制條例》起訴張女。警方表示,去年底逮捕藥頭黃男,他透過通訊軟體攬客販售毒咖啡包,查扣十餘包毒咖啡包、K他命及販毒所得10餘萬元,向上溯源發現黃男所屬的販毒集團,負責人就是年輕正妹張女,再由旗下成員層層分工包括推播、收帳與運送。鎖定販毒集團主嫌張女後,經查張女外型時髦亮麗,且是有合格證照的美甲師,每月5萬元租屋住於中市七期豪宅,出入以賓士車代步,出手闊綽。今年初員警見時機成熟上門查緝,一進門就看見電視櫃放置點鈔機,還有聚財擺件「海蟾蜍」,張女孩供奉象徵財源的金雞與金虎神位,連擺放的花束,都以千元和百元紙鈔摺成花朵,象徵「有錢花」。現場查扣420公克的K他命,及毒咖啡包、梅錠,合計毒品重量近7百公克,市價近百萬元;以及分裝袋、存摺、手機、點鈔機、現金40萬元等贓證物。張女坦承涉毒,供稱因美甲行業競爭激烈,才會鋌而走險經營副業,不過她對毒品的來源避重就輕。詢後被依《毒品》等罪嫌送辦,檢方聲押獲准,日前被依《組織犯罪防制條例》及《毒品危害防制條例》起訴。
25歲美甲師竟是販毒集團首腦 爽住月租5萬豪宅「紙鈔摺成錢花朵」
台中警方今年初溯源偵辦1起毒品案,破獲25歲張姓女子為首販毒集團,住七期的張女,身材曼妙、外型亮麗時髦,平日以高級轎車代步,具美甲師執照,卻以販毒為主業,警方於其住處搜查,查扣毒品1批及贓款40萬元,檢方依《組織犯罪防制條例》第3條及《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4條罪嫌將張起訴。年紀輕輕的張女為首販毒集團,其身材曼妙、外型亮麗時髦,平日都以高級轎車代步。(圖/台中市警察局提供)台中市警察大隊偵八隊副隊長李富凱指出,張女透過通訊軟體推播販售毒品咖啡包牟利,警方前往查緝,入門發現屋內放置點鈔機,及象徵聚財的「海蟾蜍」,供奉金雞及金虎神位,連擺在客廳的花束,也是用錢組成的、摺成「錢花朵」。警方於張女住處搜查,查扣毒品1批及贓款40萬元。(圖/台中市警察局提供)偵辦員警進一步了解,張女友取得合格證照的美甲師,每個月以近5萬元租屋於市區豪宅公寓內,經濟狀況相當闊綽,竟組織販毒集團,販毒手法分工細膩,負責供應毒品來源,並招攬其他共犯負責收帳、控機及指揮推播販賣。警方現場查扣愷他命、三級毒品咖啡包、二級毒品梅錠、分裝袋、存摺、手機、點鈔機及40萬元等贓證物,毒品重量近700公克,全案依違反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移送偵辦,經檢察官偵結後,全案以《組織犯罪防制條例》第3條及《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4條罪嫌起訴。
8478種外來物種增列管制 違法輸入裁處20萬至100萬元罰鍰
為防範外來野生動物入侵影響本土生態環境,行政院農委會於評估盤查後,委請經濟部近日公告修正「限制輸入貨品表」,將分屬53項貨品的8478種外來野生動物增列輸入規定代號「111」(管制輸入),並從今年6月1日起生效,未來非經經濟部專案同意,均不得再輸入至國內,以從源頭阻絕外來種入侵。農委會林務局表示,為從源頭加強管控,本次禁止輸入動物名單,為農委會林務局、漁業署、及海委會海洋保育署等中央主管機關,分別就權管動物類群盤點出具入侵風險物種,再與專家學者及相關權益團體共同研商後決定。為防範外來野生動物入侵影響本土生態環境,行政院農委會於評估盤查後,委請經濟部近日公告修正「限制輸入貨品表」,將分屬53項貨品的8478種外來野生動物增列輸入規定代號「111」(管制輸入)。(圖/林務局提供/林良齊台北傳真)禁止輸入名單包含哺乳類1種、鳥類約250種、爬蟲類約1060種、兩棲類約250種、無脊椎動物約6800種、陸域及海域水產動物122種,共計8478種動物,包括常見的寵物如家八哥、黑領椋鳥、巴西龜等物種外,也包含了可能直接或間接影響本土物種或造成農作物損害等入侵風險高物種,如浣熊、黑白南美蜥、紅肚龜等動物,而林務局近年積極移除的埃及聖䴉、綠鬣蜥及海蟾蜍亦名列其中,目前也持續盤點可能具有入侵風險其他物種,將動態增補公告禁止輸入。為防範外來野生動物入侵影響本土生態環境,行政院農委會於評估盤查後,委請經濟部近日公告修正「限制輸入貨品表」,將分屬53項貨品的8478種外來野生動物增列輸入規定代號「111」(管制輸入)。(圖/林務局提供/林良齊台北傳真)林務局提醒,6月1日公告正式生效後,未經許可輸入上述公告物種,除可依違反野生動物保育法規定裁處20萬至100萬元罰鍰外,亦可能違反貿易法及海關緝私條例等規定,請國人留意避免觸法。
百大入侵種「海蟾蜍」南投現蹤…毒液噴1公尺超兇猛 最高可產卵3.5萬粒
名列世界百大入侵種的「海蟾蜍」,先前在國內並未發現過野外個體,不過就在去年11月7日,兩棲類保育志工團隊卻在南投草屯一處菜園發現其蹤影。經過相關單位、志工4個月來的努力,目前已捕捉1300隻,持續朝清零目標邁進。不過,隨著時序進入繁殖期,近日陸續捕捉到抱接產卵個體,令人相當擔憂。為了讓海蟾蜍在台灣絕跡,東華大學教授楊懿如持續率領志工進行移除行動,本月6日表示,「海蟾蜍已經進入繁殖期,有些雄蛙移動到水田鳴叫,不過今晚僅在少數地方聽到叫聲,沒有形成大合唱。有可能因為天氣不適合,海蟾蜍通常在降雨後繁殖,今天比較乾。有些農田噴農藥,海蟾蜍不會接近。楊教授提到,經過志工及當地居民長期努力,目前已捕獲1300多隻海蟾蜍,「可能經過幾次每晚50多隻的移除後,分布核心區的族群受到壓抑,我很希望是如此。最近也發現分布邊緣地帶逐漸出現海蟾蜍,零星分布方式,讓移除的工作更加困難。不過控制像海蟾蜍這樣強勢的外來種,本來就要有長久抗戰的決心。」楊懿如指出,「最近氣溫回升,很適合海蟾蜍活動,也在稻田發現準備產卵的抱接配對。已經發布志工密集移除海蟾蜍動員令,近期每天都有志工在熱區移除海蟾蜍,利用誘鳴的方式,偵測及移除進入水域鳴叫的公蛙,攔截移除從旱地進入水域的母蛙,以降低繁殖族群,希望能早日根除草屯的海蟾蜍。」南投林管處表示,海蟾蜍原產於美洲熱帶地區,過去許多國家為了防治甘蔗、香蕉與其他經濟作物的各種不同害蟲,而被引入世界各地。由於海蟾蜍體型碩大,體長最大可達30公分以上,而且食量驚人,會捕食棲息地內所有能抓到的動物為食,甚至也會吃狗飼料。另外,海蟾蜍的毒腺(耳後腺)大而明顯,從上方看外觀類似三角形凸出物,如果受到挑釁,或是局部受到壓迫,例如捕食者咬住時,就可能從耳後腺噴出毒液,距離甚可超過1公尺遠,對本土野生動物具威脅性,亦可能造成犬貓誤食致死。南投林管處指出,海蟾蜍在澳洲、日本、菲律賓等都已經造成嚴重生態危害,國內目前雖僅於草屯發現蹤跡,但個體都是成蛙,體長約10至15公分,且雌雄都有,可能因季節關係,尚未發現蝌蚪或是幼體。楊教授表示,海蟾蜍壽命一般是10年至15年,人工養殖可達30年,一次產卵少則8000顆,最多可達3萬顆,一旦擴散將造成十分嚴重的影響。
海蟾蜍襲台1/巨型外來種毒物現蹤草屯 居民:狗一舔就死
外來種「海蟾蜍」因體型碩大、個性溫馴,長年來是爬蟲類玩家的愛寵,但牠飽含毒性,成年體在台灣幾乎沒有天敵,農委會2016年就禁止輸入該物種,南投草屯卻在今年11月初驚爆海蟾蜍大軍現蹤野外,目前更恐已出現「下一代」,還疑似有狗兒舔舐之後暴斃身亡,當地居民懷疑是不肖人士放生釀禍,專家則憂心忡忡,正積極移除並持續研擬對策。據了解,海蟾蜍原產於美洲熱帶地區,過去被當成防治害蟲的天敵而引入世界各地,但牠們食量驚人,可說「張嘴不留活口」,耳後還內藏毒腺,遭攻擊就會噴發毒液,甚至導致掠食者吃下牠們後身亡,連鱷魚都會被毒死,在澳洲、日本、菲律賓等地都已造成嚴重生態危害,更被列為世界百大入侵種。而2016年6月後,農委會就不允許海蟾蜍輸入國內,但今年11月初,兩棲類保育志工卻在南投草屯一處菜園發現其身影,經確認是海蟾蜍後,林務局立刻請蛙類專家楊懿如教授團隊、特生中心和林管處動員移除逾200隻,但嚴重事態讓專業團隊憂心忡忡。本刊調查,前年9月就有民眾在臉書貼出海蟾蜍的照片,當作沒看過的稀有物種上網詢問,但那時沒有引發大眾關注,而去年9月、10月間,也有民眾在草屯發現被路殺的海蟾蜍遺體,就此推斷,海蟾蜍已在台灣野外現蹤約2年,如今更疑似出現「新生代」。「有發現今年出生的幼體,比較擔心野外有繁殖。」楊懿如表示,海蟾蜍一旦長到15公分以上,在台灣的天敵就「幾乎只剩人」,而在全面清查過程中,有發現5公分以下的海蟾蜍,無法確認是有人刻意「丟小隻的」,還是牠們已有下一代出現。當地居民更指證歷歷,指去年就有貓狗因玩弄舔舐海蟾蜍而中毒,甚至有毛孩喪命。草屯林小姐說,自家狗兒去年散步時撿了一隻蟾蜍回來舔,她發現有異時,狗兒已口吐白沫,急救後宣告不治,醫生鑑定確認是中毒,但當時對此物種知識不足,今年看到照片後回想,才驚覺愛寵是死在超毒外來種的手中。林小姐飼養的狗兒去年舔舐疑似海蟾蜍的物種,最終口吐白沫、中毒身亡。(圖/張文玠攝、讀者提供,CTWANT合成)居民懷疑如今的海蟾蜍亂象是放生所致,楊懿如則說,現有資料無法推斷海蟾蜍跑到野外的原因,不排除棄養、放生或是寵物逃逸的可能,明年的繁殖期將是關鍵,一對海蟾蜍可產8000顆到1萬顆卵,但只有0.5%能孵化,又僅有10隻左右能長到成體,將來可能會用陷阱圍堵,做最精準的捕捉。楊懿如表示,如民眾發現海蟾蜍蹤跡,可戴手套捕捉後將牠們送到收容點,由特生中心接手照顧,也可通知志工來接收,如不方便親自捕捉,可利用臉書向台灣兩棲類保育志工社團通報發現日期和鄉鎮,或用1999通知地方政府,將會有專業團隊前往確認,但在網路上請避免留下確切位置,避免有心玩家前往捕捉。「這不是海蟾蜍的錯,牠們只是被帶到錯誤的地方。」楊懿如也呼籲,即使是外來種,但仍是不該被虐待的生命,牠們的動物權也同樣需要被保護,希望海蟾蜍飼主善盡照顧責任、不要野放,避免對台灣生態造成傷害。海蟾蜍被列為世界百大入侵種,農委會不敢大意,製作海報呼籲大眾協尋通報。(圖/農委會提供)
海蟾蜍襲台2/摸到會中毒比鬼恐怖 大叔特攻團深入墓仔埔「1天抓13隻」
「世界百大入侵種」海蟾蜍上月初在南投草屯野外現蹤,該物種在台灣可說沒有天敵,當地居民提心吊膽,害怕生態面臨嚴重浩劫,當地人士黃明賜因而帶領「鱸鰻特攻隊」參與移除,幾乎每晚都在菜園、農田甚至墳墓區奔走,曾1天就抓13隻,即使中毒也不怕,只盼早日還給本土動植物安寧家園。11月24日晚間8時許,本刊在黃明賜的帶領下到達草屯民宅旁,只見「鱸鰻特攻隊」拿著手電筒四處尋找,不到20分鐘便順著叫聲和糞便找到海蟾蜍蹤影,海蟾蜍感覺到危險試圖逃跑,所幸埋伏在側的隊員眼明手快,將牠一把抓住並裝進米袋內順利移除。「鱸鰻特攻隊」深夜還在草叢和各種縫隙中積極尋找海蟾蜍,有時忘了戴手套,得緊急洗手避免中毒。(圖/張文玠攝)而當晚收穫不只於此,「鱸鰻特攻隊」民宅捕抓到2隻後,又接受當地居民的請託到附近菜圃巡邏,果然一到就看見體型碩大的海蟾蜍正在尋覓獵物,附近民眾聽聞動靜還來加油打氣,黃明賜等人便在鄉民的感激聲中,再度「打包」3隻成功。原以為特攻隊會就此「滿載而歸」,但黃明賜研判海蟾蜍恐於人煙稀少的區域繼續肆虐,他們稍作休息後,晚間10時許又挺身進入公墓尋找「漏網之蟾」,當天時序已入深秋,一踏進墳場便能明顯感覺到氣溫驟降,且該區光源稀微,只能靠著橘紅月色和頭燈亮光勉強照明。在視線不清的情況下,任何一陣呼嘯而過的風聲都讓人不寒而慄,記者謹慎落腳以避免打擾「先人」安眠時,黃明賜等人無視周遭的陰森氣息,於草叢中跳躍穿梭,還不時翻動廢棄棺材和木板,就怕錯過任何可能,這種「大無畏」精神也讓他們當天共移除了13隻海蟾蜍。「鬼沒有什麼可怕的,如果有小朋友摸到海蟾蜍中毒才叫恐怖。」黃明賜說,海蟾蜍的毒性和危害眾所周知,還曾有狗兒誤舔而中毒身亡,他自己曾在抓捕後沒洗手就吃東西,導致連續2天上吐下瀉,痛苦虛脫的幾乎不成人形,倘若是孩童受害,後果更將不堪設想。「鱸鰻特攻隊」曾1天就捕獲13隻海蟾蜍,至今已上交逾40隻給特生中心。(圖/張文玠攝)「為了移除這個,隊員家裡都鬧革命了,」黃明賜苦笑表示,「鱸鰻特攻隊」長年來致力於外來種移除,在海蟾蜍入侵草屯後,隊員便自願放棄陪伴妻小的時間,下班後在農田、菜園和公墓區亂竄到凌晨,隔天早上還是一樣要上班,即使家人難以諒解,「但該做的事情還是得做」,目前已上交特生中心逾40隻,隊員們只期盼用自己的力量守護台灣,早日還給本土動植物安寧家園。
海蟾蜍襲台3/每天走140個足球場 專家徒步巡邏到深夜只為監控牠
外來物種「海蟾蜍」體型碩大、食量驚人,身體內還暗藏致命毒液,被列為全球百大入侵種,在世界各地均惡名昭彰,卻於上月在南投草屯現蹤,生態專家們如臨大敵,特生中心更每天都徒步巡邏到深夜,只為確切掌握其分布狀況,希望能將海蟾蜍控制在草屯境內,讓牠們盡快在野外匿跡。11月24日晚間5時許,當多數民眾結束一天工作,準備回家享用豐盛晚餐時,特生中心人員林湧倫卻還有硬仗要打,只見他帶領林務局人員重裝上陣,穿戴頭燈、雨鞋後深入野外,在草叢、田間和水溝中仔細探索,開啟漫長而艱辛的調查之路。林務局人員加入海蟾蜍移除計畫,他們穿戴頭燈、雨鞋深入野外。(圖/張文玠攝)「這其實成就感很低,卻『一定要做』。」林湧倫說,海蟾蜍原先是用來清除甘蔗上的害蟲,日據時期就曾有人試圖引入,所幸當時並未釀成災禍,也因歷史上僅3筆紀錄,國內對海蟾蜍「瞭解甚少」,包括在台灣是否冬眠和其他習性都難以掌握,首要調查的就是分布範圍,這工作則只能靠人力一步一腳印完成。林湧倫解釋,目前由國立東華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學系副教授楊懿如,率領志工團隊在重災區御史里負責移除工作,特生中心則針對既有族群往外擴展2到3公里搜索,確定「哪裡有、哪裡沒有」才能做出最精確的判斷。也因此,特生中心在草屯畫出數百個方格,每個方格的面積約0.4平方公里,他們兵分多路巡視,每天約調查1平方公里,相當於140個足球場面積,幾乎都要忙到晚上9點才能收工,更曾一路巡邏到12點,隔日早上則繼續上班。在專家和志工努力下,至今已移除逾200隻海蟾蜍,有上百隻在特生中心收容並進行學術研究,副研究員林春富也從牠們的排遺發現大量原生種生物,包括盲蛇、溪蟹、蜥蜴和蛙類等小動物,甚至有貓狗飼料和廚餘,研判牠們是為了捕捉小蟲而將廚餘吃下肚,證明海蟾蜍食性雜、環境耐受能力強,體內毒性甚至會導致掠食者死亡,一旦在台灣野外生根,其後果將難以想像。海蟾蜍喜歡在有水的地方生活,移除人員不敢大意,仔細審視水溝水池內的生物,就怕有任何錯漏。(圖/張文玠攝)林湧倫說,海蟾蜍在野外蔓延恐與寵物市場脫離不了關係,牠們繁殖力驚人,每對一次可生下上萬顆卵,且「1年可以生2次」,倘若在野外的族群就是目前已掌握到的群體,就有可能在一年內進行防堵,呼籲民眾發現海蟾蜍後通報特生中心或地方政府,勿私自飼養造成對生態無法抹滅的傷害。
海蟾蜍襲台4/天價寵物恐成生態殺手 教授:不是牠的錯
外來物種海蟾蜍上月初在南投草屯現蹤,更疑似已出現「下一代」,嚴峻情況讓當地居民戰戰兢兢,專家正積極研擬移除政策,但海蟾蜍體型碩大、個性溫馴,長年來是爬蟲類玩家的愛寵,移除行動讓許多飼主不捨心疼,蛙類專家楊懿如就呼籲,侵入野外「不是牠的錯」,呼籲民眾捕捉時應注意動物權益。據了解,海蟾蜍原產於美洲熱帶地區,過去被當成防治害蟲的天敵而引入世界各地,但牠們食量驚人,台灣的小型生物對牠而言,就像鮮嫩多汁的自助饗宴,可說「張嘴不留活口」,其成體在台灣幾乎沒有天敵。更可怕的是,海蟾蜍耳後還內藏毒腺,遭攻擊就會分泌毒液,最遠可噴射1公尺,甚至導致掠食者吃牠們後身亡,連鱷魚都會被毒死,在澳洲、日本、菲律賓等地都已造成嚴重生態危害,更被列為世界百大入侵種。 海蟾蜍體型碩大、個性溫馴,長年來是爬蟲類玩家的愛寵,最高一隻可賣到5000元。(圖/翻攝畫面)各地專家將海蟾蜍視為釀成浩劫的「生態殺手」,卻有一群爬蟲類玩家對牠們情有獨鍾。本刊調查,海蟾蜍體型碩大、性格溫馴,更因「身體健康、超好養」而被公認為兩棲新手首選,台灣民間習俗更相信蟾蜍帶財,海蟾蜍最高一隻可賣到5000元,平均價格則在1000元到2000元間。但農委會在2016年就禁止輸入該物種,不少玩家得知海蟾蜍入侵南投草屯後,還刻意來此「尋寶」,希望能「撿」海蟾蜍回家飼養,此現象也讓專家憂心忡忡,呼籲民眾在通報海蟾蜍蹤跡時,只需註明日期和鄉鎮,勿在網路上留下確切區域,避免這些無辜生命再次被人為擺弄。「這不是海蟾蜍的錯,牠們只是被帶到錯誤的地方。」楊懿如也呼籲,即使是外來種,牠們仍是不該被虐待的生命,動物權同樣需要被保護,希望民眾在移除時能盡量減少牠們的苦楚,也呼籲海蟾蜍飼主善盡照顧責任、不要野放,避免對台灣生態造成傷害。蛙類專家楊懿如提醒,如今的處境不是海蟾蜍的錯,民眾在移除時應注意牠們的動物權,不得有虐待情事發生。(圖/翻攝畫面)
百大入侵種海蟾蜍現蹤草屯 特攻隊1夜捕獲13隻
外來種「海蟾蜍」,因為體型碩大、個性溫馴,長年來是爬蟲類玩家的愛寵,但牠飽含毒性,成年體在台灣幾乎沒有天敵,農委會2016年就禁止輸入,南投草屯卻在今年11月初驚爆海蟾蜍大軍現蹤野外,目前疑似已經出現「下一代」,當地居民懷疑是不肖人士放生釀禍,專家則憂心忡忡,正積極移除並持續研擬對策。
百大入侵種「海蟾蜍」南投現蹤…毒液噴1公尺超兇猛 1週狂抓上百隻
名列世界百大入侵種的「海蟾蜍」,先前在國內並未發現過野外個體,不過就在11月7日,兩棲類保育志工團隊卻在南投草屯一處菜園發現。經國立東華大學楊懿如教授與林務局聯繫後,為避免擴散,7日當晚就由志工團隊、當地國小教師及菜園主人等15人立即移除了27隻,目前在各方努力下,已捕獲上百隻。南投林管處表示,海蟾蜍原產於美洲熱帶地區,過去許多國家為了防治甘蔗、香蕉與其他經濟作物的各種不同害蟲,而被引入世界各地。由於海蟾蜍體型碩大,體長最大可達30公分以上,而且食量驚人,會捕食棲息地內所有能抓到的動物為食,甚至也會吃狗飼料。另外,海蟾蜍的毒腺(耳後腺)大而明顯,從上方看外觀類似三角形凸出物,如果受到挑釁,或是局部受到壓迫,例如捕食者咬住時,就可能從耳後腺噴出毒液,距離甚可超過1公尺遠,對本土野生動物具威脅性,亦可能造成犬貓誤食致死。南投林管處指出,海蟾蜍在澳洲、日本、菲律賓等都已經造成嚴重生態危害,國內目前雖僅於草屯發現蹤跡,但個體都是成蛙,體長約10至15公分,且雌雄都有,可能因季節關係,尚未發現蝌蚪或是幼體。楊教授表示,海蟾蜍壽命一般是10年至15年,人工養殖可達30年,一次產卵少則8000顆,最多可達3萬顆,一旦擴散將造成十分嚴重的影響。為儘速移除海蟾蜍,林務局已責請南投林管處與楊懿如教授、兩棲類保育志工團隊、特有生物保育中心、南投縣政府等擬定緊急移除策略,以目前發現地點做為核心區域,往外劃訂200公尺範圍的網格系統,每一個網格均由志工團隊及保育人員地毯式搜索海蟾蜍蹤跡並移除個體,並將搜尋範圍持續向外擴展至鄰近鄉鎮,以確認海蟾蜍實際擴散程度。南投林管處呼籲,民眾一旦發現海蟾蜍蹤跡,可至「兩棲類保育志工」臉書社團(https://www.fb.com/groups/froghome/)進行線上通報,或是打1999專線電話通報南投縣政府,協助加快移除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