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化天然氣
」 天然氣 中油 台灣中油 液化天然氣 台灣美擴大貿易戰!禁售陸TP Link 川普喊話課歐盟關稅
近年來美國對歐盟的商品貿易逆差雖然逐漸縮小,而美國在服務貿易方面對歐盟貿易順差。這對主張「美國優先」的川普來說,有一點「貿易逆差」就是不公平。美國候任總統川普20日警告歐盟,必須承諾大規模購買美國石油和天然氣,否則就以關稅伺候。歐盟一直希望避免與美國爆發貿易戰,並在川普當選總統後爭相增購液化天然氣(LNG)或農產品,藉此避免川普把關稅的矛頭指向布魯塞爾。不過川普顯然對目前的狀況仍不滿意,對歐盟發出警告。歐洲大多數煉油廠和天然氣公司都是民營,除非實施額外的制裁或者加徵關稅,否則政府也無法決定這些公司的採購來源。歐盟發言人吉爾(Olof Gill)當(20)日表示,歐盟27國願意與美國談判能源方面的共同利益,並指出美國也享有「對歐盟的大量服務貿易順差」。美國挑起各國貿易戰,不只是加徵關稅,甚至網通產品也被影響。根據外媒報導,美國商務部、國防部與司法部以國家安全為由,已各自對中國網通公司 TP-Link 展開調查,並禁用其產品。若真的查禁TP-Link 網通產品,美國騰出來的市場空缺將會非常驚人,對台灣網通廠後續效應值得關注。法人看好激勵網通廠未來營運表現,網通業者樂觀期待轉單效應。本土網通品牌友訊(2332)、友勁(6142)衝第一攻漲停,製造商中磊(5388)、啟碁(6285)、神準(3558)、建漢(3062)、正文(4906)、明泰(3380)也可望受惠。
洲際接收站環評 中油與在地共生共榮 遵守在地抵減承諾 持續協助高雄邁向無煤
環境部今(11)日通過洲際液化天然氣接收站環評案,台灣中油感謝環評委員對本案提出許多建言,對於興建洲際接收站的空污增量,台灣中油信守「在地抵換」的承諾,例如將大林煉油廠內的公務車輛全數換為電動車。同時針對環評委員的意見,也會持續努力,並與在地持續溝通,讓洲際接收站有助大林電廠增氣減煤,更可稱為高雄當地工業鍋爐「優先減煤」的基礎建設。 配合政府能源轉型政策及空氣污染防制,台灣中油興建洲際接收站及輸儲設施,以滿足下游產業改燃氣使用需求及降低空氣污染物燃燒排放。洲際接收站完成後,可就近供應天然氣予台電大林電廠,更關鍵的是,未來岡山以南的電業、工業、民生及汽電共生等用戶,才有足夠的供氣量能,讓燃煤轉燃氣的工程加速啟動,改善當地的空氣品質。 台灣中油表示,洲際接收站若於2031年如期興建完成,預估每年可供應600萬公噸的天然氣,不僅有助於大林電廠增氣減煤,更有助於高雄當地工業鍋爐煤改氣,減少相同熱值的燃煤或燃油使用,可減少粒狀物約2.1萬公噸/年(減量約99.3%)、硫氧化物約9.5萬公噸/年(約100%)、氮氧化物約5.0萬公噸(78.9%)等排放量,並降低二氧化碳約624萬公噸CO2e/年(約51.3%),對於改善環境品質及淨零排放具有正面之效益,是兼顧南部用電用氣成長,與脫煤減碳的關鍵基礎設施。 對於洲際接收站興建本身所衍生的空污增量,台灣中油絕對會信守「在地抵換」的承諾,例如將大林煉油廠內的公務車輛全數換為電動車,將抵換量全部應用於當地,不會用在外縣市,以降低當地的空污負擔。 配合政府2050淨零轉型政策及高雄市政府減煤脫碳的目標,台灣中油肩負擴大並穩定供應國內天然氣的責任,充份供應南部用氣需求及備援永安接收站之能力,必將如期如質完成洲際接收站的興建。
中油七接環評過關 環團痛批審查草率!環境部回應了
中油計畫在高雄大林蒲興建占地37.4公頃「洲際液化天然氣接收站(七接)」,11日在環境部環評大會審查,環團以大林蒲居民被重工業工廠包圍,長年承受汙染,前行政院長林全更曾到當地致歉並承諾改善空品,在審查會現場激動喊出「沒有遷村、就沒有七接」。環評委員要求空汙增量在地抵換、納入既有接收站實際空汙排放,強化空汙增量影響評估等,全案審議2小時後通過。由於七接案今年9月通過環評初審,不到3個月就通過環評大會,環團質疑審查草率、甚至有公權力介入。主持審議的環境部長彭啓明強調,他沒接到任何政治指導,環委嚴格要求、認真審查,「環評並不是時間久才代表詳細」,而是在一定的要求下,開發單位回答到該回答的內容,因此不是「快速」;該案考量大林蒲居民訴求,附帶建議寫明「大林蒲遷村前不得開發」意見,請高雄市政府及經濟部參酌。中油表示,該案排放各項空氣汙染物量未達一定規模,例如PM2.5一年排放不到1噸、接收站本身逸散最多5噸等,未來執行的空汙增量抵換方式,將優先汰換高雄市老舊車輛。中油強調,擇定大林蒲是因可就近供應臨海工業區、台電大林發電廠需求,也能配合高雄市脫煤脫碳目標,使用天然氣代替燃油、燃煤,能大幅降低高雄空汙。台灣要健康婆婆爸爸媽媽團協會理事長洪秀菊則痛批,中油竟用移動汙染源抵固定汙染源,根本沒有實質減量,如此不管怎麼抵,大林蒲環境只會更糟,居民已被周遭臨海工業區排汙折磨50年,只要大林蒲沒遷村就沒有七接。環委認為,七接在地排放空汙,中油應在大林蒲當地執行空汙增量抵換,民眾較能信服,建議中油將大林煉油廠內公務車全數汰換電動車。環委也要求中油入既有天然氣接收站及天然氣運送船舶實際空汙排放情形,以強化營運階段空汙增量影響評估說明。高雄市鳳興里長洪富賢說,居民持正反兩面意見,有人認為從燃煤發電改天然氣可減少空汙,也有民眾認為天然氣仍會造成溫室效應。龍鳳里長黃文裕則說,當地空氣品質不好,許多居民身體早已受到影響,空汙需改善,但最重要的是居民盼望盡早遷村,不要牛步,前提是遷村條件好一點,別讓大家負債搬家。
川普走馬上任 首要退出《巴黎氣候協定》
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29次締約方會議(COP29)11日將在亞塞拜然首都巴庫登場,然而美媒8日報導,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的政權交接團隊已準備好一系列行政命令,其中包括再次讓美國退出《巴黎氣候協定》。與此同時,歐盟執委會主席范德賴恩(Ursula von der Leyen)透露她與川普的通話內容,指歐盟考慮進口美國天然氣,以避免川普對歐洲貨品加徵關稅。美國現任拜登政府一直強調綠色政策,並在可再生能源項目上投入數十億美元。他在上任首日,即簽署美國重新加入《巴黎氣候協定》的命令,以扭轉川普在2017年任內退出協定的決策。《紐約時報》報導,在川普勝選後,其團隊已備好一系列行政命令,好讓美國退出這項要求各國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國際條約。不僅如此,其他行政命令包括,縮小《古蹟法》給予永久保護的一些土地或歷史古蹟的規模,以允許更多的鑽探和採礦活動。川普預計還將結束向亞洲和歐洲龐大市場出口新的液化天然氣禁令,並撤銷一項允許加州和其他州實施更嚴格汙染標準的豁免。紐時援引匿名消息指出,政權交接團隊部分成員正討論將環境保護署總部遷出華盛頓。這些舉措在在顯示,川普意圖推翻拜登的環保政策。川普政權交接團隊發言人李威特(Karoline Leavitt)回應路透稱,川普會「履行競選中的承諾」。值得注意的是,范德賴恩8日在歐盟領袖非正式會議後說,歐盟目前仍從俄羅斯進口大量液化天然氣,「我們為何不以價格更低的美國液化天然氣取而代之呢?這將降低我們的能源價格。」川普在競選期間,曾揚言美國應就進口產品加徵20%關稅。范德賴恩7日致電川普,認為若要免徵關稅,必須進行多項舉措,「首先是接觸,再討論共同利益,然後談判」。她表示,進口更多美國液化天然氣,是歐盟在明年1月川普宣誓就職後,有可能採取的貿易策略,也是她與川普通話時,提到的話題之一。法國廣播電台指出,美國已是歐洲最大的液化天然氣供應國,但從俄羅斯進口的液化天然氣仍穩居第二。隨著俄烏戰爭持續,歐盟官員正想方設法遏制莫斯科,但俄羅斯的天然氣和液化天然氣,不在制裁範圍內。
中油新董、總上任提「3,500億元增資」 傳前董座看新聞才知異動
台灣中油今(4)日舉行新任董事長方振仁及總經理張敏布達典禮,由經濟部次長連錦漳監交。方振仁在致詞中指出,中油現在面臨淨零轉型、天然氣供應韌性及財務虧損等挑戰,「目前首要任務是盡速完成天然氣轉型」。方振仁表示,台灣中油身肩穩定供應國內所需油品、天然氣、石化品的任務,以維持國內民生、經濟發展,其中天然氣是能源轉型過程重要的橋接能源,積極擴增北、中、南液化天然氣接收站卸收、儲存及輸送量能,推動第三接收站、洲際接收站建置,以及擴建既有台中廠與永安廠相關輸儲設施,滿足國內天然氣逐年成長需求,達成2050淨零排放的階段目標。在整體轉型方面,台灣中油將持續聚焦核心研發技術量能,投入永續航空燃油(SAF)、地熱、氫能、負碳技術及材料等新事業,其中,地熱和氫能是台灣中油淨零轉型的重要方向,近期國內首座可移動式加氫示範站將在高雄完成建置,同時也選擇地熱資源豐富的宜蘭仁澤-土場地熱區,做為首要地熱探勘及發電場址。至於財務方面,方振仁表示,截至10月底稅前虧損已達新台幣304億,預估累計虧損達627億,呼籲政府讓中油適時調整油氣價格,並給予財務支援;同時,方振仁也呼籲政府能讓中油財務資源上獲得政府挹注,目前正擬出「4年新台幣3,500億元」的計畫,以改善中油公司的財務結構,不過經濟部還在討論中。新任董事長方振仁歷任天然氣事業部工務室主任、總工程師、天然氣事業部執行長及副總經理等職務,於111年4月升任總經理,在台灣中油服務邁入第40年,從永安第一座液化天然氣接收站、台中液化天然氣接收站興建初期就參與規劃設計,過去配合政府能源轉型政策,積極推動興建第三座液化天然氣接收站等重大工程。新任總經理張敏於台灣中油服務逾38年,歷任轉投資事業處副處長、財務處副處長、行政處處長、液化石油氣事業部及探採事業部執行長等職務,並於111年7月升任副總經理,在台灣中油積極配合政府推動二次能源轉型之際,可發揮其專業。值得注意的是,今日前任董座李順欽未出席布達典禮,據傳中油工會理事長陳嘉麟表示,此次人事異動並未先行通知,前董座是看新聞才知道,希望未來這部分經濟部可以做得更好。對此,連錦漳表示,「對於李順欽未出席布達典禮一事並不知情。」
敲定了!中油高層人事異動皆內升 方振仁、張敏接任中油新董事長、總經理
掌管國內石化能源供應的中油公司董總高層確定異動!中油董事長李順欽將去職退休,基於二次能源轉型等考量,行政院今天已正式核定由熟悉天然氣工程的中油總經理方振仁內升任董事長,從探勘部門出身的副總張敏升任總經理。最快下周可望召開臨時董事會完成改選。中油董事長李順欽因屆齡延任多年,這兩年一直傳出有異動,但因專業考量,仍被蔡政府重用迄今。520之後,外界也一直有異動傳聞,現在確定他完成階段性任務退休。國營事業中油公司為國內最大石化能源公司,中油因肩負三接天然氣供氣與能源轉型重大任務,尤其天然氣將作為未來橋接再生能源的重要傳統能源。總經理方振仁今年2月也屆齡65歲,原本一直想辦理退休,但經濟部高層並不同意,經過一番慰留及遊說,才留住方振仁,同時賦予其重任,更上層樓。方振仁最早從工程師、總工程師做起,從永安第一座天然氣接收站就參與規劃設計,後來到台中液化天然氣接收站,到觀塘第三座接收站,方振仁無役不與。至於總座遺缺,將由探勘部門出身的副總張敏接任,據悉,也是考量地熱與探勘息息相關。
網傳因軍演令天然氣船無法進港? 中油駁「假訊息」
網傳有液化天然氣船因中國軍演無法進港,台灣中油公司嚴正澄清此網路訊息是錯誤的假訊息,今(14)日早上已與所有供應商確認,所有船隻皆為如期運補。台灣中油表示,已與所有供應商確認,近期無論靠卸永安港、台中港的貨氣都沒有影響,都會如期卸收供應。且今早才有一艘液化天然氣船順利卸收完畢,同時國內天然氣存量也高於法定安全天數,確保供氣安全無虞。中油指出,網傳的液化天然氣船事實上12日就提早到,因港區無錨泊區供該船停泊,因此於台灣周邊巡航,待卸收時段到才進港卸收,此為例行作業程序,對於特定網路資訊於此時散佈錯假謠言,台灣中油深感遺憾。
軍演害天然氣船無法進港? 中油斥「假消息」:如期卸收
中共今天清晨宣布進行「聯合利劍-2024B」軍演,社群傳出有液化天然氣船因中國軍演無法進港。對此,台灣中油公司14日中午發出3點聲明,強調此網路訊息是「錯誤的假訊息」。中油表示,今(14)日早上已與所有供應商確認,所有船隻皆為如期運補,國內天然氣存量也高於法定安全天數,供氣無虞中油發出新聞稿表示,已與所有供應商確認,近期無論靠卸永安港、台中港的貨氣都沒有影響,都會如期卸收供應。中油強調,今早才有一艘液化天然氣船順利卸收完畢,同時國內天然氣存量也高於法定安全天數,確保供氣安全無虞。中油進一步澄清,網傳的液化天然氣船事實上12日就提早到,因港區無錨泊區供該船停泊,因此於台灣周邊巡航,待卸收時段到才進港卸收,此為例行作業程序,對於特定網路資訊於此時散佈錯假謠言,台灣中油深感遺憾。大陸解放軍今(14)日宣布實行「聯合利劍-2024B」演習,這也是今年第二次對台軍演。解放軍東部戰區組織戰區陸軍、海軍、空軍及火箭軍等,於台灣海峽北部、台灣北部、東部、南部海域展開軍演,重點包括海空戰備警巡、要港要域封控、對海對陸打擊及奪取綜合制權等項目。李熹海聲稱,「這是對台獨分裂勢力行徑的強力震懾,捍衛國家主權,維護國家統一的正當及必要行動。」
軍演害天然氣船無法進港? 中油斥「假消息」:如期卸收
中共今天清晨宣布進行「聯合利劍-2024B」軍演,社群傳出有液化天然氣船因中國軍演無法進港。對此,台灣中油公司14日中午發出3點聲明,強調此網路訊息是「錯誤的假訊息」。中油表示,今(14)日早上已與所有供應商確認,所有船隻皆為如期運補,國內天然氣存量也高於法定安全天數,供氣無虞。中油發出新聞稿表示,已與所有供應商確認,近期無論靠卸永安港、台中港的貨氣都沒有影響,都會如期卸收供應。中油強調,今早才有一艘液化天然氣船順利卸收完畢,同時國內天然氣存量也高於法定安全天數,確保供氣安全無虞。中油進一步澄清,網傳的液化天然氣船事實上12日就提早到,因港區無錨泊區供該船停泊,因此於台灣周邊巡航,待卸收時段到才進港卸收,此為例行作業程序,對於特定網路資訊於此時散佈錯假謠言,台灣中油深感遺憾。大陸解放軍今(14)日宣布實行「聯合利劍-2024B」演習,這也是今年第二次對台軍演。解放軍東部戰區組織戰區陸軍、海軍、空軍及火箭軍等,於台灣海峽北部、台灣北部、東部、南部海域展開軍演,重點包括海空戰備警巡、要港要域封控、對海對陸打擊及奪取綜合制權等項目。李熹海聲稱,「這是對台獨分裂勢力行徑的強力震懾,捍衛國家主權,維護國家統一的正當及必要行動。」
「2024 APSAA 亞太暨台灣永續行動獎」頒獎 台灣中油獲頒五項大獎
「2024 APSAA 亞太暨台灣永續行動獎」今(8)日頒獎,台灣中油公司獲頒五項大獎,包括「台灣永續行動獎」3獎項(金、銀、銅級各1項),以及「亞太永續行動獎」2獎項(同為銀級),表彰台灣中油在實踐聯合國17項永續發展目標(SDGs)上的努力;台灣中油同時以「Energy Go!能源與生態共舞」為主題參加「2024亞太永續博覽會」,展現深耕永續成果。 「亞太暨台灣永續行動獎」由財團法人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設立,表揚各界在實踐聯合國17項永續發展目標工作上之卓越成果及貢獻。「2024 APSAA 亞太暨台灣永續行動獎」頒獎 台灣中油獲頒五項大獎(圖/台灣中油) 在SDG14保育海洋生態方面,台灣中油在建設第三座液化天然氣接收站的過程中,除了採取友善藻礁生態之外推方案,同時積極進行觀塘的區域生態保育工作,確保生物多樣性,因努力獲得肯定,分別以「藻回初衷,聚礁未來」專案及「Safeguarding the Ecology:Conservation Efforts for Rare Birds and Algal Reefs」專案獲頒台灣永續行動獎金級及亞太永續行動獎銀級。「2024 APSAA 亞太暨台灣永續行動獎」頒獎 台灣中油獲頒五項大獎(圖/台灣中油) 在SDG8促進就業與經濟成長方面,台灣中油運用冷排水之冷能,進行大型海藻養殖,培養多元藻類,開發海木耳禮盒、冰品、麵條,並透過海藻原料規格化,以及生產流程標準化,研發藻體食品、養殖飼料、保健醫療產品,除了帶動產業發展,同時也落實循環經濟,本次分別以「大海寶石藻類精粹」專案及「Circular Economic: The LNG Cool Energy Utilizations」專案獲頒台灣永續行動獎及亞太永續行動獎銀級之肯定。 在SDG15保育陸域生態方面,台灣中油在台中供油中心的綠色永續整治,採用環境友善低碳工法及最佳化工程管理,實現土壤整治、捍衛淨土的美好願景,以「油污轉寶土之綠色守護」專案獲得台灣永續行動獎銅級肯定。「2024 APSAA 亞太暨台灣永續行動獎」頒獎 台灣中油獲頒五項大獎(圖/台灣中油) 此外,為了與民眾共享台灣中油推動生態保育與能源轉型的成果,台灣中油與台電公司代表經濟部參加8月8日至10日在台北世貿一館舉辦之「2024亞太永續博覽會」展覽,以「Energy Go!能源與生態共舞」為主題,觀眾可使用手機在展館中體驗虛實互動,從中瞭解七大能源的知識與發展,館內復刻生態場域氛圍,讓觀眾沉浸在探索能源與生態共融之實績,認識國營事業為實現淨零永續的具體行動和成就。
行政院院長卓榮泰視察台灣第三座液化天然氣接收站,台灣中油預計114年3月底初期供氣
行政院院長卓榮泰今(21)日至桃園市觀音區視察台灣中油公司第三座液化天然氣接收站工程進度,他勉勵現場工作人員在確保工安及環保前提下積極趕工,以達政府展綠、增氣、減煤之目標。台灣中油公司董事長李順欽表示,目前工程進度超前2.63%,對114年3月底測試運轉後初期供氣的目標很有信心。卓院長由行政院秘書長龔明鑫、經濟部次長連錦漳、桃園市政府秘書長溫代欣等人陪同,行經約1.2公里長的棧橋至第三座液化天然氣接收站後線碼頭,視察三接工程的進度,卓院長上任甫一個月就到三接工程視察,顯見對此工程的重視。院長現場聽取工程簡報(後方為卸料臂)。(圖片提供/台灣中油)卓院長表示,當年三接工程通過環評,且經過公投後才能順利進行,因此要珍惜人民再度信賴政府的機會。三接有三大功能,第一是展綠、增氣、減碳,第二,天然氣肩負邁向2050淨零轉型目標橋接能源之重責,第三能夠穩定北部供電且強化大台北與桃園地區電網韌性,因此工程必須如期如質完成。 經濟部次長連錦漳期許中油公司三接工程於114年3月底測試運轉後初期供氣,務必使命必達。對此,李董事長表示,三接工程目前執行進度58.49%,超前2.63%,對行政院與經濟部要求的目標,他「很有信心」可以達成。三接工程棧橋及儲槽。(圖片提供/台灣中油)三接工程完工之後,將提供台電公司大潭電廠七到九號燃氣機組所需天然氣,且可滿足北部民生、工業及燃氣發電廠的新增天然氣需求,未來北中南三座接收站可達分區供氣、相互備援。此外三接工程計畫效益,每年除了降低空污外,將可減少900 萬噸二氧化碳排放,相當於2.3萬座大安森林公園固碳量。台灣中油致力配合國內能源轉型政策,第三座液化天然氣接收站的完成,將進一步擴大提供潔淨能源天然氣的能力,並達成降低空污、減少碳排的目標。
麥電1號機尚有40億度電未發!台電擬延役至2025年底 地方與環團抗議
台塑麥寮電廠(簡稱麥電)1號機組今年6月除役,卻在核三1號機7月除役前傳出延役,引發地方與環團抗議。對此台電解釋,是因為麥電來函申訴,說合約期滿電力尚未發足,屬外在「不可抗力因素」,因此才擬給予延役發電到2025年底。麥電方面計算,1號機尚有40億度電未發,如全發滿,可以補足120億以上電費收入。由於麥電還有2、3號燃煤機組,如果也申請延役,是否准許?台電發言人蔡志孟表示,麥電3號機沒有受到雲林生煤管制影響,2號機則確實有剩餘未發電力。如果麥電有申請,再來討論。經濟部則打算給予較大認定空間,表示2號機未發完電量可以併到1機計算。可會協商麥電1在白天儘量降載,然後下午到晚上時段再全力發電,補光電下去的空檔。麥電1、2號機原定今年6月、9月除役,3號機2025年9月停機,1號機也確實在上月27日停下來不發電,但卻向台電同步申請展延發電。蔡志孟說,民營電廠開放後,與台塑化簽下麥寮電廠的25年購售電合約,1號機6月到期。確實麥電主動來函申訴,說沒想到2015年雲林縣施行生煤用量管制,因減煤多年導致少發電。如今雖然合約到了,並未達到當初財務評估設定的發電度數,認為屬「不可抗力因素」,是履約不完全,希望能把剩下電補上。當初合約條文並無規範到期後,電量沒發足如何處理,對此蔡志孟說,基於未發足不是發電端自身問題,因此擬給予到2025年前補足。麥電對此表示,1號機停機後,計算後與原設定總發電度數尚少40億度,因此才跟台電討論,看是否有機會再開起來發滿,雙方來重啟合約。台塑當初電有問台電需不需要這台60萬瓩機組,可讓電力比較好調度,台電也有這個意思,因此雙方才商談,目前尚未確定簽約。依據台電外購燃煤電力價格,麥電40億度電如果發滿,得給付120億元以上電費。對於缺電質疑,台電表示,目前的電力供需預測並無把1號機算進去,如果麥寮1確定延役,那麼未來在電力調度上,「會比較有充裕空間」。至於2號機,麥電則表態不會申請延役,因為麥寮電廠進行「煤改氣」的新燃氣機組計劃,每台容量120萬瓩,其中第1台就在燃煤2號機現址,因此得進行原地拆除,方能後續作業,不會再延。雖然新燃氣機組去年已取得環評核准,但台塑化與台電採購價格尚未談妥,要等確定後才會著手興建廠房,並建置液化天然氣接收站,預計於2029年要拿下台電電力採購招標。
台灣中油78週年慶「發現中油生態之美」 共融在地,環境永續
台灣中油公司5/31於臺北中油大樓1樓大廳舉辦78週年「發現中油生態之美—共融在地 環境永續」慶祝大會,由董事長李順欽主持;今年的週年慶以生態保育為主題,同步舉辦為期1個月的中油生態保育特展,並出版中油生態地圖專書《祕境初探》,以中油廠區的生態為主軸,加上生態互動區,讓參觀的民眾可以在台灣地圖上快速走訪中油各廠區及蘊藏其內的自然生態,探索專屬中油的生態地圖。來自新竹縣尖石鄉的嘉興國小天籟歌聲,為台灣中油78週年慶開場。(圖片提供/台灣中油) 今天的週年慶活動相當熱鬧,開場由載譽國際的新竹縣尖石鄉嘉興國小合唱團帶來純淨宏亮的泰雅美聲,共同歡度78週年生日。會中並表揚112年一級績優責任中心、石油事業英才獎、工安環保優良人員和台灣中油百萬CC熱情公益捐血績優單位等,感謝得獎單位及員工對公司的付出和努力。台灣中油78週年慶,董事長李順欽致詞。(圖片提供/台灣中油) 董事長李順欽致詞時表示,今天的慶祝大會充滿了生態之美,包括生態特展及生態專書,都是本次週年慶最大獻禮,同時展現各單位維護陸域生態、永續海洋的亮麗成果,呼應台灣中油多年來在ESG-環境永續面向的追求與努力,戮力實現成為多元、創新、永續的國際能源集團願景。台灣中油78週年慶,總經理方振仁致詞。(圖片提供/台灣中油) 總經理方振仁則表示,儘管整體經營面臨許多挑戰,全體員工依舊兢兢業業,公司持續成長茁壯,名列美國財星雜誌(Fortune)全球五百大企業378名、國內天下雜誌調查兩千大製造業第4名,各項永續績效指標表現也相當亮麗,在淨零趨勢下,積極推動各項轉型計畫,朝永續之路邁進。台灣中油78週年慶「發現中油生態之美」生態保育展展示中油各廠區的生態資源。(圖片提供/台灣中油) 「發現中油生態之美」生態保育特展盤點了中油九大廠區的生態資源,搭配與農業部生物多樣性研究所商借16件珍貴的野生動物標本,讓參觀者如臨實境,感受廠區內的生物多樣性。另外還有五大互動區域,其中「海底世界絢麗新生」互動區帶領民眾認識住在深澳港的海洋生物,「生物捉迷藏」互動區以棲息在桃園煉油廠及第三座液化天然氣接收站的生物為主題,呈現淺山及藻礁生物躲在自然環境中與周遭融為一體的功力。展期至6月底,歡迎民眾前往參觀。
韓國重啟核電!月城3機組4月申請延役
韓國前總統文在寅任內原本決定,10部老舊核電機組在30-40年運轉年限到期後,將於2030年之前依次除役。但在尹錫悅總統取消文在寅政府的「去核電」政策,改為積極活用核電後,這些機組陸續進入延役程序,而今月城核電廠也預定本月正式啟動延役程序,將成為最後一個。韓國核電廠業界人士表示:「讓原定除役的核電廠延役,是拔掉去核電大釘子的起點。」月城核電廠2、3、4號機組的運轉執照期限為30年,從2026年的2號機組開始,3部機組運轉年限都將依次到期。為了延長月城3部機組的運營,韓國水力原子能公司(簡稱韓水原)將於4月向監管機構「原子能安全委員會」提交評估輻射影響、安全性等報告,進入延役的第一道程序。韓國《朝鮮日報》報導說,在人工智慧(AI)、數據中心、電動汽車普及等導致電力需求劇增的情況下,讓核電廠運轉年限從40年左右延長至70-80年是全世界趨勢。以去年底為準,全球運轉的438部核電機組中,獲准延役的核電機組達到259部,占59%。為了延長核電廠的運轉年限,必須在執照到期前2-5年開始提交安全性評價報告書等相關手續。以古里核電廠2號機組為例,其運轉執照在去年4月到期,原本最遲應於2021年4月之前提交安全性評估報告,結果遲至2022年4月才進入延長運轉年限的程序,去年3月正式提出延役申請。韓國原安委經過1年審查後,預計古里2號機組將在近期獲准延役,最快明年6月可以重啟。《朝鮮日報》指出,核電廠機組延役,將為恢復核電生態系統帶來及時雨。韓國目前正在推進的海外核電廠訂單和新核電廠建設,將在5-10年後正式開始帶來業務量,因此延役的設備改善工作將對核電廠行業大有裨益。業界預計,延役的設備更換需求為每部機組2000億-3000億韓元(約新台幣46億-69億元)左右。如果機組延役的相關程序被推遲,導致核電廠停運,就必須用昂貴的LNG(液化天然氣)發電作為替代,從而增加國家能源成本負擔。因此有人呼籲,應加快核電廠延役的審查速度。
網傳國際天然氣大跌 中油澄清:錯把產地價當現貨價
網傳天然氣價格大跌,台灣中油26日澄清,網路意見是引用美國當地管道天然氣Henry Hub價格(簡稱HH),HH管道天然氣價格是產地價格,未經液化、冷凍船運送及卸收、儲存、再氣化及管線輸送等之過程,管道天然氣價格與液化天然氣(LNG)成本相比本來就較低,因此以兩者相比,並不適當。中油表示,液化天然氣進口價格公式計算,傳統上都與原油價格連動,例如布蘭特原油或其他指標油價(亞洲進口國常用的日本海關公告之進口原油加權平均價JCC)。目前JCC油價約為86.65美元/桶,仍高於2021年俄烏戰爭前的77.04美元/桶,因此液化天然氣的進口成本,仍維持在穩定的高檔價位。中油說明,自2021年起氣源成本雖大幅增加,惟台灣中油為配合政府穩定物價政策及維持穩定供電,並未足額反映成本,自2021年1月至2023年底累計吸收電業用戶成本計2,368.14億元。至於報載經濟部王美花部長曾說中油拿到比俄羅斯天然氣更便宜的合約,結果又以國際情勢致天然氣價格上漲而調漲電價一事;中油表示,原與俄羅斯LNG供應商在庫頁島氣源的中長約於2022年3月屆期,替代該氣源之合約分別於2020、2021年簽定,並於2022年啟運供應,當時全球受COVID-19影響,價格上確實較低,部長是依照台灣中油合約說明事實。2021年中油全年購氣平均價(含長短約及現貨)為10-11美元/每百萬BTU,但俄烏戰爭開始後市場天然氣價迭創歷史新高,甚至曾高達70美元/每百萬BTU,因戰爭全面暴漲的成本並非一兩紙合約可以抵擋。中油表示,目前國際油氣價仍易受國際政經情勢影響而波動,台灣中油將持續關注未來油價及天然氣市場價格走勢,以穩定供應國內用氣需求為首要目標,並且採「中、長期契約為主、短約現貨為輔」的策略,同時持續分散氣源,並配合政府穩定物價政策滾動式調整。
最高行政法院發回重審 環團悲三接上路無力回天
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等環團26日表示,最高法院發回「觀塘工業區海岸利用許可」行政訴訟予高等行政法院,有望透過判決確認撤銷許可後,觀塘液化天然氣接收站(三接)將面臨停工。據了解,為達到北部天然氣供氣平衡等因素,台灣中油評估於桃園大潭觀塘工業區、工業專用港位址興建北部第三座液化天然氣接收站,並於2015年2月提出「第三座天然氣接收站投資計畫」可行性研究報告,且於同年9月經行政院核定通過,2019年11月正式開工興建第三座接收站。然而,反對中油三接開發案的桃園觀音居民及環團於開工前的2018年11月,提出撤銷「觀塘工業區海岸利用許可」行政訴訟,雖於2022年2月一審敗訴,但最高行政法院3月廢棄一審判決「駁回居民之訴」部分,發回台北高等行政法院高等行政訴訟庭。外界解讀,居民要求三接停工的訴求重獲生機。對此,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理事長陳憲政表示,過去法院以「利害關係人」對居民與環團認定訴訟資格,對居民解讀並不利,畢竟要舉證權利受損的因果關係並不容易。而此次最高行政法院援引《海岸管理法》,強調除維護海岸地區的自然系統與生態資源等公共利益外,意旨更寓含保障人民之生命、身體、財產權,不能因海岸地區所生災害而受不利影響。陳憲政強調,本次判決書指出,若是反對三接開發的居民,可對原本內政部「撤銷海岸利用許可」的行政處分提出行政訴訟。搶救大潭藻礁行動聯盟召集人潘忠政則感嘆,三接施工期間已對藻礁造成重大破壞與生態影響,中油看來也沒打算處理,判決書要求中油要對「藻礁生態環境衝擊,加強補充相關復育及彌補措施」訂定保育計畫,「我不樂觀」。而環保人士、前立委陳椒華則對CTWANT說明,自己在2018年起便積極關注此案,而過去4年,民進黨國會過半,內政部與環保署(現環境部)對於經濟部與中油、台電等單位開發案件全面護航,未來四接也會依樣畫葫蘆。陳椒華坦言,中油不可能就此停止刻正進行的工程,畢竟即使許可遭撤銷,中油也會主張不符比例原則,研判最後仍會照常完工運轉,「只能為藻礁悲嘆」。對此,中油公關室發言人柯珂如表示,此案二審認為一審部分內容不夠完備,因此要求一審再盡職權調查釐清,並非直接否定一審判決。柯珂如強調,此行政訴訟的被上訴人是內政部,中油僅是參加人,案件的主管機關為內政部,因此中油後續作為將配合內政部辦理,「現階段不會停工」。柯珂如重申,三接(觀塘液化天然氣接收站)工程預定2026年6月前完工,刻正按照進度施工中,而目前國內只有位於台中及高雄兩座天然氣接收站,三接完工後有助於北部天然氣穩定供應,有其必要性。
台灣中油再次澄清: 三接海域生態穩定未受工程影響 永安接收站更成為珊瑚的避風港
有關媒體報導第三座液化天然氣接收站工程對當地海域生態造成影響,台灣中油表示,自108年三接施工迄今,均落實環評承諾,並針對藻礁生態持續進行監測,柴山多杯孔珊瑚等群株數皆穩定維持,且會隨季節變動,甚至發現新的群株,保育候鳥小燕鷗也大量繁殖。另外,國內第一座液化天然氣接收站永安接收站建港以來更成為周邊珊瑚生態發展基地;各項科學調查證明,三接海域雖有沙來沙往的正常現象,但整體生態穩定發展並未因施工受到影響,請外界放心。 台灣中油表示,依據監測數據顯示108年至112年殼狀珊瑚藻藻種數穩定維持在21到26種之間,而每季調查柴山多杯孔珊瑚之活群株數亦在70到111群株區間變動;小燕鷗部分,在112年調查發現大量小燕鷗於大潭G3區棲息繁殖,且透過普查結果顯示112年桃園沿海小燕鷗成鳥數為近三年最多(279隻,69巢),因此並無報導所稱施工對藻礁生態造成傷害的問題。 至於環團朋友指三接G2區22株柴山多杯孔珊瑚點位已有2株消失,事實上其中1株在113年1月份調查時就找到了。台灣中油表示,柴山多杯孔珊瑚調查常受調查當日退潮程度、水質是否混濁、風浪、日照是否充足等多種因素影響所觀察到的數量,在台灣中油委託海洋大學普查,陸陸續續都能夠發現柴山新群株的蹤跡,並非像環團所說數量一直在減少,且歷年監測並透過科學化統計分析,柴山多杯孔珊瑚面積也未有縮小趨勢。 此外,永安接收站港防波堤內因水域靜穩,可避免大浪侵襲,故成為周邊珊瑚的天然避風港,加以南防波堤亦保護港域內不受外界河流水的影響,111年台灣中油調查所知永安港域內共有高達130種珊瑚,在目前全球極端氣候、海水升溫情況之下,珊瑚白化問題逐漸受到重視,而液化天然氣接收站港內擁有靜穩的水域以及隔絕外在污染的情況,反而成為發展珊瑚保育的良好基地,目前永安廠亦正積極推動珊瑚方舟計畫,期盼透過液化天然氣接收站特有環境性質,為珊瑚創造一個延續生命之避風港。 台灣中油表示,為配合國家能源轉型政策興建第三座液化天然氣接收站,期盼各界給予支持,讓三接相關工程早日完成,以達成供氣目標。目前,台灣中油已邀請關心藻礁生態的環團朋友參與海洋大學團隊的調查,期待透過理性溝通與討論,共同為生態保育貢獻心力,更期待達成生態環境永續及經濟發展雙贏之目標。
美《外交家》雜誌苦勸賴清德「不可廢核」 點名台灣「能源最不安全經濟體之一」
總部位於美國華盛頓的《外交家》(The Diplomat)雜誌,在1月底撰文點名台灣「是已開發國家中,能源最不安全的經濟體之一」,且台灣恐無法承受核電退役的代價,直言此舉不但會損害國家安全利益,還無法實現減碳的氣候目標。 《外交家》1月31日以《台灣選舉對能源安全有重大影響》為題、〈台灣新當選的總統,有機會扭轉政府自我毀滅性的逐步廢核路線〉為副標撰文指出,「台灣下一任總統是民進黨(DPP)的賴清德,該黨計劃在2025年之前退役所有核電廠。台灣是已開發國家中能源最不安全的經濟體之一,無法承受核電退役的代價,廢核必會損害其國家安全利益,以及氣候目標。 」報導續稱,在現任總統蔡英文的執政時期,台灣關閉了3座核電廠中的其中2座,這也讓2017年以來已發生3次嚴重大停電的電網承受更大的壓力。而且台灣最後一座運行的核電廠將於明年夏天退役。因此,當選新任總統的賴清德迫切需要製定一項計劃,來確保台灣的能源未來。」《外交家》也點出關鍵,核能其實長期以來都是台灣基載電力的基礎,但是由於政治反彈,其供電量變得不再穩定。民進黨自成立以來,一直選擇與反核的環保團體結盟,使得他們一直主張反對核能。比如民進黨第一位總統陳水扁,就率先提出「非核家園」,並提到2025年結束台灣的所有核電,這個政策至今仍是民進黨的主張,沒有看到試圖修正的痕跡。此外,2011年日本福島電廠發生核外洩災難,也增強了民進黨的反核立場,並因此得到廣泛支持,大量的群眾在往後幾年發動多次大規模反核抗議,衝擊當時的國民黨馬英九政府,迫使他們停止核四廠的建設。然而,近年來發生數場大規模停電,造成數百萬美元損失以及民眾的死亡後,台灣島內主張保留核能發電的呼聲也越來越高。2018年,1000萬選民中的60%在公投中否決了全面淘汰核電的提議,但2021年有400萬選民否決了關於完成四號核電廠建設的另一次公投。2024年總統競選期間,台灣主要反對黨發起競選活動,要求重啟台灣退役核電廠的運作。就連賴也表示,他將考慮讓一座反應爐繼續運作以應對緊急情況。然而,要做到這一點,賴清德需要延長台灣最後一座發電廠的營運許可證,儘管在法規上,更新的最後期限幾年前就該申請了。報導認為,雖然偏離民進黨的核心價值和反核政策,會疏遠賴清德原先的支持者,但逐步淘汰核能也會帶來政治後果。尤其在兩岸的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加劇之際,逐步淘汰核能將嚴重損害台灣的能源安全,「截至2022年,台灣97%的能源依賴進口。蔡英文政府用天然氣取代煤炭和核電的策略,使得發電容易受到外部干擾。北京可以透過海上封鎖扼殺該島的發電能力,完全無需採取全面入侵。而且台灣的液化天然氣接收站很少,其天然氣庫存只能維持11天。相較之下,核電廠無需補充燃料即可連續運轉長達18個月。」雖然台灣的反核團體,一再認為地震可能導致核電廠事故,甚至核電廠可能在軍事衝突期間,被中共視為攻擊目標,且核反應留下的永久廢棄物沒有解決方案。然而,《外交家》卻認為「這些擔憂被誇大了!因為核電廠有強大的安全設計,使核設施能夠承受嚴重的地震活動。像是1999年發生致命的「921大地震」時,所有反應爐均安全關閉並在2天後重新啟動。至於核電廠是否會遭到共軍攻擊?報導認為,北京武力犯台的最終目標是要統治該島嶼,而非徹底摧毀它,攻擊核電廠造成的長期污染不符合該目標,也損害中國的國際形象,要是台北與北京發生戰爭,北京幾乎可能攻擊核電廠。至於核廢料的問題,芬蘭和瑞典等國,目前也正在建造乏燃料和核廢料的永久儲存設施,並非無解。另外,如果台灣完全淘汰核能,也將面臨能源短缺的風險。核能可以幫助解決電力吃緊問題,因為它可以為台灣耗電的高科技產業提供充足且廉價的電力。2023年核電平均成本為每度電新台幣1.41元。這低於再生能源(新台幣2.27元)和化石燃料(新台幣3.57元)的價格。 《外交家》還警告,要是沒有核電,必將危及台灣走向碳中和的路程。政府的目標是在2025年,將再生能源佔能源生產的比例擴大到20%,但目前僅有10%,顯然不可能在接下來的1、2年內完成剩餘的目標,「核電的生命週期排放量低於太陽能,因此可以在能源生產脫碳方面補充再生能源。並且,多數再生能源都會面臨天氣和季節轉換時產生的「間歇性」問題,因此核能才是提供基載電力的最理想選擇。」報導最後也建議賴政府,應該先完成核四廠,並重新運轉,因為該電廠電力非常強大,可滿足台灣5%以上的電力需求,其他3座核電廠也不該放棄,應在檢查和維修後,延長其使用壽命,「不然就連鄰國韓國和日本,都在逆轉福島核事故後逐步淘汰核電的政策了。」《外交家》在文末也苦勸賴清德,若台灣島內的政治反對聲浪仍無法克服,那麼賴政府至少應該保留台灣的核工專業人才與知識。否則若失去那些維護與運轉核能的工業能力、安全措施和監管框架,要再重建就必須耗費數年的時間才有可能,「要是不喜歡現有的核電廠,那麼小型模組化反應爐也該列為選項,保留其核子專業的基礎能力,將使台灣能夠在新技術成熟後部署它們。」
紅海危機衝擊能源市場? 外媒:全球化貿易正一分為二
據外媒報導,隨著紅海危機持續發酵和油輪運費的飆升,往日全球化的能源貿易似乎正「一分為二」。以蘇伊士運河為分界點,一個貿易區為美國東部和墨西哥灣沿岸、加勒比海地區、歐洲(涵蓋北海和地中海);另一個則為波斯灣、印度洋和東亞。雖然這兩大貿易區仍有原油流動,但近期購買模式表明,兩者間的聯繫似乎正瀕臨斷裂。據華爾街日報報導,在歐洲的貿易商表示,一些煉油商上個月放棄了購買伊拉克巴士拉原油的計劃,來自歐洲大陸的買家則在搶購來自北海和圭亞那的貨物;而在亞洲,對阿布達比穆爾班原油的需求激增,已導致現貨價格在1月中旬飆升,而從哈薩克港口流向亞洲的原油則大幅減少。同時,貿易數據供應商Kpler的船舶追蹤數據顯示,上個月從美國到亞洲的原油裝載量較12月份也驟降了逾三分之一。儘管人們可預見,全球能源貿易的分化不是永久性,但眼下的情況,正使印度和韓國等極為依賴能源進口的國家,更難實現石油供應來源的多元化。而對於世界各地的煉油商來說,這也限制了他們應對快速變化的市場動態的靈活性,並可能最終侵蝕利潤。Kpler首席原油分析師卡托納(Viktor Katona)表示,如今轉向物流更便捷的貨物具商業意義,只要紅海的干擾使運費居高不下,情況就會如此。在供應安全和利潤最大化間做出選擇並不容易。他也發布報告指出,去年12月通過蘇伊士運河的油輪運輸量比11月份下降了23%。液化石油氣和液化天然氣的降幅更為明顯,分別下降了65%和73%。紅海襲擊事件的影響也正透過運輸成本的上升傳導至油價,從而促使煉油商盡可能地從本地採購。Kpler指出,自12月中旬以來,從中東到西北歐的蘇伊士型油輪的運費價格已經上漲約50%。全球基準布蘭特原油同期上漲了約8%。同時,貿易商稱,從產量激增的美國運往亞洲的石油交貨成本,在1月份的三周內每桶上漲了逾2美元。瑞銀集團大宗商品分析師陶諾沃(Giovanni Staunovo)表示,儘管進口通路多樣化仍有可能實現,但代價正變得更為高昂。除非能將成本轉嫁給終端消費者,否則煉油廠的利潤料會受到衝擊。
全球最大郵輪「海洋標誌號」啟航 專家質疑「液化天然氣系統」將嚴重破壞臭氧層
挪威郵輪品牌「皇家加勒比國際遊輪」(Royal Caribbean International)所擁有的全球最大郵輪「海洋標誌號」(Icon of the Seas)於美東時間27日從美國邁阿密港正式啟航。據悉,該艘郵輪是鐵達尼號(RMS Titanic)的5倍大,總噸位為250800噸,最大載客量為7600人,擁有20個甲板,還設有7座游泳池和6個滑水道。但這個巨型水上度假村的推出,也再次引發外界對郵輪旅遊破壞環境的擔憂,雖然海洋標誌號是透過液化天然氣系統所驅動,但仍會釋放大量甲烷至大氣。據CNBC的報導,皇家加勒比國際遊輪的「海洋標誌號」,由位於芬蘭西南部城市、前首都土庫(Turku)的造船公司「Meyer Turku Oy」所打造,共歷時900多天、斥資20億美元(約合新台幣623億元),有著勝過法國巴黎艾菲爾鐵塔(Eiffel Tower)的高度,以及可容納超過5600多名乘客(最大載客量為7600人)與2350名船員的空間,超越皇家加勒比國際遊輪的另1艘旗艦「海洋奇蹟號」(Wonder of the Seas)成為世界上最大郵輪。全球最大郵輪「海洋標誌號」(Icon of the Seas)於美東時間27日從美國邁阿密港正式啟航。(圖/達志/美聯社)據悉,該艘郵輪是鐵達尼號(RMS Titanic)的5倍大,且為了滿足船上貴賓的娛樂和飲食需求,這艘在巴哈馬註冊的巨型郵輪有7座游泳池,包括所有郵輪中首個懸掛式無邊際泳池、6個滑水道、1個旋轉木馬,還有1座所謂的「海上最大溜冰場」,以及40多個餐飲場所和酒吧。此外,海洋標誌號上甚至還有50多名音樂家與喜劇演員,以及總編制為16人的管弦樂團。不過,這個巨型水上度假村的推出,也再次引發外界對郵輪旅遊破壞環境的擔憂,雖然海洋標誌號是透過液化天然氣系統所驅動,但專家認為,海洋標誌號在航行過程中仍會釋放大量甲烷至大氣,並破壞臭氧層。報導補充,甲烷在大氣中的含量遠低於二氧化碳,但在近20年間,甲烷暖化的威力大約是二氧化碳的80倍,這意味著減少甲烷排放可能是短期內減緩暖化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海洋標誌號是鐵達尼號(RMS Titanic)的5倍大,總噸位為248663噸,最大載客量為7600人,擁有20個甲板,還設有7座游泳池和6個滑水道。(圖/達志/美聯社)《路透社》對此也援引國際清潔運輸理事會(International Council on Clean Transportation,ICCT)海洋項目主任科默(Bryan Comer)的說法指出,海洋標誌號「正朝著錯誤方向邁出了一大步,我們估計,使用液化天然氣作為船用燃料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將比船用柴油多120%以上。」ICCT也在上週發布的1份報告中示警,液化天然氣燃料船舶的甲烷排放量高於現行法規標準,並點出液化天然氣作為船用燃料的現象正在「迅速增長」。對此,皇家加勒比國際遊輪則回應,海洋標誌號所使用的每1000瓦能源「都經過嚴格的能源效率和減排審查」,且海洋標誌號還配備一個微波輔助裂解系統,用來將廢物轉化為發電氣體,另有一個逆滲透系統,用以供應這艘郵輪所需的幾乎所有淡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