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面板
」 夏普 面板 製造業 鴻海 液晶面板鴻海第一季EPS僅1.59元不如預期早盤大跌近4% 法人:「本業無虞」股價回穩
鴻海 (2317)在14日舉行法說會,因為認列轉投資日本夏普(Sharp)的損失,導致第一季的每股盈餘(EPS)1.59元,先前不少股民和網友就放話表示不如預期,所以在15日股市一開盤就下跌最低到165.5元、約3.78%,但隨後跟著強勢的大盤,在約11點時向上攀升,最高又衝上174元、反漲了約1%;法人認為,夏普虧損認列無礙於本業營運,加上三大產品線強勁成長,後市可期。日本媒體大篇幅報導夏普在5月14日宣佈退出電視用液晶面板的生産,因為被中國企業的低價戰略打垮,加上韓國企業已轉向高清晰的OLED面板,讓夏普失去競爭力的領域,截至2024年3月的2023財年,夏普虧損1499億日元,日媒認為未來夏普會跟台灣的鴻海「求救」,且考慮資本合作。儘管夏普讓鴻海的第一季獲利不如預期,但內外資的最新投資報告大多認為,鴻海第2季業績淡季不淡,加上輝達(NVIDIA)GB200超級晶片將挹注未來成長動能,維持看好買進的投資評等。法人表示,儘管消費性電子、電腦產品的營收持平,但雲端、零組件產品強勁成長,能見度較3月法說時更好,來自CSP的AI伺服器具有強勁需求,預計會在今年第四季開始貢獻營收。
鴻海Q1獲利220億元年增72% 轉投資夏普面板廠大虧將轉型「這功能」
鴻海(2317)在14日舉辦法說會,公布今年第一季營收為1兆3239.92億元,稅後淨利220.09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72%,每股稅後純益(EPS)1.59元,看好AI後續和四大產品線成長,預期今年表現優於去年;而鴻海轉投資的日本夏普(Sharp)旗下大阪堺工廠(SDP)大尺寸面板虧損連連,鴻海董事長劉揚偉表示,堺工廠將轉型為人工智慧AI數據中心,共同推動夏普實現輕資產化的目標,「夏普最壞的時間過去了,未來只會越來越好」。鴻海去年首季因認列轉投資夏普投資損失173億元、業外大虧201億元,今年首季業外虧損僅42億元,整體獲利表現較去年同期顯著提升。鴻海首季毛利率、營益率、淨利率均較去年同期成長,第一季合併營收1兆3239.92億元,創歷史同期次高,不過較去年第4季1兆8520.72億元減少29%,比去年同期1兆4624.37億元下滑9%;合併毛利率6.32%,較去年第4季增加0.2個百分點,比去年同期增加0.28個百分點。鴻海先前評估第1季業績較去年第4季明顯修正,主要是傳統淡季和去年同期基期較高因素,結果符合預期。以營收比重來看,鴻海第一季消費智能產品占38%、雲端網路產品占28%、電腦終端產品占18%、元件及其他產品占6%。2024年第1季AI伺服器業績年增200%,占整體伺服器營收近四成,今年AI占比也將逐季提升,鴻海表示,他們是唯一從模組、基板、伺服器、交換機、液冷、整機到機櫃,可以提供客戶完整的解決方案,以及全球生產據點的廠商。不過日本夏普決定,旗下生產電視用大尺寸液晶面板的10代面板廠大阪堺工廠將在9月底前停止運作,劉揚偉因為人在歐洲談生意,沒有參加台灣的法說會,但代表鴻海作為夏普最大股東代表身分,透過錄影方式在夏普14日的法說會上發言,表示面對全球局勢變動和後疫情挑戰,鴻海堅定支持夏普突破困境,從虧損走向獲利,夏普獨特的創新技術和百年品牌,在全球市場非常少有。劉揚偉表示,各界最關心的堺工廠將會得到積極處理,將轉型為AI數據中心,共同推動夏普實現輕資產化的目標。集邦科技(TrendForce)表示,夏普堺10代廠的關閉對今年的供給量影響甚微,但因該廠100%用以生產液晶電視面板,產線關閉後,將影響2025年電視面板供給市場,預估整體液晶電視面板明年將減少近500萬片,占整體液晶電視面板供給比重2%。另外值得注意的還有近期樂金顯示(LG Display)廣州廠的後續走向,不排除對面板產業將再掀起一波洗牌效應。
液晶面板市況嚴峻+認列減損 鴻海轉投資夏普10代廠慘虧逾1100億日圓
據日經新聞報導,由於液晶面板市況嚴峻加上認列減損,鴻海(2317)轉投資的夏普(Sharp)旗下堺市10代面板廠營運公司Sakai Display Product(SDP)上周六(13日)公布財報資料指出,2023年淨損額慘虧逾千億日圓。因液晶面板市況惡化,對生產設備提列866億日圓減損,SDP淨損額2023年達1156億日圓、較前一年(淨損360億日圓)飆增逾2倍,連續第2年陷入虧損。SDP 2023年營收年減27%至698億日圓、營損額為178億日圓(2022年為營損276億日圓)。報導指出,以上SDP減損金額已反映在夏普2022年度(2022年4月至2023年3月)以及2023年4至12月期間的財報上,對夏普2023年度(2023年4月-2024年3月)的財測預估不會造成影響。夏普2月曾宣布,因智慧手機、PC/平板用需求復甦緩慢,中小尺寸面板市況非常嚴峻,因此2023年度合併營益目標自原先預估的400億日圓大砍至損益兩平、合併純益自原先預估的盈餘100億日圓大減至虧損100億日圓。夏普2022年度淨損額達2608億日圓、虧損規模為史上第3慘,陷入虧損主因為以堺市10代面板廠SDP為中心、對液晶面板相關工場/設備提列1884億日圓減損。據報導引述關係人士消息透露,夏普2023年度預估將連續第2年陷入虧損、而SDP是造成虧損的主因,夏普雖一直尋找願意接手SDP的買家、不過進展不順。夏普正考慮縮小液晶面板事業,生產大尺寸液晶面板的堺市10代面板廠營運公司「SDP」考慮進行停產,期望藉由減少據點、加快改善財務基本面。今後母公司鴻海的意向是關鍵。
7.2強震「這電器」最慘…工程師曝:4小時9人報修 2招防荷包失血
台灣東部海域昨(3)日發生芮氏規模7.2強震,全台陸續傳出災情,其中以花蓮縣最為嚴重,共造成9死1011人傷。地震發生後,不少民眾在網路上分享家中慘況,包含碗盤掉落碎裂、櫃子被震開、電器損壞等,其中有人PO出自家電視掉落導致面板破裂的照片,心痛問「今天台灣壞了幾台電視?」意外釣出大批苦主回應。1名女網友3日在臉書社團「爆廢公社」上傳照片,並在貼文中寫道「今天台灣壞了幾台電視?有誰跟我一樣心痛的感覺!」只見原PO家的液晶電視不敵地震的強烈搖晃,直接被震倒在地,摔落時的衝擊導致面板破裂,右下角更出現幾條綠色的線,目測已無法正常使用,後續可能必須送修更換液晶面板。貼文引發討論,不少網友留言「舉手」、「Sony90L底座很穩平安度過,但是A9掉下來了」、「同悲」、「最近電視大賣」、「壁掛式的重要性」、「一樣慘,還保固內」、「遊戲墊救了電視一命」、「背後的防墜繩要釘」、「4台65吋都掛牆上,都沒事,反而好幾面牆龜裂了,要找壁貼貼起來了」、「我也一台被報廢」。另外,1名專業電視維修工程師在臉書發文透露,這次地震發生後約4個小時內,自己就接到9名顧客詢問更換面板的價錢;他提醒,台灣地震頻繁,電視被震倒的案例屢見不鮮,建議安裝壁掛架或使用防墜繩,避免荷包大失血。花蓮3日發生芮氏規模7.2強震,最大震度達到6級,是繼921大地震後25年來最強的地震,位於震央的花蓮成為重災區,一共48棟樓房發生災損,還有4棟嚴重傾斜,分別是軒轅路天王星大樓、北濱路民宅、明禮路統帥大廈、華爾街大樓,除了房屋倒塌,還有隧道路面坍塌,橋面凸起水管破裂等,災情慘重。
群創2023年每股虧2.01元「市場保守+產能調控 」 總座:估今年恢復成長
2023年全球消費市場需求保守,面板廠透過產能調控維持供需平衡,導致營收不如預期,群創(3481)公布2023年第4季財報,單季合併營收534.04億元,稅後淨損32.37億元;2023年全年合併營收為2117.41億元,營業淨損187.09億元,稅後淨損186.43億元,每股損失2.01元;群創董事會決議不分派股利。22日股價收在15.8元、小跌0.63%。數據顯示,群創2023年第4季整體出貨面積596萬平方公尺,較前一季減少7.8%,液晶面板售價為每平方公尺269元美金,營收以產品應用別區分,電視為35%、可攜式電腦18%、車用產品27%、手機及商用產品為14%、桌上型螢幕為6%;以產品尺寸別區分,10吋以下為17%、10到20吋為32%、20到30吋為15%、30到40吋為7%、40吋以上為29%;顯示器領域群及非顯示器領域群營收佔比維持72%以及28%。群創總經理楊柱祥日前表示,迎接疫情後的三大運動賽事將在2024年中陸續登場,加上電視面板平均尺寸持續放大,以及導入AI功能的手機及筆電相繼問世,加上總經面的利空鈍化,面板業產業秩序穩定訊號出現等五大利多助攻下,預計面板終端需求可望迎來恢復及正成長。不過日前美國零售商沃爾瑪(Walmart)宣布以23億美元的價格收購智慧電視品牌Vizio,此次收購將超越三星成為美國第一大電視品牌;研調機構TrendForce表示,預期兆馳有機會拿下近四成的訂單,成為最大的代工廠,Vizio主要由群創、BOEVT和兆馳代工,比重近八成,由於目前代工獲利性低,在中長期面板價格沒有大幅跌價空間,以及過多閒置產能的情況下,預期代工訂單增幅不大,但面板出貨量有機會提升。
夏普擬聘YouTube創辦人陳士駿任外部董事 拚脫離虧損盼開拓新收益
據日經新聞上周五(9日)報導,鴻海(2317)轉投資的電子大廠夏普(Sharp)計畫將聘請YouTube共同創辦人陳士駿擔任公司外部董事。夏普擬於本月27日舉行的股東大會提出包括陳士駿、社長兼CEO吳柏勳等四人董事任命提案。關於找陳士駿擔任獨立董事一事,夏普表示,陳士駿是參與開創YouTube等眾多業務的企業家,具有豐富經驗和廣闊知識,期待能夠幫助夏普在當前業績低迷之際,開拓新收益來源。陳士駿在2005年和PayPal同事參與創立YouTube,在2006年10月以16.5億美元(約新台幣505.6億元)將YouTube出售給美國Google。2017年起陳士駿經營自創的投資基金。夏普上年度(2022年4月至2023年3月)為6年來首度陷入虧損,因液晶面板市況惡化,其餘眾多事業復甦前景不明,拖累上年度合併淨損額達2608億日圓,夏普期望任用陳士駿儘早開拓新獲利來源。夏普今(12日)早盤挫0.26%至816日圓,今年迄今夏普股價累計重挫逾15%,表現遠遜大盤,東證股價指數同期間大漲約19.9%。
群創決議不發股利+每股減資0.5元 中止連9年配發紀錄
面板大廠群創(3481)董事會今(18日)決議,將不配發股利,也終止了從2013年以來連9年都有配發股利的紀錄,另外群創也將進行現金減資5%,每股退還股東股款0.5元。群創也公佈2023年第一季營運成果,合併營收為456億元,營業淨損為86億元,稅後淨損78億元,基本每股損失為0.82元。群創表示,第一季雖為傳統淡季,但面板價格逐步回升,因此營業虧損較上季縮小,同時毛利率與營業利益率也分別回升8.0以及7.8個百分點。至於第一季整體出貨狀況,群創表示,單季出貨面積614萬平方公尺,較前一季減少4.2%,液晶面板售價為每平方公尺240美元。其中中小尺寸營收為82億元,較前一季減少8.9%;中小尺寸合併出貨面積71.2萬平方公尺,較前一季增加5.7%。2023年第一季營收以產品應用別區分,可攜式電腦為23%、手機及商用產品為16%、車用產品為22%、桌上型螢幕為7%、電視為32%;以產品尺寸別區分,10吋以下為19%、10到20吋為34%、20到30吋為15%、30到40吋為7%、40吋以上為25%。展望第二季,群創預期,面板景氣在第一季築底後,第二季面板需求將持續回暖,中國618驅動面板備貨需求,整體面板出貨可望逐月回溫;電視面板價格預期第二季將持續回升;IT面板部分,MNT、NB終端通路庫存去化已近尾聲,其中部分MNT面板價格預期小幅度上漲。群創預估第二季出貨狀況,大尺寸面板出貨將季增11-13%,平均單價也將季增4-6%;中小尺寸面板出貨將季增11-13%。
終止連8季成長 台灣製造業去年Q4產值4.1兆元季減4.01%
經濟部統計處公告2022年第4季製造業產值4兆1,426億元,較上年同季減少4.01%,結束自2020年第4季以來連續8季的正成長。2022年第4季製造業產值4兆1,426億元,較上年同季減少4.01%。(圖/經濟部統計處提供)統計處指出,此因受全球受通膨及升息影響,終端市場需求疲軟,產業鏈持續去化庫存、去年同期比較基期偏高。去年第4季以傳統產業產值減少較多,其中化學原材料業、基本金屬業、金屬製品業、機械設備業因終端市場消費動能減弱,產業鏈面臨庫存調整,投資轉趨保守,業者調降產能因應,致產值分別年減30.62%、26.83%、12.96%及4.21%;石油煤製品業受惠國際油價仍高於上年同期,產值年增13.34%;汽車及其零件業則因部分新車上市熱銷及料件短缺情況緩解,產值年增8.08%。在資訊電子產業方面,電子零組件業產值年增7.76%,其中積體電路業受惠5G、高效能運算、車用電子等新興科技應用推升晶片需求,產值攀升至7,869億元,為歷年單季新高,年增33.51%,惟液晶面板因終端消費性電子產品需求疲弱致價量齊跌,產值年減48.24%,抵銷部分增幅;電腦電子產品及光學製品業受惠雲端資料服務需求暢旺,以及缺料情況改善,帶動伺服器及網通設備產出增加,產值年增17.32%。由於產值會受價格波動影響,若剔除價格因素按產量觀察,2022年第4季製造業生產指數131.79,結束自2019年第3季以來連續13季正成長,較上年同季減少6.25%。展望未來,雖新興科技應用與數位轉型商機持續擴展、缺料問題緩解,可望挹注我國製造業生產成長動能,惟全球經濟仍面臨通膨及升息壓力,以及俄烏戰爭衝突和美中科技戰等不確定因素干擾,恐抑低我國製造業生產表現,後續發展需密切關注並審慎因應。
冷風吹起製造業需求降 餐飲業營收成長13%
工業冷服務業熱!受到消費疲軟、廠商高庫存調整影響,11月工業生產指數年減4.93%,連續三個月出貨量減幅破「4」,製造業吹起冷風。好消息是內需仍成長,餐飲業營收年成長13%,零售業績也優於去年同月,但增幅連5個月走跌。工業產品55%靠出口,其餘才是供應國內所需,在外銷訂單低迷下,產線出貨量不看好。經濟部統計處副處長黃偉傑說明,這是受通膨及升息影響,全球終端消費需求下滑,加上產業鏈庫存調整影響。工業生產中的資訊電子方面,如電子零組件業出貨僅年增1%,主要靠積體電路量增撐住沒負成長。但是消費性電子買氣疲弱,液晶面板、記憶體都減產不少。出貨量跌最多的是傳統產業,尤其是受大陸疫情封控影響,化學原材料業、基本金屬業生產減逾2成,機械業設備也少13.6%,僅汽車及零件業出貨成長。相對工業疲軟,內需正常很多。零售業、餐飲業營業額各繳出3827億元、760億元,兩者都創造歷年11月新高。不過前者年增1.4%,是7月起的連續5個月下修,力道減弱。餐飲年增13.3%,一如預期熱絡。零售業中的電子購物與汽機車業,靠著雙11買氣,新車購買熱絡,營業額都有提升。不過,資通訊及家電設備、服飾品、量販店及百貨公司,營收都較去年同月衰減。黃偉傑解釋:「零售業主要是去年該月有五倍券振興消費,墊高基期,所以增幅不大。」餐飲業中的餐館業及飲料店業,受惠雙11、世足賽聚會等活動,業績雙雙成長。外燴及團膳業也因航班量提升,空廚餐點需求增加而擴增營收。展望12月還是「工業慘內需旺」。黃偉傑認為,大陸疫情解封後有控制不住趨勢,部分廠商提早放連假,估計工業生產減幅超過9%。零售及餐飲業因進入耶誕、跨年、婚宴及尾牙聚餐等消費旺季,加以車商衝刺年底業績,估計可各成長高逾5%與10%。
通膨與高庫存影響 11月工業生產恐連三黑
外銷訂單連跌2個月,昨公布的10月工業生產指數也拉警報,呈現連二黑,年減3.56%。接下來在通膨、俄烏戰爭、中國大陸清零三大因素拖累下,11月恐持續負成長,年減5.9%到8.8%。經濟部統計處甚至預估,整體工業生產低迷狀態可能延續到明年上半年。工業生產指數反映一國工業產銷狀況,其中9成3屬製造業,當指數衰退,就代表產品出貨量減少。經濟部統計處發布的10月工業生產指數為130.77,年增率為負3.56%,是繼9月年減4.49%之後的連二黑。至於衰退的原因,統計處副處長黃偉傑解釋,製造業主要靠電腦電子產品、電子零組件業兩塊在撐,但是在全球通膨及升息下,終端市場需求疲軟,慢慢也出現產能利用率調整問題。傳產部分,同樣面臨庫存,業者設備投資意願保守,採取減產的衝擊。綜觀資訊電子產業方面,受到液晶面板及組件業衰退53%影響,電子零組件業生產指數僅成長2%。傳產部分,化學原物料、基本金屬都比去年同期掉2成以上,機械設備業也減1成,兩者都是連11黑。不僅如此,統計處預估11月工業生產也不妙,在全球通膨及升息壓力、俄烏戰爭衝突,加上中國大陸堅持清零等三大因素拖累國際經貿下,可能年減5.9%到8.8%,拉出連三黑。黃偉傑預估,製造業表現低迷可能維持到明年上半年。依據統計處調查,製造業者認為今年11月生產量將較10月增加的廠商家數占8.6%,持平者占70.3%,減少者占21.1%,以家數計算的製造業生產動向指數為43.8,按產值計算的動向指數為48.1,預期11月生產指數將較10月減少。面對這波供應鏈調整,感受最深的就屬過去2年靠貨運獲利的航空業者。長榮航空總經理孫嘉明表示,貨運收入已自2021年時的高峰逐月下行,近期航空市場是「客漲貨消」,不諱言貨運派對有「結束的味道」。孫嘉明昨日在法說會上表示,今年受惠於3架新貨機全數上線,即便運價走滑,貨量增幅約疫情前50%、承載率維持80%以上水準,單位收益仍高於疫情發生前,貨運收入是重要基石,「不敢說樂觀,但也不悲觀保守」,整體貨運量價指標仍屬相對健康的情況。長榮航空先前因應貨運需求、將座位拆除改成貨機的13架客機已經陸續改回客機,目前還有7架還沒有改回來,預計明年4月底前全數改回客機,屆時運力與運量將更為平均,改回後的客機也可順利銜接疫情後的客運需求。
傳產市況不佳3C產品動能增 Q3製造業產值達4.36兆年增3.75%
經濟部統計處昨(18)日公布第3季製造業產值4.36兆元,年增3.75%,主因受惠各大品牌手機新品上市,新興科技與數位轉型商機延續,刺激資訊電子產業產值成長。惟傳統產業市況不佳,化學、鋼鐵產業安排設備檢修或減產因應,降低整體表現。經濟部統計處指出,由於產值會受價格波動影響,若剔除價格因素按產量觀察,今年第3季製造業生產指數為138.29,為歷年同季新高,年增0.13%。在資訊電子產業方面,電子零組件業產值續創歷史單季新高,成為推升製造業產值成長的主要來源,產值年增11.9%。其中積體電路業受惠國際品牌科技新品備貨效應,加上高效能運算、車用電子等新興科技應用推升晶片需求,產值攀升至7846億元,創歷史新高,年增43.8%。液晶面板因終端產品需求疲軟致價量齊跌,產值年減54.5%,抵銷部分增幅;電腦電子產品及光學製品業因資料中心相關設備需求暢旺,以及缺料情況改善,帶動伺服器及網通設備產出增加,產值年增26.54%。傳統產業方面,因終端市場消費動能減弱,產業鏈面臨庫存調整,業者調降產能因應,致化學原材料業、基本金屬業產值分別年減18.54%及19.31%;石油煤製品業受惠國際油價續居高檔,產值年增47.52%;機械設備業產值年增3.41%;汽車及其零件業則受惠國內車市買氣熱絡、新車改款上市及料件短缺情況趨緩,產值年增11.76%。展望未來,5G、高效能運算、車用電子等新興科技應用拓展,及消費電子新品上市,都有助維繫台灣製造業生產成長動能,但仍需謹慎觀察全球通膨與升息、俄烏戰事未解、中國持續清零等變數的影響,需密切關注後續發展並審慎因應。
「化學品回收率77%」 群創光電奪循環經濟領袖獎
群創光電今(22)日宣布,榮獲亞洲企業社會責任獎(Asia Responsible Enterprise Awards, AREA),以「高效循環綠工廠」奪得「循環經濟領袖獎(Circular Economy Leadership)」,展現群創落實循環經濟打造高效循環綠工廠永續經營的理念。此獎項由非政府組織亞洲企業商會(Enterprise Asia)舉辦,鼓勵亞洲企業善盡企業社會責任,並表彰永續績效優秀的企業,為全亞洲最具指標性企業永續獎項之一。群創表示,厚植綠色管理於生產營運中,透過導入創新的綠色技術,持續精進原物料、水、能源與綠色物流管理,以廠內製程循環再使用與廠外供應商循環回供兩類方式,攜手價值鏈夥伴實踐綠色行動,達成循環經濟效益。此外,有鑑於AI、5G、物聯網數位時代來臨,群創運用工業4.0技術,利用「i-FM(intelligent facility management)資訊管理系統」監控收集用電、用水及廢氣、廢水排放等數據,數位化管控能資源與減碳分析。群創指出,透過高效循環綠工廠,持續提升經濟循環績效,包括在原物料循環面向,有效回收5款大宗化學品,平均回收率達77.6%。水循環管理效益方面,2021年製程水回收率達97.2%,台灣廠區雨水取用量佔整體用水4.1%,及整體單位投片面積用水強度較2016年下降24.6%。同時,在能源管理上,2021年台灣廠區再生能源總發電量達14,221,049 kWh,約當減少7110噸CO2e碳排放。而綠色物流,除2021年減少約38萬7394公里運輸,約繞地球9.6圈。群創並與工研院技術合作,建構全球第一座自動化液晶循環再利用工廠,每日最高可處理達12噸的不良品液晶面板。另外,群創更首創電子業導入「沼氣發電設備」,利用廢水系統的厭氧生物處理單元產生的甲烷氣體,經由沼氣發電機來進行發電,開創再生能源先機,未來將於全廠區推廣建置。
夏普將回購堺工廠股權成子公司 戴正吳:期待TV重回榮耀
日本夏普18日召開董事會,通過要將生產大型液晶面板生產的堺工廠(SDP)復歸為百分之百持有的完全子公司化方針。夏普會長戴正吳表示,現在正與股東協議,並達成最終共識後,進行法定手續完成交易,將SDP復歸為夏普的百分百子公司,將更有利於夏普未來的策略規劃。戴正吳指出,電視的成本結構中面板佔了很大的比例,尤其尺寸愈大所佔比例愈高,所需專業技術也較高深。「我認為對於面板工廠來說,電視品牌公司只不過是一個銷售面板的出口,而電視,只是銷售面板的『載具』。因此,沒有自己面板工廠的電視品牌公司,很難盈利,也難以繼續長久經營事業。」以現今國際貿易局勢來分析液晶廠商,已經約略可分為中國及歐美日的兩大陣營,將來有一天,中國液晶廠商如果停止供應外國品牌轉為優先供給自己的品牌使用,或向海外公司提高到不合理的報價,這些非中國品牌的電視公司是無法生存的。夏普發表全球最大120吋8K液晶電視,高度跟成人一樣高。(圖/CTwant資料室)戴正吳認為,日本的電腦廠商及手機廠商已經失去競爭力,大多由中國廠商所取代,就是因為日本廠商失去供應鏈及資源的優勢。所幸夏普仍能夠在日本市場中為日本人爭一口氣。「我認為一定要在日本留下Display事業,更要引領世界。」戴正吳表示,依現今局勢來看,中國大陸已經更改政策,對液晶面板業的補貼已經減緩,面板在市場價格漸趨穩定,各液晶廠商回歸公平競爭的局面。以夏普在液晶面板所擁有的世界領先技術的優勢下,還有夏普的銷售力和技術力,加上SDP的生產能力,夏普Display事業的發展今後不容小覷,可期待液晶事業回歸榮耀。「從來夏普後,我就肩負了當年龜山的電視,AQUOS TV的使命。」戴正吳說,夏普TV到目前為止在日本的市佔率一直保持第一名。「我也積極用盡各種方法收回在歐洲、美國等被賤價賣出的夏普電視品牌的使用權及廢止Royalty。」目前在台灣、東南亞、中、歐洲等地區銷售成績漸入佳境。另外美國市場也取得了進展,在2022年會有更卓越的成果。「今後,我認為可以期待夏普TV重回榮耀。」
5G車用電子需求續強 製造業生產指數拚連19紅
受惠於新興科技應用、遠距商機持續推展,加上全球經濟穩定復甦帶動終端需求增溫,經濟部統計處公布7月份製造業生產指數為134.34,月減1.9%、年增15.02%,為連續第18個月正成長;累計1至7月製造業生產指數達128.8,較上年同期增加15.48%。經濟部統計處副處長黃偉傑表示,雖然近期變種病毒在全球擴散,加上美中貿易及科技爭端持續,惟各國疫苗接種率穩定提升,主要國家積極推動各項振興經濟政策,全球經濟可望持續穩定成長,復以各品牌科技新品將接續上市,以及新興科技應用持續擴展,可望維繫我國製造業生產動能續呈活絡,預估8月製造業生產指數將連19紅,年增幅落在12.4%至14.6%。從行業別分析,統計處指出,受惠於5G、高效能運算、物聯網、車用電子等應用晶片需求強勁,加上消費性電子產品搭載之記憶體容量提升所致,積體電路業年增16.30%,推升電子零組件業年增16.80%,雙創歷年單月新高。7月製造業生產指數。(圖/經濟部統計處提供)液晶面板及其組件業則受惠於居家辦公、線上學習、居家休閒娛樂需求延續,年增20.78%。電腦電子產品及光學製品業年增5.10%,主因儲存裝置需求強勁、廠商擴增國內產能,加上全球定位系統、汽車電子控制器、虛擬實境裝置等生產上揚,惟筆電仍受缺料影響而減產,抵銷部分增幅。至於傳統產業部分,受惠全球景氣回溫,終端需求持續成長,加以上年同月部分產線進行歲修,比較基期偏低,致基本金屬業、化學原材料業分別年增28.79%、11.73%。機械設備業因半導體、5G相關產業、自動化設備需求殷切,指數創歷年單月新高,年增29.02%;汽車及其零件業年增22.06%,主因國內疫情趨緩,車商積極推出優惠方案促銷,以及物流業對大型貨車需求持續暢旺,加上汽車零件在歐美市場需求升溫所致。
Q2季製造業產值3.95兆創新高 傳統產業貢獻大
經濟部統計處今(19)日公布第2季製造業產值統計。受惠於全球景氣穩定復甦,終端需求增溫,加上新興科技應用持續擴展、遠距商機熱潮未減,且國際原物料價格續居高檔,第2季製造業產值達3兆9,576億元,創下歷年單季新高紀錄,年增率達34.51%,連續3季正成長。由於產值會受價格波動影響,若剔除價格因素按產量觀察,第2季製造業生產指數130.87,同創歷年單季新高,較去年同季成長17.42%,延續去年第3季以來之正成長態勢,且增幅同步創下2010年第4季以來新高。經濟部統計處副處長黃偉傑表示,製造業產能成長主要貢獻來源為傳統產業,其中化學原材料業、石油及煤製品業及基本金屬業受國際原物料價格攀升,加上全球景氣走強,下游產業需求回升,以及上年同季部分產線設備檢修,比較基期偏低,致產值增幅顯著,分別年增87.81%、70.83%及61.87%;機械設備業、汽車及其零件業因產業自動化升級商機挹注,以及海外售後維修市場與物流業需求升溫,產值亦分別年增29.83%、35.93%。製造業各季產值暨年增率變動。(資料來源/經濟部統計處)在資訊電子產業方面,電子零組件業產值亦創歷年單季新高紀錄,年增20.99%,主因5G、高效能運算、車用電子等應用晶片需求活絡,加上遠距商機延續推升消費性電子產品銷售動能,致積體電路業產值達4,912億元,為歷年單季新高,年增17.91%。液晶面板及其組件業因IT、電視等大尺寸面板需求熱絡,產值亦年增33.75%;電腦電子產品及光學製品業因居家辦公、線上學習等需求仍強,加上廠商擴增國內產能,以及全球終端需求回升,產值年增9.97%,連續13季正成長。展望未來,雖近期變種病毒持續在全球蔓延,及美中貿易及科技爭端持續,恐影響我國製造業生產表現,惟隨全球疫苗施打率提升,以及主要國家擴大基礎建設方案,全球經濟復甦力道增強,終端需求可望持續增長,加上下半年消費性電子新品將陸續推出,相關資訊電子產業鏈進入生產旺季,均可望維繫製造業生產動能。
電子零組件需求創新高帶動 6月製造業生產指數創歷史次高
經濟部統計處公布6月製造業生產指數為137.57,為歷年單月次高(僅次於2021年3月的138.46),年增率20.20%,「連17紅」。統計處表示,6月電子零組件業生產指數創歷年單月新高,為推升製造業生產成長之主要貢獻。主因於全球經濟穩健復甦,終端需求擴增,加上新興科技應用、遠距商機持續推展,致各主要中行業年增率多呈二位數成長。展望7月可持續走旺,有望「連18紅」,估計製造業生產指數年增18.4至19.5%間。綜計第2季製造業生產指數131.08,創歷年單季新高,年增17.61%,延續108年第3季以來之正成長走勢,且增幅創下99年第4季以來新高。累計1至6月較上年同期增加15.66%。製造業生產動向指數。(圖/資料來源:經濟部統計處)至於各產業表現部分,資訊電子產業方面,6月電子零組件業生產指數創歷年單月新高,年增23.61%,其中積體電路業年增24.56%,主因5G、高效能運算、車用電子等相關晶片需求強勁,帶動晶圓代工、記憶體等產能滿載;液晶面板及其組件業亦因宅經濟、遠距商機需求持續,年增23.16%。電腦電子產品及光學製品業年增7.57%,主因固態硬碟、其他光學元件、汽車電子控制器、全球定位系統等生產增加,惟筆電受缺料影響而減產,抵銷部分增幅。傳統產業中,隨全球景氣穩步成長,帶動上游塑化、金屬等原物料需求回溫,加上產業自動化升級商機挹注,致化學原材料業、機械設備業及基本金屬業分別年增15.01%、30.67%及18.66%;汽車及其零件業因歐美海外售後維修市場需求升溫,以及物流業對大型貨車需求遽增,年增35.77%。展望未來,近期變種病毒持續在全球擴散蔓延,部分國家反覆解封又封城,加以美中貿易及科技爭端持續,恐擾亂相關供應鏈及產銷步調,進而影響我國製造業生產表現,惟隨全球疫苗施打率提升,以及主要經濟體擴大提振經濟計畫,皆有助全球經貿穩定成長,加上下半年消費性電子新品將陸續推出,相關資訊電子產業鏈進入生產旺季,均可望維繫製造業生產動能。依據統計處調查,製造業者認為2021年7月生產量將較6月增加之廠商家數占11.7%,持平者占74.4%,減少者占14.0%,以家數計算之製造業生產動向指數為48.9,按產值計算之動向指數為51.0,預期7月生產指數將較6月增加。
5月汽車業及零件業成長近5成最高 逾7成製造業者估6月產量持平
由於全球景氣穩定成長,終端需求持續回溫,以及新興科技應用和遠距商機持續擴展,加以上年同月受疫情衝擊比較基期偏低,經濟部統計處今(23)日公布5月份製造業生產指數為129.81,較上年同月增17.28%,連續第16個月正成長,累計1~5月較上年同期亦增加14.63%。其中以汽車及其零件業成長最多,主因是歐美陸續解封,海外售後維修市場需求升溫,帶動汽車零件增產。另,據統計處調查,製造業者認為110年6月生產量將較5月增加之廠商家數占10.0%,持平者占73.1%,減少者占16.9%,以家數計算之製造業生產動向指數為46.6,按產值計算之動向指數為49.2,預期6月生產指數將較5月減少從行業別分析,統計處表示,在資訊電子產業方面,電子零組件業年增14.71%,為推升製造業生產成長之主要貢獻來源,主因5G、高效能運算、車用電子等應用晶片需求仍強,加上遠距商機延續,致積體電路業年增12.59%;液晶面板及其組件業因電視、IT 面板持續熱銷,年增21.75%。電腦電子產品及光學製品業年增10.14%,主因居家辦公、遠距教學等相關應用設備需求殷切,加上廠商擴增國內產能所致。傳統產業中,主要業別增幅均在二成以上,主因除上年同月比較基期偏低外,其中化學原材料業因全球疫情趨緩,市場需求回溫,以及亞洲原料廠歲修供貨減少,帶動石化及橡塑膠等原料價量齊揚,年增22.03%;機械設備業因半導體、5G相關產業及自動化設備需求熱絡,年增32.42%;基本金屬業年增24.22%,主因受惠終端需求增溫,國內外鋼市穩步向上所致;汽車及其零件業年增49.81%,主因歐美陸續解封,海外售後維修市場需求升溫,帶動汽車零件增產。展望未來,雖近期亞洲疫情再度升溫,及美中關係發展之不確定因素,可能影響我國製造業生產表現,惟在歐美國家逐漸鬆綁防疫管制措施,以及主要國家擴大基礎建設方案激勵下,全球經濟復甦力道增強,終端需求增溫,加上新興科技應用擴展持續,可望挹注我國製造業生產成長動能,在假設國內疫情尚無大規模影響製造業生產產能下,製造業生產指數年增率將續呈正成長。(圖/經濟部統計處提供)
友達被降評回冷宮?專業分析看好第2季EPS將達這個數字
受疫情影響,許多國家實施封城,無形中推動全球一波宅經濟,隨著疫情逐漸降溫,被網友視為「一次性」需求的面板是否又將跌入冷宮,引發各界猜測。回顧面板業曾是台灣2兆雙星的驕傲,2002年全台第一家TFT-LCD面板廠友達光電登場, 2003年以上取富士通技術,買下富士通顯示技術公司20%股權,下則抓住當時中國電視市場龍頭長虹對液晶面板需求的完美攻略,開啟「液晶電視年」,當時全球市佔率僅次於韓國三星及LG飛利浦,也使友達股價一度飆升至79.5元。然而,隨著中國政府的扶持下,面板產業淪為屠殺慘業,韓國三星、LG飛利浦退出大尺寸面板轉進OLED,台灣面板也就此陷入十餘年悲歌,雖然友達在現任董事長彭双浪接手後,曾掀起一股回熱潮,在2017年股價一度回升至72.5元,卻仍不敵中國惡性競爭,2019年友達股價硬生掉至6.1元,全年營收慘虧191億元。友達在創辦人李焜耀在任時期,曾成功合併2次,硬派作風曾帶領友達走向世界之端,無奈面板市場的惡性競爭、金融海嘯,以及與美國反托拉斯的訴訟也使公司壓力大增,直至公司體質調整好後,李焜耀的身體也令起紅燈,2015年交由彭双浪接手。看準智慧手機、車用及穿戴產品商機,射出超高解析度、曲面顯示技術、完美影像畫質、整合型觸控、加值型應用等市場,彭双浪甫上任即推出符合市場趨勢及帶領潮流的新品,加上台商回流補助,友達也砸下407億元擴建廠房,導入智慧化產線生產電競顯示器、大尺寸面板等高附加價值產品,終於填平2019年所窺之192億,稅後淨利達33億。觀望今年下半年,彭双浪在法說會上表示,匯率、缺工、缺料,尤其玻璃三大供應商工廠出問題,以及半導體IC驅動持續緊張狀態下,都會為面板業帶來壓力,也將會視營運上最大變數,但就長期來看,面板產業產生結構性改變,將幫助產業在中長期回歸健康、理性市場機制。彭双浪表示,未來幾年將啟動「雙軸轉型」,將以Go Premium面板和太陽能等主要事業往高附加價值方向發展,以及Go Vertical垂直領域解決方案,以面板出發,提供客戶系統、解決方方案和服務。另外,今年也會將達擎分割出來,專注於公共顯示器和通用顯示器事業,未來將有更大彈性展開各項策略合作,建構各場域生態,包括商業、運輸、工業、醫療、教育等等,促進友達智慧顯示應用的價值鏈延伸,並結合AIoT技術來拓展數位商機。可惜想像總是比現實美好,面板業迎來新希望後,又被活生生澆熄。近日摩根大通及美銀證券降評友達,認為中國京東方可能啟動擴產計畫,將增加供應鏈,加上友達營運著重在LCD面板,當產業進入下行循環,接下來恐面臨更多賣壓。對此,有專業網友分析,中國OLED廠良率較不足,未來OLED跟LCD將各自升級,一邊將變QD OLED,另一邊將是MicroLED,舊廠只能用龐大的折舊費用來吃光利潤,因此雖然中國面板今年表面大賺,「但實際上還要出來『定額增資』來擴廠,現金流部分也沒這麼多」。反觀台灣面板廠目前已完成8成折舊,網友預估:「未來大陸大概會常常用技術性歲修,來控制市場供給量」,認為:「對岸政府不補助面板後加上三貓的折舊攤提應該已經脫離景氣循環」看好面板業在第2季EPS將達2.4左右。
製造業產值擺脫連7季負成長 資訊電子產業一枝獨秀
經濟部公布2020年第4季製造業產值成績,我國因半導體優勢、遠距商機、原物料價格上漲、投資回溫等因素下,製造業產值擺脫連續7季負成長,來到3兆4,516億元,較上一年同季增加2.54%。2020全年產值為12兆7,272億元,年減3.72%。經濟部表示,資訊電子產業在我國半導體競爭優勢及遠距商機帶動下持續成長,加上國際原物料價格調漲、投資動能漸次回溫、車市轉趨活絡,激勵金屬機電產業產值揚升。其中,電子零組件業產值、積體電路業產值都雙雙創下單季新高,成長幅度亦在2位數以上。電子零組件業年增11.10%,產值創歷年單季新高,主因國際品牌消費性電子新品陸續推出,遠距應用相關設備出貨暢旺,以及5G、物聯網與高效能運算等應用需求強勁;也帶動我國積體電路業產值達4,683億元,創歷年單季新高,年增13.46%;此外,液晶面板及其組件業因宅經濟及遠距商機持續發酵,激勵IT、電視等大尺寸面板價量齊揚,產值亦年增17.98%;電腦電子產品及光學製品業因居家辦公、遠距教學等需求強勁,廠商持續擴增國內產能,致產值年增4.01%,連續11季正成長。傳統產業,因石油及煤製品業續受國際原油價格較上年同季仍低,加上疫情抑制需求及部分廠商產線檢修影響,年減36.44%;惟金屬製品業、機械設備業、基本金屬業及化學原材料業則受惠於下游產業回溫及防疫相關商品需求續強,加上上年同季在美中貿易摩擦紛擾下,比較基期偏低,致產值增幅皆由負轉正,分別年增7.11%、6.57%、2.56%及1.18%;汽車及其零件業因車商配合補助政策積極推出加碼促銷優惠方案帶動國產新車熱銷,加上汽車零件國外訂單回溫,增幅則由負轉正,年增11.11%。從全年數據上看到,石油及煤製品業、化學原材料業、基本金屬業、機械設備業、汽車及其零件業、金屬製品業皆為年減衰退,僅電子零組件業、電腦電子產品及光學製品業則是年增表現亮眼。全年製造業生產指數117.15,創歷年新高,較上年成長7.56%,增幅由負轉正。
液晶顯示面板回春創10年來新高 前5大拿下市場7成5市占
2020年因市場對資訊設備需求增加,也帶動液晶顯示器需求,市調機構調查顯示,2020年液晶顯示面板出貨數字達到658.9萬片,創下過去10年以來的新高記錄。全球前5大面板廠拿下市占75.5%,群創、友達分居2、3名。(圖/IDC)根據國際數據資訊(IDC)調查指出,2020年各應用大尺寸液晶顯示面板,包含可攜式電腦液晶顯示面板(Portable PC Panel)、監視器液晶顯示面板(LCD Monitor Panel)、電視液晶顯示面板(LCD TV Panel),出貨量明顯增長,成長率達7.28%,總量高達658.9百萬片,創過去10年以來的最高紀錄。IDC全球專業代工與顯示產業資深研究分析師陳建助指出,2020年全球大尺寸液晶顯示面板產業受惠於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宅經濟與居家辦公應用需求,加上韓國廠商計畫逐步減少LCD面板產能的推波助瀾下,帶動2020全年大尺寸液晶顯示面板量價齊揚的亮眼表現。累計前5大面板廠出貨占總體出貨75.5%,京東方與群創光電分別持續1、2名位置,市占率分別為22.6%與17.0%。友達光電受惠於強勁IT面板需求以及韓廠減產,出貨占比亦有所提升至14.4%。IDC分析指出,2020年液晶顯示面板出貨數字中,可攜式電腦液晶顯示面板出貨創新高,達到224.3百萬片。監視器液晶顯示螢幕面板出貨達163.4百萬片,也創下2013年以來的新高記錄。電視液晶顯示面板出貨量為271.2百萬片,雖然衰退5%,但在2019年韓國液晶顯示面板廠逐步減產與關閉產能,加上各大面板廠積極生產大尺寸電視面板下,2020年大尺寸液晶面板產業供需與價格反轉,呈現供不應求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