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冠
」 清冠一號 指揮中心 中醫 疫情 公費明通家族起底2/「他不只是放牛牧童」母慧眼妻舅扶持 打響葫蘆標治痛單
明通製藥創辦人張日通先後娶兩房,外界鮮少知道,二代共九名子女中有二人取得「藥劑師證照」、二人當醫師,媳婦也是藥劑師或醫師。CTWANT記者獨家專訪二房子女,張日通從西藥起家後,轉去大陸中醫,長女張順美曾陪同父親一塊找藥材,從黑龍江到廣西,做成感冒治痛單、治傷風,與清冠一號配方相近;販售中的「漢方胃腸藥」,去年一度引來國際藥廠上門談合作,後來不了了之。CTWANT記者日前採訪到創辦人二房兒女張順美、張光明與張光發姐弟。據張光發整理的明通藥事歷史資料,創辦人張日通1914年出生,在農業社會裡,小學生放學回家多幫忙大人農務工作,常常赤腳去幫放牛吃草工作,一個小孩每人分配一頭牛。張日通小學就讀水堀頭分教場,成績優異,獲得許多獎狀,曾通過台中師範筆試,但在口試時,最後卻沒被錄取,後來有一傳出可能是當時學校考官看到張日通畢業自水崛頭分教場,而師範裡同樣有水崛頭分教場畢業的學長曾跟老師打架,被紅點註記,張日通的考運可能因此受到影響。台中張日通1934年於水堀頭創立日通堂藥房,第一個藥品即是孔子商標的固理保淋。(圖/記者方萬民攝)雖然張家世代務農,但張日通母親張謝葉看出長男不是一般放牛牧童,便用自己的私房錢,以每月2塊錢代價雇用另一名小學生來放牛,讓張日通到西屯老街中藥店學手藝。自中藥行學徒出身後,張日通從藥方典籍上尋找做為西藥、中西混合藥方的來源,創業並成家,他娶妻兩房,大房妻子賴氏一家多從事西藥房生意,二房妻子曾家則開設銀樓,「我小時跟大媽(賴遠)很親,是大媽哄著我入睡,睡在大媽房裡……」「實在要感謝大媽賴遠本人及娘家的幫忙,才有今日的明通。」張順美、張光明姐弟告訴記者。二房么子、明通藥事文化館長張光發牙醫師進一步解釋,明通成長茁壯歷程,「這和在台中西屯老街開西藥房的賴家阿舅很有關係,幫助到正在起步階段的父親與日通(明通前身),讓父親學習不少製造藥品的知識與方法。」「93歲三叔張西城也提到軍功寮嫂嫂賴遠嫁到張家,當時他還一歲幼小襁褓,就受到嫂嫂的照顧,讓他迄今念念不忘。」「我阿公後來也有去大陸學中醫,晚年有當中醫師專門醫治小兒感冒等。」張光發整理明通發展歷史過程中,訪問張家第一代長輩,收集到不少口述資料。1934年,張日通20歲時以「日通堂製藥所」開始從事藥業買賣,隔年,出品「固理保淋(Kolihorin)」,是明通最早的一款藥品,使用的是孔子人像的商標,該藥為丸狀,根據漢藥真方調合煉成泥膠製而丸,不可咬破,專治急性淋病、膀胱炎、尿道炎等。明通藥事文化館中保存著明通製藥的生產器具。(圖/記者方萬民攝)接著推出キング散、大王散,前者用於感冒發燒退燒藥,後者為二戰後1945年由明通製藥家庭配置社出品的止痛藥,這些藥品包裝及logo經歷「朝日牌」、「日通老牌」、「明通葫蘆鼎牌」等,也就是今日國人熟知的「明痛治痛單」葫蘆瓶裝的前身。張日通製藥嚴謹,對子女教育更是嚴格,他要求選讀跟製藥相關的「藥事科系」,並須取得藥劑師證照,兩房共九名子女中,張光雄、張順美二人達標,取得藥劑師證照,張光明則當骨科醫生,張光發當牙醫師,另三人則加入家族事業。明通藥事文化館長張光發牙醫師,期盼明通邁向100年有嶄新里程與新風貌。(圖/方萬民攝)張光發告訴記者,早期明通治痛單、治傷風等成藥,透過「寄藥包」方式深入到每個家庭中,「那時還是紙做的寄藥包,裡面放了感冒、鎮咳、發燒、胃藥、牙痛、中暑、腹瀉、消炎及外用紅藥膏等藥品。」「當時都是手工製藥、包藥,也容易發霉,因此每隔一到三個月,藥廠就會派人到府查點藥品的保存情況,將以使用或過期的藥品補充或是更換。」「明通治痛單的原名是明通治痛丹,後來衛生局等主管機關認為可能衍生『仙丹』等疑慮,就改成同音但不同字的『治痛單』,這個名字更換的小故事,很多人不知道。」張順美也提到,明通推出的成藥配方,多是古籍藥典中記載的,「製藥技術貴在材料來源,不同地方出產的藥材,在熬製過程中的質地也不同。」為了找尋適合的藥材,張順美早期陪父親赴大陸十多趟,從黑龍江到廣西,不分四季,親嘗親試,「疫情期間,我們還成了藥廠中的藥廠,因為我們有保存了許多藥材,我們專做的感冒治痛單、治傷風,其實配方與清冠一號是相近的。」CTWANT調查,明通「漢方胃腸藥」的藥材來源、製作方法等,近期曾被國外知名藥廠看上,「對方說要租借我們的藥證,一年支付4萬元,簽約一次簽三年,明定第一年要供貨給他們300多萬顆,但沒說第二年、第三年要出多少貨。可是藥證沒有用租的呀,這很奇怪!」「我們開價上千萬元買斷,後來就不了了之。」現任明通製藥監藥師的張順美與弟弟張光發牙醫師提到此案,都覺得怪,也問不出答案。
新冠疫情死灰復燃 時事網紅染KP.2親吐「威力真可怕」
近期新冠肺炎疫情有死灰復燃的跡象,已經有不少專業醫師發文示警。時常評論時事的知名網紅「名為變態的神父」,就表示自己5年來未曾染疫,這次卻感染KP.2,他甚至以身體被砲彈轟炸過來形容身體的疼痛,甚至感嘆「KP.2的威力還真是可怕。」臉書粉絲團「名為變態的神父」日前發文表示,自己感染KP.2後,第一天就出現頭暈、鼻咽不舒服,全身痠痛無力等症狀,昏睡一天候,第二天連站都站不穩「差不多是站起來就感到天旋地轉的程度」。第三天則是惡化到整個鼻子都無法呼吸的鼻塞「只能用嘴巴呼吸,感覺鼻咽積了一堆液體,感覺這時候如果嘴巴被塞了東西我大概就掛了。」第四天症狀趨緩,但是喉嚨開始變得癢。「名為變態的神父」自述,自己是第一次確診,所以有可能因此症狀比較嚴重,但是他還是認為這病毒還真不是蓋的,請大家多注意防疫,戴好口罩,多噴酒精-特別是還沒確診過的,目前的情況很多人都沒戴口罩,確診者四處走你也不知道,而且真的多靠良知來做防護避免傳染了,有些人沒有快篩,當成是感冒,因為沒自覺,那作息就更「自然」了,更加不設防。「名為變態的神父」也提到,由於快篩真的是門技術,所以建議診所如果有病人要求快篩,可以佛心幫忙,真的可以造福很多人,有自覺的狀態跟毫無自覺的情況,傳染的機會差別很大,例如知道自己有病的,會減少與其他人交談,遠離其他人,但認為自己沒病的,一邊咳嗽一邊麥克風拿起來照樣唱歌,大家都想過「正常生活」。他也提及,清冠一號對現在的KP.2有效,自己吃完之後,身體感覺好很多,症狀最嚴重的時候也能減輕痛苦。同時也提到衛福部的「清冠一號動態表」現在仍然持續更新中。對於坊間傳聞「天熱可以殺死病毒」一事,「名為變態的神父」也解釋,疾管署曾說今年8、9月會到達高峰,因為越熱越容易傳播,因為口罩戴不住,人群又喜歡聚集,例如大家一起去某個消暑勝地,而且衣服穿得更少,隔絕措施減少,病毒更容易傳播。
6月很反常…發燒、喉嚨痛、咳嗽 醫驚呼:病人多到不像夏季
耳鼻喉科醫師張益豪表示,6月很反常,因為通常夏天上呼吸道感染案例會少於冬天,「但身為家長的你,有沒有發現自己與小孩怎麼夏季感冒發燒這麼頻繁!」而診斷時也要用快篩協助鑒別診斷。醫師張益豪在臉書發文,「不要覺得醫師就不會生病,最近也是喉嚨痛痛,差一點發燒!六月很不像六月,夏天上呼吸道感染是會比冬天少很多的但身為家長的你,有沒有發現自己與小孩怎麼夏季感冒發燒這麼頻繁!最近門診確實不管兒童或者小孩,發燒、喉嚨痛、咳嗽的就診病人多到不像是夏季,過往夏天都是耳鼻喉科小兒科的淡季,也就是病人數會比冬天少30%左右。」張益豪說,「這些上呼吸道症狀的民眾,確實不乏有『流感病毒』與『新冠病毒』的確診者,流感來說,上呼吸症狀通常比較齊全,大多有身體酸軟、咳嗽、鼻塞、流鼻水較多項的上呼吸道表現。」張益豪指出,「至於新冠的話,症狀還是跟過往一樣變化多端、排列組合蠻多的,有的單純流鼻水、鼻子痛,而有的是以頭暈、甚至噁心嘔吐為表現,但也有部分民眾就只有喉嚨痛。」張益豪說,「流感與新冠病毒感染有沒有很相識的表現,有的!那就是,大多都會有高燒、疲倦、喉嚨疼痛或咳嗽,也因為很相似,所以醫師在診斷時,還是需要以快篩來當作協助鑒別診斷。」張益豪指出,「新冠疫情已經三年多了,民眾對於快篩其實把握度都蠻高的,可以自我檢測,但如果是流感病毒,就需要透過醫師的檢查技巧來幫民眾做快篩,民眾是無法在外面取得流感病毒的快篩產品的,需要到醫療院所接受檢查,甚至流感季節盛行的季節,公費抗流感病毒藥物的給予,是只需要醫師的臨床檢查經驗判斷,認為民眾是流感,就可以直接給予,不需要有快篩陽性。」張益豪說,「新冠確診之後,目前治療方式有西醫的抗病毒藥物跟中醫的清冠一號。流感部分呢?有抗病毒藥物,不管是一次服用兩顆服用一次即可的劑型、早晚一次五天的劑型,效果都不錯,建議跟醫師討論之後再來使用公費或自費抗流感病毒藥物。」
這幾個月都狂咳?引一票人崩潰+1 網曝:買止咳的特別多
一名網友日前在網路上發文,表示自己前陣子得新冠,一開始咳嗽都不嚴重,反而後來好了才開始狂咳。原PO還指出,他日咳夜咳「琵琶膏啊、咳藥水啊都狂吞,還是咳不停」還影響到了睡眠,貼文一出立刻引起大批網友共鳴,紛紛表示「我也是這一個月一直咳欸,莫名癢」、「這個月來買止咳的真的特別多」。一名網友日前在PPT中以「有人這幾個月都狂咳嗎?」為題發文,表示他前陣子得了新冠「沒喉嚨痛就累累的一直想睡覺,也不算咳得很嚴重」結果後來好了之後,反而開始狂咳「日咳夜咳,琵琶膏、咳藥水啊都狂吞,還是咳不停。」原PO透露,因為這樣的情況,還影響到了他的睡眠,且2個月前他也才因為得流感咳到不行。因此他便好奇詢問「也有人同病相憐嗎?」貼文一出立刻引起網友熱議,紛紛留言表示「我也是這一個月一直咳欸,莫名癢」、「我啊!咳到喉嚨好痛、好癢,一直咳忍不住」、「這個月來買止咳的真的特別多」、「我!感覺胸腔肺部變得很弱QQ得流感」、「我也是欸!我以為只有我這樣沒救了」。也有網友建議「西醫照X光看有無病變,西藥若無效看健保中醫,開類清冠應該很快就好了」、遇到咳不停的情況最好就是去胸腔科檢查了」、「去看西醫,記得解釋病情,不要只看一次,要不斷回診追問題,因為可能有其它原因造成咳不停」、「弄個洗鼻器看看,也許有點鼻涕倒流」。
「煎野草茶飲」70歲婦人頭暈腹瀉 中醫:養生5字訣保健康
一名70多歲的婦人聽信偏方,因此採摘野草製作成茶飲,後來感到頭暈腹瀉而就醫,幸好休養後已恢復健康。台灣多元醫療環境中、西醫並行,加上近年疫情影響,清冠一號對新冠肺炎的療效讓民眾對中醫更有信心,導致錯誤服用中藥情事時常發生。南投縣衛生局局長陳南松表示,日前接獲民眾因聽信偏方,煎煮野草茶飲,造成身體不適的案件。南投縣中醫師公會理事長胡雲瑜醫師也表示,南投縣民風純樸,有許多老人家,普遍存有「吃中藥,有病可治病,沒病可補身」的錯誤觀念,甚至常把農田、林園、鄉間小道旁等,自行採收的草藥,當成傳統中藥使用。又或者聽信偏方,自行購買、服用來路不明的中藥,導致腹痛、腹瀉或造成身體過敏反應,嚴重者甚至引發肝、腎功能異常之病症,非但無法治療疾病,反而危害自身健康。胡雲瑜提醒民眾,中藥用藥安全5字訣:「停、看、聽、選、用」。1.「停」:停止不當看病、購藥及用藥行為。2.「看」:看病請找合格中醫師診治,並且清楚說出病情及目前服用的藥物。3.「聽」:聽仔細專業醫師、藥師的囑咐。4.「選」:選購衛生福利部核准合格,有許可證字號的中藥藥品。5.「用」:服用中藥時應依照醫師或藥師的指導,正確用藥才安全。透過以上「停偏方、看中醫、聽仔細、選合格、用對藥」,才能真正讓自己的病情妥善治療、藥到病除,讓中醫成為守護民眾健康的好夥伴。胡雲瑜建議,對於服藥有任何疑慮的民眾,可至中藥藥品許可證系統查詢(https://dep.mohw.gov.tw/DOCMAP/lp-874-108.html)、若有中西藥併用,應該主動告訴醫師或藥師同時使用的藥物品項,由醫師或藥師判斷是否可以中西藥併用,才能避免因為藥物交互作用造成的不良反應,並依醫師或藥師囑咐之方法與數量服藥。
讚「清冠一號」聞名全球 蔡英文盼藥用自產自足完善中醫體系
總統蔡英文10日出席「中華民國中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第94屆國醫節」慶祝大會,總統除了感謝所有中醫藥界對台灣的付出與貢獻之外,也鼓勵本土中藥藥用植物種植,建立自產自用的能力,讓中醫藥在台灣能夠永續發展。 國醫節慶祝大會10日上午在新北市政府舉辦,總統蔡英文、衛福部長薛瑞元、新北市中醫公會理事長陳建輝、中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詹永兆、蔡英文、榮譽理事長柯富揚、榮譽理事長陳旺全、新北市中醫公會理事長陳建輝、中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詹永兆等皆與會歡慶。蔡英文除了感謝所有中醫藥界對台灣的付出與貢獻,在第一線守護民眾健康及長期耕耘中醫藥研究,也特別提及疫情期間,聞名全球的的「清冠一號」,期待未來政府與中醫藥界繼續密切合作,建構更完善的中醫藥服務,讓台灣的中醫藥學持續進步,更保有國際競爭力。蔡英文指出,政府過去通過了中醫藥發展法,以國家級的發展計畫鼓勵並且輔導台灣的中醫藥創新跟研發。另外,隨著中醫的就診率提高,政府於去年也建置了中藥供應資訊平台,穩定了台灣藥品的供應情形,確保國人的用藥權益。蔡英文也不忘鼓勵本土中藥藥用植物種植,建立自產自用的能力,除了降低對中藥材進口的依賴,也可以讓中醫藥在台灣能夠永續發展。最後,蔡英文指出,這幾年台灣走過新冠疫情的挑戰,相信許多人都會記得中醫藥界研發、聞名全球的的「清冠一號」,這對患者的幫助非常大,期待未來政府與中醫藥界繼續密切合作,建構更完善的中醫藥服務。
清冠一號治傷寒超萬用 中醫師公會:類流感、黴漿菌都有用
過去新冠肺炎肆虐時,中醫研究出「清冠一號」治療,讓不少民眾受惠,如今流感再起還有黴漿菌出現,中醫師公會就表示,根據多項細胞與動物試驗結果,「清冠一號」對於流感、腸病毒抑制效果都不錯,另外如今的黴漿菌雖然沒有實驗佐證,但對免疫失調仍有效用。中醫師公會今(30)日召開「清冠一號對類流感疾病的應用」記者會,認為清冠一號的應用,不僅對新冠肺炎有用,對類流感疾病也相當有成效,在細胞、動物和基因體學相關研究中顯示,通過多靶點的方式有效地調控免疫訊息傳遞,調節相關細胞激素和免疫活化分子的表達。從藥理研究和臨床治療的觀察結果得知,清冠一號可藉由免疫調控作用來改善細菌、病毒等多種病原體誘發免疫失調相關疾病。國家中醫藥研究所博士魏紋祈就表示,清冠一號兼具對抗疾病病因與照護體質的典型中醫複方,相較於西藥類的抗病毒藥物針對單一病毒,清冠一號「多靶點」的治療模式,凸顯中醫的臨床優勢。不只對傷寒、流感、新冠等疾病有所幫助,近期流行的黴漿菌,魏紋祈也表示,雖然沒有直接實證證實效用,但從免疫調控機制去推斷,清冠一號對黴漿菌導致的免疫失調,也被認為可以達到調整功效。
我國與大馬中醫藥實質交流 促進發展增進人民福祉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表示,臺灣中藥製劑外銷世界的量能原平均約10億台幣,因外銷專用許可證的清冠一號濃縮顆粒劑,使得2022年到2023年中藥外銷的產能增加20-30%,是臺灣中醫帶動中藥產業發展的一個很成功範例。中醫臨床醫療 國際研討會疫情趨緩後臺灣趁勝追擊,於馬來西亞展開中醫藥實質交流活動,由衛生福利部中醫藥司指導,林口長庚紀念醫院主辦,達到促進臺灣與馬來西亞之間的中醫藥知識分享,強化雙方醫師的專業經驗交流,並引領臺灣中藥產業的參與。林口長庚紀念醫院指出,活動除舉辦中醫臨床醫療國際研討會,並邀請多家中藥廠商展示最新的中藥產品,有來自馬來西亞的醫療專業人士包含醫院、診所、公學會、學校、醫學院、產業界約110人熱烈參與,深入了解台灣的中醫藥醫療與產業,並分享他們的豐富經驗。林口長庚紀念醫院中醫部陳俊良計畫主持人表示,臺灣與馬來西亞傳統醫藥交流非常密切,2020年到2022年因為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只能改以試訊方式舉辦中醫臨床醫療研討會,分享中醫藥治療疾病及用藥方式。很高興今年恢復正常舉辦,為中醫藥的國際合作開啟新的大門,也為患者提供更多高品質的中醫療服務,達到雙贏目的。臺灣與馬來西亞 中醫藥實質交流衛生福利部中醫藥司黃怡超司長致詞時也表示,臺灣中醫藥國際交流的一個重要里程碑,它將有助於加強臺灣與馬來西亞的中醫藥合作,推動臺灣中醫藥在國際醫療領域的發展。黃怡超司長強調,臺灣的醫療制度是中西醫雙軌並行,中醫已經納入全民健康保險。2019年立法院三讀通過中醫藥發展法並由總統公佈實施,確立了中醫藥永續發展及增進全民健康福祉的政策方針。隨著中醫藥發展法的立法,也正加緊腳步建構更完善的中醫醫療及照顧體系。
新冠肺炎引爆中醫就診量 衝擊醫療點值「2條件可獲健保補償」
去年新冠肺炎在台灣本土大流行,也讓不少民眾選擇到中醫院所就診並拿清冠一號,對於中醫部門於111年第3、4季,因就醫人數成長近2成,導致點值下降幅度較大,已達動支條件,符合即可獲健保補償。不少民眾選擇服用清冠一號或到中醫院所看診治療新冠肺炎。(圖/報系資料照)健保署石崇良署長表示,健保總額為前瞻性預算,前一年預定次年度的醫療費用支出,因此2022年的健保總額已在2021年就決定。2022年4月起發生的新冠肺炎Omicron本土大流行,讓就醫人數大增,也造成健保點值下降幅度過大而影響院所,健保署每年亦編「調節非預期風險及其他非預期政策改變所需經費」。健保署強調,動支須同時符合2條件,包含單季的醫療服務量高過去年同期5%,二、影響點值降到0.9元以下,醫院、西醫/基層、牙醫都有一併評估,但未符合。而中醫部門則因就醫人數成長近2成,導致點值下降幅度較大,已達上述動支條件,合計補助中醫3.1283億元。
天明製藥企業第二曲線 從0到1創造再生醫療新里程碑
天明製藥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號:6659,下稱:天明製藥)自1968年成立以來,以科學中藥、一條根、台灣清冠一號等產品聞名。在台灣製藥業中,天明製藥是唯一一家同時擁有檢驗、製藥、銷售、醫療軟體和再生醫療GTP細胞製備場所的公司。天明製藥在產業界的投入速度和準確度相當快且準,詹詠寧董事長表示中醫藥、再生醫療及醫療軟體,現為天明製藥最主要的產業服務發展目標,目前已服務超過1962家基層中醫診所和702家合作藥局,市場覆蓋率近60%,形成一個整合型服務鏈。再生醫療領域,天明製藥在短時間內也取得了顯著的成就。於2018年開始建置「天明精準GTP細胞製備中心」,成功獲得臨床IND試驗計畫的批准。在詹詠寧接任董事長的帶領與傳承,於申請後期的一年內連續獲取TAF檢測實驗室(編號:3982)及GTP細胞製備場所(編號:TP112C032)認證。天明精準GTP細胞製備中心專注研發和生產免疫細胞治療與細胞委託產品,已成熟的製備技術服務《特管辦法》開放項目,接受醫療機構委託生產NK自然殺手細胞。未來,會因應法規的調整,投入研發製程。「天明精準TAF檢測實驗室」(編號:3982)業已通過符合主管機關規範標準的受託檢驗單位,檢驗把關細胞品質。天明製藥詹詠寧董事長表示,回歸在醫療選擇權上,希望台灣能加速通過法規為癌症患者能提共更多的治療選擇。(圖片提供/CTWANT拍攝)之所以選擇進入免疫細胞治療領域,而不是免疫藥物治療領域,天明製藥詹詠寧董事長表示原因有兩點。首先,製藥產業有西藥、中藥,另一塊則是生物製劑三個領域,天明製藥希望臺灣加速通過完善政策和法規,讓俱備GTP資質的細胞製備場所,未來能生產高品質的細胞產品,受益醫療機構和民眾。其次,天明製藥希望通過細胞治療的研發和臨床應用,為癌症患者提供更有效的整合治療選擇。 除此之外,天明製藥也積極投入臨床合作已跟亞東紀念醫院投入合作研發腫瘤浸潤淋巴球TIL細胞先端技術。延攬國內腫瘤內科權威醫師賴基銘教授擔任醫療長,提升與醫院和學術機構進行臨床研究和技術交流的橋樑。人才是公司寶貴的資產,使得天明製藥投入再生醫療領域,能以跨界合作和知識共享的方式,加快研發和推廣,同時更努力舉辦各式再生醫療論壇,期許提升台灣再生醫療領域的服務新契機。天明製藥在免疫細胞治療癌症領域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更專注於研究NK自然殺手細胞技術的增殖,這種先天性免疫細胞具有強大的毒殺能力和高效的作用機制。許多醫師也指出,末期病患的免疫系統已難以提供有效的自體免疫細胞。如果能夠提早應用細胞治療方法,將有望使更多病人獲得有效的救治。目前,已經成功申請通過「實體癌第四期」的治療,新案「第一至三期實體癌,經標準治療無效」治療計畫案已接受主管機關審查,這些治療適用多種常見實體癌患者。 臺灣細胞治療經過主管機關多方研議,參考歐美與日本雙軌制管理模式在2018年通過《特管辦法》開放細胞治療技術。美國產業界與病人在2015年推動「right to try」運動,希望病人更早使用再生醫療。因為過去,當癌末病人在已經失去其他治療選擇時,只能去日本接受治療,這個運動的興起促使人們關注台灣末期癌症患者無法合法獲得這種先進治療方式的問題。詹詠寧董事長說明:「目前天明製藥與台北中山醫院合作成立了中山天明細胞治療中心,邀請專業臨床醫師,包括:賴基銘醫師、李世明醫師、吳濬哲醫師、施俊雄醫師、陳文哲醫師等人,根據《特管辦法》,已經通過CIK自體免疫細胞治療 「實體癌第四期、第一期至三期實體癌,經標準治療無效;癌症別:肝癌、食道癌、胃癌、大腸直腸癌、頭頸癌、胰臟癌(第四期)、肺癌、卵巢癌、腎臟癌、乳癌(第一到三期)」、NK自體免疫細胞治療「實體癌第四期,癌症別:肺癌、肝癌、結腸直腸癌、卵巢癌、乳癌、胃癌、腎臟癌、頭頸癌(含鼻咽癌)、食道癌、神經膠質母細胞瘤、胰臟癌」和自體脂肪幹細胞計畫(用於退化性關節炎及膝關節軟骨缺損)的治療方案,並提供精準醫學檢測,以服務民眾。」天明製藥為免疫細胞治療技術提供了新的治療選擇,尤其對於傳統治療無效或無法進行其他治療的患者來說,是一個重要的突破。(圖片提供/CTWANT拍攝)台灣是全球第二個將細胞治療列為常規醫療的國家,這對於台灣人民在癌症治療和退化性疾病方面是一個新的里程碑。而天明製藥在癌症治療領域的努力和成就將為國內外需求者帶來巨大的幫助。在免疫細胞治療技術提供了一種新的治療選擇,尤其對於那些經歷傳統治療無效或無法進行其他治療的患者來說,這是一個重要的突破。透過增強免疫系統的能力,這種治療方法可以幫助身體更有效地對抗癌細胞,提供更好的生存和生活品質。 天明製藥除了與台北中山醫療社團法人中山醫院、輔仁大學學校財團法人輔仁大學附設醫院、馬偕紀念醫院、光田綜合醫院、澄清綜合醫院中港分院、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台安醫院雙十分院提出了治療計劃。此外,他們也在推廣國際醫療,讓海外的癌症患者、恩慈治療等有需求的患者來台接受治療。治療結束後,這些患者可以返回居住地並繼續追蹤和持續照護,以滿足患者在治療需求方面的互助互惠,透過雙管齊下的方式,希望更好地照顧全民健康。 天明製藥在細胞治療領域的耕耘和創新,詹詠寧董事長接任傳承,帶領團隊共同創造企業發展第二曲線。從0到1投下龐大的資金與人力,不斷研究發展,回饋社會,促使傳統中藥邁入現代化、期望在經營團隊帶領及全體同仁努力下,發揮團體共榮的精神,繼續推動中西醫整合與再生醫療發展,提供患者高品質產品,使製藥產業更加卓越成長。
7/1新制上路!各部會新規一次看
內政部│居住正義 開大步★主要新制:一、平均地權條例2.0上路,五措施打擊投機。二、300億中央擴大租金補貼專案計畫開始受理。三、社會住宅包租代管4.0自7月3日啟動。四、建築能效評估及標示制度分年分階實施。★新制說明: 內政部多項新制上路,其中最受矚目的就是平均地權條例2.0,重點包括限制預售屋換約轉售、管制私法人買受住宅、建立檢舉獎金制度、預售屋解約申報登錄、地價評議委員會專業化等。 至於「300億元中央擴大租金補貼專案」和「社會住宅包租代管4.0」都自7月3日起受理申請,前者今年不同處在降低年齡至18歲;後者則是開放年長者可跨區換屋,同時把社宅補貼回歸300億元租金補貼。交通部│政院推通勤月票★主要新制:一、行政院通勤月票(北中南生活圈)上路。二、各縣市政府發行社福卡點數可搭乘台鐵列車。三、觀光路廊「在地有腳」提供免費接駁服務。四、汽車申請牌照應配置符合規定反光服裝(背心)。★新制說明: 交通部新制上路,其中最受矚目的便是行政院通勤月票,由北中南三大生活圈打頭陣,可搭乘七種運具,包含鐵路、捷運、輕軌、公路客運、市區公車、渡輪、公共自行車;觀光局同時規劃觀光路廊「在地有腳」接駁服務,整合小客車租賃業與旅宿業,提供旅客運輸場站、住宿地點間免付費接駁服務。而為鼓勵領有社福卡國人樂活、樂遊及樂行,各縣市政府發行社福卡點數可搭乘台鐵列車,首階段共計十縣市適用。衛福部│看病費用變貴了★主要新制:一、健保門診藥品與急診部分負擔調整方案。二、清冠一號不再公費補助。三、腸病毒71型自費國產疫苗,最快7月開打。四、防疫補償延長申請期限,可申請至2025年6月底。★新制說明: 衛福部新制,以健保門診藥品與急診部分負擔調整方案影響近850萬人最多,一年可以增收32.73億元。在新制方案下,患者前往醫學中心等級醫院掛急診,部分負擔將自付750元,而領藥最高將自付300元部分負擔。環保署│網路賣家包材 需使用回收紙及再生塑膠★主要新制:一、網際網路購物包裝減量:大型業者須符合回收紙混合率90%以上及塑膠再生料摻配比例25%以上。二、禁止製造輸入販賣含聚氯乙烯食品包裝:限制含聚氯乙烯平板包材等9大類商品製造、輸入及販賣。三、桃園及高雄市連鎖飲料店禁止使用一次性塑膠杯。★新制說明: 環保署新制,民眾最常接觸網購包裝將有變革,大型業者需要使用一定比例回收紙及再生塑膠,並且減少裝箱重量及提升循環箱使用率。另外在食品包材上,7月1日起食品包裝禁止製造販售含聚氯乙烯(PVC)的包材。桃園及高雄兩市從7月1日起,連鎖飲料店不得提供塑膠一次用飲料杯,未依規定者可處以1,200元以上、6,000元以下罰鍰。 經濟部│零售業亂洩個資 最重可處1,500萬元罰鍰★主要新制:一、零售業因應個資法修法上路:要求資本額1,000萬以上、且有召募會員的綜合商品零售業,包括百貨公司、連鎖超市與超商 等,須依規定進行個資檔案管理,最快7月底實施。二、省水標章規範修正新制上路。★新制說明: 經濟部新措施上路,強化零售業個資保護,若違反相關規定,可處裁處2萬元至200萬元罰鍰,情節重大者,可處15萬元至1,500萬元罰鍰。財政部│牌照稅歸戶★主要新制:一、使用牌照稅歸戶服務1日起上路。二、促參爭議調解三法生效。★新制說明: 使用牌照稅歸戶民眾可在開徵2個月前,向車籍所在地的地方稅稽徵機關申請,就同一直轄市、縣市轄區內,全部車輛進行繳款書歸戶,初期每張歸戶繳款書以5筆車籍為限。
不只西藥缺!中藥也缺很大 診所只能「以藥易藥」
國內不只缺西藥,中藥也缺很大!新冠疫情後,民眾看中醫人數比疫情前大增45%,導致藥廠產線「開到最大」仍跟不上需求,連治感冒、調經的主要藥物都缺,各診所「以藥易藥」硬撐,中藥材也應聲而漲。中藥行表示,以台灣人幾乎天天吃的「當歸」漲最凶,常當食材的枸杞、八角也變貴,民眾想補身,也要口袋夠深才行。根據今年4月最新的中醫院所調查,優先通報中藥濃縮製劑短缺的主要品項包括用於調經的加味逍遙散;治療感冒的辛夷清肺湯、葛根湯、止嗽散、麥門冬湯、桂枝湯;治療氣喘的定喘湯,還有安定精神的天王補心丹等,共20項第一線主要用藥全都缺。濃縮製劑主要品項 用藥全都缺中醫師公會全聯會根據健保申報用藥指出,疫情前全台看中醫人數約560萬人,但去年第3、4季躍升至812萬人,國人使用中醫藥在2年來大幅成長45%,平均每10人就有逾4人需要中醫照顧。全聯會常務監事陳潮宗認為,清冠一號的成功帶動民眾對中藥的信賴,包括後續「長新冠」治療滿意度頗高,加上現在第四波疫情仍處在高峰,染疫民眾即使吃過抗病毒藥物,後續的保養仍會求助中醫。全聯會理事長詹永兆指出,疫情之前,全台科學中藥的藥廠生產線約3條,產能約80%已是滿載,剛好可供全台用藥。現在中醫利用率成長1.4倍,即使藥廠產量「開到最大」,也只有疫情前的1.1倍,落差很大,「現在藥廠生產出來的藥物馬上就被搬走,根本來不及生產。」由於開缺的品項,都是用於第一線的主要用藥,中醫診所叫不到藥,只能和其他診所「以藥易藥」,互通有無,或是設法替換效果接近的某些方劑,否則完全沒藥可用。擴廠加上認證通過 至少需3年詹永兆表示,國內中藥廠多年來都只有3個產線,目前有1條產線正在擴廠,但擴廠時間加上後續認證通過,至少需要3年。只增加1條產線夠嗎?他坦言,藥廠也會擔心後續疫情消退,市場需求降低,因此不敢冒進,短期內還會再缺藥一陣子。疫情後中藥材售價跟著水漲船高,逾3成藥材通通喊漲,漲幅在2成至3成。常民愛用的當歸,一口氣從一台斤600元漲到700元,十全大補湯、四物湯也跟著漲價,就算變貴,還是供不應求。料理配菜的八角、枸杞,平均每台斤漲20至30元。治療失眠用的酸棗仁更是「高貴」,普通的每台斤約1、2千元,品質更好的,就要2、3千元。逾3成中藥材變貴 漲2至3成中藥房廣德堂老闆蔡鐘福表示,3年疫情讓民眾對中藥的依賴度加深,除了防疫,癒後的調養、補身,也讓民眾加深對中醫藥的依賴。但近年面臨進口的物流成本,此外工資調漲增加種植藥草的人力成本,「需求愈大,價格愈貴。」蔡鐘福認為,這波中藥材漲價,至少還會維持一陣子,尤其疫情還不穩定,加上大陸最近因氣候變化,影響生產,進口數量有限,價格恐怕暫時「回不去了」。
清冠一號7月起需自費 國外恐較容易購買
「台灣之光」清冠一號,隨著中央紓困振興預算6月30日到期,7月1日起公費不再補助,一盒要價約1500~1800元,民眾要自費了!相較於近日政府大手筆補助大學及高中學費花上百億,前衛生署長楊志良認為,疫情仍在持續,教育平等,健康也要平等,「政府不差這一點錢」。而清冠一號緊急授權使用(EUA)於明年6月到期後,僅2家藥廠有意願申請正式藥證,但臨床試驗難度高,藥證取得仍是未知數,反觀清冠一號外銷國外市場是「健康食品」,且可以在網路上販售,未來恐怕國外比台灣還容易買到。楊志良呼籲 政府不差這點錢根據衛福部中醫藥司統計,截至6月下旬,服用公費清冠一號患者約171萬人,確診者使用率17%,中醫師看診開立清冠一號,不分品牌,每盒可以1500元申報,使用總經費共25億多元。衛福部中醫藥司司長黃怡超表示,台灣清冠一號7月1日起將改自費,病人需由中醫師看診開立處方箋後才能自費使用,或可請中醫師開立健保給付的其他中藥配方來緩解不適。一盒清冠一號,市價約1500~1800元不等,未來若有民眾一家多人確診,恐怕就要花上數張千元大鈔才吃得起。然而,近期政府不斷釋出利多,繼宣布補助每名私立大學學生2.5萬元學費後,又取消高中學費的排富規定,所有學生一律免費,補助達上百億元,相較之下,清冠一號才用了25億元。目前新冠第四波疫情仍處於高原期,楊志良認為,疫情還在持續,需要清冠一號的患者比起大學生人數並不多,使用的量也不大,補助是否延續,應有討論空間,「政府不差這一點錢」。疫情還在燒 補助延續有空間除了沒有公費補助,清冠一號日後在國內恐怕也將更難買到!清冠一號EUA雖延長到明年6月,據悉,輕症免通報後、加上西藥的口服抗病毒藥物「剩很多」,藥廠認為利潤不多,不願投入藥證申請,國內12家藥廠,只有順天堂、天一,2家藥廠願意申請正式藥證。中醫藥司表示,順天堂、天一預計分別與林口長庚、中國附醫兩醫院合作,中醫藥司將各補助300萬、250萬元,傾全力輔導協助兩家藥廠通過臨床三期試驗,盼讓國家之光能「永續」。藥證申請難 國外反而好買但要通過三期臨床試驗,難度非常高,官員透露,雖然國內服用的人數已經很多,但多數都是確診個案,且是吃過藥物的人,已沒有對照組可參照,也很難找到願意只吃安慰劑組別的民眾。中醫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詹永兆表示,清冠一號外銷國外市場是「健康食品」,因此不必申請正式藥證,可以在網路上販售,「光是在亞馬遜上就賣得非常好」,未來恐怕國外比台灣還容易買到。中醫藥司有責任要讓清冠一號轉為處方用藥,否則藥廠認為沒有利多,生產意願都不高,「台灣之光」恐怕凋零。台大醫院急診醫學部主治醫師李建璋指出,輕症免通報免隔離後,不少民眾會自行購買常備藥,臨床觀察多起65歲以上長者,一感染就先吃清冠一號,送醫後合併吃口服抗病毒藥物,導致嚴重的急性腎衰竭情況。他提醒,勿將兩種藥物一起使用。
清冠一號配派拉維是「毋湯」! 台大急診醫曝後果:真的出事了
台灣新冠疫情近日出現反撲情況,預估端午節前後達到疫情高峰,7月中旬才會緩降。對此,台大醫院急診醫學部主治醫師李建璋指出,最近有確診患者同時服用「清冠一號」與抗病毒藥物「派拉維」,竟出現嚴重腹瀉症狀,甚至因此引發急性腎衰竭,讓他無奈直呼「真的出事了!」李建璋今(16日)在臉書發文表示,近2周是疫情高峰,家中長輩、親戚等大小孩全都確診,第一線醫護也是遍地烽火,而抗病毒藥物「派拉維」(Paxlovid)對於高風險的長者而言十分有效,「一定要早期服用,除了會顯著改善症狀,也可以避免重症。」李建璋透露,「派拉維」有很多交互作用,不能與清冠一號同時服用,不過最近臨床發現幾例個案,在服用「派拉維」後出現劇烈腹瀉、電解質紊亂,甚至急性腎衰竭等症狀,經明查暗訪才得知,原來病患同時服用了清冠一號,「清冠一號原本就會腹瀉,再加上派拉維(Paxlovid)會加重腹瀉效果,老人不耐拉,幾回之後就會急性腎衰竭。」李建璋提醒,急性腎衰竭不一定完全可逆,嚴重可能造成永久傷害,呼籲民眾切勿將2種藥物混合服用,「清冠加派拉維,不是大力湯是『毋湯』!」
第4波COVID-19疫情來襲 民眾確診後「這幾點」須注意
近日COVID-19疫情增溫,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5月16日於記者會上表示,國內已經正式進入Omicron第四波疫情,這週各項指標都顯示疫情有明顯升溫的狀況。而現在COVID-19已從第5類法定傳染病降為第4類,再加上指揮中心解編,防疫措施也已多項鬆綁,民眾若確診COVID-19該怎麼辦呢?對此,羅一鈞於記者會中為民眾再次說明。新冠重症高風險群 應盡速就醫開藥民眾若快篩陽性不再需要居家隔離,輕症建議採0+N自主健康管理並在家休息至症狀緩解。不過,羅一鈞提醒,這波疫情中,快篩陽性的民眾應自我注意一些事項,以下為COVID-19重症高風險對象,建議盡速就醫由醫師評估開立口服抗病毒藥物,包含:65歲以上具慢性病:氣喘、癌症、糖尿病、慢性腎病、心血管疾病、慢性肺疾、結核病、慢性肝病、失能、精神疾病、失智症、吸菸、BMI≧30、影響免疫功能之疾病孕婦、產婦(產後6週內)確診後有警示症狀 應立即就醫減少風險另外,羅一鈞表示,確診民眾若出現以下危險警示症狀,也應立即就醫,以減少併發症出現後可能重症或死亡的風險,包括:喘或呼吸困難持續胸痛或胸悶意識不清皮膚、嘴唇或指甲床發青無法進食、喝水或服藥過去24小時無尿或尿量顯著減少收縮壓<90mmHg心跳>100次/分鐘(無發燒之情形下)兒童確診恐腦炎 9症狀立即就醫、5情況盡速就醫此外,兒童更是不能輕忽,羅一鈞指出,兒童若出現以下警示徵兆,有可能是重症或者腦炎等較嚴重病症的前兆,應立即就醫,包含:抽搐意識不佳或持續昏睡呼吸困難或有胸凹現象唇色發白或發紫血氧飽和度低於94%肢體冰冷合併皮膚斑駁、冒冷汗體溫大於41度肌躍型抽搐步態不穩如果出現以下症狀,則需盡速就醫,包含:發燒超過48小時,或高燒超過39度合併發冷、冒冷汗退燒後持續活動力不佳退燒後持續呼吸急促/喘或胸悶、胸痛持續性的嘔吐、頭痛或腹痛超過12小時未進食或未解尿羅一鈞強調,雖然指揮中心解編,但不管是口服抗病毒藥物、清冠1號等的公費提供都是持續在進行的,呼籲民眾不要因為解編就以為疫情結束,事實上在這第4波疫情當中,目前每天都還是有大約百例併發症通報個案,屬於較嚴重的中重症,因此民眾還是要特別注意。
新冠克星被民眾檢舉是偽藥 2負責人遭起訴
疫情期間市售防疫物品、藥品種類繁多,只要品項與「抗新冠」有關,就能吸引民眾搶購。去年一款名為「新冠克星」藥品,遭民眾檢舉是偽藥,藥廠負責人盧姓、馮姓製造與清冠一號雷同配方,還在外盒標示具影射醫療效能文字,彰化地檢署偵查終結,將盧、馮2人依涉犯《藥事法》提起公訴。小小的黃色口含錠,聞起來有淡淡中藥味,外盒包裝上面有大大的「新冠克星」字樣,下面則有黑色小小寫著降火氣、潤喉、生津解渴等療效,成分標示包含20幾種中藥,甚至有美國食品藥物FDA、SGS等認證,每盒要價1380元,但透過「關係」購買只要半價。有機警的民眾發現,包括標章、藥效等都是假的,上網查相關資料,都沒有「新冠克星」的訊息;業者供稱藥品主要是調理體質、增強體力,強調販售過程是依衛福部規定,且該商品屬於食品級。彰化地檢署起訴書指出,盧男、馮女過去是夫妻關係,共同經營生醫公司,涉購買配方粉末並委由廠商依比例壓製成錠劑,未經申請核准製造與「清冠一號」配方雷同的產品,共生產1萬4574包,每包30錠,去年8月經衛生局檢舉將兩人帶回調查。檢方認為盧、馮明知製藥藥品須依規定申請登記核准才能製造,卻見新冠肺炎疫情嚴重,認為製造相關產品有利可圖,擅自製造偽藥販售,還在外盒及標示具影射醫療效能文字,影射與新冠肺炎、流行性感冒等相關字樣,未經核准擅自製造者即為偽藥,訊後涉犯《藥事法》等罪嫌提起公訴。
指揮中心今解散 歷經一千多天新冠終降級
歷經1197天,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日正式解編,新冠肺炎從第5類傳染病調降為第4類。今日起,民眾接種新冠肺炎疫苗將自付100至150元掛號費,疫苗接種假、實名制快篩也同步退場,民眾若有症狀,可自行至藥局或便利商店等購買快篩。目前國內新冠肺炎疫苗仍有庫存500多萬劑,莫德納次世代疫苗尚有1500萬劑合約可叫貨,指揮中心日前規畫,希望民眾今年至少打1劑,日後年度接種計畫則待ACIP專家委員討論。至於「疫苗接種假」隨指揮中心解編退場,回歸一般請假規定。實名制家用快篩今起也退場,民眾若出現症狀,藥局、藥妝店、超市、超商仍可買到快篩。若確診,醫療院所維持24小時內通報外,民眾就醫端,具高風險因子輕症患者維持公費抗病毒藥物及清冠一號,染疫康復者門診延續,持續提供長新冠整合式照護;中重症患者維持公費給付住院隔離費用。目前僅剩下醫療機構、照護相關機構、救護車仍需全程佩戴口罩,維持至5月30日後再檢視另定。由於確診已沒有保險與隔離假,很多民眾乾脆不篩,或是出現相關症狀就直接到醫療院所就醫篩檢。中華民國基層醫療協會理事長林應然表示,「確診者不會在臉上寫自己確診」,基層診所幾乎成為「感染風險最高的地方」。林應然指出,解編降級後,快篩劑篩檢費用不再有紓困經費支應,而是納入健保總額,導致經費縮水,快篩1劑就170元,健保只給120元,對醫師來說等於篩1次就賠1次,有醫師就質疑「中央根本是希望診所醫師不要再去篩病患」。指揮中心發言人羅一鈞表示,給付金額確實有調降空間,調降多少會再參考流感快篩健保給付和新冠快篩市場訪價等持續討論,目前尚未定案。
現有疫苗還有逾570萬劑 尚有次世代疫苗合約1500萬劑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將在5月1日退場,外界關注是否影響疫苗的緊急使用授權(EUA)。指揮官王必勝表示,EUA到期以後,疫苗不能再專案製造、輸入,但仍可持續使用到有效期限結束為止。根據指揮中心統計,國內目前仍有579萬9636劑新冠疫苗。莫德納疫苗方面,幼兒劑型21萬3380劑、莫德納雙價BA.4/5疫苗(6歲以上)323萬210劑、莫德納雙價BA.4/5疫苗(幼兒劑型)13萬560劑;BNT疫苗中,成人劑型仍有5萬7166劑、兒童劑型83萬8610劑、幼兒劑型125萬910劑;Novavax疫苗則有7萬8800劑。指揮中心發言人羅一鈞表示,EUA期限到期前,我們會輔導業者進行正式藥證的申請。如果核准期限屆滿,沒有許可證銜接,也不影響市面上流通的產品,仍可持續使用到有效期限為止。王必勝表示,EUA到期後,產品已不能專案製造、專案輸入,但是市面上流通的、買到的,只要注意一件事,就是上面的有效期限,期限到了就不要再使用。與此同時,指揮中心尚有Novavax96萬劑疫苗合約、莫德納1500萬劑次世代疫苗合約,下單後可再2~3周內到貨。對於次世代疫苗,王必勝表示,如果有新的產品,會進口新的產品,讓脆弱族群先施打。交貨的期程已經開始談,如疫情再起,施打狀況比較需要,疫苗進來就會直接打,但若施打情況不理想,則會討論是否延後進口。藥物方面,瑞德西韋尚有9萬5548劑庫存,可用265天,尚有現貨7萬劑及開口合約4萬劑;倍拉維則又43萬8988份庫存,可用510天,尚有現貨10萬劑開口合約20萬人份;莫納皮拉韋則有7萬1212人份的庫存,可用285天,尚有現貨10萬及開口合約10萬人份。至於清冠一號,王必勝說,藥物的EUA只到明年6月底,業者在想辦法申請藥證中。
5/1指揮中心解編!新冠改第四類傳染病 4大調整措施曝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5)日表示,鑒於COVID-19疾病嚴重度下降,國內疫情持續穩定且處於低點,且國際間亦朝向調降防疫等級,故宣布自5月1日起,「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調整為第四類傳染病。另,考量中央各部會及地方政府於指揮中心運作期間已強化聯繫合作與應變能力,經盤點國內醫療量能及防疫物資儲備情形,綜合評估疫情發展及病毒變異株變化趨勢,行政院同意指揮中心於同日一併解編,由衛福部成立跨單位防治聯繫會報持續COVID-19整備應變工作。5/1指揮中心解編,由衛福部成立跨單位防治聯繫會報持續防疫整備應變工作。(圖/指揮中心提供)指揮中心說明,5月1日防疫降階後,調整措施及工作重點如下:5/1起新冠改第四類傳染病,4大調整措施曝。(圖/指揮中心提供)一、多元監測疫情,每週主動說明:疾管署持續以多元管道監測國內外疫情及變異株流行趨勢,於每週例行記者會向國人報告。二、公費疫苗持續,規劃年度接種:持續儲備及提供各年齡層公費COVID-19疫苗接種;隨時參考最新實證及各國接種建議,提報ACIP專家會議討論後續接種計畫。三、投藥照護延續,保護脆弱族群:持續提供符合條件之染疫民眾公費抗病毒藥物及清冠一號;染疫康復者門住診整合醫療計畫持續辦理;專責病房解除開設;維持陪探病管制納入常規管理;醫療院所及照護機構持續落實必要之感染管制措施,以保護脆弱族群。維持符合現行病例定義之COVID-19併發症(中重症)確診個案經醫師評估須住院隔離治療並通報,由公費支應隔離治療期間醫療相關費用(包含不具健保身分之非本國籍人士),解隔條件不變;輕症患者維持自主健康管理之建議,高風險族群以及出現警示症狀者儘速就醫。四、整備醫療物資,快速應變動員:為因應疫情快速變化,必要時將動員重啟專責病房及集中檢疫所(以國軍營區為主)之收治量能,即時調度醫療資源。目前醫用口罩、家用快篩試劑、抗病毒藥等防疫物資庫存量充足,若自由市場產生恐慌性搶購等供需失衡情形,將啟動實名制販售;相關防疫物資將定期檢視儲備量及品質,確保國內生產量能及建立國外專案進口機制,必要時可快速釋出防疫物資供醫療端及民眾使用,保障民眾健康。指揮中心指出,在解編後,將持續透過衛福部之「COVID-19防治聯繫會報」,強化相關單位溝通協調,定期盤點醫療及防疫物資整備情形,以利疫情變化或新興變異株出現時之即時應變。另,衛生福利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將增設「COVID-19防治組」,聘請專家就COVID-19防治政策業務持續提供專業建議。此外,上述防疫降階調整措施相關資訊,將置於疾病管制署全球資訊網「防疫降階,應變持續」專區 (建置中),歡迎各界參閱。指揮中心成立運作迄今已1,192天,指揮中心特別感謝全國民眾三年多來的配合,以及醫事人員與投入防疫工作同仁的辛勞,在全球面臨疫情威脅以及經濟重大衝擊的時刻,使臺灣仍得以保有相對的安全與穩定。由於國際COVID-19疫情仍持續,世界衛生組織亦尚未解除「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指揮中心請民眾持續配合相關防疫措施,維持良好衛生習慣,並依照最新建議接種COVID-19疫苗,提升自身及群體免疫保護力,共同邁向疫後新生活。
大眾運輸明起「不強制戴口罩」 羅一鈞:下步規劃最快本周公佈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表示,口罩鬆綁令17日再度放寬,搭乘公車、捷運和火車等大眾運輸工具不用強制戴口罩,此外,指揮中心發言人羅一鈞表示,包括「指揮中心降級」和「新冠肺炎改類」都在討論中,最快有可能在本周公佈時程。據羅一鈞指出,包括降級和改類,本周會有降級時程的宣布,目前仍未有新的進展,口罩令部分,針對醫療院所口罩規定,還有蠻多國家仍在施行,像是南韓、紐西蘭和新加坡等地,若疫情持續穩定,目前規劃口罩規定納入醫療院所和機構常規化指引。羅一鈞表示,如果把醫療院所戴口罩納入指引,未來指揮中心如果解編的話,還是可以由主管機關視需要訂在指引中,短期內不會鬆綁醫療院所、救護車的口罩規定,目前主要管理部會還有衛福部、內政部和退輔會,後續還是會有相關討論,時程上5月份會再進一步討論。至於新冠抗病毒藥物和清冠一號,初步降級後仍維持公費,羅一鈞表示,接下來會要求業者申請正式藥證,食藥署會協助依照正常流程申請藥證,目前輝瑞抗病毒藥物倍拉維(paxlovid)已提出正式藥證申請,而默沙東的莫納皮拉韋(Molnupiravir)還未提申請,清冠一號也由中醫藥司協助申請藥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