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零政策
」 中國 中國大陸 清零政策 美國 防疫陸房市危機連環爆 台經院:與「雷曼事件」完全不能比
中國大陸房地產危機連環爆,恒大、碧桂園、中融信託陸續中槍,外界憂心將引發如2008年雷曼兄弟所引爆的金融海嘯。台經院景氣預測中心主任孫明德表示,兩者規模不相同、操作模式不同,加上美中金融環境也不同,與雷曼事件「完全不能比」。台經院昨日發表景氣動向,孫明德表示,雖然有美債被降評、中國大陸房地產債務等問題,但全世界的經濟並未受挫,國際機構包含《經濟學人》、IMF(國際貨幣基金)上調美國經濟預測、至於中國大陸經濟則要採取較多的刺激和寬鬆政策。近期中國爆發房地產危機,恒大、碧桂園等事件甚至被形容為中國版「雷曼時刻」。孫明德表示,兩者無法相比,2008年雷曼資產規模為6000億美元,碧桂園才2000億美元,差距3倍;其次,雷曼事件當時有諸多衍生性商品、大陸則沒有那麼多衍生性商品;且美國的金融市場較開放,中國大陸較為封閉。孫明德表示,恒大、碧桂園老早就出問題,市場有充分時間可以反應,也較可防備,中國政府應有足夠時間及空間出手;但是雷曼兄弟破產發展太快,美國政府也未出手相救,市場來不及反應。台經院院長張建一認為,大陸這場房地產風暴,中國政府一定會出手,無法與2008年金融海嘯相比。至於中國大陸是否會走向日本通縮老路?張建一認為,大陸與日本的經濟體量有差異,時空背景也不相同,目前大陸所遇到颱風、河北災情,現在進行後的災情重建可能拉動內需,加上能不能重振信心,則還要繼續觀察。此外,路透報導,美國財政部副部長艾迪耶摩(Wally Adeyemo)24日表示,美國財政部正在密切關注中國的經濟發展,因房地產市場加劇衰退、消費支出疲軟與信貸成長下滑,中國經濟成長步履蹣跚。「中國經濟疲軟對全球產生影響」,艾迪耶摩尤其擔心依賴中國經濟的國家,包含開發中國家、亞洲與歐洲,「我們可能已為應對由此產生的逆風,做了最好的準備。」艾迪耶摩稱,中國的情況一部分是北京為了應對疫情而做出的政策選擇,所帶來的結果,北京採取嚴格清零政策及封鎖措施,直至今年才解除。
受惠中國解封「亞洲經濟成長加速」 外需拖累!台灣GDP放緩至2%
亞洲開發銀行(ADB)昨日公布最新的「亞洲發展展望報告(ADO)」,內容看好中國的強勁復甦,使今年亞洲開發中經濟體成長速度快於原先預期,但全球銀行業動盪仍可能對前景帶來挑戰。ADB認為,中國去年12月結束清零政策後的復甦,將是今年推動該地區成長的一大動能,大陸經濟復甦後,將是亞洲開發中國家今明兩年的主要增長支撐。報告預估,大陸經濟今年將增長5%,高於其先前預估的4.3%。另外,路透則報導,亞銀報告指出,台灣受到外部需求疲弱拖累出口影響,預估今年GDP年增率將放緩到2%。這份報告認為,2023年亞洲46個發展中經濟體的GDP年增率將達4.8%,高於此前12月預估的4.6%,亦高於2022年的4.2%。此外,今明兩年通膨壓力有望減緩,將從2022年的4.4%降至2023年的4.2%和2024年的3.3%,接近疫情前的水準。亞銀首席經濟學家Albert Park表示,大陸防疫解封不僅將支撐商品的出口成長,區域旅遊業也將受益,最大受惠國包括柬埔寨、馬爾地夫、泰國和帛琉等國。截至2019年,陸客是這些國家的主要觀光客來源。不過,報告也指出,大陸的房地產行業仍令人擔憂,若市場能迅速恢復信心,今年增長率甚至可能高於5%,這對亞洲經濟體更是一大利多。報告也指出,儘管亞洲發展中經濟體的增長步伐加快,但挑戰依然存在。包括全球銀行業的動盪和俄烏戰爭升級,都可能對前景構成壓力,尤其後者可能導致大宗商品價格再度飆升。
美中慕尼黑會議開戰!布林肯、王毅數度舌戰交鋒
美中關係因「氣球事件」更趨緊繃,兩國最高層級外交官員18日在慕尼黑安全會議舉行場邊會議。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說,他相當直率地告訴王毅,氣球事件「令人無法接受,永遠都不能再發生」。中共中央外事辦主任王毅則斥美國才是全球最大監控偵察國家,美方若執意借題發揮,「中方必將奉陪到底」。專家認為,儘管雙方各執己見、言辭激烈,「有談總比沒談好」,會晤仍屬好事。談及台灣時,王毅告訴布林肯,要維護台海穩定,就必須堅定反對台獨,堅持一中原則,美方在台灣問題,要信守政治承諾,將不支持台獨的表態落到實處。值得注意的是,大陸外交部介紹王毅會見布林肯時,特別強調是「應美方請求」,並將兩人會面定位為「非正式接觸」。大陸外交部官網並未發布王布兩人合照,相較王毅與其他國家官員的合影形成強烈對比。氣球事件後高層首會 保密到家數日前就已傳出「布王會」的消息,但官方全程保密到家,甚至還有美媒一度稱副總統賀錦麗也將與會。《紐約時報》指出,德國時間18日下午數位記者在慕尼黑會議場地遇見王毅時,向其求證布王會一事,王毅只輕聲笑了笑。不久,路透報導,有目擊者看到布林肯的車隊駛離其下榻飯店,開往祕密地點。據悉,布、王兩人在會談中直來直往,會談約一小時,官方在會談結束才對外證實。會後布林肯接受美國國家廣播公司(NBC)節目訪談指出,「王毅沒有就氣球事件道歉,兩人亦未討論重新安排他訪中。王毅在會談前才在慕尼黑安全會議上宣稱,國際中的冷戰思維又回來了」。王毅痛斥美方對氣球反應是「荒謬且歇斯底里」,將其擊落的作為更是「百分之百濫用武力」。《紐時》報導,美國總統拜登下令美軍擊落氣球後,中國防長魏鳳和拒接美國防長奧斯汀電話,讓雙邊關係瞬間降到前總統尼克森1972年訪中以來的低點。王毅斥美方歇斯底里 濫用武力對此,國務院發言人普萊斯表示,雙方在事件當下未能即時進行軍事對話,布林肯向王毅表達了華府的失望,「我們認為這是可惜的。這不該是雙邊拓展關係的方式。」布林肯也趁此機會,強調雙方保持外交對話和溝通管道暢通的重要性,並重申美方不尋求與中國展開「新冷戰」。專家分析,新冠疫情清零政策讓中國在經濟上消耗殆盡,北京試圖軟化處理外交事務上的基調,加強與西方國家交流以扳回一城。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指出,儘管無人期望這場會面能讓兩國僵局有所突破,但仍為美中關係打下基礎,作為防止緊張局勢演變成全面衝突的護欄。華府智庫「德國馬歇爾基金會」學者巴爾金(Noah Barkin)就說,儘管氣球事件未因此有所緩和,「會面本身還是一件好事」。美中貿易委員會高級研究員艾斯頓(Anna Ashton)也推文表示,「不得不說,在王毅公開稱美方行為『歇斯底里』後,我以為這場會面不可能舉行。」她補充道,兩國應更頻繁接觸,「我們需要一個可靠的熱線協議。」學者稱 會晤本身仍屬好事國務院亞太助卿羅素(Daniel Russel)告訴《紐時》,布、王會面的事實,以及雙方據稱都已就氣球事件表達了各自的觀點,「可能有助兩國將氣球事件拋諸腦後,著手重新安排布林肯的北京行。」他強調,「這才是重要的工作。」另外,普萊斯指出,布林肯在與王毅談及兩岸議題時,重申美國一中政策不變,並強調維護台海和平穩定的重要性。在俄烏議題上,布林肯則警告,若北京向莫斯科提供實質支援或助其規避系統性制裁,將招致相應的影響與後果。
新冠神藥是「這款潤喉糖」?大陸遊客瘋狂掃光 全國缺貨廠商急道歉
日本家喻戶曉的百年老牌製藥大廠「龍角散」,日前突然宣布「潤喉糖」出現缺貨危機,原因竟是大陸遊客在日本瘋狂掃貨。對此,龍角散公司也發出聲明表示,將致力恢復供貨,但目前全國仍將持續性短缺。根據日媒報導,近期大陸網站上謠傳,日本龍角散旗下的一款產品「薄荷草本潤喉糖」,對於治療新冠肺炎有其效果,更有人誇大形容為「救命神藥」,導致日本掀起一波爆買潮,甚至大陸市面上也出現兜售假貨的情況。對此,日本龍角散公司10日發出聲明表示,旗下商品「薄荷草本潤喉糖(龍角散ののどすっきり飴シリーズ)」近期缺貨,並為此向大眾致歉,「新冠肺炎治療後喉嚨症狀持續,以及中國實施『清零政策』,導致日本出現爆買現象等,龍角散潤喉糖和藥片的需求量快速飆升,已超過可生產的產品數量,以至於全國仍持續性缺貨。」日本龍角散公司強調,會盡最大努力恢復正常供貨,並致上萬分歉意,「對於造成顧客和業務合作夥伴的諸多不便,我們深表歉意,懇請您的理解。」
武漢醫保改革引起眾怒 萬人上街高唱國際歌抗議
8日,大陸武漢有上萬名退休老人上街抗議當局的醫保改革。據悉,這些人原先可月領260元人民幣的醫藥補貼,但現在只剩每個月83元,此外全市員工的基本醫保也被調整,只有公務員不受影響,因此遭民眾質疑,抗議者表示若政府不解決問題,他們將於15日舉行更大規模的抗議。對此,武漢市醫療保障局回應醫保改革可強化統籌基金支撐能力,「更有利於保障參保職工的權益,對病種的保障也更全面。」但有網友大膽猜測,政府的作法是在補過去3年防疫清零政策造成的缺口,有人指控政府缺錢就找一般人開刀,「盯上百姓醫保卡那點可憐的錢了。」
陸疾病專家:新冠病例正在減少 但恐出現新一波疫情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前主任高福認為,世界應該冷靜看待新冠病變種病毒可能在中國傳播的情況。據路透社,目前是中國科學院病原微生物與免疫學重點實驗室主任的高福,透過電郵表示:「世界應該徹底冷靜下來,不應擔心新變種或特殊變種病毒可能(在中國)傳播。」高福說,在中國發現的變種病毒為BA.5.2和BF.7兩個Omicrom變異株亞分支,與世界其他地方發現的相同。高福等研究人員2月8日在《柳葉刀》醫學期刊發表報告,強調中國在清零政策結束後出現新一波疫情時,最初幾週沒有出現新變種。研究人員分析從2022年11月14日至12月20日北京市新增的413起冠病病例後發現,所有病例都可能與現有毒株有關。這些病例大多數為本土個案,其中90%與BA.5.2和BF.7有關。調查結果具有全國代表性。高福稱,中國正繼續展開大規模病毒基因組測序,如果中國出現新變種病毒,將能識別出。他認為新冠病例正在減少,但未來可能會出現新一波疫情。官方數據顯示,中國大陸周一新增102起死亡病例,較峰值下降近98%。
歐盟超越中國大陸 成美國最大貿易夥伴
美國商務部7日公布的數據顯示,大陸去年失去美國第一大貿易夥伴國的地位,由歐盟取而代之。這是2019年以來首次發生;當年,中美貿易大戰激烈,導致中國對美出口貿易倒退。綜合法廣與日經新聞報導,2022年美國進口急劇上升,對外貿易赤字創下歷史紀錄。根據美國商務部數據,美國該年從中國進口5370億美元產品,低於美國從歐盟進口的5530億美元。不過,美國從中國進口的總體數量較前一年有所增加,2021年為5050億美元。報導指出,導致中國喪失美國第一大貿易國地位的原因,主要歸咎於北京嚴酷的清零政策,以及美國供應來源多樣化,特別是來自其他亞洲國家的供應增加。同時,美國與中國的商品貿易額時隔3年再創歷史新高。美國商務部的統計顯示,雙方進出口合計達到6905億美元,超過此前最多的2018年。美國在玩具等日用品的進口增加,中國則在大豆等食品相關領域的進口增加,相互依存依然很高。根據統計,美國2022年對外貿易赤字創下歷史紀錄,也就是說,這是自1960年以來最高的赤字水準。周二公布的數據顯示,美國去年與世界其他經濟體的商品和服務逆差為9481億美元,比2021年的歷史紀錄還多出1030億美元,即12.2%。逆差高升主要由於進口的急劇上升,從1年前的3兆4020億美元躍升至3兆9580億美元。數量的增加反映美國企業和消費者對外國製造產品和服務的強勁需求,因為國際貿易正在從2年的新冠大流行中復甦。從汽車行業到消費品(藥品、行動電話等)、工業材料和用品以及食品(增加261億美元),美國所有主要行業去年的進口都有所增加,但中國卻沒有從這一復甦形勢中明顯獲益。
陸富商掀移民潮…來「這國」最夯 奢華生活無極限「買一瓶酒花2400萬」不眨眼
大陸這幾年出手掃蕩一些當地收入豐富的科技巨富和逃稅名人,加上過去這三年多來,國內為了新冠肺炎執行嚴格清零措施,以及中美關係日益緊張,在多重因素下,中國大陸的富豪全都看在眼裡,近年紛紛起心動念出走母國,大批當地有財力的富商,紛紛湧入新加坡定居,即便現在大陸已放寬防疫措施,婦人們出走新加坡的腳步依然沒變。而根據外電報導,移居新加坡的大陸富商,出手闊綽超乎想像,連買一瓶日本「山崎55年」威士忌好酒,砸下折合約台幣2400萬也完全不手軟。根據法新社報導,近期許多大陸有經濟實力的富商,紛紛把定居之地從中國大陸,漸漸轉往新加坡,不少人都定居在聖淘沙當地豪宅,平時就開著勞斯萊斯或賓利兜風。報導中指出,推動大陸的富人出走海外,選擇把新加坡當成新故鄉,歸咎的原因相當多元,其中包括過去北京當局,接連打壓一些科技巨富和逃稅名人,加上過去這幾年,包括中國大陸在內,許多國家受到新冠肺炎的衝擊,而大陸的嚴格清零政策,都讓當地富人感到綁手綁腳,迫使許多大陸富豪,走向海外找尋新的避風港,而位於亞洲的新加坡,地緣關係離大陸不算太遙遠,這個身為亞洲金融中心的國家,稅收相對較低,人口以華人為主,因此率先獲得大陸富豪們的青睞,成為海外移民首選。而轉往新加坡定居的大陸富商們,花錢的豪奢程度,更是顛覆外界想像。移民諮詢公司AIMS總裁鐘貴添提到,他曾在客戶家的聚會上,看到有中國人客戶,拿出一種相當稀有的日本威士忌「山崎55年」,這種酒一瓶價值約80萬美元,等於要砸下巨資,才能「買一瓶酒」,讓他看了也驚呼,「很難想像他們花錢的方式,是很瘋狂的。」鍾貴添的公司,也協助來到新加坡的中國大陸富豪,除了尋找豪華公寓、聘雇司機、替孩子報名進入私校,他提到,還曾為客戶買了價值6萬1000美元的雪茄。還有當地相關業界消息人士透露,這些中國富豪,已經越來越將新加坡,視為自己真正的家,曾有客戶就直言:「至少我在這裡的時候,知道我的錢屬於我。」足見這些大陸有錢人之所以選擇移居新加坡,就是為了不想讓北京當局管到他們的財產。
受中國「清零」影響 歐企遷往越南Q4暴增41%
據《南華早報》昨(14日)報導,越南歐洲商會12日公佈該會針對200多家歐洲企業的調查,指出2022年第4季期間,已將中國部份業務遷到越南的歐洲企業比率,從前1季的13%,大增到41%;尚未將中國業務轉到越南的比率,則從76%大減到31%。越南歐洲商會會長Alain Cany說,在中國的歐洲投資者顯然在2022年第四季度,尋求更穩定的商業和投資條件。根據兩項調查,越來越多在中國的外國企業,為了更穩定的商業和投資環境,已經開始將業務轉移到越南、印度等鄰國。越南歐盟商會(EuroCham Vietnam)的最新調查,41%的受訪者表示,他們的公司正將業務從中國轉移到越南,比去年第三季度的13%有所上升。這表明了中國嚴苛的清零政策,已影響了中國在全球供應鏈中的角色。另一份由德國貨櫃物流平台Container xChange 10日公佈調查中顯示,受訪的20多國2600家企業中,67%的人表示,在中國實施清零後,大多開始考慮調整供應鏈布局,他們擔憂COVID對中國的影響,認為這可能在2023年成為企業發展的阻力,越南、印度被認為是最有吸引力的地點。這份報告指出,中國依然具有重要性,但是製造生產公司將日漸把業務從中國往外分散、多元化。歐盟商會表示,在最新的商業環境指數(BCI)調查中,商會邀請了1300名會員提供有關越南商業環境的季度反饋,以及他們對該國業務的預測。商會補充說,這些會員幾乎代表了越南經濟的所有部門。根據調查,有69.2%的受訪者認為,「中國的封鎖」是影響公司經營的全球性事件,其比例超過了全球通脹(53.8%)、俄烏戰爭(53.8%)、COVID-19的後續影響(50%)。報告指出,儘管中國仍有其重要性,但製造業將實現業務多元化、分散化。這家物流公司提到,我們將見證一個漸進的轉變,即產業不再完全依賴中國的生產能力和熟練的人力。此前,美國企業研究所學者史劍道(Derek Scissors)接受《南華早報》採訪時提及,如果衛生政策是突然的或不可預測的,儘管在正常情況下,中國是最好的供應選擇,但中國的合作夥伴仍可能認為它是不可靠的。去年,上海長達兩個月的艱困封鎖,動搖了外國公司的信心,特別是在全球航運和汽車製造領域。上海是世界第二大港口,也是通用汽車、大眾汽車的中國合作夥伴,以及特斯拉的超級工廠的所在地。
全球經濟仍艱難!IMF總裁:今年底有望觸底反彈
中國鬆綁疫情限制,為全球經濟復甦帶來希望。國際貨幣基金(IMF)總裁喬治艾娃(Kristalina Georgieva)12日表示,全球經濟依然嚴峻,但有望在今年底觸底反彈。她特別提到,中國去年表現「令人失望」,如今走出清零政策,其經濟發展「很可能是全球成長的關鍵因素。」IMF預計本月底發布全球經濟展望報告,喬治艾娃在華盛頓一場簡報會中告訴媒體,「籠罩世界經濟的烏雲很快就會散去」,儘管通膨頑固,IMF不會再像去年那樣連續下修成長預測。她指出,外界對油價飆升的擔憂未成為現實,勞動力市場依舊強勁;只要人們工作,即使物價很高也能持續消費,這有助於經濟表現。談及全球兩大經濟體,喬治艾娃表示,中國曾為全球經濟成長貢獻約35%至40%,但去年表現「令人失望」。她說,IMF認為中國今年有望再為全球經濟做出貢獻,時間點可能落在年中,實際情況取決北京對防疫政策的態度。至於美國,喬治艾娃樂觀表示,確實有望「軟著陸」。整體而言,喬治艾娃認為今年對全球經濟而言仍然艱難,「我們身處在一個更容易受衝擊的世界,必須對可能存在、甚至從未納入考量的風險持開放態度,這就是過去幾年的重點,難以想像的事已經發生兩次了。」她強調,通膨頑固,生活成本居高不下,各國央行應持續推進穩定物價。根據世界銀行(World Bank)10日最新公布的「全球經濟展望」(Global Economic Prospects)報告,今年經濟將「急劇、持久放緩」,成長率估為1.7%,約去年6月預測值的一半。世銀表示,全球處於脆弱的經濟環境,「任何新的不利發展,都可能讓經濟陷入衰退。」
台商確診病危返台…救活卻怒吼「要出院回中國」 醫搖頭:連句感謝都沒有
最近中國大陸因為放棄清零政策,導致疫情大爆炸,加上跟上世界腳步,宣布自1月8日起邊境大解封,且適逢農曆春節將至,最近不少台灣陸續回到台灣。台北市立聯合醫院胸腔科醫師蘇一峰,日前才分享一名台商,回台確診卻沒有及時就醫,導致胸部X光照出了嚴重肺炎的大白肺;昨天(9日)他又分享了一個台商確診重症返台治療的病例,提到這名台商在接受台灣醫療資源的照顧、康復之後,對醫療團隊沒有半句感謝,就吵著想快出院回去大陸。蘇一峰本月6日曾在臉書發文表示,一名自中國大陸返台的60歲台商,明明在返台第三天就自行驗出確診,但他卻沒有第一時間通報就醫,整整拖了4、5天,發現病況未見好轉,才到醫院求診拿藥,但X光一照,已成「大白肺(嚴重肺炎)」,後續要再給抗病毒藥物,時間點已經晚了,仍擋不住惡化速度,目前處於插管急救的病危狀態,他當時還直言,這名台商如果沒有及時趕回來,繼續留在中國大陸,應該是死路一條。後來昨天蘇一峰又在臉書分享一個案例,提到一名台商在中國大陸因為確診意識不清,趕緊送回台灣,後來在他們的努力之下,把台商的命順利救了回來,但該名台商在住院清醒之後,卻連一句道謝也沒有。蘇一峰提到,該名台商清醒後,生氣表示他要趕緊出院回中國,要醫院快點聯絡他兒子,幫他辦理出院,直到出院當天,他好奇問家屬「要讓他回中國嗎?」家屬才表示「沒有喔,要去安養院喔!」許多網友聽到故事後感嘆「他的病不在肺,在腦」、「好誇張!居然沒有感謝救命恩人,連最基本的謝謝都沒有,真的讓人心寒」、「唉!命都快沒了」、「不感恩真的很糟」。
中國今全面解封!港陸首階段通關 IMF預測:今年中印經濟增長遠超歐美
中國大陸今天(8日)開始將新冠疫情改為「乙類乙管」,邊境全面大解封,香港與中國也實施首階段通關,吸引大量旅客從香港陸路和海上過境點湧入內地。北京自2019年初以來幾乎關閉了所有邊界,如今3年的封關終於解除,許多前往大陸的市民都表示「很開心,心情興奮」。據《路透社》的報導,北京過去透過清零政策保護人民免受新冠病毒感染,但中國在過去一個月放寬了全球最嚴格的防疫措施,因為相關措施引發了全國各地一系列的抗議活動,更嚴重影響中國的內需經濟。如今,中國邊境終於迎來全面解封,上海浦東機場的工作人員也在8日凌晨開始拆除防疫隔離設施,國際航班旅客入境流程恢復正常。北京表示,本季預計將有約20億中國人出境,這個數字幾乎是去年的2倍,且恢復到2019年水平的70%,這將大大提振泰國和印尼等多國的觀光業。香港和大陸在8日的首階段通關共開放7個連接口岸,涵蓋海陸空交通,3個陸路通關口岸是深圳灣、落馬洲支線和文錦渡,都需要提前預約,每天共5萬個名額。除了陸路交通,香港與澳門的海上交通航線今早也恢復運作。這對近3年來無法前往大陸探親的民眾來說非常興奮,今早已有大批成功預約的市民搭乘東鐵抵達落馬洲口岸。還有市民表示,希望兩地能盡早全面通關,不需要再預約和進行核酸檢測。另外,投資者預期防疫政策的鬆綁能夠重振這個世界第2大經濟體的內需經濟,中國先前正出現近半個世紀以來最低的經濟增長表現。但突然的政策反轉引發了大規模的疫情,使部分醫院不堪負荷,預期中國的新冠疫情將在今年第1季達到高峰,並在第2季趨緩。報導稱,恢復疫情前的生活和經濟增長對北京來說已是指日可待,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等經濟預測報告也指出,中國、印度、東南亞今年的經濟增長將遠超歐美,擺脫通膨和經濟衰退的陰霾。
德國:非必要勿前往中國 比利時、盧森堡跟進
德國7日勸告其國民,非必要勿前往中國,因為這個世界人口第一大國在放鬆清零政策後,目前新冠疫情嚴重加劇。德國鄰國比利時和盧森堡隨後也跟進。法新社報導,德國外交部在推特發文說,「我們目前勸告國民,非必要勿前往中國,原因是當地已出現疫情高峰,使醫療系統疲於應付」。盧森堡外交部隨後發布聲明說:「盧森堡採取與德國旅遊建議一致作法,目前建議非必要勿前往中國。」比利時外交部也在網站公告說:「自12月以來,中國因結束新冠清零政策,經歷最大一波疫情。鑑於醫院恐將人滿為患,導致遭遇緊急狀況時有無法獲得醫療的風險,目前不建議(赴中國)作非必要旅行。」現已有十多個國家對來自中國的旅客實施新的入境規定,歐洲聯盟專家本週也「強烈鼓勵」27個會員國,要求來自中國的航班乘客必須進行出發前篩檢,並隨機採檢從中國入境旅客及其班機廢水。德國、法國、義大利和西班牙等歐盟國家已宣布,來自中國的旅客必須接受篩檢;美國和日本則是也採取類似措施的非歐洲國家。中國當局近日表示,在北京和天津等城市,第一波感染已達到高峰,但要結束遙遙無期,因為官員警告,隨著春運期間城市民工紛紛返回農村過節,未來數週疫情將多線擴散。
看漲2023台股3/碧桂園漲六成中國房市起 受惠鋼鐵水泥股「這一時間」恐大爆發
面對中國大陸今年經濟打出「擴大內需」牌,壓抑多年的房市號角重新響起,台股會有哪些供應鏈可受惠?台新投顧副總黃文清向CTWANT記者表示,「鋼鐵、水泥與塑化股」,股市聞人葉美麗則觀察,大陸11月解封後的經濟成長力道,到今年5月會更清晰。中國中央經濟工作會議12月中發布「2023年五大經濟工作」,第一要務為「擴大内需」,刺激消費最優先,另加碼政策扶持「房地產、新能源汽車、養老」等產業,並納入增強科技業自立自强及相關產業供應鏈安全等,依循著二十大報告,包括醫療醫藥、新能源(含電動車自駕車),自主可控及人工智能與軍工裝備等。國泰世華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林啟超認為,通膨就像是隱形的加稅,英國等地的景氣衰退,勢必影響實質的消費力,也會牽動到非必須與必要的消費品,包括支出很大的科技品、汽車等。(圖/國泰金提供)針對新出爐的大陸經濟政策方針,「以前是穩就業,現在是穩增長,加強宏觀政策調控力道,將過去靠出口的外循環經濟,改為擴大內循環市場消費力。」國泰世華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林啟超跟CTWANT記者說。這份新政策公布後,上証指數漲了6~7%,房地產股碧桂園股價也翻漲了約六成,「可見『房市』是重中之重,避免資金斷鍊,求穩後再求進步。」林啟超說。大陸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出爐要加碼振興房市,消息一出,房地產股碧桂園股價大漲,圖為碧桂園執行董事兼總裁莫斌。(圖/中新社、翻攝自碧桂園官網)林啟超分析,「疫情期間中國民眾儲蓄力強,不過在封控政策下失業率偏高,因此要觀察大陸政府如何在『人、物、錢』,也就是就業市場人口及薪資、原物料成本與資金走向的每一環節,調整到對內循環經濟最好的有效力度。」「中國景氣及消費力的增長,對歐洲企業連動性較高,像是法國精品品牌等奢侈品,中國市場仍是最大購買族群。」一位投資大陸的台商告訴CTWANT記者,「人流就是金流,報復性消費確實會挹注民生消費品等營收」,「只是從『清零政策』放寬到『與病毒共存』,確診人數飆升,造成部分生產線停工,覺得還是要先觀望。」台新投顧副總經理黃文清進一步說,中國振興房市政策來看可望帶動台股的鋼鐵、水泥股,「觀察龍頭股的中鋼(2002)股價12月16日最高來到29.45元,漲到28日的30.6元,目前來到30元左右,台泥(1101)則在33~34元間,亞泥(1102)則從41.9元來到41.05元,目前漲幅幅度都不是很大。」「政策執行到民眾願花錢貸款購屋,還要等一段反映期,同時也可看看台塑(1301)、台化(1326),也應該是這一波振興房市的受惠股中」黃文清並提醒說台塑化(6505)主要經營石油製品,勿錯看個股。群益期貨首席分析師范振鴻說,商品期貨市場原本反應中國解封帶動原油需求,12月底又因擔憂「開放即封鎖」需求下降,美輕原油回跌;天然氣則是受暖冬需求低、自由港復港再延期,美國內需求降低,價格持續回落。
陸疫情再起卻蓋牌 WHO出面要求:北京要分享更多疫情資訊
中國大陸日前跟進世界各國腳步,放棄清零政策後,新冠疫情呈現失控局面,但國家衛健委卻開始不再發布每日感染及死亡數,等於把疫情現況全面蓋牌。根據《BBC》報導,世界衛生組織(WHO)昨天(30日)與大陸官員會面,便開口要求北京當局,分享更多國內疫情包括住院、重症、死亡及疫苗接種等即時資訊與數據。報導指出,WHO與大陸官員會談後聲明指出,「世衛再次要求定期分享有關流行病狀況的具體即時數據,以及疫苗交付及接種狀況數據,尤其是脆弱族群及60歲以上族群」,並強調,願意對此向中方提供支持,並協助解決疫苗相關問題。由於中國大陸突然取消清零政策,導致疫情再掀新一波確診潮,可是官方數據卻顯示,中國大陸本月的確診死亡數竟只有兩位數,而英國醫療資訊分析公司Airfinity近期卻分析,大陸單日死亡數,恐怕已逼近萬例,因此WHO邀請大陸科學家提供病毒基因定序詳細數據,跟有關疫情的相關數據。WHO祕書長譚德塞(TedrosAdhanom Ghebreyesus)也透過推特呼籲,需要更多資訊,才能評估中國大陸確診現況。
防陸疫情蔓延 日本宣布:12/31起「陸客入境全面篩」有7天內旅遊史也要
中國大陸昨天(26日)晚間閃電宣布,2023年1月8日起,將取消入境隔離政策,但因為近期中國大陸取消清零政策後,全國疫情遍地開花,面對中國大陸取消入境隔離措施,日本當局馬上做出因應。首相岸田文雄稍早宣布,日本自本月31日起,全面加強針對中國大陸旅客的入境限制,舉反從中國大陸入境的旅客,還有過去7天內,曾到過中國大陸境內的旅客,入境日本時,都必須強制接受檢測。面對中國大陸在新冠肺炎的防疫措施鬆綁,馬上造成疫情遍地開花,已經早一步宣布解封的日本當局,不敢對於防疫太大意,首相岸田文雄今天上午緊急與厚生勞動大臣加藤勝信等人召開會議,剛剛做出新的防疫規定。根據《共同社》報導,岸田文雄27日宣布,因應中國大陸新冠疫情在鬆綁後急速升溫,因此將從本月31日起,全面強化針對中國大陸旅客的入境管制。也就是說,接下來所有從中國大陸入境的旅客,以及7天內曾經到過中國大陸境內的旅客,接下來在入境日本時,一律要接受檢測。
「錢」進北士科延伸軸,7字頭台北市最後防線
選後房市逐漸步上正軌,北士科4萬人口紅利來勢洶選後回歸理性,景氣也趨近樂觀,台北市最後一塊重劃區「北投士林科技園區」成交價站穩三位數,聚焦投資人目光。台北科技走廊黃金軸線—內湖科學園區2.0、南軟科學園、北投士林科技園區,幾乎已成房價看漲保證。北士科可望成為下一個經濟發展引擎,究其原因:1.僅94.38公頃腹地有限,發展速度有機會超越內科、南軟 2.市有地4.49公頃(目前為地上權)T16為仁寶電腦與康舒科技共同投資,具企業旗艦作用 3.引進當紅明星產業,包括:醫療生技、資訊電子等 4.預計吸引40000名就業人口移入。預估兩年內推案高達1500戶;此外,相較於預售案,周邊新成屋更是目前稀有產品,尤其在物價通膨時代兼具投資與保值,成屋對消費者更具信心與保障。 (圖片提供:新未來全房產)台商擇居更重醫療資源,高坪效隱富小宅成趨勢在中國清零政策措施下,回台定居已成為台商們的新顯學,親近大自然的高坪效隱富小宅,將更能吸引鮭魚返鄉的華僑台商青睞;位於復興崗國防大學旁的《樹山丘》,散步就有捷運可搭,開車十分鐘內能抵高爾夫球場,就近到陽明山泡溫泉,附近七大高等醫療院所,養生及醫療資源豐富,包括:榮總.陽明.振興.和信.馬偕.北投三總.關渡醫院.北投健康管理醫院…等,環境不輸歐美知名渡假勝地。房市專家指出,台北市未來居住趨勢,將更加重視空巢期退休需求,包括:坪數不必太大容易整理,居住空間質量必須要高;成屋案《樹山丘》在近三千坪森態基地,以令人驚訝的85%綠覆率回應趨勢,回歸溫暖人性。森態社區能全然放鬆,鄰里寒暄問候,假日舉辦派對,類比佛利山莊庭院生活。(圖片提供:新未來全房產)「科技腦.自然居」科技人置產新寵—台北版比佛利山丘庭院高科技雲集的矽谷,Apple、Google、Facebook皆以打造高綠覆率建築吸引高科技人才,《樹山丘》在近三千坪森態社區中,社區內被近60棵櫻花、百年樟樹、藝術植生牆…等珍貴四季樹種所包圍,翠綠森海正如大自然空氣清淨機。居住在《樹山丘》生活與四季變化貼近,彷彿加州比佛利山丘庭院的新型態生活,一回到社區便能全然放鬆,綠色視野隨處可及,鄰里寒暄問候,因此吸引工作壓力指數高的高科技人士青睞,遠至土城區全球科技產業的海歸派,目前也是在《樹山丘》落葉歸根成為住戶。年終獎金聰明用,北市成屋搶手,低自備就進場烏俄戰爭,美國通膨難以抑制繼而影響全球物價,在這一個景氣充滿變數的時代,要如何運用年終獎金應深思熟慮; 以《樹山丘》為例,挺住7字頭台北市新成屋最後防線,目前推出低自備168萬方案,以預售付款模式的輕負擔,讓顧客能立即實現年前換住新成屋夢想,還有機會坐享增值空間,如何能善用這個年終掌握最佳時機,十足考驗消費者智慧。《樹山丘》官網:https://www.newfrc.com/treehill/
一晚數十亡!人屍共處 急診病患走廊苦等床位
中國大陸在結束清零政策後疫情陷入失控狀態,醫院擠爆就連遺體火化也塞車,還有醫師抱病工作不幸猝死。日前,荷蘭金融時報駐北京記者艾根拉姆在推特PO出照片稱,醫院每天有超過500名急診病患,導致許多人只能在走廊等病床,且院內插座供不應求,患者被要求使用攜帶型氧氣機。有民眾光是一個晚上就目擊急診室裡有數十人過世,又因殯儀館爆滿,造成急診病患要與遺體共處一隅的窘境。
中疫情失控企業停擺衝擊經濟 英媒:領導機制有嚴重缺陷
中國放棄新冠肺炎清零政策,卻缺乏應變策略成了一場災難,罔顧人命拒絕美國等西方國家疫苗援助。英媒指出,這波疫情恐造成百萬人死亡,經濟陷入癱瘓,許多企業、物流因員工染疫缺工停擺,浙江工廠被迫提前放年假,種種跡象顯示中國疫情海嘯恐再度衝擊全球供應鏈,而這一切都歸咎於習近平判斷失誤及傲慢所致。根據英國每日電訊報(The Telegraph)報導,中國20天內有約2.48億人染疫,全中國被新一波毀滅性的病毒所籠罩,民眾掃光退燒藥、止咳藥等防疫物資;殯儀館排起長隊、火葬場不斷運轉,經濟開始陷入癱瘓。報導直言,隨著中國各地的醫療量能和殯儀館瀕臨崩潰,外加企業陷入停頓,習近平的失誤所造成的人命和經濟代價越來越清晰。為降低中國人命損傷以及避免波及全球,美國及德國都已表明提供mRNA疫苗給中國,但習近平堅持不給中國人施打外國疫苗。世界衛生組織(WHO)6月就表示,中國國藥集團的疫苗施打2劑後,針對預防有症狀感染和住院治療的有效率為79%,莫德納和輝瑞疫苗的有效率約為95%。英國智庫皇家國際事務研究所(Chatham House)研究員Steve Tsang認為,使用西方疫苗就等於承認中國搞砸了,習近平絕不會容忍這一點。牛津大學中國中心的經濟學家馬格納斯(George Magnus)說,慘淡的經濟形勢有可能打擊習近平的個人權威,這場危機證明習近平領導下的中國治理機制有嚴重缺陷。這波疫情再度衝擊脆弱的經濟,全球最大貨櫃港口上海港已因從業人員染疫,衝擊營運。挪威航運公司Torvald Klaveness 研究主管在推特稱,中國疫情失控,該公司雇用的中國代理人中有9成身體不適,這些人遍及北京、天津、上海、寧波、廣州等。陸路物流也瀕臨癱瘓,阻礙重要零件運輸,迫使一些工廠暫時關閉,許多工廠已經決定提前放農曆新年假期,浙江某些紡織廠則要求工人2個月內都不要回來。貨運管理公司Zencargo示警,卡車司機染疫可能會嚴重破壞供應鏈,威脅全球企業出貨時程。Pantheon Economics首席中國經濟學家Ducan Wrigley也告訴客戶,中國還沒有走出困境,要到2023年第二季才會看到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