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敏療法
」 過敏性鼻炎 鼻炎耳機後遺症4/吸菸肥胖不僅傷健康 噪音「後座力」更猶如土石流
研究發現,癮君子、高膽固醇、高血壓患者很容易受到噪音傷害,雙和醫院耳鼻喉科醫師陳伯岳認為這與血管健康有關,吸菸、三高患者的血流速度本來就差,因此他們的耳朵血管也容易受到傷害,進而造成聽力受損。另外,隨著年齡增長,50歲之後聽力每年也會下降1~2分貝。陳伯岳說,「耳鳴是聽力下降的症狀之一,這是因為噪音導致聽覺神經受損。」亞東醫院耳鼻喉科醫師吳伯軒分析,耳鳴大致分為非脈搏性與脈搏性兩大類,其中噪音引起的耳鳴大多數屬於非脈搏性,也就是與心跳頻率無關的高頻聲音。抽菸、三高患者因為血管健康不佳,耳朵血管也容易累積自由基,因此更容易遭受噪音的荼毒。(圖/周志龍攝)而脈搏性耳鳴與心跳頻率一致,當醫師判斷可能有血管健康的疑慮時,也會進一步進行頭部的頸部超音波或腦部核磁共振檢查,來確認是否有心血管相關疾病。吳伯軒提醒,「無論是哪種耳鳴,最好都要去醫院檢查一下,同時進行聽力檢查。」噪音造成的聽力下降可能無法逆轉,耳鳴也可能無法根治,但如果及時發現,就能避免聽力繼續惡化。吳伯軒說,多數噪音導致的聽力下降,兩耳的聽力應該差異不大,但若是兩耳聽力相差50~60分貝以上,就需要進一步釐清原因,可能會採取腦幹波檢查或核磁共振檢查,來查看是否有腫瘤。聽力障礙的年齡層逐漸下降,雙和耳鼻喉科醫師陳伯岳提醒,若加上年老退化等因素,就會讓聽力更加惡化。(圖/讀者提供)而部分耳鳴無法根治,只能尋求與耳鳴和平共存的方法。吳伯軒說,如果耳鳴已經干擾睡眠、影響生活,可以到醫院接受藥物治療,並同時建議施行減敏療法,改變聽到耳鳴時的情緒感受,進而不干擾日常生活。
【鼻過敏爆發1】軍艦士兵哈啾一下染新冠 「舌相」竟透露病毒蹤跡
台灣每3人就有1人鼻子過敏!現在正值好發季節,日前有一位居家檢疫者誤以為流鼻水是鼻過敏症狀而不以為意,後來擴大採檢之後才發現感染新冠病毒,近來的敦睦艦隊群聚感染事件中,也有士兵誤以為是過敏性鼻炎發作而到診所就醫,後來檢驗同樣發現確診新冠肺炎。這些案例接二連三爆發,也讓民眾紛紛疑惑到底如何分辨,畢竟台灣的鼻過敏患者人數眾多、老少皆有。「坦白說,真的很難分辨!」亞東醫院耳鼻喉科醫師溫明勳說,流鼻水、鼻塞是鼻過敏、新冠肺炎共有的症狀,就連專業醫師第一時間也難以判斷,但正因如此,所以過敏族更應積極控制病況,才能避免與新冠肺炎混淆。中醫師表示,從舌相就可分辨過敏性鼻炎和新冠肺炎,前者舌頭會胖胖的、舌苔略白;後者則呈赤紅色,且舌苔較厚。(左圖)過敏性鼻炎(右圖)新冠肺炎。(圖/鄒瑋倫提供、翻攝自化學工業出版社官方微信)「現在正是鼻子過敏的好發季節,所以難怪那位患者會誤認。」鄒瑋倫中醫師說,想要分辨到底是鼻過敏或新冠肺炎,其實從「舌相」便可以明顯看出差別,「鼻過敏患者的舌頭通常會胖胖的、舌苔會略白;新冠肺炎患者的舌頭則呈現赤紅色,有些類似豬肝的顏色,同時舌苔非常厚,彷彿可以刮下來一般。」鄒瑋倫說,如果是單純的感冒,舌頭形狀正常,但是舌苔會顯得又黃又白,而靠近舌根的地方會再黃一點。另外,問診時也會詢問咳嗽、鼻涕的持續時間,一般感冒大約七天會好,若是鼻過敏就可能長期都有症狀。(待續)
【鼻過敏爆發2】噴劑沖洗道具百百種 「地雷款」讓你上癮之後墜入地獄
過敏性鼻炎分為常年性與季節性兩種,常年性過敏性鼻炎的過敏原最常見就是大家所熟知的塵螨、貓毛狗毛、蟑螂分泌物等,全年可能皆有過敏反應,較無季節性差異;季節性過敏性鼻炎的過敏原多為植物花粉。亞東醫院耳鼻喉科醫師溫明勳說,台灣的鼻過敏族群多為常年性,但會因為氣溫變化而誘發症狀,所以換季時才會特別明顯。溫明勳說,如果鼻黏膜較為敏感,就會引發一連串的免疫反應,造成鼻黏膜發炎腫脹,另外當鼻內神經系統敏感,在溫差大的時候,容易導致打噴嚏、流鼻水、鼻涕倒流等,太過嚴重就會影響生活。由於新冠肺炎疫情蔓延,戴口罩成為全民運動,一開始的確減緩過敏性鼻炎發作現象,但近日溫差起伏相當大,求診患者變多。(圖/鄭清元攝)輕微鼻過敏者可以先服用抗組織胺藥物,症狀緩解就可停藥,如果不見好轉,就建議再搭配其他藥物,例如鼻噴劑等等。「常見的鼻噴劑分為微量類固醇、血管收縮劑、抗組織胺等幾種成分,主要是減緩鼻黏膜的腫脹來改善鼻塞。」溫明勳說,血管收縮劑的鼻噴劑效果迅速,但不能連續使用10天以上,否則反而會引發更嚴重的反彈性鼻充血。相較之下,含微量類固醇的鼻噴劑較為安全,小孩使用也幾乎不會有副作用。另外,洗鼻子也是一個可以考慮的方式。「洗鼻子能夠沖掉鼻腔內的過敏原,但前提是方式要正確。」舌下減敏療法不適用於嚴重的過敏性氣喘患者,以免引發嚴重過敏症狀,而危及性命,圖為氣喘患者吸入支氣管藥物。(圖/林勝發攝)溫明勳說,洗鼻液應使用與身體等滲透壓、無刺激、無菌的生理食鹽水,因為生理食鹽水的張力與身體內細胞的滲透壓相等,才不會傷害細胞,此外,建議最多早晚洗一次就好,不要清洗過度,當鼻內或耳部出現疼痛不適,應立即停止並就醫諮詢。(待續)
【鼻過敏爆發4】持續3年「以毒攻毒」可望根治 台灣患者終於出現新希望
「鼻過敏如果會嚴重影響工作及睡眠,就建議積極預防與治療比較好。」亞東醫院耳鼻喉科醫師溫明勳說,鼻過敏的藥物治療採取階梯式治療,輕微者可以先服用抗組織胺藥物,症狀緩解就可停藥,如果不見好轉,有時醫師會開立口服類固醇藥物治療,但因為不能長期使用,所以有些患者還是深受症狀所苦。「針對這些患者,現在可以考慮最新的舌下減敏療法,或許能從根本去解決過敏問題。」溫明勳解釋,過敏是免疫系統過度反應所引發,所以將小劑量的過敏原注射到皮下、或是使用低劑量高純度的舌下含錠,增加免疫系統對於過敏原的耐受性,藉此減少過敏反應,去年台灣才終於引進安全性較高的舌下含錠。台灣去年引進最新的減敏療法,患者每天舌下含著低劑量、高純度的過敏原錠,持續3年,可增加身體對過敏原的耐受度。(圖/溫明勳提供)「一開始醫師會先評估觀察可能的副作用,例如嚴重過敏性氣喘患者就不適合這種療法,以免會有嚴重過敏反應危及性命。」醫師認為狀況穩定後,患者就可以在家自行使用舌下含錠,每天一錠,要持續3年,每月費用大約五至六千元左右。溫明勳感嘆,多數患者治療過敏性鼻炎都無法「持之以恆」,甚至有患者僅治療一個月,就認為效果不彰而放棄,事實上至少須持續半年才會明顯看到效果,同時也要避免接觸過敏原,例如控制濕度減少塵螨等,多管齊下更有效。(待續)
難纏蕁麻疹 減敏療法改善7成
過敏是現代社會最常見的疾病類型之一,其中蕁麻疹是較難治癒、治療時間漫長且容易反覆發作的皮膚疾病。皮膚科陳鏡尹醫師表示,誘發蕁麻疹的過敏原百百種,從食物、空汙、溫度、化學品、壓力情緒、生活習慣等,都有可能會導致蕁麻疹發作,以往治療方式都是給予類固醇及口服抗組織胺,而絕大部份的蕁麻疹患者深受藥物副作用所苦,其實透過ASST減敏療法就能有效大幅改善病況。ASST減敏療法行之有年,有著近二十年的歷史,以往大多是小兒科、耳鼻喉科針對過敏性鼻炎而治療。近年皮膚科也開始引用,除了慢性蕁麻疹之外,也可以有效改善異位性皮膚炎、慢性濕疹及鼻過敏。陳鏡尹醫師表示,蕁麻疹會發作通常是免疫系統不穩定,同時接觸到誘發因子,因此穩定住免疫系統,並且找出自身過敏源,才能避免發作及降低反應。ASST減敏療法可以幫助皮膚狀況穩定,減少藥物使用、縮短病程,其方法是抽取患者血液經由特殊萃取技術,取得過敏原血清及血液再打回體內,讓自體免疫系統熟悉抗原以降低免疫反應,此療程二週施打一次,連續6次可獲得改善,另可搭配「照光療法」輔助,能有助於皮膚狀況穩定,減少藥物使用,縮短病程。陳鏡尹醫師:「透過ASST減敏療法,三個月後,免疫系統會逐漸穩定,研究顯示,約七成患者有顯著改善效果,蕁麻疹發作頻率會下降、發作時間會縮短、發作的範圍幅度會減少,而發作的間距會拉長。」陳鏡尹醫師提醒,接受ASST減敏療法必須有耐心做完所有療程,持續性施打不必間隔,使免疫系統具記憶性,成效更佳。另外日常保養與預防也不可輕忽,避開誘發過敏原、避免過度疲累與壓力過大、多食用蔬果、運動及使用低敏清潔保養品,才能有效治療蕁麻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