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碳趨勢
」 經濟部 侯友宜虛晃一招1/SRF移出綠能優惠卻仍屬再生能源 環團質疑經濟部為業者開後門
政府為解決台灣廢棄物產量,推動將可燃廢棄物做成固體再生燃料(SRF),將其視為再生能源,近年來,多家SRF廠紛紛設立,陸續引發各地民眾及環團反彈。經濟部近期力推《再生能源發展條例》修正草案,其中廢棄物將不再享有綠能優惠,然而卻仍被視為再生能源,可以申請其他融資補助,環團痛批經濟部大玩偷天換日手法,與減碳趨勢背道而馳。SRF是將廢棄塑膠、廢纖維、廢木材等具有燃燒性的廢棄物,經過分選、破碎與混合做成固體再生燃料。環保團體多次指出,台灣的廢棄物主要是塑膠等化石燃料,廢塑膠不是可以再生的資源,化石燃料碳排密集度又高,廢棄物理應不算作綠能,更不應享有綠能躉購費率。經環團多次反映,經濟部10月底公告再生能源發展條例修正草案中,將一般及一般事業廢棄物製成的固體再生燃料(SRF)排除在獎勵補助外,未來廢棄物製成SRF將不再享有綠能躉購率的獎勵補助。但監督施政聯盟發現,修正草案中僅將SRF排除在獎勵補助外,卻未將SRF屬於再生能源的定義修改,如此一來,SRF仍屬再生能源,雖不再享有綠能優惠,但可依《產業創新條例》第26、30條以及《促進民間參與公共建設法》,改向國發基金申請SRF製造、設備、土地建設等方面皆可享有補助。監督施政聯盟召集人陳椒華批評,政府不修正SRF再生能源之定義,是圖利SRF廠商,為業者開後門。(圖/監督施政聯盟提供)監督施政聯盟召集人陳椒華批評,行政院11月26日剛核定100億國發基金成立「綠色成長基金」,重點投資對象就包括資源循環、永續及前瞻能源技術發展等,經濟部未將定義一併修改,就是為SRF廠商開後門,圖利廠商啃食國發基金,並且方便取得公有國有土地。「前總統蔡英文曾說過,政府全力推動能源轉型,光電、風電比重逐步增加,2025年再生能源發電占比可以達到20%,把廢棄物算在再生能源裡,也可以成功達標,可謂是一箭雙鵰。」陳椒華強烈譴責,應將廢棄物從再生能源定義中拿掉,不要將廢棄物再利用冠上再生能源的美名,欺騙民眾。看守台灣協會秘書長謝和霖指出,沒有將SRF從再生能源定義中拿掉,廠商仍可藉綠能名義,在其他法案獲得獎勵。綠色金融行動方案也是其中一個,廠商可以輕鬆貸款、融資,獲得資金面的優惠。謝和霖強調,政府當初推行SRF是要解決廢塑膠這類廢棄物數量太多的問題,但這些設施應是使用者付費,而非鼓勵業者投入SRF,「政府最不當是施力的方向錯誤,源頭減量、永續循環方面激勵力道不足,沒有推動SRF這麼用力,塑塑料製品的生產、使用與後端處理陷入本末倒置。」環團認為解決廢棄物應從源頭減量,而非鼓勵業者投入SRF,如此一來只會造成廢棄物的增加。圖為花蓮台翔興業二廠,因廢棄物原料堆置過高,現場散發濃濃臭味。(圖/報系資料照)
新北市YouBike前30分鐘免費 預計明年初恢復
「YouBike微笑單車」被視為大眾運輸的最後一哩路,為鼓勵使用綠色運具及考量雙北共同生活圈,新北市長侯友宜16日宣布好消息,將朝恢復前30分鐘免費方向調整。交通局長鍾鳴時說,預估未來使用量提升15%、預算增加1.65億元,最快預計2025年第一季實施,車型為YouBike2.0。新北市YouBike自2014年上路以來,迄今服務逾2.6億人次,近年更推出YouBike2.0及2.0E。由於淨零減碳趨勢風行,全市約有2.1萬輛、1350個租借場站,未來將逐步擴增,目標為1500站。侯友宜指出,新北市幅員遼闊,交通可說是都市的大動脈、建構北北基桃路網,雙北市為共同生活圈,因此研擬恢復YouBike前30分鐘免費措施,前提是交通局嚴加督導微笑單車公司研擬調度計畫,以因應使用量大幅提升,不會造成市民困擾及不便。鍾鳴時表示,目前台北市前30分鐘免費、桃園60分鐘免費,新北市則持1200定期票、轉乘公車或捷運,租借YouBike仍享有前30分鐘免費,一般民眾為前30分鐘5元。恢復前30分鐘免費措施前,營運廠商應加派人手及增加車輛,並提出完整的調度計畫。鍾鳴時說,首先是提高見車率及見柱率,現階段見車率9成,希望可提升至9成5,見柱率則有9成99,其次要降低車輛故障率。鍾說,預期假日使用率會增加,目前每日約9萬人次使用,周轉率約4轉,預估推行免費措施,可增加至11萬人次,最快明年第一季上路,每年預算將增加1.65億元。
賴清德520演說不提非核家園 專家估綠反核神主牌將走入歷史
賴清德新總統520正式就職,就職演說也預告未來四年施政方向,各界關注。而剖析能源面向,相較於過去蔡英文主打「非核家園」,賴清德對非核隻字未提。專家分析,重啟核二、延役核三恐怕只是早晚的問題。清華大學工程系統科學系教授葉宗洸向本刊分析,賴清德先提到面對氣候危機,必須堅定地落實2050淨零轉型,自己也會推動第二次能源轉型,發展多元綠能、智慧電網,強化電力系統的韌性。儘管內容綁住「多元綠能」,但重點在於不再提「非核家園」,意味重啟核二甚至延役核三,都將成為賴政府的選項。此外,賴清德在演講中強調供電必須穩定,形同間接承認目前供電不穩定,打臉了前朝政府。葉宗洸分析,先前新任經濟部長郭智輝、民進黨智庫副董事長童子賢對核能放寬的發言,都可以視為賴政府的風向球。只要沒有招致內部大規模且高強度的反對,零星的民間反核團體抗議根本不足掛齒。葉宗洸預估,2024年夏天核三1號機停轉後,供電不足的挑戰相當大,賴清德應該不會放任大停電再次發生,因此20日演說所提的二次能源轉型,是否納入核電,暑假前就會揭曉。而針對各企業的「碳焦慮」,葉宗洸直言無從避免,畢竟現行能源政策無視國際「核綠同行」的趨勢,僅重壓再生能源,無碳電力占比不夠高,以出口為主的企業面臨國際間的碳稅課徵(例如歐盟的CBAM),就怕因此提高成本喪失競爭力。葉宗洸憂心,整體再生能源開發進度嚴重落後,未來可能反而導致火力等排碳電力占比上升,等同被迫提油救火。為了讓企業放心,除了必須立即加強供電穩定,持續穩健不躁進地開發再生能源,也須儘速讓現有核電機組都能延役,甚至讓核四重啟,提升國家整體無碳電力的占比,才有可能讓企業不必焦頭爛額地尋覓綠電憑證,也才能從根本消除企業的碳焦慮。葉宗洸進一步說明,擴充再生能源與核電都有助全球減碳趨勢,只要政府不躁進,穩健開發光電與風電,就不必被廠商勒喉,妥協於高到離譜的躉購費率,一方面減少台電的虧損,另一方面仍可讓開發商獲取合理利潤,只要獲利透明,便可消弭黑影幢幢的不當勢力干預。更重要的是,建立「綠能國家隊」本就需要時間,唯有穩健發展不躁進,技術銜接與人才培育才能完善,根本急不得,才有望做好電力成熟轉型。葉宗洸感嘆,賴清德有相當多說帖能讓核電起死回生,加上賴清德對外發展有限,只能拚內政歷史定位,因此更不能讓夏季跳電重演。只要反跳電大旗一揮,反核意見只能徒呼負負,民進黨非核神主牌,恐怕也將走入歷史。
電價大漲+擔憂缺電危機 工總:建議重啟核電補260億度缺口
電價即將全面調漲,經濟部將在22日舉行電價費率審議會議,討論電價調整方案,全國工業總會代表159個公會向政府喊話,希望上半年的平均漲幅不要過高,也希望針對用電衰退的產業給予電價優惠,並重新調整核電與綠電的政策,以免通膨危機,也能增加產業的國際競爭力。工總表示,今年2月CPI年增率3.08%,創下19個月的新高,主計總處預測今年全年CPI年增1.85%,當時尚未納入電價因素,加上醫療院所掛號費取消上限限制,6月還有夏季電價、2025即將開徵碳費等因素,此時大幅調高電價,勢必推升國內物價上漲;為避免加劇通膨危機,建議上半年的平均漲幅不宜過高,以降低對民生及產業發展的衝擊。據台電統計資料顯示,工業用電約占56%、商業與住宅用電約占36%;雖然近期半導體相關產業表現不錯,但更多的傳統產業營運還是很艱困,工總建議,為減緩電價調漲對產業與勞工的衝擊,建議用電衰退不滿10%調漲幅度減半、用電衰退介於10到20%調漲幅度減少四分之三、用電衰退逾20%則不予調漲,避免艱困的傳統產業營運雪上加霜。產業界最關心供電是否穩定,工總表示,核電廠除役後的電力缺口,加上半導體生產暢旺、持續擴廠及台商回台投資等因素,預估2022至2028年每年用電成長率約2.3%,若2025年後3座核電全數退場,外購電力至少要多支出1400至1600億元。核一核二退場後,已造成260億度電力缺口,不論是用煤、天然氣、再生能源或其他外購電力補上,都會增加鉅額成本支出。工總表示,台電的巨大虧損除了因國際燃料大漲,也跟政府非核家園能源政策有關,只提高電價無法完全解決台電累虧嚴重問題,建議檢討整體發電比例,零排碳的核電可作為基載能源,不宜從能源選項中排除。且台灣產品以出口為導向,因應國際減碳趨勢,經濟部應確保綠電穩定供應、檢討綠電價格是否合理,以滿足產業對綠電的需求。
東煒商用事業 X DHL攜手打造「北台灣半導體頂規物流園區」全方位強化半導體供應鏈韌性
以清水模建築美學著稱的東煒建設,近年來積極拓展營運觸角,從土地開發、設計規劃、施工營造到維護修繕,導入一條龍的建築整合服務,持續深化東煒商用事業體佈局。耗時近4年、投入近20億元的桃園大園「東煒國際物流園區」於7日舉行落成典禮,正式宣告於2024首季落成營運!位處海陸空交通樞紐,8200坪的廠房面積,整合再生能源與永續智能管理,打造廠區四大亮點,包含:建物智慧監控系統、太陽能光電系統、領先業界的挑高與載重、和完善消防設備與安全管理。由全球合約物流服務領導供應商-DHL敦豪供應鏈承租運營,「東煒國際物流園區」將成為其在北台灣最大的倉儲據點,並透過加速推動數位化,為半導體產業提供兼具地利優勢與智能倉儲的物流解決方案。輔以園區內的綠電管理與再生能源設施,協助企業實現永續發展目標,同時亦與DHL實踐綠色物流的目標一致。桃園市長張善政、東煒國際商用事業趙國祥總經理、DHL長官們慶賀東煒國際物樓園區正式落成(圖/東煒建設提供)。桃園市長張善政提及「東煒國際物流園區鄰近桃園航空城,極具國際代表性,相信接下來將吸引更多企業進駐,創造更多優質就業機會,帶動城市快速發展!」經濟部長官也表示「桃園身處國際半導體聚落重鎮,更為對接世界的窗口,感謝東煒與DHL共同壯大台灣半導體產業生態系。」放眼兆元產業廊帶,東煒商用事業以精緻工藝與永續為發展核心,將挹注更多資金與心力,持續創造建築新標竿,期待和物流及半導體業界能有更多合作,共創產業新高峰!桃園市長張善政、東煒國際商用事業趙國祥總經理、DHL長官們慶賀東煒國際物樓園區正式落成(圖/東煒建設提供)。佈局交通網絡,物流效能加倍!50分鐘內即達北台灣「海陸空運節點」東煒商用事業憑藉精準獵地眼光,在佈局交通網絡上不遺餘力,欽選桃園國際路核心地段的「東煒國際物流園區」座落黃金交通要道,連接國道1、2、3號與台15、61、66線,同時串聯海陸空運節點—5分鐘直達桃園機場、50分鐘內達台北港與基隆港!四通八達的高效運輸,有效降低配送成本,充分滿足半導體產業多突發性的物流需求。東煒國際商用事業X DHL攜手打造「北台灣半導體頂規物流園區」(圖/東煒建設提供)。平均樓層挑高超過7米,一樓更是領先業界挑高將近10米;每平方米1200公斤超高承載設計,創造多元彈性應付半導體多樣的零組件、產線設備與成品倉儲。在硬體佈建上,全棟採用4K高畫質錄影設備,提供廠區24小時安全監控;使用智能監控系統,隨時關注建物健康,輔以高安全係數建材與完善消防設備,有效避免火災損害的發生;預留空調機房及設備空間、設置大型吊裝口所需設備平台,更有安全設備與供電的增設選項。以交通為利基,加乘安全、穩定、高機動性的優勢,「東煒國際物流園區」結合DHL所具備的半導體領域專業物流知識與服務,攜手打造劃時代的高規倉儲,有效為半導體產業全方位強化供應鏈韌性!東煒國際商用事業總經理趙國祥致詞(圖/東煒建設提供)。DHL CEO Javier Bilbao致詞(圖/東煒建設提供)。接軌國際減碳趨勢!以「永續智能管理」帶動企業實踐ESG價值接軌國際減碳趨勢,以綠色經營為目標,「東煒國際物流園區」亦採永續建築設計,外牆節能上能有效降低室內溫度3~4度;採用的智能監控系統,也能有效管理建物能源消耗情況;打造循環經濟,設置太陽能光電系統,讓近萬坪的園區不但擁有綠電憑證,更透過一系列的「永續智能管理」,帶動物流及半導體企業共同淨零轉型,一步步實踐ESG永續價值。
台塑新智能與漢翔16日簽備忘錄 聯手打儲能市場國際盃
球儲能戰開打,但台灣過去在電芯等關鍵材料上多仰賴進口,台塑新智能16日宣布,與航太產業領導大廠漢翔簽訂合作備忘錄,將磷酸鋰鐵電芯在地生產、技術與地緣優勢,加上漢翔的大型統包工程能量,共同開發具有競爭力的國產化儲能系統解決方案,帶領台灣業界進軍全球儲能市場。台塑新智能董事長王瑞瑜和漢翔董事長胡開宏在台塑總部共同簽下「儲能技術合作暨全球市場開拓合作備忘錄」,並邀請GE Vernova太陽能及儲能解決方案亞洲區商務總監Shiv Aggarwal出席見證。王瑞瑜表示,在全球減碳趨勢下,電動車及儲能產業發展需求與日俱增,其中最關鍵核心資源就是電池技術及其生產量能,台塑新智能致力於推動國產化電池產業鏈,位於彰濱工業區2.1GWh電芯廠將於今年7月正式生產,未來提供的電芯不僅符合多元車用規格,更是全台灣唯一可應用於儲能系統的國產電芯。胡開宏表示,儲能產業與航太產業一樣,掌握核心技術,創造台灣的競爭力,才有機會打入國際藍海;目前自建三座儲能示範案場持續貢獻穩定營收,而在台電通霄電廠、中油永安及梧棲電廠建置統包工程,已成功打出口碑及能見度。漢翔延續航太電控技術及大型電廠統包工程能量,布局自有能源管理系統(EMS)、電池管理系統(BMS)核心技術,要做成全方位的能源統包公司。 台塑新智能總經理劉慧啓表示,雙方目標就是以國產化儲能系統開拓全球市場,因此將採用台塑新智能之電芯、 模組、電池櫃,並建置儲能驗證平台,以銜接雙方技術,包括機櫃設計、消防安全及各項軟硬體建置,以客觀、可靠方式證明產品之卓越品質且符合法規認證,未來雙方也會進一步擬定國內外共同行銷策略,擴大彼此在儲能市場的佔有率及影響力,開創雙贏。
施振榮:台灣科技基礎20年 有望轉型技術出口國
宏碁創辦人施振榮今(22日)表示,相信在台灣的科技基礎與能量上,只要長期持續投入累積,要從能源進口國轉型成為「能源技術出口並在當地生產」,5年的時間可以看到雛形,10年的時間可以初具規模,20年的時間就能成為能源技術輸出大國。施振榮下午以亞洲.矽谷-物聯網產業大聯盟榮譽會長身分,出席「展望台灣新能源應用與發展」論壇,並見證台灣物聯網產業技術發展協會王其國理事長、台灣電池協會楊敏聰理事長、台灣綠能協會李泰安理事長、台灣先進車用技術發展協會陳建斌常務理事、台灣氫能與燃料電池夥伴聯盟林若蓁執行長等五大協會代表,同台簽署合作備忘錄(MOU),讓新能源能跨域應用,迎接ESG減碳趨勢。施振榮說,「今年我79歲,至今仍持續投入創業,尤其在今年更投入電動車與零碳排船領域,都與新能源有關,希望替大家探礦及試採礦。」他也預言,未來台灣有機會由「能源進口國」轉型成為「能源技術出口並在當地生產」。施振榮強調,尤其隱性價值(無形/間接/未來)往往比顯性價值(有形/直接/現在)重要,但大家往往容易只看到顯性的價值,這需要改變思維。施振榮指出,巿場是創新的龍頭,亞洲未來將是世界最大的巿場,只不過需要時間,台灣也要利用時間來累積新核心能力,短則5年,長則10、20年才能看到初步成果,需要大家一起來努力在國際巿場取得領先的地位。
能源轉型秀成績單 經濟部:再生能源裝置容量近8年增7倍+發電占比達1成
經濟部26日到行政院會報告「能源轉型成果」,表示再生能源裝置容量從2016年的 1.9GW,到2023年8月的13.9GW,已大幅增加7倍,再生能源發電量也由2016年約127億度,預估今年可達275億度,屆時再生能源發電占比將可達10%。經濟部能源署副署長李君禮表示,維持供電穩定相當重要,台灣在2016年至2022年電力系統淨增加252萬瓩,預計2023至2030年淨增加可達910萬瓩。在備轉容量率上,低於6%的天數也從2016年的80天,降至2022年的2天。經濟部表示,能源轉型不是簡單的事,像是太陽光電有土地、饋線及程序議題,所以選擇不利農業區及漁電共生等方式來突破;也將積極布局前瞻能源發展,包括地熱、海洋能、生質能及氫能等,搭配多元儲能、強化電網韌性等措施,加速能源轉型工作。李君禮表示,過去電網採集中設計以增加效率,未來將採分散設計以提升韌性,事故能控制在小範圍,不影響整體電網運作,且將規劃17條再生能源的快速道路,把離岸風電電力直接引入系統。行政院發言人林子倫轉述院長陳建仁的會中發言,表示因應國際淨零減碳趨勢,我國首要任務是發展自主性、低碳化的綠色能源,除了降低空汙,對於台灣以外銷為導向的產業,取得綠電及碳權都有幫助。
台電虧損4000億瀕破產 2025電價恐漲45%
台電虧損4000億卻要全民埋單,國民黨總統參選人侯友宜9日怒嗆蔡政府「非核家園」是錯誤政策,「比貪汙還嚴重」,不可原諒。侯辦國政顧問團召集人杜紫軍則預言,照蔡政府的能源政策,2025年電價漲幅恐達45%。不過,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賴清德昨在中常會請出「Google大神」作證,強調昨日備轉容量率為10.03%,「沒有缺電問題」。侯友宜昨痛批蔡政府,2025非核家園未考慮到國際減碳趨勢,且減碳過程最重要是讓基載電力穩定。再者,蔡政府推動再生能源產生太多的弊案,燃氣跟燃煤比例也沒降下來,能源政策的推進是完全錯誤。侯直指,「錯誤的政策絕對比貪汙還嚴重,會禍國殃民,讓國家在能源安全上,在國家的經濟發展上,產生最大的傷害」,蔡政府這幾年不但讓兩岸兵凶戰危,也造成缺電危機,現在還強迫全民埋單,這是不可原諒的。杜紫軍補充說,2018就曾指出,以蔡政府效率,2025年再生能源占比只能到15%,電價漲幅更將達45%。杜解釋,再生能源技術還未成熟,導致價錢很高,如太陽光電平均每度都是5、6塊以上,風力發電則是6、7塊以上。杜接著說,另外台電公司保證收購再生能源電能20年,皆採統一價格,因此就算未來再生能源普及,台電還是會高價購買造成虧損。面對侯友宜直指「非核家園」理念,讓台灣陷入缺電危機,賴清德昨特別在中常會中直言,「台灣其實不缺電」,更當場拿出手機,請Google大神見證,查詢台電公司資料,昨日備轉容量率10.03%,顯示供電充足。台電的累積虧損估計到年底已經達到4000億元,已經快賠掉資本額,可能會瀕臨破產,是否全民埋單?經濟部長王美花表示,經濟部確實與行政院討論,希望挹注台電財務。政府正在精算,畢竟台電還要建設許多電廠和電網,以讓台電的財務穩健與穩定運作。
股利通知書電子化 集保結算所「股務通知平台」6/30上線
集保結算所推動證券市場邁向2050淨零排放目標,建置「股務事務電子通知平台」(eNotice平台),提供投資人(股東)免費使用上市、上櫃、興櫃公司等股利發放電子通知服務,預定於6月30日下午7點起正式上線。集保指出,每年7至9月為除權息旺季,也是股民收到眾多股利通知書的月份,現行股利通知須逐一郵寄給股東,不僅耗時耗力,通知書紙張、印刷及郵寄所產生的碳排放也對環境產生負擔。隨著金融科技的發展、股務數位服務的推進,集保結算所積極推動發行公司採用股利發放電子通知服務,截至目前為止,已有超過550家公司與集保結算所簽約使用eNotice平台,從今年配股配息時改採電子通知服務,顯現發行公司致力推動數位轉型及ESG永續發展,提供股東便捷、高效率的服務。集保結算所總經理陳德鄉表示,股利發放電子通知服務開啟股務數位服務的新紀元,不僅大幅降低寄送成本,也是企業呼應全球減碳趨勢,追求企業ESG永續發展的具體實踐。投資人接收股利發放電子通知,亦可體驗便捷數位科技,即時掌握股利資訊,同時也是以實際行動支持節能減碳。
經濟部攜手電子資訊業者推動產業低碳轉型 掌握永續供應契機
為達成我國2050淨零轉型目標,經濟部於112年5月16日辦理「2023電子資訊產業低碳轉型永續峰會」,號召近20家國內外供應鏈夥伴,例如宏碁(Acer)、華碩(Asus)、戴爾(Dell)、技嘉(Gigabyte)、惠普(HP)、微軟(Microsoft) 等電子資訊品牌業者;與鴻海、廣達、仁寶、和碩、緯創、英業達、光寶等EMS大廠及台灣區電機電子工業同業公會(TEEMA)與台北市電腦商業同業公會(TCA),與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III)共同宣誓攜手減碳,推動台灣持續扮演全球資通訊產業關鍵角色。經濟部次長林全能致詞時表示,由於全球氣候變遷,世界各國紛紛制定減碳/零碳政策,隨之而來的碳權、碳稅將對全球產業造成莫大衝擊,經濟部工業局為協助素有我國護國神山群的電子資訊產業接軌國際減碳趨勢,特推動中心廠以大帶小方式合作減碳,並提供疫後補助,協助供應鏈業者加速導入最新低碳工具和能源管理等技術,鼓勵汰換製程老舊耗能設備,並提供節能減碳專家顧問輔導及診斷服務,打造整體供應鏈具體減碳的亮點案例。為協助我國電子資訊業者掌握國際產業供應鏈需求與做法,本次會議邀請戴爾、惠普、宏碁、華碩等國際品牌大廠分享減碳的實際執行經驗,以及微軟、安侯建業、台灣檢驗科技、東捷科技、友達宇沛、永訊智庫、思納捷、伊雲谷、台經院、成功大學等產學專家,分享各自在國際減碳趨勢、科學驗證、產品設計、數位管理平台與碳盤查工具等專業領域的know-how,來協助業者了解自身碳排放量,以利擬定減碳措施、對症下藥,降低企業的碳焦慮。此外資策會亦透過自身多年的產業數位化推動經驗,發展數位信任減碳的交換機制,協助供應鏈與碳盤查工具業者合作運用。經濟部工業局長期透過IPO Forum平台與外商緊密合作,領域涵蓋技術研發、對台採購與創新應用,外商會員亦積極響應政府減碳政策,協助供應鏈夥伴大帶小達成減碳目標,IPO Forum廖仁祥會長致詞時提到,台灣的供應鏈對全球電子資訊產業非常重要,IPO Forum的外商代表做為投資台灣的國際夥伴,也會持續與政府攜手協助台灣供應鏈和產業,以更創新的模式達成減碳目標。電電公會李詩欽理事長與北市電腦公會童子賢榮譽理事長表示,為呼應經濟部推動我國產業升級轉型目標,公會除全力配合倡議產業減碳目標指引,推動碳盤查輔導、資料追溯與降低組織或產品碳排之外,亦將推動多元化以大帶小的實證應用,輔導會員業導入現代化數位工具,完成減碳路徑規劃與應用,攜手邁入減碳行列,讓具體減碳效益落實到次產業供應鏈端。面對全球淨零新局,國際品牌大廠與其供應鏈夥伴為落實社會責任,已陸續提出2030年至2050年階段性減碳目標,但因電子資訊產品供應鏈上游複雜,碳足跡活動多元統整不易,而正確排放係數資料更加難以挑選,為協助廠商解決上述痛點議題,經濟部工業局特於會中介紹近期於產業競爭力發展中心網站公告的「經濟部推動產業及中小企業升級轉型」辦法,推動以大帶小製造業低碳化及智慧化升級轉型補助協助相關業者,1+10(1家中心廠帶10家供應鏈廠商)方式導入低碳化,最高可獲3,000萬元補助,或以1+4(1家中心廠帶4家供應鏈廠商)方式導入智慧化,每案最高也可獲2,000萬元補助,目前已開放申請,歡迎相關業者投件,以利加速企業低碳轉型及強化產品的國際競爭力。
侯友宜訪星 呼籲兩岸平等尊嚴友善對話務實交流
新北市長侯友宜訪問新加坡,今天上午並沒有公開行程,外界好奇侯友宜是否私下會晤星國高層官員?對此,侯友宜說明,今天上午星國方面安排公私部門會面,針對內政、國家未來發展做了非常良善的互相交流,尤其是對城市的治理以及都會的發展,如何更永續創造發展,有許多意見溝通,至於是否對外公布,他會會尊重新加坡方面的意見。此外,針對星國總理李顯龍認為,台灣是美中衝突最危險的導火線,媒體詢問侯友宜,台灣是否應與新加坡一樣不偏袒、不選邊,以國民利益為最大考量?侯友宜回應,國際關心台海穩定及區域和平,身為台灣的每個份子,守護中華民國、愛台灣這塊土地是大家共同的目標,所以兩岸之間要用平等、尊嚴、友善的方式來對話,以務實的交流走出避免衝突的和平大道。侯友宜訪問星國,行程受到矚目,根據「中國時報」報導,侯友宜上午的行程並未對外公開,侯友宜昨日已經先行說明,會尊重新加坡方面的安排,今日受訪時,他仍然相當低調。有台灣前往採訪的媒體的發現,陸方駐星國大使也下榻侯友宜入住的香格里拉飯店,雙方是否曾經會面,引發媒體好奇,不過,侯友宜僅說明,上午有未公開的行程,但並沒有與陸方駐星官員見面的這件事。侯友宜今天下午參訪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聽取校方人員就企業與減碳趨勢最新發展內容的報告,侯友宜也對於減碳、碳交易、碳稅等問題表達關心,由於報告者與台灣也有連結,侯友宜盛讚台灣的人才到星國研究發展,然後再將最新的全球趨勢帶回台灣,再與台灣的企業並肩作戰,他也鼓勵年輕人多走出台灣、將新的國際趨勢研究帶回台灣、貢獻鄉里,讓台灣更國際化、與國際接軌。
農信保累積保證貸款近六千億 逾期比0.52%創歷史低點
根據農信保基金統計,配合疫情紓困承作紓困貸款迄今近4萬件,保證貸款金額超過290億元,協助農漁民度過疫情難關;董事長宮文萍表示,截至今年,農信保提供信用保證服務近77萬件,累計保證貸款金額達5,980億元,有助於產業發展與改善農民經營。目前該基金逾期比0.52%為歷年低點。農業信用保證基金今年成立40周年,響應減碳趨勢於新店區文山農場舉行周年植樹活動,包含農委會副主委杜文珍、農金局局長李聰勇、漁業署署長張致盛、中華民國農會理事長黃瑞吉及各縣市農會理事長、總幹事等出席共襄盛舉。農信保基金董事長宮文萍說,農信保民國72年成立,係為協助擔保能力不足之農漁民為其貸款提供信用保證,以增強其受信能力適時取得所需資金,將持續以創新思惟及「效率、合作、服務」精神,為農漁民提供最佳融資保證服務。農金局局長李聰勇則強調農信保是協助政策性農業專案貸款,承作青壯年農民從農貸款超過1萬件,累計保證貸款金額已達144億元,讓青農返鄉不是夢,並就「紫薇樹」被選為這次活動種植樹種,是一種適應性強的長壽樹種,又有「百日紅」之稱,祝福農信保績效日日長紅。農委會副主委杜文珍致詞時感謝農信保在過去40年積極協助農業轉型;漁業署署長張致盛表示農信保提供的信用保證服務,為政府的產銷調節帶來很大的幫助。
台商返台投資新增5案700億 「投資台灣」4年累計2.1兆逾14.3萬就業機會
經濟部投資台灣事務所上周五(10日)新增5家企業擴大投資台灣,包括台商回台方案的台塑尖端能源科技、根留企業方案的力晶積成電子,以及中小企業方案的瑩聯公司、利百景環保科技及品創科技製造等5案。此次投資金額逾700億,後續尚有十六家企業排隊待審。為協助廠商加速回台轉移生產基地,政府自2019年1月起陸續推動「歡迎臺商回台投資行動方案」、「根留臺灣企業加速投資行動方案」及「中小企業加速投資行動方案」,吸引台商及境外資金回台投資,並導引國內中小企業升級轉型,更為經濟帶來強大的支撐動能。截至目前投資台灣3大方案累積吸引1319家企業、近2.1兆元投資,預估創造14.3萬個本國就業機會。經濟部透過新聞稿說明,隸屬台塑集團的台塑尖端能源科技公司,專攻儲能領域的專業電芯製造,供應車用電池、家用儲能及儲能貨櫃需求。由於全球減碳趨勢,帶動再生能源及電動車發展,斥資近102億元,於彰化彰濱工業區興建全台規模最大的磷酸鋰鐵電池芯製造廠,預估投資完成後,可創造540個就業機會、提升國產電芯製造實力。全球第6大專業晶圓代工公司力晶積成電子,本次預計在新竹科學園區銅鑼園區擴建廠房,未來3年度將投資600億元,導入智慧化產線,結合AI、大數據、物聯網等創新技術,有效提升製造實力。此次投資持續引進節能減碳技術,並規劃提高綠電使用比率、能源及資源回收系統。而此次擴產預期可為本國高科技人才創造就業機會,並達成穩定成長之營運目標。利百景環保科技專注於事業廢棄物焚化/物理處理及再生溶劑及蒸汽銷售,繼2019年8月通過第1件中小企業加速投資行動方案,此次再申請第2案,規劃斥資近2億元,在台南市柳營區既有廠房新增設廢棄物處理設備、固體再生燃料產線及廢容器資源化製程設備,並將營運範疇推展至無機性廢棄物處理領域。預期投資完成後,可再為國內創造6個就業機會。瑩聯(股)公司是工業用刷專業設計製造廠,計劃在台南市南區投資逾3億元興建廠房,導入智慧化機器設備以提升生產效率,此次投資可有效提高產品質量及奠定發展智慧製造基礎,讓台灣工業用刷達國際化水準,並預計增加18名員工就業機會。品創科技製造主要從事水產品加工及調理食品,此次為因應市場需求,將增聘19名本國員工,斥資5億元興建新廠及冷凍倉儲。此外,工廠也朝綠建築規劃,廠內將提升綠電使用比率、增設熱能回收系統,並運用智慧化冷凍庫監測系統,有效節約能源,達到永續經營強化競爭力目標。「投資臺灣3大方案」原定推動至2021年底止,然全球市場及投資環境仍持續變動,為維持民間投資力道,同時鼓勵廠商智慧升級轉型,3大方案將延續至2024年,另為符合2050年淨零碳排目標,增列廠商必須提出減碳方案。總計新增貸款額度4300億元,未來3年將帶動9000億元投資及創造約4萬個本國就業機會。
協助台商回台投資 陸委會:已投資1.473兆元
陸委會於立法院外交與國防委員會中,提出「美國與中共競合下我外交經貿戰略佈局與僑台商之因應」報告,當中指出,將繼續維護兩岸經貿有序交流,中國大陸是台灣對外經貿的一環,在互利互惠的前提下,政府將持續推動兩岸經貿交流,維持兩岸相關協議運作。同時,因應疫情及整體經濟情勢,滾動檢討及調整兩岸經貿政策,以降低相 關風險,提升台灣產業韌性及國際競爭力。陸委會也表示,將協助台商因應經濟變局,包括持續落實歡迎台商回台投資方案,協助台商回台投資。為協助台商因應美中貿易戰,政府自2019年1月起推動為期3年的「歡迎台商回台投資行動方案」,提供客製化單一窗口服務,導引優質台商回台,加速產業創新結構轉型。考量諸多台商反映仍有回台投資需求,政府已將方案延長3年至2024年底,並鼓勵企業提出具體節能減碳作法,跟上全球減碳趨勢以拓展 國際經貿布局。4月底止,本方案已核准259家, 投資1兆473億元。政府將持續推動相關工作,以協助台商回台,並有助台灣經濟發展。陸委會也表示,積極推動新南向政策,協助台商多元佈局。在後疫情時代,政府掌握新南向國家經濟復甦契機,持續透過數位科技,協助業者開拓新南向市場、透過產業合作 與新南向國家進行策略聯盟。面對中國大陸經濟「需求收縮、供給衝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第 一季經濟成長率僅4.8%。受到疫情防控、美中競爭、俄烏戰爭、經濟監管政策等 因素影響,造成台商在中國大陸投資經營的不確定性及風險增加。政府會持續關注相關經濟情勢及政策措施對大陸台商之影響,持續提供台商相關資訊,提醒國人相關投資風險,並持續推動台商輔導、諮詢及服務工作,以強化台商韌性,因應全球經濟情勢與供應鏈變化趨勢。
淨零排放路徑 國發會:2040市售車100%電動化
國發會昨公布「台灣2050淨零排放路徑及策略總說明」,訂定至2040年新售小客車、機車將100%電動化;至2050年,再生能源配比超過6成,再搭配氫能、使用碳捕捉技術的火力發電,可達到整體電力供應的去碳化,我國對進口能源的依賴可由97.4%,降至2050年50%以下。國發會主委龔明鑫說,「沒有缺電問題。」但是環團認為,政府的淨零路徑缺預算、缺目標,又低估成本,無法顯現台灣的減碳決心。國發會預估 可帶動民間投資達4兆元國際能源總署(IEA)2021年5月發表「2050淨零:全球能源部門路徑圖」後,國際間相繼制定淨零路徑圖,政府如何因應減碳趨勢,不僅是能源問題,更與外貿相關,備受產業界關注。在千呼萬喚之下,國發會昨日公布淨零路徑圖,以2030年為短期,目標是「低碳」,2030年至2050年是長期,目標是零碳發展,同時推動能源、產業、生活、社會等四大面向的轉型。經此努力後,期能達到三大目的,首先是政府帶動民間投資4兆元,其次進口能源依存度由2021年97.4%,降至2050年50%以下;第三是提升生活品質及環境永續發展,至2030年,減少2019年空汙量約30%。國發會以每年用電需求成長1.5%至2.5%為推估,至2050年電力占比為再生能源60至70%、氫能9至12%、火力搭配碳捕集及封存(CCUS)占20至27%、抽蓄水力占1%,核能確定出局。不會禁售燃油車 6耗能產業滾動減碳由於2025年後,台灣不再興建新燃煤電廠,企業最擔心缺電問題?龔明鑫表示,台灣發展再生能源、淨零轉型有一定的基礎,「不會因推動淨零排放而缺電」,企業也不必擔心買不到綠電。依國發會規畫,至2030年前,有近9000億元預算投入,以再生能源及氫能的投資2107億元最高,其次是電網與儲能的2078億元、運具電動化1683億元。預算則來自三大領域,國營事業4400億元約占一半,新增預算、既有規畫各為3200億元、1200億元。國發會並指出,從明年開始,前瞻預算、科技、公建預算均須與「淨零排放」掛鉤。在交通工具轉型上,市區公車將於2030年全面電動化,最突破性目標是2040年新售的汽機車,100%是電動車、電動機車。龔明鑫表示,政府會以補助為手段,讓市售電動車價格更平易近人,並提升便利的充電環境,鼓勵民眾購買電動車,不會採取禁售燃油車等激烈手段,未來台灣也可能發展氫能車。這份路徑圖挑選石化、電子、鋼鐵、水泥、紡織、造紙等6大耗能產業,提出減碳步驟,龔明鑫說,將採「滾動式調整」,每5年檢討一次。綠色和平:缺預算缺目標又低估成本「綠色和平」則總結政府的淨零路徑為缺預算、缺目標、低估成本的「兩缺一低」,相較於韓國每年3000餘億元,台灣每年僅1000餘億元,明顯低估淨零轉型成本。同時,8年9000億預算有一半是來自國營事業,近年來台電、中油財務狀況都極為吃緊,新增3200億元預算中,竟包括《氣候變遷因應法》中的碳定價,但碳定價制度何時開始呢?綠色和平專案主任鄭楚炘表示,2030年減碳目標僅10%至20%,遠低於國際組織建議的45%,「無法顯現台灣減碳的決心」。
碳費開徵後 蔣萬安建議3成收入給地方 環署不排斥但比例需再研議
「2050淨零碳排」已經成為全球共識,行政院也正在審查「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修正草案,其中,也包括開徵碳費規定。國民黨立委蔣萬安今天在立院質詢時也表示,雙北、台中正在研議訂定「低碳城市條例」,將設置低碳基金並尋找財源,做為地方減碳之用。他建議,中央徵收碳費後應將收入中的三成,分配給地方,協助地方進行減碳工作。環保署長張子敬答詢時表示,將碳費收入用在地方的減碳工作,他個人並不排斥, 但直接訂定提撥三成的比例,未必恰當。他說,如果訂定3成比例,那其他經費,例如減碳科研經費又該如何配合調整?但他承諾,有關碳費用途及各部門如何支用,環保署會再與行政院做討論。蔣萬安同時也關切未來「碳盤查」的相關議題。他指出,台灣有19多萬家中小企業將會受全球減碳趨勢的影響,因為參與相關供應鏈,必須接受碳盤查,中央機關在碳盤查機制上應該先量化,有了量化數據,企業才能制定有效的碳減排措施。蔣萬安另建議,碳費開徵要能與國際接軌,徵收費率也應符合歐盟能夠接受的標準,避免台灣貨物出口到歐盟,很可能還要再被課徵一次,另外,開徵碳費,究竟能替台灣減多少碳?環保署應該要提出成效評估。張子敬則說,目前已經有287家台灣大型企業進行碳盤查,但秉持開辦碳排查「由大到小」原則,中小企業將不會優先納管,但他也說,由於國際減碳要求,台灣貿易也受供應鏈、產業鍊要求,中小企業仍應儘速配合碳盤查予以因應。他同時說明,未來開徵碳稅,絕不是為收碳稅而收,也不是繳個100元、300元就沒事,作開徵碳稅是一種經濟工具,目的鼓勵產業願意投資,就像繳稅有累進費率設計,若適當節稅就可以適用較低費率,碳稅費率機制也應該更細緻的思考。溫室氣體管理法已經在2015年7月實施,為了配合全球減碳趨勢,環保署將其改名為「氣候變遷因應法」,並予以修正,修正草案目前已在政院審查。這次修正的重點包括因應歐盟碳關稅即將在2023年試行,同時也配合歐盟在去年7月提出的「碳邊境調整機制」,對於碳費徵收、企業碳盤查做明確規定。
企業關注全球減碳議題 賦予下一代美好環境
極端氣候已是全球迫切面對的生存危機,逾130國領袖宣示定下淨零碳排放時程,總統蔡英文也宣示「2050年淨零轉型」,為了達成目標,向碳排來源收取費用的碳定價策略刻不容緩,台灣的產學界昨天齊聚「永續生活 跨界交流」國際碳定價與減碳趨勢交流會,參與者交流熱切。「國際碳定價與全球減碳趨勢交流會」由阿拉善SEE生態協會台灣項目中心與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舉辦,由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董事長簡又新、台灣綜合研究院副院長李堅明、台灣國際氣候發展智庫執行長趙恭嶽等人演講國際減碳趨勢與碳定價議題。阿拉善SEE生態協會台灣項目中心由關注環保公益的企業家組成,副主席暨信義企業集團創辦人周俊吉代表致詞表示,「在極端氣候災難下,人人都是受害者、人人也都是加害者」,剛落幕的COP26聯合國氣候大會,以守住升溫臨界值攝氏 1.5 度為目標,敦促各國政府提出減碳期程與積極路徑,也宣告化石燃料時代終結,此次的跨界交流,讓企業與個人更了解此議題,並積極採取措施。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董事長簡又新分享,2015年巴黎氣候協定,100多國簽屬協定將地球升溫控制在攝氏1.5度c,但5年下來,減碳成效不彰,原因在於國家與企業因應氣候變遷,除了實體遭受氣候天災的風險,更存在轉型的風險,若是轉型過快,許多企業無法生存,甚至涉及國家經濟崩盤,也違背了經濟社會環保面都要均衡的永續意義,因此過去的國際氣候會議總是拉鋸與妥協,但自去年以來,國際排碳大國陸續宣示,台灣也作出2050淨零排放承諾,全球經濟將面臨空前巨大的轉型,國內討論碳定價的熱度提升。碳定價即為溫室氣體排放制定價格,向排放源收取費用,以達到減碳目的,今年10月下旬,環保署預告「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修正草案,除更名「氣候變遷因應法」外,並將2050淨零排放目標入法,也增訂對國內碳排大戶徵收碳費。台灣綜合研究院副院長李堅明提到,碳定價是減碳的驅動力,也具有合作的概念,當減碳有價,部分排碳企業無法零碳可以藉由交易彼此合作。他也呼籲,碳定價機制應回歸「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先行碳交易制度,提供企業減碳誘因,而金管會應盡速界定碳權法律本質及參與碳交易建置,納入綠色金融2.0的重點工作。國際氣候發展智庫執行長趙恭嶽則分享,未來新建的建築皆須符合綠建築銀級標章以上標準,因此此波企業因應氣候變遷的轉型,不僅是製造業,而是各產業都需了解的議題。現場參加者包括阿拉善SEE生態協會台灣項目中心副主席王陸雄、副主席王蘇雲卿、副主席陳發成,副主席暨信義企業集團創辦人周俊吉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董事長簡又新、CCS台灣企業永續研訓中心秘書長陳永仁、台灣綜合研究院副院長李堅明、台灣國際氣候發展智庫執行長趙恭嶽等人,休息時間參與者求知熱切並積極提問。除此之外,減碳也需產官學界密切合作,今年10月由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發起、與國內總計營收占2020年我國GDP比值超過四成、溫室氣體總排放量占台灣近兩成的20多家企業籌設成立的「台灣淨零行動聯盟」,共同發起成員包括台積電、鴻海、信義房屋、玉山金控、友達光電、中鋼、中鼎等企業,聯盟目標是2030年辦公據點零碳排,並加速邁向2050年碳中和目標。
自家亂陣腳2/民眾黨小心切割藍綠 對核四其實也有雜音
民間團體發起的「秋鬥行腳」13日舉行記者會,宣布將從屏東出發,徒步繞行全台宣講公投。當天除了反萊豬公投的代表藍委林為洲、護藻礁公投的潘忠政和大選綁公投的藍委江啟臣到場宣誓「一路北伐」外,民眾黨立委蔡壁如也到場力挺,強調民團不像民進黨有錢能辦豪華宣講,但會走上街頭告訴大家「反萊豬」「護藻礁」,絕不能讓後代子孫未來只能到「博物館」看藻礁照片。蔡壁如從11月8日起,每天早上7時半都在街頭宣傳,並邀請北市府副發言人「學姐」黃瀞瑩、民眾黨發言人楊寶楨等共襄盛舉。除了經費考量,必須用陽春克難的街講宣傳公投,她不諱言,此舉也有替民眾黨議員參選人明年投入選戰「熱身」的考量。民眾黨為彰顯與國、民兩黨的不同,強調這次公投的「中道力量」不被藍綠「綁架」,投票立場上也刻意有別於藍綠。相較藍營四個同意,綠營四個不同意,民眾黨五位立委9日啟動「民主戰車」全台宣講,在街頭喊出「兩好兩壞」,不同意核四商轉與公投綁大選。不過,之後卻傳出部分支持者有意見,民眾黨主席柯文哲因此三不五時被媒體追著問,相關回應也顯示他已被搞得七葷八素。民眾黨立委蔡壁如從上週開始,週一到週五早上都會在北市交通要道,定點宣講對公投「兩好兩壞」的立場。(圖/翻攝自蔡壁如臉書)柯P曾說,核四與公投綁大選讓支持者自行決定,不做任何指示,後來又說核四與護藻礁兩者互相矛盾「難道真要用愛發電?」,因而改成兩好一壞,反對核四商轉,卻又被質疑「難道認同愛發電?」柯也再度說明,核四不蓋其實後面還有很多問題,包括漲電價、用電量大就缺電等,而核四不商轉下護藻礁也是「很好笑」的事。藍委私下分析,柯P可能發現民眾黨部分支持者與淺藍、淺綠支持者重疊,尤其是核四,壯年和大專以上支持者在意缺電衝擊經濟,擔心燃煤發電提高肺腺癌罹患率,天然氣發電又悖離全球減碳趨勢,為爭取更多支持者,才對核四公投「若即若離」,最後乾脆喊開放,以免像國民黨中央為了挺核四,陷入進退維谷。蔡壁如則坦言,確實有一些民眾黨支持者重新思考核電可能性,再加上歐洲部分國家也考慮將核電視為綠能,日本311核災後的國際反核潮流似乎有所改變,但她個人仍主張,只要台電強化管理,未來綠電(包括地方小型水力發電、地熱發電)仍能幫助台灣度過缺電難關,在此之下,她不反對設天然氣接收站,但強力反對在大潭藻礁設三接(中油第三液化天然氣接收站)。此外,她也不反核電,但反核四,畢竟核四歷經藍綠執政惡鬥40年,就像一部「40年都沒發動的老車」,令人難安心。但另方面,蔡壁如說:「若興建核五廠,我可以接受。」畢竟不論核四公投結果如何,現有核2、核3廠機組是否延役?台灣發電一半靠天然氣,是否有國安疑慮,都是每個政黨無法逃避的議題。民眾黨五位立委都一致力挺公投「兩好兩壞」立場,不過民眾黨主席柯文哲曾表示,民眾黨對公投立場是「兩好兩開放」,與民眾黨立委似稍有不同。(圖/報系資料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