湧升流
」菲律賓6.7強震前成堆「沙丁魚」被沖上岸!當地人憂不祥預兆 專家解答了
菲律賓南方外海於9日清晨發生規模6.7地震,所幸並未觸發海嘯警報,也沒有傳出重大災情或傷亡。不過,在地震前的1月7日,當地人在海灘上發現了有成堆的沙丁魚被沖上岸,使長達4公里的藍色海岸線竟一片望去都成了銀色,雖然有人認為這現象是「從天而降的祝福」,但也有人擔心這是不祥的預兆。該起地震發生在距離菲律賓南部民答那峨島(Mindanao Island)南端薩蘭甘尼(Sarangani)約100公里處,地震深度約70公里。而綜合外媒報導,在地震前的1月7日,成堆的沙丁魚竟出現在菲律賓民答那峨島薩蘭加尼省的蒂諾托村莊(Tinoto village)沿岸,當地的男子巴亞(Mark Baya)擔心此現象是某種預兆。在地震前的1月7日,當地人在海灘上發現了有成堆的沙丁魚被沖上岸。(圖/X)對此,地區環境和自然資源部的專家拉格納森(Cirilo Lagnason Jr)表示,中上層沙丁魚擱淺並不一定是水下地震活動的跡象。該種現象和地震並沒有直接的關聯,他說「這可能是湧升流(Upwelling)的結果,湧升流指的是當較冷的海水被推向海洋表面時,會帶來營養物質,包括浮游生物,也就是幼魚的食物。而當魚被困在較淺的區域,就會更容易捕獲。」拉格納森另指出,這種現像在菲律賓的一些地區很常見,包括三寶顏省(Zamboanga)、馬斯巴特省(Masbate)以及第波羅市(Dipolog)。
珊瑚現生機2/珊瑚演化出耐熱基因 海生館從珊瑚農場變精緻化復育
因全球暖化及聖嬰現象,海水溫度升高是導致珊瑚白化的原因之一,不過在物競天擇環境下,也發現具有耐熱基因的珊瑚成功存活,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積極以耐熱品種作為培育對象,不只抽海水養殖珊瑚,更以精緻方式培育,養出高顏值珊瑚。對於珊瑚生態來說,潛水員其實是第一線觀察者,從北部「墾漂」至今10年的CTdiver潛水中心總監Carrie和負責人Tony表示,他們和台灣環境資訊協會合作,主動認養後壁湖軟珊瑚區,每年定期替珊瑚礁體檢。而近幾年觀察到颱風對水下生態影響越來越大,像是核三廠出水口有多處沙地地形,2012天秤颱風及2016年莫蘭蒂颱風,都能發覺沙子大量移動,覆蓋在珊瑚礁上或是刮傷珊瑚,颱風過後下水往往都會看見光禿禿一片,需要長時間才能恢復。兩人也強調,在帶學員潛水時,都會教導正確海洋保育知識,並叮嚀切勿踩踏珊瑚。CTdiver潛水中心認養後壁湖軟珊瑚區,每年都派員下水進行珊瑚礁體檢作業。(圖/CTdiver潛水中心提供,Peggy Chiang攝)面對海洋溫度日漸升高,海生館研究員樊同雲表示,目前國際上推動人為協助珊瑚進化,類似植樹造林概念。珊瑚分成雌雄同體及雌雄異體兩大類,大多數為雌雄同體,而生殖方面則有無性生殖及有性生殖兩種,近年來在核三廠出海口處發現銳枝鹿角珊瑚等具耐高溫基因的強勢物種,特別針對這些耐熱品種珊瑚,以人工切割的無性繁殖方式去增加繁殖數量,保留住其耐熱基因。除了抽取海水養殖珊瑚外,海生館還使用人工合成海水與再循環水產養殖系統,配合活沙及活岩,營造出模擬海底的生態,並將餵食與養殖分離,確保水質品質穩定,以人為方式協助珊瑚強化與進化。至於珊瑚培育後是否會移到海裡?樊同雲坦言,先前確實試驗過,但無奈台灣人為汙染破壞多,若沒人工用水泥當底座固定,也容易因颱風或大浪飄走,移植成效低,目前墾丁一帶的珊瑚復育,會先減少污染源,若珊瑚還是長不回來或長的慢,後續才會有人為介入。樊同雲也表示,目前海生館也朝提高珊瑚觀賞價值方面努力。珊瑚產卵大約在每年農曆3月23日「媽祖生」前後,墾丁潛水教練蔡永春曾在核三廠出水口發現7種珊瑚產卵,包括表孔、微孔、菊珊瑚等。(圖/潛水教練蔡永春提供)墾管處保育研究課技士陳信宏也表示,順應全球氣候變遷,至今能夠繼續存活下來的物種勢必有其優勢,墾管處每年度也會在珊瑚產卵「媽祖生」農曆3月23日前後舉辦為期一個月的珊瑚海洋保育週,今年找上在地多年的潛水教練蔡永春合作舉辦珊瑚攝影展,增進大眾對珊瑚的認識及海洋保育觀念,根據墾管處長年監測,核三廠出水口具有湧升流,能夠適時調節海水溫度,珊瑚礁狀況不錯。屏東環境保護聯盟理事張怡律師指出,「看環境問題要從整體來看,這裡發生災害,有可能是其他地方所導致」,珊瑚礁受損很大原因是和山坡地開發、植被消失、泥土沖刷入海有關。即便目前海洋保育意識抬頭,市面上有許多海洋友善防曬品,但仍會汙染水質,潛水建議穿著防寒衣,以物理方式防曬,而潛水人士的技術嫻熟也至關重要。 後壁湖區有許多遊客活動,不遠處即是核三廠,屏東環境保護聯盟理事張怡律師建議,潛水以穿著防寒衣取代防曬產品,避免污染海域水質。(圖/宋岱融攝)
珊瑚現生機1/核三廠當年扛珊瑚白化黑鍋 水落石出全球暖化與人為開發是主因
日本福島核電廠二度排放核廢水,再度引起週遭國家的抗議,而核電廠排水問題曾在台灣掀起爭議。30多年前恆春核三廠出水口珊瑚,多次出現白化現象,當地民眾一度把矛頭指向排水口的溫差釀禍,甚至策動多次抗議核三廠行動,經多過年研究與觀察發現除溫排水影響之外,大範圍的珊瑚白化與全球暖化趨勢、人為開過干擾,關係更為直接。名列台灣十二大建設的核三廠位於屏東恆春鎮南灣地區,建廠起於1978年,第一機組在1984年開始商轉,1985年第二機組接續商轉,在當時民眾對於核輻射的恐懼氛圍下,核三廠與三軍聯訓基地、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並列「恆春三害」,陳情抗議浪潮前仆後繼。1987年,恆春當地潛水人士首次向墾管處反映,後壁湖有不少珊瑚死亡,墾管處初步研判後壁湖附近珊瑚大量死亡,可能與核三廠排放的溫排水、天氣炎熱有關。數日後,國立台灣大學海洋研究所副教授黃哲崇在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現為核能安全委員會)所召開的核電廠熱廢水檢討會議上明確指出,墾丁國家公園南灣海域的珊瑚大量白化死亡原因,罪魁禍首應是核三廠溫排水。核三廠出水口第一次發現珊瑚白化,外界將矛頭指向排放溫排水的核三廠。(圖/樊同雲提供)接下來南灣域珊瑚又發生白化事件,墾管處疾呼台電拿出具體的解法,台電當時向原能會及環保署提出溫排水設備改善方案,但相關採購及安裝,卻要到年底大修才能進行,珊瑚白化嚴重擴散,也逼得原能會大力要求台電檢討現行熱廢水排放標準。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研究員樊同雲表示,珊瑚和身上的共生藻有依存關係,共生藻提供珊瑚營養,也是珊瑚顏色的來源,若環境不好共生藻離開後,珊瑚營養不足就會露出白色骨骼,正是大家所知的「珊瑚白化」。珊瑚白化依照顏色深淺分為6個等級,要跨兩個色階才叫做珊瑚白化,且在珊瑚還沒死亡以前是可以恢復的。1987年和1988年核三廠出水口接連出現兩次珊瑚白化,「週熱化度數」(即最近12週內所累積的珊瑚白化熱緊迫指數)已達到4,代表發生嚴重珊瑚白化,因此激起大眾對於珊瑚及海洋保育的意識;1998年全球珊瑚大白化,連墾丁國家公園其他海域首次發生珊瑚白化,週熱化度數已達8,意即珊瑚有可能大量死亡,該年也是人類開始使用溫度記錄150年來最熱的一年,也是聖嬰現象最強的一年,全球海洋升溫,導致熱帶珊瑚礁發生白化、死亡。名列台灣十二大建設的核三廠位於屏東恆春鎮南灣地區,建廠起於1978年。(圖/宋岱融攝)他根據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數據指出,2020年是台灣珊瑚礁白化最為嚴重的一年,南台灣週熱化度數已達16.6,而北台灣週熱化度數也達到12.2,在熱浪襲擊下又無颱風登陸可將海水降溫,連北部珊瑚礁群聚都出現白化,顯見地域不論南北,海洋熱浪的威脅才是導致珊瑚白化及死亡的主因。樊同雲也說,從2012年至2022年觀察資料來看,經過2020年珊瑚大白化後,核三廠出海口的珊瑚覆蓋率近50%,2021年降至45%,2022年又升到51%左右,顯示珊瑚有快速復原能力,儘管核三廠出水口因溫排水關係,溫度比進水口高2度,但南灣有間歇性湧升流,深海冷水湧升,如同三溫暖一般,才讓珊瑚復原良好。而進水口處除了有防波堤外,也設管制區禁止非相關人員進入,低破壞的環境,再加上抽取海水帶來豐富營養,目前核三廠出水口及進水口的珊瑚礁是全台最健康。台電環保處副處長林景庸表示,適合珊瑚生存的溫度是攝氏18至29度,核三廠在興建時就特別考慮到生態問題,將出水口的導流堤設計成末端上揚,使溫度較高的排放水只注入海洋表面;此外,廠內也加裝兩具熱稀釋泵,當夏季溫度高時可抽取更多海水,在排放前預先混合降溫。過去第一次發現珊瑚白化時,核三廠「在場證明」非常明顯,溫排水也是事實,社會氛圍讓核三廠成為眾矢之的,台電因此開始投入珊瑚研究以及培植至今30幾年,更在進水口建置水下即時監測系統。近年來發現綠島、蘭嶼即便沒有核電廠仍有白化情況,證明核電廠溫排水並非珊瑚白化唯一因素。至於珊瑚礁生態被破壞的原因,樊同雲表示,最主要是土地開發的泥沙堆積於珊瑚上形同活埋,而各類汙水若未經汙水處理排到海中,會導致水質優養化,讓藻類大量繁殖,導致珊瑚無法吸收光線;至於颱風過境,雖可以降低海水溫度,但也伴隨泥沙,對珊瑚來說有好也有壞,此外遊客踩踏也會造成珊瑚礁破壞。核三廠的溫排水,溫度稍高,和外圍海水形成特殊陰陽海景觀,左為台電環保處副處長林景庸。(合成圖/台電提供、宋岱融攝)
鄭明典PO「澎湖黑水溝照」驚呼:好久沒這麼清晰 背後原因曝光
中央氣象局長鄭明典22日在臉書貼出澎湖「黑水溝」的照片,並透露因為海流變化,已經有段時間沒有看見這麼清晰的黑水溝,又恰逢冬至,因此發文記錄一下。鄭明典22日在臉書發文表示,今天澎湖黑水溝看得特別清楚,「黑水溝的形成是因為這裡常有乾淨的湧升流通過,海水乾淨,水中反射陽光的雜質少,海水顏色就偏深藍,和周邊海水對比明顯」,而最近因海流變化,已經有段時間沒有看見這麼清晰的黑水溝。「台江國家公園」官網也說明了什麼是「黑水溝」?台灣海峽的海流,在靠近台灣的沿岸終年都向北流,而在澎湖水道則是海峽水流最湍急的地方。當湍急的潮水帶走了水中的沈積與雜屑,讓海水少了許多反射陽光的物質,光線可以貫穿到深處,反映出來的色澤有如墨黑般的深藍,所以稱為「黑水溝」。《台灣縣志》中就有對台灣海峽記載道:「黑水溝有二,其在澎湖之西者,廣可八十餘里,為澎廈分界處,水黑如墨,名曰大洋,其在澎湖之東者,廣亦八十餘里,則為台澎分界處,名曰小洋,小洋水比大洋更黑,其深無底。」
日本「黑潮大蛇行」再度現身 氣象局長鄭明典曝:東京冬季偏冷
中央氣象局局長鄭明典6日在臉書指出,日本漁民不喜歡的「黑潮大蛇行」又來了,引發許多網友討論。事實上,他在過去曾分析過,如果出現黑潮大蛇行現象,日本東京的冬季可能就會偏冷。黑潮大蛇行指得是原本應該大致平行日本本州島海岸流動的黑潮,因不明原因出現波動,部分黑潮遠離日本本土,而部分海岸則成為黑潮衝擊的位置。2017年鄭明典就曾分析過一次黑潮大蛇行的現象,「黃色系代表流速快的洋流,連續的快速洋流就是黑潮,所以黑潮在這一段很明顯。」箭頭標示的一段黑潮,通常就是貼著日本海岸線走,偶爾會向外偏移,現在是明顯地往外海折曲,然後再繞回來,而這就是「大蛇行」的黑潮狀態。「黑潮大蛇行」於2004年7月發生,因為黑潮主流路徑改變,影響洄游性魚類的洄游路徑,導致日本吻仔魚漁獲量減到只剩下往年的3成,還使低氣壓南下,籠罩關東地區,讓東京相隔21年,在除夕夜降下暴雪。在現代社會,黑潮大蛇行對日本大致有下列幾項影響:1.漁獲量顯著減少黑潮偏離後,缺乏強勁洋流與沿岸流或海岸地形互動,無法形成平日規模的湧升流,海底營養鹽被帶至海面的數量變少,因此魚群也會跟著變少,並進一步影響漁獲量以及沿海漁村經濟。2.航運路線更動黑潮流速快、且會會抬升海面高度,為安全考量,部分航運船隻須因應大蛇行後的潮流路線,更改其航線。3.局部沿海地區排水不易黑潮大蛇行導致部分沿海地區受黑潮直接衝擊,海水面抬升,局部區域的河流或排水系統可能排水不順,若遇颱風等低壓風暴,可能會引發大規模淹水,且淹水時間會拉長,需進行應對。4.冬季冷氣團對日影響略增儘管黑潮大蛇行讓暖海水分布改變,使熱帶低壓位置偏南,但同時也會讓北方冷氣團增加對日本本土的影響,缺乏黑潮暖流的調節,可能導致冬季平均溫度略為下降,降雪日數也略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