滋陰涼潤
」中醫穴位提升免疫力 助身體對抗腸病毒
腸病毒是一群病毒總稱,主要經由「糞口傳染」,分布於腸胃系統通道間,傳染性強,發病迅速且劇烈。中醫師吳宛容說明,中醫根據其發病特性及症狀視其為溫病疫癘,發病初期以風熱症狀為主,病位在肺,病程進入中期以濕熱為主,病位從肺熱轉入脾胃濕熱,若快速轉入急重症則為肺胃熱勢逆傳心包,會出現神經症狀、腦炎症狀、胸腔發炎症狀,甚至可能危及生命。腸病毒有潛伏期 發生四大急重症應盡速就醫中醫溫病的伏邪概念,病邪潛伏於膜原腠理間,正如腸病毒常見潛伏期3~5天,病雖從口鼻入,但易潛伏於腸胃道壁間伺機傳染,透過糞便傳入環境中,當免疫系統機能低弱時更容易發作。發病初期的風熱症狀在腸病毒中典型常見咽喉腫痛、口腔黏膜潰瘍,伴隨部分發燒,吳宛容中醫師指出,中醫常使用銀翹散、麻杏甘石湯等解表清熱方劑,搭配清肺熱及咽部發炎用藥如板藍根、魚腥草等;有些熱勢更重會有咽峽部小水泡及潰瘍,稱為泡疹性咽峽炎,用藥會加更多清熱藥輔助,如黃芩、梔子等;若病勢加重再往裏走至脾胃轉而濕熱重,則要加入袪濕清熱藥物,如甘露消毒丹或龍膽瀉肝湯等,此時手掌腳掌手指腳趾會伴隨小疹及水泡,加上口腔、舌頭破損,就稱為手足口病,適度加入甘露飲等滋陰涼潤藥物,可幫助黏膜修復。最後,若病勢過猛,直攻中樞神經系統、心臟、腦部,產生四大急重症:1.活動力差、嗜睡、意識不清;2.肌躍型抽搐;3.呼吸急促或心跳加速;4.持續嘔吐,請盡速轉往大醫院治療。四關穴+足三里穴 啟動免疫機制、增強免疫力中醫透過穴位調理身體氣機能量,可以有效提升自身免疫力,黃帝內經:「正氣內存,邪不可干,邪之所湊,其氣必虛」。當免疫力提升後,外來病毒侵入時,吳宛容中醫師分享,可藉由開四關穴+足三里穴,幫助身體有效快速對抗反擊。四關穴:雙側合谷穴,雙側太衝穴四關,是氣血陰陽外內出入的要道,合谷穴為手太陽經原穴,可調肺氣下降;太衝穴為足厥陰肝經輸穴、原穴,可調肝氣上升。兩穴一升一降,相互為用,調節氣機周流不息,通達全身四肢,刺激四關穴可以透過疏通全身氣機達到開啟免疫系統調節機制,達到提升對抗外來病毒能力。足三里穴:足陽明胃經合穴,按壓足三里有增強免疫力、調理脾胃、補中益氣、疏風化濕的作用,也是著名的長壽穴位。養生茶飲提升免疫力 早睡早起勤洗手最有用根據腸病毒三大病發症狀,手足口病、泡疹性咽峽炎、中樞神經性急重症,及提升自身免疫力為大原則,吳宛容中醫師分享一組養生茶飲:荊芥3g,薄荷3g,金銀花3g,鉤藤3g,茵陳3g,玉竹5g,黃耆5g,甘草2g,蜂蜜1湯匙,泡入300cc~500cc熱水中,悶約15~30分鐘即可飲用。透過茶飲包藥物藥性可以處理腸病毒在中醫病機上引起的風熱、濕熱及肝陽上亢肝風動的症狀,然而根據每個人體質不同所造成病勢進入體內表現可能不同,建議可以尋求專業合格中醫師諮詢,為個人體質狀態量身訂做調整藥物比例來組成適合個人的茶飲。腸病毒好發季節在5~9月,請家中有小朋友的家長,勤洗手及保持良好衛生習慣,病毒傳染途徑可能經過接觸的物品及環境,免疫力較佳的大人可能無症狀,未經察覺悄悄帶病毒回家,若無良好衛生習慣及防範,可能意外讓家中小朋友傳染。吳宛容中醫師提醒,盡可能飲食清淡,養成早睡早起好習慣,以提升自身免疫力。
錯誤喝水1/長年胃病竟因「起床來一杯」 婦人嘆:我竟喝錯數十年!
炎炎夏日,最需要多多補充水分,但假若喝錯時機點,卻反而傷害身體健康!本刊特別邀訪中西醫,一共列舉現代人最常犯的4大錯誤喝水方式,其中,「一起床先喝水」竟然是台灣胃病肆虐的元兇?!莊雅惠中醫師說,以中醫觀點來說,喝水就是一種涼補,可以達到滋陰涼潤的功效,尤其在炙熱的夏天,更是天然的解暑藥方。「不過,台灣大多數人的胃病,也是喝水造成的!」對於許多人習慣一起床立刻補充大量水分,中醫師莊雅惠提醒,如此容易增加胃部負擔。(圖/123RF)莊雅惠說,許多父母從小耳提面命要求孩子「一起床先喝水」,殊不知卻是錯誤觀念!「很多人以為這樣是養生之道,但其實在空腹的狀態下,就算是喝溫熱水都很傷胃。」「如果胃裡沒有食物就喝水,就好像水災氾濫一般,會把胃搞得亂七八糟,再加上會分泌大量胃酸,更是百害無一益。」莊雅惠說,曾經有一位媽媽陪女兒來看診,聊到自己有胃食道逆流的老毛病,怎麼調整飲食都無法改善,後來才知道她長年一起床先喝水。中醫師莊雅惠表示,水是天然的解暑良方,但必須選擇對的時機、喝下適合的量,才有助健康。(圖/翻攝自網路)莊雅惠立刻告訴這位媽媽這就是病因,媽媽一開始不相信,覺得「難道我幾十年都喝錯了嗎?」但事實擺在眼前,改掉起床喝水的習慣之後,2周後媽媽陪著女兒回診時,就驚喜地說「不再犯胃病了」。(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