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西華
」 衛福部 健保健保補充保費擬調漲 最快2年後上路
健保補充保費要調漲了,高股利收入民眾及包租公恐要繳更多健保費。衛福部長邱泰源曾多次宣稱,至少2年不會調漲健保費,但健保署長石崇良日前拋出考慮針對民眾房屋轉售、證券交易等收入修法開徵補充保費,且費率將與一般保費脫鉤,引發藍委質疑兩人不同調?邱泰源表示,調整補充保費一直是政策目標,石崇良則透露,健保署正在研議修法方向,「需要一點時間」,最快2年後上路。立法院社會福利及衛生環境委員會21日上午就「衛生福利部主管114年度預算案編列情形」進行書面報告。國民黨立法委員陳菁徽關注,邱泰源才說健保費率2年不漲,石崇良又要調整補充保費,衛福部政策是否矛盾不同調?並質疑,難道健保費2年不漲的承諾要跳票?邱泰源澄清,沒有不一致,自己說不會調漲的是,目前5.17%的一般健保費率,石崇良說的是補充保費,目前費率2.11%,希望從體制改革,找出可運用的健保財源。石崇良表示,法令規定,補充保費跟著一般保費連動,且六項補充保費:高額獎金、兼差收入、執行業務所得、利息所得、股利所得及租金收入,有的是資本利得,有的是勞務所得,費率卻都一樣。健保署已研議修法方向,要讓一般及補充保費脫鉤,且六項補充保費適用不同費率,更趨公平。對於補充保費改革,醫界建議,針對資本利得,建議費率比照一般保費拉至5.17%,至於需靠兼差維生者,則費率往下修,讓條件好的幫助不好的。督保盟發言人滕西華指出,現行一般保費的收取已有「水平的不平等」,職業不同,保費也不同,而補充保費更創造出「垂直的不平等」,薪水、兼職、投資所得一樣都是新台幣,保費義務卻不同,是政府加蓋的「違章建築」。即便這兩年經濟大好、超徵稅,補充保費也沒有破700億,明年更不到650億,因不穩定,本身就有風險,不能過度仰賴補充保費作為收入來源。滕西華說,現行一般散戶拿到現金股利,都會被收補充保費,但真正會操作的人,賺了大錢,馬上買下一支股票,則可避免被收。政府應讓健保回歸量能負擔精神,推動家戶總所得,才能讓保費的收取更公平。
附帶決議無管制措施 民團憂恐加劇醫界「衝量」
點值保障案經朝野多次協商,最終以「1點0.95元」的主決議作結。民間團體憂心,16日通過的附帶決議,沒有任何管制措施,恐加劇醫界「衝量」,開不必要的刀、做不必要的檢查,反正有做就有錢,點值不夠,還是會補到每點0.95元;消基會則要求健保署,恢復違規查核小組,避免惡意衝量,造成健保財務崩跌。督保盟發言人滕西華表示,主決議具法律效果,衛福部需要追求1點0.95元的平均點值,但現行論量計酬的支付制度下,醫界有做就有錢,保障點值後,醫界恐會繼續衝量,開不必要的刀、開不必要的藥,反正即便點值稀釋了,政府還會補至0.95元,也沒有誘因到偏遠地區執業,原因就出在,附帶決議未要求改革支付制度,無從鼓勵醫師花時間做衛教、把病人照顧好、減少不必要的檢驗。醫改會執行長林雅惠說,現行總額制度早已名存實亡,醫界只要吵,主管機關都會給,甚至「要5毛給1塊」。現就已存在衝量行為,若又保底,勢必惡化,誘發不必要的醫療需求,政府有必要提出有效的控管措施,也應該改革支付制度。林雅惠直言,醫界常說收入不夠,卻一直加蓋醫院、擴張病床。擴張病床後,不透過提高待遇補足人力,反而要求健保、公務預算加碼,這只會惡化醫療資源的配置,對民眾不利。滕西華也呼籲立委,既然支持醫療機構將一定的盈餘用於提升醫事人員待遇,不如提案修《醫療法》。《證交法》做得到,《醫療法》也能做到,否則都是「口惠而實不至」。消基會董事長吳榮達說,依主決議內容,在無任何管理配套措施下,將造成健保財務的崩潰。健保署去年在醫界訴求下撤銷了違規查核小組,也推動詐領健保10萬元以下不移送檢調的規定。為避免惡意衝量,呼籲健保署恢復這兩項措施,並加強審查。另增加費率調整外的財源,並重新檢討各項給付、各級醫療院所的部分負擔。
《健保法》點值保障挨批債留子孫 督保盟:若表決通過形同滅國
國民黨《健保法》第62條修正案4度協商破局,法案將送院會表決。民間監督健保聯盟發言人滕西華直言,這是禍國殃民、債留子孫的法案。醫界大老闆一邊喊著賠錢,一邊蓋醫院,這是相當矛盾的現象。如今繳保費的年輕人越來越少,若保障點值,恐一下子將健保的錢花光,加上近期藍營推動補助長者保費,這兩項法案一旦通過,將形同滅國,年輕世代何去何從?根據衛福部試算,保障1點0.95元,將需要705億經費;若保障1點1元,則需要1155億,將牽動費率調漲。滕西華15日晚間接受「公民陣線」採訪時指出,1000多億的預算,並不代表往後的點值保障只需要1000億,而是光明年就需要這筆支出。點值不是不能等於1元,但絕對不能只靠修《健保法》第62條來解決。滕西華表示,在健保論量計酬的支付之下,醫界有提供服務就有錢,開越多藥越多錢,但真正用心照顧病人、提供衛教,令病人不必吃那麼多藥的人,卻拿不到那麼多錢,試問保障點值,真的能保障到用心的人嗎?若保障點值,將導致醫界衝量,大家都看輕症就好,不會有人想到偏遠地區服務,也不會想從事利潤少的醫療項目。「醫界說沒錢,但為何那麼多人蓋醫院?」。滕西華點出醫療體系的矛盾現象,醫院大老闆一邊喊著賠錢,一邊蓋醫院。全台有468家醫院、19萬張病床,光是健保市場就已超過8700億,還不包含自費醫療。民代不應只提醫療人員血汗,而應質疑醫院大老闆的錢為何不分給醫療人員?滕西華直言,保障點值是禍國殃民、債留子孫的法案。健保的收入主要來源為薪資所得,如今繳保費的年輕人越來越少,薪資所得也少,保障點值一旦通過,會一下子把健保的錢花光。不僅如此,藍營近期也推動補助65歲以上長者保費,這需要耗費300多億元。國內長者比年輕人更有錢,若這兩項法案通過,將形同滅國,年輕世代何去何從?要讓健保點值等於價值,滕西華認為,應該推動的是費基的改革,以及支付制度的改革。論量計酬只會導致劣幣驅逐良幣,論值計酬才能讓付出好的人員領到相對的價值,而偏遠地區的燈塔醫院,才是該花更多力氣保障的。
掛號費之亂1/民團批「無能又無為」4月後就醫更貴 預估人潮湧進藥局
衛福部3月4日取消醫療院所掛號費上限,引爆民眾怒火,民間監督健保聯盟批評「無能又無為」,CTWANT記者調查,4月電費調漲,醫療保健支出將再漲一波,專家分析,民眾憂未來「沒錢不能生病!」若生病就乾脆到藥局買成藥好了,「因為看病太貴了!健保只給3天份藥物,民眾認為起碼要看2~3次才會好,不如直接買成藥更便宜。」民間監督健保聯盟發言人滕西華指出,去年醫療院所掛號費已有漲價潮,當時衛福部是「無能」,現在乾脆取消上限,直接不管了,這是「無為」。當掛號費從150元到2500元都有,等於默許醫院分階級收病人,經濟弱勢族群沒有生病的權利,恐怕小病拖成大病,誰來保障他們的健康?醫療機構收取掛號費門診上限150元,源自2010年前衛生署(現為衛生福利部)為避免醫療院所收費差距過大,而公告掛號費參考範圍,超過此範圍須報地方衛生局備查。此執行13多年的規定,今年3月4日由衛福部公告停止,即日起各醫療院所掛號費可自行訂價、且無上限。為何門診掛號費要漲價?原因就出在「健保點值」。健保1995年開辦後,為避免醫療院所為賺錢安排不必要的檢查,1998年起實施總額預算制度,對藥品給付維持1點1元,又稱「固定點值」;對其他醫事人員提供的各種醫療服務都有額度上限,一旦服務量超出預期,1點的點值就會縮水變成0.9、0.8…,又稱「浮動點值」,醫療院所因而出現患者愈多、收入愈少的奇特現象。一名不願具名的自行開業小兒科醫師透露,疫情趨緩後各醫療院所人滿為患, 「診所每天患者多出2~3成,但受限健保總額支付制度,看診人數愈多,反而會稀釋健保點值,診所收入反而變少,現在人事成本、物價都上漲,診所去年起就在虧本營運,所以今年初就決定調高掛號費來補貼。」醫師沈政男指出,醫界不少人士受不了健保給付太低,而掛號費正好是一個彌補收入的方法,於是才拿掉上限。這樣一來,掛號費就跟藥價差一樣,成了醫界彌補健保給付不足的額外收入了。衛福部取消上限隔天,台中榮總立即公告3月13日調漲急診掛號費,從270元漲為300元,台中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也宣布在4月1日調漲急診掛號費,同樣也從270元漲為300元,新光醫院預計上半年也將調漲。其他如北醫、萬芳、亞東醫院等醫院都在研議中。全球通膨導致物價頻頻上漲,如今掛號費也成為沉重負擔,藥師預估將讓更多民眾轉而購買成藥。(圖/趙世勳攝)由於年後物價直線上漲,民眾已被壓得喘不過氣,如今掛號費無上限,更讓民眾擔憂「沒錢不能生病」。據國發會的資料,4月電價飆升後會帶動其他物價上漲,首當其衝是食物類,其次就是醫藥保健類,屆時,看病就醫要花更多的鈔票。其實新冠疫情過後,掛號費就已漲一波。據六都衛生局資料,去年六都高達475家醫療院所掛號費調漲,家數為歷年最多;今年至2月中旬,六都又有322家調漲,其中9成以上都是診所,調整後平均費用落在170元至500元間。其中掛號費最高的是禾馨的特約門診掛號費2500元,除了可指定醫師、協助預約、還有專屬停車位。消基會董事長吳榮達、醫改會執行長林雅惠認為,若掛號費金額過低,不符合現今成本,可適度調整,而非全盤廢除;若認為地方主管機的備查程序過當,應令其改善調整,而非取消備查制度,形同犧牲民眾權益。「雖然理解醫療院所經營成本增加,所以掛號費漲價是必要的,但醫師們也應該要拋開健保思維,積極增加診療的品質。」藥師公會全聯會副發言人王明媛說,許多民眾都抱怨現在看醫師起碼需要2~3次回診,如果掛號費漲價,以每次500元計算,3次下來就要花1500元,「民眾不可能接受這個金額!」王明媛認為,在這樣的情況下,民眾一定會轉而到藥局購買成藥,尤其是感冒、拉肚子等較輕微的病症,吃一次成藥或許就能省下貴鬆鬆的掛號費,經濟更拮据的,或許就只能選擇忍耐了。
掛號費2500元可享「VIP服務」 林智群支持調漲:寧可多花錢免排隊
衛福部日前公告取消掛號費用上限,停止適用「醫療機構收取掛號費之參考範圍」,允許醫療院所可依市場制度調整費用,讓不少診所選擇調漲到200至300元左右。對此,知名律師林智群就表態支持調漲,並直言「平常手搖飲、星巴克都在喝了,多100、200元會讓你放棄這個醫師?」從北市衛生局公布之「臺北市收取掛號費用高於衛生福利部公告範圍之醫療機構清冊」顯示,多數診所的掛號費介於200至300元之間,而部分特約門診則可達1500元以上,其中禾馨旗下的內科、兒科、眼科等診所,特約門診費用更須收取2500元。不過,據禾馨醫療的介紹,該特約門診等同於VIP服務,除了能擁有高度隱私的診療空間、指定看診時間、專屬停車場等等,醫師也會更詳解病情,提供所謂「一分錢一分貨」的服務。另外,民間監督健保聯盟發言人滕西華曾吐槽,掛號費為醫療自費項目,過去訂有收取門檻,但即便收取超過金額,並無相關罰則,僅需送當地衛生局備查,對於保障民眾醫療權益,衛福部已經無能,現在更宣布「天花板都不要了」,乾脆什麼都不管了的毫無作為,於是她堅決表達「掛號費不應調漲」。而律師林智群則認為,診所要調漲掛號費沒什麼不好,在沒健保之前,罹患癌症是要賣房子的,現在有了,健保民眾負擔已經少很多,反而是醫護被壓榨的情況更嚴重,「如果不願意多出100、200元,就去別家;如果很信任這個醫師,平常手搖飲、星巴克都在喝了,多100-200元會讓你放棄這個醫師?我寧可多花一點錢,也不想等到三更半夜」。
夜班獎勵依層級區分給付挨轟大小眼 恐現護理師離職潮
衛福部26日祭出護理人員夜班獎勵留人,但地區醫院與醫學中心大夜班獎勵,每班就差了400元之多,地區醫院憂現護理師離職潮。有醫院估計,夜班費新制會導致5~10%護理師出走,形同把醫學中心缺額推向地區醫院,並指蔡總統曾表示,政府若聽不到民眾的聲音「可以拍桌」。地區醫院已在醞釀,研議是要「拍桌」還是「翻桌」抗議。三班護病比、夜班獎勵新制。「明明都是晚上上班,政府獎勵地區醫院的夜班費和醫學中心不一樣」,督保盟發言人滕西華指出,護理師半夜上班,疲憊程度一樣,若依層級區分,恐導致護理師從小醫院流向大醫院。現行急性一般病床住院首日護理費,醫學中心1027點、區域醫院905點、地區醫院850點。社區醫院協會理事長朱益宏認為,不同層級醫院工作難度的差異,已反映在護理費給付上,「同樣取得執照,同樣犧牲睡眠、家庭,為什麼拿到的獎勵比較少」?朱益宏說,護理師上夜班,大家都是8小時,並不是醫學中心工時較長。另醫學中心護病比較低,地區醫院要照顧更多人,誰比較辛苦?人人都應獲同工同酬保障,地區醫院護理師也非次等公民,衛福部的作法有違國際公約與憲法平等原則。社區醫院協會會員紛紛反映,夜班費推動後,將湧現護理師離職潮,地區醫院缺工問題恐加劇。一名不具名地區醫院代表預估,自身醫院將有5~10%護理師出走,這項新制是把醫學中心的缺額推向地區醫院,「擺明不重視地區醫院」,分級醫療將受衝擊。衛福部長薛瑞元則說,夜班費有層級之分,是考量醫學中心缺口大,且不同醫院夜班難度不一,在醫學中心值夜班,常會碰到緊急狀況,施行心肺復甦術的可能性高,也常需為手術做準備。基層醫界人士指出,蔡總統2016年曾指出,與政府溝通不必溫良恭儉讓,「如果第一次聽不見,大聲一點;如果第二次再聽不見,你可以更大聲一點;第三次再聽不見的時候,你可以拍桌子」。該位不具名人士透露,地區醫院已在醞釀,將開會研議如何表達想法,看是要「拍桌」還是「翻桌」,呼籲政府迷途知返。
醫院評鑑改革今開會討論 民團反對取消醫學中心上限
台北區、北區醫學中心評鑑結果即將出爐,衛福部周五將召開專家會議,討論下一年度醫院評鑑的改革,包括是否取消醫學中心上限數、評鑑是否與健保給付脫鉤。民間監督健保聯盟認為,衛福部應先表態,究竟醫學中心真的比較厲害嗎?3級醫院、4級醫療存在的目的是什麼?表態後才有討論的空間。若取消醫學中心家數上限,原本看病看得好好的民眾,因醫院升級就得付上更高昂的費用。此外,許多獎勵都是按層級區分,醫學中心變多,健保財務負擔將加重,保費調漲的時機也會提早來臨。「我們需要這麼多醫學中心嗎?」。醫改會執行長林雅惠表示,每200萬人口,就需要1家醫學中心,以此估算全台需要的醫學中心只有12家。當醫學中心超過現有需要,意味著評鑑需要被通盤檢討。醫學中心有研究、教學,治療急、重、難、罕患者的責任。不同層級醫院的給付不同,是因為他們有著不同的責任和角色,承擔的醫療成本不同。若醫學中心的給付標準要與其他層級相同,可能會影響醫療取向、分級醫療的執行,也讓醫院失去良性競爭的誘因。督保盟發言人滕西華指出,台灣不同於其他國家,有醫學中心、區域醫院、地區醫院、基層醫療之分。在國外,基層診所以家醫科為主,轉診到醫院看的不是層級,而是醫院具備什麼特色醫療。國外醫院的設備、人員等差異,並不是以醫院層級來區分。滕西華認為,政府應該檢討的是醫療體系的發展,是否還要繼續維持3級醫院、4級醫療的制度,這涉及整體醫療政策的變革。對民眾而言,可能在一家醫院看病看了幾十年,某天醫院升級醫學中心,不換醫院,就會被罵違反分級醫療精神、加重醫院負擔,若要繼續在那家醫院就醫,就得付上更高的費用。她直言,若打開醫學中心天花板的目的是增加健保給付,「民眾做錯了什麼?」。不光是病房費、護理費,許多獎勵都是按照醫院層級有所區分。滕西華表示,近期政府動支40億補貼護理人員夜班費,也是按照層級補助。明明大家都是上晚班,醫學中心領的錢就是比其他醫院多。若這麼多給付都是按層級劃分,醫學中心家數變多,健保的財務負擔也會加重,民眾除花更多錢就醫外,也會面臨保費提早調漲的問題。「健保署被迫承受財務危機,是倒霉鬼,但更倒霉的是民眾」。滕西華說,若多花錢能得到更多新藥新科技引進、讓支付標準更好就算了,但醫學中心增加,對民眾來說卻是什麼都沒得到。有錢的醫院更有錢,未來地區醫院面臨經營危機,政府是否又要花更多錢補助?這樣的給付有科學嗎?滕西華認為,討論評鑑改革之際,衛福部應先表態,究竟醫學中心真的比較厲害嗎?3級醫院、4級醫療存在的目的是什麼?若每家醫院都很厲害,就不應該有層級的區分,但若醫學中心真的比較厲害,給付要變為一致,就不符合邏輯。衛福部要先表態,此事才有討論的空間。
醫界盼部分負擔新制9月上路 民團:不知民間疾苦的草案
健保部分負擔調漲方案原訂今年5月中上路,但碰上疫情爆發、醫療量能緊縮,決定延後實施,至今未有實施時間表。衛福部長陳時中近期將接受徵召參選台北市長,已無暇顧及,部分負擔未如期上路,年底安全準備金恐面臨不足。醫界人士認為,部分負擔改革已討論逾2年,即便換了部長,仍應在疫情趨緩後,約8、9月上路;民團則認為,新制至今仍缺乏對弱勢的配套,最好不要上路,對安全準備金的影響應由其他方式補足。私立醫療院所協會常務理事、新光醫院副院長洪子仁表示,部分負擔是為了促進健保永續,落實使用者付費,多用多付、少用少付的精神,相關討論已逾2年。雖然使用者付費能達到的財務效果只有約100億,和8000億的總額相比,規模很有限,但為體現使用者付費精神,還是應照原計畫走,即便換了部長也應實施。洪子仁認為,新冠肺炎疫情趨緩,到了9月,距離本土疫情爆發也過了約5個月,屆時即便有BA.4、BA.5,也只是疫情的「小反彈」,新制應可在9月上路。若陳時中部長近期就要被徵召,有新任務,醫界也給予祝福,但盼望新部長能延續改革制度,促進健保永續發展。不過,醫改會董事長劉淑瓊則希望部分負擔新制不要上路,並認為此事與部長是否要換人無關,不是現任部長推完就能拍拍屁股走人,或是新任部長沒包袱就能推動的事,應探討的是部分負擔調漲是否具合理性和正當性,畢竟這關乎民眾的荷包與健康維護。先前劉淑瓊與督保盟發言人滕西華共同提案,要求健保署提出弱勢的配套與監測指標,健保署6月提出了粗略、不知民間疾苦的草案,要求弱勢族群準備一堆文件,還得審查3個月,又表示監測指標要晚點再提。在配套措施還不足之下,加上萬物齊漲,部分負擔調漲根本就不該上路。至於年底安全準備的缺口該如何因應?劉淑瓊表示,部分負擔只是增加財源的方式之一,今年已經過了半年,政府應先精算年底的安全準備水位,了解落差存不存在,再窮盡一切可能補足,例如去年超收的稅收,也能作為安全準備金的來源之一。
慢箋、檢驗都要收費 上半年將要實施
健保署昨提出相關調漲方案,未來慢性病連續處方箋、檢驗檢查都將收費,輕症至醫學中心掛急診,部分負擔將上調至800元,預估1565萬人受影響,26.2%的民眾會多負擔10~200元;另月投保金額上限將從18萬2000提高至21萬9500元,被保險人加眷屬合計影響13萬人,每人平均每月得多繳116~1939元。衛福部社保司長商東福表示,新調漲方案將在上半年實施。部分負擔漲 1565萬人受影響健保署昨日公布部分負擔調漲方案,並交由全民健保委員會開會討論。調漲方案包括:區域醫院、醫學中心一般藥品部分負擔上限將調高至300元;慢性病連續處方箋首次收取方式比照一般藥品,第2次起區域醫院、醫學中心收取基本定額100元。急診方面,地區醫院以下層級收費維持150元,但醫學中心、區域醫依檢傷分類調整,較危急的1~2級少收100~150元,第3級收費不變,4~5級則增收250~300元。投保上限增 最高多繳1939元門診檢驗檢查也不再免費,基層診所、地區醫院200元以下的檢驗檢查,可免收部分負擔,超過則收10%,上限100元,而區域醫院、醫學中心依轉診、未轉診收取10~20%,上限介於200~400元之間。昨天健保會也針對廢除旅外國人停復保、調高月投保金額上限等5項議題進行討論,其中月投保金額上限將從18萬2000增5級距,每級2500元,最高21萬9500元,調幅約21%。昨健保會耗時4小時討論,但醫療改革基金會董事長劉淑瓊表示,健保署提出的改革方案,委員是到了現場才拿到資料,此舉不免令人懷疑是為「殺個措手不及」。民間監督健保聯盟發言人滕西華也說,討論內容攸關2300萬人民的重大權益,令人懷疑政府沒有真心想了解委員的想法,若健保會無法發揮功能,就應「開大門走大路」,透過媒體、直播將各類方案公開,讓民眾表達意見,才是民主社會的正確方法。對於部分負擔調漲,昨天健保會委員間並未獲得共識,不過,商東福表示,多數委員雖認同調整部分負擔的大方向,但對執行細節有不同想法,健保會接下來將統整各界意見,送至衛福部決定,接下來將對外預告,蒐集各界意見後實施,最快上半年可上路。
未列疾管署治療指引 清冠一號未納入健保給付⋯中醫診所爆分拆藥物報帳
治療新冠肺炎的中藥「清冠一號」有台灣之光之稱,銷售至全球數10個國家,深獲總統蔡英文肯定,至今卻未被列入台灣疾管署治療指引,亦未納入健保給付;甚至中醫師為確診者開藥時只能採取自費,導致近日傳出不少中醫診所以分拆藥物成分方式報帳,或以「感冒相關」等上呼吸道疾病申請健保給付。民間團體表示,此舉是變相吃健保豆腐,政府不應坐視。國內雖有4家藥廠取得清冠一號臨時藥證,但至今未被列為新冠肺炎臨床處置暫行指引用藥;因此有別於瑞德西韋,確診者住院期間服用清冠一號需透過中醫會診且需自費,健保不給付。這使得許多中醫師另開名目,除了清冠一號,會另開治感冒、鼻炎等藥物來申請健保給付。染疫改稱上呼吸道疾病有中醫師私下抱怨,清冠一號臨床早已證明有效,但卻未被列入疾管署的治療指引,無法向疾管署申請費用;加上新冠肺炎屬新興疾病,因此也不在健保給付範圍,「爹不疼、娘不愛,只得自行想辦法!」開藥申報健保時,不少診所不寫新冠確診者,而是稱其「上呼吸道感染症者」。醫師透露 輕重症有療效有診所醫師透露,本土疫情期間診所開出超過400份劑量,包含輕、中、重度患者都有,確診者或居家隔離者透過視訊診療後,由家人代為領藥,服用後都有顯著效果。中醫師私下說,除了水煮藥是自費,若患者選擇粉劑或科學中藥,診所向健保申請給付時,就會用治療感冒相關的症狀申請,而不是用治療新冠肺炎的名目。事實上,衛福部年初開放隔離檢疫、自主健康管理者使用視訊看診,5月至8月本土疫情期間,中醫一舉躍上視訊看診10大科別之首;衛福部5月核准第1家藥廠專案製造清冠一號,中醫科申請件數突然增加,時間非常巧合。健保署醫管組專委韓佩軒表示,「清冠一號」非健保給付藥品,若醫療院所為了提供民眾使用而以別的藥品申報,或捏造就醫行為,將涉違反健保特約管理辦法,屬於浮報或虛報,健保署若接獲投訴,一定會查處。健保署嚴查浮報或虛報督保盟發言人滕西華表示,新冠肺炎確診者的治療應由公務預算支應,中醫師若於視訊診療中接觸到確診病患,不可能放任不管。這不是中醫師的問題,而是疾管署應為這筆治療費埋單,不然就是「慷健保之慨」。為何不納入治療指引?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去年收件時清冠一號還缺乏臨床數據,僅有療效評估,因此未列入治療指引;衛福部中醫藥研究所所長蘇奕彰表示,今年數據收集更完整,年底前一定會儘快送案給指揮中心重新核定。清冠一號/小檔案「台灣清冠一號濃縮製劑」用於治療新冠肺炎無症狀帶原與初發作症狀者,今年5月已取得衛福部藥證,類別是處方用藥,須中醫師診斷臨床症狀後開藥。處方包含黃芩、魚腥草、北板藍根、栝樓實、荊芥、薄荷、桑葉、厚朴、炙甘草及防風等10種中藥材,1盒定價1500元,可服用3天。每名確診者平均服用10至14天,完整療程約需4500至7500元。
健保費漲定 40K勞工每月多繳34-100元 明年元旦拍板
歷經大約3個小時的討論,健保會今完成費率審議,採取2案併陳的方式,其中1案為4.97%,另一案則是5.47-5.52%。以月薪4萬的上班族來說,每月要多付的保費會分別落在34元或94-100元之間。健保會依法將送衛福部核定,政府依法需在明年元旦前做出決定。全民健保1995年開辦後,一般保險費率分別在2002、2010年歷經2次調高,從4.25%調至4.55%,再從4.55%調至5.17%。二代健保實施後,因加收補充保費,一般保險費費率在2013年降至4.91%,2016年二度調降,此後都維持在4.69%。此次健保會決議採2案併陳的方式送交衛福部、行政院核定,其中1案為考量經濟因素,可確保明年底維持1個月安全準備的4.97%,另一案則是依據2015年訂出的財務平衡及收支連動機制的要求而試算出的5.47-5.52%。若費率訂在4.97%,以月薪4萬、無眷口依附的上班族為例,每月的保費將從現行的564元增至598元,每月多付34元。若費率介於5.47-5.52%之間,月薪4萬、無眷口依附的上班族,每月保費將從564元增至658-664元之間,等於每月要多付94-100元。督保盟發言人滕西華表示,費率訂在4.97%,以明年度總額成長率3.779%估算,後年的安全準備將成負數,明年底勢必要再調高一次費率。若衛福部採用的是5.47-5.52%的版本,則是明、後年底都可以維持2個月安全準備,可以較晚再考慮費率調漲議題。滕西華表示,今日作出費率調漲的決議是好事,可惜的是她比較支持把費率訂在5.17-5.24%之間,如此一來經濟負擔不會過重,也不需要再明年底急著調漲費率。藥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黃金舜表示,會議中多數付費者代表認為今年適逢疫情,百業蕭條,許多人生活困難,希望先度過明年再說,往後若有問題,後年再討論費率。另一方則認為,要把明年、後年一併考量,不要說明年過了,後年財務又出問題。今日健保會做出費率審議後,將交由衛福部、行政院拍板決定,健保會的結果並非最終結果,政府亦可訂出有別於今日討論的2案的費率。根據《健保法》規定,衛福部應在明年元旦前做出決定。
健保費率新案送衛福部拍板 40K勞工每月多繳 34-100元
歷經大約3個小時的討論,健保會今完成費率審議,採取2案併陳的方式,其中1案為4.97%,另一案則是5.47-5.52%。以月薪4萬的上班族來說,每月要多付的保費會分別落在34元或94-100元之間。健保會依法將送衛福部核定,政府依法需在明年元旦前做出決定。全民健保1995年開辦後,一般保險費率分別在2002、2010年歷經2次調高,從4.25%調至4.55%,再從4.55%調至5.17%。二代健保實施後,因加收補充保費,一般保險費費率在2013年降至4.91%,2016年二度調降,此後都維持在4.69%。每月一般保費試算。(林周義製表)此次健保會決議採2案併陳的方式送交衛福部、行政院核定,其中1案為考量經濟因素,可確保明年底維持1個月安全準備的4.97%,另一案則是依據2015年訂出的財務平衡及收支連動機制的要求而試算出的5.47-5.52%。若費率訂在4.97%,以月薪4萬、無眷口依附的上班族為例,每月的保費將從現行的564元增至598元,每月多付34元。若費率介於5.47-5.52%之間,月薪4萬、無眷口依附的上班族,每月保費將從564元增至658-664元之間,等於每月要多付94-100元。督保盟發言人滕西華表示,費率訂在4.97%,以明年度總額成長率3.779%估算,後年的安全準備將成負數,明年底勢必要再調高一次費率。若衛福部採用的是5.47-5.52%的版本,則是明、後年底都可以維持2個月安全準備,可以較晚再考慮費率調漲議題。滕西華表示,今日作出費率調漲的決議是好事,可惜的是她比較支持把費率訂在5.17-5.24%之間,如此一來經濟負擔不會過重,也不需要再明年底急著調漲費率。藥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黃金舜表示,會議中多數付費者代表認為今年適逢疫情,百業蕭條,許多人生活困難,希望先度過明年再說,往後若有問題,後年再討論費率。另一方則認為,要把明年、後年一併考量,不要說明年過了,後年財務又出問題。今日健保會做出費率審議後,將交由衛福部、行政院拍板決定,健保會的結果並非最終結果,政府亦可訂出有別於今日討論的2案的費率。根據《健保法》規定,衛福部應在明年元旦前做出決定。
藍高層:橘營不分區名單不漂亮 但看一個人即知國民黨慘了
親民黨今天公布不分區立委名單,再次在藍營內投下震撼彈。藍營高層坦言,民進黨、台民黨、親民黨甚至綠黨的不分區立委候選人安全名單「都有亮點」,但反觀國民黨不分區安全名單卻被外界罵到臭頭、全無亮點,甚至連吳敦義本人受訪時都「支支吾吾」說不出提名的理由,他因此表示,除非黨中央「懸崖勒馬」,順應民意,重新調整不分區名單,否則將會導致「一人害全黨」的悲劇。不願具名的人士高層人士說,親民黨名單也與台民黨相似,充滿「台銘黨」的濃濃財團色彩,不如想像中漂亮,但當他看見親民黨不分區名單第一名是民間監督健保聯盟發言人滕西華後,就只能感嘆,藍營支持者的「政黨票」又將從國民黨流失「心都涼了」。「健保安全準備金到110年就要由正轉負,明年政府就要討論健保是否需要漲價,定是全國矚目的焦點」。該人士說,滕西華發言向來站在「站在付費者(民眾)」這一邊,她與民進黨安全名單內的醫界代表(現任不份區綠委邱泰源),在健保支出議題上,向來分屬不同邊,民眾朗朗上口的「藥價黑洞」,就是滕西華等民間監督健保聯盟最先提出。該人士說,親民黨只要在選前打出「替民眾健保費把關」,綠營跟進「加強醫療品質」,就能搶到關心健保的醫師票與民眾支持,反觀國民黨,現任醫界立委陳宜民無法連任,藍營安全名單內又完全沒有與邱泰源、滕西華相同份量、代表性的相關候選人,國民黨面對此議題,完全無人能辯護「只能呼口號」,如何捍衛政黨票?該位人士不滿的說,吳主席日昨接受媒體專訪,面對主持人追問,為何將救國團主任葛永光夫人車宜靜,列在台南市議員謝龍介之前(有婦女保障名額)時,吳敦義居然支支吾吾,停了幾秒鐘,仍說不出車宜靜「憑哪一點」,畫面一出,藍營支持者的抗議電話打爆黨中央,區域立委候選人更是唉聲嘆氣。他也因此呼籲吳敦義「懸崖勒馬」,立即調整不分區名單、不論是勸退有爭議者,或者遞補新亮點都行,如果仍是那套黨內已通過、無法再改的老調,那就別再怪支持者不買單,等著看大選定國民黨生死吧。
親民黨不分區曝光 「郭家軍」宣明智、劉宥彤、蔡沁瑜入列
聯電榮譽副董事長宣明智列親民黨不分區!親民黨今(20)日公布不分區立委名單,共提名22人,其中,鴻海創辦人郭台銘好友宣明智排第3位,排名第1則為身心障礙者聯盟秘書長滕西華、被宋楚瑜稱為「國寶」的現任立委李鴻鈞排至第2名、其餘依序為郭台銘幕僚劉宥彤第4、現任親民黨立委陳怡潔第5、親民黨組織部主任張碩文第6。親民黨不分區立委名單主打三大特色:專業背景、關懷弱勢等。(圖/吳婉瑜攝)這份名單是由親民黨主席宋楚瑜跟鴻海創辦人郭台銘聯手的指標,不僅郭台銘好友宣明智列第3,郭台銘心腹、永齡基金會執行長劉宥彤列不分區第4位,郭台銘另一幕僚、永齡基金會副執行長蔡沁瑜也排第10名,整份名單具濃厚「郭台銘的影子」,是郭宋合一大指標。宋楚瑜表示,感謝社會各界和各政黨推薦優秀人才,幾經考慮後擬定不分區名單才向全國推薦,親民黨未來希望在立法院做到:「中華民國主權屬於全體,每一位鄉親應受憲法照顧與關懷」,因此此份名單有三大特色,一不完全是親民黨黨員,二是網羅強大專業能力、個領域的傑出人才,第三則是關懷弱勢。宣明智受訪時表示,郭董是他參戰的重要因素,考量需要良好政策推動公益的,他很快就做決斷。宣明智說,他從事公益多年,希望為大家做更多事情,他也支持宋楚瑜;此外,被問到是否代表「郭家軍」出征,宣明智強調:「我代表我自己和科技界。」親民黨不分區立委完整名單:1身心障礙聯盟秘書長滕西華、2現任立法委員李鴻鈞、3聯華電子榮譽副董事長宣明智、4永齡基金會執行長劉宥彤5現任立法委員陳怡潔、6親民黨組織部主任張碩文、7馬偕醫院前院長施壽全、8備役少將李海同、9永齡基金會副執行長蔡沁瑜、10德國音樂博士高瀚、11中華大學講座教授游文人、12楊梅區陳姓婦女宗親會理事長陳秀玲、13中華民國旅行品保協會理事黃文卿、14大道旅行社董事長李本玠、15明新科技大學副教授兼多元族群文化中心主任黎淑慧、16台北市生物技術服務業商業同業公會榮譽理事長彭瓊芳、17文字工作與金融投資劉宗夏、18原住民青年代表林昊宜、19義守大學行銷管理講師趙偉伶、20信榮整合行銷有限公司董事長蕭涵方21廣先堂生技製藥總經理陳一夫、22國際人道救援組織志工吳方宜。
【專訪余湘1】解密「台銘味」不分區 喬名單時上了政治第一課
親民黨黨主席宋楚瑜搭檔的副總統候選人余湘接受本刊專訪時,穿著水藍色西裝外套搭配深色窄裙,幹練地坐在專訪椅上,一旁有她貼身秘書陪同;她整場訪問始終微笑著,專訪結束後,對現場工作人員要求一起自拍也來者不拒,展現董座親民的一面。「不分區名單討論那天,是我學到的第一課」,余湘說,踏入政治的第一個學習到的,就是她發現政治其實沒有那麼殺戮、慘烈和黑暗,當初她與跟宋、郭以及其他不分區的提名立委在一起喬名單時發現,宋和郭都覺得應該要為國舉才,「所以我舉出唯一的一個名單滕西華小姐,她後來列在第一名。」談到被她大力舉薦的身心障礙者聯盟秘書長滕西華,余湘說其實跟她不熟,「我既沒有她的LINE,也沒有她的電話」,只是朋友圈中大家都很認同的一位社會工作者,當初就把這個名單給宋,請他們考慮,「沒想到本來列名在第一名的李鴻均委員,他讓我很感動的是,他看了滕西華的資歷之後,他主動表示願意把自己放到第二名。」余湘驕傲地說:「所以我們的名單在選的時候,沒有在往前爭的,沒有誰一定要第一名或是要排在安全名單,我們在做這份名單的時候,就是打破了派系的分贓和黨的利益,把人民放在前面,我們是藍綠放兩邊,人民放中間。」去年下半年,余湘開設了「余湘的100個朋友」講座,邀請她在經營廣告媒體多年,結識到的多位產業界的知名人士分享人生故事。余湘說,近幾年身邊的友人對政治多少都有點失望,「尤其藍綠惡鬥得這麼厲害,他們本來都不想投票了,如今有了第三個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