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診
」 新冠肺炎爽挖耳朵10年突「耳痛流膿」 檢查竟罹癌了
大陸一名50多歲周姓男子喜歡隨手拿起挖耳勺掏耳朵,習慣持續了將近10年,直到最近,左耳痛、耳流膿讓他不得不就醫,這才發現罹患癌症,所幸經過手術切除,並輔以放化療,恢復良好。醫師說明,長期掏耳朵刺激了外耳道的表皮,引起皮膚滲出,惡性循環使得耳道裡長出新生物,誘發外耳道癌。根據陸媒《中國新聞網》報導,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耳鼻喉頭頸外科中心主任張宏徵表示,外耳道癌是一種少見的惡性腫瘤,約佔頭頸部腫瘤的0.2%,整體發生率約1/100萬人,屬於罕見疾病,容易漏診,確診時往往已屬於局部晚期。他提到,外耳道癌臨床表現不典型,初期易誤診為外耳道炎或中耳炎,主要臨床表現為耳流膿、耳痛、聽力下降、耳鳴、耳悶、眩暈等症狀;晚期腫瘤因侵犯範圍擴大,可出現相應顏面神經及後組顱神經麻痺症狀,如顏面神經麻痺、聲音沙啞、飲水嗆咳、吞嚥困難等,侵犯顳顎關節可出現張口受限。張宏徵指出,外耳道癌的確診要靠病理,同時還需要進行聽力學、顳骨CT、顳骨頸部增強MRI、肺部CT等相關檢查,腫瘤累及大血管時還需做MRA、MRV,PET-CT可以幫助判斷是否出現遠處轉移。張宏徵進一步指出,外耳道癌多見於40歲至60歲的成人,和多種高危險因子相關,其中包括反覆的上皮刺激,例如習慣性挖耳、長期的慢性化膿性中耳炎和外耳道炎均有誘發外耳道癌的風險;另外,在亞洲人群中,頭頸部放射治療是外耳道鱗狀細胞癌重要的誘發因素,經過放射治療後的鼻咽癌患者,外耳道鱗狀細胞癌的發生率約0.15%,較健康者高出1000倍。張宏徵稱,外耳道癌主要分為鱗狀細胞癌、腺樣囊性癌、基底細胞癌;鱗狀細胞癌最常見,佔40%至60%,侵襲性較強且預後最差;腺樣囊性癌約佔40%,雖生長緩慢,但容易復發及遠端轉移;基底細胞癌佔5 %至10%,手術後效果優於其它病理類型。張宏徵解釋,外耳道癌的治療以手術切除為主,同時標靶治療和免疫治療也可以作為很好的補充;而外耳道癌的預後一般與分期、病理類型相關,早期外耳道癌手術切除後預後較好,5年存活率可達到90%-100%,晚期僅35.8%-72.5%,因此,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盡量避免外耳道癌的危險因子,有相關症狀時及時就診,做到早發現、早期診斷、早治療。
廣西婦1年確診新冠4次…竟罹「百萬分之一罕病」 常見症狀曝光
即使疫情趨緩,但新冠肺炎仍存在,許多民眾就多次確診。中國廣西有一名女子,在一年內染疫4次,最後檢查出「Good's症候群」(免疫缺乏合併胸腺瘤),是一種發病率只有百萬分之一的罕見疾病,也是反覆確診的根源。據《南國早報》報導,柳州54歲婦人今年第1天確診,這是她4度染疫,光是2023年已經中獎3次,再度確診讓她超崩潰,自從去年1月開始,就出現咳嗽、咳痰,她曾5度在當地醫院住院,每1、2個月就被診斷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雖然治療後就轉陰,但出院不久症狀又來了。婦人短短一年「4陽」,決定找出原因,檢查發現免疫力很低,醫師詢問病史後,發現她在2年前曾接受胸腺瘤手術,半年來還曾罹患口腔扁平苔蘚、鼻竇炎,經常腹瀉,體重也日漸下降。醫師將這些症狀連結在一起,發現與Good's症候群符合。據了解,這是一種罕見的自身免疫缺陷疾病,主要特徵是胸腺瘤和低丙種球蛋白血症,發病率只有1.5/100萬,由於疾病的罕見性與隱匿性,容易發生誤診和漏診,患者最終因嚴重的感染而死亡。經過嚴謹的病例討論,婦人確診為Good's症候群。截至2024年2月18日,是中國首例反覆感染新冠病毒的Good's症候群患者,醫護團隊主要針對其免疫力制定治療方案,10多天後情況完全好轉並出院,後續還需長期每月注射丙種球蛋白增強機體免疫力。
比閃電擊中機率更低!弱勢癌終於盼來希望 新口服標靶藥物納入健保
華氏巨球蛋白血症(Waldenström’s Macroglobulinemia,以下簡稱 WM) 是淋巴瘤中極少見的一種惡性分型。由於罹病者人數稀少且治療選擇相當有限,形容WM為「弱勢癌」也不為過。直到今年12月,新一代口服標靶藥物BTK抑制劑(BTKi)正式納入健保給付,才終於讓WM患者和家屬看到了希望!在台灣,WM每年新發病例不足50人,盛行率僅約百萬分之四,比一個人一輩子被閃電擊中的機率還低百倍以上,高風險族群5年存活率僅有36%。臨床案例少,再加上初期症狀捉摸不定,患者在求診過程中有如身陷迷宮,輾轉於不同科別之間卻又找不出病因,還容易發生漏診、誤診,錯過對症下藥的時機,身心承受極大壓力。化學免疫療法是華氏巨球蛋白血症(WM)的一線治療,但效果有限且伴隨較高毒性,可能導致患者的血球減少和免疫力降低,進而引發感染和帶狀疱疹發作等副作用。秀傳醫療體系彰化院區癌症醫院張正雄院長指出,年滿65歲以上且有生化指標異常的患者被視為高風險,其病情惡化速度更快於一般WM患者。加上年長者多患有心血管等共病症,治療策略不僅應積極處置,更要注重用藥安全性。回顧過去經驗張正雄院長曾遇過一些年長患者因化療而併發肺部感染,差一點就發生不敵病情而離世的憾事,使他更加強烈呼籲專業醫師在制定 WM治療策略時,應全面考慮高風險族群的病情發展速度及共病狀況,還有可能無法忍受化療。中華民國血液病學會黃泰中秘書長指出,儘管過去數十年來癌症醫學取得顯著進展,然而一些少見癌症 (如WM) 因患者人數過小而面臨難以取得臨床試驗進展、容易漏診或誤診、缺乏專用藥物等挑戰,實屬弱勢中的極弱勢。患者代表陳女士十分感慨,回溯30多年前的初次確診,她經歷了多個階段的治療,也曾因經濟負擔讓她放棄治療,一身的病痛與被宣判絕症的絕望,讓她從未想過竟能健康迎接70歲生日。她由衷感謝社會各界和健保署的努力,提高 WM患者對新藥的可負擔性,給患者提供了更多的治療選擇。黃泰中秘書長指出,根據國健署最新發布的2021年全國癌症登記報告,惡性淋巴瘤的發病率相較十年前已成長了1.4倍,達到4,261人/年,而非何杰金淋巴瘤(NHL)更躍升至男女十大癌排行症的第十名。淋巴瘤與其他固態腫瘤不同,是由全身性的淋巴球癌化生成。此一特性使得患者初期可能在全身不同位置發現病變,增加了早期診斷的難度。他呼籲,當民眾出現發燒、夜間盜汗、不明原因體重減輕、疲勞、淋巴結腫大、皮膚搔癢等淋巴瘤常見症狀,持續約二至三周時,應盡快至血液腫瘤科就診。作為陳女士的主治醫師,張正雄院長也分享他多年來對華氏巨球蛋白血症 (WM)的診療經驗,並特別補充血液高度黏稠症(Hyperviscosity Syndrome,HVS) 對患者帶來的危害,如貧血或異常出血、因神經病變導致麻木等 WM特殊症狀。他解釋,巨球蛋白指的是患者體內免疫球蛋白 (IgM) 過度增生,導致血液黏稠。當IgM濃度超過4000mg/dl或血清濃度高於 4CP時,就可能發生多處黏膜不正常出血。在臨床上,20至30% WM患者可能出現神經系統病變,例如視力模糊或喪失、頭痛、暈眩、眼球震顫、耳鳴或突發性聽力喪失;嚴重者甚至引起混亂、失智、中風或昏迷。透過IgM基因檢查、骨髓穿刺和切片檢查,可以在早期鑑別惡性淋巴瘤或其他血液疾病,有助及早制定WM治療計畫。他特別提到,現在的骨髓檢查跟大家對「抽龍骨水」的想像完全不同,技術非常純熟,在門診僅需不到半小時就能完成,是最快速診斷血液腫瘤疾病的方法。呼籲患者切勿因對檢查的迷思而錯失儘早診斷與治療的機會。目前國際間,華氏巨球蛋白血症 (WM) 的治療方針以新型標靶藥物為主。台灣在 WM治療已經趕上美國國家綜合癌症網絡 (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簡稱 NCCN)及英國國家健康暨照護卓越研究院 (NICE)的準則。依照此先進之照護指引,當患者對一線用藥反應不佳時,應積極評估改用耐受性高的標靶藥物。社團法人台灣全癌症病友連線理事長吳卉汝對新型標靶藥物納入健保給付感到振奮。她表示,111年各類癌症健保前10大醫療支出統計顯示,非何杰金氏淋巴瘤(NHL)人均醫療費用佔十大癌症中第四位,藥費更是超過癌症死因之首肺癌。令人欣慰的是,在健保署及社會各界的協力下,新一代BTKi的申請至給付生效僅花費519天(短於抗癌藥平均生效天數726天),這表示WM患者的需求得到更廣泛的重視。期盼未來健保政策更加深入支持弱勢癌,提供更多先進治療機會,同時減輕患者及家屬的經濟負擔。
貧血、腳腫、眼球無法轉動 六旬翁罹罕見華氏巨球蛋白血症
60歲的劉先生,從去年底出現貧血症狀,腳部也開始腫脹,原以為是腎臟不好的緣故,去腎臟科就診,發現病情並不單純,後轉至義大癌治療醫院血液腫瘤部就診,才發現竟是罕見的華氏巨球蛋白血症!收治劉先生的血液腫瘤部部長裴松南醫師表示,一般來說華氏巨球蛋白血症病程進展緩慢,但劉先生的惡化速度卻非常快速,治療初期先以單株抗體搭配化療,貧血和全身的淋巴結得到緩解,沒多久竟由腦膜復發造成眼球無法轉動,產生複視(看東西會兩個影子),所幸改以腦膜內化療搭配新一代口服BTK抑制劑,才得以緩解,重拾視力。罕見淋巴癌-華氏巨球蛋白血症 常見牙齦出血、貧血、淋巴腫脹華氏巨球蛋白血症(簡稱WM),是種很少見的B細胞淋巴癌,但其表現特性又與漿細胞疾病有點相似,介於兩者之間。裴松南醫師說明,這種WM的癌細胞有可能會分泌大量的免疫球蛋白(IgM),使血液變得十分黏稠,最大特點就是會從黏膜處滲血,如牙齦滲血、鼻出血;此外癌細胞也會隨著血液在體內流竄,全身器官都可能會被影響,引起各種症狀,例如:轉移至骨髓,會影響造血功能,引起貧血;若長至淋巴結,就會出現淋巴腫脹;若佔據肺部便會影響呼吸,或像前述劉先生癌細胞進入中樞神經中,造成視力的影響等。「WM非常罕見」,裴松南醫師指出,台灣一年病例數約50人,且好發於65歲以上的老年人,由於病例數太少,尚無法推斷其病因,也因為過於罕見,各大教學醫院一年也不見得會遇到1個病人,第一時間很難判斷是何種疾病,容易漏診。病程緩慢卻嚴重影響生活品質 及早診斷治療為關鍵慢性的B細胞淋巴瘤,雖然大部分情況下進展緩慢,不會快速惡化死亡,但其所造成的貧血及各器官的症狀對生活品質的影響卻不容小覷,另外有少部分的病人會影響到心臟的功能可能會在幾個月內死亡,因此,及早診斷十分關鍵。目前華氏巨球蛋白血症主要的診斷方式為抽血檢驗,裴松南部長表示,若中老年人因貧血到血液科就診,會有一整套對血液的檢查,其中就會檢測到IgM,若發現是同一個細胞分泌出的單株IgM,加上病理切片為特定類別的B細胞淋巴瘤,就能確診為WM。漫長病程出現轉機 新一代BTK抑制劑帶來治療新曙光裴松南醫師說明,目前用於治療WM的方式包含化療、單株抗體、標靶治療,或幹細胞移植。雖然異體幹細胞移植為目前根治的唯一方法,但病人多為老年人,這種高風險治療的方式不一定適用,通常會先施以化療,或搭配單株抗體治療。另外,WM若分泌太多IgM造成血液黏稠而出血不止時,會以洗血漿的方式來移除過多的IgM,達到止血的效果。目前台灣的健保條件限制,在WM第一線就只能使用化療,而第二線就使用單株抗體合併另一種化療進行治療,但再來就會遇到無藥可用的窘境。而且WM大多為年長患者,身體較弱,有時也無法承受兩線化療的副作用,這時只能自費使用標靶藥物,也是不小的經濟負擔。裴松南醫師認為,WM很罕見,一年50例患者中,也並非所有患者皆需於第一時間採取積極性治療,目前健保給付方案仍在討論階段,以期未來給患者帶來治療效益的同時,也減輕患者的家庭經濟負擔。癌症治療已發展至全人照護模式 應及早掌握黃金治療期儘管患者平均年紀大,常因擔心副作用不想治療,裴松南醫師表示,如果經濟許可,都會鼓勵病人嘗試治療,且現在照顧病人都為團隊合作,包含個管師、臨床護理師、藥師、心理師、營養師等,都能在漫長的病程中提供各種知識衛教及服務。裴松南醫師提醒,若50歲以上有貧血症狀,尤其停經婦女或男性,都需提高警戒,建議至血液科進一步檢查,掌握黃金治療期。
猴痘又變種?症狀竟似染性病 英研究指:容易誤診
根據路透社報導,英國倫敦最新研究指出,他們針對54名猴痘患者進行症狀比對,發現與典型猴痘相比,倫敦這波猴痘患者較少有發燒和疲倦等染疫症狀,但他們的生殖器和肛門附近卻出現更多皮疹。猴痘疫情主要發生在歐洲地區,雖然病毒相對溫和,但有研究指出,猴痘居然可以偽裝成其他傳染病。來自切爾西與西敏醫院國民健保署基金會信託(Chelsea & Westminster Hospital NHS Foundation Trust)等機構的研究作者群說,猴痘可以「擬態」成其他常見的性傳染病(STI),如疱疹和梅毒,我們應該重新檢討病例定義,以免有漏診情形發生。柏恩(Ruth Byrne)醫師則表示,新型態猴痘的症狀,可能導致誤診而無法對症下藥,也難以及時切斷傳播鏈。近日義大利的一項研究指出,精液也可能是猴痘的傳播途徑之一,而世界衛生組織(WHO)也著手調查,精液驗出猴痘陽性反應的病例,但世衛仍認為這種病毒,不會透過性行為傳染。
3大藥局開賣唾液快篩!醫曝1圖解析優缺 提醒沒做好3步驟恐測不準
鼻孔救星來了!唾液快篩今(12日)正式開賣,包括杏一、丁丁與祐全連鎖藥局上市,單盒1劑、單劑定價175塊,由於不需桶鼻子也比通路鼻咽快篩還便宜5塊,今日上架引起許多民眾搶購。不過醫師整理鼻咽快篩與唾液快篩優缺點比較,提醒唾液快篩在敏感度上略遜一籌,且事前準備工作就多,民眾篩前30分鐘切記不可飲食、抽菸,並且將口腔清理乾淨。讓許多國人引頸期盼的唾液快篩今日終於在3間連鎖藥局上架,包括「杏一健康生活館」、「丁丁藥局」與「佑全保健藥妝&健康人生藥局」,由於每間藥局貨量不多,因此各藥局幾乎都有設置限購規定,並且發放號碼牌或以預購方式處理,建議民眾出門前,先致電詢問或至官網查清楚相關規定,以免向隅。台北市和平院區旁的醫療用品店外,民眾冒雨排隊搶購唾液快篩劑。(圖/趙文彬攝)不少民眾期待唾液試劑可以取代鼻咽快篩,不過指揮中心日前曾指出,唾液試劑能檢測出的敏感度並不如鼻咽快篩,大概只能檢測小於23、24的Ct值,而鼻咽快篩大約能檢測出27的Ct值。Ct值代表病毒量,數字越大代表體內病毒量越少。台大醫院急診醫學部臨床副教授李建章也曾在臉書發文表示,唾液快篩敏感度比起鼻咽快篩差了10%,只有66%,也就是説如果有100個新冠病患,只用唾液快篩可能會漏診34人,提醒民眾謹慎。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則表示由於疫情升溫,民眾快篩需求升高,唾液快篩可望讓民眾的鼻子稍微鬆一口氣。杏一販售南韓製「福吉美」唾液試劑今天上架,台北市和平院外店出現冒雨排隊人潮。(圖/趙文彬攝)此外,急診科醫師翁梓華也在臉書發文,分享鼻咽快篩與唾液快篩6項差別,提醒民眾使用唾液快篩,採檢所需時間大約為40分鐘,且「採檢前30分鐘,必須禁食禁菸」,且「是否有喝水、口腔是否保持清潔」都會影響到篩檢結果。邱正宏醫師更提醒,民眾採檢前30分鐘除了必須禁食、禁菸,還要漱口、吐痰,將口腔清乾淨,再等待2分鐘等口水慢慢產生,再按照步驟採檢;另尤其是有長期抽菸、嚼檳榔的民眾,如果無法在篩檢前先將口腔清乾淨,就很有可能影響到檢測結果。
她喉嚨「刀割般劇痛3年」吃飯喝水成問題 醫一查竟是腦神經短路
近日南京腦科醫院接診一位女患者,3年來她的喉嚨像刀割一樣疼,連吃飯喝水都成了問題,整夜睡不好,經診斷才得知她患上一種罕見的神經疾病,疼痛的原因為腦神經「短路」。綜合陸媒報導,這名女病患已經有3、4年喉嚨持續疼痛,她曾到各大醫院求診,包括耳鼻喉科、疼痛科,但都沒有找到病因,而這樣如刀割般的疼痛已經嚴重影響她的生活,導致她開始抑鬱、焦慮,後來輾轉到南京腦科醫院,經核磁共振檢查,最終被診斷出患上舌咽神經痛。南京腦科醫院神經外科副主任醫師羅正祥指出,這種疾病因發病率低而容易被漏診,「舌咽神經是我們腦袋裡面的一根神經,主要管咽後壁、扁桃體、舌根底部、耳朵底部的感覺,舌咽神經在出腦幹的位置被血管壓迫到了,血管每次波動一下刺激下這個神經,導致神經異常地釋放生物電,產生電擊樣的、刀割樣的、針戳一樣的疼,一天可以疼痛幾次、幾十次、幾百次。」經過手術後,這名女病患終於可以安穩地睡上一覺,醫生也提醒,如果出現持續性頭疼、牙疼、喉嚨疼,可能是神經方面問題,應及時就診檢查。
陸新冠核酸檢測新增「肛拭子」採樣 網喊:滿腦子都是小夫
新冠疫情日益嚴峻,中國官方進行新冠病毒核酸檢測時,為了提高準確率,於近日廣泛新增「肛拭子」採樣,引起熱議。《央視》更以專題報導釋疑,強調目前僅用在隔離點的「重點人群」,許多中國網友紛紛留言表示:「完了,滿腦子都是小夫。」、「記得換棉籤阿!」中國東北、華北地區本土疫情升溫,連日以來確診者破百,當局正在針對高風險地區,展開大規模全員核酸檢測,北京市政府在20日召開的疾控新聞發布會上提到,北京1月18日新增1例無症狀感染者,為9歲男童,「官方已對病例所在學校全體學生、教職員工等全部進行鼻咽拭子、口咽拭子、肛拭子及血清檢測」,完成1298人採樣工作,採集樣本5192份,因此讓「肛拭子」採樣首次受到關注。中國官媒專門報導肛拭子採樣議題,引起網友熱烈討論。(圖/翻攝央視微博)至於為何要採取肛拭子這麼令人害羞的檢測方式?北京佑安醫院呼吸與感染疾病科副主任醫師李侗對此表示,對一些無症狀感染者或輕症感染者來說,感染後病情恢復得很快,可能3到5天就檢測不到咽部核酸了,但透過研究發現,一部分感染者糞便或肛拭子核酸陽性的持續時間,比上呼吸道持續時間更長。此外,增加肛拭子核酸檢測也能夠提高感染者檢出率,減少漏診,但李侗也說明,目前只對隔離點等重點人群同時採集咽拭子和肛拭子,畢竟肛拭子採集不如咽拭子便捷。中國網友在網路上熱烈討論。(圖/翻攝央視微博)中國官媒《央視》為了消除民眾的疑惑,還在新聞環節「時空觀察」中,專題報導重點釋疑,為何要對北京大興區感染病例所在人員,都進行鼻咽拭子、口咽拭子、肛柿子及血清檢測多管齊下。中國網友紛紛苦中作樂留言,「肛拭子的寓意是讓人們2021年有個良好『開菊』」、「完了,滿腦子都是小夫」、「這個...要多深?」、「傷害性不大,侮辱性極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