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化
」 人類 研究 氣候變遷 DNA 龍宮貝國泰落實金融先行者承諾 獲TCSA台灣企業永續獎六大獎
《2024 第十七屆TCSA台灣企業永續獎》今(20)日舉行頒獎典禮,國泰金控旗下四大子公司,國泰人壽、國泰世華銀行、國泰產險、國泰證券共獲頒6項永續單項績效領袖獎,在「創新成長」、「資訊安全」、「人才發展」等領域備受肯定,顯見國泰落實金融先行者的承諾,將永續精神融入營運與各項服務,持續從環境、社會及公司治理層面發揮正向影響力,一起邁向2050淨零願景。國泰人壽以投資(Investment)、營運(Operation)、科技(Technology)三維度建立綠色生態圈,發揮綠色金融影響力指標關鍵,榮獲「氣候領袖獎」。在公司營運上,透過全面性導入綠電達到營運碳排減量目的,至2023年綠電使用量逾627萬度,綠電使用比例占11.7%;並將再生能源使用與營運碳排放量等指標,納入高階主管年度KPI,強化氣候目標管理力道。另一方面,積極推動數位化減碳機制,落實國泰「綠色與數位雙軌轉型」策略,將商辦租賃轉型為「綠色租賃方案」;推出「hub新型態辦公服務」,結合「Green as a Service國泰碳管理平台」,透過系統化管理,提供準確、完整且可靠的溫室氣體排放數據,協助承租戶取得與使用綠電,助力淨零碳排。國泰人壽表示,為推動永續金融發展,除將ESG議題納入營運與投資決策過程,亦積極參與國際倡議組織/活動與企業進行氣候議合,同時遵循國際氣候與自然相關倡議,成為首批參與Nature Action 100業者,帶動產業淨零轉型,邁向低碳經濟。國泰落實金融先行者的承諾,將永續精神融入營運與各項服務,持續從環境、社會及公司治理層面發揮正向影響力,獲得第十七屆TCSA台灣企業永續獎評審青睞(圖/國泰金控提供)。國泰世華銀行長年為打造企業永續而努力,本屆拿下「資訊安全領袖獎」、「人才發展領袖獎」肯定。在資安層面,國泰世華銀行訂定「資安永續策略發展藍圖」,涵蓋資安管理、技術防護、系統平台安全等八大面向,近年來更持續精進資安管控措施,如零信任架構設計、資訊服務供應商管理、雲端治理框架規劃、資安治理成熟度、投保資安險及各項實兵演練等作為,同時已通過 ISO 27001、ISO 22301、BS 10012、PCI DSS、CNS 29100-2及 Uptime Institute Tier III等多項國際標準認證,以實際行動提升銀行整體資訊及資安防護能力。國泰世華銀行以「投資員工未來」為核心理念,打造具有人才競爭力的基礎建設,包含廣度與深度兼具的培訓系統、推動共創共學生態圈,創造橫跨海內外的發展舞台,以及多元共融的職場文化,幫助員工應對未來演化,提升職場競爭力,達成自我實現。而從今年員工投入度調查創近十年新高,顯示相關舉措深獲員工認可。國泰產險榮獲「創新成長領袖獎」,以「奠基科技基礎」、「人機協作」、「異業生態圈」、「客戶體驗」為重心,建構數位轉型策略藍圖。在保險銷售方面,國泰產險應用AI技術打造商業險的「頭家諮詢室」,根據每位客戶的需求及風險情況,智能推薦適合的保險方案,並即時呈現試算價格,使客戶在選擇保險時更加自主,既省時又安心。另在理賠服務上,國泰產險打造全險種一站式理賠管理平台,實現紙本案件全面數位化,更推出全台首創「判決體傷估損模組」,採用大型語言模型,從幾十萬筆判決資料中,快速擷取重要資訊,加速理賠同仁處理案件。此外,該平台也運用關聯網絡模組,可精準預警異常風險案件,有效提升理賠風險控管,進一步保障客戶權益。國泰證券以「全方位數位券商」為目標,持續將創新力、永續力注入數位服務,不僅五度榮獲「創新成長領袖獎」,更憑藉強化資訊安全韌性,首度拿下「資訊安全領袖獎」的肯定。國泰證券致力打造貼近客戶所需的數位服務,2023年底領先開辦「證券型代幣(STO)」,開啟台灣數位資產的新紀元,同時為呼應政府2050淨零轉型目標,鼓勵再生能源、減碳、減塑、水資源等 ESG 領域的非上市櫃企業進行募資,發揮綠色金融影響力。國泰證券亦以提供安全穩定之數位服務為己任,完成異地備援、投保資安險、打造資安聯防體系等多項資安強化措施,更攜手國泰期貨取得「ISO 22301營運持續管理制度認證」,透過滾動式調整資安策略,以因應各式資安挑戰,展現對永續數位金融的高度重視與承諾。
努力甩肉又肥回去!科學家曝殘酷事實:細胞有「肥胖記憶」
社會主流價值觀總是灌輸女性「瘦才是美」,減肥之路對不少愛美女性而言無疑就是天堂路,好不容易瘦下來卻又不知不覺復胖,讓人身心飽受煎熬,究竟為何減重成功後「又會肥回去」?對此,科學家表示,很有可能是脂肪細胞的「肥胖記憶」在作祟。根據英國《衛報》報導,瑞士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Federa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in Zurich)一項最新研究發現,人們之所以總是減肥失敗,體重像是溜溜球般上下移動,背後可能參雜許多原因,但導致反覆復胖的始作俑者恐是「肥胖組織」。科學家發現,人體的脂肪細胞似乎「存在記憶」,當人們長期處在肥胖的情況下,這些細胞就會自動阻饒有助於瘦身的生理機制,使減重者更容易發胖,「記憶似乎可以讓細胞對糖或脂肪酸做出更快的反應,甚至以不健康的方式進行」,而這也是為什麼剛開始減肥時很難維持體重的一項原因。科學家指出,因為脂肪的「生物記憶」讓不少人胖得很冤枉,其實以演化角度來看是有跡可循的,從古至今對於生物而言,食物短缺問題一直都是歷史上的常見挑戰,為了能夠活下去,人類與動物早已演化成囤積脂肪的生理機制,減少熱量吸收與生物本能原先就是背道而馳。對此,科學家也透露,儘管脂肪細胞的記憶會不停干擾甩肉計畫,但透過「長時間維持較低或健康的體重,就能抹去肥胖細胞的記憶」,不過換言之若肥胖的時間越長,也意味著記憶越難消除,復胖機率將大幅增加。
人類滅絕後世界大亂?科學家揭露1生物「接管地球」
未來某一天人類恐怕因為戰爭或氣候變遷滅絕,國外科學家指出,世界不會因此大亂,極大可能會由「章魚」接替人類主宰地球。有研究發現,章魚的智慧、靈巧性和適應力,在動物中脫穎而出,還有成為文明創建者的潛力;科學家們目前只是推測,但章魚的能力的確有科學依據。根據外媒《太陽報》報導,英國牛津大學教授庫爾森(Tim Coulson)表示,在地球上章魚是聰明、適應力佳和資源性豐富的生物之一,他說明章魚的高等神經結構、解決複雜問題的能力,都是構建文明的關鍵特徵;加上章魚天生的靈巧性,及早被發現會使用石塊建造棲息地,由此可見在未來演化下,章魚很有可能進化如人類。不過庫爾森也點出章魚的最大缺點,牠們的壽命和其他動物比起來較短,平均壽命約1.5年至5年,此外牠們的身體還缺乏骨骼結構,都是限制其社會發展的因素。然而庫爾森補充,章魚雖然壽命短但相對成長速度快,身體與心理成熟後繁殖率高,多少能彌補進化的劣勢。許多人會質疑章魚只能在水中生活,但庫爾森推測章魚在環境影響下,可能演化出類似水肺的器官,延長沒有水的生存時間,適應陸地生活,甚至進一步發展出捕獵陸上動物的方法。庫爾森也解釋為何不是靈長類動物、鳥類或昆蟲接替人類掌管地球,他認為靈長類動物和人類面臨的威脅類似,在氣候變遷和捕食者壓力下都可能走上滅絕之路;鳥類和昆蟲缺乏靈活性,難以製造工具或進行大規模環境建造。針對章魚最有可能接替人類主宰地球的假設,庫爾森強調目前只是推測,仍存在高度不確定性,因為演化過程受到隨機突變和環境變化影響,未來是否還會出現別的物種具備像人類的智慧或強大的適應能力,都是未知數。而這項假設也令許多人們反思,自身與地球的關係,是否對地球生態負責避免發生遭滅絕的那一天。
龐貝城罹難者DNA揭特殊性關係 學者:有重大意義
公元79年維蘇威火山噴發,導致繁榮的龐貝古城(Pompeii)瞬間被火山灰覆蓋,當時約有2萬人罹難。一直以來有許多考古學家和研究人員探索龐貝城的各種秘辛,近期在國際期刊《當代生物學》(Current Biology)有一篇龐貝城最新研究,從罹難者的DNA發現他們彼此間的關係與表面上看起來不同,專家認為可能推翻對古代社會的假設。綜合外媒報導,國際頂尖期刊《當代生物學》近期刊登一篇有關龐貝城的最新研究,研究者之一哈佛醫學院遺傳學教授賴克(David Reich )指出,他們透過分析龐貝城罹難者的DNA,發現不少與過去一些假設不同的情形。賴克表示,龐貝城遺跡中最有名的「金手鐲之家」,一名成年人手戴金手鐲,抱著孩子放在腿上,外界認為這像是一名母親帶著孩子,但DNA分析出,這兩個人是沒有血緣關係的成年男性和孩童;另外一個抱在一起死去的兩個人,一直以來被視為母女或姊妹,DNA發現其中一人基因是男性。賴克對此驚呼,DNA最新發現很有趣,和古代傳統性別和家庭假設不太一樣。除此之外,此研究報告的另一名研究者考古遺傳學家米特尼克(Alissa Mittnik),他來自哈佛醫學院和馬克斯普朗克演化人類學研究所,針對DNA的最新發現指出,這些發現將對龐貝城考古數據的解釋,和古代社會的理解有重大意義,結合彙整後推翻一些有誤解的假設。據悉,龐貝城建立於西元前600年左右,位在義大利沙諾河畔的一個小丘,當時是希臘人和腓尼基人的良港,直到西元前80年成為羅馬共和國的一部分;而研究中也發現罹難者的DNA有不同的基因組背景,其中主要是近東地中海移民的後裔,也佐證羅馬帝國的多種族姓。
人類接吻起源非表達愛意 科學家找到真正用途:除蟲
接吻對於現代人是一種表達愛意的方式,但古代人並沒有那麼浪漫!最近有國外研究指出,古時候人類祖先噘起嘴唇輕輕吸吮的「接吻」是為了清潔衛生,就是除蟲和皮屑;在隨著人類不斷進化,毛髮變少後,梳理完畢就會以嘴對嘴結束。根據外媒《每日郵報》報導,英國華威大學演化心理學家拉梅拉(Adriano Lameira)近日發表《進化人類學》的最新研究,針對接吻這個行為追溯到數百萬年前,撅起嘴唇後開始小力吸吮,其實是為了替他人除去身上的寄生蟲、毛屑或死皮;她指出,人類祖先有毛茸茸的外表,因此會用嘴巴替彼此梳毛整理。而人類祖先在互相整理毛髮後,都會以口對口接觸代表結束,拉梅拉表示,隨著人類不斷進化、毛髮變得越來越少,梳理毛髮時間變短,但最後一樣會口對口,因此最後保留了「接吻」這個動作,更成為祖先用來表現親密關係的一種儀式。事實上過去學術期刊《科學》曾發表一篇文章,國外科學家們找到接吻最早起源,可以追溯至4500年前的中東地區,當時接吻已被認定是浪漫親密關係的普通互動。此外,美索不達米亞的古代文獻中,接吻是已婚夫婦所做的事情,同時也被視為戀愛中的未婚人士表達慾望的一種方式。
周董演唱會黃牛票喊到「30萬」天價! 歌迷哭了:信仰不夠
天王周杰倫12月初將於台北大巨蛋連唱4場,門票23日中午開賣,近15萬張門票5分鐘內全數售光。幾乎在同一時間,網路各大讓票社群已經出現黃牛賣票文,最貴票價更被被炒上30萬天價。拓元售票系統宣布將在下午3點進行清票,請歌迷把握機會。而今天上午立法院的教育及文化委員會也多次提及黃牛票亂象,甚至預言到中午「發生演藝圈慘況」,讓文化部長李遠苦笑「我現在蠻討厭周杰倫的」,並承諾將會針對打擊黃牛法案再積極研議。周杰倫「嘉年華」世界巡演將於12月5至8日在台北大巨蛋連唱4天,門票今(23)中午開賣,據估計有89萬人次搶購4場合計近15張門票,開賣不到5分鐘就銷售一空,留下大批失望的歌迷哀號「搶不到」。與此同時,網路上各大票券平台幾乎同一時間出現黃牛票銷售潮,售價幾乎都在10倍上下,甚至有媒體在二手票券線上交易平台目擊,其中靠近主舞台的搖滾區A3區,原本單張門票6880元,遭二手轉售後竟飆升至30萬,一口氣翻了43倍!而同樣是6880價位的A5區,因位子距主舞台稍遠,單張門票也被被炒到27萬,讓粉絲無奈嘆「我對杰倫的信仰還不夠」。然而,即使黃牛橫行,甚至以10倍價格賣票,底下仍有不少歌迷留言求收票。為此,元售票系統宣布,下午3點仍有一波釋票,尚未買到的粉絲還有機會。而杰威爾音樂也曾發聲明,呼籲歌迷屆時透過官方指定的正規管道購票,「勿購買來路不明之票券,以免受騙。」值得注意的是,台灣近年來每當舉行熱門演唱會,「搶票→搶不到票→黃牛票開賣→歌迷高價買票」幾乎已經成為固定模式,在立法院中也形成討論。立法院今日上午召開教育及文化委員會,多名立委質詢時都提及此事,國民黨籍立委羅廷瑋甚至預言「等一下中午12點後,演藝圈又要發生一件慘況」,並表示「那不是人在買,是機器在買」,並說「接下來一定會四處哀鴻遍野,到處有人抱怨買不到票。」由於在質詢台上反覆被立委問及黃牛票問題,文化部長李遠甚至受不了苦笑說「我現在越來越討厭周杰倫」。不過他隨即解釋,自己為今天的質詢準備了很多內容,卻因為周杰倫演唱會熱度太高而不斷被問相同問題,所以忍不住自我解嘲。他還表示自己曾放問過周杰倫,更希望台灣有很多周杰倫,「只要解決黃牛票的話,台灣越多周杰倫越好不是嗎?」文化部長李遠表示,黃牛的手法會根據環境不斷演化,因此「打擊黃牛」的法條必須不斷修正,處理上十分困難。(圖/報系資料照)李遠表示,黃牛的手法會根據環境不斷演化,因此「打擊黃牛」的法條必須不斷修正,處理上十分困難,「但文化部會積極研議」。他也呼籲歌迷們「不要再買黃牛票」,除了防止被詐騙,也因為助長黃牛風氣只會讓票價倍越炒越高,「如果大家助長,我們怎麼做都無法阻止;第二就是站在文化部立場,我們想盡我們的方法做出處罰,做出比較有效的方式。」文化局則表示,民眾發現黃牛行為,可至文化部黃牛檢舉專區檢舉,如檢舉查證屬實,將可按裁處罰鍰20%核發獎金,最高可得新台幣10萬元檢舉獎金。呼籲社會各界共同維護,以確保藝文票券市場的公平和透明,同時以實際行動支持流行音樂友善環境。
慕赫攜手享譽全球的當代設計鬼才菲利浦•史塔克跨界打造「慕赫L’ÉVOLUTION演進系列」揭示慕赫工藝精神之謎
慕赫L’ÉVOLUTION演進系列超越兩世紀以來,慕赫作為威士忌重鎮—蘇格蘭斯貝賽區的達夫鎮中首座擁有合法執照的酒廠,無論是神祕的2.81蒸餾工藝或獨一無二的肉脂風味,皆深受全球酩家的喜愛,更是行家口中的傳奇存在。這次,慕赫榮耀鉅獻首次由新任創意總監菲利浦•史塔克構思的全新「慕赫L’ÉVOLUTION演進系列」,由三款獨特的酒液所組成-「BEGIN 新生」、「BECOME 成就」與「BEYOND 超越」,以史塔克的視角,向慕赫酒廠豐富且獨具創新的傳承精神致敬。外盒包裝與酒液本身皆體現了慕赫演進的精髓,為慕赫此以「達夫鎮的野獸」傳奇著名的單一麥芽威士忌酒廠,慶賀其大膽、繁馥且醇厚的風味。史塔克表示:「慕赫是科學天才亞歷山大·考威 (Alexander Cowie) 的偉大成就,自誕生以來,慕赫不斷致力於創新和探索新領域,打造出極其繁馥豐醇的威士忌。這次,慕赫的演進故事又往現代化邁出了重要的一步,將大自然的優雅與科學的魔力完美呈現。」他也表示希望藉由這次的合作,以兼具品質、智慧與現代化的世界語言,與下一個世代進行對話;希望創造一種超越夢一般的全新體驗,令酩家一見傾心,宛如品飲著一段風味演變史。以三款酒液娓娓道來的風味旅程史塔克與慕赫酒廠歷史關鍵性人物亞歷山大·考威 (Dr. Alexander Cowie) 擁有相同前瞻性的願景,並與首席調酒師克雷格·威爾遜 (Dr. Craig Wilson) 強強聯手,打造出「慕赫L’ÉVOLUTION演進系列」,透過三款酒液講述一段從起源、熟成到進入全盛期的奇幻旅程。「BEGIN 新生」作為慕赫獨特風味的輝煌起點,來自傳奇2.81蒸餾工藝的珍稀新酒,風味純淨且強勁,帶著淡淡麥芽香氣的大麥蒸餾酒,甜味層次分明,尾韻帶有胡椒與肉脂辛香,「BEGIN 新生」與「BEYOND 超越」作為套組,為酩家帶來真正獨一無二的品酩體驗,而就在熟成演變為威士忌之前,「BEGIN 新生」正為旅程悄悄揭開序幕。「『BEGIN』就像一場在春日暖陽下的果園漫步。」-菲利浦•史塔克「BECOME 成就」象徵慕赫大膽無畏的風味探索,不僅顛覆傳統,巧妙運用全新橡木桶、紅酒桶和再次填充桶,更完美呈現慕赫的叛逆與優雅。「『BECOME』以一顆如雷鳴般強而有力的心,對世界展現大膽無畏的反叛精神,優雅且充滿智慧。」-菲利浦•史塔克「BEYOND 超越」是一款擁有絲絨般滑順及豐沛活力的慕赫威士忌,豐馥醇厚,更是一款經歲月淬鍊完美演化的優雅之作,由結合五個世代的酒液喚醒,每一個世代皆各自帶來更深層、繁複的威士忌風味特性。「『BEYOND』是一入口即一見傾心,味蕾在剎那間彷彿走進一段迷人的風味史,抑或是一道深藏於朦朧黑暗中的光,猶如熔岩般炙熱鮮明。」-菲利浦•史塔克克雷格·威爾遜博士 (Dr. Craig Wilson) 表示:「與史塔克一起創作這個系列既啟發人心又令人難忘,他的遠見完美融合了慕赫從不妥協於打造繁複威士忌的工藝傳承精神,充分利用了我們獨特的2.81蒸餾工藝,三款酒液皆非凡卓越,完美展示了慕赫令全球讚賞的深度與特色。」揭開酒液的潛意識「慕赫L’ÉVOLUTION演進系列」的精髓在於酒液本身,瓶身以創新的3D列印籠式設計外殼保護,而外殼設計則象徵大腦中的「腦迴」。每款酒液包裝都以不同的材質和顏色設計,以代表其不同的特性,宛如每款酒液各自的潛意識。「BEGIN 新生」作為最令人驚喜的系列起源,以極具現代感的鋁製材質,與BEYOND超越」繁複、優雅且精緻的粉紅銅外殼形成鮮明的對比;「BECOME 成就」則以滑順觸感的材質打造外框設計。史塔克解釋道:「我總是忠於核心並深入本質,本次與慕赫的合作亦皆始於酒液。我們創造出的三款酒液創新至極,我並不想將其以任何形式隱藏或遮蔽。我並非執著於瓶身,而是瓶內精心打造的酒液,這也是我決定保留原始瓶身設計,並直接將其放入相對應外殼中的原因。而外殼的靈感來自於大腦中的腦迴,象徵由人類智慧再創人類智慧,展現酒液的潛意識。此設計並不僅止於裝飾元素,有趣的是,這樣的外殼便於長久保存酒液,而金屬材質同時確保溫度的維持,無論冷熱皆能延緩酒液的溫度變化。世間萬物必有其理,既然我們創造出最美好的威士忌,便要以精美的外殼加以保護,在我的作品中,一切皆具其存在的意義與目的。」慕赫與史塔克全新限量聯名「L’ÉVOLUTION演進系列」,將於今年10月正式上市,「BEGIN 新生」與「BEYOND 超越」作為套組,全球限量150套,台灣限量35套,數量珍稀,建議售價為NT$335,000;「BECOME 成就」建議售價則為NT$6,800。欲知更多詳情,請關注慕赫官方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mortlachtw)追蹤最新動態,或逕洽尊榮服務專線0800-005-188。月月有抽獎!你想懂酒嗎?你想品酒嗎?LINE社群搜尋:「買醉-My Drinks」。加入我們,隨時獲取最新酒類資訊,了解烈酒投資,還可參加品酒會,接收最深入的品酒心得與報導。(飲酒過量,有害健康,未滿18歲請勿飲酒!)
活體龍宮貝12萬賣出!他揪「這疑點」檢舉漁民 宜蘭縣府回應了
宜蘭1名林姓漁民近日在龜山島外海捕撈到俗稱「龍宮貝」的活體「龍宮翁戎螺」,引起外界關注。據悉,該龍宮貝最後以12萬元賣出,買家要求漁民到捕獲龍宮貝的海域放生,後者今(24日)一早已依約野放。不過,前議員王浩宇質疑漁民疑似違法使用底拖網,已向相關單位檢舉。對此,宜蘭縣政府回應了。林姓漁民原先受訪時表示,如果自己抓到綠蠵龜等保育類動物,一定馬上放生,但龍宮貝並非保育類,他以前也賣過1次,當時以6萬元售出,再說出海一趟來回要6、7個小時,光油錢就是不小的開銷,所以不可能把龍宮貝捐出或放生,會持續在網路上出售,希望價格不低於6萬元。林姓漁民釋出販售龍宮貝的消息後,陸續有5位買家喊價,分別出價6萬、8萬、11萬6千元、12萬跟16萬元。最後,林男選擇將龍宮貝賣給出價12萬元的買家,並透露對方很有愛心,是打算將其買下放生的,並要求他到捕撈到龍宮貝的海域放生,雙方昨晚完成交易,他也於今天一早出海,依約將龍宮貝放生。不過,王浩宇在臉書發文質疑,「貝類屬於底棲生物,已經檢舉漁民疑似使用底拖網,希望檢調徹查,是否違法捕魚」。對此,宜蘭縣政府回應,漁業署1977年起公告禁止拖網漁船於3海浬內作業;50噸以上之拖網漁船不得進入距岸12浬作業,縣府積極配合中央政策,輔導拖網漁船轉型,減少拖捕對海床造成破壞。據悉,林姓漁民的船隻未超過50噸,因此只要離岸超過3海浬就沒有違法。據了解,龍宮翁戎螺是目前最大的翁戎螺科物種,屬於野生動物,主要棲息於西太平洋深海,臺灣多記錄於東北角。由於其外型與宮殿相似,因此有俗稱為龍宮貝。翁戎螺類的特徵為殼口具有一條細長的裂縫,長達貝殼周緣的一半,被認為是相當古老的形態特徵,對貝類演化歷史的研究具有重要意義,整個家族可追溯至寒武紀。
「活體龍宮貝」喊價16萬!宜蘭漁民12萬賣出 本人吐暖心原因
宜蘭1名林姓漁民近日在龜山島外海捕撈到俗稱「龍宮貝」的活體「龍宮翁戎螺」,引起外界關注。對此,林男原先表示,龍宮貝並非保育類,他以前也賣過1次,當時以6萬元售出,因此不考慮捐出或放生。據悉,這次有數位買家出價,最高喊到16萬元,最後漁民選擇12萬售出,並透露對方打算買下放生。龍宮翁戎螺是目前最大的翁戎螺科物種,屬於野生動物,主要棲息於西太平洋深海,臺灣多記錄於東北角。由於其外型與宮殿相似,因此有俗稱為龍宮貝。翁戎螺類的特徵為殼口具有一條細長的裂縫,長達貝殼周緣的一半,被認為是相當古老的形態特徵,對貝類演化歷史的研究具有重要意義,整個家族可追溯至寒武紀。這次漁民捕到活體龍宮貝,國立臺灣博物館特地在臉書呼籲,「由於生活於深海,對其生態的了解仍然有限。在考量商業利用和潛在利益前,我們應更關注不影響其族群和生態平衡的重要性。野生動物屬於大自然,整個種群的健康與繁衍至關重要,讓龍宮翁戎螺在所屬的自然環境中持續繁衍,這才是真正的守護」。林姓漁民原先受訪時表示,如果自己抓到綠蠵龜等保育類動物,一定馬上放生,但龍宮貝並非保育類,他以前也賣過1次,當時以6萬元售出,再說出海一趟來回要6、7個小時,光油錢就是不小的開銷,所以不可能把龍宮貝捐出或放生,會持續在網路上出售,希望價格不低於6萬元。據了解,林姓漁民釋出販售龍宮貝的消息後,陸續有5位買家喊價,分別出價6萬、8萬、11萬6千元、12萬跟16萬元。最後,林男選擇將龍宮貝賣給出價12萬元的買家,並透露對方很有愛心,是打算將其買下放生的,並要求他到捕撈到龍宮貝的海域放生,雙方今晚完成交易,他預計明天一早出海放生。
捕撈到「活體龍宮貝」!台博館喊話讓它回歸自然 漁民打槍:可賣6萬
宜蘭1名漁民近日在龜山島外海捕撈到俗稱「龍宮貝」的活體「龍宮翁戎螺」,引起外界關注。對此,國立臺灣博物館表示,龍宮翁戎螺曾在館內展出,當時吸引超過50萬人前來參觀,並帶動臺灣貝類研究熱潮,並喊話「遵循不捕殺、干擾、破壞等原則,讓它們回歸自然」。對此,捕撈到龍宮貝的漁民回應了。台博館今(23日)在臉書發文,龍宮翁戎螺曾在臺灣博物館展出,吸引了超過50萬人前來參觀。1968年,臺灣漁民在東沙群島附近首次發現龍宮翁戎螺。1969年,又撈獲並經由臺灣大學教授林朝棨鑑定後於博物館展出,盛況空前,並曾帶動臺灣貝類研究的熱潮。館方說明,龍宮翁戎螺是目前最大的翁戎螺科物種,屬於野生動物,主要棲息於西太平洋深海,臺灣多記錄於東北角。由於其外型與宮殿相似,因此有俗稱為龍宮貝。翁戎螺類的特徵為殼口具有一條細長的裂縫,長達貝殼周緣的一半,被認為是相當古老的形態特徵,對貝類演化歷史的研究具有重要意義,整個家族可追溯至寒武紀。台博館強調,「由於生活於深海,對其生態的了解仍然有限。在考量商業利用和潛在利益前,我們應更關注不影響其族群和生態平衡的重要性。野生動物屬於大自然,整個種群的健康與繁衍至關重要,讓龍宮翁戎螺在所屬的自然環境中持續繁衍,這才是真正的守護」。館方呼籲,臺博館長期推動環境教育,關注生物多樣性與族群保育,不同的物種各有其適合的環境,建議民眾不要私藏,不僅可能造成傷害,也可能對生態系統帶來更大的影響,希望大家遵循不捕殺、干擾、破壞等原則,讓牠們回歸自然,才能確保未來世代也能享有這些資源。《中央社》報導,捕撈到龍宮貝的林姓漁民直言,如果自己抓到綠蠵龜等保育類動物,一定馬上放生,但龍宮貝並非保育類,他以前也賣過1次,當時以6萬元售出,再說出海一趟來回要6、7個小時,光油錢就是不小的開銷,所以不可能把龍宮貝捐出或放生,會持續在網路上出售,希望價格不低於6萬元。
陳柏霖在法國巴黎動物園跟長頸鹿互動曝光!拍攝全新peter wu形象影片有如短版王家衛藝術電影般,展現一場跨越空間的探索!
這兩天在陳柏霖的社群上可以看到他PO出自己近期拍攝秘密拍攝許久的peter wu最新一季2024秋冬的形象影片,整個影片有如藝術電影般的氛圍,靈感是取自法國導演 Chris Marker 1962 年的科幻靜態影像電影《堤》(La Jetée),探索時間及其折疊的概念。為了展現「時空交織」的概念模糊而難以捉摸的想像,這次由黃邦銓導演和林君昵導演共同執導,陳柏霖特別遠赴巴黎取景,在巴黎植物園(Jardin des Plantes)、生物演化館(Grand Galerie de l’Évolution)和古生物解剖學博物館(Galerie de Paléontologie et d'Anatomie Comparée)等今昔交錯的空間中,化身為訪客,觀察這些早已消逝的生物和生命形態,深刻感受到時間的流逝。隨著對這些空間的探索,以及對這些生命體的標本製作與研究,現實與過去在此交匯,創造出不限時空的經典。陳柏霖遠赴巴黎拍攝最新peter wu 2024秋冬系列形象照和影片(圖/品牌提供)陳柏霖的主要形象照更與多隻長頸鹿合影,超有藝術感的畫面一po出也讓粉絲驚喜!今年秋冬系列,peter wu 以獨特的方式呈現時間的堆疊,將傳統的輪廓轉化為設計師標誌性的極簡美學,既滿足現代的需求,也適應未來的無限可能 ,幻化成衣服,簡約中帶有未來感,隨著時間的推移也依然經典可期。陳柏霖遠赴巴黎拍攝最新peter wu 2024秋冬系列形象照和影片(圖/品牌提供)例如,本季的 26 chaise拉鍊夾克(飛行員夾克)上的連肩設計,為原本沈重且結構化的剪裁帶來輕鬆舒適感。隨著高壓氈毛的引入,雙排釦短版大衣和長版羊毛大衣,不僅保暖效果更佳且輕盈許多。本季全新的水洗單寧系列,擺脫傳統由藍色和白色紗線編織而成的單寧布,特別選用僅使用靛藍紗線的原料單寧布,經過特殊石洗技術,將最初近靛黑色的單寧布逐漸轉化為獨特水洗藍,超級好看又時髦。此外,皮質系列商品則精選了義大利小牛皮、公牛皮及麂皮,打造經典皮衣款式。皮衣背心內裡採用全鋪棉設計,讓皮衣不再只是好看,更有保暖效果。鈕釦細節經過特殊磨色處理,與皮革的色調相得益彰。一如既往,peter wu 的設計除了風格的要求外,每一件的材質、剪裁、設計,都體現了他對細節的要求,當然,也維持品牌的清新、乾淨、俐落的定位形象!peter wu 2024秋冬系列(圖/品牌提供)peter wu 2024秋冬系列(圖/品牌提供)
高慧君獻首次女女吻曝嘴唇觸感 田士廣攻天體營直呼害羞
人性科幻影集《Q18量子預言》播出後討論話題不斷,劇情不止結合量子世界和未來文明的想像,其中人性與科技之間的界線該如何取捨,更加發人省思,明(30日)將播出「永恆之戒」單元下集,除了李千娜與趙逸嵐飾演的同性伴侶婚姻難題備受關注外,還有金獎女星高慧君及實力派演員田士廣助陣演出。高慧君為戲獻出第一次的女女吻,羞認嘴唇觸感「太Q嫩」;田士廣在海邊拍攝天體營戲,現場演員的全裸尺度令他臉紅直呼:「滿害羞的!」高慧君受邀演出塔羅算命師「巧巧仙子」,一身神秘吉普賽風格造型相當吸睛,她說:「當時我患有甲狀腺眼疾,所以跟劇組討論出了『吉普賽』的風格,這也呼應我對『巧巧』的人物設定,因為在巧巧的血液裡也是崇尚自然與自由的。」這次她首次與李千娜、趙逸嵐合作,三人相處起來一見如故,她直言:「我覺得兩位演員都是屬於在現場會給出放鬆氛圍的演員,我自己也算是,所以表演起來也很舒服。」高慧君一身神秘吉普賽風格造型相當吸睛。(圖/金禾創意)最新劇情中,高慧君與趙逸嵐將有一場「特殊吻戲」,對於獻出「女女初吻」,她表示收到劇本時完全沒有抗拒,「拍攝時我只擔心注意自己剛吃了什麼、刷牙了沒,親完覺得逸嵐的嘴唇也太Q嫩了,害我回家後很自責自己保養上的懶惰,趕快訂唇霜保養。」被問到是否想要擁有劇中能在另一半面前永遠維持美好形象的「永恆之戒」,她笑答:「不排斥,可能買起來放著吧,真的需要再戴也不遲。」田士廣與周美玲導演再次合作,飾演李千娜的前男友「秦天風」,角色崇尚自然、反對科技,他的出現引發海娜娜(李千娜飾演)與魯嘉嘉(趙逸嵐飾演)的婚姻波瀾。角色造型從臉到身體都有大量刺青,田士廣表示:「每次上戲前都要花三、四個小時畫刺青,都跟刺青師傅們聊到變好朋友了。為了維護身上的圖騰,拍攝兩個多月期間都不能好好洗澡,出門在外大家也都會多看幾眼,是很特別的體驗。」田士廣為戲畫全身刺青,拍攝兩個多月不能好好洗澡。(圖/金禾創意)劇中打造的海邊「天體營」也讓田士廣印象相當深刻,「為了塑造天體營的環境氛圍,群眾演員們在現場都是全裸的走來走去,當下覺得滿害羞的。當時跟千娜在海邊要專注投入情感戲,但海浪卻一直把營火熄滅,大家只能一直重來搶拍,也非常難忘。」戲外的他也跟角色理念相仿,不希望過度依賴科技,因此不會想擁有劇中的「永恆之戒」,他打趣道:「我大概不是那種甘願一輩子活在夢裡的人吧。」全劇共八集, 共分五個單元,包括「永生」、「永恆之戒」、「撒旦遊樂園」、「腦機腦」、「多重宇宙」。故事開始於兩名量子Al的誕生:黑子與白子,柯博士打造出他們,是為了讓兩個AI陪伴漸凍人兒子一起成長、一起做朋友。經歷各個事件後,黑子與白子逐漸學會了人性,並演化出意識與感情,同時透過連結量子電腦與人腦,幫助漸凍症少年擄獲了愛情與友誼。就在這美好的烏托邦來臨時,柯博士卻認為科技已失控,他決定親手毁滅掉黑子與白子,並與兒子展開了激烈的衝突。《Q18量子預言》於每週五晚上十點在三立都會台首播;晚上十一點在OTT平台LINE TV、MyVideo及戲劇官方YouTube上架。
王安頤出櫃20年感謝家人支持 好友林辰唏大讚「包尿布也不會被取代」
在LGBTQ領域深耕超過二十年的「Lez's Meeting女人國」於七夕傍晚特別舉辦《Stay Hot Stay Chill 小女孩長大了:女人國的逐夢之旅 20週年全紀錄》紀錄片特映會與映後party,由電影《大三元》、同志家庭迷你劇集《酷蓋爸爸》導演陳怡妤執導,創意總監AJ王安頤不僅在片中提到自己曾經很痛苦,「但沒有想放棄。」還分享自己二十歲那年出櫃的故事,更感謝媽媽、姊姊陪她一路走來,媽媽則讚許說:「她的愛是大愛喔!」王安頤說自己二十歲那年在下著雨的車上跟姊姊和媽媽出櫃,「其實,我從國中就感覺到自己會喜歡女生的,我不知道原因,但就是這樣。」當時家人反應平靜,只是說:「妳年紀還很輕,可以再多方探索感受看看。」沒有好或壞的評斷,但這個平和的過程讓她順著心走到現在。二十一年來,「Lez's Meeting女人國」從一場五十個人的小艇派對到第一場「Ladies and no gentlemen」大型派對,王安頤提到「痛苦」的部分是一步步成為老闆的過程中,跟隨著女同志派對市場的演化、紙本媒體到數位的轉型等,「我想要為女同志做的事越來越多,要學許多不擅長的東西、做許多我不願做的決定。有段日子我每天滑開手機,心臟都在發抖,因為我不知道我又要面對什麼壓力與挫折。」謝佳見到場支持。(圖/Lez's Meeting女人國)如今回頭看,自嘲「戀愛腦」的王安頤說:「我做這一切是為了幸福,二十一年來我也覺得很了不起,要好好感謝我自己。」而在紀錄片中現身的女星林辰唏則說:「即使她失智了、包尿布了,這個歷史都會一直在這裡,不會被取代。」兩人從林辰唏十七歲還沒成為演員認識至今,她也曾是女人國2008年「超時空單身派對」的活動代言人,當時她是女同志的No.1偶像,王安頤觀察她在拍攝主視覺的各種放電和真性情互動,「只能說,我們都是有趣的人類。」活動也吸引許多名人驚喜到場,包括:台北市文化局局長蔡詩萍、藝人謝佳見,鄭靚歆及德籍妻子Aky,還有從泰國來辦見面會的GL《學姐愛我可以嗎(Love senior theseries)》女演員Noon及Praewa、BL泰劇《暮海情深》(Sunset x Vibes)的男演員Mos和Bank、平權領導人祈家威等人。王安頤最後許下當導演的心願:「希望結合各方資源,創造出一部現代的台北同志都會愛情故事,反應當下的生活與同志lifestyle,當然迷人的女女CP與香汗淋漓的挑逗是一定要的!」鄭靚歆(左)及德籍妻子Aky(右)一起出席活動。(圖/Lez's Meeting女人國)
新冠新變種病毒「LB.1」傳播力更強 醫示警:恐會有波更大疫情
近期新冠疫情再度升溫,國內上周新增987例中重症,其中死亡新增99例、暴增55%,感染權威、台大醫師黃立民表示,目前新冠併發重症與死亡比流感嚴重10多倍外,傳播力更強的新變種病毒「LB.1」佔比也迅速上升中、加上年底冬季時疫情本就升溫,國內恐會有一波更大疫情。疾管署於9日表示,上週(7/2-7/8)新增987例COVID-19本土確定病例,較前一週(6/25-7/1)新增931例上升,累積併發症中65歲以上長者占79%;另上週新增99例死亡病例,較前一週新增64例上升,累積死亡個案中65歲以上長者占90%。疾管署說明,國內新冠疫情上升且處流行期,評估疫情將於7月中旬前達高峰。另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近四週變異株監測統計,本土及境外檢出變異株均以JN.1為多,占比分別為38%及39%,惟近期呈下降趨勢;KP.2占比為23%及24%,LB.1占比為18%及7%,及KP.3占比為14%及20%,占比上升;另XDV.1占比則為5%及7%,將持續監測疫情變化及變異株流行趨勢。台大醫師黃立民於14日出席一場研討會時指出,國內近期面臨新冠、流感和腸病毒等多種病毒的夾攻,但民眾似乎缺乏警覺。根據疾管署的統計,每星期的死亡人數約在20至90人之間,大部分為老年人。他強調,現行的新冠疫苗經研究證實仍具保護力,若民眾及早施打,可以降低重症的風險。黃立民表示,民眾對抗新冠病毒的保護力主要來自之前的感染或接種疫苗,但由於病毒演化迅速,保護力逐漸減弱。台灣在第四季度將開始接種「JN.1」疫苗,雖然不如北美的「KP.2」疫苗先進,但仍具有一定的保護效果。黃立民也提到,目前新冠病毒引發的重症及死亡率比流感高出逾10倍,而變種病毒「LB.1」的傳播力更強,預計年底可能爆發更大的疫情。疾管署也說明,目前全球主要流行變異株JN.1、KP.2及KP.3及近期快速增加的LB.1,JN.1為需留意變異株(VOI),餘均為監測中變異株(VUM),皆具免疫逃脫性,傳播力較佳等特性,惟疾病嚴重度尚未增加;目前資料顯示,現有快篩與PCR等檢測方法仍能有效偵測,已核准抗病毒藥物仍有效。WHO建議高風險族群倘經評估,抗體保護力已遞減、或已滿劑次接種間隔,建議即刻接種現有XBB疫苗,無須等待新疫苗,以避免重症/死亡風險。疾管署提醒,民眾如出現發燒或咳嗽、流鼻涕、喉嚨痛等疑似症狀,可先使用新冠家用快篩試劑,並於就醫時告知快篩結果以利醫師診斷。此外,呼籲65歲以上長者或有免疫不全及免疫低下民眾等高風險族群,如已接種1劑且間隔12週(84天)則可再接種第2劑以增進保護力,不僅保護自己也保護家人之健康。
第2隻小貓熊不幸離世 台北動物園14歲「YaYa」腦病變奪命
繼小貓熊「美可(母)」於2024年5月1日離世後,另一隻小貓熊「YaYa(母)」也於12日在獸醫師及保育員的陪伴下離世。這對同父異母的姐妹與公貓熊「歡歡(17歲)」於2014年由海峽(福州)大貓熊中心來到臺北市立動物園,進行域外繁殖計畫。根據媒體報導指出,「YaYa(14歲)」和「美可(15歲)」曾於2015年分別產下了「可可、美美、奇奇、妙妙」等小貓熊寶寶,在當時掀起了一股風潮。不少人會將熊貓與小熊貓搞混,小貓熊(Red Panda或Lesser Panda)和大貓熊(Giant Panda)雖然名稱相似,但其實是完全不同的物種。小貓熊在演化分類上與浣熊科動物較近,而大貓熊則與熊科動物較為親近。而在飲食方面兩者也不大相同,小貓熊喜食竹葉,而大貓熊則以竹子為主食。報導中提到,小熊貓「YaYa」的性情較為緊張,育幼行為也較謹慎小心。牠的幼崽們當年都非常黏著媽媽。隨著時間的推移,「YaYa」也邁入老齡期,經常性的健康檢查中發現她有心臟及關節問題,在當時就開始接受團隊得照護。在2024年7月3日傍晚,「YaYa」開始出現精神不佳、甚至突發昏厥的情況。6日經麻醉進行斷層檢查後,透過藥物治療暫時穩定了病情,同時計畫在12日進行MRI檢查。但在10日下午,「YaYa」的狀況明顯惡化,先是左後肢癱軟,到後面是全身無法站立。「YaYa」後於12日進行MRI檢查,結果顯示「YaYa」雙側大腦及左側腦幹有多處水腫病變,導致嚴重的腦組織腫脹,腦幹病變也延伸至頸部脊髓。病況十分嚴重,在獸醫師及保育員的陪伴下,「YaYa」最終12日離世。目前,臺北市立動物園的老齡小貓熊還有「歡歡」,以及來自日本多摩動物園的「小堇」和「阿暢」,目前這些小熊貓都正接受團隊的照護中。
永豐餘通過股利0.9元 葉惠青接任新董座
永豐餘投控(1907)今天(20日)召開股東會暨全面改選董事後召開董事會,董事互相推舉出新任董事長由葉惠青接任。永豐餘投控20日召開股東常會暨全面改選董事。(圖/永豐餘提供)此次改選4席董事和選任3席獨立董事,當選一般董事名單為葉惠青、駱秉正、王金山及黃俊傑,獨立董事則為黃廸熹、張懿云及胡均立。劉慧瑾卸任董座一職後,將以顧問身分持續協助推動永豐餘數位轉型。新任董事長葉惠青,曾任第一任經濟部能源局局長、台南市經濟發展局局長、新北市經濟發展局局長及副市長等職,在公領域對能源政策、碳管理有深入認知,且兼具民營企業任職經驗,希冀借重其碳技術和能源方面所長帶領永豐餘。永豐餘表示,新任董事長葉惠青將依循永豐餘發展五大方向,「再生能源與能源管理」、「工業4.1及上下游產業生態系統的建置」、「持續全循環經濟的發展」、「醣經濟下新材料的開發」、「下世代新創公司之投資與孵化」,推動永豐餘轉型成為氣候科技型產業(Climate-tech Industry)、以進階式的數位化創新逐漸AI化、在低碳原則下追求成長,以及與環境經濟議題互動的社會貢獻,並強化在醣經濟、智慧能源、儲能、碳管理的佈局。今天股東會中說明永豐餘2023年營業狀況,去年度總體經濟復甦平緩,消費者支出意願仍偏保守,永豐餘全年合併營收為新台幣738.67億元,全年合併稅後淨利歸屬於母公司約18.27億元,每股稅後盈餘1.10元,配發現金股利0.9元,配發率達81.8%,連續七年配發現金股利。永豐餘經營團隊將從生產面與營運面著手具體作為。生產面包括「燃料低碳化轉型」、「能源效率提升」、「進階式數位化創新」及「創造產品新市場價值」等。例如,以天然氣、生質能等代煤低碳能源建置優先;耗能設備汰舊換新以維持能源效率領先;導入智慧能源及智慧生產系統,進入AI數位化創新;開發非塑新材料、新產品,塑造醣經濟的企業體質;順應市場需求,創造產品的新運用。營運面包括,「高附加價值鏈行銷推廣」、「研議內部碳定價」、「追求低碳排的營業成長」,研議合理的內部碳定價機制,導入投資生產及市場決策、規劃部門研發、生產到市場的縱向及橫向合作。今年為永豐餘100年,永豐餘將借重董事們於各領域專業經驗,協助指導公司各面向管理發展,除將碳元素納入企業轉型策略方向,更將「醣經濟」導入產業生活領域,逐漸演化成新的生活文明有機體,以提升公司長遠競爭力與企業韌性,為股東創造永續價值。
台美跨國重大發現「H3N2流感病毒恐致重症」 研究登國際頂尖期刊
流感病毒經常變異,導致大流行或併發重症及高死亡率,全球科學家紛紛投入研究。一項由長庚紀念醫院、長庚大學與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展開的流感病毒研究國際合作,經過十年努力獲得重大成果。研究團隊從411個感染H3N2的病人取得病毒,以全基因定序加上人工智慧技術,發現H3N2流感病毒出現基因片段重組現象,此病毒具有強大的複製能力和毒性,可能導致病人發生嚴重併發症。這項研究成果也是目前國際最大的一項整合人工智慧、基礎病毒學和臨床流行病學的研究,為流感病毒基因重組與人類疾病之間的潛在聯繫提供了實證,也對未來流感疫苗的開發和流行病學的公共衛生策略制定具有重要意義。這項研究成果已發表在2024年5月的國際頂尖期刊『刺胳針-微生物(Lancet-microbe)』。基隆長庚醫院急診醫學部及長庚大學智慧運算學院陳冠甫醫師表示,每到秋冬季節,急診室湧進許多病毒肆虐導致的呼吸道感染疾病患者,而流感病毒引起的嚴重併發症,如肺炎、腦炎、心肌炎等更是常見,且多發生在兒童、老人、或有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免疫不全的患者。陳冠甫說,流感病毒基因組包括8個片段,流感病毒很脆弱,所以一直會突變產生變異株,讓人體的免疫細胞無法辨識,才有機會捲土重來造成流行。但是並非所有的變異病毒都會造成大流行,或導致嚴重的併發症。為預防和控制流感疫情,長庚紀念醫院、長庚大學和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自2014年展開跨國大型合作,涵蓋台灣、美國首府附近多家醫院取得病毒樣本,對病患採用一致標準的世代研究收案標準。由於2017-2018年美國出現特別嚴重的H3N2流感疫情,研究團隊從樣本庫中收集當時的411個病毒樣本,進行全基因定序加上演化樹分析。結果發現這一時期的病毒有明顯基因片段重組現象,人類對這樣的病毒幾無抵抗力。進一步將重組病毒放在人類鼻上皮細胞做培養,結果顯示H3N2病毒具有極強的複製能力。陳冠甫醫師指出,以往的流感病毒基因研究,常無法解決干擾因子,而無法推論是由於病毒變異,還是病人本身疾病因素而導致重症。這項研究結合進階人工智慧技術的應用,排除了常見的干擾因素,模擬出相似病人感染不同病毒的結果,做出令人信服的因果推論,確認了基因重組病毒與嚴重併發症之間的直接關聯,獲得世界頂尖醫學期刊的認可。根據疾管署統計,2023-2024年流感季節併發重症的機率,相較2022-2023年疫情解封前高出14倍,因為流感死亡的機率也高出10倍。陳冠甫醫師表示,接種疫苗是取得保護力與減少併發重症的方法之一,但要〝猜對〞正確的疫苗株相當不容易。相關監控的單位若是能將全基因定序加上人工智慧這類先進技術,得以更精確的確認造成重症的病毒株,進一步在疫苗準備時作為參考,將有助於研發出更具效率的疫苗。
新冠疫情升溫!專家示警「病毒變異」 恐引起新流行病
新冠肺炎疫情升溫,疾管署研判開始進入流行期。專家指出,病毒經歷分支演化,現今已進一步演化成KP.2和KP.3,這些變異未來可能會與其他病毒株相互作用,引起新的流行病,全球都需高度重視。國內目前病毒株仍以JN.1為主,但美國KP.2病毒株以每周7%的速度增加,緊追在後的是KP.3,隨著美國放假、學子返台,預計將對國內疫情造成衝擊。中國附醫感染管制中心副院長黃高彬表示,美國KP.2病毒株以每周7%的速度增加,到6月初已超過3成。KP.2的傳播力、免疫逃脫能力較強,在KP.2增加的同時,KP.3也緊追在後,兩者會競爭,誰的傳染力特別強,就會占據多數,「鹿死誰手還不知道」。由於美國已開始放假,許多學子都會返回台灣,加上台灣近期下雨,將加速病毒傳播。台大公衛學院教授陳秀熙指出,KP.2感染症狀與其他病毒株相似,包含喉嚨痛、流鼻涕、咳嗽、發燒與身體痠痛,還有少數嗅味覺喪失情形,部分病患亦可能出現腹瀉或嘔吐等症狀。台灣目前仍以JN.1為主,占75%,而KP.2、KP.3則分別為7%、6%,兩者合計13%,預估會持續上升,但嚴重度未明顯增加,除脆弱族群外,大多數都是輕症個案。黃高彬擔憂,目前的XBB疫苗對KP.2、KP.3效果不佳,但得等到9月才會有新疫苗。新冠致死率仍是流感的10倍,年輕人感染不一定會篩檢,也會到處趴趴走,威脅仍然在。雖然口罩令已解除,但他仍建議,不管是老年人、免疫力低下者或年輕人,所有人進入人潮密集的地方、醫療院所、大眾運輸工具,都仍應戴口罩,落實防疫措施。陳秀熙表示,自Omicron變異株B.1.1.529開始,病毒經歷了BA.1、BA.2等分支的演化,其中包括XBB、BA.4、BA.5等,這些早期分支逐漸減少,現今關注的是BA.2.86分支及其衍生的JN.1和JN.1.4.3,這些分支進一步演化成KP.2和KP.3,病毒變異不會停止,未來的演化仍有許多不確定性,在氣候變遷的影響之下,未來病毒可能會與其他病毒株相互作用,引起新的流行病,全球都需高度重視。
智利將安裝「世界最大天文相機」 解析度超過32億像素、重近三噸!
解析度超過32億像素、重近三噸,肩負著前所未有的十年長期探索任務,為光學天文學建造的最大數位相機,已準備好安裝在智利北部清澈的天空下。3200百萬像素的LSST數位天文相機,是世界上最高解析度的相機。(圖/路透社 )路透報導,組裝魯賓天文台(Vera C. Rubin Observatory)所需的零件,包括地面望遠鏡和相機,經過數輛車運送至塞羅帕喬(Cerro Pachón )山頂,這裡位於阿塔卡馬(Atacama)沙漠邊緣,離智利首都聖地牙哥約565公里。AURA大學協會和將運營天文台的NOIRLab中心副主任科德爾(Stuartt Corder)表示:「我們所需的一切運營[設備]現在都在山頂,準備好進行檢查,希望稍後在今年能夠安裝。」3200百萬像素的LSST數位天文相機,是世界上最高解析度的相機。(圖/路透社 )根據其網站,魯賓天文台是一個複雜的綜合系統,由8米寬視野的地面望遠鏡、相機和自動化數據處理系統組成。它每晚將產生約20TB的數據,十年探索將產生15PB(15,360TB)容量的數據。探索的目標是了解宇宙中黑暗能量和黑暗物質的本質,以及研究地球與小行星相撞或太陽系附近恆星和行星的可能性。科德爾表示:「這是一個非常鼓舞人心的時刻,我們可以說,我們開始了。我們站在這個懸崖上,準備開始一項為期十年的探索,希望能夠回答宇宙是什麼時候形成和開始運動的,以及它將如何在未來繼續演化?」結果可能不會偏離我們已知的內容,但它們將有助於完善我們對宇宙的理解。AURA是一個由47所美國機構和3個國際附屬機構組成的聯盟,為國家科學基金會和NASA運營天文台。它負責管理NOIRLab中心等設施。由於阿塔卡馬沙漠晴朗的天空(這是地球上最乾燥的沙漠),智利承載了世界上大部分天文投資。
雨季惡夢「大水蟻」是蟑螂親戚 專家揭3招驅趕方法
大水蟻為了繁衍後代,會選在空氣濕度高達85%,且又溫暖的時候飛出巢穴,因此梅雨季節經常會看到一大群大水蟻在天上飛,不過大水蟻其實不是螞蟻的一種,而是從蟑螂演化而來,屬於蟑螂的親戚。「大水蟻」是從蟑螂演化而來,在分類上是蟑螂(蜚蠊目)的分支。(圖/翻攝自國家自然公園管理處臉書)據了解,白蟻其有翅型俗稱大水蟻,內政部國家公園署國家自然公園管理處曾在臉書指出,「白蟻是蟑螂的親戚,不是螞蟻的一種」,說明白蟻的名字雖然是白「蟻」,但自2007年開始有相關研究發現,原來白蟻是由蟑螂演化出來的,因此在分類上被改為是蟑螂(蜚蠊目)的分支,螞蟻則屬於膜翅目的分支,跟胡蜂、黃蜂等在分類上反而較為接近。國家自然公園管理處也表示,白蟻在人類生活中被認為是吃壞傢具的壞人角色,而在森林及生態系中則扮演著包養人及工具人的角色,是平衡生態系的要角,因期CP值極高的蛋白質,也是各種生物渴望到手的一叢花。根據《TVBS》報導,台大昆蟲系名譽教授徐爾烈表示,全世界約有3000多種白蟻,而台灣有20多種。其中,「台灣家白蟻」和「格斯特家白蟻」是危害最嚴重的種類。這些白蟻在黃昏後會被燈光吸引,飛進住家。為了預防,建議黃昏後拉上窗簾。如果家中已飛入大量白蟻,應立即請專業人員處理,因為只要有一對雌雄白蟻進入室內,甩掉翅膀後就可能交配產卵,且繁殖力驚人,能迅速增殖成千上萬隻。除蟲專家「福來朗Hukurou」建議,為了驅趕大水蟻的入侵,晚上應拉好窗簾、關緊紗窗,並且關掉不必要的燈光,特別是白色光源。如果家中有白色燈,最好先關掉。雖然這樣做不能完全杜絕白蟻,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少水蟻的入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