災難醫學科
」醫院惡火遇風災! 醫師揭「複合性災害」容易造成更大死傷
颱風「山陀兒」來襲,屏東東港安泰醫院今(3)日上午傳出火警,截至下午2點,含員工在內共有9人不幸罹難,並撤出超過300名病患。由於現場情況危急,一度傳出有患者甚至被先安置在隔壁巷的夾娃娃機店內。馬偕醫院急診醫學部災難醫學科主任張國頌表示,極端氣候又遇上意外災難成為「複合性災害」,這種災害屬於台灣目前高度欠缺的救難能力,且災害發生後,民眾疏散時容易出現「盲從性」,往往會造成更大量的死傷。據了解,這起火災發生於3日上午約7時許,疑似因2樓機房內的空壓機起火,安泰醫院D棟大樓5至11樓迅速被濃煙覆蓋,警消接獲報案後火速抵達現場,展開緊急搜救行動,截至下午2點,D棟324名病患已尋獲323人,分別轉送至其他醫院進行安置,不幸的是仍有8名病患、1名機電房員工在現場失去生命跡象,經搶救無效不治。據《三立新聞網》報導,張國頌表示,這類醫院、護理之家或安養院所發生的火警事件,最大的挑戰便是「疏散民眾」。由於醫院內大多數是行動不便的病重患者,災害發生時,若沒有有效的依序疏導,以及協調周邊醫院協助承接患者,疏運時便容易造成民眾堵住,無法疏散。張國頌進一步說明指出,以這次安泰醫院火警為例,起火時正適逢山陀兒颱風來襲,外頭風強雨驟,患者救出醫院後無處安置,接運有困難,導致讓災害擴大。加上疏運過程中,人們會因為恐慌出現「盲從性」,人群會盲目跟隨周遭走向同一方向,容易引發更大的災害,「第一時間疏導的人力就必須要立刻排出來,才能降低風險。」
台南元宵煙火炸傷人!「落下才爆破」滿地血 醫揭焰火與蜂炮受傷熱點
台南鹿耳門、鹽水昨(24日)均舉辦元宵節慶祝活動,加上今年適逢假日,現場湧入數萬民眾,未料「正統鹿耳門聖母廟」的焰火秀發生火彈落下3傷事故;鹽水也有10多起蜂炮炸傷事故。對此,正統鹿耳門聖母廟宣布會負起責任並檢討;另有醫師分析2場事故的「受傷熱點」。正統鹿耳門聖母廟的焰火秀,在昨晚10點多發生火彈落下爆破事故,造成3人受傷,其中一對夫妻手臂被炸,當場血流如注。成大醫院災難醫學科主任林志豪表示,依過去臨床觀察,遭鹿耳門焰火與鹽水蜂炮炸傷的受傷部位會不太一樣。他表示,鹿耳門傷患傷勢集中在四肢;鹽水蜂炮除四肢外,也可能因蜂炮來自四面八方,鑽進衣褲或衣服間縫隙,導致受傷部位更多。今年都有收到炸傷個案,昨天也收治鹿耳門事件傷患,所幸「最難處理」傷勢今年都沒發生。林志豪指出,處理最棘手的受創部位為手指和臉部,手指因肌肉和神經十分細緻,處理傷口或清創需更細膩;若蜂炮鑽入頭盔並在眼周邊爆炸,除燒燙傷也必須處理眼球角膜,且傷勢有可能傷及視力。過去還有被落下未爆煙火砸傷的特殊案例。正統鹿耳門聖母廟今天發出聲明表示,焰火秀均有遵照規定申請、釋放;施放前共經過4次檢查均合格。事故原因為其中1顆煙火落下時才爆破,又落在落焰區15公尺外,造成事故,「第一時間廟方與煙火公司即前往慰問傷者、致贈慰問金,並會負起後續責任」。未來施放時會擴大落焰區,實施更嚴謹維安,再次向傷者表達誠摯歉意。林志豪也提醒,民眾若參加類似活動遭炸傷,必須遵循沖脫泡蓋送,盡快幫傷口降溫再儘速就醫。
地震受困如何「自救」增加獲救機會? 切記!壓傷骨折別做1事以免大出血
日本石川縣地震災情引起多國關注,而台灣也和日本一樣常有地震發生,若是不幸受困於倒塌的瓦礫間,並有骨折、出血、壓傷等情形時,在獲救前民眾該如何自救,增加獲救機會呢?獲救後醫療團隊又會如何進行醫療處置呢?臺北榮總急診部災難醫學科黃獻皞主任告訴你!地震常造成哪些傷害? 現場、急診如何醫療處置?根據台灣急診醫學會資料顯示,地震發生時醫療團隊施行的醫療處置,以軟組織(如:擦挫傷、開放性傷口)、肌肉骨骼傷害(骨折、壓砸傷症候群)為大宗。當傷者順利獲救脫困後,醫療團隊會分別在災難現場、急診進行不同的治療處置。黃獻皞主任表示,像擦挫傷在災難第一現場,醫療團隊可以先換藥、局部處理,送到急診後假如有傷口可以進一步做局部縫合。再來較嚴重的就是骨折、壓傷,黃獻皞主任提到,壓傷後再灌流可能會導致肢體腫脹、肌肉傷害、橫紋肌溶解症等,進而造成腎臟的損傷、腔室症候群,因此當傷者脫困後,會先幫傷者打點滴,若有骨折、斷肢會先進行固定,固定後就要盡快後送急診。黃獻皞主任表示,當傷者送往急診後,醫師會盡快確認再灌流、肢體腫脹的程度,進行抽血檢查,了解是否有造成腎臟傷害、腔室症候群等,甚至會進一步注射藥物避免腎臟傷害,這些是在急診室才有辦法做到的醫療處置。未獲救前傷者該怎麼自救? 骨折、出血「這樣做」不過在地震災害發生後,搜救過程中可能會遇到重重阻礙,沒辦法立即將所有受困的傷者一次救出,在尚未獲救前,這些傷者該如何「自救」,增加成功獲救的機會呢?黃獻皞主任表示,假如有骨折的情形,千萬不要移動,因為斷掉的骨頭切面很尖,晃動斷肢有可能會割斷周邊的組織,包含神經、血管等,神經如果斷了還能手術接回,但最擔心的就是血管,一旦割斷破裂會大出血。所以如果不幸骨折,又沒有專業醫療人員在場,傷者不要自己嘗試復位,也不要隨意移動。黃獻皞主任建議,原本是什麼姿勢就盡量維持同樣的姿勢,盡量待在原地然後趕快求救,等專業人員來固定處理,萬一骨頭斷掉後不幸內出血,只要不是流到外面都有可能會稍微止住,這時可以盡量補充水分自救。
能登半島強震「台灣首支NGO」終於挺進重災區 副秘書長:為救援任務加油
日本1月1日能登半島強震後,台灣民間NGO「台灣災難醫療隊發展協會」(台災協會)的4人先遣救援團隊終於受邀進入重災區石川縣珠洲市救災。一行人4日先開車挺進,5日又搭乘直升機挺入孤立災區,與當地NGO組織合作,前往避難所了解及協助災民健康照護。令和6年能登半島地震,各地陸續傳出災情。(圖/達志/美聯社)日本石川縣能登地區當地時間1月1日下午4時連續發生2起地震,規模分別為5.7、7.6,當局也隨即發布海嘯警報,各地陸續傳出災情。日本氣象廳事後更正式將該起地震命名為「令和6年能登半島地震」,指這是當地自1885年有記錄以來,最大的一次地震。台灣民間NGO「台灣災難醫療隊發展協會」(台災協會)的4人先遣救援團隊終於受邀進入重災區石川縣珠洲市救災。(圖/翻攝自Facebook/社團法人台灣災難醫療隊發展協會)目前日本政府尚未正式接受外國救援隊馳援,但由於台日民間NGO團體平時交流密切,也存在跨國醫療救助訓練,熟悉彼此運作模式。例如台災協會與日本非營利組織「和平之風」(PWJ)飛行搜索醫療隊ARROWS於2018年簽署合作協定MOU,是合作訓練與災時支援的夥伴關係。台災協會也曾多次受邀,以模擬外國災難醫療隊國際人道救援的方式,跨海前往日本參加災害時醫療救助訓練。令和6年能登半島地震,各地陸續傳出災情。(圖/達志/美聯社)對此,台災協會副秘書長王為德回憶,該協會去年12月15日至19日才有16人小組到日本訓練,當時訓練情境包括下雪等極端氣候下的直升機後送等,沒料到才過2個多星期就發生這次強震。他續稱,能登半島發生地震後,台災協會秘書處持續蒐集情報,並考量當地天候、疾病及地形等因素準備器材,與和平之風及ARROWS確認最新支援需求後,正式通知台災協會派遣醫師、護理師、高級緊急救護技術員(EMT-P)以及後勤人員,組成災難醫療先遣小組。令和6年能登半島地震,各地陸續傳出災情。(圖/達志/美聯社)如今取得日本方面同意後,台災協會4人先遣小組,包括台灣災難醫療隊發展協會榮譽理事長、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災難醫學科主任蕭雅文、負責後勤的秘書長柳育漢、擔任護理師的副秘書長王為德,以及EMT-P常務理事姜尚佑,4日動身前往能登半島,搭機抵達小松機場後,自行駕車挺進重災區珠洲市,抵達時已逼近當天深夜。台灣民間NGO「台灣災難醫療隊發展協會」(台災協會)的4人先遣救援團隊終於受邀進入重災區石川縣珠洲市救災。(圖/翻攝自Facebook/社團法人台灣災難醫療隊發展協會)能登半島強震發生後,ARROWS一直在現場支援避難所與指揮所總部,為避難的居民提供醫療援助對此,王為德表示,先遣小組5日也在ARROWS的指揮調度下,前往災區避難所了解及協助健康照護與衛生狀況,還一起搭乘直升機前往孤立區域協助評估民眾的健康需求。他指出,珠洲市當地目前還有1萬1000多人,開設53個避難所,多個NGO團體在當地展開行動、協助災民,台災協會的先遣小組希望盡一點綿薄之力,若日方後續有需求,也會加派人手協助,「讓我們一起為台灣災難醫療隊救援任務加油。」令和6年能登半島地震,各地陸續傳出災情。(圖/達志/美聯社)
國中生校內遭割頸!醫揭出血速度像「消防栓噴水」 搶命關鍵曝
新北市一所高中的附設國中部今(25日)中午發生流血事件,一名國三男學生和另名男同學起衝突,一氣之下竟拿美工刀揮砍,造成對方頸部重創,當場血流不止,目前已送醫裝上葉克膜搶救。醫師表示,頸動脈會將血流灌流至大腦,若不慎受傷相當致命,出血速度就像「消防栓噴水」,如果未及時止血,3至5分鐘內就會死亡。《ETtoday新聞雲》報導,馬偕紀念醫院急診醫學部災難醫學科主任張國頌表示,一般人在檢查是否有心跳或脈搏時,都會用手指觸摸脖頸處,感受到跳動的位置就是頸動脈,萬一受傷就像「消防栓噴水」,出血速度非常快,必須在1分鐘內加以止血,否則傷者就會進入休克,一旦失血超過2000c.c.,就很可能喪命。張國頌提到,除了咽喉,人體的四肢、脾臟、肝臟等部位都是致命出血點,而喉嚨還牽涉到氣管,出血同時也會影響呼吸,是非常危急的狀況。至於該名國中生的狀況,張國頌坦言,自己不清楚詳細情形,無法妄加判斷,但傷者目前必須裝上葉克膜搶命,代表其傷勢有相當程度的嚴重性。另外,台大醫院急診醫學部主治醫師李建璋指出,頸部出血的嚴重程度取決於傷口深淺,若傷到大動脈,3至5分鐘內就會流失500至1000c.c.的血液,如果沒有迅速找到出血點並加壓止血,傷者就會快速死亡。醫師說明,以體重60公斤的成年人為例,總血量約有4615c.c.,若流失4分之1的血量,就會陷入休克。李建璋補充,通常遇到四肢出血的情況,還能用止血帶綁住,然而頸部無法採用同樣做法,否則會影響呼吸,所以目擊者唯一能做的,就是盡快找到出血點,並用最大力量壓到底,如果手邊剛好有膠布,也可朝四周固定,但不能環繞頸部,只能單側加壓,同時立即撥打119求助,邊加壓邊等救護人員到場。
北榮2醫護投身土耳其救災 更曾參與普悠瑪、蘇澳斷橋救援
土耳其南部與敘利亞北部交界處昨晚發生芮氏規模7.8的強震,台北市搜救隊昨晚成型,其中包含榮總醫師一人與護理師一人。台北榮總副院長李偉強今天表示,昨夜已連忙派出急診主治醫師王則堯與資深護理師楊淑娟,兩人都有豐富的國內救災經驗,相信能為當地災情帶來幫助。李偉強表示,北榮本身就是以災難醫學見長的醫院,急診部轄下設有災難醫學科,2019年北榮與台北市政府消防局簽訂合作備忘錄(MOU),雙方就執行重大災害救援以及人員訓練進行合作,這次土耳其發生強震,王則堯與楊淑娟兩人便自告奮勇加入搜救隊,可謂熱血青年。北榮急診部主治醫師王則堯(右)與資深護理師楊淑娟,昨晚加入台北市搜救隊前往土耳其支援。(圖/北榮提供)北榮急診部主任侯重光表示,王則堯畢業於國立陽明大學,現職急診部主治醫師,以及台北市消防局緊急救護醫療指導醫師,主治醫師資歷3年多;護理師楊淑娟則在北榮服務30多年,擁有豐富的救災經驗,兩人都曾參與過普悠瑪、南方澳斷橋、玉里地震等救災。北榮急診部主治醫師王則堯(左二)與資深護理師楊淑娟(左一),昨晚加入台北市搜救隊前往土耳其支援。(圖/北榮提供)李偉強指出,北榮過去對全球災難救援可說是無役不與,包含四川大地震、南亞海嘯、海地地震等都可看到北榮的身影,自己也曾參與過921大地震救災任務,不過本次土耳其地震的救災難度估計要比921難上許多。侯重光說,王則堯過去在急診部的表現良好,平時就給人積極、熱心的服務態度,北榮急診部在與台北市消防隊簽署MOU後,每年都有進行災難救援演練,相信能為土耳其災區帶來幫助。
梨泰院踩踏意外撼動全球 專家呼籲:大型活動要注意「動態需求」
韓國首爾梨泰院29日發生大規模踩踏事件,釀成至少150人死亡。隨著新冠疫情趨緩,又逢年底各項活動高峰期,國內專家呼籲應重視大型活動法規,務必考量事故發生時人群緊急疏散和救護等「動態需求」,尤其單一出入口的場所特別危險,並提醒民眾如前往人潮密集場所,務必先考量逃生動線,否則出了事情沒辦法喊救命又出不去,等於是死路一條!大型活動醫療救護醫學會理事長、馬偕醫院災難醫學科主任張國頌指出,國內對於大型活動設計規劃、流程動線、場地管理、緊急救護均有相關規定,但仍有許多不足之處,只考量空間容流量等「靜態需求」,卻忽略了「動態需求」。張國頌進一步說明,由於大量傷患是無法預期的情況,「動態需求」是指要將大型活動場所視為緊急救護危險區域,因為人潮聚集時,手機雖然訊號滿格卻打不出去,即使成功撥出電話也難以自我定位,消防中心很難在人群中找到有救護需求的民眾。他強調,大量人潮匯集的地方,容易造成數據通訊無法通話與定位,主辦單位應在活動前加強無線通訊配置系統;區域救護系統需配備具有AED的緊急救護技術員來回巡邏,並隨時向現場指揮中心傳回最新資訊,也是能夠即時掌握現場脈動的重要關鍵。張國頌指出,大型活動如果沒有妥善規劃緊急救護動線,病人送到醫院可能得花上1小時,其中40、50分鐘都擠在人群中,主辦單位務必考量救護車動線,前後線需要妥善搭配,如果動線很長,中途需設立救護站,分區塊保持救護通道暢通;目前大型活動雖設有滯留區域,但經常被民眾佔滿,也是一大隱憂。張國頌提醒,參與大型活動的民眾最好最好能先了解現場環境,包括演唱會、跨年或各項賽事,活動結束的人潮分流是最嚴峻的考驗,也是最常發生推擠或意外的時候,其中斜坡、下樓梯處、狹窄通道最容易發生推擠,而女性、身材矮小者首當其衝,承受壓力更大,易導致缺氧呼吸困難,甚至發生壓迫性窒息(創傷性窒息)。除了人群推擠可能發生意外,張國頌也提醒,若活動在室內舉行,主辦單位需考量空調問題,以免通風不良導致缺氧情形,可能導致頭痛、全身無力、癱軟甚至昏迷。張國頌提醒,尤其單一出入口的場所特別危險,民眾務必考慮提前離開動線,且最近越靠窗越好,比較容易吸到新鮮空氣。張國頌表示,舉辦大型活動是推廣與行銷都市最佳的機會,也是考驗緊急救護系統的指標,建議國內主管機關可參考相關規範較完備的日本、美國,唯有安全才能讓民眾的幸福感加倍!
「壓迫性窒息」釀梨泰院154死 專家:流體效應導致失控!
南韓首爾梨泰院29日晚間的萬聖節派對活動發生大規模推擠意外,導致至少154人喪生。根據韓聯社報導,南韓官員31日表示其中包括26名外國人,包括伊朗5人、中國和俄羅斯各4人、美國和日本各2人,而法國、澳洲、挪威、奧地利、越南、泰國、哈薩克、烏茲別克和斯里蘭卡則各有1名死者。美聯社也分析報導指出,2021年美國休士頓音樂節、1989年蘇格蘭希爾斯堡足球場、2015年沙烏地阿拉伯朝覲期間、2003年美國芝加哥夜總會以及其他無數大型集會活動都曾發生過踩踏事件。美聯社整理這些踩踏事故的共同特徵指出,在意外事故的影片中,可以發現群眾拚命試圖逃離,雖然「踩踏」也造成死亡,但實際上多數群眾都死於「窒息」。2021年11月休士頓推擠踩踏事件發生後,英國索夫克大學(University of Suffolk)客座教授史迪爾(G. Keith Still)受訪時表示,「當人們掙扎著想站起來時,手臂和腿會扭曲在一起…只要30秒就會失去意識,大約再過6分鐘,就會陷入壓縮性或限制性窒息。這通常是導致死亡的原因,不是壓死,而是窒息」。大型活動醫療救護醫學會理事長、馬偕災難醫學科主任張國頌也表示,包括演唱會、跨年或各項賽事,活動結束的人潮分流是最常發生推擠或意外的時候,其中斜坡、下樓梯處、狹窄通道最容易發生推擠,而女性、身材矮小者首當其衝,承受壓力更大,易導致缺氧呼吸困難,甚至發生壓迫性窒息(創傷性窒息)。壓迫性窒息是指胸部受到漸進式重壓,胸部沒有足夠空間擴張換氣,造成缺氧,通常會以頸部、頭部點狀出血發紫為表現。在結構面的考量,張國頌表示,當每平方米若超過4人,就要小心產生「流體效應」,個人無法自由活動,會隨著人潮推擠向前,因此會造成前方壓迫,因此這也說明此次梨泰院為何在斜坡時發生踩踏現象。若活動在室內舉行,如音樂會、大型舞台表演,尤其要考量人潮群聚造成通風不良,產生一氧化碳中毒,此時紅血球失去攜氧能力,以致全身無力癱軟甚至昏迷。若活動在戶外舉行,則要小心臨時搭建的高台承載量,也要避免同時間過多人跳動,產生瞬間重力衝擊導致舞台坍塌,此外,在散場時也要考慮人潮疏散動線與分流措施,才能確保安全。張國頌強調,大量人潮匯集的地方,易造成數據通訊無法通話與定位,主辦單位應在活動前加強無線通訊配置系統。區域救護系統需配備具有AED的緊急救護技術員來回巡邏,並隨時向現場指揮中心傳回最新資訊,也是能夠即時掌握現場脈動的重要關鍵。
北市聯醫副總院長確診…院方急匡22人 同院醫曝班表網感動淚讚
新冠疫情燒進醫院!台北市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院長黃弘孟傳出因為接觸確診病人被傳染,除院方緊急匡列22人,也因黃宏孟曾於19日前往台北市議會列席報告,讓北市衛生局緊急展開疫調,並要求與會人員、媒體進行自我健康監測。相關消息引起討論,和平院區醫師直接公開院內排班表,指出黃院長一直與前線醫師一起排班採檢,「做事的人,一直都有,望平安」,讓許多網友相當感動。根據《蘋果新聞》,台北市聯合醫院副總院長、代理和平婦幼院區院長黃宏孟日前因接觸確診病人,採檢後也傳陽性確診;對此,該院災難醫學科主任、急診醫學科主治醫師郭鐘太在臉書發出院內排班表,黃宏孟雖然身為院長,卻仍與前線醫師一同排班進行採檢工作。該排班表為2020年4月時的醫師工作班表,郭鐘太則在臉書貼文寫道「2020 04,在疫情還未明朗時,是醫院的院長,都來一起登記排班採檢的,防疫這件是本來一直都是大家的事。當時這件事是我親自排班的,所以我印象深刻」,貼文接著說道「做事的人,一直都有。望平安」。事實上,郭鐘太醫師也曾在臉書貼出同樣的班表,當時他還透露,在新冠疫情爆發前,和平醫院就建立了急診採檢班,沒想到在他與同仁講完採檢計畫、安排,公布採檢班登記表後,院長、副院長、兒科、皮膚科、病理科等醫師,「都自動來填滿整條採檢線」,郭鐘太直言,此事讓他相當感動,「有些東西很純粹的就事醫療和社會安全網,只是用心的,簡單的,把事做好,把事做對」。該排班表一出後,讓網友相當感動,紛紛留言讚道「團結就是力量,有你們真好」、「好的長官很難得」、「團結一致大家一起來」、「好溫暖」。
太魯閣出軌爆嚴重死傷!醫授「保命3關鍵」 NG鞋款曝光
清明連假第一天,台鐵408次太魯閣號上午9點28分行經清水隧道時,撞上停在邊坡滑落的工程車,導致列車出軌事故,造成多人死傷。醫師便傳授3個自救撇步,以因應突發狀況發生時,都有機會成為保命關鍵。台大醫院急診醫學部主治醫師石富元接受《中央社》訪問,指出民眾出遊應有憂患意識,尤其碰到這類出軌事件,在逃難的過程中可能有滿地碎石、碎玻璃,鞋子的選擇就扮演關鍵角色。他表示,許多人外出旅遊喜歡穿涼鞋或夾腳拖,但一旦發生緊急事故時,不僅腳容易受傷,也會增加逃難的難度,建議穿著包覆性強、好走的鞋子。醫師建議穿包覆性強的鞋子。(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馬偕醫院災難醫學科主任張國頌則表示,民眾無論搭火車、客運等交通工具,上車時都應先了解逃生方向,除了要注意避免穿拖鞋、布希鞋外,他建議搭車前可以先和同行親友合照,若發生事故、失蹤等情況,可以讓搜救人員更快掌握情形。張國頌建議,可以在出發前先用一張紙寫下此行目的地,以及同型親友的姓名、手機號碼、緊急連絡人訊息,確保每個人都能隨時保持聯絡。此外,外出旅遊也能準備急救包,以備不時之需。張國頌指出,民眾外出大多會準備飲水充電設備、手機和食物,另外也建議準備少量內服藥和外用藥,內服藥包括頭痛藥、胃藥、腹瀉藥、感冒藥及過敏藥,外用藥包括OK繃、透氣膠帶、殺菌藥膏、止痛藥膏、防蚊液、消毒藥水等,不僅相當實用,也能在意外發生時自助助人。